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 湘教版(2019)必修一第二章 地球的表面形态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课件(共80张ppt)
外力作用
表现形式
流水作用
外力作用对地表 形态的塑造
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
风力作用 冰川作用 海浪作用
侵蚀、堆积地貌
喜马拉雅山、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华北平原、 渭河平原、富士山、峡湾海岸、日本群岛、 北美五大湖、红海、台湾山、塔克拉玛干沙漠、 落基山、华山、裸岩荒漠、青海湖、 欧洲平原、横断山、黄土高原的沟壑、死海、 阿尔卑斯山、长江三角洲、安第斯山、太行山麓冲积扇、 庐山、台湾海峡、路南石林、阿巴拉契亚山、巴西高原、 东非大裂谷、黄果树瀑布、大西洋、长江三峡 江南丘陵的石漠化、马里亚纳海沟、汾河谷地、
(三)火山、地震活动和地表形态
七、外力作用与地貌
(一)外力作用各表现形式及联系
风化
风化物
岩石
侵蚀
侵蚀物
搬运 沉积
固结 成岩
七、外力作用与地貌
风化
侵蚀
搬运
沉积
固结 成岩
07广东下列选项与图3中①、②最符合的是
A.风化作用、外力搬运 B.风化作用、内力塑造 C.侵蚀作用、人类活动 D.侵蚀作用、外力搬运
C.青藏高原上林立的雪峰
D.台州沿海广阔的滩涂
13.我国庐山的地质构造类似于下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14.下列关于地质构造与地形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各种地形中,山地为背斜,谷地为向斜 B.在各种地形中,谷地为背斜,山地为向斜 C.在内力作用下的褶皱构造地貌中,背斜成谷,向斜成山 D.在外力作用下的褶皱构造地貌中,背斜成谷,向斜成山
内、外力共同作用塑造地表形态;在内力基础上,外 力作用不断雕塑地表。
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一)板块运动(地壳的水平运动)与宏观地形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共88张PPT)
河流沉积地貌
洪积—冲积平原
三角洲平原
河漫滩平原
河口三角洲
形成与河流入海的口外海滨地区 考虑海岸地形、河流水量、流速和泥沙量
(植被状况)
C
洪积—冲积平原
分布:发育于山前(山麓)或河流出山口
特点: 以谷口为顶点 成扇形,冲积 扇顶端到边缘 地势逐渐降低, 堆积物的颗粒 又粗变细
36.(36分)(2008年高考文综卷)读图6,完成下列要求。 ⑶指出G河没有形成明显三角洲的原因,并加以分析。(16分)
36.(36分)(2008年高考文综卷)读图6,完成下列要求。
⑶指出G河没有形成明显三角洲的原因,并加以分析。(16分)
该地没有形成明显的三角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地形地势、河流含沙量大小、植被覆盖状况等
①入海口附近,泥沙不易沉积,因为地势高差大,河流落差 大,流速大;②入海泥沙少, 因为G河在M点以上多流于 盆地中,流速较小,易于泥 沙沉积;且从纬度位置和地 形看,流域内热带雨林广布, (植被覆盖率高),水土流 失较轻。
读某地的地质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地质构造名称:a____背__斜______, b______向__斜______,c______断__层______。
(2)这里地壳运动和外力作用的状况如何?
(2)这里地壳运动和外力作用的状况如何?
地壳运动状况:先形成褶皱,后形成断 层。外力作用状况:背斜顶部因受张力,岩 层因破碎易被寝室 成低洼地,而向斜 槽部因受挤压,岩 层致密,不易被侵 蚀,地势相对较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考点巩固
右图中M、N、R是沿某纬线分布的三个板块,据此回答1-3题。
1.N对应的板块是
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 第二章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共65张PPT)(共65张PPT)
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
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
1、了解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 2、了解内力作用产生的地表形态 3、了解各种外力作用产生的地表形态
图片欣赏
【自主思考】
1、高低起伏的地表形态是如何形成的 呢?
2、思考:板块碰撞挤压,形成什么地形? 板块张裂拉伸,形成什么地形?
