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小升初语文讲义-第15讲:写景抒情类文本阅读(教师版)
六年级小升初语文讲义--第15讲:写景抒情类文本阅读(教师版)
![六年级小升初语文讲义--第15讲:写景抒情类文本阅读(教师版)](https://img.taocdn.com/s3/m/71957978227916888486d7a8.png)
第15讲写景抒情类文本阅读】写景类文章写景,也就是描绘景物,通过作者有条理的描写,让我们看到一幅优美的风景画,阅读此类文章要注意四点:1、了解写景文章的类别;2、明确写景的描写顺序;3、理解写景文章的层次;4、体会写景文章的思想感情。
一、写景的文章一般有如下三类:一类是游记,写的是在游览过程中所见的景物,如课文《记金华的双龙洞》;,一类是描写生活中见到的自然景象,如课文《火烧云》,《第一场雪》;一类是写人们生活处所周围的景,如课文《梅雨潭》、《鸟的天堂》。
我们如果了解了写景文章的类别,阅读中就可以根据不同的特点,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
二、明确写景的描写顺序写景必须按照一定的观察顺序来写,因此明了作者的描写顺序对理解全文内容有相当大的帮助。
写景文章一般有这样几种顺序:按空间顺序写。
如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从远到近或从近到远,从四周到中间或从中间到四周等按观察的先后顺序写。
这类文章一般是以参观游览的行进顺序落笔写景,条理清楚按时间推移的顺序写。
随着时间的变化,描写的景物也发生了变化。
【按景物的不同类别来写。
如《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三自然段,就分别写了小兴安岭夏天里树木、雾、阳光、草地等景物,层次分明。
三、理解写景文章的层次写景文章在结构上一般有这样两种:一是总分结构。
这种结构的表现形式或先总后分,或先分后总,或者先总后分再总。
课文《桂林山水》就是先总的赞美桂林山水,再用两个自然段分写桂林的山和水,最后总起来说桂林山水美如画。
二是移位换景的结构,就是按照观察点的转移来写。
观察点的移动必然引起景物的相应变化,或者是随着游览顺序安排层次,这时,文中一般都有明显的“提示语”,告诉你作者走动了,笔下的景变了;或者是观察点移动,把景物的不同方面并列铺开来写,如课文《林海》的五段就分别写了“岭”“林”“花”“联想木材”“联想兴国安邦”。
四、体会写景文的思想感情无论是哪类写景的文章,都不是单纯的为写景而写景,而是借助对景物的描写,通过比喻、夸张、拟人等方法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或对大自然的赞美,或对生活的热爱,或对祖国秀丽山川的赞叹,感染读者,文章字里行间所流露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往往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
小学语文部编版6年级重点知识汇总小六语文第5讲:写景抒情类文本阅读(教师版)
![小学语文部编版6年级重点知识汇总小六语文第5讲:写景抒情类文本阅读(教师版)](https://img.taocdn.com/s3/m/88fd5d68fad6195f312ba67a.png)
第5讲写景抒情类文本阅读写景的记叙文,主要是以描写大自然的美丽风光为中心,通过对景物的生动描绘,来抒发作者的某种感情。
阅读此类文章应注意以下几点:(一)、了解写景文章的类别写景的文章一般有以下三类:一类是游记,写的是在游览过程中所见的景物,如课文《记金华的双龙洞》;一类是描写生活中所见到的自然景象,如课文《火烧云》、《第一场雪》;一类是写人们生活处所周围的景,如课文《梅雨潭》、《鸟的天堂》。
我们如果了解了写景文章的类别,阅读中就可以根据不同的特点,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
(二)、明确写景的描写顺序写景必须按照一定的观察顺序来写,因此明确了作者的描写顺序对理解全文内容有相当大的帮助。
写景文章一般有这样的几种顺序:按空间顺序写。
如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从远到近或从近到远,从四周到中间或从中间到四周等。
按观察的先后顺序写。
这类文章一般是以参观游览的进行顺序落笔写景,条理清楚。
按时间推移的顺序写。
随着时间的变化,描写的景物也发生了变化。
按景物的不同类型来写。
如《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三自然段,就分别写了小兴安岭夏天里树木、雾、阳光、草地等景物,层次分明。
(三)、理解写景文的层次写景文章在结构上一般有这样两种:一是总分结构。
这种结构的表现形式或先总后分,或先分后总,或先总后分再总。
课文《桂林山水》就是先总的赞美桂林山水,再用两个自然段写桂林的山和水,最后又总起来说桂林山水。
二是移位换景的结构,就是按照观察点的转移来采写。
观察点的移动,必然引起景物的相应变化,或者是随着游览顺序安排层次,这时,文章中一般都有“提示语”,告诉你作者走动了,笔下的景物变了,或者观察点移动了,把景物的不同方面并列铺开来写,如课文《林海》的第五段分别写了“岭”、“林”、“花”、“联想木材”、“联想兴安”。
(四)、体会写景文的思想感情无论是哪类写景的文章,都不是单纯的为写景而写景,而是借助景物的描写,通过比喻、夸张、拟人等手法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或对大自然的赞美,或对生活的热爱,或对祖国秀丽山川的赞叹,感染读者,文章字里行间所流露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往往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语文阅读专题——写景记叙文的阅读方法 教案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语文阅读专题——写景记叙文的阅读方法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1edf96c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93.png)
一、复习预习1.复习:背诵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的景物。
2.导入新课二、知识讲解考点1 概念写景,也就是描写景物,通过作者有条理的描写,让我们看到一幅优美的风景画。
考点2①写景记叙文的分类:游记、生活中的自然现象、人们生活所处的景。
②写景的一般顺序:空间顺序、观察的先后顺序、时间的变化顺序、景物的不同特点为顺序。
③一般写景文章结构:总分结构、移步换景的结构考点3 体会思想感情借助景物的描写表达情感是写景文的主要方法,通过比喻、夸张、拟人等手法来抒发情感,或对大自然的赞美,或对生活的热爱,或对祖国秀丽山川的赞叹,感染读者,文章字里行间所流露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往往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
三、例题精析【例题1】九寨沟一进入九寨沟景区,就像到了一个童话世界。
一座座雪峰插入云霄,峰顶银光闪闪。
从河谷至山坡,遍布着原始森林。
大大小小的湖泊,像颗颗宝石镶嵌在彩带般的沟谷中。
湖水清澈见底,湖底石块色彩斑斓。
每当天所晴朗时,蓝天、白云、雪峰、森林,都倒映在湖水中,构成了一幅幅五彩缤纷的图画,难怪人们把这些湖泊叫做称为“五花海”、“五彩池”呢。
由于河谷高低不平,湖泊与湖泊之间恰似一级级天然的台阶。
由此形成的一道道高低错落的瀑布,宛如白练腾空,银花四溅,蔚为壮观。
