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下列物质的用途体现其化学性质的是
A.干冰作制冷剂B.汽油洗涤衣物上的油污C.浓硫酸作干燥剂D.稀盐酸除铁锈
【答案】D
【解析】
必须经化学变化才能表现的性质叫化学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的性质叫物理性质.A.干冰作制冷剂B.汽油洗涤衣物上的油污C.浓硫酸作干燥剂,都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是物理性质;D.稀盐酸除铁锈时,盐酸和铁锈的主要成分氧化铁反应方程式6氯化铁和水;是化学性质。选D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泪”指的是高温下蜡烛融化变为液态,属于物理变化,说明化学变化的同时伴随有物理变化。
考点:化学常识
点评:本题属于对化学常识的考察,近几年中考加大了对化学常识记的考查力度,特别是和生活联系较为紧密的。
15.中华民族有着光辉灿烂的发明史,下列发明创造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A.火药的使用B.用铁矿石冶铁C.烧结黏土制陶瓷D.打磨磁石制指南针
7.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AB.BC.CD.D
【答案】A
【解析】
A、点燃酒精灯,应该用火柴点燃,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只,易引发灯内酒精着火,甚至酒精灯爆炸;B、倾倒液体时,试管和试剂瓶要倾斜,试剂瓶口要紧靠试管口,标签要向着手心,瓶盖倒放在桌面上。C、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液体的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且要用外焰加热,先均匀加热,后对准药品固定加热。试管口向上倾斜,与桌面呈45°角。D、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物质的质量时应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选A
3.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类别—用途”的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性质
类别
用途
A
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
化学性质
制作叶脉书签
B
液氮汽化时会吸热
物理性质
用作保护气
C
生石灰遇水放热
物理性质
用作干燥剂
D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化学性质
用于制糖工业脱色
A.AB.BC.CD.D
【答案】A
【解析】
必须经化学变化才能表现的性质叫化学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的性质叫物理性质。A、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是化学性质,用于制作叶脉书签;B、液氮气化时会吸热,物理性质,用作制冷剂;C生石灰遇水,和水反应放热,化学性质,用作干燥剂;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物理性质,用于制糖工业脱色。选A
A.煤矿中因遭到明火而发生的瓦斯爆炸
B.高压锅因排气孔堵塞而爆炸
C.节日的烟花在空中爆炸
D.厨房中因燃气泄漏而爆炸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煤矿中因遭到明火而发生的瓦斯爆炸是可燃性气体甲烷燃烧引起的,发生了化学变化,B、高压锅因排气孔堵塞而爆炸是由于压强的增大引起,属于物理性爆炸,正确,C、节日的烟花在空中爆炸是由于火药的燃烧引起,发生了化学变化,D、厨房中因燃气泄漏而爆炸是可燃性气体燃烧引起的,发生了化学变化,故选B
8.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 蒸发食盐水B. 称量固体
C. 滴加液体D. 过滤
【答案】D
【解析】
本题主本考查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范.
