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边坡稳定性计算书
滑坡计算书籍

滑坡计算书籍
1. 《岩土工程实用手册》彭奇等著:该书全面介绍了岩土工程的理论和实践,其中包括滑坡和边坡稳定性计算的内容。
2. 《边坡工程》徐燕洋著:该书详细介绍了边坡工程设计与施工的一般原则,包括滑坡稳定性计算方法、模型试验和现场实测以及监测等内容。
3. 《岩石边坡工程手册》高斯年编著:该手册系统全面地介绍了岩石边坡工程的基本理论、设计方法、监测及治理等内容,其中也涉及了滑坡计算的方法。
4. 《岩土力学与工程实例解析》何传坤等编著:该书结合实际工程案例,系统介绍了滑坡及边坡稳定性分析与计算的方法和步骤。
5. 《滑坡稳定性分析与计算》岳敬奇编著:该书主要介绍滑坡稳定性分析的基本原理、方法和计算过程,内容丰富实用。
这些书籍都是在岩土工程领域较为权威的著作,可以帮助读者全面了解滑坡计算的原理和方法,并提供实用的工程案例供参考。
岩土边坡稳定性评价与计算

岩土边坡稳定性评价与计算边坡一般是指具有倾斜坡面的土体或岩体,由于坡表面倾斜,在坡体本身中立及其他外力的作用下,整个坡体有从高处向提出滑动的趋势[1]。
边坡稳定分析的方法比较多,但总的说来可分为两大类:(1)以极限平衡理论为基础的条分法;(2)以弹塑性理论为基础的数值计算方法[2]。
1 变形破坏机理在工程实际中,较常见的是上部由土,下部由岩石组成的岩土混合边坡。
岩土混合边坡往往具有多种破坏模式[2],分析其稳定性不仅要考虑上部土层发生滑动的可能性,也要分析下部岩体沿结构面发生滑动的可能性[3]。
岩土混合边坡变形破坏的复杂性,在现行的规范和标准中仅仅对单一土质或岩质边坡的稳定性分析计算做了明确的规定[4],因此,很有必要对岩土混合边坡稳定性问题展开探讨,以便在工程实践中得以应用[6]。
2 稳定性计算及评价(一)定量计算贵州省理化测试分析研究中心综合实验大楼基坑为岩土混合边坡,对其岩石部分采用平面滑动法进行计算,沿岩层层面产生滑动,计算时把填土重量、粘土重量作为外加荷载考虑[5]。
采用平面滑动法计算其稳定系数Ks:故A~B段岩石部分对基坑边坡稳定影响不大,此段基坑边坡需要按圓弧滑动法对上部土体部分进行计算,稳定系数Fs取其小值。
(二)圆弧滑动法计算边坡土质部分稳定系数Ks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程》(GB50330-2002)5.2.7条及场地基坑边坡构成条件,A~B段土质部分边坡可能沿圆弧滑动,采用圆弧滑动法计算边坡土质部分稳定系数Ks。
(三)边坡稳定性评价通过对A~B段基坑边坡定量计算分析,可得:(1)采用平面滑动法分析A~B段基坑边坡岩质部分,由于属于缓外倾结构,采用平面滑动法计算得出稳定系数Fs=3.32偏高。
故A~B段岩石部分对基坑边坡稳定影响不大,此段基坑边坡岩质部分稳定;但需要按圆弧滑动法对上部土体部分进行计算,稳定系数Fs取其小值。
(2)采用圆弧滑动法计算得A~B段稳定性系数为0.79。
岩土工程中的边坡稳定性分析计算

岩土工程中的边坡稳定性分析计算岩土工程是土地利用与开发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而边坡稳定性分析计算是岩土工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边坡是指由土石堆积而成的斜坡,边坡的稳定性对于土地利用和人们生命财产的安全至关重要。
在边坡稳定性分析计算中,一般需要考虑边坡的地质条件、土壤参数、水文地质条件、边坡几何形状等因素。
下面,本文将从这几个方面进行讨论,并给出相关的计算方法和案例分析。
首先,边坡的地质条件对于稳定性分析非常关键。
不同的地质条件会导致边坡的稳定性有所不同。
常见的地质条件包括岩层的稳定性、岩层的倾角、岩层的厚度等等。
在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时,需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并进行相应的计算和分析。
其次,土壤参数是边坡稳定性分析计算中另一个重要的方面。
不同类型的土壤具有不同的强度参数,这直接影响边坡的稳定性。
一般来说,土壤参数可以通过室内试验和现场地质勘探等手段进行测定。
在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时,需要根据实测数据和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土壤参数进行计算。
水文地质条件也是影响边坡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水分可以对土壤的强度和稳定性产生显著影响。
当发生降雨等情况时,边坡可能会因为土壤的饱和而导致稳定性下降,从而引发边坡滑动等灾害事故。
因此,在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时,需要考虑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并进行相应的计算和分析。
最后,边坡的几何形状也是边坡稳定性分析计算中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边坡的坡度、坡高、坡角等几何参数会直接影响边坡的稳定性。
在进行分析计算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边坡的几何形状,并进行相应的计算和分析。
综上所述,岩土工程中的边坡稳定性分析计算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课题。
边坡的地质条件、土壤参数、水文地质条件和几何形状等因素都会对边坡的稳定性产生影响。
在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计算时,需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并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进行分析。
只有通过科学的分析计算,才能确保边坡的稳定性,保障土地利用和人们生命财产的安全。
【案例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边坡稳定性分析计算的实际应用,下面以一个实际工程案例进行分析。
理正岩土进行边坡稳定计算步骤

理正岩土边坡稳定计算步骤—深路堑一、新建文件1.打开理正岩土软件,选择边坡稳定分析;2.新建一个计算数据的文件夹,指定工作路径为该文件夹,工程名称根据所做项目编辑,编号可以编为时间。
确定后,选择复杂土层稳定计算。
二、增加项目、导入土层1.选择要计算的高边坡断面桩号(可以一个高边坡段落计算一个断面,选择比较高比较危险的断面),打开将要计算的断面对应的地勘横断面,将设计横断面放到地勘断面上(注意如果两个比例不同的话需要转换一下),如果没有计算断面桩号的地勘,选择临近的、地质较差的一个地勘。
如图:新建一个cad图,将断面复制过去,然后删除所有的文字信息,只留下地层和设计横断面的线条。
注意:(1)无足轻重的小夹层可以删掉,简化断面图;(2)比例应统一调整为1:1000,理正软件计算时单位是按m来的;(3)软件识别的地层必须闭合,所以最后一层需要手动画一个大的框;另外,为了避免识别的岩层混乱,用多段线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从同一个方向往另一个方向,把每个岩层描一遍,描的时候可以适当简化减少交点,然后删除原来的线条。
炸开多段线(必须保证最后图里只有直线,无其他图元),将cad图保存为dxf文件。
如图:——画地层这一步很关键,一定要注意。
2.回到理正岩土软件操作页面,进入界面以后选择“增”,第一个断面选择“系统默认例题”,后面的断面选择“前一个例题”即可;3.选择:左上角辅助功能——读入dxf文件自动形成坡面、节点、土层数据——是——选择要读入的dxf文件选择以后出现以下界面:放大图像,查看边坡坡脚的点号,坡面起始点号就输入坡脚的点号;坡面线段数决定了计算到的坡面位置,输入的数字是边坡线段数+1;我们计算到边坡顶面,以这个图为例就是5+1,输入6,确定。
跳回以下界面:(1)如果图中边坡示意正好是从设计边坡的底面到顶面,如图这样,就代表点号与段落数输入正确,如果不是,就重复上述步骤重新读入dxf,重新输入点号和段落。
用理正岩土计算边坡稳定性

