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部的CT解剖完整版本课件
合集下载
鼻、咽、喉解剖-PPT
二、正常CT表现
额窦
爱 院 ·求 实 ·创 新 ·奉 献 ·和 谐
二、正常CT表现
鼻部
爱 院 ·求 实 ·创 新 ·奉 献 ·和 谐
额窦 鼻骨 鼻前庭
二、正常CT表现
鼻部
中鼻甲
钩突
下鼻甲
爱 院 ·求 实 ·创 新 ·奉 献 ·和 谐
筛窦 上颌窦
鼻中隔
二、正常CT表现
鼻部
鼻道
爱 院 ·求 实 ·创 新 ·奉 献 ·和 谐
鼻、咽、喉解剖
2017年11月
鼻部
一、扫描方法
1、横断面扫描 基线为下眶耳线
2、冠状位扫描 基线垂直于OM线,
从颧骨向后扫描。
爱 院 ·求 实 ·创 新 ·奉 献 ·和 谐
鼻分为:一、外鼻 二、鼻腔 三、鼻旁窦三部分
外鼻:位于面部中央, 以骨和软骨为骨架,外 覆皮肤。外鼻上端狭窄 突起于两眼之间,称鼻 根,向下延成隆起的鼻 背,下端最突出的为鼻 尖,鼻尖两侧的户型隆 起称为鼻翼,鼻翼和鼻 尖处皮肤含有丰富的皮 脂腺及汗腺,是酒槽鼻 和痤疮的好发部位。
鼻部
二、正常CT表现
上颌窦:位于上颌骨体内,近似三角锥体形。前 壁较薄,有 眶下孔及其内穿行的眶下神 经;后外壁与颞下窝、翼腭窝相邻;内 侧壁,即鼻腔外侧壁下部,多为膜性 壁;上壁,即眼眶底壁;底壁,即牙槽 突。
二、正常CT表现
鼻部
蝶窦
爱 院 ·求 实 ·创 新 ·奉 献 ·和 谐
筛窦 上鼻道
鼻部
每侧鼻腔以嵴为界分为前部的鼻前庭及后 部的固有鼻腔。
鼻前庭
• 大致为鼻翼覆盖部分,鼻前庭 内面覆以皮肤,生有鼻毛,有 阻挡灰尘吸入及加湿功能。该 区域缺乏皮下组织,富有神经 末梢,当发生炎症及疖肿时, 疼痛剧烈。
额窦
爱 院 ·求 实 ·创 新 ·奉 献 ·和 谐
二、正常CT表现
鼻部
爱 院 ·求 实 ·创 新 ·奉 献 ·和 谐
额窦 鼻骨 鼻前庭
二、正常CT表现
鼻部
中鼻甲
钩突
下鼻甲
爱 院 ·求 实 ·创 新 ·奉 献 ·和 谐
筛窦 上颌窦
鼻中隔
二、正常CT表现
鼻部
鼻道
爱 院 ·求 实 ·创 新 ·奉 献 ·和 谐
鼻、咽、喉解剖
2017年11月
鼻部
一、扫描方法
1、横断面扫描 基线为下眶耳线
2、冠状位扫描 基线垂直于OM线,
从颧骨向后扫描。
爱 院 ·求 实 ·创 新 ·奉 献 ·和 谐
鼻分为:一、外鼻 二、鼻腔 三、鼻旁窦三部分
外鼻:位于面部中央, 以骨和软骨为骨架,外 覆皮肤。外鼻上端狭窄 突起于两眼之间,称鼻 根,向下延成隆起的鼻 背,下端最突出的为鼻 尖,鼻尖两侧的户型隆 起称为鼻翼,鼻翼和鼻 尖处皮肤含有丰富的皮 脂腺及汗腺,是酒槽鼻 和痤疮的好发部位。
鼻部
二、正常CT表现
上颌窦:位于上颌骨体内,近似三角锥体形。前 壁较薄,有 眶下孔及其内穿行的眶下神 经;后外壁与颞下窝、翼腭窝相邻;内 侧壁,即鼻腔外侧壁下部,多为膜性 壁;上壁,即眼眶底壁;底壁,即牙槽 突。
二、正常CT表现
鼻部
蝶窦
爱 院 ·求 实 ·创 新 ·奉 献 ·和 谐
筛窦 上鼻道
鼻部
每侧鼻腔以嵴为界分为前部的鼻前庭及后 部的固有鼻腔。
鼻前庭
• 大致为鼻翼覆盖部分,鼻前庭 内面覆以皮肤,生有鼻毛,有 阻挡灰尘吸入及加湿功能。该 区域缺乏皮下组织,富有神经 末梢,当发生炎症及疖肿时, 疼痛剧烈。
鼻咽及喉部影像学诊断ppt课件
咽喉部
正常影像解剖
4、颈动脉间隙 • 为颈动脉鞘包绕而成的 筋膜间隙,又称茎突后间隙 • 位于咽旁间隙后方,咽后间隙外侧,腮腺 内侧,左右各一 •内含颈内、颈总动脉、颈内静脉及第Ⅸ至 Ⅻ对颅神经、颈交感丛、淋巴结等
