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一 参观苗圃
参观苗圃说课稿
![参观苗圃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2bc0ddab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19.png)
参观苗圃说课稿一、引言大家好,我是今天参观苗圃的导游。
首先,我要感谢大家对我们苗圃的兴趣和参观的支持。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将为大家介绍苗圃的概况、种植技术和苗木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希望通过这次参观,大家能够对苗圃的运作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苗圃概况1. 位置和规模我们的苗圃位于美丽的乡村,占地面积约100亩。
这里的气候条件适宜,土壤肥沃,非常适合苗木的种植和生长。
2. 种植品种我们苗圃主要种植各类乔木、灌木和花卉。
乔木包括松树、柏树、柳树等;灌木有玫瑰、丁香、紫薇等;花卉有菊花、康乃馨、郁金香等。
我们根据市场需求和季节变化,合理安排种植计划,确保苗木的品种丰富和供应稳定。
三、种植技术1. 土壤准备在种植苗木之前,我们会对土壤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进行土壤松土,以增加通气性和透水性。
然后,根据不同苗木的需求,调整土壤的酸碱度和养分含量,确保苗木能够在良好的土壤环境中生长。
2. 播种和育苗我们采用先进的播种和育苗技术,确保苗木的良好生长。
播种时,我们会根据不同的苗木品种,选择适当的播种时间和方法。
育苗过程中,我们会控制温度、湿度和光照等因素,提供最适宜的生长环境。
3. 病虫害防治为了保证苗木的健康生长,我们采取一系列的病虫害防治措施。
定期巡视和检查苗木,及时发现并处理病虫害问题。
同时,我们也会使用环保的农药和生物防治方法,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四、苗木管理1. 浇水和施肥苗木的生长需要足够的水分和养分供应。
我们根据不同苗木的需求,合理安排浇水和施肥的时间和量。
同时,我们也会注意避免过量施肥和浇水,以免对苗木造成不良影响。
2. 剪枝和修剪为了塑造苗木的形态和促进分枝生长,我们会定期进行剪枝和修剪工作。
通过合理的修剪,可以使苗木的枝条更加分明、整齐,提高苗木的观赏价值。
3. 支撑和固定在苗木生长的过程中,我们会使用支撑材料和固定器具,为苗木提供支撑和保护。
这样可以防止苗木在风雨等恶劣天气中倒伏或受损。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六单元第二课时《参观苗圃》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六单元第二课时《参观苗圃》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5a33f5e6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cb.png)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 第六单元第二课时《参观苗圃》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苗圃的基本信息,观察苗木的品种和生长状况,体验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探究。
2.掌握使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了解尺子的使用规则。
3.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苗木的生长情况,引导学生积极探究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教学重点1.细心观察苗木的生长情况。
2.掌握使用尺子进行长度测量的方法。
3.引导学生探究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三、教学难点1.如何使用尺子测量苗木的长度。
2.如何描述苗木的生长情况,并用数学语言解释。
四、教学准备1.引导学生学会使用尺子,准备足够数量的尺子。
2.准备苗圃内的不同种类的苗木,数学测量表格。
3.要求学生穿上运动鞋和运动服装。
五、教学过程步骤一:课前铺垫(5分钟)1.通过对苗圃的简单描述,让学生了解苗圃的一般情况。
2.引导学生思考在苗圃中,我们可以做哪些与数学相关的事情。
步骤二:尺子的使用(10分钟)1.老师用实物演示如何使用尺子进行长度测量。
2.学生跟随老师的演示,自己尝试使用尺子进行长度测量。
3.强调尺子的使用规则,注意尺子的起始位置和数字对齐,确保测量精确。
步骤三:参观苗圃(20分钟)1.在苗圃中,让学生观察不同种类苗木的生长情况,尤其是高度和枝条长度。
2.依次对不同种类苗木进行测量,将测量结果填入数学测量表格中。
3.学生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不同种类苗木的生长情况,引导学生探究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步骤四:讨论和总结(10分钟)1.让学生根据观察和测量表格的结果,探讨不同种类苗木的生长情况,了解它们的生长规律。
2.引导学生讨论如何运用所学的尺子测量方法,进行更加准确的长度测量。
3.强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多加观察,多加实践,让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六、作业布置1.让学生回家找些小物件,如书、笔等进行长度测量,并将测量的准确数字填写在作业本上。
2.让学生写一篇文章,记录参观苗圃的经历,并描述自己对于苗木生长情况的观察和思考。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去苗圃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去苗圃](https://img.taocdn.com/s3/m/f08ec24d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0e.png)
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文明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
绿色植物作为地球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改善环境、美化家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深入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体验绿色植物的培育过程,我们暑期社会实践团队选择了苗圃作为实践基地。
以下是我们的实践报告。
二、实践目的1. 了解苗圃的基本情况,包括苗圃的类型、规模、主要种植的植物种类等。
2. 学习植物种植、养护的基本知识,提高自身的环保意识。
