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计划

合集下载

(精选)三位一体计划

(精选)三位一体计划

2011-2012学年工作计划三位一体工作计划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积极营造有利于小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和社会环境,我校针对当前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需要,按照《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测评体系》的要求,积极创新工作载体,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者互动互促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网络。

一、突出学校教育的主体作用,增强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1、建立健全领导机构和工作机制。

认真落实上级文件,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整体性。

一是实施整体规划,明确工作目标。

把工作落在实处,学校明确德育工作的总体要求,并对思想道德建设任务进行分解,层层抓好落实。

二是建立领导机构,完善工作机制和考核办法,引入激励机制。

成立了思想道德建设领导小组,实行责任分工,并加强与领导部门密切联系、积极配合。

三是规范德育行为,制定德育系列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

2、广泛开展小学生思想道德实践活动。

(一)切实抓好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学生入学时开展为期三天的入校教育,集中学习《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开展法律法规教育,严格执行《小学一日常规要求》,使学生明确到校、升国旗、上课、课间操、课外活动、就餐、离校等常规要求。

学校坚持以规范班、先进班、文明班集体的建设、评选、表彰为平台,加强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二)发挥课堂学科教学的主阵地作用。

学校要求授课教师将德育资源的挖掘和体现贯穿于课堂教学之中,按照新课程要求,把渗透德育教育(即情感态度价值观)纳入评价教师是否成功上好一堂学科课程的标准之一,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宣讲革命历程和改革开放成果,积极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主题活动。

学校开展了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社会主义荣辱观、中华传统文化、安全、感恩、诚信、环保等主题教育,学生在活动体验中达到了“于教于乐”的育人目的。

扎实开展“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乡”主题教育活动,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组织“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孝敬父母,感恩社会”、“学习雷锋,争做好事”的学习报告会,培养学生成为一名知孝敬、懂感恩的优秀小学生。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模式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模式

知识文库 第04期75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模式孙厚红以家庭为基础、以学校为主体、以社会为平台,努力构建“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共同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良好环境,形成具有特色的教育模式。

一是构建以学校教育为主的沟通渠道,实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连动。

二是构建以家庭教育为主的参与途径。

让家长更加信任学校依赖教师,才能更好地与学校教育保持高度一致。

三是构建以社会教育为主的服务模式。

只有学校、家庭、社会三方联动、三位一体的教育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

近年来,教育因为关乎民生而成为社会热点话题。

随着现代信息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家长对教育的要求、对学校和社会的期望也越来越高,家庭教育逐渐变得更加知识化和职业化,教育对全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广泛。

现代教育的三大特点:一是倡导以人为本,终身学习;二是营造开放式学习环境;三是开发教育资源,促进学习方式多样化。

仅凭传统的学校教育无法实现现代教育的目标,要实现教育效能最大化,必须打破学校和社会的界限,以家庭为基础、以学校为主体、以社会为平台,把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的力量有机组合起来,努力构建“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共同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良好环境。

1 核心概念界定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模式是指在利用学校教育资源的基础上,通过现代教育手段,开发利用家庭、社会教育资源,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三位一体”的教育合力,在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教育内容等方面体现和谐性与一致性。

2 构建“三位一体”教育模式的必要性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学校教育是关键,家庭教育是基础,社会教育是延伸。

三者之间相互依托,相辅相成。

学校教育固然重要,如果没有家长和社会的关注与支持,很难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只有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才能使教育走上经常化、实效化、科学化的健康轨道。

3 构建“三位一体”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1)学校教育是重点也是常规教育,目前家庭教育对于部分学生来说还是一块空白地。

关于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合作的思考

关于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合作的思考

关于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合作的思考一、本文概述1、简要介绍当前教育环境中学校、家庭、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

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中,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密,彼此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

学校作为教育的主体,承担着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重要任务,同时也是学生品德教育和社会化进程的关键场所。

家庭则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家长的言传身教、家庭氛围的营造以及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都对学生的性格塑造和价值观形成产生深远影响。

而社会则以其广阔的舞台和丰富的实践机会,为学生提供了锻炼能力、增长见识的平台。

然而,当前的教育环境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信息的爆炸式增长,学生的成长环境日益复杂,这对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合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另一方面,由于家庭背景、教育理念的差异,以及社会资源的不均衡分配,使得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的教育合作面临诸多困难。

因此,加强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的教育合作,构建“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这种合作模式强调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的协同配合,共同承担起教育学生的责任,形成教育合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有利条件。

2、阐述“三位一体”教育合作的重要性及意义。

在当今社会,教育不再是学校单方面的责任,而是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共同承担。

这种“三位一体”的教育合作模式,不仅是对传统教育观念的更新,更是对现代教育体系的完善。

其重要性和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家庭、学校和社会,每个环境都有其独特的教育功能和作用。

