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一文学常识

合集下载

高一语文必修一、二文学常识文言文知识点梳理

高一语文必修一、二文学常识文言文知识点梳理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课本文学常识梳理必修11.词:又叫诗余、长短句、曲子词,起源于隋唐之际,盛行于宋。

根据长短来分,有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三种,词的一段叫阙,也叫片。

依据创作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

2.《雨巷》作者戴望舒,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因成名作《雨巷》而被叶圣陶赠予“雨巷诗人”的美称。

3. 《再别康桥》作者徐志摩,“新月诗派”代表人物,曾提出现代诗歌创作的“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主张。

4.艾青,原名蒋海澄,现代著名诗人。

作者把个人的悲欢融合到民族和人民的苦难与命运中,表现出对光明的热烈向往与追求,富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性,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推动一代诗风的重要诗人,被誉为“卓越的民族诗人”。

代表作有《大堰河——我的保姆》、《我爱这土地》、《北方》、《向太阳》。

5.《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又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

因为《左传》、《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

通史: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西汉司马迁著。

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东汉班固著。

《后汉书》作者是南朝范晔。

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如《春秋》、《左传》、宋朝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国别体:以国家为依据记录历史。

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国语》。

6.《荆轲刺秦王》选自《战国策》。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由西汉末年刘向编订。

7.《鸿门宴》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史记》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

鲁迅誉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7.《记念刘和珍君》选自杂文集《华盖集续编》。

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高中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中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中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一、文学常识1. 作者及其代表作品- 鲁迅:《狂人日记》、《阿Q正传》- 巴金:《家》、《春》、《秋》- 茅盾:《子夜》、《蚀》- 老舍:《骆驼祥子》、《茶馆》- 王蒙:《青春万岁》、《活动变人形》2. 文体及其特点- 记叙文:以叙述为主,描写人物经历和事件发展- 议论文:以论证为主,提出观点并用论据支持- 说明文:以解释为主,阐述事物的性质、状态、原理等3. 文学术语- 主题:作品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情节:文学作品中事件的有机组合- 人物形象:作品中具有个性特征的人物- 写作手法:作者在创作中运用的各种技巧和方法二、古诗文阅读与鉴赏1. 古诗文基本知识- 诗的分类:古体诗、近体诗- 词的基本知识:词牌、韵律- 古文观止:文言文的阅读与理解2. 古诗文鉴赏方法- 意象分析:通过具体事物表达情感和思想-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等- 情感表达:抒情、咏史、议论等3. 经典诗文解析- 《诗经》选读:《关雎》、《蒹葭》- 唐诗宋词选读:李白《将进酒》、苏轼《赤壁怀古》三、现代文阅读与写作1. 现代文阅读技巧- 快速阅读:抓住文章大意和结构- 深度阅读:理解文章深层含义和作者意图- 批判性阅读:分析和评价文章观点2. 写作基本技巧- 文章结构:开头、发展、结尾- 语言表达:准确、生动、连贯- 修辞运用:比喻、排比、设问等3. 写作实践- 记叙文写作:人物描写、事件叙述- 议论文写作:论点提出、论据选择、论证过程- 说明文写作:事物解释、原理阐述四、修辞与表达1. 修辞手法- 比喻:用一个事物或现象来描绘另一个事物或现象 - 拟人:赋予非人类事物以人的特征- 夸张:故意放大或缩小事物的特征2. 表达技巧- 明确表达:清晰、准确传达信息- 间接表达:通过暗示、联想等方式表达- 情感表达:运用语言表现情感色彩五、文言文阅读与翻译1. 文言文基本知识- 常见文言虚词:之、者、也、乎等- 句式结构:主谓宾、定状补等- 古今异义词:古今意义不同的词汇2. 翻译技巧- 直译与意译:忠实原文与根据目的语言习惯调整 - 词类活用:根据上下文调整词性- 语法调整: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3. 经典文言文解析- 《岳阳楼记》: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的散文- 《出师表》:三国时期诸葛亮的上表文六、名著阅读指导1. 名著阅读方法- 精读与泛读:深入理解与广泛涉猎相结合- 读书笔记:记录重要内容和个人感悟- 讨论交流:与他人分享和讨论阅读体会2. 经典名著导读- 《红楼梦》:清代曹雪芹的长篇小说- 《西游记》:明代吴承恩的神魔小说- 《三国演义》:明代罗贯中的长篇历史小说七、语文学习策略1. 学习方法- 制定计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和内容- 主动学习:积极寻找资源和解决问题- 反思总结:定期回顾和总结学习成果2. 考试技巧- 答题技巧:快速准确理解题目要求- 时间管理:合理分配答题时间- 心理调适:保持良好的考试心态以上是高中语文必修一的知识点总结,涵盖了文学常识、古诗文阅读与鉴赏、现代文阅读与写作、修辞与表达、文言文阅读与翻译、。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文学常识整理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文学常识整理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文学常识整理本文将介绍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中所涉及的文学常识。

