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人体科学概论教案
运动人体科学知识PPT演示课件
![运动人体科学知识PPT演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154ab24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df.png)
肌肉系统与运动
肌肉系统概述
肌肉系统包括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等,是人体运动和内脏器官 功能的主要执行者。
运动对肌肉系统的影响
运动可以增强肌肉的力量、耐力和灵活性,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平 衡性。
运动中肌肉系统的变化
在运动过程中,肌肉会受到一定的刺激和负荷,促使肌肉纤维的增 粗和变长,提高肌肉的收缩和舒张能力。
大众健身与健康管理中的应用
01
02
03
个性化健身计划
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运 动目的和时间安排,制定 个性化的健身计划。
健康风险评估
通过体检和问卷调查等方 式评估个人的健康风险, 提出针对性的健康管理建 议。
健身效果评估
对个人的健身效果进行评 估,及时调整健身计划和 目标,提高健身效果。
特殊人群的运动指导与实践
老年人运动指导
针对老年人的身体特点和常见健康问题,提供合适的运动方案和注 意事项。
残疾人运动康复
根据残疾人的身体状况和康复需求,制定个性化的运动康复计划, 促进身体功能的恢复。
慢性病患者运动处方
针对慢性病患者的具体情况,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提供合适的运动 方式和强度,促进身体健康。
THANKS
感谢观看
和强度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优化。
03
运动营养与健康
营养学基础知识
营养素与能量需求
介绍人体所需的七大营养素,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水和膳 食纤维,以及不同年龄和活动水平下的能量需求。
营养素的生理功能
详细解释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如碳水化合物提供能量,蛋白质促进肌肉生长和修复, 维生素和矿物质参与代谢反应等。
综合性、应用性、跨学科性。
研究领域与方向
运动人体科学概论
![运动人体科学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7deec312d15abe23492f4d3d.png)
第二节 人体化学组成
1、蛋白质和核酸 2、糖 3、脂 4、水、无机盐和微生物
蛋白质
1、蛋白质概念: 2、蛋白质的元素组成 3、蛋白质的基本构成单位 4、蛋白质的主要生理功能
(1)催化功能 (2)代谢调节功能 (3)物质转运与存储功能 (4)运动功能 (5)预防与保护功能
核酸
1、核酸的概念 2、核酸的组成元素 3、核酸的基本单位——核苷酸 4、核酸的主要生物学功能
(钾、镁、钙等含量在100mg/L); (3)水的分子团小,溶解力和渗透力强;; (4)水中含有溶解氧(6mg/L左右),含有碳酸根离子; (5)呈负电位,可以迅速、有效的清除体内的酸性代谢产
物和多于的自由基及各种有害物质; (6)水的硬度适度,介于50~200mg/L(以碳酸钙计)。
到目前为止,只有弱碱性呈离子态的水能够完全符合以 上标准。
第一节 运动人体科学概论
运动人体科学是一门应用人体解剖学、生理 学、营养学和体育保健学等多种人体科学学科 理论和方法研究体育运动对人体形态结构、生 理功能的影响,以及体育运动中的保健规律和 措施的综合性科学知识体系,是我国体育职业 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它包括传统体育 专业教育课程中的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和 体育保健学内容。
无机盐
镁是维持骨细胞结构和功能所必需的元素。缺镁可导致神经紧张、情绪不
稳、肌肉震颤等。我国营养学会推荐18岁以上成年人的镁每天适宜摄入量为 350毫克。常见含镁丰富的食物是新鲜绿叶蔬菜、坚果、粗粮(镁离子亦是叶 绿素分子必须的成分)。
磷是构成骨骼及牙齿的重要组成部分。严重缺磷可导致厌食、贫血等。我国
细胞与细胞间质
1、细胞的一般形态结构 (1) 细胞膜 (2) 细胞质 (3) 细胞核 2、细胞的基本功能 (1) 简单扩散 (2) 协助扩散 (3) 主动运输 (4) 胞吐作用与胞吞作用
关于人体运动的认识的教案
![关于人体运动的认识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e8e0257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8c.png)
关于人体运动的认识的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 理解人体运动的概念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2. 了解人体骨骼、肌肉和关节的结构和功能;3. 掌握常见的人体运动方式和相关科学知识;4.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人体运动的概念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2. 教学难点:人体骨骼、肌肉和关节的结构和功能的讲解。
三、教学步骤与内容安排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用一些生动有趣的运动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1. 你平时喜欢从事哪些运动活动?2. 这些运动对你的身体健康有什么好处?Step 2:知识讲解(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人体运动的概念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引发学生兴趣。
Step 3:人体骨骼、肌肉和关节的结构和功能(15分钟)教师通过幻灯片或模型等形式介绍人体骨骼、肌肉和关节的结构和功能,并请学生互动回答问题。
Step 4:人体运动方式的分类(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和分类不同的人体运动方式,并让各小组代表汇报。
Step 5:认识人体运动的科学知识(20分钟)教师通过精选的案例和实验等形式,向学生介绍人体运动的科学知识,如心肺功能的训练、肌肉力量的提高等。
