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外伤的CT诊断 ppt课件
合集下载
颅脑外伤的CT诊断ppt课件

案例二:颅内血肿的CT诊断
总结词
颅内血肿是颅脑外伤的严重并发症,CT诊 断可明确血肿的部位、大小和形态。
详细描述
颅内血肿的CT表现为脑实质内或脑室内高 密度影,形态各异,可单发或多发。CT诊 断可判断血肿的部位、大小和是否破入脑室 ,对于指导治疗和评估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案例三:复合型颅脑外伤的CT诊断
观察脑实质、脑室、脑池等结 构是否正常
观察头皮、颅骨等有无骨折或 异常
观察颅内有无积气、出血等异 常密度影
图像分析
01
02
03
04
分析脑实质有无挫裂伤、 水肿等异常改变
分析脑室、脑池有无受 压、变形或闭塞
分析颅 与颅内病变的关系
诊断报告与建议
根据初步观察和图像分析结果,给出 初步诊断意见
总结词
复合型颅脑外伤是指同时存在多种颅脑损伤的类型,CT诊断可全面评估病情和治疗效 果。
详细描述
复合型颅脑外伤的CT表现多样,可同时存在脑挫裂伤、颅内血肿、脑水肿等多种病变。 CT诊断可全面评估病情,指导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并评估治疗效果和预后。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详细描述
硬膜外血肿是由于外伤引起的硬膜外出血,CT图像上表现为颅骨内板与硬脑膜之间的梭形或双凸透镜 形高密度影,可伴有脑室受压或中线结构移位。
硬膜下血肿
总结词
CT图像上表现为脑表面新月形或半月形高密度影,可伴有脑室受压或中线结构移位。
详细描述
硬膜下血肿是由于外伤引起的硬膜下出血,CT图像上表现为脑表面新月形或半月形高密度影,可伴有脑室受压或 中线结构移位。
颅脑外伤的CT诊断PPT课件
目录
• 颅脑外伤概述 • CT诊断在颅脑外伤中的应用 • 颅脑外伤的CT表现 • 颅脑外伤的CT诊断流程 • 颅脑外伤的CT诊断案例分析
头颅外伤CT急诊ppt课件

右图冠状面显示凹陷性骨折(白 箭头)、硬膜外血肿(黑箭头指 向移位的硬膜),插图显示的 “漩涡征”(开口箭头),说明 出血速度快。
典型CT表现: 1)颅骨内板下方双凸面状均匀高密度影; 2)占位效应:血肿下方的脑组织和蛛网膜下腔受压,灰白质界限移位,脑疝常见; 3)血肿在CT上的表现决定于血肿成分随时间的变化; 4)需要注意的是:低密度区(“漩涡征”)=急性活动性出血。
线状骨折
1.颅骨顶盖骨骨折 1、线状骨折 2、凹陷性骨折 3、粉碎性骨折
凹陷性骨折
1.颅骨顶盖骨骨折 1、线状骨折 2、凹陷性骨折 3、粉碎性骨折
粉碎性骨折
1.颅骨顶盖骨骨折 1、线状骨折 2、凹陷性骨折 3、粉碎性骨折
2. 颅底骨折
临床表现:为相应部位的软组织出血、颅神经损伤、脑脊液漏 和脑损伤。颅前、中、后窝解剖结构不同,骨折后临床表现亦各 具特点。典型的颅前窝骨折具有“熊猫眼”,伴有脑脊液鼻漏和 嗅、视神经的损伤。颅中窝骨折多以岩尖部骨折为主,岩尖部骨 折占全部颅骨骨折的15%~48%。
1.
头皮血肿 皮下血肿 帽状腱膜下血肿 骨膜下血肿
2. 头皮裂伤 3. 头皮撕脱伤
皮下血肿
1.
