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整理(图)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上册各章节知识结构图

八年级物理上册各章节知识结构图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总结和论证→_______________→交流与合作机械运动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叫做单位。

为方便交流,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叫(简称SI)。

2、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其他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1km=1000m;1dm=0.1m;1cm=0.01m;1mm=0.001m;1μm=0.000001m;1nm=0.000000001m。

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②测量时刻度尺的,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③读数时,并且对正观测点,不能仰视或者俯视。

3、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

时间的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

1h=60min1min=60s。

4、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

误差的产生与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的人有关。

减少误差方法:、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误差与错误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二、运动的描述1、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物理学里把叫做机械运动。

2、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叫做参照物。

参照物的选择: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参照物(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作参照物)。

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

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三、运动的快慢1、物体运动的快慢用表示。

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路程越长,它的速度就越快;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花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快。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

在物理学中,为了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采用“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的方法,也就是将物体运动的路程除以所用时间。

这样,在比较不同运动物体的快慢时,可以保证时间相同。

八年级物理第1-3章知识点总结打印版

八年级物理第1-3章知识点总结打印版

第一章机械运动1、长度的国际单位制单位:米(m);常用单位有:Km; m(dm, cm); mm; μm; nm。

(各单位之间是103进制,(m与dm、cm、mm之间是10进制除外)。

1km=1000m=103m 1dm=0.1m=10-1m 1cm=0.01m=10-2m 1mm=0.001m=10-3m 1μm =0.000001m=10-6m 1nm=0.000000001m=10-9m2、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

3、刻度尺的使用方法:(1)观察刻度尺的量程和分度值以及零刻线是否磨损(零刻线磨损的应从其它刻度线量起)。

(2)测量时视线应与所测量位置相平。

4、刻度尺读数的方法:可读的数值+ 估计值= 记录的数字。

5、时间的国际单位制单位是:秒(s),其它常用单位有:小时(h);分(min)。

1 h = 60 min; 1min = 60s .6、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7、减少误差的方法有:(1)采用精确的测量工具。

(2)改进测量方法。

(3)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特殊方法测量 :(1)累积法如测细金属丝直径或测张纸的厚度等(2)卡尺法(3)代替法8、误差与测量错误的区别:测量的错误可以消除,误差只能减少不能消除。

9、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10、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被选作标准(事先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

参照物研究机械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1)参照物并不都是相对地面静止不动的物体,只是选哪个物体为参照物,我们就假定物体不动。

(2)参照物可任意选取,但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对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可能不同。

3、相对静止:两个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运动的物体,或它们之间的位置不变,则这两个物体相对静止。

11、月亮在云层中穿行,参照物是云。

12、速度单位的换算:(1)1m/s = 3.6km/h ; (2) 10m/s = 36km/h ; (3) 5 m/s = 18km/h ; (4) 15m/s = 54km/h ; (5) 2 m/s = 7.2km/h ; (6) 20m/s = 72km/h ;13、速度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苏科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归纳(第2章 物态变化)

苏科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归纳(第2章 物态变化)

苏科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归纳第2章物态变化一、物质的三态1.水的三态:固态(冰)、液态(水)、气态(水蒸气,水蒸气看不见)。

①其他物质一般也有三态。

②物质的三态的形成与温度有密切的关系。

2.酒精灯的使用:①用外焰加热;(因为外焰温度高)②禁止用一个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③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不能吹灭;④出现意外时,不要惊慌,用湿抹布铺盖。

3.物态变化:物质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的变化。

①固态、液态、气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②物质以什么状态存在和物体的温度有关。

重点:云、霜、露、雾、雨、雪、雹、“白气”的形成。

(1)温度高于0℃时,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成为露;附在尘埃上形成雾。

(2)温度低于0℃时,水蒸气凝华成霜。

(3)水蒸气上升到高空,与冷空气相遇液化成小水滴,就形成云,大水滴就是雨;云层中还有大量的小冰晶、雪(水蒸气凝华而成),小冰晶下落可熔化成雨,小水滴再与0℃冷空气流相遇时,凝固成雹。

(4)“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

二、温度1.温度: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注意:①热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高;冷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低。

