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史笔记——第三章

合集下载

中国现代文学史(下)复习笔记

中国现代文学史(下)复习笔记

中国现代文学史(下)复习资料第一章 1949—1976文学思潮一、五六十年代文学思潮1.第一次全国文代会:1949年7月2日至19日在北平举行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

会议由郭沫若提议召开,成立了以郭沫若为主席,茅盾、周扬为副主席的全国文艺界组织——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简称文联)。

2.文艺界的三次批判:(1)关于电影《武训传》的讨论;(2)批判俞平伯《红楼梦研究》和清算胡适派“唯心论”思想;(3)清查“胡风反革命集团”及其文艺思想。

二、“文革”文学思潮1.1965年11月,姚文元《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在上海发表,揭开“文化大革命”的序幕。

2.革命样板戏:京剧《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海港》,现代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交响音乐《沙家浜》等8个剧目。

3.文艺创作“三突出”原则: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

第二章五六十年代小说一、五六十年代小说概述1.50年代中期以后,长期小说创作丰收,主要作品:赵树理《三里湾》,高云览《小城春秋》,曲波《林海雪原》,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梁斌《红旗谱》,周立波《山乡巨变》,杨沫《青春之歌》,冯德英《苦菜花》,周而复《上海的早晨》,吴强《红日》,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冯志《敌后武工队》,刘流《烈火金刚》,欧阳山《三家巷》,草明《乘风破浪》,柳青《创业史》,罗广斌、杨益言《红岩》,欧阳山《苦斗》,姚雪垠《李自成》,浩然《艳阳天》2.杜鹏程《保卫延安》,小说塑造了中共高级将领彭德怀的形象,后随着对彭的批判而遭禁。

3.吴强的长篇小说《红日》。

4.曲波《林海雪原》被称为“革命英雄传奇”。

5. 都市文学:周而复《上海的早晨》。

6.“山药蛋派”:赵树理、马烽、西戎、李束为、孙谦、胡正。

7.周立波,湖南益阳人,他的长篇小说《暴风骤雨》,在50年代初被苏联授予“斯大林文艺奖”。

现当代文学史第三章 鲁迅

现当代文学史第三章 鲁迅

• (五)社会众生相的艺术记录——浩瀚的杂文创作 • 鲁迅的杂文创作以1927年为界分成两个时期。 • 1918-1926年杂文:《坟》、《热风》、《华盖集》、 《华盖集续编》,其主要内容是广泛而深刻的社会批评和 文化批评。他从进化论出发,以个性主义和人道主义为武 器,对带有落后封建意识的社会现象和文化心理进行剖析 和批判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1927—1936年杂文:有杂文集《而已集》、《三闲集》、 《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 谈》、《花边文学》、《且界亭杂文》、《集外集》等。 主要集中于政治批评、社会批评和思想文化战线上理论斗 争性建设。 • 鲁迅的杂文是中国社会思想和社会生活的艺术记录,是20、 30年代中国的百科全书。
• 1、鲁迅的杂文是中国社会的、时代的、历史的一 面镜子,是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 2、鲁迅杂文的文化意蕴:质疑。对中国传统文化、 现实社会、政治、思想、人生、人性的批判和反 省、对现代化的探索和思考。 • 3、鲁迅杂文的斗士风格:批判性、否定性和攻击 性。作为思想批判和文化批判、攻击落后传统与 时政的武器,是解剖中国传统社会思想和现实黑 暗的的匕首, • 4、鲁迅杂文的艺术风格:尖锐锋利,精练泼辣
• 《故事新编》读解 • 写于1922年—1935年的8篇小说。《补天》、《奔月》、 《铸剑》三篇写于1922-1926年间、《理水》《采薇》、 《非攻》、《出关》、《起死》写于1934-1935年间。 把神话融入现实之中进行重新解构。它是超历史、超时空、 超逻辑的文学形式。作家把杂文笔法、戏剧程式、故事演 义混在一起,将神性与世俗环境对立进行了消解,把历史 人物与现实场景、英雄事迹与世俗生活,客体对象与自我 感受融注为对历史、文化意义的解构,对现实、生命的复 杂体验。旨在对中国传统文化、历史的反思和解构,对中 国传统文化无意义的思考。作者通过油滑和讽刺,使神性 降低,把历史人物和英雄放置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对传统 和历史的虚无的批判,表现历史英雄人物的悲剧性和世俗 性,来讽刺现实的虚无和荒诞,从历史中去追寻人的价值 和意义所在。是历史文本到个人文本的再创造

中国现代文学史笔记完整版

中国现代文学史笔记完整版

《中国现代文学史》笔记重要时间和事件1.1930.3.2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

2.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

3.1938.3 在武汉成立了中华全国文艺抗敌协会。

4.1949.7 第一次中华全国文艺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召开。

5.1896年梁启超主编《时务报》(当时影响最大)。

6.1891年苏曼殊翻译的《拜伦诗选》是中国最早的翻译诗集。

7.1902年梁启超在日本横滨创办第一份中文小说杂志《新小说》。

8.1906年成立春柳社;1910年成立进化社,都专演话剧。

9.1915.9 《新青年》创刊于上海,第一卷名为《青年杂志》陈独秀主编。

10.1917.1发表胡适《文学改良诌议》,它是“五四”文学革命正式开始的标志。

11.1917.2陈独秀《文学革命论》举起“文学革命”的大旗。

12.1917.2《新青年》发表白话新诗。

13.1918年5月中国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鲁迅的《狂人日记》发表。

14.1922.1成立学衡派;1914.5在东京成立的甲寅派。

15.1920.9《新青年》第八卷第一号迁回上海。

16.1924年《现代评论》创刊由徐志摩、王世杰、陈源等主编。

17.1921.1在北京成立了最早的新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

18.1910.7在上海成立了中国第一个诗歌团体——中国新诗社。

19.1921.7创造社成立。

20.1924.11.17在北京成立语丝社,《语丝》周刊。

21.1923年在北京成立了新月社,《新月》月刊。

1927年多数成员南下,从此分为两个时期。

22.1921.5在上海成立了“五四”以后最早的话剧团体——民众戏剧社。

创办了第一个戏剧杂志《戏剧》周刊(1921.5~1922.4)。

23.1921年冬在上海成立了戏剧协社,是中国早期话剧团体中历史最悠久的一个。

24.1922成立“浅草—沉钟社”(1934年解散),被鲁迅称为中国最坚韧、最诚实的…….. 25.1917.2在《新青年》发表了《白话诗八首》,其中《朋友》一诗创作于1916.8。

中国当代文学史第三章

中国当代文学史第三章

︽ 呐 喊 ︾ ︽ 彷 徨 ︾
《孔乙己》:孔乙己 《白 光》: 陈士成 通过孔乙己和陈士成这两个知识分子的悲 剧,一方面揭露了封建科举考试制度的弊 害及旧社会的冷漠;另一方面批判了他们 的不觉悟,指出了他们走向悲剧道路的主
观原因。
︽ 呐 喊 ︾ ︽ 彷 徨 ︾
②、是四铭、高尔础等伪道学家。 《肥皂》:四铭 《高老夫子》:高尔础 这些形象属于完全否定的形象,鲁迅给予 他们的是揭露、批判、讽刺和鞭挞。
与“落脚于大地”之间选择的困惑。
︽ 呐 喊 ︾ ︽ 彷 徨 ︾
(三)、“格式的特别”——“创造新形式
的先锋” 1、完全自觉地借鉴西方小说形式,通过自
己的转化、发挥,以及个人的独立创造,
建立起中国现代小说的新形式 。 摆脱中国传统小说惯用的单线纵向结构 方式的束缚。
︽ 呐 喊 ︾ ︽ 彷 徨 ︾
《狂人日记》 :按照狂人心理活动的流动
迅在上海去世。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 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 家……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 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 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 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 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 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二、鲁迅的立人思想 人是鲁迅思想的核心,立人是鲁迅思想 的逻辑起点和最终价值指向。
通过闰土外貌到精神的变化,写 《故乡》: ︽ 出了在多子、饥荒、苛捐杂税以 呐 及兵、匪、官、绅的压榨下,农 喊 ︾ 民的苦痛与麻木。 ︽ 彷 《社戏》: 是鲁迅小说中唯一描写农民善良、 徨 淳朴、豪爽、真挚的美好性格的小 ︾ 说。
《祝福》《离婚》: 写农村妇女的命运。
2、知识分子题材 ︽ 呐 ——塑造了三类知识分子的形象: 喊 ①、是深受科举制度毒害 ︾ ︽ 的文人,如孔乙己、陈士 彷 徨 成等。 ︾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复习笔记(全)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复习笔记(全)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导论:中国现代文学的相关解释一、关于“现代”二、分期问题三、现代化的基础(近代文学的铺垫)导论一、关于“现代”古代-----近代-----现代------当代1、不仅仅是时间概念(包含诸方面,也不仅是经济)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学,是中国文学自身的一种变革,不仅反帝反封,还具有启蒙性质2、与“传统”的区别和联系(1)区别:①表现对象:现:普通人,现代社会、全人类的问题(农民、知识分子是重点)传:英雄、帝王将相、才子佳人②创作手法:现:现实主义为主,也有其他探索,但回归现实主义(因为中国现实问题太多)传:套路化的浪漫主义③重视思想理论现:有逻辑和理论体系传:感悟式、评点式(2)联系①发愤著作:“移情”(西说法),欲有所为②实录精神:忠实于现实③抒情意识:古代诗文固有的传统,现代诗、散文也有充分表现,有些小说抒情味道也很浓④追求意境: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浑然忘我3、小结:现代是一种从创作理念到表现形式的现代化;重视学习、吸收、借鉴一个民族性矛盾:学西方,但不可质变二、分期中国现代文学是在西方文化冲击下进行变革的、力图塑造现代民族灵魂、具现代艺术形式的文学。

时间段:1917-19491、1917-1927:五四为代表的20年代文学2、1928-1937:左翼文学与人文主义文学并存的30年代文学3、1937-1949:以全民抗战文学为开端及承续、发展的多地域、多文化的40年代文学三、文学现代化的基础(19世纪末——1917,文学革命兴起前的近二十年)1、文化、政治、世界、本土、现实、历史等各方面的影响和折射政治:维新——革命,封建统治飘摇,帝制结束;经济:工业化,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新的社会力量增长,物质、阶级基础文化:产生具备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有现代思想、革新意识的知识分子以文学改良政治、变革社会,探索、发现人生,是纯文学意识。

2、对人的发现人的观念的演变,贯穿与推动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的内在自我的认识动力“人”的观念:包括人的本质、个性,人的价值、自由、权利,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爱情婚姻观、友谊观等等。

《中国现代文学史》(朱栋霖)笔记(DOC)

《中国现代文学史》(朱栋霖)笔记(DOC)

