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的一生
贝多芬生平简介
生平之事
创作经典
内心品质
德国作曲家.酗酒父亲从小就逼迫他学琴. 4岁时,他就被整天钉在键琴前 面,或与一架提琴一起关在家里。 他13岁任宫廷乐队大键琴手,14岁任宫 廷管风琴师,18岁任歌剧乐队中提琴手。1795年首次在维也纳以作曲家及钢 琴家身份登台.1798-1800年除教授钢琴外.埋头作曲.1800年4月举行小说诗 歌文学作品音乐会,确立了作曲家的地位.此时,听力逐渐衰退.因耳聋的恐惧 和失恋,1802年欲自杀.后终于克服危机,振奋精神,继续作曲。 此后10余年经历了思想和生活的激烈动荡(拿破伦称帝.数次失恋等).至 1819年完全失聪,任以顽强的毅力写下了第三至第八交响曲,第四第五钢琴 协奏曲等小说诗歌文学作品,反映出动荡不安和矛盾冲突. 对于爱情,他一生保着童贞。人们说这佯的一个人是生来受爱情欺 骗,做爱情的牺牲品的。他的确如此。他不断地钟情,如醉如狂般地倾 倒,他不断地梦想着幸福,然后立刻幻灭,随后是悲苦的煎熬。最后终是 独身一人孤寂。 晚年时争取到其兄的儿子的抚养权并将希望寄托在这孩子身上,然而 侄儿却辜负了他的期望,这是一种可悲的怪现象,伯父精神的伟大,对侄 儿非但无益,反而有害。 1827年一人孤单离世,享年57岁。
Pictures here
Thank you
月光奏鸣曲
1801年时,他热恋的对象是琪丽哀太 并为她题赠了著名的《月光奏鸣 曲》。可是他为此付出了很高的代 价。第一,这段爱情使他格外感到自 己的残疾,境况的艰难,使他无法娶 他所爱的人。其次,琪丽哀太是风骚 的、稚气的、自私的,使贝多芬苦 恼。1803年11月,她嫁给了意味伯 爵。
英雄交响曲
这部作品创作于1805——1808年,与他完成《第三(英雄)交响曲》的时间相 隔4年。在这4年中,他不但在创作活动中取得很大成就,更重要的是他的创作思想 也逐渐成熟。当时正是贝多芬创作的黄金时期,也是他遭遇不幸的时期,但生活的 磨练使他越来越坚强,他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绝不能让它毁灭我!”在贝 多芬的命运交响曲里,“命运”是活生生的。它会“敲门”,它会蹒跚,它会欢 呼。短短的30几分钟里,从个人的孤独感直到人类世界的历史性冲突,音乐调动起 我们情感的空间如此之大,冲动如此之强烈,音乐的奇迹再没有比在这里更突显, 更完美了。
贝多芬的一生经历
贝多芬的一生经历贝多芬是德国著名音乐家,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被尊称为“乐圣”。
贝多芬一生是惨痛,是命运多牟的下面是搜集整理的贝多芬的一生经历,希望对你有帮助。
贝多芬的一生是悲惨的一生,也是命运多舛的一生,从后世流传下来的文献资料中可以看出,贝多芬虽然拥有上天赐予的天赋,也拥有超越常人的音乐才华,却遭受到了常人所难以想象的病魔的侵扰,从他39岁听力衰退开始,贝多芬在命运转折点就已经出现了。
后世人形容贝多芬的一生总是离不开坚韧,悲惨这几个词语,的确,这位享誉世界的古典音乐大师给后人留下了太多的财富,这些财富不只局限于音乐方面的成就,虽然他的第九部交响乐足以流传千古,但是他对待疾病的态度,他对待生活的态度,更是后人应该学习的,是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
贝多芬的一生是穷困潦倒的一生,虽然在他出名后受到了很多王公最贵族的接见,但是在他创作的前半部分一直是靠朋友的接济,他的妻子也离开了他,所以贝多芬是一个没有爱情的人,他也没有子女,没有亲情慰藉这位音乐大师受伤的心灵,只有创作才能带给他灵感,才能带给她快乐。
每每当后人回忆起贝多芬的一生时总是扼腕叹息,总是抱怨天妒英才,上天对于这些才华横溢的人总是心生妒忌,不是没有给他们一个完美的家庭,就是没有给他们一个健康的体魄,贝多芬这两样都没有,看来上天太过嫉妒他的音乐才华,把原应属于他的一切都夺走了,只给我们留下了一个高大伟岸,却又孤独寂寥的背影。
贝多芬失聪后怎么创作在贝多芬失聪后,他也曾经有过一段崩溃的岁月,在那段时间,贝多芬不敢和自己的朋友熟人见面,他害怕其他人知道自己失聪的悲剧。
但是贝多芬的低落期并没有持续很长时间,作为一个热爱音乐的人,他最终还是从音乐当中获得了力量。
贝多芬失聪后并没有放弃音乐,他并不愿意听任命运的安排,他并不打算放弃自己的命运。
他开始反抗自己的命运。
在贝多芬失聪后,他利用骨传导的方式来聆听音乐,就是利用这样的一种方式,贝多芬继续坚持自己的创作。
【贝多芬生平简介】贝多芬的生平资料
【贝多芬生平简介】贝多芬的生平资料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vanBeethoven,(1770.12.17-1827.3.26),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钢琴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也是最后一位,与海顿、莫扎特一起被后人称为维也纳三杰。
祖籍荷兰(亦说波兰),出身科隆选侯宫廷歌手世家。
他出生于德国波恩的平民家庭,自幼跟从父亲学音乐。
很早就显露了音乐才能,八岁开始登台演出。
1792年到维也纳深造,艺术上进步飞快。
贝多芬信仰共和,崇尚英雄,创作了有大量充满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如:交响曲《英雄》、《命运》;序曲《哀格蒙特》;钢琴奏鸣曲《悲怆》、《月光曲》、《暴风雨》、《热情》等等。