九寨沟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啊!【题干】1.这段话写了很多景物,主要是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方面景物。
【答案】雪峰、湖泊、河谷、瀑布【解析】梳理文字,即可找出作者所描写的景物。
2.文中打比方的句子“大大小小的湖泊,像颗颗宝石镶嵌在彩带般的沟谷中。
”把比喻成,又把比喻成;这段文字把九寨沟景区比作“一个”,称为“充满诗情画意的。
”【答案】湖泊宝石沟谷彩带童话的世界人间仙境【解析】句子是典型的比喻句,仔细读句子,可以看出这个句子有两个本题和喻体,后面的问题就直接在文中找即可。
小六语文第5讲:写景抒情类文本阅读(学生版)
![小六语文第5讲:写景抒情类文本阅读(学生版)](https://img.taocdn.com/s3/m/e0a1ce44a0116c175e0e4841.png)
第5讲写景抒情类文本阅读写景的记叙文,主要是以描写大自然的美丽风光为中心,抒发作者的某种感情。
阅读此类文章应注意以下几点:(一)、了解写景文章的类别写景的文章一般有以下三类:一类是游记,写的是在游览过程中所见的景物, 如课文《记 金华的双龙洞》;一类是描写生活中所见到的自然景象,如课文《火烧云》、《第一场雪》; 一类是写人们生活处所周围的景,如课文《梅雨潭》、《鸟的天堂》。
我们如果了解了写景 文章的类别,阅读中就可以根据不同的特点,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
(二)、明确写景的描写顺序写景必须按照一定的观察顺序来写, 因此明确了作者的描写顺序对理解全文内容有相当 大的帮助。
写景文章一般有这样的几种顺序:按空间顺序写。
如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从左 到右或从右到左,从远到近或从近到远,从四周到中间或从中间到四周等。
按观察的先后顺 序写。
这类文章一般是以参观游览的进行顺序落笔写景,条理清楚。
按时间推移的顺序写。
随着时间的变化,描写的景物也发生了变化。
按景物的不同类型来写。
如《美丽的小兴安岭》 第三自然段,就分别写了小兴安岭夏天里树木、雾、阳光、草地等景物,层次分明。
(三)、理解写景文的层次写景文章在结构上一般有这样两种:作业完成情况知识杭理通过对景物的生动描绘,来一是总分结构。
这种结构的表现形式或先总后分,或先分后总,或先总后分再总。
课文《桂林山水》就是先总的赞美桂林山水,再用两个自然段写桂林的山和水,最后又总起来说桂林山水。
二是移位换景的结构,就是按照观察点的转移来采写。
观察点的移动,必然引起景物的相应变化,或者是随着游览顺序安排层次,这时,文章中一般都有“提示语”,告诉你作者走动了,笔下的景物变了,或者观察点移动了,把景物的不同方面并列铺开来写,如课文《林海》的第五段分别写了“岭”、“林”、“花”、“联想木材”、“联想兴安”。
(四)、体会写景文的思想感情无论是哪类写景的文章,都不是单纯的为写景而写景,而是借助景物的描写,通过比喻、夸张、拟人等手法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或对大自然的赞美,或对生活的热爱,或对祖国秀丽山川的赞叹,感染读者,文章字里行间所流露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往往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
六年级下册语文讲义-小升初阅读理解训练之三:写景篇(无答案)全国通用
![六年级下册语文讲义-小升初阅读理解训练之三:写景篇(无答案)全国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81cb15a331126edb6e1a1051.png)
阅读理解训练之三:写景篇【知识梳理】写景的记叙文,主要是以描写大自然的美丽风光为中心,通过对景物的生动描绘,来抒发作者的某种感情。
阅读此类文章应注意以下几点:一、通读全文,抓住景物的特点。
景物的特点,就是指景物的姿态、色彩、景物在动态或者静态时的样子等。
了解了景物的特点,可以在我们的脑海中留下一个清晰的印象,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文章。
二、明确写景的写作顺序。
写景的文章都是按一定的观察顺序来写的,因此,在阅读时,要明确文章的写作顺序。
写景的文章通常有以下几种顺序:①按观察的先后顺序。
也就是以移步换景的方式写景。
②按空间顺序。
如从上到下、从远到近、从中间到四周等。
③按时间的推移顺序。
如春、夏、秋、冬、早、中、晚等。
三、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写景的文章,并不是单纯为写景而写景,而是借助对景物的描绘来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
阅读时,我们要从字里行间体会作者所流露的思想感情,尽可能融入其中,与作者共同感受大自然的美景。
【例题精讲】我爱秋天炎热的夏季总算过去了,几缕凉风吹过,便顿生了几丝惬意。
“秋天来了!”我的心中全然是对秋的喜爱。
我要高呼:“我爱秋天!”秋天,极富绚丽色彩的季节;秋天,极富累累果实的季节。
每当秋天悄然而至,我都要去田野里、山坡上,欣赏秋赐予大地的新装。
瞧这边的田野,脱去了绿裙子,换上了金黄的头篷,又是一种别样的美。
天是那么(),那么();流水是那么(),那么()。
还有路边的排排杨树,这会儿也洋洋洒洒地飘落下片片叶子,宛如只只飞旋的黄蝴蝶,翻转着、抖动着,伴着优美的舞姿停落在地面之上,流水之间……加之“一”字排开,或是“人”字排开的南飞大雁,呵,这是怎样美丽的一幅画卷哪!天色渐渐晚了,再看着那边的山坡,一棵棵的红枫树,红的多好看啊!像少女羞红的脸庞,像醉汉涨红的面颊,跟天边的红霞连在一起,简直是一团团的火焰在燃烧。
烧得我心中暖意融融,烧得我甚至忘记了将要到来的寒冬。
每当秋天悄然而至,总是要伴着飒飒的秋风,挟着柔长的秋雨。
小升初语文阅读考点 专题六 写景状物类文章阅读指导 课件 人教统编版
![小升初语文阅读考点 专题六 写景状物类文章阅读指导 课件 人教统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09ba6178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a7.png)
3.时间推移的顺序。随着时间的变化, 所要描写的景物往往也发生了变化。
《观潮》一文:是按照“潮来前、潮来 时、潮来后”的时间顺序描写钱塘江大 潮的壮观的。
状物类文章,不仅要言之有物,也要言之有序。 写静物时,一般按外形、结构、用途的顺序来 写;写动物,按外形特点、生活习性的顺序写; 写植物,按形状、颜色、气味的顺序写。
小升初语文阅读考点
专题六·写景状物类文章阅读指导
语文统编版 六年级下
❃基础知识
写景类文章,是以描写大自然中的 各种景象以及人们生活中的某些建 筑设施等为主要内容的文章。
❃基础知识
状物类文章,是指侧重于状物的文章, 而状物就是把事物的形状、颜色、性 能等特点,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 出来。
一、文章的类别
《草原》一文:作者通过对草原美景的描写 和蒙古同胞热情迎客场面的刻画,歌颂了蒙 汉一家亲的深厚情谊,抒发了对祖国山河的 无限热爱。
❃热点题型
1.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某某景物? 2.某某景物具有怎样的特点?你由此想象到了怎样的画面? 3.体会下列句子的特点,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4.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景物的? 5.本文是按哪种结构方式写的?