3. 通过实践,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团队精神。
三、实践过程1. 实践时间:2021年7月15日-7月20日2. 实践地点:XX市苗圃基地3. 实践人员: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共10人四、实践内容1. 参观苗圃在苗圃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苗圃的各个区域。
苗圃分为观赏区、种植区、繁殖区等,主要种植了树木、灌木、花卉等植物。
在参观过程中,我们了解到苗圃的种植规模、种植技术以及植物的生长周期。
2. 学习植物种植、养护知识在苗圃工作人员的讲解下,我们学习了植物种植、养护的基本知识。
包括:(1)土壤选择: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选择适宜的土壤。
(2)播种与扦插:掌握播种与扦插的技术,提高植物的成活率。
(3)浇水与施肥:了解植物的生长需求,合理浇水与施肥。
(4)病虫害防治:学习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方法,确保植物健康生长。
3. 参与苗圃工作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亲身体验了苗圃的工作。
包括:(1)浇水:按照苗圃工作人员的要求,给植物浇水。
(2)施肥: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给植物施肥。
(3)除草:清除苗圃内的杂草,确保植物生长环境。
五、实践成果1. 了解苗圃的基本情况,掌握了植物种植、养护的基本知识。
2. 增强了环保意识,认识到绿色植物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3. 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培养了团队精神。
4. 收获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了基础。
六、总结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我们深入苗圃,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体验绿色植物的培育过程。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有关《参观苗圃》的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有关《参观苗圃》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2432e48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f4.png)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参观苗圃》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参观苗圃的实践活动,了解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实际应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分享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学会用米和厘米测量物体长度。
2.教学难点:在实际情景中,灵活运用长度单位进行测量和比较。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实物模型(如树木、花草等)3.测量工具(如卷尺、直尺等)4.小组讨论记录表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已学的长度单位,如米、分米、厘米等。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苗圃吗?苗圃里有什么?(二)参观苗圃,认识长度单位1.教师组织学生参观苗圃,观察各种树木、花草的长度。
2.教师引导学生用已学的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测量树木、花草的长度。
3.学生分组进行测量,并记录测量结果。
(三)小组讨论,分析数据1.学生将测量结果填入小组讨论记录表。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测量数据,比较不同树木、花草的长度。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
2.学生分享在参观苗圃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
(五)巩固练习1.教师出示一些树木、花草的图片,让学生猜一猜它们的长度。
2.学生用米和厘米表示图片中树木、花草的长度。
(六)课堂小结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五、课后作业1.请同学们回家后,观察家里的物品,用米和厘米测量它们的长度,并记录下来。
2.家长签字确认,下周一带回。
六、教学反思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在参观苗圃活动中,让学生能够自主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米或厘米)来测量不同高度的植物,并准确记录测量结果。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不同长度单位在实际测量中的适用场景,以及在测量时如何确保准确性和一致性。
教学过程补充:(一)导入教师: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了长度单位,谁能告诉我1米和1厘米的长度大约有多长?学生1:1米大概是我手臂伸直的长度,1厘米是铅笔的一小段。
参观苗圃教学设计
![参观苗圃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40ff516cc7931b765ce1578.png)
《参观苗圃》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经历估一估,算一算,探索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过程,能把除数看作整十数进行试商,并能正确计算2、能运用所学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 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细心检查的习惯,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4、在探究中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学会倾听与表达。
二、教学重点:掌握试商方法。
(把除数看作整十数进行试商)三、教学难点:能够正确地计算除数是两位数除法。