一生坎坷,没有建立家庭。
二十六岁时开始耳聋,晚年全聋,只能通过谈话册与人交谈。
但孤寂的生活并没有使他沉默和隐退,在一切进步思想都遭禁止的封建复辟年代里,依然坚守自由、平等、博爱的政治信念,通过言论和作品,为共和理想奋臂呐喊,反映了当时资产阶级反封建、争民主的革命热情,写下不朽名作《第九交响曲》。
他的作品受十八世纪启蒙运动和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影响,个性鲜明,较前人有了很大的发展。
在音乐表现上,他几乎涉及当时所有的音乐体裁;大大提高了钢琴的表现力,使之获得交响性的戏剧效果;又使交响曲成为直接反映社会变革的重要音乐形式。
贝多芬集古典音乐的大成,同时开辟了浪漫时期音乐的道路,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人类留下了无价的音乐宝藏,因此,世人尊称他为乐圣。
主要作品有交响曲九部(以第三《英雄》、第五《命运》、第六《田园》、第九《合唱》最为著名),歌剧《费黛里奥》等等。
生平贝多芬于1770年12月17日诞生于德国波恩。
父亲是该地宫廷唱诗班的男高音歌手,碌碌无为、嗜酒如命;母亲是一个女仆,心地善良、性情温柔。
她第一次嫁给一个男仆,丧夫后改嫁给贝多芬的父亲。
艰辛的生活剥夺了贝多芬上学的权利,他自幼表现出的音乐天赋,使他的父亲产生了要他成为音乐神童的愿望,成为他的摇钱树。
贝多芬的生平
1792年,贝多芬在海顿的鼓励与支持下,来到维也纳定居。他起先是以一位天才的青年钢琴家出入维也纳的贵族门庭,并受到贵族们的热情接待和保护,他也曾一度产生过对上流社会的幻想。但是,贝多芬所处的时代毕竟与海顿,莫扎特的时代不同,时代赋予贝多芬更成熟的资产阶级自觉性和个人的自信和自尊。因而他一开始就不甘愿做贵族门的奴仆,而是要与贵族们有平等的地位。后来贝多芬渐渐发现自己的资产阶级理想和当时的封建社会有着很大的矛盾,再加上他1796年开始面临耳聋的威胁,使贝多芬很快增长起一种对现实不满,对个人命运反抗的思想感情。
1815一1819年是贝多芬经历的四年危机时期。当时,欧洲陷入了反动的封建复辟时期,资产阶级的革命力量遭到扼杀,黑暗笼罩着欧洲大陆。这个时期贝多芬的思想较为复杂,他的自信和坚定被失望和动摇所袭扰;创作上的英雄风格向抒情性风格转变;作品很少,大部分时间花在收集、探索和改编欧洲各国的民歌上。这充分说明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共和主义者是有其历史局限的。然而,贝多芬最后终于从沉默中挣扎出来,度过了他的危机时期。从1819年起,贝多芬重又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反封建的斗争中来。此时他创作的五首钢琴奏鸣曲、五首弦乐四重奏,乃至他创作中最伟大的《第九交响曲》(《合唱交响曲》)等作品都具有深刻的意义。但贝多芬最后的晚年是他一生最悲惨、最痛苦的年月,孤寂和贫困的威胁使他穷愁潦倒,孑然一身,1827年3月26日病逝于维也纳。据说在他临终的一刻,暴雨雷电交加,贝多芬举起干枯的手臂向天空作最后的奋击。这种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精神,全部贯注在他那些不朽的巨作中。
1789年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和莱茵河流域进步的反封建运动,对贝多芬的思想成长起了巨大的作用,他逐渐把追求"自由、平等.博爱"作为自己的政治理想。1790年他创作的大合唱《约瑟夫二世之死》,把约瑟夫二世当做人民的救世主来赞颂,这一方面表现出他对共和理想的追求,同时也反映出贝多芬早年对改良主义的不合实际的幻想。这部作品也是贝多芬把声乐和交响乐溶为一体的最早尝试。
贝多芬生平简介
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出生于德国莱茵河畔的波昂一个有音乐背景的家庭,是西洋音乐史上少有的伟大的音乐家,被誉为「乐圣」。
祖先为荷兰人,他家族是音乐世家,祖父是波昂宫庭乐长,爸爸于科隆选帝宫廷礼拜堂担任男高音歌手及宫廷乐长的职务,贝多芬有2个年幼的弟弟。
贝多芬年幼时由他爸爸教他弹琴,他的音乐学习进步很快,当他发现贝多芬的音乐天才,就急于将小贝多芬培养成音乐神童,强迫他长时间练琴。
但贝多芬真正的启蒙老师,却是宫庭乐长倪富(1748-1798)他是来自莱比锡的著名作曲家,除了钢琴和管风琴外,还教贝多芬作曲。
贝多芬8岁时已公开演奏,13岁担任宫廷的助理管风琴师和中提琴手,并写出「依德雷斯主题奏曲」,14岁在宫廷演奏管风琴。
1789年,贝多芬17岁被送往当时欧洲的音乐中心---维也纳学习音乐,并结识仰慕的莫扎特(WolfgongAmadeusMozart),后因妈妈患上肺结核病危,匆匆赶回波昂,返国后在布鲁宁一家的支持下,入波昂大学为旁听生。
妈妈过身后,由于爸爸酗酒,他要在教堂和剧院的乐队担任中提琴手,以赚取家庭年生活费,照顾 中文名: 贝多芬 英文名: Beethoven,Ludwigvan 生于: 15/12/1770 卒于: 26/03/1827 国籍: 德国 乐派: 古典乐派 贝多芬简介爸爸及2位年幼的弟弟。
1792年(22岁)贝多芬正式移居维也纳,先与有「交响乐之父」之称的海顿(JosephHaydn)、阿布雷兹亲王、萨里耶瑞等大师学习,之后在罗勃科维兹亲王、鲁道夫大公、金斯基亲王等贵族的赞助下,逐渐在维也纳尊定了名声,在维也纳贝多芬很快便成为出色的钢琴家,特别是他即兴演奏的本领更受人爱戴。
1800年左右,贝多芬发现听觉衰退,并且越来越严重,直至1812年(42岁)完全失聪。
