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练习题含答案(刑法分则概述)
刑法分论习题集
![刑法分论习题集](https://img.taocdn.com/s3/m/0db5c3c66f1aff00bed51ec1.png)
第二十章刑法各论概述1.什么是罪状?罪状分几种?怎么认识他们各自的特点?【答案】(1)罪状,是指刑法分则中包含罪刑关系的条文对具体犯罪及其主要构成要件的描述。
(2)叙明罪状,在罪状中,对具体犯罪构成的主要特征,做出较为具体的描述。
简单罪状,在罪状中对具体犯罪构成的主要特征进行简单描述而没有超出罪名的概括。
引证罪状,引用同一法律中的其他条款来说明或者确定某一具体犯罪构成的特征空白罪状:又称参见罪状,但其具体特征要参照其他有关法律、法规来确定。
2.什么是法定刑?法定刑分几种?怎样认识他们各自的特点?【答案】(1)刑法看是规定什么是犯罪及其如何处罚的法律规范。
(2)分为刑法典,单行刑法,非刑事法律中的刑事责任条款第二十一章危害国家安全罪一、危害国家安全罪与普通刑事犯罪的区别是什么?危害国家安全罪侵害了国家安全,而其他普通的刑事犯罪只是侵害了部分法益。
1、危害国家安全罪特征:(1)犯罪主体:自然人,某些犯罪最需要具有特定的身份。
(2)主观方面:故意(3)客观方面:12种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
(4)犯罪客体:国家安全。
2、刑事犯罪分则:(1)危害国家安全罪(2)危害公共安全罪(3)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包括走私、销售伪劣产品、诈骗等)(4)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杀人等)(5)侵犯财产罪(抢劫、盗窃等)(6)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卖淫嫖娼、妨害司法等)(7)危害国防利益罪(8)贪污贿赂罪(9)渎职罪(10)军人违反职责罪二、武装叛乱和武装暴乱的区别是什么?武装叛乱与武装暴乱的区别主要是,行为人是否以境外组织或境外敌对势力为背景。
武装叛乱是投靠或意图投靠境外组织或境外敌对势力,具有投敌叛变之性质,这是犯罪分子的主要倾向;而武装暴乱只是发生在境内直接同国家和政府对抗,而没有投靠境外的意图或联系。
虽然武装暴乱犯罪的过程中也不排除犯罪人可能会与境外组织、敌对势力相勾结,进行某种联系,但其暴力骚乱活动主要锋芒是针对着国家和政府。
刑法考点试题及答案
![刑法考点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8efd90403d8ce2f00662369.png)
第一章刑法概说一、单项选择题(请在以下各题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1.我国刑法对放火罪规定了比失火罪更重的法定刑,体现了()A.罪刑法定原则B.罪刑相适应原则C.刑法适用平等原则D.罪责自负、反对株连原则2. 对累犯从重处罚的刑罚制度,体现了我国刑法的()A.罪刑法定原则B.罪刑相适应原则C.刑法适用平等原则D.惩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3. 重刑主义刑罚思想与下列哪一个刑法原则相违背()A.罪刑法定原则B.罪刑相适应原则C.刑法适用平等原则D.罪责自负、反对株连原则4.罪刑相适应原则的内容是()A.刑罚应与犯罪行为相适应B.刑罚应与犯罪人个人情况相适应C.刑罚应与犯罪客观危害相适应D.刑罚既要与犯罪行为相适应,又要与犯罪者个人情况相适应5.当开往A国的我国国际列车行驶于B国境内时,A国公民甲与C国公民乙因争抢靠窗口的座位而发生斗殴,甲愤怒之下用刀将乙捅死。
对甲的犯罪行为()A.可以适用我国刑法B.应当适用我国刑法C.不能适用我国刑法D.通过外交途径解决6.我国刑法对于空间效力的规定,采取的是()A.属地原则B.属人原则C.保护原则D.以属地原则为主,兼采属人原则、保护原则和普遍原则7.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外对我国国家或者公民实施犯罪,我国有限制地对犯罪的外国人行使管辖权,其根据的原则是()A.属人原则B.属地原则C.普遍管辖原则D.保护原则8.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按本法规定的最高刑为()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
A. 5年B. 10年C. 3年D. 1年9.我国刑法规定的“在我国领域内犯罪”是指()A.受害人居住在我国领域内B.犯罪人居住在我国领域内C.犯罪行为或结果有一项发生在我国领域内D.受害人与犯罪人均居住在我国领域内10.某国驻华商社工作人员阿姆杜拉策划、参与了与国内犯罪分子走私犯罪活动。
对阿姆杜拉的刑事责任问题,应当如何处理?()A.适用我国法律追究其走私的刑事责任B.通过外交途径解决C.适用其本国的法律追究其走私罪的刑事责任D.直接驱逐出境二、多项选择题(请在以下各题中选出一个以上正确答案)1.对罪刑相适应原则的正确表述是()A.罪刑相适应原则从根本上讲从属于罪刑法定原则B.强调刑罚与犯罪客观危害相适应C.既注重刑罚与犯罪行为相适应,又注重刑罚与犯罪者个人情况相适应D.罪刑相适应原则应当考虑刑罚个别化问题2.刑法中的罪刑法定原则()A.体现了法治的要求B.体现保障人权的基本思想C.禁止作对被告人不利的类推D.反对司法机关对刑法作出扩大解释3. 我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外犯罪适用我国刑法的是()A.法定最低刑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B.法定最高刑为2年以下有期徒刑的C.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军人的D.法定最高刑为1年以下有期徒刑的4. 下列哪些情况属于在我国领域内犯罪()A.犯罪预备地在我国,但犯罪实行行为实施地及结果地均不在我国B.行为地和结果地都在我国C.行为地不在我国,但结果地在我国D.行为地和结果地都不在我国5. 对在中国领域外犯罪,依本法应负刑事责任,但在外国已受过刑罚处罚的,可以()处罚。
刑法分则法考试题及答案
![刑法分则法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133a399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c4.png)
刑法分则法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以下哪种行为不构成犯罪?A.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B. 非法持有毒品C. 未经许可进入他人住宅D. 因正当防卫而伤害他人答案:D2. 以下哪种情况属于犯罪中止?A. 犯罪行为已经完成B. 犯罪行为尚未完成,但犯罪人自动放弃犯罪C. 犯罪行为未完成,因外部原因被迫停止D. 犯罪行为已完成,但犯罪人后悔答案:B3. 根据刑法规定,以下哪种情形不适用死刑?A. 犯罪时未满18周岁的人B. 犯罪时怀孕的妇女C. 犯罪后自首并有重大立功表现的人D. 所有故意杀人犯答案:A4. 以下哪种行为构成贪污罪?A.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收受他人财物B.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C.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公共财物D.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答案:C5. 以下哪种行为构成诈骗罪?A. 以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骗取银行贷款B. 以虚假的合同骗取他人财物C. 以虚假的专利证书骗取他人财物D. 以上都是答案:D6. 以下哪种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A. 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B. 过失致人死亡C. 正当防卫过当致人死亡D. 紧急避险致人死亡答案:A7. 以下哪种行为构成抢劫罪?A. 以暴力、胁迫手段抢夺他人财物B. 以欺诈手段骗取他人财物C. 以盗窃手段秘密窃取他人财物D. 以敲诈勒索手段获取他人财物答案:A8. 以下哪种行为构成盗窃罪?A. 以秘密手段窃取他人财物B. 以暴力手段抢夺他人财物C. 以欺诈手段骗取他人财物D. 以胁迫手段索取他人财物答案:A9. 以下哪种行为构成侵占罪?A.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公共财物B. 非法占有他人遗忘物C. 非法占有他人遗失物D. 非法占有他人埋藏物答案:B10. 以下哪种行为构成走私罪?A. 非法运输武器、弹药进出国境B. 非法运输毒品进出国境C. 非法运输珍贵文物进出国境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A.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轻伤B.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重伤C.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死亡D. 过失伤害他人身体答案:A、B、C2. 以下哪些情形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刑事责任?A. 犯罪时未满14周岁的人B. 犯罪时怀孕的妇女C. 犯罪后自首并有重大立功表现的人D. 犯罪后坦白并积极赔偿被害人答案:B、C、D3. 以下哪些行为构成贪污罪?A.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收受他人财物B.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C.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公共财物D.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答案:A、C4. 以下哪些行为构成诈骗罪?A. 以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骗取银行贷款B. 以虚假的合同骗取他人财物C. 以虚假的专利证书骗取他人财物D. 以盗窃手段秘密窃取他人财物答案:A、B、C5. 以下哪些行为构成抢劫罪?A. 以暴力、胁迫手段抢夺他人财物B. 以欺诈手段骗取他人财物C. 以盗窃手段秘密窃取他人财物D. 以敲诈勒索手段获取他人财物答案:A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犯罪预备行为不构成犯罪。