四、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1、括号里最大能填几?30×()< 266 20×()< 14740×()< 189 30×()< 10920×()< 198 60×()< 380集体对答案2、竖式计算:选一题交流计算过程168÷20 = 390÷40= 630÷80=找一名学生说说计算方法师强调:我们在做除法题时应该注意什么?1、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上面。
2、有余数的,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二)情境导入:通过预习你们知道我们今天要研究学习什么知识吗?生答师板书:参观苗圃(三位数除以两位数)(三)探究新知:探究一:1、出示例题(1)室内培育22种花,共154盆,每种花的盆数相同,每种花各有多少盆?(1):指一生读题:(2):已知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3):列式:154÷22=问:和课前练习题2比较,除数有什么不一样?(不是整十数)3、估算:每种花大约有多少盆? (小组交流)4、这道题到底等于多少?用竖式计算。
(想一想如何试商?再计算)(小组学习并交流)5、小组展示汇报交流算法教师强调商乘除数的运算过程:7先乘除数22个位上的2,然后乘十位上的2.。
探究二:(2)园艺师要用120盆花布置广场,每个图案用18盆花,可以组成几个图案?还剩几盆花?小组自主学习。
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提示:估一估商是多少?()把除数看做多少试商呢?()列竖式计算出得数验算:小组展示。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去苗圃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去苗圃](https://img.taocdn.com/s3/m/807a0186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90.png)
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有责任关注生态环境,践行绿色生活。
为了深入了解植物生长过程,体验生态农业的魅力,我利用暑期时间前往苗圃进行了实地考察,现将实践情况报告如下。
二、实践背景苗圃,顾名思义,是培育苗木的场所。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各种植物从幼苗到成材的过程,了解植物生长的规律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此次实践旨在通过实地探访苗圃,感受绿色希望,增强环保意识,同时学习植物生长知识,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积累经验。
三、实践过程(一)苗圃参观在苗圃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苗圃内的各个区域。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片整齐排列的苗木,有松树、柏树、杨树等,它们生机勃勃,茁壮成长。
随后,我们参观了温室大棚,里面培育着各种热带植物,如仙人掌、多肉植物等。
这些植物形态各异,色彩斑斓,令人叹为观止。
(二)植物生长知识学习在苗圃工作人员的讲解下,我们学习了植物生长的基本知识。
了解到植物生长需要光照、水分、土壤、温度等条件,这些条件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同时,我们还了解到不同植物对生长环境的要求不同,如喜阴植物、喜阳植物等。
(三)植树造林活动为了亲身体验植树造林的过程,我们分组进行了植树活动。
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我们挖坑、扶苗、填土、浇水,一步一步完成了植树过程。
虽然过程辛苦,但看到一棵棵树苗挺拔地立在我们亲手挖的坑里,心中充满了喜悦和成就感。
四、实践收获(一)环保意识增强通过此次实践,我深刻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植物是地球的肺,它们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为人类提供了生存所需的氧气。
同时,植物还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等作用。
因此,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二)植物生长知识丰富在苗圃参观和植树活动中,我学习了植物生长的基本知识,了解了不同植物对生长环境的要求。
这些知识将对我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产生积极影响。
(三)团队合作能力提升在植树活动中,我们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了任务。
参观苗圃说课稿
![参观苗圃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19560813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ce.png)
参观苗圃说课稿一、引言在这个任务中,我们将参观苗圃并撰写一份详细的说课稿。
苗圃是一个专门培育和种植各种植物的地方,是植物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场所。
通过参观苗圃,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植物的生长环境、特点和培育技术,从而增加对植物的认识和了解。
二、苗圃概述苗圃位于XX地区,占地面积约XX平方米。
苗圃内设有不同的区域,用于培育不同种类的植物,包括花卉、果树、蔬菜等。
苗圃拥有先进的设施和设备,如温室、喷灌系统等,以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和条件。
三、参观内容1. 植物分类区:苗圃根据植物的分类特点,将不同种类的植物分别种植在不同的区域。
我们将参观花卉区、果树区和蔬菜区,了解不同植物的生长特点和培育技术。
2. 生长环境展示:苗圃为了提供最适宜的生长环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我们将参观温室,了解温室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如何调节温度、湿度和光照等因素,以满足不同植物的需求。
3. 培育技术介绍:苗圃拥有一支专业的园艺团队,他们掌握着先进的培育技术。
我们将参观培育区,了解如何进行种子播种、育苗和移栽等过程,并了解不同植物的生长周期和生长要求。
4. 植物展示区:苗圃还设置了植物展示区,展示了各种不同的植物品种。
我们将参观展示区,观赏各种美丽的花卉和果实,并了解它们的特点和用途。
四、参观体会1. 对植物的认识和了解:通过参观苗圃,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不同植物的生长环境和特点,增加对植物的认识和了解。
这对于我们学习植物知识和培养对植物的兴趣具有重要意义。
2. 培育技术的学习和应用:苗圃的培育技术是先进的,通过参观我们可以学习到一些有用的技术和方法,例如种子的处理、育苗的技巧等。
