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药理学实验方法与技术简介
免疫学实验方法
免疫学实验方法免疫学实验方法是免疫学研究的重要部分,它通过一系列的技术手段来识别、分析免疫系统中的各种生物分子、细胞和组织,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这些方法在免疫学领域广泛应用于疾病诊断、药物研发、疫苗研究等方面,对促进免疫学的发展和应用发挥了重要作用。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免疫学实验方法。
一、ELISA法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是一种用于检测抗体或抗原的免疫学实验方法。
该方法通过将待测抗体或抗原与固相物质结合,再加入酶标记的二抗来进行标记,最后通过酶底物的底物变色反应或荧光底物的发光反应来检测待测抗体或抗原的存在量。
二、流式细胞仪流式细胞仪是一种用于分析和计数悬浮细胞的仪器,它利用激光照射细胞,通过细胞膜上的特异性抗体标记来检测细胞的表面标记物和内部细胞器的性质和分布,对免疫细胞的表型和功能进行高效的分析。
三、免疫印迹法免疫印迹法是一种用于检测蛋白质的免疫学实验方法,通过电泳将待测蛋白分离,再将其转移到膜上,最后使用特异性抗体和标记的二抗来检测待测蛋白的存在量和大小。
四、免疫组化法免疫组化法是一种用于检测组织中特定蛋白的免疫学实验方法,通过将组织切片后进行脱水、脱脂和脱水处理,再使用特异性的抗体来标记待测蛋白,并观察标记物的颜色变化或发光情况来确定蛋白的位置和表达量。
五、免疫沉淀法免疫沉淀法是一种用于检测蛋白相互作用的免疫学实验方法,通过将待测抗体与蛋白结合,再使用蛋白A/G琼脂糖或磁珠等材料将蛋白抗原免疫沉淀下来,最后使用核酸酶或质谱技术来分析蛋白的互作关系。
以上介绍的是一些常用的免疫学实验方法,它们在免疫学研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在科研领域有重要应用,同时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也有着广泛的运用。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免疫学实验
免疫学实验免疫学实验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它涉及到研究人体免疫系统的机制和功能,并通过实验手段来深入了解和探索免疫系统对疾病的防御和治疗作用。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免疫学实验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常见的实验方法,以及它们在研究和治疗免疫相关疾病中的应用。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免疫学实验中常用的一些基本概念。
免疫学实验主要涉及到免疫细胞、抗体和抗原的相互作用。
免疫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等。
抗体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一种特殊蛋白质,它可以识别和结合到体内外入侵的病原体,激活免疫系统进行防御。
而抗原则是一种能够引起免疫系统反应的物质,可以是细菌、病毒、真菌等。
在免疫学实验中,常见的实验方法包括免疫组化、流式细胞术、ELISA等。
免疫组化是一种用于检测组织或细胞中某一种特定蛋白质的方法,它可以通过使用特异性抗体来标记和检测目标蛋白质的位置和表达水平。
流式细胞术则是一种通过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表面标记和分析的方法,它可以对不同类型的免疫细胞进行鉴定和分类。
ELISA是一种用于检测和分析抗体和抗原相互作用的方法,它基于酶标记免疫吸附技术,可以测定目标物质的浓度和活性水平。
除了这些基本方法,免疫学实验还可以进一步应用于研究和治疗免疫相关疾病。
免疫学实验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免疫系统在疾病中的作用机制,例如自身免疫疾病、感染性疾病等。
通过实验手段,我们可以研究免疫细胞的活性和功能,并探索潜在的治疗策略。
例如,在免疫细胞治疗中,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手段提取、修饰和培养免疫细胞,并将其用于治疗癌症、自身免疫疾病等疾病。
此外,免疫学实验还有助于研发和评估新型的免疫药物和疫苗。
通过实验方法,我们可以研究药物在免疫系统中的作用机制和疗效,并评估其用于治疗疾病的潜力。
免疫学实验在疫苗研发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评估免疫细胞对疫苗的反应和效果,我们可以确定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总结起来,免疫学实验是一项非常重要且广泛应用的研究领域。
免疫药理学方法与技术简介
第六节免疫药理学实验方法与技术简介免疫药理学是介于免疫学和药理学间的边缘学科,主要研究药物对机体免疫系统和免疫功能的作用及其机制,为某些疾病药物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免疫药理学方法一般是采用体外的试管内研究和体内的整体研究相结合,体外试验研究可澄清药物对免疫应答某一特定环节如T细胞增殖、细胞因子等产生的具体影响,而整体研究则可探讨药物对抗原介导的的免疫应答、正常的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功能、同种异体移植排斥反应、异常免疫应答如超敏反应和自身免疫病以及初次及再次免疫应答等的影响。
在未来免疫药理学的研究领域中,基因工程、基因治疗、细胞因子治疗以及其它各种生物治疗的研究和应用将是研究的热点和前沿区域。
一、免疫细胞的分离与纯化体内外的免疫药理学实验研究都需要从动物或人的血液或淋巴组织中分离免疫细胞,获得高纯度的免疫细胞是进行本研究的最基本的前提条件。
外周血中白细胞的分离常用自然沉降法和高分子聚合物沉降法;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mononuclear cells,PMNC)分离多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
