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氨酸残基荧光猝灭法
1,3,5-三羟基苯与BSA相互作用的荧光光谱研究
1,3,5-三羟基苯与BSA相互作用的荧光光谱研究冯建华;吴刚;汪丽;徐婷婷【摘要】在模拟生理条件下,运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1,3,5‐三羟基苯与牛血清蛋白(BSA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确定了二者之间的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及其猝灭常数。
二者之间相互作用导致的荧光猝灭是一种动态猝灭机理,与BSA的结合位点数近似等于0.6。
利用同步荧光光谱研究了1,3,5‐三羟基苯与BSA作用产生的蛋白质构象,结果表明,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了在白蛋白内部产生了局部结构的伸展,同时在色氨酸和酪氨酸残基的局部两极方向上产生了结构的变化。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bovine serum albumin (BSA) and 1 ,3 ,5‐Trihydroxybenzene under simulated physiological conditions were experimented by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 The binding parameters (binding constants and number of binding sites) and quenching constants were determined . The quenching mechanism was assigned to a dynamic quenching interaction .Number of binding is approximately about 0 .6 for BSA .The effect of 1 ,3 ,5‐Trihydroxybenzene on the protein conformation was investigated by using synchronous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The results revealed partial unfolding in the albumins upon interaction ,as well as changes in the local polarity around the tryptophan (Trp) and tyrosine(Tyr) residues .【期刊名称】《滁州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000)005【总页数】5页(P52-56)【关键词】1 ,3 ,5-三羟基苯;牛血清蛋白(BSA);相互作用;荧光光谱;猝灭【作者】冯建华;吴刚;汪丽;徐婷婷【作者单位】滁州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安徽滁州239000;滁州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安徽滁州239000;滁州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安徽滁州239000;滁州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安徽滁州239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57.3蛋白质就像由分子组成的机器,它是细胞的基本组成模块和生命控制中心,蛋白质所具有的功能是非常多样化的,如物质酶的活性和输送就是在相关蛋白质的控制作用下基于对目标分子的高度特定的一种识别。
二氢杨梅素锌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二氢杨梅素锌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严赞开;陈冬丹【摘要】运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二氢杨梅素锌(DMY-Zn)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 激发波长为288 nm 时, BSA的发射峰位于341 nm, DMY-Zn对BSA有较强的荧光猝灭作用.由Stern-Volmer 方程计算出DMY-Zn与BSA 体系荧光动态猝灭常数(KSV)可知, DMY-Zn对BSA内源荧光的猝灭机制属于静态猝灭,由Lineweaver-Burk方程计算出静态猝灭常数为3.180×104 L·mol-1; 且在BSA分子上荧光敏感部位有1个结合位点, 结合常数为9.60×105 L·mol-1.【期刊名称】《化学与生物工程》【年(卷),期】2010(027)003【总页数】3页(P60-62)【关键词】二氢杨梅素锌;牛血清白蛋白;荧光光谱【作者】严赞开;陈冬丹【作者单位】韩山师范学院化学系,广东,潮州,521041;韩山师范学院化学系,广东,潮州,5210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57.3有机小分子与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结合反应热力学特征的研究,是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1]。
血清白蛋白是血浆中含量最丰富的重要载体蛋白,它能与许多内源性和外源性物质广泛结合。
二氢杨梅素(Dihydromyricetin, DMY)是藤茶的主要活性成分,属双氢黄酮醇类化合物,在抗菌、降血脂、降血糖、保肝、抗氧化、抗癌、增强免疫等方面具有显著的生理活性[2],其分子结构有较高的超离域度、完整的大π键共轭结构、强配位氧原子和合适的空间构型,可作为金属离子良好的螯合配体。
锌离子是体内许多重要反应酶活性中心的组成部分,许多含锌酶参与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和核酸的代谢[3]。
黄酮类活性物质与金属形成的配合物,往往具有优于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二氢杨梅素与金属的络合物的合成及抗氧活性研究已有少量报道[4],而与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研究鲜见报道。
菊粉酶中色氨酸残基的化学修饰及其荧光光谱
根据 。 船 的下降数值计算被氧化修饰 的 Tp r 残基数. 当加入 8 N S :达到最低值 , 5 B 时, 8 o 再加入 N S As B , 2有所 回升 , o 说明 Tp残基已全部被修饰. r 经计算 , B N S共修饰 了 1 个 T 残基 ,由于酶变性后分子 内部氨基酸完全暴露 , 7 p i 可全部被修饰 , 所以
L, ) 测定 20n 8 m处的吸光值 , 按照 Sad 方法计算修饰的 Tp pne r 残基数.当加入 5 LN S时 , 2达 0 B A8 0 到最低值 , 此时修饰 了约 5 Tp 个 r 残基 , 而酶分子 中共有 1 7个 Tp r 残基 , 说明在天然条件下 , 菊粉酶
分子表面或临近分子表面可能有 5 Tp残基 , 个 r 而分子 内部可能有 1 个 Tp 2 r 残基.
