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基础知识》第一单元

合集下载

2023八年级社会学(上)复习提纲

2023八年级社会学(上)复习提纲

2023八年级社会学(上)复习提纲第一单元: 人类的社会关系
1. 人类社会的起源
- 不同学者对人类社会起源的观点
- 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过程
2. 社会组织形式
- 部落社会
- 农耕社会
- 工业社会
- 现代社会
3. 社会角色和社会化
- 社会角色的定义和作用
- 社会化的含义和过程
- 社会化的影响因素
第二单元: 经济与资源分配
1. 经济的基本概念
- 经济的定义和作用
- 供给和需求的关系
- 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比较
2. 生产要素与生产方式
- 生产要素的分类和作用
- 农业、工业、服务业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传统经济与现代经济的比较
3. 资源的获取和利用
- 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的作用
- 资源获取的方式和途径
- 资源利用的原则和方法
第三单元: 社会与法律
1. 法律的定义和作用
- 法律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 法律在社会中的作用和意义
2. 法律的发展和种类
- 人类社会法律的发展过程
- 普通法和大陆法的比较
- 国家法和国际法的区别
3. 法律与公民的关系
-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 全球公民意识的兴起和影响
- 法律教育的重要性和方式
以上是2023八年级社会学(上)的复习提纲,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社会科学基础

社会科学基础

社会科学1.社会科学的概念:就是从整体上探究社会的起源、演变范畴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2.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和目的: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1)首先是人。

第一是人的活动、第二是人的意识。

第三是人的心理、第四是人的个性。

(2)社会结构也是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

①社会的经济结构。

社会经济结构是决定整个社会机制的客观结构,因而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过程及其他方面社会结构的机制。

②社会的政治结构③社会的人口结构④社会的区域结构是指具有密切的相互联系的地理环境与社会文化特征的较大的区域。

(3)社会的自然前提、文化、科学等也是研究对象。

①所谓的社会的自然前提是指与人类社会直接密切相关的生存环境,分为地理环境和人口状况②文化是人类社会活动的方式,表现着人类社会所达到的历史发展水平③科学是指以范畴、定理、定律形成反应现实世界多种现象的本质和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

(通过社会科学去认识社会,通过社会科学去改造社会,通过社会科学去发展社会,发展人使人得到全面发展,这就是社会科学研究的终极目的)3.社会科学的历史演进:一、萌芽阶段二、独立阶段三、成熟发展阶段。

4.社会科学的相对性:指社会科学成果在认识论意义上的真理的相对性。

5.社会科学的相对性由三个因素决定:一、社会实践的水平,社会认识源于社会实践,社会实践的水平决定着社会的认识所能达到的高度、二、研究对象本身发展的成熟程度对社会认识也有重要影响三、即使是同一社会现象也因为各个时代,各个国家历史条件的差异而表现出不同的形式,从而使得研究该社会现象的学科只有经过艰难的历史和逻辑行程之后才能形成系统的理论。

6.“社会性”的含义:一、即使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科学也包含对非阶级的现象或某一社会现象的非阶级性方面的认识(阶级分析法是认识阶级社会的一种根本方法)二、是互相借鉴性7.“民族性”体现在:一、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总是渗透着一定程度的民族性成分、二、是研究者也是研究主体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向又总是渗透着特定的民族文化精神。

李开典 社会科学基础

李开典  社会科学基础

(二)对科学分类的历史反思
1·古希腊时期 亚里士多德(元前384——前322):哲学是一切 科学的总汇,包括理论科学、实践科学和艺术三大类 理论科学:第一哲学、数学和物理学,以及作为理 论科学导论和方法论的逻辑学。 实践科学:指导个人实践的伦理学和指导公共实践 的政治学。 艺术:包含制造工艺在内的一切技艺。
2、新古典综合 (1)凯恩斯理论本身综合成宏观一般均衡理论,而理论本身却 和新古典理论有共同之处 (2)凯恩斯的宏观理论体系和新古典的微观理论体系的结合 (3)凯恩斯主义强调的财政政策和新古典主义的货币政策的结 合。
二、新自由主义时期 1、货币主义 2、理性预期学派
三、新凯恩斯主义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之争
(三)哲学对科学的引导和规范作用
1·哲学为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整体性的世界图景 2·哲学对世界的整体性认识是科学认识的基础 3·哲学为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方法论的支持 4·哲学通过伦理原则和审美原则对具体科学的研究加以外部规范 5·哲学还可以通过思维方式的锻铸对科学的发展产生中亚的影响
三、现代科学发展影响着哲学的变革
第四章 法学
法学
法者,宪令著于官府,刑法必于民 心,赏存乎慎法,而发加乎奸令者也。
——韩非子 从最广泛的意义来说,法是由事 物的性质产生出来的必然关系。在这 个意义上,一切存在物都有它们的法。 上帝有他的法,物质世界有它的法, 高于人类的“灵智们”有他们的法, 兽类有它们的法,人类有他们的法。
宋明时期儒家哲学通过对佛、道思想的批判与吸收,并 借助对先秦原始儒家思想的重新阐发,实现了儒家哲学的新 发展,史称“宋明理学”。 宋明理学主要流派:程朱理学、陆王心学。
4·中国哲学的近代转向
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是中国哲学的近 代发展时期。

