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名医方论白话解

古今名医方论白话解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是我国古代最为重要的医学经典之一,是中医理论的重要基础之一。其中包括《灵枢》和《素问》两部分内容,主要论述了中医基础理论、病因病机、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知识。

《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是晋代张仲景创作的医学著作,内容包括了多种疾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辨证论治等,是中医临床方面的重要参考之一。

《金匮要略》

《金匮要略》是南北朝时期张仲景所著的中医学典籍,包括了临床常见病症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剂及其组成、病因病机等内容,是中医临床领域的重要参考书。

《千金方》

《千金方》是唐代孙思邈所著的医学著作,也被称为《儿科医书》,全书讲述了儿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中医儿科学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

《滇南本草》

《滇南本草》是明代冯琦所著的药学著作,主要是对云南地区的植物、矿物、动物等天然药物进行了系统的搜集、整理和分类,对中医药学尤其是中药资源方面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以上是古代名医方论的简单介绍,这些医学经典对中医、药有着深远的影响,也为今人深入研究中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李氏全息汤

李氏全息汤” 基础方:柴胡12克 香附,桂枝,陈皮,牡丹皮,白芍,生甘草,白术,生地,茯苓,杏仁,制首乌,半夏各10克二加减: 分享李芳祥“李氏全息汤” 基础方(部分)加减法: 1.发热。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寒热虚实等, 轻度发热一概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 发热无汗去何首乌加麻黄(10克), 中度发热加车前草(10-30克); 高热脉洪、汗出不解、面红舌赤、烦渴引饮者加石膏(15-100克),知母10克(白虎汤意)。 仍高热不退,伴有抽搐神昏者,适加羚羊角粉(1-3克), 乏力加黄芪15克。 其余按症加减。 2.低温畏寒。 指体温在36℃以下,不论何种疾病引起,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严重者加附子10-15克(桂枝附子汤意)。 手足厥逆,可再加黄芪(15-20克),当归,细辛(各10克)(当归四逆汤意), 腿脚独冷者,生甘草改为炙甘草(20-30克),白芍加量至(20-30克)其余按症加减。 3.自汗盗汗。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寒热虚实等,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加黄芪、浮小麦(15-20克)或加龙骨牡蛎(15-30克); 自汗淋漓者加制附子,其余按症加减。 阴虚,脉细数,手足心热重加生地(15-20克),山药,山萸,泽泻(各10克)(六味地黄丸意)或地骨皮,知母,鳖甲(各10克)等,其余按症加减。 4.乏力。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寒热虚实等,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加黄芪15-20克。 如出现纳差、腹泻、浮肿、黄疸等症状,按相应症状加减。 5.身痛。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寒热虚实等,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 痛重合当归四逆汤(当归,细辛各15克); 恶寒甚者重加桂枝(18克) 或加附子(10克)(甘草附子汤意); 肩背痛甚者加羌活(18克)、片姜黄(18克); 身刺痛,面紫舌暗脉涩,夜间痛甚者,加乳香(10克),没药(10克),其余按症加减。 6.浮肿。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寒热虚实等, 轻者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去甘草治疗, 肿甚,身重恶寒者加附子(10克)(真武汤意); 乏力甚者加黄芪(20克); 关节积液加泽兰,泽泻(10-12克); 小便不利加当归,车前子(各10-15克); 喘满者加麻黄(10克); 有热者加石膏(10-18克);

古今名医验方秘方1

古今名医验方秘方 体质类型 寒体 面白,怕冷,喜干姜、胡椒之类的热性食品,吃冰棒则胃疼腹泻,手足凉,大便溏,小便清,舌淡,苔白,脉迟(每分钟约60次以下)。 火体 面红,怕热,喜冷饮,吃干姜、胡椒之类的热食易上火,手足温,大便干,小便黄,舌质红,脉数(每分针约90次以上)。 虚体 面白,肢体乏力,短气懒言,精神疲倦,语声低微,既怕冷,又怕热,容易感冒,手足不温,或手足心发烧,大便稀,舌波嫩,脉弱(跳动无力)。 实体 面色红润,体格强壮,精力充沛,步履快捷,声音宏亮,手足冬天温、夏天凉,既不怕热,又不怕冷,既能吃冰棒之类的冷饮,又能吃干姜、胡椒之类的热食,舌质微红,脉实(按之有力)。 目录 内科病证 ◎感冒◎咳嗽◎哮证◎喘证◎肺痈◎肺痨◎咳血 ◎胃痛◎胃痈◎呕吐◎噎膈◎吐血◎泄泻◎痢疾 ◎便秘◎心悸◎胸痹◎失眠◎狂证◎癫痫◎黄疸 ◎胁痛一◎胁痛二◎胁痛三◎眩晕一◎眩晕二◎中风◎虚劳 ◎水肿◎消渴◎盗汗◎头痛◎腰痛◎痹证◎顽痹

◎臌胀◎遗尿◎淋证◎石淋◎癃闭◎阳萎◎遗精 ◎浊病◎不育症 外科病证 ◎瘿病◎瘰疬◎痈疽◎疔疮◎肠痈◎脱发◎风疹 ◎湿疹◎牛皮癣◎脱疽◎暑疖◎痔疮◎脱肛◎汤火伤 ◎梅毒◎跌打损伤 妇科病症 ◎痛经◎闭经◎崩漏◎白带◎乳癖◎乳痈◎阴痒 ◎不孕症◎妊娠恶阻◎胎动不安◎产后缺乳 儿科病证 ◎疳积◎小儿厌食症◎百日咳◎小儿咳嗽 五官科病证 ◎口疮◎牙痛◎鼻渊◎鼻衄◎火眼◎白内障 返回>> 感冒 [辨证方] 1、寒证 王三才:人参败毒散,治感冒非时,伤寒头疼,身热拘急,憎寒壮热。 人参3克羌活4.5克独活3克柴胡3.6克前胡3克葛根3克甘草1.5克桔梗枳壳茯苓各2.4克川芎苍术各3克 《医便》卷二 蒲辅周:加味香苏饮,伤风感冒常用方。 苏叶3克陈皮2.4克香附3克甘草0.9克防风3克葛根2.4克羌活1.5克荆芥1.5克僵

白虎汤

白虎汤 二、辛寒清气剂 白虎汤 (辛寒清气法) 汉张仲景《伤寒论》 知母六两石膏一斤,碎、绵裹甘草二两,炙粳米六合右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主治】伤寒,脉浮滑,此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白虎汤主之。【方论选萃】 金成无己:白虎,西方金神也,应秋而归肺。热甚于内者,以寒下之;热甚于外者,以凉解之;其有中外俱热,内不得泄,外不得发者,非此汤则不能解之也。夏热秋凉,暑暍之气,得秋而止,秋之令曰处暑,是汤以白虎名之,谓能止热也。知母味苦寒,《内经》曰:热淫所胜,佐以苦甘;又曰:热淫于内,以苦发之。欲彻表热,必以苦为主,故以知母为君;石膏味甘微寒,热则伤气,寒以胜之,甘以缓之,热胜其气,必以甘寒为助,是以石膏甘寒为臣;甘草味甘平,粳米味甘平,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热气内蕴,消烁津液,