的尿素 , 加热煮沸 5rn 置于透析袋 中, i, a 除去尿素. Fl 酚法测定酶 的质量浓度为 0 18m / L 用 on i .0 gm ,
此时酶活力为 0 说明酶已完全变性 . , 再用不同量 的 N S 4m o L 修饰 , B ( m l ) / 测其 20n 8 m处的吸光值 ,
R -3 1C型荧光分光光度计 ( 本岛津制作所) F 0P 5 日 .
12 菊粉酶的活力测定 .
取 0 1m 0 gm 菊粉酶液( 00 o L p 45醋酸盐缓冲液配 . L0 2m / L . 用 .2m l , H= . /
制) 19m m / L菊粉溶液 ( 与 . L5 s m 用上述缓冲液配制) 混合 , 5 于 5℃反应 3 i, 0r n 然后用 35二硝基 a ,一
的色氨酸残基数 :
= 1 3  ̄l M . 1V × ×W ( 5 0 ) 牲 × 5 0
研究方法荧光光谱法荧光猝灭过程可...
::.,.浙江工业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文中已经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含为获得浙江工业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承担本声明的法律责任。
作者签名:王婧日期珈侈年月矽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浙江工业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保密口,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不保密口。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作者签名:工靖日期:≯了年月为日日期:必,;年‘月, 日导师签名:毛麦屯岳浙江工业大学硕士论文多酚类化合物与牛血清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摘要本论文采用光谱技术包括荧光光谱法、同步荧光法、圆二色谱法和紫外.可见光谱法和分子模拟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多酚类化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实验结果表明,矢车菊素..葡萄糖苷..及异甘草素对的猝灭类型均为静态猝灭。
.及与的结合位点数约为,形成: 结合物。
时,与..和的结合常数分别为.×和.×。
由与.和结合过程中热力学参数测定结果表明,与、的结合过程是一个自发过程。
而且,焓变△和熵变均为负值,表明了与.及结合过程中的主要作用力是氢键和范德华力。
从圆二色谱及同步荧光结果可知,..与结合后,对的二级结构影响较小。
而与结合后,二级结构及色氨酸和酪氨酸附近的微环境可能发生了改变。
分子模拟结果表明,一结合在的’位上,且.与上的,,,残基形成了氢键。
而结合在的位上,与上的,,,残基形成了氢键。
色氨酸残基荧光猝灭法
色氨酸残基荧光猝灭法色氨酸残基荧光猝灭法(Trp fluorescence quenching)是一种用于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的方法,尤其适用于蛋白质的研究。
在这种方法中,以色氨酸残基为荧光探针,探究蛋白质的结构和环境对其荧光强度的影响,进而探讨蛋白质的性质和功能。
在Trp fluorescence quenching方法中,荧光信号的猝灭是通过某些分子与色氨酸残基之间的电子转移过程实现的。
这些分子可能是溶液中存在的分子,如氧分子、甲醇分子等,也可能是蛋白质分子中的某些残基,如半胱氨酸、酪氨酸等。
这些分子与色氨酸残基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的荧光猝灭效应可以用来测量蛋白质的结构和环境等参数。
Trp fluorescence quenching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既可以应用于生物大分子的研究,也可以用于药物分子的筛选和研究。
在生物大分子的研究中,Trp fluorescence quenching可以用来研究蛋白质的构象和某些特定位点的环境。
同时,它还可以用来研究蛋白质与其他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如蛋白质和DNA、 RNA之间的相互作用等。
在药物分子研究方面,Trp fluorescence quenching可以用来筛选和研究潜在的药物分子。
这是因为药物分子可能会与蛋白质中的某些残基发生特定的相互作用,从而导致荧光强度的变化。
利用这种现象,可以用Trp fluorescence quenching来筛选出对某种蛋白质具有特异性的药物分子。
总之,Trp fluorescence quenching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生物物理学方法。
它不仅可以用来探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性质,也可以用来筛选和研究潜在的药物分子。
在未来的研究中,Trp fluorescence quenching还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有望为生物医学研究和药物开发提供更多有用的信息。
L-瓜氨酸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