3.品味文章是怎样运用准确而优美的语言把景 物描绘得形象逼真的。
作者在写景状物时,往往流露某种思想感情,或喜 爱或厌恶,或赞美或憎恨等。阅读时,我们可以关 注文章中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特别是抒情句、 议论句等,反复诵读,准确把握作者的情感。
4.体会作者对描写对象的思想感情。
❃热点题型
6.文中的加点词“某某”是什么意思? 7.这句话采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8.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9.某某引发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思考?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 解。
人教统编版 小升初语文阅读专题·写景类文章阅读指导 课件
![人教统编版 小升初语文阅读专题·写景类文章阅读指导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47a590426fff705cd170a28.png)
❃习题
4、结合全文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话的深层含义。
习题4答题思路
本题考查对文章中重要句子的理解。可以从“珍 藏”一词入手,思考泛舟九曲溪后,作者心中珍 藏了什么,可以从眼见和感悟两个方面来说。
参考答案
作者不仅领略到了九曲溪的美景,还领悟到生 命之舵需要自己去掌握,要不断奋进,去克服 那些“急流险滩”的深刻哲理。
借景抒情,抒发自己的认识感受 和细腻的内心世界,或对大自然 的赞美,或对生活的热爱,或对 祖国秀丽山川的赞叹。
竹筏泛舟九曲溪
“咱武夷山的一大特点呀,就是竹筏,到武夷山不泛舟九曲溪,就白来了。”导游 的脸上闪烁着奇异的光彩,骄傲地说。他的话,给我的脑海嵌入了极深的印象。
现在我站在九曲溪边了。岸边泊着几只竹筏,艄公热情地招呼我坐在竹椅上,稳稳 的,周身围着竹子的清香,使人感到仿佛置身于竹林之中似的。
习题2答题思路
本题考查对文章题材,写作顺序的掌握。平时学 习中要注意对相关知识的积累。
参考答案
游记 空间
❃习题
3、把表达作者感悟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
习题3答题思路
本题考查对文章思想感情的把握。表达作者思想 感情的句子一般在段落的开头或结尾。
参考答案
我忽然感到,每个人的生命都像溪中的竹筏, 都会同到急流和暗礁,遇到急流时,就该像艄 公一样掌握自己的生命之舵,渡过险滩,去追 求新的目标。
的生命都像溪中的竹筏,都会同到急流和暗礁,遇到急流时,就 该像艄公一样掌握自己的生命之舵,渡过险滩,去追求新的目标。
现在,我的相册里珍藏着一张手持青竹,站在竹筏上的照片, 然而,珍藏在我心中的不只是一张相片……
❃习题
1.联系上下文,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慕名而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然故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景抒情散文阅读指导1PPT课件
![写景抒情散文阅读指导1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ffbc769f121dd36a22d82b0.png)
2021
13
⑧落叶是别有风貌的景致,当红叶黄 叶铺洒满地,实在是美丽至极的风景,不少 人希望此种赏心悦目的金黄,能够多存留一 些日子。但在我,却要感谢环保工人,及时 打扫落叶,不使行人践踏,让它保留一个完 整的身躯,洁净的容颜,留给人们一个完美, 也给人一种哲理的思考。
选自《中华活页文选》
2021
2021
8
③为数最多的槐树,显示了树多势众 的气派,院里的几乎所有的大道小路,都 是它的领地,地上都有它的叶片。它们的 落叶,不像银杏那样同步,而是先后有序, 次第而落。它不断提醒人们,及时注意增 添衣服。如同花开的时间,它们同科同属 不同种,好几种槐树,总是你刚谢罢我又 开,整个夏秋两季,没有间断过,仿佛时 刻要人们关注它美丽的存在。它的叶子也 是如此,虽不如槐花那样美丽,但那浅浅 的黄色,也是一种不可多得的精彩。
2021
22
①银杏树:金黄的叶片如同层层黄金。
步调一致,说走就走 。
②柿树:黄绿相间的斑驳。
从不大红大紫的奉献精神。
③槐树:先后有序,次第而落。
3分
④泡桐树:叶阔荫大,风一吹就跌落满地。
⑤垂柳:早来晚走,经得起雪打风吹。
⑥法国梧桐:具有抗争精神,坚强勇敢。
失分原因是没抓关键词,没找到一种落叶区别于其它落叶的独
参考答案:作者主要描绘了秋天各种树3分
木落叶,突出了秋天落叶的精彩,热
情赞美了落叶默默奉献,活得有价值
的圆满一生。 2021
21
2.作者在文中描写了不同树种的落叶,特点 纷呈。请你把每种树落叶的特点加以概括,整 理出来。(5分)
解析:本题是信息筛选题。针对2——6段内容,应 精读这些语段,抓住关键词句,找到一种落叶区别于 其它落叶的独特特征。如柿树落叶的奉献精神,法国 梧桐的抗争精神。
小升初复习之写景文章阅读语文六年级下册
![小升初复习之写景文章阅读语文六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429f7e37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0c.png)
小升初复习之写景文章阅读语文六年级下册对于六年级的同学们来说,小升初考试是学习生涯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在语文考试中,写景文章的阅读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那么,如何有效地复习写景文章的阅读,提升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一、了解写景文章的特点写景文章,顾名思义,是以描写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为主要内容的文章。