用理正岩土计算边坡稳定性边坡稳定性是岩土工程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
在土石方工程、地质工程、水利工程、交通工程等领域中,边坡稳定性问题的解决是确保工程安全和可靠性的关键。
边坡稳定性的计算常用的方法之一是理正岩土法。
理正岩土法是一种基于土力学力学和岩石力学理论的计算方法,可以用来评估边坡的稳定性。
边坡稳定性计算的基本思路是通过计算边坡的稳定性系数,判断其是否达到稳定状态。
稳定性系数是指边坡在其中一种条件下的抗滑能力与产力之间的比值。
边坡稳定性系数越大,边坡的稳定性越好。
理正岩土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边坡的几何形状和边坡材料的力学参数。
边坡的几何形状可以通过实测或者地质调查获得,包括边坡的坡度、高度和倾角等参数。
边坡材料的力学参数需要通过室内试验或者现场试验获得,包括土的内摩擦角、压缩模量、黏聚力等。
2.划分边坡的水平面和垂直面,计算边坡的产力和水平力。
产力是指作用在边坡上的重力力量,可以通过边坡材料的体积和密度来计算。
水平力是指作用在边坡上的水平方向的力量,可以通过产力与边坡的倾角来计算。
3.根据边坡的几何形状和材料的力学参数,计算边坡的抗滑力和抗滑力矩。
抗滑力是指边坡阻止滑动的力量,可以通过产力和材料的摩擦力来计算。
抗滑力矩是指抵抗滑动力矩的力矩,可以通过抗滑力和边坡的几何形状来计算。
4.计算边坡的稳定性系数。
稳定性系数是指抗滑力和抗滑力矩与产力和水平力之间的比值。
稳定性系数越大,边坡的稳定性越好。
通过计算稳定性系数,可以判断边坡是否达到稳定状态。
需要注意的是,理正岩土法是基于一定的假设和条件进行计算的,计算结果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为了提高计算结果的可靠性,需要进行室内试验和现场试验来获取准确的力学参数,并且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总之,理正岩土法是一种常用的边坡稳定性计算方法,通过计算边坡的稳定性系数,可以评估边坡的稳定性。
在实际工程中,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以确保边坡的稳定性和工程的安全可靠性。
用理正岩土计算边坡稳定性分解

用理正岩土计算边坡稳定性分解
一、边坡稳定性分析概述
边坡稳定性分析是评价边坡稳定性的一种重要方法,它的基本原理是
对边坡内可能存在的稳定隐患进行排查,以检测边坡内外的稳定隐患,并
根据边坡稳定性分析的结果,对其制定补救措施,以确保边坡的安全性。
二、岩土界面失稳机理
地质界面失稳主要是由于地质界面的强度变化造成的失稳,具体而言
包括岩土界面失稳机理。
岩土界面的强度变化主要是由两种因素造成的:1)地质界面的自身强度变化造成的失稳;2)地质界面的外力作用后,由于
强度变化而发生的失稳。
岩土界面的失稳可以分为三种形式:匀动滑移、分级滑动和细粒滑移。
(1)匀动滑移是指边坡分离层的下部抗拉强度大于上部胶结强度,当
边坡外力增大时,地层下部受到拉应力,超过其抗拉强度,地层下部就会
发生滑动,而上部就会继续抗拉,使地层发生滑动,也就是所谓的匀动滑移。
(2)分级滑动是指边坡分离层的上部胶结强度较大,当边坡外力作用后,边坡分离层的上部会发生拉应力,其强度大于上部抗拉强度,此时边
坡分离层的上部会发生滑动,下部不会发生滑动,下部保持静止,也就是
所谓的分级滑动。
用理正岩土计算边坡稳定性电子版本

用理正岩土计算边坡稳定性运用《理正岩土边坡稳定性分析》作定量计算(整理人:朱冬林,2012-2-21)1、我目前手上理正岩土的版本为5.11版,有新版本的请踊跃报名,大家共同进步!2、为什么要用理正岩土边坡稳定性分析?现在山区公路项目地形条件越来越复杂,对于一些斜坡(指一般自然坡)或边坡(指开挖后的坡体)的稳定性评价是不可避免,比如桥位区沿斜坡布线,桥轴线与坡向大角度相交,自然坡度20~40°,覆盖层比较厚,到底是稳定还是不稳定?会不会有隐患和危险?必将困扰每个勘察技术人员,说它稳定吧,又怕将来出问题,说不稳定,目前又没有出现开裂变形滑动迹象,那在报告中如何评价桥址的安全性?再比如,路线从大型堆积体上经过,究竟稳定性如何评价?仅靠钻探或地质调查无法对其稳定性进行合理评价。
这时候,就要辅以定量分析计算来提供证据了。
还有,我们在报告中提路堑边坡的岩土经验参数,常常遭设计诟病,按报告中提的参数,自然坡都垮得一塌糊涂了,更不要说开挖了。
我们在正式报告中提出“问题参数”会大大降低了勘察在设计心目中的光辉(灰)形象。
如果我们事先对自然斜坡的横断面进行过初步计算,提出的参数就不会太离谱,必将给设计留下“很专业”的印象。
3、是否好用?很好用。
在保宜项目我一天计算几十个断面,既有效又快。
4、断面图能不能直接从CAD图读入?可以。
只需事先转化为dxf即可(用dxfout命令保存)。
对图形的条件是所有的线段都是直线段组成(对于多段线需要炸开,对于样条曲线可以用多段线描一下再炸开即可),另外图形边界要封闭(事先可以用填充命令试一下,看各个区域是否封闭)。
注意,图中只能有直线段,不能有其它图元(记得按上面操作完后,全选(Ctrl+A),看“属性”(Ctrl+1),全部为直线,则OK)。
5、下面结合实例讲解计算过程,保证学一遍就上手。
以土质边坡计算为例(最常用)进入土质边坡稳定性分析程序“复杂土层土坡稳定计算”,确定(是不是很复杂?放心,纸老虎而已)点选“增”,第一次用就选“系统默认例题”,后面重复计算就可以选“前一个例题”(其它的大家试一下就了解了)以前常听说“搜索滑面”强大功能,马上就可以轻松实现了……读入dxf图(上面是CAD中作好的图,现在要删掉大部分内容,只保留地层线、边界)(对于上图中无足轻重的小夹层,也可以有选择地去掉,以简化断面图)把简化后的剖面图dxfout存为“***大桥SZK45-SZK55.dxf”,(注意,图中除直线段外不能有任何其它图元,而且各个区域必须封闭,否则将来软件就读不了)“是”,读入“***大桥SZK45-SZK55.dxf”右键点击上面窗口中找到左边角点的编号(为边坡计算的坡面角点)或者上图中较低位置的转角点都可,看你对可能剪出范围的理解(很难用文字表述,大家多试两次就明白了),右键菜单窗口里面的几个功能都要试一下,很有用的。
边坡稳定性计算书

路基边坡稳定性分析本设计任务路段中所出现的最大填方路段,在桩号K8+480 处。
该路堤边坡高31.64m,路基宽26m,需要进行边坡稳定性验算。
1.确定计算参数对本段路堤边坡的土为粘性土,根据《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取土的容重γ=18kN/m³,粘聚力C=20kpa。
内摩擦角=23º由上可知:填土的内摩擦系数ƒ=tan23º=0.4361。
2.荷载当量高度计算行车荷载换算高度为:h0—行车荷载换算高度;L—前后轮最大轴距,按《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规定对于标准车辆荷载为12.8m;Q—一辆车的重力(标准车辆荷载为550kN);N—并列车辆数,双车道N=2,单车道N=1;γ —路基填料的重度(kN/m3);B—荷载横向分布宽度,表示如下:式中:b—后轮轮距,取1.8m;m—相邻两辆车后轮的中心间距,取1.3m; d—轮胎着地宽度,取0.6m。
3. BISHOP法求稳定系数Fs基本思路:首先用软件找出稳定系数 Fs 逐渐变化的情况,找到一个圆心,经过这个滑动面的稳定系数Fs 是所选滑动面中最小的,而它左右两边所取圆心滑动面的 Fs 值都是增加,根据 Fs 值大小可以绘制Fs 值曲线。
从而确定最小Fs 值。
而用ecxel 表格计算稳定系数Fs 时,选择的3个圆心分别是软件计算 Fs 值中最小的那个圆心和它左右两边逐渐增大的圆心。
3.1 最危险圆弧圆心位置的确定(1)按4.5H 法确定滑动圆心辅助线。
由表查得β1=26°,β2 =35°及荷载换算为土柱高度h0,得G点。
a .由坡脚A 向下引竖线,在竖线上截取高度H=h+h0(h 为边坡高度,h0 为换算土层高)b.自G 点向右引水平线,在水平线上截取4.5H,得E 点。
根据两角分别自坡角和左点作直线相交于F 点,EF 的延长线即为滑动圆心辅助线。
c.连接边坡坡脚A 和顶点B,求得AB 的斜度i=1/m,据此查《路基路面工程》表4-1得β1,β2。
岩土倾斜土层边坡稳定计算例子