②若两个物体冷热程度一样,则它们的温度相同。

③我们凭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一般不可靠。

2.摄氏度:(1)温度常用的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2)摄氏度的规定: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然后把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

三、常用温度计1.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造的。

2.温度计的构成:玻璃泡、均匀的玻璃管、玻璃泡中装适量的液体(如酒精、煤油、水银)、刻度。

3.温度计的使用:(1)“看”:使用前要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每个小刻度表示多少温度),并估测液体的温度,不能超过量程。

(2)“测”:测量时,要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不能接触容器壁和容器底部。

八年级物理上册物态变化知识结构图新版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物态变化知识结构图新版教科版

【例1】如图所示温度计甲的示数为_2_._4_℃___,读作__二__点__四__摄__氏__度__; 温度计乙的示数为_-__1_._8_℃____,读作_零__下__一__点__八__摄__氏__度__。
【错解】2.2 ℃ 2.2摄氏度 2.1 ℃ 2.1摄氏度 【错因分析】由于图中没有提供出0 ℃对应的刻度,做题时没有观察 温度计数字大小的排列特点及分度值,而凭直观得出错误的结论。甲图 液柱对应的温度是0 ℃以上,乙图液柱对应的温度是0 ℃以下;分度值都 是0.2 ℃。
【例4】寒冷的冬天,居民楼的玻璃窗上会起“雾”或结“冰花”。下 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玻璃窗上的“雾”是水蒸气液化生成的 B.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升华生成的 C.“冰花”结在玻璃窗的内表面 D.“雾”出现在玻璃窗的内表面 【错解】C、D 【错因分析】不理解“雾”“冰花”的形成原因。冬天,室内温度比 外界温度高,在室外温差较小时,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在玻璃内侧放热 液化成雾,形成小水珠;当室内外温度相差较大且液间气温低于0 ℃时 ,室内水蒸气直接在玻璃内侧放热凝华形成冰花。
物 态 变 化
物态:固态、液态、气态
定义: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
摄氏温度的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 ℃,把沸水的温度规 定为100 ℃,把0 ℃到100 ℃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就是1 ℃

原理:感温液的热胀冷缩 单位:摄氏度( ℃)
测量⇒温度计
举一反三 3.在烧热的油锅内溅入水滴时,会听到“噼啪”的响声,并溅起油来 ,其主要原因是( C ) A.溅入的水温度低 B.水是热的不良导体 C.水的沸点比油的沸点低 D.水的凝固点比油的大 易错点三:生活中“白气”的形成原因解释不清 易错现象:对“白气”“冰花”“水雾”等现象及其成因不能正确理 解。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梳理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梳理

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梳理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长度的测量:(1)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用符号表示为。

另外还有7个单位,设法记住他们的符号及换算倍率。

1k m=m,1m=dm=cm=mm=um=nm,。

还有英尺、码、光年等也是的单位.(2)测长度的基本工具是,还有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也是测的工具;2、刻度尺的正确使用:(1)测量前首先要观察刻度尺的、和零刻线是否磨损;(2)测量时的方法:刻线与被测物体对齐,且尺要沿着或平行于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与垂直,厚刻度尺有刻度的面要紧贴被测物体,计数时要估读到的下一位,测量结果由和组成。

多次测量取作为测量结果。

这样可减少误差。

3、一个中学生的身高为1.58,一本书的厚度为10,一张纸的厚度为100。

4、小组同学用刻度尺测同一本物理课本的宽度,你的结果是18.41cm 。

结果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准确值、估计值、单位,你的结果的准确值是,估计值是,单位是.5、正确估读:如图1,图中物体的长度为cm,其中的估读值为cm.(2)如图2,图中物体的长度为cm。

图3中物体的长度记为cm。

(图1)(图2) (图3)6、长度的一些特殊测量:累积法测一张纸的厚度、测细铜丝直径;细线重合法测曲线的长度;滚动法:轮子滚动法测曲线的长度;配合法:三角板与刻度尺配合测立体物体的长度:右图圆的直径为cm。

