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作业一
文学理论习题集(给学生)
![文学理论习题集(给学生)](https://img.taocdn.com/s3/m/e8f51e4a804d2b160b4ec0f6.png)
《文学理论》习题集一、填空题1.《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p62.宋文帝立‚四学‛:文学、儒学、玄学和史学。
P63.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提出文学的四要素说:世界、作家、作品和读者。
P114.德国文学理论家伊瑟尔将自然科学理论和文学理论称为‚硬理论‛和软理论。
p155.‚文学性‛概念来源于俄国形式主义,是其代表人物雅各布森在20世纪初提出的。
P176.文学文本由三个不同层面构成:语言、结构、文类。
p367.语言是文本的基本要素,结构是文本内各部分的关系。
p368.亚里士多德系统地提出了有机统一论,指出任何一个文学文本,无论是诗还是悲剧,都必须构成一个完整体,各部分相互关联秩序井然。
他在著作《诗学》里指出悲剧就是对一个严肃完整,并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
9.俄国形式主义者日尔蒙斯基就文本结构提出了‚文本五层次说‛,包括语音层、词语层、句子层、语义层和语言文化遗产层。
10.波兰美学家英加登提出了文本层次结构理论,认为文学文本包含四个层次:语音层、意义层、图式化外观层和再现对象层。
p6811.曹丕在《典论·论文》区分文章为四类:奏议、书论、铭诔、诗赋四科。
12.亚里士多德区分不同的文类为戏剧、史诗、赞美诗。
13.诗是用_韵文形式____形式来表达抒情主体强烈情感的文类,其听觉层面和视角层面的标志性特征分别是__韵律节奏____和_分行排列_____。
P92,P11314.诗的音乐性最典型地体现在_韵律____和__节奏___两个方面。
P9915.‚摘下槐花/槐花在手中放出香味/香味来自大地无尽的忧伤‛,海子的这首诗体现了诗歌分行的_强调____和_突出____功能。
P12016.‚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其意象类型分别是是_对比型____和_关联型____。
P133—13617.‚雪锹铲平了冬天的额头‛,‚吃麦子长大的/在月亮下端着大碗‛,这两句诗采用的比喻类型分别是__隐喻___和__提喻___。
文学理论试题及答案
![文学理论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5e5d291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ff.png)
文学理论试题及答案一、简答题1.什么是文学理论?文学理论是对文学作品及其创作、批评、阐释等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的学科,旨在揭示文学作品的内在规律及其与社会、历史、心理等方面的关系。
2.文学理论的发展历程有哪些重要阶段?- 古代文学理论:主要包括古希腊与古罗马的文艺批评,如亚里士多德的诗学等。
- 文艺复兴以前的文学理论:包括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等人文主义文艺理论。
- 文艺复兴到启蒙时期的文学理论:包括英国的新古典主义、法国的古典主义和启蒙运动的文艺理论。
- 近代文学理论:包括德国浪漫主义、俄国形式主义、法国结构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等一系列文学理论流派。
- 当代文学理论:包括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后殖民文学理论、文化研究等。
3.什么是文学批评?文学批评是对文学作品进行鉴赏、评价和解读的活动,通过对作品主题、结构、语言、风格等方面的分析,揭示作品的艺术魅力、思想内涵以及与社会、历史和作者等的关联。
4.请简要介绍几种常见的文学批评方法。
- 传统批评方法:如历史主义批评、文化批评等,强调对作品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脉络的分析。
- 新批评方法:如新批评主义、形式主义等,注重对作品内在结构、语言运用和艺术效果等方面的分析。
- 结构主义批评:强调作品的符号系统和结构组织,关注作品与读者之间的互动和意义的构建。
- 后现代主义批评:质疑固定的真理和权威,强调语言的游戏性和多样化解读的可能性。
- 后殖民主义批评:关注被殖民地与殖民者之间的冲突、权力关系和文化认同等问题。
二、论述题1.请论述文学作品与社会的关系。
文学作品与社会有密切的关联。
首先,文学作品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作家通过作品表达自己对社会现象、人物和事件的观察和思考,揭示社会的问题、矛盾和变革。
其次,文学作品是社会意识形态的表达和传播。
作品中蕴含的价值观、思想观念等对社会产生影响,引起公众的关注与讨论。
第三,文学作品创作受到社会背景的制约和影响。
文学理论试题及答案
![文学理论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19ebf7c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c1.png)
文学理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部作品是由弗洛伊德所创作的?A. 《梦的解析》B. 《乌托邦》C. 《百年孤独》D. 《追忆似水年华》2. 以下哪位学者是结构主义文学理论的代表人物?A. 马克思B. 萨特C. 罗兰·巴特D. 弗洛伊德3. 后现代主义文学理论认为,文学作品的解读是:A. 唯一的B. 固定的C. 无限的D. 受限于作者意图的4. 德里达的“解构主义”主张:A. 重建文本的结构B. 强调文本的中心性C. 揭示文本的多义性D. 忽视文本的内在逻辑5. 存在主义文学理论强调的是:A. 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影响B. 个体的自由选择C. 个体与社会的冲突D. 个体的社会责任6. 以下哪部作品是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A. 《悲惨世界》B. 《百年孤独》C. 《追忆似水年华》D. 《变形记》7. 符号学在文学理论中主要研究的是:A. 文学作品的创作过程B. 文学作品的接受过程C. 文学作品的语言结构D. 文学作品的社会背景8. 以下哪部作品是后殖民主义理论关注的对象?A. 《简·爱》B. 《鲁滨逊漂流记》C. 《安娜·卡列尼娜》D. 《战争与和平》9. 女性主义文学理论关注的核心问题是:A. 性别平等B. 社会公正C. 个体自由D. 文化传承10. 以下哪位学者是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A. 巴赫金B. 伊瑟尔C. 德里达D. 萨义德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在文学批评中的应用。
2. 解释“互文性”这一概念,并举例说明其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3. 阐述后殖民主义文学理论的主要观点和批评方法。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现实主义文学与自然主义文学的区别和联系。
2. 分析存在主义文学理论对现代文学的影响,并举例说明。