岩土倾斜土层边坡稳定计算例子岩土倾斜土层边坡稳定计算例子1. 简介背景描述岩土倾斜土层边坡是指土层倾斜度较大的边坡工程,常见于山区、河谷等地形复杂的地区。
在边坡设计中,稳定性计算是至关重要的步骤,用于评估边坡的稳定性并确定合适的支护结构。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列举一些岩土倾斜土层边坡稳定计算的例子,详细讲解计算过程和相关理论,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计算方法。
2. 例子1: 单层土层边坡的稳定性计算土层及边坡参数•土层参数:土层角内摩擦角(φ) = 30°,土层凝聚力(c) = 10 kPa•边坡参数:边坡高度(H) = 10 m,边坡倾角(β) = 45°计算步骤1.根据土层参数和边坡参数,确定土层倾斜角(α):–α = 45° / 2 = °2.计算有效土层倾斜角(α’):–α’ = α - φ = ° - 30° = -° (取零)3.通过倾斜平衡法计算边坡的倾倒力Fs:–Fs = H * γ * sin α’–假设土层的容重(γ) = 20 kN/m³–Fs = 10 m * 20 kN/m³ * sin 0° = 0 kN4.计算抗倾覆力Fp:–通过Fp = c * H * B * tan α’ 计算–假设边坡底宽(B) = 5 m–Fp = 10 kPa * 10 m * 5 m * tan 0° = 0 kN5.判断稳定性:–如果 Fs < Fp,则判断为稳定;否则判断为不稳定。
结果分析在这个例子中,由于边坡高度较小且土层参数较差(内摩擦角小、凝聚力小),通过稳定性计算发现边坡是稳定的。
这意味着在设计过程中,可以不考虑支护结构。
3. 例子2: 多层土层边坡的稳定性计算土层及边坡参数•土层参数:第一层土层角内摩擦角(φ₁) = 30°,第一层土层凝聚力(c₁) = 10 kPa;第二层土层角内摩擦角(φ₂) = 20°,第二层土层凝聚力(c₂) = 5 kPa•边坡参数:边坡高度(H) = 15 m,边坡倾角(β) = 60°计算步骤1.根据土层参数和边坡参数,确定土层倾斜角(α):–α = 60° / 2 = 30°2.计算有效土层倾斜角(α’):–第一层:α’₁ = α - φ₁ = 30° - 30° = 0°–第二层:α’₂ = α - φ₂ = 30° - 20° = 10°3.通过倾斜平衡法计算边坡的倾倒力Fs:–Fs = H * γ * sin α’–假设土层的容重(γ) = 18 kN/m³–Fs = 15 m * 18 kN/m³ * sin 0° = 0 kN4.计算各层的抗倾覆力Fp:–第一层:Fp₁ = c₁ * H * B₁ * tan α’₁–假设第一层边坡底宽(B₁) = 8 m–Fp₁ = 10 kPa * 15 m * 8 m * tan 0° = 0 kN–第二层:Fp₂ = c₂ * H * B₂ * tan α’₂–假设第二层边坡底宽(B₂) = 6 m–Fp₂ = 5 kPa * 15 m * 6 m * tan 10° = kN5.判断稳定性:–如果 Fs < max(Fp₁, Fp₂),则判断为稳定;否则判断为不稳定。
边坡稳定性分析计算书

边坡稳定性分析计算书----------------------------------------------------------------------------------------------------------------------------- 计算项目:边坡稳定安全性等级为三级,最小安全系数取1.25,最大坡高取7米。
计算软件采用理正边坡稳定性分析系统6.0(网络版)----------------------------------------------------------------------------------------------------------------------------- [计算简图][控制参数]:采用规范: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50330--2002)计算目标: 安全系数计算滑裂面形状: 直线滑动法地震烈度: 8 度水平地震系数: 0.200地震作用综合系数: 0.250地震作用重要性系数: 0.900地震力作用位置: 质心处水平加速度分布类型:矩形[坡面信息]坡面线段数 4坡面线号水平投影(m) 竖直投影(m) 超载数1 3.000 3.000 02 2.500 0.000 03 4.000 4.000 04 15.000 0.000 1超载1 距离1.000(m) 宽6.000(m) 荷载(20.00--20.00kPa) 270.00(度)[土层信息]上部土层数 1层号层厚重度饱和重度粘结强度孔隙水压(m) (kN/m3) (kN/m3) (kpa) 力系数1 20.000 16.000 ---- 120.000 ---层号粘聚力内摩擦角水下粘聚水下内摩(kPa) (度) 力(kPa) 擦角(度)1 8.000 15.000 ---- ----层号十字板? 强度增十字板羲? 强度增长系(kPa) 长系数下值(kPa) 数水下值1 --- --- --- ---================================================================ 下部土层数 1层号层厚重度饱和重度粘结强度孔隙水压(m) (kN/m3) (kN/m3) (kpa) 力系数1 20.000 16.000 ---- 120.000 ---层号粘聚力内摩擦角水下粘聚水下内摩(kPa) (度) 力(kPa) 擦角(度)1 8.000 15.000 ---- ----层号十字板? 强度增十字板羲? 强度增长系(kPa) 长系数下值(kPa) 数水下值1 --- --- --- ---不考虑水的作用[计算条件]稳定计算目标: 自动搜索最危险滑裂面自动搜索时Y坐标增量: 0.500(m)自动搜索时角度的增量: 1.000(度)破裂面的最小角度: 10.000(度)破裂面的最大角度: 50.000(度)------------------------------------------------------------------------ 计算结果:------------------------------------------------------------------------ [计算结果图]最不利破裂面:定位高度: 0.000(m)破裂面仰角: 23.000(度)安全系数 = 1.267起始x 终止x Ci 謎条重浮力水平地震力渗透力附加力X 附加力Y 下滑力抗滑力竖向地震力 (m) (m) (kPa) (度) (kN) (kN) (kN) (kN) (kN) (kN) (kN) (kN) (kN)---------------------------------------------------------------------------------------0.000 3.000 8.000 15.000 41.44 0.00 1.86 0.00 0.00 0.00 17.91 36.10 0.003.000 5.500 8.000 15.000 47.84 0.00 2.15 0.00 0.00 0.00 20.67 33.30 0.005.500 9.500 8.000 15.000 116.25 0.00 5.23 0.00 0.00 0.00 50.24 62.89 0.009.500 16.491 8.000 15.000 165.96 0.00 7.47 0.00 0.00 119.82 118.54 130.46 0.00总的下滑力 = 207.360(kN)总的抗滑力 = 262.753(kN)土体部分下滑力 = 207.360(kN)土体部分抗滑力 = 262.753(kN)筋带在直线轴向产生的抗滑力 = 0.000(kN)筋带在直线法向产生的抗滑力= 0.000(kN)。
折线滑动法边坡稳定性设计计算书

