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反证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证法》
反证法又称归谬法。反证的批判思想有助于学生正确的认识客观世界。中学阶段,是一个人形成价值观的重要阶段。
这些信息在学生头脑中留下各种是或非的印象,如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学生可以利用反证法。我们现行的教材中,许多的内容可以说是矛盾的,学生如果能正确的分析问题,不是被动的接受书本或是教师的灌输,对其今后的学习、工作,无疑将有很大的帮助。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重视的不是学生如何解决矛盾,而是非常高兴地看到学生利用反证法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提出了自己的问题,正是反证法教学所要教给学生的。这些正是学生学习数学应该学会的能力.
【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实例,体会反证法的含义,培养用反证法简单推理的技能,进一步培养观察能力、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了解反证法证题的基本步骤,会用反证法证明简单的命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在观察、操作、推理等探索过程中,体验数学活动充满探索性和创造性;渗透事物之间都是相互对立、相互矛盾、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
1、 理解反证法的概念,2
、体会反证法证明命题的思路方法及反证法证题的步骤,3、用反
证法证明简单的命题。
【教学难点】
理解“反证法”证明得出“矛盾的所在”。
直尺、三角板、多媒体课件等。
(一) 情境导入
师出示课件:路边苦李
王戎7岁时,与小伙伴们外出游玩,看到路边的李树上结满了果子。小伙伴们纷纷去摘取果子,只有王戎站在原地不动。
王戎回答说:“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小伙伴摘取一个尝了一下果然是苦李。
王戎是怎样知道李子是苦的呢?他运用了怎样的推理方法?
我们不得不佩服王戎,小小年纪就具备了反证法的思维。反证法是数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人们在探求某一问题的解决方法而正面求解又比较困难时,常常采用从反面考虑的策略,往往能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你能总结出以上这种证明方法的步骤吗?
假设李子不是苦的,即李子是甜的,那么这长在人来人往的大路边的李子会不会被过路人摘去解渴呢?那么,树上的李子还会这么多吗?这与事实矛盾吗?说明李子是甜的这个假设是错的还是对的?所以,李子是苦的。其思维过程的表述如下图:
假设李子甜-树在道边则李子少-与与已知条件“树在道边而多子”产生矛盾-假设“李子甜”不成立-所以“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为苦李”是正确的。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反证法
反证法:在证明一个命题时,有时先假设命题不成立,从这样的假设出发,经过推理得出和已知条件矛盾,或者与定义,公理,定理等矛盾,从而得出假设命题不成立是错误的,即所求证的命题正确。这种证明方法叫做反证法。
在证明一些命题为真命题时,一般用直接证明的方法,但有时候间接证明的方法可能更方便,反证法就是一种常见的间接证明方法。
在第九章中,我们已经知道”一个三角形中最多有一个直角”这个结论,我们怎样证明它呢?求证:一个三角形中最多有一个直角.
已知:如图,△ABC.
求证:在△ABC中,如果它含有直角,那么它只能有一个直角.
证明:假设△ABC中有两个(或三个)直角,不妨设∠A=∠B=90°
∵∠A+∠B=180°,
∴∠A+∠B+∠C>180°.
这与“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相矛盾.
因此,三角形有两个(或三个)直角的假设不成立。
故如果三角形含有直角,那么它只能有一个直角.
同学们讨论用反证法证明一个命题的步骤,然后师生共同总结。
用反证法证明一个命题是真命题的一般步骤:
第一步,假设命题的结论不成立;
第二步,从这个假设和其他已知条件出发,经过推论论证,得出与学过的概念,基本事实,已知证明的定理、性质或题设条件相矛盾的结果;
第三步,由矛盾的结果,判定假设不成立,从而说明命题的结论是正确的。
(三)学以致用
例1用反证法证明平行线的性质定理一: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已知:如图,直线AB∥CD,直线EF分别于直线AB,CD交于点G,H,∠1和∠2是同位角.求证:∠1=∠2.
师生互动。
证明:假设∠1≠∠2.
过点G作直线MN,使得∠EGN=∠1.
∵∠EGN=∠1.
∴MN∥CD(基本事实),
又∵AB∥CD(已知),
∴过点G,有两条不同的直线AB和MN都与直线CD平行.这与“经过已知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相矛盾.
∴∠1≠∠2的假设是不成立的.
因此,∠1=∠2.
使学生再次明确:用反证法证题的基本思路及步骤。
例2用反证法证明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斜边、直角边”定理.
已知:如图,在△ABC和△A'B'C'中,∠C=∠C'=90°,AB=A'B',AC=A'C'.
求证:△ABC≌△A'B'C'.
证明:假设△ABC与△A'B'C'不全等,即BC≠B'C'.
不妨设BC
在△ABC和△A‘DC’中,∵AC= A'C',∠C=∠C',CB = C'D
∴△ABC≌△ A'D C’(SAS).
∴AB=A'D(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AB=A'B'’(已知),
∴A'B'’= A'D (等量代换).
∴∠B‘=∠ A’DB‘(等边对等角),∴∠A’DB‘<90°(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即∠C‘<∠A’DB‘<90°(三角形的外角大于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这与∠C'=90°相矛盾.
因此,BC≠B'C'不成立.即△ABC与△A'B'C'不全等的假设不成立.
∴△ABC≌△A'B'C'.
教师带领学生先进行一定的分析,预设问题:
(1)你首选的是哪一种方法?
(2)如果你选择反证法,先怎样假设?结果和什么产生矛盾?
(3)能不用反证法吗?你准备怎样证明?
教师在例后要引导学生比较体会反证法的优点:当正面证明比较繁杂或较难证明时,用反证法证明是一种证明的思路。
(四)巩固新知
1.利用反证法证明”直角三角形至少有一个锐角不大于45°”,应先假设(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