《社会科学基础 》重点

《社会科学基础 》重点

1、当前比较通行的也是最为简单的划分就是将整个科学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三大类。

2、在现代科学体系中,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构成了彼此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结构,在每一科学门类之下又可以区分出大量的学科群。

在三大学科群中,分别汇集着人类对自然物质世界、社会生活世界和人类精神文化领域进行认识和探索的系统结果。

3、人文社会科学兼具科学性和价值性两种特点;同时兼具科学认识功能和意识形态功能4、近代西方社会科学的形成是与两方面的因素有密切的关系:一方面是欧洲社会大变动的产物;另一方面是受近代自然科学影响的结果。

5、哲学正是起因于人类的这种终极关怀,起因于对万物的惊异和对终极问题的追寻。

6、在哲学的产生过程中,离不开人类世界观的形成,科学知识的增长,以及人类对自身存在之谜的揭示。

7、魏晋玄学是以《老子》、《庄子》和《周易》这“三玄”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抽象思辨为形式,以探究世界本体为基本内容,以解决名教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为主要目的,以“儒道兼综”为重要特征的哲学思潮。

8、经济学产生于稀缺性,它研究的对象是不同经济制度下解决资源配置与资源利用问题的方式。

9、凯恩斯在1936年正式出版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这是一本革命性的书,在这本书中凯恩斯提出来不同于西方传统经济学的观点和主张。

10、秦汉时期形成并确立了影响此后中国古代法和法学发展两千余年的正统的法学世界观。

“三纲”和“德主刑辅”绝对化为永恒不变的真理,终于形成了统治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正统法律思想。

11、柏拉图的《理想国》一书被认为是西方政治思想的最初萌芽。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一书中奠定了西方政治学两千多年发展的概念系统和思维方式的基础,被一致公认为西方政治学的“开山之作”,亚里士多德本人也因此获得了西方政治学“开山鼻祖”的历史地位。

12、《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纲领性文献,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正式产生。

列宁为丰富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作出了宝贵贡献。

《社会科学基础》复习要点

《社会科学基础》复习要点

《社会科学基础》复习要点1.社会科学中,哪些学科没有明显的阶级性?统计学、会计学等技术性内容为主的阶级性不太明显,还有如语言学等没有阶级性的学科2.方法分类法的形成是由于划分依据和标准的不同,如果按认识的阶段性划分,则方法可以分为哪几种?感性方法、知性方法和理性方法3.中世纪经院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哪几位?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4.在历史学中,因其对史学研究的重大贡献而被誉为“近代史学之父”的是谁?兰克5.“社会学”一词最早是由谁提出的?孔德6.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属于宪法的基本内容有哪些?基本原则、国家的基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7.管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基本思想与体系,最初是哪位管理学家于20世纪初提出的?亨利·法约尔8.教育史上被后人誉为“教育学之父”的是哪位教育学?夸美纽斯9.心理学中,属于动机激励理论的有哪些?10.系统方法最初是由谁在生物学研究中总结出来的?11.在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背景下,西方经济学发生了一次新的国家干预主义占主导地位的什么“革命”?。

凯恩斯革命12.20世纪六七十年代之交,人们提出的“新三论”是关于系统科学的深化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新三论”是哪三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13.中国哲学有数千年的传统,但在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称谓,请分别说出其在先秦时期、两汉时期、魏晋时期及宋明时期的不同称谓。

先秦子学、汉代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14.在历史学家中被后人称为西方“史学之父”的是谁?希罗多德15.社会学家根据不同的标准和依据对社会类型进行划分。

从社会组织形式上划分,社会类型可分为哪两类?礼俗社会和法理社会16.西方社会学界公认的“现代社会学之父”有哪几位?杜尔克姆、韦伯、马克思17.政治文化类型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划分,最为典型的是阿尔蒙德和维巴的划分方法。