折线滑动法边坡稳定性设计计算书依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02)一. 参数信息具有导向性结构的土质边坡,滑动面一般近似折线形。
黄土边坡成折线形滑动,是折线滑动面的一例。
一般性粘土基础边坡,如果边坡土层内有固定的软弱面,或者土质的 c 与φ值有显著差别,且土层的层面成直线或近似直线,整个边坡的滑动面将成折线形。
(如图) 边坡土体类型为:红粘土;边坡工程安全等级:三级边坡(1.25);边坡稳定计算方法:水平力法;边坡土体重度为:19.00kN/m3;边坡土体内聚力为:27.00kPa;边坡土体内摩擦角:25.00°;边坡高度为:6.00m;边坡斜面倾角为:53.00°;边坡顶部均布荷载:12.00kN/m2。
二. 折线滑动法计算边坡稳定性如图所示的边坡,其边坡的最小稳定系数出现在三段折线的滑动面上;计算时,按土质条件将边坡分为三层,则整个土坡稳定系数 K ,可表示如下:式中:Q i——第 i 块土块滑动面上的滑动力;——第 i 块土块滑动面倾角;iφi——第 i 块土块土体内摩擦角;c i——第 i 块土块内聚力;l i——第 i 块土块滑动面长度。
如果土质比较均匀,或取有关指标的加权平均值,则可得稳定系数 K 的简化式为a 与b 为引用函数,等于式中: c ——边坡土体的内聚力;γ——边坡土体容重;Ωi——第 i 块土块的面积。
选定最危险滑动面,对不同的边坡结构参数,可得到 a 和 b 的简化公式为式中: n ——边坡率(α=arctg(1/n));φ——边坡土体内摩擦角;ξa——边坡高度的影响系数;ξb——边坡高度的影响系数。
坡高 H 影响系数表---------------------------------------------------------------------------------H(m) ξaξb H(m) ξaξb1 1.8209 60.80212 1.6374 29.36553 1.5388 19.18414 1.4725 14.18265 1.4230 11.22026 1.3838 9.26537 1.3515 7.8807 8 1.3241 6.84979 1.3004 6.0529 10 1.2796 5.419011 1.2611 4.9029 12 1.2444 4.474813 1.2292 4.1141 14 1.2153 3.806115 1.2026 3.5402 16 1.1907 3.308217 1.1797 3.1042 18 1.1694 2.923419 1.1598 2.7620 20 1.1507 2.617221 1.1421 2.4865 22 1.1340 2.368023 1.1263 2.2600 24 1.1190 2.161225 1.1120 2.0705 26 1.1054 1.987027 1.0990 1.9098 28 1.0929 1.838229 1.0870 1.7717 30 1.0814 1.7098---------------------------------------------------------------------------------对于坡高为6.00的边坡,查上表可得到ξa=1.3838,ξb=9.2653,所以可求得:a = (0.49 - 0.2×(1/0.75) +0.02×25.00) × 1.3838 = 1.00b = (0.1 - 0.03×(1/0.75)) × 9.2653 = 0.56此时的边坡稳定系数 K 为:K = 1.00 +(27.00/19.00)×0.56 = 1.795;此边坡稳定系数 K min≥ 1.25,满足边坡稳定性要求!。
岩土边坡稳定性计算书

边坡稳定性定量评价1 边坡岩土力学参数确定根据野外鉴别和室内试验并结合地区经验,综合确定该边坡岩土力学参数如下:已有素填土天然重度: 19.0KN/m3抗剪强度:φ=15°,c=0KPa。
粉质粘土天然重度: 20.08KN/m3天然抗剪强度:φ=15°,c=20KPa(经验折减值)2 稳定性计算方法根据该边坡实际情况,选取3-3′剖面作为计算剖面,计算简图见下图4.3.3。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采用基于极限平衡理论的折线型滑动面的传递系数法进行该土质边坡现状稳定系数计算。
3边坡稳定性定量计算选取3-3′剖面作为计算剖面,采用传递系数法计算如下:图 4.3.3 边坡稳定性验算条块划分示意图表4.3.3 边坡稳定性验算表上述计算表明,该边坡整体稳定性系数为1.06,目前处于极限稳定状态,这与现状调查基本一致。
随着时间推移、暴雨和上部继续回填加载,该土质边坡为欠稳定边坡,可能产生沿基岩面滑动破坏。
根据试验及前述分析计算,并结合经验,建议支护设计时按折线型滑动(暴雨饱水状态)考虑,填土重度取饱和重度20.0kN/m,粉质粘土重度取饱和重度20.35kN/m,粉质粘土抗剪强度取饱水时C=15kPa,Φ=13°。
此时,该边坡的稳定系数为0.834.可知,在长期下雨的情况下,边坡容易失稳,产生滑坡。
4.4 边坡整治措施建议4.4.1 边坡整治方案鉴于土质边坡高度较大,处于欠稳定状态,建议采用桩板挡墙支护。
桩板挡墙应按要求设置泄水孔、伸缩缝等构造措施。
此外,还应作好墙顶和脚作好截、排水等工作。
墙背回填土均应按要求回填并压实,均应加强监测。
4.4.2 基础持力层选择预计支挡结构处主要为素填土、粉质粘土和泥岩。
素填土物理力学性质差,承载力低,不能直接作基础持力层。
粉质粘土埋深大,承载力也不大,也不能作基础持力层。
强风化基岩分布不稳定,承载力不大,也不宜作基础持力层。
岩质边坡稳定性计算

岩质边坡稳定性计算
1计算方法
按《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等有关规程规范,对各优势节理与边坡面采用赤平投影稳定性分析,采用理正岩土计算软件进行计算,根据计算结果,部分结构面与边坡面组合计算是稳定的,对于其他可能产生滑动的结构面再采用三维楔形体稳定性分析,计算出安全系数。
2计算参数的选取
根据岩体结构面特征,结合相关规范,边坡主要地层计算指标如下表9:
边坡地层计算参数表9
注:中风化花岗岩的抗剪强度指标为结构面抗剪强度,其它抗剪强度指标均为直接快剪指标。
3计算结果及评价
根据本次计算结果,按照《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等有关规范规程对边坡稳定性验算,其计算结果详见表10:
边坡稳定性计算结果表10
根据计算结果,现有状态下边坡岩体是整体稳定的。
影响边坡安全的主要因素是边坡有一组优势节理裂隙(48°∠24°)影响边坡的稳定性;边坡危岩受雨水、温度等环境因素以及岩体结构面充填物软化、膨胀等因素影响易发生崩塌滑落。
边坡稳定性分析计算书

