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幼坚香港城市形象设计手册
陈幼坚 经典作品

陈幼坚经典作品1.陈幼坚为香港机管局和香港国际机场设计的标识,表达出动感、活力和壮志。
新设计以一连绵笔划勾划出机场宏伟建设的神髓,充分表达了香港机管局“未来机场,今天展现”的理想。
2.陈幼坚设计的西武百货标识,他将传统图形“双鱼”演变为西武百货公司英文名字“SEIBU”的“S”,象征着公司持久的生命力。
3..2002年陈幼坚接受可口可乐公司邀请,设计“可口可乐”中文标识,当时客户希望摈弃沿用24年之久的中文标识,要求设计既有中国特色又兼具国际风格。
陈幼坚经数月的构思和修改,创造了充满现代感的新中文标识,如今新标识已随着“可口可乐”的动感广告和各种产品迅速传播。
4.陈幼坚设计的申奥海报,五环颜色环绕着天坛,体现了运动的感觉,又有北京的特色。
5.陈幼坚团队设计的国家大剧院标识,运用了大剧院之正面透视线条,把建筑设计的精髓融合于平面标识设计当中,表现大剧院的标志性建筑设计将成为中国人文精神屹立于世界的新象征符号。
6.陈幼坚最新作品,为香港政府重新设计“香港品牌”亮相世博。
在欧洲小镇如何“行街”看一个人是否喜欢“行街”(粤语“逛街”之意),不能光看性别与性格。
其实你可以从他的生活细节中看出。
“我当然是常常逛街的,在不同的城市。
”陈幼坚说,“因为你知道,我的生活不止设计,我还喜欢收藏很多东西,陶瓷、油画、雕塑、海报……太多种类了。
”虽然对于收藏而言的“行街”与太太们挽着手袋在商场中“行街”肯定有些不同,但那种在一堆普通货色中间突然发现一件宝物的惊喜,应该是收藏者与“血拼族”们都同样了解的。
不过出乎意料地,陈幼坚说他逛街的时候,并不关注周围的人,他只纯粹地通过店面、货架、货架上的产品陈列,去体验一地的商业文化姿态。
“在欧洲小镇,有很多经营了很多年的小店,很有历史感故事感,适合慢慢走慢慢逛。
一个柜子一张椅子,都是精致的雕花。
那种精致古典的维多利亚风格,经历很久的时间都不会改变。
你会从这里看到那一家店的想法状态与风格。
设计师陈幼坚及作品赏析设计理念表达

人物成就
2002年 芝加哥艺术博览会,芝加哥会展中心,美国芝加哥 2002年 巴塞尔国际艺术博览会,巴塞尔展览场,瑞士巴塞尔 2002年 墨尔本艺术博览会,皇家展览馆,澳洲墨尔本 2002年 梦02展览,the.gallery@oxoandBargehouse,英国伦敦 2002年 东情西韵,GinzaGraphicGallery,日本东京 2003年 陈幼坚-生活的艺术,香港文化博物馆,香港 2007年 因为生活...陈幼坚 X ALAN CHAN DESIGN CO作品展,上 海美术馆,中国上海
优秀作品
澳门红伶私人会所LOGO设计
优秀作品
这是反映香港城市生活的一个海报。颜色是其亮点,五彩 缤纷的颜色组成了“Hong Kong”这个英文,让人眼前 一亮。极具时尚现代气息,符合香港国际大都市的现代, 多样化。色彩的运用,能够刺激人的感官,给人不一样的 注意。
优秀作品
蓝月亮 新标识设计
优秀作品
四喜宝贝--陈幼坚设计公司
来源于中国民间传统吉祥图案“四喜娃娃 ”。“四喜娃娃”的“四喜”有两种说法 。普遍观点认为,由于两童组合形成四个 ,该娃娃造型又在我国民间婚嫁中作为吉 物,“四喜娃娃”由此得名。
优秀作品
香港国际机场LOGO
图为陈幼坚设计的香港国际机场的LOGO,充分体 现了香港这座城市简约现代感的一面。它整体的设 计创意就是香港国际机场外观的一个缩影,LOGO 图形是机场的外观造型。蓝色很清淡,却给人安静 自然的感觉,图形优美的弧度,更是增添了几分美 感。
设计理念
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陈幼坚在他的作品中,广泛借鉴了中国传统艺术 的色彩、造型、构图等艺术技法和艺术理念,将中国 传统文化与现代平面设计有机结合起来,设计出许多 超凡入圣的佳品。他的设计作品中来表现产品,要求 兼具功能性和艺术性,所以它经常借鉴其它视觉艺术 形式作为它的表现手段中国传统艺术具有非常强的艺 术表现力和传递商品信息的能力,自然成为它借鉴的 对象。
香港城市形象设计的经验借鉴