四、案例分析题(共30分)请选取一部你熟悉的文学作品,运用至少两种文学理论对其进行分析,并阐述这些理论如何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该作品。
文学理论1作业题及参考答案
![文学理论1作业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697029589eb172dec63b715.png)
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20分)1.文学四要素美国当代文艺学家M·H·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中提出了文学四要素的著名观点,(2分)即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总是由世界、作家、作品、读者等四个要素组成的, (4分)一切文学作品都有源泉,这就是生活,即“世界”;生活要经过“艺术家”的加工改造,这样才能创造出具有意义的文本,即“作品”;作品如果束之高阁,不跟读者、即“读者”见面,也还不能构成完整的文学活动。
(2分)这四个要素构成了一个相互流动的活动过程。
(2分)2.双百方针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2分)1956年5月2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
(2分)主张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不应该用行政力量强制推行一种风格,一种学派,禁止另一种风格,另一种学派。
(4分)双百方针符合文学艺术发展的规律,是发展、繁荣我国社会主义科学、文化艺术事业的根本方针。
分析题(每题20分,共20分)试运用所学的文学理论分析评论这段话。
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
这是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讲述其作画经验的一段话,讲的其画竹子的过程及规律,可以看做其对文学艺术的创作过程及其规律的概括。
(3分)文学艺术的创作过程:从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再到手中之竹,可以理解为对应的艺术发生、艺术构思、艺术传达三个阶段及过程。
(3分)这一过程的规律是:(1)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
(2分)从艺术发生阶段到艺术构思阶段,作为艺术家构思中使用的材料已经不同于最初从生活中获得的那个材料,因为已经沾有了艺术家个人的主体性特征,已经经过主体的加工、改造、变形。
(4分)(2)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
(2分)从艺术构思到艺术传达,往往并不是一帆风顺,往往会产生一种“心手不一”的矛盾现象。
华中师大《文学理论1》练习测试题库及答案
![华中师大《文学理论1》练习测试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fd3588abceb19e8b8f6ba17.png)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文学理论1》练习测试题库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对象化:2、主题:3、心态型人物:4、意识流小说:5、意象:6、小说:7、文学文本:8、模仿说:9、文学史:10、典型人物:11、艺术真实:12、感物说:13、审美关系:14、主题的多义性:15、意象叠加:16、散文:17、象征:18、文学体裁:19、描写(作为小说叙述方式):20、起兴:二、辨析题1、解释下面这段话的意思并说明其阐述了什么样的文学观点。
歌德说:艺术家对于自然有着双重关系:他既是自然的主宰,又是自然的奴隶。
他是自然的奴隶,因为他必须用人世间的材料来进行工作,才能使人理解;同时他又是自然的主宰,因为他使这种人世间的材料服从他的较高的意旨,并且为这较高的意旨服务。
2、解释下面这段话的意思并说明其阐述了什么样的文学观点。
恩格斯说:据我看来,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3、有人认为,文学作品只要如实地描摹了生活现实,就具有了艺术真实。
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4、什么是文学作品?什么是文学文本?文本与作品有什么联系?有什么区别?5、闻一多说,“诗是被强烈的情感蒸发了的水气之凝结。
”请分析这段话揭示了诗歌的哪些特征并举例加以说明。
6、下列人物形象哪些属于圆形人物、哪些属于扁平人物、哪些属于心态型人物?请做出判断并说明你的理由。
答尔丢夫(《伪君子》)、堂·吉诃德《堂·吉诃德》、《哈姆雷特》《哈姆雷特》、格里高利《变形记》三、问答题1、诗歌结构的跳跃性是指什么?诗歌的结构为什么具有跳跃性的特点?2、文学理论与文学史、文学批评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什么?3、什么是文学形象的间接性?文学形象为什么会有间接性?4、在诗歌中,“情”与“景”是什么关系?为什么?5、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感物说”是怎样看待文学与生活的关系的?6、什么是典型?典型形象与一般人物形象有什么区别?7、舞台演出对剧本写作有些什么限制?8、什么是“形象大于思想”?形象大于思想说明了什么?9、文学文本具有什么样的结构?10、简述情节和故事的区别。
文学理论作业
![文学理论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8ba141d16f1aff00bed51eb8.png)
一、分析“作者未必然,读者未必不然”“作者未必然,读者未必不然”,这是很有意思的一句话,似乎有种放之四海皆准的力量。
因为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作者与读者之间确实存在着某种隔膜,因为有隔膜,故而对于同一部作品,不同的读者会产生不同的感悟,即使是同一读者于不同时期读同一作品,其感悟大抵也不尽相同。
基于此,有人便提倡阅读的个性化,即读者作为一个生命个体,和作者的个体生命相遇,或者对撞。
而相遇或对撞的结果,可能是一拍即合,也可能会让作者与读者之间的隔膜变得更大,而隔膜大又未必是坏事。
譬如说“蒙娜丽莎”的微笑,笑得美,笑得甜,笑得有味道,但是我们无法追问她为什么笑,她笑的是什么。
有人以为画中人因怀孕而微笑,也有些人认为画中人发觉并未怀孕而产生微,诸如此类的探测,说不定已经和作者的本意相去甚远了。
然而或许正是这读者与作者之间的隔膜,为这幅画平添了许多耐人寻味的感觉。
总之,“作者未必然,读者未必不然”虽然承认作者与读者之间的隔膜,但这并不等于说读者可以随意对作品作解释。
有些明显的误读,尤其是有意为之的,还是要杜绝的。
二、续写“当他醒来的时候,恐龙还在那里”当他醒来的时候,恐龙还在那里,他熄灭了电筒,想在黑暗的掩护下退出洞去。
事后他才知道,熄灭电筒,这是他犯下的一个致命的错误。
就在洞窟恢复黑暗的一瞬间,恐龙从麻痹的状态中解脱了,它那巨大的身体一跃而起,同时发出了一种震耳欲聋的怒吼声。
他机灵地往旁一闪,虽然躲过了利爪的一击,但是恐龙的身字微微一侧,它那又粗又长的尾巴却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扫了出来,快得使他无法躲闪,这真是可怕的一击!他就像一块小石头一样给扫得飞了出去,重重地撞在石壁上。
他只觉得头部嗡的一声,便瘫痪在地上了。