头皮血肿 皮下血肿 帽状腱膜下血肿 骨膜下血肿
2. 头皮裂伤
3. 头皮撕脱伤
帽状腱膜下血肿
头皮血肿 皮下血肿
帽状腱膜下血肿
骨膜下血肿
2. 头皮裂伤 3. 头皮撕脱伤
• 1、线状骨折-CT表现边缘锐利的线条状透亮影 -骨折线经过脑 膜中动脉 注意: 继发性颅内血肿 • 2、 凹陷性骨折-CT表现颅骨断裂呈锥形向颅腔 内陷 • 3、粉碎性骨折-显示多条骨折线形状不规则局 部脑膜及脑组织损伤 • 4穿入骨折-为锐利所伤变现局部骨缺损 • 5颅底骨折(颅内气体和鼻窦,乳突气房浑浊。) • 6骨缝分离小于1.5mm
《颅脑外伤的CT表现》课件

总结词
脑肿胀和脑疝是颅脑外伤中危重的CT表现,可导致颅内压升高和意识障碍。
详细描述
脑肿胀是由于外伤导致脑组织水肿和体积增大,CT表现为脑室受压、中线结构移位和颅内压升高。脑疝是由于颅 内压差异导致的脑组织移位,可引起严重的神经功能损害甚至呼吸骤停。CT表现为一侧脑室受压和中线结构明显 移位。
弥漫性轴索损伤
CT图像解读基础
正常解剖结构
熟悉正常颅脑解剖结构是解读CT图像的基础,包括脑室、脑 池、脑沟等。
异常征象识别
颅脑外伤时,需注意颅内出血、骨折、脑挫裂伤等异常征象 的识别。
03
颅脑外伤的CT表现
脑挫裂伤
总结词
脑挫裂伤是颅脑外伤中常见的CT表现,通常表现为脑实质内片状或点状高密度影 ,伴有脑水肿和占位效应。
行诊断和治疗。
02
脑水肿
颅脑外伤可能导致脑水肿等并发症,需要积极控制颅内压,预防脑疝等
严重后果。
03
预防并发症
对于颅脑外伤的患者,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还需要注意患者的营养和康复治疗,促进
患者早日康复。
05
颅脑外伤的CT影像与临床 治疗
CT影像与疾病进程
详细描述
脑挫裂伤是由于外力作用导致的脑实质损伤,CT表现为脑实质内片状或点状高密 度影,通常伴有脑水肿和占位效应。这些高密度影通常分布在脑皮质和脑白质区 域,有时可伴有脑室受压或中线结构移位。
颅内血肿
要点一
总结词
颅内血肿是颅脑外伤中严重的CT表现,可分为硬膜外血肿 、硬膜下血肿和脑内血肿。
要点二
详细描述
04
颅脑外伤的CT诊断与鉴别 诊断
诊断依据与标准
脑肿胀和脑疝是颅脑外伤中危重的CT表现,可导致颅内压升高和意识障碍。
详细描述
脑肿胀是由于外伤导致脑组织水肿和体积增大,CT表现为脑室受压、中线结构移位和颅内压升高。脑疝是由于颅 内压差异导致的脑组织移位,可引起严重的神经功能损害甚至呼吸骤停。CT表现为一侧脑室受压和中线结构明显 移位。
弥漫性轴索损伤
CT图像解读基础
正常解剖结构
熟悉正常颅脑解剖结构是解读CT图像的基础,包括脑室、脑 池、脑沟等。
异常征象识别
颅脑外伤时,需注意颅内出血、骨折、脑挫裂伤等异常征象 的识别。
03
颅脑外伤的CT表现
脑挫裂伤
总结词
脑挫裂伤是颅脑外伤中常见的CT表现,通常表现为脑实质内片状或点状高密度影 ,伴有脑水肿和占位效应。
行诊断和治疗。
02
脑水肿
颅脑外伤可能导致脑水肿等并发症,需要积极控制颅内压,预防脑疝等
严重后果。
03
预防并发症
对于颅脑外伤的患者,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还需要注意患者的营养和康复治疗,促进
患者早日康复。
05
颅脑外伤的CT影像与临床 治疗
CT影像与疾病进程
详细描述
脑挫裂伤是由于外力作用导致的脑实质损伤,CT表现为脑实质内片状或点状高密 度影,通常伴有脑水肿和占位效应。这些高密度影通常分布在脑皮质和脑白质区 域,有时可伴有脑室受压或中线结构移位。
颅内血肿
要点一
总结词
颅内血肿是颅脑外伤中严重的CT表现,可分为硬膜外血肿 、硬膜下血肿和脑内血肿。
要点二
详细描述
04
颅脑外伤的CT诊断与鉴别 诊断
诊断依据与标准
《脑外伤CT表现》课件

可出现局灶症状和体征,如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失语等。
脑震荡与脑挫裂伤的鉴别诊断
生命体征常有变化,如血压升高、脉搏缓慢、呼 吸深慢等。
脑脊液检查可出现红细胞。
CT检查可见脑实质内高密度影,脑室、脑池受压 或消失。
硬膜外血肿与硬膜下血肿的鉴别诊断
01
硬膜外血肿
02
常有颅骨骨折,尤其是颞部骨折。
血肿位于硬膜外腔内,呈梭形或双凸镜形。
04 脑外伤的鉴别诊断
脑震荡与脑挫裂伤的鉴别诊断