则脾气燥,必以甘平之物缓其中,故以甘草、粳米为之使。是太阳中暍,得此汤则顿除之,即热见白虎而尽矣。立秋后不可服,以秋则阴气半矣,白虎为大寒剂,秋王之时,若不能食,服之而为哕逆不能食,成虚羸者多矣(《伤寒明理论卷四》)。 明许宏: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若脉沉实,大便秘者,为阳明热甚,属大承气汤下之。今此脉洪大,烦渴能饮水者,为肺热甚也,属白虎凉之。经曰:热淫所胜,佐以甘苦,以知母之苦为君,大治肺热;以石膏之寒,佐之为臣;甘能散热,甘草、粳米之甘,为佐为使,以救其热之气,而缓其中者也。且此四味之剂,论之为白虎者,以其为金神秋令肃杀之意,大治伤寒大热汗出,颁渴饮水者,为神禁之方也(《金镜内台方议》)。 明吴昆:石膏大寒,用之以清胃;知母味厚,用之以生津。大寒之性行,恐伤胃气,故用甘草、粳米以养胃。是方也,惟伤寒内有实热者,可用之。若血虚身热,证象白虎,误服白虎者,死无救,又东垣之所以垂成矣(《医方考》)。 清柯韵伯:邪入阳明,故反恶热,热越故汗出,因邪热铄其津液,故渴欲饮水,邪盛而实,故脉洪大,半犹在经,故兼浮滑。然火炎土燥,终非苦寒之味所能治。经曰:甘先入牌。又曰:以甘泻之。以是知甘寒之品,乃泻胃火、生津液之上剂也。石膏甘寒,寒胜热,甘入脾,又质则而主降,备中土

中医名著99本

中医学的教科书能让你成为一个医生,但很难让你成为一个高明医生。因为教科书的内容只是概括了中医学的起码知识,在临床最安全的范围内去运用辩证论治,包罗的也只是非常有限的信息量。千变万化的临证状态,数千种中药作用目标的不确定性,数万首成方配伍组方的千差万别,如何准确的体会、把握、得心应手的运用?只有你在多读书、勤积累的不懈努力中,才能做到胸有成竹,举一反三,升华你的医术,在临床运 用自如,成为一代名医。 下面推荐99种中医名著,供同道中人参考,每种书根据其成就与价值以星号表示其必读的程度(☆~☆☆ ☆☆☆) 1。☆☆☆☆☆黄帝内经 2.☆☆☆☆类经明·张介宾 3.☆☆内经知要明·李中梓 4.☆☆☆☆☆濒湖脉学明·李时珍 5。☆☆☆☆☆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清·吴谦 6。☆☆☆三指禅清·周学霆 7.☆☆四诊抉微清·林之翰 8。☆☆望诊遵经清·汪宏 9.☆☆辨舌指南曹炳章 10。☆☆☆☆☆珍珠囊药性赋4卷金·李杲 11.☆☆☆☆本草备要清·汪昂 12.☆☆☆☆药征三卷日·吉益东洞附二卷 13.☆☆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14.☆☆本草纲目拾遗清·赵学敏 15.☆☆☆☆☆医方汤头歌诀清·汪昂 16。☆☆☆☆☆删补名医方论8V 清·吴谦 17。☆☆☆医方考6卷明·吴崑 18.☆☆☆医方论清·费伯雄 19.☆☆局方发挥元·朱震亨 20。☆验方新编清·鲍相璈 21.☆☆☆☆☆伤寒论汉·张仲景 22。☆☆☆☆☆医宗金鉴·伤寒心法要诀吴谦 23。☆☆☆医宗金鉴·伤寒论注吴谦 24.☆☆☆伤寒来苏集八卷清·柯韵伯 25。☆☆☆☆伤寒类证活人书宋·朱肱 26.☆☆☆☆☆金匮要略方论汉·张仲景 27。☆☆☆医宗金鉴·金匮要略注吴谦 28.☆☆☆☆金匱要略心典清·尤在泾 29。☆☆☆☆☆瘟疫论明·吴有性 30。☆☆☆☆温热论清·叶桂 31。☆☆☆☆温热经纬清·王孟英 32。☆☆☆☆温病条辨清·吴瑭 33.☆☆☆湿热条辩清·薛雪 34.☆☆☆时病论清·雷丰 35。☆☆☆☆☆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清·吴谦 36.☆☆☆☆☆杂病证治准绳8卷明·王肯堂

补中益气汤方解

第二节补中益气汤方解 一、补中益气汤的组成、用量、用法及注意事项 (一)药物组成、用量及用法 黄芪一钱,甘草五分,人参(去芦)三分,当归身(酒焙干或晒干)二分,橘皮、升麻、柴胡各二分或三分,白术三分。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各服1次。 (二)使用注意事项 阴虚火旺及实证发热者禁用本方。下元虚惫者,亦不可服用本方。正如陆丽京所说:“此为清阳下陷者言之,非为下虚而清阳不升者言之也。倘人之两尺虚微者,或是癸水消竭,或是命门火衰,若再一升提,则如大木将摇而拔其本也。”(《古今名医方论2卷一》) 二、补中益气汤的功能与主治 (一)功能 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二)主治 1.脾不升清证头晕目眩,视物昏谵,耳鸣,耳聋,少气懒言,语声低微,体倦肢软,面色咣白,纳差便溏,脉洪而虚,舌质淡胖,苔薄白。 2.气虚发热证身热,自汗出,渴喜热饮,气短乏力,舌淡而胖,脉大无力。 3.中气下陷证脱肛,子宫脱垂,久泻,久痢,崩漏等,伴气短乏力,纳差便溏,舌淡,脉虚软。 三,补中益气汤方名释义 李杲认为,脾胃是人体元气之本,精气升降运动的枢纽。在脾胃的气机升降方面,又特别强调脾胃的生长和升发。他说:“《五常政大论》云‘阴精所奉其人寿,阳精所降其人夭’,阴精所奉,谓脾胃既和,芥气上升,春夏令行,故其人寿;阳精所降,谓脾胃不和,谷气下流,收藏令行,故其人天”(《脾胃论2卷上》)。因此,脾胃虚衰,元气不足,清阳下陷即为病。本方补中益气,升阳举陷,故名为“补中益气汤”。 四、补中益气汤的配伍意义与治则分析 (一)病机与治则分析 本方是为饮食劳倦,损伤脾胃,以致脾胃气虚,清阳不升之证而没。根据《素问2至真要大论广劳者温之”、“下者举之”的治疗原则,以益气升阳、调补脾胃而立法。李呆说:“内伤脾胃,乃伤其气;外感风寒,乃伤其形。伤外为有余,有余者泻之;伤内为不足,不足者补之。”“内伤不足之病……惟当以甘温之剂,补其中,升其阳……盖温能除大热,大忌苦寒之药泻胃土耳。”(《内外伤辨惑论2卷中》) (二)方剂配伍意义 本方补中升阳之品首推黄芪。《本草正义》说:“黄芪,补益中土,温养脾胃,凡中气不振,脾土虚弱,清气下陷者最宜。”张锡纯也说:“黄芪既善补气,又善升气。”(《医学衷中参西录2医方》)中气既虚,清阳不升,肺气失于滋养,而形体日渐虚馁,黄芪“人肺补气,人表实卫,为补气诸药之最”(《本草求真2卷五》)。故本方重用黄芪作为君药,取其既可补中益气,升阳举陷,又能补肺实卫,固表止汗。李呆说:“脾胃虚者,因饮食劳倦,心火亢盛而乘其土位,其次肺气受邪,须用黄芪最多。……脾胃一虚,肺气先绝,故用黄芪以益皮毛而闭腠理,不令自汗损伤元气”(《内伤外辨惑论2卷中》)。说明重用黄芪以补益脾肺为东垣立方本意。 方中人参“补五脏,安精神”(《神农本草经2卷上》),为补气要药,因较之黄芪更侧重于补益脾胃,故《得配本草》说:“肌表之气,补宜黄芪;五内之气,补宜人参。”甘草,“炙用温而补中,主脾虚滑泄,胃虚口渴,寒热咳嗽,气短困倦,劳役虚损,此甘温助脾之功也”(《药品化义2卷五》)。由于中气渐充,清阳得升,则内热可除。故《脾胃论》所