开山区边坡稳定性计算书二〇一二年十一月三十日Ⅰ-Ⅰ’段边坡(60°放坡)稳定性分析(天然状态下)---------------------------------------------------------------------- 计算项目: 简单平面滑动稳定分析 1---------------------------------------------------------------------- [ 计算简图 ]---------------------------------------------------------------------- [ 计算条件 ]---------------------------------------------------------------------- [ 基本参数 ]计算方法:极限平衡法计算目标:计算安全系数边坡高度: 93.000(m)结构面倾角: 55.6(°)结构面粘聚力: 35.0(kPa)结构面内摩擦角: 37.0(°)[ 坡线参数 ]坡线段数 1序号水平投影(m) 竖向投影(m) 倾角(°)1 53.694 93.000 60.0[ 岩层参数 ]层数 2序号控制点Y坐标容重锚杆和岩石粘结强度(m) (kN/m3) frb(kPa)1 53.500 27.3 330.02 -5.000 27.4 550.0---------------------------------------------------------------------- [ 计算结果 ]----------------------------------------------------------------------岩体重量: 12687.6(kN)水平外荷载: 0.0(kN)竖向外荷载: 0.0(kN)侧面裂隙水压力: 0.0(kN)底面裂隙水压力: 0.0(kN)结构面上正压力: 7168.1(kN)总下滑力: 10468.7(kN)总抗滑力: 9346.4(kN)安全系数: 0.893Ⅰ-Ⅰ’段边坡(60°放坡)稳定性分析(饱和状态下)---------------------------------------------------------------------- 计算项目: 简单平面滑动稳定分析 1---------------------------------------------------------------------- [ 计算简图 ]---------------------------------------------------------------------- [ 计算条件 ]---------------------------------------------------------------------- [ 基本参数 ]计算方法:极限平衡法计算目标:计算安全系数边坡高度: 93.000(m)结构面倾角: 55.6(°)结构面粘聚力: 35.0(kPa)结构面内摩擦角: 37.0(°)[ 坡线参数 ]坡线段数 1序号水平投影(m) 竖向投影(m) 倾角(°)1 53.694 93.000 60.0[ 岩层参数 ]层数 2序号控制点Y坐标容重锚杆和岩石粘结强度(m) (kN/m3) frb(kPa)1 53.500 27.5 330.02 -5.000 27.6 550.0---------------------------------------------------------------------- [ 计算结果 ]----------------------------------------------------------------------岩体重量: 12786.6(kN)水平外荷载: 0.0(kN)竖向外荷载: 0.0(kN)侧面裂隙水压力: 0.0(kN)底面裂隙水压力: 0.0(kN)结构面上正压力: 7224.0(kN)总下滑力: 10550.4(kN)总抗滑力: 9388.6(kN)安全系数: 0.890Ⅰ-Ⅰ’段边坡(60°放坡)稳定性分析(天然+地震状态下)---------------------------------------------------------------------- 计算项目: 简单平面滑动稳定分析 1---------------------------------------------------------------------- [ 计算简图 ]---------------------------------------------------------------------- [ 计算条件 ]---------------------------------------------------------------------- [ 基本参数 ]计算方法:极限平衡法计算目标:计算安全系数地震加速度系数: 0.100地震作用综合系数: 0.150抗震重要性系数: 1.000边坡高度: 93.000(m)结构面倾角: 55.6(°)结构面粘聚力: 35.0(kPa)结构面内摩擦角: 37.0(°)[ 坡线参数 ]坡线段数 1序号水平投影(m) 竖向投影(m) 倾角(°)1 53.694 93.000 60.0[ 岩层参数 ]层数 2序号控制点Y坐标容重锚杆和岩石粘结强度(m) (kN/m3) frb(kPa)1 53.500 27.3 330.02 -5.000 27.4 550.0---------------------------------------------------------------------- [ 计算结果 ]---------------------------------------------------------------------- 岩体重量: 12687.6(kN)水平外荷载: 0.0(kN)竖向外荷载: 0.0(kN)水平地震作用: 190.3(kN)侧面裂隙水压力: 0.0(kN)底面裂隙水压力: 0.0(kN)结构面上正压力: 7011.0(kN)总下滑力: 10576.2(kN)总抗滑力: 9228.1(kN)安全系数: 0.873Ⅱ-Ⅱ’段边坡(65°放坡)稳定性分析(天然状态下)---------------------------------------------------------------------- 计算项目: 简单平面滑动稳定分析 1---------------------------------------------------------------------- [ 计算简图 ]---------------------------------------------------------------------- [ 计算条件 ]---------------------------------------------------------------------- [ 基本参数 ]计算方法:极限平衡法计算目标:计算安全系数边坡高度: 125.000(m)结构面倾角: 62.0(°)结构面粘聚力: 35.0(kPa)结构面内摩擦角: 37.0(°)[ 坡线参数 ]坡线段数 1序号水平投影(m) 竖向投影(m) 倾角(°)1 58.288 125.000 65.0[ 岩层参数 ]层数 2序号控制点Y坐标容重锚杆和岩石粘结强度(m) (kN/m3) frb(kPa)1 49.800 27.3 330.02 -5.000 27.4 550.0---------------------------------------------------------------------- [ 计算结果 ]----------------------------------------------------------------------岩体重量: 13957.1(kN)水平外荷载: 0.0(kN)竖向外荷载: 0.0(kN)侧面裂隙水压力: 0.0(kN)底面裂隙水压力: 0.0(kN)结构面上正压力: 6552.5(kN)总下滑力: 12323.4(kN)总抗滑力: 9892.6(kN)安全系数: 0.803Ⅱ-Ⅱ’段边坡(65°放坡)稳定性分析(饱和状态下)---------------------------------------------------------------------- 计算项目: 简单平面滑动稳定分析 1---------------------------------------------------------------------- [ 计算简图 ]---------------------------------------------------------------------- [ 计算条件 ]----------------------------------------------------------------------[ 基本参数 ]计算方法:极限平衡法计算目标:计算安全系数边坡高度: 125.000(m)结构面倾角: 62.0(°)结构面粘聚力: 35.0(kPa)结构面内摩擦角: 37.0(°)[ 坡线参数 ]坡线段数 1序号水平投影(m) 竖向投影(m) 倾角(°)1 58.288 125.000 65.0[ 岩层参数 ]层数 2序号控制点Y坐标容重锚杆和岩石粘结强度(m) (kN/m3) frb(kPa)1 49.800 27.5 330.02 -5.000 27.6 550.0---------------------------------------------------------------------- [ 计算结果 ]----------------------------------------------------------------------岩体重量: 14059.3(kN)水平外荷载: 0.0(kN)竖向外荷载: 0.0(kN)侧面裂隙水压力: 0.0(kN)底面裂隙水压力: 0.0(kN)结构面上正压力: 6600.4(kN)总下滑力: 12413.6(kN)总抗滑力: 9928.8(kN)安全系数: 0.800Ⅱ-Ⅱ’段边坡(65°放坡)稳定性分析(天然+地震状态下)---------------------------------------------------------------------- 计算项目: 简单平面滑动稳定分析 1---------------------------------------------------------------------- [ 计算简图 ]---------------------------------------------------------------------- [ 计算条件 ]---------------------------------------------------------------------- [ 基本参数 ]计算方法:极限平衡法计算目标:计算安全系数地震加速度系数: 0.100地震作用综合系数: 0.150抗震重要性系数: 1.000边坡高度: 125.000(m)结构面倾角: 62.0(°)结构面粘聚力: 35.0(kPa)结构面内摩擦角: 37.0(°)[ 坡线参数 ]坡线段数 1序号水平投影(m) 竖向投影(m) 倾角(°)1 58.288 125.000 65.0[ 岩层参数 ]层数 2序号控制点Y坐标容重锚杆和岩石粘结强度(m) (kN/m3) frb(kPa)1 49.800 27.3 330.02 -5.000 27.4 550.0---------------------------------------------------------------------- [ 计算结果 ]----------------------------------------------------------------------岩体重量: 13957.1(kN)水平外荷载: 0.0(kN)竖向外荷载: 0.0(kN)水平地震作用: 209.4(kN)侧面裂隙水压力: 0.0(kN)底面裂隙水压力: 0.0(kN)结构面上正压力: 6367.6(kN)总下滑力: 12421.7(kN)总抗滑力: 9753.3(kN)安全系数: 0.785Ⅲ-Ⅲ’段边坡(60°放坡)稳定性分析(天然状态下)---------------------------------------------------------------------- 计算项目: 简单平面滑动稳定分析 1---------------------------------------------------------------------- [ 计算简图 ]---------------------------------------------------------------------- [ 计算条件 ]----------------------------------------------------------------------[ 基本参数 ]计算方法:极限平衡法计算目标:计算安全系数边坡高度: 98.000(m)结构面倾角: 35.5(°)结构面粘聚力: 35.0(kPa)结构面内摩擦角: 37.0(°)[ 坡线参数 ]坡线段数 1序号水平投影(m) 竖向投影(m) 倾角(°)1 56.580 98.000 60.0[ 岩层参数 ]层数 2序号控制点Y坐标容重锚杆和岩石粘结强度(m) (kN/m3) frb(kPa)1 45.200 27.3 330.02 -5.000 27.4 550.0---------------------------------------------------------------------- [ 计算结果 ]----------------------------------------------------------------------岩体重量: 108184.6(kN)水平外荷载: 0.0(kN)竖向外荷载: 0.0(kN)侧面裂隙水压力: 0.0(kN)底面裂隙水压力: 0.0(kN)结构面上正压力: 88074.8(kN)总下滑力: 62823.1(kN)总抗滑力: 72275.7(kN)安全系数: 1.150Ⅲ-Ⅲ’段边坡(60°放坡)稳定性分析(饱和状态下)---------------------------------------------------------------------- 计算项目: 简单平面滑动稳定分析 1---------------------------------------------------------------------- [ 计算简图 ]---------------------------------------------------------------------- [ 计算条件 ]---------------------------------------------------------------------- [ 基本参数 ]计算方法:极限平衡法计算目标:计算安全系数边坡高度: 98.000(m)结构面倾角: 35.5(°)结构面粘聚力: 35.0(kPa)结构面内摩擦角: 37.0(°)[ 坡线参数 ]坡线段数 1序号水平投影(m) 竖向投影(m) 倾角(°)1 56.580 98.000 60.0[ 岩层参数 ]层数 2序号控制点Y坐标容重锚杆和岩石粘结强度(m) (kN/m3) frb(kPa)1 45.200 27.5 330.02 -5.000 27.6 550.0---------------------------------------------------------------------- [ 计算结果 ]----------------------------------------------------------------------岩体重量: 108976.5(kN)水平外荷载: 0.0(kN)竖向外荷载: 0.0(kN)侧面裂隙水压力: 0.0(kN)底面裂隙水压力: 0.0(kN)结构面上正压力: 88719.5(kN)总下滑力: 63283.0(kN)总抗滑力: 72761.6(kN)安全系数: 1.150Ⅲ-Ⅲ’段边坡(60°放坡)稳定性分析(天然+地震状态下)---------------------------------------------------------------------- 计算项目: 简单平面滑动稳定分析 1---------------------------------------------------------------------- [ 计算简图 ]---------------------------------------------------------------------- [ 计算条件 ]---------------------------------------------------------------------- [ 基本参数 ]计算方法:极限平衡法计算目标:计算安全系数地震加速度系数: 0.100地震作用综合系数: 0.150抗震重要性系数: 1.000边坡高度: 98.000(m)结构面倾角: 35.5(°)结构面粘聚力: 35.0(kPa)结构面内摩擦角: 37.0(°)[ 坡线参数 ]坡线段数 1序号水平投影(m) 竖向投影(m) 倾角(°)1 56.580 98.000 60.0[ 岩层参数 ]层数 2序号控制点Y坐标容重锚杆和岩石粘结强度(m) (kN/m3) frb(kPa)1 45.200 27.3 330.02 -5.000 27.4 550.0---------------------------------------------------------------------- [ 计算结果 ]----------------------------------------------------------------------岩体重量: 108184.6(kN)水平外荷载: 0.0(kN)竖向外荷载: 0.0(kN)水平地震作用: 1622.8(kN)侧面裂隙水压力: 0.0(kN)底面裂隙水压力: 0.0(kN)结构面上正压力: 87132.4(kN)总下滑力: 64144.2(kN)总抗滑力: 71565.6(kN)安全系数: 1.116。
岩土工程勘察边坡稳定性计算

