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壳山核桃栽培技术(一)

合集下载

薄壳山核桃生态高效栽培技术

薄壳山核桃生态高效栽培技术

科技在线KEJIZAIXIAN浙江林业薄壳山核桃生态高效栽培技术薄壳山核桃是世界性干果和木本油料树种,高产优质高效,盛果期林分亩产值超8000元,是浙江省退耕还林、平原绿化和种植结构调整的首选树种。

2019年,浙江省薄壳山核桃种植面积约3万亩。

推广良种泡尼(Pawnee)(浙R-ETS-CI-012-2015)雄先熟型,坚果椭圆形,果壳薄,易于取仁,单籽重10.85克,出仁率58.56%;威斯顿(Western)(浙R-ETS-CI-007-2016)雌先熟型,坚果椭圆形,果壳薄,易于取仁,单籽重11.73克,出仁率59.85%;特贾斯(Tejas)(浙R-ETS-CI-011-2015)雌先熟型,坚果长椭圆形,易脱壳,单籽重12.23克,出仁率42.73%;肖肖尼(Shoshoni)(浙R-ETS-CI-010-2015)雌先熟型,坚果短椭圆形,易脱壳,种仁风味香甜,单籽重10.77克,出仁率49.67%;YLJ023号(浙S-SV-CI-005-2006)雌先熟型,坚果椭圆形,易脱壳,单籽重8.87克,出仁率64%;YLJ042号(浙S-SV-CI-006-2006)雌先熟型,坚果椭圆形,易脱壳,单籽重7.37克,出仁率59%;YLC21(浙R-SC-CI-012-2011)雌先熟型,坚果椭圆形,壳薄,取仁容易,果仁色美味香,无涩味,松脆,单籽重8.03克,出仁率44.8%;YLC29(浙R-SC-CI-013-2011)雄先熟型,坚果卵形,壳薄,取仁容易,果仁色美味香,无涩味,松脆,单籽重5.87克,出仁率53.7%;YLC35(浙R-SC-CI-014-2011)雄先熟型,壳薄,取仁容易,果仁色美味香,无涩味,松脆,平均单籽重10.31克,出仁率50.2%。

种植范围适合浙江省退耕还林、平原绿化和种植结构调整区域推广应用。

土壤要求:pH4.5—6.5的壤土或沙壤土;土层深度大于80厘米。

环境要求:海拔20—600米的平原、山地缓坡或四旁;缓坡地,坡度整体不高于10度;海拔500米以上要求光照充分。

薄壳山核桃果用林产业发展思考及栽培关键技术

薄壳山核桃果用林产业发展思考及栽培关键技术

薄壳山核桃果用林产业发展思考及栽培关键技术
薄壳山核桃果用林产业的发展思考及栽培关键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市场调研和产品定位:了解目前市场上对薄壳山核桃果的需求情况,并确定自己的产品定位,确定种植的规模和品种选择等。

2. 土壤改良和施肥技术:薄壳山核桃果的栽培需要选择肥沃的土壤,并进行土壤改良,提高土壤肥力。

在栽培过程中,合理施肥,根据幼苗和成树期的不同需求进行合理的施肥,确保树木生长和果实质量。

3. 树木管理技术:包括修剪树冠、疏花疏果、病虫害防治、水分管理等。

合理修剪树冠,促进光照和空气流通,提高果树的生长速度和果实质量。

疏花疏果可以调控果树的营养平衡,增加果实的品质和产量。

4. 水资源管理技术:薄壳山核桃果树在生长过程中需要适当的水分供应。

合理安排灌溉,掌握适宜的灌水量和灌溉频率,避免因水分过多或过少引起的问题。

5. 病虫害防治技术:薄壳山核桃果树常见的病虫害有根腐病、白粉病、蚜虫等。

合理选择病虫害防治方法,如合理选择药剂,做好防治措施,确保果树的健康生长和产量。

6. 市场运营和品牌建设:栽培薄壳山核桃果不仅需要重视技术,还需要重视市场运营和品牌建设。

通过合理的市场推广和品牌
建设,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总之,薄壳山核桃果用林的发展需要综合考虑市场需求、栽培技术、水资源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因素,并结合市场运营和品牌建设,推动产业的健康发展。

薄壳山核桃丰产栽培技术

薄壳山核桃丰产栽培技术

薄壳山核桃丰产栽培技术薄壳山核桃是近年来新引进的一种高质量优质核桃品种,因为其果壳极其薄,所以受到了很多果农的追捧。

薄壳山核桃的品质非常优良,口感鲜美,果仁大而有营养,深受消费者的青睐。

本文主要介绍薄壳山核桃的丰产栽培技术,希望能够对果农朋友们有所帮助。

一、选地育苗薄壳山核桃生长适宜的环境是土壤肥沃,排水良好,并且有很好的阳光照射。

在选择地块时,应该选择海拔低于1500米的平缓丘陵地带,同时要保证土层深厚,排水良好。

经过精心的翻耕和整地,能够为薄壳山核桃的生长提供优良的土壤环境。

在育苗方面,选择优质的种子,并在春季或秋季进行播种,保证避免极端温度出现的情况。

留意及时除草和浇水,保证幼苗的健康生长。

二、合理施肥在薄壳山核桃种植过程中,合理施肥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来说,新栽种植的薄壳山核桃首要需要施入有机肥,并且要注意时机的选择。

早春或秋季是最佳的施肥时间,这能够为薄壳山核桃的生长提供有力的支持。

树干周围一段距离内形成的肥膜,能够促进薄壳山核桃的生长,提高产量和果实品质。

三、合理修枝修枝是保证薄壳山核桃生长的关键,特别是在成树之后。

修枝应该根据树木的生长状况和生理特点,根据不同的学名将枝干进行相应的修剪,保证主干直描顶端,枝条生长充足。

此外,为了促进果实的形成和发展,还应该进行适当的疏花和疏果操作,保证单树落果数量和果实大小的平衡,达到最佳的生产效益。

对于老树,也应该进行适当的修枝和美化整形,防止树冠生长过于杂乱,影响树体健康和果实品质。

四、防治病虫害总之,薄壳山核桃栽培是一个全面的、科学的过程,在生长中需要注意各个方面的操作。

以充足的阳光和营养、合理的施肥、修枝方式和及时的病虫害防治,促进薄壳山核桃的快速成长,给果农带来丰厚的收益。

薄壳山核桃良种引进及丰产栽培技术

薄壳山核桃良种引进及丰产栽培技术

薄壳山核桃良种引进及丰产栽培技术1立地条件薄壳山核桃为喜光速生树种,适宜土层深厚的中性或微碱性沙壤土。

栽培时应选择在土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并有一定保水能力且光照充足的地块。

土壤含水量25%时最适宜薄壳山核桃生长,当土壤缺水时树木通过落果和缓慢生长来维持生存,当土壤太湿时根系将会死亡,贫瘠的土壤也可能导致苗木死亡;同时,由于薄壳山核桃为深根性树种,根系生长需要至少90Cm的土层,地下水位低于1m,浅土层不能提供足够根系生长的空间,因此不能在浅土层进行栽培,薄壳山核桃在肥水充足的情况下生长量能显著提高。