文学常识文学定义文学是运用语言艺术地再现现实生活、展示人们精神世界的艺术形式。

文学体裁- 诗歌:古体诗、近体诗、民间诗歌- 散文:古代散文、现代散文- 小说:传统小说、现代小说- 戏剧:昆曲、京剧、话剧、音乐剧、电影、电视剧文学修辞- 比喻:用某种形象说法直接点明所要表达的意义,或为使所要表达的思想更加深刻、生动、形象而采用的一种修辞方式。

- 比拟:指用类似事物来比方所要表达的人或事。

- 对比:通过对比两个事物的相似点和差异点,来强调其中一方的某种性质或思想感情。

- 借代:指用不同的词语代替所要表达的意义。

- 排比:用一系列相同或相似的词句,把几个意义相同或相似的词语排列在一起,以加强修辞效果。

- 暗示:通过合理地安排语言,使句子的字面意义和所表达的深层意义相符合,使读者自己去进行思考和理解。

- 省略:因语言表述方式的特殊需要,可以不按照语法规则来表达完整的语句,让读者推断出上下文的意思。

常用修辞手法- 借景抒情:借助自然景物抒发感情,以表现诗人的心情。

- 擬人:把无生命的事物或抽象的概念赋予生命,以形象化地表现出来,使文章生动、形象。

- 反复:反复使用同一字符、同一词组或同一句式,以达到一种强调作用,让文章更加生动有力。

- 夸张:为了加强语言效果和鲜明的形象,有意或夸大所要表达的内容,使表达更加生动。

- 借物: 把生物或非生物事物当成表达文学情感的形象符号,增强文章中的形象的象征性和艺术性。

本文简要介绍了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中所涉及的文学常识,包括文学定义、文学体裁、文学修辞和常用修辞手法等,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高一语文部编必修上册文学常识

高一语文部编必修上册文学常识

高一语文部编必修上册涉及的文学常识包括但不限于:
《沁园春·长沙》:毛泽东(1893~1976),湖南湘潭人。

中国人民的领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

《立在地球上放号》: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

现代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新诗奠基人之一、中国新诗的奠基人之一、诗人、书法家、社会活动家。

《红烛》:闻一多(1899~1946),本名闻家骅,字友三,生于湖北浠水。

诗人、学者、民主斗士,被称为“中国的脊梁”。

代表作《红烛》《死水》。

《峨日朵雪峰之侧》:昌耀(1930~2000),原名王昌耀。

当代著名诗人。

代表作有《划呀,划呀,父亲们!》《慈航》《意绪》《哈拉沙尔随笔》等。

《致云雀》:雪莱(1792~1822),英国浪漫主义民主诗人、第一位社会主义诗人、小说家、哲学家、散文随笔和政论作家、改革家、柏拉图主义者,英国文学史上极具想象力和观察力的作家。

这些文学常识涵盖了诗歌的基本知识和不同诗人的作品,有助于理解课文并提升对文学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高中语文必修一笔记整理

高中语文必修一笔记整理

高中语文必修一笔记整理一、第一单元:现代新诗。

1. 文学常识。

- 作者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

他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 词牌名“沁园春”,这一格式规定了词的字数、句数、平仄等。

2. 字词积累。

- 橘子洲(jú)百舸(gě)寥廓(liáo kuò)峥嵘(zhēng róng)方遒(qiú)3. 诗歌内容。

- 上阕描绘了美丽壮观的湘江深秋景色。

通过“看”字总领,描写了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群山,漫江碧透、百舸争流的江水,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的动物,展现出一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秋景图。

- 下阕回忆往昔革命斗争生活,抒发了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这几句,生动地刻画了青年革命者的形象。

4. 艺术特色。

- 意象壮美。

选取了山、林、江、舸、鹰、鱼等富有生命力的意象,营造出宏伟壮观的意境。

- 情景交融。

上阕的景为下阕的情做铺垫,下阕的情又深化了上阕的景所蕴含的意义。

1. 文学常识。

- 作者戴望舒,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

他的诗多写个人的哀怨和孤寂,也有对现实的不满。

2. 字词积累。

- 寂寥(jì liáo)彷徨(páng huáng)彳亍(chì chù)颓圮(tuí p ǐ)3. 诗歌内容。

- 诗中的“我”在雨巷中独自彷徨,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这个姑娘象征着诗人心中的理想和追求,但她又“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地”,转瞬即逝,体现了诗人理想的迷茫和不可捉摸。

4. 艺术特色。

- 象征手法的运用。

雨巷象征着当时黑暗压抑的社会现实,丁香姑娘象征着美好的理想。

- 诗歌的音乐美。

全诗共七节,每节六行,每行长短不一,押韵规则,一韵到底,读起来朗朗上口。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5文学常识专题复习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5文学常识专题复习

高中语文必修1-5文学常识专题复习(一)必修一1.《烛之武退秦师》《左传》,相传为春秋末年答因史官左丘明所作。

“传”意为注释,《左传》是给儒家经典《春秋》所作的注释性文字,所以它又被称为《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同时也是杰出的散文巨著。