它通常会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出景物的特点,如形状、颜色、声音、气味等,让读者能够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到作者所描绘的美景。
写景文章往往具有以下特点:1、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描写常见的顺序有空间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远到近等)、时间顺序(春夏秋冬、早中晚等)和游览顺序。
2、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的运用,能够使景物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3、融入作者的情感作者在描写景物的同时,往往会融入自己的感情,或喜爱、或赞美、或留恋。
二、掌握写景文章的阅读方法1、初读文章,整体感知在初读写景文章时,要快速浏览全文,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明确所写的景物是什么,以及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描写的。
2、细读文章,抓住景物特点仔细阅读文章,找出描写景物特点的词句。
比如,描写山峰的“高耸入云”、描写湖水的“清澈见底”等。
同时,注意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突出景物的特点。
3、品味语言,感受作者情感通过对文章语言的品味,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所表达的情感。
是对大自然的热爱,还是对家乡的思念?4、总结归纳,把握文章主旨在阅读完文章后,要对文章的内容进行总结归纳,把握文章的主旨。
主旨可能是赞美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也可能是表达对某个地方的向往之情。
三、结合实例进行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写景文章的阅读方法,我们来看一篇六年级下册的写景文章《草原》。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六年级小升初语文讲义-第15讲:写景抒情类文本阅读(教师版)
![六年级小升初语文讲义-第15讲:写景抒情类文本阅读(教师版)](https://img.taocdn.com/s3/m/a1baf62f80eb6294dc886ca0.png)
第15讲写景抒情类文本阅读大脑体操作业完成情况知诙梳理写景类文章写景,也就是描绘景物,通过作者有条理的描写,让我们看到一幅优美的风景画,阅读此类文章要注意四点:1、了解写景文章的类别;2、明确写景的描写顺序;3、理解写景文章的层次;4、体会写景文章的思想感情.一、写景的文章一般有如下三类:一类是游记,写的是在游览过程中所见的景物 ,如课文?记金华的双龙洞?;一类是描写生活中见到的自然景象 ,如课文?火烧云?,?第一场雪?;一类是写人们生活处所周围的景 ,如课文?梅雨潭?、?鸟的天堂?.我们如果了解了写景文章的类别, 阅读中就可以根据不同的特点, 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二、明确写景的描写顺序写景必须根据一定的观察顺序来写, 因此明了作者的描写顺序对理解全文内容有相当大的帮助.写景文章一般有这样几种顺序:按空间顺序写.如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从远到近或从近到远,从四周到中间或从中间到四周等按观察的先后顺序写.这类文章一般是以参观游览的行进顺序落笔写景,条理清楚按时间推移的顺序写.随着时间的变化,描写的景物也发生了变化.按景物的不同类别来写.如?美丽的小兴安岭? 第三自然段,就分别写了小兴安岭夏天里树木、雾、阳光、草地等景物,层次清楚.三、理解写景文章的层次写景文章在结构上一般有这样两种:是总分结构.这种结构的表现形式或先总后分,或先分后总,或者先总后分再总. 课文?桂林山水?就是先总的赞美桂林山水,再用两个自然段分写桂林的山和水,最后总起来说桂林山水美如画.二是移位换景的结构,就是根据观察点的转移来写. 观察点的移动必然引起景物的相应变化,或者是随着游览顺序安排层次 ,这时,文中一般都有明显的“提示语〞,告诉你作者走动了,笔下的景变了;或者是观察点移动,把景物的不同方面并列铺开来写,如课文?林海?的五段就分别写了“岭〞“林〞“花〞“联想木材〞“联想兴国安邦〞.四、体会写景文的思想感情无论是哪类写景的文章,都不是单纯的为写景而写景,而是借助对景物的描写,通过比喻、夸张、拟人等方法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或对大自然的赞美,或对生活的热爱,或对祖国秀丽山川的赞叹,感染读者,文章字里行间所流露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往往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央.课文?林海?讲了大兴安岭的景物特点和作者的联想,表达了作者对大兴安岭的喜爱之情.借景抒情,景中寓情,是我们阅读写景文章应把握的重点.教学重•举点1、明确文章写作顺序和层次2、准确把握作者通过景物表达的思想情感特色讲解开春在我们洞庭水乡,刽当春天刚刚伸出它的触须时, 乡亲们就说:“开春了. 刊〞春天到了为什么要说“开春〞呢?我问乡亲们,乡亲们摇摇头,露出纯洁的笑来……这次回家探亲,诵三月刚刚被农民从农历上揭开. 一日,防我倚门而望,池塘边的一排柳树一丝一缕地牵住了我的视线.乍一看,那柳枝有点像老妇人散乱的发丝,凝视片刻,就觉有一团浅浅的绿在那里飘逸着.眨一下眼, 出再看,那雾又好似深了一层,真有点湘绣中双面绣的那种艺术效果,几半透明半朦胧的.我便急急忙忙地看天,看水,看原野.整个冬天,天空被沉沉的云紧锁着,现在三月一到,铅云四下里撤走,天洁净透明,蓝莹莹的,开阔了许多. 池塘和小河里的水,起先好呆板的,没有一点表情,有那么一天,一袭风从谁的袖筒里拂出来, 水面上便起了丝绸般的皱褶, 冻渐渐地生动了. 一些麻鸭用它们尖尖的嘴,也探测出了水的温度,刁欣喜地议论道:“嘎嘎嘎!佳佳佳!