A、蒸发食盐水得到晶体,要不断搅拌,防止暴沸,故A正确。
B、称量固体时,左物右码,有腐蚀性的物质放在纸上或烧杯内,故B正确,
点睛∶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量筒只能用于测量液体体积,胶头滴管应悬空竖直,药品不应直接放置在托盘上。
6.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AB.BC.CD.D
【答案】C
【解析】A、将试管放在桌面上,把橡胶塞压入试管口,易导致压坏试管;B、氢氧化钠易潮解且有很强的腐蚀性,应放在烧杯中称量;C、浓硫酸的密度比水的大,溶于水放出大量热,且腐蚀性太强,稀释浓硫酸时,应酸入水,正确;D、测待测溶液pH用干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并滴在pH试纸的一端上,显色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相同颜色的pH值,将试纸伸入待测液,会导致污染试剂。故选C。
17.托盘天平静止时,指针偏向右边,若不再调平,就称药品,则读数为5时,药品实际质量( )
A.等于5克B.小于5克C.大于5克D.无法确定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当指针不在分度盘中央而偏右时,就开始称量,说明在未加砝码时,右边已经重了;在称量时是左物右码,只有左边多加称量物才能使天平达到平衡。读数为5时,只有左边加入多于5g的药品才能使天平达到平衡,则称得的药品的质量大于5克。故选C。
5.下列实验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中,正确的是
A.酒精灯:加热,使用后应吹灭并盖上灯帽
B.量筒:测量液体体积,不能被加热
C.胶头滴管:吸取液体管口应向上,防止液体流出
D.托盘天平:称量药品,药品直接放置在托盘上
【答案】B
【解析】
A、酒精灯:加热,使用后不应吹灭并盖上灯帽,应用灯帽盖灭,以免失火,故A错误;B、量筒:只能测量液体体积,不能被加热,加热有可能使量筒炸裂,故B正确;C、胶头滴管:吸取液体管口应向下,以免腐蚀胶帽,故C错误;D、托盘天平:称量药品,药品不应直接放置在托盘上,以免腐蚀托盘,故D错误。
【答案】D
【解析】
A、火药的使用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和氮气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用铁矿石炼铁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铁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烧结粘土制陶瓷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打磨磁石制指南针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D。
点睛:正确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关键是判断是否有新物质的生成。
20.央视的“诗词大会”近年来火遍全国,诗词、名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下列诗句或名著事件的描述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春风又绿江南岸B.日照香炉生紫烟
C.诸葛亮草船借箭D.鲁智深倒拔垂杨柳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春风又绿江南岸的过程中,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过程中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葡萄糖和氧气,属于化学变化,故A选项正确;
18.李林同学在不同季节的制作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春天花朵瓣成花瓣B.夏天粮食酿成美酒
C.秋天水果榨成果汁D.冬天冰砖凿成冰雕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粮食酿酒有新的物质酒精生成,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故选B。
最新《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一、走进化学世界选择题
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称量固体药品B. 检查装置气密性
C. 取用液体药品D. 液体的取用
【答案】B
【解析】
【详解】
A、使用托盘天平称物时:左托盘放称量物,右托盘放砝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16.下列实验操作所产生的现象中,有一种与其他三种不同的是
A.给水通直流电B.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C.将大理石和稀盐酸混合D.向铁粉中滴入稀盐酸
【答案】B
【解析】
A、给水通直流电,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有气泡产生,错误;B、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蓝色沉淀产生,正确;C、将大理石和稀盐酸混合,有二氧化碳气体产生,错误;D、向铁粉中滴入稀盐酸,铁与稀盐酸反应有氢气产生,错误。故选B。
C、使用胶头滴管取用液体药品时,先将胶头滴管中的空气排出,再伸入液体内吸取,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取用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B。
2.蒸发皿中液体的量不得超过其容积的2/3;2.蒸发过程中必须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而使液体飞溅;3.当加热至较多固体出现时,应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4.不能把热的蒸发皿直接放在实验台上,应垫上石棉网;5.夹持蒸发皿要用坩埚钳。
4.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 氧气验满B. 读取液体体积
C. 气密性检验D. 液体加热
【答案】C
【解析】
【详解】
A.氧气具有助燃性,验满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木条是否复燃即可,操作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B.量筒内液体体积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操作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11.生活中的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铁器生锈B.葡萄酿酒C.剩饭变馊D.苹果榨汁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铁器生锈,B.葡萄酿酒,C.剩饭变馊,均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苹果榨汁,属于物理变化。
考点∶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
12.在消防知识中有一个词叫做“物理性爆炸”,是指在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情况下发生的爆炸,下列各项描述中属于物理性爆炸的是
C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不应伸到试管中接触试管,应垂悬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故C正确。