110个古代名医灵验秘方

110个古代名医灵验秘方 1、安胎清热。用芩、白术,等分为末,调米汤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开水磅下。药中加神曲亦可。又方:安胎顺气。香附子炒后研细,浓煎紫苏汤送服一、二钱。加砂仁亦可。此方名“铁罩散”。 2、白虎风病(骨节象被什么东西咬碎似的,痛的地方,游走不定)。用炭灰五升、蚯蚓屎一升、红花七捻(一捻,是两个指头捏到的),合起来熬,熬后,用醋拌过,以旧布包好,趁热熨痛处。又方:白虎风(两膝热肿)。用骐竭、硫磺末各一两,每服一钱,温酒送下。 3、百虫入耳。烧雄黄熏耳内,虫自出。又方:用生油调铜青滴入。又方:用莴苣捣汁滴入,虫自出。 4、悲羊疮(满脸满头,温烂成疮,延及两耳,痒而出水)。用凌霄花及叶煎汤,每日搽洗。 5、赤白简。用香椿洗过,刮取皮,晒干为末,水送服一钱,立效。又方:赤白简疾(肠胃气虚,冷热不调,不痢赤白,里急后重,腹痛,不便不利)。用阿胶(炒过,水化成膏)一两、黄连三两、茯苓二两,共捣匀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粟米汤送下。一天服三次,此方名“黄连阿胶丸”。 6、胆风沉星(胆风毒气,虚实不调,昏沉多睡)。用酸枣仁一两(生用)、蜡茶二两,以生姜汁涂炙微焦为散。每取二钱,加水七分煎至六分,温服。 7、睫毛倒生。用白棘一百二十个、地龙二条、木贼一百二十节、木鳖子仁二个,共炒为末,摘去倒毛,每日以药末吸入鼻内三、五次。睫毛即不再倒生。又方:拳毛倒睫。用无名异粉卷纸内做成捻子,沾油点燃,吹熄后以烟熏两眼。又方:睫毛倒刺。用猬刺、枣针、白芷表黛,等分为末,吸入与病眼同侧的鼻孔中,同时,口含冷水。 8、痘毒攻心(痘疮忽由白色变成紫黑我,不出脓,日夜哭叫)。用郁金一枚、甘草二钱半,加水半碗煮干,去甘草,将郁金切片焙干,研为末,加脑子(炒)半钱。每服一钱,以生猪血五七滴和新汲水调下。二服后毒气从手足心发出,如痈状,病乃全愈。 9、鹅掌风。用艾四至五两,加水四至五碗,煮五、六滚,倒入大口瓶内,将手心放在瓶口上,让热气熏。水冷,热后再熏。极为有效。 10、噩梦至死。不要用火照,急以梁上尘塞入鼻中,可以救活。 11、肺痨。用硼砂、硇砂、兔屎,等分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七丸。生甘草一分,以水一杯揉汁,送药丸下。 12、风邪疾。用白芷一两、生甘草半两、姜三片、葱白三寸、枣一枚、鼓五十粒,加水二碗,煎药服下服