〞天空、水面、草木……被囚禁了一冬天之后, 这不都已一一像花朵一样舒展开了吗?可是,如果用词语来描绘,这只能说是“春来了〞.乡亲们为什么要说“开春〞呢?我朝四野深处走去, 洞庭平原坦荡无垠, 在天空下敞开宽阔的胸怀.乡亲们执了锹、锄这些祖传的农具,出又来到了阔别一冬的田野,疏密有致地点缀着,成为一种风景.根据传统的习惯,乡亲们在田里横一下竖一下地开挖一些小沟. 泥土还有些板结,但挖进去之后,土地深处似乎隐隐透出温馨的气息来. 如果仔细聆听,还听得到“吱吱〞的声音, 似乎是泥土感受到了一种召唤,在悄悄地松软.乡亲们说,这是农事的第一页. 小沟开挖成后,是用来盛装春水的,暖暖的春水滋养土地哩.等泥土完全泡熟了,那时候,犁田,耙田,播种,热热闹闹的春天就正式到来了.啊,这不就是在“开春〞么?开,就是一种劳动,一种创造.春天,以及春天般美好的生活,就是这样开创出来的呀!如果说,“春开了〞是纯粹的自然现象,那么,“开春〞就完完全全地融进了人类的活动!我为这一顿悟冲动得热血沸腾. 我的朴实的乡亲虽不懂什么修辞, 但把“开〞与“春〞这两个普通的汉字组合在一起,便使它们具有了神奇的表达效果,凉生动而形象.啊,开春!1、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文章表达了作者热爱春天,更热爱为开创春天而辛勤劳动的人们的思想感情.解析:无论是哪类写景的文章,都不是单纯的为写景而写景, 而是借助对景物的描写,通过比喻、夸张、拟人等方法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或对大自然的赞美,或对生活的热爱,或对祖国秀丽山川的赞叹. 本文主要是通过对“开春〞景色和人民劳动生活的描述, 字里行间透漏着对春天的热爱和对劳动人民的赞美.巫峡赏雾巫山多雾.因而有人叫它巫峡.巫峡的雾,像巫峡一样俊秀迷人.巫峡赏雾,如同欣赏一幅幅绘画珍品,人不知不觉便进入了那种如梦如幻的境界.山帽子雾,大而圆.处在同一水平线上的山峰,都美美地戴上了一顶. 巫峡由此更添几分秀色.太阳出来了,山帽子雾银光闪闪,璀璨夺目.这时,不由得让人想到?昭君出塞? 那幅画.头戴绒帽、身穿绒衣的王昭君,骑着马一步步朝草原深处走去.半山雾,又叫遮山雾.犹如一道幕从空中垂下来,将山峰拦腰隔断.一座座农家小院,一片片田园果林,便严严实隔在了这道天幕后面. 就那小路倔强得很,硬左拐右拐从雾中一头伸了出来.一时让人想起恶劣贺敬之先生写的那首诗:“半山的云彩,半山的雾.深山力量的人家,云雾里的路……〞此情此景,这是活画出了.一阵铃铛声传来,雾中走出一头头黄牛.那是地道的巴山牛.盘着绳子叉角上, 似乎还粘着许多雾絮.走在后面的放牛人连声吆喝,却只闻其声,不见其人.轻纱雾,丝丝缕缕,看上去如同落地纱帘.如此珍品,非织女那一双巧手不能完成.微风轻拂,轻纱雾慢慢走动起来;于是,雾中的山峰也跟着走动,农舍也跟着走动,牛群羊群也跟着走动;神女峰上的“神女〞也苏醒了,拖着长裙,一步一步……好心的“神女〞哟, 你是不是又要去盗父王的宝剑斩杀搅乱峡江水道的恶龙?跑马雾,气势好生得了!初夏雨后放晴, 峡谷中涨满了雾.那雾看上去如同关在圈栏中的马群,你挤我,我挤你,显得急躁不安.这时,从峡口子吹来一阵风,急躁不安的马群便借助风力,冲破圈栏,撒蹄在巫峡中狂奔起来;窄窄的峡谷, 哪经得起如此之多的马驰骋?一时间马群拥挤不堪.有的挤得仰起头, 有的挤得翘起尾,有是挤得竖起鬃毛,有的挤得腾起四蹄.吼叫的风中,那嘶鸣声、马蹄声、碰上石壁的撞击声,声震峡谷.听来让人心潮澎 湃,热血沸腾.身上禁不住沁出粒粒汗珠来.好厉害的跑马雾!巫峡的雾,迷人的雾.每次赏雾前我一再提醒自己: 千万不要被那雾所迷惑. 千万千万. 却每次都不争气,一赏便痴迷在雾中. 1、短文采用的抒情方式是〔 〕A 、写景抒情B 、叙事抒情答案:A解析:写景抒情是通过写景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叙事抒情是借事情来抒发自己的情感.本文很明显只写了巫峡的雾,是借景抒情. 2、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答案:表达了作者对巫峡雾的赞美之情,从而寄托了对祖国美丽山河的赞美之情.解析:本文都是在描写的巫峡的雾,而且用了各种修辞手法将巫峡雾的美丽描绘的淋漓尽致. 写景是为了抒情,对巫峡的雾赞美之情溢于言表.春天的阳光特别的温暖,天地间的万物都苏醒过来了.天刚亮,树林里就传出了鸟儿 春来了,青青的小草长得也很特别.在阳光下,草儿快乐地挺直了腰〔杆秆〕 .分布在广州市区的绿地上,像一块块柔软的地毡, 郊外绿油油的一大片,一眼望不到边.小区的墙角下也长出了小草, 新生的绿草笑目般地站立在地上.像是在和低着头的薄公英说着绵绵的情话.春来了,树木长得更加茂盛了,枝头上也吐出了细姨的叶子. 连一片黄叶都看不见了, 风雨吹洗过的莽莽林海翠浪翻卷,千枝万叶洁净无尘.春来了,火车站里人山人海.他们提着旅行袋、背着行装、 〔川 穿〕流不息,原来是南来北往的打工族,他们一个个精神饱满, 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学生们都背着书包上学去了,他们穿上了色彩鲜艳的校服,一个个兴高采烈走进鲜花盛开的校园.春来了,面对着这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我〔豪 毫〕情满怀.情不自禁地挥笔疾书“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1、请给短文加个恰当的题目. 2、我会划去文段中不正确的字. 3、照样子,写词语.人山人海 ______________ 绿油油 ________________当堂检测的欢叫声.黄昏,青蛙都从冬眠中走了出来, 来了.春来了,花园里的花开得更加〔娇 焰一般地怒放了. 小区里弯弯曲曲的小路旁, 出头来,有白的、有红的、有黄的、还有紫的・在田野里叫个不停. 昆虫们都纷纷地行动起矫〕艳.山上山下的桃花,千树万枝就像火 也开出了野花,小野菊也一丛丛由草堆里攒 它们都在竞相开放,争妍斗艳.4、根据短文内容在括号里填上适宜的词. 〔 〕的地毡 〔 〕的校园 〔 〕的校服〔 〕的打工族 〔 〕的叶子 〔〕的树木〔〕的小草〔〕的火车站5、在短文中,作者主要描写了 等景 物.6、写出文中的一句格言: 我喜欢的另一句格言是:7、短文中第三段话运用了 和 修辞手法,描写了春来时的小草8、同学们你知道春来了,给天地间带来了一派什么的景象?用文中的一个词语表述.答案:我爱水,所以我爱大海,爱长江,也爱小溪流.但是我最爱的还是湖. 