刑法考试题分类汇总及答案
![刑法考试题分类汇总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6147a43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e4.png)
刑法考试题分类汇总及答案一、选择题1. 根据我国刑法,犯罪的主观方面包括:A. 故意B. 过失C. 不可抗力D. 意外事件答案:A、B2. 下列行为中,构成故意杀人罪的是:A. 因争吵而推搡致人死亡B. 因误认而伤害致人死亡C. 故意驾车撞人致人死亡D. 因自卫过当致人死亡答案:C二、判断题1. 犯罪预备行为不构成犯罪。
()答案:错误2. 犯罪中止是指犯罪行为已经实施完毕,但犯罪结果尚未发生。
()答案:错误三、简答题1. 简述刑法中犯罪的构成要件。
答案:犯罪的构成要件包括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主观方面和犯罪客观方面。
2. 什么是正当防卫?其条件是什么?答案: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保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等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侵害行为。
其条件包括:不法侵害正在进行;防卫行为是为了制止不法侵害;防卫行为与不法侵害的性质和程度相适应;防卫行为没有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
四、案例分析题案例:张某因与李某发生争执,一怒之下持刀将李某刺伤,造成李某重伤。
事后张某主动投案,并赔偿了李某的医疗费用。
问题:张某的行为构成何罪?为什么?答案:张某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
因为张某在争执中故意持刀刺伤李某,造成了李某重伤,符合故意伤害罪的构成要件。
张某虽然事后主动投案并赔偿,但不影响其犯罪行为的成立,不过可以作为量刑时的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情节。
五、论述题1. 论述刑法中关于犯罪未遂的相关规定及其意义。
答案:犯罪未遂是指犯罪行为已经开始实施,但由于犯罪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完成犯罪结果的情况。
刑法规定犯罪未遂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其意义在于鼓励犯罪人中止犯罪,减少犯罪结果的发生,同时也体现了刑法预防和教育的功能。
2. 论述刑法中关于共同犯罪的相关规定及其特点。
答案: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的行为。
刑法规定,共同犯罪的,根据各人的行为、责任大小,分别定罪处罚。
共同犯罪的特点包括:犯罪行为的共同性、犯罪故意的共同性、犯罪结果的共同性。
刑法测试题及答案
![刑法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b6f149c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b0.png)
刑法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犯罪主体B. 犯罪客体C. 犯罪动机D. 犯罪结果答案:C2. 以下哪种行为不属于正当防卫?A. 为了保护国家利益,制止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行为B. 为了保护他人人身权利,制止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行为C. 为了保护个人财产,制止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行为D. 为了报复,对已经停止侵害行为的人进行攻击答案:D二、填空题1. 根据我国刑法,_________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等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应有的损害,不负刑事责任。
答案:正当防卫2. 我国刑法规定,_________是指在紧急情况下,为了保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等权利,不得已而采取的损害另一合法权益的行为,对不应有的损害,不负刑事责任。
答案:紧急避险三、简答题1. 简述我国刑法中关于故意犯罪的定义。
答案:故意犯罪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决意使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
2. 简述我国刑法中关于过失犯罪的定义。
答案:过失犯罪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状态。
四、案例分析题案例:某日,甲在公共场合故意伤害乙,造成乙轻伤。
请分析甲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并说明理由。
答案:甲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造成轻伤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案例中甲明知自己的行为会伤害乙,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符合故意犯罪的定义,因此构成故意伤害罪。
五、论述题请论述我国刑法中关于犯罪未遂的法律规定及其意义。
答案:犯罪未遂是指行为人已经开始实施犯罪,但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完成犯罪行为的状态。
我国刑法规定,犯罪未遂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犯罪未遂的法律规定体现了刑法预防犯罪、保护社会秩序的目的,通过处罚未遂行为,可以有效地震慑潜在的犯罪行为,减少犯罪的发生。
刑法习题附答案
![刑法习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a2d21d1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71.png)
刑法习题附答案刑法习题附答案导言:刑法是法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的重要手段。
对于学习刑法的人来说,习题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解答习题,可以巩固对刑法知识的理解,并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提供一些刑法习题,并附上详细的答案,希望能对学习刑法的人有所帮助。
一、罪与犯罪构成要件1. 罪是刑法所规定的违反法律规定而应受到处罚的行为。
请问,罪的基本要件是什么?答:罪的基本要件包括违法行为、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的要件。
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人的故意或过失;客观方面是指犯罪行为的结果或后果。
2. 请列举一些犯罪构成要件。
答:犯罪构成要件包括:违法行为、主观方面的要件(故意、过失)、客观方面的要件(结果、后果)、法定刑和刑法规定的特殊要件等。
二、刑法责任与刑事责任能力1. 请解释刑法责任和刑事责任能力的概念。
答:刑法责任是指犯罪人应当承担法律规定的刑罚或刑事强制措施的法律后果。
刑事责任能力是指一个人在刑事活动中能够认识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2. 刑事责任能力的判断标准是什么?答:刑事责任能力的判断标准是是否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认识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具体判断标准包括是否具有判断能力、行为能力和自控能力等。
三、刑法的刑种和刑罚1. 请列举一些常见的刑种。
答:常见的刑种包括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拘役、管制、罚金等。
2. 刑罚的量刑原则有哪些?答:刑罚的量刑原则包括刑法的适用、量刑的基本原则、量刑的特殊原则和量刑的限制原则等。
