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安顺苗族蜡染的纹样造型特征 心得体会

贵州安顺苗族蜡染的纹样造型特征心得体会

蜡染是一种以蜡为防染材料的传统手工印染艺术,它以丰富的文化内涵、优美的纹样,在民间技艺中别具一格。贵州安顺是我国著名的“蜡染之乡”,本文将以该地苗族蜡染的纹样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纹样题材的梳理,归纳、总结其纹样造型特征。

蜡染即“蜡防染色”,古代被称为“蜡缬”,它与“扎染”“夹染”一同被称为中国古代三大防染技艺。蜡染艺术的历史从古延续至今,早在秦朝以前,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就已经熟练地掌握了蜡染工艺,东汉时达到了一个相当成熟的状态,唐代便开始十分盛行。由此可以看出,蜡染是一种沉淀并累积了几千年历史和文化的古老技艺。

贵州安顺的苗族妇女从小就开始向前辈学习蜡染,其作品不仅包含了较高的物质文化价值,而且具有十分丰富的精神文化底蕴,是苗族人民智慧的表达和经验累积的成果。

一、贵州安顺苗族蜡染简介

安顺自古以来就被称为“滇之喉”“黔之腹”,更有“蜡染之乡”的佳誉,是蜡染艺术的汇聚之地,这一独特的民间工艺在这块神奇而富饶的土地上延续了千年而独占鳌头。1987

年,在安顺市平坝县桃花村苗族刘姓的一座墓穴中,人们初次挖出了宋代彩色蜡染褶裙,纹样为“鹭丝鸟纹”,款式与现在的苗族褶裙并无太大区别。北京故宫博物院至今还有一幅清代安顺市郊苗族蜡染背扇扇面。1992 年,安顺举办了第一届蜡染艺术节,成功吸引了许多来自海内外的宾客,从此蜡染艺术开始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二、贵州安顺苗族蜡染的纹样题材

贵州安顺苗族蜡染纹样所用题材主要分为自然题材与几何题材两大类,其中自然题材又可细分为植物题材和动物题材。

(一)植物題材

安顺苗族蜡染纹样植物题材主要有马掌纹、鸡冠花、银钩花、葵花、蒲扇花、鱼形花等。这些植物题材展现出苗族妇女对大自然的认识,她们在创造一个纹样的形态时并不会受到真实事物的约束,而是灵活地运用抽象、概括的手法,夸张地表达出所绘植物的造型特征。

(二)动物题材

安顺苗族蜡染纹样动物题材主要以蝴蝶纹、鸟纹、鱼纹为主,同时还有凤纹、龙纹、蝙蝠纹、泥鳅纹等。这些动物纹样造型的创作同植物纹样造型的创作相类似,同样不会将动物本身的具体形象直接运用,而是表现为某种特定的结构。与此同时,通过数千年的历史沉淀,苗族先辈依附其丰富的想象力,

还创作出了与动物有关的文化,如苗族将蝴蝶作为图腾崇拜物。

(三)几何题材

安顺苗族几何题材在苗族蜡染纹样中同样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虽然几何纹样并不是从生活中真实存在的事物中提取,但是也并不完全脱离现实生活,形式美与对称美等美学法则同样对几何题材有所约束。几何纹样的出现代表了人类思想上的进步,能用抽象的几何形态去表现具象的图案,如用三角形来表示山峰,用圆形来表示太阳,用数条波浪纹的组合来表示河流等。几何纹样的方形、梯形、菱形、三角形等都直线的线性对称,同样曲线就演变成了圆形、螺旋纹、波浪纹等。

三、贵州安顺苗族蜡染的纹样造型特征

(一)“满”“全”的布局之美

从构图形式和造型创作上来看,安顺苗族蜡染都表现出苗族妇女以“满”“全”为主的审美取向。纵然在布局时失去了透视感和比例尺寸,人们也要将蜡染整体画面处理得饱满而不杂乱。例如,作品《鸟蝠鱼虫知多少》在整体的结构上采用了对称式构图,将画面中所包含的五种不同物象十分巧妙地组合在一起,构图虽然十分饱满,但纹样大小布局富有节奏感,和谐而统一,静止的花纹、几何纹与生动活泼的游鱼、蝙蝠形成鲜明对比,让观赏者产生无限联想。

(二)“借用”“组合”的融合之美

“借用与组合”是指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物体取其共同的元素组合为一体,纹样看似为单独的个体却又包含融合之美,创作出自然界中所没有的造型。例如,安顺苗族蜡染借用蝴蝶的翅膀与鸟的身体相融合,单独看既是蝴蝶又是鸟,整体看却又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形态。还有的是龙身鸟头,或将蝴蝶翅膀替换为花瓣等。

(三)“个别性”造型的构图之美

在贵州,不同地域的苗族蜡染,其纹样造型与构图方式也是存在差异的。例如,丹寨苗族蜡染,其家居用品的纹样构成都是以左右或者上下对称来进行组合,同时具有散点分布的特征。而安顺苗族蜡染绝大部分作品都是中心向四周发散构图加多层式构图,大方而严谨,具有强烈的个别性与传承性。

四、结语

本文以贵州安顺苗族蜡染的纹样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纹样题材的梳理,从“满”“全”的布局之美、“借用”“组合”的融合之美、“个别性”造型的构图之美三个方面,归纳、总结了安顺苗族蜡染的纹样造型特征,也展现出安顺苗族所特有的艺术审美取向和安顺苗族蜡染的历史文化价值。