L-瓜氨酸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屈冉;张骁;张鹏【摘要】采用荧光猝灭法以及紫外吸收差谱法研究了L-瓜氨酸与牛血清白蛋白在不同pH值下的相互作用机制,初步了解到L-瓜氨酸对牛血清白蛋白有猝灭作用,其猝灭机制为静态猝灭.利用Stern-Volmer方程求解出的各种参数表明pH值对两者的结合能力影响较大.同步荧光分析发现L-瓜氨酸的存在没有改变牛血清白蛋白的分子构象,依据F(o)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确定了给体-受体间的结合距离和能量转移效率.%Fluorescence quenching and ultraviolet absorption subtraction have been employed to study the mechanism of interaction between L-citrulline and bovine serum albumin (BSA) at different pH. The preliminary results show that L-citrulline has the function of quenching BSA, and the quenching mechanism is static. Relevant parameters were obtained using the Stern-Volmer equ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H has a large impact on the binding ability of L-citrulline and BSA. Synchronous fluorescence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conformation of BSA was not changed in the presence of L-citrulline. The combination distance and the efficiency of energy transfer in the donor-acceptor pair were obtained using the non-radiative energy transfer theory of F(o)rster.【期刊名称】《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2(039)001【总页数】6页(P77-82)【关键词】L-瓜氨酸;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紫外光谱;荧光猝灭【作者】屈冉;张骁;张鹏【作者单位】北京化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北京100029;北京化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北京100029;北京化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北京10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57.3L-瓜氨酸是一种非蛋白质氨基酸,具有很多重要的生理功能。
色氨酸与TCBQ荧光性质的测定2
L-色氨酸与四氯苯醌(TCBQ)荷移荧光光谱法的研究摘要本文使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L-色氨酸与四氯苯醌(TCBQ)的荷移反应。
通过实验可得知,L-色氨酸与TCBQ在水中,以pH=10.9溶液,活性剂为代十六烷基吡啶溶液,在20℃的室温下加热10min以后,可生成稳定的荷移络合物。
此荷移络合物的最大激发波长λmax=284,最大发射波长λF =0.32857+25.48571c (µg/mL)(R=0.99902),浓度在0~2.0μg/mL的范围内符合比尔定max=364,△律,回收率在98.59~103.4%之内,相对标准偏差在0.96%以内, 该方法最低检测限为0.037µg/mL。
关键词荧光猝灭法 L-色氨酸四氯苯醌(TCBQ)荷移反应1 引言L-色氨酸(L-trytophan)是人类和动物必需的八种氨基酸之一,化学名称为L-氨基吲哚基丙酸,别名L-胰化蛋白氨基酸、L-β-(3-吲哚基)-α-丙氨酸,它是含有吲哚基的芳香族氨基酸,呈白色或略带黄色的叶片状结晶或粉末,无臭有甜味,溶于热吡啶,微溶于乙醇,不溶于氯仿、乙醚,在稀酸或稀碱中溶解。
L-色氨酸有促进机体生长发育,修补组织细胞的作用;有为肌体提供营养的作用;对肌体内各种酶、激素的分泌起调节的作用;提高肌体的免疫抵抗能力的作用;运输其它营养物质和解毒的作用。
L-色氨酸系氨基酸类药物,对抑郁症、失眠症、高血压、及止痛等有良效,在欧美一些国家已广泛应用于临床[1]。
目前定量测定L-色氨酸的方法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谱法[2-4]、电位滴定法[5]、原子吸收光谱法[6]、荧光光谱法[7,8]、分光光度法[9-11]、毛细管电泳分析法[12]、阻抑速差催化光度法[13]、线扫伏安法[14]、化学发光法[15-17]等。
利用与四氯苯醌(TCBQ)发生荷移反应测定L-色氨酸含量的方法还未见报道。