从淋巴组织中分离淋巴细胞悬液---制备脾细胞悬液、淋巴结细胞悬液、胸腺细胞悬液。
淋巴细胞的分离纯化包括:①分离PMNC中的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常用方法有玻璃粘附法、磁铁吸引法、羰基铁乳胶分层液法、补体溶解法及葡聚糖凝胶过滤法等。
②T细胞、B 细胞及T细胞亚群的分离纯化常用技术:E花结分离法、Percoll非连续性密度梯度离心分离法、洗淘法(panning)、补体细胞毒法、尼龙毛分离法、磁性激活细胞分离器(magnetic activated cell sorter,MACS)分离技术及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
二、药物对免疫系统功能影响的实验技术简介1、对免疫细胞表面抗原分子的影响对细胞表面的CD(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分化簇)抗原的检测与分析可通过细胞毒法、葡萄菌体蛋白A法、免疫细胞化学法和免疫荧光染色分析法等,借助流式细胞仪进行的免疫荧光染色分析法使该项技术的标准化、定量化和自动化水平大大提高,体内外药理试验均可采用之。
临床免疫学检验方法与应用
临床免疫学检验方法与应用免疫学是一门研究机体对抗病原体、维持免疫平衡的科学,其在临床诊断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免疫学检验方法多种多样,能够准确地检测机体的免疫状态,有助于诊断和治疗各种疾病。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临床免疫学检验方法及其应用。
1. ELISA法ELISA(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是一种常用的免疫学检验方法,通过酶标法测定抗体或抗原的存在量。
ELISA法可用于检测HIV、乙肝、梅毒等疾病的抗体水平,也可用于测定药物浓度或病毒载量。
由于ELISA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因此在临床诊断中得到广泛应用。
2. 免疫荧光法免疫荧光法是一种通过检测抗体或抗原在细胞或组织中的荧光信号来进行免疫检测的方法。
免疫荧光法被广泛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如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通过观察免疫荧光信号的强度和分布,可以判断患者的免疫状态和疾病程度。
3. 免疫印迹法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是一种通过检测抗体与特定抗原结合而形成的免疫复合物来进行检测的方法。
免疫印迹法主要用于检测蛋白质的表达水平和鉴别不同蛋白质。
在临床上,免疫印迹法常用于肿瘤标记物的检测和分析,有助于早期发现恶性肿瘤。
4. 细胞免疫学方法细胞免疫学是研究机体免疫细胞及其功能的学科,其方法主要包括细胞毒活性测定、淋巴细胞亚群分析、细胞因子测定等。
这些方法在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和移植排斥反应的诊断和治疗中起着关键作用。
5. 其他免疫学检验方法除了上述几种常见的免疫学检验方法外,还有许多其他方法,如流式细胞仪、PCR法、化学发光法等。
这些方法在特定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有其独特的应用价值,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多的诊断手段和治疗选择。
总结免疫学检验方法在临床诊断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能够帮助医生准确判断患者的免疫状态和疾病情况,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和调整。
不断发展的免疫学技术为医学进步提供了强大的支持,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进步,免疫学检验方法将在临床应用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免疫药理学
★ The adaptive immune system: Humoral immunity – B lymphocytes: antibodies
Cell-mediated immunity – T lymphocytes
Immunopharmacology
李春实
Definition:
Immunopharmacology is the intersection of
immunology and pharmacology. This research and medical science specialty focuses on drugs that affect the immune system, whether to suppress it, activate it, or manipulate it in some way. The most well-known immunopharmacology agents include anti-rejection drugs and vaccines.
(二)抗体与免疫反应的调节
用抗原免疫动物前或免疫初给动物输入针对该抗原的抗体, 则动物针对该抗原产生的抗体量大大下降,这一现象称为
抗体的反馈调节。
原因:
1.中和抗原: 2.BCR与Fc受体交联→激活胞内磷酸酶→与B细胞关联的细胞内 分子脱磷酸化→(-)信号转导→(-)B细胞增殖
(三)免疫细胞与免疫反应的调节
4 IL-2
B cell
plasma cells
Abnormal Immune Responses
免疫学实验技术概述
免疫学实验技术的发展趋势
自动化:实验技术 逐渐实现自动化, 提高实验效率和准
确性
微型化:实验技术 逐渐实现微型化, 降低实验成本和空
间需求
高通量:实验技术 逐渐实现高通量, 提高实验效率和检
测能力
跨学科融合:实验 技术与其他学科领 域交叉融合,推动 免疫学研究的发展
优点:快速、准确、 高通量
04
局限性:需要荧光标记 抗体,对细胞有损伤
免疫学实验技术
4
的注意事项
实验操作规范
实验前准备:熟 悉实验流程,准 备所需试剂和仪
器
实验过程中:严 格按照实验步骤 进行操作,注意