贵州安顺苗族蜡染的纹样造型特征 心得体会

贵州安顺苗族蜡染的纹样造型特征心得体会 蜡染是一种以蜡为防染材料的传统手工印染艺术,它以丰富的文化内涵、优美的纹样,在民间技艺中别具一格。贵州安顺是我国著名的“蜡染之乡”,本文将以该地苗族蜡染的纹样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纹样题材的梳理,归纳、总结其纹样造型特征。 蜡染即“蜡防染色”,古代被称为“蜡缬”,它与“扎染”“夹染”一同被称为中国古代三大防染技艺。蜡染艺术的历史从古延续至今,早在秦朝以前,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就已经熟练地掌握了蜡染工艺,东汉时达到了一个相当成熟的状态,唐代便开始十分盛行。由此可以看出,蜡染是一种沉淀并累积了几千年历史和文化的古老技艺。 贵州安顺的苗族妇女从小就开始向前辈学习蜡染,其作品不仅包含了较高的物质文化价值,而且具有十分丰富的精神文化底蕴,是苗族人民智慧的表达和经验累积的成果。 一、贵州安顺苗族蜡染简介 安顺自古以来就被称为“滇之喉”“黔之腹”,更有“蜡染之乡”的佳誉,是蜡染艺术的汇聚之地,这一独特的民间工艺在这块神奇而富饶的土地上延续了千年而独占鳌头。1987

年,在安顺市平坝县桃花村苗族刘姓的一座墓穴中,人们初次挖出了宋代彩色蜡染褶裙,纹样为“鹭丝鸟纹”,款式与现在的苗族褶裙并无太大区别。北京故宫博物院至今还有一幅清代安顺市郊苗族蜡染背扇扇面。1992 年,安顺举办了第一届蜡染艺术节,成功吸引了许多来自海内外的宾客,从此蜡染艺术开始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二、贵州安顺苗族蜡染的纹样题材 贵州安顺苗族蜡染纹样所用题材主要分为自然题材与几何题材两大类,其中自然题材又可细分为植物题材和动物题材。 (一)植物題材 安顺苗族蜡染纹样植物题材主要有马掌纹、鸡冠花、银钩花、葵花、蒲扇花、鱼形花等。这些植物题材展现出苗族妇女对大自然的认识,她们在创造一个纹样的形态时并不会受到真实事物的约束,而是灵活地运用抽象、概括的手法,夸张地表达出所绘植物的造型特征。 (二)动物题材 安顺苗族蜡染纹样动物题材主要以蝴蝶纹、鸟纹、鱼纹为主,同时还有凤纹、龙纹、蝙蝠纹、泥鳅纹等。这些动物纹样造型的创作同植物纹样造型的创作相类似,同样不会将动物本身的具体形象直接运用,而是表现为某种特定的结构。与此同时,通过数千年的历史沉淀,苗族先辈依附其丰富的想象力,

贵州蜡染风格特点及其文化内涵解析

贵州蜡染风格特点及其文化内涵解析 The Analysis on Guizhou Batik Style Characteristics and Its Cultural Connotation Abstract:Batik dyeing has a long history in Guizhou Province.It is an art treasure that integrates traditional culture with folk art and one of China’s important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s.Its beautiful patterns and rich cultural connotation become an independent school in folk art.Analyzing its art style characteristics and its cultural connotation contributes to the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batik technique and content. Key words:Guizhou batik;style;cultural connotation 蜡染又称“蜡缬”,是一种古老的以蜡为防染材料的手工印染技艺。“缬”是以辅染物辅助印染过程而染出的织物,“缬”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丝绸印染技术的重大进步。从考古发现可知,西南地区尤其是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是中国最早出现蜡染的地区,蜡染工艺世代相传,流行甚广,是当地妇女最具传统性的生产活动和艺术创作。如今贵州、广西、云南、四川等地的少数民族依然保持着原生态的蜡染制作方法和使用习俗,有着鲜明的地域风格特点。本文试以贵州蜡染为例,分析贵州不同地区主要的蜡染风格特点及其文化内涵,以期有助于传统蜡染技术和内涵的传承与发展。 1 贵州蜡染地域分布及其风格特点 贵州地区使用蜡染技艺的民族众多,各民族由于文化背景、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同以及所受外界影响程度的差异,蜡染形成了很强的地域性,各地区、各民族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以蜡染使用的广泛程度和对服装服饰品的影响范围为依据来划分,主要有

苗族蜡染的创新传承浅议

苗族蜡染的创新传承浅议 作为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苗族蜡染具有独特的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苗族蜡染的传承、发展局限于传统应用的传承,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苗族蜡染的传承、发展已经受到严重威胁。文章从传统蜡染技艺和蜡染图案设计两方面对苗族蜡染的传承进行讨论,并提出创新传承方法。 标签:苗族蜡染;技艺;传承;创新 蜡染技艺在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世代相传,形成了独特的民族艺术风格。贵州苗族蜡染于2006年已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遗。苗族蜡染是中国传统的手工技艺之一,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与乡土气息,有其独特的社会价值与艺术价值。保护和传承苗族蜡染的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文化的传承与全球现代化消费文明的结合大潮,已经不可避免地席卷到中国这个古老而又年轻的国度。伴随着民族意识的觉醒,从前些年对西方文化的盲目热捧,到现在中国梦的提出,民族传统文化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随着各级政府部门对非遗保护与传承的高度重视,使具有艺术性与功能性的苗族传统蜡染,更多地被非遗文化创新设计企业所青睐,慢慢地,苗族传统蜡染的创新设计研究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一、传统苗族蜡染技艺特点 苗族蜡染实际上的原理是利用蜡进行防染。苗族民间蜡染的制作工具主要有铜刀、瓷碗、水盆、大针、骨针、炭盆、染缸等。蜡染所用的织物一般都是苗族女性自织的土布、亚麻等,防染材料则主要是蜂蜡和石蜡,至于染料则是蓝靛及其他植物染料。 整个蜡染的传统制作过程是先用草木灰滤水浸泡土布,脱去纤维中的脂质。接下来把适量的黄蜡放在小瓷碗里,将瓷碗置于热木灰上,黄蜡受热熔化成液体后,即可用蜡刀蘸蜡汁点画于布上。点好蜡花的布再用温水浸湿,放入已发好的蓝靛染缸,确认布料已经染好后可拿到河边漂洗,让清水冲去浮色,再放进锅里用清水煮沸,使黄蜡熔化浮在水面上,融化的蜡经冷却回收后可以再次使用。点蜡的布料在蜡熔化后会现出没有上染颜色的白色花纹。之后,再将蜡染布反复漂洗,使残留的蜡脱干净,蜡染布的制作就算完成。对于蜡染,“蜡裂纹”是其特色工艺,“蜡裂纹”是由于点在布上的蜡块经折叠抓揉产生裂纹,靛蓝渗入蜡块的裂纹中而形成的独一无二的图案纹理。 苗族蜡染除了上述的点蜡以外,还有画蜡的技艺。苗族画蜡是用铜刀(蜡画工具)醮上高温加熔的蜂蜡,在白布上信手画出花鸟鱼虫,江河湖泊,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然后绘画者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填以各种颜色即成。 传统的蜡染图案多取材于大自然或先民传说,有祖先传下来的图腾纹样,如