医学三字经白话解

医学三字经白话解 一、医学源流【原文】医之始,本岐黄;灵枢作,素问详。【语译】中医学开始有文字记载,相传起源于岐伯和黄帝。后人托名黄帝和岐伯写成《灵枢》和《素问》二书,特别是《素问》的内容更为详细。【注释】岐黄:指岐伯和黄帝。黄帝是古代的帝王,约生于公元前2700年左右。岐伯是黄帝的臣子,同时也是指导黄帝研究医学的老师。灵枢:又名《灵枢经》、《黄帝内经灵枢经》,为《内经》的组成部分。原书共9卷81篇,又名《针经》,别称《九卷》。隋唐之际出现多种不同名称的传本,包括《九灵》、《九墟》和《灵枢》。宋代以后,原本及传本大多散失,现存《灵枢》传本系南宋史崧据其家藏9卷本重新编校,改为24卷。本书与《素问》所论述的内容相近,尤详于经络、针灸而略于运气学说。在介绍基础理论和临床方面则与《素问》内容互有补充,是我国战国时期医学理论,特别是针灸学的重要文献,素为历代医家所重视。素问:又名《黄帝内经素问》。为《内经》组成部份。原书9卷,共81篇。唐.王冰注释此书时改为24卷,并补入七篇”大论”,但仍缺刺法论、本病论二篇。经北宋林亿等校注后,成为今存《素问》传本的依据。本书包括人体生理、解剖(脏象、经络)、病因、病理、诊断、治疗、预防、养生,以及人与自然,阴阳五行,运气学说等多方面内容。较系统地反映了战国时期的医学成就。特别是用朴素辨证的指导思想,综括了医学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为历代医家所遵循。【原文】难经出,更洋洋!【语译】自从《难经》这部书出现以后,中医学的内容更为丰富了。【注释】难经:据史书记载,相传为春秋战国时名医扁鹊(姓秦名越人,约生于公元前5世纪)所作。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本书以问答释难的方式编纂而成。论述以基础理论为主,兼析症证。其中1~22难论脉,23~29难论经络,30~47难论脏腑,48~61难论病,62~68难论穴道,69~81难论针法。全书内容简要,辨析亦颇精微。诊法以”独取寸口”为主,对经络学说和脏腑中命门、三焦等论述则在《内经》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洋洋:盛大的意思。【原文】越汉季,有南阳,六经辨,圣道彰。伤寒着,金匮藏。垂方法,立律梁。【语译】到了东汉末期,有南阳人张仲景在《内经》的理论基础上,倡导了”六经辨证”的学说,使中医学术理论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他的著作传流到现在的有《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这两部书给后世医家在诊断治疗方面树立了辨证论治的规范,成为学医的必经之路,象渡口和桥梁一样。【注释】南阳:指张仲景,名机,河南南阳人。从前为了对某人表示崇敬,往往以他的出生的地名来称呼他。六经;即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辨证是指张仲景根据外感病传变情况总结出来的六个辨证纲领,亦即外感病过程六个不同层次的综合证候。六经彼此间是相互联系的,可以合病、并病和相互传变,不能截然分开。圣道:这里是指中医学。彰:显著发扬的意思。伤寒:即《伤寒论》。东汉.张仲景所撰《伤寒杂病论》中有关伤寒病证为主的部份内容,原书2医学三字经白话解经晋.王叔和整理,复经北宋校正医书局校订而成《伤寒论》。现存较早的有金.成无己《注解伤寒论》和明.赵开美影宋刻本《伤寒论》。以六经辨证为纲,对伤寒各阶段的辨脉审证法和立法用药规律,以条文形式作了较全面的论述。金匮:即《金匮要略》。又称《金匮要略方论》。东汉.张仲景所撰《伤寒杂病论》,经晋.王叔和整理后,其古传本之一名《金匮玉函要略方》,共3卷。经北宋校正医书局根据当时所存的蠹简重予编校,取其中以杂病为主的内容,改名《金匮要略方论》。全书共

古今名医方论

古今名医方论_《中国古典医学大全》_在线读书网https://www.360docs.net/doc/3919243769.html, 目录 ·刻方论小序 ·凡例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古今名医方论清·罗美。公元1644-1911年 《古今名医方论》为清代名医罗美编撰。罗美字澹生,号东逸。新安(今安徽徽州)人。曾侨居虞山(今江苏常熟),为康熙年间名儒,兼习医学,穷研《内》、《难》、《伤寒》《金匮等典籍,帝涉宋、金、元、明诸家之论著,撰有《古今名医方论》、《古今名医汇粹》、《内经博义》等书。 本书乃罗氏精选古今常用名方及方论编撰而成。书凡四卷,共收方剂160余首,方论180余则。其方以《伤寒论》之配伍,比类诸方之异同,历举各方之治证。其论简明精要,多所发明,析疑解惑,妙义环生,实发前人之未发,足资后学之指南,故对后世影响颇大,确有重要参考价值。 本次点校,以该书之最早版本清康熙十四乙卯(1675年)古怀堂刻为本底本,以该书所引《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书为他校,对全书进行了精细的校勘和简明的注释,以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 刻方论小序 自昔彼美云遐,良遘难再,士生其间,动成慨往,无叩角短之谣,有戴月归锄之兴。 是以陆沉之志,思似长沮;麋鹿之情,实甘丰草。微吟午夜,耿怀人至曙星;梦北窗,享羲皇去而以口五脏医,痛心绍,始自经论证治日用常行耳前之嚆固然,而时康熙乙卯巧月既望 新安罗美书于虞山麓之古怀堂 凡例 一、古之方书,得人乃传,非人勿言,诚重之也。故扁鹊仓公辈,皆称禁方,不轻授人。后人寒心知其故。则见为古方难用,竟营肤浅,以矜捷得,所以瓦釜雷鸣也。兹编本欲以仲景方为首简,恐人犹重视而畏远之,姑以日用诸方表表耳目者为先导。诸方义明,而后入仲景之门,亦行远登高之自尔。

伤寒论15首方剂名称诠释

《伤寒论》15首方剂名称诠释 《伤寒论》为东汉杰出医学家张机(字仲景)所著,成书于公元8世纪初叶。全书16卷,397法,113方,以六经为纲,汤证为目,理法方药,清晰了然,总结汉代以前的医学成就,确立了辨证论治学说,被后世奉为经典。本书经晋代王叔和收集整理为10卷得以流传,现通行本为明代赵开美复刻本。“伤寒”,泛指外感疾病表现的各种证候,本书为专论伤寒病之著作。现将常用方剂名称诠释如下。 十枣汤 本方由芫花、甘遂、大戟三药为末,用大枣煎汤冲服。用于治疗悬饮,胁下有水气,以致咳唾胸胁引痛,心下痞硬,干呕短气,头痛目眩,或胸背掣痛不得息,舌苔滑,脉沉弦者;也常用于水肿腹胀之实证。有攻逐水饮之功。 本方中所用三味主药,分别具有逐水饮、除积聚、消肿满等作用,其性皆猛峻,故用大枣十枚以益气护胃,缓和峻药之毒,防止或减轻药后反应,达到寓攻子补,下不伤正之目的。《医方论》云:“仲景以十枣命名,全赖大枣甘缓以救脾胃,方成节制之师也”。方名“十枣”者,一是说明方中用大枣十枚;二是强调大枣在该方中缓其峻毒、顾护胃气的特殊作用。 本方去芫花、大枣,加白芥子名“控涎丹”(《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有搜剔停痰伏饮之功,可使痰涎得以控制,故以此命名。 大、小青龙汤 大青龙汤由麻黄、桂枝、炙甘草、杏仁、石膏、生姜、大枣诸药组成。用于治疗外感风寒,表实无汗兼有里热证者。有发汗解表、清热除烦之功。 小青龙汤由麻黄、芍药、细辛、干姜、炙甘草、桂枝、五味子、半夏诸药组成。用于外感风寒,内停水饮诸证者。有解表散寒、温肺化饮之功。 古有“左青龙而右白虎”之说。青龙,是神话中的东方木神,色主青,主发育万物。张秉成曰:“名小青龙者,以龙为水族,大则可兴云致雨,飞腾于宇宙之间;小则亦能治水驱邪,潜隐于波涛之内耳。”(《成方便读》)二方发汗逐饮之功,犹如青龙之兴云治水,但依其发汗力强弱而命名大、小“青龙汤”。 三承气汤 承气汤有三方:大承气汤由大黄、厚朴、枳实、芒硝四药组成,用于治疗阳明腑实证之痞、满、燥、实四证及脉实者,或肠中实热积滞之“热结旁流”等证,有峻下热结之功;小承气汤由大黄、枳实、厚朴三药组成,用于阳明腑实之痞、满二证为主者,有轻下热结之功;调胃承气汤由炙甘草、芒硝、大黄三药组成,用于治疗阳明燥热内结而无痞满之证,或肠胃积热之发斑,口齿喉痛及疮疡等症,有缓下泻结之功。