这些知识可以在我们自己的植物培育中得到应用。
3. 对环境保护的认识:苗圃通过采用温室等设施,可以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减少对外界环境的依赖。
这也提醒我们在植物种植和园艺活动中要注重环境保护,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4. 培养团队合作意识:苗圃的运营需要园艺团队的共同努力和协作。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参观苗圃》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参观苗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f9ebdbaa8956bec0875e365.png)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参观苗圃》教案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依据教材文章选择优质教学设计及优质教案,为你提供全方位的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过程,能把除数看作整十数进行试商,并能正确计算。
2.能运用所学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初步掌握把除数看作整十数进行试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初步掌握试商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用竖式计算6920 85040 42060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集体订正后,让学生说一说计算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时应注意什么。
2.口答:下面的括号里最大能填几?30() 96 40() 26020() 184 60() 195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前面我们学习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如果除数不是整十数,而是任意两位数,又该怎么样计算呢?今天开始我们就来学习除数是任意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参观苗圃)(一)解决问题一1.出示参观苗圃的情境图,让学生观察。
师:根据这幅图你能获得哪些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指名回答)求每种花各有多少盆?应该怎样列式?指名回答,引导学生列式:15422=师:怎么样计算出结果呢?自主探索算法。
引导学生估计这个算式的结果,并集体交流估算的过程。
学生可能出现的估算方法有。
⑴因为2210=220所以不到10盆;⑵因为225=110所以比5盆多一些;⑶因为14020=7所以大约是7盆左右。
师:刚才大家估计的都是一个近似数,那我们现在要用竖式计算出结果,你们会吗?(会)让学生用竖式计算,可以和同桌一起完成。
教师巡视,和学生进行交流,掌握学生的思维过程。
指名汇报计算过程,重点让学生说试商的过程,通过交流,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把除数22看作20,把被除数154看作150进行试商的方法。
(二)解决问题二1.出示问题(2)园艺师要用120盆花布置广场,每个图案用18盆花,可以组成几个图案?还剩几盆花?指名列出算式:12021=师:谁能估计出这个算式的结果呢?(让学生先独立估算,并在小组内交流估算的方法。
参观苗圃(学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
![参观苗圃(学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10674a71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0e.png)
标题:参观苗圃(学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通过参观苗圃,使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结合苗圃中的数学元素,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了解苗圃的基本情况,如面积、植物种类等。
2. 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了解植物生长所需的条件。
3. 结合苗圃中的数学元素,进行实地测量和计算。
4. 探讨苗圃的管理与养护方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过程1. 准备阶段(1)教师提前与苗圃负责人联系,了解苗圃的基本情况,如面积、植物种类、生长周期等。
(2)准备测量工具,如卷尺、测绳等。
(3)分组分工,每组选定一名组长,负责协调组内成员的工作。
2. 参观苗圃(1)教师带领学生进入苗圃,简要介绍苗圃的基本情况。
(2)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了解植物生长所需的条件。
(3)指导学生进行实地测量,如测量植物的高度、苗圃的面积等。
3. 实地测量与计算(1)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实地测量和计算。
(2)学生分组进行测量,记录数据,并计算出结果。
(3)各组汇报测量和计算结果,教师点评并给予指导。
4. 探讨苗圃管理与养护(1)教师引导学生探讨苗圃的管理与养护方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2)学生分组讨论,提出合理的管理与养护建议。
(3)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给予指导。
5. 总结与反思(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分享本次活动的收获。
(2)学生反思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提出改进措施。
(3)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强调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对活动的兴趣。
2. 数据记录与计算准确性:检查学生测量和计算的数据是否准确,评价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3. 讨论成果: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苗圃管理与养护的认识。