它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二百四五十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在一定程度上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风貌,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同时又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2.《荆轲刺秦王》《战国策》,是一部战国时代的史料汇编,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

作者已不可考。

最初有《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等名称,经汉代刘向整理编辑,始定名为《战国策》。

全书共三十三卷,分国别编辑,依次是:东周一卷,西周一卷,秦五卷,齐六卷,楚四卷,赵四卷,魏四卷,韩三卷,燕三卷,宋、卫合一卷,中山一卷。

箕踞,两脚张开,两膝微曲地坐着,形似箕,叫作“箕踞”。

这种姿势是表示傲视对方的意思。

跪,与坐不同,往往在有急事或表示谢罪之时,直身,两股也离开了脚跟。

所以前人指出跪与坐二者的区别是“跪危而坐安”。

如《史记•刺客列传》:“荆轲遂见太子,言田光已死,致光之言。

太子再拜而跪,膝行流涕。

”跪也表示对长者的尊敬。

如《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田蚡)往来侍酒魏其,跪起如子侄。

”3.《鸿门宴》《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我帝元狩元年(前122)三千年左右的历史。

鲁迅评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古代“座次”问题(1)官职:古代以右为尊。

如“位在廉颇之右”。

(朝代不同有変化)(2)车骑:以左为尊。

如信陵君屋左以待侯生:“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

”(3)室内:室内座位以坐西朝东的方向为最尊,其左手位为次,右手位更次,对面为最次。

(4)堂上座位:北为帝(尊),南为臣(卑)。

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有哪些

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有哪些

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有哪些必修一是高中语文的敲门砖,我们需要把里面的知识点都吃透了才能进行下一步。

高一语文必修一文学常识知识点总结1.徐志摩:现代诗人,新月诗派的代表人物,著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等诗集。

2.闻一多:现代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著有诗集〈〈红烛〉〉〈〈死水〉〉。

闻一多的“三美”主张指: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3.艾青:现代诗人,原名蒋海澄。

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是他的成名之作。

另外还有长诗〈〈向太阳〉〉〈〈火把〉〉〈〈光的赞歌〉〉等。

4.普希金:俄国伟大诗人,俄罗斯文学的奠基人。

著名的诗有〈〈自由颂〉〉〈〈致恰达耶夫〉〉《致大海》〈〈茨冈〉〉等。

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

5.彼得菲:匈牙利诗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家。

被誉为匈牙利“抒情之王”,主要作品有长诗《农村的大锤》〈〈勇敢的约翰〉〉等。

6.朱自清[1898—1948]:原名朱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出生于江苏东海。

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1929年出版诗文集〈〈踪迹〉〉,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为著名的散文家。

另有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等。

他的散文以“语言洗练”“文笔秀丽”著称。

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他“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著作有〈〈朱自清全集〉〉。

7.〈〈采莲赋〉〉:南朝皇帝萧绎著。

8.〈〈西洲曲〉〉:南朝乐府中的诗。

9.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

他创作了大量的小说、散文、杂文和诗歌。

创作现代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杂文集而已集二心集华盖集且介亭杂文等十六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他的著作编为鲁迅全集出版.10.文心雕龙: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巨著.南朝梁刘勰(字彦和)著.全书10卷,50篇,分上下编.全书较为全面地总结了前代文学现象,把文学理论批评推向新的阶段,成为我国古典文学批评史上杰出的巨著.11.列夫托尔斯泰:俄国伟大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高一的语文必修一知识点

高一的语文必修一知识点

高一的语文必修一知识点高一的语文必修一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它涵盖了我们初中所学到的语文知识点,并且将其进一步拓展和深化。

在这门课程中,我们需要学习并掌握一些重要的知识点,下面我们来逐一进行介绍。

一、古代文学常识古代文学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了解和学习古代文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中国文化的精髓。

在高一的必修一课程中,我们将学习到古代文学史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脉络,如古代文学的分类、代表作品及其特点等。

此外,我们还需要掌握一些古代文学作品的内容和解读方法,如《诗经》、《论语》等的基本内容及其思想内涵。

二、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一种表达方式,它可以让作品更加生动、形象,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高一的必修一课程中,我们将学习到多种修辞手法,如夸张、比喻、拟人等。

了解和运用这些修辞手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并且在自己的作文创作中融入更多的艺术元素。

三、阅读与鉴赏高一的必修一课程中,我们还会进行大量的文学作品阅读与鉴赏。

这对于培养我们的审美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非常重要。

我们将学习如何阅读文学作品,如何理解作品中的主题、情感以及作品所表达的价值观和思想意义。

同时,我们还需要学习默写古代文学作品和背诵名篇,这有助于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写作技巧在高一的必修一课程中,我们也将进行写作技巧的学习。

写作是表达思想和情感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学习写作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我们将学习到一些常见的写作技巧,如写景描写、人物刻画、情节构思等。

同时,我们还需要学习文学常识和修辞手法的运用,以丰富和提高我们的写作功底。

五、文言文阅读与翻译高一的必修一课程中,我们还将学习文言文的阅读与翻译。

文言文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文言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研究中国古代文化。