中国现代文学史--重点考研笔记(朱栋霖版)重要时间和事件I. 1930.3.2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2.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3.1938.3 在武汉成立了中华全国文艺抗敌协会.4.1949.7第一次中华全国文艺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召开5.1896年梁启超主编《时务报》(当时影响最大).6.1891年苏曼殊翻译的《拜伦诗选》是中国最早的翻译诗集7.1902年梁启超在日本横滨创办第一份中文小说杂志《新小说》8.1906年成立春柳社;1910年成立进化社,都专演话剧.9.1915.9《新青年》创刊于上海,第一卷名为《青年杂志》陈独秀主编.10.1917.1发表胡适《文学改良诌议》,它是"五四”文学革命正式开始的标志.II. 1917.2陈独秀《文学革命论》举起”文学革命”的大旗.12.1917.2《新青年》发表白话新诗.13.1918年5月中国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一一鲁迅的《狂人日记》发表14.1922.1成立学衡派;1914.5在东京成立的甲寅派.15.1920.9《新青年》第八卷第一号迁回上海.16.1924年《现代评论》创刊由徐志摩,王世杰,陈源等主编.17.1921.1在北京成立了最早的新文学社团一一文学研究会18.1910.7在上海成立了中国第一个诗歌团体一一中国新诗社19.1921.7 创造社成立.20.1924.11.17 在北京成立语丝社,《语丝》周刊.21.1923年在北京成立了新月社,《新月》月刊.1927年多数成员南下,从此分为两个时期. 22.1921.5在上海成立了”五四”以后最早的话剧团体一一民众戏剧社.创办了第一个戏剧杂志《戏剧》周刊(1921.5~1922.4).23.1921年冬在上海成立了戏剧协社,是中国早期话剧团体中历史最悠久的一个.24.1922成立"浅草一沉钟社"(1934年解散),被鲁迅称为中国最坚韧,最诚实的…….. 25.1917.2在《新青年》发表了《白话诗八首》,其中《朋友》一诗创作于1916.8.26.1920.3胡适诗集《尝试集》出版,是中国第一部新诗别集.27.1918.5刘半农在《新青年》发表《卖萝卜的人》,是中国现代最早出现的无韵诗,同年7月他又发表了《窗纸》,《无聊》中国最早的散文诗.28.1920年陈衡哲(女)发表《小雨点》一一中国最早的童话小说.29.1919.3《终身大事》(胡适)发表于《新青年》.30.1918.5钱玄同发表最早也是《新青年》最早的一篇白话"随感录".31."鲁迅”是他于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使用的笔名.32.1903年鲁迅发表了第一篇译述小说《斯巴达之魂》33.1908年鲁迅,周作人合译了《域外小说集》(最早用直译方式).34.1909年鲁迅创作自己第一篇小说《怀旧》.35.《阿Q正传》最初发表于1921.12 —1922.2《晨报副刊》,后收入《呐喊》.36.1923年的《稻草人》是我国最早的童话集.37.1921年出版小说集《沉沦》,也是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第一部现代白话短篇小说集38.1922年《冲积期化石》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现代白话长篇小说.39.1921.8 〈女神〉出版,共56首,大多作于1919~1920.40.1923年胡适,徐志摩,闻一多,陈西滢等在北京成立"新月诗社",以1926年4月〈诗镌〉的41.1925 年李金发第一部诗集〈微雨〉出版42.1934 年10 月周扬在〈国防文学〉中提出43.1936.6.7 中国文艺家协会在上海成立.44. 〈倪涣之〉是叶圣陶惟一的一篇长篇小说标志着象征主义走向实践. "国防文学"的口号. , 也是中国现代最早出现的优秀长篇, 写于1928创办为标志, 新格律诗派即"新月诗派" 开始形成.年, 初载〈教育杂志〉1929.8 由开明书店出版.45.1930.3 七剧团联合成立"上海剧团联合化"8.1 改称"左翼剧团联盟",1931 年改为"左翼戏剧家联盟".46.1932.9 中国诗歌会成立于上海.基本知识点(选择题)1, 中国现文史发展的三个十年:第一个十年(1917 —1927); 第二个十年(1928 —1937); 第三个十年(1938 —1949)2, 中国现代文学总体性, 全局性的本质特征: 新与旧的冲突与承接; 中与外的沟通和融会; 伴随始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3,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新文化运动, 中国知识界经历了四个阶段: 洋务运动, 维新运动, 辛亥革命, 五四新文化运动; 三种文化思想: 洋务派以经济改革为中心的"中体西用"的文化思想, 维新派与革命派以政治改革为中心的启蒙主义文化思想,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伦理革命为中心的文化思想.4, 晚清的又一次文化繁荣表现在: 文化观念的变化,翻译文学的繁荣, 小说界革命,话剧的萌芽.5, 两个话剧团题:1906 年成立德春柳社和1910 年成立的进化团.6, 春柳社1907年在日本东京演出的《茶花女》和排演的五幕话剧《黑奴吁天录》, 是中国现代话剧的最初萌芽.7, 《新青年》1915年创刊于上海, 主编陈独秀.8, 《新青年》于1917 年1 月发表了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1917 年2 月发表了陈独秀的《文学革命史》. 这两篇文章拉开了五四文学革命的大幕,标志着中国现代新文学的正式开始.9, 上述文章的发表得到了一批旗手的积极呼应:李大钊,钱玄同,刘半农,傅斯年,鲁迅,周作人. 周作人还发表了两篇重要论文《人的文学》和《平民文学》.10, 1918 年1月,以《新青年》为核心形成了新文化的统一战线.11, 除《新青年》外,五四时期的重要刊物还有: 《晨报》副刊, 《时事新报》副刊《学灯》, 《民国日报》副刊《觉悟》等.12, 1920年,北洋军阀政府教育部被迫承认白话为"国语", 通令全民学校采用.至此,白话文取得了决定性胜利.13, 相信文化新闻学法铺的复古牌:学衡派,甲寅派.甲寅派代表人物:张士钊.14, 胡适的《尝试集》是中国现代第一部新诗集. 刘半农的无韵诗和散文诗为中国最早.15, 陈衡哲是最早创作白话小说的女作家.她的小说《老夫妻》1918年10月发表在《新青年》上, 是中国现代第二篇白话小说,1920 年在《新青年》上发表的《小雨点》是中国现代最早的童话小说. 16, 胡适于1919 年3月发表的独幕剧《终身大事》, 是中国现代第一步刊载于正是刊物的话剧创作. 17, 1921 年5月在北京成立了五四文学革命后最早的话剧社团"民众戏剧社", 创办了最早的话剧刊物《戏剧》月刊.18, 1918 年4月《新青年》开辟了"随感录"专栏,这是现在散文最早出现的品种.19, 1921年周作人发表了《美文》一文,号召新文学作家致力于美文创作, 对推动中国现代散文的自觉发展有重要意义.20, 鲁迅的创作:1)前期创作:现实题材小说集《呐喊》《彷徨》;抒情散文集《野草》;叙事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2)后期创作:历史题材小说集《故事新编》,杂文集《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准风月谈》《南腔北调集》《花遍文学》《且介亭杂文》•21,郭沫若的诗集《女神》出版于1921年8月•22,文学研究会:成立于1921年1月北京•主要发起人:沈雁冰(矛盾),叶圣陶,郑振铎,王统照,周作人,许地山等12人.其机关刊物主要是革新后的《小说月报》23,张资平的《冲积期化石》,是现代文学史上最早出版的长篇小说•24,郁达夫的小说集《沉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小说集•25,新月社,1923年由徐志摩发起成立于北京•26,闻一多的三美主张:新诗要做到:建筑的美,音乐的美,绘画的美•27,语丝社的名于1924年11月在北京创刊的《语丝》周刊•代表作家有:鲁迅,周作人,林鱼塘,钱玄同,孙伏元,俞平伯等•28,沉钟社,鲁迅评价为"中国的最坚韧,最诚实,挣扎的最久的团体”代表作家有:杨晦,陈炜谟,陈翔鹤,冯至等•29,象征诗派以李金发为代表•30,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0年3月2日成立于上海,鲁迅在成立大会上发表了著名的《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31,新感觉派小说:刘呐鸥是最初尝试者,他创办于1928年9月的《无轨列车》半月刊,标志着中国新感觉派小说实践的开始•他的短篇小说集《都市风景线》是现代中国第一部新感觉派作品集•还有穆时英和施蛰存都是新感觉派代表人物•32,中国诗歌会1932年9月成立于上海•代表诗人有:蒲风,穆木天,任钧,杨骚等•其机关刊物是《新诗歌》33,延安文艺座谈会于1942年5月由中共中央主持在延安召开•名词解释1,五四文学革命:五四文学革命是不仅是一次中国文学的革命运动,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文化革命运动•经过晚清文学改良运动以来近20年的云雨孕育,五四时期,中国现代文学终于在文学革命的催生下,以崭新的姿态诞生了•五四文学革命是中国现代文学的正式发端.1917年初,胡适,陈独秀在《新青年》上相继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和《文学革命论》的文章,标志着文学运动的正式兴起•二人的文章从理论上拉开了文学革命的序幕•很快得到了有识之士的响应•文学革命的实践也迈开了步伐,1918年初以《新青年》为核心形成了新文化的统一战线•以鲁迅郭沫若为代表创作的新文学作品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表明了新文学的实质性进展•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郭沫若的新诗集《女神》都从形式上改变了中国文学的旧貌•五四文学革命时期还出现了大量的社团,刊物,并确立了白话文的地位•这次文学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亘古未有的大变革,他的成功从形式上根本改变了中国文学的面貌,从此中国文学走上了崭新的道路•2,革命文学运动:新成立的太阳社和经过整顿的后期创造社于1928年初正式发起了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他们大力宣扬文学是宣传的武器,要为革命斗争服务,要实现大众化,革命作家要努力改造世界观,获得无产阶级意识,克服小资产阶级思想,为千千万万劳动群众服务•从文学革命都革命文学,标志着中国现代文学从艺术形式到思想内容的深入发展和变化•3,抗战文艺运动:抗战的爆发给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全馆范围的抗战文艺运动充分表明了中共现代文学始终与时代社会相辅相成,同步共进的根本特征•抗战文学的主要特点是:形成了全国规模的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救亡成为压倒一切的文学主题;出现了大量充满热情,易于宣传和富有鼓动性的艺术表现形式,如街头诗,街头剧,多人合作的大型戏剧和报告文学等;出现了众多的文学中心4, 解放区文艺运动:5, 延安文艺座谈会:1942年5月由中共中央主持在延安召开.毛泽东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从根本上阐述了我们的文艺是”为什么人"(即文艺的方向)和"如何为"(即实现文艺方向的途径)的问题.《讲话》从生活,思想,艺术三个方面论述了创造人民文艺的必须途径,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深刻总结了新文化运动以来的经验教训,解决了新文学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对新文学具有重大深远的指导意义,造成了我死文学革命以来中国新文学发展进程中有一次深刻的变动.6,象征诗派:以李金发为代表的中国早期象征诗派是”五四”以后出现与中国诗坛的.象征派诗人舵手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影响,其作品的特点是注重自我心灵的艺术表现,强调诗的意向暗示性功能和神秘性,追求所谓”观念联络的奇特".李金发于1925年至1927年出版的《微雨》,《为幸福而歌》,《食客与凶年》,是中国早期象征诗派的代表作.此为,后期创作社的王独清,穆木天,冯乃超也是象征主义诗歌的重要作者.7,九叶诗派:九叶诗派是中国现代文学的末期产生的诗歌流派,他们更直接更深刻地感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同时有更深刻地感受到民族的灾难.他们有着共同的追求,这是特别注重是个本身价值的一群,如其代表诗人辛迪所说"我的是宁愿让一个读者读一千遍,也不愿让一千个读者只读一遍"他们要求坚持文学的本身价值和独立传统,在艺术和现实之间求得平衡;他们还追求个人与时代的融合,主张必须以血肉的感情书写思想的探索,首先是思想自己,思想希冀与一切社会历史生活的严肃关联,既要有凝聚的沉潜德育深切的个人投掷,又要有全局的把握和超人的目光.8,街头诗运动:1938年夏,田间来到延安,于是认柯仲平一起,积极提倡街头诗运动.所谓街头诗,就是群众的诗,它是抄写在村庄的门楼,墙壁上或印成传单散发的通俗政治鼓动诗,也叫墙头诗或诗传单.这种诗歌形式出现后,受到群众的欢迎,起到鼓舞人民,打击敌人的战斗作用田间的街头诗最为突出,汹涌着诗人从心底流出来的政治热情,有昂扬激荡的节奏感,语言简练,通俗易懂,在群众中广为流传.三,简答与论述1, 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重要阶段各个阶段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是什么各个阶段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一般把1919前后到1949年之间的大约30年的文学发展称为中国现代文学史|.1)1917-1927 年,五四文学运动时期.文学革命开端时间,开创性的作品:胡适《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文学革命论》,鲁迅《狂人日记》,郭沫若《女神》,胡适的白话新诗,戏剧,小品散文的出现,最早的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为人生现实主义),创造社(为艺术浪漫主义),特点:奠基性,开创性.2)1928-1937 年,开始的标志是革命文学运动的开始.创造社,太阳社于1928年正式发起革命文学运动,革命文学标志现代文学从艺术形式到思想内容的深刻变化.重要内容:(1)左翼革命文学的发展,集中出现了一批革命文学的作家作品,左联五烈士,东北作家群,蒋光慈,叶紫,鲁迅后期,茅盾前期的创作,都看作左翼时间的创作.(2)左翼之外,风格独立,卓有特色的艺术大家有:巴金,老舍,沈从文,曹禺等.特点:从思想到艺术都进入成熟阶段,整个文学创作呈现繁荣,复杂,多元的格局.3)1938-1949 年,开端标志:抗战爆发进一步深化的阶段.特点:(1)抗战爆发,形成全国规模的抗战文艺运动,使现代文学又出现一次深刻的变化,抗日救亡成为压倒一切的主题,现代文学密切配合社会发展.(2)由于政治变化,出现国统区,解放区.解放区与国统区已经是不同的社会制度,解放区已经是不同于国统区的”新天地",局面更复杂,流派更多.关键字:抗战文艺运动,国统区,解放区.(内在联系我没有写,再听录音)2, 简单理解五四新文学初期,在各种文体的发展中,为什么散文的成就最大其一,传统文学,传统观念的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中国自古以来的文学,以文为本,文章是正宗,这样一种文学主张,对五四散文的发展依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它无形地在思想中影响着人们其二,散文创作具有无形庞大的作者队伍,这是其他几种文体不能比的,诗人不一定写小说,剧作家不一定写诗,但所有人都写散文,造成了队伍无形壮大,带来作品数量的优势, 成就相对来讲就高一点.其三,五四时间是一个思想大解放的时期, 思想空前自由,而散文最能适应当时时代特点,可严肃,可放松,可大可小,这几个方面,决定了散文成就更大.3, 在鲁迅, 老舍, 张天翼钱钟书等人的笔下, 现代小说讽刺幽默的特色各呈现出什么样的形态这四个人都在其作品中以不同的方式与技巧表现出其讽刺幽默的风格.1) 鲁迅讽刺幽默是一种思想结果,来自一种敏锐的思考,对本质问题的深刻揭示,来自于思想的深刻性, 来自一种逻辑的思辩的色彩.以及鲁迅刻画人物的特别, 擅长人物的典型性,类型化的刻画,以至达到特殊的讽刺幽默效果.2) 老舍的讽刺幽默来自一种宽厚,来自一种从容,温文尔雅.北京语言的娴熟的运用,作品中显示的讽刺幽默是比较温和的,即使是挖苦人,也不那么锐利,那么尖刻.3) 张天翼的讽刺幽默来自一种辛辣,尖刻,冷峻的,更多的带有一种冷面的幽默,其小说的讽刺幽默是充满泪水的, 是来自于沉重和轻松之间的对比, 文学史上称为" 冷面幽默".4) 钱钟书以其渊博学识,较丰富的人生阅历,古今知识的厚重, 在其作品中表现出的讽刺幽默更多的来自于的一种学者式的智慧, 有一种独特的语言魅力, 是妙笔生花的.4, 以郁达夫,萧红,沈从文,孙犁等人为例,论述分析现代作家在追求小说的散文化和诗化方面有哪些共同的特色和个性的差异几个人的小说的共同点是不注重情节的连贯,不注重故事的完整,情节淡化.不同点:' 郁'以情绪的流动结构作品,感情的放纵,听任感情的宣泄,抒情方式不讲究节制, 不注意分寸,是非常外在的,不含蓄的.如《沉论》;从郁到孙,抒情表现在小说这种文体上,有一重要特点,即小说的散文化,故事性不强,不以情节取胜,而重在抒情.' 萧' 主要是着力描写散点的透视的,是零星的感受,有奔放的一面,也有内在的一面,处于前二者之间,如《小城三月》;' 沈' 精心构造了一个田园牧歌,诗一样的王国,在结构上大幅度跳跃,善于采用虽断若续的表现方法;' 孙' 到孙梨的笔下, 小说的散体化与诗化已经进步了许多, 达到了一种融合, 一种更高的意境, 进一步开拓了小说文体的空间,使其更宽阔,更自由,融叙述,抒情,议论为一体,结构灵活,讲究节制的美,讲究分寸,如《荷花淀》.5, 简单叙述丁玲和张爱玲的小说各自在哪些方面达到了对时代社会的深刻揭示二人都以思想深度见长.但深度的视角不同.' 丁'对社会问题分析(包含阶级)表现思想的深度大胆.' 张'对人性的分析显示出其深度, 来源于对生活痛惜的体验.她们都擅长于对人物内心深处的描写, 擅于把人性放在心里深处来表现.丁玲表现的是农村中的阶段关系, 写的是农民与土地的关系, 农民夺取土地和长久拥有土地之间的问题, 农民自我阶级间的斗争, 丁玲就是在后一个问题上看得最深刻最准确,显示了独立而深刻的思考,达到了一个很深的深度, 如《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张爱玲表现的是大都市中的人际关系,描写的是人与金钱的关系, 金钱对人性的巨大的腐蚀和诱惑,看到人性在金钱面前的变异, 本质上的变化是挡不住的, 张爱玲在后者抓得更深刻更准确.二人都能对各自描写对象的准确的把握, 如《倾城三月》《金锁记》.6, 简单对比冰心和萧红的创作, 各自显示了什么样的审美追求她们都基于对社会本质的认识和了解, 但她们所表现的所有不同, 一个表现爱,一个表现恨, 有不同的艺术表现和追求.' 冰心' 最大的追求是欧歌人类之爱,颂扬人性的美好,有了爱就有一切,爱能融化一切,复苏一切,爱是拯救一切的神奇力量,代表作《超人》,是冰心这种爱的象征, 冰心是充满理想化的作家, 有一种浪漫的情调,但冰心并不肤浅, 并不认为这个世界已经都充满了爱,而是缺乏爱所以她要追求,颂扬爱.' 萧红' 审美追求与冰心相反,表现出对人生的痛苦失望和悲伤, 坞地揭露了人世间的丑恶,残忍和冷漠.她更多看到是饥饿, 孤独和凄凉等景象. 直接来源于她于生活的本质的表现. 通过这种血淋淋的表现来显示社会的本质. 如《小城三月》是对人生悲凉的象征.7, 老舍和丁玲小说创作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各阶段的代表作与特色是什么老舍的创作道路分为三个阶段.早期:三部长篇小《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早期的三个长篇基本上显示了老舍创作的基本风格, 对市民命运的密切关注, 幽默讥讽的笔法特色初步显示出来•中期:小说创作的成熟期《骆驼祥子》《离婚》《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月芽》•代表作《骆驼祥子》•《离婚》标志幽默讥讽的特色开始成熟了,《猫城》是长篇,有政治色彩和寓言故事•这个阶段对市民形象的塑造达到了典型化的程度,幽默风格达到了圆润的境地,是老舍高峰和成熟期的创作•后期:显示了风格的发展和变化,以《四世同堂》为突出特点,老舍对市民形象的描写,已经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独特的体系,构成了老舍的市民世界,幽默讽刺进一步深入转化为批判和揭露•纵观老舍整个的创作,除了上述特点以外,还有一个独特的风格,即是他的语言特色,老舍的作品显出鲜明的浓厚的京味文化•丁的创作道路分为三个阶段•初期,20年代,发表以个性解放,妇女解放为主题的作品,以《莎菲女士的日记》为代表,基本显示了她的创作特点,显示出一种深刻敏锐的政治见解和政治眼光.中期,30年代(即30年代到解放区前后的创作),一部分继续表现知识分子,农民命运的作品,另一部分是来解放区以后表现农民,女性,这个时期创作的过度体现了丁玲思想发展的变化.后期,40年代,以《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写农民地位命运的变化,显示了丁玲思想,艺术上的高峰•这三个阶段共同体现了丁创作的总体特点,不同时代最重要的,最敏锐的问题,以一个女性特有的敏锐感和深刻的政治眼光,始终感应,追随着时代的步伐,在积极的思考•8, 茅盾《子夜》对现代长篇小说艺术框架的构建有什么独特的贡献茅盾《子夜》对现代长篇小说艺术框架的构建的独特的贡献是大规模,全景性地反映描写时代社会生活,《子夜》让我们看到整个时代长篇小说的成熟和成功a《子夜》显示了一种开朗视野,宏大严谨的结构,线索繁多,人物关系复杂,反映各种矛盾,始终围绕一个交点,一条主线,一个中心人物,以吴逊甫为代表的民族资本家的命运b塑造吴逊甫这样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形象,善于把人物放在广阔时代背景中描写,善于提示人物性格和命运在时代社会发展中变化,以故事情节刻画人物,又以人物带动情节的发展写人,写物融为一体,合二为一c多种艺术手法的运用•最主要的手法是典型人物和环境的塑造,即人物和生活背景的关系,运用细节描写手法(用细节描写很深的具有时间跨度的东西),吴太太与雷参谋(少年维特之烦恼)中的一朵枯萎的玫瑰花•场景(环境),交易场所,农村,纱厂等,刻意的场景描写来提示人物本质,赵伯韬用场面显示基本质,心理描写手法,杜竹斋以复杂深刻的内心矛盾,其他从农村来的资本家的内心矛盾语言艺术的个性化的人物语言,作家个性化的叙述语言•叙述语言是客观,准确,冷静,没有抒情和议论,主要是作家的描写(生活材料,堆积多,艺术消化不够),人物语言是鲜活的,个性化的,语言符合其身份和地位,赵伯韬凌驾一切,吴逊甫,多面(恳切,刚腹自用),人物语言,越鲜活,个性化,茅盾的叙述语言越客观,越准冷静•9, 赵树理《小二黑结婚》农村题材的作品中,开拓出哪些崭新的时代意义对农民命运的描写有什么根本性的突破赵是解放区作家中,最直接最全面最深刻的关注农民命运的作家,这种关注的视角很独特,以《小二黑结婚》为例•首先,赵的小说有高度的敏锐的政治眼光和时代责任感,认识到一些人们不以为然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从农村中的日常生活,风俗民情,敏锐地感受到解放区的时代变化了,政权改变了,但人们的思想变化还远远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赵的作品告诉我们,以鲁迅开始对农民的思想启蒙和改造,这样的思考仍然是解放区作家的重要任务,并不因为政权变化了,农民落后的思想就一扫而光了,《小二黑结婚》是从解放区依然存在的包办婚姻的角度来写的•更沉重的告诉我们,封建意识还是很顽固的,作家从敏锐的政治视角来写•其次,赵的作品特别准确地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在作品中描写各种各样的农民,在当时的农村里,残存的封建势力在人民政权下不成气候,象二黑,小芹这样有先进意识的农民还是不多的,在农民中更普遍的是像三仙姑这些农民是绝大多数,还根不上时代的步伐方向,他们也在跟着时代的主潮,只是跟不上,他们已经在转变之中了,而这些是中国发展前途的基础,作者这些人给予热情的期待,是善意的扶持,这个描写体现了鲁迅以来对农民描写的变化,赵抓住了时代的本质•对农民命运的描写在赵的小说中我们看到中国农民的发展变化,并由此看到了中国的前途,在理解,同情中对农民的命运充满了期待,体现了中国现代文学史至鲁迅以来对农民描写的根本变化,在民族化, 大众化的创作中, 显示了自己独特的追求.10,30 年代初中期曹禺《雷雨》《日出》等作品, 真正显示了话剧这种艺术形式的独特魅力, 结合现代话剧的发生, 发展来论述曹禺是真正意义上的话剧奠基人中国的话剧从世纪之初的引进, 一直到曹禺《雷雨》《日出》问世, 人们才领略到话剧这种艺术形式的魅力. 是种高雅艺术,曹禺在某种意义上讲, 曹禺是中国现代戏剧史上最卓越的开拓者, 是中国的话剧的奠基人,是他奠定了中国话剧由引入发展到走向成熟的基业. 现代的话剧作为一种移植的艺术品种,在新文学中起步并不晚,经过胡适,田汉,洪深,欧阳予倩这四位奠基人的积极努力, 一直在推动着话剧的发展; 现代话剧的发展,一直没有得到高度的认同, 一直没有真正感受到话剧的真正魅力.曹的出现, 《雷雨》《日出》的问世,中国的读者和观众才真正为话剧所震撼, 所倾倒, 中国现代话剧真正走向成熟, 严格地讲是从曹禺的剧作问世后才开始的. 两部作品一举奠定了曹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曹禺的话剧创作从艺术结构,人物形象,语言形式, 从诸多方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显示了中国现代话剧的价值. 是最中国的,也是最不中国的, 他懂得中国传统戏剧的表演方法,他表现的是中国典型的传统的,中国式的情节,这就是最中国的.因为他。