Step 6:示范和实践(15分钟)教师进行示范,引导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运动实践,如拉伸运动、徒手深蹲等,体验人体运动带来的好处。
Step 7:小结与反思(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引导学生主动反思自己对人体运动的认识有何改变和收获。
四、教学资源及评估方式教学资源:1. 运动图片、幻灯片或模型等教具;2. 案例、实验等相关资料。
评估方式:1. 教师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2. 学生针对教学内容写一份简短的学习反思。
五、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人体运动的认识- 人体运动的概念- 人体运动的重要性骨骼、肌肉和关节- 结构和功能人体运动方式的分类- 运动方式的总结和分类科学知识- 心肺功能的训练- 肌肉力量的提高示范和实践- 拉伸运动- 徒手深蹲六、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利用互联网等资源进一步了解人体运动的相关知识。
运动人体科学概论--绪论 ppt课件
![运动人体科学概论--绪论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b68c9742af90242a895e5c5.png)
ppt课件
16
二、运动生理学
• 运动生理学(sports physiology)是人体生理学的 分支,是专门研究人体的运 动能力和对运动的反应与适 应过程的科学,是体育科学 中一门重要的应用基础理论 学科。
• 运动与糖尿糖 • 肌肉疼痛 • 环境运动生理学 • 助力因子 • 幼儿运动生理学
ppt课件
20
运动生理学研究领域
ppt课件
21
运动人体科学的应用
• 健康指导 Fitness instruction
ppt课件
11
三、学习运动人体科学的意义
• 学习和掌握运动人体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可 以合理解释和科学对待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中所 遇到的身体机能反应,正确认识机体运作规律, 从而防止运动伤害的发生,提高体育教学和运动 训练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提高体育锻炼的自觉性 和生活质量,提高运动竞技水平的。
• 运动人、 体育师资以及其他相关专业技术工作的专门人才 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
运动人体科学概论
运动生理学教研室
• 周越 博士,副研究员 • 62989582(O) • chowyue@
ppt课件
2
学习要求和考核办法:
本课程由于教学内容涉及面广,无统一教材,需 做好笔记。
课程的考核种类及成绩比例: • 平时考核占40%(出勤、课堂提问、作业
等), • 期末考试占60%(开卷)。
ppt课件
17
Exercise physiology运动生理学
• 运动生理学的研究任务是:在对人体生命活动规 律有了基本认识的基础之上,揭示体育运动对人 体机能影响的规律及机制,阐明体育教学、运动 训练和运动健身过程中的生理学原理,指导不同 年龄、性别和训练程度的人群进行运动锻炼,以 达到提高竞技运动技术水平、增强全民体质、提 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的目的。
运动人体科学教案
![运动人体科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b5dc517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0c.png)
《运动人体科学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运动人体科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了解人体运动的生理机制、运动与健康的关系以及运动训练的科学原则。
3. 具备运用运动人体科学知识分析运动现象和解决运动实践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 通过课堂讲授、实验探究、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2. 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分析相关资料,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科学研究方法的运用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运动人体科学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关注健康、积极参与运动的意识和习惯。
2.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严谨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 运动人体科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人体运动的生理机制,包括运动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等的功能与调节。
3. 运动与健康的关系,以及运动训练的科学原则和方法。
(二)教学难点1. 运动人体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尤其是复杂的生理机制和运动训练原理的掌握。
2. 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解决实际运动问题。
3.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一)课堂讲授法通过系统地讲解运动人体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使学生对该学科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二)实验探究法安排相关的实验课程,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探究人体运动的生理机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三)案例分析法选取一些实际的运动案例进行分析,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四)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交流能力和思维能力。