另外,由于薄壳山核桃对土壤的通透性要求较高,因此植树时离道路和基础工事至少4,m以上;薄壳山核桃是阳性树种,株行距应至少在8m以上。

目前栽植薄壳山核桃大多为果用林,对土壤选择十分重要,土地必须较平坦,便于耕作和采收,薄壳山核桃为深根性树种,土层厚度最好在IOOCm以上,排水和通透性良好,土壤肥沃。

山地栽培须选阳坡,坡度20。

以下。

地下水位高,底土为硬质、重黏土、黑疆土不适宜栽植。

苗圃地的整理也很重要,雨水较多的地区,一般在冬季前深翻,冬后浅耕,雨水较少地区应在头年雨季前深翻整地,以便能积蓄较多水份。

整地包括翻耕、耙地、平整、镇压,应深耕细整,清除草根、石块,地平土碎。

秋冬翻耕深度25Cm以上,春季翻耕深度20Cm以上。

坡度15。

以下的缓坡地、平原可采用全垦整地。

坡度15。

以上的山地宜沿水平方向带状整地,带宽3m,带间留生草带。

垦复深度须达30Cm以上。

因薄壳山核桃栽植密度小,采用穴状整地最好。

定植穴长宽各为80cm,深60Cm以上,挖穴时表土与底土分开堆放。

每穴施入腐熟有机肥(农家肥)25kg,分两次施入,一层肥一层土,稍加踩踏,总高度应低于30Cmo然后用表土回填,直至高出地面15~20cm°表土层再拌入钙镁O.5kg o2.水肥管理结合整地施基肥,每亩用饼肥150~200kg,酸性土壤加施未淋过雨的石灰15~20kg,圃地是石灰岩的地方,再加施磷肥20kg。

薄壳山核桃简介

薄壳山核桃简介

四、薄壳山核桃栽培的关键技术
(一)、选择适于本省栽培的优良品种与品种搭配 (二)、立地条件的选择 (三)、栽植时期与密度 (四)、整地与栽植 (五)、良种嫁接苗繁殖
(一)、选择适于本省栽培的优良品种与品种搭配
薄壳山核桃为雌雄同株授粉果树,同一植株上雌花与雄 花一般不同时开放,故要求不同品种植株间进行授粉以 获得丰产。安徽南北跨5个纬度,气候复杂,品种栽植时 在考虑品种区域性的同时,还应合理搭配。适合安徽栽 培的主要品种有威斯顿、波尼、马汉、茅山1号、黄薄1 号等。作为果用林栽培时,选择3~5个最适品种重点发 展,再选择1~2个授粉品种,按5~8:1的比例,呈带状 或叉状配置,建议淮北地区品种搭配以波尼+威斯顿为主, 搭配茅山1号或河南省审定的“友谊2号”为授粉树;江 淮之间及沿江平原以波尼+威斯顿+马汉为主,配以茅山 1号或黄薄1号为授粉树;皖南山区及大别山区以上品种 可全选。
作为果用林对土壤选择是十分重要,土地必须较平坦, 便于耕作和采收,薄壳山核桃为深根性树种,土层厚 度至少80cm深以上,最好在100cm以上,排水和通透 性良好,表土肥沃。山地栽培须选阳坡,坡度20°以 下。凡地下水位高,底土为硬质、重黏土、黑疆土不 适宜栽植。
(三)、栽植时期与密度
落叶后至萌芽前,具体时间视土壤墒情决定,必须 等下过透雨,定植穴内的回填土自然下沉后进行。 我省栽植时期以早春2~3月中旬为宜。
(三)、在安徽生产现状
近几年来省林业厅组织了有关专家对安徽周边省区薄壳山核 桃生产情况进行考察调研,结果表明,薄壳山核桃在河南、 江苏、浙江、江西等省区具有良好的适应性,从果园种植到 林网、四旁绿化栽培均可见到生长与结果好的情况。
安徽省内从南至北均可见到几十年生的实生繁殖的大树,不 仅长势旺,而且结果好。如黄山市林科所76年栽的实生大树, 现胸径达70cm,高20m以上,每年结果几十公斤,最高年产 果130kg,收入1万多元,近几年营建的良种采穗圃,有些品 种嫁接后第2年开花结果。安徽农业大学在合肥引种原产地优 良品种家系栽植面积15亩,今年12年生的90%植株开始结果, 部分单株产籽达10kg以上。

薄壳山核桃良种果材兼用丰产技术

薄壳山核桃良种果材兼用丰产技术

一、薄壳山核桃基础知识(一)薄壳山核桃概述薄壳山核桃[Caryaillinoen6Wangnh)k.Koch.],又名美国山核桃、长山核桃,系胡桃科、山核桃属中的一个种,原产美国和墨西哥,其用途广、受益期长(50a〜70a)、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明显,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油料干果树种之一。

薄壳山核桃的天然分布以密西西比河流以及其东、西两面支流的河谷地带为主,适用种植区域范围很广。

目前,薄壳山核桃受到很多国家重视,各国开始系统的引种试验,将逐步进行产业化发展。

薄壳山核桃由于其独特的生物学习性,在我国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和暖温带气候有很好的适应性,因而在中国核桃(Julansregia)、铁核桃(Julanssigllata)不宜栽培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受到极大重视和广泛引种栽培,尤其是江苏、浙江、江西、安徽等省引种栽培甚多。

1、我国薄壳山核桃栽培现状薄壳山核桃在我国引种栽培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我国在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广东、广西、海南、云南、贵州、四川、湖南、湖北、河南、陕西、山东、河北、上海、重庆和北京等20多个省份都开展了薄壳山核桃引种栽培。

我国薄壳山核桃分布范围在北纬24° ~40°,主要以浙江、江苏和云南三省较为集中。

我国现有薄壳山核桃资源约7万株,主要以30年生以上的大树为主,多曾零星分布。

我国选育和栽培的品种约20个,其种植面积在15万亩以上,全国年产量约20吨以上,其产量还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目前我国正处于薄壳山核桃发展起步阶段,加上江苏省已将薄壳山核桃列为我省发展的重要经济林作物之一,距离其产业化发展指日可待。