香港城市形象设计的经验借鉴香港作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其城市形象设计一直备受瞩目。
香港的城市形象设计不仅体现了城市的风貌和特色,还展示了其独特的文化、历史和创新力。
在这方面,其他城市可以借鉴香港的经验,以提升自身的城市形象。
本文将就香港城市形象设计的几个关键方面进行探讨,为其他城市提供一些建议。
一、建筑风格的独特性香港的建筑风格无疑是其城市形象设计的独特之处。
香港的建筑既保留了传统文化的元素,又融入了现代化的设计理念。
例如,香港的摩天大楼采用了创新的玻璃幕墙设计,使得城市在夜晚展现出璀璨的灯光。
此外,香港还保留了一些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物,如九龙寨城和威尼斯式的凡尔赛酒店。
其他城市可以从中借鉴,尝试创造出具有独特风格的建筑,以塑造城市的形象。
二、公共空间的规划与设计香港的公共空间设计是其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香港以其方便的交通和优质的公共设施而著名,这些都离不开对公共空间的精心规划和设计。
例如,香港的海滨长廊是一个宜人的休闲空间,供市民和游客放松和娱乐。
此外,香港还注重公共空间的可持续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通过植树造林和水系的规划来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
其他城市可以借鉴香港的公共空间设计经验,为市民提供更多高品质的休闲和娱乐场所。
三、文化活动的推广与举办香港以其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而闻名遐迩,这也是其城市形象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香港每年都会举办大量的国际文化活动,如电影节、艺术展览和音乐演出。
这些活动不仅吸引了全球的目光,也提升了香港的城市形象。
其他城市可以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来展示自身的独特文化特色,打造城市的艺术氛围。
四、创新科技的应用香港作为一个国际金融和商业中心,充分利用创新科技来提升城市形象。
例如,香港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通过推动信息技术的应用,提升了城市的管理和服务水平。
此外,香港还注重科技产业的发展,吸引全球创新企业和人才的加入。
其他城市可以借鉴香港在创新科技方面的经验,积极探索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城市发展路径。
陈幼坚:设计就是设计不是艺术

陈幼坚:设计就是设计不是艺术(转)(文: 郭玉洁,《企业家》杂志授权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在采访开始之前,陈幼坚提醒我要注意找一个新的话题和角度,这样“读者会有兴趣一点”。
作为一个重视创意,擅长对市场进行精准定位的设计师,这个工作要求甚至伸展到了别人身上。
“比如说绯闻”,他开了个玩笑。
你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出名的,能否介绍一下当时香港设计的状况?陈幼坚:我记得70年代的时候,香港不怎么看重设计,大部分设计都是在广告公司,也没有好的设计公司。
当时香港最出名的设计师是Henry Steiner,他是60年代末期从外国过来香港做一本杂志,结果留下来了。
Steiner算是香港第一代平面设计师,但是第一代华人设计师是靳埭强,我是第二代。
70年代我在一家蛮大的广告公司工作,当时的老板都是外国人,都是外国的经验。
那是一个培训的过程,好像在外国大学读书一样,所有老板都是外国人,我很多东西都是那时候学的,讲英语啊,享受生活,喝红酒啊,怎么去追女孩子啊。
他们从西方的眼光看东方的事情,我们看得微不足道的事情,他们看得蛮有意思的,比方说筷子啊,鸟笼啊。
如果你知道我的背景,就会知道我受外国影响很大很大,但是到头来我还是一个中国人。
很多人说我中西合璧把握得好,那是有背景的,不是那么表面。
你看很多设计师都标榜自己中西融合,都是表面的,拿出去是西,拿进来是东,完全不融合的,但是我的做法不一样。
我们做创意的,生活的经验比较广,做出来的东西比较有深度。
但是你一直生活在香港?陈幼坚:除了旅行和工作,我从来没离开过香港,但是我去上海,去日本,他们都以为我是留学回来的学生。
因为我穿的衣服,style,觉得我不是本地人。
我有很多外国朋友,曾经交过一个女朋友也是中西混血儿。
你是1980年开始自己的公司,那时候设计项目多吗?陈幼坚:蛮多的,比如说产品包装,logo啊,经济也是最旺盛的,80年代末期生意蛮好的,那是设计师事务所最多的时候,90年代也蛮不错的。
陈幼坚

陈幼坚先生(Alan)陈幼坚1950出生于中国香港1969中学理科毕业于香港佛教黄凤翎中学1970与香港大一设计学院修读为期十个月的夜间设计课程目前在中国香港生活和工作陈幼坚个展1991“东方汇合西方”,Creation Gallery G8,日本东京2002“东情西韵”,Ginza Graphic Gallery, 日本东京陈幼坚群展1997“香港设计业代表团访问北京”,香港贸易发展局,中国北京1999“'99中国国际艺术设计博览会”,上海展览中心,华瀚国际文化发展公司及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上海市分会,中国上海2000“当代香港艺术2000”,香港艺术馆,中国香港“城市发现海报展”,香港当代文化中心及德国柏林世界文化中心,中国香港及德国2002“2002芝加哥艺术博览会”,芝加哥会展中心,美国芝加哥“2002巴塞尔国际艺术博览会”,巴塞尔展览场,瑞士巴塞尔“2002墨尔本艺术博览会”,皇家展览馆,澳洲墨尔本“梦02展览”,the.gallery@oxo and Barge house,红楼轩,英国伦敦陈幼坚招贴海报选:东京(日本)1991年香港(中国)1995年曼谷(泰国),1997年日本,1997年香港(中国),1997年东京(日本),1999年香港(中国),1999年上海(中国),1999年北京(中国),2001年北京(中国),2001年日本,2002年采访陈幼坚先生:"从现在开始,你在上海很出名了。
"2002年12月19日,在新天地举办的"陈幼坚东情西韵"Party上,有人这么跟陈幼坚讲。
他回应道:"我应该的,我不是刚出道的。
"今年53岁的陈幼坚(Alan Chan)是香港最著名的设计师之一,获奖无数。
陈幼坚设计公司曾被美国GRAPHIS杂志评为全球十大设计公司之一,是惟一获此殊荣的华人设计公司。
他的海报和腕表甚至被美国三藩市现代美术博物馆纳为永久收藏品。
香港设计师陈幼坚与靳埭强比较