咽喉部
正常影像解剖
颞下窝及翼腭窝 · 颞下窝:为中颅凹底下头颈部三角形窝
内含颞肌、咀嚼肌、腮腺深叶及下颌骨喙突等 · 翼腭窝:位于颞下窝前方,蝶骨翼突与腭骨垂直 板之间,在上颌窦后内方与蝶骨翼窦之间一狭长裂 隙,内含上颌神经,蝶腭神经节及颌内动脉
1.鼻咽顶部软组织肿块,边界清楚,充满 鼻咽腔,并经后鼻孔长入充满同侧鼻腔
2. 平扫CT等密度,MRIT1WI呈均匀的等信 号
或稍高信号,T2WI呈明显高信号 3. 增强扫描有明显增强及延时增强效应,
较小肿瘤强化均匀,较大者强化不均匀。 4.邻近结构受压、移位,颅底骨质破坏。
瘤内或周围大血管因流空效应,MRI可
概述 . 鼻咽癌起源于鼻咽粘膜上皮 . 为我国南方沿海地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俗称“广东癌“ . 好发于40~60岁之间,男性明显多于女性 。 . 鼻咽癌好发于鼻咽的顶壁和侧壁 . 发病因素: 种族、家族因素,EB病毒 因素,环境致癌因素
鼻咽癌
咽喉部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NPC
鼻咽癌
咽喉部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NPC
临床表现:
1)耳鼻症状:鼻塞,鼻出血或血性鼻涕 耳鸣,耳闷塞及听力下降
2)颅神经症状:偏头痛,复视及眼球运动 障碍等。
3)颈部淋巴结肿大:颈部淋巴结肿大及远 处转移。常以颈部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 。
4)鼻咽镜检:肿瘤呈紫红色,触之易出血 5)实验室检查:EB病毒抗体VcA-IgA增高
鼻咽解剖总论优秀PPT
Mx:转移无法评价 M0:无远处转移 M1:有远处转移
鼻咽癌TNM分期
The 6th edition of the AJCC staging system for NPC
T/N
T1
T2a
T2b
T3
T4
M1
N0
Ⅰ
Ⅱa
Ⅱb
Ⅲ
Ⅳa
Ⅳc
N1
Ⅱb
Ⅱb
Ⅱb
Ⅲ
Ⅳa
Ⅳc
N2
Ⅲ
Ⅲ
Ⅲ
Ⅲ
Ⅳa
Ⅳc
N3a
Ⅳb
Ⅳb
Ⅳb
无 不用造影剂可显示
无 金属起博器等
CT
单一 (X线吸收系数)
横断 快 低
敏感 有 要用造影剂 有 无
鼻咽癌的影像诊断方法
▪ MRI:信号强度
组织的弛豫时间
▪ T1值 ▪ T2值
软组织分辨率高 三维成像
▪ CT:CT值
说明某一组织密度高低 的程度,反应了器官或 组织对X线的吸收程度, 以HU(Hounsfield Unit)表示。
副≥7鼻cm窦,、锁海骨绵上窦,、固M眼定眶0或:、侵颞皮无下窝远、处颈椎转移
M1:有远处转移
鼻咽癌TNM分期
92福州会议推荐TNM标准
T/N
T1
T2
T3
T4
M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N0
Ⅰ
Ⅱ
Ⅲ
Ⅳa
Ⅳb
N1
Ⅱ
Ⅱ
Ⅲ
Ⅳa
Ⅳb
N2
Ⅲ
Ⅲ
Ⅲ
Ⅳa
Ⅳb
N3
Ⅳa
Ⅳa
Ⅳa
Ⅳa
Ⅳb
M1
Ⅳb
鼻咽癌TNM分期
The 6th edition of the AJCC staging system for NPC
T/N
T1
T2a
T2b
T3
T4
M1
N0
Ⅰ
Ⅱa
Ⅱb
Ⅲ
Ⅳa
Ⅳc
N1
Ⅱb
Ⅱb
Ⅱb
Ⅲ
Ⅳa
Ⅳc
N2
Ⅲ
Ⅲ
Ⅲ
Ⅲ
Ⅳa
Ⅳc
N3a
Ⅳb
Ⅳb
Ⅳb
无 不用造影剂可显示
无 金属起博器等
CT