其中,刑法的适用原则主要包括法定刑、罪刑相适应和罪责刑相适应原则;量刑的基本原则包括罪刑相当、罪责相当、罪刑相济和罪刑相协调原则;量刑的特殊原则包括从轻、减轻和从重、加重原则;量刑的限制原则包括最低量刑和最高量刑原则。
四、刑法的适用和适用的特殊问题1. 刑法的适用条件是什么?答:刑法的适用条件包括违法行为的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刑法规定的特殊要件和刑法规定的适用条件等。
刑法学单元练习题(分论)
![刑法学单元练习题(分论)](https://img.taocdn.com/s3/m/969cd2cf89eb172ded63b7bb.png)
《刑法学》单元练习题—分论部分第一章刑法分论概述一、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写在题中相应位置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1.我国刑法分则根据犯罪所侵犯的(),将各种各样的犯罪归纳为十大类。
A.一般客体B.同类客体C.直接客体D.犯罪对象2.在刑法分则中,凡规定有具体犯罪和刑罚的条文,一般分为()两部分。
A.罪状与法定刑B.罪名与法定刑C.罪状与罪名D.罪名与犯罪构成3.刑法第333条第二款规定:“有前款行为,对他人造成伤害的,依照本法第234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这一规定属于()。
A.简单罪状B.叙明罪状C.空白罪状D.引证罪状4.刑法第345条规定:“违反森林法的规定,滥伐森林或其他林木,数量较大的,处……”。
这一规定属于()。
A.简单罪状B.叙明罪状C.空白罪状D.引证罪状5. 根据刑法规定,走私罪从罪名上看属于()。
A 具体罪名 B.类罪名 C.单一罪名 D. 选择性罪名6.我国刑法对犯罪进行分类的主要依据是()。
A.犯罪的直接客体 B.犯罪对象C.犯罪的同类客体 D.犯罪的社会危害程度7.下列属于绝对确定的法定刑的是()。
A.处死刑 B.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C.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 D.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8.我国刑法分则条文规定的绝大多数法定刑属于()。
A.绝对确定的法定刑 B.绝对不确定的法定刑C.相对确定的法定刑 D.宣告刑9.刑法第258条规定:“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本规定的罪状属于()。
A.引证罪状 B.空白罪状C.简单罪状 D.叙明罪状10.刑法第151条第4款规定:“犯第1款、第2款罪,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本规定的罪状属于()。
A.简单罪状 B.叙明罪状C.引证罪状 D.空白罪状11.在条文中不直接说明某种犯罪的构成特征,而只是指出该罪违反的有关法规的,属于()。
A.引证罪状 B.空白罪状C.简单罪状 D.叙明罪状三、判断正误:(每小题1分你认为正确的在后面的括号里打√;错误的打χ。
刑法1-2在线练习
![刑法1-2在线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69fe9331eefdc8d376ee32e5.png)
刑法练习刑法一一、刑法概说(一)刑法基本原则1.甲男与乙女于某日中午公开在公园内发生性关系,引起游客的极大愤慨,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
对甲、乙的行为应如何认定?()A.聚众淫乱罪B.组织淫秽表演罪C.寻衅滋事罪D.无罪[答案]D[解析]此题通过单项选择测试罪刑法定原则基本含义中法无明文规定的不得定罪处罚。
回答本题关键要掌握公然性交的行为是否为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
甲、乙二人的行为显然不是B,也不是C。
公然性交也不是聚众淫乱,聚众淫乱是指三人以上群奸群宿或进行其他淫乱活动的行为。
公然性交刑法没有规定为犯罪。
2.罪刑法定原则派生的原则有()。
A.排斥习惯法B.禁止有罪类推C.排斥绝对不定期刑D.禁止重法溯及既往[答案]ABCD[解析]此题通过多项选择测试罪刑法定原则的派生含义。
本考核点可以以多选形式出现。
3.甲间接故意杀人,致2人死亡,乙交通肇事致20人死亡,但对甲判处的刑罚应当重于乙,这直接体现了()。
A.罪刑法定原则B.罪刑相适应原则C.刑法适用平等原则D.罪责自负、反对株连原则[答案]B[解析]此题通过单项选择测试罪刑相适应原则中刑罚除了与罪行相适应外,还应该与刑事责任相适应。
从行为危害后果来看,乙的行为重于甲,但是乙主观上是过失,主观恶性和人身危险性较小,而甲主观上是间接故意,主观恶性和人身危险性较大,对甲的处罚重于乙,是因为刑罚应与刑事责任相适应。
(二)刑法的适用范围1.A国公民汤姆劫持B国航空器,试图进入C国,但在强行驾机飞越D国和中国领空交界处时,油料耗尽,飞机只得迫降在中国领域内。
适用中国刑法对汤姆追究刑事责任,依据的是()。
A.属人原则B.保护原则C.属地原则D.普遍原则[答案]D[解析]此题通过单项选择测试各管辖原则的适用范围。
劫持航空器是国际罪行,对于国际罪行,不管犯罪人是否为我国人,也不管犯罪行为是否侵犯到我国利益,我国都应当在参加或缔结的国际条约所承担的义务范围内,行使管辖权。
刑法练习题(含答案)(1)
![刑法练习题(含答案)(1)](https://img.taocdn.com/s3/m/51b972cd2cc58bd63186bddc.png)
刑法分类练习题◆◆刑法概论一、单项选择题1.刑法有广义刑法与狭义刑法之分。
广义的刑法包括()。
A、刑法典、单行刑法、司法解释B、刑法典、附属刑法、司法解释C、刑法典、刑诉法典、司法解释D、刑法典、单行刑法、附属刑法2.有权进行司法解释的机关是( )。
A、各级人民法院B、各级人民检察院C、各级司法行政机关D、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二、判断题1.刑法立法解释具有与刑法同等的效力。
()2.我国刑法的整体框架分为总则、分则、附则三个部分。
()3.1997年3月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汉斌所作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订草案)的说明》作为刑法的修订说明,属于宪法解释。
()4.文理解释是指按照立法精神,联系有关情况,对刑法条文从逻辑上所作的解释。
()5.根据解释的效力进行区分,刑法的解释可以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宪法解释。
()6.刑法第94条规定:“本法所称司法工作人员,是指有侦查、检察、审判、监管职责的工作人员。
”该条关于司法工作人员的解释属于立法解释。
()7.扩张解释是根据立法原意,对刑法条文超过字面意思的解释。
()一、单项选择题1.D;2.D;二、判断题1.对;2.对;3.错;4.错;5.错;6.对;7.对;◆◆刑法的基本原则一、单项选择题1.罪责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相适应。
A、人身危险性和承担的刑事责任B、社会危害性和承担的刑事责任C、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D、犯罪态度和承担的刑事责任2.甲某在打电话时无意中发现电话机旁市检察院的举报箱中露出一封信,随手取出。
发现该信举报该市某局长乙某有受贿4万多元的犯罪事实。
甲某与乙某熟识,便将举报信交给乙某。
乙某当即酬谢甲某8000元现金。
事后,乙某与行贿者串通,并销毁了有关罪证。
( )A、甲某构成敲诈勒索罪B、甲某构成包庇罪C、甲某构成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D、甲某不构成犯罪3.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刑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该规定体现了我国刑法的( )。
刑法概述练习题
![刑法概述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a77aa34b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9b.png)
刑法概述练习题一、选择题1. 刑法的基本任务是:A. 管制犯罪B. 维护社会秩序C. 维护人权D. 保护社会和谐2. 刑法的根本宗旨是:A. 打击罪犯B. 惩罚犯罪C. 预防犯罪D. 保护公民权益3. 下列不属于刑法基本原则的是:A. 罪刑法定原则B. 无罪推定原则C. 一罪不追溯原则D. 双重危害原则4. 刑法的适用分为下列几个原则,其中正确的是:A. 适用性原则、平衡原则、宽严相济原则B. 相对主义原则、必要性原则、社会效果原则C. 效果原则、经济原则、一贯原则D. 公平原则、协调原则、人性原则5. 刑罚的种类包括以下哪些?A. 主刑和副刑B. 罚金和没收财产C. 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D. 短刑和长刑二、判断题1. 刑法是指规定了一个社会中公民与公民、公民与国家之间相互行使刑事权利和履行刑事义务的法律规范。
2. 犯罪构成是刑法的核心问题,包括犯罪的客观和主观要件。
3. 罪刑法定原则是刑法的首要原则,是指刑法规定了哪些行为构成犯罪,以及所应当处罚的刑罚种类和程度。
4. 既遵守罪刑法定原则,又根据实际情况和公正原则适用刑罚的原则是平衡原则。
5. 暴力犯罪是指在社会上具有广泛性、普遍性的社会犯罪行为,对人身、财产和社会安全造成严重危害。
三、简答题1. 请简述罪刑法定原则的含义及意义。
2. 列举并解释刑法的基本原则。