他们通过对民主政治文化的比较,将政治文化分为哪三类?狭隘型文化、顺从型文化、参与型文化18.根据所规定的具体内容不同,法的形式与类型可分为哪两种?实体法和程序法19.在权变理论、国家理论、权力理论及政治发展理论等基本问题或理论中,不属于政治学的范畴的是哪个?权变理论20.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1806年出版的由谁所写的哪本教育论著?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21.管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基本思想与体系,最初是由哪位管理学家于20世纪初提出的?亨利·法约尔22.社会科学是如何定义的?从整体上探求社会的起源、演变、范畴、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23.自然科学是如何定义的?自然科学是研究无机自然界和包括人的生物属性在内的有机自然界的各门科学的总称。

社会科学基础

社会科学基础

第三章 经济学

下乡的知识青年会越来越多,你觉得他们应该注意什么? 第一,力戒浮躁。千万不要把学术界的浮躁之风带到农村去,特别是要防止不切实 际的这化那化,很多青年人多年来接受了这样的东西,但这些东西未必真适应农村 需要。 第二,平常之心。我们国家的稻作农业已经有6400多年历史,传统小农经济不是某 个人想改就改得了的,要以平常之心为平常之事。一个人的能力本来有限,改变乡 村面貌也不是一天两天所能完成的,所以,平常之心很重要。 记住这两条,知识青年下乡才会有真正的收获。对于农民,我们说的是:改变 自我,才能做家乡的主人。同样,对于下乡的知识青年,我们也要说:改变自我, 才能建设新农村。 (《以平常之心为平常之事》)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 • • • • 1.伟大的历史转折 2.经济体制改革 3.外开发格局的形成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5.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成就
第四节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 一、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和初步发展 • 1.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 • 2.资本主义经济在欧洲的初步发展
三、繁荣的商业
• 1.商业的兴起和发展 • 2.宋元商业的繁荣 • 3.明清商业的持续繁荣
第二节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 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 一、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 二、洋务运动 • 三、中国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 • 1.中国民族工业的产生 • 2.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三、表层洋流分布
• 四、洋流的影响 • 五、海洋生物 • 六、海洋坏境保护
第四节 陆地坏境
• • • • 一、内力作用 二、外力作用 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四、陆地自然资源
第五节 自然灾害和环境问题

旧民主主义革命(社会科学基础知识)

旧民主主义革命(社会科学基础知识)
无产阶级 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 知识分子
民族资产阶级 资产阶级革命派
脱离人民群众 缺乏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精神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领导阶级
群众基础 革命 彻底性 影响 社会性质 革命任务
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彻底反帝反封
为中共成立做了准备
相 同 点
革命性质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反帝反封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材料三: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南京临 时政府又颁布保护工商业法令,其结果是: 从1912年—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有470 多家,新增资本达1.3亿元以上,超过了过去 的半个世纪。
———《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集》
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清朝推翻,各地大力劝禁足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1919年 1949年
1840年
2.1
学习目标
旧民主主义革命
1.了解并识记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 百日维新主要内容、辛亥革命的主要史实。 2.理解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 命在推动中国社会近代化中的作用。
问题引导下的再学习
再学习1 太平天国运动体现的新时代农民战争的特点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列强侵略激化阶级矛盾 1. 背景: 1. 新时代指什么时代? 2.组织形式: 利用外来宗教组织发动民众 2.太平天国哪些方面体现了时代特点? 3.思想: 领导人大胆提出发展资本主义,一定程度
人物资料陈列室
天王 洪秀全
东王
西王
南王
北王
翼王
杨秀清
萧朝贵
冯云山
韦昌辉
石达开
太平天国前期领导核心
天王府
天王府模型
辛亥革命对中国近代化的促进作用 1.政治

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教案

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教案

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教案授课目标:1.了解社会科学的定义和特点;2.掌握社会科学的分类和研究方法;3.了解社会科学的主要学科领域和研究内容;4.培养学生的社会科学思维和研究方法。

教学重点:1.社会科学的定义和特点;2.社会科学的分类和研究方法;3.社会科学的主要学科领域和研究内容。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社会科学思维和研究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引入社会科学的概念并让学生简单描述自己对社会科学的认识;2.介绍社会科学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思考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区别。

二、概念解析(10分钟)1.解释社会科学的概念;2.引导学生思考社会科学的目的和研究对象。

三、社会科学的分类和研究方法(20分钟)1.分类介绍社会科学的主要学科领域,如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2.讲解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如实证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方法、历史研究方法等;3.给出一些实证研究和历史研究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和区分不同研究方法的特点。

四、社会科学的主要学科领域和研究内容(30分钟)1.分组讨论,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社会科学学科领域并深入研究,包括学科的定义、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2.每个小组派代表介绍自己选择的学科领域,并讨论该学科领域和其他学科领域的关系。