贝多芬1827年3月26日逝世于维也纳,终年57岁,死因是贝多芬不小心染上感冒,引发长年来的多种症病而死亡。
生平大事1770年:12月生于德国波昂。
【名人故事】贝多芬一生的坎坷情感路
【名人故事】贝多芬一生的坎坷情感路
贝多芬是一位伟大的音乐家,他的音乐被誉为古典音乐的代表作之一。
但是,贝多芬
一生的情感路却充满了坎坷和波折。
以下是贝多芬一生中几段典型的情感经历。
第一段情感经历:欣赏汉德尔音乐,遭遇困境
贝多芬在他年轻的时候,曾经欣赏汉德尔音乐的一些作品,并且对汉德尔音乐产生了
浓厚的兴趣。
但是,他的父亲并没有给他支持,反而是不断地批评他,认为他应该更加专
注于神圣的音乐。
这种对贝多芬的打压和不理解使得他的创作和学习变得艰难,他不仅遭
受了音乐上的困境,同时也遭遇了精神上的打击。
第二段情感经历:与恋人之间的复杂关系
贝多芬曾经深深地爱过一位名叫泰蕾丝的女性,但是他们之间的关系却充满了复杂性。
首先,泰蕾丝是一位贵族的女儿,而贝多芬则是乐团的成员,地位与她差距很大。
其次,
法律规定,贵族的女性不得与普通人通婚。
因此,贝多芬和泰蕾丝的爱情无法公开。
这种
复杂的关系最终导致了他们之间的矛盾和分离。
第三段情感经历:失去听力和孤独之路
贝多芬在他的晚年时期,失去了听力,这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是一种极其残酷的打击。
他几乎不能听到自己的音乐了,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停止创作,反而更加努力地工作。
然而,由于他的听力问题,他变得越来越孤独,无法和别人进行正常的交流,这种孤独和隔
阂让他的生活变得更加苦闷和煎熬。
贝多芬一生的情感路充满了坎坷和波折,但是他并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和音乐追求。
他在音乐上的创作成就和人生经历,让贝多芬的音乐始终闪耀着光芒,成为了后世世界音
乐的不朽之作。
【名人故事】贝多芬一生的坎坷情感路
【名人故事】贝多芬一生的坎坷情感路贝多芬是古典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他的音乐作品深受世人喜爱,但他的一生却充满了坎坷和痛苦。
贝多芬于1770年出生在德国波恩的一个音乐世家中,他从小就显示出了对音乐的天赋。
父亲是一位小有名气的音乐家,贝多芬从他那里接受了基本的音乐训练。
贝多芬的童年并不幸福,他的父亲非常严厉刻板,对他的教育方式很苛刻,这给了他一种沉重的负担。
贝多芬的音乐才华在他从小就展现出来,他在13岁时就被送到了维也纳,接受一位有名的音乐家莫扎特的指导。
莫扎特对于年轻的贝多芬非常赞赏,并说他将会是一个伟大的音乐家。
贝多芬的母亲生病去世,他被迫回到家里照顾弟弟和哥哥。
回到波恩的贝多芬开始了一段寂寞孤独的生活,他的弟弟和哥哥都不再对音乐感兴趣,他对家庭事务负有重任。
尽管如此,贝多芬还是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音乐创作上,他希望能通过音乐来唤起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
贝多芬的生活并不是一帆风顺。
他逐渐开始听力衰退,这给他的音乐创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听力障碍不仅使他无法继续在音乐会上演奏,还使他与他人的交流变得困难。
贝多芬对此感到非常沮丧和孤独,他陷入了重重的痛苦之中。
贝多芬并没有放弃,他用自己坚韧的意志继续创作,并创作了一些世界顶级的音乐作品。
他的第九交响乐是史无前例的杰作,它不仅在当时引起了轰动,而且至今仍然是古典音乐中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
贝多芬的生活虽然痛苦,但他的音乐却展现了他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
他的作品充满了激情和力量,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理解和对人类情感的独特洞察力。
贝多芬的音乐鼓舞了无数人的心灵,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贝多芬的一生,是对坎坷和痛苦的挑战,也是对生活热爱和乐观向上的表达。
他的音乐将他的故事传递给世人,激励着每一个人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热爱。
贝多芬于1827年去世,他的音乐至今依然是世界音乐史上的瑰宝。
他的一生给我们留下了珍贵的财富,他的音乐永远跨越时间和空间,感动着每一个人的心。
贝多芬
贝多芬(1770.12.16——1827.03.26 ),德国作 曲家、钢琴家、指挥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 物之一。 贝多芬一生坎坷。26岁时开始耳疾缠身,四十 五岁时耳朵完全失聪,只能通过笔记本与人交谈。 贝多芬的心无时不充满热情,可是他的热情是非 常不幸的,他总是交替地经历着希望和热情、失 望和反抗,这无疑成了他的灵感源泉。 从1806年5月贝多芬开始受到世人瞩目,但也 少不了悲惨的命运:经济困窘,亲朋好友一个个 死亡离散,耳朵也已全聋。面对生活苦难,似乎 没有什么能使贝多芬屈服,在肉体与精神的双重 折磨中他依然无休止的作曲。
贝多芬遇到的苦难有哪些?