香港设计师陈幼坚与靳埭强比较香港設計師陳幼堅&靳埭強之差異比較陳幼堅之設計特色---「中西文化共融之美學」以香港(或中國)之懷舊形象和色彩,開始了他的舊瓶新酒作法。
靳埭強之設計特色---「中西文化共融之美學」作品以中國之基本毛筆筆法,加上帶有中國元素的物件,配合中式陰陽對比,產生亦古亦今的面貌。
一、標誌設計---造形結構陈幼坚---精致、柔美、典雅、线条细致靳埭强---稳重、简洁、几何图形二、標誌設計---文化元素三、文字標章四、海報設計靳埭强与陈幼坚海报风格之比较这两幅都是二人早期的作品,其相似之处都是使用书法字与毛笔之两种元素,但其构成空间、颜色却是不大相同。
构成空间:六百是中国书法及水墨及其重要的部分陈幼坚的画面中心是以中间为主,分成四个空间;靳埭强则偏右上。
颜色:陈氏以黑白分明色彩来处理;靳式则是以水墨晕染的效果展现黑色色调。
两人的1998年作品中,令人惊讶的是都有用“东”字作为主题。
但此时,陈氏的表现手法已然在转换了,虽然还是字加上物品这两种元素,但却不是用书法,而是使用线条来表现,1999年则换成了圆形。
靳式则用草书的字体加上三角形、圆形、方形的基本元素,来展现东西方的差异。
北京著名的代表:天坛,一前一后的被两人作为了其设计的元素命题。
靳叔以他一贯的风格,分别使用晕染及红、黑、白的处理方式,一样是点、线、面、三角形、圆形、方形等基本元素。
在其他的作品中,两人对于红色及黑、灰的处理上,细致程度也不相同。
一个靠着水墨的晕染,一个是数理的渐层,如“向田中一光致敬”。
小结靳埭强的设计风格,以书法、书法的笔触、颜色、空间感、尤其是空间感的处理,十分协调、平静,细致度很高,陈幼坚不断的求新求变,从早期书法到中期运用点、线、面制造渐层的视觉感,近期则使用材质的变化,是一位不断追求变化的人。
也许,一个是火的个性,一个是水的个性。
因此,如果能让两位合作。
重新打散做一次融合,或许会有不一样的火花出现。
【VIP专享】平面设计陈幼坚作品赏析

平面设计陈幼坚作品赏析陈幼坚,生于1950年的香港,凭着个人的天分和敏锐的艺术触觉在设计行业打拼了26个年头。
这26年来,他曾荣获香港乃至国际奖项400多个,在纽约、伦敦、东京等地名声大噪,他设计的作品遍布世界各地。
1996年,被设计界视为“圣经”的《Graphis》杂志将陈幼坚设计公司选为世界十大最佳设计公司之一,1997年,陈幼坚设计的海报及艺术挂钟被美国旧金山市现代美术博物馆纳为永久收藏品┅┅陈幼坚作为世界大师,荣誉光环无法列数得清。
但陈幼坚告诉记者,这次“东情西韵”的展览比所获得荣誉更能涵括他的设计特点和艺术追求。
小小的两层展览室里挂满了陈幼坚的作品,每一幅作品都能让记者看到在欧式包装和西方简洁线条下跳跃着的中国热情。
陈幼坚是深爱中国传统文化的,但对中国文化遗产的执着和骄傲,并没有使他变成一个固守传统的“艺术遗老”,而是让东西文化在他的设计理念中更为合理地融结在一起。
他成功地揉合西方美学和东方文化,既赋予作品传统神韵又不失时尚品味的优雅,展出的有柄瓷杯、茶叶盒、文具以及杯垫等作品中国风味浓重,却又不失优雅精细。
他在东京新宿的高岛屋有一家命名“茶语”的茶馆,从茶馆的室内装潢和司标设计到茶具的选用,都堪称是陈幼坚设计艺术精髓,而东京三菱银行的CI、NIKKO的现代中国餐具都让人体会到了东西合璧的唯美。
今年53岁的陈幼坚(AlanChan)是香港最著名的设计师之一,获奖无数。
陈幼坚设计公司曾被美国GRAPHIS杂志评为全球十大设计公司之一,是惟一获此殊荣的华人设计公司。
他的海报和腕表甚至被美国三藩市现代美术博物馆纳为永久收藏品。
在日本,他还分别于1991年、2002年在东京举办了"东方汇合西方"、"东情西韵"的个展。
在日本的设计界,他的名声就如成龙在日本的演艺界地位那么响当当。
荣誉、财富、经历、名声到了53岁的他这里早已是囊中之物,从一个不懂设计的门外汉到国内、国际数百个奖项的获得者,他用了20年的时间,在20世纪90年代他开始确立并切实感受到自己的地位。
1-6 陈幼坚及其作品欣赏