浅谈苗族服饰的纹样

浅谈苗族服饰的纹样 摘要 苗族历史悠久,聚居地域辽阔而复杂,苗锦苗绣服饰图案艺术的发展体现了苗族妇女的价值认同以及对美好生活追求的民族审美个性。不同的地域环境和支系形成了绮丽多变、纹饰繁富的多样性风格。 关键词:苗族服饰妇女价值纹样艺术绮丽多姿民族审美 引言 苗族服饰向来以绮丽多姿、纹饰繁富的特点为世人称道。令人难以想象的是,苗族有些简陋的吃住生活与他们织绣染装服饰艺术的五彩缤纷、灿烂夺目形成了非常鲜明的反差。在苗族服装饰纹图案精美绚丽多姿的背后,有些人家连床铺被盖尚不齐全,食物常年以酸汤菜为主的条件下,在服饰上从不含糊行事。从发生学的角度上来看,任何民间艺术品背后所蕴藏着的意涵、人文涵及象征意义都与该民族或群体的生存、发展和思维方式休戚相关,特别是一些民族风俗习惯在民族和群体中一般来说是约定成俗、口传心授的。 正文 一、苗族服饰图案纹样艺术的人文背景 服饰织绣染装艺术在苗族社会中能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千百年来得以经久不衰的繁荣和发展,一方面体现了这一约定成俗的民族风俗习惯;另一方面则体现了苗族妇女自身的价值观,即能力的体现和审美的体现。这两种价值观的体现对其社会声誉和择偶、婚姻缔结产生直接而重大的影响。苗族是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吃的、用的都基本上由家庭自己生产,妇女除参加农业劳动和家务劳动之外,纺织、刺绣或蜡染是她们一生的主要劳作。因此,纺织绣染在苗族中成为人们评价妇女能力高下的一个主要标准。美誉四方的妇女,必定是纺织绣染做得最好、心灵手巧的妇女,她们会受到人们的敬重和喜爱。反之,不善纺织绣染的妇女,会受到人们鄙视,给待婚姑娘在择偶、婚姻上带来不利甚

原生态蜡染图案艺术特色解析

原生态蜡染图案艺术特色解析作者:宋利荣单位:贵州凯里学院 贵州丹寨县是一个几乎与外县隔绝的山区,是苗族人民的重要聚居地。丹寨不仅拥有贵州省最多的蜡染民间艺人,而且这里民间艺人绘制的蜡染在海内外都很有名,有着“东方第一染”的美誉。丹寨蜡染的图案有着火一般的热情,赞颂生命的韵律,它是苗族妇女们心中的思绪,代表苗族妇女们的情感语言。由于有着丰富的情感寄托,丹寨苗族蜡染图案制作精美、独特、选材讲究,图案中的花卉、藤叶、鸟兽鱼虫不是他们的现实偶像,而是苗族妇女们对这些动植物的特殊感情的再现。 一、图案类型 丹寨苗族蜡染图案看起来与其他染织图案一样似乎有很多相似的美感元素,但它又不同于其他染织图案艺术。丹寨苗族蜡染在苗族服饰的类型划分上,自成一家,称为丹寨式,俗称“白领苗”。这些图案虽然都是由数以千计的苗族妇女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用不同的技法独自绘制的,却达到惊人的一致,仿佛是同一部机器印制出来的一样。问及原因,她们说这个花样是老祖先传下来的,图案的形制、大小、数目及排列位置等都不能因人因地而改变,均有严格的规定。王绿竹认为丹寨苗族蜡染的形态主要分为自然形态和几何形态。[1] (一)自然形态 自然形态一般指自然界各种动植物经过夸张的手法表现之后仍不失其特征的图案形象,如以自然花纹为主的花卉图案、鱼的变化的图

案、蝴蝶变化的图案就是代表;几何形态主要指点、线、面相互融合产生视觉美感的形态;不过,丹寨苗族蜡染的图案造型大多属于自然形态一类。夸张手法在丹寨苗族蜡染图案表现中尤其突出。如把花蕊、花瓣、花蒂、花枝、花叶等都一起画出来,表现其花大叶壮;有的图案为大花朵盛开状,小花苞争长状;有的在大花朵中画一朵小花,表现竞相争艳的繁茂景象;有的把花中的几瓣画成蝴蝶状或鸟头状;有的把花形作鱼形;有的把鸟的翅膀画成蝴蝶的翅膀;有的将锦鸡的尾巴画成一束蒋蕾,将公鸡冠画成一朵花,或一株石榴,或一只桃子等,展现丹寨苗族人民热爱生活的盎然情趣。 (二)几何形态 几何形态图案在丹寨苗族蜡染中大致可分为三类:几何纹、植物纹、文字纹。其特点是连续性、灵活性、抽象性等,其中几何是构成基础,文字是妆点线条。如图案中的万字纹、寿字纹就是代表,而植物纹,实质上只是形状的变体,并不是对植物体的真实描写。如衣袖和衣领上螺旋形式八个圆形的“窝妥”纹图案,一只袖子是图案的半边,两只袖子合起来才是一幅完整的图案。丹寨蜡染图案在设计中不受意识形态的限制,有的重叠复合,有的倒置错位,浑然一体,是色彩和线条的视觉交响曲,变化无穷,没有规律可言。这是丹寨苗族人民生活在装饰美学上的真实体现。 二、图案色彩 蜡染是贵州少数民族以独特的审美感受,将山区特有的花鸟虫鱼飞禽走兽等各种喜爱的事物通过色彩化的图案,将其从变化无常的外