脑震荡 短暂的意识丧失,通常不超过30分钟。
清醒后不能回忆起受伤时的情形。
脑震荡与脑挫裂伤的鉴别诊断
无明显阳性体征,生命体征平稳。 脑脊液检查无红细胞。
CT检查颅内无异常或仅少量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震荡与脑挫裂伤的鉴别诊断
脑挫裂伤 意识障碍时间较长,可超过半小时。
术后处理
手术后需要密切观察病 情变化,及时处理并发 症,如再ຫໍສະໝຸດ 血、颅内感 染等。手术效果
手术治疗的目的是挽救 生命和减少后遗症,但 具体效果因个体差异而 异。
脑外伤的预后评估
评估指标
预后评估的主要指标包括患者 的意识状态、肢体功能、言语
能力等。
评估方法
通过CT、MRI等影像学检查, 以及神经电生理检查等方法评 估脑外伤的预后。
后较好,但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颅内压 升高和脑疝等严重后果。
硬膜下血肿的CT表现
硬膜下血肿的CT表现为位于硬脑膜下 的低密度或等密度影,可伴有脑实质 受压、中线结构移位以及脑室受压变 形等症状。
硬膜下血肿的原因多为颅脑外伤,尤 其是减速性损伤。
根据出血时间的不同,硬膜下血肿可 表现为高密度、等密度或低密度影。
硬膜外血肿的CT表现
脑震荡与脑挫裂伤的鉴别诊断
生命体征常有变化,如血压升高、脉搏缓慢、呼 吸深慢等。
脑脊液检查可出现红细胞。
CT检查可见脑实质内高密度影,脑室、脑池受压 或消失。
硬膜外血肿与硬膜下血肿的鉴别诊断
01
硬膜外血肿
02
常有颅骨骨折,尤其是颞部骨折。
血肿位于硬膜外腔内,呈梭形或双凸镜形。
04 脑外伤的鉴别诊断
脑震荡与脑挫裂伤的鉴别诊断
脑震荡 短暂的意识丧失,通常不超过30分钟。
清醒后不能回忆起受伤时的情形。
脑震荡与脑挫裂伤的鉴别诊断
无明显阳性体征,生命体征平稳。 脑脊液检查无红细胞。
CT检查颅内无异常或仅少量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震荡与脑挫裂伤的鉴别诊断
脑挫裂伤 意识障碍时间较长,可超过半小时。
术后处理
手术后需要密切观察病 情变化,及时处理并发 症,如再ຫໍສະໝຸດ 血、颅内感 染等。手术效果
手术治疗的目的是挽救 生命和减少后遗症,但 具体效果因个体差异而 异。
脑外伤的预后评估
评估指标
预后评估的主要指标包括患者 的意识状态、肢体功能、言语
能力等。
评估方法
通过CT、MRI等影像学检查, 以及神经电生理检查等方法评 估脑外伤的预后。
后较好,但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颅内压 升高和脑疝等严重后果。
硬膜下血肿的CT表现
硬膜下血肿的CT表现为位于硬脑膜下 的低密度或等密度影,可伴有脑实质 受压、中线结构移位以及脑室受压变 形等症状。
硬膜下血肿的原因多为颅脑外伤,尤 其是减速性损伤。
根据出血时间的不同,硬膜下血肿可 表现为高密度、等密度或低密度影。
硬膜外血肿的CT表现
颅脑外伤的CT、MRI诊断PPT课件

亚急性硬膜下血肿 颅骨内板下新月形, 高、低、等、混杂密度影
.
156
.
157
慢性硬膜下血肿 颅骨内板下新月表,或梭形, 混杂密度或低密度影
.
158
.
159
.
160
.
161
.
162
.
163
.
164
.
165
.
166
MR表现:
硬膜下血肿的信号改变,随期岭而异,与脑内,EDH相
仿
急性:完整 的 RBC 中 全有去 氧血红 蛋白 →T2 缩短
.
93
.
94
⒍颅底骨折(面N管,视N管,听小骨 等)
⑴面N管骨折 骨折线穿过面N管
⑵视N管骨折 视N管变形 骨折线穿过视N管 骨折片移位
⑶听小骨骨折 乳突骨折 听小骨链不连续
.
95
.
96
.
97
⒎并发症 ⑴颅内积气 可出现硬膜外,硬膜下,蛛网膜下腔,脑室内积气。 CT+MR ①CT相当的腔内或脑内出现气体 ②有颅脑开放性骨折 ③有穿通伤 ④有窦腔骨折 ⑤或为术后改变
→T2→低信号区
T1→血肿信号与脑实质相仿,等信号
占位效应
亚急性:去氧血红蛋白→高铁血红蛋白+溶血
形成T1缩短→高信号
形成T2缩短→高信号(此在CT上为待密度)
慢性:早期慢性SDH同亚急性信号改变
中晚期→高铁血红蛋白继续氧化变化→血红素
T1→信号仍高于脑脊液
T2→高信号
.
167
.
168
.
169
.