五、培养社会科学思维和研究方法(20分钟)1.分组活动:给出一个社会问题,让学生提出研究该问题的方法和步骤;2.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自己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六、小结和拓展(10分钟)1.小结本堂课的内容,强调社会科学的重要性和意义;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科学研究和思考社会问题。

教学评估方法:1.分组讨论和小组派代表介绍学科领域,评价学生对社会科学的理解程度;2.分组活动中,评价学生提出的研究方法和思路的合理性和创新性。

教学延伸:1.鼓励学生多阅读社会科学相关的书籍和文章,培养社会科学的阅读和研究能力;2.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社会科学实践能力。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社会科学的认识和了解已经有了一定的提高。

社会科学基础

社会科学基础
• • • • 一、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 1.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1)国民经济的恢复(1949-1956) (2)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基础的奠定( 1953-1956)
2.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失误(19561976) • (1)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1956-1966) • (2)“文革”期间的经济(19661976)
第五节 经济全球化趋势
• • • • 一、新经济时代 二、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1.经济全球化 2.区域经济集体化
2.孟子的思想
• (1)孟子的仁政学说
• (2)孟子和他的“性善论”
3.荀子的思想
• (1)荀子的自然观
• (2)荀子的“性恶论”
二、先秦道家思想
• 1.老子思想 • (1)“道”的概念
二、坏境问题
• • • • 1。人类与坏境的关系 2.坏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3.环境问题的分布 4.坏境问题的表现
第二章 国哲学:天人合一 • 西方哲学:理性、反思和自识

温铁军—— 中长期看,假如资源不足的国情矛盾不能缓解,中国的乡村建设问题就会始终是一 个长期的问题。(《为什么要进行新时期的乡村建设?》)
• 三、“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 践 • 四、香港、澳门的回归 • 五、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第四节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 一、民主制度的故乡——古代希腊 • 二、雅典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
• 1.梭伦改革为民主政治奠基 • 2.克里斯提尼改革民主制度最终确立 • 3.雅典民主政治制度的特点与意义
二、西方资本阶级启蒙思想的产生
• 1.启蒙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 2.启蒙运动的哲学思想 • 3.启蒙运动的影响
第五节 近代的科学技术

社会科学基础知识 田景正 教案

社会科学基础知识 田景正 教案

社会科学基础知识田景正教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社会科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正逐渐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重视。

而在学习社会科学的过程中,田景正老师所编写的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教案备受好评。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及田景正教案的重要性,并共享我对这一主题的个人观点和理解。

1. 社会科学基础知识的重要性1.1 学科概念与内涵社会科学是研究社会、个人及集体行为的学科,它包括了众多学科,如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心理学等。

其内涵丰富,研究范畴广泛,涉及到了社会的各个方面,是了解社会、理解社会现象的重要渠道。

1.2 价值与意义通过学习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社会、理解社会规律,提高社会认知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对于培养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完善自我人格的塑造也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2. 田景正教案的特点与价值2.1 系统全面田景正老师编写的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教案,包括了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点,涵盖了社会科学的方方面面,构建了一个系统全面、层次分明的知识体系。

2.2 深度广度兼具在教学中,田景正教案不仅注重知识的深度,更关注知识的广度。

他引导学生从多个学科的视角去认识和分析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 我对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及田景正教案的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社会科学基础知识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通过学习社会科学,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社会、适应社会,同时也能够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能力也会得到提高。

而田景正教案作为其中的重要学习工具,不仅使我更全面地了解了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知识,也帮助我建立了更加完善的知识结构。

总结回顾,通过对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及田景正教案的深入探讨,我深刻认识到了社会科学学科的重要性,以及田景正教案在其中的独特价值。

熟悉这些知识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还能够培养我们的综合能力,提高我们的社会认知水平。

我也更加坚信,只有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社会科学素养,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更好地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社会科学基础资料

社会科学基础资料

第一章一、社会科学的概念社会科学,就是从整体上探求社会的起源、演变、范畴、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二、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首先是人。

第一,是人的话动。

第二,是人的意识。

第三,是人的心理。

第四,是人的个性。

三、社会科学的分类《大不列颠百科全书》(1977年版)的社会科学条目列举八个学科: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人类学(指社会及文化人类学)、心理学、地理学(指社会及经济地理学)、教育学(指学习与社会的关系,学校与社会制度的关系等领域)、历史学(这是介于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之间的学科)。

四、社会科学的历史演进概括为三个不同阶段:一是从人类文明开始到17世纪,是社会科学的萌芽阶段;二是近代十八十九世纪社会科学各学科分化和独立阶段;三是20世纪社会科学各学科成熟和发展阶段。