织物产品设计中苗族蜡染纹饰的创新性.docx

织物产品设计中苗族蜡染纹饰的创新性 一、XXX苗族蜡染的历史 据史料记载,早在秦汉时期,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人们就已经掌握了利用蜂蜡和白蜡的印染方法,当时制作出来的蓝白花布称之为“阑干斑”。XXX是中国蜡染最集中的地区,也是最早出现蜡染的地方。秦汉时期,被称为“盘瓠蛮”、“武陵蛮”的苗族先民“织绩木皮、染以草实,好五色衣,制裁有尾形……裳斑斓”;明代《嘉靖图经》记载:“西南苗,妇女画蜡花布”;《XXX通志》引《广顺访册》云:“境内苗民,妇女在裙用蜡画布,花彩鲜明”。XXX地区的蜡染技艺及文化内涵之所以能保存至今,也是各方面因素的原因。从地理环境上看,山地丘陵地势使苗族先民能躲避战乱,地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性湿润气候,雨量丰富,盛产蜂蜡和蓝草,为妇女们制作蜡染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从经济发展上看,由于地形的限制,苗民处于封闭的农耕生活中,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使蜡染得以长期传承;从文化传承上看,交通闭塞的原因造成外来文化无法快速传播,浓郁的田野气息、远古的神秘风貌都得以保留,苗族蜡染文化得到延续;从使用范围上看,用途广泛使蜡染长期出现在苗民视野,蜡染纹饰可直接用于苗族男女服饰,也可用于刺绣的底纹,许多绣片下依稀可见作蜡的痕迹。 二、榕江县蜡染纹饰地域性的特点及问题 榕江蜡染主要是指以榕江县平永、兴华一带为中心的苗族蜡染,其装饰纹样中最有特色的属“鼓藏”长幡,纹样古朴神秘,风格粗犷雄壮,线条生动流畅,以长满尖刺的蚕龙、叶龙、蜈蚣龙等图案为主。

大多数蜡染纹样较为活泼,图案外廓都装饰有一圈短弧线,似百足、似尖刺、又似翎毛。这些绘有各种纹样的蜡染常用于祭鼓长幡、褶裙、围腰、胸兜、头帕、衣、背带、水牛搭背、背包等的装饰。 (一)榕江县蜡染纹饰的特点榕江县各民族族群至今大多保存着原始的图腾信仰,其图腾崇拜的气氛相当浓厚。苗族蜡染图案是蜡染艺术的精髓所在,是苗民图腾崇拜的表现形式,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榕江蜡染图案多以动植物纹样为主,也出现了人物纹等。图案布局多以中心式构图、对称构图等构图形式的形式表现,不同的图案代表着不同的含义,有着不同的寓意。1.动植物纹样苗族人将大自然的动物、花草组合融入到生活中的各个方面,而动植物纹样是苗族蜡染的主要纹样,苗族妇女身着青布衣裙上常刺有鸟、龙、鱼、蛙、蝴蝶、花草等图案。蝴蝶在苗族被被称作“蝴蝶妈妈”,蝴蝶是生殖和美的象征。在榕江县乌吉寨的实地考察中,我们看到了绣有各种形制的蝴蝶纹样,可知蝴蝶被当地人们所崇拜的程度。鸟纹、鱼纹常伴随着蝴蝶纹一起出现,鱼纹代表着多子多孙,鱼纹的运用体现的是生殖崇拜。这些动植物纹样通常都经过苗族妇女各自的艺术加工,对原有动植物形象进行扭曲、变形、重构,形成了一副全新、独立的纹样,各个纹样又组成了一个整体,相互呼应。2.人物纹样榕江蜡染图案除了动植物之外,还常出现连续的人物纹样。图案中的人物穿戴本民族的服饰,头上佩戴被夸张放大几倍的头饰,人物面部中眼睛、嘴巴和鼻子都用几何形状代替,展现了苗族祖先的创造力。在中的人物身着盛装,手拉着手,似乎在参加苗族盛大节日。苗族人信仰万物有灵,崇拜自然,

苗族蜡染艺术的审美特征

苗族蜡染艺术的审美特征 苗族蜡染古称“蜡缬”,是我国古代三大印染技艺之一。苗族蜡染历史悠久,早在秦汉时代,苗族先民就已经掌握了蜡染技术,据《贵州通志》记载:“用蜡绘花于布而染之,既去蜡,则花纹如绘”,这种蜡染布曾被称为“阑干斑布”。[1]苗族蜡染艺术图案丰富、色调素雅、造型独特,用来制作各种生活用品和服装服饰,是一种实用型的艺术,其风格的形成大多建立在生活写实的基础之上,美观而且有使用价值。图案风格不仅有自身的形式和文化内涵,还呈现出美感和规律。因此,具有独特的民族艺术风格。 1 构图形式苗族蜡染艺术品在构图和造型上反映了苗族妇女以齐全饱满为美的审美追求。追求圆满完整象征着美满和吉祥,而对称均衡、变化和谐则是蜡染构图审美的基本法则。 1.1 追求圆满完整苗族蜡染创作思维灵活,内容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在构图上,所有纹样摆放在一个平面上,图形不追求表现立体感和透视效果,力求形体和构图的丰满完整。如在一些蜡染艺术品可以看到动物头部形象无论是侧面或是正面看,都有两只眼和两只耳朵。有时在图形内添加内部结构,使造型显得完美齐全,如在鱼腹部画上鱼骨、动物腹部画上内脏。 1.2 对称均衡,变化和谐