测得200页书纸的厚度为1cm,则一张书纸的厚度为mm.把细铜丝紧密排绕在铅笔上,测得30圈的总宽度如图,则细铜丝的直径为mm。

7、时间的测量:(1)、时间的单位有、、。

其中国际制单位是。

测量时间的工具是。

你知道哪些类型的钟表?答:。

1h= min= s;1min= s;30min= h (2)、机械停表的使用方法:一走、二、三恢复。

外圈指针读数表示多少,内圈指针读数表示多少(分或秒)8、误差是与之间的差异。

误差与错误不同,能消除,只能减小,不能消除。

(2)、减小误差的方法有、、.其中取平均值时,平均值的位数与已知测量值位数相同,多余的四舍五入。

八年级上册物理每章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物理每章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物理每章知识点第一章机械运动。

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 长度单位: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常用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为:1km = 1000m,1m = 10dm,1dm = 10cm,1cm = 10mm,1mm = 1000μm,1μm = 1000nm。

- 测量长度的工具:刻度尺。

使用刻度尺时要注意:刻度尺的量程;刻度尺的分度值(刻度尺相邻两刻度线间的距离,它决定测量的精确程度);零刻度线是否磨损。

测量时,物体的一端要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若零刻度线磨损,则与某一整刻度线)对齐,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并且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 时间单位: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常用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

1h = 60min,1min = 60s。

测量时间的工具:秒表、停表等。

2. 运动的描述。

- 机械运动: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 参照物: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被选作参照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但不能选择研究对象本身为参照物。

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3. 运动的快慢。

- 速度: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速度等于路程与时间之比,公式为v = (s)/(t),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m/s),常用单位还有千米每小时(km/h),1m/s = 3.6km/h。

-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不随路程和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 变速直线运动:物体做直线运动时,速度大小发生变化的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平均速度:表示变速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公式为v=(s)/(t)(这里的s是总路程,t是总时间)。

第二章声现象。

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 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汇总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汇总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汇总机械运动考点1—长度的测量(1)测量工具:刻度尺、皮尺、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2)长度单位:○1基本单位:米(m)○2常用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3单位换算:(3)常考长度估测:○1普通中学生的身高大约是1.6 m,腿长大约是80 cm;○2教室每层楼高约为3 m;○3成年人走两步的距离大约是1.5 m;○4一元硬币的直径约为3 cm;○5一百元人民币的长度约为15 cm;○6课桌的高度大约是0.75 m;○7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 cm,宽度约为18 cm.考点2—用刻度尺测量长度1.量程:刻度尺的测量范围.如图所示刻度尺的量程为0~10m.2.分度值: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它决定测量的精确程度如图所示,常见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0.1cm).3.使用(1)看:看量程、看分度值、看零刻度线.(2)放:零刻度线要对齐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贴被测物体且与被测边保持平行,不能歪斜.(3)读:视线要垂直刻度线,若零刻度线已经磨损,测量时可使待测物体的一端对准某一整刻度线,待测物体的长度等于末端所对应的刻度值减去初始端所对应的刻度值。

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4)记:测量值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4.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1)累积法:测量细钢丝直径、纸张厚度等微小长度时,先测出n个相同长度的物体的总长度L,则有l=L/n。

(2)滚轮法:待测的长度是弯曲的,并且在长度很长的情况下,无法直接测量,可采用滚轮法.例如,测环形跑道的路程,可以先测出一个轮的周长C,再用轮在待测的路程上滚动,记下滚动的圈数n,则有s=nC。

(3)化曲为直法:用此方法测弯曲的物体长度、弧长等较方便.具体做法:将柔软的无弹性的细线与被测物体的弯曲部分重合,并在细线上标出与被测弯曲部分重合的起、终点,然后把细线拉直,用直尺测出其长度即为被测物体弯曲部分的长度.考点3—时间的单位及测量1.国际单位:秒(s).其他常用单位:分钟(min),小时(h)等.2.单位换算:1 h=60min=360s.3.常用测量工具:秒表、电子表、机械表、钟表;在操场和实验室,经常用秒表来测量时间.4.停表的读数方法:a.先观察表盘:如图所示,小盘内示数的单位为分,指针转一圈的时间是15 min,分度值为0.5min,大盘内示数的单位为秒,指针转一圈的时间为30 s,分度值为0.1s;b.确定小盘的示数:小盘内指针刚好经过的刻度线所表示的时间即为小盘的示数;c.确定大盘的示数:若小盘内指针处于前0.5 min 内,则大盘内示数在0~30 s读数,若小盘内指针处于后0.5 min 内,则大盘内示数在30~60 s读数;d.读数:停表示数=小盘示数+大盘示数。