3. 请解释刑罚的用途和目的。
4. 简要介绍无罪推定原则的作用和意义。
5. 请解释犯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
四、案例分析题某市发生了一起盗窃案,小明被指控为主犯,并以入室盗窃罪被捕。
警方调查发现,小明在未经业主允许的情况下擅自进入他人住所,并盗窃了一部手机。
请根据已知情况回答以下问题:1. 根据以上描述,小明是否构成了犯罪?为什么?2. 请分析该案件的客观和主观要件。
3. 假设小明实施盗窃行为时并未使用暴力或威胁手段,他可能面临哪些刑罚?4. 如果小明盗窃行为是为了满足自己对手机的使用需求,辩护律师可能会采用什么策略进行辩护?5. 根据刑法的适用原则,根据该案件的实际情况,你认为小明应该获得何种刑罚?五、论述题请从刑法的角度,论述刑罚的主要作用及其在社会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刑法试题库及答案
![刑法试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9848e75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99.png)
刑法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根据我国刑法,下列哪种行为不构成犯罪?A.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B. 盗窃他人财物C. 捡到钱包后未归还D. 非法占用耕地答案:C2. 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预备行为,是指:A. 已经实施了犯罪行为B. 已经开始实施犯罪行为C. 已经完成犯罪行为D. 为实施犯罪行为而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答案:D3. 根据我国刑法,以下哪种情形不适用死刑?A. 故意杀人B. 强奸妇女C. 贪污数额巨大D. 犯罪时不满18周岁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1. 以下哪些行为可能构成共同犯罪?A. 甲指使乙去盗窃B. 丙为甲提供盗窃工具C. 丁帮助甲销赃D. 戊单独实施盗窃行为答案:A, B, C2. 我国刑法中规定的“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的区别在于:A. 故意犯罪是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B. 过失犯罪是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C. 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都是犯罪D. 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在量刑上没有区别答案:A, B, C三、判断题1. 犯罪未遂是指犯罪行为已经实施,但尚未造成犯罪结果的行为。
(错误)2. 我国刑法规定,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正确)3. 我国刑法规定,对于犯罪分子的追诉时效,一般犯罪为5年,重罪为10年,特别重大的犯罪为20年。
(错误)四、简答题1. 简述我国刑法中关于正当防卫的法律规定。
答案: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保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个人、集体的合法权益,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行为,采取制止不法侵害行为的防卫行为。
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但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2. 简述我国刑法中关于犯罪预备的法律规定。
答案:犯罪预备是指为了实施犯罪,而进行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
犯罪预备行为尚未实施犯罪,但已经构成犯罪预备,依法应当受到刑事处罚。
刑法的试题及答案解析
![刑法的试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be25e77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0e.png)
刑法的试题及答案解析刑法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以下哪种行为不构成犯罪?A. 故意杀人B. 过失致人死亡C. 盗窃D. 捡到钱包后未归还失主答案:D解析: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故意杀人、过失致人死亡、盗窃均属于犯罪行为。
而捡到钱包后未归还失主,虽然违反了道德规范,但并不构成犯罪。
2. 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犯罪主体B. 犯罪客体C. 犯罪动机D. 犯罪结果答案:C解析:犯罪构成要件包括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行为和犯罪结果。
犯罪动机虽然对犯罪的定性和量刑有一定影响,但不是犯罪构成的必要要件。
3. 以下哪种情形下,行为人不承担刑事责任?A. 醉酒后驾驶机动车B.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犯罪C. 未满14周岁的人犯罪D. 正当防卫答案:B解析:根据我国刑法规定,醉酒后驾驶机动车、未满14周岁的人犯罪、正当防卫均需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而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犯罪,不承担刑事责任。
4. 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种类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管制B. 拘役C. 罚金D. 警告答案:D解析: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种类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等。
警告不属于刑罚种类。
5. 以下哪种情形下,行为人可以被判处死刑?A. 故意杀人B. 故意伤害致人死亡C. 贪污数额巨大D. 盗窃数额巨大答案:A解析: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故意杀人情节特别严重的,可以被判处死刑。
故意伤害致人死亡、贪污数额巨大、盗窃数额巨大均不适用死刑。
6. 以下哪种情形下,行为人可以被判处无期徒刑?A. 故意杀人B. 故意伤害致人死亡C. 贪污数额巨大D. 盗窃数额巨大答案:C解析: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贪污数额巨大,情节特别严重的,可以被判处无期徒刑。
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盗窃数额巨大均不适用无期徒刑。
7. 以下哪种情形下,行为人可以被判处有期徒刑?A. 故意杀人B. 故意伤害致人死亡C. 贪污数额较大D. 盗窃数额较大答案:D解析: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盗窃数额较大,情节较轻的,可以被判处有期徒刑。
刑法测试题及答案
![刑法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7105b13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32.png)
刑法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1.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以下哪种行为不构成犯罪?A. 故意杀人B. 故意伤害C. 过失致人死亡D. 正当防卫答案:D2. 刑法中规定的“犯罪”是指什么?A. 违反刑法规定的行为B. 违反行政法规的行为C. 违反民事法律的行为D. 违反社会道德的行为答案:A3. 下列哪种情形属于犯罪的预备行为?A. 准备犯罪工具B. 实施犯罪行为C. 完成犯罪行为D. 犯罪行为的掩盖答案:A4. 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主体包括哪些?A. 自然人B. 法人C. 自然人和法人D. 国家机关答案:C5. 刑法中关于共同犯罪的规定,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B. 共同犯罪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C. 共同犯罪人之间有主犯和从犯之分D. 共同犯罪人对犯罪结果承担连带责任答案:B6. 刑法中关于犯罪中止的规定,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 犯罪中止是指犯罪行为已经完成B. 犯罪中止是指犯罪行为尚未完成C. 犯罪中止是指犯罪行为已经造成损害D. 犯罪中止是指犯罪行为未造成任何损害答案:B7. 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种类包括哪些?A. 主刑和附加刑B. 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C. 罚金和没收财产D. 以上都是答案:D8. 以下哪种刑罚不属于我国刑法规定的主刑?A. 管制B. 拘役C. 有期徒刑D. 罚金答案:D9.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以下哪种情形可以适用缓刑?A. 犯罪情节较轻B. 犯罪情节严重C. 犯罪后逃逸D. 犯罪后拒不认罪答案:A10. 我国刑法规定的追诉时效期限最长是多少年?A. 5年B. 10年C. 15年D. 20年答案:D结束语:以上是本次刑法测试题及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刑法的相关知识。