家庭提供情感支持和初步的社交经验;学校提供系统的知识和技能教育;社会则提供实践平台和多元文化的体验。

三者相互补充,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增强教育的连续性和一致性:家庭、学校和社会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但它们的教育目标应该是一致的。

通过“三位一体”的合作,可以确保学生在不同环境中接受到的教育信息是一致的,从而增强教育的连续性和有效性。

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合作计划

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合作计划

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合作计划本次工作计划介绍:一、工作背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应该共同协作,共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二、工作目标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的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同时增强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的互动和联系。

三、工作内容1.学校方面: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指导和心理健康教育,同时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和体育锻炼,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机会。

2.家庭方面:家长应该关注孩子的学习和成长,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与教师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同时营造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

3.社会方面:社会各界应该关注和支持教育事业,为学校和学生各种形式的支持和帮助,同时积极传播有益的教育理念和经验。

四、数据分析通过对学生学习成绩、心理健康、综合素质等方面的数据进行分析,评估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合作的成效,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下一步工作依据。

五、实施策略1.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的沟通和协作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和交流。

2.定期组织家长会议和亲子活动,增强家长和学校的联系和互动。

3.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培训和讲座,提高家长和教师的教育理念和能力。

4.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和支持教育事业,建立各种形式的合作关系。

六、预期成果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的合作,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同时增强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的联系和互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以下是详细内容:一、工作背景当前社会,人们对教育的关注越来越高,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三者之间的协作和互动却存在着不少问题,如信息不对称、角色冲突、资源不均衡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因此,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合作计划应运而生,旨在通过三者的紧密合作,为学生更好的教育和成长环境。

二、工作内容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合作计划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内容:1.建立协作机制: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需要建立紧密的协作机制,包括定期召开家长会、建立家长微信群、开展亲子活动等,以加强三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家庭社会学校三位一体教育工作方案

家庭社会学校三位一体教育工作方案

家庭社会学校三位一体教育工作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我的书桌上,笔尖轻轻触碰着纸面,思绪如同潮水般涌动。

我闭上眼睛,让十年的方案写作经验在脑海中流转,试图捕捉到最完美的灵感。

一、背景分析1.1当前教育现状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教育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然而,当前教育现状中,三者之间的衔接和配合并不理想,导致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

1.2家庭、社会、学校的角色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社会是孩子成长的土壤,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环境。

学校则是孩子接受正规教育的主阵地。

三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塑造着孩子的未来。

二、目标设定2.1建立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通过家庭、社会、学校的紧密合作,建立一个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使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得到全方位的关爱和引导。

2.2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注重孩子身心健康、道德品质、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三、具体措施3.1家庭教育3.1.2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家长要尊重孩子的个性,鼓励孩子独立思考、独立行动,培养孩子的自主意识和独立能力。

3.1.3开展家庭教育活动定期举办家庭教育讲座、亲子活动等,提高家长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促进家庭教育的有效开展。

3.2社会教育3.2.1发挥社区作用社区要积极开展各类教育活动,如亲子阅读、亲子游戏等,让家长和孩子在参与中增进感情,提高教育效果。

3.2.2利用社会资源充分利用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等社会资源,组织孩子参加各类实践活动,拓宽他们的视野。

3.2.3社会实践鼓励孩子参加志愿者活动、社会调查等,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3.3学校教育3.3.1改革教育模式学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改变单一的应试教育模式,实施素质教育。

3.3.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3.3.3开展家校合作学校要定期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共同解决教育问题,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格局。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位一体”实施体系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位一体”实施体系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位一体”实施体系党的教育方针明确指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育人”。

在国内外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依靠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合力”。

因此,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结合的实施原则必须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这不仅仅是争取社会对学校在财力物力上的支持,更是真心实意地依靠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实现育人的目标。

只有形成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资源共享、教育活动长效一贯的互动式、共进式发展局面,才能为学生打造最优的研究成长环境,最终构建起全方位、立体式、开放化大教育格局,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为了实现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结合,必须遵循一些原则。

首先是目的性原则。

我国学校、家庭、社会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需要统一的组织领导、统一的指导思想和共同的方针目的。

这样才能保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一致性。

同时,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必须根据各自的特点和条件,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采取具体有效措施,互相配合,共同培养新人。

学校应该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重智轻德忽视体育和劳动教育的倾向,而家庭和社会教育也需要加强对这些方面的教育。

同时,还应该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促进少年儿童的全面发展,使之成为社会主义一代新人。

2、全面性原则。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都应该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这意味着不仅要重视智育,更要突出德育,加强劳动教育,以及关心学生身体健康。