八年级物理上册主要知识点归纳(最全面)

八年级物理上册主要知识点归纳(最全面)

八年级物理上册主要知识点归纳第一章走进实验室1.1走进实验室:学习科学探究1、常用的科学探究工具: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是?时间?质量?温度?力?体积?电?2、科学探究有哪七个环节?1.2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3、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符号是?4、长度的其它单位有哪些?符号是?(从大到小排列)5、什么叫分度值?6、什么叫量程?7、如何正确使用刻度尺?(有哪些环节,要注意什么)8、什么叫误差?9、减小误差的方法有哪3个?10、时间的国际单位是?符号是?11、时间的其他单位有哪些?符号是?(从大到小排列)1.3活动:降落伞比赛12、什么叫控制变量法?13、如何选择合适的仪器?14、测量仪器使用前,要做什么?15、有哪些测量长度的特殊方法?第一章走进实验室1.1走进实验室:学习科学探究1、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是刻度尺,测量时间的是停表,测量质量的是天平,测量温度的是温度计,测量力的是弹簧测力计,测量体积的是量筒,测量电的是电流表和电压表。

2、科学探究的七个环节是:①提出问题,②猜想与假设,③设计实验、制定计划,④进行实验、收集证据,⑤分析论证,⑥评估,⑦交流与合作。

1.2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3、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符号是m 。

4、长度的其它单位有千米,分米,里米,毫米,微米,纳米。

符号是 km , dm , cm , mm , um , nm 。

5、测量工具的最小刻度值叫分度值。

6、测量工具所能测量的范围叫量程。

7、正确使用刻度尺:①选,要三看: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②放,刻度线要紧贴物体,刻度尺要平放。

③读,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垂直,要估读。

④记,记录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8、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9、减小误差的方法有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仪器,改进测量方法。

其中常用的主要的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10、时间的国际单位是秒,符号是s 。

11、时间的其他单位有小时、分钟,符号是h, min。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梳理总复习ppt课件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梳理总复习ppt课件

总目录
章目录
题型归纳-
22
导火线(抢时间)问题
工程上常用爆破的方法开山劈岭,设用一条96cm长的引火线来点燃 炸药,引火线燃烧速度是0.8cm/s,点燃引火线后,人以5m/s的速度 跑开,他能不能在炸药爆炸前跑到离点火处500m远的安全地带?
总目录
章目录
题型归纳-
23
交通标志、计程车票
1. 在公路旁,我们经常看到下图所示的交通标
(会记)。
总目录
章目录
节目录-
6
特殊长度的测量方法
1. 测量细铜丝的直径、一张纸的厚度等微小量常用 累积法(当被测长 度较小,测量工具精度不够时可将较小的物体累积起来,用刻度尺 测量之后再求得单一长度)
2. 测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园柱的周长 等常用化曲为直法(把不易拉 长的软线重合待测曲线上标出起点终点,然后拉直测量)
19
追赶问题
1. 一艘巡洋舰用70千米/小时的速度追赶在它前面10千米的一艘战 斗舰,巡洋舰追了210千米,恰好赶上战斗舰,求战斗舰的速度。
2. 两列平行的轨道上,同向行驶着甲、乙两辆列车,两车相距 300m,甲车长150m,乙车长100m,甲车速度为54km/h,乙车 以72km/h的速度向甲车驶去。问乙车需多长时间才能完全超过 甲车?
总目录
章目录
节目录-
37
2、噪声的控制
1. 控制噪声的途径:
A. 防止噪声的产生(在声源处减弱) B. 阻断噪声的传播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C. 防止噪声进入人耳(在人耳处减弱)
2. 例:
① 安装消声器,晚间禁止施工,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 ② 植树造林,使用真空夹层玻璃,修隔声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③ 用手指堵住耳朵,带上耳罩在人耳处减弱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汇总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汇总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机械运动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长度:任何测量都需要单位,长度的单位有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其中米是基本单位,注意各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拿到一把刻度尺首先要观察零刻度线、分度值及测量范围。