D过滤要点:一贴二低三靠,玻璃棒靠三层滤纸,故D错误。
故选D
9.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过滤B. 倾倒液体C. 点燃酒精灯D. 移走蒸发皿
【答案】B
【解析】
A.过滤操作中注意事项较多,可总结为:一贴二低三靠,即滤纸紧贴漏斗内壁、液面低于滤纸边远、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烧杯尖嘴靠在玻璃榜上、玻璃棒下端靠在三层滤纸的中间、漏斗下端靠在烧杯的内壁上,无玻璃棒引流,故A错误;B.液体药品的取用时,瓶口紧挨、标签朝向手心、瓶塞倒放,故B正确;C.酒精灯使用中经常要注意:二查二禁一不可,包括查灯芯是否齐整、酒精是否适量、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盏酒精灯、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中添加就酒精、不可吹灭等,故C错误;D.移走加热的蒸发皿需要用坩埚钳完成,以防烫伤,故D错误;故选B。
B、日照香炉生紫烟的过程中,烟雾缭绕,是因为物质的状态改变导致的,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选项错误;
C、诸葛亮草船借箭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故属于物理变化,故C选项错误;
D.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故是物理变化,故D选项错误。故选A。
C.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操作正确,故符合题意;
D.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操作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决此类试题的关键。
19.“一带一路”是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思,赋予古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古丝绸之路将中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的到国外.下列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稻草造纸 B.使用火药 C.蚕丝织布 D.冶炼金属
【答案】C
【解析】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A、稻草造纸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使用火药的过程中,火药燃烧爆炸,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蚕丝织布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冶炼金属的过程中有金属单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C。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13.标签向着手心,以防止残留在瓶口的药液流下ຫໍສະໝຸດ Baidu污染或腐蚀标签;
1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下列关于蜡烛燃烧的说法正确的是
A.“泪”是指石蜡燃烧生成的水
B.“泪”说明蜡烛燃烧只发生物理变化
C.“泪”说明化学变化的同时伴随有物理变化
D.“泪”说明石蜡不能燃烧
A.干冰作制冷剂B.汽油洗涤衣物上的油污C.浓硫酸作干燥剂D.稀盐酸除铁锈
【答案】D
【解析】
必须经化学变化才能表现的性质叫化学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的性质叫物理性质.A.干冰作制冷剂B.汽油洗涤衣物上的油污C.浓硫酸作干燥剂,都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是物理性质;D.稀盐酸除铁锈时,盐酸和铁锈的主要成分氧化铁反应方程式6氯化铁和水;是化学性质。选D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泪”指的是高温下蜡烛融化变为液态,属于物理变化,说明化学变化的同时伴随有物理变化。
考点:化学常识
点评:本题属于对化学常识的考察,近几年中考加大了对化学常识记的考查力度,特别是和生活联系较为紧密的。
15.中华民族有着光辉灿烂的发明史,下列发明创造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A.火药的使用B.用铁矿石冶铁C.烧结黏土制陶瓷D.打磨磁石制指南针
7.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AB.BC.CD.D
【答案】A
【解析】
A、点燃酒精灯,应该用火柴点燃,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只,易引发灯内酒精着火,甚至酒精灯爆炸;B、倾倒液体时,试管和试剂瓶要倾斜,试剂瓶口要紧靠试管口,标签要向着手心,瓶盖倒放在桌面上。C、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液体的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且要用外焰加热,先均匀加热,后对准药品固定加热。试管口向上倾斜,与桌面呈45°角。D、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物质的质量时应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选A
3.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类别—用途”的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性质
类别
用途
A
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
化学性质
制作叶脉书签
B
液氮汽化时会吸热
物理性质
用作保护气
C
生石灰遇水放热
物理性质
用作干燥剂
D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化学性质
用于制糖工业脱色
A.AB.BC.CD.D
【答案】A
【解析】
必须经化学变化才能表现的性质叫化学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的性质叫物理性质。A、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是化学性质,用于制作叶脉书签;B、液氮气化时会吸热,物理性质,用作制冷剂;C生石灰遇水,和水反应放热,化学性质,用作干燥剂;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物理性质,用于制糖工业脱色。选A
A.煤矿中因遭到明火而发生的瓦斯爆炸
B.高压锅因排气孔堵塞而爆炸
C.节日的烟花在空中爆炸
D.厨房中因燃气泄漏而爆炸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煤矿中因遭到明火而发生的瓦斯爆炸是可燃性气体甲烷燃烧引起的,发生了化学变化,B、高压锅因排气孔堵塞而爆炸是由于压强的增大引起,属于物理性爆炸,正确,C、节日的烟花在空中爆炸是由于火药的燃烧引起,发生了化学变化,D、厨房中因燃气泄漏而爆炸是可燃性气体燃烧引起的,发生了化学变化,故选B
8.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 蒸发食盐水B. 称量固体
C. 滴加液体D. 过滤
【答案】D
【解析】
本题主本考查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范.