此外,通过学习文言文的阅读和翻译,我们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文化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总结起来,高一的语文必修一课程包含了古代文学常识、修辞手法、阅读与鉴赏、写作技巧以及文言文阅读与翻译等知识点。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文学常识整理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文学常识整理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文学常识整理一、文学的定义和特点- 文学是通过语言艺术表达思想和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

- 文学作品通过言辞、形象、节奏等元素来表达主题和情感。

- 文学作品通常有艺术性、真实性和情感性等特点。

二、文学作品的分类1. 散文- 散文是以平实的语言,真实的思想和情感来表达主题的文学形式。

- 散文可分为议论文、叙事文和描写文等不同类型。

2. 诗歌- 诗歌是运用韵律和节奏的语言形式来表达主题和情感的文学形式。

- 诗歌可分为古诗、近代诗和现代诗等不同风格。

3. 小说- 小说是通过虚构的故事情节来展现人物形象、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的文学形式。

- 小说可分为长篇小说、短篇小说和中篇小说等不同长度。

4. 戏剧- 戏剧是通过角色对话和舞台表演来展现情节和思想的文学形式。

- 戏剧可分为悲剧、喜剧和历史剧等不同类型。

三、文学常识1. 古代文学- 古代文学包括先秦文学、汉代文学和唐宋文学等时期的文学作品。

- 具有代表性的古代文学作品有《诗经》、《史记》和《红楼梦》等。

2. 现代文学- 现代文学是指20世纪以来的文学作品。

- 具有代表性的现代文学作品有《茶馆》、《围城》和《活着》等。

3. 人物形象-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是作品中展现剧情和思想的核心。

- 人物形象可通过言辞、行为和心理描写来展示。

4. 意象和象征- 意象是通过形象化的语言描述来表达抽象思想和情感。

- 象征是通过具象的事物来代表特定的含义和象征意义。

以上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文学常识的整理,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 注意:以上内容为LIA的独立创作,未引用任何无法确认的内容。

高中的语文文学常识整理

高中的语文文学常识整理

高中的语文文学常识整理
一、文学史
1、古典文学
(1)古代文学:古代中国文学、古代日本文学、古代韩国文学、古代印度文学、古代希腊文学、古代罗马文学等。

(2)中世纪文学:中世纪欧洲文学、中世纪中国文学、中世纪日本文学、中世纪韩国文学等。

(3)文艺复兴文学: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文学、中国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等。

(4)近现代文学:西方近现代文学、中国近现代文学、日本近现代文学、韩国近现代文学等。

2、文学流派
(1)古典文学:古典文学流派包括唐宋诗歌、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

(2)浪漫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文学流派包括德国浪漫主义、英国浪漫主义、法国浪漫主义等。

(3)现实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流派包括法国现实主义、俄国现实主义、英国现实主义等。

(4)现代文学:现代文学流派包括表现主义、象征主义、写实主义、超现实主义等。

二、文学体裁
1、古典文学体裁
(1)诗歌:诗歌是一种以句子为基本单位的文学体裁,它的表达方式是以韵律、押韵、对仗、比喻等形式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2)散文:散文是以句子为基本单位的文学体裁,它的表达方式是以描写、抒情、比喻、拟人等形式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3)小说:小说是以故事为基本单位的文学体裁。

高中语文课本中常见常考的文学常识

高中语文课本中常见常考的文学常识

高中语文课本中常见常考的文学常识学习的路上不可能风平浪静,当你遇到挫折的时候,不要灰心丧气。

只要你是一个有心人,去努力,那么,你就会克服一件件难事。

有很多的同学是非常想知道,高中语文常考必备知识点有哪些,作者整理了相干信息,期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高中语文课本中常见常考的文学常识必修1文学常识1、《雨巷》戴望舒:30年代“现代派”诗人的领导。

因成名作获得了“雨巷诗人”的美称。

2、《再别康桥》徐志摩: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诗派”代表人物。

3、《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现代著名诗人,被誉为“杰出的民族诗人”。

4、《左传》:原名《左氏年龄传》,又称《年龄左氏传》。

它与《年龄公羊传》、《年龄谷梁传》合称“年龄三传”。

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

相传为年龄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5、《战国策》:西汉学者刘向所编辑、校订的一部国别体的史书。

6、《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叙述了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到汉武帝太初四年约三千年间的历史。

全书130篇,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书8篇,表10篇,共526500字。

鲁迅赞誉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7、《纪念刘和珍君》鲁迅:原名周树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也是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

8、《小狗包弟》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灭亡》等,中篇小说《寒夜》等,以及散文集《随想录》等。

他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

9、《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梁实秋:现代著名散文家。

10、《包身工》夏衍:现代著名剧作家。

主要作品:《赛金花》《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等话剧剧本。

必修2文学常识1、《荷塘月色》朱自清:现代作家、学者。

主要作品:散文集《背影》《踪影》《欧游杂记》2、《故都的秋》郁达夫:现代小说家、散文家。

高中语文必修 1-5 古代文学常识大汇总

高中语文必修 1-5 古代文学常识大汇总

高中语文必修 1-5 古代文学常识大汇总【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全称《春秋左氏传》,别称《左氏春秋》,和《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2.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春秋初期,周天子分封天下,一般就是功劳大的,分得土地多,爵位就高,就可以分封为公爵,比如晋文公、秦穆公、齐桓公等。