刑法练习题含答案(刑法分则概述)
![刑法练习题含答案(刑法分则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81502d0b7f1922791788e81b.png)
《刑法分则概述》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在条文中只简单地写明犯罪名称,而不具体叙述犯罪行为的构成特征的罪状,叫( A )。
A.简单罪状 B.引证罪状 C.叙明罪状 D.空白罪状2.在刑法规范中较为详细地描述具体犯罪构成的要件的罪状,叫( C )。
A.简单罪状 B.引证罪状 C.叙明罪状 D.空白罪状3.我国刑法分则条文多数采取( C )原则。
A.简单罪状 B.引证罪状 C.叙明罪状 D.空白罪状4.下列规定法定刑的方式,未被我国刑法采取的是( B )。
A.绝对确定的法定刑B.绝对不确定的法定刑C.相对确定的法定刑D.以上都不正确5.我国刑法分则对犯罪进行分类的标准是犯罪的( B )。
A.一般客体 B.同类客体 C.直接客体 D.方法方面。
犯罪同类客体的划分,是根据犯罪行为所危害的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不同方面进行的科学分类。
作为同一同类客体的社会关系,往往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性质。
例如生命权、健康权、妇女的人身权利以及人格权、名誉权等,都与人身有不可分割的直接联系,属于人身权利的范畴,当这些权利受到杀人、伤害、强奸、侮辱、诽谤等犯罪危害时,人身权利就成了这些犯罪所危害的同类客体。
我国刑法分则根据这一同类客体的原理,将犯罪分为十大类。
只有依据同类客体,才能对犯罪作科学的分类,建立严格的、科学的刑法分则体系,把多种多样的犯罪,从性质和危害程度上互相区别开来,便于我们对犯罪进行了解、研究,掌掌握各类犯罪的基本特点6.某法院在判决书中以盗窃罪判处行为人4年有期徒刑,根据放火罪判处行为人11年有期徒刑,最终决定执行15年有期徒刑。
这15年有期徒刑属于( B )。
A.法定刑B.宣告刑C.执行刑D.宣告刑和执行刑7.下列哪个条文属于空白罪状?( A )A.《刑法》第345条:“违反森林法的规定,滥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数量较大的,……”B.《刑法》第127条:“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的,……”C.《刑法》第129条:“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丢失枪支不及时报告,造成严重后果的……”D.《刑法》第335条“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刑法学练习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刑法学练习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d30559e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4f.png)
刑法学练习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选题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
1.我国《刑法》第13条“但书”的规定,即“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应理解为( )。
A.是犯罪,但不以犯罪论处B.是犯罪,但不以犯罪处罚C.不构成犯罪D.是犯罪,但应免除处罚正确答案:C解析:为了区分犯罪与一般的违法行为,我国刑法在规定犯罪概念的时候特别强调犯罪“量”的因素,没有达到一定“量”,就不能认定为犯罪。
“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就是没有达到需要动用刑罚来制裁的程度,所以只是一般的违法行为,不构成犯罪。
故选C项。
知识模块:刑法学2.中止犯的处罚原则是( )。
A.应当从轻处罚B.应当从轻、减轻处罚C.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D.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正确答案:C解析:根据刑法的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故选C项。
知识模块:刑法学3.《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属于( )。
A.狭义刑法B.单行刑法C.附属刑法D.刑法典正确答案:B解析:刑法分为广义刑法和狭义刑法,狭义刑法仅指刑法典,广义刑法除刑法典外,还包括其他规定犯罪与刑罚的法律规范,主要是单行刑法和附属刑法。
单行刑法是针对某种或几种犯罪和刑罚单独制定的专项刑事法律。
附属刑法是指非刑事法律中的其他法律、法规中有关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规定,如《产品质量法》、《海关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刑事方面的规定。
知识模块:刑法学4.我国刑法分则对犯罪进行分类的主要依据是( )。
A.犯罪的同类客体B.危害行为的形式C.犯罪对象的特点D.行为人的主观心态正确答案:A解析:各国刑法对犯罪的分类标准不同,有的是以犯罪对象为标准进行分类,有的以侵害的法益为标准进行分类,我国刑法是依照同类客体对犯罪进行分类的,如把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作为一类,把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作为一类,把侵犯财产权的犯罪作为一类,等等。
刑法试题答案
![刑法试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544d75c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2d.png)
刑法试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刑法中所称的“故意”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A. 明知并希望发生某种结果B. 明知并放任发生某种结果C. 预见到可能发生某种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D. 对行为后果不关心答案:B2. 下列哪种情形不属于正当防卫?A. 为了制止正在进行的侵害行为B. 为了保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C. 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D. 防卫行为造成不应有的损害,但未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答案:C3. 我国刑法规定的完全刑事责任年龄是:A. 14周岁B. 16周岁C. 18周岁D. 20周岁答案:C4. 下列关于共同犯罪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A. 共同犯罪是指两人以上共同直接参与实施同一犯罪行为的情况B. 共同犯罪中,主犯是指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C. 共同犯罪中,从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D. 共同犯罪中,教唆犯是指教唆他人犯罪的人,但不需要对犯罪结果负责答案:D5. 贪污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A.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公共财物B. 国家工作人员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C. 国家工作人员滥用职权,造成国家或集体重大损失D. 国家工作人员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1. 下列哪些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A. 因争执殴打他人致轻伤B. 酒后驾车不慎撞伤行人C. 医生因疏忽大意给病人造成重伤D. 因误会推搡他人导致其摔倒受伤答案:A、C2. 根据我国刑法,哪些情形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A. 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B. 犯罪后积极抢救被害人,取得显著效果的C. 犯罪分子自愿认罪认罚的D. 犯罪后主动退赃、赔偿被害人损失的答案:A、B、C、D三、判断题1. 行为人在实施犯罪行为时,由于意外原因导致犯罪结果没有发生,构成未遂犯。