安全防护
实验结束后:及 时清理实验现场,
整理实验数据
实验记录:详细 记录实验过程和 结果,便于后续
02 应用:广泛应用于传染病、 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疾病的诊断和研究。
03 优点:灵敏度高、特异性 强、操作简便、快速。
04 局限性:需要标记抗体, 可能存在非特异性反应。
流式细胞术
01
原理:利用荧光标记抗 体,通过流式细胞仪对 细胞进行检测和分析
02
应用:免疫学、细胞生 物学、肿瘤学等领域
03
免疫学实验技术
3
的应用实例
免疫荧光技术
01
原理:利用荧光素标记抗体,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抗原抗体结合情况
02
应用:检测细胞表面抗原、细胞内抗原、细胞因子等
03
优点: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可定量分析
04
局限性:需要荧光显微镜,操作复杂,成本较高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药理学常见实验操作方法
药理学常见实验操作方法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内的活性、代谢、毒性和药物与生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等问题的学科。
药理学实验是药理学研究的重要手段,通过实验可以研究药物的药效、药代动力学、药物的药理作用和机制等方面的问题。
下面将介绍一些药理学常见的实验操作方法。
1. 细胞培养实验:细胞培养实验是研究药物对细胞的作用的一种常见的药理学实验方法。
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细胞系进行培养,如癌细胞、原代细胞等。
接下来,将药物加入到细胞培养基中,观察药物对细胞的影响,如细胞的增殖、凋亡、分化等。
可以使用细胞形态学方法、免疫组化、蛋白质分析等技术手段来评估药物对细胞的影响。
2. 动物实验:动物实验是研究药物在整个生物体内的药效和毒性的重要手段。
常见的动物实验包括药物的急性毒性实验、慢性毒性实验、药物代谢动力学实验、药效学实验等。
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动物模型,如小鼠、大鼠、猴子等。
然后,将药物给予动物进行观察和检测,如观察动物的行为、记录动物的生理指标、取动物组织样本进行药物浓度测定等。
3. 体外药物解剖学实验:体外解剖学实验是研究药物在体内分布、转化和代谢的重要手段。
常见的体外实验包括药物的分配实验、药物代谢实验、药物排泄实验等。
该实验通过收集和分析体内样本(如血液、尿液、组织)中的药物浓度以及代谢产物的浓度来评估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和排泄情况。
使用的方法包括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等。
4. 离体器官实验:离体器官实验是研究药物在特定器官上的药理作用的一种常见实验方法。
常见的离体器官实验包括离体心脏实验、离体肠段实验、离体骨骼肌实验等。
该实验将动物的某个器官取出,放置在体外培养液中,然后加入药物进行实验。
通过记录器官的生理活动的变化来评估药物对该器官的作用。
以上是药理学常见的一些实验操作方法,这些实验方法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深入了解药物的药理学特性和作用机制。
当然,在进行这些实验时,也需要遵守实验操作规范,保护实验动物的权益,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医学免疫治疗实验室技能项操作
医学免疫治疗实验室技能项操作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免疫治疗作为一种新型的癌症治疗手段,正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青睐。
在医学免疫治疗的实验室中,进行各项操作是确保治疗效果的关键步骤。
本文将详细介绍医学免疫治疗实验室的技能项操作。
一、细胞培养操作细胞培养是医学免疫治疗实验室中常见的操作之一,其操作流程如下:1. 无菌操作:在无菌工作台下进行,使用无菌技术,保证培养物不受到细菌和真菌的污染。
2. 培养基配制:根据实验需求,配制不同种类的培养基,确保细胞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和环境条件。
3. 细胞接种:将细胞按照一定的比例接种到培养皿或培养瓶中,注意细胞的密度和均匀性。
4. 细胞培养:将培养皿或培养瓶置于恒温培养箱中,控制好温度、湿度和CO2浓度,促进细胞的生长和增殖。
二、免疫分析操作免疫分析是评估免疫治疗效果的重要手段,包括ELISA、流式细胞术等,其操作步骤如下:1. 样品处理:对待测样品进行处理,如血清离心、细胞裂解等,提取目标物质。
2. 试剂配置:根据实验方案,配置所需的试剂和缓冲液,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3. 实验操作:按照操作步骤,依次将样品、试剂和标准品加入微孔板或试管中,进行反应和洗涤。
4. 测定结果:利用光谱仪或流式细胞仪等设备,测定反应产物的光学密度或细胞表面标记物的表达情况。
三、动物实验操作动物实验是评估免疫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的重要手段,包括小鼠模型、大鼠模型等,其操作流程如下:1. 动物选择: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动物模型,如裸鼠、BALB/c小鼠等。
2. 实验前准备:对动物进行适当的饲养和预处理,确保实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给药操作:根据实验方案,采用适当的给药途径和剂量,给予动物免疫治疗。
4. 观察记录:观察动物的生理指标和行为表现,记录实验数据,评估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医学免疫治疗实验室的技能项操作涵盖了细胞培养、免疫分析和动物实验等多个方面,需要操作人员具备扎实的实验技能和严谨的操作规范,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医学免疫学实验技术