减速,旋转) 病理:微小轴索泡(microscopic bulbs)或回缩球(retraction
颅脑解剖及颅脑外伤性疾病CT诊断课件.ppt

2.颅底骨折:(basicranial fracture) 直接征象:骨折线,骨缝分离 间接征象: 气颅、蝶窦等副鼻窦、乳突气房内的“液平 ”及“混浊” 3.脑脊液鼻漏: 筛骨骨折所致,CT脑池造影可指出骨折部位
depressed fracture (凹陷骨折)
颅内积气
三、 硬膜外血肿
(血肿位于硬脑膜和颅骨内板之间)
六、脑挫裂伤/血肿:
• 指脑各颅骨内面撞击所致。常或深层小出血灶, 脑水肿,脑肿胀,蛛网膜下腔出血。
病理
早期:(数日)以出血为主的脑水肿和脑坏死
中期:(数日至数周)脑组织液化,周围脑组 织内含铁血黄素沉着,疤痕组织修复,蛛网膜 粘连
cerebral contusion and hematoma
cerebral contusion and hematoma
六、 脑室内出血:
多继发于深部脑内血肿破溃入脑室或脑 室穿通伤或由四脑室逆行的蛛网膜下腔出血 。血凝块可引起梗阻性脑积水
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
一、断层解剖
CT解剖(平扫)
1、脑白质:密度稍低于灰质,CT值20-30Hu。
2、脑灰质:密度稍高于白质,CT值30-40Hu。 3、脑室脑池:呈低密度,CT值0-10Hu。 4、颅 骨: 呈高密度,CT值>250Hu。 5、生理钙化:点片状致密影。CT值>60Hu。
CT(增强)
• 脑实质轻度强化,灰质较白质明显 • 脑血管明显强化 • 其他:大脑镰、脉络丛、垂体、松果体明显
Hydrocephalus(脑积水)
谢谢观赏!
2020/11/5
79
硬膜外血肿与硬膜下血肿的鉴别
b.亚急性硬膜下血肿CT表现 (分早期和晚期)
颅脑外伤影像学诊断PPT课件

•急性硬膜外/下血肿(伤后3天以内) •亚急性硬膜外/下血肿(伤后3天至3周内发生) •慢性硬膜外/下血肿(伤后3周以上)
23
硬膜外血肿
• 颅内出血积聚于颅骨与硬膜之间 • 损伤部位多伴有骨折 • 大多是骨折导致脑膜中动脉破裂所致,少数为静脉
窦破裂引起 • 血肿范围局限,不跨越颅缝 • 典型血肿呈双凸形(梭形) • 多不伴有脑实质损伤
61
男,6岁,车祸外伤致人事不省4小时 62
SWI 63
颅脑损伤合并症和后遗症
• 脑脊液漏(鼻腔、耳道或开放创口流出,好发于颅底骨折) • 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 颅神经损伤 • 外伤性癫痫 • 颅脑损伤伤后感染 • 其他合并症
64
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 外伤性动静脉瘘常发生在静脉或静脉窦附近的动脉内 分离或剥离,常因颅底骨折而致。引起汇入海绵窦的 眼静脉怒张、扭曲,同侧眼球突出,海绵窦增宽。瘘 口盗血严重者可致局部脑缺血。
31
32
硬膜下血肿的CT表现:
1.急性硬膜下血肿: 新月形高密度影,范围广,可 跨越颅缝,占位效应较明显。
2.亚急性硬膜下血肿:① 可为高密度、混杂密度或等 密度新月形影;②等密度血肿有时与脑皮质难于分辨, 注意脑回受推内移征象,有助于诊断。
33
硬膜下血肿的CT表现:
3.慢性硬膜下血肿: ①一般呈低密度,但血肿包膜的 毛细血管可破裂发生再出血而呈混杂密度; ②形态 可为新月形,半月形甚至双凸形,后者是因液体大 量进入而使血肿张力甚高。 ③血肿包膜呈线条状 稍高密度,时间很长的慢性血肿可见包膜钙化。
34
硬膜下血肿的MR表现: 形态同CT,信号同硬膜外血肿
35
男性,51岁,外伤后头痛、呕吐1天
36
T1
23
硬膜外血肿
• 颅内出血积聚于颅骨与硬膜之间 • 损伤部位多伴有骨折 • 大多是骨折导致脑膜中动脉破裂所致,少数为静脉
窦破裂引起 • 血肿范围局限,不跨越颅缝 • 典型血肿呈双凸形(梭形) • 多不伴有脑实质损伤
61
男,6岁,车祸外伤致人事不省4小时 62
SWI 63
颅脑损伤合并症和后遗症
• 脑脊液漏(鼻腔、耳道或开放创口流出,好发于颅底骨折) • 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 颅神经损伤 • 外伤性癫痫 • 颅脑损伤伤后感染 • 其他合并症
64
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 外伤性动静脉瘘常发生在静脉或静脉窦附近的动脉内 分离或剥离,常因颅底骨折而致。引起汇入海绵窦的 眼静脉怒张、扭曲,同侧眼球突出,海绵窦增宽。瘘 口盗血严重者可致局部脑缺血。
31
32
硬膜下血肿的CT表现:
1.急性硬膜下血肿: 新月形高密度影,范围广,可 跨越颅缝,占位效应较明显。
2.亚急性硬膜下血肿:① 可为高密度、混杂密度或等 密度新月形影;②等密度血肿有时与脑皮质难于分辨, 注意脑回受推内移征象,有助于诊断。
33
硬膜下血肿的CT表现:
3.慢性硬膜下血肿: ①一般呈低密度,但血肿包膜的 毛细血管可破裂发生再出血而呈混杂密度; ②形态 可为新月形,半月形甚至双凸形,后者是因液体大 量进入而使血肿张力甚高。 ③血肿包膜呈线条状 稍高密度,时间很长的慢性血肿可见包膜钙化。
34
硬膜下血肿的MR表现: 形态同CT,信号同硬膜外血肿
35
男性,51岁,外伤后头痛、呕吐1天
36
T1
《头部外伤的ct诊断》课件

严重过敏体质:对造 影剂过敏的患者。
安装心脏起搏器或植 入式除颤器患者:磁 场可能干扰设备工作 。
CT扫描的优缺点
优点
快速、无创、高分辨率,能清晰显示 颅脑内部结构,有助于早期诊断和及 时治疗。
缺点
有辐射损伤,不适用于所有人群,如 孕妇和儿童需谨慎使用,且费用相对 较高。
03
头部外伤的CT表现
头皮损伤的CT表现
眼部症状
如视力模糊、眼球 出血等。
其他症状
如抽搐、偏瘫、言 语不清等。
02
CT诊断技术
CT扫描原理
计算机X线断层摄影(CT)
01
利用X射线和计算机技术,对头部进行逐层扫描,生成脑组织的Biblioteka 二维图像。螺旋CT
02
通过连续旋转X射线束和探测器,快速获取多个层面的图像,再
通过计算机重建为三维图像。
多排探测器
头部外伤的CT诊 断
目录
• 头部外伤概述 • CT诊断技术 • 头部外伤的CT表现 • 诊断与鉴别诊断 • 治疗与预后
01
头部外伤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头部外伤是指头部受到外力作用 导致的损伤。
分类
头部外伤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 度,根据损伤程度的不同,症状 和预后也有所不同。
头部外伤的常见原因
01
鉴别诊断
脑震荡
CT扫描可能无明显异常,但患者 有短暂的意识丧失和近事遗忘等
症状。
颅内出血
CT扫描可发现颅内血肿、硬膜外 血肿、硬膜下血肿等异常改变,患 者可能出现意识障碍、偏瘫等症状 。
颅骨骨折
CT扫描可发现颅骨骨折,患者可能 出现局部疼痛、肿胀等症状。
并发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颅脑外伤及颅脑肿瘤的影像ppt课件

其他常见的颅脑肿瘤包括中枢神经细胞瘤、髓母细胞 瘤、室管膜瘤等,其影像学表现各异。
输标02入题
中枢神经细胞瘤多见于大脑半球深部,呈圆形或类圆 形占位性病变,MRI检查可见T1加权像上呈低信号, T2加权像上呈高信号。
01
03
室管膜瘤多见于儿童和年轻人,可发生于脑室内或脑 实质内,CT扫描可见肿瘤呈低密度影,MRI检查可见
颅脑肿瘤的预后因肿瘤性质、大小、 位置等因素而异。良性肿瘤预后较好, 而恶性肿瘤预后较差。总体而言,早 期发现和治疗有助于提高预后效果。
06 颅脑外伤及肿瘤的预防和 保健
如何预防颅脑外伤的发生
安全意识培养
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公众对颅 脑外伤的认知,避免参与高风
险活动。
佩戴防护装备
在进行可能发生颅脑外伤的活 动时,应佩戴合适的防护装备 ,如头盔、护腕等。
颅脑外伤及颅脑肿瘤的影像PPT课 件
contents
目录
• 颅脑外伤概述 • 颅脑外伤的影像学表现 • 颅脑肿瘤概述 • 颅脑肿瘤的影像学表现 • 颅脑外伤及肿瘤的治疗和预后 • 颅脑外伤及肿瘤的预防和保健
01 颅脑外伤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颅脑外伤是指头部受到外力冲击 导致的脑组织损伤。
分类
根据损伤程度和部位,颅脑外伤 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改善交通环境
优化道路设计,提高交通法规 执行力度,降低交通事故发生 率。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头部检查,及早发现 并处理可能导致颅脑外伤的潜
在问题。
如何预防颅脑肿瘤的发生
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规律作息,合理饮食,适量运动,避免 长时间暴露于有害环境。
避免过度辐射
避免长时间或高强度暴露于电磁辐射、放射 线等有害辐射源。
头部外伤的ct诊断PPT课件