()答案:正确2. 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后,刑罚执行完毕前,再次故意犯罪的,应当认定为累犯。
()答案:错误3. 盗窃罪的客体必须是有形的财物。
大学刑法分则考试题及答案
![大学刑法分则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0c9424f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ba.png)
大学刑法分则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根据我国刑法,以下哪项不属于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A.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B. 非法侵入他人住宅C. 贪污公共财物D. 盗窃他人财物答案:C2. 下列行为中,哪一项构成了故意杀人罪?A. 医生在紧急情况下,为了救更多人而决定牺牲一个病人B. 司机在交通事故中不慎撞死人C. 某人在争执中故意推倒对方,导致对方头部撞击硬物死亡D. 猎人在森林中误将人当作动物射杀答案:C3. 我国刑法规定,以下哪项不属于侵犯财产罪?A. 盗窃B. 诈骗C. 抢劫D. 非法集会答案:D4. 根据我国刑法,以下哪项行为不构成犯罪?A. 某人在醉酒状态下无意识地损坏了公共设施B. 某人故意在公共场合制造恐慌C. 某人在情绪失控下殴打他人致轻伤D. 某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购买了赃物答案:D5. 下列哪项行为构成贪污罪?A.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非法占有公共财物B. 公司职员利用职务之便,非法占有公司财物C. 个体工商户非法占有他人财物D. 教师私自收取学生家长的财物答案:A6. 我国刑法规定,以下哪项行为构成受贿罪?A.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索取他人财物B. 公司职员利用职务之便,索取客户财物C. 个体工商户利用职务之便,索取顾客财物D. 教师利用职务之便,索取学生家长财物答案:A7. 以下哪项行为构成诈骗罪?A. 某人通过虚假的合同,骗取他人财物B. 某人通过暴力手段,迫使他人交出财物C. 某人通过赌博,赢得他人财物D. 某人通过虚假的宣传,诱导他人购买商品答案:A8. 我国刑法规定,以下哪项行为构成非法经营罪?A. 未经许可,擅自经营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经营的项目B. 超出经营范围,经营法律、行政法规限制的项目C. 未经许可,擅自经营法律、行政法规限制的项目D. 未经许可,擅自经营法律、行政法规允许的项目答案:A9. 下列哪项行为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A. 未经他人同意,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他人个人信息B. 未经他人同意,非法使用他人个人信息C. 未经他人同意,非法浏览他人个人信息D. 未经他人同意,非法存储他人个人信息答案:A10. 根据我国刑法,以下哪项行为构成走私罪?A. 未经海关许可,擅自将境外物品运入国内B. 未经海关许可,擅自将国内物品运往境外C. 未经海关许可,擅自将境外物品运往境外D. 未经海关许可,擅自将国内物品运入国内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下列哪些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A. 某人在争执中故意推倒对方,导致对方轻伤B. 某人在自卫过程中,不慎伤害了攻击者C. 某人在醉酒状态下无意识地伤害了他人D. 某人故意使用凶器伤害他人,导致他人重伤答案:A, D12. 以下哪些行为构成侵犯财产罪?()A. 某人通过暴力手段,非法占有他人财物B. 某人通过欺诈手段,非法占有他人财物C. 某人通过威胁手段,非法占有他人财物D. 某人通过赌博,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答案:A, B, C13. 以下哪些行为构成贪污罪?()A.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非法占有公共财物B. 公司职员利用职务之便,非法占有公司财物C. 个体工商户非法占有他人财物D. 教师私自收取学生家长的财物答案:A14. 以下哪些行为构成受贿罪?()A.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索取他人财物B. 公司职员利用职务之便,索取客户财物C. 个体工商户利用职务之便,索取顾客财物D. 教师利用职务之便,索取学生家长财物答案:A15. 下列哪些行为构成非法经营罪?()A.。
(完整word版)刑法分论概述练习题及答案
![(完整word版)刑法分论概述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576d6fa14791711cd791755.png)
刑法分论概述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刑法对犯罪进行分类的主要依据是(C).A.犯罪的直接客体B.犯罪对象C.犯罪的同类客体D.犯罪的社会危害程度2.我国刑法分则规定的大多数罪状是(C)。
A.简单罪状B.空白罪状C.叙明罪状D.引证罪状3.下列属于绝对确定的法定刑的是(A)。
A.处死刑B.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C.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D.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4.我国刑法分则条文规定的绝大多数法定刑属于(C)。
A.绝对确定的法定刑B.绝对不确定的法定刑C.相对确定的法定刑D.宣告刑刑法案例分析题及答案5.刑法第258条规定:“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本规定的罪状属于(D)。
A.引证罪状B.空白罪状C.简单罪状D.叙明罪状6.刑法第151条第4款规定:“犯第1款、第2款罪,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本规定的罪状属于(C)。
A.简单罪状B.叙明罪状C.引证罪状D.空白罪状7.在条文中不直接说明某种犯罪的构成特征,而只是指出该罪违反的有关法规的,属于(B).A.引证罪状B.空白罪状C.简单罪状D.叙明罪状多项选择题二、多项选择题1.刑法理论将法定刑分为(ABC)。
A.相对确定的法定刑B.绝对确定的法定C.绝对不确定的法定刑D.绝对不定期刑2.下列属于相对确定的法定刑的是(ABCD)。
A.处死刑或者无期徒刑B.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C.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D.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三、填空题1.我国刑法典主要由总则和分则组成。
2.我国刑法分则的绝大多数条文由罪状和法定刑组成.3.我国刑法对犯罪进行分类的主要依据是同类客体;对犯罪进行排列的主要依据是对社会危害程度的大小。
4.我国刑法分则规定的法定刑主要是相对确定的法定刑.5.我国刑法分则规定的罪状主要是叙明罪状.四、名词解释1.罪状,是指刑法分则条文对某种具体犯罪构成特征状况的描述。
刑法分则练习题
![刑法分则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de4471371711cc7931b716a5.png)
刑法分则导学案教师:郑迎平一、单项选择题1.彭某入室盗窃,窃得电磁炉后被主人方某发现,方某一直追到大街上。
彭某与方某厮打,彭某被打倒在地,扔下电磁炉逃跑。
对彭某的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以盗窃罪既遂论处 B. 以抢劫罪既遂论处C. 以抢劫罪未遂论处D. 以抢劫罪中止论处1.【答案】C【解析】彭某由盗窃罪转化为抢劫罪,由于被迫放弃财物,属于抢劫罪未遂。
盗窃罪虽然既遂,但是由于转化为抢劫罪了,所以最终不能以盗窃罪既遂论处。
2.方某外表俊朗但游手好闲,喜欢沾花惹草,得知吴某(女)是位富家小姐,便追求吴某,自称自己是某高官的儿子。
吴某很快喜欢上方某,并给方某送了许多贵重礼物。
两人相处时间长了以后,方某感到厌烦便离吴某而去。
方某的行为属于()A. 诈骗罪B. 招摇撞骗罪C. 侵占罪D. 无罪2.【答案】D【解析】方某没有非法占有钱财的目的,不构成诈骗罪。
方某只是冒充高干子弟,但没有冒充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构成招摇撞骗罪。
所以,方某无罪。
3.孙某(男,15周岁)与李某(女,12周岁)谈恋爱。
在恋爱期间两人发生了性行为,双方家长得知后杜绝了两人来往。
对孙某的行为,认定正确的是()A. 构成强奸罪,属于奸淫幼女B. 不构成强奸罪,因为双方是自愿的C. 不构成强奸罪,因为孙某的行为情节轻微,未造成严重后果D. 构成强奸罪,但不需刑罚处罚3.【答案】C【解析】根据2006年最高法院《未成年人的司法解释》第六条规定,孙某不构成犯罪。
B项的错误之处在于,孙某不构成强奸罪的理由不是因为双方是自愿的。
4.甲男与乙女恋爱7年,甲男提出分手,乙女坚决不同意。
某日在同居屋内,乙女对甲男说:“你要真的抛弃我,我就上吊自杀!”甲男:“你总是这么吓我!我倒要看看!”乙女无奈便上吊。