使用刻度尺的方法:要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在哪里,是否磨损),量程(测量范围)和分度值(两条相邻的最小刻度线间的距离,它决定着刻度尺的准确程度)。

刻度尺要放正,使刻度线紧贴被测物体。

读数时,视线与尺面垂直。

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记录时,结果应包括读数和单位两部分。

读数:视线要正对刻度线;除读出分度值以上的准确值外,还要估读出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值(估读值)。

图中铅笔长度为69.5mm,其中69mm是准确值,0.5mm是估读值。

时间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秒,符号为s。

除了“秒”之外,常用单位还有小时(符号h)、分钟(符号min)。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h=60min,1min=60s,1h=3600s第2节运动的描述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改变。

依据是看物体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改变。

参照物:描述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是以哪个物体做标准。

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运动的相对性:在讨论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时,要看以哪个物体做标准,选择的标准不同,它的运动情况就可能不同。

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物体的运动是相对的。

第3节运动的快慢定义: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物体的运动快慢用速度表示。

一瞬时速度:一个瞬间的速度大小。

平均速度:一段路程的速度。

关于速度的两种图像:一是描述速度和时间的关系图,称之为v-t图;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平均速度的定义及计算公式:v=s/t其中s为一段路程,t为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

实验:①实验的过程中,斜面的坡度大一点好,还是小一点好?为什么?②金属片在实验中有什么作用?如何能使测量的时间更准确?答:1.实验中斜面应保持较小的坡度,这是为了便于测量时间;2.实验中金属片的作用是使小车在同一位置停下,便于准确测量小车移动的距离。

八年级上物理思维导图完整版

八年级上物理思维导图完整版

八年级上物理思维导图完整版一、力学1.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2. 速度的计算3. 加速度的概念4. 力的概念5. 牛顿三大定律6. 惯性的概念7. 力的平衡8. 摩擦力9. 弹力10. 重力二、热学1. 温度的概念2. 热量的概念3. 比热容的概念4. 热传导5. 热辐射6. 热对流7. 热机的工作原理8. 热力学第一定律9. 热力学第二定律三、光学1. 光的传播2. 光的反射3. 光的折射4. 光的干涉5. 光的衍射6. 光的偏振7. 光的色散8. 光的波长和频率9. 光的速度10. 光的强度四、电学1. 静电学2. 电流的概念3. 电阻的概念4. 欧姆定律5. 电路的串并联6. 电容的概念7. 电容器的充电和放电8. 电感的概念9. 电感器的自感和互感10. 电磁感应五、现代物理1. 相对论2. 量子力学3. 原子结构4. 原子核5. 核反应6. 核能7. 宇宙大爆炸理论8. 黑洞9. 引力波10. 量子计算机六、实验探究1. 力学实验2. 热学实验3. 光学实验4. 电学实验5. 现代物理实验八年级上物理思维导图完整版一、力学1.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物体是否运动取决于参照物的选择。

2. 速度的计算: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计算公式为 v = s/t。

3. 加速度的概念:加速度是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计算公式为 a = Δv/Δt。

4.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间相互作用的量度,具有大小和方向。

5. 牛顿三大定律: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第二定律(F=ma)、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6. 惯性的概念: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性质。

7. 力的平衡:物体受力平衡时,合力为零。

8. 摩擦力:物体接触面之间的阻力。

9. 弹力:物体因形变而产生的力。

10. 重力: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二、热学1. 温度的概念: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2. 热量的概念:物体吸收或放出的能量。