陈幼坚为日本精工表厂设计的圆形时钟
东方传统
钟爱茶文化的陈幼坚,在设计价格堪比虫 草的竹叶青茶叶设计包装时,就极费心思。和 普通设计师往往会采用雍容华贵的包装不同, 陈幼坚撇去中国民俗浮华绚烂的图案,以老子 的《道德经》作为创意的主轴。陈幼坚借用 《道德经》,为“道”指引了明确的方向,这 个“道”与宗教无关,而是取其“道”的底蕴 和茶道做出联系。“这是一种精神和深层次的 茶道,与其品、其觉,和茶叶延伸出的所有寓 意遥相呼应。”
中国传统文化
的各种元素,
已经成为陈幼
坚的固定名片。
他设计的柄瓷
杯、茶叶盒、 文具、杯垫,
东京三菱银行
以及鸟笼,都
流露出浓重的 中国风味。
为东京三菱银行设计的CI、为NIKKO设计的现代
中国餐具,都表现出东西合璧的唯美。
东情西韵的中国餐具
东情西韵的中国餐具
东情西韵的中国餐具
东情西韵
陈幼坚为日本精工表厂设计的圆形时钟堪称“东 情西韵”风格的另一巅峰。 他用黑白二色作为时钟的基调,让人很自然地联想 到阴阳两极,同时,用中国数字替代了罗马数字和 阿拉伯数字。更为有趣的是,黑色的分针重叠在数 字刻度上时,在钟面上就会合成出一个完整的中国 字。对书法稍有了解的人一眼就能看出,指针造型 的概念取材自书法中的“永字八法”,再加上时钟 边沿的红色拓印,便俨然是一幅书法的变奏。
谢谢
系列大型海报
系列大型海报
系列大型海报
系列大型海报
系列大型海报
系列大型海报
“可口可乐”中文标识
2002年陈幼坚接受可口可乐公司邀请,设计“可口可 乐”中文标识,当时客户希望摈弃沿用24年之久的中 文标识,要求设计既有中国特色又兼具国际风格。
_方正奖_中文字体设计大赛历届评委介绍

“方正奖”中文字体设计大赛历届评委介绍王序平面设计师,1955年出生,1979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设计系,1986年到香港从事平面设计工作,1995年在广州成立王序设计有限公司,1997年在深圳成立王序设计(深圳)有限公司。
美国平面艺术研究院(aiga)、纽约字体指导俱乐部(nytdc)、国际平面设计师协会(isgd)及香港设计师协会(hkda)会员,其作品在众多的国际比赛中获奖及入选。
王敏1977 年考入浙江美术学院( 现中国美术学院)1982 年至1983 年任教于中国美术学院1984 年至1986 年留学于德国慕尼黑造型艺术学院与柏林艺术大学1986 年至1988 年留学于美国耶鲁大学艺术研究生院1988 年成立个人设计工作室, 为奥多比公司提供设计1989 年至1997 年任教于美国耶鲁大学艺术研究生院1991 年至1998 年就职于世界最大图象处理公司奥多比(Adobe),先后担任高级平面设计师, 高级艺术指导, 设计总管1998 年起加入两方设计公司(Square Two Design) 任设计总管2003 年起任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 教授, 博导中央美术学院奥运艺术中心主任北京奥组委形象与景观专家作品多次参加国际重大展览并获奖。
多次被邀请作为设计比赛评判。
在中国,中国香港,美国,马来西亚多地举办过学术讲座。
1999 年被上海大学美术学院聘请为客座教授。
2001 年参与北京市申奥工作。
国际平面设计师协会AGI, 纽约艺术指导者俱乐部ADC, 美国平面设计师协会AIGA, 纽约字体指导者俱乐部TDC会员。
朱志伟1955年出生,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书法艺术专业。
长期从事印刷字体的制作工作。
热爱书法艺术,并致力于将书法艺术同印刷字体相结合的研究与设计,其创作的《北魏楷书》和《铁筋隶书》在日本森泽公司举办的国际印刷字体竞赛中获得1996年铜奖和1999年评审委员奖。
目前在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从事电脑字体开发及字体生产的管理工作。
陈幼坚―东西古今融会再创

陈幼坚是香港设计界很另类的一位奇才。
我好像是在一次香港设计师协会的活动上遇到他的,两人互相都知道对方的名字,却是第一次见面,很开心。
后来“白马户外广告”公司在香港证券所上市,我因为是独立董事之一,先是和董事会的其他成员到香港证券交易所交易大厅那个中心照像,在中心控制间看开盘以后股票的表现,晚上照例参加了在Grand Hyatt酒店的盛大酒会,当时就和他坐在一起吃饭。
席间聊了好多关于设计的事情。
之后时常有机会见面,大家慢慢习惯单刀直入,不讲客气地聊设计,他是个很清癯的人,总是戴着一副圆黑框眼镜,好像勒·科布西艾一样,很瘦小的身材,山羊胡,喜欢穿黑色外衣,对自己的喜好很激情,对事物的看法很锐利,一个睿智的设计师,也是个性情中人,道骨仙风,出世得很。
陈幼坚大概自己不记得了,他跟我说的第一句话是“我不是学设计的”。
我最喜欢别人说这样的话,首先是坦诚,第二是没有拿科班背景压你。
好像靳埭强先生一样,一见到我,就说“我原来是学裁缝的”,完全突破了行业划地为牢心防,很容易让人亲近。
我们现在学院派牛啊!设计界好多人,开口就是“我是清华的”,“我是中央美院的”,“我是中工的”,“我是中国美院的”,什么什么,其实又如何呢?记得陈丹青在某篇回忆中央美术学院的文章中说他们在王府井校尉营的那个旧校区的门房老头,接电话一开口就是“喂,这里是…中央‟,找谁啊?”,把“美院”都省了,我看好多学设计的人,也恨不得这样讲,你说“中国美院”多牛啊!全中国的美院都归它了。
膨胀啊!我认识的这些香港大师们,是怎样就怎样,直来直去,并没有拉虎皮做大旗。
之前谈靳叔的时候说到,陈幼坚也是个对中国传统图形非常重视的人,他设计的好多标志、平面产品,都很精巧地使用了传统图形,我最喜欢的是他用“四喜娃”做的设计,两头两体,连环相接,可以看成是四个娃娃,四方童子并至,子子孙孙繁衍,北京琉璃厂的明代铜铸四喜娃,陕西民间剪纸的四喜娃,陈幼坚把它延续发展出来,变成产品系列,就很有趣了。
陈幼坚 香港城市形象设计手册