单一 (X线吸收系数)
横断 快 低
敏感 有 要用造影剂 有 无
鼻咽癌的影像诊断方法
▪ MRI:信号强度
组织的弛豫时间
▪ T1值 ▪ T2值
软组织分辨率高 三维成像
▪ CT:CT值
说明某一组织密度高低 的程度,反应了器官或 组织对X线的吸收程度, 以HU(Hounsfield Unit)表示。
副≥7鼻cm窦,、锁海骨绵上窦,、固M眼定眶0或:、侵颞皮无下窝远、处颈椎转移
M1:有远处转移
鼻咽癌TNM分期
92福州会议推荐TNM标准
T/N
T1
T2
T3
T4
M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N0
Ⅰ
Ⅱ
Ⅲ
Ⅳa
Ⅳb
N1
Ⅱ
Ⅱ
Ⅲ
Ⅳa
Ⅳb
N2
Ⅲ
Ⅲ
Ⅲ
Ⅳa
Ⅳb
N3
Ⅳa
Ⅳa
Ⅳa
Ⅳa
Ⅳb
M1
Ⅳb
《鼻咽解剖-总论》PPT课件
04.04.2021 总论
腔内
A
超腔
颅底
淋巴结
13
鼻咽癌TNM分期
▪ 6thAJCC staging system for NPC
• Nx:区域淋巴结不能评价 • N0: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 N1:单侧淋巴结转移、直径小于6cm、锁骨上窝以上 • N2:双侧淋巴结转移、直径小于6cm、锁骨上窝以上 • N3:直径大于6cm和/或锁骨上窝淋巴结转移
▪ MRI:信号强度
• 组织的弛豫时间
▪ T1值 ▪ T2值
• 软组织分辨率高 • 三维成像
▪ CT:CT值
• 说明某一组织密度高低 的程度,反应了器官或 组织对X线的吸收程度, 以HU(Hounsfield Unit)表示。
• 骨破坏
04.04.2021 总论
腔内
A
超腔
颅底
淋巴结
5
CT:
04.04.2021 总论
04.04.2021 总论
腔内
A
超腔
颅底
淋巴结
10
鼻咽癌TNM分期
▪ 鼻咽癌的临床分期(92福州会议推荐TNM标准) • N0:未扪及肿大淋巴结 • N1:上颈部淋巴结直径<4cm,活动 • N2:下颈部淋巴结直径4~7cm • N3:锁骨上淋巴结直径>7cm,或固定,有皮肤浸润
• M0:无远处转移 • M1:有远处转移
▪ 周围脂肪间隙 ▪ 颅底骨质 ▪ 淋巴结检出
• 三维成像:
▪ 横断: ▪ 冠状 ▪ 矢状
04.04.2021 总论
腔内
A
超腔
颅底
淋巴结
9
鼻咽癌TNM分期
▪ 鼻咽癌的临床分期(92福州会议推荐TNM标准) • T1:局限于鼻咽腔内 • T2:局部浸润:鼻腔、口咽、茎突间隙、软腭、颈椎前软 组织、 颈动脉鞘区部分侵犯 • T3:颈动脉鞘区肿瘤占据,单一前组或后组颅神经损害,颅底、 翼突区、翼腭窝受侵 • T4:前、后组颅神经同时受损,副鼻窦、海绵窦、眼眶、颞下窝 和第1、2颈椎的直接侵犯
鼻咽部的CT解剖18426
2021/9/8
19
(一)扫描方式
轴 位 仰卧位,尽量保持左右对称 冠状位 了解肿瘤侵犯鼻咽顶壁及侧壁的厚度
及范围、颅底骨和翼板的破坏、蝶窦及海绵窦 的侵犯、颅脑的侵及等。
2021/9/8
20
平扫
5mm横断面连续扫描,上界在蝶骨结节平 面,下界一般为软腭平面。因常伴有颈部 淋巴结转移,故常规下界以达C3下缘为宜 。
翼腭窝 翼外肌 腭帆张肌 腭帆提肌
头长肌
2021/9/8
27
正常鼻咽部骨窗
颈静脉孔
眶下裂
骨性咽 鼓管
破裂孔
2021/9/8
舌下神经孔 翼上颌 卵圆孔 间隙
棘孔
颈动脉管
斜坡
28
2021/9/8
29
2021/9/8
30
(三)几个重要的自然孔道
1、圆孔