2、薄壳山核桃的经济价值薄壳山核桃果壳薄易剥,出仁率高,种仁可食率高,味香甜可口,无色味,营养丰富,其果实主要三方面经济价值。

在营养价值方面:由于其油脂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且油脂中不含胆固醇,常食用有利于降低血脂中的胆固醇,减少胆固醇在血管壁上的沉积,防止血管硬化、血压增高,大大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和人体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有利于人体健康,可防衰老,并具有健脾胃和预防前列腺癌的作用。

苏北沿海地区美国薄壳山核桃栽培技术

苏北沿海地区美国薄壳山核桃栽培技术

园林园艺YUANLINYUANYI苏北沿海地区美国薄壳山核桃栽培技术沈树祥 蒋 琳 陆志坚美国薄壳山核桃又名薄壳山核桃或长山核桃,为胡桃科山核桃属落叶乔木。

大丰林场自2015年开始引种并推广种植美国薄壳山核桃近千亩,目前长势良好。

薄壳山核桃在国内规模栽培近几年才刚刚起步,标准化果园栽培管理规范还在探索中,本文以大丰林场标准化果园及技术体系建设剖析如下:1 引种地概况1.1 地理位置盐城市大丰区林场地处黄海之滨,位于北纬32°56′~33°36′,东经120°13′~120°56′的江苏苏北平原。

1.2 气候条件大丰区属于亚热带与暖湿带的过渡地带,四季分明,气温适中,雨量充沛,适宜喜湿作物的生长。

年平均气温14.1℃,无霜期213天,常年降水量1042.2毫米,日照2238.9小时。

平均风速3.5米/秒。

1.3 土壤状况土地为海势东迁形成,土壤是江淮、黄淮的冲积物在海中不断沉积而成,称之为滨海盐土。

建场后,经过综合改土措施,大部分土地的耕作层的含盐量已降至千分之一以下,基本脱盐,为林木生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 播种育苗在大丰林场主要采用大棚营养钵育苗,培育优质大钵壮苗,提高移栽成活率和减短缓苗期。

2.1 品种选择在品种选择上根据本场气候情况并借鉴气候情况相仿的邻近地区经验,目前本场从南京林业大学及南京中山植物园引进优良品系有:波尼、威斯顿、马罕、金华、钟山二五、黄山同、干赖3号等9个品种,选择波尼、马罕、威斯顿、金华号四个主栽品种。

2.2 种子处理采用湿沙层积法:播种育苗前的种子则经水选后进行湿沙(湿度要求手握成团,松开即散)层积贮藏。

沙藏过程中经常检查,保持湿润通气,防止种子霉烂。

一般处理时间为60~90天。

沙藏时间从种子收获后的12月至翌年3月。

2.3 容器育苗营养钵容器育苗是本场当前林业育苗中最为常用方法之一。

2.3.1 容器选择:选用清洁卫生、底部透明的无纺布容器,保证树苗刚入地就会生根。

薄壳山核桃丰产栽培技术

薄壳山核桃丰产栽培技术

薄壳山核桃丰产栽培技术薄壳山核桃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水果,深受人们喜爱。

它既可以食用,又可以制作各种美味佳肴,因此备受消费者的喜爱。

薄壳山核桃的丰产栽培技术对于核桃的产量和品质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一下薄壳山核桃的丰产栽培技术。

一、土壤选择薄壳山核桃对土壤的要求并不是很高,但最好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的地方。

薄壳山核桃对pH值的要求在6.5-7.5之间,较适宜于中性土壤。

在种植薄壳山核桃之前,可以在土地上施入大量的腐熟有机肥,同时也可以施入适量的磷、钾和微量元素,这样可以为薄壳山核桃的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

二、品种选择薄壳山核桃的品种繁多,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状况选择适宜的品种进行种植。

一般来说,薄壳山核桃的品种应该具有抗逆性强、产量高和品质好等特点。

常见的薄壳山核桃品种有巴东利、嘉乐核等,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三、育苗薄壳山核桃的育苗一般采用嫁接的方式进行。

选用病虫害少的优良母树作为接穗源,用良种杂交繁育出来的优良砧木作为砧木,进行嫁接。

在育苗过程中,要注意保持苗木的湿润,适度施入有机肥,定期浇水和松土,促进苗木的生长。

四、管理1. 浇水管理:薄壳山核桃生长季节需要充足的水分,特别是在开花结果期间,要保持土壤湿润。

而在果实成熟期,要适当减少水分,以提高果实的品质和口感。

2. 施肥管理:一般在春季开始,每年进行一次基肥和追肥。

基肥以腐熟有机肥为主,追肥以磷、钾肥为主,适量施入氮、磷、钾等元素,可以促进薄壳山核桃的生长和结果。

3. 病虫害防治:薄壳山核桃常见的病虫害有核桃小绿叶蚜、核桃根颈腐烂病、核桃褐斑病等。

要定期巡视果园,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减少病虫害对薄壳山核桃的危害。

4. 修剪整枝:薄壳山核桃在结果期需要进行修剪整枝,保持树冠的通风透光,有利于果实的生长和成熟。

五、采摘储存薄壳山核桃采摘时间一般在9月中旬至10月上旬,要在核桃成熟时及时采摘,以保证果实的口感和品质。

主要经济林树种培育技术――薄壳山核桃

主要经济林树种培育技术――薄壳山核桃

主要经济林树种培育技术――薄壳山核桃一、经济特性及开发前景薄壳山核桃又名长山核桃、美国山核桃。

为落叶大乔木,树高可达55米,胸径2.5米。

树皮灰褐色,粗糙,浅纵裂、纵裂或块裂。

枝有坚实髓,奇数羽状复叶,叶缘有锯点或粗锯齿。

花单性,雌雄同株,无花瓣。

雌花为穗状花序。

花期4~5月,风媒。

坚果外被四棱的总苞,外果皮薄,裂成4瓣,10月上旬至11月上旬成熟,成熟后随缝合线开裂,自行脱落。

果实长圆形或卵形,果壳薄而光滑,呈灰褐色。

单果平均重2.3~10克,长约2~4.8厘米,径1.4~2.8厘米。

薄壳山核桃为速生珍贵用材和优良坚果及油料树种。

实生树13~15年进入结果期;嫁接树5~6年可开花结果,20~30年进入盛果期,结果寿命可达80~100年。

木材结构细密,力学强度高,材质优良,纹理变化丰富、色泽美观典雅,是家具、胶合板及工艺品的上等用材;种壳粉末也是高级的抛光材料。

薄壳山核桃果形优美,果大壳薄,取仁容易,出仁率50%~70%,每亩产量100~150公斤。

果仁无涩味,每百克果仁平均含蛋白质12.1克,脂肪70.7克,碳水化合物12.2克;氨基酸含量高,富含维生素B1和B2,营养丰富;可生食、炒食或制成糕点及榨油用,是制作馅饼、三明治、沙拉、蛋糕、汤、点心和冰淇淋等西式点心的主要原料。