本文选用TCBQ 为电子接受体,研究了L-色氨酸与TCBQ形成荷移络合物的条件,探讨了反应机理,并对药物样品进行了含量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荧光猝灭法研究大黄酚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荧光猝灭法研究大黄酚 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陈小睿** (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成都 610023) 徐沉思 (四川奇力药物研究所 成都 611731) 王 平** 陈 瑛 孟宪丽 (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药药理系 成都 610023)
摘 要:目的:运用荧光猝灭光谱研究了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大黄酚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 互作用。方法:以 BSA 为荧光剂,大黄酚为荧光猝灭剂,在激发波长 278 nm 下的荧光光谱,根据 Stern-Volmer 方程、位点结合模型和 Lineweawer-Burk 双倒数曲线方程,求出了大黄酚与 BSA 结合的 结合类型、结合位点数和结合常数等参数。并利用 Van’t Hoff 方程求得反应的热力学参数,讨论了大 黄酚与蛋白质的主要作用力类型。结果:大黄酚与 BSA 形成复合物从而猝灭 BSA 的内源荧光,且其荧 光猝灭机理符合静态机制。在 25℃和 37℃下大黄酚与 BSA 结合的结合常数分别为:4.923×104 L·mol-1 和 5.928×104 L·mol-1;结合分子数分别为:0.8551 和 1.0583。热力学数据表明大黄酚与 BSA 以疏水作 用为主,同时也存在较弱的静电作用。结论:大黄酚在体内能够被血清白蛋白存储和转运,且结合时可 能改变了 BSA 的构象。
光猝灭剂分子彼此扩散和碰撞到达动态平衡时的
量效关系;τ0 是内源生物大分子的荧光寿命,取 τ0= 10-8 s[10]。按照 实验方法,分 别测出在 25℃ 和 37℃ 时
体系的 荧光光谱,得 到不同大黄 酚浓度 下 BSA 溶
液的荧光 猝灭光谱 。 采 集 荧 光 光 谱 曲 线 中 340 nm
处的荧光强度数据,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公式(1)以 F0 /F-1 ~[D]绘制 大黄酚猝灭 BSA 的 Stern-Volmer 曲线 (见图 3),对
荧光光谱法探索多巴酚丁胺与BSA的相互作用
荧光光谱法探索多巴酚丁胺与BSA的相互作用倪永年;朱瑞瑞【摘要】用荧光光谱法研究在人体生理pH条件下药物多巴酚丁胺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多巴酚丁胺对BSA内源性荧光有较强的猝灭作用,且猝灭类型为静态猝灭.根据猝灭结果求得了298、301、304 K3个不同温度下多巴酚丁胺与牛血清白蛋白结合作用的结合位点数、结合常数以及反应的热力学参数,由此确定出2者之间的主要作用力为疏水作用力.而应用竞争实验确定了多巴酚丁胺在BSA上的结合位点为II位;用同步荧光光谱法探讨多巴酚丁胺对BSA构象的影响.【期刊名称】《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年(卷),期】2010(034)004【总页数】5页(P353-357)【关键词】多巴酚丁胺;牛血清白蛋白;荧光光谱法;相互作用【作者】倪永年;朱瑞瑞【作者单位】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西,南昌,330047;南昌大学,化学系,江西,南昌,330031;南昌大学,化学系,江西,南昌,3300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57.39多巴酚丁胺(Dobutrex)是多巴胺类新合成的类同系物(结构见图1),能选择性地兴奋β1受体,对β2受体和a受体作用较弱,对多巴胺受体则无作用。
临床用于心肌梗死后或心脏外科手术时心排出量低的休克患者和心力衰竭患者。
血清白蛋白是人体血浆中含量最为丰富的蛋白质,其在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别是药物的分布中起重要作用[1]。
大部分的药物运转是通过与血清白蛋白的结合,然后到达靶标组织。
药物与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强度是决定药物利用率和药物从循环系统向靶标组织扩散的一个重要因素,这就导致了几乎所有的药物药代动力学特性EADM/T(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和毒性)都要受到血清白蛋白的显著影响与控制[2]。
它是处于生命科学、药学与化学之间的一个边缘性研究内容。
近年引起广大研究者的兴趣[3-5]。
而多巴酚丁胺与血清白蛋白之间的作用尚未见报道。
BSA与CTAB相互作用的荧光光谱研究
涂 逢樟 ,俞 芸 ,上官 昌汾
龙岩 3 6 4 0 0 0 )
( 龙岩 学院化 学与材 料 学 院 ,福 建
摘 要 :在模拟生理条件下 , 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C T A B ) 与牛血清白蛋白( B S A ) 的相互作用。结果