静静的湖,像是一块无暇的翡翠,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美丽的光泽.我喜欢单独一个人坐在湖畔,看着平静的湖面梦想.我想,湖中一定有一个明亮的水 晶宫,那是鱼儿的家园,不然它们为什么会整天那么欢快?水晶宫里一定有一块巨大、 发光的翡翠,不然湖水为什么会绿得这样美?我凝视湖面, 偶尔投一枚石子,让它激起一道道波纹,或是放一只纸船,让它随着湖波飘荡.静静的湖是可爱的,但雨中的湖更动人.细丝般的春雨飘下来,不停地织啊织,织出 湖一一这块绿色的“锦〞.“锦〞上无穷无尽的圆环,像美丽的姑娘绣出的朵朵鲜花.雷雨到来时的湖真热闹.你看,天空中一道亮光,那是开幕的礼花上了天.你听,“轰 隆〞,礼炮响了,大会就要开始了.等大雨落下,联欢会马上开始.你看到湖面上朵朵竞相 开放的雨花了吗?那是正在翩翩起舞的金鱼姑娘头上的玉花.你想知道节目是否精彩吗?那“哗哗〞的雷鸣般的“掌声〞会把一切都告诉你……湖是美的 (1)“畔〞字用音序查字法查字母 ,它在短文的意思是〔①田地的界限②边〕.“翡〞 字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 部;再查 画.〔2〕作者从 和 两个方面生动具体地描写了雨中的湖, 写出来湖的 特点 〔3〕文中的过渡句是 .1、 春来了〔意思答对便可〕2、不正确的字:矫3、假设隐假设现 十全十白花花 金灿灿 4、柔软鲜花盛开南来北往或精神饱满 穿 毫 无缘无故 黑乎乎 色彩鲜艳细姨 茂盛 青青 人山人海 5、花园 小草 树木6、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火车站略〔意思答对便可〕7、拟人8、生机勃勃比喻前呼的句子是,后应的句子是.(4)文中的“礼花〞指的是, “礼炮〞指的是“雨花〞指的是, “掌声〞指的是.(5)根据短文的中央给短文命个题目? ?6.本文的抒情线索十分清楚,请找出能说明抒情线索的句子写在下面(一共四句)7.就文章第三段在语言上的特点作简要评点(要有理有据;至少能谈出两个特点)答案:(1)P,②羽8 .(2)细雨中的湖和雷雨中的湖两个方面生动描写了雨中的湖,写出湖美丽温柔的特点(3)静静的湖是可爱的, 但雨中的湖更动人. 静静的湖,像是一块无暇的翡翠,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美丽的光泽. 湖是美的……(4)礼花指的是闪电,礼炮指的是雷声,雨花指的是雨滴到湖中的波纹,掌声指的是雨声.(5)我爱湖6、①我爱水.②我更爱美丽温柔的湖.③静静的湖是可爱的,但雨中的湖更是动人.④湖是美的……7、①修辞手法的运用. 静静的湖,像一块无暇的翡翠, 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美丽的光泽——比喻②叠词的运用,读来琅琅上. 静静的湖、轰轰、朵朵、哗哗等.当堂总结家庭作业梅雨潭梅雨潭是一个瀑布潭.仙瀑有三个瀑布,梅雨瀑最低.走到山边,便听见哗哗的声音抬起头,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儿里的, 一带白而发亮的水便呈现于眼前了. 我们先到梅雨亭. 梅雨亭正对着那条瀑布;坐在亭边,不必仰头,便可见它的全体了.亭下深深的便是梅雨潭.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 上下都空空儿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三面都是山,像半个环儿拥着;人如在井底了.这是一个秋季的薄阴的天气.微微的云在我们顶上流着;岩面与草丛都从润湿中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而瀑布也似乎分外的响了.那瀑布从上面冲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的几结;不复是一幅整洁而平滑的布.岩上有许多棱角;流经过时,作急剧的撞击,便飞花碎玉般乱溅着了.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 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据说, 这说是梅雨潭之所以得名了.但我觉得像杨花,格外确切些.轻风起来时,点点随风飘散,那更是杨花了. ---这时偶然有几点送入我们温暖的怀里,便倏的钻了进去,再也寻它不着.1、朱自清先生在写梅雨潭使用了许多比喻句,请你用“—一画出你最喜欢的两句.2、这个瀑布潭为什么叫梅雨潭〞呢?3、这段文字总,许多动词用得很有讲究,比方:踞〞字表达出梅雨亭的 ,而浮〞字有突出了亭的 ,像这样用的生动传神的动词还有 ,表现出:答案:1、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儿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这就是梅雨潭的由来2、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这就是梅雨潭的由来3、踞〞字表现出梅雨亭的雄伟, 而浮〞字又突出了亭的轻盈, 像这样用得生动传神的动词还有镶〞,表现出了梅雨亭的优美.我们携着手走进林子,溪水漾着笑涡,似乎欢送我们的双影. 这道溪流,本来温柔得像少女般可爱,但不知何时流入深林,她的身体便被囚禁在重叠的浓翠中间.早晨时她不能更向玫瑰色的朝阳微笑, 夜深时不能和娟娟的月儿谈心,她的明澈莹晶的眼波,渐渐变成忧郁的深蓝色, 时时凄咽着忧伤的调子, 她是如何的沉闷呵!在夏天的时候.几番秋雨之后,溪水涨了几篙;早凋的梧楸,飞尽了翠叶;黄金色的晓霞,从杈树树隙里,深入溪中;泼靛的波面,便泛出彩虹似的光.现在,水恢复从前活泼和快乐了,一面疾忙的向前走着,一面还要和沿途遇见的落叶、枯枝……淘气.一张小小的红叶儿, 听了狡3会的西风劝告,私下离开母校出来游玩,走到半路上, 风偷偷儿溜走了,他便一交跌在溪水里.水是怎样的开心呵,她将那可怜的失路的小红叶儿, 推推挤挤的推到一个漩涡里,使他滴滴溜溜的打圆转儿;那叶向前不得,向后不能,急得几乎哭出来;水笑嘻嘻的将手一松, 他才一溜烟的逃走了.水是这样欢喜捉弄人的, 但流到坝塘边,她自己的魔难也来了. 你记得么?坝下边不是有许多大石头,阻住水的去路?水初流到石边时, 还是不经意的涎着脸撒娇撒痴的要求石头放行,但石头却像没有耳朵似的,板着冷静的面孔,一点儿不理.