恐龙回过头来,狂怒地又大吼了一声,然后一跃过来,张开大嘴,准备一口将这送上门来的食物吞下去。
他这时已经处于半昏迷的状态,即使他的意志力还在支撑着他,使他不致完全丧失知觉,但是行动的能力,他却是没有了。
文学理论马工教材练习题
![文学理论马工教材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5ec35f5f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4e.png)
一、文学理论概述1. 文学是什么?2. 文学的本质特征有哪些?3. 文学的社会功能有哪些?4. 文学的发展规律是怎样的?5. 文学批评的意义是什么?二、文学创作1. 文学创作的源泉是什么?2. 文学创作的主体是谁?3. 文学创作的客体有哪些?4. 文学创作的方法有哪些?5. 文学创作的技巧有哪些?三、文学体裁1. 什么是诗歌?2. 诗歌的构成要素有哪些?3. 诗歌的分类有哪些?4. 什么是散文?5. 散文的分类有哪些?6. 什么是小说?7. 小说的构成要素有哪些?8. 小说的分类有哪些?9. 什么是戏剧?10. 戏剧的构成要素有哪些?11. 戏剧的分类有哪些?四、文学风格1. 什么是文学风格?2. 文学风格的形成因素有哪些?3. 文学风格的类型有哪些?4. 如何鉴赏文学风格?5. 文学风格与文学流派的关系是什么?五、文学流派1. 什么是文学流派?2. 文学流派的形成原因有哪些?3. 文学流派的特点有哪些?4. 中国古代文学流派有哪些?5. 现代文学流派有哪些?六、文学批评1. 什么是文学批评?2. 文学批评的原则有哪些?3. 文学批评的方法有哪些?4. 文学批评的标准有哪些?5. 如何进行文学批评?七、文学与时代1. 文学与时代的关系是怎样的?2. 文学如何反映时代?3. 文学如何影响时代?4. 如何分析文学作品的时代背景?5. 文学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是什么?八、文学与民族1. 文学与民族的关系是怎样的?2. 文学如何体现民族性?3. 民族文学的特点有哪些?4. 如何鉴赏民族文学作品?5. 文学与民族文化传承的关系是什么?九、文学与语言1. 文学与语言的关系是怎样的?2. 文学语言的特点有哪些?3. 文学语言的表达技巧有哪些?4. 如何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5. 文学语言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是什么?十、文学与哲学1. 文学与哲学的关系是怎样的?2. 文学如何体现哲学思想?3. 哲学对文学创作的影响有哪些?4. 如何分析文学作品中的哲学思想?5. 文学与哲学的关系对文学创作有何启示?十一、文学与美学1. 文学与美学的关系是什么?2. 文学美学的基本概念有哪些?3. 如何运用美学理论分析文学作品?4. 文学美学的流派有哪些?5. 文学美学的当代发展有哪些趋势?十二、文学与心理学1. 文学与心理学的关系体现在哪些方面?2. 文学如何反映人的心理活动?3. 心理学理论在文学批评中的应用有哪些?4. 文学作品中的心理描写有哪些特点?5. 如何通过文学作品研究人类心理?十三、文学与历史1. 文学与历史的关系是怎样的?2. 文学如何记录和反映历史?3. 历史事件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手法有哪些?4. 如何从文学作品中了解历史?5. 文学在历史研究中的作用是什么?十四、文学与宗教1. 文学与宗教的关系有哪些?2. 宗教对文学创作的影响有哪些?3. 宗教题材文学的特点是什么?4. 如何分析宗教题材文学作品?5. 文学与宗教文化传承的关系是什么?十五、文学与地理1. 文学与地理的关系体现在哪些方面?2. 地理环境对文学创作的影响有哪些?3. 地理题材文学的特点是什么?4. 如何从文学作品解读地理文化?5. 文学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对文学创作有何启示?十六、文学与政治1. 文学与政治的关系是怎样的?2. 文学如何反映政治现实?3. 政治因素对文学创作的影响有哪些?4. 如何分析政治题材文学作品?5. 文学与政治的关系对文学批评有何影响?十七、文学与经济1. 文学与经济的关系有哪些?2. 经济因素对文学创作的影响有哪些?3. 经济题材文学的特点是什么?4. 如何从文学作品解读经济现象?5. 文学与经济的关系对文学发展有何作用?十八、文学与科技1. 文学与科技的关系是怎样的?2. 科技发展对文学创作的影响有哪些?3. 科技题材文学的特点是什么?4. 如何分析科技题材文学作品?5. 文学与科技的关系对文学创新有何影响?十九、文学与教育1. 文学与教育的关系是怎样的?2. 文学教育的作用有哪些?3. 如何运用文学作品进行教育?4. 文学教育的方法有哪些?5. 文学与教育的关系对人才培养有何意义?二十、文学与法律1. 文学与法律的关系是怎样的?2. 文学如何反映法律意识?3. 法律题材文学的特点是什么?4. 如何分析法律题材文学作品?5. 文学与法律的关系对法治建设有何影响?二十一、文学与道德1. 文学与道德的关系有哪些?2. 文学如何体现道德观念?3. 道德题材文学的特点是什么?4. 如何从文学作品中探讨道德问题?5. 文学与道德教育的关系是什么?二十二、文学与性别1. 文学与性别的关系是怎样的?2. 性别视角在文学创作中的应用有哪些?3. 性别题材文学的特点是什么?4. 如何分析性别题材文学作品?5. 文学与性别平等的关系是什么?二十三、文学与战争1. 文学与战争的关系有哪些?2. 战争题材文学的特点是什么?3. 如何从文学作品中理解战争?4. 文学与战争记忆的关系是什么?二十四、文学与环境保护1. 文学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是怎样的?2. 环保题材文学的特点是什么?3. 如何通过文学作品呼吁环保?4. 文学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是什么?5. 文学与环境保护运动的关系是什么?二十五、文学与艺术1. 文学与艺术的关系有哪些?2. 文学如何影响艺术创作?3. 艺术题材文学的特点是什么?4. 如何分析艺术题材文学作品?5. 文学与艺术融合的趋势是什么?二十六、文学与传播1. 文学与传播的关系是怎样的?2. 文学传播的途径有哪些?3. 文学传播的效果有哪些?4. 如何提高文学作品的传播力?5. 文学与新媒体的关系是什么?二十七、文学与翻译1. 文学与翻译的关系是怎样的?2. 翻译对文学传播的影响有哪些?3. 翻译文学的特点是什么?4. 如何评价翻译文学作���?二十八、文学与语言变异1. 文学与语言变异的关系是怎样的?2. 语言变异在文学创作中的应用有哪些?3. 语言变异对文学风格的影响有哪些?4. 如何分析语言变异现象?5. 文学与语言变异的关系对语言学研究有何启示?二十九、文学与跨文化研究1. 文学与跨文化研究的关系是怎样的?2. 跨文化视角在文学研究中的应用有哪些?3. 跨文化文学的特点是什么?4. 如何进行跨文化文学比较?5. 文学与跨文化研究的关系对文化交流有何作用?三十、文学与未来1. 文学与未来的关系是怎样的?2. 文学对未来社会的预见有哪些?3. 未来题材文学的特点是什么?4. 如何分析未来题材文学作品?5. 文学与未来发展的关系是什么?三十一、文学与生态批评1. 生态批评的基本理论是什么?2. 生态批评如何分析文学作品?3. 生态文学的特点有哪些?4. 如何从生态批评的角度解读文学作品?5. 生态批评对文学创作的启示是什么?三十二、文学与性别研究1. 性别研究的理论框架有哪些?2. 性别研究在文学批评中的应用有哪些?3. 性别视角下的文学作品分析有哪些?4. 如何评价性别研究对文学理论的影响?5. 性别研究对文学创作有何影响?三十三、文学与后殖民主义1. 后殖民主义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什么?2. 