五、社会科学的特点(一)社会科学的“相对性”这里所说的“相对性”是指社会科学成果在认识论意义上的真理的相对性。

(二)社会科学的阶级性(三)社会科学的民族性六、社会科学研究对象的特点与自然科学相比,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比较复杂,有其自身的特点:(1)社会现象的不可重复性(2)社会事件是“个性事件”(3)社会事件难以模拟(4)社会事件难以控制(5)社会事件充满着偶然、随机因素的作用(6)社会事件难以纯化或理想化(7)社会事件有难以量化的模糊性(8)认识对象对认识主体的反作用七、社会科学理论的特点(1)社会科学理论难以公理化(2)社会科学理论难以符号化(3)社会科学理论检验难度大八、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关系(1)从对象上讲,人文科学侧重于对个体的人以及文化的意义世界的研究,既包含人的主体意识、内在世界,又包含作为人的主体意识和内在世界之投射和积淀的文化传统;而社会科学侧重于对社会结构、社会组织、社会运行和变革等的研究。

(2)从研究方法上讲,人文科学具有体验性、阐释性、评价性的特点,强调硏究者的个体性和独创性,它的知识并不完全像科学知识那样前后递递进式地发展,而是散点、跳跃式的,或不断阐释性的。

《社会科学基础知识》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科学

《社会科学基础知识》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科学
人类要在这个拥挤的地球村里相安无事地生活下去,宽容已是必具的人格 特点。
不会宽容别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别人宽容的。 ——(俄罗斯)屠格涅夫一 个伟大的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一颗心宽容。——(黎巴嫩)纪伯伦
学习了这一人格特点,请思考一下同学之间应如何相处?
1、自我调控能力强
人格健全的标志之一,就是能根据环境的变化,调节心理结构, 寻求恰当的发展方式。换句话说,人对环境要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既要有刚的一面,又要有柔的一面,该刚的时候刚,该柔的时候柔 。
特点1
特点5
不受世俗观念和 时尚潮流的影响, 不为外在的名利 枷锁束缚。
有坚定的道德信 念和明确的是非 标准,不附和他 人说长道短。
孔子说“磨而不磷”、“涅而不缁”、“临大节而不可夺”,就是说要磨不薄、染不黑,坚强而清白,经得住安危存亡的严峻考验。
社会科学与人格培养 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庄子说:“非其志不之,非其心不为”;“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
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 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 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
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 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 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 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 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 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 研究万事万物。 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 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 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
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10),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11)。 其本乱而未治者 否矣(12)。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13),

社会科学基础

社会科学基础
▪ 没有涉及的有语言学、心理学、人类学、文化学的进展 和影响
▪ 本课程的时代性(或价值性):环境经济学、环境社会 学、环境法学适应时代需要迅速
第一章 绪论(2)
▪ 定义:人文环境教育就是以人的社会存在 为研究对象,以揭示人的本质和人类社会规 律为目的的科学。它是互相交叉联结的人 文科学的总称。环境教育与自然科学的异 同
环境艺术
▪ 艺术美、社会美和 自然美
环境教育课程改革和实践(1)
▪ 一、注重课程形式,忽视课程精神。 ▪ 现在学校的校本课程建设往往做为一
个课题来做,它会预先设定理论依据和课 程实施框架,让一线教师根据目标来选择 相关的教育教学内容并不断地充实。为了 在几年内能达成课题成果,幼儿课程评价 往往会忽视过程评价而注重结果,为自己 课程目标的达成而自圆其说。结果造成了 标鉴式的课程满天飞,却失落了课程精神 的状况。 ▪
少的问题,加上多是由初中直接升入,基础知识差,综
合素质不高,即便通过五年的专业训练也难以保证能提
高到怎样的程度。很难想象,本身素质不高,行为习惯
不好的幼儿教师会给天真无邪的孩子起到什么样的熏陶
影响?带来什么样的教育质量?这是一种令人忧虑的现
象。
第一章 绪论(1)
▪ 本课程的真理性:主要阐述了环境教育的性质、研究方 法、发展趋势,以及学习环境教育的意义,并分别介绍了 环境科学和哲学、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等等学科的交 叉发展。
▪ 内容涉及:环境教育概说、人文环境教育的社会功能、 人文环境教育的研究方法、20世纪人文环境教育发展综 述、环境哲学、环境教育学、环境美学的新突破
▪ 环境教育研究方法 ▪ 学习环境教育的意义
第二章 环境哲学
▪ 环境哲学与环境科学 ▪ 中国哲学:天人合一 ▪ 西方哲学:理性、反思和自识

社会学知识点汇总

社会学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什么是社会学一、什么是社会学二、社会学的学科地位三、社会学的功能四、社会学的思想发展历程内容介绍●社会学是对社会进行综合性研究的学科,它是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学是现代社会的产物,一百六十多年来,社会学伴随着社会变化并作为其反映逐渐发展、壮大、成熟起来,本章对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及发展历程做一概括介绍。