(五)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图片、视瓶、动画等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5 分钟)通过播放一段精彩的运动比赛视瓶或展示一些运动员的照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本节课的主题——运动人体科学。
《人体与运动》教案设计
![《人体与运动》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561bc50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2a.png)
《人体与运动》教案设计第一章:人体的基本结构与功能1.1 教学目标了解人体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
理解人体的主要功能,如呼吸、消化、循环和排泄。
1.2 教学内容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和人体。
人体的主要功能及其相关器官和系统。
1.3 教学活动通过图片和模型展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人体的结构。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人体的认识和理解。
1.4 教学评估回答问题,如“人体的哪个器官负责呼吸?”和“心脏是如何工作的?”。
第二章:骨骼与肌肉系统2.1 教学目标了解骨骼和肌肉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理解骨骼和肌肉在运动中的相互作用。
2.2 教学内容骨骼的基本结构:骨、骨连结和骨骼肌。
肌肉的基本结构:肌肉纤维、肌腹和肌腱。
2.3 教学活动通过模型和实物展示,让学生观察和触摸骨骼和肌肉。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骨骼和肌肉在运动中的作用。
2.4 教学评估制作骨骼和肌肉系统的模型,让学生展示和解释其结构和功能。
回答问题,如“骨骼和肌肉是如何相互配合的?”和“什么是肌腹和肌腱?”。
第三章:神经系统与运动3.1 教学目标了解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及其对运动的控制。
理解神经系统在运动中的作用及其与肌肉的相互作用。
3.2 教学内容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大脑、脊髓和神经。
神经系统对运动的控制:反射弧和运动指令。
3.3 教学活动通过图片和模型展示,让学生了解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神经系统对运动的控制。
3.4 教学评估制作神经系统的模型,让学生展示和解释其结构和功能。
回答问题,如“神经系统是如何控制运动的?”和“什么是反射弧?”。
第四章:运动与健康4.1 教学目标了解运动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和作用。
理解运动的安全性和合理安排。
4.2 教学内容运动对身体健康的好处:增强心肺功能、促进骨骼健康、减少疾病风险。
运动的安全性和合理安排:热身、拉伸、运动强度和休息。
4.3 教学活动通过视频和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运动对健康的益处。
《运动人体科学概论》教学大纲
![《运动人体科学概论》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8bcbb35ea26925c52cc5bf9d.png)
2、人体素质在运动训练中的作用,运动中人体机能的变化规律和运动代谢的变
化规律
单元内容
知识点
教学要求与活动建议
5. 人的身 体素质
《运动心理学》课程教学时数分配表
7
章次
各章标题名称
讲授学时 实验学时 实践学时 讨论习题课
第一章
人的动机过程
3
1
第二章
人的认知过程
3
1
第三章
人的差异比较
3
1
第四章
如何进行技能训练
4
1
第五章
如何进行心理训练
5
1
第六章
如何进行比赛心理调节
单元内容
知识点
教学要求与活动建议
3. 基本形 态结构、生理 功能特点
物质代谢与能量代谢概 述
运动系统 神经和内分泌系统
氧运系统
理解人体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知道人体运动 的能量供应;了解人体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内分 泌系统及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的组成、运动中的作 用,理解体育运动对人体各系统的影响和人体各系 统对运动训练的适应;了解运动中人体神经、内分 泌系统对人体的调节作用。
1
科学基础知识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理论结合实际
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结构
1.系统介绍人体基本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特点和运动伤病的基本知识(第二章至 第五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
2.适量介绍人体基本组成、运动员营养(第一章、第六章)。 3.详细叙述人体素质在运动训练中的作用,运动中人体机能的变化规律和运动代 谢的变化规律(第七章至第十章)。
试论体育职业院校《运动人体科学概论》课程建设
![试论体育职业院校《运动人体科学概论》课程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856987c88bd63186bcebbcbf.png)
点: 首先 , 《 概论》 课程将《 人体解剖学》 、 《 人体生理学》 和《 体 育保
健学 》 这三门课 的知识点融会贯通为一个学科 的知识体系 , 缩短 了教学进程 。 其次 , 《 概论》 课程的开设对 教师 自身 的综合能力和 全面把握 知识体系 的能力提高了。弊的方面主要表现在 : 首先 , 因为体育职业 院校学生年龄偏 小 , 文化基础较低 , 致使 学生学习 困难增 多 , 造成各 年级学生在这 门课的考 核当中及格率偏低 , 使 得《 概论》 课程 的教学难度加大。 其次 , 对实践性教学 的标准提高 了, 开发校 本教材和辅导教材 时间紧迫 , 范 围宽泛 , 不确定 因素
搏击・ 体育论坛