中国现代文学史笔记完整版

中国现代文学史笔记完整版

《中国现代文学史》笔记名词解释1,五四文学革命:五四文学革命是不仅是一次中国文学的革命运动,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文化革命运动。

经过晚清文学改良运动以来近20年的云雨孕育,五四时期,中国现代文学终于在文学革命的催生下,以崭新的姿态诞生了。

五四文学革命是中国现代文学的正式发端。

1917年初,胡适,陈独秀在《新青年》上相继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和《文学革命论》的文章,标志着文学运动的正式兴起。

二人的文章从理论上拉开了文学革命的序幕。

很快得到了有识之士的响应。

文学革命的实践也迈开了步伐,1918年初以《新青年》为核心形成了新文化的统一战线。

以鲁迅郭沫若为代表创作的新文学作品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表明了新文学的实质性进展。

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郭沫若的新诗集《女神》都从形式上改变了中国文学的旧貌。

五四文学革命时期还出现了大量的社团,刊物,并确立了白话文的地位。

这次文学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亘古未有的大变革,他的成功从形式上根本改变了中国文学的面貌,从此中国文学走上了崭新的道路。

2,革命文学运动:新成立的太阳社和经过整顿的后期创造社于1928年初正式发起了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

他们大力宣扬文学是宣传的武器,要为革命斗争服务,要实现大众化,革命作家要努力改造世界观,获得无产阶级意识,克服小资产阶级思想,为千千万万劳动群众服务。

从文学革命都革命文学,标志着中国现代文学从艺术形式到思想内容的深入发展和变化。

3,抗战文艺运动:抗战的爆发给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

全馆范围的抗战文艺运动充分表明了中共现代文学始终与时代社会相辅相成,同步共进的根本特征。

抗战文学的主要特点是:形成了全国规模的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救亡成为压倒一切的文学主题;出现了大量充满热情,易于宣传和富有鼓动性的艺术表现形式,如街头诗,街头剧,多人合作的大型戏剧和报告文学等;出现了众多的文学中心4,解放区文艺运动:5,延安文艺座谈会:1942年5月由中共中央主持在延安召开。

2021年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三章笔记(2)

2021年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三章笔记(2)

2021年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三章笔记(2)三、爱国情思的抒发从《女神》中的《炉中煤》的年轻女郎,《凤凰涅槃》中更生的凤凰等形象,不难看出诗人对于祖国的深沉眷念与无限热爱。

简述郭沫若小说的基本倾向和创作特色1、郭沫若小说的基本倾向是强烈的爱国心和大胆反抗旧世界的背叛精神。

2、创作特色是主情主义,这种主情主义是属于浪漫主义范畴的,是受到现代主义的影响。

如《残春》就是“五四”新文学中最早运用意识流手法的作品。

3、历史小说在郭沫若的小说创作中占有一个特别的位置。

他们帮忙读者明善恶之分,知兴亡之理。

郭沫若的《女神》是一部浪漫主义诗集,主要特色有:1、浪漫主义精神。

浪漫主义重主不雅,强调自我表示。

《女神》是“自我表示”的诗作,诗中的凤凰等,都是诗人的“自我表示”。

诗中的“自我”主不雅精神,是强烈的反抗、背叛精神,是追求光明的抱负主义精神。

2、喷发式宣泄的表达方式。

浪漫主义以直抒胸臆为主要表达方式,诗中的直抒胸臆表示为喷发式的宣泄,《凤凰涅槃》等诗最典型地表现这一表达特点。

3、奇特的想象和夸张。

如从民间天狗吞月,想象为天狗把全宇宙都吞了,“如大海一样地狂叫”等。

这种极度夸张的奇特想象最能表示强烈的个性解放要求和对旧世界的反抗、背叛精神。

4、形象描绘的方式上,具有英雄主义的格调。

5、语言方面,带有强烈的主不雅性的色彩。

一些描写自然的语句中,染上诗人当时的主不雅感觉。

分析评价《女神》在中国现代新诗发展史上的地位及不足郭沫若的《女神》是开一代诗风的新诗集。

这就是它在新诗发展史上的地位。

1、思想内容上,《女神》表现了“五四”时代精神。

它彻底反帝反封建和反抗一切旧势力的革命精神,对光明的向往等,是最强烈地表现了“五四”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

2、在艺术上,《女神》是中国浪漫主义新诗的开山之作,开拓和形成了浪漫主义新诗流派。

《女神》以鲜明的浪漫主义独树一帜。

它强烈的感情,伟美的艺术形象等对当时和后来的浪漫主义诗人发生重要影响。

中国现代文学史笔记

中国现代文学史笔记

中国现代文学史一、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发生(一)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分期酝酿期:1840-1898;发生期:1898-1917;发展期:1917-1949(1)1917五四运动前夕—1927大革命失败(2)1927大革命失败—1937抗日战争爆发(3)1937抗战爆发—1949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二)现代文学的源头、前奏—近代文学(1)民族危机、社会危机导致哲学思潮上的“求变”,外来哲学思潮(如《天演论》的进化论思想)的引进,推动了文学思潮的更替、发展。

(2)日趋严重的民族危机,促使维新运动和思想解放高潮兴起,有力地推动了近代文学的现实主义精神。

五四新文学的质变(从封建贵族文学向平民大众文学的转变),早已蕴藏于近代文学的量变之中,《官场现形记》等现实主义谴责小说出现。

(3)近代鸳鸯蝴蝶派文学、言情文学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生活和社会现实,成为现代言情文学的源头。

(4)近代翻译文学是产生五四新文学的外因。

大量西方文学作品的译介,强化了民主意识、自由精神和科学精神;外来文体、文风、口语特点成为白话文运动的外因基础。

(三)近代对文学优秀传统的激活和发展(1)文学发展观的启示;强调“变易”的思想,康有为的“善变以应天”、龚自珍的“自古及今,法无不变”等求新求变思想与传入的西方进化论思想影响结合,推动了中国近代文学思潮的发展。

(2)“经世致用”传统的发展;主张文学应与“当世之务”相结合,为社会现实服务。

(3)启蒙文学思想的影响;反对程朱理学对人的情感和个性的束缚;摒弃儒家中庸哲学思想的“温柔敦厚”的美学原则;对世俗生活和普通人情的注意;人物塑造的个性化趋向。

“诗界革命”——梁启超提出。

他以为,中国如果没有“诗界革命”,那么诗运就将断绝。

他认为“诗界革命”应达到三个标准:“新意境”,“新语句”,“要以古人之风格入之”。

所谓“新意境”:就是“理想之深邃闳远”;所谓“新语句”:指来自欧美,表现新思想的名词术语。

所谓“古人风格”,就是要“渊含古声”。

中国现代文学史笔记大二上

中国现代文学史笔记大二上

中国现代文学史一、中国现代文学性质(一)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分期古代文学:先秦——清末(1840年前)近代文学:1840——1917,古典文学向现代文学的过渡时期现代文学:1917——1949(40年代前称新文学)当代文学:1949年7月全国第一次文代会以后创作的文学(50年代后期提出这一概念)二十世纪文学:黄子平、陈平原、钱理群在80年代后期提出20世纪中国文学的概念二、中国现代文学理解(一)中国:民族性、传统性(二)现代:诞生于17世纪前后,普遍应用于19世纪以后。

现代首先是一个决心与传统断裂的概念:告别中世纪的愚昧,面向理性之光;又充满运动的概念,串联起时髦的新话语:革命、解放、进步(三)现代性:原委欧洲启蒙思想家有关未来社会的一套抽象哲理概念:科学精神、民主政治、艺术自由,具有时间上的不可逆性。

(四)文学艺术、审美属性具有艺术的规定性,属于人类的精神的艺术性创造中国现代文学,以五四运动文学革命为标志,全面进入现代化进程三、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必然(一)中国文学现代化的起点1社会变革的影响:①西方知识观念对文学的促进②社会变革对文学的促进③文学自身发展的促进,现代文学观念形成(“新民说”、文体观念革命论、语言观念改变,文学史观念、“游戏说”)2文学革命的准备:晚清“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白话文运动、域外小说翻译运动(二)实绩政论散文、革命派散文、政治问题小说、谴责小说、鸳鸯蝴蝶派小说、翻译小说四、中国现代文学的性质1.背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性质:鲜明的民族特征,高度的科学精神、人民大众文学3.主题:启蒙、救亡五、中国现代文学的分期“人”的发现与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发展(文学是人学)1.第一个十年(1917——1927)人的文学。