?_____________。
三、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一)外力作用的5种表现形式及其相互关系 (二)各种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三、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1、常见的外力
——流水、风、海浪、冰川等
2、表现形式 ——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
固结成岩作用
3、外力作用的相互关系
裸露岩石
侵蚀作用
·分类: 背斜——岩层向上隆起
向斜——岩层向下凹陷
1)背斜成山 向斜成谷
以内力作用为主
褶皱
岩层形态(一般形态)
背
斜
向上拱起
向 斜
向下弯曲
地形 一般形成山岭
一般形成谷地
背斜反成谷,向斜反成山
外力作用为主
背斜
背斜成谷原因:背斜顶部受张力, 岩性疏松,容易被侵蚀
向斜 向斜成山原因:
向斜槽部受
1
挤压力,岩
(二)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地壳运动引起的岩层的变形、变位称为“地质构造”
褶皱
断层
它们分别是哪一种地质构造?
(二)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褶
皱 ↓
成 因
思考: 1)褶皱的形成一般受到什么力的作用?(挤压、拉张) 2)岩层受力后,向上隆起和向下凹陷分别会形成什么构造?
1、褶皱
最新2019-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2章第2节地球表面形态(共59张PPT)-PPT课件
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
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
黄果树瀑布
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
黄河壶口瀑布
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
尼亚加拉大瀑布
风蚀蘑菇
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
风蚀城堡
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
“雅丹”——维吾尔语,原义为具有陡壁的土丘, 是干燥地区的一种风蚀地貌。
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
风蚀地貌
内蒙古额齐纳的戈壁
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
外力作用的形式及其关系
风化作用
侵蚀作用
搬运作用
沉积作用
固结成岩
风化作用
海浪侵蚀
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
流水侵蚀 风力侵蚀
峡谷
三角洲
风蚀蘑菇
角峰
内力作用
四、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
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
日本神户的人工岛
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
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
荷兰围海造陆工程
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十分明显!
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
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
冰川:或称冰河是指大量冰块堆积 形成如同河川般的地理景观。在终 年冰封的高山或两极地区,多年的 积雪经重力或冰河之间的压力,沿 斜坡向下滑,形成冰川。
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
冰斗(围椅状盆地) U型谷冰冰(冰川与川蚀角V刃型湖峰谷脊区分)
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
后作产 固用物 结搬, 成运经
侵蚀作用为主:
分布区域
横断山区——内力抬升、流水侵蚀——山高谷深 青藏高原——挤压抬升、流水下切——水拍云崖 黄土高原——内力抬升、流水切割——千沟万壑
沉积作用为主:
大河中下游地区——基底下沉、泥沙沉积——冲积平原和三角洲
河流出山口地区——泥沙沉积——山前冲积扇 干旱地区——含有大量沙粒的气流,风速减小、 沙粒沉积——沙丘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优质课件((共49张PPT)
活跃。
(一)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不断变化的
地表形态力作用与
学
地表形态
说
思考:1)印度洋板块向什么方向运动?亚欧板块向什么方向运动?
2)上述两个板块的运动造成了什么结果? 3)上述运动使地形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一)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不断变化的
地表形态
板
块
构
造
内力作用与
学
地表形态
说
思考: 1)与阿拉伯半岛相邻的非洲板块朝什么方向运动? 2)红海是怎样形成的?
挖 河 修 渠 合理改变地表形态 人
修 建水库 类
地
植树造林
表
活
形
态
动
乱砍 滥伐
不合理改变地表形态
毁林开荒
•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 的方法 。2021/8/52021/8/5T hursday, August 05, 2021
•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2021/8/52021/8/52021/8/58/5/2021 9:47:34 PM
不断变化的 地表形态
内力作用与 地表形态
拓展思维
1. 褶皱构造分层的原因? 2. 岩层弯曲的原因? 3. 背斜、向斜各形成什么地表形态? 4· 火山、地震形成的地表形态?