位于蝶骨大翼与体之间,翼腭窝外上方,眶上裂 内侧端的下方,前开口于翼腭窝的后壁上部,后 开口于颅中窝,其内有上颌神经及导静脉通过。
50
7、向外:翼上颌裂——颞下窝
2021/9/8
51
2021/9/8
7
①茎突前间隙
上:卵圆孔、棘孔、
蝶骨大翼。
下:扁桃体
内:咽隐窝
外:颞下窝
内容:上颌A、下牙槽
神经、舌神经、
耳颞神经。
2021/9/8
8
②茎突后间隙(颈动 脉间隙)
上对:颈静脉孔
内连:咽后间隙
外邻:茎突前间隙
内容:颈内A、V、Ⅸ、
Ⅹ、Ⅺ、Ⅻ对颅
神经、颈交感干、
2021/9/8 颈深上淋巴结。
神经、翼腭神经节。
2021/9/8
1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侧壁:腭扁桃体 咽侧索
后壁:淋巴滤泡
PPT交流学习
19
口咽腔层面
PPT交流学习
20
喉咽(下咽部)
自会厌软骨上缘以下部分,下止于环状软 骨下缘平面,连通食管,该处有环咽肌环 绕,前方为喉,两侧杓会厌皱襞的外下方 各有一深窝为梨状窝。两梨状窝之间,环 状软骨板后方有环后隙与食管入口相通, 当吞咽时梨状窝呈漏斗形张开,食物经环 后隙入食管。在舌根与会厌软骨之间的正 中有舌会厌韧带相连系。韧带两侧为会厌 谷,常为异物存留的部位。
PPT交流学习
8
鼻咽部正常影像解剖
横断面上鼻咽腔可呈方形、长方 形或梯形 侧壁由前下向后上:咽鼓管咽口、 咽鼓管圆枕及咽隐窝 冠状面鼻咽腔位于中线颅底下方, 咽鼓管咽口位于咽圆枕下方,上方为 咽隐窝,
矢状面鼻咽腔呈J型。
PPT交流学习
9
正常鼻咽腔横断面
正
长
方
方
形
形
梯 形
PPT交流学习
双 梯 形
10
5
轴位
冠状位
1、咽鼓管隆突 2、咽鼓管咽口 3、咽隐窝 4、翼内肌
束 5、咽旁间隙 6、头长肌 7、翼内板 8、翼外板 9、
颈内动脉 10、颈内静脉 11P、PT交会流学厌习 12、蝶窦
11
冠状和 矢状位
PPT交流学习
12
正常鼻咽部软组织窗
翼突内外侧板 咽鼓管咽口 圆枕 咽旁间隙 咽隐窝
翼腭窝 翼外肌 腭帆张肌 腭帆提肌
头长肌
PPT交流学习
13
正常鼻咽部骨窗
颈静脉孔
眶下裂
骨性咽 鼓管
破裂孔
舌下神经孔 翼上颌 卵圆孔 间隙
棘孔
颈动脉管
斜坡
PPT交流学习
14
鼻咽癌
鼻咽癌早期
鼻咽癌中晚期
PPT交流学习
15
上行侵入蝶窦翼腭窝
鼻咽癌颅底骨质破坏
PPT交流学习
16
右侧咽隐窝变浅(鼻咽癌)
PPT交流学习
17
口咽部(中咽)
鼻腔后方 软腭后上方 上自颅底 下至软腭下缘 顶后壁呈穹隆状 顶后壁粘膜下有丰富的淋
巴组织称咽扁桃体 (腺样体或增殖体)
PPT交流学习
3
咽的分部
依与鼻腔、口腔 和喉腔的毗邻关系, 咽部分成三部分:
鼻咽 口咽 喉咽
后壁分别平第C1~2、
第C2~3、第C3~6颈椎。
喉室
咽腔前壁后面观
PPT交流学习
声带
PPT交流学习
26
5)声门下区层面: 环状软骨
声门下区
PPT交流学习
27
声门型候癌CT
PPT交流学习
28
喉癌——声门下区型
PPT交流学习
29
谢谢大家!Biblioteka PPT交流学习30
为软腭游离缘平面至会厌上 缘部分,前方借咽峡(与 口腔相通,向下连通喉咽 部)。咽峡系悬雍垂和软 腭的游离缘、两侧由腭舌 弓及腭咽弓、下由舌背构 成。腭舌弓和腭咽弓间的 深窝称扁桃体窝,内有腭 扁桃体。咽峡的前下部为 舌根,上有舌扁桃体。
PPT交流学习
18
第C2~C3
前壁:咽峡
舌根
舌扁桃体
口腔顶盖为腭, 前2/3是硬腭,后1/3是软腭. 口腔下方为舌和口底部, 舌前2/3是舌体,后1/3是舌根.