油的主要成分是不饱和酸,其中油酸为75.1%~76.1%,亚油酸17.4%~20.0%,是理想的保健食品或食品添加剂。

果还具有收敛止血的功效,对治疗消化不良、肝炎、流感发烧、妇女白带增多、疟疾及胃病均有一定疗效。

长期食用有乌发、防秃、补肾、健脑等功效。

核桃油常用于制药和化妆品生产。

薄壳山核桃树体高大直立,树形美观,很少感染病虫害,是庭院美化和城市绿化的优良树种。

美国的许多庄园、公园、学校、农场和教堂等处都可见到薄壳山核桃的美丽身影。

我国南京市也有树龄约80年的成片行道树,绿化美化效果相当好。

二、适生环境(一)适生环境薄壳山核桃原产美国和墨西哥。

薄壳山核桃栽培技术

薄壳山核桃栽培技术

薄壳山核桃栽培技术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需求的增加,核桃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的坚果,备受人们的青睐。

在核桃的品种中,薄壳山核桃因其特殊的品质和口感而备受喜爱。

本文将介绍薄壳山核桃的栽培技术,帮助您成功种植出丰富的薄壳山核桃。

1. 地理条件选择薄壳山核桃对光照和气候要求较高。

选择种植地时,应选择阳光充足、温暖潮湿的地区。

同时,要避免选择积水区域和寒冷地带,这些地区不利于薄壳山核桃的生长。

2. 土壤准备薄壳山核桃喜欢肥沃的土壤,具有良好的排水性。

在种植前,应对土壤进行充分的准备。

首先清除杂草和病虫害,接着进行耕翻,松土。

可以对土壤进行化验,调整土壤酸碱度和养分含量,以便满足薄壳山核桃的生长需求。

3. 栽培方式选择薄壳山核桃在栽培方式上有两种选择:播种和移栽。

播种是将薄壳山核桃的种子直接撒播在准备好的土壤上。

但这种方式需要较长的生长周期,且常常会出现种苗长势不均匀的情况。

移栽是将薄壳山核桃的幼苗移植到准备好的土壤中。

这种方式相对较繁琐,但可以确保种植的薄壳山核桃的品质和一致性。

4. 种植管理薄壳山核桃在生长期需要进行合理的管理,以确保其良好的生长和产量。

4.1 浇水:在生长期间要保证薄壳山核桃的充足的水分供应。

特别是在干旱时期,要注意增加浇水量。

4.2 施肥:薄壳山核桃对养分的需求较高,要合理施肥。

在栽植初期,可以施用有机肥或复合肥,以提供充足的养分。

随着生长阶段的变化,根据生长季节来施用适当的氮、磷、钾等肥料。

4.3 病虫害防治:定期巡视核桃树,及时发现病虫害的症状。

可采取合适的农药进行防治,以保护薄壳山核桃的健康生长。

5. 预防措施5.1 冬季保暖:薄壳山核桃耐寒能力较弱,容易受到寒冷气候的影响。

在冬季来临前,可以在树木周围覆盖秸秆或草坪等保温材料,减少寒冷对薄壳山核桃的伤害。

5.2 病虫害防治:进行定期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及时清除病虫害源,减少影响。

6. 收获和贮藏薄壳山核桃的收获期一般在秋季。

当果实外壳开始裂开时,即可进行收获。

薄壳山核桃果材兼用林建立技术

薄壳山核桃果材兼用林建立技术

薄壳山核桃果材兼用林建立技术薄壳山核桃是一种优质的果品,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医疗保健功效,被广泛种植于中国的各个地区。

由于薄壳山核桃果壳较薄,果仁较小,采摘和处理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如何利用好薄壳山核桃的果壳和果材,成为了种植户和相关研究人员所面临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薄壳山核桃果材兼用林建立技术应运而生。

本文将结合专家的观点,探讨薄壳山核桃果材兼用林的建立技术,希望能够为相关领域的人士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我们需要了解薄壳山核桃的特点和价值。

薄壳山核桃是一种罕见的核桃品种,果实的果壳薄而饱满,果肉柔软细腻,味道鲜美,并且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

薄壳山核桃被誉为“山中之果王”,深受人们喜爱。

但与此薄壳山核桃的果壳较薄,果仁较小,采摘、加工和利用上存在较大的困难。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专家们提出了薄壳山核桃果材兼用林的建立技术。

所谓果材兼用林,就是在薄壳山核桃的种植园中,通过合理的规划和布局,种植适合进行林木经济价值化利用的树种,如油茶、核桃、榛子等,以达到多种树种共生共生,资源互补的效果。

这种模式既能够提高薄壳山核桃果实的产量和质量,又可以充分利用果壳和果材资源,实现全面利用,提升经济效益。

具体来说,薄壳山核桃果材兼用林的建立技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树种选择在薄壳山核桃的种植园中,要选择适合进行林木经济价值化利用的树种,比如油茶、核桃、榛子等。

这些树种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能够促进土壤改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为薄壳山核桃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

与此这些树种也具有丰富的果实和果材资源,可以为种植户带来额外的经济收益。

三、合理栽培在薄壳山核桃的种植园中,要进行合理的栽培管理,保持每种树种的生长状态和品质。

要加强肥料施用和灌溉管理,保证各种树种的正常生长;要定期进行病虫害防治,保证果实的品质和产量;要进行适时的修剪和整枝,保证每种树种的枝条和叶片的通透性,提高果实和果材的产量和品质。

薄壳山核桃栽培技术.doc

薄壳山核桃栽培技术.doc

薄壳山核桃栽培技术薄壳山核桃,为胡桃科山核桃属落叶乔木,原产美国和墨西哥,是世界上重要的干果树种之一。

薄壳山核桃坚果壳薄,营养丰富,保健价值高,品质优于本地核桃,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薄壳山核桃栽培技术。

薄壳山核桃栽培技术:一、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喜温暖湿润气候,年平均温度15.2℃为宜,能耐最高温度为41.7℃,较耐寒,-15℃也不受冻害。

但花期遇低温会影响开花授粉和花的发育。

薄壳山核桃需要较多水分,一年中不同物侯期对水分要求不同。

一般在开花前春梢生长期要求适量雨水,4月下旬至5月中旬开花期,忌连续阴雨,6~9月为果实和裸芽发育时期,要求雨量充足而均匀。

对光照不太苛求。

幼年期要求阴凉环境,因此,山核桃育苗须人工遮荫。

成年树在向阳干瘠的阳坡,生长不良。

土壤以疏松而富含腐殖质的石灰片岩风化而成的砾质壤土为宜,以石灰岩上发育的油黑土、黄泥土及沙岩、板岩、页岩上发育的黄泥土为最好。

红壤、沙土不适宜山核桃生长。

二、栽植应选择土层深厚、疏松、水源充足、背风向阳的地块种植。

株行距4m×5m~7m×8m为宜。

定植穴要求直径1~1.5m,深1~1.2m;表土与心土分开放,先在坑底放一层秸秆,覆表土至20cm;放入有机肥50kg、甲敌粉20g、过磷酸钙500g,并与土拌匀。