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

3、差异性原则。

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有其独特的教育方式和手段,因此在实施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结合时,必须充分考虑各自的特点和差异,避免简单的机械结合,而是要通过有机的结合,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总之,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结合是实现育人目标的必然趋势,也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只有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才能为学生打造最优的研究成长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首先,学校应该明确教育目的和内容,体现社会的要求,同时符合学生年龄特征,以培养合格学生为主要目标。

努力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教育网络

努力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教育网络

努力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众所周知,现代教育体系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位一体”的系统工程。

在未成年人的成长过程中,学校、家庭、社会都担负着重要的、不可推卸的责任。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了学校、家庭和社会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作用和要求。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仍然存在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如学校教育孤位、社会教育错位、家庭教育缺位等等。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市“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还需建设。

一、学校教育孤位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学校教育显得很孤立,主要表现在:1、市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认识是不够充分的。

尤其是对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缺乏应有的认识。

他们常常习惯性地认为:教育就是学校的事情,对教育应有的投入、解决了应该解决的问题就是对教育的重视、支持。

他们常常表现出对教育指责的多,关心的少。

2、许多家长也对自己在孩子成长中的教育作用缺乏正确的认识,认为把孩子交给学校就万事大吉了。

孩子行为有偏差,认为是学校没有教好,有的甚至认为是被学校教坏了。

把自己应负的责任推得一干二净。

3、就学校本身而言,管理者往往将学校定位为一个“小社会”,把教育的责任全部往自己头上加,缺少与社会、与家长的沟通和联系,忽视了社会环境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封闭式教学、军事化管理等模式,在给学校管理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使学校与社会、家庭更加孤立起来。

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不够,家庭教育的作用也得不到真正地发挥。

二、社会教育错位从目前社会环境来看,存在着两多两少:一是不良的社会环境因素多,包括网吧、电子游戏厅、歌舞厅、洗头房、美容店、城市“牛皮癣”、淫秽光盘、淫秽图书、学生彩票、非法饮食摊点等等。

相对而言,有利于孩子成长的社会活动场所明显不足。

让我们细数一下孩子值得去的活动场所或回顾一下我们自己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尴尬就一目了然了。

浅谈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合力

浅谈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合力

浅谈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合力作者:冯乐萍来源:《新课程》2020年第29期摘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在一个人的成长中起着不同的作用,只有三者形成良好的合力,实现三位一体教育机制,相互渗透,相互补充,才能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也才能够推进素质教育的纵深发展。

关键词: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单纯的学校教育已经不能够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需要学校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同时,引入和加强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全面实现素质教育。

因此,建立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教育机制,才能够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一、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机制构建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学生的成长教育,其本质就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的教育。

学生在校期间是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是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和健全人格的初始时期,如果学校、社会、家庭中的任何一方面教育滞后,就会影响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

家庭教育在一个人成长教育体系中起着奠基的作用,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品质、行为、习惯潜移默化影响着孩子的人生,学生在家庭教育养成的行为习惯、性格品质直接影响学生今后在学校的教育。

学校教育是一个人受教育的主体,在学校学生接受科学知识、行为规范、人生观的教育,学校教育对学生的成长影响之大,是别的教育无法比拟的。

社会教育补充和强化一个人受教育的成效,包括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行为规范以及实践活动。

良好的社会环境对家庭教育以及学校教育起着促进作用,反之,就對学校和家庭教育起到抵消的作用。

因此,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家庭、社会要紧密结合,相互依靠,协调发展,形成“三位一体”的教育合力,才能提高育人效果。

二、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机制构建是时代发展的需要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我国教育进入了新时代,单纯的学校教育已不能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要,也不适应新时代学生成长的需要,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单纯依靠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已经不能够满足学生成长的需求,也不能适应新时代学生发展的需要。

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化教育工作方案1

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化教育工作方案1

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化教育工作方案1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化教育工作方案1一、背景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也在不断变化和拓展。

传统的学校教育有其局限性,只注重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忽视了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关注;家庭教育则存在往往倾向于溺爱和过度保护孩子,缺少对其独立性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社会教育更多关注的是对成年人的培训和教育,对青少年的教育投入不足。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高教育的质量,实现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目标,制定本教育工作方案。

二、工作目标1.实现学校、家庭、社会的有效对接,形成关心与互动的教育氛围。

2.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既有一定的学科知识和技能,又具备良好的人际关系、社会责任和创新能力。

3.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4.形成家庭、学校、社会合力共育的良好局面,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互补。

三、工作内容1.学校教育方面:(1)加强师生关系建设,发展积极、和谐的教育环境。

(2)教育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实践能力。

(3)设置开放课程,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学习与社会接轨的知识和技能。

(4)建立健全教育评价体系,从综合素质、社会责任等多个方面评价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2.社会教育方面:(1)加强对学生的职业规划和生涯指导,帮助他们明确个人目标和发展方向。