一、什么是社会学1、社会学的产生标志2、社会学的研究对象3、社会学的研究特点4、社会学的研究领域(一)社会学产生的标志1838年,法国学者孔德在《实证哲学教程》第四卷中,第一次提出“社会学”(sociology)一词以及建立这门新学科的大体设想,这标志着社会学学科的产生。

(二)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学家对研究对象的分歧1、社会学有无自己的研究对象2、如果有,其特定对象是什么●国内外学术界的观点1、以社会和社会现象为对象(孔德、斯宾塞、迪尔凯姆)实证主义2、以个人及其社会行动为对象(韦伯、孙本文)反实证主义3、“问题说”、“剩余说”、“学群说”、“调查说”、“未定说”社会学定义:是一门把社会作为整体来研究社会的构成及其运行规律的社会科学。

社会学的研究,依照美国学者米尔斯的著名术语来说,就是所谓的社会学想象力。

(三)社会学的研究特点整体性综合性实证性(四)社会学的研究领域●理论社会学●应用社会学●经验社会学二、社会学的学科地位1、总和论2、综合论3、普适论4、中心论5、平等论(1)认识功能:描述、解释、预测和规范。

(2)实践功能:教育、管理、咨询、监督。

四、社会学的历史与发展●第一部分社会学的产生●一、社会学产生的背景(一)思想背景●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勾画了理想的社会,认为社会起源于人们共同的生活需要,社会要有一定的分工与秩序。

是乌托邦思想的早期代表●卢梭——近代启蒙思想家,提出社会契约论。

基本观点是:个人自然地或道义性地被赋予了某些权利,但这些权利的行使受国家的调节和限制,国家由此发挥其控制功能。

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教案

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教案

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教案第一周一.走进社会科学1.1社会科学概述社会科学的内涵及形成社会科学市中心以人类的经济活动政治活动精神文化活动等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旨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归路的科学。

而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对社会的认识形成社会科学。

社会科学的形成远远迟于自然科学。

社会科学是欧洲社会大变革的产物,是工业话、城市化的产物,是近代西方自然科学与技术变革兴起与迅速发展的产物。

机器大工业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欧洲社会生产力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导致欧洲社会组织和社会结构发生巨大变革。

近代自然科学的影响也是社会科学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第一:阐明社会各种现象和关系的本质第二:揭示社会各种现象发生发展的旋律第三:探索社会活动的特殊形式——文化科学活动第四:研究社会中人的自身状况新兴科学包括“三论”(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公共关系学领导学科科学学情报学行为等等。