在12月~1月植苗。

定植后,固好树盘,浇足定根水。

也可直播营造果林。

播种时间在冬季10月至翌年3月,除冰冻天气外,均可进行。

移植时,近距离的最好能带土球,远运时,苗木掘起后将根立刻沾上泥浆,能起保护作用。

三、整形修剪早期修剪宜轻,适当多留主枝,使其早结果。

修剪时要做到使树冠内膛通风透光,早期树冠上部枝梢应尽量保留,树冠下部可逐步进行疏剪,必要时可锯去过密大枝。

锯口必须削平,并涂布保护剂,以防腐烂。

山核桃树进入衰老期后,可将树冠发生更新枝处以上部位全部锯去,培养已萌发的更新枝,将衰老树冠主枝枯死的部分全部剪去。

在进行截枝更新的同时,最好结合深翻和施肥。

薄壳山核桃丰产栽培技术

薄壳山核桃丰产栽培技术

作者简介何俊红(1974—),女,安徽桐城人,工程师,从事林业技术推广服务工作。

收稿日期2023-11-29薄壳山核桃丰产栽培技术何俊红(桐城市林业局青草林业站,安徽桐城231400)摘要本文结合薄壳山核桃栽培实际,对薄壳山核桃发展现状进行总结,介绍了薄壳山核桃丰产栽培技术,包括栽植地选择、造林地整理、品种选择、栽植造林和栽植后管理等,为薄壳山核桃丰产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薄壳山核桃;丰产栽培技术;授粉树中图分类号S6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731(2024)04-0032-04薄壳山核桃是优良的果材兼用树种,又被称为长山核桃,主要种植分布区域为25°~40°N 、87°~102°E [1-3]。

我国薄壳山核桃目前广泛种植于安徽、湖南、江苏、云南、浙江、江西、湖北和河南等地。

薄壳山核桃果实壳薄、易剥,出仁率达50%~70%,果仁肉质肥厚细嫩、清香可口,蛋白质、维生素B 1和维生素B 2等含量丰富,营养价值高,深受消费者喜爱,有较好的发展前景[4-5]。

桐城市地处安徽中部地区,有着丰富的山地资源,自然条件和立地条件均适合薄壳山核桃的种植。

本研究结合实际,对该地区薄壳山核桃种植现状及丰产栽培技术要点进行总结,介绍栽植地选择、造林地整理、品种选择、造林过程和栽植后管理等,为薄壳山核桃的丰产栽培提供参考。

1薄壳山核桃种植现状该市大力发展薄壳山核桃的种植,促进农民增收[6-7]。

薄壳山核桃产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种植模式由零散分布逐渐转变为集中规模化种植,建园的苗木也由实生苗逐渐过渡为良种栽植[8-10]。

截至2022年底,该市薄壳山核桃种植面积超过了666.67hm 2,年产量达25.9万kg ,薄壳山核桃年产值在1500万元左右。

2薄壳山核桃丰产栽培技术2.1栽植地选择薄壳山核桃不仅可以作为绿化树种单植,也可作为果材兼用林或者果用林成片栽植[11-13]。

薄壳山核桃营造林技术规程

薄壳山核桃营造林技术规程

薄壳山核桃营造林技术规程薄壳山核桃是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因此对其营造林进行规范化管理对于保护和发展薄壳山核桃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本规程旨在制定薄壳山核桃营造林的技术规范,为薄壳山核桃的规范化种植提供指导,确保薄壳山核桃的生长和产量,提高其市场竞争力。

二、区域选择薄壳山核桃生长适宜的区域为海拔在1000米至1500米,年均温度在14℃至16℃,年降水量在800毫米至1200毫米,且土壤深厚,排水良好的地区。

三、选种选地1. 选种:选择肉质饱满、果仁丰满、果壳薄而坚硬、果仁易于取出、病虫害抗性强的薄壳山核桃优良品种。

2. 选地:选择坡度在15度以下的地形地貌,土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同时避免过度伐木或过度开垦的土地。

四、土壤处理和施肥1. 土壤处理:在营造林前进行土壤松耕,去除杂草和根系,并适当施入有机肥料,以提高土壤肥力。

2. 施肥:在营造林前2-3年间,施入腐熟有机肥料,补充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同时根据土壤化验结果进行准确施肥,以保证薄壳山核桃的正常生长。

五、苗木选植和管理1. 苗木选植:选择健壮、无病虫害、生长良好的薄壳山核桃苗木进行选植,根据地形地貌和土壤类型选用适合的苗木品种。

2. 苗木管理:定期修剪树冠,保持根部湿润,及时除草、施肥和喷洒杀虫剂,以确保苗木健康生长。

六、病虫害防治1. 病害防治:定期巡视,及时发现并清除病变叶片和枯枝,避免病害扩散。

常用的病害防治方法有药浴、喷洒药剂等。

2. 虫害防治:定期喷洒杀虫剂,避免薄壳山核桃被害虫侵害,常用的杀虫剂有敌敌畏、马拉硫磷等。

七、管理和养护1. 管理:定期清除落叶、树枝和枯草等,保持营造林区域的整洁干净;定期巡视,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2. 养护:用树皮或稻草保护幼树,防止太阳直射或冻害;保持幼树周围湿润,避免干旱。

八、收获和加工1. 收获:薄壳山核桃一般在9月至10月份成熟,果实呈现黄色,果壳变薄,可用手摇或树梢摇动来采摘。

《薄壳山核桃栽培技术规程》

《薄壳山核桃栽培技术规程》

《薄壳山核桃栽培技术规程》薄壳山核桃是一种优质的坚果食品,其栽培技术对于保证核桃产量和品质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薄壳山核桃栽培技术规程》。