民主意识、科学精神、个性化张扬,以散文为突出成就2.第二个十年(1927——1937)人的阶级性、社会观念突出。

阶级意识、左翼文学、民主文学、自由主义、人文主义、文学意识并存,以长篇小说,多幕戏剧为突出成就3.第三个十年(1927——1949)多地域、多元化、大众化的文学第一章第一个十年文学的发展第一节五四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一、五四文学革命的必然1文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2外来文学的影响 3国语教育的普及 4思想革命的必然要求二、五四文学革命的兴起过程1.1917年1月,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中国现代文学史》笔记

《中国现代文学史》笔记

重要时间和事件1.1930.3.2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2.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3.1938.3在武汉成立了中华全国文艺抗敌协会.4.1949.7第一次中华全国文艺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召开.5.1896年梁启超主编《时务报》(当时影响最大).6.1891年苏曼殊翻译的《拜伦诗选》是中国最早的翻译诗集.7.1902年梁启超在日本横滨创办第一份中文小说杂志《新小说》.8.1906年成立春柳社;1910年成立进化社,都专演话剧.9.1915.9《新青年》创刊于上海,第一卷名为《青年杂志》陈独秀主编.10.1917.1发表胡适《文学改良诌议》,它是"五四"文学革命正式开始的标志.11.1917.2陈独秀《文学革命论》举起"文学革命"的大旗.12.1917.2《新青年》发表白话新诗.13.1918年5月中国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鲁迅的《狂人日记》发表.14.1922.1成立学衡派;1914.5在东京成立的甲寅派.15.1920.9《新青年》第八卷第一号迁回上海.16.1924年《现代评论》创刊由徐志摩,王世杰,陈源等主编.17.1921.1在北京成立了最早的新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18.1910.7在上海成立了中国第一个诗歌团体——中国新诗社.19.1921.7创造社成立.20.1924.11.17在北京成立语丝社,《语丝》周刊.21.1923年在北京成立了新月社,《新月》月刊.1927年多数成员南下,从此分为两个时期.22.1921.5在上海成立了"五四"以后最早的话剧团体——民众戏剧社.创办了第一个戏剧杂志《戏剧》周刊(1921.5~1922.4).23.1921年冬在上海成立了戏剧协社,是中国早期话剧团体中历史最悠久的一个.24.1922成立"浅草—沉钟社"(1934年解散),被鲁迅称为中国最坚韧,最诚实的……..25.1917.2在《新青年》发表了《白话诗八首》,其中《朋友》一诗创作于1916.8.26.1920.3胡适诗集《尝试集》出版,是中国第一部新诗别集.27.1918.5刘半农在《新青年》发表《卖萝卜的人》,是中国现代最早出现的无韵诗,同年7月他又发表了《窗纸》,《无聊》中国最早的散文诗.28.1920年陈衡哲(女)发表《小雨点》——中国最早的童话小说.29.1919.3《终身大事》(胡适)发表于《新青年》.30.1918.5钱玄同发表最早也是《新青年》最早的一篇白话"随感录".31."鲁迅"是他于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使用的笔名.32.1903年鲁迅发表了第一篇译述小说《斯巴达之魂》.33.1908年鲁迅,周作人合译了《域外小说集》(最早用直译方式).34.1909年鲁迅创作自己第一篇小说《怀旧》.35.《阿Q正传》最初发表于1921.12—1922.2《晨报副刊》,后收入《呐喊》.36.1923年的《稻草人》是我国最早的童话集.37.1921年出版小说集《沉沦》,也是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第一部现代白话短篇小说集.38.1922年《冲积期化石》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现代白话长篇小说.39.1921.8〈女神〉出版,共56首,大多作于1919~1920.40.1923年胡适,徐志摩,闻一多,陈西滢等在北京成立"新月诗社",以1926年4月〈诗镌〉的创办为标志,新格律诗派即"新月诗派"开始形成.41.1925年李金发第一部诗集〈微雨〉出版,标志着象征主义走向实践.42.1934年10月周扬在〈国防文学〉中提出"国防文学"的口号.43.1936.6.7中国文艺家协会在上海成立.44.〈倪涣之〉是叶圣陶惟一的一篇长篇小说,也是中国现代最早出现的优秀长篇,写于1928年,初载〈教育杂志〉1929.8由开明书店出版.45.1930.3七剧团联合成立"上海剧团联合化"8.1改称"左翼剧团联盟",1931年改为"左翼戏剧家联盟".46.1932.9中国诗歌会成立于上海.基本知识点(选择题)1,中国现文史发展的三个十年:第一个十年(1917—1927);第二个十年(1928—1937);第三个十年(1938—1949)2,中国现代文学总体性,全局性的本质特征:新与旧的冲突与承接;中与外的沟通和融会;伴随始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3,从鸦片战争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国知识界经历了四个阶段:洋务运动,维新运动,辛亥革命,五四新文化运动;三种文化思想:洋务派以经济改革为中心的"中体西用"的文化思想,维新派与革命派以政治改革为中心的启蒙主义文化思想,五四新文化运动以伦理革命为中心的文化思想.4,晚清的又一次文化繁荣表现在:文化观念的变化,翻译文学的繁荣,小说界革命,话剧的萌芽.5,两个话剧团题:1906年成立德春柳社和1910年成立的进化团.6,春柳社1907年在日本东京演出的《茶花女》和排演的五幕话剧《黑奴吁天录》,是中国现代话剧的最初萌芽.7,《新青年》1915年创刊于上海,主编陈独秀.8,《新青年》于1917年1月发表了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1917年2月发表了陈独秀的《文学革命史》.这两篇文章拉开了五四文学革命的大幕,标志着中国现代新文学的正式开始.9,上述文章的发表得到了一批旗手的积极呼应:李大钊,钱玄同,刘半农,傅斯年,鲁迅,周作人.周作人还发表了两篇重要论文《人的文学》和《平民文学》.10,1918年1月,以《新青年》为核心形成了新文化的统一战线.11,除《新青年》外,五四时期的重要刊物还有:《晨报》副刊,《时事新报》副刊《学灯》,《民国日报》副刊《觉悟》等.12,1920年,北洋军阀政府教育部被迫承认白话为"国语",通令全民学校采用.至此,白话文取得了决定性胜利.13,相信文化新闻学法铺的复古牌:学衡派,甲寅派.甲寅派代表人物:张士钊.14,胡适的《尝试集》是中国现代第一部新诗集.刘半农的无韵诗和散文诗为中国最早. 15,陈衡哲是最早创作白话小说的女作家.她的小说《老夫妻》1918年10月发表在《新青年》上,是中国现代第二篇白话小说,1920年在《新青年》上发表的《小雨点》是中国现代最早的童话小说.16,胡适于1919年3月发表的独幕剧《终身大事》,是中国现代第一步刊载于正是刊物的话剧创作.17,1921年5月在北京成立了五四文学革命后最早的话剧社团"民众戏剧社",创办了最早的话剧刊物《戏剧》月刊.18,1918年4月《新青年》开辟了"随感录"专栏,这是现在散文最早出现的品种.19,1921年周作人发表了《美文》一文,号召新文学作家致力于美文创作,对推动中国现代散文的自觉发展有重要意义.20,鲁迅的创作:1)前期创作:现实题材小说集《呐喊》《彷徨》;抒情散文集《野草》;叙事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2)后期创作:历史题材小说集《故事新编》,杂文集《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准风月谈》《南腔北调集》《花遍文学》《且介亭杂文》.21,郭沫若的诗集《女神》出版于1921年8月.22,文学研究会:成立于1921年1月北京.主要发起人:沈雁冰(矛盾),叶圣陶,郑振铎,王统照,周作人,许地山等12人.其机关刊物主要是革新后的《小说月报》.23,张资平的《冲积期化石》,是现代文学史上最早出版的长篇小说.24,郁达夫的小说集《沉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小说集.25,新月社,1923年由徐志摩发起成立于北京.26,闻一多的三美主张:新诗要做到:建筑的美,音乐的美,绘画的美.27,语丝社的名于1924年11月在北京创刊的《语丝》周刊.代表作家有:鲁迅,周作人,林鱼塘,钱玄同,孙伏元,俞平伯等.28,沉钟社,鲁迅评价为"中国的最坚韧,最诚实,挣扎的最久的团体"代表作家有:杨晦,陈炜谟,陈翔鹤,冯至等.29,象征诗派以李金发为代表.30,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0年3月2日成立于上海,鲁迅在成立大会上发表了著名的《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31,新感觉派小说:刘呐鸥是最初尝试者,他创办于1928年9月的《无轨列车》半月刊,标志着中国新感觉派小说实践的开始.他的短篇小说集《都市风景线》是现代中国第一部新感觉派作品集.还有穆时英和施蛰存都是新感觉派代表人物.32,中国诗歌会1932年9月成立于上海.代表诗人有:蒲风,穆木天,任钧,杨骚等.其机关刊物是《新诗歌》33,延安文艺座谈会于1942年5月由中共中央主持在延安召开.名词解释1,五四文学革命:五四文学革命是不仅是一次中国文学的革命运动,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文化革命运动.经过晚清文学改良运动以来近20年的云雨孕育,五四时期,中国现代文学终于在文学革命的催生下,以崭新的姿态诞生了.五四文学革命是中国现代文学的正式发端.1917年初,胡适,陈独秀在《新青年》上相继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和《文学革命论》的文章,标志着文学运动的正式兴起.二人的文章从理论上拉开了文学革命的序幕.很快得到了有识之士的响应.文学革命的实践也迈开了步伐,1918年初以《新青年》为核心形成了新文化的统一战线.以鲁迅郭沫若为代表创作的新文学作品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表明了新文学的实质性进展.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郭沫若的新诗集《女神》都从形式上改变了中国文学的旧貌.五四文学革命时期还出现了大量的社团,刊物,并确立了白话文的地位.这次文学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亘古未有的大变革,他的成功从形式上根本改变了中国文学的面貌,从此中国文学走上了崭新的道路.2,革命文学运动:新成立的太阳社和经过整顿的后期创造社于1928年初正式发起了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他们大力宣扬文学是宣传的武器,要为革命斗争服务,要实现大众化,革命作家要努力改造世界观,获得无产阶级意识,克服小资产阶级思想,为千千万万劳动群众服务.从文学革命都革命文学,标志着中国现代文学从艺术形式到思想内容的深入发展和变化.3,抗战文艺运动:抗战的爆发给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全馆范围的抗战文艺运动充分表明了中共现代文学始终与时代社会相辅相成,同步共进的根本特征.抗战文学的主要特点是:形成了全国规模的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救亡成为压倒一切的文学主题;出现了大量充满热情,易于宣传和富有鼓动性的艺术表现形式,如街头诗,街头剧,多人合作的大型戏剧和报告文学等;出现了众多的文学中心4,解放区文艺运动:5,延安文艺座谈会:1942年5月由中共中央主持在延安召开.毛泽东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从根本上阐述了我们的文艺是"为什么人"(即文艺的方向)和"如何为"(即实现文艺方向的途径)的问题.《讲话》从生活,思想,艺术三个方面论述了创造人民文艺的必须途径,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深刻总结了新文化运动以来的经验教训,解决了新文学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对新文学具有重大深远的指导意义,造成了我死文学革命以来中国新文学发展进程中有一次深刻的变动.6,象征诗派:以李金发为代表的中国早期象征诗派是"五四"以后出现与中国诗坛的.象征派诗人舵手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影响,其作品的特点是注重自我心灵的艺术表现,强调诗的意向暗示性功能和神秘性,追求所谓"观念联络的奇特".李金发于1925年至1927年出版的《微雨》,《为幸福而歌》,《食客与凶年》,是中国早期象征诗派的代表作.此为,后期创作社的王独清,穆木天,冯乃超也是象征主义诗歌的重要作者.7,九叶诗派:九叶诗派是中国现代文学的末期产生的诗歌流派,他们更直接更深刻地感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同时有更深刻地感受到民族的灾难.他们有着共同的追求,这是特别注重是个本身价值的一群,如其代表诗人辛迪所说"我的是宁愿让一个读者读一千遍,也不愿让一千个读者只读一遍"他们要求坚持文学的本身价值和独立传统,在艺术和现实之间求得平衡;他们还追求个人与时代的融合,主张必须以血肉的感情书写思想的探索,首先是思想自己,思想希冀与一切社会历史生活的严肃关联,既要有凝聚的沉潜德育深切的个人投掷,又要有全局的把握和超人的目光.8,街头诗运动:1938年夏,田间来到延安,于是认柯仲平一起,积极提倡街头诗运动.所谓街头诗,就是群众的诗,它是抄写在村庄的门楼,墙壁上或印成传单散发的通俗政治鼓动诗,也叫墙头诗或诗传单.这种诗歌形式出现后,受到群众的欢迎,起到鼓舞人民,打击敌人的战斗作用.田间的街头诗最为突出,汹涌着诗人从心底流出来的政治热情,有昂扬激荡的节奏感,语言简练,通俗易懂,在群众中广为流传.三,简答与论述1,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重要阶段各个阶段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是什么各个阶段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一般把1919前后到1949年之间的大约30年的文学发展称为中国现代文学史.1)1917-1927年,五四文学运动时期.文学革命开端时间,开创性的作品:胡适《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文学革命论》,鲁迅《狂人日记》,郭沫若《女神》,胡适的白话新诗,戏剧,小品散文的出现,最早的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为人生现实主义),创造社(为艺术浪漫主义),特点:奠基性,开创性.2)1928-1937年,开始的标志是革命文学运动的开始.创造社,太阳社于1928年正式发起革命文学运动,革命文学标志现代文学从艺术形式到思想内容的深刻变化.重要内容:(1)左翼革命文学的发展,集中出现了一批革命文学的作家作品,左联五烈士,东北作家群,蒋光慈,叶紫,鲁迅后期,茅盾前期的创作,都看作左翼时间的创作.(2)左翼之外,风格独立,卓有特色的艺术大家有:巴金,老舍,沈从文,曹禺等.特点:从思想到艺术都进入成熟阶段,整个文学创作呈现繁荣,复杂,多元的格局.3)1938-1949年,开端标志:抗战爆发进一步深化的阶段.特点:(1)抗战爆发,形成全国规模的抗战文艺运动,使现代文学又出现一次深刻的变化,抗日救亡成为压倒一切的主题,现代文学密切配合社会发展.(2)由于政治变化,出现国统区,解放区.解放区与国统区已经是不同的社会制度,解放区已经是不同于国统区的"新天地",局面更复杂,流派更多.关键字:抗战文艺运动,国统区,解放区.(内在联系我没有写,再听录音)2,简单理解五四新文学初期,在各种文体的发展中,为什么散文的成就最大其一,传统文学,传统观念的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中国自古以来的文学,以文为本,文章是正宗,这样一种文学主张,对五四散文的发展依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它无形地在思想中影响着人们.其二,散文创作具有无形庞大的作者队伍,这是其他几种文体不能比的,诗人不一定写小说,剧作家不一定写诗,但所有人都写散文,造成了队伍无形壮大,带来作品数量的优势,成就相对来讲就高一点.其三,五四时间是一个思想大解放的时期,思想空前自由,而散文最能适应当时时代特点,可严肃,可放松,可大可小,这几个方面,决定了散文成就更大.3,在鲁迅,老舍,张天翼钱钟书等人的笔下,现代小说讽刺幽默的特色各呈现出什么样的形态这四个人都在其作品中以不同的方式与技巧表现出其讽刺幽默的风格.1)鲁迅讽刺幽默是一种思想结果,来自一种敏锐的思考,对本质问题的深刻揭示,来自于思想的深刻性,来自一种逻辑的思辩的色彩.以及鲁迅刻画人物的特别,擅长人物的典型性,类型化的刻画,以至达到特殊的讽刺幽默效果.2)老舍的讽刺幽默来自一种宽厚,来自一种从容,温文尔雅.北京语言的娴熟的运用,作品中显示的讽刺幽默是比较温和的,即使是挖苦人,也不那么锐利,那么尖刻.3)张天翼的讽刺幽默来自一种辛辣,尖刻,冷峻的,更多的带有一种冷面的幽默,其小说的讽刺幽默是充满泪水的,是来自于沉重和轻松之间的对比,文学史上称为"冷面幽默".4)钱钟书以其渊博学识,较丰富的人生阅历,古今知识的厚重,在其作品中表现出的讽刺幽默更多的来自于的一种学者式的智慧,有一种独特的语言魅力,是妙笔生花的.4,以郁达夫,萧红,沈从文,孙犁等人为例,论述分析现代作家在追求小说的散文化和诗化方面有哪些共同的特色和个性的差异几个人的小说的共同点是不注重情节的连贯,不注重故事的完整,情节淡化.不同点:'郁'以情绪的流动结构作品,感情的放纵,听任感情的宣泄,抒情方式不讲究节制,不注意分寸,是非常外在的,不含蓄的.如《沉论》;从郁到孙,抒情表现在小说这种文体上,有一重要特点,即小说的散文化,故事性不强,不以情节取胜,而重在抒情.'萧'主要是着力描写散点的透视的,是零星的感受,有奔放的一面,也有内在的一面,处于前二者之间,如《小城三月》;'沈'精心构造了一个田园牧歌,诗一样的王国,在结构上大幅度跳跃,善于采用虽断若续的表现方法;'孙'到孙梨的笔下,小说的散体化与诗化已经进步了许多,达到了一种融合,一种更高的意境,进一步开拓了小说文体的空间,使其更宽阔,更自由,融叙述,抒情,议论为一体,结构灵活,讲究节制的美,讲究分寸,如《荷花淀》.5,简单叙述丁玲和张爱玲的小说各自在哪些方面达到了对时代社会的深刻揭示二人都以思想深度见长.但深度的视角不同.'丁'对社会问题分析(包含阶级)表现思想的深度大胆.'张'对人性的分析显示出其深度,来源于对生活痛惜的体验.她们都擅长于对人物内心深处的描写,擅于把人性放在心里深处来表现.丁玲表现的是农村中的阶段关系,写的是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农民夺取土地和长久拥有土地之间的问题,农民自我阶级间的斗争,丁玲就是在后一个问题上看得最深刻最准确,显示了独立而深刻的思考,达到了一个很深的深度,如《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张爱玲表现的是大都市中的人际关系,描写的是人与金钱的关系,金钱对人性的巨大的腐蚀和诱惑,看到人性在金钱面前的变异,本质上的变化是挡不住的,张爱玲在后者抓得更深刻更准确.二人都能对各自描写对象的准确的把握,如《倾城三月》《金锁记》.6,简单对比冰心和萧红的创作,各自显示了什么样的审美追求她们都基于对社会本质的认识和了解,但她们所表现的所有不同,一个表现爱,一个表现恨,有不同的艺术表现和追求.'冰心'最大的追求是欧歌人类之爱,颂扬人性的美好,有了爱就有一切,爱能融化一切,复苏一切,爱是拯救一切的神奇力量,代表作《超人》,是冰心这种爱的象征,冰心是充满理想化的作家,有一种浪漫的情调,但冰心并不肤浅,并不认为这个世界已经都充满了爱,而是缺乏爱所以她要追求,颂扬爱.'萧红'审美追求与冰心相反,表现出对人生的痛苦,失望和悲伤,坞地揭露了人世间的丑恶,残忍和冷漠.她更多看到是饥饿,孤独和凄凉等景象.直接来源于她于生活的本质的表现.通过这种血淋淋的表现来显示社会的本质.如《小城三月》是对人生悲凉的象征.7,老舍和丁玲小说创作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代表作与特色是什么老舍的创作道路分为三个阶段.早期:三部长篇小《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早期的三个长篇基本上显示了老舍创作的基本风格,对市民命运的密切关注,幽默讥讽的笔法特色初步显示出来.中期:小说创作的成熟期《骆驼祥子》《离婚》《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月芽》.代表作《骆驼祥子》.《离婚》标志幽默讥讽的特色开始成熟了,《猫城》是长篇,有政治色彩和寓言故事.这个阶段对市民形象的塑造达到了典型化的程度,幽默风格达到了圆润的境地,是老舍高峰和成熟期的创作.后期:显示了风格的发展和变化,以《四世同堂》为突出特点,老舍对市民形象的描写,已经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独特的体系,构成了老舍的市民世界,幽默讽刺进一步深入转化为批判和揭露.纵观老舍整个的创作,除了上述特点以外,还有一个独特的风格,即是他的语言特色,老舍的作品显出鲜明的浓厚的京味文化.丁的创作道路分为三个阶段.初期,20年代,发表以个性解放,妇女解放为主题的作品,以《莎菲女士的日记》为代表,基本显示了她的创作特点,显示出一种深刻敏锐的政治见解和政治眼光.中期,30年代(即30年代到解放区前后的创作),一部分继续表现知识分子,农民命运的作品,另一部分是来解放区以后表现农民,女性,这个时期创作的过度体现了丁玲思想发展的变化.后期,40年代,以《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写农民地位命运的变化,显示了丁玲思想,艺术上的高峰.这三个阶段共同体现了丁创作的总体特点,不同时代最重要的,最敏锐的问题,以一个女性特有的敏锐感和深刻的政治眼光,始终感应,追随着时代的步伐,在积极的思考.8,茅盾《子夜》对现代长篇小说艺术框架的构建有什么独特的贡献茅盾《子夜》对现代长篇小说艺术框架的构建的独特的贡献是大规模,全景性地反映描写时代社会生活,《子夜》让我们看到整个时代长篇小说的成熟和成功.a.《子夜》显示了一种开朗视野,宏大严谨的结构,线索繁多,人物关系复杂,反映各种矛盾,始终围绕一个交点,一条主线,一个中心人物,以吴逊甫为代表的民族资本家的命运.b.塑造吴逊甫这样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形象,善于把人物放在广阔时代背景中描写,善于提示人物性格和命运在时代社会发展中变化,以故事情节刻画人物,又以人物带动情节的发展写人,写物融为一体,合二为一.c.多种艺术手法的运用.最主要的手法是典型人物和环境的塑造,即人物和生活背景的关系,运用细节描写手法(用细节描写很深的具有时间跨度的东西),吴太太与雷参谋(少年维特之烦恼)中的一朵枯萎的玫瑰花.场景(环境),交易场所,农村,纱厂等,刻意的场景描写来提示人物本质,赵伯韬用场面显示基本质,心理描写手法,杜竹斋以复杂深刻的内心矛盾,其他从农村来的资本家的内心矛盾语言艺术的个性化的人物语言,作家个性化的叙述语言.叙述语言是客观,准确,冷静,没有抒情和议论,主要是作家的描写(生活材料,堆积多,艺术消化不够),人物语言是鲜活的,个性化的,语言符合其身份和地位,赵伯韬凌驾一切,吴逊甫,多面(恳切,刚腹自用),人物语言,越鲜活,个性化,茅盾的叙述语言越客观,越准冷静.9,赵树理《小二黑结婚》农村题材的作品中,开拓出哪些崭新的时代意义对农民命运的描写有什么根本性的突破赵是解放区作家中,最直接最全面最深刻的关注农民命运的作家,这种关注的视角很独特,以《小二黑结婚》为例.首先,赵的小说有高度的敏锐的政治眼光和时代责任感,认识到一些人们不以为然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从农村中的日常生活,风俗民情,敏锐地感受到解放区的时代变化了,政权改变了,但人们的思想变化还远远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赵的作品告诉我们,以鲁迅开始对农民的思想启蒙和改造,这样的思考仍然是解放区作家的重要任务,并不因为政权变化了,农民落后的思想就一扫而光了,《小二黑结婚》是从解放区依然存在的包办婚姻的。