后殖民主义如何影响文学创作?3. 后殖民文学的特点是什么?4. 如何从后殖民主义视角分析文学作品?5. 后殖民主义对文学研究有何贡献?三十四、文学与记忆研究1. 记忆研究的理论依据有哪些?2. 记忆在文学创作中的表现手法有哪些?3. 如何从记忆研究的角度解读文学作品?4. 记忆研究对文学创作有何启示?5. 文学与记忆的关系对历史研究有何意义?三十五、文学与城市研究1. 城市研究的理论框架有哪些?2. 城市文学的特点是什么?3. 如何从城市研究的角度分析文学作品?4. 城市研究对文学创作有何影响?5. 文学与城市发展的关系是什么?三十六、文学与流行文化1. 流行文化的定义和特征有哪些?2. 文学与流行文化的关系是怎样的?3. 流行文化对文学创作的影响有哪些?4. 如何分析流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作品?5. 文学与流行文化的关系对当代文化研究有何意义?三十七、文学与科幻1. 科幻文学的定义和特点有哪些?2. 科幻文学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3. 如何从科幻文学中探讨科技与人类未来?4. 科幻文学对文学创作有何启示?5. 科幻文学与科幻电影的关系是什么?三十八、文学与历史小说1. 历史小说的定义和特点有哪些?2. 历史小说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是怎样的?3. 如何从历史小说中了解历史?4. 历史小说对历史研究有何贡献?5. 历史小说与历史的关系是什么?三十九、文学与传记文学1. 传记文学的定义和特点有哪些?2. 传记文学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是怎样的?3. 如何从传记文学中了解人物生平?4. 传记文学对人物研究有何价值?5. 传记文学与历史的关系是什么?四十、文学与儿童文学1. 儿童文学的定义和特点有哪些?2. 儿童文学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是怎样的?3. 如何从儿童文学中培养儿童想象力?4. 儿童文学对儿童成长有何影响?5. 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的关系是什么?答案:一、文学理论概述1. 文学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精神现象,是一种以语言为媒介,通过形象思维和艺术表现,反映生活、表达情感、传递思想的艺术形式。
文学理论 在线作业1-2
![文学理论 在线作业1-2](https://img.taocdn.com/s3/m/7ef893e84afe04a1b071debc.png)
1文学理论 第一次在线作业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 得分:271. 文学是一种经验形式,这种观点认为( )。
A. 文学是一种作家的印象、直觉和想象B. 文学是存在于作家心理中的艺术世界C. 文学是一种与作家和读者的行为都无本质性关系的客观的固定的对象D. 文学是阅读“作品”的这个历史性事件本身 正确答案:D 满分:3 分 得分:32. 除论说散文外,在其他文体的创作中,( )都是作为形象系统的补充形式而适当采用的A. 抒情B. 描写C. 叙事D. 议论正确答案:D 满分:3 分 得分:33. 艺术构思是整个文学创作活动的中心环节。
作家的艺术构思起始于一定的( )A. 直接素材B. 创作冲动C. 形象孕育D. 体验生活正确答案:B 满分:3 分 得分:34. ( )它是文学意义的中介形式。
A. 语言B. 形象C. 想象D. 情节正确答案:A 满分:3 分 得分:35. 唐代刘知几讲:“言近而旨远,辞浅而义深。
虽发语已殚,而含意未尽。
使夫读者望表而知里,扪毛而辨骨,睹一事于句中,反三隅于字外。
”体现了文学语言的哪种特点( )A. 精确性B. 形象性C. 含蓄性D. 情感性正确答案:C 满分:3 分 得分:36. 下列哪种说法不能成为“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 的依据:( )A. 语言是文学意义的中介形式B. 语言是文学的直接构成因素C. 语言决定了文学的特殊性D. 语言能穷尽文学作品的意义 正确答案:D 满分:3 分 得分:37. 整体象征不是以形象来图解某种观念或思想,而是以作品自身的()来暗示和隐喻着观念或思想。
A. 特定意象B. 具体内容C. 结构模式D. 形象体系正确答案:D 满分:3 分 得分:328. 叙述者=人物的这种叙述视角又称为( ),也就是叙述者所知道的同人物知道的一样多A. 见证人视角B. 内焦点叙事C. 主人公视角D. 外视角正确答案:B 满分:3 分 得分:39. 艺术构思过程中,作家的构思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最常用的方式是( )A. 综合法B. 分析法C. 概括法D. 提炼法正确答案:A 满分:3 分 得分:310. 文学是用语言来创造形象、典型和性格,用语言来反映现实事件、自然景象和思维过程。
东师《文学理论研究》在线作业1-0001[66107]
![东师《文学理论研究》在线作业1-0001[66107]](https://img.taocdn.com/s3/m/ac13ec206137ee06eef91807.png)
D.排比 答案:A
8.作家从事创作活动内在需要或驱动力是() A.理性思维 B.创作手段 C.创作动机 D.灵感 答案:C
9.中国古代,间接抒情的方式得到了比较自觉的发展,其突出表现就是情景交融的(),“一切景语 皆情语”。 A.形象塑造 B.意境创造 C.情节描写 D.意象创造 答案:B
8.从故事发展线索而言,从属事件即使省略了也不会影响整个故事情节的发展推进。但从整个叙事 而言,它们决象也称内心形象,与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是一致的。() 答案:错误
10.意大利哲学家克罗齐有句名言,“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我们不妨说,散文中的一切真实都是 作者意识中的真实。 答案:正确
10.作家从事创作活动的内在需要或驱动力是() A.理性思维 B.创作手段 C.创作动机 D.灵感 答案:C
二、多选题 1.阅读身份实际上是包括()在内的广义上的阅读心态和立场。 A.阅读前的期待 B.阅读前的预见 C.阅读后的反思 D.阅读后的检查 答案:ABCD
2.诗歌的审美特征应从哪几方面加以把握:() A.表现性 B.超验性 C.音乐性 D.舞蹈性 答案:ABC
5.历史上文化这个概念的解释有:() A.文化是人类创造的事物的总和 B.文化是包含着人类精神价值的综合性实体 C.文化即是知识 D.文化是一种符号形式 E.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精神产品的总和 答案:ABD
6.在文艺起源的问题上,主要观点有:() A.模仿说 B.巫术说 C.游戏说 D.劳动说 E.再现说 答案:ABCD
7.创作动机概括起来包括() A.艺术与灵感 B.交流与消遣 C.宣泄与倾诉 D.言志与立言 答案:BCD
8.在所有的文学艺术中,最基本的审美创造形式有哪两种:() A.再现 B.表现 C.叙事 D.抒情 答案:AB
17春秋华师《文学理论》在线作业
![17春秋华师《文学理论》在线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d9e2232ceefdc8d376ee32e5.png)
华师《文学理论》在线作业一、单选题(共15 道试题,共30 分。
)1. ()是戏剧艺术的文学成分,是为舞台演出而创作的脚本。