3. 比热容的概念:单位质量物质温度升高1摄氏度所需的热量。

物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

物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

物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第一章机械运动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长度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是m单位换算2.长度的测量:测量前,测量中注意的问题3.时间的测量:国际单位制中,时间基本单位是s单位换算4.误差(概念、和错误的区别)第二节运动的描述1.机械运动(概念)2.参照物(概念、选参照物时应注意的问题)第三节运动的快慢1.判断运动的快慢的两种方法(1)相同时间比路程(2)相同路程比时间2.重点:速度的定义、公式、物理意义、单位及单位换算(注意计算题过程的书写)3.匀速直线运动(概念),变速直线运动要研究的平均速度第四节测量平均速度实验原理、器材、方法、测量数据及应注意的问题第二章声现象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音的产生2.以什么形式传播,在哪里传播3.声速:与什么因素有关?15℃空气中的声速,三种介质中声速大小4.回声(怎样产生,区分开原声和回声的条件)第二节声音的特性(重点)1.音调(声音的高低)与频率(概念,单位)的关系人的听觉频率范围、超声波、次声波,声音和声的区别2.响度(声音的强弱)与振幅(概念)的关系及距发声体远近的关系3.音色(与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有关)第三节声的利用声能传递信息、声能传递能量(举例会判断,了解课本上的例子)第四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来源(1)从物理学角度(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2.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危害:分贝(dB)表示:?(后边内容作为了解)3.控制噪声(两种说法(记忆)防止噪声产生(声源处)——阻断噪声传播(传播过程中)——防止噪声进入耳朵(人耳处))第三章物态变化第一节温度1.温度(概念)2.温度计(原理和里边的液体)3.摄氏温度℃(0℃、100℃的规定)4.温度计的使用(使用前因观察和注意的,使用中应注意的)5.体温计量程第二节熔化和凝固1.物态变化(三种状态及物态变化的概念)2.熔化实验:使用加热的方法,目的3.★晶体和非晶体(概念、例子、熔化和凝固时温度变化的图像)4.熔化吸热,凝固放热(例子)第三节汽化和液化1.★汽化(1)蒸发①影响因素②吸热致冷③概念(2)沸腾①实验现象②概念、沸点、沸腾的条件(3)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表格)2.液化:两种方法:(1)降温(例子)(2)压缩气体体积(例子)第四节升华和凝华云、雨、雪、霜、露、雾形成所需经过的物态变化现象★(本章重点(记住))六种物态变化(即课上让画的这个三角图)一定要记住第三章物态变化先找起初物体的状态和最后物体的状态然后判断现象第四章《光现象》重点内容第一节:光的直线传播1. 光源的定义及分类和例子2.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及应用3. 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第二节:光的反射1.光的反射的定义2.光的反射定律⑴探究实验过程及应注意的问题⑵认识反射光路图(课本P74图4.2-4)入射点:(O)入射光线与镜面上的接触点。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2章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23张PPT)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2章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23张PPT)
(选填“好”或“差”)
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______________,在某次百米赛跑中,若终点记时员听到起点的发令枪声才开始记时,则所记录的比赛成绩比实际情况要________。
D.物体只有在空气中振动才能产生声音 而飞船舱内有空气,空气可以传播声音,所以宇航员可以在舱内直接对话。
课堂课堂作练习业
5(2019秋·宜昌期中)下列关于声音产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另外不管用什么方法固定闹钟,闹钟总能通过与其相互接触的物体传出来少量声音。
当声源静止时,声音从出发到再次回到声源处所走过的距离,是声源到障碍物距离的两倍,即
பைடு நூலகம்
B.一切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不管怎样向外抽玻璃罩内的空气,离实验装置很近的同学还是能听到微弱的铃声。
法固定闹钟,闹钟总能通过与其相互接触的物体传出来少量声
音。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了声音的传播需要有介质。
典新型知例探究题
宇航员在飞船舱外工作时,他们之间必须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对话,
而在飞船舱内却可以直接对话,其原因是( B )
A.太空中其他声音太大 为了让振动更容易直观观察,常用的方法是转换法。
D.声音只能在地面附近传播 另外不管用什么方法固定闹钟,闹钟总能通过与其相互接触的物体传出来少量声音。
D.在宇航员漫步的太空
,其中t为从发声到接收到回声的时间,v声为声音的传播速度。
A.只有固体的振动才能发声
科学中把声音的这种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
解析:太空是真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所以宇航员之间需要
振人动吹停 口结止哨,时发,论声所停发。止出,声例但音声的如音物不体通会是立( 过刻消)失比。 较物体发声和未发声时的区别,发现发声物体的共同特