苗族蜡染在构图上讲究对称、均衡的形式,画面既有主体纹样,也有辅助纹样,在整体布局中取得一种规整且富有韵律的视觉美感。大部分蜡染纹样是以中线或中心点为轴,上下对称、左右对称或四角对称,给人大方、端庄、严谨的感觉。有时在局部添加辅助纹样,如在画面主体表现一幅大的牡丹花,两边添加相同量的小花,并将每朵花做不同的艺术表现。从而体现出变化与统一的艺术规律。此外苗族蜡染常采用的构图形式还有中心式、分割式、散点式和方圆兼顾式等,因此,画面大都显得饱满复杂,但却繁而不乱、节奏和谐。 2 造型特征 从造型上看,苗族蜡染善于将各种植物纹样、动物纹样和几何纹样等巧妙地组合成各种形中形或复合形图案,使得画面活泼有趣,天真自然。 2.1 造型新颖苗族蜡染纹样并不拘泥各种物象的原型以及物象相互之间的联系,巧妙地将一些元素组合在一起。例如有的蝴蝶纹样,只有蝶身,翅膀直接由花叶组成;有的用鱼身代替蝶身,翅膀上又长出花叶;还有的蝴蝶头部会长出须,须用花枝来表现。这些新奇的造型并不使人觉怪诞,只觉得纹样造型新颖佩服苗族妇女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2 复合纹样多姿多态 苗族蜡染还表现出人化自然的愿望,创作时不局限于对自然界的模仿,不强求符合客观实际,而是按照自己的爱好和

浅谈苗族蜡染艺术的风格及其在现代服装中的应用

浅谈苗族蜡染艺术的风格及其在现代服装中的应用[摘要]在现代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蜡染独特的地域性已经被多元化艺术所 冲击,蜡染工艺正以其特有的艺术魅力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青睐,传统蜡染逐渐走向了现代,这既是继承发扬的结果,又是积极创新的结果。尤其是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了一些由蜡染装饰的服装,看起来独特、典雅、大方。本文从设计艺术学的角度出发,结合蜡染艺术的图案和色彩风格,介绍了蜡染艺术在现代服装中的应用。 [关键词]蜡染艺术;服装;应用 1、引言 黔东南是我国的苗族聚居地。在那里,传统的蜡染工艺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和发扬,流传甚广,已成为少数民族妇女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门艺术。她们主要将蜡染艺术运用在衣服、裙子、裤子、头巾、围腰、绑腿等服装和其他一些生活用品的装饰上,风格多样,丰富绚丽,并形成了独特的民族艺术风格。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蜡染工艺引导启发了当代艺术创作,并被广泛快速地推向了服装业。 2、蜡染的概念和起源 蜡染,古称蜡缬,与绞缬、夹缬并称为我国古代三大印花技艺。据《贵州通志》记载:“用蜡绘花于布而染之,既去蜡,则花纹如绘。”这种蜡染布曾被称为“阑干斑布”。 早在秦汉时代,就出现了蜡染艺术。可以说,在我国染织技术萌芽之初,蜡染就已存在,并作为最古老的手工艺术而成为中华民族古文明的一部分。用刀或笔将蜡等具有斥水性能的物质点绘于棉、麻、丝、毛等天然纤维织物上,然后在染料缸中用适宜在低温条件下染色的染料浸染,覆盖蜡的部分未被染色而产生花纹,除去蜡后呈现出未被染色的花纹,这就是蜡染艺术。染制过程中,由于蜡质、染色次数及翻卷程度的不同,染液不均匀地渗入折叠迸裂的蜡块而产生自然龟裂的痕迹,这种独特的冰纹效果,浑然天成,清新自然,是其他印染工艺所不能替代的。