一、选地1.选择土质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避开高海拔地区和沼泽地。

2.土壤pH值在6.5-7.5之间,富含有机质,土层深厚。

二、选择品种1.选择符合当地生态环境和产量需求的薄壳山核桃品种。

2.考虑抗病虫害能力较强的品种。

三、繁殖与育苗1.采用嫁接法繁殖薄壳山核桃,选择优良的砧木和接穗。

2.注意繁殖时机,一般选择春季进行嫁接。

3.育苗阶段,保持适宜温度和湿度,注意防治病虫害。

四、田间管理1.土壤测土配方,合理施肥。

2.核桃树苗移栽后及时修剪枝干,疏除杂草,保持树周清洁。

3.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避免过湿或过干的情况。

4.定期进行病虫害防治,及时发现并处理病虫害。

5.适时进行疏果,保持树枝通风透光,促进果实生长。

五、管理技巧1.核桃树生长初期,进行补水和补肥,培养强壮的根系。

2.定期修剪树冠,促进光照和通风。

3.应用适量的有机肥料,提高土壤肥力。

4.合理的灌溉制度,要根据土壤湿度和气候条件调整灌溉量。

六、病虫害防治1.定期监测病虫害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2.对常见的核桃病虫害,使用合适的农药进行喷洒或涂抹。

3.合理采用生物防治方法,如利用天敌昆虫控制害虫种群。

4.加强树冠清理和冬季病虫害的预防。

七、采摘与储藏1.在核桃果实成熟但未完全干透时进行采摘,避免果实脱落。

2.采用合适的工具采摘核桃,保护果实的完整性。

3.采摘后,及时对果实进行晾晒,提高果实干燥度。

4.储藏时,选择通风良好的环境,避免果实受潮变质。

总结:《薄壳山核桃栽培技术规程》详细介绍了薄壳山核桃的选地、选择品种、繁殖与育苗、田间管理、管理技巧、病虫害防治、采摘与储藏等方面的内容,对于保证核桃的产量和质量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薄皮核桃应如何种植

薄皮核桃应如何种植

薄皮核桃应如何种植薄皮核桃应如何种植一、栽培技术:1、栽植时间:核桃适宜在温暖、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沙壤和黑壤土上生长,宜在阳坡和背风处栽植。

在荒山丘陵地区发展核桃,应先修梯田,挖大鱼鳞坑,做好水土保持。

定植时间,春季在土壤解冻后早栽,秋季定植在落叶后土壤封冻后早栽,秋季定植在落叶后土壤封冻前,在春季干旱地区,秋栽又比春栽成活率高。

翌春发芽早,生长健壮。

秋栽苗要培土防止苗木抽干。

方法:把苗干弯成弓形固定、培土,以不露树干为主。

第二年春,破土扶直树干。

2、栽植方法:核桃苗木主根很长,挖坑深宽各0.8—1米,先将表土和基肥填入坑底,距坑口地表20厘米左右。

栽植时,把浸泡好的根系充分吸水的苗木用剪子修一下根后,垂直放入坑中,根系向四周舒展,然后填土踏实,与地面平齐为止,再灌透水、封土。

二、整形修剪:为使核桃提早结果、丰产、稳产、合理整形修剪是一项很重要的栽培技术。

核桃的修剪时期与一般的果树不同,在果实采取后,叶未变黄前进行,在华北地区以“白露”至“寒露”间修剪最好。

这时候修剪,气温虽低,伤口愈合慢,但养分损失少。

幼树因未结果,可提早修剪,在“处暑”气节即可开始,春季修剪一般在“立夏”前后进行,过晚则因枝叶过大,消耗养分过多,不利树木生长。

1、幼树的整形修剪:主要是培养好树体骨架,打好基础,迅速扩大树冠,促使提早结果,早期丰产。

核桃的树形一般为疏层分散形和自然开心形两种。

(1)疏层分散形:中心领导树比较明显,主枝5—7个,分2—3层,这样树形枝条多,树冠大,产量高,整形重点是定干高度1.5—2.5米,土壤条件差,留干要低,主枝着生位置和方向要配置得当。

主枝间的距离1—1.5米,不能过近,基部三主枝的第一侧枝距主干1.5米左右,过近会形成把门侧,越向树冠外围各侧枝间的距离越应缩小。

要注意保持中心领导枝的生长优势。

在一般情况下,不能轻易换头,这是不同于其它果树修剪的重要特点。

(2)自然开心形:中心领导干不明显,2—3个主枝,为2叉或3叉结构,为使核桃幼树加速扩大树冠,增加枝条数量,达到结果和早期丰产,可采用夏剪和秋剪的方法,促进较多的侧芽抽生新枝。

薄壳山核桃丰产栽培技术

薄壳山核桃丰产栽培技术

薄壳山核桃丰产栽培技术薄壳山核桃,又称南京核桃、鸡心核桃,是一种极具营养价值的果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多种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被誉为“坚果之王”。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饮食的重视,薄壳山核桃的市场需求量日益增加,因而其栽培技术也备受关注。

本文将重点介绍薄壳山核桃的丰产栽培技术,帮助种植户更好地掌握薄壳山核桃的栽培技术,实现高产高效的种植目标。

一、地块选择与土壤准备1. 地块选择:薄壳山核桃适宜生长的土壤类型为疏松、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或壤土质地,PH值在6.0-7.5之间为宜。

在选择地块时应考虑到气候条件,避免过于寒冷或过于干燥的地区。

2. 土壤准备:在选定地块后,需要进行土壤准备工作。

首先进行翻耕,将地块中的杂草根系清除干净。

然后进行中耕和平整土壤,确保土壤疏松通气,水分充足。

二、品种选择与繁育1. 品种选择:优质的种苗是丰产的基础。

在选择薄壳山核桃的品种时,应该选择对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应性强的品种,如南京核桃、鸡心核桃等。

2. 繁育技术:目前,薄壳山核桃的繁育技术主要以嫁接繁育和栽培培育为主。

嫁接繁育是利用优良的砧木作为接穗的供体,进行嫁接,培育出具有较强抗逆性和高产性的薄壳山核桃幼苗。

栽培培育则是通过人工授粉和育苗,培育出具有良好生长特性的薄壳山核桃幼苗。

三、适时施肥1. 基肥:在薄壳山核桃幼苗移栽后,应进行基肥施肥。

一般建议选择秋季进行基肥施肥,施用有机肥料和磷、钾肥料,促进薄壳山核桃幼苗的早期生长。

2. 追肥:在薄壳山核桃树生长过程中,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适时进行追肥。

通常在春季和夏季生长旺盛期间,可适量施用氮、磷、钾肥料,促进树木健康生长。

四、适时灌溉1. 定时定量:薄壳山核桃对水分的需求量较大,特别是在幼苗移栽后以及果实快速生长期。

需要进行定时定量的灌溉,确保树木的生长需求。

2. 避免积水:在灌溉过程中,需要避免土壤积水,以免影响薄壳山核桃的生长并导致根部病害的发生。

薄壳山核桃丰产栽培技术

薄壳山核桃丰产栽培技术

薄壳山核桃丰产栽培技术【摘要】薄壳山核桃是一种重要的果树,其栽培技术对于丰产至关重要。

本文以为引言,详细阐述了在选择适宜地块种植薄壳山核桃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土壤和气候条件。