表明 :B S A分子 中色氨 酸和酪氨酸残基具有荧光发射性质 ,以 2 8 0 n m激发 B S A, 在3 4 1 n m处有很强 的荧光发射 。在加入 C T A B后 , 发现 C T A B—B S A强荧 光峰的位置蓝移 , 且荧光 强度随着 C T A B浓度 的增大而 明显减 弱 , 说明 C T A B对 B S A有荧 光猝 灭现象 , 猝灭 以静 态猝灭为主 ,由 S t e r n —V o l me r 方程求得 C T A B表观猝灭 常数 K =1 . 4 6 9×1 0 ”L・ m o l ~ ・ S ~。得 到了 C T A B与 牛血清 白蛋 白 分子间的结合常数 和热力学参数 。利 用已有的计算方法 , 建 立了相应的计算机程序 , 使计算结果更合理 。 通 过与常见公 式计算 的结 果进行 比较 , 所 建立的方法得到 了比较满意 的结果 。
Ce t y l t r i me t h y l a mm o n i u m Br o mi d e b y Fl u o r e s c e n c e S p e c t r o me t r y
用乙酰胆碱酯酶和硫代黄素T体系的荧光猝灭测定有机磷农药
用乙酰胆碱酯酶和硫代黄素T体系测定有机磷农药的荧光分析研究柳娜1,刘伟 2,3,黄可龙3(1长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西安 710021;2 长庆油田工程技术研究院 西安 710021;3 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长沙 410083)摘 要 在pH 7.0 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硫代黄素T与乙酰胆碱酯酶相互作用,酶的内源荧光被硫代黄素T猝灭,而在490nm处产生硫代黄素T的特征荧光发射峰。
在该体系中加入有机磷农药对氧磷后,硫代黄素T的特征荧光峰被猝灭,荧光猝灭强度ΔF与对氧磷浓度C Px存在线性关系,其线性范围为0.20~2.40mg/L,回归方程为ΔF= 0.041C Px(μg/L)+ 84.17,相关系数为0.9984,检出限(3σ)为7.87μg/L。
对检测原理的探讨表明,硫代黄素T使乙酰胆碱酯酶内源荧光静态猝灭,二者形成了超分子复合物;有机磷农药对氧磷可破坏此复合物从而猝灭硫代黄素T的特征荧光峰。
相比利用酶的抑制原理来检测农药残留的方法,该方法具有简便,快速,不需要消耗酶的底物的优点。
关键词 乙酰胆碱酯酶 硫代黄素T 荧光猝灭 对氧磷Determination of 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 Residues by using Fluorescence Quench in the System of Acetylcholinesterase— Thioflavin TLiu Na1 ,Liu Wei2,3,Huang Ke-long3(1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Petrochina Changqing Oilfield Company ,Xi’an,710021;2 Engineering Technology Institute of Petrochina Changqing Oilfield Company ,Xi’an,710021; 3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Changsha 410083)Abstract In pH 7.0 phosphate buffer solution, the acetylcholinesterase(AChE) intrinsic fluorescence was quenched by Thioflavin T, and thioflavin T presented a new florescence peak at 490nm. When paraoxon was added, the peak decreased sharpl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intensity of fluorescence quenching at 490nm (ΔF) was linear to the paraoxon concentration C Px in the range of 0.20~2.40mg/L. The regression equation was ΔF=0.041C Px(μg/L)+ 84.17 , and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was 0.9984. The detection limit (3σ) was 7.87μg/L for paraoxon. The study of detecting demonstrated that static quenching existed in the AChE-Thioflavin T supramolecular complex. Addition of paraoxon to the AChE-Thioflavin T complex leads to in a decrease in fluorescence intensity at 490nm due to displacement of the thioflavin T from the acetylcholinesteras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ethod was accurate ,rapid , simple and zero consumption of substrate of enzyme comparing with conventional method by theory of inhibition.Keywords Acetylcholinesterase, Thioflavin T,Fluorescent quenching, Paraoxon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人们对于食品安全问题也日益关注。