苗族蜡染纹饰在现代平面设计中应用

关键词:苗族蜡染纹饰;现代平面设计;应用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有着其独特的民族特色,苗族蜡染纹饰作为苗族传统文化的代表,具有悠远的历史,其中的文化底蕴与精湛的技艺是现代文化所不能比拟的。但目前许多传统文化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下,已经开始逐渐被世人所遗忘,而面对这一现象最好的方法便是将传统民族文化与现代文化进行有机结合,在发展现代产业的同时完成对传统民族文化的宣扬,从而避免优秀的民族文化泯灭于历史的长河中。将苗族蜡染纹饰用于现代平面设计中,不仅可以有效解决当前现代平面设计中思路不清的情况,还能有效增加传统文化在现代中的应用,对推动传统艺术元素的发展、增强传统艺术的影响力都有着重要意义。 一、苗族蜡染纹饰的种类及特点 苗族蜡染纹饰作为苗族具有代表性意义的民族特色,其自身蕴含的文化价值是十分丰富的,可以充分展现出苗族人民的审美特点与生活观念。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征:首先,苗族蜡染纹饰的题材十分丰富,其主要包括三类,一是自然纹样,顾名思义就是对自然环境的记录所形成的纹样造型,包括花草鱼虫等,蝴蝶在苗族被亲切地称为蝴蝶妈妈,由此可以看出,苗族人民对其的热爱程度。自然纹样虽然是对大自然的写实,但却又不是仅仅拘泥于对环境的写实,而是将具象抽象进行了融合,既表现出了环境特点也显示了民族特点;二是人物纹样,在苗族人穿戴的服饰上也有着广泛的使用,人物图案上的人物除了穿戴着苗族民族的特定服饰外,人物面部的眼睛嘴巴等都由几何形状来进行替代,从中可以看出苗族祖先强大的创造力;三是几何纹,则是一种很早便出现的古老纹饰,虽然纹饰较为简单单纯,但表达出的美感却丝毫不逊色于其他纹饰,几何纹中融入的是苗族人民对生命的感悟,如在进行祖先祭奠时的活动用纹就是由几何纹所构成,表达着苗族人民对祖先的尊敬与对生活的热爱与期待。其次,苗族蜡染纹饰的造型多样,如果单从造型上来看,苗族蜡染纹饰可谓是千变万化,除了多变的风格外,各种夸张的想象手法也使得其的造型形态各异。苗族蜡染纹饰突破了传统的造型规则,加入了大量的想象元素,他们坚信造型源于生活,因此,在苗族蜡染纹饰中不难发现许多苗族人民生活的写照。最后,苗族蜡染纹饰包含着丰富的苗族文化,苗族蜡染纹饰的丰富多样体现着苗族人民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也正是这种对自然的热爱以及渴望征服自然的信心使其形成了极具民族特色的纹饰,其中,蕴含的是苗族人民独特的文化艺术与民族精神。 二、现代平面艺术的发展历程与存在问题 现代平面艺术早在20世纪80年代便在我国得到了发展,时至今日,现代平面艺术设计已经有了全新的面貌。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功利化现象逐渐严重起来,抄袭现象屡见不鲜,在发展的过程中,许多传统因素也正在逐渐遗失。平面设计企业对创新的重视程度也不高,只是墨守成规的按照传统理念进行大众化设计,很难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平面艺术。由于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程度不同,这也同样会影响当地现代平面艺术的发展,如大部分少数民族都位于偏远地区,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其自身的文化特点也就很难发扬出去,从而被这个社会节奏日益加快的时代所慢慢遗忘。所以,现代平面设计应充分重视起传统民族文化的应用,无论是对传统民族文化的弘扬还是现代平面技术的创新都有着重要意义。 三、苗族蜡染纹饰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价值 灵感与素材一直以来便是影响平面设计的重要因素,而苗族蜡染纹饰则可以为现代平面设计提供全新的思路与灵感,进而有效推动现代平面设计的创新,促进现代平面的进一步发展。 (一)推动设计理念的创新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平面设计的文化要求也在逐渐提高,这就要求现代平面设计必须做出改变,以满足市场需求。而现如今随着时间的推移,现代设计理念已经

探析苗族蜡染纹样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探析苗族蜡染纹样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随着时代的日新月异高速发展,如今将民族文化元素应用于现代平面 设计当中的现象越来越明显,在现代设计之中融入民族文化的前图形语言,会使设计更具本土文化内涵。不管是包装、宣传,还是质量上都越来越高 层次,人们也越来越追求物质资源。因此平面设计师们要敢于设计创新, 以达到价值均衡,还有更好的视觉冲击效果。要创新和突破,就离不开很 好的元素。 苗族蜡染纹样在平面设计中应用,首先应该正确理解和认识苗族蜡染 纹样以及其纹样组合背后的文化内涵,我们的应该做到以下的几个方面; 第一,必须尊重理解以及尊重苗族先民的世界观和审美,了解苗族对世界 认知的价值和文化意义。第二,将苗族蜡染纹样的题材放入其生产生活的 自然、历史、社会、文化的环境中去解释,孤立的看待这些古老的纹样是 不全面的。第三,苗族蜡染的最灵魂的艺术价值,就是由这些古老、朴实、抽象和形式感重的纹样,深入的发掘,记录和传播这些美丽古老的纹样背 后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是对苗族蜡染进行文化传承以及现代设计应用 的关键前提。 苗族蜡染纹样的造型特点尤为的突出,其纹样背后所蕴含的是苗族悠 久而深远的文化,包含了迁移的历史,图腾崇拜,神话传说,做为一种历 史悠久古老的素材,其中有着大量的宝贵的视觉的元素可以被提取,其设 计的前景也相当的广阔,苗族纹样是由质朴的线条与点的结合而来,其中 变换丰富是苗族纹样的重要特点,种类繁多从造型上,苗族纹样运用较多 的属蝶、龙以及鸟类,因为蝶、龙以及鸟类在苗族信仰及传说中是人类的 始祖。除此之外最常见的纹样还有涡旋纹、篱笆纹、侧面莲纹、花瓣纹、 蔓草纹、雷纹、星纹菱形几何纹等,它们多用曲线来表现温柔优美风格而

贵州苗族蜡染图案文化的探索

贵州苗族蜡染图案文化的探索 作者:李晨莹 来源:《世界家苑》2018年第07期 摘要: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着代表本民族的东西,贵州苗族蜡染不仅是贵州民间最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手工艺术之一,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还始终保持了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并世代相传。贵州苗族蜡染作为一种典型的民间艺术形式,启发了笔者解读苗族蜡染图案的寓意内涵,所以笔者将贵州苗族蜡染图案融入平面设计进行研究,阐述苗族蜡染图案与平面设计的融合、创新。 关键词:贵州苗族蜡染;图案纹样;文化内涵;平面设计 一、贵州苗族蜡染图案的文化内涵 图案,作为苗族最富有人文内涵的符号,在贵州苗寨地区无不演绎着浓郁的视觉感受,散发出强大的民族内涵,贵州苗寨的蜡染纹样变化多样、生动朴实,以下对主要蜡染图案的寓意、图案特色等进行归纳介绍与分析。 (一)铜鼓纹 这是贵州民间蜡染中最古老的一种蜡染纹样。铜鼓是苗族极为尊崇的重器,古代在祭祀、征战和娱乐中使用,对铜鼓的尊重也意味着对祖先的缅怀和崇拜。 (二)蝴蝶纹图案 蝴蝶图案是源于该民族起源时对图腾的崇拜和对“蝴蝶妈妈”的想念。蝴蝶图案的纹饰不同于现实生活中的蝴蝶样貌,它甚至是蝴蝶的变形,更具有了人性化的特征,形象既拙朴可爱又传情率真,充分体现了“祈蝴蝶妈妈庇佑”的文化内涵。 (三)鸟纹图案 鸟纹,作为苗族蜡染图案中的主要纹饰,它的原型来源于喜鹊、锦鸡、麻雀、燕子、鹦鹉等,人们结合了多种动物的样貌特征,因此绘制出的鸟纹图案的种类非常繁多,造型也是各异,不仅栩栩如生而且可爱传神,有的大张开嘴,有的似在窃窃私语,有的展翅翱翔,有的昂首挺立,它们动作的传神类似于人们的生活写照。 (四)鱼纹图案