A. 诗歌B. 剧本C. 散文D. 杂文正确答案:2. 创作()是指从事文学创作实践的作家。
A. 客体B. 主体C. 形象D. 想象正确答案:3. ()是表现在戏剧中的、因双方的意志对抗而造成的、能够推动剧情发展的矛盾冲突。
A. 戏剧B. 正剧C. 戏剧冲突D. 悲剧正确答案:4. 当文学从审美关系上来把握社会生活时,()也就必然地成了文学的主要对象。
A. 生活B. 美C. 社会D. 人正确答案:5. 戏剧艺术(即话剧艺术)是一种()艺术。
A. 中心B. 综合C. 单一D. 特殊正确答案:6. ()动机是最初诱发作家创作兴趣的一种动机,具体表现为兴趣动机、谋生动机、显示才华动机等等。
A. 语言层B. 现象层C. 表层D. 深层正确答案:7. 文学文本其实是一个蕴涵着某种审美意蕴的、具有()的语言结构体。
A. 开放性B. 文学性C. 真实性D. 艺术性正确答案:8. ()体现了叙述者对小说叙事的组织与安排,其要点在于以什么为出发点来组织叙述。
A. 叙事结构B. 人物结构C. 心理结构D. 散文结构正确答案:9. 自然主义文学的基本出发点是()。
A. 绝对的真实B. 相对真实C. 绝对想象D. 相对想象正确答案:10. 文学利用语义来显现形象之所以经常使用各种各样的语言修辞手法,是因为修辞所表现的语义常常带有不确定性或()的特点.A. 复杂性B. 多义性C. 单一性D. 多面性正确答案:11. ()文学主张以科学实验的方法进行写作。
A. 科学主义B. 自然主义C. 现实主义D. 现代主义正确答案:12. 要追根溯源的话,人们往往把"三一律"的萌芽追溯到()的《诗学》。
A. 亚里士多德B. 王国维C. 鲁迅D. 柏拉图正确答案:13. 由于非文学文本的意义可以利用语言直接传达,所以在非文学文本中,一般都没有()。
文学理论作业
![文学理论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34838938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2c.png)
文学理论作业第一篇:文学理论作业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10小题)1、典型环境答:充分体现了现实关系真实风貌的人物的生活环境2、印象式批评答:印象式批评是文艺作品评论的一种形式,是指从批评家的所思所感出发辨析作品价值。
3、再现(representation)与表现(expression)答:再现(representation)与表现(expression)再现是指对外在客观现实状况作具体刻划或模拟表现是指内在主观世界的状况如情感,理想,幻想等以形象呈现出来。
4、语言批评答:语言批评特指兴起于西方20实际20年代,后来为西方批评界广为接受的英美“新批评”。
5、文学风格答:文学风格就是作家创作个性与具体话语情境造成的相对稳定的整体话语特色,它是主体与对象、内容与形式的特定融合,是一个作家创作趋于成熟、其作品达到较高艺术造诣的标志。
、审美意象答:审美意象是想象力对实际生活所提供的经验材料进行加工生发,而在作者头脑中形成的形象显现。
7、社会历史批评答:社会历史批评是一种从社会历史角度观察、分析、评价文学现象的批评方法。
它侧重研究文学作品与社会生活的关系,重视作家的思想倾向和文学作品的社会作用。
8、“隐含的读者” 答:隐含的读者是指相对于现实读者而言的,作家本人设定的能够把文本加以具体化的预想读者。
是作家预想出来的他的作品问世之后,可能出现的或应该出现的读者。
9、情节答:情节是指叙事性文学作品中表现人物性格形成与发展变化的,一系列的生活事件。
10、心理批评答:心里批评是指运用现代心理学的成果来对作家的创作心理及作品人物心理进行分析,从而探求作品的真实意图以获得其真实价值的。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8小题)1、简述文学接受中共鸣产生的原因答: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作品本身具有深刻丰富的思想感情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但仅仅如此还不够,这样的作品可能引起读者属于情感评价性质的喜爱,或属于理性判断性质的理解,还不一定能够使读者产生全身心震动的思想感情的共鸣。
文学理论作业
![文学理论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065935f1c5da50e2524d7ffb.png)
《文学理论》作业11、提出"隐含的读者”理论的是A:伊瑟尔2、社会历史批评的奠基人是:A:维科3、将文学文本分为字音及其高一级语音组合、意义单元、多重图示化面貌、再现的客体等层面的理论家是C:英加登4、马克思主义批评文学的"最高标准”是:D:历史的观点与美学的观点相统一5、以下作者与著述搭配正确的是B:亚理士多德《诗学》6、西方"移情”论的代表是C:立普斯7、期待视野”这个概念的提出者是D:姚斯8、对于文学创作的规律,有的学者认为文学创作是由个人或集体的深层心理,即无意识内容决定的,这种说法的代表人物是:C:弗洛依德与荣格9、“至于艺术,大家知道,它的一定繁荣时期绝不是同社会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
这个著名的论断出自马克思的:A:《〈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10艺术存在于读者与本文的"对话”之中,作品的意义与作者个人的体验之间没有什么关联,而是在读者与本文的"对话”中生成的,这个看法出自:A:伽达默尔1、关于文学消费的性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文学消费具有商品消费性质,与一般商品消费在本质上没有区别;2、“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阐述了风格的C:时代性3、“江左宫商发越,贵于清绮;河朔词义贞刚,重乎气质”,此语阐明了风格的C:地域性4、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把风格分为:A:典雅、远奥、精约、显附、壮丽、新奇、轻靡5、“宛转娥眉马前死”中的“娥眉”主要用的抒情修辞方式是:C:借代6、“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出自A:司空图《二十四诗品》7、“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主要采用的修辞方式是C:比喻8、故事的主要构成是: A:事件、人物、情节、场景9、我们一般将叙事作品中的本文时间序列与故事时间序列相互对照的形成的关系称为B:时序10、叙事的构成主要包括:A:叙述内容、叙述话语、叙述动作《文学理论》作业31、《诗学》的作者是:A:亚理士多德2、文学的本质是它的人际交往性质,尤其不能脱离读者的创造性,1这种观点的主要代表是:B:接受美学3、马克思在以下哪本著作里提出了"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的命题:A:《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4、“双百”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提出的时间是:B: 1956年5、最早提出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这对范畴的是:A:歌德6、“诗缘情而绮靡”出自:C:陆机《文赋》7、《金枝》的作者是:A:弗雷泽8、“观物取象”说出自:C:《易经》9、西方提出"艺术摹仿理念”的人是:C:柏拉图10、在《镜与灯》中提出了"文学四要素”的理论家是:B:艾布拉姆斯《文学理论》作业41、以下关于文学风格的描述,正确的是C:风格是主体与对象、内容与形式相统一后表现出来的总体特色;2、英国小说家福斯特在《小说面面观》中认为,"国王死了,不久王后也死去了”是故事,而"国王死了,不久王后因伤心而死”则是情节,据此,我们可以说"情节”与"故事”是有着较大区别的两个概念,以下说法错误的是C:只有故事,没有较强的情节处理,这样的叙事作品是失败的作品;3、关于艺术真实,以下错误的说法是:A:艺术的真实是因为艺术直接展现了社会生活本身。