4. 反思与改进:关注学生在总结与反思环节的表现,了解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提升能力。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6.2《参观苗圃》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6.2《参观苗圃》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45c6965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ae.png)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6.2《参观苗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参观苗圃》这一节内容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二课时。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参观苗圃,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意义,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参观苗圃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数学的魅力,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运算,对于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有一定的经验。
但学生在解决较复杂的实际问题时,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模型,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参观苗圃的情境,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意义,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魅力,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对于复杂一些的实际问题,如何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参观苗圃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意义。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关于苗圃的图片,用于导入和呈现情境。
2.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3.准备黑板,用于板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关于苗圃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后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苗圃里有哪些植物吗?它们分别是多少棵?”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解决。
如:“苗圃里有苹果树56棵,梨树比苹果树少18棵,梨树有多少棵?”在学生解答问题后,引导学生总结加法和减法的意义。
参观苗圃说课稿
![参观苗圃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5e825474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b1.png)
参观苗圃说课稿一、引言大家好,我是XX学校的XX老师,今天非常荣幸能够为大家带来关于参观苗圃的说课稿。
本次参观苗圃是为了让学生们亲身感受植物的生长过程,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接下来,我将从三个方面进行介绍:参观目的、参观内容及活动设计、参观后的反思与总结。
二、参观目的1.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通过参观苗圃,让学生们亲眼见到植物的生长过程,了解植物对环境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2. 增强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参观苗圃可以让学生们近距离观察各种植物,了解它们的特点和生长环境,并通过亲自动手参预植物的种植和护理,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在参观苗圃的过程中,学生们将分组进行植物的种植和护理,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参观内容及活动设计1. 参观苗圃:学生们将参观一家专业的苗圃,了解苗圃的基本情况,包括种植的植物种类、种植技术等。
导游将向学生们介绍苗圃的发展历程和种植过程,让学生们对苗圃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2. 植物观察和记录:学生们将分组观察苗圃中的各种植物,记录它们的特点、生长环境和护理方法。
通过观察和记录,学生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需求。
3. 植物种植和护理:学生们将分组进行植物的种植和护理活动。
他们将亲手体验植物的种植过程,学习如何给植物浇水、施肥、除草等。
这不仅可以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4. 互动游戏:为了增加参观的趣味性,我们还准备了一些互动游戏,如植物知识问答、植物拼图等。
通过这些游戏,学生们可以巩固他们对植物的了解,并在游戏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四、参观后的反思与总结1. 参观后的反思:参观苗圃后,学生们将进行反思,回答一些问题,如他们对植物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参观对他们的影响有多大等。
通过反思,学生们可以进一步加深对植物和环境的认识。
2. 总结与展示:学生们将根据参观的经历,撰写参观总结,并进行展示。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参观苗圃课后练习及答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参观苗圃课后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deb08f7866fb84ae55c8d7a.png)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参观苗圃课后练习及答案教学目的:1、经过观赏苗圃这一情境,使先生进一步了解绿色植物在生活中的重要意义,从而强化环保的重要性。
2、使先生阅历探求除数是两位数的计算进程,让先生可以学会把除数看作整十数停止试商,并能正确计算。
3、经过3个层次的练习,进一步提高先生运用所学的方法处置复杂的实践效果。