第6 卷 第1 期
【 运动人体科学 】
试论体育职业院校《 运动人体科学概疆体育职业技术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 3 0 0 0 1 )
摘 要 : 课程建设是体育职业 院校教 学工作的基本建设 , 是 实现人 才培养 目 标的基本途径。文章在体育 职业 院校“ - i , ) 1 l 学结合 、 以训为主、 协调发展、 服务社会” 的办学指导思想引领 下, 以人才培养能力为切入 点, 结 合教学实践, 对《 运动人体科 学概论》 的课程建设进行研 究, 提 出《 运动人体科学概论》 的课程建设要以运动实
增多。 第三, 对实验室的设备要求更加全面 , 对原有解剖 、 生理和
保健实验室的整合难度加大 。 因此 , 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 的实践技能水平 , 提升课程 的社
基金项 目: 新 疆体 育职 业技术学院校级精 品课程《 运动人体科学概论》 。 作者简介 : 1 . 廖春艳( 1 9 7 8  ̄ ) , 女, 硕士, 讲师。研 究方向: 运动人体科 学。
运动人体科学概论--绪论 ppt课件
![运动人体科学概论--绪论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b68c9742af90242a895e5c5.png)
表演
应用心理学
体育产业管理
公共事业管理
英语
ppt课件
10
二、运动人体科学学科的研究方法
• 体育科学研究反映的是当今体育运动理论和实践 的需要,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与其学科任务的反 映。
• 体育自然科学侧重于实验法、典型分析法、数理 统计法、数学模型法等。
• 体育社会科学包括学校体育侧重于调查法、理性 思维法分析、比较分析法等。
ppt课件
17
Exercise physiology运动生理学
• 运动生理学的研究任务是:在对人体生命活动规 律有了基本认识的基础之上,揭示体育运动对人 体机能影响的规律及机制,阐明体育教学、运动 训练和运动健身过程中的生理学原理,指导不同 年龄、性别和训练程度的人群进行运动锻炼,以 达到提高竞技运动技术水平、增强全民体质、提 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的目的。
ppt课件
31
运动生物力学的主要任务
• (1)研究人体形态、结构和机能的生物力学特征; • (2)研究人体的各类动作技术,确定各种动作的
技术原理,建立动作技术模式,用以指导教学和训 练; • (3)结合运动员的个人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特 点,研究适合个人的最佳动作技术方案; • (4)探索预防运动创伤和康复医疗手段的生物力 学依据; • (5)按照人体形态、结构和机能的生物力学特征, 设计、改进运动器械、运动服装与用具等。
ppt课件
34
生物力学与康复Rehabilitative
• 伤残人的运动与假肢训练 – 扶杖 – 步行器 – 矫正器 – 轮椅
ppt课件
35
六、运动心理学
• 运动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是阐明 体育运动的心理学基础,研究人在体育运动中心 理活动的特点及其规律的科学。
《人体与运动》教案范文模板
![《人体与运动》教案范文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84b6246c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a3.png)
《人体与运动》教案范文模板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体的基本构成和功能,理解运动系统的基本组成。
2. 让学生掌握骨骼、关节、肌肉的基本知识,了解它们在运动中的作用。
3. 让学生了解运动对身体各系统的影响,提高学生对运动的重视。
二、教学内容:1. 人体的基本构成和功能2. 运动系统的基本组成:骨骼、关节、肌肉3. 骨骼、关节、肌肉在运动中的作用4. 运动对身体各系统的影响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人体的基本构成和功能,运动系统的组成,运动对身体各系统的影响。
2. 教学难点:骨骼、关节、肌肉在运动中的作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人体与运动的关系。
2. 利用图片、模型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理解运动系统的组成。
3.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运动对身体各系统的影响。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人体与运动的关系。
2. 基本构成与功能:讲解人体的基本构成和功能,引出运动系统。
3. 运动系统的组成:讲解骨骼、关节、肌肉的基本知识。
4. 运动的作用:分析运动对各系统的影响,如心脏、肺、消化系统等。
5. 总结:强调运动对身体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养成运动习惯。
教案范例: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体的基本构成和功能,理解运动系统的基本组成。
2. 让学生掌握骨骼、关节、肌肉的基本知识,了解它们在运动中的作用。
3. 让学生了解运动对身体各系统的影响,提高学生对运动的重视。
教学内容:1. 人体的基本构成和功能2. 运动系统的基本组成:骨骼、关节、肌肉3. 骨骼、关节、肌肉在运动中的作用4. 运动对身体各系统的影响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人体的基本构成和功能,运动系统的组成,运动对身体各系统的影响。
2. 教学难点:骨骼、关节、肌肉在运动中的作用。
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人体与运动的关系。
2. 利用图片、模型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理解运动系统的组成。
运动人体科学概论课程标准
![运动人体科学概论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f7495da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14.png)
运动人体科学概论课程标准运动人体科学概论课程是一门探讨运动与人体生理、生化、解剖等方面的学科,旨在培养具备运动人体科学理论和实验研究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根据课程标准,本课程的主要目标和内容如下。