2022秋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 声现象》知识点梳理归纳(带目录)

2022秋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 声现象》知识点梳理归纳(带目录)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梳理目录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产生:声是由物体的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停止,发声也停止。

震动发的声音可以记录下来,早期的机械唱片、近期的磁带、激光唱盘、存储卡等都能记录声音。

2、传播:声由传播,一切固体、、都可作为介质来传播声音。

通常听到的声是靠作介质传播的;不能传声,所以月球上不能面对面的交谈。

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着。

3、声速:(1)声速表示声音传播的,它的大小等于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

声速的大小跟有关,还跟介质的有关。

15℃空气中的声速为m/s 。

在不同介质中声速(同、不同)。

声在中传播最快,在中传播最慢(固体、液体、气体)。

(2)、在装水的钢管的一端敲一下,另一端的同学听到三次敲击声,第一次敲击声是传来的,第二、三次敲击声依次是、传过来的。

4、回声:是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就会回来,再次听到声音,通常称为回音或。

回声到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晚秒以上人就能听到回声;如果不到0.1s,回声与原声相混使原声加强,觉声音更响亮。

发声体距离障碍物的距离至少要大于米才能产生回声。

利用回声测距离:s= .,利用回声探测鱼群、测海的深度等。

*5、人耳的构造和人耳感知声的过程:物体产生的声音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以的形式传播,引起振动,然后通过传到大脑,这样我们便听见了声音。

这是耳传导感知声。

感知声还有一种途径:就是骨传导感知声。

P31第2节声音的特性1、声音的三要素指的是音调、、①,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决定的,越大,音调越高。

②,它是指声音的大小、强弱,它跟发声体振动的有关,还跟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越大,距发声体越近,越大。

③,它是指不同发声体声音特色,不同发声体在音调和响度相同的情况下,是不同的。

用来判断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

2、频率:每秒钟振动的次数叫,它的单位是。

3、超声和次声:人能感受声音的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多数人能听到的频率范围大约从HZ~ HZ。

最全面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完整版)

最全面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完整版)

整理编辑zp 学科物理授课时间学生年级八年级备注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知识点( 第一、六章参考之前教案)第二章声现象考点及知识点考点一、声音的产生(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固体、液体、气体振动都可以发声。

(2)振动可以发声,但发出的声音人不一定能听到;如果物体不振动,是决不会发出声音的。

(3)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考点二、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一切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介质。

声音在介质中以波的形式传播,叫做声波。

(2)真空不能传声考点三、声速(1)影响因素:声音的速度与传播声音的介质和温度有关。

(2)规律: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原因是:介质不同,其传播声音的性质、方式也不同。

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其次是液体,气体的传播速度最慢;同一种介质,当它温度改变时,传播声音的速度也有差异。

(3)15℃时,空气中声音传播速度为340m/s。

考点四、声音的三要素声音的三要素是指声音的音调、响度和音色。

项目音调响度音色概念声音的高低声音的大小(或强弱)声音的特征影响因素频率振幅和距离发声体本身、如材料、发音方式等描述尖细或低沉响亮或微弱改变方法改变发声体的松紧、长改变力的大小改变发声体的振动方式等短、粗细等描述如尖锐刺耳如震耳欲聋如“闻其声知其人”说明1、频率:是指物体在1s 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简称赫,符号为Hz2、振幅:是指物体振动时偏离中心位置最大距离误区警示:人们常根据声音来判定发声体有没有问题,如挑碗时用小石块敲一下来听声音,人们依据的是声音的音调和音色,但主要依据是音调。

考点五、噪声的来源、危害和控制(1)噪声与乐音的区别和联系:概念人的听觉环保角度物理学角度噪声难听、刺耳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工作和生活,振动没有规律,杂乱无章或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乐音好听、悦耳符合人们的需要,有益于人们的振动有规律工作、学习或生活说明:噪声与乐音并没有绝对的界线,乐音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会变成噪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整理
一、机械运动
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量程分度值数据记录:精确值+估计值、单位。