甲男不予抢救反而锁门外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男构成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B. 甲男不构成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C. 甲男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D. 甲男构成遗弃罪4.【答案】A【解析】甲男与乙女争吵时,乙女要自杀,甲男对乙女的自杀产生教唆促进作用,这种先行行为产生了作为义务,而且能够救助不予救助,并锁门排除他人救助,构成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
大学刑法分则考试题及答案
![大学刑法分则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e3ddc22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c6.png)
大学刑法分则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根据刑法规定,以下哪种行为不构成故意杀人罪?A. 故意剥夺他人生命B. 过失致人死亡C. 故意伤害致人死亡D. 故意杀害自己答案:D2. 以下哪种行为构成抢劫罪?A. 盗窃后为抗拒抓捕而当场使用暴力B. 盗窃后为抗拒抓捕而当场威胁使用暴力C. 盗窃后为抗拒抓捕而逃跑D. 盗窃后为抗拒抓捕而使用暴力但未造成他人伤害答案:A3. 以下哪种行为构成诈骗罪?A.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公私财物B.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暴力、威胁手段,迫使他人交出财物C.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盗窃手段,秘密窃取公私财物D.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敲诈勒索手段,迫使他人交出财物答案:A4. 以下哪种行为构成贪污罪?A.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公共财物B.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受他人财物C.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D.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他人财物答案:A5. 以下哪种行为构成受贿罪?A.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公共财物B.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受他人财物C.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D.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他人财物答案:D6. 以下哪种行为构成走私罪?A. 非法运输、携带、邮寄国家禁止进出口的货物、物品进出国(边)境B. 非法运输、携带、邮寄国家限制进出口的货物、物品进出国(边)境C. 非法运输、携带、邮寄国家鼓励进出口的货物、物品进出国(边)境D. 非法运输、携带、邮寄国家允许进出口的货物、物品进出国(边)境答案:A7. 以下哪种行为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A. 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B. 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企业信息C. 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国家秘密D. 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商业秘密答案:A8. 以下哪种行为构成非法拘禁罪?A. 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B. 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C. 非法剥夺他人言论自由D. 非法限制他人言论自由答案:A9. 以下哪种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A.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健康B. 过失伤害他人身体健康C. 故意伤害他人心理健康D. 过失伤害他人心理健康答案:A10. 以下哪种行为构成强奸罪?A. 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行与妇女发生性关系B. 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行与男性发生性关系C. 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行与未成年人发生性关系D. 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行与动物发生性关系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以下哪些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A. 故意剥夺他人生命B. 故意伤害致人死亡C. 过失致人死亡D. 故意杀害自己答案:AB12. 以下哪些行为构成抢劫罪?()A. 盗窃后为抗拒抓捕而当场使用暴力B. 盗窃后为抗拒抓捕而当场威胁使用暴力C. 盗窃后为抗拒抓捕而逃跑D. 盗窃后为抗拒抓捕而使用暴力但未造成他人伤害答案:A13. 以下哪些行为构成诈骗罪?()A.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公私财物B.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暴力、威胁手段,迫使他人交出财物C.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盗窃手段,秘密窃取公私财物D.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敲诈勒索手段,迫使他人交出财物答案:A14. 以下哪些行为构成贪污罪?()A.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公共财物B.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受他人财物C.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D.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他人财物答案:A15. 以下哪些行为构成受贿罪?()A.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公共财物B.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受他人财物C.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D.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他人财物答案: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6. 故意杀人罪的主观方面必须是故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刑法分则概述》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 在条文中只简单地写明犯罪名称,而不具体叙述犯罪行为的构成特征的罪状,叫()。
A.简单罪状B.引证罪状C.叙明罪状D.空白罪状2.在刑法规范中较为详细地描述具体犯罪构成的要件的罪状,叫()。
A.简单罪状B.引证罪状C.叙明罪状D.空白罪状3. 我国刑法分则条文多数采取( )原则。
A.简单罪状B.引证罪状C.叙明罪状D.空白罪状4.下列规定法定刑的方式,未被我国刑法采取的是( )。
A.绝对确定的法定刑B.绝对不确定的法定刑C.相对确定的法定刑D.以上都不正确5. 我国刑法分则对犯罪进行分类的标准是犯罪的( )。
A.一般客体B.同类客体C.直接客体D.方法6.某法院在判决书中以盗窃罪判处行为人 4 年有期徒刑,根据放火罪判处行为人11 年有期徒刑,最终决定执行15 年有期徒刑。
这15 年有期徒刑属于( )。
A.法定刑B.宣告刑C.执行刑D.宣告刑和执行刑7.下列哪个条文属于空白罪状?( )A.《刑法》第345 条:“违反森林法的规定,滥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数量较大的,”B.《刑法》第127 条:“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的,”C.《刑法》第129 条:“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丢失枪支不及时报告,造成严重后果的”D.《刑法》第335 条“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8. 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我国刑法分则中没有绝对确定法定刑的条款B.我国刑法分则的所有条文都是包含罪刑关系的条文C.《刑法》第232 条规定:“故意杀人的,”该条文表述属于叙明罪状D.《刑法》第348 条规定:“非法持有鸦片一千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五十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大的”,该条文没有表明犯罪的主观方面,根据罪状的基本原理,行为的主观方面可以是故意9. 引用同一法律中的其他条款来说明和确定某一犯罪的构成特征的罪状,叫()。