中医(专长)-方剂学-清热剂

第五单元清热剂 (一)概述 1.清热剂的适用范围 清热剂适用于里热病证,凡实热疫毒邪气入侵气分、营血、脏腑,或五志过极,脏腑偏胜,生热化火而导致的里热病证,见身热、恶热、口渴喜冷饮、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数等里热证常见临床表现的,均为清热剂的适应范围。 2.清热剂的应用注意事项 (1)辨明证候:清热剂须在表证已解,里热炽盛,或里热虽盛但尚未结实的情况下方可运用。 (2)辨别病所:若邪热在气而治血,则必将引邪深入;若邪热在血而治气,则无济于事。 (3)辨别热证的真假:真寒假热,不可误用寒凉而犯虚虚之戒。 (4)辨别热证的虚实:屡用清热泻火之剂而热仍不退,若属阴虚发热者,当改用甘寒滋阴壮水之法,使阴复则其热自退。 (5)权衡轻重,量证投药:热盛而药量太轻,无异于杯水车薪;热微而用量太重,势必热去寒生。 (6)防止格拒:对于热邪炽盛,服清热剂入口即吐者,可于清热剂中少佐温热药,或采用凉药热服法,此即《素问·五常政大论》所说“治热以寒,温而行之”的反佐法。 (二)清气分热剂 白虎汤 《伤寒论》 【组成】石膏一斤,碎知母六两甘草二两,炙粳米六合 【功用】清热生津。 【主治】气分热盛证。壮热面赤,烦渴引饮,汗出恶热,脉洪大有力。 【配伍意义】本方所治乃伤寒化热内传阳明之经,或温邪传入气分的热盛证。治当清热生津。重用石膏为君,既清阳明气分大热,又止渴除烦。臣以知母,既助石膏清肺胃之热,又滋阴润燥救已伤之阴津并止渴除烦。粳米、炙甘草益胃生津,又可防止大寒伤中之弊,为佐药。炙甘草兼以调和诸药,为使。本方配伍特点主要有二:一是取辛甘寒之石膏与苦寒润之知母相配,君臣相须,使清热生津之力倍增。二是寒凉的石膏、知母配伍和中护胃的甘草、粳米,以防寒凉伤胃,使祛邪而不伤正。 竹叶石膏汤 《伤寒论》 【组成】竹叶二把石膏一斤半夏半升,洗麦门冬一升,去心人参二两甘草二两,炙梗米半升【功用】清热生津,益气和胃。 【主治】伤寒、温病、暑病,余热未清,气津两伤证。身热多汗,心胸烦闷,气逆欲呕,口干喜饮,或虚烦不寐,舌红苔少,脉虚数。 【配伍意义】本证乃热病后期,余热未清,气津两伤,胃气不和所致。治当清热生津,益气和胃。方中石膏清热除烦为君。麦冬养阴生津,兼除暑热,为臣。佐以人参益气,半夏苦燥降逆,与人参相伍,则脾升胃降,呕逆自除。半夏性温而燥,然麦冬倍量于斯,则温燥之性去而降逆之用存,且无伤津之虞。此外,半夏虽温,但配入清热益气生津药中,既使人参、麦冬补而不滞,又有助于输转津液。竹叶清热除烦为佐,甘草、粳米和中养胃,用为佐使。本方补虚而不恋邪,祛邪扶正兼顾,清而不寒,补而不滞,为其配伍特点。本方与白虎汤相比,正如《医宗金鉴》所言:“以大寒之剂,易为清补之方。” (三)清营凉血剂 清营汤 《温病条辨》 【组成】犀角三钱生地五钱元参三钱竹叶心一钱麦冬三钱丹参二钱黄连一钱五分银花三钱连翅二钱,连心用 【功用】清营解毒,透热养阴。 【主治】邪热入营证。身热夜甚,神烦少寐,时有谵语,目常喜开或喜闭,口渴或不渴,斑疹隐隐,

五苓散各医家论述

五苓散各医家论述 五苓散各医家论述 成无己 五苓之中,茯苓为主,故曰五苓散。茯苓味甘平,猪苓味甘平,虽甘也,终归甘淡。《内经》曰:淡味渗泄为阳。利大便曰攻下,利小便曰渗泄。水饮内蓄,须当渗泄之,必以甘淡为主,是以茯苓为君,猪苓为臣。白术味甘温,脾恶湿,水饮内蓄,则脾气不治,益脾胜湿,必以甘为助,故以白术为佐。泽泻味咸寒。《内经》曰:咸味下泄为阴,泄饮导溺,必以咸为助,故以泽泻为使。桂枝味辛热,肾恶燥,急食辛以润之,散湿润燥可以桂枝为使。(《伤寒明理论》) 方有执 以证有里而人燥渴,故用四苓以滋之,以表在而脉浮数,故凭一桂以和之,谓五苓散能两解表里者,此也。 ……五苓散者,润津液而滋燥渴,导水饮而荡结热,所以又得为消痞满之治也。(《伤寒论条辨》) 吴昆 伤寒小便不利而渴者,此方主之。 水道为热所秘,故令小便不利;小便不利,则不能运化津液,故令渴;水无当于五味,故用淡以治水。茯苓、猪苓、泽泻、

白术,虽有或润或燥之殊,然其为淡则一也,故均足以利水。桂性辛热,辛热则能化气。经曰: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此用桂之意也。桂有化气之功,故并称曰五苓。浊阴既出下窍,则清阳自出上窍,又热随溺而泄,则渴不治可以自除。虽然,小便不利亦有因汗下之后内亡津液而致者,不可强以五苓散利之,强利之则重亡津液,益亏其阴,故曰大下之后复发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师又曰:太阳随经之邪,直达膀胱,小便不利,其人如狂者,此太阳之邪不传他经,自入其府也。五苓散主之,亦是使阳邪由溺面泄耳!互考见霍乱门。 霍乱热多欲饮水者,阳邪也,此方主之。 邪在上焦则吐,邪在下焦则泻,邪在中焦则既吐且泻,名曰霍乱。霍乱责之里邪,里邪责之水谷。是方也,桂能建中,术能安谷,茯苓、猪苓、泽泻能安水。水谷得其安,则霍乱自止矣,此五苓治霍乱之意也。正考见伤寒门。 水寒射肺而成咳者,此方主之。 上焦有火,渴欲凉水,水为火格,不得润下,停留于膈,水寒射肺,故令人咳。淡足以渗水,故用茯苓、猪苓、泽泻、白术;辛温足以散寒,故用桂心。向非水寒为患,则五苓非所宜矣。有表证者,以伤寒门小青龙汤主之。(《医方考》)许宏 发汗后,烦渴饮水,脉洪大者,属白虎汤;发汗后,烦渴饮