(2)提供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机会,让学生了解社会,并通过参与社会实践获得经验和能力的提升。

(3)与企事业单位建立合作关系,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自己的职业发展。

3.家庭教育方面:(1)加强家长的教育理念和能力培养,提供家长教育培训课程,增强他们的育儿观念和教育方法。

(2)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机制,定期召开家长会议,分享教育经验和解决问题。

(3)建立学校与家长的信息互通平台,及时传达学校的教育目标和家庭的期望,共同制定教育计划。

四、工作措施1.学校教育方面:(1)加强教师培养,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意识。

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作用

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作用

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作用,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作用,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一、发挥家庭的熏陶作用,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奠定坚实基础做为家长,做为子女人生路上的第一任教师,要帮助子女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美好希望,帮助他们学会心理自我调适,学会发现自己的长处,纠正自暴自弃的行为,了解自身的生长潜能,使他们获得对生活的职责和控制能力,增强对困难和挫折的应变能力,使自己的能力及品行不断地得以完善和提高。

同时,家长还应适时帮助子女调整抑负水准过高,常常在痛苦的失败之后而深感苦恼或因此而颓废,家长应根据自己孩子的能力、性格、智力等身心特征及以往的成绩等,与孩子共同制订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使孩子确定正确的期望值,既不好高骛远,又不妄自菲薄,只有这样才能感到心理平衡而充实。

坚持与子女换位沟通。

与子女换位沟通是加强家庭联系的纽带,是有效进行家庭教育的基础。

引导子女学会倾吐烦恼,学会适当宣泄不良情绪是家长的一项职责。

由于未成年人心理压抑的形成有一个不断积淀的过程,而他们自身承受各种压力超过这个限值时,就会出现各种心理疾患甚至走上犯罪道路,所以家长应具有“角色替换”的能力,充分理解子女的心理,注意培养孩子的心理健康意识,尽可能给他们营造一个合理宣泄的氛围;使他们改变一些不健康的认识、情感和态度,解决他们在学习、生活及健康等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从而使之更好地适应社会和环境,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材。

要时刻注意在孩子面前保持良好的形象。

父母的形象对子女有极为重要作用。

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

“身教重于言教”。

父母文化素质、道德修养的高低,对未成年人有着最直接的影响。

父母的言行举止、个人信仰、生活作风都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子女的言行思想。

父母的文化程度、在教育子女方法上的认知水平,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影响也极大,因此提高父母文化素质是加强未成年教育的一个重要因素。

父母必须成为道德上的强者,才能对孩子有影响力;必须学习教育孩子的知识,才能成功地影响孩子;必须尊重孩子的意见,才能有助于孩子的成长;必须营造温暖的家庭氛围,才能与孩子一起共享美好的人生。

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实施方案

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实施方案

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实施方案一、学校教育:1.办学理念和目标:学校应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学校的办学目标应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包括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协作能力等。

2.课程设置:学校应注重开设综合性的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为主线,包括科学、艺术、体育等方面的课程。

此外,学校还应针对不同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提供个性化的课程选择。

3.教学方法:学校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项目制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实践教学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师应充当学生的指导者和引导者,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和思考。

4.课外活动:学校应积极组织各种课外活动,包括学术科技竞赛、文化艺术展示、社会实践等活动,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

二、家庭教育:1.家庭教育观念:家庭应重视培养孩子的品德和健康成长,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和责任感。

家长应注重与孩子的良好沟通,建立和谐的家庭氛围。

2.亲子互动:家长应与孩子建立亲密的关系,与孩子共同参与课外活动,共同讨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家长可以与孩子共同制定学习计划和目标,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3.健康教育:家庭应注重培养孩子的健康意识和生活习惯,包括饮食健康、运动健康和心理健康等方面。

家长应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关注他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三、社会教育:1.社区教育:社区应提供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学习机会和社会实践的平台。

社区可以组织各种课外活动,如才艺比赛、志愿者活动等,让学生参与其中。

2.社会实践:学生可以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企业、参与公益活动等。

通过实践,学生可以了解社会,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社会教育机构:社会教育机构可以提供专业的培训和教育服务,帮助学生发展潜力和兴趣。

学生可以参加各种培训班、夏令营等,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总结起来,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实施方案是为了全面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

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

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为了促进少年儿童的健康快乐成长,我们需要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让这三个方面的力量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在家庭教育方面,父母的作用至关重要。

他们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和学校工作的支持程度。

因此,父母需要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研究现代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自己的教育素质和对孩子的教育能力。

同时,父母也需要因材施教,重视自己的榜样作用,养成好惯,给孩子提出合理的目标和要求,但不要过高的期望,过分的溺爱,过多的干涉,过度的保护或过多的指责。

为了加强家庭教育,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对家庭教育指导师及家长的培养,成立各级家长委员会并及时召开家长会,教师和家长交流学生信息,探讨教育方法,提高教育艺术,举办教学开放日,让家长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走进教师,举办家庭教育系列专题讲座。