并在此进程中,进一步浸透环保教育保护大自然的好冤家。
教学重点:1、探求并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试商方法。
2、可以正确地计算除数使两位数的除法。
教学难点: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试商方法教具预备:多媒体资料学情剖析:本课时,教材创设观赏苗圃这一情境,不但能使先生进一步了解绿色植物在生活中的重要意义,从而强化环保的重要性。
还能经过这一情境引导先生整理数据,引出如何试商使除数使两位数动身计算的关键,它既是本课时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因此,在教学进程中,要引导先生在探求的进程中独自总结出各种试商的方法,并选择适宜自己的计算方法,从而培育先生的思想的灵敏性和自主选择看法。
教学进程:一、创设情形,引入新课:1、同窗们,你知道是我们的好冤家吗?当你看书时间长了,眼睛觉得很累,这时,只需你看看绿色的植物,它就能协助你消弭疲劳。
这是由于阳光或灯光照在绿色植物上,反射出来的光线,对人的眼睛比拟适宜。
绿色对人的大脑会发生一种良好抚慰,使紧张的心情失掉抓紧,绿色还能吸收阳光中对眼睛有害的紫外线。
所以,看绿色植物能消弭眼睛的疲劳,给人以温馨的觉得。
因此,在室内或房子前后种花种树,不只可以美化环境,对维护大脑和眼睛有一定的益处。
【设计意图:借此浸透绿色植物在生活中的重要意义,从而强化环保的重要性。
】2、明天教员就和小冤家一块去观赏苗圃。
3、板书课题:观赏苗圃。
二、探求新知(一)出示情境,引导观察。
1、课件演示[展现苗圃中各种绿色植物,再回到课本的主题图]2、从刚才观赏苗圃的进程中,你了解到苗圃哪些基本的状况?①先生同桌相互讨论②指名回答【设计意图:培育先生从图、文字等杂乱的众多信息中搜集有用信息的才干。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6.2《参观苗圃》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6.2《参观苗圃》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ca306d24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b8.png)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6.2《参观苗圃》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参观苗圃》这一节内容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章第二节的一部分。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平面图形的认识,如三角形、四边形、圆形等。
本节课通过参观苗圃的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图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教材通过实际的参观活动,让学生在实地观察中感受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等特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他们对平面图形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一些复杂的图形,学生可能还难以理解和把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从实际活动中抽象出图形的特征,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空间观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参观苗圃,学生能够识别和描述一些常见的平面图形,如三角形、四边形、圆形等。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实际的参观活动,观察和描述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等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参观活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识别和描述常见的平面图形,并观察和描述图形的特征。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从实际活动中抽象出图形的特征,建立清晰的空间观念。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演示法、引导发现法、实践操作法等。
2.教学手段:实物模型、多媒体课件、学生分组讨论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平面图形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参观苗圃:学生分组参观苗圃,观察和描述各种植物的形状、大小、位置等特征。
3.小组讨论:学生回到课堂上,分组讨论参观过程中观察到的图形特征,分享彼此的发现。
4.抽象概括:教师引导学生从实际活动中抽象出图形的特征,如三角形、四边形、圆形等。
5.巩固练习:学生进行一些有关平面图形的练习题,加深对图形特征的理解。
参观苗圃说课稿
![参观苗圃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7e78746c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ae.png)
参观苗圃说课稿一、引言大家好,我是XX学校的XX老师。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是关于参观苗圃的说课稿。
作为一位小学教师,我深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爱护大自然的重要性。
因此,我带领学生参观苗圃,旨在通过实地观察和亲身体验,让学生深刻理解植物生长的过程以及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接下来,我将从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五个方面详细介绍本次参观苗圃的教学内容。
二、教学目标本次参观苗圃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1. 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包括播种、发芽、生长、开花和结果等;2.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明白保护环境、爱护植物的重要性;3.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培养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4. 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植物的探索欲望。