A.简单罪状B.引证罪状C.叙明罪状D.空白罪状10.在条文中指明要参照其他法律法规中的规定来确定某一犯罪的构成特征的罪状,叫()。
A.简单罪状B.引证罪状C.叙明罪状D.空白罪状1、A2、C 3 、C 4、B 5、B 6、B 7、A 8、D 9、B 10 、D二、不定项选择题1. 刑法第232 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10 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 3 年以上10 年以下有期徒刑。
”该罪状属于( )。
A.叙明罪状B.简单罪状C.引证罪状D.空白罪状2. 《刑法》第121 条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劫持航空器,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航空器遭受严重破坏的,处死刑。
这里的法定刑是( )。
A.绝对确定法定刑B.绝对不确定法定刑C.相对确定法定刑D.以上都不对3.关于刑法总则与分则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总则与分则是抽象与具体的关系B. 总则与分则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C.总则与分则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D.总则与分则是本质与现象的关系4. 刑法第266 条(诈骗罪)和193 条(贷款诈骗罪)属于()。
A.从属关系(完全包容型)的法条竞合B.交叉关系的法条竞合C.无法条竞合的关系D.以上均不对5. 下列罪状中属于叙明罪状的是( )。
A.伪证罪B.放火罪C.故意杀人罪D.盗窃罪6.刑法总则对( )作出一般性规定。
A.犯罪B.刑事责任C.刑罚D.法定刑7. 属于选择性罪名的有( )。
A.拐卖妇女、儿童罪B.故意杀人罪C.爆炸罪D.投放危险物质罪8.在现行刑法中,下列罪名中( )属于排列性罪名。
A.故意杀人罪B.放火罪C.爆炸罪D.投放危险物质罪9.我国刑法理论上一般将罪状分为:( )。
A、简单罪状B、叙明罪状C、引证罪状 D 、空白罪状10.在刑法理论上根据法定刑的刑种、刑度是否确定为标准,将法定刑分为( )。
A.绝对确定的法定刑B.绝对不确定的法定刑C.相对确定的法定刑D.相对不确定的法定刑1、B2、A3、ABC4、A5、A6、ABCD7、A8、BCD 9 、ABCD 10、ABC三、判断题1. 《刑法》第258 条“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就是关于重婚罪的空白罪状。
()2. 《刑法》第232 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就是简单罪状。
()3. 《刑法》第337 条规定“违反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的规定”,此即叙明罪状。
()1、×2、√3、×4、×5、×6、×7、×8、×9、×10、×四、简答题1.简述我国刑法分则体系的特点。
(1)根据犯罪的同类客体,把犯罪分为十大类,并在刑法分则以十章规定。
(2)刑法分则各大类犯罪的体系,大体上是按照犯罪同类客体的重要性由重到轻的顺序排列的。
(3)在每一类犯罪中,各种具体犯罪的体系,大体上是按照直接客体的性质及犯罪的社会危害程 度,由重到轻排列的,同时也考虑到某些犯罪之间的共同特点而有适当的调整。
2.简述我国刑法中相对确定法定刑的表现形式。
第一、在法定刑中规定两种以上主刑或规定两种以上的主刑并规定附加刑。
4. 《刑法》第 225 条的非法经营罪的罪状是叙明罪状。
( )5. 依据刑法分则条文规定的罪状确定相应的具体犯罪的名称时,可以用类罪名作为具体犯罪的罪名。
( )6. 《刑法》第 114 条规定的放火、决水、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等,各自为独立罪名,这种情况在刑法理论上称为 “选择式罪名 ”。
( )7. 《刑法》第 215 条规定有非法制造、销售他人商标标识的行为,根据这条规定的罪状,其罪名应为“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但行为人若只实施了其中一种行为,则应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具体地确定罪名,应定非法制造他人商标标识罪或非法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
这种情况在刑法理论上称作 “ 排列式罪名 ”。
()8. 在确定罪名时,可以将刑法总则的一些共性规定确定为罪名。
如防卫过当致人伤亡或致财产损坏的,定为 “防卫过当罪 ”;教唆犯定为 “教唆罪”。
( )9. 法定刑是人民法院根据具体案件的犯罪事实、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在刑法分则规定的法定刑的刑种和量刑幅度内对犯罪人依法判处并宣告应当实际执行的刑罚。
( )10. .《刑法》第 345 条规定的盗伐林术罪与第 264 条中的盗窃罪不属于法条竞合的情况。
()第二、在刑度的规定上,对有期徒刑刑度的规定采取以下几种方式:(1)只规定刑罚的最高限度,其最低限度由刑法总则规定。
(2)只规定刑罚的最低限度,其最高限度按刑法总则规定。
(3)在法定刑中规定最高与最低限度。
3. 简述我国刑法分则中罪状的种类。
罪状是指刑法分则条文对犯罪行为具体状况的规定和描述。
根据规定的方式不同,罪状的表述方式有几下几种。
(一)简单罪状。
简单罪状是指只在条文中简单提出罪名,不具体表述这种罪的具体构成特征的罪状。
(二)叙明罪状。
叙明罪状是指对该具体罪的构成要件作了详细表述的罪状。
(三)引证罪状。
引证罪状是指在条文中不是直接说明该种具体罪的构成特征,而是指明引用刑法分则其他条款所规定的罪的构成特征的罪状。
(四)空白罪状(又称参见罪状)。
空白罪状是指在条文中指明为了确定某罪的特征需要参照其他法律、法令的有关规定,而在条文中并不直接写明所指法规、法令的具体内容的罪状。
4. 简述罪名的种类。
罪名是指刑法规定的某种犯罪的名称。
罪名的种类:(1)单一性罪名。
所谓单一性罪名,是指只反映一种犯罪行为的罪名。
(2)选择性罪名。
所谓选择性罪名,是指所包含的数个犯罪行为或犯罪对象,既可连用,又可分解使用的罪名。
(3)概括性罪名。
所谓概括性罪名,是指对所包含的数个犯罪行为或犯罪对象,用一个上位概念予以概括的罪名。
(4)排列性罪名(并列性罪名)。
排列性罪名是指一条刑法分则条文并列规定的几种彼此之间各自独立的犯罪而形成的并列关系的罪名。
5. 简述法条竞合的概念和特征。
法条竞合是指一个犯罪行为同时触犯数个具有包容关系的具体犯罪条文,依法只适用其中一个条文定罪量刑的情况。
法条竞合有以下主要特征:(1)行为人实施的是一个犯罪行为。
即行为人基于一个罪过而实施一个犯罪行为,这是法条竞合的主客观基础。
(2)行为人实施的一个犯罪行为在形式上触犯了数个法条规定的数个罪名。
这是法条竞合的法律表现。
(3)数法条的犯罪构成内容之间具有从属或者交叉的逻辑关系。
(4)对该行为只能适用其中一个法条定罪量刑。
五、案例分析题1.被告人陈XX,男,53 岁,农民。
被告人卢XX,男,28 岁,农民。
1999 年2 月,被告人卢XX 在没有资金的情况下,向当地工商所申领了“XX 食用菌服务部”(从业人员5 人,流册资金6000 元)营业执照。
主管土杂。
兼营食用菌。
经营方式:加工零售。
同年 3 月经营项目增加兼营蚯蚓。
被告人卢XX 与被告人陈XX 于1999 年3 月至7 月擅自扩大经营项目范围,挂办起XX 省XX 食用苗服务部蚯蚓总场和华粤蚯蚓开发中心,并在10 个县市设立办事处和分场,雇员607 人。
陈XX 任总经理,卢XX 任经理。
二被告人利用签订蚯蚓购销合同,以“购一包二”的经营方式欺骗,即在合同中规定:凡在蚯蚓总场购买1 万元的蚯蚓种,供方保证在60 天内为需方回收 2 万元的蚯蚓种,其中1.5 万元交纳36 %的管理费、实付款16400 元,同时还规定,凡购买 1 万元以上蚯蚓者,场部派技术员负责饲养管理,,保证在期限内翻一番。
如达不到标准,由二被告人按翻番的数量付款给需方。
二被告人便以64 %的高利润为诱饵,利用报刊、电视刊登广告进行宣传,诡称该场已和XX 市签订蚯蚓外销合同,制造加工蚯蚓嘀晶的假信息,并购买 1 台2 万元的烘干机作摆设,还请各地的公证部门为他们办理合同公证业务。
从1999 年3 月18 日至7 月16 日,二被告人先后与40 个县市的单位和个人签订蚯蚓购销合同602 份,合同金额18789585 元,收取金额12033533 元。
由于蚯蚓无法加工,产品无销路,加上被告人购买汽车,摩托车等,还需支付雇员工资,每月开支达10 万多元。
二被告人明知无法兑现越来越多的合同,不但不停止活动,反而以新订合同收取的款项兑现签订已久的个别合同,给需方造成一种被告人能履行合同的假象,从而不断地与其他单位或个人签订合同,截至1999 年10 月16 日,尚有368 份的合同本金8773200 元无法归还,所谓64 %的利润更无法兑现。
致使这些单位和个人损失12033532 元,养殖户中有三人因此自杀。
问:根据新刑法,二被告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如构成,构成何罪?为什么?运用法条竞合原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