教学璀璨蜡染工艺以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

教学璀璨蜡染工艺以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 在中学美术教学中,由于民族手工蜡染的复杂工艺在教学中开展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做为民间艺术的瑰宝,我们也很有必要带领学生进行学习。因此,在平时的美术教学中,我先从介绍蜡染基本知识开始,让学生简单地了解蜡染,特别是贵州安顺蜡染。了解蜡染传统纹样的种类,掌握传统纹样的搭配和色彩等;之后设计动手环节,利用水粉颜料制作仿蠟染,使学生通过初步了解蜡染并实际操作,培养学生之间的认知能力和动手能力,从而使学生感受到蜡染的魅力,激发学生对民族艺术的热爱之情! 一、民族手工蜡染在现代美术教学中的现状 1.薄弱的师资力量,单一的教学方法 学校缺乏“技能型教师”。不少从事民族手工蜡染教学的教师缺乏专业的基础和实践经验,对于与之相关的技术、工艺流程、历史背景等内容均不甚了解。在教学中无法利用民族手工蜡染的功能和特点采取积极引导、鼓励和帮助学生提炼知识;对一些理论、技术技能传授方法欠科学。即使教了也仅限于理论的掌握,学生很难认识学习的意义所在,没有真正的蜡染技艺和文化传承,这对民族手工蜡染艺术的普及和发展起到的积极作用不大。 2.蜡染理论课和实训课比例不合理。 蜡染是一门艺术也是技术,这就要求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有理论支撑,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是实际操作。而在实际的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大多仍然沿袭传统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大多以理论为主,不注重教学的实践过程,加上实操基本建设投入不足,不能满足学生实践操作需要。学生对大量的理论学习缺乏兴趣,又因为实践课时太少,无法掌握蜡染技法,从而对课程学习失去信心。 二、民族手工蜡染注入高中美术课堂的必要性 民族手工蜡染是由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在长期实践中创造并

浅谈民间传统手工印染纹样的艺术特征

浅谈民间传统手工印染纹样的艺术特征 作者:杨娜 来源:《工业设计》2020年第07期 摘要:中国民间印染文化历史悠久、种类繁多,纹样丰富多彩,制作工艺精美,在世界的印染领域中独树一帜,享有盛誉。本文通过对四种常见民间传统手工印染的题材、造型、构图,工艺四个方面的梳理,探索传统民间手工印染纹样独特的艺术特征,深刻地体会到民间传统手工印染的纹样与印染工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而发掘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并重新审视民族文化的传统艺术。 关键词:民间;传统手工印染;纹样;艺术特征 中图分类号:J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672-7053(2020)07-0128-02 1民间传统手工印染纹样概述 印染,顾名思义包括印花和染色两项,染色不印花,但印花离不开染色,任何事物都是由简到繁、由单一到多样的一个过程,所以印染的染色早于印花,而本文提到的印染纹样则是从印花开始进行分析。中国民间的印染纹样起源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人类就掌握了用赤铁矿粉在麻布上画上纹样进行装饰,古代稱为:画缋。经过古代人们漫长的研究,印花渐渐地取代了画缋,东汉墓出土的蜡染蓝白印花布残片是目前发现最早的棉布印花实物,所以最迟在东汉人们已经掌握了蜡染工艺。汉代以后,东晋时期墓中发现了最早的绞缬绢,工艺制作不是特别精美,说明印染工艺还处在初级阶段。到了隋唐时期,扎染、蜡染、夹染印染工艺盛行,无论是宫廷的人还是老百姓都使用印染制品。由于政治和军事上的原因,在宋代,上述三种方式的印染受到一定制约,蓝印花布开始问世。因成本低,效率高,蓝印花布取代了蜡染和夹染的位置,在全国流行开来,期间中原地区蜡染扎染工艺逐渐被人遗忘,仅在西南少数民族延续,直到目前,以贵州为主的几个地区传承了蜡染工艺,以云南大理的周城为主等地区传承了扎染工艺。 2民间传统手工印染纹样的种类 通过对印染文化历史的梳理,可以总结出,从印染工艺区分,传统的民间手工印染纹样主要可以分为蜡染纹样、扎染纹样、蓝印花布纹样以及夹染纹样四个种类。 2.1蜡染纹样

安顺蜡染,苗族人的一抹蓝

安顺蜡染,苗族人的一抹蓝 小亚 一把蜡刀、一口大缸、一碟熔蜡、一块织布。在我眼中,安顺是蓝靛(音同殿)色的。 安顺是贵州省的中西部城市,也是苗族人的聚集地,被称为“蜡染之乡”。我还未踏进苗族人的染坊,远远就望见一段段随风飘展的布匹,颜色介于蓝和紫之间,却比蓝紫色更为厚重。苗族妇人刚从染缸里捞起织布,坐在石头上歇息。连着几天下雨,这天始放晴,石头还湿漉漉的,但妇人的裤子没被浸透,上边的图饰也鲜亮未褪。她们穿着的,正是经由蜡染制成的衣服。 安顺之所以是蓝靛色的,全因此处温暖湿润,一年四季均温20摄氏度,孕育了蓝靛这一植物。蓝靛的种子极其细小,却是苗族人的宝物。每年3月,苗族人上山采摘蓝靛种子,5月搭棚育秧,7、8月间移栽,置于芋头地或箐沟边等土质潮湿之地。不久后,蓝靛株长到二三尺,叶秆萃绿,气味芳香,苗族人便将其采割浸泡,制成染料。