PPT交流学习
21
喉入口
PPT交流学习
会厌谷
梨状窝 环后隙
22
会厌溪
喉部正常CT表现 1)会厌溪层面:
舌会厌正中襞 杓状会厌襞
PPT交流学习
23
2)梨状窝层面:
会厌前间隙 杓状会厌襞
舌骨 会厌软骨
梨状窝
PPT交流学习
24
3)假声带层面:
喉旁间隙
甲状软骨 假声带
PPT交流学习
25
4)真声带层面:
咽部CT影像解剖
PPT交流学习
1
咽部(鼻咽、口咽、喉咽)
咽是一漏斗形肌性管道,前后扁平, 位于1-6颈椎前方,为呼吸道和消 化道的共同通道。
上起自颅底部 下至第6颈椎平面和环状软骨下缘,
与食道相续。 按软腭、会厌游离缘的平面将咽部
分为鼻咽部、口咽部和喉咽部。
PPT交流学习
2
鼻咽部(上咽)
向后伸形成翼窝,内有翼 内肌、腭帆张肌,翼外板 外面附着翼外肌。
2、颞下窝 翼外板与下
颌骨升支之间,内含颞肌、 咀嚼肌、腮腺深叶及下颌 骨喙突等。
PPT交流学习
7
3、翼 腭 窝
顶为蝶骨大翼 前壁为上颌窦内后壁 后壁为翼突 内侧壁为腭骨垂直板 外壁及下壁开放 内容:上颌动脉、上颌
神经、翼腭神经节。
4
咽旁间隙
前外界:翼内肌 后外界:腮腺 内 界:腭肌 内 容:脂肪、小 涎腺、腮腺残余、 三叉神经、下颌支 等。
PPT交流学习
5
咽旁间隙移位提示
向外侧移位提示病变来自咽 粘膜 向内移位提示来自腮腺深叶 或嚼肌间隙 向前移位提示病变来自颈动 脉鞘
PPT交流学习
6
翼窝、颞下窝、翼腭窝
1、翼 窝 翼突内外板
后壁:淋巴滤泡
PPT交流学习
19
口咽腔层面
PPT交流学习
20
喉咽(下咽部)
自会厌软骨上缘以下部分,下止于环状软 骨下缘平面,连通食管,该处有环咽肌环 绕,前方为喉,两侧杓会厌皱襞的外下方 各有一深窝为梨状窝。两梨状窝之间,环 状软骨板后方有环后隙与食管入口相通, 当吞咽时梨状窝呈漏斗形张开,食物经环 后隙入食管。在舌根与会厌软骨之间的正 中有舌会厌韧带相连系。韧带两侧为会厌 谷,常为异物存留的部位。
PPT交流学习
8
鼻咽部正常影像解剖
横断面上鼻咽腔可呈方形、长方 形或梯形 侧壁由前下向后上:咽鼓管咽口、 咽鼓管圆枕及咽隐窝 冠状面鼻咽腔位于中线颅底下方, 咽鼓管咽口位于咽圆枕下方,上方为 咽隐窝,
矢状面鼻咽腔呈J型。
PPT交流学习
9
正常鼻咽腔横断面
正
长
方
方
形
形
梯 形
PPT交流学习
双 梯 形
10
5
轴位
冠状位
1、咽鼓管隆突 2、咽鼓管咽口 3、咽隐窝 4、翼内肌
束 5、咽旁间隙 6、头长肌 7、翼内板 8、翼外板 9、
颈内动脉 10、颈内静脉 11P、PT交会流学厌习 12、蝶窦
11
冠状和 矢状位
PPT交流学习
12
正常鼻咽部软组织窗
翼突内外侧板 咽鼓管咽口 圆枕 咽旁间隙 咽隐窝
翼腭窝 翼外肌 腭帆张肌 腭帆提肌
头长肌
PPT交流学习
13
正常鼻咽部骨窗
颈静脉孔
眶下裂
骨性咽 鼓管
破裂孔
舌下神经孔 翼上颌 卵圆孔 间隙
棘孔
颈动脉管
斜坡
PPT交流学习