东师文学理论研究20秋在线作业1答案_27495
![东师文学理论研究20秋在线作业1答案_27495](https://img.taocdn.com/s3/m/b7bc3ed652d380eb63946d9f.png)
(单选题)1: 亚里士多德曾强调,叙事艺术的首要因素是()
A: 语言
B: 心理
C: 行动
D: 情节
正确答案: C
(单选题)2: 矛盾着的两个方面同时出现在语句中,致使表面自相矛盾,却在更高的真实层面上表达出情感的复杂状态的一种抒情话语形式是()
A: 反论
B: 正论
C: 议论
D: 悖论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3: 德谟克利特说过:“从蜘蛛我们学会了织布和缝补;从燕子学会了造房子;从天鹅和黄莺等歌唱的鸟学会了歌唱。
”从文艺的起源的角度来看,这句话强调的是:()
A: 文艺起源于劳动
B: 文艺起源于巫术
C: 文艺起源于游戏
D: 文艺起源于模仿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4: ()是作家直接面对读者袒露自己的个性的文体
A: 散文
B: 小说
C: 诗歌
D: 戏剧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5: 具体的象征中,()直接进入作品的结构并推动着作品的发展,它就是一个须臾不可离的道具,作品紧紧围绕着它来展开。
A: 人物
B: 象征物
C: 情节
D: 场景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6: 一般作品的情节是由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构成的,而人物性格在()部分得到了充分而鲜明的表现
A: 结局
B: 发展
C: 高潮
D: 尾声。
文学理论作业一答案.doc
![文学理论作业一答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36d6a27fdaef5ef7bb0d3c17.png)
《文学理论》平时作业(一)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1>通史;断代史;国别史;专题史;2、宇宙;作家;作品;读者;3、文学的观念;文学的构成;文学的创造;文学的接受;文学的发生、发展和演变;4、审美;5、内部研究;外部研究;6、自下而上;自上而下;7、文学史;文学批评;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史;文学理论史;8、狭义的文艺学专指文学理论,它是研究文学活动的性质、特征、构成、创造、接受及其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规律的一门学科。
9、文学批评是以一定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对以文学文本为中心的文学现象进行分析和评价的一种活动。
20、首先,要坚持整体的、综合的研究视野。
其次,要正确处理好文学的审美规律与其他规律之间的关系。
再次,要坚持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的相结合。
第四,要坚持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研究方法的相统一。
(要求阐述合理,论证充实,思路清晰,具有一定理论深度,能自圆其说。
)第二章:文学的观念1>摹仿说;表现说;实用说;客观说;体验说;2、I寺可志;3、摹仿说;4、贺拉斯;5、梁启超;6、俄国形式主义;法国结构主义;德国文本主义;英美新批评;7、英加登;姚斯;8、意识形态领域;9、萨特;20、情感符号;11>《礼记•乐记》;22、表演艺术;造型艺术;综合艺术;13、形象性;14.首先,从文学的媒介语言来看,文学具有社会属性;其次,从文学的主体作家的社会属性来看,文学具有社会属性; 再次,从读者阅读活动的社会属性来看,文学具有社会属性。
25、首先,就反映对象看,文学的反映对象是人和人的社会生活;其次,就反映目的看,文学是以情感体验的方式来占有世界的,因此,文学作品中就会处处含情,带着作家强烈的情感色彩。
再次,就反映的方式来看,文学是以感性、生动、具体的方式,而不是以概念、判断、推理的抽象方式来反映世界,因此,文学的世界是一个完整、鲜活、栩栩如生的世界。
26、第一、文学的形象性;第二、文学的情感性;第三、文学的想象性、虚拟性;(要求阐述合理,论证充实,思路清晰,具有一定理论深度,能自圆其说。
文学理论第一次作业论文学作品的语言与形象
![文学理论第一次作业论文学作品的语言与形象](https://img.taocdn.com/s3/m/9a757a59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7e.png)
论文学作品的语言与形象在由作品、世界、作者和读者这四个要素组成的文学活动中,文学作品居于中心位置。
它是文学创作的成果,也是文学接受和文学批评的对象,其自身又蕴含着丰富的结构层次。
在中国传统文论中,关于文学作品的结构出现过若干不同划分,但以源自《周易》的“言——象——意”三分法较为常见。
这种层次划分既简洁概括,又能充分体现文学作品的艺术特征。
但在西方美学和文论中,罗曼·英伽登曾把文学作品的内在结构分为语音、意义、图示的观相和再现客体共四个层次。
那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和形象又是什么呢?二者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文学作品的语言是作家对日常语言进行精心选择和加工、用来创造艺术世界、具有艺术魅力的语言。
可以说文学作品的语言是文学作品最基本的层次,是一种具有表现目的和个性特征的整体性语言构造。
文学作品用语言构筑形象生动的艺术世界,语言在这里不仅可以创造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帮助人们认识和体验生活,而且本身也溢美流芳、令人回味。
文学作品的形象是艺术家、作家依据艺术体验和人生经验,运用特定艺术的媒介创造出来的能够唤起读者具体感受的艺术符号载体。
文学作品的形象包括人物、景物等具体形象及其构成的整体形象,主要有文学象征、文学意境和文学典型三种形态。
在我看来,文学作品的语言是文学作品的物质外壳,它负载着文学作品的本身价值;文学作品的形象是文学作品的内在魂灵,它延升着文学作品的内涵价值。
特定的文本在不同的读者心目中呈现出不同的价值。
为确使文本价值有一个定向的归宿,读者就应该以语言和形象作为桥梁,并以思想深刻的体会和心灵丰富的感应作为金钥匙,打开通向文学作品基本价值的大门。
使得文学作品的价值被读者挖掘的更深、延升的更远。
在各类文体的作品中,文学作品占据了很大的比重。
这些文学作品不仅负载着名族的思想感情,思维方式;而且积淀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广博的人文精神。
它将打破时空的界限,克服个人有限的生命范围。
把我们引入名族与世界,古代与现代思想文化的宝库里,与百年之远,万仞之遥的文学巨匠,出色的军事家、哲学家、剧作家、诗人等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心灵之间的沟通和精神品行的相互感染。