BRAND HONG KONG GUIDELINES
A.5.3 | Background Colours – Full Colour Signature
BRAND HONG KONG SIGNATURE
It is recommended to use the full-colour signature wherever possible. However, if it is not possible to use the full-colour signature or when the background colour does not offer sufficient contrast to show the entire logo clearly, the single-colour signature may be used.
BRAND HONG KONG GUIDELINES
A.5.1 | Background Colours – Preferred Colours
BRAND HONG KONG SIGNATURE
The preferred background colours of Brand Hong Kong are white and black.
To maintain visual clarity and to provide maximum impact, the signature must never appear to be linked to or crowded by copy, photographs or graphic elements.
3 The Dragon symbol with extending ribbons graphic
陈幼坚标志设计的思想研究

陈幼坚标志设计的思想研究市场竞争的多元化,为标志设计提供了广阔的市场需求,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企业以及个人,都需要相应的标志来呈现出相应的特色。
在标志设计方面,陈幼坚标志设计种类多样,对于传承我国传统标志设计文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基于此,本研究试图探讨陈幼坚标志设计的思想,以此来更为客观全面地表现出陈幼坚标志设计蕴含的丰富思想内涵,为我国现代标志设计提供良好的借鉴方法。
标签:陈幼坚;标志设计;思想陈幼坚是香港著名的标志设计大师,于1950年出生于香港,通过个人的不懈努力以及对标志设计的独特造诣,其荣获香港以及国际多项大奖多达400个以上。
1996年,陈幼坚设计公司被评选为世界十大最佳设计公司之一,陈幼坚设计的艺术挂钟于1997年被推选为美国旧金山市现代美术博物馆的永久收藏品。
这些成就的取得,充分地反映出了陈幼坚高超的标志设计水平,对陈幼坚标志设计的思想内涵进行研究显得非常有必要。
一、陈幼坚标志设计的创新思想(一)标志设计元素中的创新思想很多标志设计只是更多地借鉴以往的标志设计成果,难以体现出标志设计的创新特点。
陈幼坚标志设计则通过运用不同的设计元素来实现创新,从而达到标志设计的良好创新效果,提高了标志设计的运用价值。
以陈幼坚标志设计中的香港品牌形象标志为例,香港原有的形象标志为一条飞龙形象,然后附加一些具体的描述文字。
随后,陈幼坚于2010年对香港原有的香港品牌形象标志进行了大胆创新,呈现出了新时期香港的全新商业形象。
由陈幼坚领衔设计的香港品牌形象标志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三条色彩带元素,增强了整体标志设计的时代感,体现出了十足的创意思想。
计中创新的元素主要表现为:字体由英文改成了中文,飞龙的后面增加了三条颜色不同的彩带。
对于这些彩带,陈幼坚对此作出了相应的解释,其中蓝、绿彩带,分别代表蓝天绿地和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红色彩带将狮子山的山脊线勾画出来,代表了香港人全力以赴实现目标的拼搏精神。
(二)标志设计字体的创新思想陈幼坚标志设计的创新思想还表现在字体的创新方面,以“蓝月亮”标志设计为例,在原有的标志设计方面,只是以简单的字体进行表现,丝毫未能体现出蓝月亮产品的特色。
陈幼坚设计创作特征分析

陈幼坚设计创作特征分析作者:田洁来源:《传播力研究》2018年第31期摘要:陈幼坚作为香港设计界教父级别的平面设计师,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成功地将东方文化与西方美学糅合,创作出独具特色的设计作品,本文通过对陈幼坚创作过程中设计理念的分析,从精神内涵符号化、创意思维多样化和视觉元素国际化三个方面对其创作特征进行分析,解读其创作内涵。
关键词:陈幼坚;设计理念;创作一、陈幼坚的设计理念通过对陈幼坚作品的分析,大量的作品都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其中,以道家思想最为显著。
道家思想对传统文化影响深远,影响了各行各业的人。
而在现代的设计领域,陈幼坚的很多设计作品,也借鉴道家的太极文化、道法自然的思想去体现内涵。
而茶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宿的高岛屋有一家命名“茶语”的茶馆,也是传统文化在设计中的应用。
还有MR CHAN的LOGO设计中的“佛手”形象,以及澳门私人会所“红伶”中logo以及室内设计,都是传统文化的熏陶下的创作。
由此,陈幼坚对于传统文化有着深入的研究,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将独特的设计理念运用到设计过程中,形成了“东情西韵”,实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设计技法的完美融合。
二、精神内涵符号化在陈幼坚的作品中,将精神内涵与传统文化进行了完美结合,通过特定的文化符号与设计元素相结合,形成独具特色的个人风格,有较强的识别性。
在其诸多的设计作品中,以道家思想的象征的“太极八卦”和以禅宗“茶”、佛手等元素出现的频率颇高。
以他为西武百货公司的设计为例,他用其英文名字“SEIBU”首字母“S”作为造型形式,加以道家的太极八卦作为创作主体,两者进行创意结合,体现出较丰厚的文化底蕴。
该标识通过首尾相抱、阴阳相对旋转的双鱼作为标志的核心,体现出无限的生命力。
每年春节,中国的餐桌上必会出现“鱼”。
“鱼”与“余”同音,所以也蕴含着年年有余的道理,从而也希望西武百货公司延绵不衰的吉祥寓意。
他充分挖掘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结合了现代设计的表现手法和技巧,使其作品既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又传递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平面设计陈幼坚作品赏析