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笔记

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笔记

《中国现代文学史》(刘勇、邹红)——复习笔记绪论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进程及主要特征一、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发展经历了那几个重要阶段?各个阶段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是什么?各个阶段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中国现代文学是指1919年五四运动发生前后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时期的文学,主要包括在此期间发生的文学运动、文学论争、文艺思潮和在此期间出现的文学社团、文学流派以及所有不同类型作家的创作。

中国现代文学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三个10年:(一)第一个十年(1917-1927),是现代文学开拓和奠基阶段,通常称这十年为五四时期文学。

这一时期文学的基本特征是从文学革命向革命文学发展,即由文学形式的内在改革逐渐转向思想内涵的深刻变化。

1、文学革命的开端、发展、高潮2、以鲁迅、郭沫若为代表的作家创作的新文学作品。

小说方面:鲁迅的《狂人日记》,叶绍钧、冰心、郁达夫等新文学作家创作了内容形式全新的小说。

诗歌方面:出现了白话新诗人如胡适、刘半农、沈尹默、刘大白。

尤其郭沫若的诗集《女神》开创了自由体白话新诗的一代诗风。

散文方面:鲁迅、李大钊等人的文艺短论(即随感录和杂文),周作人、俞平伯、朱自清、许地山等人的抒情叙事散文(即“美文”),瞿秋白的《饿乡纪程》、《赤都新史》等通讯报道是中国现代报告文学的最初萌芽。

话剧方面:胡适、洪深、田汉、欧阳予倩等人的白话剧本。

这一时期文学创作最突出的主题是反封建(农民及其命运成为许多作品的主人公和素材,描写知识分子对民族压迫和封建压迫的高度敏感,摆脱封建道德舒束缚、争取婚恋自主、追求个性解放的奋斗和抗争,对妇女地位的思考以及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3、1921年后出现许多文学社团如文学研究会(标榜为人生的写实主义)、创造壹社(鼓吹重艺术的浪漫主义)、语丝社、新月社以及风格接近文学研究会的未名社、莽原社,接近创造社的南国社、浅草社和沉钟社等。