于是水开始娇嗔起来了, 拼命向石头冲突过去;冲突剧烈时,浅碧的衣裳袒开了,露出雪白的胸臂,肺叶收放,呼吸极其急促,发出怒吼的声音来,缕缕银丝头发,四散飞起.嘛嘛啪啪,温柔的巴掌,尽打在石头皱纹深陷的颊边,——她真的怒了,不是儿戏.谁说石头是始终顽固的呢?巴掌来得狠了, 也不得不低头躲避.于是水安然渡过难关了.她虽然得胜了,然而弄得异常疲倦,曳了浅碧的衣裳去时,我们还听见她断续的喘息声. 我们到树林中来,总要到这坝塘边参观水石的争执,一坐总是一两个钟头.1.这是一首优美的散文诗,作者赋予溪水以少女般的性格.请你说说文章先写溪水再写溪水;最后写溪水.〔3分〕2.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作者笔下的溪水具有怎样的个性特征?〔4分〕3.从全文看,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4.请从文中摘抄你最喜欢的一个句子,并作简要的赏析.〔4分〕答案:1.被囚禁;挣脱囚禁;抗争.2.当她被囚禁在重叠的浓翠中时,她不能与朝阳微笑,与月儿谈心,眼波变成深蓝色, 显得那样忧郁;当她挣脱囚禁之后, 一面疾忙的向前走着,一面还要和沿途遇见的落叶、枯枝淘气,显得那样的淘气和开心;当她遇到石头的阻拦时,她“发出怒吼的声音,缕缕银丝头发四散飞起〞,显得那样果敢和坚强.3.拟人;把溪水人格化,赋予了溪水少女的情致、气质和性格.形象生动,增添了文章的诗意和美感.4.略.赏析要从词语、句式或修辞等角度入手.课程参谋签字:教学主管签字:。
小升初写作专项指导课之写景篇(课件)-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小升初写作专项指导课之写景篇(课件)-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f566c574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cf.png)
理解写景的结构
总-分-总 分-总 总-分
四、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1、为什么班上的同学不喜欢“我”邻座的同学? 答:因为他饭里每天都有头发,同学们觉得好肮 脏,所以大家对这同学的印象,也开始大打折扣。
2、为什么作者后来“感觉到一阵鼻酸,一句话都 说不出来”? 答:因为他觉得同学的便当是眼睛看不到的母亲, 小心翼翼帮他装的,蕴含了母亲满满的爱心,甚 至连掺杂在里面的头发,也一样是母亲的爱。这 一发现使他非常感动,同时愧疚以前对这位同学 的偏见。 3、看了贫困山区的孩子的生活照片,你心里有怎 么样的感受呢?你想对山区的孩子说些什么?
The End
我看见过马尾似____,山峰似的_____,更常看见飘在 天空中的_____,却从没有看见过这像滔滔流水似的人间银河-黄山云海。
黄山的云可真白啊,白得就像一匹白纱缎,又犹如刚下的 白雪,那么洁净,那么润泽,别有一番神采;黄山的云真静啊, 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飘动,看上去会使你陶醉;黄山的云真 长啊,长得无法用眼睛望到边际,只让你感觉到它是那样浩瀚, 像一张大幕把天地都罩起来了。伏在岩石上侧耳倾听,耳朵里 仿佛有一种不可捉摸的声音,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 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草原上驰骋,像山 泉在流动,像大海在澎湃;黄山的云真妙啊,妙在它缥缈,妙 在它恍惚,妙在它给人留以想象的余地,引起美感。这真是 “绵绵长飘三万尺,疑是银河降人间”。难怪从黄山回来的人 都说:“黄山云海是个奇观,的确是名不虚传啊! 这样的 云环锁着这样的山,这样的山衬托着这样的云,再加上空中五 彩缤纷的云霞,山顶郁郁葱葱的松林,山间红得像火的枫树, 山下淙淙作响的清泉,让你感觉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 真是“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云海舞山间。奇山异树云中裹, 天下美景归黄山”。
小升初语文第26天写景类文章的阅读课件小升初语文第26天写景类文章的阅读课件
![小升初语文第26天写景类文章的阅读课件小升初语文第26天写景类文章的阅读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febe4f755270722182ef7ca.png)
小升初语文第26天写景类文章的阅读课件小升初语文第26天写景 类文章的阅读课件
1.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歌溪
这是一条爱唱歌的溪流,村里的人们叫它“歌溪”。 歌溪的水多么清,多么凉啊!它从很远的山涧里流出来,它的两岸,是 浓密的树林。
有一段,它的水是银亮的,闪着光,从长满苔藓的山崖上跳下来,溅起 一串串亮晶晶的水花。它在那里积了很深的水潭。歌溪的这一段像一个调 皮的、不懂事的孩子,它的歌声有点粗野。
顺着一条光滑的石板,潭里的水急速地向下流淌。石板上披覆着长长的一段像一个活泼的孩子 ,它的歌充满了欢乐。
慢慢地,歌溪变得文静起来。它静静地流着,流着。啊!它的水变得绿 莹莹了,是那掩映着歌溪的团团绿树化的吧?歌溪的歌声变得非常美妙。 那一路的绿树林里,有无数的鸟儿在合唱。金翅鸟、杜鹃鸟、画眉鸟,这 些有名的鸟中歌手,自然是活跃的。无数的鸟的叫声在鸣啭,这里“咕咕 ”,那里“喳喳”,一片喜歌!就是嗓音很粗的大山雀、白头翁,也少不 了要表演一番低音独唱,把“咕嘟噜,咕嘟噜”的叫声拖得老长老长的。 大山雀、布谷鸟的歌声,有时会盖过许多鸟儿的合唱。不过,谁也不会说 它们骄傲。
更快乐的日子,是在夏天。歌溪这时涨水了,可还是那么的清!它打着 旋,在水面上泛起一圈一圈浮雕一般的花纹。脱下衣服,大声笑着,叫着 ,我们跳进水里去了,水花溅得老高!本来就活蹦乱跳的歌溪,响起一片 打水声、笑声、喷鼻子声以及故意地乱喊乱叫声,整个歌溪越发欢腾了。
我们比赛着游到对面,爬到一片被太阳晒得发烫的大石板上,平躺着, 翻扑着身子,让太阳猛晒!晒够了,或一个跟着一个,或争先恐后地直往 水里跳。“扑通,扑通”,歌溪里立即出现许多黑黑的小脑袋。我们一任 自己高兴,在水里翻筋斗,侧身游,仰面游,吼声叫,欢声笑,虽然被水 呛得咳嗽,却还在撒欢地打水仗,水花在阳光下闪耀!