三、教学重点本次参观苗圃的教学重点主要包括:1. 植物的生长过程,包括播种、发芽、生长、开花和结果等;2. 植物对环境的依赖和重要性;3. 学生的实地观察和亲身体验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难点本次参观苗圃的教学难点主要包括:1. 如何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并理解其中的原理;2. 如何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植物对环境的重要性,并引起他们的环保意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展示一些植物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猜测这些植物是如何生长起来的,并引起他们对植物生长的好奇心。
2. 实地观察苗圃带领学生来到苗圃,让他们亲自观察不同种类的植物,并引导他们观察植物的根、茎、叶、花和果实等部份,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3. 植物的生长过程讲解在观察的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向学生讲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包括播种、发芽、生长、开花和结果等。
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4. 环保意识培养引导学生思量植物对环境的重要性,让他们明白保护环境、爱护植物的重要性。
通过讨论和互动,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5. 实践操作让学生参预到植物的种植和护理工作中,让他们亲手体验植物生长的过程,培养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2023年四年级数学《参观苗圃》教案
![2023年四年级数学《参观苗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92979d6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fe.png)
2023年四年级数学《参观苗圃》教案2023年四年级数学《参观苗圃》教案1教学目标:1、通过“参观花圃”这一情境,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绿色植物在生活中的重要意义,从而强化环保的重要性。
2、使学生经历探索除数是两位数的计算过程,让学生能够学会把除数看作整十数进行试商,并能正确计算。
3、通过3个层次的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并在此过程中,进一步渗透环保教育——爱护大自然的好朋友。
教学重点:1、探索并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试商法。
2、能够正确地计算除数使两位数的除法。
教学难点: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试商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绿色植物对我们身体有好处,能缓解我们的疲劳,让同学们知道绿色植物在生活在的意义,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探索计算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情境图正确列出算式154÷22后,让学生独立思考估算的方法,然后让学生向全班同学说说自己的想法。
在练习和交流中让学生发现把22看作20来试商这一方法比较好,鼓励学生用刚才发现的试商方法来试一试:120÷18,学生解题后说说试商方法和计算结果。
这样让学生能够体会到新旧知识的联结点,让学生有目的、有方向的去尝试解题,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迁移,在解题中发现试商方法:可以把除数看成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
在尝试成功中感受学习的快乐。
通过两道题,可以总结出位数除以两们数的算法,提高了学生总结概括表达的能力。
三、运用知识1、说说下面各题的除数分别看作几十来试商。
通过全班学生都能说一说这一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四舍五入”这一试商方法。
2、括号里能填几,这有利于提高学生试商的能力。
2023年四年级数学《参观苗圃》教案2教学目的:1.经历探索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过程,能把除数看作整十数进行试商。
2.能运用所学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掌握试商方法,学会验算。
一、情境导入绿色植物是我们的好朋友,平时,看书时间长了,眼睛觉得很累,但只要看看绿色的植物,就能消除眼睛的疲劳,给人以舒适的感觉。
《参观苗圃》研修报告
![《参观苗圃》研修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10d56ad65ce05087632138b.png)
第一部分《参观苗圃》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65~66页第一课时内容。
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过程,能把除数看作整十数进行试商,并能正确计算。
2.能运用所学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细心检查的习惯,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掌握试商方法。
教学难点:能够正确地计算除数是两位数除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1、口算30×8 60×6 7×9034÷2 25÷6 120÷60生口算,汇报答案2、笔算120÷20 174÷20指名学生上黑板板演师:我们在做除法题时应该注意什么?师思考并发言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整理如下:1、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上面。
2、有余数的,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师:这是我们以前学习的知识,同学们掌握的很好。
如果把整十数的除数改成普通的两位数,还会算吗?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个知识。
(板书:参观苗圃)(二)探究新知1、出示例1:室内培育22种花,共154盆,每种花的盆数相同,每种花各有多少盆?(1):读题:学生齐读题目。
