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报业的发展与展望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报业的发展与展望

作者:于为民

来源:《新闻爱好者》2013年第04期

“十一五”期间,河南报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发展成为导向正确、结构合理、品种丰富、特色鲜明、优势突出、效益显著、管理先进、经营规范、影响力强大的社会主义传统产业,整体规模、整体实力和整体效益进入全国各省市区前列,部分领域居于全国先进地位,若干领域具有国际影响力。这一目标已经基本实现。

报业发展一个显著的特色是通过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整合资源、扩大规模、实现报业经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壮大实力、拓宽领域,不断提高新闻宣传水平和经营水平,进军文化产业,向文化集团、传媒集团迈进。各省辖市党委机关报、专业报、校报相继完成从四开小报到大报的蜕变,普遍进行扩版彩印,创办专版、周末版或晚报,一大批新报纸应运而生,使报业资源配置更为合理,形成门类齐全、覆盖河南社会各层面、各个层次读者的媒体群,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一、河南报业发展的历史轨迹

河南地处中原,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发祥地。早在唐代,就有“邸报”发行。北宋时期,从手写媒介发展为印刷媒介,产生了具有中央政府公报性质的“进奏院状报”,“邸报”发行遍布全国。宋代民间舆论传播活跃,民间出版物如“小报”等应运而生。明清承袭宋制,朝报已成为正式官方报纸。1920年年初,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共产主义小组及发起组在各地开始建立,纷纷创办报刊,宣传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建党学说、科学社会主义和阶级斗争学说。中共报刊以《中州评论》为起点,从无到有,发展迅速。抗日战争时期,河南境内同时存在日伪占领区、国民党控制区、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三种政权,呈三足鼎立之势。河南新闻事业也呈现出历史上最复杂的阶段,日伪、国民党、共产党三种意识形态的报纸同时存在,此消彼长,最终是正义战胜邪恶,人民新闻事业深入人心。随着抗战的胜利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进展,河南境内的《雪枫报》《鄂豫报》《豫西日报》《桐柏日报》等各根据地党委机关报纷纷创刊,人民新闻事业得到空前发展。1949年1月1日,中共中央中原局机关报《中原日报》创刊;1948年4月9日,中共洛阳市委机关报《新洛阳报》创刊;1948年11月6日,中共开封市委机关报《开封日报》创刊;1949年6月1日,中共河南省委机关报《河南日报》创刊,标志着解放区的新闻事业由农村进入城市。

新中国成立后,《中原日报》《河南日报》《平原日报》《新洛阳报》《南阳日报》等相继创刊和发展壮大,成为宣传党的方针路线,宣传省委和各级党委工作方针、团结教育群众强大的思想文化宣传阵地,成为各地干部群众学习掌握政策和学习工作的有力武器。这一时期新创刊的还有报纸《河南大众》《豫南人民报》《南湾工地报》《人民铁路》《拖拉机报》和杂志《支部生活》。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前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充满激情、凯歌行进的年代,河南新闻事业经历了发展、调整阶段,得到快速发展,各县市兴起办报热,至1959

年3月,全省拥有县级以上报纸132种,期发行220多万份,专业干部1.5万人,1960年后,国家经济发展遭受重大挫折,新闻事业经过调整后,县级报纸全部取消。

“文化大革命”中,全国报纸由1966年的343种减少到1976年的182种,最少的时候只有42种,新闻记者协会和各类业务活动被取消,新闻单位不少干部职工、编辑、记者受到批判审查,下放到农村或五七干校劳动改造,新闻事业正常、有序的运行机制被破坏。

1978年改革之初,河南公开出版的报纸仅有《河南日报》《郑州工人报》《河南科技报》3种。为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一大批报刊创办和恢复。报纸由单一的机关报性质改变为以机关报为主体,涵盖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卫生、新闻、军事、社会生活等所有行业的多层次、多品种的多元化报纸结构。《河南日报》及各地市复刊和新成立的党报、专业报、企业报,围绕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围绕省委、省政府工作中心,深化新闻报道,在思想上拨乱反正,满腔热情地宣传改革开放带来的新成就,宣传先进人物和先进典型,谱写了改革开放的新篇章。1980年9月,中共十二大胜利召开,新闻业务全面改革,信息增加,报道形式多样化;舆论监督受到重视,批评报道初显威力,建立健全了新闻管理体制;河南新闻事业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二、在改革开放中繁荣发展的河南报业

20世纪90年代,河南报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河南日报》1993年1月1日扩为8版,设立了周末版,使新闻宣传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1995年8月1日,由河南日报创办的《大河文化报》正式创刊,1997年10月1日更名为《大河报》,在版面设置、人事管理、分配制度上实行一系列创新,以新闻时效性强、信息量大、选题论题宽、报道角度新、读者参与面广形成独特的报道风格,成为全国都市报中的奇葩。河南日报还创办了《城市早报》,《河南农民报》改版扩版,开通了河南报业网。至2012年年初,河南省共有报纸122种,其中党委机关报20种,都市报、晚报13种,专业行业报18种,企业报10种,广播电视报9种,学生辅导类报纸8种,高校校报44种,全省报纸发行量在40万份以上的有8种,其中《学生英语报》和《小学生学习报》在60万份以上,《大河报》在100万份以上,《中学生学习报》(初中版)、《中学生学习报》(高中版)的发行量在300万份以上。至2010年年底,全省报纸从业人数有12600人,其中采编人员5743人,经营人员3701人,行政人员1283人;本科学历以上人员共有5951人,大专学历2836人。期刊从业人数有2617人,其中采编人员1660人,行政人员296人,广告工作人员157人,发行工作人员211人。

在报纸数量大幅增长的基础上,报纸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改变了以往比较单一的结构,形成以党报为主体,包括各种行业报、晚报、都市报、企业报、高校报等涵盖各个门类、各个层次的报业结构。公开发行的报刊中,市、地委党报有《郑州晚报》《开封日报》《洛阳日报》等17种。就报纸区域代发布而言,全省报纸主要集中在郑州,拥有报纸种类共35种(不含高校校报),占全省报纸总数的44%,形成以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为龙头,多种都市报、专业报为依托的竞争发展格局。省辖市报纸结构比较均衡,多是以所在地党报为主体,包括晚报、晨报、广播电视报或企业报在内的“一社多报”“一城多报”格局。其中郑州、开封、洛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