在社会教育方面,我们需要认识到社会教育对于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性。

良好的社会教育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增长知识、发展能力,丰富精神生活,发展兴趣、爱好和特长。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社会教育的力度,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各种社会活动,拓展视野,增长见识。

综上所述,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是促进少年儿童健康快乐成长的重要保障。

我们需要共同努力,让这三个方面的力量协同作用,为学生打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青少年都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如果能及早培养,就能形成特长,表现出某一方面的才能。

这有助于学生的和谐发展。

然而,学校的教育很难适应同一班级中不同兴趣爱好和发展水平学生的个别需要,社会教育可以弥补这些方面的不足。

因此,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爱好,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参加校外教育机构的专门活动,如电脑维修、琴棋书画等,使学生在自己喜欢的活动中施展才华、发展特长、增长聪明才智。

这样,学生可以独立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全面发展自己。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模式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模式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模式摘要:对于新时代学生而言,家长和老师如何做,才能在学生的教育方式上有一个良好的模式,让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上都能够游刃有余,既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又减少学生的压力。

尤其是对于青春叛逆时期的初中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教育模式对于学生而言,是成长过程中最好的帮助。

有专家提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模式,本文主要研究其教育模式对于学生的影响,以及如何实施三位一体教育模式,希望对相关工作人员有所帮助。

关键词: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社会引言学校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体,初中生在学校呆的时间可能比在家里呆的时间还要久,初中生面临着中考的压力。

所以,学校中的教育是十分重要的。

但是由于初中生多为人生叛逆阶段,如果家庭和社会中的事情处理不好,很容易导致学生做出一些改变人生轨迹的事情。

所以,学校,家庭和社会需要相互贯通,融为一体。

学校里的老师要和家长多进行沟通,相互监督对方对于学生成长的影响。

并且,老师和家长都应该多关注学生在社会中的人际交往,为人处事,从而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

一、三位一体教育模式构建的现状(一)单向联系的独立教育阶段三位一体教育模式是指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对学生进行教导,但是目前三位一体教学模式没有真正的实行起来,现在学校主要以教学生讲课为主,学校里的老师和学校工作人员认为,学生在学校里只要把学习学好就可以了,学生在家庭里大多数父母对于学习方面关注的比较少,家庭里面主要起到负责学生的生活起居。

因此,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没有起到教育合力的作用,只起到了独立教育阶段。

(二)学校教育为主导的阶段在传统教育模式中,只有学校教育起到主要作用。

然而现在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教育专家认为学生的教育不仅应该在学校,学校应该和家庭共同对于学生进行教育,尤其是目前疫情爆发近几年内,由于疫情原因学生需要时常在家里上网课,这个时候如果只以学生为主导的教育模式,那么大多数学生学习成绩就会下降很多。

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化教育工作方案

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化教育工作方案

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化教育工作方案传统教育流程中,学校、社会和家庭教育往往是各自独立的,缺乏有效的合作与互动。

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需要建立一种三位一体化的教育工作模式,使学校、社会和家庭紧密配合,共同参与学生的教育过程。

•建立学校、社会、家庭的教育合作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营造良好的家校社教育氛围,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建立跨界合作机制,让学校、社会和家庭形成紧密的合作网。

1.制定三位一体化教育计划–学校、社会和家庭共同协商制定学生的教育计划,明确教育目标和责任。

–每学年初,各方共同商定教育目标和实施计划,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任务。

2.开展跨界合作项目–学校与社会资源整合:学校与社会资源进行对接,组织志愿者活动、社会实践等活动,拓宽学生视野。

–学校与家庭合作项目:学校和家庭共同组织家长学校、教育讲座等活动,加强家校教育合作。

3.建立学校、社会、家庭三方共同参与的评价体系–制定学生评价标准:学校、社会和家庭共同制定学生的综合评价标准,包括学业成绩、社会实践、社会公益活动等方面。

–定期沟通评价结果:学校、社会和家庭定期进行评价结果的沟通,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成长反馈。

4.建立家校社沟通平台–学校设立家长委员会:设立家长委员会,与学校密切配合,参与学校重要决策,为学生教育提供建议。

–畅通家校沟通渠道:建立家校沟通平台,定期召开家长会议,及时向家长发布学校教育动态和学生学习情况。

实施步骤1.调研分析当前学校、社会和家庭教育的状况,明确改革方向和目标。

2.组建三位一体化教育工作小组,明确分工和责任,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

3.开展宣传教育工作,促使学校、社会和家庭共同认同三位一体化教育工作方案。

4.逐步推进方案实施,不断总结经验,优化教育工作模式。

保障措施1.每学期召开一次三位一体化教育工作会议,总结工作经验,解决问题,完善方案。

2.学校、社会和家庭建立定期交流机制,加强协作,增进合作。

3.定期对方案实施效果进行调研评估,及时调整方案,优化教育工作模式。

三位一体育人机制

三位一体育人机制

三位一体育人机制三位一体育人机制是指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机制,以共同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个性、智力和身体健康。