3.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4.寡人:诸侯谦称,寡德之人。

5.执事:办事的官吏,也用于对对方的敬称。

6.大夫:官职等级名。

夏商周时,官分卿、大夫、士三级,大夫又分上、中、下三等。

后来成为对有官位者的通称。

《荆轲刺秦王》1.《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

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

由西汉刘向所整理编写,共 33 篇,分为十二策。

《国语》是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2.卿:古代对人的敬称。

如燕人称荆轲为荆卿。

3.竖子:对人的蔑称。

除此之外还有“童仆”和“小孩”的意思。

4.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5.古代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

变徵是徵的变调,音调悲凉;羽,声调激愤。

6.中庶子:管理国君的车马之类的官。

7.郎中:宫廷的侍卫。

民间又称医生。

8.箕踞:坐在地上,两腿张开,形象像箕,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

《鸿门宴》对联也叫“楹联”“楹帖”"对子”由骈文和律诗演变而来。

形成于唐宋,盛行于明清。

对联由上联、下联组成。

字数多少无规定,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

对仗的要求是:字数相等,词形相同,结构相当。

平仄协调,要求平仄相异。

平声舒缓,仄声短促,上联最后一字必为仄声,下联最后一字必为平声。

对联为竖行书写,中间不加标点。

张贴时,上联在右边,下联在左边。

【必修二】《诗经》两首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又称“诗三百”,共收诗 305 篇。

内容分为“风”“雅”“颂”,主要手法是“赋”“比”“兴”。

(全)高中语文必备文学常识必修+选修汇总

(全)高中语文必备文学常识必修+选修汇总

高中语文必备文学常识必修+选修汇总必修一:文学常识1、戴望舒,浙江杭县(今余杭)人,中国现代派诗人。

《雨巷》是其成名之作,并由此获“雨巷诗人”的称号。

2、《再别康桥》作者徐志摩,浙江海宁人,现代诗人、散文家,是新月派主要诗人。

3、《大堰河——我的保姆》作者艾青,浙江金华人,现代诗人。

4、《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依孔子修定的鲁史《春秋》编次,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240多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

5、《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史料编定的,共33篇,属国别体史书。

主要记载战国时代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有关的谋议或辞说。

6、《史记》,西汉司马迁著,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原名《太史公书》,共一百三十篇,分为“八书”“十表”“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

它记载了黄帝到汉武帝时长达三千年的历史,其人物传记开我国史传文学的先河。

《史记》是古代散文史上的一座丰碑,给后人以无尽的启示和深远的影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与司司马光并称为“史界两司马”,与班固并称“班马”。

司马迁另有《报任安书》,记述了他下狱受刑的经过和著书的抱负,其坚毅之品质为历代传颂。

7、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

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1918 年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包括《狂人日记》《阿Q正传》《药》《孔乙己》等)、《彷徨》(包括《祝福》《伤逝》等)、《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包括《藤野先生》《范爱农》等)和散文诗集《野草》;《坟》《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二心集》等多部杂文集。

《记念刘和珍君》选自《华盖集续编》。

8、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

语文必修一的文学常识

语文必修一的文学常识

语文必修一的文学常识语文必修一的文学常识语文基础要打好,文学常识要牢记,下面是语文必修一的文学常识,欢迎阅读。

1、戴望舒是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代表作有《雨巷》,并因此作被称为“雨巷诗人”。

2、徐志摩是中国新月诗派的代表作家,其诗作《再别康桥》细致入微地表达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

3、艾青是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其诗作《大堰河——我的保姆》抒发了诗人对大堰河的真挚感情。

4、《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它的原名是《左氏春秋》,又称《春秋左氏传》,与《公羊专》《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

5、《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

《战国策》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

6、司马迁是西汉(朝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开创了我国史学纪传体的先河,被后人尊称为“史圣”。

7、《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迄汉武帝太初四年共约3000年的历史,分为本纪、世家、列传、书、表等五种体裁。

8、西汉司马迁(作者)创作的《史记》被鲁迅赞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9、鲁迅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散文诗集《野草》等。

10、鲁迅1918年5月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其中篇小说《阿Q正传》通过对主人公精神胜利法的淋漓尽致的描绘,表明这种普遍存在于“国人魂灵”中的精神病症。

11、巴金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中国现代文坛的巨匠,作品有“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和“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等。

12、夏衍是中国现代著名剧作家,主要作品有剧本《赛金花》《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等,其创作的《包身工》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报告文学作品。

13、《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的作者是梁实秋,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文学批评家,代表作有散文《雅舍小品》等。