社会科学的作用第一:社会科学对促进物质和精神产生的作用第二:社会科学在确立人的价值观上的作用第三:社会科学在国家决策中的作用第四:社会科学在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方面的作用1.2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应学号社会科学知识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应如何学好社会科学知识第一: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第二:联系实际进行学习第三:课内课外相结合第四:身体力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学习社会科学的知识的重要性第一:新时代要求人与自然社会他人和谐相处第二:学前教育的目标和特点决定了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学习社会科学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第三: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自由通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实践不断培养自身的人文精神才能够使自己更好的胜任学前教育工作1.3社会科学与生人的价值人生的目的与意义所谓人生目的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对活动或者行为的对象性的自觉意识是指人们对于自己的人生所追求的目标是人们为改造客观世界所呀的结果人生目的决定着人生的根本方面根本态度人生价值的实现正确的积极人生观所谓的人生态度是指人们在一定的社会环境的影响和教育引导下通过生活实践和自身体验所形成的对人生问题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看法所谓的人生价值是指对社会作出了贡献和社会对他的评价和认可是人生对满足社会他人和自身需要所具有的意义在社会主义社会中要实现人生的价值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要树立正确的共产主义人生价值目标第二: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提高人的素质是创造人生价值的必要手段第三: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物资文明和精神文明是实现人的价值的根本条件人的存在方式和使命社会是人的活动本身也是人有目的的性活动的产物人在历史性的活动中创造了社会同时也创造了人本身人创造了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也创造;社会的交往关系实践的基本特征是客观性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社会实践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概括起来有三种: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科学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人类得以存在的前提人与人的友好相处是人类得以存在的关键人与社会的融合关系是人类存在的核心内容人与科学实验的关系是人得以存在的保障职业高中的学生什么的历史使命?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方面的修养,称为一个道德高上的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8年中国社会科学 界关于真理标准问题 的大讨论,揭开了中 国社会科学复苏的序 幕。 邓小平关于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的论述深入 人心,成为社会科学 开放、重建与发展的 根本指针。
模块三 当代社会科学的发展趋势
事实聚焦——我国国民素质和科技人才状况管窥
• 据有关部门调查显示,我国人口受教育程度和高技术人才严重不足,与科学技术迅猛 发展的国际形势不相适应,主要表现为:第一,人口受教育年限少,国民素质偏低。 我国人口平均受教育8年,世界平均水平是11年,美国和法国都是13.4年,韩国是12.3 年。目前,我国青年的大学普及率为11%,而发达国家的大学普及率一般为40%— 50%,个别国家达到60%—80%。第二,高层次技术人才和技术工人严重不足。2000 年,我国从业人口中,高中及以上学历的只占18%,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仅有5%, 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相应的指标为80%和26%,高层次人才比例与 发达国家相差5—10倍。高新技术产业需要的人才、高级管理人才和高素质技术工人更 是供不应求。在世界47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排名中,我国的合格工程师、信息技术熟 练工人和熟练劳动力的易获得性分别处于倒数第一、第二、第四位。
1.为决策者提供综合性的 基础知识和方法论 2.为社会提供咨询服务 3.为社会提供作品服务
模块二 20世纪社会科学发展概况
事实聚焦——社会科学的主干学科
• 社会科学是一个由众多学科组成的庞大学科,下列18个学 科为学术界公认的主干学科:哲学、历史学、文艺学、宗 教学、语言学、心理学、人文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 学、法学、管理学、教育学、军事学、新闻传播学、体育 科学、情报与文献学、地理学。
• 再次,20世纪中国社会革命和社会发展道路艰难曲折。20世纪上半叶 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社会模式的选择,20世纪下半叶对社会主 义模式的探索和改革,这些急剧而深刻的变革,为社会科学的发展创 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向社会科学提出了难度很大的时代课题。现 代中国社会科学发展的主流,同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历史命运,同马克 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演化和发展是密切相关的。
课题三 20世纪中国社会科学发展概况