一、课程目标1.掌握运动人体科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包括生物科学、临床医学和体育学等方面的基本原理。
2.熟悉运动员身体机能诊断与评价、体育保健与康复的分析方法。
3.具备从事运动人体科学教学、研究和实验操作的基本能力。
4.了解国家有关体育事业、科学研究、社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跟踪了解本专业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动态和理论前沿。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二、课程内容1.生物科学基础:包括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生物化学、生物力学等方面的知识。
2.临床医学基础:学习与运动损伤、疾病相关的临床医学知识。
3.体育学基础:涉及运动训练学、运动心理学、运动实践与分析等方面的内容。
4.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方法:学习运动选材、运动员机能诊断与评价、医务监督与康复等实验技术。
5.体育保健与康复:了解运动员保健、康复训练和心理调适等方面的方法。
6.体育事业与发展:探讨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战略、政策法规及国际体育发展趋势。
三、实践教学环节1.教育实习:学生在中小学、体育科研机构等进行实习,积累教学和实践经验。
2.毕业论文:学生完成一篇关于运动人体科学方面的论文,展示所学知识和研究能力。
3.实验实践:完成运动员科学选材、运动员机能诊断与评价、医务监督与康复等实验项目。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具备从事运动人体科学教学、研究和实践的基本能力,为我国体育事业和健康事业作出贡献。
科学身体运动的教案
![科学身体运动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027ea6c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16.png)
科学身体运动的教案教案标题:探索科学身体运动教学目标:1. 了解科学身体运动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科学身体运动的相关术语和技能。
3. 发展学生对科学身体运动的兴趣和热爱。
4.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教材和资源:1. 教材:《科学身体运动导论》2. 视频资源:关于科学身体运动的实例和案例分析3. 实验器材:计时器、测量工具、运动器械等4. 图片和图表:展示科学身体运动的原理和效果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一些有趣的身体运动场景,引发学生对科学身体运动的兴趣。
2. 提出问题:你认为什么是科学身体运动?它和普通身体运动有什么不同?探索科学身体运动的原理:1. 学生小组合作,使用教材和其他资源,探索科学身体运动的基本原理和概念。
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问题解答,分享他们的理解和发现。
实践科学身体运动技能: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活动,使用实验器材和测量工具,探索科学身体运动的技能和效果。
2. 学生记录实验结果,并进行数据分析和讨论。
案例分析和讨论:1. 学生观看相关科学身体运动的案例分析视频。
2. 学生讨论案例中的科学原理和技巧,以及运动员的训练方法和策略。
总结和评价:1. 学生小组展示他们的实验结果和讨论成果。
2. 教师总结课堂内容,强调科学身体运动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3.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并提出对今后学习的建议和期望。
拓展活动:1. 学生自主选择一个科学身体运动的项目进行深入研究,并进行展示。
2. 学生参观当地的运动科学研究机构或体育训练中心,了解科学身体运动的实践应用。
教学评估:1. 学生的小组讨论和问题解答表现。
2. 学生实验记录和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学生对案例分析的理解和参与度。
4. 学生的展示和自我评价。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参加科学身体运动相关的比赛和活动。
2. 提供更多的科学身体运动案例和资源,让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学习。
备注:教案中的教学步骤和活动可以根据教育阶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适应。
身体的运动科学教案
![身体的运动科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05c6969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f1.png)
【教学目标】1. 科学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身体运动的基本原理,包括骨骼、肌肉、关节的作用和运动方式。
2. 科学探究目标: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记录和分析,探究身体运动的方法。
3. 科学态度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热情,养成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的习惯。
4.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让学生了解身体运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对运动科学的认识。
【教学内容】1. 骨骼、肌肉、关节的作用和运动方式2. 身体运动的原理和例子3. 运动对身体的好处【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体运动,例如摆动的钟、滚动的球等,引发学生对运动的思考。
2.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身体运动例子,例如走路、跑步、跳跃等。