石塘中学 陈秀云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 1、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风化、 侵蚀、搬运和固结成岩等。
• 2、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的类型 有:流水作用、风力作用、波浪作用、 冰川作用等
•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2021/8/52021/8/52021/8/52021/8/5
最新2019-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2章第2节地球表面形态(共117张PPT)-PPT课件
外
在时间
力 来自地球外 风化,侵蚀, 削低高山
作 部,主要是 搬运,堆积,
用 太阳能
固结成岩
填平盆地
上同时 进行。
思考: 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内力主导作用。 2、不同地点或某个时期以某种作用为主。
练一练
2008年5月8日奥运圣火照亮珠峰,这事圣火首 次登上地球第三极.据研究,喜马拉雅山现在仍在 “长高”,这说明:( A ) A.喜马拉雅山的形成,内力作用占主导地位 B.喜马拉雅山的形成,外力作用占主导地位 C.喜马拉雅山的形成,内外力共同作用,不分主次 D.以上说法都不对
自主学习 P38--40
形式
从岩层 弯曲看
岩层新老 关系
对地貌的 影响
原因
背 斜
褶 皱向
斜
岩层向 上拱起
岩层向 下弯曲
岩层中 一般成山 岩层向上拱起
心老、 侵蚀成谷 背斜顶部受到张力
两翼新
被侵蚀成谷地
一般成谷 岩层向下弯曲
岩层中心
向斜槽部受挤压,
新、两翼 侵蚀成山 物质不易被侵蚀反
老
而成山岭
地 两条断层之间中间上升,两边下降,形成块状山 断 垒 地,如庐山、泰山
第二节:地球表面的形态
思考:地表形态是永恒不变的? 还是不断变化的?
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
导致地表形态变化的力量来源 P36
分类
能量来源
表现形式
对地表形态的 相互关系 影响
内 力 作 用
来自地球内 部,主要是 地球内部的 热能
地壳运动, 岩浆活动, 地震
形成高山或 低地,使地 表高低不平
在空间 是相互 联系,
答案;(1)印度洋板块 (2)朝北方运动 (3)位于非洲和印度洋 板块的生长边界上,是两 个板块彼此分离形成的。
2019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课件(共21张PPT)教育精品.ppt
D 印度洋板块 。
(2)图中①和②或③和④中距离在缩短的是
③
④,
原因是 处在消亡边界 。
(3)南美洲安第斯山脉是处在那两大板块之间?
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2.读某地地质构造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断层 E A B
C D
(1)图中A、B、C、D、E五处,属背斜的是____D_____。 (2)从地形上看,C处是__山__岭____,形成的原因是
2.2 地球表面形态
丘陵
山地
平原
高原
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地质作用
分类
能量 来源
表现 形式
对地表形态 的影响
内力 作用
地球内部 (热能)
地壳运动 岩浆活动 变质作用
使平坦的地表 变得高低起伏
外力 作用
地球外部 (太阳能)
风化、侵蚀、 搬运、沉积、 固结成岩
削高填低, 使地表趋于平坦
地表形态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一般来 说,内力作用对地壳的发展变化起主导作用。
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一)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板块构造学说:
1. 全球的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 2. 板块处在相对运动之中; 3. 板块内部的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 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一)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板块之间的关系
板块移动 对地貌影响 举例 边界类型
陆陆 板 碰撞 块 碰 陆洋 撞 碰撞
吐鲁番盆地
思考: 吐鲁番盆地和华山西峰分别属于断层中的哪部分?
断层
构造类型 产生原因 地表形态 举例
断
地垒
岩层受强 大压力或
张力发生
常形成 断块山
2024-2025学年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配湘教版江苏专版)第二章04-第三节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
欧亚
峡湾
环境演变
知识拓展
喀斯特作用
化学反应方程式
作用
溶蚀作用
沉积作用
思维提升
是不是所有的水都可对石灰岩产生溶蚀作用?
提示 含有二氧化碳的水与石灰岩中的碳酸钙发生反应,从而使石灰岩被溶蚀。溶蚀力的强弱与二氧化碳的含量有关。
连线生活
在一篇游记中有这样一段话:“自古以来桂林就有着‘山水甲天下’的美誉,那么桂林的风景到底有多么美呢?在这里有平地拔起、千姿百态的山峰,还有蜿蜒曲折、明洁如镜的漓江……”文字中所说的“平地拔起、千姿百态的山峰”属于何种喀斯特地貌?为什么?