医学免疫学实验技术医学免疫学实验技术是研究和应用免疫学原理和方法的一门学科。
它主要通过实验手段来观察和分析生物体对外界抗原的免疫反应,从而揭示机体的免疫机制和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
本文将从实验技术的基本原理、常用实验方法和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实验技术的基本原理免疫学实验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生物体对抗原的特异性免疫反应来检测、分离和定量抗原或抗体。
根据抗原和抗体的相互作用原理,可以通过免疫沉淀、电泳、免疫荧光、酶联免疫吸附等方法来分离和检测抗原或抗体。
同时,还可以利用免疫反应的特异性和高度敏感性来检测和定量微量物质。
二、常用实验方法1. 免疫沉淀法:该方法利用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将抗原-抗体复合物与载体(如蛋白A、蛋白G等)结合,经过离心沉淀后,可以分离出抗原和抗体。
2. 免疫电泳法:该方法将待测样品经过电泳分离后,利用抗体与目标抗原的结合,形成免疫沉淀带。
通过电泳分离的方式,可以实现对不同抗原的检测和分离。
3. 免疫荧光法:该方法利用荧光标记的抗体与待测样品中的抗原结合,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荧光信号的强弱来检测抗原的存在和定量。
4. 酶联免疫吸附法:该方法利用酶标记的抗体与待测样品中的抗原结合,通过酶的催化作用,将底物转化为可见的产物,从而实现对抗原的检测和定量。
三、应用领域医学免疫学实验技术在临床诊断、疾病预防和药物研发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1. 临床诊断:免疫学实验技术可以用于检测和诊断各类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肿瘤等。
例如,通过检测患者体液中的特定抗体或抗原,可以判断患者是否感染了某种病原体或患有某种疾病。
2. 疾病预防:免疫学实验技术可以用于疫苗的研制和评价。
通过检测疫苗接种后患者体内产生的特定抗体水平,可以评估疫苗的免疫效果,并为疫苗的改良和研发提供依据。
3. 药物研发:免疫学实验技术可以用于药物的研发和评价。
通过检测药物对免疫反应的影响,可以评估药物的免疫调节作用和毒副作用,为药物研发提供参考。
医学免疫药理学基础知识项操作
医学免疫药理学基础知识项操作医学免疫药理学是一门关于人体对病原体的抵抗和治疗机制的学科。
通过药物的干预,可以有效加强人体免疫系统的防御功能。
本文将介绍医学免疫药理学的基础知识,以及相关的实验操作。
一、免疫系统的基础知识人体的免疫系统是由一系列不同的细胞和分子组成的。
其中,主要的免疫细胞包括T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
这些细胞可以分别执行不同的免疫功能,包括识别和攻击外来病原体、产生抗体以及清除已受损细胞等。
为了确保免疫系统能够正常地运作,还需要有一些重要的分子和信号通路。
这些分子包括白细胞介素、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等。
它们能够在免疫系统的各个环节中发挥重要作用,促进免疫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和通讯。
二、免疫药理学的基础知识免疫药理学是一门探讨药物干预免疫系统的学科。
在免疫药理学中,常见的药物包括免疫抑制剂、免疫调节剂、免疫增强剂等。
它们能够影响免疫系统的各个环节,从而在治疗疾病和预防感染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在免疫药理学的研究中,药物的药效和毒性是非常重要的关注点。
药效是指药物对免疫系统的影响程度,包括免疫细胞的活化或抑制、细胞因子的产生和分泌等。
毒性是指药物对人体的有害反应,包括免疫功能的下降、免疫器官的损伤等。
充分了解药效和毒性是确保药物安全和有效的关键。
三、实验操作1. 细胞培养实验细胞培养技术是免疫药理学中常用的实验操作之一。
在细胞培养实验中,首先需要准备需要研究的免疫细胞来源,比如从小鼠的骨髓或人类的外周血中分离出淋巴细胞。
然后将这些细胞种植在适合的培养基中,并添加相应的生长因子和激活剂,以诱导细胞的活化或增殖。
最后可以通过检测细胞表面标记分子或细胞因子的产生等方式,对细胞的活化效果进行评估。
2. 动物实验动物实验是免疫药理学中不可或缺的实验技术之一。
主要的动物模型包括小鼠、大鼠、兔子等。
在动物实验中,研究者可以通过给动物注射药物、感染病原体等方式,模拟人体免疫反应或治疗疾病。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动物福利、安全防护等问题,遵守相关的伦理法规。
(基础医学)免疫学实验技术
实验方法
免疫3~4次以后从耳静脉取血检测效价 • 酶联法:1:104以上,能达到1:106。 • 免疫双扩散: 1:16以上,能达到1:64
效价达到要求的可放血制备血清 • 可一次放血(颈动脉) • 也可多次取血(耳静脉)
多抗的特点
多抗是单抗的混合物,因此多抗的性质是一个群体综合 的性质。
基础免疫 • 0.5ml抗原(含0.25~0.5mg蛋白或108颗粒抗原) • 0.5ml佛式完全佐剂(CFA) • 制备抗原-佐剂乳化液 • 背部、颈部皮下多点注射或腿部肌肉注射
加强免疫 • 间隔2-4周,可进行多次 • 0.5ml抗原(蛋白量减半) • 0.5ml佛式不完全佐剂(IFA) • 制备抗原-佐剂乳化液 • 背部、颈部皮下多点注射或腿部肌肉注射
放血制备血清: 可一次放血(颈动脉) 也可多次取血(耳静脉)
佐剂的作用机理: 延长抗原的作用时间 增强吞噬作用 刺激抗原提呈
取血测效价: 加强免疫两次或 三次以后的第7天取
血。
促进细胞因子分泌 诱导淋巴细胞分裂、增殖 影响T细胞“极化”
实验方法
新西兰大耳白,2000g(雌雄均可),健康,无病原
特点
• 成本较低,步骤较复杂。 • 抗体回收率很低。 • 抗体纯度高,电泳后杂带很少,适合于各种标记。 • 需要高速离心机,耐高速离心的玻璃离心管。
离子交换法
原理
• 利用溶液中各种带电粒子与离子交换剂之间结合力的差异进行物质分离. • DEAE是一种阴离子交换剂,自身带正电荷
(Diethylaminoethyl,二乙氨基乙基) • 将样品的pH值调至等电点以上,使样品带负电荷. • 采用盐溶液洗脱,通过高浓度的带同种电荷的离子(Cl-)置换被分离的组分.