3.80cm/38.0mm 1.90cm/19.0mm 3分37.5秒
2、运动的描述
机械运动参照物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速度、路程、时间
v = s/t 1m/s=3.6km/h
二、声现象
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真空不能传声2、声音的特性
物体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决定音色
1、声音的利用
蝙蝠回声定位倒车雷达B超检查扬声器烛焰超声波清洗机2、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防止和控制噪声产生控制噪声传播控制噪声传播
三、物态变化
1、温度摄氏温度的规定: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0℃,沸水100℃.
温度计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正确使用温度计 读数甲28℃,乙-17℃体温计38.4 ℃2、熔化和凝固
晶体熔化温度变化非晶体熔化温度变化水沸腾实验沸腾时气泡沸腾前气泡3、汽化和液化
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液化的两种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影响蒸发的因素: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表面空气流速
4、升华和凝华
先升华后凝华空气中水蒸气凝华形成雾凇自然界中的水循环
四、光现象
1、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速c= 3×10³m/s真空>空气>水>玻璃
日食 月食 影子 小孔成像 2、光的反射 反射定律: 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光路可逆
2、平面镜成像:像物大小相等、像物到镜面距离相等,像物连线与镜面垂直,对称,虚像。

3、光的折射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垂直射入方向不变。

光路可逆。

五、 透镜及其应用
2、生活中透镜
B
3、凸透镜成像规律
4、视力矫正
六、质量与密度
1、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用m表示,单位:kg,g,mg。

2、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ρ=m/V; m= ρV; V=m/ ρ
3、物体质量的测量,固体物质密度的测算方法
4、液体密度的测算方法
4
注:1g/cm³ =1×10 kg/m ³
六、力
1.速度大小发生改变
运动状态改变 2.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3.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
同时发生改变
力的示意图:
1、确定受力物体
2、找出作用点
3、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线段的长短表示
力的大小)
4、在线段的末端标出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5、标明力的符号和大小。

注意:三“标”一“线”
第二节弹力知识点
物体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超过了弹性限度,物体就会失去弹性,也不能完全复原。

二、弹力(反抗作用力的力)
1.弹力是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

简言之: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2.弹力产生的条件: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弹力产生的重要条件:发生弹性形变;两物体相互接触;
生活中的弹力:拉力,支持力,压力,推力;
作用在使它发生形变的物体表面上
2. 力
(F)
1.力的两个
作用效果
第一节力的知识点
改变物体的形状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控制变量法)
牛顿,简称牛,符号为N
力的三要素:
单位: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概念:
判断物体
是否受力
(转换法)
表示方法:
力的示意图(模型法)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形(形状或体积)变:
1.弹性:受力时发生形
变,不受力时,又恢复
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

2.塑性:形变后不能恢
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

这种形变称弹性形变
这种形变称塑性形变
3.形变的普遍性:任何物体都能发生形变。

4.区别弹性和塑性:撤去外力后能否恢复原状
4.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1)“三看清”:看清测力计的量程、分度值以及
指针是否对准零刻线,若不是,应调零。


测力的大小不能超出量程。

(2) 测量前,用手轻轻地来回拉动几次,避免指针、
弹簧和外壳之间的摩擦而影响测量的准确性。

(3) 测量时,要使弹簧测力计内的弹簧轴线方向跟所
测力的方向一致.
(4)读数时,应保持测力计处于静止状态。

眼睛观察
指针的视线应与弹簧测力计的刻线齐平.
(5)记录结果包括数字和单位.
弹力与弹性的区别:弹力是力,单位N,弹性是物体的性质。

第三节重力知识点
一、重力(G)
1.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2.来由:万有引力
3.施力物体:地球。

4.受力物体:地球表面附近的一切物体。

二、重力三要素:
2.重力的方向
①.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就在它的几何中心
每个固体都有重心,而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重心可以在物体上也可以在物体外)
②质量均匀、外形规则的唱片的重心在它的圆心上.
③为了研究问题方便,在受力物体上画力的示意图时,通常把作用点画在物体的重心上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