中医经典必背方剂歌诀,探秘方剂智慧

中医经典必背:方剂歌诀,探秘方剂智慧!中医经典必背:方剂歌诀,探秘方剂智慧! 天王补心丹(《校注妇人良方》)天王补心柏枣仁, 二冬生地归人参, 玄参桔梗茯朱砂, 远志五味共丹参。 天台乌药散(《圣济总录》)天台乌药楝槟姜, 巴豆青皮茴木香, 少腹脐旁寒疝聚, 掣腰掣胁痛难当。 天麻钩藤饮(《中医内科杂病证治新义》)天麻钩藤石决明, 栀芩牛膝夜交藤, 杜茯寄生益母草, 清热平肝息内风。 木香槟榔丸(《儒门事亲》)木香槟榔青陈皮, 枳柏黄连莪术齐, 大黄牵牛加香附, 热滞泻痢皆相宜。 五苓散(《伤寒论》)五苓散治太阳腑, 白术泽泻猪苓茯,

桂枝化气兼解表, 小便通利水饮逐。 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五味消毒蒲公英, 野菊银花紫地丁, 紫背天葵煎加酒, 诸疔痈疮此方灵。 止嗽散(《医学心悟》)止嗽散桔草白前, 紫菀荆陈百部研, 镇咳化痰兼解表, 姜汤调服不必煎。 内补黄芪汤(《刘涓子鬼遗方》)内补黄芪地芍冬,参苓远志加川芎, 当归甘草官桂并, 力补痈疽善后功。 内消瘰疬丸(《疡医大全》)内消瘰疬夏枯藻, 枳桔玄贝蔹荷翘, 归地大黄花粉草, 海粉玄明青盐消。 贝母瓜蒌散(《医学心悟》)贝母瓜蒌花粉研, 陈皮桔梗茯苓添, 呛咳咽干痰难咯, 清肺润燥化痰涎。

牛蒡解肌汤(《疡科心得集》)牛蒡解肌荆薄翘, 丹栀玄斛夏枯草, 疏风清热又散肿, 牙痛颈毒俱可消。 乌梅丸(《伤寒论》)乌梅丸用细辛桂, 黄连黄柏及当归, 人参椒姜加附子, 温脏泻热又安蛔。 月华丸(《医学心悟》)月华丸方擅滋阴, 二冬二地沙贝苓, 山药百部胶三七, 獭肝桑菊保肺宁。 六一散(《黄帝素问宣明论方》)益元散碧玉散(《伤寒直格》)鸡苏散六一散用滑石草, 清暑利湿有功效。 益元碧玉与鸡苏, 砂黛薄荷加之好。 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诀》)知柏地黄丸(《医方考》)杞菊地黄丸(《麻疹全书》)都气丸(《症因脉治》)八仙长寿丸(《寿世保元》)耳聋左慈丸(《饲鹤亭集方》)六味地黄益肾肝, 山药丹泽萸苓掺。 更加知柏成八味,

经典方剂30首

经典方剂30首附件1: 一、经典方剂目录 1、补中益气汤 2、参苓白术汤 3、六君子汤 4、生脉饮 5、香砂六君子汤 6、玉屏风散(汤剂) 7、归脾汤 8、四物汤 9、桃红四物汤 10、六味地黄丸(汤剂) 11、杞菊地黄丸(汤剂) 12、十全大补汤 13、半夏泻心汤 14、逍遥散(汤剂) 15、银翘散(汤剂) 16、桂枝汤 17、九味羌活汤 18、麻黄汤

19、小青龙汤 20、止嗽散(汤剂) 21、白虎汤 22、普济消毒饮 23、当归六黄汤 24、导赤散(汤剂) 25、葛根芩连汤 26、龙胆泻肝汤 27、葶苈大枣泄肺汤 28、四逆散(汤剂) 29、当归四逆汤 30、骨科壮骨关节丸 经典方来源于以下中医古籍文献、专著及专病专方手册: 1、《医宗金鉴》清.吴谦 2、《中医妇科学》罗元恺主编 3、《方剂学》谢鸣主编 4、《原发性肝癌中西医结合治疗学》吴孟超、郑伟达主编 5、《中医内科学》吴勉华、王新月主编 6、《心血管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黄春林、邹旭主编 7、《消化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罗云坚、黄穗平主编 8、《专病专方手册》广东一方

二、经典方剂介绍 1、【方名】补中益气汤 【出处】《内外伤辨惑论》 【功效】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主治】 ①脾不升清证。头晕目眩,视物昏瞀,耳鸣耳聋,少气懒言,语声低微, 面色萎黄,纳差便溏,舌淡脉弱. ②气虚发热证.身热自汗,渴喜热饮,气短乏力,舌淡而胖,脉大无力。 ③中气下陷。脱肛,子宫脱垂,久泻久痢,崩漏,伴气短乏力。 【组方】黄芪20g,炙甘草9g,人参10g,升麻6g,柴胡6g,陈皮6g,当归10g,炒白术10g. 2、【方名】参苓白术汤 【出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功效】益气健脾,渗湿止泻。 【主治】 ①脾胃气虚夹湿泄泻证.饮食不化,胸脘痞闷,或吐或泄,四肢乏 力,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腻,脉虚缓。 ②脾肺气虚痰湿咳嗽证.咳嗽痰多色白,胸脘痞闷,神疲乏力,面色 晄白,纳差便溏,舌淡苔白腻,脉细滑。