为锐器伤,并: 头皮裂伤、头皮血肿 硬膜外、硬膜下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气颅 脑挫裂伤、脑内血肿 颅内外异物
7
鉴别 板障静脉 不规则
对侧可见 终于静脉湖 血管沟 渐细 硬化边 颅骨内板 骨缝 走行 、部位固定 两侧对称
8
2、颅底骨折 (1)特点 常合并颅盖骨折 多呈线形 常通过薄弱处 在前、后颅凹,纵行;在中颅凹,横行 不常合并颅内血肿
1、特点 急 范围局限 脑组织可受压;中线结构移位不明显 并发骨折 位于脑膜动脉区 颞区多见
16
2、CT表现 梭形 高密度 急性:密度均匀;
慢性:密度不均—活动性出血或再出血 内缘光滑 范围局限,不越颅缝但可越中线或小脑幕 占位效应小,中线移位轻 并骨折 包膜钙化或骨化
保护
(二)占位病变
一腔脑组织
↓
压力失衡→ 某一孔道
脑疝
↓
另一腔中 70
(三)表现
脑池被脑组织填充
正常结构移位
(四)各部疝的形成
名称
疝出脑组织
头皮血管 硬膜血管 板障静脉
破裂
4
头皮损伤
5
(一)分类 发生部位
二、颅骨骨折
颅盖 颅底
骨折线形态
线样 凹陷性 粉碎性 穿通性
与外界关系
闭合性
开放性
6
(二)表现 1、颅盖骨折 颅缝分离: >2mm;不对称 线样:并血肿 凹陷性:并颅板内陷(儿童:乒乓球);并血肿 粉碎性:并血肿—大的暴力 穿通、开放性(硬膜)、穿孔(一次、二次):
17
18
19
20
21
22
(二)硬膜下血肿—运动或冲击伤
1、急性硬膜下血肿—3天以内 (1)分型 单纯型-矢状窦旁顶部桥静脉
7
鉴别 板障静脉 不规则
对侧可见 终于静脉湖 血管沟 渐细 硬化边 颅骨内板 骨缝 走行 、部位固定 两侧对称
8
2、颅底骨折 (1)特点 常合并颅盖骨折 多呈线形 常通过薄弱处 在前、后颅凹,纵行;在中颅凹,横行 不常合并颅内血肿
1、特点 急 范围局限 脑组织可受压;中线结构移位不明显 并发骨折 位于脑膜动脉区 颞区多见
16
2、CT表现 梭形 高密度 急性:密度均匀;
慢性:密度不均—活动性出血或再出血 内缘光滑 范围局限,不越颅缝但可越中线或小脑幕 占位效应小,中线移位轻 并骨折 包膜钙化或骨化
保护
(二)占位病变
一腔脑组织
↓
压力失衡→ 某一孔道
脑疝
↓
另一腔中 70
(三)表现
脑池被脑组织填充
正常结构移位
(四)各部疝的形成
名称
疝出脑组织
头皮血管 硬膜血管 板障静脉
破裂
4
头皮损伤
5
(一)分类 发生部位
二、颅骨骨折
颅盖 颅底
骨折线形态
线样 凹陷性 粉碎性 穿通性
与外界关系
闭合性
开放性
6
(二)表现 1、颅盖骨折 颅缝分离: >2mm;不对称 线样:并血肿 凹陷性:并颅板内陷(儿童:乒乓球);并血肿 粉碎性:并血肿—大的暴力 穿通、开放性(硬膜)、穿孔(一次、二次):
17
18
19
20
21
22
(二)硬膜下血肿—运动或冲击伤
1、急性硬膜下血肿—3天以内 (1)分型 单纯型-矢状窦旁顶部桥静脉
常见颅脑外伤的CT诊断课件

AcqNo:8 :9A60 ST:13.00 CS:5.
T1:1500 V:130.03 mA:160 eed: FE
H
Inst:SD/Linqu Xian Kangfu Hospital Model:Spirit
7
neishen rong hai 1D:2194
oB:1981-7-21 Pate!2008-7-22 Tine:6:59:15 70. :8
TD:3153
c8:1951-11-30 ate:2009- 12-3
T0.in:e1:19:45:57
x1.85
阳
Inst:SD/LInqu Ylan Kangfu Hospltal
Wodzl:Spirit
11
Aooo :43.1 ST:E.00
28:5.00
T:1500 W:130.00 A:160
• CT表现: 1、颅骨内板下双凸形高密度区。血肿 内可见气泡,边界锐利。
• 2、常伴有骨折。
• 3、范围较局限,通常不跨越颅缝。
• 4、占位效应较轻。 精品课件
3
Vameicheng keliang ID:2219 DoB:1858- 11- 18 Date;2008-7-24 Time:17:17:52 No.:4 x1.83
AcoNo:5 凯:75.60 ST: 10. 00 CS:5.00
TI:1500 N:130.00 A:160 Feed:
AH
Inst:SD/Linqu Xian Kangfu Hospital
Model:Spirit
4
ne
LD:2363
DoB:1952-8-9 Date;2008-8-9 Time:18;18:06 No. :5
T1:1500 V:130.03 mA:160 eed: FE
H
Inst:SD/Linqu Xian Kangfu Hospital Model:Spirit
7
neishen rong hai 1D:2194