贵州安顺古村寨,形成于明初。 由蠟染制作而成的布扇和衣服。 左:贵州的一位妇女正在打理由蜡染制成的布。右:用铜制蜡刀绘花纹。 制作染料只是蜡染工艺的诸多步骤之一,苗族人还要搅、绘、煮、染,十分繁琐。在外人看来,调制染缸无非是搅动几下,但苗族人可大有讲究。一次,我见到一位苗族老太太往染缸里倒了半瓶白醋,甚是疑惑,老太太笑着解惑:“白醋能帮助蓝靛染料着色,否则蜡染易败色。”说完就拾起长长的竹竿,呈顺时针方向缓缓搅动,一下、两下、三下……染缸里的水逐渐旋转起来。她的目光一直落在漩涡上,专注至极。 那一刻,我对蜡染有了新的理解,回家后翻查史料,才知安顺的蜡染在秦汉时期便出现了,隋唐时期兴盛起来。到了宋朝,随着经济发展,织布技术也大为进步,布匹成本大幅降低,蜡染得以推广至多个地区。苗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将此工艺代代相传。及至当代,蜡染制作工艺繁复讲究,并且蕴含西南少数民族的生活智慧,2021年,它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调制染料之后,要用蜡刀在白布上绘出精致花纹,然后把布投入染缸中着色几天,再放入沸水中煮,以去掉蜡印,

贵州苗族蜡染审美内涵探源

贵州苗族蜡染审美内涵探源 蜡染是西南少数民族最有代表性的传统手工艺术之一,因地区与民族间的差异,构成了非常丰富的内容和形式特征。贵州苗族的蜡染在少数民族传统工艺中独树一帜,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始终保持了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并世代相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贵州民间蜡染遭遇社会发展、文化变迁带来的种种影响,其传承发展面临诸多问题,同时也蕴藏新的契机。”但作为一种活态流变的文化遗产,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通过对其蕴含的深层文化内涵作探根溯源的梳理,对其民俗文化的发扬及美学价值的体现也是有益的。 一农耕文明造就了多姿多彩的蜡染艺术 美国人类学家吉尔茨(Clifford Geertz)认为,文化的意义系统是代代相传的,而所谓经验模式,都不过是一种占压倒优势的倾向,一种文化的强调。被他们制服的对立面,在人类生存的普遍状态中也同样有根基,也同样有他们自己的文化表达。剖析蜡染艺术的图案纹样,不难看出其与农耕文化之间的必然关联。从事农耕、耕种谷物的人们,将自己观察的物象描绘出来,如谷粒纹、菜花纹、桂花纹、梅花纹、棉桃纹等等,植物纹样大量运用于蜡染作品中。再如龙纹、鱼骨纹、牛角纹、蚕虫纹、猫眼纹、青蛙纹等等,也是与农耕有关的动物纹样。除此之外,蜡染艺术还有大量的抽象几何纹样,如三角纹、螺旋纹、齿形纹、涡漩纹、圆圈纹等等,这些纹样再一次证明了劳动人民长期生产生活中物象的再现。蜡染艺术图案纹样是人们将长期的耕种业各个阶段环节的过程,经过逐渐的演变,形成理想化的意识表达出来,使具象的物象变成抽象纹样的,这说明贵州少数民族的苗家儿女们善于概括,勤于思考,能够将现实的事物抽象化。 从蜡染艺术的服饰来看,它又与生产劳动的农耕环境息息相关。背心是贵州苗族儿女的传统服饰,它无袖、宽大、穿着方便,衣袖通常是用8个圆形图案组成,一只袖子是半边,合起来是一整块,衣服上有4

学学做蜡染设计说明+反思

第四册第七单元(感受民间艺术) 课题名称:学学做“蜡染” 教学类别:工艺美术 教学年级:二年级 执教老师:龚占梅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民间蜡染的造型特点和基本工艺,学会用油画棒在生宣纸上描绘形象并染色,仿蜡染制作蜡水分离的作品。 过程与方法:在欣赏与尝试过程中,发现图形的设计与蜡绘效果的协调,学习用蜡水分离技术仿制蜡染工艺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民间蜡染艺术的魅力,体会蜡染作品的独特美,体验制作蜡染的乐趣。 教学准备: 学具:生宣纸、油画棒、水彩颜料、调色盘、毛笔等 教具:生宣纸、油画棒、水彩颜料、调色盘、毛笔、图片资料 、音乐、课件等 教学重点:图形的设计与蜡绘效果的协调 教学难点:上蜡的技巧 作业要求: 基础层面:了解民间蜡染的造型特点,用蜡水分离技法完成图形的单色纸蜡染。 拓展层面:能够绘制较复杂的图形,创意表现色彩丰富的独特的蜡染艺术效果. 教学过程:

一、欣赏与发现 1、创设情境 1)老师变个魔术,猜一猜在白纸上刷上颜料之后,观察发生了什么奇迹? (在已用白色油画棒画好图案的纸上,刷上深色颜料) 2)问:你知道原因吗? 概括:蜡水分离原理,民间布艺中利用这种原理进行染色——蜡染。3)揭示课题《学学做“蜡染”》 2、欣赏民间蜡染作品,并简介 蜡染是我国传统的染色手工艺。它是先蜡画后染色,被称为“蜡水分离”法。传统蜡染的题材多是吉祥图案,用于衣裙、门帘、被单等方面。现代蜡染有了创新和突破,他把单色蜡染发展为彩色蜡染,且又作为壁挂进入现代家庭,有很强的装饰效果。 二、感受与交流 1、展示色彩丰富、图案简洁的蜡染作品 (传统与现代蜡染的比较) 2、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蜡染作品图案有何特点? 1)传统蜡染图案以对称型、线型纹样为主。 2)现代蜡染图案造型简洁、夸张,线条较为粗,用点、线、面来表现对象。 3、欣赏富有童趣的纸蜡染作品 出示一幅蜡染作品,如何制作呢?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