(1)贫穷的出生 (2)艰苦(不幸)的童年 (3)失聪的双耳 (4)破灭的爱情。 (5)重病缠身的身体。 (6)无情义的侄子。
• 1801年,他爱上了朱丽埃塔· 居奇亚迪。他把他的 佳作《月光奏鸣曲》献给了她,但朱丽埃塔性格 的缺陷也使贝多芬痛苦不安,而且她很快嫁了人 。 • 1806年5月,贝多芬与泰雷兹· 布伦威克订了婚, 德· 她很早就跟随贝多芬弹钢琴。当她还是个小姑娘 时,她就爱上了贝多芬,1806年,贝多芬爱上了 她,可是这段甜美的爱情却无疾而终了。也许是地 位、财产的差异、也许是疾病缠身,愤世嫉俗的 他难以忍受爱情的长久等待,总之,两人没有结 合。
• 他侄子叫卡尔,贝多芬很疼爱他,可卡尔 却总惹麻烦,对贝多芬的态度极差,让贝 多芬很烦恼,大大损伤了他的身体,他的 侄子是个酒鬼,经常问贝多芬要钱。最后, 为了送卡尔去服兵役,贝多芬在旅途中受 了风寒,得肺炎而死。
令人难以想象的是,他举世闻名的 九大交响曲中的后七部,都是在完全失 去听觉的病态中完成的。最为著名的交 响乐有《英雄》《命运》《田园》《合 唱》等。 1824年5月7日,贝多芬的《第 九交仍然由 他亲自担任指挥。演奏结束时,观众的 掌声、欢呼声久久回荡在剧场上空。
欧洲古典主义时期作曲家贝多芬的一生
欧洲古典主义时期作曲家贝多芬的一生(1770~1827) 58岁1770年出生贝多芬简介:贝多芬,男,曾用名(亦名):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出生:1770年12月16日,出生于神圣罗马帝国-科隆选侯国的波恩的波恩街20号父母:父亲为约翰·范·贝多芬,母亲为马丽亚·马达琳娜·凯维利希背景:社会变革:18、19世纪之交,法国大革命震动着欧洲大陆,本就摇摇欲坠的神圣罗马帝国更是因此而走向历史的终点,德意志民族在等待统一的时机。
家族:贝多芬原籍南尼德兰(今比利时)梅赫伦镇的法兰德斯族人。
曾祖父Michael van Beethoven是梅赫伦镇的法兰德斯人,曾祖母Marie Louise Stuyckers是南尼德兰(今比利时)另一族瓦隆族人,两人之子(即贝多芬祖父)Ludovicus van Beethoven生于梅赫伦。
外祖父Johann Heinrich Keverich与外祖母Anna Clara Westorff都生于神圣罗马帝国的特里尔选侯国(今属德国莱因兰地理大区)的科布伦茨。
祖父,也同名路德维希·范·贝多芬,20岁时迁居波恩,在科隆选帝侯宫廷内当一位乐队长。
父亲约翰则是一位唱诗班男高音。
母亲玛丽亚·马达琳娜·凯维利希(Maria Magdalena Keverich)是宫廷御厨的女儿,在嫁给约翰之前曾结过一次婚并有一子,但前夫与儿子皆早逝。
兄弟姐妹:贝多芬父母结婚后,一共育有7个子女,有4个长大成人。
贝多芬是其次子,出生后在波恩教堂受洗。
血统:血统而言,贝多芬是75%日耳曼人,18.75%比利时法兰德斯人,6.25%比利时瓦隆人。
名字与家乡:贝多芬名字中的“范”(van)是弗拉芒语(又译法兰德斯语,荷语方言)而非德语中的“冯”(von),不代表任何贵族封号,而是用来显示其家乡1771年2岁早期家庭经济状况:早期贝多芬家庭情况还算如意;父亲约翰(1740年至1792年)的经济状况不错,老路德维希在经济上也能帮助一下这个家庭。
(人物简介)贝多芬
【人物简介】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年—1827年),出生于德国波恩,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欧洲古典主义时期作曲家。
贝多芬在父亲严厉苛刻的教育下度过了童年,造就了他倔强、敏感激动的性格。
22岁开始终生定居于维也纳,创作于1803年至1804年间的《第三交响曲》标志着其创作进入成熟阶段。
此后20余年间,他数量众多的音乐作品通过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宏伟气魄,将古典主义音乐推向高峰,并预示了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到来。
1827年3月26日,贝多芬于维也纳去世,享年57岁。
贝多芬一生创作题材广泛,重要作品包括9部交响曲、1部歌剧、32首钢琴奏鸣曲、5首钢琴协奏曲、多首管弦乐序曲及小提琴、大提琴奏鸣曲等。
因其对古典音乐的重大贡献,对奏鸣曲式和交响曲套曲结构的发展和创新,而被后世尊称为“乐圣”、“交响乐之王”。
贝多芬的一生创作体裁广泛,数量众多。
在器乐领域,包括9部交响曲、11首管弦乐曲和戏剧配乐、5首钢琴协奏曲、1首小提琴协奏曲、16首弦乐四重奏和其他形式的重奏曲、32首钢琴奏鸣曲以及小提琴、大提琴奏鸣曲、变奏曲等;在声乐领域,涉及歌剧、清唱剧、弥撒、康塔塔、合唱幻想曲和大量的艺术歌曲,声乐领域的代表作品包括歌剧《费德里奥》《D大调弥撒》、声乐套曲《致远方的爱人》等。