这一机制强调了学校、家庭和社会在教育中的合作和互动作用,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下面将详细介绍三位一体育人机制的重要性以及学校、家庭和社会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首先,三位一体育人机制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充分整合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各种教育资源,使得学生能够得到全面的培养。

学校作为主要的教育机构,提供了扎实的学习基础和学科知识。

家庭则是学生的第一课堂,通过家庭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品德、价值观和社会行为规范。

社会则进一步扩展了学生的视野和人际交往能力,提供了实践机会和社会经验。

此外,三位一体育人机制的实施需要各方积极参与,共同努力。

学校在落实三位一体育人机制中,应该通过教育措施,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学校应该设立健康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的身体意识和健康习惯。

学校还应该加强校外实践活动和社团组织,提供更多机会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社会服务。

家庭在三位一体育人机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家长应该关心孩子的学业和身心发展。

家长应该积极参与学校的家长会和亲子活动,与教师保持互动和沟通。

家长还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品德和价值观,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和家庭氛围。

社会在三位一体育人机制中也起着重要作用,社会应该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和环境。

社会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和社会服务,帮助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人际交往能力。

社会可以设立奖助学金和培养计划,为优秀学生提供支持和机会,帮助他们发展特长和潜力。

总结起来,三位一体育人机制是一个全方位的育人模式,强调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合作与互动。

学校、家庭和社会在其中各自扮演着重要角色,共同努力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个性、智力和身体健康。

只有通过这种育人机制,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社会的进步,科学的腾飞,经济的快速发展,学生紧随信息时代的步伐,过早地介入成人化的世界,人们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变得多元化,以致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育人标准的多元化。

学校、家庭与社会的协调,这是教育的一个突出问题。

几乎所有的人都已意识到,只有学校、家庭与社会三方面的教育是共同协作,才有可能培养出和谐发展的人。

但事实不仅如此,我国在这三个方面的教育经常是各形其事,对学生教育根本未能形成合力,出现学校教育孤立,家庭教育的随意,社会教育无力的局面。

人们都在探索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

一、转变传统家庭教育观念,培养科学育子方法。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点,是一个人接受的最早的教育。

家庭教育对未成年人的品格、情感、思想等影响非常重大,是未来生活、学习、劳动等各方面的基础。

家庭教育既是一切教育的资源,也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全面发展的益友。

但现阶段我国家庭教育的随意性更加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各方面:(一)教育思想问题独生子女的出现,许多家长把子女教育问题看作是家庭生活的头等大事。

希望将来有出息、有个好职业上,对孩子的教育投入过高,甚至把自己当年未实现的理想、改变家庭社会地位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

他们只看重孩子的学习,缺乏孩子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只求孩子“不惹事”,甚至有的家长教育孩子一切“向钱看”,诸如“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自我为中心”等个人利益为重的错误思想引导孩子,使一些学生虽然学习上去了,品德却是一落千丈,古人云“人之初,性本善”。

而现代独生子女家长们对孩子的启蒙竟是如此教育,实在令人堪忧。

(二)智育第一论长期以来家长形成了一种传统观点,凡是学习上得高分的,就是好孩子、好学生。

这样,家庭放弃了本来的教育职能,包括亲情的传授、生育、养育和人格的形成,而成了学校教育的承包机构,家长们关心的是孩子的分数,造成家庭教育学校化。

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化教育工作方案

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化教育工作方案

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化教育工作方案一、学校教育工作方案:1.建立健全的教育体制:学校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教育体系,包括课程、教学计划、教材、教师培训等方面。

学校要设立专门的教育工作组织和负责人,协调学校内各个环节的教育工作。

2.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学校要创造积极向上、互帮互助的教育氛围,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团队合作和创造力。

学校可以组织丰富多样的活动,如学术比赛、艺术表演、社团活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发展自己的才能。

3.强化学科教育:学校要重视学科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对学生课堂学习的指导和辅导。

对于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要提供额外的辅导和帮助,确保他们获得必要的学习基础。

4.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学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思维能力、交往能力、创新能力等。

通过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领导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二、社会教育工作方案:1.加强社会实践:社会要为学校提供合适的社会实践机会,让学生走出校园,亲身体验社会生活。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社区服务、参观企业、参与公益活动等,让学生了解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2.提供职业指导:社会要与学校合作,为学生提供职业指导和实践机会。