药理学实验基础知识点总结
药理学实验基础知识点总结药理学实验是药物发现、研究和开发的重要环节,通过实验对药物的药理学特性进行评估,包括药理学作用、药动学、毒性等。
药理学实验要求严谨的实验设计和操作,同时也需要具备丰富的药理学知识和实验技能。
本文将针对药理学实验的基础知识点进行总结,包括实验设计、药理学作用评价、药动学评价、毒性评价等方面的内容。
一、药理学实验的基础知识点1. 实验设计实验设计是药理学实验的重要环节,合理的实验设计可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常见的实验设计包括随机对照实验、对照组设计、交叉设计等。
在实验设计中需要考虑到实验对象的选择、样本数量、实验组织、数据分析等方面的内容。
2. 药理学作用评价药理学作用评价是对药物在生物体内产生的药理效应进行评估。
常见的药理学作用评价方法包括体外实验、体内实验、生物化学实验等。
通过这些实验可以评价药物对生物体的生理功能、生化代谢等方面的影响。
3. 药动学评价药动学评价是对药物在生物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动力学过程进行评估。
常见的药动学评价方法包括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体内动力学参数的测定等。
通过这些实验可以评价药物在生物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性。
4. 毒性评价毒性评价是对药物在生物体内产生的毒性反应进行评估。
常见的毒性评价方法包括急性毒性实验、慢性毒性实验、致畸毒性实验等。
通过这些实验可以评价药物对生物体产生的毒性效应和毒性机制。
二、药理学实验的常用技术和方法1. 细胞培养技术细胞培养技术是现代药理学实验中常用的技术之一,通过对细胞系和细胞器官进行培养,可以评价药物对细胞的毒性和药理学作用。
常用的细胞培养技术包括细胞传代培养、凋亡检测、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等。
2. 动物实验技术动物实验技术是药理学实验中常用的技术之一,通过对动物进行给药和实验观察,可以评价药物的药理学作用、药代动力学特性和毒性效应。
常用的动物实验技术包括造模实验、行为学实验、代谢实验等。
3. 分子生物学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是药理学实验中常用的技术之一,通过对药物靶标和信号通路进行研究,可以揭示药物的作用机制和药效基础。
用免疫学相关实验技术及方法
第一节 免疫学方法概论
一、免疫学方法的发展史 1796年:Jenner发明了接种牛痘方法预防天花
2个世纪后被广泛接受 1979年 WHO宣布天花灭迹 19世纪末期:koch发现病原体是感染性疾病病因
促进了实验免疫学的发展
19世纪80年代:Pasteur 预防鸡霍乱的疫苗 狂犬病疫苗
1980:PCR技术 生物芯片技术 转基因动物技术
免疫学方法就是通过实验证实机体免疫反应的过程 基本参与单位有:抗原
抗体 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
第二节 体液免疫学方法
一、抗原制备 1. 天然抗原制备 (1)粗抗原的提取:冻融法、冷热交替法、超声法 (2)粗抗原纯化: 选择性沉淀法:盐析沉淀法、核酸沉淀法 凝胶过滤和离子交换层析 亲和层析法 蛋白电泳
2. 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制备 由一个识别一种抗原表位的B细胞克隆产生的同源抗体 产生方法:B细胞克隆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产生
的杂交瘤细胞
3. 基因工程抗体 (engineer antibody) 应用抗体库技术产生 将某种动物所有抗体的可变区基因克隆到质粒或噬菌体中 并表达 利用不同抗原筛选出携带特异抗体的基因克隆,从而获得 特异性抗体
1888:Behring发现了抗体 Methchnikoff发现了巨噬细胞
20世纪初:发现了调理素,体液因素可影响吞噬细胞功能 1900-1930:认识了过敏反应,发现了血清病
Arthus反应,皮肤反应 调理作用,补体结合反应 疫苗研究有了新发展:BCG--结核
白喉毒素--白喉
1935-1957:抗体纯化,鉴定及测定技术 凝胶内沉淀技术,抗原抗体 免疫电泳等血清血技术
常用免疫学相关实验技术及方法(1)
2. 合成抗原制备 化学合成高分子氨基酸聚合物,即多肽。 合成肽与载体蛋白连接后能有效诱导抗体产生免疫应答 常用方法:tea bag method 纯化方法:反向高效液相色谱法
二、抗体制备 1. 多克隆抗体制备(polyclonal antibody)
多克隆抗体是指在自然免疫或免疫动物后产生的具 有不同特异性和亲和性的多种抗体混合分子。具有抗多 种不同抗原的表位。
1888:Behring发现了抗体 Methchnikoff发现了巨噬细胞
20世纪初:发现了调理素,体液因素可影响吞噬细胞功能 1900-1930:认识了过敏反应,发现了血清病
Arthus反应,皮肤反应 调理作用,补体结合反应 疫苗研究有了新发展:BCG——结核
白喉毒素——白喉
1935-1957:抗体纯化,鉴定及测定技术、 凝胶内沉淀技术,抗原抗体、 免疫电泳等血清血技术
2. 单克隆抗体制备(monoclonal antibody) 单克隆抗体是指由一个识别一种抗原表位的B细胞