二、骨骼、肌肉、关节的作用和运动方式(15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讲解骨骼、肌肉、关节的作用和运动方式。
2. 学生跟随教师的讲解,进行相应的动作示范。
三、身体运动的原理和例子(15分钟)1. 教师通过实验、视频等方式,展示身体运动的原理,例如杠杆原理、力的作用等。
2. 学生分组讨论,探究身体运动的例子,并分享探究结果。
四、运动对身体的好处(10分钟)1. 教师讲解运动对身体的好处,如增强体质、预防疾病、提高免疫力等。
2.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运动好处,并进行讨论。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回顾身体运动的原理和好处。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设计一个简单的身体运动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2. 学生根据作业要求,进行实验设计和准备。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实验等参与情况。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人体与运动》教案设计
![《人体与运动》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0ffee2f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7c.png)
《人体与运动》教案设计第一章:人体的基本结构1.1 人体概述介绍人体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解释人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骨骼、肌肉、器官等。
1.2 人体系统介绍人体八大系统的基本功能和相互作用。
重点讲解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等与运动相关的主要系统。
第二章:骨骼与肌肉系统2.1 骨骼结构与功能介绍骨骼的组成、分类和功能。
讲解骨骼对于运动的支持和保护作用。
2.2 肌肉组织与功能介绍肌肉的分类、结构和功能。
解释肌肉收缩与运动产生的关系。
第三章:运动生理学基础3.1 运动与能量代谢介绍运动对能量代谢的影响。
解释运动过程中能量的供应与消耗。
3.2 运动与心血管系统讲解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解释运动如何提高心功能和血液循环效率。
第四章:运动与神经系统4.1 运动与中枢神经系统介绍中枢神经系统在运动控制中的作用。
解释运动反射和运动计划的过程。
4.2 运动与周围神经系统讲解周围神经系统在运动传导中的作用。
解释神经肌肉接头和肌肉收缩的机制。
第五章:运动与肌肉力量训练5.1 肌肉力量训练原理介绍肌肉力量训练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解释肌肉力量训练对肌肉发展的影响。
5.2 肌肉力量训练计划设计讲解如何设计适合不同人群的肌肉力量训练计划。
强调安全性和效果评估的重要性。
第六章:运动与心肺耐力6.1 心肺耐力的概念与评估介绍心肺耐力的定义和重要性。
讲解心肺耐力的评估方法和指标。
6.2 提高心肺耐力的训练方法介绍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对心肺耐力的影响。
讲解如何通过不同强度的运动训练提高心肺耐力。
第七章:运动与灵活性7.1 灵活性的重要性介绍灵活性的定义和其在运动中的作用。
解释灵活性训练对预防伤害和提高运动表现的重要性。
7.2 灵活性训练方法讲解不同类型的灵活性训练,包括静态拉伸、动态拉伸等。
强调灵活性训练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第八章:运动与柔韧性8.1 柔韧性的概念与评估介绍柔韧性的定义和重要性。
讲解柔韧性的评估方法和指标。
8.2 提高柔韧性的训练方法介绍不同类型的柔韧性训练,包括静态拉伸、动态拉伸等。
《人体与运动》教案范文模板
![《人体与运动》教案范文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91a18d72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66.png)
《人体与运动》教案范文模板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人体的基本构成和运动系统的功能。
掌握骨骼、肌肉的基本知识及其在运动中的作用。
学会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人体运动的基本原理。
2. 过程与方法:运用图片、模型等直观教具,观察和分析人体运动系统的组成。
通过小组讨论和实验,探究骨骼、肌肉在运动中的协作关系。
运用观察、实验和分析的方法,深入了解人体运动机制。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人体运动系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索生命科学的欲望。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团队协作的精神。
培养学生关爱身体、健康生活的意识,增强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人体的运动系统组成及其功能。
骨骼、肌肉在运动中的作用和协作关系。
人体运动的基本原理和运动生理机制。
2. 教学难点:骨骼、肌肉的解剖结构和功能。
人体运动的神经调控和肌肉协调。
运动对人体生理和心理健康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人体的运动系统组成、功能及运动原理。
直观教学法:展示图片、模型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形象理解。
实验法: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分析骨骼、肌肉在运动中的作用。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2. 教学手段:投影仪:展示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人体模型:直观展示人体运动系统的结构。
实验器材:进行骨骼、肌肉功能的实验。
网络资源:查阅相关资料,丰富教学内容。