高中语文必修一全套笔记整理

高中语文必修一全套笔记整理

高中语文必修一全套笔记整理第一章文学常识
1. 文学的定义与特点
- 文学是人类表达思想、情感和体验的艺术形式。

其特点包括:言之有物、形象生动、感情真实、语言优美等。

2. 文学的分类
- 古代文学:包括诗、词、曲、文言小说等。

- 现代文学:包括小说、散文、戏剧、新闻文学等。

3. 修辞手法的运用
- 比喻:通过将两个事物进行类比,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 拟人:将非人化的事物赋予人的特质,增强表达效果。

- 夸张:夸大事物的程度,以突出表达的效果。

- 排比:通过列举相同句式的词语或句子,使文章结构紧凑、
语言生动。

第二章修辞技巧
1. 修辞的基本概念
- 修辞是指通过运用特定的语言技巧,使文本更加富有感染力
和表现力的手法。

2. 修辞手法的分类与应用
- 比喻:通过类比两个不同的事物,以引发读者的共鸣与思考。

- 拟人:将非人化的事物赋予人的特质,使其更加生动形象。

- 夸张:夸大表达的内容,以吸引读者的注意。

- 对偶:通过对称排列的语句或词语,使文章更加朗朗上口。

- 反问: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引发读者思考与回答。

第三章唐诗宋词欣赏
1. 唐诗的特点与风格
- 唐诗以骨骼清奇、意境深远、表达精炼为特点。

分为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两种形式。

2. 宋词的特点与风格
- 宋词以婉约细腻、感情真挚、意境深沉为特点。

对爱情、自然和人生等主题表达深入。

以上是高中语文必修一的全套笔记整理,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如有任何疑问,请随时与我联系。

高中语文必修一文学常识

高中语文必修一文学常识

高中语文必修一文学常识必修一文学常识第一单元诗歌:古代文学体裁之一。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开创了我国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

战国时期在南方出现的楚辞体代表作《离骚》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的先河。

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界,诗歌分为新体诗和旧体诗。

“五四”以前的诗歌统称为旧体诗,其中旧体诗又以唐代为界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唐代以前的诗歌统称为古体诗,近体诗从唐代才开始兴起。

古体诗和近体诗的主要区别在格律方面――即能否押韵、讲究平仄、对仗。

近体诗又分为律诗、绝句和排律。

律诗都是八句的,有七言律诗和五言律诗;绝句都是四句的,有七言绝句和五言绝句。

五四以后兴起的新体诗也有格律诗和自由诗之分,其中用旧格律填写新内容的称为格律诗,像XXX的《沁园春•长沙》;其它的称为自由诗,像XXX的《再别康桥》、XXX的《雨巷》和XXX的《大堰荷――我的保姆》等。