金属离子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
金属离子与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一、实验目的:测定过渡金属离子对蛋白质功能的影响二、实验原理:金属离子在许多生命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研究金属离子与蛋白质的结合作用是生命科学的重要内容,是化学和生命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
血清白蛋白是哺乳动物血浆中含量最丰富的蛋白质,它能够储存和转运众多的内源性和外源性物质。
由于血清白蛋白在生理上的重要性和易于分离、提纯,从上世纪50年度(国内80年代末)开始,人们对血清白蛋白与金属离子(和药物分子等)的相互作用展开了大量研究,以期在分子水平上揭示相关生命过程的奥秘。
许多蛋白质含有金属离子,金属离子对蛋白质发挥生物学功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在人体基因组编码的蛋白质中,超过30%的蛋白质含有一个或多个金属离子;所有酶中,超过40%的蛋白质含有金属离子,它们在生命活动过程中发挥着各样的生物学功能。
许多人类的疾病与金属离子-蛋白质的异常相互作用相关。
目前用于研究金属离子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1)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2)荧光光谱法;(3)平衡透析法;(4)毛细管电泳法;(5)电泳法等。
(一)紫外-可见光谱法蛋白质通常有3个明显不同的紫外吸收带:(1)210nm以下的吸收来自肽键的吸收以及许多构象因素;(2)210-250nm为芳香族和其他残基的吸收、某些氢键的吸收、与其他构象和螺旋相关的相互作用等多种因素;(3)250-290nm附近为芳香族的残基,其中酪氨酸残基在278nm(Tyr,260-290nm)附近有强吸收,色氨酸残基(Trp)在290nm附近有强吸收,而苯丙氨酸(Phe,250-260nm)的吸收较弱。
外界因素如溶剂极性以及pH等会影响吸收光谱。
当金属离子与蛋白质结合时,蛋白质或金属离子吸收光谱的强度或者谱带位置会发生变化,可分为两种情况:(1)蛋白质微扰的金属离子光谱变化,可以推断金属离子的配位环境;(2)金属离子微扰的蛋白质光谱变化,可以推断生色基微环境及蛋白质结构的变化。
色氨酸荧光猝灭法测定海带中碘离子
液 中, 加入不同浓度的碘 离子 , 测定色氨酸溶液的荧光光谱及强度的变化 。 试验表 明, 色氨酸具有释放荧光的特性 , 最佳
激发和发射波长分别为 2 2 3 n m和 3 5 2n m。 碘 离子对 色氨酸的荧光具有猝灭作用。 色氨酸浓度 为 1 0 p  ̄ m o l / L时, 碘 离子对 色氨酸的荧光猝灭呈线性关 系, 根据猝灭程度可计 算出碘离子的浓度 , 该方法的检测限为 1 . 6 4 p  ̄ mo l / L 。 根据该方法检测
标 准 与检 测
D OI : 1 0 . 3 9 6 9  ̄ . i s s n . 1 0 0 5 - 6 5 2 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2 0 1 7 . 0 3 . 0 3 0
食品研究与拜发
F o o d Re s e a r c h An d De v e l o
2 0 1 7年 2月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s o f i o d i d e i n t o l f u o r o p h o r e s o l u t i o n s wi t h g i v e n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s, l f u o r e s c e n c e i n t e n s i v e s we r e me a —
第 3 8卷第 3期
色氨酸荧光猝灭法测定海带中碘离子
闫爽 , , 王黎颖 , 王聪 , 芦 尚德 , 杨佳 丽 , 徐仰仓 - ‘
( 1 . 天津科技 大学 海洋与环境学 院 , 天津 3 0 0 4 5 7 ; 2 . 天津科技大学 天津市海洋资源与化学重点实验室 ,
荧光猝灭实验操作流程
荧光猝灭实验操作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1. 准备样品:选择合适的荧光分子和猝灭剂。
制备荧光分子溶液,确保其浓度已知且准确。
氨基荧光素猝灭-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氨基荧光素猝灭-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氨基荧光素猝灭是一种重要的光物理现象,指的是当氨基荧光素分子处于激发态时,与其他分子发生相互作用导致其发光效率下降的过程。
本文将深入探讨氨基荧光素猝灭的定义、机理以及在生物领域的应用。