东师文学理论研究20秋在线作业1答案_09464
![东师文学理论研究20秋在线作业1答案_09464](https://img.taocdn.com/s3/m/7f6a52383b3567ec102d8a80.png)
(单选题)1: 作品中作家为表现情感
借助的抒情角色是()
A: 作家本人
B: 抒情主人公
C: 反面人物
D: 现实人物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2: 抒情性作品的抒情内容和现实依据是指()
A: 故事情节
B: 情感经验
C: 真实事件
D: 理性思维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3: 黑格尔说:“人只有在认识他自己和周围的事物时,才是符合他本身的存在规律而存在着。
人必须认识到推动他和统治他的那些力量,而向他提供这种认识的就是形式符合实体内容的诗。
”
哪个选项不能从黑格尔的话中引申出来:()
A: 人只有认识了自己和自己的处境才符合人区别于非人的属性
B: 文学是展开人的价值的唯一的形式
C: 文学使人实现了人的独特属性
D: 文学是人认识自身和自身处境的最好方式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4: 文学史上最早产生的文学体裁是
A: 散文
B: 诗歌
C: 小说
D: 戏剧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5: 阅读活动丰富和多样化的决定因素是()
A: 阅读心态
B: 阅读身份
C: 阅读期待
D: 阅读立场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6: “第二文本”主要是指()
A: 社会意义的文本
B: 作者意义的文本
C: 读者意义的文本
D: 象征意义的文本。
文学理论习题及答案整理版
![文学理论习题及答案整理版](https://img.taocdn.com/s3/m/e8b78607eff9aef8941e0684.png)
二、填空题(20分,每小题1分)
1.作为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来源的三位哲人是(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
2.艾布拉姆斯的文学四要素包括(世界、作家、作品、读者)
3.亚里士多德认为诗人摹仿的世界有三种(已有的事、或有的事、应有的事)
4.英加登的文本五层面说是指(声音、意义、世界、观点、形而上)
3.简述文学接受中的共鸣及其原因。
共鸣是指人们在文学接受的高潮阶段所产生的同作品表现的思想感情相通、类似或交流融汇的思想感情活动,其要点有二:一是读者与作品之间的感应与交流,二是不同读者面对同一作品时的共识;产生共鸣的原因有:读者本身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优秀作品表现了人类的共同美,读者人生体验与作品情境的一致,基本人性的相通以及主体心理的同构。
2.文学抒情在本质上属于:①②③⑤
①现实评价 ②自我表现 ③审美体验 ④情感宣泄 ⑤艺术形式
3.文学阅读活动对读者的要求是:①②④
①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视野 ②对话欲望 ③思想正确 ④情感丰富 ⑤见仁见智
4.依据手段和材料,艺术可分为:①②③⑤
① 表演艺术 ②造型艺术 ③s综合艺术 ④影视艺术 ⑤语言艺术
19.格律诗、自由诗、散文诗三国时期王弼关于本文层次的说法是(言、象、意)
20.文学创作的一般过程包括(生活积累、艺术构思、物化传达)
三、 选择题(20分,每小题2分)(在正确的题号上打“√”)
1.历史上关于雅与俗的两种表述方式是:.②④
①寓庄于谐 ②阳春白雪 ③曲高和寡 ④下里巴人 ⑤文以载道
4.表现文学风格的具体话语情境包括:①②③④
①词语运用 ②体裁选择 ③结构安排 ④形象创造 ⑤社会状况
5.艺术灵感的主要特征包括:①②⑤
16秋华师《文学理论(1)》在线作业
![16秋华师《文学理论(1)》在线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98e6f1e904a1b0717fd5dd27.png)
奥鹏17春16秋华师《文学理论(1)》在线作业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1. ()是诗歌的一种特有的表现手法,就是不把所要表达的较为抽象的情感、思想、意蕴等直接说出来,而是先言比较清楚、明白、具体的事物。
A. 抒情B. 描写C. 议论D. 起兴正确答案:2. 在文学文本的构成中,()居于核心地位。
A. 语言层B. 现象层C. 符号层D. 想象正确答案:3. “诗缘情而绮靡”出自()。
A. 《艺概》B. 《周易?系辞》C. 《人间词话》D. 《文赋》正确答案:4. 下列从文学与生活的关系上界定文学的理论是()。
A. “模仿说”B. “天才说”C. “表现说”D. “性升华说”正确答案:5. 现实主义形态的叙事文学所创造的、在整体个性的表现中显示了某种社会历史蕴意的、具有高度审美价值的人物形象是()。
A. 典型人物B. 叙事人物C. 审美形象D. 典型形象正确答案:6. 在文学文本中,语言层同时还具有()的审美价值。
A. 相对独立B. 绝对独立C. 不独立D. 被依附正确答案:7. 语音的审美意义,主要表现在()上。
A. 音节美B. 结构美C. 意象美D. 想象正确答案:8. 用散文形式写成的叙事性的虚构作品是()A. 诗歌B. 小说C. 散文D. 杂文正确答案:9. 从传播学、符号学的角度来讲,意蕴或意义是语言符号的()。
A. 本质B. 意义C. 能指D. 所指正确答案:10. 语义中的审美性,主要是指从语言的蕴意上使人感受到()之美。
A. 文学语言B. 文学文本C. 文学素养D. 写作素养正确答案:华师《文学理论(1)》在线作业二、多选题(共10 道试题,共40 分。
)1. 以题材为分类标准可以把诗分为()A. 田园诗B. 山水诗C. 边塞诗D. 咏史诗正确答案:2. 王夫之对意象的基本结构作了具体的分析,提出了著名的情景说,他认为()。
A. "情"和"景"是审美意象构成中不可或缺的两个基本因素,"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理论》平时作业(第一次)
第一章:绪论
1、文学史一般可以按照_____通史____、__断代史__、_国别史_、_专题史__等进行分类。
2、文学活动的四个要素有_宇宙(生活、世界)、____读者___、____作
家__、___作品______。
3、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_文学的观念__、___文学的构成_、_文学的创造、文学的接受、文学的发生、发展和演变等内容。
4、在文学的诸种规律中,____审美__规律是核心规律。
5、美国当代文学理论家雷纳·韦勒克曾将文学研究区分为内部研究和外部研究两种。
6、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培根曾将哲学研究的方法区分为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
7、广义的文艺学一般包括文学史、文学批评、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史、文学理论史等分支学科。
8、何谓狭义的文艺学?
狭义的文艺学则专指文学理论,它是研究文学活动的性质、特征、构成、创造、接受及其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规律的一门学科。
9、何为文学批评?