附件4:贵州省遵义市碧桂园·城央壹品24#地块项目岩土工程勘察边坡稳定性计算计算书四川省地质工程勘察院二0一八年九月目录一、边坡基本参数及评价标准 (2)(一)计算参数选取 (2)(二)边坡稳定性评判标准 (2)二、边坡稳定性计算模型及计算方法 (2)三、边坡稳定性计算 (3)边坡滑动面呈圆弧滑动稳定性计算 (3)一、边坡基本参数及评价标准(一)计算参数选取1、红粘土:γ=17.8kN/3,天然抗剪强度取c k =23.07kPa,φk=10.92°;2、素填土:γ=20.0kN/3,饱和抗剪强度取c k =0.0kPa,φk=25°;2、中风化灰岩中风化灰岩岩体:γ=27.5KN/3,C=1026.0kPa,φ=31.98°;中风化灰岩结构面的抗剪强度指标,层面:C=90kPa,φ=27°;裂隙:C=50kP a,φ=18°。
边坡岩体破裂角取60.99°,边坡岩体等效内摩擦角标准值取55.0°。
(二)边坡稳定性评判标准根据该边坡的安全等级,其判定边坡稳定性时,请参照下表。
判定边坡稳定状态表1-1一般工况(F st=1.30)稳定系数F F<1.00 1.00≤F<1.05 1.05≤F<F st F≥F st稳定状态不稳定欠稳定基本稳定稳定二、边坡稳定性计算模型及计算方法根据对该段边坡的勘察成果资料分析,边坡仅存在一种滑移形式,即以土质边坡内部圆弧滑动面建模,将上部岩土层以土体内部圆弧滑动面进行稳定计算。
为此本次对边坡稳定性计算时选取模型和计算方法分别对边坡进行稳定性计算。
边坡计算模型如下:基坑各边开挖后,基坑失稳后将影响场地的稳定,对周边建(构)筑物造成破坏,需进一步对基坑的稳定性进行验算,本次采用北京理正软件“自动搜索滑动面(圆弧法)”毕肖普法(Bishop)进行其稳定性验算。
边坡土质边坡段产生圆弧形滑动可采用简化毕肖普法,边坡稳定性系数按以下模型及公式计算:图5-1 圆弧形滑面边坡计算简图[][]∑∑==++-++=niiiibiiniiiibiiiiiisQGGUGGLcmF11cossin)(tan)cos(cos1θθϕθθθsiiii Fmθϕθθsintancos+=iiwwiwiLhhU)(211,-+=γ式中:s F——边坡稳定性系数;ic——第i计算条块滑面粘聚力(kPa);iϕ——第i计算条块滑面内摩擦角(°);Li——第i计算条块滑面长度(m);iθ——第i计算条块滑面倾角(°),滑面倾向与滑动方向相同时取正值,底面倾向与滑动方向相反时取负值;Ui ——第i计算条块滑面单位宽度总水压力(kN/m);iG——第i计算条块单位宽度自重(kN/m);i bG——第i计算条块单位宽度竖向附加荷载(kN/m);方向指向下方时取正值,指向上方时取负值;Qi——第i计算条块单位宽度水平荷载(kN/m);方向指向坡外时取正值,指向坡内时取负值;wih,1,-i w h——第i及第1-i计算条块滑面前端水头高度(m);wγ——水重度,取10 kN/m3;i——计算条块号,从后方起编;n——条块数量。
30米高边坡稳定计算书

30米高边坡稳定计算书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30米高边坡稳定计算书一、工程基本资料:工程名称:某某工程边坡稳定计算工程地点:某某市工程规模:30米高边坡二、边坡稳定计算依据:1. 《公路岩土工程设计规范》(JTG D30-2014)2.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技术规范》(GB 50262-2017)三、边坡工程简介:某某工程位于某某市,边坡高度为30米,采用自然坡形态。
工程处于山区地质环境,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存在一定的地质灾害风险,因此需要对边坡进行稳定计算,确保工程施工和使用安全。
四、边坡稳定计算步骤:1. 地质勘察:通过地质勘察,获取边坡的地质信息和岩土参数,包括地层分布、岩石性质、倾角、节理裂隙分布等。
2. 边坡稳定性分析:采用土力学理论和工程力学方法,对边坡进行稳定分析,确定最不利工况下的边坡稳定性。
3. 边坡设计:根据边坡稳定性分析结果,设计相应的边坡支护和加固措施,确保边坡稳定。
4. 施工监测:在施工过程中,对边坡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边坡变形异常情况,确保工程施工安全。
五、边坡稳定计算内容:1. 边坡稳定性分析:采用土力学理论和工程力学方法,计算边坡的稳定性指标,包括安全系数、抗滑稳定系数、抗倾覆稳定系数等。
2. 边坡荷载计算:根据边坡的设计荷载及地质条件,计算边坡承载能力和变形。
3. 边坡支护设计:根据边坡稳定性分析结果,设计相应的边坡支护结构,包括挡土墙、锚杆、钢筋混凝土桩等。
4. 边坡排水设计:设计边坡的排水系统,有效降低边坡土体含水量,提高边坡稳定性。
5. 边坡监测方案:制定边坡施工和使用期间的监测方案,对边坡变形及时监测,确保边坡稳定。
六、边坡稳定计算结果:根据边坡稳定性分析,边坡在设计荷载作用下,安全系数满足要求,边坡稳定性良好。
设计的边坡支护和加固措施可以有效提高边坡的稳定性,确保工程施工和使用安全。
七、结论与建议:通过本次边坡稳定计算,对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全面分析和设计,提出了适当的支护和加固措施。
边坡稳定性计算书(理正软件计算)