2. 关于图2所示海岸地貌的描述,正确的是( )
C
A.风力作用下的泥沙堆积 B.河流作用下的泥沙堆积C.波浪作用下的泥沙堆积 D.冰川作用下的泥沙堆积
[解析] 第2题,图2所示地貌分布在海岸地区,为海岸地貌——沙滩,主要受波浪堆积作用形成,与风力作用关系不大,A错误,C正确;图示区域没有河流、冰川,因此与河流作用和冰川作用无关,B、D错误。
应用体验
[2023·宿迁期末]喀斯特石林景观是地表水顺石灰岩裂缝渗入地下,地下水在石灰岩裂缝中运动,溶解石灰岩而形成的。下图示意某喀斯特石林地貌发育过程。据此回答1~2题。
1. 形成石林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D
A.风力堆积 B.风力侵蚀 C.流水堆积 D.流水侵蚀
[解析] 第1题,喀斯特地貌是石灰岩溶解于水而形成的,为流水的溶蚀作用形成的地貌。故选D。
提示 喀斯特溶蚀地貌(峰林或孤峰)。周围为地势平坦的洼地,才有平地拔起之感;受流水溶蚀作用形成千姿百态的高山。
图表解读
读教材图2-41、2-42,完成以下问题。
(1) 形成海蚀崖、海蚀柱的主要外力作用是什么?
第2章地球表面形态章末核心素养整合-2024-2025学年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湘教版)配套课件
般地表崎岖,地表水易渗漏 路南石林、瑶琳洞)
知识体系构建 专题归纳突破
外力作用 形成的地貌形态
主要分布地区
冰川 侵蚀 侵蚀 作用
形成冰斗、角峰、U形 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
谷、冰蚀平原、冰蚀洼 度地区(如挪威峡湾、中
地等
欧—东欧平原)
波浪 形成海蚀柱、海蚀崖、
侵蚀 海蚀穴、海蚀平台等 滨海地带
知识体系构建 专题归纳突破
专题归纳突破
知识体系构建 专题归纳突破
(1)图示地区位于( ) A.青藏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黄土高原 D.云贵高原 (2)图示地区主要的岩石类型和形成该处地貌的主要外力作 用分别是( ) A.岩浆岩、风力侵蚀 B.岩浆岩、流水堆积 C.沉积岩、冰川侵蚀 D.沉积岩、流水侵蚀 答案:(1)D (2)D
外力作用 形成的地貌形态
主要分布地区
冰川堆积 杂乱堆积,形成冰碛地貌
有冰川分布的高山 和高纬度地区
形成冲积扇(出山Biblioteka )、出山口和河流的中堆 流水堆积 冲积平原(中下游)、 颗粒大、密 下游(如黄河三角洲、
积
三角洲(河口)
度大的先沉 恒河平原)
作 用 风力堆积
形成沙丘(静止沙丘、 流动沙丘)和沙漠边缘 的黄土堆积
知识体系构建 专题归纳突破
【典型例题2】某旅客在位于河西走廊最西端的某地质公 园进行考察,该地质公园属于古罗布泊的一部分。公园内有 一处特殊地貌,东西长约15千米,南北宽约2千米,土质坚硬,呈 浅红色,与黑色的戈壁滩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下图为该游客 拍摄的该地貌局部景观照片。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知识体系构建 专题归纳突破
外力作用 形成的地貌形态
主要分布地区
使谷地、河床加深加宽,形成 湿润和半湿润地区
2019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课件共71张PPT语文
练
读“某地地质构造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N B
(1)下列 E 字母代表的
A
CD
地质构造名
称:A____
C____ (2) 在地貌上B表现为______,其成因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的汾河谷地按成因属于图中的___处地貌
练
读“某地地质构造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N B
(1)下列 E 字母代表的
A
CD
地质构造名
称:A_背__斜_
C_断__层_
(2) 在地貌上B表现为______,其成因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的汾河谷地按成因属于图中的___处地貌
练
读“某地地质构造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N B
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一) 板块构造学说
六大板块示意
A E
B
D
C
G
六大板块示意
亚欧板块
非洲 板块
美
太平洋板块 洲
板
印度洋
块
板块
南极洲板块
思考:
1)板块的张裂地区,往往 形成什么样的地表形态?