克隆产生的同源抗体。 产生方法:B细胞克隆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产生的杂 交瘤细胞
3. 基因工程抗体 (engineer antibody) 应用抗体库技术产生 方法:将某种动物所有抗体的可变区基因克隆到质粒或 噬菌体中并表达,然后利用不同抗原筛选出携带特异抗 体的基因克隆,从而获得特异性抗体。
(四)免疫组织化学技术(immunolhistochemistry)
检测组织切片中蛋白分子在细胞中分布的另一种方法(类似于免疫 荧光技术)为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该方法是用化学的方法将酶与抗体 结合起来(类似于ELISA),然后将标记的抗体与组织切片中的抗原产 生特异性的结合。结合后的抗原、抗体复合物中含有的酶可将再加入 的无色酶底物通过化学反应呈色,最终借助显微镜在细胞、亚细胞水 平检测各种抗原物质及其分析。
免疫药实验方法药理实验方法学
第一节 概述
一、免疫学研究概况
免疫学的3个时期: 经验免疫期 科学免疫期 现代免疫期
●经验免疫学时期
中国明代,正式记载接种“人痘”,预防天 花
18世纪中叶,英国医生Edward Jenner 种牛 痘预防天花
目前,通过全球性大面积疫苗接种我们已经 消灭了天花病毒
● 科学免疫学时期
吞噬指数=
被吞噬的CRBC 200个巨噬细胞
÷2
CRBC被消化的程度,通常分4级: Ⅰ级:未消化。CRBC完整,胞质浅红或浅黄带 绿色,胞核呈浅紫红色。
Ⅱ级:轻度消化。胞质浅黄绿色,胞核固缩呈紫 蓝色。
• 不出现病情的波动和复发情况, 也没有的皮下结 节, 浆膜炎, 血管炎等表现,不出现类风湿因子及 抗核抗体
• 卵蛋白诱导的关节炎模型
• 卵蛋白+福氏佐剂混匀, 注入动物背部皮下, 致敏, 末次 注射后一周于关节内注入溶解的卵蛋白, 24小时内此关节 出现红肿热痛等急性炎症的表现, 发病率达100%。
【实验步骤】
(1)取小鼠,随机分组,给药。 (2)末次给药后30min,每鼠iv印度墨汁 0.05~0.1ml/10g体重。 (3)于1min(t1)和5min(t5)后,每鼠眼 眶静脉取血20ml,加到2ml 0.1%NaCO3溶液 中摇匀。 (4)测OD680nm,计算廓清指数(K)、吞 噬指数。
免疫缺陷病:先天性及继发型免疫缺陷病
自身免疫病:类风湿性关节,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 综合征,多发性硬化
移植排斥和移植物抗宿主反应
目前临床所用的影响免疫功能的药物有:
● 免疫增强药:胸腺素、卡介苗、干扰素(免疫 调节)、左旋咪唑等。
● 免疫抑制药:环孢素A、他克莫司、糖皮质激 素、环磷酰胺、抗淋巴细胞球蛋白。
免疫学研究方法与技术
免疫学研究方法与技术免疫学作为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生物体如何抵抗外来病原微生物入侵以及如何维持自身免疫平衡。
为了深入了解免疫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疾病的机制,研究人员使用各种方法和技术来开展免疫学研究。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免疫学研究方法和技术。
1. 免疫细胞染色技术免疫细胞染色技术是一种用于检测和分析免疫细胞在组织中的分布和数量的方法。
常用的染色方法包括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HC)和免疫荧光染色(IF)。
IHC方法通过使用特异性抗体来标记目标细胞或蛋白质,然后使用染料或酶标记的二抗来检测特异性信号。
IF方法利用荧光染料来标记抗体并使用荧光显微镜观察。
2. 免疫荧光检测技术免疫荧光检测技术是一种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来检测和分析特定抗原或抗体的方法。
它利用荧光染料标记的抗体与目标抗原结合,并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发射的荧光信号。
这种方法具有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常用于检测抗原在细胞和组织中的定位和表达水平。
3. 免疫蛋白质检测技术免疫蛋白质检测技术用于检测和分析免疫系统中的蛋白质。
常用的方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和免疫印迹分析(Western blot)。
ELISA方法使用特异性抗体来检测和定量特定抗原的水平。
Western blot则通过将蛋白质沉淀、电泳分离、转移和与特异性抗体结合来检测和分析特定蛋白质的表达和修饰。
4.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是一种通过组织切片来检测和分析目标蛋白质在组织中的表达和定位的方法。
它利用特异性抗体与目标蛋白质结合,并使用染料或酶标记二抗来检测信号。
这种方法可以提供细胞定位、组织分布以及蛋白质表达和定量信息。
5. 免疫流式细胞术免疫流式细胞术是一种用于检测和分析单个细胞中特定抗原和蛋白质的方法。
它利用荧光标记的抗体与细胞中的目标结合,并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和分析荧光信号。