(2):已知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生:已知条件是:22种花,共154盆,每种花的盆数相同,问题是求每种花各有多少盆?(3):该怎么列式?为什么?生:154÷22,因数每种花的盆数相同,所以可以用除法。
3、估算:每种花大约有多少盆?4、这道题到底等于多少?在下面试着列竖式计算。
5、学生板演,说明思路(三)1、出示例2:园艺师要用120盆花布置广场,每个图案用18盆花,可以组成几个图案?2、试着列式、计算。
3、学生板演,说明思路4、我们怎么能知道这道题做的对不对?引出验算。
教师引导得出验算方法:除数×商+余数=被除数5、练习:89÷22 161÷37(四)、巩固练习:1、列竖式计算:70÷31 381÷54 272÷282、括号里最大能填几:38×()< 243 42×()< 21361×()< 441 59×()< 48167×()< 215 89×()< 884(五)、总结: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第二部分《参观苗圃》课例研修研修背景:《参观苗圃》这一课是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过程,本节课是学生在三年级时,学习了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和本学期前两节课学习除数是整十数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本节课试商方法是两位数除法计算的关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任务目标
01、了解苗木生产基地的基本条件 02、掌握苗圃的功能区域 03、掌握简单测量绘图技术
步骤一:了解育苗基地的基本条件
步骤一:了解育苗基地的基本条件
1.交通方便 苗圃基地的选址一定要做到交通方便, 以便于苗木和各种辅料的运输。 例如:如果在城镇附近选择苗圃地, 主要应考虑在运输主干道上有无交警设置的 限高、限宽等障碍,如果存在这类问题,必 须另选地点。 如果选择在乡村设置苗圃基地,为了 方便快捷地运输苗木,应当选择在等级较高 的省道或国道附近建设苗圃。
步骤一:了解育苗基地的基本条件
4.地形、地势 园林苗圃最好应选择地势较高的开阔平 坦地带,便于机械耕作和灌溉,也有利于排 水防涝,地势低洼的地方切不可选择。 圃地坡度一般以1°~3°为宜,在南方 多雨地区,选择3°~5°的缓坡地对排水有 利。在质地较为粘重的土壤上,坡度可适当 大些,在沙性土壤上,坡度可适当小些。但 坡度不宜超过5°,否则容易造成水土流失, 降低土壤肥力。
步骤一:了解育苗基地的基本条件第二页
4.地形、地势
园林苗圃最好应选择地势较高的开阔平坦地带,便于机械耕作和灌溉,也有利于排水防涝,地势低洼的地方切不可 选择。
圃地坡度一般以1°~3°为宜,在南方多雨地区,选择3°~5°的缓坡地对排水有利。在质地较为粘重的土壤上, 坡度可适当大些,在沙性土壤上,坡度可适当小些。但坡度不宜超过5°,否则容易造成水土流失,降低土壤肥力。
适宜的地下水位应为2m左右,但不同的土壤质地, 有不同的地下水临界深度,沙质土为1m~1.5m,沙壤土 与中壤土为2.5m左右,重壤土~粘土为2.5m~4.5m。 地下水位高于临界深度,容易造成土壤盐渍化。
步骤一:了解育苗基地的基本条件
7.病虫害和植被情况 在选择苗圃用地时,需要进行专门的病虫害调查。了解圃地及周边的植物感染病害和发生虫害情况,如果 圃地环境病虫害曾严重发生,并且未能得到治理,则不宜在该地建立园林苗圃,尤其对园林苗木有严重危害的 病虫害须格外警惕。
步骤一:了解育苗基地的基本条件
2.人力资源充沛 培育园林苗木需要劳动力较多,尤其在育苗繁忙季节需要大量临时用工。因此,园林苗圃应设在3.没有污染源 水质和土质是农业的命脉,这两者好坏直接影响到苗木的生长状况。因此,园林苗圃基地上游应没有工业 污染源,防止被污染的水质或土质对苗木生长产生不良影响。
6.要有充足的水源
水源可划分为天然水源(地表水)和地下水源。
将苗圃设在靠近河流、湖泊、池塘、水库等水源附 近,修建引水设施灌溉苗木,是十分理想的选择。
在无地表水源的情况下,可考虑开采地下水用于苗 圃灌溉。这需要了解地下水源是否充足,地下水位的深 浅,地下水含盐量高低等情况。
地下水位对土壤性状的影响也是必须考虑的一个因 素。地下水位过高,土壤孔隙被水分占据,导致土壤通 透性差,使得苗木根系生长不良。土壤含水量高,地上 部分易发生徒长现象,从而导致秋季停止生长较晚,容 易发生苗木冻害。相反,地下水位过低,土壤容易干旱, 势必要求增加灌溉次数和灌水量,使育苗成本增加。
步骤一:了解育苗基地的基本条件练习第一页
1.交通方便 苗圃基地的选址一定要做到交通方便,以便于苗木和各种辅料的运输。 例如:如果在城镇附近选择苗圃地,主要应考虑在运输主干道上有无交警设置的限高、限宽等障碍,如果存在 这类问题,必须另选地点。 如果选择在乡村设置苗圃基地,为了方便快捷地运输苗木,应当选择在等级较高的省道或国道附近建设苗圃。 2.人力资源充沛 培育园林苗木需要劳动力较多,尤其在育苗繁忙季节需要大量临时用工。因此,园林苗圃应设在靠近村镇的地 方,以便于调集人力。 3.没有污染源 水质和土质是农业的命脉,这两者好坏直接影响到苗木的生长状况。因此,园林苗圃基地上游应没有工业污染 源,防止被污染的水质或土质对苗木生长产生不良影响。
土壤酸碱度是影响苗木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要求园林苗圃土壤的pH值在6.0~7.5之间。不同的园林植物对 土壤酸碱度的要求不同,有些植物适宜偏酸性土壤,有些植物适宜偏碱性土壤,可根据不同的植物进行选择或改良。
步骤一:了解育苗基地的基本条件第三页
6.要有充足的水源
水源可划分为天然水源(地表水)和地下水源。
适宜的地下水位应为2m左右,但不同的土壤质地,有不同的地下水临界深度,沙质土为1m~1.5m,沙壤土与中壤土 为2.5m左右,重壤土~粘土为2.5m~4.5m。地下水位高于临界深度,容易造成土壤盐渍化。
步骤一:了解育苗基地的基本条件
××
5.土壤条件 苗木生长所需的水分和养分主要来源于土壤,植物根系生长所需要的氧气、温度也来源于土壤,所以,土壤对苗木的生长,尤其是对苗木 根系的生长影响很大。因此,选择苗圃地时,必须认真考虑土壤条件。土层深厚、土壤孔隙状况良好的壤质土(尤其是沙壤土、轻壤土、中壤 土),具有良好的持水保肥和透气性能,适宜苗木生长。 土壤酸碱度是影响苗木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要求园林苗圃土壤的pH值在6.0~7.5之间。不同的园林植物对土壤酸碱度的要求不同, 有些植物适宜偏酸性土壤,有些植物适宜偏碱性土壤,可根据不同的植物进行选择或改良。
5.土壤条件
苗木生长所需的水分和养分主要来源于土壤,植物根系生长所需要的氧气、温度也来源于土壤,所以,土壤对苗木 的生长,尤其是对苗木根系的生长影响很大。因此,选择苗圃地时,必须认真考虑土壤条件。土层深厚、土壤孔隙状况 良好的壤质土(尤其是沙壤土、轻壤土、中壤土),具有良好的持水保肥和透气性能,适宜苗木生长。
将苗圃设在靠近河流、湖泊、池塘、水库等水源附近,修建引水设施灌溉苗木,是十分理想的选择。
在无地表水源的情况下,可考虑开采地下水用于苗圃灌溉。这需要了解地下水源是否充足,地下水位的深浅,地下 水含盐量高低等情况。
地下水位对土壤性状的影响也是必须考虑的一个因素。地下水位过高,土壤孔隙被水分占据,导致土壤通透性差, 使得苗木根系生长不良。土壤含水量高,地上部分易发生徒长现象,从而导致秋季停止生长较晚,容易发生苗木冻害。 相反,地下水位过低,土壤容易干旱,势必要求增加灌溉次数和灌水量,使育苗成本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