还有“问题小说”、“身边小说”、“乡土文学”、“语丝文体”“象征派”诗歌等风格和流派4、新文学作家们通过各种渠道译介外国文学作品和文学理论。

《中国现代文学史》(朱栋霖)笔记

《中国现代文学史》(朱栋霖)笔记

中国现代文学史--重点考研笔记(朱栋霖版)重要时间和事件1.1930.3.2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2.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3.1938.3 在武汉成立了中华全国文艺抗敌协会.4.1949.7 第一次中华全国文艺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召开.5.1896年梁启超主编《时务报》(当时影响最大).6.1891年苏曼殊翻译的《拜伦诗选》是中国最早的翻译诗集.7.1902年梁启超在日本横滨创办第一份中文小说杂志《新小说》.8.1906年成立春柳社;1910年成立进化社,都专演话剧.9.1915.9 《新青年》创刊于上海,第一卷名为《青年杂志》陈独秀主编.10.1917.1发表胡适《文学改良诌议》,它是"五四"文学革命正式开始的标志.11.1917.2陈独秀《文学革命论》举起"文学革命"的大旗.12.1917.2《新青年》发表白话新诗.13.1918年5月中国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鲁迅的《狂人日记》发表.14.1922.1成立学衡派;1914.5在东京成立的甲寅派.15.1920.9《新青年》第八卷第一号迁回上海.16.1924年《现代评论》创刊由徐志摩,王世杰,陈源等主编.17.1921.1在北京成立了最早的新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18.1910.7在上海成立了中国第一个诗歌团体——中国新诗社.19.1921.7创造社成立.20.1924.11.17在北京成立语丝社,《语丝》周刊.21.1923年在北京成立了新月社,《新月》月刊.1927年多数成员南下,从此分为两个时期.22.1921.5在上海成立了"五四"以后最早的话剧团体——民众戏剧社.创办了第一个戏剧杂志《戏剧》周刊(1921.5~1922.4).23.1921年冬在上海成立了戏剧协社,是中国早期话剧团体中历史最悠久的一个.24.1922成立"浅草—沉钟社"(1934年解散),被鲁迅称为中国最坚韧,最诚实的……..25.1917.2在《新青年》发表了《白话诗八首》,其中《朋友》一诗创作于1916.8.26.1920.3胡适诗集《尝试集》出版,是中国第一部新诗别集.27.1918.5刘半农在《新青年》发表《卖萝卜的人》,是中国现代最早出现的无韵诗,同年7月他又发表了《窗纸》,《无聊》中国最早的散文诗.28.1920年陈衡哲(女)发表《小雨点》——中国最早的童话小说.29.1919.3《终身大事》(胡适)发表于《新青年》.30.1918.5钱玄同发表最早也是《新青年》最早的一篇白话"随感录".31."鲁迅"是他于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使用的笔名.32.1903年鲁迅发表了第一篇译述小说《斯巴达之魂》.33.1908年鲁迅,周作人合译了《域外小说集》(最早用直译方式).34.1909年鲁迅创作自己第一篇小说《怀旧》.35.《阿Q正传》最初发表于1921.12—1922.2《晨报副刊》,后收入《呐喊》.36.1923年的《稻草人》是我国最早的童话集.37.1921年出版小说集《沉沦》,也是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第一部现代白话短篇小说集.38.1922年《冲积期化石》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现代白话长篇小说.39.1921.8〈女神〉出版,共56首,大多作于1919~1920.40.1923年胡适,徐志摩,闻一多,陈西滢等在北京成立"新月诗社",以1926年4月〈诗镌〉的创办为标志,新格律诗派即"新月诗派"开始形成.41.1925年李金发第一部诗集〈微雨〉出版,标志着象征主义走向实践.42.1934年10月周扬在〈国防文学〉中提出"国防文学"的口号.43.1936.6.7中国文艺家协会在上海成立.44.〈倪涣之〉是叶圣陶惟一的一篇长篇小说,也是中国现代最早出现的优秀长篇,写于1928年,初载〈教育杂志〉1929.8由开明书店出版.45.1930.3七剧团联合成立"上海剧团联合化"8.1改称"左翼剧团联盟",1931年改为"左翼戏剧家联盟".46.1932.9中国诗歌会成立于上海.基本知识点(选择题)1, 中国现文史发展的三个十年:第一个十年(1917—1927);第二个十年(1928—1937);第三个十年(1938—1949)2, 中国现代文学总体性,全局性的本质特征:新与旧的冲突与承接;中与外的沟通和融会;伴随始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3,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国知识界经历了四个阶段:洋务运动,维新运动,辛亥革命,五四新文化运动;三种文化思想:洋务派以经济改革为中心的"中体西用"的文化思想,维新派与革命派以政治改革为中心的启蒙主义文化思想,五四新文化运动以伦理革命为中心的文化思想.4, 晚清的又一次文化繁荣表现在:文化观念的变化,翻译文学的繁荣,小说界革命,话剧的萌芽.5, 两个话剧团题:1906年成立德春柳社和1910年成立的进化团.6, 春柳社1907年在日本东京演出的《茶花女》和排演的五幕话剧《黑奴吁天录》,是中国现代话剧的最初萌芽.7, 《新青年》1915年创刊于上海,主编陈独秀.8, 《新青年》于1917年1月发表了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1917年2月发表了陈独秀的《文学革命史》.这两篇文章拉开了五四文学革命的大幕,标志着中国现代新文学的正式开始. 9, 上述文章的发表得到了一批旗手的积极呼应:李大钊,钱玄同,刘半农,傅斯年,鲁迅,周作人.周作人还发表了两篇重要论文《人的文学》和《平民文学》.10, 1918年1月,以《新青年》为核心形成了新文化的统一战线.11, 除《新青年》外,五四时期的重要刊物还有:《晨报》副刊,《时事新报》副刊《学灯》,《民国日报》副刊《觉悟》等.12, 1920年,北洋军阀政府教育部被迫承认白话为"国语",通令全民学校采用.至此,白话文取得了决定性胜利.13, 相信文化新闻学法铺的复古牌:学衡派,甲寅派.甲寅派代表人物:张士钊.14, 胡适的《尝试集》是中国现代第一部新诗集.刘半农的无韵诗和散文诗为中国最早. 15, 陈衡哲是最早创作白话小说的女作家.她的小说《老夫妻》1918年10月发表在《新青年》上,是中国现代第二篇白话小说,1920年在《新青年》上发表的《小雨点》是中国现代最早的童话小说.16, 胡适于1919年3月发表的独幕剧《终身大事》,是中国现代第一步刊载于正是刊物的话剧创作.17, 1921年5月在北京成立了五四文学革命后最早的话剧社团"民众戏剧社",创办了最早的话剧刊物《戏剧》月刊.18, 1918年4月《新青年》开辟了"随感录"专栏,这是现在散文最早出现的品种.19, 1921年周作人发表了《美文》一文,号召新文学作家致力于美文创作,对推动中国现代散文的自觉发展有重要意义.20, 鲁迅的创作:1)前期创作:现实题材小说集《呐喊》《彷徨》;抒情散文集《野草》; 叙事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2)后期创作:历史题材小说集《故事新编》,杂文集《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准风月谈》《南腔北调集》《花遍文学》《且介亭杂文》.21, 郭沫若的诗集《女神》出版于1921年8月.22, 文学研究会:成立于1921年1月北京.主要发起人:沈雁冰(矛盾),叶圣陶,郑振铎,王统照,周作人,许地山等12人.其机关刊物主要是革新后的《小说月报》.23, 张资平的《冲积期化石》,是现代文学史上最早出版的长篇小说.24, 郁达夫的小说集《沉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小说集.25, 新月社,1923年由徐志摩发起成立于北京.26, 闻一多的三美主张:新诗要做到:建筑的美,音乐的美,绘画的美.27, 语丝社的名于1924年11月在北京创刊的《语丝》周刊.代表作家有:鲁迅,周作人,林鱼塘,钱玄同,孙伏元,俞平伯等.28, 沉钟社,鲁迅评价为"中国的最坚韧,最诚实,挣扎的最久的团体"代表作家有:杨晦,陈炜谟,陈翔鹤,冯至等.29, 象征诗派以李金发为代表.30,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0年3月2日成立于上海,鲁迅在成立大会上发表了著名的《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31, 新感觉派小说:刘呐鸥是最初尝试者,他创办于1928年9月的《无轨列车》半月刊,标志着中国新感觉派小说实践的开始.他的短篇小说集《都市风景线》是现代中国第一部新感觉派作品集.还有穆时英和施蛰存都是新感觉派代表人物.32, 中国诗歌会1932年9月成立于上海.代表诗人有:蒲风,穆木天,任钧,杨骚等.其机关刊物是《新诗歌》33, 延安文艺座谈会于1942年5月由中共中央主持在延安召开.名词解释1, 五四文学革命:五四文学革命是不仅是一次中国文学的革命运动,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文化革命运动.经过晚清文学改良运动以来近20年的云雨孕育,五四时期,中国现代文学终于在文学革命的催生下,以崭新的姿态诞生了.五四文学革命是中国现代文学的正式发端.1917年初,胡适,陈独秀在《新青年》上相继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和《文学革命论》的文章,标志着文学运动的正式兴起.二人的文章从理论上拉开了文学革命的序幕.很快得到了有识之士的响应.文学革命的实践也迈开了步伐,1918年初以《新青年》为核心形成了新文化的统一战线.以鲁迅郭沫若为代表创作的新文学作品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表明了新文学的实质性进展.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郭沫若的新诗集《女神》都从形式上改变了中国文学的旧貌.五四文学革命时期还出现了大量的社团,刊物,并确立了白话文的地位.这次文学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亘古未有的大变革,他的成功从形式上根本改变了中国文学的面貌,从此中国文学走上了崭新的道路.2, 革命文学运动:新成立的太阳社和经过整顿的后期创造社于1928年初正式发起了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他们大力宣扬文学是宣传的武器,要为革命斗争服务,要实现大众化,革命作家要努力改造世界观,获得无产阶级意识,克服小资产阶级思想,为千千万万劳动群众服务.从文学革命都革命文学,标志着中国现代文学从艺术形式到思想内容的深入发展和变化.3, 抗战文艺运动:抗战的爆发给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全馆范围的抗战文艺运动充分表明了中共现代文学始终与时代社会相辅相成,同步共进的根本特征.抗战文学的主要特点是:形成了全国规模的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救亡成为压倒一切的文学主题;出现了大量充满热情,易于宣传和富有鼓动性的艺术表现形式,如街头诗,街头剧,多人合作的大型戏剧和报告文学等;出现了众多的文学中心4, 解放区文艺运动:5, 延安文艺座谈会:1942年5月由中共中央主持在延安召开.毛泽东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从根本上阐述了我们的文艺是"为什么人"(即文艺的方向)和"如何为"(即实现文艺方向的途径)的问题.《讲话》从生活,思想,艺术三个方面论述了创造人民文艺的必须途径,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深刻总结了新文化运动以来的经验教训,解决了新文学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对新文学具有重大深远的指导意义,造成了我死文学革命以来中国新文学发展进程中有一次深刻的变动.6, 象征诗派:以李金发为代表的中国早期象征诗派是"五四"以后出现与中国诗坛的.象征派诗人舵手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影响,其作品的特点是注重自我心灵的艺术表现,强调诗的意向暗示性功能和神秘性,追求所谓"观念联络的奇特".李金发于1925年至1927年出版的《微雨》,《为幸福而歌》,《食客与凶年》,是中国早期象征诗派的代表作.此为,后期创作社的王独清,穆木天,冯乃超也是象征主义诗歌的重要作者.7, 九叶诗派:九叶诗派是中国现代文学的末期产生的诗歌流派,他们更直接更深刻地感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同时有更深刻地感受到民族的灾难.他们有着共同的追求,这是特别注重是个本身价值的一群,如其代表诗人辛迪所说"我的是宁愿让一个读者读一千遍,也不愿让一千个读者只读一遍"他们要求坚持文学的本身价值和独立传统,在艺术和现实之间求得平衡;他们还追求个人与时代的融合,主张必须以血肉的感情书写思想的探索,首先是思想自己,思想希冀与一切社会历史生活的严肃关联,既要有凝聚的沉潜德育深切的个人投掷,又要有全局的把握和超人的目光.8, 街头诗运动:1938年夏,田间来到延安,于是认柯仲平一起,积极提倡街头诗运动.所谓街头诗,就是群众的诗,它是抄写在村庄的门楼,墙壁上或印成传单散发的通俗政治鼓动诗,也叫墙头诗或诗传单.这种诗歌形式出现后,受到群众的欢迎,起到鼓舞人民,打击敌人的战斗作用.田间的街头诗最为突出,汹涌着诗人从心底流出来的政治热情,有昂扬激荡的节奏感,语言简练,通俗易懂,在群众中广为流传.三,简答与论述1,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重要阶段各个阶段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是什么各个阶段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一般把1919前后到1949年之间的大约30年的文学发展称为中国现代文学史.1)1917-1927年,五四文学运动时期.文学革命开端时间,开创性的作品:胡适《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文学革命论》,鲁迅《狂人日记》,郭沫若《女神》,胡适的白话新诗,戏剧,小品散文的出现,最早的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为人生现实主义),创造社(为艺术浪漫主义),特点:奠基性,开创性.2)1928-1937年,开始的标志是革命文学运动的开始.创造社,太阳社于1928年正式发起革命文学运动,革命文学标志现代文学从艺术形式到思想内容的深刻变化.重要内容:(1)左翼革命文学的发展,集中出现了一批革命文学的作家作品,左联五烈士,东北作家群,蒋光慈,叶紫,鲁迅后期,茅盾前期的创作,都看作左翼时间的创作.(2)左翼之外,风格独立,卓有特色的艺术大家有:巴金,老舍,沈从文,曹禺等.特点:从思想到艺术都进入成熟阶段,整个文学创作呈现繁荣,复杂,多元的格局.3)1938-1949年,开端标志:抗战爆发进一步深化的阶段.特点:(1)抗战爆发,形成全国规模的抗战文艺运动,使现代文学又出现一次深刻的变化,抗日救亡成为压倒一切的主题,现代文学密切配合社会发展.(2)由于政治变化,出现国统区,解放区.解放区与国统区已经是不同的社会制度,解放区已经是不同于国统区的"新天地",局面更复杂,流派更多.关键字:抗战文艺运动,国统区,解放区.(内在联系我没有写,再听录音) 2,简单理解五四新文学初期,在各种文体的发展中,为什么散文的成就最大其一,传统文学,传统观念的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中国自古以来的文学,以文为本,文章是正宗,这样一种文学主张,对五四散文的发展依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它无形地在思想中影响着人们.其二,散文创作具有无形庞大的作者队伍,这是其他几种文体不能比的,诗人不一定写小说,剧作家不一定写诗,但所有人都写散文,造成了队伍无形壮大,带来作品数量的优势,成就相对来讲就高一点.其三,五四时间是一个思想大解放的时期,思想空前自由,而散文最能适应当时时代特点,可严肃,可放松,可大可小,这几个方面,决定了散文成就更大.3,在鲁迅,老舍,张天翼钱钟书等人的笔下,现代小说讽刺幽默的特色各呈现出什么样的形态这四个人都在其作品中以不同的方式与技巧表现出其讽刺幽默的风格.1)鲁迅讽刺幽默是一种思想结果,来自一种敏锐的思考,对本质问题的深刻揭示,来自于思想的深刻性,来自一种逻辑的思辩的色彩.以及鲁迅刻画人物的特别,擅长人物的典型性,类型化的刻画,以至达到特殊的讽刺幽默效果.2)老舍的讽刺幽默来自一种宽厚,来自一种从容,温文尔雅.北京语言的娴熟的运用,作品中显示的讽刺幽默是比较温和的,即使是挖苦人,也不那么锐利,那么尖刻.3)张天翼的讽刺幽默来自一种辛辣,尖刻,冷峻的,更多的带有一种冷面的幽默,其小说的讽刺幽默是充满泪水的,是来自于沉重和轻松之间的对比,文学史上称为"冷面幽默".4)钱钟书以其渊博学识,较丰富的人生阅历,古今知识的厚重,在其作品中表现出的讽刺幽默更多的来自于的一种学者式的智慧,有一种独特的语言魅力,是妙笔生花的.4,以郁达夫,萧红,沈从文,孙犁等人为例,论述分析现代作家在追求小说的散文化和诗化方面有哪些共同的特色和个性的差异几个人的小说的共同点是不注重情节的连贯,不注重故事的完整,情节淡化.不同点:'郁'以情绪的流动结构作品,感情的放纵,听任感情的宣泄,抒情方式不讲究节制,不注意分寸,是非常外在的,不含蓄的.如《沉论》;从郁到孙,抒情表现在小说这种文体上,有一重要特点,即小说的散文化,故事性不强,不以情节取胜,而重在抒情.'萧'主要是着力描写散点的透视的,是零星的感受,有奔放的一面,也有内在的一面,处于前二者之间,如《小城三月》;'沈'精心构造了一个田园牧歌,诗一样的王国,在结构上大幅度跳跃,善于采用虽断若续的表现方法;'孙'到孙梨的笔下,小说的散体化与诗化已经进步了许多,达到了一种融合,一种更高的意境,进一步开拓了小说文体的空间,使其更宽阔,更自由,融叙述,抒情,议论为一体,结构灵活,讲究节制的美,讲究分寸,如《荷花淀》.5,简单叙述丁玲和张爱玲的小说各自在哪些方面达到了对时代社会的深刻揭示二人都以思想深度见长.但深度的视角不同.'丁'对社会问题分析(包含阶级)表现思想的深度大胆.'张'对人性的分析显示出其深度,来源于对生活痛惜的体验.她们都擅长于对人物内心深处的描写,擅于把人性放在心里深处来表现.丁玲表现的是农村中的阶段关系,写的是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农民夺取土地和长久拥有土地之间的问题,农民自我阶级间的斗争,丁玲就是在后一个问题上看得最深刻最准确,显示了独立而深刻的思考,达到了一个很深的深度,如《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张爱玲表现的是大都市中的人际关系,描写的是人与金钱的关系,金钱对人性的巨大的腐蚀和诱惑,看到人性在金钱面前的变异,本质上的变化是挡不住的,张爱玲在后者抓得更深刻更准确.二人都能对各自描写对象的准确的把握,如《倾城三月》《金锁记》. 6,简单对比冰心和萧红的创作,各自显示了什么样的审美追求她们都基于对社会本质的认识和了解,但她们所表现的所有不同,一个表现爱,一个表现恨,有不同的艺术表现和追求.'冰心'最大的追求是欧歌人类之爱,颂扬人性的美好,有了爱就有一切,爱能融化一切,复苏一切,爱是拯救一切的神奇力量,代表作《超人》,是冰心这种爱的象征,冰心是充满理想化的作家,有一种浪漫的情调,但冰心并不肤浅,并不认为这个世界已经都充满了爱,而是缺乏爱所以她要追求,颂扬爱.'萧红'审美追求与冰心相反,表现出对人生的痛苦,失望和悲伤,坞地揭露了人世间的丑恶,残忍和冷漠.她更多看到是饥饿,孤独和凄凉等景象.直接来源于她于生活的本质的表现.通过这种血淋淋的表现来显示社会的本质.如《小城三月》是对人生悲凉的象征.7,老舍和丁玲小说创作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代表作与特色是什么老舍的创作道路分为三个阶段.早期:三部长篇小《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早期的三个长篇基本上显示了老舍创作的基本风格,对市民命运的密切关注,幽默讥讽的笔法特色初步显示出来.中期:小说创作的成熟期《骆驼祥子》《离婚》《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月芽》.代表作《骆驼祥子》.《离婚》标志幽默讥讽的特色开始成熟了,《猫城》是长篇,有政治色彩和寓言故事.这个阶段对市民形象的塑造达到了典型化的程度,幽默风格达到了圆润的境地,是老舍高峰和成熟期的创作.后期:显示了风格的发展和变化,以《四世同堂》为突出特点,老舍对市民形象的描写,已经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独特的体系,构成了老舍的市民世界,幽默讽刺进一步深入转化为批判和揭露.纵观老舍整个的创作,除了上述特点以外,还有一个独特的风格,即是他的语言特色,老舍的作品显出鲜明的浓厚的京味文化.丁的创作道路分为三个阶段.初期,20年代,发表以个性解放,妇女解放为主题的作品,以《莎菲女士的日记》为代表,基本显示了她的创作特点,显示出一种深刻敏锐的政治见解和政治眼光.中期,30年代(即30年代到解放区前后的创作),一部分继续表现知识分子,农民命运的作品,另一部分是来解放区以后表现农民,女性,这个时期创作的过度体现了丁玲思想发展的变化.后期,40年代,以《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写农民地位命运的变化,显示了丁玲思想,艺术上的高峰.这三个阶段共同体现了丁创作的总体特点,不同时代最重要的,最敏锐的问题,以一个女性特有的敏锐感和深刻的政治眼光,始终感应,追随着时代的步伐,在积极的思考.8,茅盾《子夜》对现代长篇小说艺术框架的构建有什么独特的贡献茅盾《子夜》对现代长篇小说艺术框架的构建的独特的贡献是大规模,全景性地反映描写时代社会生活,《子夜》让我们看到整个时代长篇小说的成熟和成功.a.《子夜》显示了一种开朗视野,宏大严谨的结构,线索繁多,人物关系复杂,反映各种矛盾,始终围绕一个交点,一条主线,一个中心人物,以吴逊甫为代表的民族资本家的命运.b.塑造吴逊甫这样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形象,善于把人物放在广阔时代背景中描写,善于提示人物性格和命运在时代社会发展中变化,以故事情节刻画人物,又以人物带动情节的发展写人,写物融为一体,合二为一.c.多种艺术手法的运用.最主要的手法是典型人物和环境的塑造,即人物和生活背景的关系,运用细节描写手法(用细节描写很深的具有时间跨度的东西),吴太太与雷参谋(少年维特之烦恼)中的一朵枯萎的玫瑰花.场景(环境),交易场所,农村,纱厂等,刻意的场景描写来提示人物本质,赵伯韬用场面显示基本质,心理描写手法,杜竹斋以复杂深刻的内心矛盾,其他从农村来的资本家的内心矛盾语言艺术的个性化的人物语言,作家个性化的叙述语言.叙述语言是客观,准确,冷静,没有抒情和议论,主要是作家的描写(生活材料,堆积多,艺术消化不够),人物语言是鲜活的,个性化的,语言符合其身份和地位,赵伯韬凌驾一切,吴逊甫,多面(恳切,刚腹自用),人物语言,越鲜活,个性化,茅盾的叙述语言越客观,越准冷静.9,赵树理《小二黑结婚》农村题材的作品中,开拓出哪些崭新的时代意义对农民命运的描写有什么根本性的突破赵是解放区作家中,最直接最全面最深刻的关注农民命运的作家,这种关注的视角很独特,以《小二黑结婚》为例.首先,赵的小说有高度的敏锐的政治眼光和时代责任感,认识到一些人们不以为然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从农村中的日常生活,风俗民情,敏锐地感受到解放区的时代变化了,政权改变了,但人们的思想变化还远远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赵的作品告诉我们,以鲁迅开始对农民的思想启蒙和改造,这样的思考仍然是解放区作家的重要任务,并不因为政权变化了,农民落后的思想就一扫而光了,《小二黑结婚》是从解放区依然存在的包办婚姻的角度来写的.更沉重的告诉我们,封建意识还是很顽固的,作家从敏锐的政治视角来写.其次,赵的作品特别准确地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在作品中描写各种各样的农民,在当时的农村里,残存的封建势力在人民政权下不成气候,象二黑,小芹这样有先进意识的农民还是不多的,在农民中更普遍的是像三仙姑这些农民是绝大多数,还根不上时代的步伐方向,他们也在跟着时代的主潮,只是跟不上,他们已经在转变之中了,而这些是中国发展前途的基础,作者这些人给予热情的期待,是善意的扶持,这个描写体现了鲁迅以来对农民描写的变化,赵抓住了时代的本质.对农民命运的描写在赵的小说中我们看到中国农民的发展变化,并由此看到了中国的前途,在理解,同情中对农民的命运充满了期待,体现了中国现代文学史至鲁迅以来对农民描写的根本。