接着介绍了合理施肥提高产量的方法,包括如何制定施肥方案和施肥时间等。

科学管理保障品质是提高薄壳山核桃产量的关键,本文指出了管理措施和技术。

病虫害防控技术和水肥管理技术也是确保薄壳山核桃丰产的重要环节,文章对这两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

通过,总结了本文的重点内容,为读者提供了全面的种植指导。

通过本文的学习,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薄壳山核桃的种植技术,实现丰产栽培的目标。

【关键词】薄壳山核桃、丰产栽培技术、地块选择、施肥、品质管理、病虫害防控、水肥管理、总结1. 引言1.1 薄壳山核桃丰产栽培技术概述薄壳山核桃是一种优质的果树,其果实味甘可口,营养丰富,受到了广泛的青睐。

为了提高薄壳山核桃的产量和品质,农民们不断探索栽培技术,逐步形成了一套科学有效的栽培方法。

薄壳山核桃丰产栽培技术包括地块选择、施肥技术、管理方法、病虫害防控技术以及水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科学的栽培技术,不仅可以提高薄壳山核桃的产量,还可以保证果实的质量,增加农民的收入。

在实际生产中,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经验的积累,薄壳山核桃丰产栽培技术不断完善,为果农创造了良好的收益效益。

在今后的栽培过程中,我们将继续总结经验,推广科学的栽培技术,努力实现薄壳山核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 正文2.1 选择适宜地块种植薄壳山核桃选择适宜地块种植薄壳山核桃是决定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

选择合适的土壤是种植薄壳山核桃的首要条件。

薄壳山核桃对土壤要求较高,一般选择富含有机质、排水良好的土壤为宜,避免选择盐碱地或者重金属污染的土壤种植。

地形要求较高,最好选择地势平缓,避免植株在坡地上易发生倒伏和水土流失的情况。

气候条件也是选择地块的考虑因素之一,薄壳山核桃适宜生长的气候为温和湿润,避免选择干旱或者高温多雨的气候环境。

薄壳山核桃丰产栽培技术

薄壳山核桃丰产栽培技术

薄壳山核桃丰产栽培技术薄壳山核桃是我国自主培育的重要农业作物之一,属于核桃属,由于其具有产量高、果仁粒饱满、营养丰富等优点,深受广大农民的喜爱。

下面介绍一下薄壳山核桃的丰产栽培技术。

一、选地薄壳山核桃对土壤要求不是很高,但要求土层深厚,排水良好,丰富的有机质和微量元素,避免选择低洼易积水的地方。

在北方地区,应选择南向山坡或平地种植,利于鼓励花芽的生长和提前开花,以免晚霜侵袭。

二、品种选择薄壳山核桃适宜在北纬32度以南的地区种植,目前国内常见的品种有“桑乔一号”、“金秋”、“欣兰一号”等。

在品种的选择上,可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来选择适合的品种,也可以考虑与当地的核桃嫁接进行栽培。

三、定植薄壳山核桃以秋季为宜定植,苗木应选择较矮小、枝干直立、叶片鲜绿、芽眼发达的优质苗,每亩定植量以15-20颗为宜,树距应控制在5米左右。

四、施肥薄壳山核桃在整个生长过程中,需要不同的养分供给。

春季追肥和基肥可以采用有机肥和缓效复混肥,夏季要加强追肥以促进果实膨胀和壳厚,秋季则主要是抑制树叶的繁茂,促进花芽分化和刺激花芽生长,在加强有机肥的同时加入磷钾肥料。

五、病虫防治薄壳山核桃易感染病菌和虫害,常见的有细菌性病害、黑腐病、蚜虫、象甲等。

为了防治这些病虫害,应在春季和秋季阶段对树体进行喷洒药剂进行防治。

同时也应注意对园区的卫生管理,及时清除病虫害和落叶、枝丫等杂物。

六、修剪整形定期修剪是促进薄壳山核桃树体生长和增产的关键。

施行中等强度整形性修剪有利于促进花芽分化、增加授粉面积、提高果实质量和产量。

修剪的具体操作方式为建议在休眠期进行裁剪,不要盲目短截主干。

同时还要注意在生长季节中切除过多的侧枝,以保证树体的均衡发展。

七、灌溉管理由于薄壳山核桃喜欢深根,所以在灌溉上的策略应该遵循少而深、频而浅的原则。

初期应以保证苗木正常生长为主要目标,采用“苗时多灌、开花后少浇”为主要原则,在后期果实膨大期则应加强浅灌。

总之,薄壳山核桃的丰产栽培技术不同于一般种植作物,需要掌握相应的技能和技巧,在栽培中应重视对土壤、施肥、病虫害防治、修剪整形和灌溉管理等方面的科学规划,才能取得良好的果实产量和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薄壳山核桃栽培技术(一)
摘要介绍了薄壳山核桃的形态特征与生物学特性,从种子的采收和贮藏、育苗、植树造林、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山核桃的栽培技术,以为其优质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山核桃;生物学特性;栽培技术
薄壳山核桃(CaryailloinensisK.Koch),又称美国薄壳山核桃、长山核桃,是国外引进的果材兼用的优良树种1]。