妇科常用方剂方歌主治功用75首

76、固阴煎 【方源】《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歌诀】固阴煎善固冲任,君以熟菟补肝肾;远志山药山茱萸,参味炙草解恙恨。 【组成】人参、熟地、山药、山茱萸、远志、炙甘草、五味子、菟丝子 【功效】补肾益气,固肾调经 【主治】月经先期证属肾气虚弱;月经先后不定期属肾虚者。 【方解】君:熟地、菟丝子 臣:山茱萸、人参、山药 佐:五味子、炙甘草 77、固本止崩汤 【方源】《傅青主女科卷上》 【歌诀】固本止崩归熟地,黑姜人参术黄芪;崩漏脾虚去当归,再加升麻山药奇。 【组成】熟地黄、白术(土炒焦)、黄芪(生用)、当归(酒洗)、黑姜、人参 【功效】补气养血,固冲止崩 【主治】崩漏证属气虚血亏证者 【方解】君:白术 臣:人参、黄芪 佐使:熟地、当归、黑姜 78、固经丸 【方源】《丹溪心法五卷》 【歌诀】固经丸用龟板君,黄柏椿皮香附群;黄苓芍药酒丸服,崩中漏下色黑殷。 【组成】炒黄苓、炒白芍、炙龟甲、炒黄柏、椿根皮、香附 【功效】滋阴清热,固经止血 【主治】月经过多证属阴虚内热者;经期延长证属阴虚内热血海不宁者。 【方解】君:龟板、白芍 臣:黄苓、黄柏 佐:香附、椿根皮 79、定经汤 【方源】《傅青主女科上卷》 【歌诀】青主定经荆芥穗,经无定期它为最;山药柴胡熟地黄,归芍菟苓八味汇。 【组成】菟丝子(酒炒)、白芍(酒炒)、当归(酒洗)、大熟地、山药、白茯苓、荆芥穗(炒黑)、柴胡【功效】补肾养血,疏肝调经 【主治】月经先后无定期证属肾虚肝郁者。 【方解】君:菟丝子、熟地 臣:当归、白芍、山药、茯苓 佐:柴胡、荆芥穗 80、青竹茹汤(竹茹汤) 【方源】《摄生众妙方卷^一》、《外台秘要卷二十三》 【歌诀】竹茹汤是外台方,茯苓半夏橘生姜;呃逆胸闷用皆灵,化痰除湿降逆良。 【组成】鲜竹茹、橘皮、白茯苓、半夏、生姜片

方剂学试题集上篇总论方剂学发展史A型题1现存医籍中最早

方剂学试题集 上篇总论 第一章方剂学发展史 A型题 1现存医籍中最早记载方剂的医书是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五十二病方》 D《药对》 E《集验方》 2被誉为方书之祖的医著是 A《黄帝内经》 B《五十二病方》 C《备急千金药方》D《伤寒杂病论》 E《伤寒明理论》 3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编制的成药药典是A《济生方》 B《圣济总录》 C《普济方》 D《太平惠民和剂局方》E《妇人大全良方》 4我国现存古医籍中载方最多的一部方书是A《伤寒杂病论》 B《医方集解》 C《医方考》 D《古今名医方论》 E《普济方》 5首次依据君臣佐使剖析组方原理的专著是

A《伤寒明理论药方论》B《古今名医方论》C《医方考》 D《宣明论方》 E《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B型题 A《五十二病方》 B《小品方》 C《集验方》 D《伤寒杂病论》 E《黄帝内经》 1最早记载方剂的医书是 2最早将理法方药融为一体的医书是 3被后世誉为方书之祖的医书是 A《太平圣惠方》 B《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C《备急千金药方》D《千金翼方》 E《普济方》 4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编制的成药药方是5我国现存古医籍中载方最多的方书是 A《医方集解》 B《医方考》 C《宣明论方》 D《普济方》 E《古今名医方论》 6金元四大家之一刘完素所著的医书是 7明代朱橚编纂载方61739首的医书是 8清代吴昆所著的医书是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伤寒明理论药方论》D《医方考》 E《金匮方论衍义》 9最早提出君药概念的医书是 10最早依据君臣佐使剖析组方原理的专著是 11开后世之论之先河的医书是 D型题 集唐以前医药文献并结合个人经验编撰而成的方书是A《太平圣惠方》 B《备急千金要方》 C《肘后备急方》 D《千金翼方》 E《普济方》 X型题 有关《普济方》的正确描述有 现存古医籍中最大的方书 B成书于清代 C成书于元代 D成书于明代 E载方20000首 F载方61739首 G载方16834首 H作者为朱橚 I作者为汪昂 J作者为严用和 K现存最早的方书 第二章方剂与治法 A型题 1清代提出八法的医家是 A汪昂 B程钟龄 C罗美

二陈汤出自宋代陈师文所著

二陈汤出自宋代陈师文所著《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系由唐代《千金方》温胆汤蜕变而来,方由半夏、橘红、白茯苓、甘草组成,即温胆汤去竹茹、枳实、大枣。方中半夏、橘红以陈久者良,故以“二陈”名之。原书载其主治“痰饮为患,或呕吐恶心,或头眩心悸,或中脘不快,或发为寒热,或因食生冷而脾胃不和”。本方既是治疗痰湿的主要方剂,又是调理中焦之圣剂,具有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之功。 中医认为,痰之本为湿,湿聚而停留则为水,湿不能气化则为饮,饮似痰而稀,可因气化不利而停滞,湿受气火之灼,可被煎灼变稠而为痰。所以前人说“稀者为饮,稠者为痰,水湿为其本也。”痰可随气升降,无处不到,变证百出,如痰在肺则咳嗽,在胃则呕逆,在头则眩晕,在心则悸怔,在背则冷,在胁则胀,在四肢则肢节沉痛而类似痛风证,等等。 凡因痰引起的多种疾病,用本方加减,均有一定的效果。 第二节二陈汤的组成及用法 1.组成 半夏(汤洗七次)、橘红(陈皮)各五两,白茯苓三两,甘草(炙)一两半。 2.用法 每服四钱,用水一盏,生姜七片,乌梅一个,同煎六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 3.功效 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4.传统应用 湿痰咳嗽,痰多色白易咯,胸膈痞闷,恶心呕吐,肢体困倦,或头眩心悸,舌苔白润,脉滑。 5.现代应用 急、慢性支气管炎,急、慢性胃炎,梅尼埃病,妊娠恶阻,神经性呕吐,甲状腺肿,闭经,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癫痫等等。 6.加减运用 本方随证加减,广泛应用于各种痰证,《医方集解》曾说:“治痰通用二陈”。风痰加南星、白附片、竹沥;寒痰加半夏、姜汁;火痰加石膏、青黛;湿痰加苍术、白术;燥痰加瓜蒌、杏仁;食痰加山楂、神曲;老痰加枳实、海浮石、芒硝;气痰加香附、枳壳;痰在皮里膜外加白芥子;四肢痰加竹沥。亦可根据临床不同症状加减。如咳声重浊,痰多气喘因痰阻气逆所为者,加厚朴、杏仁;痰色转黄时,需以寒凉之品葶苈子易白芥子;阳虚阴盛,湿从寒化,脾失健运,症见久咳气喘,胸胁满闷加桂枝、白术;寒饮内停,症见咳逆倚息不得卧,咳嗽痰稀,喜唾,舌苔白滑,脉弦迟,加细辛、干姜、五味子;若痰热内郁或胆虚痰热上扰,症见虚烦不眠、胸闷、咳嗽、口苦、惊悸、呕涎等,宜加竹茹、枳实;若痰饮留积不散,胸膈痞塞,胸胁胀满,喘急痰嗽,涕唾黏稠,头目眩晕,甚则发生痰厥,舌苔黄腻,脉滑,宜加天南星、枳实;若因痰热互结于肺出现咳嗽痰黄,黏稠难咯,舌质红,脉弦滑数等痰热壅肺证时,宜加人瓜萎、黄芩、天南星、枳实、杏仁等;若因肺肾阴虚或阴血不足,脾湿生痰或水泛为痰,痰带咸味,咳嗽气急,喘逆多痰,宜加当归、熟地黄,等等。总之,临床应用,当灵活掌握。7.方解 本方为治一切痰湿之基础方。主治痰湿所致之咳嗽痰多、恶心呕逆、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头眩心悸、舌苔厚腻、脉滑等症。痰湿之症,多由脾肺功能失调所致。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脾失健运,则停湿生痰,湿痰犯肺,致令咳嗽痰多。湿浊内盛,阻碍清阳,令胃气失和,而见头眩心悸,恶心呕吐。治宜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为法。方中以半夏为君药,其辛温而燥之性,燥湿化痰,降逆和胃。其用有三:一者辛燥而蠲湿痰;二者降逆以止呕恶;三者散结以消痞满。痰之生,因水湿之不运;液之聚,因气机之不顺。遂以陈皮为臣 药,辛苦而温,燥湿祛痰,并善理气健脾,使气顺痰消,脾运得健,痰湿得除。其与半夏相配,共祛湿痰,调畅气机,使胃气得和,清阳得升,眩悸得止。湿痰之生,多缘于中州失运,故佐以茯苓健脾渗湿,俾湿去脾旺,痰无由生。其与陈皮相伍,则脾湿得化,脾气得畅,运化有权,共杜生痰之源,而助君药祛痰之功。煎加生姜者,以其降逆化饮,既能制半夏之毒,又能助半夏、陈皮行气消痰,和胃止呕。复用少许乌梅收敛肺气,其意有三:一者,其性味酸涩“人肺则收”(录自《本草纲目求真》卷2),以敛肺气,与半夏、生姜为伍,寓收于散,相反相成,使痰祛而正不伤,邪气去而正气复;二者,有欲劫之而先聚之之意,即李时珍所谓“涌痰”之功;三者,乌梅亦“去痰”(陈藏器)、“止久嗽”(录自《本草纲目》卷29)。以甘草为