这种方法可以提供单个细胞水平的多参数分析,用于研究免疫细胞的表型、功能和亚群分布等。
6. 免疫基因组学技术免疫基因组学技术用于研究免疫系统的基因表达和调控。
医学免疫学实验技术
感谢观看
汇报人:XX
免疫荧光技术 ( I FA ) 、 免 疫
印迹技术 (Western
blot)等
注意事项:避 免非特异性反 应,保证实验 结果的准确性
免疫细胞分离与培养技术
免疫细胞分离 技术:包括磁 珠分选法、流 式细胞仪分选
法等
免疫细胞培养 技术:包括T细
胞、B细胞、 NK细胞等细胞
的培养方法
免疫细胞功能 检测:包括细 胞增殖、细胞 因子分泌、细 胞凋亡等检测
实验技术发展历程
19世纪末:免 疫学实验技术的 萌芽阶段
20世纪初:免 疫学实验技术的 初步发展
20世纪中叶: 免疫学实验技术 的快速发展
21世纪初:免 疫学实验技术的 现代化和智能化
3
医学免疫学实验常用技术
抗原抗体反应技术Leabharlann 原理:抗原与 抗体特异性结
合
应用:检测抗 原、抗体或免
疫复合物
方法:酶联免 疫吸附试验 (ELISA)、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医学免疫学实验技术
汇报人:XX
目录
01 02 03 04 05
添加目录项标题 医学免疫学实验技术概述 医学免疫学实验常用技术 医学免疫学实验技术的应用 医学免疫学实验技术的挑战与展望
1
添加目录项标题
2
医学免疫学实验技术概述
定义与分类
医学免疫学实验 技术:通过实验 方法研究免疫系 统、免疫反应和 免疫性疾病的科
5
医学免疫学实验技术的挑战与展望
实验技术的局限性
实验方法:部分实验方法存在局限性,可能影响实验结果 实验设备:部分实验设备性能有限,可能影响实验结果 实验材料:部分实验材料质量不稳定,可能影响实验结果 实验人员:部分实验人员技术水平有限,可能影响实验结果
免疫学实验指导解析
实验一免疫球蛋白的粗提(盐析法)一、实验目的1、学习免疫球蛋白的粗提方法2、实践IgG分离纯化过程3、了解分离纯化抗体的原理二、实验原理随着免疫学的发展和需要,免疫球蛋白的纯化和其成分的提纯成为必不可少的手段。
纯化的方法很多,有单一法,常用盐析法、凝胶柱层析、离子交换剂层析以及免疫亲和层析等技术对血清抗体进行分离纯化。
但大多数采用二步法以上相结合的方法,特别是以硫酸铵提纯为基础,再经过透析或层析柱的方法来提高免疫球蛋白及其各成分的纯度最为常用。
硫酸铵溶液能使蛋白质胶体脱水并中和其电荷而使之沉淀下来(称为盐析)。
不同浓度的硫酸铵盐析蛋白成分不同,利用这一原理提取所需的免疫球蛋白成分。
盐析只能粗提,为了获得纯化的免疫球蛋白成分,必须进一步采用层析的方法进行分离。
水膜与同性电荷的排斥作用是蛋白质胶体稳定的基础,在蛋白质胶体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NH4)2SO4或Na2SO4盐类,使溶液中大部分自由水分子转变为离子水化分子,降低蛋白质极性基团与水分子的相互作用,破坏蛋白质水膜,蛋白质溶解度也随之降低。
蛋白质由于分子质量和携带的电荷不同,可在不同浓度的高盐溶液内分级析出。
33% (NH4)2SO4为沉淀IgG的最适饱和度。
二、实验材料与试剂配制1.人全血清(购买商品)2.硫酸铵饱和溶液硫酸铵800g~850gH2O 1 000ml加热至绝大部分溶质溶解为止,趁热过滤,置室温过夜,然后以28%NH4OH 调pH至7.0(不调pH值也可以)。
注:硫酸铵以质量优者为佳,因次品中含有少量重金属对蛋白质巯基有影响。
如次品必须除去重金属,可在溶液中通入H2S,静置过夜后滤过,加热蒸发H2S即可。
3.0.01Mol/L pH7.4 PBS液A液:0.10Mol/L NaH2PO4液NaH2PO4·2H2O 15.60g加H2O至 1 000mlB液:0.10Mol/L Na2HPO4液Na2HPO4·12H2O 35.80g加H2O至 1 000ml取A液19ml,B液81ml加水至1 000ml即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节免疫药理学实验方法与技术简介
免疫药理学是介于免疫学和药理学间的边缘学科,主要研究药物对机体免疫系统和免疫功能的作用及其机制,为某些疾病药物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免疫药理学方法一般是采用体外的试管内研究和体内的整体研究相结合,体外试验研究可澄清药物对免疫应答某一特定环节如T细胞增殖、细胞因子等产生的具体影响,而整体研究则可探讨药物对抗原介导的的免疫应答、正常的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功能、同种异体移植排斥反应、异常免疫应答如超敏反应和自身免疫病以及初次及再次免疫应答等的影响。
在未来免疫药理学的研究领域中,基因工程、基因治疗、细胞因子治疗以及其它各种生物治疗的研究和应用将是研究的热点和前沿区域。
一、免疫细胞的分离与纯化
体内外的免疫药理学实验研究都需要从动物或人的血液或淋巴组织中分离免疫细胞,获得高纯度的免疫细胞是进行本研究的最基本的前提条件。
外周血中白细胞的分离常用自然沉降法和高分子聚合物沉降法;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mononuclear cells,PMNC)分离多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