文学批评是以一定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对以文学文本为中心的文学现象进行分析和评价的一种活动。
10、试论文学理论的研究方法。
首先,要坚持整体的、综合的研究视野。
综合的研究方法、整体的研究方法本质上就是辨证思维的方法,因为辨证法就是讲究整体性思维,讲究事物或对象的矛盾对立面的统一和相互转化,从人的思维的规律来看也是如此,黑格尔曾认为“认识到思维自身的本性即是辩证法”。
他的这个论断表明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要想遵循辨证法就必须遵循思维自身的本性。
其次,要正确处理好文学的审美规律与其他规律之间的关系。
文学作为一种社会存在,它要同它所存在的境遇发生多种多样的关系,每一种关系都决定着文学具有某种规律,因此,文学是一个复杂的关系体,它身上存在有很多种规律,如政治的、人学的、意识形态的、道德的、审美的、生产的、商品的、审美的、宗教的、文化的等等,在这些规律中,审美是核心,这就要求我们在文艺学研究中,既要坚持审美规律为文学的本质规律的观点,同时要认识到文学除了审美规律之外还存在着其他的规律,否则就会导致唯美主义或者是唯道德、政治、意识形态等对文学的错误认识。
再次,要坚持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的相结合。
在文学概论研究中,内部研究就是对于文学文本的内在属性的研究,也即对文学文本的内在关系的研究;而外部研究则是对文学文本与社会、作家、读者甚至是其他文本等外部关系的研究。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文学概论研究中,我们还必须不偏不倚,坚持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的相结合,因为,内部研究是确保文学概论研究深入的必须,而外部研究则是确保文学概论研究全面的必要,因此,内部研究需要外部研究的支持,而外部研究则需要内部研究的支援,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无法分割开来的。
真正的文学概论研究应该是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的辨证统一。
第四,要坚持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研究方法的相统一。
惟有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是有效的方法。
文学理论研究既要像蜜蜂那样,“入乎其内”,深入到文学活动中去,把握其实际,又要“出乎其外”,去建构一定的概念、范畴、体系,只有这样,文学理论研究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第二章:文学的观念
1、文学理论史上的几种重要的文学观念有摹仿说、表现说、实用说、客观说、体验说。
2、被朱自清称之为中国文论开山纲领的是__诗言志。
3、被朱自清称之为西方文论开山纲领的是__摹仿说__。
4、“寓教于乐”说的提出者是古罗马文艺理论家__贺拉斯_。
5、“欲新一国之民,必先新一国之小说”的提出者是__梁启超__。
6、文学观念中“客观说”的代表性流派有俄国形式主义、法国结构主义、德国文本主义、英美新批评。
7、文学观念中“体验说”的代表性理论家有英加登和姚斯。
8、恩格斯曾认为,文学、艺术、哲学、宗教、道德等都是
“更高地悬浮于空中的意识形态领域”。
9、认为“文学的主题始终是处在世界之中的人”的文论家是_萨特。
10、苏珊·朗格认为,艺术是人类情感符号的创造。
11、“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
”出自《礼记·乐记》。
12、一般来说,艺术可以区分为表演艺术、造型艺术、综合艺术和语言艺术四种。
13、形象性是文学艺术的外在感性标志。
14、为什么文学具有社会属性?
(1)从语言看文学具有社会属性
(2)从作家的社会属性看文学具有社会属性
(3)从阅读活动的社会属性看文学具有社会属性
15、文学的反映对象和反映方式为什么具有特殊性?
(1)就反映对象看,文学的反映对象是人和人的社会生活
(2)就反映目的看,文学是以情感体验的方式来占有世界的,因此,文学作品中就会处处含情,带着作家强烈的情感色彩。
(3)就反映的方式来看,文学是以感性、生动、具体的方式,而不是以概念、判断、推理的抽象方式来反映世界,因此,文学的世界是一个完整、鲜活、栩栩如生的世界。
16、文学的审美特性主要包括哪些?
(1)文学的形象性。
形象性是文学艺术的外在感性标志,虽然我们阅读文学作品,最先接触到的是语言文字,但这些语言文字的背后,却是一个个感性、具体、生动的形象。
(2)文学的情感性。
如果说形象性是文学的外在标志的话,情感性就是文学的内在标志。
文学艺术并不像有的人说的那样是提供认识的,它的主要目的在于传达情感,可以说,离开了情感,就不可能有文学。
(3)文学的想象性、虚拟性。
现实的世界是一个实存的世界,而文学的世界则是一个想象和虚拟的世界,它是作家借助自己的艺术想象力所创造出的一个包含着无穷的审美韵味的“乌托邦之所”,它存在,但并不必要“实有”。
17、试论语言艺术的特征。
(1)语言艺术的形象具有间接性、概括性、意象性和模糊性特征;从文学语言本身来看,并不构成可供直观的画面和图景,文学语言只是提供一种语词概念,让人根据这些语词概念来进行想象,将其转换成宛在目前的视觉形象,进而在头脑中恢复事件发展的全部有声有色的过程。
语言艺术形象的概括性是指其以小见大,以个别见出一般的特性,在古今中外文学艺术的长廊中,凡是成功的文学形象都能对事物的本质、规律作出有力的概括.在所有的艺术媒介之中,唯有语言在体现人的思想和情感上具有明显的优势.语言艺术形象的主体色彩(意的成分)就要比其他的艺术种类更为鲜明,其意象性也就会更加强烈。
(2)可以突破时空限制广泛自由地反映社会生活;
(3)更富有思想内容和情感色彩;
(4)具有鲜明的文化意蕴;
18、举例说明文学观念中的实用说以及你的理解。
实用说的基本倾向:文学是一种工具和手段.典型的实用说:
西方:贺拉斯的“寓教于乐”说;文艺复兴时期把文学当作张扬人性解放的旗帜;启蒙运动时期把文学当作启蒙大众、传播真理的重要工具;浪漫运动时期倡导文学艺术要为人生服务;中国:“教化”说;“兴观群怨”说;“文以载道”说;梁启超:“欲新一国之民,必先新一国之小说”;鲁迅:医学拯救人的肉体,文学拯救人的灵魂;
(1)、文学确实具有一定的实用属性,所以它也具有一定的工具性和手段性。
(2)、过分夸大文学的工具性和手段性会导致庸俗社会学的文学观
19、任选一种当前社会上流行的文学观念,阐述你的认识。
表现说的基本倾向:
(1)、文学本质上是创作主体主观心灵的表现
(2)、注重发挥创作主体的想象力
评价:
(1)、重视创作主体在文学创造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
(2)、有割断创作主体的内在情感的生活基础的倾向
20、任选一种当前社会上流行的文化现象,谈谈你的理解。
随着社会发展,当今社会生活越来越快节奏,这种快节奏渗透到了经济,社
会,生活各个方面,文化上亦是如此,人们不再在周末的时候,静下心来,细细地品味一本好书,电子书渐渐取代了纸制的书,网络小说冲击了传统名著,人们越来越倾向于看网络小说,而网络小说的质量又实在是差得不行,毫无内涵,根本无法向传统名著那样引起人们的思考,这样一来,人们从阅读中所获得的是少之又少。
,电子书,网络小说的出现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产物,并无所谓好或不好,主要还是看人们怎么对待它,如果将它看成是消遣娱乐的工具,那是正确的,而且在这一方面,网络小说可以发挥很好的作用。
但如果将它看成是传统名著的替代品,那就大错而特错了。
因为传统名著可以反映一个时代的缩影,也可以看出文人思想的结晶,细细地去品味去思考可以获得很多,而这些却是网络小说所没有的。
因此我们不能排斥网络小说的存在,但同时也不能以网络小说来取代传统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