词:是诗歌的一种。

词的全名为曲子词,又叫长短句,是与曲调相谐和的唱词。

词起源于隋唐之际,隋代已有声腔,曲调,但不见曲子词。

到了XXX开始出现发间曲子,也就是有了乐谱后而按谱写词,名为曲子词,后简称为词。

现存最早的民间曲子词是在敦煌莫高窟藏经室中发现的敦煌曲子词。

现存最早的文人词是XXX的《忆秦娥》和《菩萨蛮》。

因而XXX被尊为“百代词曲之祖”。

词发展于五代,到了宋代发展到顶峰。

根据风格特点,词有婉约和豪放之分;按照字数,词有小令、中调和长调之分。

XXX(1905——1950),浙江杭县人,中国现代有名诗人。

诗集有《我底影象》、《望舒草》、《望舒诗稿》和《灾害的岁月》。

课本中选入了他的作品《雨巷》。

XXX(1896-1931),笔名云中鹤、南湖,浙江海宁人。

诗人、学者。

XXX的首要发起人和首要成员之一。

诗集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等,名篇有《再别康桥》《沙扬娜拉》《在病中》等。

XXX,原名XXX,浙江金华人。

著名诗人,有诗集《黎明的通知》,代表作《大堰河——我的保姆》。

语文必修一文学常识、语文知识

语文必修一文学常识、语文知识

徐志摩
徐志摩(1897年—1931年),现代诗人、散 文家。新月派代表诗人。1931年11月19日 因飞机失事罹难。代表作品有《再别康桥》 。金庸是徐志摩的姑表弟,琼瑶是徐志摩的 表外甥女。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
艾青
艾青(1910年—1996年),原名蒋海澄,浙 江省金华人。中国现代诗人。成名作《大堰 河——我的保姆》发表于1933年,这首诗 奠定了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其作 品被译成几十种文字,有《大堰河》、《北 方》、《向太阳》、《黎明的通知》等诗集 。
近体诗
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分为两种 :绝句、律诗。律诗每首四联八句,每句字数必须相同,中 间两联必须对仗,偶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 古代诗按内容可分为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山水田园诗 、边塞诗、行旅诗和闺怨诗、送别诗、讽谕诗、哲理诗。 怀古诗(咏史诗)一般是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往往将史实 与现实扭结到一起,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 • 咏物诗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 精神品格。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表现手法。。如 于谦《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 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 处以石灰自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心愿和坚守 高洁情操的决心。咏石灰就是在歌咏自己光明磊落的襟怀和 崇高清白的人格。
• 山水田园诗。 南朝谢灵运开山水诗先河,东晋陶渊明开田园诗 先河,发展到唐代,有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是王维、孟浩然。 山水田园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 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 • 送别诗。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通讯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 别数载难以相见,故古人特别看重离别。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 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 人一个永恒的主题。因各人的情况不同,故送别诗所写的具体内容 及思想倾向往往有别。有的直接抒写离别之情,有的借以一吐胸中 积愤或表明心志,有的重在写离愁别恨,有的重在劝勉、鼓励、安 慰,有的兼而有之。 • 行旅诗和闺怨诗。 古人或久宦在外,或长期流离漂泊,或久戍 边关,总会引起浓浓的思乡怀人之情,所以这类诗文就特别多,它 们或写羁旅之思,或写思念亲友,或写征人思乡,或写闺中怀人。 写作上或触景伤情,或感时生情,或托物传情,或因梦寄情,或妙 喻传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一文学常识第一单元诗歌:古代文学体裁之一。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开创了我国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

战国时期在南方出现的楚辞体代表作《离骚》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的先河。

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界,诗歌分为新体诗和旧体诗。

“五四”以前的诗歌统称为旧体诗,其中旧体诗又以唐代为界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唐代以前的诗歌统称为古体诗,近体诗从唐代才开始兴起。

古体诗和近体诗的主要区别在格律方面――即能否押韵、讲究平仄、对仗。

近体诗又分为律诗、绝句和排律。

律诗都是八句的,有七言律诗和五言律诗;绝句都是四句的,有七言绝句和五言绝句。

五四以后兴起的新体诗也有格律诗和自由诗之分,其中用旧格律填写新内容的称为格律诗,像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其它的称为自由诗,像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戴望舒的《雨巷》和艾青的《大堰荷――我的保姆》等。

词:是诗歌的一种。

词的全名为曲子词,又叫长短句,是与曲调相谐和的唱词。

词起源于隋唐之际,隋代已有声腔,曲调,但不见曲子词。

到了唐五代开始出现发间曲子,也就是有了乐谱后而按谱写词,名为曲子词,后简称为词。

现存最早的民间曲子词是在敦煌莫高窟藏经室中发现的敦煌曲子词。

现存最早的文人词是李白的《忆秦娥》和《菩萨蛮》。

因而李白被尊为“百代词曲之祖”。

词发展于五代,到了宋代发展到顶峰。

根据风格特点,词有婉约和豪放之分;按照字数,词有小令、中调和长调之分。

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县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

诗集有《我底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和《灾难的岁月》。

课本中选入了他的作品《雨巷》。

徐志摩(1896-1931),笔名云中鹤、南湖,浙江海宁人。

诗人、学者。

新月社的主要发起人和主要成员之一。

诗集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等,名篇有《再别康桥》《沙扬娜拉》《在病中》等。

艾青,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

著名诗人,有诗集《黎明的通知》,代表作《大堰河——我的保姆》。

第二单元1、《左传》的作者,相传是鲁国的史官左丘明。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为“十三经”之一。

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

《左传》以《春秋》的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详细地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实(起于鲁隐公元年,终于鲁哀公二十七年)。

记事比《春秋》详细而具体(字数近二十万,超过《春秋》本文十倍)。

2、《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间人编辑的一部重要的国别体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

作者已不可考。

最初有《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等名称,经过汉代刘向整理编辑,始定名为《战国策》。

全书共三十三篇。

《战国策》长于议论和叙事,文笔流畅,生动活泼,在我国散文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3、《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

全书由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五部分组成,计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余字。

它不仅是一部相当完备的古代史书,同时又是我国古代史传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作品。

鲁迅先生曾誉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这正说明了《史记》在史学和文学上的伟大成就。

第三单元1、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

代表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杂文集《坟》、《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且介亭杂文》等,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

本文选自《华盖集续编》。

(注意所学鲁迅文章的出处)2、巴金(1904~2005),原名李尧棠,我国现代杰出的文学巨匠。

主要作品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和散文《旅途随笔》《随想录》等。

1982年至1985年相继获得意大利但丁国际荣誉奖。

3、梁实秋(1903-1987),现代著名文学评论家、散文家、翻译家。

代表作品有《雅舍小品》《雅舍谈吃》《看云集》《偏见集》,长篇散文集《槐园梦忆》等。

译有《莎士比亚全集》,主编有《远东英汉大辞典》。

第四单元1、新闻体裁有消息、通讯、特写、专访、评论等。

消息一般报道事实比较单一,突出最新鲜、最重要的事实,文字简洁,时效性最强。

通讯是一种比消息更详细和生动地报道客观事实或典型人物的新闻体裁,它以叙述和描写为主,兼用议论、抒情以及修辞等表达方式,及时报道现实生活中有影响的人物、事件、工作经验和地方风情等。