oB:1981-7-21 Pate!2008-7-22 Tine:6:59:15 70. :8
TD:3153
c8:1951-11-30 ate:2009- 12-3
T0.in:e1:19:45:57
x1.85
阳
Inst:SD/LInqu Ylan Kangfu Hospltal
Wodzl:Spirit
11
Aooo :43.1 ST:E.00
28:5.00
T:1500 W:130.00 A:160
• CT表现: 1、颅骨内板下双凸形高密度区。血肿 内可见气泡,边界锐利。
• 2、常伴有骨折。
• 3、范围较局限,通常不跨越颅缝。
• 4、占位效应较轻。 精品课件
3
Vameicheng keliang ID:2219 DoB:1858- 11- 18 Date;2008-7-24 Time:17:17:52 No.:4 x1.83
AcoNo:5 凯:75.60 ST: 10. 00 CS:5.00
TI:1500 N:130.00 A:160 Feed:
AH
Inst:SD/Linqu Xian Kangfu Hospital
Model:Spirit
4
ne
LD:2363
DoB:1952-8-9 Date;2008-8-9 Time:18;18:06 No. :5
颅脑外伤诊断和治疗PPT课件

加强急救体系建设,提高颅脑外伤救治成功率
急救网络
01
建立完善的急救网络,确保急救服务覆盖城乡,提高救治效率。
急救设备
02
配备先进的急救设备和药品,如呼吸机、心电监护仪等,提高
救治成功率。
急救人员
03
加强急救人员的培训和资质认证,提高急救人员的专业水平和
服务质量。
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颅脑外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颅脑外伤诊断和治疗ppt 课件
• 颅脑外伤概述 • 颅脑外伤的影像学诊断 • 颅脑外伤的手术治疗 • 颅脑外伤的非手术治疗 • 颅脑外伤的并发症与预后 • 颅脑外伤的预防与健康教育
01
颅脑外伤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颅脑外伤是指头部受到外力冲击 导致的脑组织损伤。
分类
根据损伤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 、重度颅脑外伤。
知识普及
通过媒体、学校、社区等渠道,普及颅脑外伤的预防和救治知识, 提高公众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健康讲座
定期开展颅脑外伤相关的健康讲座或义诊活动,提供专业的健康 咨询和服务。
宣传资料
制作和发放宣传资料,包括手册、海报等,方便公众获取颅脑外 伤的相关信息。
THANKS
感谢观看
术后护理
监测生命体征
术后需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
控制颅内压
颅脑外伤术后可能出现颅内压升 高,需要采取施控制颅内压。预防并发症
术后需预防各种并发症,如感染、 血栓形成等。
04
颅脑外伤的非手术治疗
一般治疗
休息与护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
保证患者有足够的休息时间,提供安 静、舒适的环境,避免刺激和过度劳 累。
预防感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鉴别 板障静脉 不规则
对侧可见 终于静脉湖 血管沟 渐细 硬化边 颅骨内板 骨缝 走行 、部位固定 两侧对称
2、颅底骨折 (1)特点 常合并颅盖骨折 多呈线形 常通过薄弱处 在前、后颅凹,纵行;在中颅凹,横行 不常合并颅内血肿
(2)征象 1)直接: 骨折线; 颅缝分离 2)间接: 气颅; 鼻窦可见液平、混浊; 脑脊液鼻漏(筛骨)
头部外伤的CT诊断
包括 硬膜外腔 硬膜下腔 蛛网膜下腔 脑室 主要相关于 硬脑膜 软脑膜 蛛网膜
头部外伤的CT诊断
1、特点 急 范围局限 脑组织可受压;中线结构移位不明显 并发骨折 位于脑膜动脉区 颞区多见
2、CT表现 梭形 高密度 急性:密度均匀;
慢性:密度不均—活动性出血或再出血 内缘光滑 范围局限,不越颅缝但可越中线或小脑幕 占位效应小,中线移位轻 并骨折 包膜钙化或骨化
2、脑内血肿
(1)病理
多发于额颞叶
位于受力点或对冲部位脑表面
演变:急性期→吸收期→囊变期
(2)CT表现
密度:
高→低→囊
水肿:
轻→重→无
皮层下区
占位效应:正→负
(二)穿通伤 异物 出血 肿胀 (三)脑白质剪切伤 灰白质受剪切力作用 轴突损伤