通过对氨基荧光素猝灭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并为生物荧光成像、蛋白质相互作用等领域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
在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氨基荧光素猝灭的研究将有望为生物科学领域带来更多的重要发现和应用。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是:文章结构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
在引言部分,将介绍氨基荧光素猝灭的基本概念和背景,说明撰写本文的目的。
在正文部分,将详细介绍氨基荧光素的定义和特点,以及猝灭的机理。
此外,还将探讨氨基荧光素猝灭在生物领域中的应用。
在结论部分,将总结分析氨基荧光素猝灭的重要性,展望未来发展,并给出结语。
整篇文章的结构清晰,逻辑严密,让读者能够全面了解氨基荧光素猝灭的相关知识。
1.3 目的本文旨在系统地介绍氨基荧光素猝灭的相关知识,包括其定义、特点、机理以及在生物领域的应用。
通过对氨基荧光素猝灭的深入探讨,希望读者能够对这一现象有更清晰的认识,并了解其在科研领域中的重要性和潜在应用价值。
同时,本文也致力于探讨氨基荧光素猝灭的未来发展方向,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可以深入了解氨基荧光素猝灭的实质意义和科学价值,从而促进相关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拓展研究思路,推动学科发展。
2.正文2.1 氨基荧光素的定义和特点氨基荧光素是一种荧光活性分子,具有强烈的荧光特性。
它是一种氨基取代的芳香族化合物,常用于生物领域的荧光探针和标记物。
氨基荧光素具有以下特点:1. 荧光活性强: 氨基荧光素能够在适当的激发条件下发出强烈的荧光信号,使其在荧光标记和成像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2. 稳定性高: 氨基荧光素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能够在不同的环境下保持其荧光性能,使其在生物样品的标记和追踪中表现出色。
色氨酸荧光猝灭法测定海带中碘离子
色氨酸荧光猝灭法测定海带中碘离子闫爽;王黎颖;王聪;芦尚德;杨佳丽;徐仰仓【摘要】研究碘离子对色氨酸的荧光猝灭效应,旨在建立色氨酸荧光猝灭法测定海带中碘离子.在pH=6.0的磷酸缓冲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碘离子,测定色氨酸溶液的荧光光谱及强度的变化.试验表明,色氨酸具有释放荧光的特性,最佳激发和发射波长分别为223 nm和352 nm.碘离子对色氨酸的荧光具有猝灭作用.色氨酸浓度为10 μmol/L时,碘离子对色氨酸的荧光猝灭呈线性关系,根据猝灭程度可计算出碘离子的浓度,该方法的检测限为1.64 μmol/L.根据该方法检测了两种海带样品中的碘离子,其浓度为637μg/g干重(LaminariajaponicaA resch和621 μg/g干重(Saccharinajaponica.%The novelmethod of determining iodide ion content in kelp was established by the reaction of iodide ionquenchingtryptophan fluorescenceintensity.Under phosphate buffer medium at pH =6.0,adding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iodide into fluorophore solutions with given concentrations,fluorescence intensives were measured,tried several type of fluorophores,found tryptophan hadcharacteristics of fluorescence releasing.Experiments showedthat the fluorescence optimum excitation spectra of tryptophan and its emission spectra were 223 nm and 352 nm.When the concentration of tryptophan was 10 μmol/L,the iodide ionhad a liner relation of tryptophan fluorescence quenching.According to the degree of quenching couldcalculate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iodide ion,the detection limit was 1.64 μmol/L.Two kinds of kelp was tested according to the method.In Laminaria japonica A resch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iodide ion was 637 μg/g,and it was 621 μg/g in Saccharinajaponica.【期刊名称】《食品研究与开发》【年(卷),期】2017(038)003【总页数】4页(P139-142)【关键词】荧光猝灭;色氨酸;碘离子【作者】闫爽;王黎颖;王聪;芦尚德;杨佳丽;徐仰仓【作者单位】天津科技大学海洋与环境学院,天津300457;天津科技大学海洋与环境学院,天津300457;天津科技大学海洋与环境学院,天津300457;天津科技大学海洋与环境学院,天津300457;天津科技大学海洋与环境学院,天津300457;天津科技大学海洋与环境学院,天津300457;天津科技大学天津市海洋资源与化学重点实验室,天津300457【正文语种】中文目前,有很多测定碘离子的方法,如离子选择电极法[1-3]、火焰原子吸收法、分光光度法[4-5]、容量法等[6]。