• 中国的特殊国情,对社会科学的发展起了影响和制约作用。这种国情
• 首先,长达两千年的封建制度,使中国未能从社会内部孕育出近代和 现代的社会科学体系。
• 其次,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璀璨夺目,但也存在弊端。今天的中国人, 仍然为自己的民族在世界文明史上早早地奉献了《周易》等著述,出 现了孔子、老子、庄子、孟子、荀子等大思想家而自豪。然而,本土 文化的种种弊端,如偏重直观、感悟,崇尚圣贤古训,过于讲求平衡, 倾向封闭、守成,都给现代的社会科学研究打上了深深的印记。
全球问题需要 国际社会共同
关注
全球问题相互联系,此消 彼长,具有鲜明的挑战性 和紧迫性,要求各国政府 和人民,国家集团和国际 性组织共同协作,才能逐 步解决。
课题二 20世纪社会科学发展的脉络
•1.意识形态背景的分化 •2.基本思想方法的分化 •3.学科流派的分化
20世纪50年代前以分化发 展为主导倾向
社会科学基础知识
主编 王换成
第一单 元走进社会科学
社会科学的形成、地位和功能 20世纪社会科学发展概况 当代社会科学的发展趋势 中职生与社会科学
模块一 社会科学的形成、地位和功能
事实聚焦——社会科学的孕育
• 从产生人类文化开始一直到公元前19世纪初这个十分漫长的历史时期,人类在不断地 聚积对自我、对社会的认识。直到公元前500年前后,人类终于迎来了历史发展的“轴 心期”。这个“轴心期”历时数百年,从东方到西方,都出现了一批“百科全书”式 的思想家,如中国的孔丘和孟轲,古希腊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这些大思想家对自 然和社会现象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深远影响的问题和科学假设,他们对人类 及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包含着诸多令人叹服的科学成分。后世社会科学各主干学科
• 教育部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培养目标作了这样的规定:“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应当具 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具备良好的职业道 德和行为规范;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掌握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比 较熟练的职业技能;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 践能力、立业创业能力;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具有基本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 力。”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学生必须在接受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自觉接受社会科 学基础知识教育。只有掌握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才能成为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课题二 社会科学的重要地位
• 一、社会科学是创造物质文明的巨大动
社会科学有时对社会生产力具有某种决定作用 社会科学为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建设提供指导和动力 社会科学为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供价值导向和精神动力
二、社会科学是实现社会进步和创建文明社会的理论先导
社会科学为社会进步提 供思想动力
社会科学推动人类社会 形态的演进
• 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可以促进思想道德建设
• 社会科学可以促进各项文化事业的发展
课题三 社会科学的功能
1.社会科学知识是认识 世界的前提 2.社会科学知识的丰富 和发展是深化认识的基 础
社会科学 的功能
1.社会科学可以使人树立 正确的理想,使全民族的
2.社会科学为自然科学研
一是向管理者提供管理对 象的相应知识。 二是向管理者提供某一专 门领域的学科知识。 三是迅速发展的管理科学 可以直接为科学管理提供 理论基础。
课题一 社会科学的形成
• 社会科学的出现是欧洲社会大变革的产物,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产物,是近
• 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也对社会科学的形成产生了深刻影响。 • 14—19世纪是社会科学各主干学科逐步成型并开始独立发展的时期。 • 1857年,英国的部分学者发起成立了“促进社会科学全国协会”,“社会科
学”的概念从此得到广泛应用。这一时期,对社会科学的发展影响最为深刻 的哲学,在19世纪实现了从传统到现代的重大变革。19世纪中叶,马克思批 判地继承了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学说,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整个社会 科学领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从根本上把对人和对社会的认识变成了科学, “社会科学”从此转变为科学。
基础理论研究同应用 理论研究相结合
应用理论研究依赖基础 理论研究的指导,基础 理论研究又要通过应用 理论研究来发挥其作用。
领导部门与科研部门、决 策人员与科学工作者的联
合更加密切
决策人员与社会科学家、自然科 学家的结合,可以充分发挥社会 科学家和自然科学家的“智囊团” 与“思想库”的作用,提高决策 的科学性与可行性,减少决策失
课题一 当代社会科学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 一、当代社会科学发展所面临的挑战
• 1.迅速发展、日趋复杂的社会实践使当代社会科学研究存在滞后现象 • 2.分支学科的激增使当代社会科学的内部整合面临挑战 • 3.各国对待社会科学的不同态度,为社会科学研究带来一定困难
二、当代社会科学发展的机遇
• 1.当今世界复杂的社会生活内容和社会矛盾为社会科学的发展提供了 肥沃的土壤
• 自从产生社会科学, 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创 立以来,通过社会科 学对社会矛盾运动及 社会发展规律的归纳 总结,人类的社会变 革活动逐渐由自发趋 向自觉。
• 在人类社会形态的 演进过程中,社会 科学起到了巨大的 推动作用。
三、社会科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创造精神文明的强大支 柱
• 社会科学对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帮助和推动作用。思想道德建设 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一起构成精神文明建设的两项基本内容,而社会科学在 其中起着重要的指导、帮助和推动作用。
•1.哲学领域的对话和交流日趋活跃 •2.系统科学的兴起产生连锁效应 •3.综合学科大量产生 •4.世界性话题的研究推进了社会科学的
“整体联动” •5.研究人员的群体化和研究骨干的通才
•20世纪90年代之后,社会科学 在反思与前瞻中加快了发展步伐。
•这段时间,中国社会科学专著的 出版,其数量之多,领域之广, 速度之快,都是前所未有的。
• 社会科学以人类的经济活动、政治活动、精神文化活动等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旨在 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人类在进行生产活动的过程中,在同自然界相互联系的同时, 人与人之间会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人对自然的认识形成了自然科学,对社会
• 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而人的精神世界是异常丰富复杂的。 莎士比亚曾借哈姆雷特之口,对人作了深情赞美:“人是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 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 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西方学者也对人作 了如下判断:“人的存在是最难以控制和证实的,最难以预测的主题。”迄今为止, 作为“宇宙精华”和“万物灵长”的人,对其自身精神世界的了解,远远逊于他对人 以外的宇宙万物的了解。
二、中国社会科学发展的曲折道路
引进、移植与 选择阶段
20世纪上半叶,大体 上是引进,移植,进 而通过时代的选择, 也出现了逐步分化发 展的态势。
革新、建设与 曲折阶段
新中国成立以后,社会科 学经历了一次革命洗礼。 根本点是用马克思主义的 立场、观点和方法指导各 学科的改造和建设。它不 仅改变了社会科学和思想 文化界的总体面貌,而且 影响了全体国民的思维方 式和精神状态。
课题一 20世纪社会科学发展的背景
• 一、不断变迁的时代主题
• 1.世界格局首次变动时的时代主题:战争与革命 • 2.世界格局第二次巨变形成的时代主题:对抗和对话 • 3.世界格局第三次变化前后的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
二、飞速发展的自然科学技术
• 1.自然科学的飞速发展向社会科学提出了紧迫的时代课题 • 2.自然科学技术发展的综合化推动了社会科学技术的综合化
• 20世纪以来,自然科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综合化趋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自 然科学各学科、各技术领域内部的综合,在综合过程中产生突破。二是自然科学各学 科之间、各技术领域之间的综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