可以邀请行业专家来学校进行讲座,安排学生实习或参与职业培训等,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并为未来做好准备。

3.建立良好的社会环境:社会要创造积极健康的社会环境,减少不良信息和消极影响对学生的影响。

社会各界可以加强对学生的关注和引导,为他们提供积极向上的榜样和角色模型。

三、家庭教育工作方案:1.加强家庭教育宣传:家庭要加强对教育的重视和意识,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掌握家庭教育的方法和技巧。

可以参加家庭教育培训班、阅读相关书籍等,提高自己的家庭教育水平。

2.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家庭要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营造和谐稳定的家庭环境。

家长应该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关注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并给予适当的关心和支持。

3.培养孩子的生活能力:家庭要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让他们学会自理、自强、自立。

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小学德育模式构建分析

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小学德育模式构建分析

探索篇誗课题荟萃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小学德育模式构建分析王霞民(甘肃靖远县乌兰小学,甘肃靖远)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小学德育模式构建过程中,班主任要发挥自身作用,积极做好校内外各种德育资源和元素的应用,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小学德育中,不断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实现有效德育的教育目标[1]。

一、做好学校德育,制订德育计划小学德育指导过程中学校德育计划的制订和实施非常重要,是做好小学生德育的重要基础内容。

班主任应积极与学校进行沟通,参与学校德育计划,同时结合学校德育内容和安排做好落实工作,确保德育始终与学校保持一致,与学生成长保持一致,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小学生的德育效果。

以“抵制校园侵害,保护自身”为主题的校园德育中,学校以年级为单位召开了大会,介绍了如何抵制校园侵害,保护自身[2]。

班主任结合学校的德育安排通过班会、德育课等多种方式进行渗透,让“抵制校园侵害,保护自身”的主题成为班级学生的主流思想:一方面班主任可以通过召开班会的方式开展德育。

班会的主题可以让学生通过讨论进行决策,如第一周的班会主题可以是“校园侵害的常见现象和如何预防”,第二周的班会主题可以是“遇到校园侵害如何寻求帮助”,通过主题的关联性确保“抵制校园侵害,保护自身”的主题内容落实到位。

另一方面,教师应通过走访调查,了解学生群体中的校园侵害现状,针对学生对校园侵害的想法、思路和疑问进行有针对性的解答,确保学校各项德育工作落实到位。

二、协调家庭资源,实现有效德育协调家庭资源,实现有效德育是班主任进行德育的重要方式。

结合家庭德育的内容,教师应将家庭德育与学校德育融合在一起,确保两种德育资源始终处于同一指导之下,为学生搭建全方位的德育环境和资源,实现德育的有效渗透。

以“尊老爱幼”为主题的德育为例,尊老爱幼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学校在尊老爱幼德育方面制订了非常丰富的计划和内容,教师应根据尊老爱幼的学校计划特点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通过家长会、座谈会、视频会等多种方式与家长在尊老爱幼的主题教育方面达成一致,共同围绕尊老爱幼实施,如班级举办“我为爸妈洗一次脚”的主题班会以后,班主任应将主题班会内容告知家长并由家长配合学生完成“洗一次脚”的任务,同时还可以通过亲子活动等方式进一步融洽亲子关系,通过合作的方式确保各项德育工作落实到位[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计划
一、应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功能作用。

在校内一切围绕教书育人着眼,共青团、少先队组织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学生对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认识,在各种活动中培养学生讲文明、讲礼貌、守纪律等习惯。

因此,学校必须改变封闭的教育体系,拓宽思路,争取得到社会组织和学生家长的支持配合,形成“三结合”的教育网络,提高育人效果。

1、召开家长会。

我校的家长座谈会采用全校性的、年级性的和班级性的三种形式。

全校性的家长座谈会一般征求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年级性家长座谈会,目的在于通报全年级学生的共同情况,以及学校对学生提出的共同要求。

班级性家长座谈会目的在于向家长通报近期班内情况及学生表现,分析学生德、智、体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并同家长共同研究措施。

我们还针对特长生的进一步发展、后进生的转变教育等特殊学生教育问题定期与个别家长谈话。

2、进行家访。

我校一直很重视家访工作,要求每位老师不论是接手新班还是老班都要定期进行家访,与家长沟通。

随着我校规模的扩大,班级的人数越来越多,学生的居住越来越分散,这给家访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我们便采用了电话访问,与家长联系,了解学生
的家庭情况以及在家的表现情况。

通过家访,不少性格内向、思想偏激的孩子变的开朗了许多,也能与老师敞开心扉,并能正确的理解老师的教育。

3、成立家长委员会。

成立家长委员会是家长直接参与学校教育工作,共同管理、教育好学生的有效途径。

家长委员会成员由热心学校工作和关心孩子成长且有一定威信的家长组成。

家长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如何达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和谐统一问题,形成教育合力。