贝多芬创作的九部交响乐,两首弥撒曲,还有不胜列举的序曲、协奏曲、奏鸣曲和弦乐四重奏曲,深深影响了后来作曲家的风格,例如:交响乐《英雄》《命运》《田园》,第九交响乐的最后乐章《欢乐颂》;序曲《爱格蒙特》;第五号钢琴协奏曲《皇帝》;《悲怆奏鸣曲》《月光奏鸣曲》等等已是家喻户晓。
他为人类留下了一笔宝贵财富,对世界音乐的发展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而被世人尊称为“乐圣”。
《贝多芬的一生》阅读答案
《贝多芬的一生》阅读答案贝多芬是世界著名的音乐家,他一生都穷困,但是他一直没有放弃,努力学习,最终成为一代音乐大师。
小编在这里整理了《贝多芬的一生》阅读答案,希望能帮助到您。
贝多芬的一生贝多芬出生于贫寒的家庭,父亲是歌剧演员,性格粗鲁,爱酗酒,母亲则是个女仆。
贝多芬本人相貌丑陋,童年和少年时代生活困苦,还经常受到父亲的打骂。
贝多芬十一岁加入戏院乐队,十三岁当大风琴手。
他十七岁丧母,独自一人承担起教育两个兄弟的责任。
1792年11月,贝多芬离开了故乡波恩,前往音乐之都维也纳。
不久,痛苦即叩响了他的生命之门。
从1796年开始,贝多芬耳朵日夜作响,听觉越来越衰退。
起初,他独自一人守着这可怕的秘密。
1801年,他爱上了一位名叫朱丽埃塔的姑娘,但由于自己的残疾(此时他已耳聋)以及朱丽埃塔的自私、虚荣,两年后朱丽埃塔嫁给了一个伯爵。
肉体与精神的双重折磨都反映在他这一时期的作品(《幻想奏鸣曲》《克勒策奏鸣曲》)中。
席卷欧洲的革命波及维也纳,贝多芬的情绪开始高涨,这时的作品有《英雄交响曲》《热情奏鸣曲》。
1806年5月,贝多芬与布伦瑞克小姐订婚,爱情的美好产生了一系列伟大的作品。
不幸的是,爱情又一次把他遗弃了,未婚妻和别人结婚了。
不过,这时贝多芬正处于创作的极盛时期,对一切都无所顾虑。
他受到了世人的瞩目,但与光荣接踵而来的是最悲惨的时期:经济困窘,亲朋好友一个个死亡离散,耳朵也已全聋,和人们的交流只能在纸上进行。
面对生活的苦难,似乎没有什么能使贝多芬屈服,他以自己的创作风格扭转了维也纳当时轻浮的作风。
1827年3月26日,贝多芬在风雪交加的日子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1.画去加粗字的错误读音。
窘迫(jiǒng jūn)酗酒(xiōng xù)叩响(kòu kōu)似乎(sì shì)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富裕——( ) 漂亮——( ) 增长——( ) 幸福——( )3.辨析组词。
贝多芬的生平是怎样
贝多芬的生平是怎样贝多芬是著名的音乐家、作曲家、钢琴家,贝多芬的一生是悲惨的一生,也是命运多舛的一生。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贝多芬的生平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贝多芬的生平简介1770年12月16日,贝多芬在德国波恩的一户贫穷家庭出生,幼时便显露其非常卓越的音乐才华,四岁便会弹奏羽管键琴,因此被誉为音乐神童,五岁时患上了中耳炎,八岁开始登台演出,十一岁发表第一首作品《钢琴变奏曲》,十二岁曾在宫廷乐队里担任风琴师助手,十三岁参加了宫廷乐队担任风琴师和古钢琴师。
后跟随多位名师学习,创作了《F小调前奏曲》、两首前奏曲等。
1796年开始,贝多芬的听力开始衰弱,但他战胜命运完成了《英雄交响曲》。
后因欧洲动荡,贝多芬的创作一度呈现颓势,但在1818年至1827年期间,贝多芬在耳朵失聪、健康恶化、精神备受折磨的情况下,完成了他最后一部巨作《第九交响曲》。
四十六岁的贝多芬听觉完全丧失,依然坚持音乐创作。
晚年的贝多芬创作最后几首弦乐四重奏。
1826年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因患上重病未能完成。
1826年12月贝多芬患重感冒导致肺水肿。
1827年3月26日贝多芬去世。
贝多芬的童年贝多芬的童年并不是像我们想象中那样的天之骄子的生活,贝多芬的童年可以说过得相当清苦。
尽管祖辈生活相当光彩,可是到了贝多芬这一辈,已经沦落为破落贵族了。
说起贝多芬的童年,其实还蛮悲惨的。
贝多芬家庭困难,尽管家庭是音乐世家,但贝多芬的父亲却是一个背负不起生活的人,对妻子没有尽到做丈夫的责任,对儿女也从来是不闻不问的。
就是因为贝多芬有这样的一个父亲,使得善良温顺的母亲在婚后被生活所累,年纪轻轻便去世了。
虽然贝多芬的童年因为祖父和母亲的离世而缺少家庭的温暖,但是他在音乐方面的才能却是光芒万丈的。