A、蒸发食盐水得到晶体,要不断搅拌,防止暴沸,故A正确。
B、称量固体时,左物右码,有腐蚀性的物质放在纸上或烧杯内,故B正确,
点睛∶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量筒只能用于测量液体体积,胶头滴管应悬空竖直,药品不应直接放置在托盘上。
6.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AB.BC.CD.D
【答案】C
【解析】A、将试管放在桌面上,把橡胶塞压入试管口,易导致压坏试管;B、氢氧化钠易潮解且有很强的腐蚀性,应放在烧杯中称量;C、浓硫酸的密度比水的大,溶于水放出大量热,且腐蚀性太强,稀释浓硫酸时,应酸入水,正确;D、测待测溶液pH用干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并滴在pH试纸的一端上,显色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相同颜色的pH值,将试纸伸入待测液,会导致污染试剂。故选C。
17.托盘天平静止时,指针偏向右边,若不再调平,就称药品,则读数为5时,药品实际质量( )
A.等于5克B.小于5克C.大于5克D.无法确定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当指针不在分度盘中央而偏右时,就开始称量,说明在未加砝码时,右边已经重了;在称量时是左物右码,只有左边多加称量物才能使天平达到平衡。读数为5时,只有左边加入多于5g的药品才能使天平达到平衡,则称得的药品的质量大于5克。故选C。
5.下列实验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中,正确的是
A.酒精灯:加热,使用后应吹灭并盖上灯帽
B.量筒:测量液体体积,不能被加热
C.胶头滴管:吸取液体管口应向上,防止液体流出
D.托盘天平:称量药品,药品直接放置在托盘上
【答案】B
【解析】
A、酒精灯:加热,使用后不应吹灭并盖上灯帽,应用灯帽盖灭,以免失火,故A错误;B、量筒:只能测量液体体积,不能被加热,加热有可能使量筒炸裂,故B正确;C、胶头滴管:吸取液体管口应向下,以免腐蚀胶帽,故C错误;D、托盘天平:称量药品,药品不应直接放置在托盘上,以免腐蚀托盘,故D错误。
【答案】D
【解析】
A、火药的使用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和氮气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用铁矿石炼铁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铁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烧结粘土制陶瓷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打磨磁石制指南针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D。
点睛:正确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关键是判断是否有新物质的生成。
20.央视的“诗词大会”近年来火遍全国,诗词、名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下列诗句或名著事件的描述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春风又绿江南岸B.日照香炉生紫烟
C.诸葛亮草船借箭D.鲁智深倒拔垂杨柳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春风又绿江南岸的过程中,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过程中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葡萄糖和氧气,属于化学变化,故A选项正确;
18.李林同学在不同季节的制作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春天花朵瓣成花瓣B.夏天粮食酿成美酒
C.秋天水果榨成果汁D.冬天冰砖凿成冰雕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粮食酿酒有新的物质酒精生成,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故选B。
最新《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一、走进化学世界选择题
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称量固体药品B. 检查装置气密性
C. 取用液体药品D. 液体的取用
【答案】B
【解析】
【详解】
A、使用托盘天平称物时:左托盘放称量物,右托盘放砝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16.下列实验操作所产生的现象中,有一种与其他三种不同的是
A.给水通直流电B.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C.将大理石和稀盐酸混合D.向铁粉中滴入稀盐酸
【答案】B
【解析】
A、给水通直流电,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有气泡产生,错误;B、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蓝色沉淀产生,正确;C、将大理石和稀盐酸混合,有二氧化碳气体产生,错误;D、向铁粉中滴入稀盐酸,铁与稀盐酸反应有氢气产生,错误。故选B。
C、使用胶头滴管取用液体药品时,先将胶头滴管中的空气排出,再伸入液体内吸取,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取用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B。