从淋巴组织中分离淋巴细胞悬液---制备脾细胞悬液、淋巴结细胞悬液、胸腺细胞悬液。
淋巴细胞的分离纯化包括:①分离PMNC中的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常用方法有玻璃粘附法、磁铁吸引法、羰基铁乳胶分层液法、补体溶解法及葡聚糖凝胶过滤法等。
②T细胞、B 细胞及T细胞亚群的分离纯化常用技术:E花结分离法、Percoll非连续性密度梯度离心分离法、洗淘法(panning)、补体细胞毒法、尼龙毛分离法、磁性激活细胞分离器(magnetic activated cell sorter,MACS)分离技术及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
二、药物对免疫系统功能影响的实验技术简介
1、对免疫细胞表面抗原分子的影响对细胞表面的CD(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分化簇)抗原的检测与分析可通过细胞毒法、葡萄菌体蛋白A法、免疫细胞化学法和免疫荧光染色分析法等,借助流式细胞仪进行的免疫荧光染色分析法使该项技术的标准化、定量化和自动化水平大大提高,体内外药理试验均可采用之。
2、对免疫细胞功能的影响常用:3H-TdR掺入试验、固相抗CD3单克隆抗体诱导细胞增殖的检测、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抗原刺激的T细胞增殖反应、预激淋巴细胞对抗原的增殖反应等。
3、淋巴细胞功能的体内实验小鼠接触性超敏反应、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raft-versus-host disease,GVHD)、迟发性超敏反应(delayed-type hypersensitivity,DTH)、体内检测T H细胞活性。
4、对B细胞影响的体内外实验血清中IgG、IgA、IgM的测定(单向免疫扩散法、散射比浊法);抗体生成细胞检测(溶血空斑试验、溶血分光光度法)。
5、对单核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实验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实验、白色念珠菌3H葡萄糖掺入实验、单核巨噬细胞对肿瘤细胞的细胞毒反应测定、单核因子测定等。
6、对超敏反应影响的体内外实验总IgE水平测定: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放射免疫单扩散法(radioactive single radial diffusion,RSRD)、免疫斑点法(dot immunobinding assay,DIBA)、反向被动血凝法(reversed passive hemagllutination assay,RPHA)、纸片放射免疫吸附试验(paper radio immunosorbent test,PRIST)。
特异性IgE抗体测定:ELISA、放射过敏原吸附试验(radioallergosorbent test,RAST)、P-K试验、被动皮肤过敏反应(passive cutaneous anaphylaxis,PCA)、皮内试验(intradermal test)。
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体外合成IgE的测定:微量固相放射免疫测定法(microtiter solid-phase
radioimmunoassay,MSPRIA)和ELISA法。
参与I型超敏反应介质的测定:相应介质试剂盒测定,如LTs试剂盒。
动物模型:如过敏性哮喘模型等。
三、影响免疫功能的药物药效学研究原则
根据药物对免疫功能的影响进行分类,可分为免疫增强剂、免疫调节剂和免疫抑制剂。
1、免疫增强剂和免疫调节剂的免疫药理学研究
免疫增强剂和免疫调节剂可分为两大类:生物类和化学合成化合物类。
生物制品类包括菌苗、细菌的某些成分如脂多糖、真菌产物、免疫细胞的产物如细胞因子和免疫球蛋白、免疫细菌如LAK细胞、自然化合物及中草药及其单体成分等。
化学合成化合物类包括含硫化合物、多聚核苷酸等。
这些药物的药理作用因用药方案不同,如给药途径、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等,会导致不同的药效;另外,药物本身的纯度和药物受试对象的种系、年龄、疾病类型与程度及遗传背景亦会对药效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进行实验设计时要全面考虑这些因素。
临床上免疫增强剂和免疫调节剂主要用于原发性和继发性免疫缺陷病、自身免疫病、
肿瘤及慢性微生物感染的治疗,故选择实验动物模型时,应考虑采用免疫缺陷模型动物、荷
瘤动物、自身免疫病模型及相应病原体感染动物模型。
2、免疫抑制剂的免疫药理学研究
免疫抑制剂的筛选程序一般是先进行体外实验,然后进行体内实验。
动物的体内实验多采用
实验性过敏性脑脊髓炎和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的病理模型和新西兰NZB小鼠。
在动物
实验时,应考虑动物的品系、对免疫应答所影响的环节、治疗指数、给药途径、最佳治疗方
案等。
在免疫药理学研究之后,还应进行基础药理学研究、药物的急性和慢性毒性研究、药
物的动力学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