计算书目录1理正边坡稳定分析成果1.1Ⅰ-Ⅰ剖面------------------------------------------------------------------------1.1.1计算项目:Ⅰ-Ⅰ土坡稳定(工况1-一般气象条件+土体自重)------------------------------------------------------------------------[计算简图][控制参数]:采用规范: 通用方法计算目标: 剩余下滑力计算不考虑地震不同土性区域数 4区号重度饱和重度粘聚力内摩擦角全孔压节点编号(kN/m3) (kN/m3) (kPa) (度) 系数1 19.300 19.960 25.000 20.000 ---2 19.300 20.000 15.000 18.000 ---3 17.800 18.230 15.000 12.000 ---4 25.800 26.300 24440.000 21.150 ---[水面信息]采用总应力法考虑渗透力作用不考虑边坡外侧静水压力[计算条件]剩余下滑力计算目标: 计算剩余下滑力剩余下滑力计算时的安全系数: 1.015计算结果: 剩余下滑力 = -0.942(kN)本块下滑力角度 = 328.833(度)[计算条件]剩余下滑力计算目标: 计算剩余下滑力剩余下滑力计算时的安全系数: 1.000计算结果: 剩余下滑力 = -21.855(kN)本块下滑力角度 = 328.833(度)------------------------------------------------------------------------ 1.1.2计算项目:Ⅰ-Ⅰ土坡稳定(工况2-久雨(暴雨)+土体自重)------------------------------------------------------------------------ [计算简图][控制参数]:采用规范: 通用方法计算目标: 剩余下滑力计算不考虑地震[坡面信息]不同土性区域数 4区号重度饱和重度粘聚力内摩擦角全孔压节点编号(kN/m3) (kN/m3) (kPa) (度) 系数1 19.300 19.960 25.000 20.000 ---2 19.300 20.000 15.000 18.000 ---3 17.800 18.230 15.000 12.000 ---4 25.800 26.300 24440.000 21.150 ---[水面信息]采用总应力法考虑渗透力作用不考虑边坡外侧静水压力[计算条件]剩余下滑力计算目标: 计算剩余下滑力剩余下滑力计算时的安全系数: 0.851计算结果: 剩余下滑力 = 0.478(kN) 本块下滑力角度 = 328.833(度)[计算条件]剩余下滑力计算目标: 计算剩余下滑力剩余下滑力计算时的安全系数: 1.000计算结果: 剩余下滑力 = 250.877(kN) 本块下滑力角度 = 328.833(度) ------------------------------------------------------------------------ 1.1.3计算项目:Ⅰ-Ⅰ加固土坡稳定(工况1-一般气象条件+土体自重)------------------------------------------------------------------------ [计算简图][控制参数]:采用规范: 通用方法计算目标: 剩余下滑力计算不考虑地震[坡面信息]坡面线段数 12坡面线号水平投影(m) 竖直投影(m) 超载数1 0.381 2.947 02 3.791 0.000 03 3.561 2.049 04 2.136 1.229 05 4.855 2.794 06 3.829 2.203 07 4.060 0.935 08 7.920 2.844 09 3.572 1.995 010 3.813 1.233 011 0.452 0.377 012 5.858 5.284 0[土层信息]不同土性区域数 4区号重度饱和重度粘聚力内摩擦角全孔压节点编号(kN/m3) (kN/m3) (kPa) (度) 系数1 19.300 19.960 25.000 20.000 ---2 19.300 20.000 15.000 18.000 ---3 17.800 18.230 15.000 12.000 ---4 25.800 26.300 24440.000 21.150 ---[水面信息]采用总应力法不考虑渗透力作用不考虑边坡外侧静水压力[滑面信息]滑面线段数 9 滑面线起始点坐标: (0.000,0.000)滑动面线号水平投影(m) 竖直投影(m) 矢高(m) 粘聚力(kPa) 内摩擦角(度)1 1.941 -1.174 0.000 ---- ----2 3.130 -1.112 0.000 ---- ----3 4.056 -0.190 0.000 ---- ----4 5.735 0.940 0.000 ---- ----5 6.100 2.515 0.000 ---- ----6 8.547 5.978 0.000 ---- ----7 7.060 6.740 0.000 ---- ----8 6.000 6.740 0.000 ---- ----9 6.000 10.570 0.000 ---- ----[筋带信息]采用锚杆锚杆道数: 10筋带号距地面水平间距总长度倾角材料抗拉锚固段锚固段粘结强高度(m) (m) (m) (度) 力(kN) 长度(m) 周长(m) 度(kPa)1 3.00 3.60 15.00 25.00 720.00 3.00 0.41 400.002 4.60 3.60 15.00 25.00 720.00 3.00 0.41 400.003 6.20 3.60 15.00 25.00 720.00 3.00 0.41 400.004 7.80 3.60 15.00 25.00 720.00 3.00 0.41 400.005 9.40 3.60 12.00 25.00 720.00 3.00 0.41 400.006 11.00 3.60 12.00 25.00 720.00 3.00 0.41 400.007 12.60 3.60 12.00 25.00 720.00 3.00 0.41 400.008 14.20 3.60 12.00 25.00 720.00 3.00 0.41 400.009 15.80 3.60 12.00 25.00 720.00 3.00 0.41 400.0010 17.40 3.60 12.00 25.00 720.00 3.00 0.41 400.00 [计算条件]剩余下滑力计算目标: 计算剩余下滑力剩余下滑力计算时的安全系数: 1.640计算结果: 剩余下滑力 = -6.276(kN) 本块下滑力角度 = 328.833(度)------------------------------------------------------------------------1.1.4计算项目:Ⅰ-Ⅰ加固土坡(仅考虑锚杆)稳定(工况2-久雨(暴雨)+土体自重)------------------------------------------------------------------------[计算简图][控制参数]:采用规范: 通用方法计算目标: 剩余下滑力计算不考虑地震[坡面信息]坡面线段数 12坡面线号水平投影(m) 竖直投影(m) 超载数1 0.381 2.947 02 3.791 0.000 03 3.561 2.049 04 2.136 1.229 05 4.855 2.794 06 3.829 2.203 07 4.060 0.935 08 7.920 2.844 09 3.572 1.995 010 3.813 1.233 011 0.452 0.377 012 5.858 5.284 0[土层信息]不同土性区域数 4区号重度饱和重度粘聚力内摩擦角全孔压节点编号 (kN/m3) (kN/m3) (kPa) (度) 系数1 19.300 19.960 25.000 20.000 ---2 19.300 20.000 15.000 18.000 ---3 17.800 18.230 15.000 12.000 ---4 25.800 26.300 24440.000 21.150 ---[水面信息]采用总应力法不考虑渗透力作用不考虑边坡外侧静水压力[滑面信息]滑面线段数 9 滑面线起始点坐标: (0.000,0.000)滑动面线号水平投影(m) 竖直投影(m) 矢高(m) 粘聚力(kPa) 内摩擦角(度)1 1.941 -1.174 0.000 ---- ----2 3.130 -1.112 0.000 ---- ----3 4.056 -0.190 0.000 ---- ----4 5.735 0.940 0.000 ---- ----5 6.100 2.515 0.000 ---- ----6 8.547 5.978 0.000 ---- ----7 7.060 6.740 0.000 ---- ----8 6.000 6.740 0.000 ---- ----9 6.000 10.570 0.000 ---- ----[筋带信息] 采用锚杆锚杆道数: 10筋带号距地面水平间距总长度倾角材料抗拉锚固段锚固段粘结强高度(m) (m) (m) (度) 力(kN) 长度(m) 周长(m) 度(kPa)1 3.00 3.60 15.00 25.00 100.00 3.00 0.41 400.002 4.60 3.60 15.00 25.00 100.00 3.00 0.41 400.003 6.20 3.60 15.00 25.00 100.00 3.00 0.41 400.004 7.80 3.60 15.00 25.00 100.00 3.00 0.41 400.005 9.40 3.60 12.00 25.00 100.00 3.00 0.41 400.006 11.00 3.60 12.00 25.00 100.00 3.00 0.41 400.007 12.60 3.60 12.00 25.00 100.00 3.00 0.41 400.008 14.20 3.60 12.00 25.00 100.00 3.00 0.41 400.009 15.80 3.60 12.00 25.00 100.00 