坚果壳薄易剥,核仁肥厚,富含脂肪,味香甜,为干果食用及榨油的原料。

薄壳山核桃原产美国,于1900年引入我国,先后在江苏江阴、南京、浙江杭州、福建莆田等地栽植。

目前引种范围较广,北至北京,南达海南岛都有引种,但以江苏、浙江、福建等地较多。

此外,长沙、南昌、上海、成都等地也有少量栽种2-3]。

近年来引种地区逐渐增多,目前金坛市茶果示范区的薄壳山核桃园面积已达66.67hm2,生长良好。

1形态特征与生物学特性
山核桃树属落叶乔木,在原产地树高达20~30m,胸径70~120cm。

幼枝有淡灰色试毛。

奇数羽状复叶,小叶11~17片,椭圆状披针形或微近镰形,锯齿粗钝。

花期5月,雄葇荑花序三出,下垂,雌花序生于新枝顶端。

10月上旬至11月上旬果熟,核果光滑,长椭圆形,外果皮近木质,裂成4瓣,果核长卵形或长圆形。

山核桃树种寿命长达百年以上,树干通直,生长迅速,材质坚固强韧,纹理致密,富有弹性,不易翘裂,是优良的用材树种。

树体高大,枝叶茂密,树姿优美,是很好的城乡绿化树种。

薄壳山核桃为雌雄同株植物。

花单性,主要为风媒,雄花序夏季分化,次春发育完全,雌花直到冬末或早春才分化。

雌雄花开放的时间有3种类型,即雄蕊先熟型、雌蕊先熟型和雌雄同熟型。

一般实生林中有自然开花类型的植株,可以相互授粉,只是在嫁接繁殖作为果用时,应注意不同开花类型的搭配,以利授粉。

薄壳山核桃适于亚热带和暖温带的气候条件,喜温暖湿润,最适宜生长的年平均温度为15~20℃,年降雨量为1000~2000mm。

其生长需要一个较长的生长季节和较高的夏季气温。

此外,冬季还需要有一段短暂的低温时期,以利于雌花的形成和芽的发育。

薄壳山核桃耐水湿能力强。

江苏省植物研究所试验发现,1年生实生苗浸水35d后,生长仍不受大害。

据调查,凡栽种在水沟和池塘边的,其生长结果均为良好。

唯耐旱能力较差,苗期更不耐干旱。

因属于较喜光树种,对光照的要求比较敏感,为促进其生长,增加结实量,需有充足的阳光。

为深根性树种,成年植株很深可达3~4m,分布幅度为树冠的2倍。

此外根部有菌根共生,根系吸收能力很强。

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而富含有机质的沙壤土及冲积壤土中最适于根系生长。

在干燥、瘠薄、土层过浅的砾质土壤上生长不良。

薄壳山核桃宜在中性或微碱性的土壤种植,也能适应微酸性及碱性土壤。

在强酸性红壤上栽植很难成活,同样在碱性环境pH值超过9.0的沙土上栽植成活率也很低,成活后苗木生长极弱,并有枯稍现象。

金坛市薄壳山核桃的物候期,在3月下旬萌动,4月上旬露青,4月中旬展叶抽技,5月上中旬开花,10月上旬至11月上旬果实成熟,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落叶并进入休眠。

整个生长季节为240~250d。

为较速生的树种。

种子播种后第1年,地上部分生长缓慢,一般苗高30~40cm,但根系生长较快。

第2~3年后,地上部分生长迅速增加,而根系生长逐渐减缓。

在一般情况下,实生树进入结果年龄需13~14年,嫁接树则5~6年即可开花结果,20~30年后进入盛果期,在立地条件好的地方,50~60年树龄的老树仍能结实良好。

2栽培技术
2.1种子的采收和贮藏
果实成熟后,外果皮自行裂开。

坚果(种子)自然脱落,因此须及时采收。

采后将果实堆积室内,果堆不要过高,以免发热影响种子品质,待果实多数开裂后取出种子,晾放2~3d,再用湿沙贮藏。

干藏亦可,但播后发芽较晚。

室温下贮藏8个月以上的种子将会失去发芽能力。

2.2育苗技术
2.2.1播种育苗。

多采用冬播(12—1月)或经沙藏后春播(2—3月)。

冬播一般发芽较早,前期苗木生长较快,但至生长期末苗木的生长量与春播的相差不大。

有鼠、兽等为害的地区宜春播。

应选择充分成熟、种仁发育饱满的种子播种。

苗圃地要求土壤肥沃,土层深厚,排水良好4]。

播种前细致整地,施足基肥,采用开沟条播或点播的方法,沟距20~25cm,种子间距离10~15cm,种子平放,覆土深度约为种子横径的1~2倍,过深会影响种子发芽及苗木生长,过浅种子受干不易发芽。

金坛市春播种子50d左右开始出苗,种子的成苗率在80%以上,育苗15.0万~22.5万株/hm2。

2.2.3嫁接育苗。

第1种方式是插皮接。

在3月中旬至4月上旬,选根颈粗1.5~
3.0cm的实生苗或根插苗作砧木。

在离地面10~25cm处截断砧木,用嫁接刀沿砧木皮层切入,切口长度约3.5cm,切的深度看砧木和接穗的粗度而定,再在切口内壁割去1~2mm厚的舌形木质片,以利接穗紧密嵌合,剪取长7.5~9.0cm、上带2个芽的枝条作接穗,用刀将一面削成长3.0~3.5cm的舌形切面,另一面削成长1.7~2.0cm的盾形,再将舌形切面向着砧木髓心方向插入,对准形成层,用嫁接薄膜扎好,以保持接合部的湿度并防止雨水侵入。

一个月后进行检查,当接芽生长至2~3cm时,解去薄膜上端,待完全成活后才全部揭去。

第2种方式是切接。

冬季剪取接穗后冷藏或早春剪取后沙藏,3月底至4月上旬砧木开始萌芽时嫁接。

首先选取直径为1.5~2.0cm的砧木,在距地面6~7cm处剪去枝梢,削平切口,用切接刀紧靠木质部向下直切深3~4cm的切口。

再选取带有2~3个芽的长5~10cm的接穗,顶端剪去梢部,下部与顶端芽子同侧,削成长2~3cm的斜面,与此斜面的对侧,再削成不足1cm长的短斜面。

斜面均需平滑,以利于和砧木接合。

接合时把削好的接穗直插入砧木切口中,使形成层相互密接。

如接穗较细,至少要使一侧密接。

接好后,用嫁接薄膜扎紧。

第3种方式是嫩枝插皮腹接。

在6月中旬至8月中旬生长期间,选直径2~5cm的苗木作砧木,采取当年生长的发育较充实的强壮枝条作接穗。

在砧木距地面1m以上处的平滑面划一深约0.5cm的刀口,在刀口上部0.5~0.7cm处斜切一深约0.5cm,使成半圆形凹槽,刀口下再划一直刀深达木质部,并将两边的树皮稍微挑起,再将带有1~2个芽、长约5cm的接穗削成舌形,基部刀口处略凹下,其深度与砧木凹槽相一致,并在切面2侧削去约1mm宽的表皮,露出形成层,以便接合增加愈合面,然后将已削好的接穗小心地插入砧木皮部,插到与砧木凹处相吻合为止,插后用嫁接薄膜扎紧,接后先疏去砧木的一部分枝条,经过25~30d,接芽开始萌发,芽长至1~2cm 时,先将薄膜上端揭开,微露新梢,待嫩梢略老化后再将薄膜全部取下。

过早除去会影响愈合,降低成活率。

当新硝已开始木质化时,再把原砧木上枝叶全部截掉,使新梢能健壮发育。

2.2.3根插育苗。

选用二至四年生实生苗,粗约1.5cm的根,剪成10cm长,于12月中旬至翌年2月中旬露地扦插,成活率能高达90%~100%。

其他粗度的长度仅3~4cm的根段也可用来扦插,成活率同样很高。

扦插方法比较简单,根插地的整理和扦插株行距等与播种育苗同5]。

采用开沟直插,顺沟放置,根穗上端平地面,插后压紧周围土壤,再浇足水分。

此后注意经常浇水,防止土壤干旱,并及时除草松土和剪除多余的萌条,选留1个粗壮萌条,培养成苗。

该方法在移植后进行比较方便,因移苗后还有较多的断根残留在苗圃地可挖掘利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