中国现代文学史笔记整理(六)

中国现代文学史笔记整理(六)

中国现代文学史笔记整理(六)第二部分·现代文学▼第一章文学思潮与运动一、文学革命的发生与发展二、外国文艺思潮的涌入和新文学社团的蜂起三、胡适、周作人与新文学初期理论建设四、文学创作潮流与趋向第二章鲁迅(一)一《呐喊》与《彷徨》: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标志二《野草》与《朝花夕拾》第三章小说(一)一“五四”小说取得文学的正宗地位二、从“问题小说”到人生派写实小说三“自叙传”抒情小说及其他主观型叙述小说继续点击下方空白区域▼第四章郭沫若一、《女神》的自我抒情主人公形象二、《女神》的艺术想象力、形象特征与形式三、从《星空》、《瓶》到《前茅》与《恢复》四、以《屈原》为代表的历史题材的剧作第五章新诗(一)一、新诗的诞生——“五四”新诗运动二、“尝试”中的新诗——早期白话诗三、“开一代诗风”的新诗创作四、新诗的“规范化”——闻一多、徐志摩为代表的前期新月派五、“纯诗”概念的提出与早期象征派诗歌第六章散文(一)一、《新青年》“随感录”作家群(1)1918年4月《新青年》第4卷4号开始设立“随感录”栏目,专门发表杂文。

此后有诸多报刊仿效开设同类栏目,使杂文承担了社会批评与文明批评的任务,成为最早显示白话文艺术特质的文体之一。

《新青年》随感录作者大都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鲁迅是其中主要作家。

“随感录”杂文大都是论战批判色彩浓厚的急就章,必须联系当时特定的时代氛围来阅读。

同时,应初步了解“随感录”对后起的“语丝”派等散文诸流派的影响。

二、周作人与“言志派”散文(2)周作人思想比较复杂,“五四”时期就有所谓“叛徒”(反抗者)与“隐士”(超离现实者)的两重性格,但他又是现代散文的大家,对他这方面的历史地位应充分肯定。

一是要了解其散文观。

他紧早从西方引入“美文”的概念,并提倡抒发个人情性的“言志”小品文。

二要了解周作人小品的艺术特质,即多作闲谈体,借鉴明人小品与外国随笔的笔调,形成自然隽永,冲淡平和的风格,或者可用“闲适”两个字来概括。

00537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三章考纲重点

00537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三章考纲重点

文协” 【名词解释】(1)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简称,1938 年 3 月成立于武汉,是抗日战争期间全国规模的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发起人包括全国文艺界各方面的代表近百人,理事会推举老舍为总务部主任,主持"文协"的日常工作。

(2)"文协"还提出了"文章入伍"的口号,对鼓励作家深入现实生和实际斗争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3)"文协"的会刊《抗战文艺》是贯通整个抗日战争时期唯一的刊物,它对推进抗战文艺运动促进抗战文艺创作的繁荣,发挥了突出的作用。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名词解释】(1)毛泽东 1942 年 5 月在延安举行的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2)包括 5 月 2 日所作引言和 5 月 23 日所作结论两部分,1943 年 10 月 19 日在延安《解放日报》正式发表,1953 年编入《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发表,标志着新文学与工农兵群众相结合的文艺新时期的开始。

孤岛文学【名词解释】(1)指从 1937 年 11 月上海沦陷至 1941 年 12 月日军进入租界止,存在于上海租界的文学。

(2)由于四面都是沦陷区,故称“孤岛”。

期间产生了大量出版刊物,反映了作家对抗战时期战斗和生活的记录。

(3)孤岛文学成就最突出的是杂文和戏剧。

杂文以唐韬为代表,带有强烈的“鲁迅风”;戏剧以《夜上海》为代表,反映现实、民族等主题。

(4)另外还有报告文学等流行文学样式以及黄裳、柯灵等代表作家。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主要内容和其对新文学发展的意义【简答】内容:(1)1942 年,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文艺座谈会,毛泽东主持会议并发表讲话。

(2)这次讲话是 20 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无产阶级文学理论及其理论体系的集中体现,其宗旨在于解决中国无产阶级文艺发展道路上遇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3)从根本上提出文艺的方向性问题,即“为什么人”的问题,这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明确提出: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强调文艺工作者必须到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熟悉工农兵,转变立足点,为革命事业作出积极贡献。

《中国现代文学史》完整笔记整理

《中国现代文学史》完整笔记整理

《中国现代文学史》完整笔记整理第一章:1917——1949年的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1、文学革命的兴起(1917——1920)一、晚清文学改良运动的主要内容:1、诗界革命:黄遵宪(反对拟古复古、提倡“我手写我口”)2、小说界革命:梁启超(重视小说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作用)3、文界革命:梁启超(“报章体”)4、白话文运动:裘廷梁二、“五四”文学革命发生的历史背景:1、晚清文学改良运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2、适应以思想革命为主要内容的新文化运动而发生的三、《新青年》(第一卷名《青年杂志》)——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创刊时间:1915年主编姓名:陈独秀四、“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文学革命的关系:1、文学革命是适应以思想革命为主要内容的新文化运动而发生的,因为旧文学中充斥着封建礼教道德的思想内容,思想革命的深入,必然要求反对旧文学的文学革命;2、而文学革命的开展,批判旧文学观念和旧文学中封建思想道德观念,新文学以民主主义、人道主义、个性主义为内容,也大大推动了思想革命更深入地开展;3、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相辅相成,使新文化运动蓬勃发展,成为自有中国以来最彻底反对封建文化和封建旧文学的革命。

五、文学革命的发生过程:1、1917年1月,《文学改良刍议》(胡适)——倡导文学革命的第一篇理论文章。

2、1917年2月,《文学革命论》(陈独秀)——正式举起文学革命的大旗。

3、钱玄同、刘半农等撰文响应,周作人发表《人的文学》、《平民文学》六、鲁迅:《狂人日记》(发表于《新青年》)——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1918年)七、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对文学革命的影响:1、李大钊:《什么是新文学》:用白话写的文章,算不得新文学;新文学应建立在“宏深的思想、学理,坚信的主义,从思想和艺术两个方面对新文学提出的要求)2、鲁迅:《狂人日记》小说对封建主义揭露、批判所达到的高度3、郭沫若的新诗,体现了“五四”反抗叛逆、破旧创新的精神八、了解文学革命在创作上的初步成绩和白话文运动的胜利:1、《新青年》上胡适、刘半农、沈尹默等的白话新诗,《新潮》上叶绍钧、汪敬熙、杨振声等的白话新小说和康白情、俞平伯的新诗,都是文学革命的最初实绩。

中国现代文学史笔记

中国现代文学史笔记

第一章1917-1949年的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双簧戏:1、1918年钱玄同和刘半农的双簧戏,正式拉开了这场“文学革命”、“封建复古主义”思潮斗争的序幕。

2、钱玄同把社会上的各种反对意见归纳起来,化名“王敬轩”写给《新青年》编者一封信,再由刘半农写答信王敬轩的信予以批驳,两信同时发表名为《文学革命之反响》,借以扩大文学革命的影响。

文学研究会:被称为“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流派,1921年成立于北京,是文学革命后出现的第一个新文学社团。

代表作家:周作人、茅盾、叶圣陶、许地山、朱自青、冰心等。

重要刊物:《小说月报》、《文学旬刊》理论主张:积极提倡“为人生”的文学主张和现实主义文学思想。

主要贡献:它承接了“五四”文学革命的现实主义传统,使之发展成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占主流地位的文学思潮。

创造社:1921年在日本东京成立,发起人有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等。

主要刊物:《创造季刊》《创造周刊》《创造日》理论主张:尊自我,重主观,强调艺术是自我表现、内心自然流露;强调文学的本质是感情;强调灵感在创作中的作用。

主要表现为浪漫主义特征。

新月社:1923年成立,主要成员有胡适、徐志摩、闻一多等,都是欧美留学生。

重要刊物:《晨报副刊》《诗镌》《新月》(后期)闻一多发表《诗的格律》的理论文章,提出诗歌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以闻一多、徐志摩为首的新格律诗的创作,称为“新月诗派”。

语丝社:成立于1924年,以创办《语丝》周刊而得名。

主要成员有鲁迅、周作人、钱玄同、林语堂等。

文艺思想接近于文学研究会。

《语丝》多发表杂文、小品、随笔,形成生动、泼辣、幽默的语丝文体,对中国现代散文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鲁迅说《语丝》的基本特色是“任意而谈,无所顾忌”。

简述文学革命的成就和意义:文学革命批评了“文以载道”、“代圣贤立言”的旧文学观念,宣传了现实主义文学思想。

新文学浸透了民主主义、人道主义、个性主义等近代思想。

新文学引进了话剧等新的文学体裁,进行了新诗的创建和小说形式的个性,以白话代替文言。

中国现代文学史(下)复习笔记

中国现代文学史(下)复习笔记

中国现代文学史(下)复习资料第一章 1949—1976文学思潮一、五六十年代文学思潮1.第一次全国文代会:1949年7月2日至19日在北平举行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

会议由郭沫若提议召开,成立了以郭沫若为主席,茅盾、周扬为副主席的全国文艺界组织——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简称文联)。

第二章五六十年代小说一、五六十年代小说概述1.50年代中期以后,长期小说创作丰收,主要作品:赵树理《三里湾》,高云览《小城春秋》,曲波《林海雪原》,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梁斌《红旗谱》,周立波《山乡巨变》,杨沫《青春之歌》,冯德英《苦菜花》,周而复《上海的早晨》,吴强《红日》,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冯志《敌后武工队》,刘流《烈火金刚》,欧阳山《三家巷》,草明《乘风破浪》,柳青《创业史》,罗广斌、杨益言《红岩》,欧阳山《苦斗》,姚雪垠《李自成》,浩然《艳阳天》2.杜鹏程《保卫延安》,小说塑造了中共高级将领彭德怀的形象,后随着对彭的批判而遭禁。