3.00 0.41 400.0010 17.40 3.60 12.00 25.00 100.00 3.00 0.41 400.00 [计算条件]剩余下滑力计算目标: 计算剩余下滑力剩余下滑力计算时的安全系数: 1.250计算结果: 剩余下滑力 = 38.597(kN) 本块下滑力角度 = 328.833(度))------------------------------------------------------------------------1.1.5抗滑动桩验算------------------------------------------------------------------------原始条件:墙身尺寸:桩总长: 12.000(m)嵌入深度: 6.000(m)截面形状: 圆桩桩径: 0.200(m)桩间距: 0.600(m)嵌入段土层数: 1桩底支承条件: 铰接计算方法: M法土层序号土层厚(m) 重度(kN/m3) M(MN/m4) 1 50.000 25.800 20.000初始弹性系数A: 0.000(MN/m3)初始弹性系数A1: 0.000(MN/m3)桩前滑动土层厚: 6.000(m)桩顶锚索水平刚度: 1.000(MN/m)物理参数:桩混凝土强度等级: C25桩纵筋:I12.6桩纵筋级别: A3桩最大抵抗弯矩:19.22 kNm(安全系数1.25)桩最大抗剪力:561.1 kN(安全系数1.25)坡线与滑坡推力:参数名称参数值推力分布类型矩形桩后剩余下滑力水平分力 45.000(kN/m)桩后剩余抗滑力水平分力 0.000(kN/m)滑坡推力作用情况[桩身所受推力计算]假定荷载矩形分布:桩后: 上部=4.500(kN/m) 下部=4.500(kN/m)桩前: 上部=0.000(kN/m) 下部=0.000(kN/m)桩前分布长度=6.000(m)桩身内力计算计算方法: m 法内侧最大弯矩 = 18.797(kN-m) 距离桩顶 6.720(m)外侧最大弯矩 = 19.281(kN-m) 距离桩顶 2.640(m)最大剪力 = 17.968(kN) 距离桩顶 6.000(m)桩顶位移 = 44(mm)锚索水平拉力 = 14.432(kN)------------------------------------------------------------------------1.1.6计算项目:Ⅰ-Ⅰ加固土坡(锚杆+抗滑桩)稳定(工况2-久雨(暴雨)+土体自重)------------------------------------------------------------------------Ⅰ-Ⅰ加固土坡稳定性验算注:利用理正边坡稳定分析软件计算时,将抗滑桩所承担的抗滑力以锚杆力的形式施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边坡稳定性定量评价
1 边坡岩土力学参数确定
根据野外鉴别和室内试验并结合地区经验,综合确定该边坡岩土力学参数如下:
已有素填土天然重度: 19.0KN/m3
抗剪强度:φ=15°,c=0KPa。
粉质粘土天然重度: 20.08KN/m3
天然抗剪强度:φ=15°,c=20KPa(经验折减值)
2 稳定性计算方法
根据该边坡实际情况,选取3-3′剖面作为计算剖面,计算简图见下图4.3.3。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
规范》(GB50021~2001),采用基于极限平衡理论的折线型滑动面的传递系数法进行该土质边坡现状稳定系数计算。
3
边坡稳定性定量计算
选取3-3′剖面作为计算剖面,采用传递系数法计算如下:
图 4.3.3 边坡稳定性验算条块划分示意图
表4.3.3 边坡稳定性验算表
上述计算表明,该边坡整体稳定性系数为1.06,目前处于极限稳定状态,这与现状调查基本一致。
随
着时间推移、暴雨和上部继续回填加载,该土质边坡为欠稳定边坡,可能产生沿基岩面滑动破坏。
根据试验及前述分析计算,并结合经验,建议支护设计时按折线型滑动(暴雨饱水状态)考虑,填土重度取饱和重度20.0kN/m,粉质粘土重度取饱和重度20.35kN/m,粉质粘土抗剪强度取饱水时C=15kPa,
Φ=13°。
此时,该边坡的稳定系数为0.834.可知,在长期下雨的情况下,边坡容易失稳,产生滑坡。
4.4 边坡整治措施建议
4.4.1 边坡整治方案
鉴于土质边坡高度较大,处于欠稳定状态,建议采用桩板挡墙支护。
桩板挡墙应按要求设置泄水孔、
伸缩缝等构造措施。
此外,还应作好墙顶和脚作好截、排水等工作。
墙背回填土均应按要求回填并压实,
均应加强监测。
4.4.2 基础持力层选择
预计支挡结构处主要为素填土、粉质粘土和泥岩。
素填土物理力学性质差,承载力低,不能直接作基
础持力层。
粉质粘土埋深大,承载力也不大,也不能作基础持力层。
强风化基岩分布不稳定,承载力不大,也不宜作基础持力层。
中等风化基岩岩体较完整,岩石强度高,分布稳定,可作为基础持力层。
采用桩板挡墙时,建议桩嵌入中等风化基岩不小于三分之一的桩长,具体深度由设计确定。
对强风化
层,由于岩体破碎,侧向抗变形能力差,建议不作为嵌岩深度。
4.4.3 地基承载力确定
1.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确定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根据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
准值按f a=ψr .f rk 计算确定。
式中:f a—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
f r k —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kPa)
ψr —折减系数,本工程岩体为较完整岩体,取0.3。
中等风化泥岩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a=ψr.f rk=0.30×3600=1080kPa
根据野外鉴别和地区经验,场区泥岩强风化层承载力特征值取300kPa。
2.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确定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按照《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节5.2.11 条进行计算。
其中,桩端
处采用中等风化泥岩作基础持力层,故桩端处岩石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f r c 取值:中等风化泥岩取天然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 5.7MPa。
8
4.4.4挡墙设计参数
经压实后素填土的综合内摩擦角φd建议取值为30°,基底摩擦系数μ建议取值为0.30。
4.4.5 边坡整治中的岩土工程问题
根据勘察,已有回填土物质成分不均匀,结构松散,局部有架空现象,具有高压缩性,承载力低,可
能产生沉降问题。
建议桩板挡墙实施后,对该部分填土进行进一步压实处理,达到挡墙墙背土的规范要求。
同时对目前尚未回填部分应优先选用透水性好的碎石土填料分层回填、分层压实。
拟建挡墙地段土层厚度大,土层均具有压缩性,建议挡墙设计时应每隔10~15m 设置沉降缝,同时进行沉降验算。
根据调查访问,拟建护坡工程顶部已建有 C 区建筑主体工程,已建建筑边线与拟建护坡工程轴线最近距离仅 1.80m 左右。
挡墙治理设计、开挖施工时应充分考虑已建相邻建筑物的影响。
在基坑开挖时,应分段开挖分段施工桩板挡墙,做好已建挡墙和临近建筑物的变形观测,及时作好临时支护措施。
基础施工时若有异常情况(发现临近建筑物有变形等)请及时通知地质、设计单位。
加固治理时注意整个结构泄水孔、排水沟的设置,作到整治工程与已建建筑排水沟等协调一致。
同时应作好散水和排水沟等,防止水渗入挡墙基底,影响挡墙地基稳定性。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1.通过本次勘察,场区岩土工程条件已查明。
场区未发现滑坡、崩塌、断层及破碎带、泥石流等不良地质作用。
但已有土质边坡处于极限稳定,随着时间和继续回填或开挖将处于欠稳定状态,须尽快治理。
采取适当措施处理后,边坡坡脚适宜开挖构筑条石挡墙。
2.建议采用桩板挡墙进行护坡,基础持力层选择中等风化基岩。
3.中等风化泥岩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080kPa。
5.2 建议
1.建议分段开挖、跳槽开挖施工,并加强对已有边坡的观测,采取适当措施保护坡顶建筑,严禁
全断面大开挖。
2.注意基坑排水,作好临时支撑,及时开挖、及时排水,避免遭水浸泡。
加强施工验槽工作,确保支挡结构嵌固深度,防止拟建桩板挡墙产生整体滑动破坏。
抗滑桩应作好井圈护壁和临时支撑,及时开挖、及时排水,避免遭水浸泡。
当基岩面倾斜时,以基岩面斜坡下方的嵌岩深度为准。
3.建议设计应根据可能采取的支挡措施对边坡稳定性及其推力进行核算。
4.局部地段可能存在少量砂岩透镜体,建议按泥岩进行考虑。
边坡坡脚处由于河沟洪水影响,建议设计时应考虑洪水影响。
原有护坡条石挡墙建议进行加固兼作防洪处理。
5.加强施工验槽工作。
6.该边坡等级为二级,在整个施工开挖和修建加固支挡结构期间和支挡结构修筑完好后三年内,甲方应委托有资质的监测单位对整个支挡结构顶位移、挡墙顶建筑物变形以及降雨与时间关系进行观测。
新华楼坡角的混凝土挡墙差异风华形成的凹腔
砖挡墙植物对岩石的根劈作用
泥岩风化形成的凹槽治理危岩所打的锚杆
条石支撑植被护坡
两组垂直的结构面相互切割形成锯齿状出露的岩石
钢筋混凝土框架支撑结构
背斜一翼倾角平缓的岩层河流凸岸一层堆积形成的河漫滩
清水溪坡角的格构护坡护坡工程顶部的排水天沟
凤凰廊的桩柱护坡华子良脱险出河流作用形成的危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