4、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

通过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请家长走进校园,走进课堂,和孩子一起体验学校生活,参与老师的教育教学,进而更好地配合学校对孩子进行教育。

“家长开放日”活动得到了广大家长与老师们的认同与赞赏,在学校和谐发展、师生关系融洽、管理民主开放和家庭学校沟通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同时利用家长开放日开展家长征文活动,汇集、总结家长的感受、想法、建议。

5、宣传社会知识。

加强学校与社会宣传部门的联系,开展社会知识的宣传讲座活动。

比如消防知识、法律常识,丰富学生的社会知识,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6、组织社会实践活动。

定期组织学生去历史博物馆参观;与当地的水电、气象等单位联系,充分发挥这些单位的教育作用,除此外,敬老院、名胜纪念地等也是我们教育学生的好教材、活教材。

活动结束后还组织学生书写调查报告和活动心得,好的文章还在学校的网站上发表,这样使教育的力度更大,影响更深远。

7、坚持德育首位,把握学校教育的主导地位。

我校本着就地、就近的原则,在一些重点联系的单位中,聘请具有声望较高、有专长、关心教育、热爱青少年学生、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教育能力的人员担任校外辅导员。

学校是德育教育的主渠道,高度的目的性、计划性、系统性是学校德育的特性,学校教育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健康成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较之其他方面的影响具有更多的优势,因此充分发挥学校德育教育的主导作用是“三结合”教育最重要一环。

青白石中学xx年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工作计划我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坚持把德育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做到了“德育首位不动摇,德育队伍不削弱,德育内容不陈旧,德育评价不中断”。

一是对全校实行目标管理,目标管理方案中突出德育目标。

二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文明和谐校园。

三是切实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因地制宜积极开展各种富有趣味性的课外文化体育活动、和力所能及的公益性劳动。

四是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法制教育。

五是依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将小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落到实处。

六是通过评选优秀少先队员等形式加强共青团与少先队的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共青团和少先队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一、提高师德修养,切实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保证,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要求。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青少年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主力军,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实施者。

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学校德育工作状况,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

我校分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全面加强和深化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一是强化师德教育,多渠道、分层次地开展各种形式的师德教育。

二是加强师德宣传,每年教师节组织师德主题教育活动,以庆祝教师节和表彰优秀教师为契机,集中开展师德宣传教育活动;表彰奖励一批师德标兵、优秀班主任、辅导员、德育工作者和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大力褒奖人民教师的高尚师德,广泛宣传模范教师先进事迹,展现当代教师的精神风貌,进一步倡导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尚。

二、加强班级建设,不断夯实学校德育工作的基础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是教师岗位成才的根据地,是学校、家
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的交汇处,也是教育行政和学校管理的前沿阵地。

为此,我们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强班级建设与管理,一是确立班集共同奋斗的目标,挑选和培养学生干部,形成班集体核心力量,树立正确的集体舆论和竞争意识,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二是开展班级管理课题研究,探索管理途径,拓宽德育领域。

全面实行“以个性育人、抓小事育人、分层次育人、按阶段育人、重素质育人、明方向育人”的不拘一格的育人途径,培养教育学生具备“六会”和“七种能力”(“六会”:学会做人、学会办事、学会求知、学会健身、学会创新、学会生存。

“七种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发明创造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获取信息能力、演讲表达能力、文字写作能力、社交和社会活动能力),促进学校德育工作整体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三、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提高家长素质就成了当务之急,以学校为单位创办家长学校,则是提高家长家教水平的有效途径,是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教育的有效载体,家长学校可围绕以下几方面进行工作。

1、学习现代家庭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

学校应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使他们认识到“读书无用论”只是少数人的浮浅、片面的认识。

引导家长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把“重智轻德型”转到“德才兼备型”。

学校应鼓励家长讲究教育艺术性,抓住孩
子优点,一分为二地看待孩子,用尊重的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爱严结合。

2、学习国内外先进育儿经验。

开放的社会,多元化的教育为现代家庭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广阔的信息来源,学校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向家长介绍国内外先进的育儿经验,并指导家长结合自身情况借鉴和利用。

3、让学生走入社会,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组织学生进一步走入社会,开展更为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

如开展公益劳动和社会服务;采访先进单位和个人,走访革命老人;运用所学知识动手制作发明作品;收集家乡物产和动植物标本;组织读书活动,写出读书体会等。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要有社会教育的良好影响。

要让学生懂得学好本领,将来才能成为国家需要的人才,才能自觉抵制社会上一些腐朽思想的侵蚀,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并为学生创造一个优越环境,进行遵纪守法教育和安全教育,使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不断巩固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