4岁的时候,便学会了弹奏羽管健琴,8岁时,贝多芬就在音乐方面崭露头角,10岁时,贝多芬成了聂费的学徒,12岁时,年纪轻轻的贝多芬便在宫廷乐队担任管风琴师的助手,尽管音乐之路很辛苦,贝多芬身上却肩负着全家的希望,既能为家里补贴家用,又可以练习音乐。
贝多芬的奋斗故事
贝多芬的奋斗故事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年12月16日-1827年3月26日),德国作曲家和音乐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贝多芬的奋斗故事,希望大家喜欢!贝多芬的奋斗故事贝多芬是世界著名的音乐家,也是命运最糟的一个。
童年,贝多芬是在泪水浸泡中长大的。
家庭贫困,父母失和,造成贝多芬性格上严肃、孤僻、倔强和独立,在他心中蕴藏着强烈而深沉的感情。
他从12岁开始作曲,14岁参加乐团演出并领取工资补贴家用。
到了17岁,母亲病逝,家中只剩下两个弟弟,一个妹妹和已经堕落的父亲。
不久,贝多芬得了伤寒和天花,几乎丧命。
贝多芬简直成了苦难的象征,他的不幸是一个孩子难以承受的。
尽管如此,贝多芬还是挺过来了。
他对音乐酷爱到离不开的程度。
在他的作品中,有着他生活的影子,既充满高尚的思想,又流露对人间美好事物的追求、向往。
对美丽的大自然他有抒发不尽的情怀。
说贝多芬命运不好,不光指他童年悲惨,实际上他最大的不幸,莫过于28岁那年的耳聋。
先是耳朵日夜作响,继而听觉日益衰弱。
他去野外散步,再也听不见农夫的笛声了。
从此,他孤独地过着聋人的生活,全部精力都用于和聋疾苦战。
贝多芬活在世上,能理解他的人太少了,而唯一能给他安慰的只有音乐。
他作曲时,常把一根细木棍咬在嘴里,借以感受钢琴的振动,他用自己无法听到的声音,倾诉着自己对大自然的挚爱,对真理的追求,对未来的憧憬。
他著名的《命运交响曲》就是在完全失去听觉的状态中创作的。
他坚信“音乐可以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
“顽强地战斗,通过斗争去取得胜利。
”这种思想贯穿了贝多芬作品的始终。
1827年3月26日,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音乐巨人与世长辞,那时他才57岁。
贝多芬一生是悲惨的,世界不曾给他欢乐,他却为人类创造了欢乐。
贝多芬身体是虚弱的,但他是真正的强者。
贝多芬的励志故事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是欧洲音乐史上最著名的音乐家之一,他1770年出生在德国的波恩,在贝多芬小的时候,他的父亲对他的期望非常高,希望自己的儿子成为莫扎特式的音乐神童。
贝多芬人生经历
贝多芬人生经历贝多芬,一位伟大的音乐家,他的音乐作品至今仍然被人们广为传唱。
他的一生经历了许多起伏,塑造了他独特的音乐才华与深刻的内心世界。
本文将以贝多芬的人生经历为线索,探讨他的成长、创作与成就。
一、童年与早年贝多芬于1770年出生在德国波恩市的一个音乐世家中。
他的父亲是一名音乐教师,为他的音乐才能提供了良好的培养环境。
从小,贝多芬就显示出异于常人的音乐天赋,他能够准确地模仿各种乐器的声音,并在年幼时就展现出了作曲的天赋。
尽管贝多芬早年的音乐能力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但他的童年并不幸福。
父亲过于严厉的教育方式以及家庭的贫困状况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在这样的环境下,他渴望逃离困境,寻找自己的音乐梦想。
二、求学与师从贝多芬于1787年前往维也纳深造音乐。
他希望能够在这座音乐之都得到更大的发展机会。
在维也纳,他迅速结识了当时的音乐名人,如海顿和莫扎特,并受到他们的赏识与指导。
然而,贝多芬并未沉溺于自己的早期成功。
他追求更高的音乐境界,尝试着打破传统的束缚,并在作曲风格上有所创新。
他埋头苦干,不断学习和探索,不断超越自己。
三、失聪与内心的痛苦在贝多芬30多岁时,他开始逐渐失聪。
这对一个音乐家来说,无疑是沉重打击。
然而,这并没有让他放弃音乐,相反,他选择了坚持。
失聪让贝多芬内心的痛苦不断加剧,他感到孤独、绝望,甚至陷入了对生命的怀疑。
然而,正是这种痛苦激发了他更加深邃的内心世界,也推动了他音乐创作的发展。
四、音乐创作与成就贝多芬的音乐才华在他的创作中得到了充分展现。
他作曲风格独特,既有浪漫主义的热情,又有古典主义的严谨。
他的音乐作品充满了激情、力量和深度的思考,让人们沉浸其中。
他的作品中最著名的是交响乐和钢琴奏鸣曲。
他的第九交响乐《合唱》堪称经典之作,表达了人类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
而他的《命运交响曲》则深深触动着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