2)板块相撞挤压处,往往 形成什么样的地表形态?
①板块张裂- 裂谷或海洋
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
②板块碰撞
A
CD
的石油,那
么石油一般
储存在图中
A, B两
处的___处, 它能够大量保存石油的原因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2024学年湘教版(2019)必修一第二章地球的表面形态单元测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抛物线状沙丘是在常年单向风或几个近似方向风的作用下形成的一种风积地貌,形态特征与新月形沙丘相反,它的两个翼角(丘臂)指向上风向,迎风坡凹进,背风坡呈弧形凸出,轮廓呈抛物线状。
读库布齐沙漠南缘某抛物线形沙丘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地区的主导风向是( )A.东风B.西风C.南风D.北风2、该抛物线形沙丘中以堆积作用为主的部位是( )A.甲、乙B.丙、丁C.甲、丁D.乙、丙拦门沙是位于河口区的泥沙堆积体(沙坎),塑造河口拦门沙的动力因素很复杂,但主要受径流与海流共同作用形成。
下图示意我国某河口区拦门沙甲、乙两时期位置变动。
据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3、甲时期的沙坎( )A.粗沙一侧以堆积为主,表明沙坎向外海移动B.粗沙一侧以侵蚀为主,表明沙坎向外海移动C.细沙一侧以侵蚀为主,表明沙坎向河口移动D.细沙一侧以堆积为主,表明沙坎向河口移动4、与甲相比,乙时期( )A.河口盐度上升B.河流流量增加C.潮流减弱D.地壳抬升5、如果该河口区位于珠江口,近年来沙坎最可能的运动状况及原因是( )A.向陆地移动,用水量增加,径流作用增强B.向外海移动,上游兴修水库,径流作用减弱C.向陆地移动,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D.向外海移动,气候变化,流域内降水增加尼亚加拉河自伊利湖流注五大湖中最下游的安大略湖,全长约56千米,以水量大、水质清、水流快著称,是世界上含沙量最低的河流之一。
流程约经一半有一处宽大的陡崖即为尼亚加拉瀑布所在地。
观测发现,该瀑布位置不断移动。
下图示意不同年份该瀑布边界线位置。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PQ两点水面海拔( )A.汛期时P>QB.枯水期时P>QC.全年Q>PD.全年P>Q7、造成尼亚加拉瀑布不断移动的最主要地质作用是( )A.冰川侵蚀B.流水侵蚀C.冰川沉积D.流水沉积8、尼亚加拉河河水含沙量极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河流流速B.河流径流量C.湖泊影响D.冰川作用下图中,呼伦湖位于呼伦贝尔草原西部(图a),湖内有30余个泉点出露,其东岸、南岸有河流注入,是内蒙古第一大湖,被誉为“草原之肾”。
图b为1975~2011年呼伦湖水体面积变化示意图。
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下列特点中,与呼伦湖被誉为“草原之肾”无关的是( )A.湖泊面积大,与多条河流相通B.纬度较高,气温低,蒸发量少C.出露泉点多,地下水补给量大D.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入湖水体洁净10、图b中,呼伦湖水体面积变化,可能导致( )①湖水盐度增加②湖区温差增大③周边草场退化④水土流失加剧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壶穴又称“瓯穴”,是指流水对基岩表面侵蚀而形成的凹坑,主要是涡流或水流携带砾石或粗沉积物研磨基岩河床形成。