3.吴强的长篇小说《红日》。

4.曲波《林海雪原》被称为“革命英雄传奇”。

5. 都市文学:周而复《上海的早晨》。

6.“山药蛋派”:赵树理、马烽、西戎、李束为、孙谦、胡正。

7.周立波,湖南益阳人,他的长篇小说《暴风骤雨》,在50年代初被苏联授予“斯大林文艺奖”。

《山乡巨变》写集体化道路的必然性,刻画众多人物形象,如动摇落后的中农(盛佑亭,绰号“亭面糊”)8.《李双双小传》为李准赢得广泛声誉,小说背景为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二、柳青梁斌杨沫等1.这一时期能代表时代主流特征而包容着复杂性的小说,以柳青《创业史》、梁斌《红旗谱》、杨沫《青春之歌》为代表。

2.柳青《创业史》这部小说要向读者回答的是:中国农村为什么会发生社会主义革命和这次革命是怎样进行的。

(主题先行)3.梁斌的革命历史小说《红旗谱》由三部长篇构成:《红旗谱》、《播火记》、《风烟图》,主要人物有:朱老忠、严志和、冯兰池。

中国现代文学史笔记概括版(三)

中国现代文学史笔记概括版(三)

一、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发生的历史背景和条件:1、国民党破坏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国民革命统一战线,开始了长达十年之久的由中国共产党单独领导革命的格局2、1928年前后,国际无产阶级文学运动蓬勃发展,成立了国际革命作家联盟3、从混合型的革命文学,进而提倡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二、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主要团体:创造社:主要人物:郭沫若、成仿吾、冯乃超、李初犁)太阳社:主要人物:蒋光慈、钱杏三、革命文学论争的主要两方:创造社、太阳社——鲁迅、茅盾四、创造社、太阳社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主要观点及其错误:主要观点:1、文学是有阶级性的2、文学是宣传的武器3、无产阶级文学的作者,不必一定要出自无产阶级,要获得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错误:1、对当时中国社会缺乏准确的分析,因而对中国革命的性质、革命的主要任务、革命的对象存在着一些错误的观点2、夸大文学的作用3、对“五四”以来的文学进行批判五、鲁迅关于革命文学的主要观点及其意义:主要观点:1、批评他们夸大文艺的作用,不相信文艺有旋乾转坤的力量2、肯定文艺的宣传作用,一切文艺固是宣传,而一切宣传却并非全是文艺3、革命文学当先求内容的充实和技巧的上达,批评那些脑子里存着许多旧的残滓的自封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家意义:鲁迅的这些观点,批评了创造社、太阳社的错误,是对革命文学的重要理论贡献。

特别是强调革命文学要求“内容的充实和技巧的上达”,强调“一切宣传却并非全是文艺”,对革命文学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六、革命文学论争的性质和收获:性质:革命文学家内部的论争收获:1、扩大了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影响,纠正了创造社、太阳社的一些理论错误,使他们对鲁迅、茅盾的态度有所改变2、形成翻译介绍和学习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热潮,使革命文学运动有了科学的理论指导,提高了论争双方的思想3、为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成立准备了条件七、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成立时间:1930年2、地点:上海3、性质:站在无产阶级的战线上,攻破一切反动的保守的因素,而发展被压迫的进步的要素,援助而且从事无产阶级艺术的产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现代文学史笔记——第三章一、五四小说取得文学的正宗地位鲁迅的小说创作奠定了白话小说的地位;五四文学革命给小说的现代化带来契机;西洋小说的引进,是中国小说由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型的推动力;小说新人涌现、作品迭出、读者众多,加速了小说地位向文学中心地位的游移。

二、为人生派的现实主义小说(一)为人生现实主义小说的特点为人生现实主义小说是指20年代在鲁迅影响下的文学研究会和与之主张相近的未名社、语丝社成员创作并形成的小说创作潮流。

这个流派在不同的时期又分为问题小说和乡土小说。

为人生现实主义小说的特点是:立足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针砭社会痼疾,执着于人生意义的探寻,同情被侮辱和被损害的下层劳动者,表现出鲜明的人道主义、民主主义精神,体现了为人生的文学观,有着较强的社会意义和认识价值。

问题小说的艺术倾向是:虽不乏浪漫抒情成分,但基本倾向是客观写实。

强调对外部世界的真实再现。

在现代文学的历史长河中,他们的创作使现实主义在20年代形成了一股壮阔的洪峰。

(二)问题小说问题小说是以文研会为中坚的为人生派现实主义小说最早的创作潮流。

它直接师承文学革命倡导期《新青年》和《新潮》作家群的写实传统,发端于19181920间,极盛于20年代初。

问题小说旨在表现并且讨论一些有关人生的一般问题,题村比较广泛,举凡家庭之变、婚姻之苦、女子之地位、教育之不良乃至劳工问题、儿童问题、青年问题都有涉及。

问题小说是黑暗矛盾的社会现实和写实派作家上下求索的创作心态碰撞的产物,也是五四启蒙精神和作家的人生思考相结合的产物,迎合了当时的社会精神心理需求。

问题小说具有鲜明时代气息和社会针对性,追求哲理色彩,因其只问病根,不开药方或以爱和美来弥合、净化人生,不免带有观念化和抽象化的弱点,人物形象为社会问题所冲淡,削弱了小说审美价值,因而问题小说只是一股文学潮流,而并非一个成熟的文学流派。

问题小说代表作家和作品鲁迅:《狂人日记》、《药》俞平伯:《花匠》叶绍钧:《这也是一个人?》(《一生》)《隔膜》、《苦菜》、《饭》、《校长》、《潘先生在难中》许地山:《命命鸟》、《商人妇》《缀网劳蛛》罗家伦:《是爱情还是苦痛?》杨振声:《渔家》、《贞女》胡适:《一个问题》冰心:《超人》、《两个家庭》、《斯人独惟悴》、《分》、《微笑》王统照:《沉思》、《湖畔儿语》、《黄昏》、《刀柄》、《生与死的一行列》叶绍钧《潘先生在难中》叶绍钧是新文学开创期最早、最具知名度的作家之一。

是为人生现实主义小说的代表作家之一。

短篇小说创作最有成就和特色的,是描写城镇小市民知识分子灰色生活的作品。

这些作品反映了小城镇教育问题,暴露了教育界的黑暗与腐败。

《潘先生在难中》:通过潘先生避难上海前后的行状,多侧面塑造了一个自私、虚伪、投机、苟安、卑琐的小市民知识分子典型形象,揭示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灰色生活和心灵;小说运用讽刺喜剧的手法,同情与讽刺兼备,辛辣而平静,暗发冷气,有鲁迅的犀利和尖刻。

艺术上,对灰色人生的冷静观察,融主观热情和见解于客观描写之中。

结构多变,精于布局,结尾饶有余味(为军阀歌功颂德:功高岳牧,威镇东南)。

叶绍钧长篇小说《倪焕之》叶绍钧唯一的长篇小说。

小说通过小学教师倪焕之的命运,较完整地表现了从辛亥革命到大革命失败这一历史时期知识分子的追求与遭遇。

倪焕之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在事业上追求理想的教育,在生活上追求理想的爱情。

但在严酷的社会现实面前,他所有理想都碰得粉碎。

最后投身革命,但又经受不了革命的曲折,终于在苦闷、彷徨、软弱、动摇中走完了自已的人生道路。

小说通过倪焕之的命运展现了20年代中国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性格和命运。

小说标志着叶绍钧小说创作现实主义风格的成熟。

《倪焕之》结构前紧后松,并不十分成功,但在20年代长篇小说的起步阶段,它的出现具有重要的文学史意义。

可贵的是,《倪焕之》具有知识分子的自省意识,为鲁迅改造国民性的命题增添了新的佐证。

冰心的问题小说冰心是现代小说领域里,继鲁迅之后,稍早于郁达夫出现的出色的文体家。

冰心小说具有以下特点:(1)鲜明、强烈的时代气息。

(2)宣扬爱与美的哲学。

小说中投射着感伤、忧郁的印痕,淡淡的忧愁,温柔的抒情和委婉有致的叙述语气。

(3)小说一般没有曲折的情节和激烈冲突、渲染夸饰,结构单纯,常用对比手法,耐人咀嚼回味。

(4)文学语言典雅秀逸,清丽淡远,将率真自我和童真个性,自然地融于流畅凝练的文字之中,呈现出含蓄隽永的闺秀风范。

冰心体是冰心文学创作的最大成就。

(冰心体主要指冰心的文字风格,同时与她的爱与美的哲学分不开)许地山《命命鸟》《缀网劳蛛》许地山,笔名落华生,神学学士,五四新文学重要作家,文研会创始人之一。

第一篇作品《命命鸟》发表于《小说月报》,其小说受到佛教思想影响,创作中有明显的宿命论意识,有某种程度迎合了五四精神。

《命命鸟》锋芒直指旧礼教,反映一对仰光青年敏明和加陵的爱情故事。

作家对他们纯洁的爱情和反抗旧礼教的行为给予热烈赞扬;但又让主人公在婚姻遭到家庭激烈反对时,竟在宗教的启示下双双投湖自杀,好像新婚男女携手进入洞房那般自由、毫无一点畏缩。

《缀网劳蛛》是早期代表作,小说描写一位富于同情心、乐于助人的女子尚洁被丈夫误解、扎伤、并逼出家门的故事,对封建夫权思想进行了批判。

(三)乡土小说(也称乡土写实小说)乡土小说是现代小说史上最早显现流派风范的小说。

1923年前后在鲁迅影响下由文研会、未名社、语丝社的作家创作构成,是为人生的现实主义小说的一支。

乡土小说克服了问题小说思想大于形象的通病,乡土小说作者多是来自乡村、寓居京沪都市的游子,他们目击现代文明和宗法制度农村的差异,在改造国民性思想启迪下,以深沉笔触,回忆农村和童年。

乡土小说特点:题材上,集中表现乡村和农民命运;注重展示山川风物民风民俗,有鲜明的地方色彩;文风大多质朴真切,隐含着乡愁意味;乡土小说代表作家和作品鲁迅:《阿Q正传》、《风波》、《故乡》许钦文:《鼻涕阿二》、《石宕》许杰:《惨雾》、《赌徒吉顺》王鲁彦:《柚子》、《菊英的出嫁》、《黄金》彭家煌:《怂恿》、《喜讯》黎锦明:《出阁》废名:《竹林的故事》、《菱荡》、《浣衣母》台静农:《烛焰》、《拜堂》、《红灯》三、自叙传抒情小说自叙传抒情小说又称为浪漫抒情小说、自我写真小说、主观型叙述小说、情绪小说或情调小说。

自叙传抒情小说的四个美学特征:(1)侧重自我表现,主观色彩浓郁。

作家多把小说作为自叙传,作品人物往往是作者的个人投影,注重个人生活体验,折射着作者的精神气质。

小说喜用第一人称叙事,具有浓重的自我表现色彩。

这类小说通过自我表现、自我暴露、自我反省乃至自我赎罪,在经历上、气质上和个性上完成自我文学形象的塑造,他们笔下的人物形象多是多余人和零余者形象,如郁达夫笔下的他、于质夫等。

(2)不注重事件的外部描写,侧重于宣泄和表现作家的情绪、感受、心境和心态(特别是变态性心理和肉欲的苦恼),因而突破了传统小说以事件情节为结构的框架,实现了从情节小说向情绪小说的演变。

显示出散文化和诗化的倾向。

(3)创作方法上以浪漫主义为主,同时借鉴某些现代主义技巧。

有的受弗洛依德泛性学说的影响通过梦境来发掘潜意识;有的表现人物的变态性心理;有的受德国表现主义的影响,不是再现而着力于表现作者的主观品性气质,如郁达夫的《青烟》等;有的采用意识流技巧,时空跳跃,潜意识的表现、奇特的联想等。

(4)五四浪漫抒情文学表现出20世纪中国特有的抒情主义,它虽然深受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如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屠格涅夫的《初恋》等),但并不具有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原特征,它只是集中地抒写出感伤、忧郁和孤独的情调,以及民族危亡、社会崩溃的苦痛和反抗斗争的精神,张扬个性是它们的精神印记。

这种写真式的抒情小说更新了传统小说手法,丰富了小说的体式,具有较高的美学意义。

自叙传抒情小说作家作品郁达夫:《沉沦》《薄奠》《春风沉醉的晚上》《过去》《迷羊》张资平:《冲击期化石》(长篇)倪贻德:《玄武湖之秋》《东海之滨》叶凌凤:《菊子夫人》《姊嫁之夜》陶晶孙:《音乐会小曲》《木犀》叶鼎洛:《前梦》《双影》周全平:《梦里的微笑》冯沅君:《隔绝》《隔绝之后》《慈母》庐隐:《海滨故人》《或人的悲哀》《丽石的日记》郁达夫小说中的零余者形象郁达夫的浪漫抒情小说塑造了一个零余者形象系列,如《南迁》、《沉沦》、《银灰色的死》中的他、伊人、Y君,《茫茫夜》、《风铃》、《秋柳》中的于质夫等。

突出地表现了五四青年对人性解放的追求和被生活挤出轨道的零余者的哀怨。

他们一方面深感自身的孤独与悲凉,强烈渴求个性解放,追求异性爱情与友谊,另一方面,他们又因是弱国的子民,在异国他乡备受侮辱与轻慢,内心充满屈辱痛苦。

这两种情感的交织与冲突,使他们的心理出现变态。

愤世嫉俗,感伤忧郁,内向而敏感,孤傲而自卑,不甘沉沦而又无力自拔是他们的共同性格气质。

这些零余者形象流露出民族觉醒时期敏锐的知识者审视伤痕所产生的幻灭感和危机感,发出个性主义与自我表现、自我反省的强音。

郁达夫小说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1)突出表现了五四青年对人性解放的追求和被生活挤出轨道的零余者的哀怨。

发出五四文学中个性主义与自我表现、自我反省的强音。

(2)鲜明地表现了爱国主义和人道主义情怀。

《沉沦》中的他不堪忍受异族的侮辱和欺凌而投海自尽。

《春风沉醉的晚上》通过我与女工的友谊,表现出知识者对普通平民真诚的同情。

(3)颓废的气息、色与欲的描写,花街柳巷、秦楼楚馆在郁达夫的小说中占有显着的地位。

《沉沦》中的自渎、窥浴,《秋柳》《寒宵》中的宿妓嫖娼,《茫茫夜》《她是一个弱女子》中的畸恋、同性恋等。

一方面是受西方世纪末思潮和东方古国名士风流影响的反映;另一方面也是作者身处窒息时代而放浪形骸、愤世嫉俗的表现。

(4)开创了现代抒情小说的新体式,在20年代形成了一个浪漫抒情小说派。

该流派主要特征是:自我的写真,感伤的抒情,散文的结构和流丽清新的文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