贝多芬的音乐成就为他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尊重。
他被誉为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他的作品至今仍被世人热爱和传颂。
贝多芬音乐巨匠的苦难之路
贝多芬音乐巨匠的苦难之路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是一位伟大的音乐家和作曲家,他的音乐作品深受世人喜爱。
然而,这位音乐巨匠的一生充满了苦难和挑战。
本文将为您揭示贝多芬的苦难之路。
一、早年生活的不幸贝多芬出生于1770年,他的父亲是一位酒馆老板,母亲则是一位善于演奏钢琴的女性。
然而,贝多芬的家庭生活并不幸福,他的父亲喜欢酗酒,经常对家庭成员施以暴力。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贝多芬不得不承受着早期的痛苦。
二、失去听力的折磨贝多芬在其音乐生涯中最为痛苦的挑战之一就是失去了听力。
这一问题于1801年开始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加重。
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失去听力意味着无法亲自感受音乐的美妙,更无法正常创作作品。
然而,贝多芬并没有放弃,他努力地寻求治疗和改善听力的方法,但效果甚微。
尽管如此,他依然坚持继续写作,并通过内心的声音来感受音乐。
贝多芬自述:“我感觉到宇宙的声音在我内心深处飘荡,那是我与上帝的对话。
”这种顽强的精神使他成为了一位令人敬佩的音乐家。
三、财务困境和家庭问题除了健康问题,贝多芬还经历了财务困境和家庭问题的困扰。
他从小就患有浪费性病态消费,对于金钱完全没有管理能力。
加之他并没有与妻子生育子女,而且也没有其他亲属,这使得他在晚年面临孤独与无嗣的困境。
由于贝多芬没有管理好自己的财务,他的经济情况变得非常糟糕。
他常常向朋友借钱,并在生活上过着非常节俭的日子。
然而,这些财务问题并没有影响到他作为一位伟大作曲家的创作能力。
四、对抗社交障碍贝多芬并非一个社交能力出众的人。
他性格内向,喜欢独处,与他人的交往并不顺利。
他经常受到朋友和家人的误解和冷落。
尽管他经历着这些社交困境,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自己的梦想,而是通过音乐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
五、贝多芬的遗产尽管贝多芬的一生充满了苦难和挑战,但他所创作的音乐作品却成为了世界音乐史上的瑰宝。
他的作品充满激情和力量,能够打动人们的心灵,给人以力量和勇气。
贝多芬的人物经历
贝多芬的人物经历贝多芬的名人故事(8篇)贝多芬的人物经历 1当雄浑激昂的《命运交响曲》叩击着你的心扉时,你也许想起了贝多芬这位遭到命运沉重打击的音乐巨人。
贝多芬是18世纪以来世界最的德国音乐家,可能也是世界音乐最伟大的音乐家。
他和海顿、莫扎特并列为西欧古典音乐的三个代表。
贝多芬生于德国莱茵河流域的波恩,他的父亲和祖父是当地的选帝侯马克斯·弗雷德里奇的宫廷歌手。
这个家庭是个不幸福的家庭,父亲嗜酒成癖,使贝多芬很早就被迫接过了抚养母亲和两个弟弟的担子。
12岁时,贝多芬已经能够自如地演奏,而且担任了管风琴师聂费(1748—1798年)的助手。
就在这时他开始正式跟聂费学习音乐。
聂费是一位具有多方面天才的音乐家,他扩大了贝多芬的艺术视野,使贝多芬熟悉了德国古典艺术的一些优秀范例,并巩固了贝多芬对崇高的目的的理解。
贝多芬的正规学习和有系统的教养,实际上是从聂费的细心教导和培养开始的。
聂费还引导他在1787年到维也纳就教于莫扎特。
在那里他有机会为莫扎特演奏,他用莫扎特给的一个主题作了辉煌的即兴演奏,使得莫扎特对朋友说:“注意他,有一天他将名扬全世界。
”几年后,选帝侯出钱安排他在维也纳跟海顿学习。
他在22岁时离开了出生的城市,以后再也没有回来。
不幸的是,上了年纪的海顿看不惯年轻的贝多芬那种暴烈的气质和独立的精神。
当贝多芬和其他名家研究音乐时,其中一位最学究气的宣称:“他什么也没学到,他不会用正统风格写出任何东西来。
”贝多芬到维也纳不久便接到母亲的死讯,他不得不立即赶回波恩。
由于家庭的拖累,一直到1792年秋他父亲死后,他才第二次来到维也纳,但这时莫扎特却已不在人世了。
贝多芬第二次来到维也纳后,很快地便赢得了维也纳最卓越的演奏家(特别是即兴演奏)的称谓。
以后,他先跟海顿学习,后来跟申克、阿勃列希贝尔格和萨利耶里等人学习。
他在波恩通过同知识分子勃莱宁的交往,接触到当时许多教授、作家和音乐家,并从他们那儿受到“狂飙运动”思潮影响。
【名人故事】贝多芬一生的坎坷情感路