下图为贵州绥阳河洞壶穴的演化过程图,从发育阶段看,其形成演化分为三个阶段;“碟型”壶穴形成阶段;“Ω”倒型壶穴发育阶段;“锅”型壶穴发育阶段。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1、壶穴形成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12、图中壶穴形成的过程是( )A.甲乙丙B.丙乙甲C.乙甲丙D.乙丙甲13、壶穴形成过程中,作用最小的因素是( )A.气温B.降水量C.地势D.基岩性质二、材料分析题14、【地理实验】实验名称:模拟风成地貌的形成过程实验背景:我国北方地区风成地貌广布,风成地貌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影响深刻。
实验器材:单面开口的透明玻璃箱,电动吹风机,粒径大小不一的干燥沙粒,石质不规则阻挡物。
(如图所示)实验步骤:①选择无风或微风,采光良好的开阔室外。
②将单面开口的透明玻璃箱内依次放入石质不规则阻挡物(靠内测)和堆放5~10厘米厚的大小不均的干燥沙粒(靠近开口处),电动吹风机接通电源。
③依次启动电动吹风机低风档和高风挡,观察并记录数据。
实验效果:风力对地貌具有塑造作用。
实验思考:(1)实验中启动电动吹风机低风档和高风挡时,所吹扬起的沙粒大小和沙粒数量有何不同?(2)当电动吹风机关闭后,沙粒沉积有何规律(提示:从时间与空间角度思考)?(3)以阻挡物为中心的沙丘坡度与风向有什么关系?三、读图填空题1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内蒙古阿斯哈图石林又称花岗岩石林,位于大兴安岭北大山上,这里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0~1 ℃。
岩石裂隙发育众多,造型奇特。
某科考团队经过十多年研究发现,自第四纪冰期以来,大兴安岭地区曾发生过多次古冰川作用,目前部分石林已倒塌,并且方向均朝东南。
材料二: 达里诺尔湖位于阿斯哈图石林西侧的内蒙古高原,该湖泊盛产华子鱼。
这种鱼喜栖息于流动的水中,静水中较为少见,所产卵只能在淡水中存活,因此每年春季华子鱼逆流而上进入河流产卵。
(1)列举形成阿斯哈图石林的主要外力:____________________,并说明石林向东南倒塌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阿斯哈图石林与云南路南石林景观相似,但气候却不同,试说明两地的气候差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达里诺尔湖是淡水湖还是盐水湖?____________,并说明判断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达里诺尔湖华子鱼集中分布在湖的东北部,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综合读图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冲积扇的形成和发展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制约。
根据冲积扇所在环境条件不同,可以分为“旱扇”和“湿扇”。
“旱扇”是由暂时性河流造就的,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山间的河流径流主要来源于洪水,因此也叫洪积扇。
“湿扇”位于湿润区,扇上的河流基本是常年性的,河流的搬运能力稳定长久。
西北是我国大型冲积扇发育程度最高的地区,也是欣赏冲积旱扇景观的最佳地区。
左图为“湿扇”“旱扇”示意图,右图为我国西北贺兰山区地形图。
16、与“湿扇”相比,推测“旱扇”沉积物磨圆度的特点并说明原因。
17、分析我国西北地区成为航空欣赏冲积扇最佳地区的原因。
18、航空拍摄到右图地区冲积扇呈现出东西山麓分布不均衡的美,请描述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
参考答案1、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风向的判读。
根据材料可知抛物线形沙丘与新月形沙丘相反,迎风坡凹进,背风坡凸出。
根据图示可知,该沙丘向东凸出,说明该地主导风是西风,B正确。
2、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沙丘地貌图的判读。
根据图示沙脊线所在位置可判断,甲、丁位于迎风坡一侧应以侵蚀作用为主;乙、丙位于沙脊线的背风坡一侧,因此以沉积作用为主,D正确。