2.蒸发皿中液体的量不得超过其容积的2/3;2.蒸发过程中必须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而使液体飞溅;3.当加热至较多固体出现时,应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4.不能把热的蒸发皿直接放在实验台上,应垫上石棉网;5.夹持蒸发皿要用坩埚钳。
4.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 氧气验满B. 读取液体体积
C. 气密性检验D. 液体加热
【答案】C
【解析】
【详解】
A.氧气具有助燃性,验满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木条是否复燃即可,操作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B.量筒内液体体积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操作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11.生活中的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铁器生锈B.葡萄酿酒C.剩饭变馊D.苹果榨汁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铁器生锈,B.葡萄酿酒,C.剩饭变馊,均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苹果榨汁,属于物理变化。
考点∶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
12.在消防知识中有一个词叫做“物理性爆炸”,是指在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情况下发生的爆炸,下列各项描述中属于物理性爆炸的是
C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不应伸到试管中接触试管,应垂悬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故C正确。
D过滤要点:一贴二低三靠,玻璃棒靠三层滤纸,故D错误。
故选D
9.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过滤B. 倾倒液体C. 点燃酒精灯D. 移走蒸发皿
【答案】B
【解析】
A.过滤操作中注意事项较多,可总结为:一贴二低三靠,即滤纸紧贴漏斗内壁、液面低于滤纸边远、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烧杯尖嘴靠在玻璃榜上、玻璃棒下端靠在三层滤纸的中间、漏斗下端靠在烧杯的内壁上,无玻璃棒引流,故A错误;B.液体药品的取用时,瓶口紧挨、标签朝向手心、瓶塞倒放,故B正确;C.酒精灯使用中经常要注意:二查二禁一不可,包括查灯芯是否齐整、酒精是否适量、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盏酒精灯、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中添加就酒精、不可吹灭等,故C错误;D.移走加热的蒸发皿需要用坩埚钳完成,以防烫伤,故D错误;故选B。
B、日照香炉生紫烟的过程中,烟雾缭绕,是因为物质的状态改变导致的,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选项错误;
C、诸葛亮草船借箭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故属于物理变化,故C选项错误;
D.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故是物理变化,故D选项错误。故选A。
C.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操作正确,故符合题意;
D.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操作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决此类试题的关键。
19.“一带一路”是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思,赋予古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古丝绸之路将中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的到国外.下列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稻草造纸 B.使用火药 C.蚕丝织布 D.冶炼金属
【答案】C
【解析】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A、稻草造纸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使用火药的过程中,火药燃烧爆炸,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蚕丝织布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冶炼金属的过程中有金属单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C。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13.标签向着手心,以防止残留在瓶口的药液流下ຫໍສະໝຸດ Baidu污染或腐蚀标签;
1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下列关于蜡烛燃烧的说法正确的是
A.“泪”是指石蜡燃烧生成的水
B.“泪”说明蜡烛燃烧只发生物理变化
C.“泪”说明化学变化的同时伴随有物理变化
D.“泪”说明石蜡不能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