14
鼻咽癌
鼻咽癌早期
鼻咽癌中晚期
PPT交流学习
15
上行侵入蝶窦翼腭窝
鼻咽癌颅底骨质破坏
PPT交流学习
16
右侧咽隐窝变浅(鼻咽癌)
PPT交流学习
17
口咽部(中咽)
鼻腔后方 软腭后上方 上自颅底 下至软腭下缘 顶后壁呈穹隆状 顶后壁粘膜下有丰富的淋
巴组织称咽扁桃体 (腺样体或增殖体)
PPT交流学习
3
咽的分部
依与鼻腔、口腔 和喉腔的毗邻关系, 咽部分成三部分:
鼻咽 口咽 喉咽
后壁分别平第C1~2、
第C2~3、第C3~6颈椎。
喉室
咽腔前壁后面观
PPT交流学习
声带
PPT交流学习
26
5)声门下区层面: 环状软骨
声门下区
PPT交流学习
27
声门型候癌CT
PPT交流学习
28
喉癌——声门下区型
PPT交流学习
29
谢谢大家!Biblioteka PPT交流学习30
为软腭游离缘平面至会厌上 缘部分,前方借咽峡(与 口腔相通,向下连通喉咽 部)。咽峡系悬雍垂和软 腭的游离缘、两侧由腭舌 弓及腭咽弓、下由舌背构 成。腭舌弓和腭咽弓间的 深窝称扁桃体窝,内有腭 扁桃体。咽峡的前下部为 舌根,上有舌扁桃体。
PPT交流学习
18
第C2~C3
前壁:咽峡
舌根
舌扁桃体
口腔顶盖为腭, 前2/3是硬腭,后1/3是软腭. 口腔下方为舌和口底部, 舌前2/3是舌体,后1/3是舌根.
PPT交流学习
21
喉入口
PPT交流学习
会厌谷
梨状窝 环后隙
22
会厌溪
喉部正常CT表现 1)会厌溪层面:
舌会厌正中襞 杓状会厌襞
PPT交流学习
23
2)梨状窝层面:
会厌前间隙 杓状会厌襞
舌骨 会厌软骨
梨状窝
PPT交流学习
24
3)假声带层面:
喉旁间隙
甲状软骨 假声带
PPT交流学习
25
4)真声带层面:
咽部CT影像解剖
PPT交流学习
1
咽部(鼻咽、口咽、喉咽)
咽是一漏斗形肌性管道,前后扁平, 位于1-6颈椎前方,为呼吸道和消 化道的共同通道。
上起自颅底部 下至第6颈椎平面和环状软骨下缘,
与食道相续。 按软腭、会厌游离缘的平面将咽部
分为鼻咽部、口咽部和喉咽部。
PPT交流学习
2
鼻咽部(上咽)
向后伸形成翼窝,内有翼 内肌、腭帆张肌,翼外板 外面附着翼外肌。
2、颞下窝 翼外板与下
颌骨升支之间,内含颞肌、 咀嚼肌、腮腺深叶及下颌 骨喙突等。
PPT交流学习
7
3、翼 腭 窝
顶为蝶骨大翼 前壁为上颌窦内后壁 后壁为翼突 内侧壁为腭骨垂直板 外壁及下壁开放 内容:上颌动脉、上颌
神经、翼腭神经节。
4
咽旁间隙
前外界:翼内肌 后外界:腮腺 内 界:腭肌 内 容:脂肪、小 涎腺、腮腺残余、 三叉神经、下颌支 等。
PPT交流学习
5
咽旁间隙移位提示
向外侧移位提示病变来自咽 粘膜 向内移位提示来自腮腺深叶 或嚼肌间隙 向前移位提示病变来自颈动 脉鞘
PPT交流学习
6
翼窝、颞下窝、翼腭窝
1、翼 窝 翼突内外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