四、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运动员比赛的照片,引起学生对运动的兴趣,导入新课。
提问:“你们知道运动员是如何取得好成绩的吗?他们的身体有哪些特点?”2. 讲解与示范:讲解人体的运动系统组成,展示骨骼、肌肉的图片,进行直观教学。
讲解骨骼、肌肉在运动中的作用和协作关系,结合实例进行讲解。
3. 小组讨论与实验: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究人体运动的基本原理。
安排实验,让学生观察和分析骨骼、肌肉在运动中的作用。
4.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骨骼、肌肉在运动中的重要性。
运动人体科学教案
![运动人体科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ea2f1ef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ab.png)
运动人体科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运动人体科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
2.掌握运动人体科学的实验方法和数据处理技能。
3.了解运动对人体的影响,掌握如何进行合理的运动锻炼。
4.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运动人体科学概述2.实验方法和数据处理技能3.运动对人体的影响及其机理4.合理的运动锻炼方法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掌握实验方法和数据处理技能,了解运动对人体的影响及其机理。
2.难点:合理的运动锻炼方法,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述基本概念、实验方法等来介绍知识点。
2.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分析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
3.实验演示法:通过实验演示来直观地展示实验方法和数据处理技能。
五、教具准备1.PPT课件、黑板、粉笔等教学用具。
2.实验器材:心率表、血压计、体温计等。
六、教学步骤1.引入通过展示运动对人体的影响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运动人体科学的热情。
2.讲解运动人体科学概述介绍运动人体科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让学生了解其重要性和意义。
3.讲解实验方法和数据处理技能介绍实验方法和数据处理技能,让学生了解如何进行科学实验和数据处理,并通过案例分析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
4.讲解运动对人体的影响及其机理介绍运动对人体的影响及其机理,包括心率、血压、肌肉等方面。
通过实验演示来直观地展示实验方法和数据处理技能,并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
5.合理的运动锻炼方法介绍合理的运动锻炼方法,包括有氧运动、无氧运动等方面。
通过案例分析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并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6.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出问题供学生思考和解决。
七、教学评估1.考试评估:通过考试来检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2.实验评估:通过实验来检测学生实验方法和数据处理技能的掌握情况。
3.作业评估:通过作业来检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情况。
一份为运动人体科学教案
![一份为运动人体科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60f9f4a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0f.png)
一份为运动人体科学教案
让我来为您提供一份运动人体科学教案。
主题:认识运动人体科学
年级:高中生
目标:学生能理解运动人体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知晓运动对身体的益处以及常见的运动伤害和预防方法。
教学过程:
1.引入:通过观察体育运动比赛的视频,介绍运动的种类和目的,以及运动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2.知识点1:介绍运动人体科学的概念和意义,包括运动对身体各个系统的影响,例如运动对心肺系统的增强,对关节和肌肉的锻炼等。
3.知识点2:讲解各种运动的益处和预防措施。
(1)有氧运动:在理论上,有氧运动可提高心肺健康,有助于减轻体重和改善精神状态。
讲解有氧运动的种类,如慢跑,游泳等,以及如何安全、有效地开展有氧运动。
(2)无氧运动:无氧运动可增强肌肉成分,改善肌肉的力量和大小。
讲解无氧运动的种类,如训练器材,体操等,以及如何避免运动伤害和训练。
4.知识点3:常见运动伤害和预防措施。
(1)扭伤和拉伤:讲解扭伤和拉伤的常见原因和急救措施。
(2)肌肉抽筋:讲解肌肉抽筋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3)运动性疲劳:讲解运动性疲劳的原因和预防方法。
(4)失调异位疼痛:讲解失调异位疼痛的原因和预防方法。
5.结论:通过讲解以上知识,让学生理解运动对身体的益处和安全运动的重要性,掌握一定的运动知识和技能,促进身体健康。
人体运动科学大学教案
![人体运动科学大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c9529dd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a0.png)
教学目标:1. 理解人体运动科学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人体运动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等与运动相关的生理知识。
3. 了解运动训练原则、运动营养和运动损伤预防等方面的知识。
4. 培养学生运用人体运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人体运动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等与运动相关的生理知识。