平面设计陈幼坚作品赏析平面设计陈幼坚作品赏析陈幼坚,生于1950年的香港,凭着个人的天分和敏锐的艺术触觉在设计行业打拼了26个年头。
这26年来,他曾荣获香港乃至国际奖项400多个,在纽约、伦敦、东京等地名声大噪,他设计的作品遍布世界各地。
1996年,被设计界视为“圣经”的《Graphis》杂志将陈幼坚设计公司选为世界十大最佳设计公司之一,1997年,陈幼坚设计的海报及艺术挂钟被美国旧金山市现代美术博物馆纳为永久收藏品┅┅陈幼坚作为世界大师,荣誉光环无法列数得清。
但陈幼坚告诉记者,这次“东情西韵”的展览比所获得荣誉更能涵括他的设计特点和艺术追求。
小小的两层展览室里挂满了陈幼坚的作品,每一幅作品都能让记者看到在欧式包装和西方简洁线条下跳跃着的中国热情。
陈幼坚是深爱中国传统文化的,但对中国文化遗产的执着和骄傲,并没有使他变成一个固守传统的“艺术遗老”,而是让东西文化在他的设计理念中更为合理地融结在一起。
他成功地揉合西方美学和东方文化,既赋予作品传统神韵又不失时尚品味的优雅,展出的有柄瓷杯、茶叶盒、文具以及杯垫等作品中国风味浓重,却又不失优雅精细。
他在东京新宿的高岛屋有一家命名“茶语”的茶馆,从茶馆的室内装潢和司标设计到茶具的选用,都堪称是陈幼坚设计艺术精髓,而东京三菱银行的CI、NIKKO的现代中国餐具都让人体会到了东西合璧的唯美。
今年53岁的陈幼坚(AlanChan)是香港最著名的设计师之一,获奖无数。
陈幼坚设计公司曾被美国GRAPHIS杂志评为全球十大设计公司之一,是惟一获此殊荣的华人设计公司。
他的海报和腕表甚至被美国三藩市现代美术博物馆纳为永久收藏品。
在日本,他还分别于1991年、2002年在东京举办了"东方汇合西方"、"东情西韵"的个展。
在日本的设计界,他的名声就如成龙在日本的演艺界地位那么响当当。
荣誉、财富、经历、名声到了53岁的他这里早已是囊中之物,从一个不懂设计的门外汉到国内、国际数百个奖项的获得者,他用了20年的时间,在20世纪90年代他开始确立并切实感受到自己的地位。
陈幼坚的香港新标志与中国城市标志设计

陈幼坚的香港新标志与中国城市标志设计香港品牌标志更换:2010年3月29日香港特区财政司司长曾俊华日前在“香港品牌”及“见面·见香港”宣传活动的启动仪式上宣布,“香港品牌”经过深入检讨后,获注入新动力;除了品牌基因作出适度修改外,其飞龙标志也变得更具时代感。
更新后“香港品牌”的5项核心价值,是自由开放、积极进取、追求卓越、勇于创新、优质生活;核心价值指香港人的价值观,也代表香港人的抱负。
新标志设计师陈幼坚解释,由飞龙延伸出来的蓝、绿彩带,分别代表蓝天绿地和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红色彩带则勾划出狮子山山脊线,象征香港人“我做得到”的拼搏精神。
背景资料:关于香港品牌:千禧年前后,受亚洲金融风暴和全球经济的影响,香港经济进入低迷期。
加之1997年回归令许多人担心香港会因此失去国际上的地位,港政府规划了一系列城市品牌化活动,试图重新建立自己在亚洲的国际都会地位和形象。
2000年起,香港政府为建立香港的新品牌形象,聘请规模宏大的跨国顶尖品牌顾问团,成员包括:Landor,Burson-Marsteller以及Wirthlin Worldwide。
品牌顾问团利用BAV(品牌资产评估)——专业品牌形象数据库系统,在香港和全球商界及政府领袖中进行了广泛的意见调查。
2001年5月10日在香港财富论坛闭幕仪式上,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向与会代表隆重推出了“香港品牌——飞龙标志”。
由Landor设计的品牌形象巧妙地把“香港”二字和香港的英文缩写H 和K融入飞龙图案内。
2001年开始启用的香港飞龙标志香港品牌”的由政府新闻处负责管理,主要目标是为公营和私营机构提供一个统一的品牌平台,以宣扬香港为“亚洲国际都会”的地位。
一系列推广“香港品牌”的活动在本港和海外举行。
从香港市区的天际线到香港国际机场,香港品牌的飞龙形象标志处处可见。
政府与公营和私营机构紧密合作,确保“香港品牌”能有效地向全世界宣扬香港。
新标志的部分vi对于这个新飞龙标的产生,也是香港政府的无奈,当年港府花了巨资请国外的郎涛公司做了香港品牌形象,却被香港等地民间议论为这个飞龙标志像个落水狗,并质疑巨资的所设计的标志的价值。
标志设计