新闻特写是新闻体裁中富有表现力的重要体裁,以描写为主要手法,“再现”新闻事件、新闻人物“一瞬间”的形象化报道,它抓住新闻事件、新闻人物某些重要场面,或者具有特殊意义的一两个片段,用描写手法给予集中的、突出的刻画,将富有特征的真人真事“放大”和“再现”在读者面前,给人们留下深刻、鲜明的印象,使人们感受到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新闻专访是记者事先选定采访对象,对特定的人物、文体、事件和风物进行专题性现场访问之后所写的报道,是集新闻性、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炉的一种可读性很强的新闻体裁。

新闻评论是一种对最新发生的新闻提出的一定看法和意见的文章,是就当前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重大问题发表议论、讲道理,有着鲜明的针对性和指导性的一种政论文体,是新闻媒介中各种形式评论的总称。

2、夏衍(1900-1995年)作家、剧作家。

原名乃熙,字端先。

浙江杭州人。

1930年加入“左联”,当选为“左联”执委。

1933年后,任中共上海文委成员、电影组组长,为中国进步电影的开拓者、领导者。

创作有电影剧本《春蚕》,话剧《上海屋檐下》及报告文学《包身工》,对30年代进步文艺产生巨大影响。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文化部副部长、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等职。

改编创作《祝福》、《林家铺子》等电影剧本,新闻“六要素”:WHEN时间WHERE地点WHAT事件WHO人物WHY原因HOW结果新闻结构:标题(引题、正题、副题)、导语(第一段或开头第一句话)、主体(展开新闻事实的叙述)、结尾(结语)(有的新闻还有背景,通常安排在主体之中)必修一文化常识《烛之武退秦师》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全称《春秋左氏传》,别称《左氏春秋》,和《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2.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春秋初期,周天子分封天下,一般就是功劳大的,分得土地多,爵位就高,就可以分封为公爵,比如晋文公、秦穆公、齐桓公等。

3.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4.寡人:诸侯谦称,寡德之人。

5.执事:办事的官吏,也用于对对方的敬称。

6.大夫:官职等级名。

夏商周时,官分卿、大夫、士三级,大夫又分上、中、下三等。

后来成为对有官位者的通称。

《荆轲刺秦王》1.《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

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

由西汉刘向所整理编写,共33篇,分为十二策。

《国语》是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2.卿:古代对人的敬称。

如燕人称荆轲为荆卿。

3.竖子:对人的蔑称。

除此之外还有“童仆”和“小孩”的意思。

4.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5.古代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

变徵是徵的变调,音调悲凉;羽,声调激愤。

6.中庶子:管理国君的车马之类的官。

7.郎中:宫廷的侍卫。

民间又称医生。

8.箕踞:坐在地上,两腿张开,形象像箕,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

鸿门宴》1.《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到汉武帝。

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类,共130篇,50余万字。

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等,表记各个时期的简单大事记。

鲁迅评价该书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2.关中:函谷关以西,今陕西一带。

3.山东:崤山以东,即函谷关以东的地区。

4.季父:叔父。

古代兄弟或姊妹间长幼排序为伯、仲、叔、季。

5.河:特指黄河。

江,特指长江。

6.亚父:对对方的敬称,意为仅次于父亲。

7.参乘:亦作“骖乘”,古代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

8.窃:私下,常用作表示个人意见的谦词。

9.竖子:骂人的话,相当于“小子”。

(与《荆轲刺秦王》的“竖子”结合起来理解)《优美的汉字》(了解即可)汉字的形体经历了由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行书、楷书的演变过程。

分为古代汉字阶段(商代—秦代,甲骨文—小篆)和隶书楷书阶段(汉代—现代,隶书—楷书)。

隶书是两汉时通行的主要字体,笔画平直,略有波浪起伏,书写简便。

草书形成于汉代,是辅助隶书的简便字体,主要用于起草文书和通信,使用连笔,书写快捷,但难于辨认。

行书出现在东汉晚期,楷书产生后,逐渐演变成介于草书和楷书之间的字体,易书写,比草书易辨认。

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汉魏之际形成,南北朝时期逐渐成为主要字体,一直使用到现在。

“楷”有“规则”之意,字形方正严整,笔画平易圆转,更便于书写。

汉字是方块字,有独体和合体之分。

独体主要是以图形为基础发展变化而来的“象形字”“指事字”;合体是以独体字为基础而构成的,包括“会意字”“形声字”。

关于汉字的形成,前人有所谓“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现代学者认为:六书前四种是构字法,后两种是用字法。

书法与篆刻为汉字插上了艺术的翅膀,使一个个平实的方块字灵动起来。

《奇妙的对联》对联也叫“楹联”“楹帖”“对子”,由骈文和律诗演变而来。

形成于唐宋,盛行于明清。

对联由上联、下联组成。

字数多少无规定,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

对仗的要求是:字数相等,词形相同,结构相当。

平仄协调,要求平仄相异。

平声舒缓,仄声短促,上联最后一字必为仄声,下联最后一字必为平声。

对联为竖行书写,中间不加标点。

张贴时,上联在右边,下联在左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