伴行血管破裂出血 中央、周边灰白质交界、胼胝体、大脑脚
头部外伤的CT诊断
(一)正常颅腔
颅骨 多个腔
承托
硬膜 压力平衡 固定
保护
(二)占位病变
一腔脑组织
↓
压力失衡→ 某一孔道
↓
另一腔中
脑组织 脑疝
(三)表现
脑池被脑组织填充
正常结构移位
(四)各部疝的形成
名称
疝出脑组织
大脑镰下疝 额叶、顶叶
海马钩回疝 颞叶(海马)
小脑幕下疝 小脑扁桃体
脑 外 疝 大
气体 密度 影像
头部外伤的CT诊断
脑挫伤/脑裂伤/脑挫裂伤/脑内血肿 穿通伤 脑白质剪切伤 脑干损伤 脑肿胀、脑水肿
(一)脑挫伤/脑裂伤/脑挫裂伤/脑内血肿 1、脑挫伤/脑裂伤/脑挫裂伤 (1)病理 脑挫伤 脑内散在出血灶
静脉淤血 脑水肿和脑肿胀 脑裂伤 上述改变伴脑膜、脑、或血管断裂 两者常合并存在,统称脑挫裂伤 (2)CT表现 脑水肿—低密度,可局限性或广泛性 脑出血—高密度,可散在点状分布或广泛性 可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或硬膜下血肿
头部外伤的CT诊断
1、急性硬膜下血肿—3天以内 (1)分型 单纯型-矢状窦旁顶部桥静脉
静脉窦 皮层静脉 动脉 复合型-脑挫裂伤引起 皮层静脉或动脉出血破入硬膜下腔 与冲击部位有关
(2)典型CT表现 高密度 密度均匀 范围广 颅骨内板下方--新月形或“3”形(侧裂
处) 位于大脑镰旁、小脑幕旁--带状 占位效应-同侧脑室变窄
头部外伤的CT诊断
神经外科
头部外伤的CT诊断
(一)解剖层次
颞部 皮肤 皮下 颞浅筋膜 颞深筋膜 颞肌
骨膜
穹隆部 皮肤 皮下
颅顶肌和帽状腱膜 帽状腱膜下脂肪组织 骨膜
(二)头皮外伤 血肿 皮下
帽状腱膜下 骨膜下 擦伤 挫伤 裂伤 挫裂伤
由于
头皮血管 硬膜血管 板障静脉
破裂
头皮损伤
头部外伤的CT诊断
(2)CT表现
梭形、新月形、“3”字形
低密度或混杂密度—有否再次出血
血肿大小、溶解吸收程度
脑脊液、血浆渗入多少
头部外伤的CT诊断
(1)病理 多为对冲伤 皮层静脉破裂→血进入脑沟、脑池内
脑室内出血→蛛网膜下腔 合并脑内血肿—软脑膜破裂 合并硬膜下血肿--蛛网膜破裂 (2)表现CT 高密度,与出血量有关 多见于脚间池、外侧裂池 常在一周内消失
头部外伤的CT诊断
1、病理 多数 脑内出血破入
脑室穿通伤 四脑室逆行的蛛网膜下腔出血 少数 室管膜下静脉破裂--单纯脑室出血 凝结成块、沉入脑室后部、溶解 2、表现CT 1-2周呈高密度 并发起它脑外伤改变 继发脑积水
头部外伤的CT诊断
气颅—颅内外交通 硬膜外腔
硬膜下腔 蛛网膜下腔 脑室内 脑内
中线移位明显 复合型—与脑内血肿联接
(3)非典型CT表现 表现
密度不均
梭形
同侧侧脑室扩张
原因 未凝、血清外溢
脑脊液漏入 活动性出血 没有及时散开 室间孔受压受阻
2、亚急性硬膜下血肿—4天-3周 (1)早期:高与低密度液面或混杂密度--细胞沉淀
上浮血清—蛋白 沉淀细胞—继续出血、再出血、凝血异常 (2)晚期:等或低密度
脑
通过孔道 大脑镰下切迹 小脑幕切迹 枕大孔 颅骨缺损区
海马钩回疝较常见,主要引起鞍上池闭塞
头部外伤的CT诊断
1.脑积水 即脑室系统扩大 梗阻性 内通道受阻 多见于疾病急性期
交通性 外通道受阻 脑脊液回流不足 常为后遗性改变外伤阴性表现
1.真阴性 2.不典型 弥漫性轴索损伤 脑干损伤 3.迟发性血肿 建议密切观察和复查
等密度硬膜下血肿: 白质受压内移,灰白质结合部远离颅骨内板 皮层静脉移位 中线移位 脑室变形 增强扫描:皮层染色内移
3、慢性硬膜下血肿—3周以上
(1)病理
包膜形成
包膜血管
血浆渗入
血肿液化 高渗→蛛网膜下腔→血肿增大→梭形
蛋白分解
脑脊液渗入
血肿壁玻璃样变性、钙化
血肿包裹粘连机化→多腔
多发少量出血
(四)脑干损伤 剪切伤 脑桥与延髓结合部撕裂 伤后神经纤维逆行溃变 (五)脑肿胀/脑水肿 脑室小
脑沟脑池消失 灰白质界限消失 中线移位 脑组织密度减低 脑疝
头部外伤的CT诊断
脑梗塞
假性动脉瘤 动静脉瘘 静脉栓塞
压迫 痉挛 脂肪栓塞 血管壁剥离 低氧血症
(一)分类 发生部位
颅盖 颅底
骨折线形态
线样 凹陷性 粉碎性 穿通性
与外界关系
闭合性 开放性
(二)表现 1、颅盖骨折 颅缝分离: >2mm;不对称 线样:并血肿 凹陷性:并颅板内陷(儿童:乒乓球);并血肿 粉碎性:并血肿—大的暴力 穿通、开放性(硬膜)、穿孔(一次、二次):
为锐器伤,并: 头皮裂伤、头皮血肿 硬膜外、硬膜下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气颅 脑挫裂伤、脑内血肿 颅内外异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