NO.5 DGX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德广信科技有限公司
思路是清晰,但是表现的差点, LOGO设计不一定要把全部内容 表现出来。 简单、抽象、大气、关键是色 彩的把握,也就是说做灯的公 司在LGO的表现上不一定要有灯 的样子,也可以用“光”“黑 暗”或者玻璃的折射,或者在 简单点就是简单的英文组合, 注重下色彩。
谢谢观赏
中国聚烯烃业年会标志
NO.3 NESTLE
雀 巢 公 司
富有很强的亲和力和感染力,温馨 的氛围体现了企业像母亲关心孩子一样 关心人们的经营理念。
NO.4 NIKE
耐克
希腊传说中,nike是胜 利女神的名字,她身上长有 双翼,携带橄榄枝,是吉祥、 正义、胜利的象征。
NO.5 APEX
深圳市鸥派思实业有限公司标志
西武
NO.2 POLY
红,绿,黄渐变搭配的样点 状聚集来表达聚集的分子,表达 了会议的行业风格与主旨,连接 的点也代表观点的汇集。图案整 体有球体的感觉,喻有放眼世界。 POLY=Polyolefin(聚乙烯 的简称),可以强化会议的品牌 效应,简化传播元素,并使形象 更具国际风格。图案风格较为抽 象,丰富的色彩表达多姿 多彩 观点的汇合。
在颜色方面采用强烈的黑白。 使之有韵味的是在英文字母方面 反而是运用的古典的书法变形, 在汉字方面却使用了标准 的 “方正宋体”给人以古典而又庄 重的感觉。APEX四个英文字母, 寓意欧派思“立足本土,走向世 界”的发展战略。 A和e的巧妙处理,营造出浓郁的艺术气 息。字形饱满充实, 并且黑白对比强烈,令观者印象深刻。
中国药品招商网
NO.3 GHTC
光华天成
G元素构成的梅花,是中华民族精 神的象征,梅花坚忍不拔,自强不息。 但是梅花的内部用个方块,太生硬 了.字体也没有表现,使用标准字体给 标志的感觉大打折扣。
爱·香港——一个元素一个含义

爱香港——一个元素一个含义
钟峤
【期刊名称】《北京服装纺织》
【年(卷),期】2008(000)001
【摘要】Salvatore Ferragamo在1997年为庆祝香港回归中国时,特别精制了一条领带和丝巾,并在当年的国际荟萃贺香江回归总慈善晚宴上呈献给在座嘉宾。
时隔十年后,Salvatore Ferragamo携手香港最杰出设计师之一的陈幼坚先生,以一个汇聚了品牌精湛手工艺以及陈幼坚创新设计理念的甚具特色的丝巾系列,参与别具意义的回归庆祝活动——"创作9707"。
【总页数】2页(P16-17)
【作者】钟峤
【作者单位】《时尚北京·北京服装纺织》记者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941.1
【相关文献】
1."我决定说一个谎话--我爱你"--论会话含义理论在《大话西游》经典台词中的体现 [J], 张宏国
2.香港地区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副会长、金宝岛集团公司总裁梁思谋:"交给建国60周年的一个作业""在我心中,爱国就是要勇于奉献" [J], 罗书宏
3.一个青年的爱国之举──黔阳县林科所谌孙提单骑全国行迎香港回归 [J], 陈其国;陈荣;
4.一个爱吃辣椒的香港人——专访港龙航空公司成都及中国华西地区经理马伟文[J], 周阳;且一可(图)
5.一个了解香港的“小窗口”——宁波日报推出《知香港爱祖国》专栏 [J], 杨顺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陈幼坚作品赏析