古代名医的座右铭及理解

古代名医的座右铭及理解 古代名医座右铭具有独特内涵的业界恪守的中医人文道德观,代代薪火传承至今。人文医学的精髓散布在诸多医家的字字珠玑之间。今天店铺为你分享的是古代名医的座右铭及理解的内容,希望你会喜欢! 古代名医的座右铭及理解精选 “宽厚仁和,倾诚无忌”——清代喻昌在《医门法律》认为:“医,仁术也。仁人君子必笃于情,笃于情,则视人犹己,问其所苦,自无不到之处。”“以人为本、尊重生命”——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自序》认为医理艰深,疾病千变万化,医生必须具有“爱人、知人”的精神。南宋肖纲在《劝医论》中指出:“天地之中,惟人最灵,人之所重,莫过于命。” “医乃仁术,仁善立业”——宋代林逋在《省心录·论医》中指出:“无恒德者,不可以作医,人命生死之所系。”清代名医费伯雄认为:“欲救人而学医则可,欲谋利而学医则不可……”明朝王绍隆在《医灯续焰》中说:“医以活人为心。故曰,医乃仁术。” “为医之道,必先正己”——南宋《小儿卫生总微论方》明辨:“凡为医之道,必先正己,然后正物。”明代陈实功在《外科正宗·医家五戒十要》提出:“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纯良不可信也。” 仁心仁术、视病犹亲、术德兼修、感同身受,成为中医人文道德观的重要表达,需要我们后学持续传承与不懈践行。 “一视同仁,贵义贱利”——明代李梃在《医学入门》认为:“欺则良知日以蔽塞,而医道终失。不欺则良知日益发扬,而医道日昌。”明代龚延贤在《万病回春》提出医家要一存仁心;二通儒道;三精脉理;四识病原;五知气运;六明经络;七识药性;八会炮制;九莫嫉妒;十勿重利,当存仁义,贫富虽殊,药施无二。 “精求医理,博采众长”——魏晋褚澄在《褚氏遗书》指出:“博涉知病,多诊识脉,屡用达药。”《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要

中药经典方剂首

补气保元汤 【方名】保元汤 【出处】《博爱心鉴》 【分类】补益剂-补气 【组成】黄芪(9 克)人参(3 克)炙甘草(3 克)肉桂(1.5 克)(原 书无用量,今据《景岳全书》补) 【功用】益气温阳。 【主治】虚损劳怯,元气不足证。倦怠乏力,少气畏寒;以及小儿痘疮,阳虚顶陷,不能发起灌浆者。 【用法】上加生姜一片,水煎,不拘时服。 【禁忌】斟酌。 补气补中益气汤 【方名】补中益气汤 【出处】《内外伤辨惑论》

【分类】补益剂-补气 【组成】黄芪(18 克)炙甘草(9 克)人参(6 克)当归(3 克)橘皮 6 克)升麻(6 克)柴胡(6 克)白术(9 克) 【功用】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主治】1.脾虚气陷证。饮食减少,体倦肢软,少气懒言,面色萎黄, 大便稀溏,舌淡脉虚;以及脱肛,子宫脱垂,久泻久痢,崩漏等。2.气虚发热 证。身热自汗,渴喜热饮,气短乏力,舌淡,脉虚大无力。(本方常用于内脏下 垂、久泻、久痢、脱肛、重症肌无力、乳糜尿、慢性肝炎等;妇科之子宫脱垂、 妊娠及产后癃闭、胎动不安、月经过多;眼科之眼睑下垂、麻痹性斜视等属脾胃 气虚或中气下陷者。) 【用法】为粗末,都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食远稍热服(现 代用法:水煎服。或作丸剂,每服10 克-15 克,日2-3 次,温开水或姜汤下) 【禁忌】阴虚发热及内热炽盛者忌用。 【方解】本方治证系因饮食劳倦,损伤脾胃,以致脾胃气虚、清阳下陷所 致。脾胃为营卫气血生化之源,脾胃气虚,纳运乏力,故饮食减少、少气懒言、大便稀薄;脾主升清,脾虚则清阳不升,中气下陷,故见脱肛、子宫下垂等;清 阳陷于下焦,郁遏不达则发热,因非实火,故其热不甚,病程较长。时发时止、手心热甚于手背,与外感发热之热甚不休、手背热甚于手心者不同。气虚腠理不 固,阴液外泄则自汗。治宜补益脾胃中气,升阳举陷。 方中重用黄芪,味甘微温, 入牌、肺经,补中益气,升阳固表,为君药。配伍人参、炙甘草、白术补气健脾 为臣,与黄芪合用,以增强其补益中气之功。血为气之母,气虚时久,营血亦亏, 故用当归养血和营,协人参、黄芪以补气养血;陈皮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