【名人故事】贝多芬一生的坎坷情感路路德维希�B范�B贝多芬(1770——1827)是德国最伟大的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人类音乐界的巨星。
他不仅是个音乐家,而且为人类确立了一个伟大的人格形象,他是不甘平庸而自强不息的孤独者。
他把温情、欢乐留给了世人,但他自己却一直是个感情上的不幸者,尤其在情场上,他是一个屡屡败北的失意者。
1795年,26岁的贝多芬开始熬受病魔的折磨,他的耳朵渐渐变聋了。
与此同时,贝多芬经历了第一次热恋,也是一次全然惨败的热恋。
已经被残疾折磨得日益虚弱的心灵,经受不了这狂乱情绪的冲击,在这苦闷绝望的边缘,他想结束自己的生命。
但他终于没有自杀,勇敢地面对了命运。
六年之后,又一次更为炽烈的恋情在贝多芬心中产生,但又是一次更深切的伤痛。
耳聋也越来越严重,贝多芬已变得益发狂傲,不修边幅,举止粗暴。
1801年,贝多芬认识了朱丽叶?琪察尔第女伯爵,这位年轻的姑娘曾给贝多芬带来短暂的欢乐。
但她轻浮、浅薄、自私的本性,又常使贝多芬苦恼,他在与她的交往中格外感到自己的伤残,心中充满了痛苦。
最后,朱丽叶还是背弃了他,嫁给了有钱的伽伦堡伯爵。
贝多芬曾在热恋中写下了《月光奏鸣曲》,题赠给朱丽叶。
朱丽叶本是一位平庸的女子,却因贝多芬与《月光奏鸣曲》的流传而得以知名于世。
1806年5月,幸福再次向贝多芬显现,他与泰丽莎�B勃仑施维克订了婚。
泰丽莎是朱丽叶的表妹,贝多芬1796年认识了勃仑施维克一家,他也曾钟情于泰丽莎的姐姐约瑟芬。
1806年5月的一个晚上,贝多芬在勃仑施维克家作客,他弹奏了巴赫的一支情歌,泰丽莎被他的歌与月光渗透了,感到了生命的丰满。
第二天,他们相爱了,并在泰丽莎哥哥的同意下订了婚。
他们的婚约维持了四年,贝多芬享受了少有的温情与欢乐,他曾谱写了《热情奏鸣曲》献给她。
但神秘的命运却以莫测的力量拆散了这一对深深相爱的恋人。
命运注定要将他压伤,使他痛苦。
她比贝多芬多活了34年,至死仍爱着他;他也在晚年时时以她的画像作为安慰,“当我想到她时,我的心跳仍和初次见到她时一样剧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贝多芬的一生
童年
贝多芬的祖父与父亲都是宫廷歌手。
在大部分时间里,他的父亲都喝得大醉,没有对家庭和气过一点,甚至连家人们是否有足够的吃穿都从未过问。
起初,善良的祖父还能使这个家庭免受太多的苦;反过来,他最大的孙子的音乐才能也使老人感到莫大的欣慰。
但是当小贝多芬只有四岁时,祖父就去世了。
贝多芬的父亲常把孩子拽到键盘前,让他在那里艰苦地练上许多小时,每当弹错的时候就打他的耳光。
邻居们常常听见这个小孩子由于疲倦和疼痛而抽泣着睡去。
不久,一个没什么水平的旅行音乐家法伊弗尔来到这个市镇,被带到贝多芬家里。
他和老贝多芬常常在外面一个小酒馆里喝酒到半夜,然后回家把小贝多芬拖下床开始上课,这一课有时要上到天亮才算完。
为了使他看上去像一个神童,父亲谎报了他的年龄,在他八岁时,把他带出去当作六岁的孩子开音乐会。
但是天下哪有后天培养出来的神童,尽管费了很多事,老贝多芬始终没有能够把他的儿子造就成另一个年轻的莫扎特。
与莫扎特相比,贝多芬的童年太不幸了。
莫扎特在童年受到良好的教育,他的练功时间是愉快而安静的,有着一个慈爱的父亲和一个被钟爱的姐姐;而贝多芬则不然,虽然他的演奏赢得了家乡人的尊敬,但世界性的旅行演出却远未像莫扎特那样引起世人的惊叹。
我行我素
贝多芬不愿做一个客厅里的宠儿,他宁愿在自己的住所,能够随己意进进出出、起床、穿衣和吃东西。
他喜欢按照自己的兴趣为房间里的琐事瞎忙。
有一次,为了空气流通和看清窗外的景物,他竟特意把窗户砍掉一块。
他总是同房东们发生纠葛,总是不断地搬家。
每当他处于创作高潮时,他总是把一盆又一盆的水泼到自己头上来使它冷却,直到水浸透到楼下的房间——我们可以想象那房东和其他房客的情绪会怎样!有时他搬家搬得是这样的频繁,以致他甚至不愿操心把钢琴的腿支上,干脆就坐在地板上弹奏它。
由于他每次租新房时必须签署一张租契,指明租期,他就往往同时为四个公寓付房租。
这大概就是为什么他虽然挣了不少钱,可总是没有多少积蓄的原因吧!
失聪
当他真切地感觉到自己的耳朵越来越聋时,他几乎绝望了。
人生似乎不值得活下去了:对一个音乐家来说,还有比听不见他喜欢听而且靠它生活的甜美声音更不幸的事情吗!起初,只有威格勒医生和斯蒂芬·冯·勃罗伊宁等几个老朋友知道他的不幸。
他放弃到各王宫去听
他如此喜爱的欢快的音乐会,他怕人们注意到他的耳聋,以为一个听不见声音的音乐家是写不出好作品来的。
不!他想起他想写的一切音乐,“我要扼住命运的喉咙!”也许对他来说,在耳聋的时候创作音乐并没有别的音乐家那么难。
在他看来,音乐不仅是用迷人的声音安排各种主题或音型,它也是表现最深刻的思想的一种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