● 陈幼坚的汉字艺术
用“古”和“今”两个汉字来 强调研讨会的主题:用传统创造一 个新的传统。“古”字意味着过去 ,“今”字寓意现在。下部分特写 一个“古”字,并使它向上延伸进 一片绿叶中。这片绿叶由汉字“今 ”表现出来。深棕色反映了旧传统 ,而金属绿强调了新传统
古代中国印泥图案,印泥打开 成阴阳形状。按照道家理论,阴阳 这两个元素构成整个宇宙。印泥的 形状也构成了表达主题的一对引号 ——通过书法艺术的传递。书法和 文字含义之间和谐贯穿了书写表达 的所有形式。每一笔似乎都因一个 超越含义的独特讯息而显得生动起 来。书法可以通过那些“无形之相 ,无形之音”的韵律而使它的作者 和观众之间形成一种跨越时代的连 接。
香港著名设计师
Alan chan 陈幼坚
12艺设2 王丽君
在日本的设计界,他的名声就如成龙在日本的演艺界地位那么响当当……
陈幼坚,MH(英文名:Alan Chan ,1950年-),1950年生于中国香 港,著名设计师,曾荣获香港乃至 国际奖项400多个,在纽约、伦敦 、东京等地名声大噪。陈幼坚设计 公司曾被美国GRAPHIS杂志评为全 球十大设计公司之一,是惟一获此 殊荣的华人设计公司。他的海报和 腕表甚至被美国三藩市现代美术博 物馆纳为永久收藏品。在日本,他 还分别于1991年、2002年在东京举 办了"东方汇合西方"、"东情西韵" 的个展。
运用了大剧院之正面透视线条,把 建筑设计的精髓融合于平面标识设计当 中,表现大剧院的标志性建筑设计将成 为中国人文精神屹立于世界的新象征符 号。
谢谢观看
为庆祝获得纽约图形年刊评定的1996年世界最优秀设 计公司之一而作的海报。陈幼坚设计公司是获得这项殊荣 的亚洲唯一的设计公司。用汉字“一”和阿拉伯数字“1” 结合起来,形成汉字“十”。“一”用中国传统书法表现 ,“1”用一支垂直放置的画笔表示。设计强调从“十”分 出来的“一”。意指陈幼坚设计公司获得的成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usion of East meets West.
The blue and green ribbons that extend from the Dragon symbolise blue sky and a sustainable environment, while the red ribbon is a silhouette of Lion Rock, which represents Hong Kong people’s “can-do” spirit.
30mm
BRAND HONG KONG SIGNATURE The primary signature may also be used without the brandline if the brandline, “Asia’s world city”, appears elsewhere on the same surface, or if space is limited.
BRAND HONG KONG GUIDELINES
Updated May 2012
SECTION A
Brand Hong Kong Signature A.1 Signature Elements A.2 Dragon Symbol and Ribbons Graphic A.3.1 Minimum Size with Brandline A.3.2 Primary Signature without Brandline A.3.3 Minimum Clear Space A.4.1 Colour Guide – Full Colour Versions A.4.2 Colour Guide – Single Colour Versions A.5.1 Background Colours – Preferred Colours A.5.2 Background Colours – Signature Colours A.5.3 Background Colours – Full Colour Signature A.5.4 Background Colours – Single Colour Signature (Red) A.5.5 Background Colours – Single Colour Signature (Yellow) A.6 Incorrect Usage A.7 Colour Palette A.8.1 Typeface A.8.2 Logotype & Brandline A.8.3 Logotype & Brandline Colours
0.5X
BRAND HONG KONG SIGNATURE
0.5X
X 0.5X 0.5X
Always maintain more than the minimum clear space around the Brand Hong Kong signature to preserve its integrity.
Full-Colour Version on Preferred Background Colour (white)
Full-Colour Version on Preferred Background Colour (black)
BRAND HONG KONG GUIDELINES
A.5.2 | Background Colours – Signature Colours
BRAND HONG KONG SIGNATURE
The single-colour logo, red (Pantone 485C/M100Y100) and yellow (Pantone 1235C/M40Y100), may be used on Brand Hong Kong signature background colours.
BRAND HONG KONG GUIDELINES
A.3.2 | Primary Signature without Brandline
English Version
Minimum Size
30mm
Chinese Version
Minimum Size
30mm
Bilingual Version
Minimum Size
3 The logo in single colour, black, may be used only for black and white production, or in situations where the other single-colour versions and full-colour versions are not suitable.
100M 40c 100Y 100M
10C 40M 100M 100Y
Process Cyan C
PMS 361C
PMS 144C
PMS 254C
100M 100Y
PMS 485C Black PMS 485C
BRAND HONG KONG GUIDELINES
A.4.2 | Colour Guide – Single Colour Versions
A.1 | Signature Elements
BRAND HONG KONG SIGNATURE
The Brand Hong Kong signature comprises of three elements:
1 The Brand Hong Kong logotype
1
2 The Brandline
To maintain visual clarity and to provide maximum impact, the signature must never appear to be linked to or crowded by copy, photographs or graphic elements.
100M 100Y
2 The logo in solid colours may be used if gradient colour production is not possible.
100K
100C
100C 100M
40C 40C 100M 100Y
100C 40M 100Y 100Y
2
Full-Colour Version (Solid Colours)
BRAND HONG KONG GUIDELINES
Minimum Clear Space
English Version
0.5X
0.5X
Chinese Version
X 0.5X
0.5X 0.5X
0.5X
0.5X
Bilingual Version
0.5X
X 0.5X
0.5X 0.5X
0.5X
X
0.5X 0.5X
2
BRAND HONG KONG GUIDELINES
A.3.1 | Minimum Size with Brandline
English Version
Minimum Size
Chinese Version
40mm
Minimum Size
Bilingual Version
40mm
Minimum Size
2 The Dragon symbol may be used on its own only in exceptional cases.
The Dragon symbol is a modernised interpretation of a
1
Chinese mythical icon. It represents Hong Kong’s unique
3 The Dragon symbol with extending ribbons graphic
2 All elements are set in fixed format and proportion. They are not to be altered.
3
1 2 3
BRAND HONG KONG GUIDELINES
A.2 | Dragon Symbol and Ribbons Graphic
BRAND HONG KONG SIGNATURE
1 The Dragon symbol with extending ribbons graphic is a unique design that is copyright protected.
40mm
BRAND HONG KONG SIGNATURE
Whenever possible, use the primary version of the Brand Hong Kong signature as shown. The primary signature is the full colour Dragon with extending ribbons graphic, the logotype and brandline. The single language version, either Chinese or English, is preferred for primary usage. The bilingual version may be used if the content is entirely bilingual.
BRAND HONG KONG GUIDELINES
A.5.1 | Background Colours – Preferred Colours
BRAND HONG KONG SIGNATURE
The preferred background colours of Brand Hong Kong are white and bl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