地质报告编写详细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目的与任务
根据《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和《煤田地质勘查设计编制提纲》编制了详查设计,主要地质任务。
第二节位置及交通
附矿权边界坐标及勘探区交通位置图一张。
第三节自然地理及经济情况
第四节矿井及小窑(如是生产矿井及周边以前有小矿的情况则简单叙述下)
第五节以往地质工作
先总说以往地质工作,然后分1、2、3、4点分别进行简单叙述、评价,如初步查明了勘查区的地层层序、构造形态、煤质、煤类、打了多少钻孔,获得多少资源量等等,如是详查孔,则重点说下普查工作的评审意见书,为矿业权评估和进一步勘查的地质依据提供地质依据。
第六节本次地质工作(也可叫本次详查工作)
简单说下本次完成了多少工程量,如打了多少孔,附了多少图及表等。第二章勘查工作及其质量评述
第一节勘查方法及工程布置
一、勘查方法
一般采用以钻探为主,地震、地球物理测井和采样测试等手段相互配合的综合勘查方法。
二、勘查类型及钻探工程基本线距
勘查类型主要写构造复杂程度和煤层稳定程度,根据构造复杂程度、煤层稳定程度,布设钻探工程基本线距:
1、以1000m线距、线上孔距小于1000m探求控制的资源量。
2、以2000m线距、线上孔距≤2000m控制推断的资源量。
3、大于2000m线距控制预测的资源量。
三、勘查工程布置原则
遵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已知到未知的基本工作原则,满足控制煤层、提交资源量为主要目的、并侧重于为矿区总体规划提供地质依据的要求,具体布置原则。
四、技术路线
五、工作标准及主要依据
1、《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DZ/T0215-2002)
2、《煤炭地质勘查钻孔质量标准》(MT/1402-2007)
3、《煤炭资源勘探煤样采取规程》(煤炭部1987)
4、《地质调查项目设计预算暂行标准》(中国地质调查局2007年3月)
5、《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定》(DZ/T 0078-93)
6、《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 13908-2002)
7、《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7766-1999)
8、《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GB/T 12719-91)
9、《煤田地球物理测井规程》(DZ/T 0080-93)
10、《煤炭资源勘查工程测量规程》(行标)
11、《煤炭地质勘查报告编写提纲》(MT/T 1044-2007)
如有以往地质报告,则可添加上。
第二节勘查工程及质量评述
本次勘查工作所采用的勘查工程主要包括工程测量、钻探、地球物理测井、采样测试等,完成的工作量见表XX。
一、地形图的来源及质量评述
二、工程测量及其质量评述
主要包括:作业的技术依据;工程设备;利用的已知点数据;观测方法;数据处理;完成的工作量及质量评述。
三、地震勘查及质量评述
主要包括:作业依据;技术方法;完成的工程量及质量;室内资料的处理与解释;取得的成果(包括断层及煤层的构造形态等);最后也可以把普查阶段的地震工作做一个评述。
四、钻探工程及质量评述
主要包括:钻探施工方法;完成的工程量及质量综述(包括普查和详查阶段的钻孔);质量分述:包括岩芯采取率、煤层质量(可列一表,重点论述可采煤层质量);终孔层位及孔斜;简易水温观测;钻孔封闭;原始记录;其他设计要求。
五、测井工作及质量评述
主要包括:目的任务;仪器选择;方法及参数选择;资料分析的方法及原则(包括煤层解释、岩性解释、资料的处理、);工作量及质量评述;取得的成果(主要煤层的地球物理特性、岩性解释及地层界面划、含水层解释)。
六、水文地质
主要包括:简易水文观测;水文孔的布置及抽水试验(包括抽水的试验层位、抽水的方法、钻孔结构及水样的采取);长期的观测结果。
七、工程地质工作
主要通过岩石力学采样,确定可采煤层的顶、底板岩石力学性质和参数,评价了主要可采煤层顶底板的稳定性,可以满足矿井设计的要求。
八、环境地质
主要包括每种含有的有害元素及煤矿开采可能引发的地质问题等。
九、采样测试及其质量
主要包括煤芯煤样、煤岩煤样、简选样、瓦斯样、岩石力学样和水样,分别对它们的各种性质进行分析化验。
十、地质编录及资料综合整理
第三章区域地质和勘查区地质
第一节区域地质
一、区域地层
简单叙述区域地层层序(由老到新)、时代、层厚、岩性等、并附区域地层表一张。
二、区域构造
简单叙述区内大的断裂构造及形成过程,并附区域地质图一张。
三、岩浆岩:
简单叙述区内的岩浆活动。
第二节勘查区构造
一、勘查区地层
二、勘查区构造
三、岩浆岩
第四章煤层
第一节含煤性
总体叙述区内含煤地层及煤层总层数、并简单分析煤系及煤层厚度变化的原因,并附煤系地层厚度等值线图及煤层特征一览表。
第二节煤岩层对比
一、简单叙述区内煤岩层对比的方法和依据,主要有层序地层的划分和对比、标志层对比、煤岩煤质特征对比、测井曲线及煤层间距对比等方法。
二、采用合理的对比方法,对延安组与其上下地层间及延安组内部进行对比;
三、采用合理的对比方法,对延安组内各煤层进行对比,评价各煤层的可靠程度。
第三节可采煤层
自上而下对各可采煤层的层位、厚度、间距及结构(夹矸层数、厚度及稳定性)的变化特点及原因进行简单分析,煤层的顶、底板岩性及变化,煤层的可采范围,对煤层的稳定程度进行评定,并附煤层厚度等值线图各一张。
第五章煤质
第一节煤的物理性质及煤岩特性
一、煤的物理性质
二、煤岩特性
1、宏观煤岩类型
2、显微煤岩组分
主要包括:镜质组、憜质组和壳质组三大类的比例关系;显微煤岩组分的特征;各组分的变化情况及成因分析。附各煤层煤岩鉴定成果表。
第二节煤的化学性质
一、主要煤质指标测定结果及定性
包括水分、灰分、挥发分及硫分,其中硫分又分为有机硫和无机硫两大类,分原煤和浮煤分别进行叙述,附各煤层煤质测试成果综合汇总表一张。
二、主要煤层煤质指标的变化情况
主要指它们在平面上和垂向上的变化规律,附煤质指标等值线图各一张。
三、煤的元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