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量分析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重量分析法

(6课时)

第十章 重量分析法 10 — 1、概述

1、重量分析法:采用适当方法,将被测组分从式样中分离,终称量得到其质量和含量。

优点:不需配制或标定标准溶液,引入误差的机会相对较少,故准确度较高(0.1%~0.2%); 缺点:分离时涉及一系列操作(加热、沉淀、过滤、烘干、称量),故操作繁琐(费时)。 2、分类:按分离被测组分不同,可分四组(P302-303):

①.沉淀法②.气化法③.提取法(利用被测组分在不同溶剂中溶解度不同)④.电解法

加提取剂

其中,沉淀法是最古老,应用最广泛的方法,本章只讨论此法。

10 — 2、沉淀法

1、原理:利用沉淀反应使被测组分生成↓,M +(被测物)+L -

(沉淀剂)→ML ↓

再将ML ↓→过滤→洗涤→烘干→称量→确定M +

的含量

从过程看,关键是第一步沉淀和最后一步称量——操作好坏直接影响分析结果,故要求较高。

2、对沉淀形式的要求:沉淀形式——被测组分经沉淀后所得到的物质形态(ML ),其要求有4条:

①.沉淀的溶解度要小——以确保沉淀完全(一般要求未沉淀部分不超过0.2mg ——即天

平称量误差);

②.沉淀应容易过滤和洗涤——应尽量创造条件使↓成为大颗粒; ③.沉淀必须纯净——不应混进沉淀剂或其他杂质,以减小分析误差;

④.应易转变为称量形式——沉淀经过滤、洗涤、烘干或灼烧后所得的物质形态。

[注意:有时,沉淀形式=称量形式。如:Cl -

−−→

−+

Ag AgCl ↓−−−−−→−烘干

洗涤过滤、、AgCl 有时二者不等。如:Mg 2+−−−−→−4

24)(HPO NH MgNH 4PO 4·6H 2O −−

−−−−−→−烘干或灼烧

洗涤过滤、、)

(722焦磷酸镁O P Mg 3、对称量形式的要求:也有三条(见P304)

①.应具有确定的化学组成——否则无法计算含量;

②.有足够的稳定性——不受空气中的H 2O 、O 2、CO 2影响; ③.应具尽可能大的摩尔质量——以减小称量误差。

怎样才能满足上述要求,则是后面讨论的问题。先分析怎样满足沉淀形成的第一条要求。

10 — 3、沉淀的溶解度及影响因素

一、沉淀的溶解度:分两种情况讨论。

1、1∶1型难溶化合物:其化学式用MA 表示,将其放入水中,MA 将部分溶解,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

显然:S ’=[M +

]= [A - ],而溶解度表示饱和溶液中所有溶解在水中的物质的量的浓度,

通常用S 表示,则:

S =S 0+S ’= S 0+[M +]= S 0+[A -

] 式中S 0又称固有溶解度,∵绝多数难溶盐均为强电解质,S 0很小可忽略(仅HgCl 2

等少数除外):

∴S = [ M + ] = [ A -

]

按溶度积关系,溶解达到平衡时:[ M + ]·[ A -

]=Ksp ←溶度积 故:S ·S=Ksp S= ←可见,Ksp 越大,S 越大,故要使被测

组分沉淀完全,应选用Ksp 较小的物质做 沉淀剂

若考虑了离子间的相互影响——离子强度,则平衡时有:a M+·a A -=Kap ←活度积

按浓度与活度的关系:a M+=γM+·[ M + ] ,a A -=γA -·[A -

],可推得Ksp 与Kap 相互关系:

γM+·[ M + ]·γA -·[A - ]= γM+·γA -·[ M + ]·[A -

]= γM+·γA -·Ksp =Kap ∴Ksp =

,代入S 的计算式:S =

一般资料告知的是活度积Kap 而非Ksp ,但大多数情况下,溶液浓度不大(难溶物),

故γM+=γA -=1,∴S= ,由此可由Kap 直接算出S ,只有在浓度较大,且强调要考虑离子强度时,才由①式计算S

2、m ∶n 型难溶化合物:化学式可用MmAn 表示,放入水中,溶解达平衡时,有:

同样:S=S 0+S ’=S ’,按溶度积关系:[M n +

]·[A

m -

]=Ksp

【这里不必再讨论活动积和条件溶度积(可按副反应系数自然算出结果)】 二、影响溶解度的因素:较多,分析时以定性为主。

1、同离子效应:按沉淀平衡,若向溶液中加入任何一种与沉淀有关的离子(称构晶离子),

将使平衡向沉淀方向移动,从而使难溶物的溶解度减小。

如向MmAn 溶液中加入A m -

,使其加入之浓度C A S ,则[m ·S]m ·[nS+C A ]n =Ksp , 由于C A S ,∴[nS+C A ]= C A ,代入,解之 m n A

C Ksp m S ⋅=

1 可见,S 与加入的A m -

浓度成反比——加入越多,S 越小(但不能太多,否则将出现盐效应)

2、盐效应:当溶液中离子浓度不大时,可不考虑离子间的相互作用,若浓度较大,则须考

虑相互间的影响,应用活度关系考虑平衡:

以MmAn为例,平衡时,a M m·a A n= Ksp,其中:a M =γM·[M n+]=γM·mS

a A=γA·[A m-]=γA·

nS

上式左边在一定条件下为常数,右边与离子间的相互作用——离子强度I有关,其关系式为:

lgγi=-0.50Z i2( -0.30I)

而I又与溶液中各离子浓度有关:I=∑C i Z i2,显然,C i,I →离子间相互作用

,γi相应↓,S ,可见:盐效应使溶解度增大。

此影响称“盐效应”

3、副反应(包括酸效应和络合效应):

以MmAn型难溶化合物为例。设M n+、A m-皆有副反应(其副反应系数分别为

M

α、

A

α),

]

[

]

[/

+

+

=

n

n

M M

M

α

M

n

n M

Mα]

[

]

[

'+

+=

]

[

]

[/

-

-

=

M

M

A A

A

α

A

m

m A

Aα]

[

]

[

'-

-=

按平衡关系,有

()()n

A

m

A

m

M

n

M

n

m

A

m

n

M

n

A

m

M

A

M

A

M

a

a⎪⎪

⎪⎪

=

=

-

+

-

+

α

γ

α

γ

γ

γ

]

[

]

[

]

[

]

[

'

'

而[M n+’]= m S ;[A m-‘]= n S。

代入,得Kap

nS

mS

a

a

n

A

A

m

M

M

n

A

m

M

=

⎪⎪

⎪⎪

=

α

γ

α

γ

解出S :)

(

)

(n

m

n

A

A

m

M

M

n

m

n

m n

m

Kap

S+

+

⎪⎪

⎪⎪

=

γ

α

γ

α

显然,副反应越大,

M

α、

A

α亦越大—→难溶盐的溶解度S也越大。

10 —4、沉淀的形成←前讨论的是如何使↓完全,本节讨论如

何使↓便于处理(如何形成大颗粒↓,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