2. 运动训练原则、运动营养和运动损伤预防等方面的知识。
教学难点:1. 人体运动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等与运动相关的生理知识在实际应用中的理解。
2. 运动训练原则、运动营养和运动损伤预防等方面的知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人体运动科学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对人体运动科学的认识。
二、人体运动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等与运动相关的生理知识1. 教师讲解人体运动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等与运动相关的生理知识。
2. 学生通过案例分析,了解这些知识在实际运动中的应用。
三、运动训练原则、运动营养和运动损伤预防等方面的知识1. 教师讲解运动训练原则、运动营养和运动损伤预防等方面的知识。
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总结出如何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运动中。
四、实践环节1. 学生分组进行运动实践,如跑步、游泳等。
2. 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实践环节中的收获和感悟。
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实践环节中的表现。
3. 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
教学资源:1. 人体运动科学相关教材。
2. 运动实践器材。
3. 多媒体课件。
教学反思:1. 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人体科学概论第十、十一章
姓名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
一、填空。
每空2分
1、正常人脊柱有_____个生理弯曲,_________和_________向前曲,_________和_________向后曲。
脊柱偏离直线的距离大于_________时为脊柱侧弯,脊柱侧弯有两种基本类型,即________形和________形侧弯。
2、人体腿形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三种。
___________靠拢时,___________分开达_________CM以上为___________腿;___________靠拢时,___________分开达_________CM以上为___________腿。
3、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是体成分测定的重要指标,理想的体脂百分比,男子大约为________,男子大约为________。
男子超过________,女子超过________为肥胖。
4、体脂的侧脸方法有多种,常用______________来间接推算全身脂肪量。
5、________________是衡量身体肥胖的常用评价指标。
6、最大吸氧量又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
最大吸氧量的测量通常采用气体代谢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一般情况下常采用______________。
7、我国成年男性肺活量约为______________,女性约为______________。
8、________反映了人整体的机能状况水平,也可能单纯反映心脏功能,是最常用的指标。
9、根据按摩的目的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10、一般来说,频率______(快/慢)、用力______(大/小)、时间较______(短/长)的按摩起兴奋作用;频率______(快/慢)、用力______(大/小)、时间较______(短/长)的按摩起镇静或抑制作用。
体育运动安排不当造成体内功能紊乱后出现的一系列疾病或症状称为______________。
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过度紧张中最常见的症状。
12、脑部一时血液供应不足而发生的暂时知觉丧失现象称为______________。
13、中暑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14、肌肉痉挛俗称______________。
最常见的部位是______________。
其次是
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15、运动损伤按损伤组织是否有创口与外界相通可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16、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中、后期和慢性损伤的治疗常采用______________的治疗方法。
17、成人体内总血量约为本人体重的______--_____,如失血达总量的_____,就有生命危险。
18、根据受伤的血管不同,出血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19、关节脱位多见于_______、_______两个关节。
20、挫伤又称撞伤,属于______________(急性闭合性/急性开放性)损伤。
21、急性肌肉拉伤可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如,气跑时用力后蹬,使大腿后肌肉群拉伤属于______________,压腿或劈叉时,用力过猛拉伤属于______________。
22、下图正常足弓的是______,高足弓的是_______,严重平足的是_______。
二、简答题
1、简述运动员身体机能状况评定的分类。
2、简述兴奋剂的种类。
3、简述按摩的一般手法。
4、简述晕厥的处理和预防。
5、简述运动中腹痛的处理和预防。
6、简述中暑的处理和预防。
7简述冻伤的处理和预防。
8、简述肌肉痉挛的处理和预防。
9、简述运动损伤的原因。
10、简述运动损伤的预防。
11、简述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处理。
12、简述开放性软组织损伤的处理。
13、论述溺水的急救和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