3、答案:B解析:据图可知,甲时期,沙坎靠外,位置较低,内坡粗泥沙较多,表明该时期河流的径流量较大,河流含沙量多,流水侵蚀作用较强,表明沙坎向外海移动。
故选:B。
4、答案:A解析:据图可知,乙时期拦门沙的位置向河口移动,故河水的水位较低,海水入侵,所以此时期河口的盐度比较高。
故选:A。
5、答案:C解析:考虑径流和海流的共同作用,珠江口处。
由于珠江人类的不合理活动导致入海径流减少,径流动力减弱,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海流动力增强。
径流动力减弱,海流动力增强,使沙坎向陆地移动。
故选:C。
6、答案:C解析:瀑布的位置变化反映了溯源侵蚀。
根据边界线的年份,可知Q在源头方向,为陡崖顶部,海拔高,故选C,ABD错。
7、答案:B解析:瀑布的位置变化为河流溯源侵蚀,是典型的流水侵蚀地貌,故选B,排除ACD。
8、答案:C解析:尼亚加拉河河水含沙量极低的主要因素与上游大湖泥沙沉积有关,故选C。
河流流速与河流径流量均与含沙量正相关,尼亚加拉河水量大、水流快,排除AB,冰川作用在五大湖形成初期作用较大,目前该区域无冰川分布,排除D。
故选C。
9、答案:D解析:呼伦湖被称为“草原之肾”是因为呼伦湖水体更新速度快、水质好。
由图可知,呼伦湖面积较大且纬度高,气温低,不利于浮游生物的繁殖,所以湖泊水质好;呼伦湖南侧有两条河注入,经额尔古纳河流出,加快了水体更新速度,水质好;该湖泊内有30余个泉点出露,地下水补给量大,水体更新速度快,提高了湖泊的自净能力;通过经纬度可以判断该湖泊位于亚洲东部地区,以地下水和大气降水补给为主。
故选D。
10、答案:C解析:从图中可知呼伦湖水体面积呈波动下降趋势,说明湖泊水量波动减少,可能导致湖水盐度增大,①正确;呼伦湖水体面积波动下降,湖泊调节气候的功能下降,可能导致湖区温差增大,②正确;呼伦湖水体面积呈下降趋势,使周边地区的地下水位下降,影响牧草生长,可能导致草场退化,③正确;水土流失加剧说明流水的侵蚀和搬运作用加强,而该湖水体面积减小,湖水补给量减少,水土流失不会加剧,④错误。
综上,①②③正确,故选C。
11、答案:B解析:读材料可知,壶穴又称“瓯穴”,是指流水对基岩表面侵蚀而形成的凹坑,主要是涡流或水流携带砾石或粗沉积物研磨基岩河床形成。
说明壶穴形成的原因主要是流水侵蚀作用,贵州绥阳河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故壶穴形成的季节是夏季。
故选B。
12、答案:C解析:读材料可知,壶穴形成演化分为三个阶段;“碟型”壶穴形成阶段;“Ω”倒型壶穴发育阶段;“锅”型壶穴发育阶段。
乙图壶穴如“碟型”,甲图壶穴如“Ω”倒型,丙图壶穴如“锅”型。
故图中壶穴形成的过程是乙甲丙。
故选C。
13、答案:A解析:读材料可知,壶穴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流水侵蚀作用,流水侵蚀与降水量、地势、基岩性质关系密切,与气温关系较小。
故选A。
14、(1)答案:低风档时吹扬起的沙粒少,粒径小;高风挡时吹扬起的沙粒多,粒径大。
解析:从大小上看,不同的风力能够携带的沙粒大小是不一样的,风力越大,吹起的沙粒粒径越大;从数量上看,风力越大吹扬起的沙粒也就越多。
(2)答案:当电动吹风机关闭后,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颗粒大的沉积近,颗粒小的沉积远。
解析:当停止吹风时,从沙粒粒径大小来看,粒径较大的沙粒先沉积,粒径较小的沙粒后沉积;从距离远近来看,粒径大的沙粒沉积的距离近,粒径小的沙粒沉积距离远。
(3)答案:迎风坡缓,背风坡陡。
解析:沙丘迎风坡坡形微凸而平缓,背风坡坡形下凹、坡度较陡;两侧有近似对称的两个尖角,称为沙丘的两翼,两翼延伸方向指向下风向。
风力决定着沙丘的移动速度,风向决定着沙丘移动方向,一般沙丘迎风坡缓,背风坡陡。
15、答案:(1)古冰川、寒冻风化(物理风化)、风力、流水等; 受到冬季西北风的影响;(2)阿斯哈图石林形成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温年较差大,风力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