荧光猝灭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荧光猝灭现象的基本原理和影响因素。
2. 掌握荧光猝灭法的实验操作步骤。
3. 通过实验,学会运用荧光猝灭法对物质进行定量分析。
二、实验原理荧光猝灭是指当荧光物质与猝灭剂接触时,由于猝灭剂与荧光分子发生相互作用,导致荧光强度降低的现象。
荧光猝灭法是利用荧光物质的荧光强度与猝灭剂浓度之间的关系,对猝灭剂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
荧光猝灭原理可分为动态猝灭和静态猝灭两种。
动态猝灭是指猝灭剂与荧光分子发生快速碰撞,使荧光分子能量耗散,从而引起荧光猝灭。
静态猝灭是指猝灭剂与荧光分子形成复合物,降低荧光分子能量,引起荧光猝灭。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荧光光谱仪、移液器、比色皿、恒温水浴锅、电子天平等。
2. 试剂:荧光素钠(NaF)、乙醇、猝灭剂(如EDTA、Cu2+等)、蒸馏水等。
四、实验步骤1. 配制荧光素钠溶液:准确称取0.1g荧光素钠,溶解于100ml蒸馏水中,配制成1×10^-4 mol/L的荧光素钠溶液。
2. 配制猝灭剂溶液:根据实验需要,配制一定浓度的猝灭剂溶液。
3. 测定荧光光谱:在荧光光谱仪上,设定激发波长为490nm,扫描范围为450-600nm,记录荧光素钠溶液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
4. 猝灭实验:向荧光素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猝灭剂溶液,每加入一定量的猝灭剂溶液后,立即记录荧光光谱。
5. 数据处理:利用荧光光谱仪自带软件,绘制荧光强度与猝灭剂浓度的关系曲线,并计算猝灭剂浓度。
五、实验结果与讨论1. 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荧光素钠溶液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如图1所示。
激发光谱表明,荧光素钠的最大激发波长为490nm;发射光谱表明,荧光素钠的最大发射波长为520nm。
2. 荧光猝灭曲线:荧光猝灭曲线如图2所示。
由图2可知,随着猝灭剂浓度的增加,荧光强度逐渐降低,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
3. 猝灭机理: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判断荧光猝灭机理为动态猝灭。
动态猝灭机理表明,猝灭剂与荧光分子发生快速碰撞,使荧光分子能量耗散,从而引起荧光猝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色氨酸残基荧光猝灭法
以色氨酸残基荧光猝灭法是一种常用的生物分析技术,它利用色氨酸残基的荧光特性来研究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本文将从荧光猝灭的原理、应用和优缺点等方面进行介绍。
荧光猝灭是指某些物质能够抑制荧光分子的荧光发射,从而降低荧光强度的现象。
在以色氨酸残基荧光猝灭法中,荧光猝灭剂与色氨酸残基相互作用,使得色氨酸残基的荧光发射受到抑制。
这种现象可以用斯特恩-沃尔默方程来描述,即F0/F = 1 + Ksv[Q],其中F0和F分别表示荧光猝灭前后的荧光强度,Ksv为荧光猝灭常数,[Q]为荧光猝灭剂的浓度。
以色氨酸残基荧光猝灭法在生物分析中有广泛的应用。
首先,它可以用来研究蛋白质的结构和构象变化。
由于色氨酸残基在蛋白质中的位置和环境不同,其荧光特性也会有所不同。
因此,通过测量荧光猝灭的程度,可以推断出色氨酸残基的位置和构象变化。
其次,它还可以用来研究蛋白质的相互作用。
当两个蛋白质相互作用时,它们之间的距离和环境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影响色氨酸残基的荧光发射。
因此,通过测量荧光猝灭的程度,可以推断出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然而,以色氨酸残基荧光猝灭法也存在一些缺点。
首先,荧光猝灭剂的选择和浓度需要仔细控制,否则会影响实验结果。
其次,荧光猝灭法只能研究色氨酸残基的荧光特性,而不能研究其他氨基酸残
基的特性。
最后,荧光猝灭法需要使用荧光光谱仪等专业设备,成本较高。
以色氨酸残基荧光猝灭法是一种常用的生物分析技术,它可以用来研究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但是,它也存在一些缺点,需要仔细控制实验条件和设备选择。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以色氨酸残基荧光猝灭法会有更广泛的应用和更高的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