六年级下册小升初语文专题之写景类文章阅读及答案-人教部编版语文
![六年级下册小升初语文专题之写景类文章阅读及答案-人教部编版语文](https://img.taocdn.com/s3/m/1f204c6fde80d4d8d15a4fdb.png)
2019-2020学年度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语文专题之写景类文章阅读一、现代文阅读白天,塘面几乎是一片绿,在阳光下泛着绿光,在微风中漾着绿浪。
又点缀着许多粉红的荷苞和荷花,娇嫩而洁净的荷花颤动着,像披着青纱跳舞的少女。
1.填一填。
①这段话写了__________的美丽景色。
②作者不仅写出了塘水的绿,还写出了荷花的粉红,这是抓住__________特点进行描写的。
③“泛着”“漾着”“颤动”这几个词语,让我们感受到荷塘不仅是有夜晚静态的美,更具有白天__________态的美。
2.用“_______”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并仿照它写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内阅读。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3.这段话是按照(_____)顺序来写的,从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个词语可以看出来。
4.这段话从()两方面描写了大潮来时的壮观场面,使人如见其景,如闻其声。
A. 声音和颜色B. 形态和颜色C. 形状和声音5.请用“”画出描写大潮样子的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文中“水墙”指的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暴雨刚才还是烈日炎炎,碧空万里,一转眼便狂风大作,把路边的树刮得东倒西歪。
天色突然暗下来,半空中一大块一大块灰黑色的云差一点擦着高楼的楼顶,不一会儿,就连成一片,像一块巨大的黑布遮住了天空,一点一点压下来。
一阵震耳欲聋的雷声响过,大雨像一片巨大的瀑布铺天盖地地卷了过来。
7.成语填空。
( )( )炎炎()空万()东()西()()耳欲()8.照样子,改写句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5讲写景抒情类文本阅读写景类文章写景,也就是描绘景物,通过作者有条理的描写,让我们看到一幅优美的风景画,阅读此类文章要注意四点:1、了解写景文章的类别;2、明确写景的描写顺序;3、理解写景文章的层次;4、体会写景文章的思想感情。
一、写景的文章一般有如下三类:一类是游记,写的是在游览过程中所见的景物,如课文《记金华的双龙洞》;一类是描写生活中见到的自然景象,如课文《火烧云》,《第一场雪》;一类是写人们生活处所周围的景,如课文《梅雨潭》、《鸟的天堂》。
我们如果了解了写景文章的类别,阅读中就可以根据不同的特点,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
二、明确写景的描写顺序写景必须按照一定的观察顺序来写,因此明了作者的描写顺序对理解全文内容有相当大的帮助。
写景文章一般有这样几种顺序:按空间顺序写。
如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从远到近或从近到远,从四周到中间或从中间到四周等按观察的先后顺序写。
这类文章一般是以参观游览的行进顺序落笔写景,条理清楚按时间推移的顺序写。
随着时间的变化,描写的景物也发生了变化。
按景物的不同类别来写。
如《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三自然段,就分别写了小兴安岭夏天里树木、雾、阳光、草地等景物,层次分明。
三、理解写景文章的层次写景文章在结构上一般有这样两种:一是总分结构。
这种结构的表现形式或先总后分,或先分后总,或者先总后分再总。
课文《桂林山水》就是先总的赞美桂林山水,再用两个自然段分写桂林的山和水,最后总起来说桂林山水美如画。
二是移位换景的结构,就是按照观察点的转移来写。
观察点的移动必然引起景物的相应变化,或者是随着游览顺序安排层次,这时,文中一般都有明显的“提示语”,告诉你作者走动了,笔下的景变了;或者是观察点移动,把景物的不同方面并列铺开来写,如课文《林海》的五段就分别写了“岭”“林”“花”“联想木材”“联想兴国安邦”。
四、体会写景文的思想感情无论是哪类写景的文章,都不是单纯的为写景而写景,而是借助对景物的描写,通过比喻、夸张、拟人等方法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或对大自然的赞美,或对生活的热爱,或对祖国秀丽山川的赞叹,感染读者,文章字里行间所流露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往往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
课文《林海》讲了大兴安岭的景物特点和作者的联想,表达了作者对大兴安岭的喜爱之情。
借景抒情,景中寓情,是我们阅读写景文章应把握的重点。
1、明确文章写作顺序和层次2、准确把握作者通过景物表达的思想情感开春在我们洞庭水乡,刢当春天刚刚伸出它的触须时,乡亲们就说:“开春了。
刋”春天到了为什么要说“开春”呢?我问乡亲们,乡亲们摇摇头,露出纯洁的笑来……这次回家探亲,凴三月刚刚被农民从农历上揭开。
一日,刕我倚门而望,池塘边的一排柳树一丝一缕地牵住了我的视线。
乍一看,那柳枝有点像老妇人散乱的发丝,凝视片刻,就觉有一团浅浅的绿在那里飘逸着。
眨一下眼,出再看,那雾又好像深了一层,真有点湘绣中双面绣的那种艺术效果,几半透明半朦胧的。
我便急急忙忙地看天,看水,看原野。
整个冬天,天空被沉沉的云紧锁着,现在三月一到,铅云四下里撤走,天洁净透明,蓝莹莹的,开阔了许多。
池塘和小河里的水,起先好呆板的,没有一点表情,有那么一天,一袭风从谁的袖筒里拂出来,水面上便起了丝绸般的皱褶,冻渐渐地生动了。
一些麻鸭用它们尖尖的嘴,也探测出了水的温度,刁欣喜地议论道:“嘎嘎嘎!佳佳佳!”天空、水面、草木……被囚禁了一冬天之后,这不都已一一像花朵一样舒展开了吗?可是,如果用词语来描绘,这只能说是“春来了”。
乡亲们为什么要说“开春”呢?我朝四野深处走去,洞庭平原坦荡无垠,在天空下敞开宽阔的胸怀。
乡亲们执了锹、锄这些祖传的农具,出又来到了阔别一冬的田野,疏密有致地点缀着,成为一种风景。
按照传统的习惯,乡亲们在田里横一下竖一下地开挖一些小沟。
泥土还有些板结,但挖进去之后,土地深处似乎隐隐透出温馨的气息来。
如果仔细聆听,还听得到“吱吱”的声音,似乎是泥土感受到了一种召唤,在悄悄地松软。
乡亲们说,这是农事的第一页。
小沟开挖成后,是用来盛装春水的,暖暖的春水滋养土地哩。
等泥土完全泡熟了,那时候,犁田,耙田,播种,热热闹闹的春天就正式到来了。
啊,这不就是在“开春”么?开,就是一种劳动,一种创造。
春天,以及春天般美好的生活,就是这样开创出来的呀!如果说,“春开了”是纯粹的自然现象,那么,“开春”就完完全全地融进了人类的活动!我为这一顿悟激动得热血沸腾。
我的朴实的乡亲虽不懂什么修辞,但把“开”与“春”这两个普通的汉字组合在一起,便使它们具有了神奇的表达效果,凉生动而形象。
啊,开春!1、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文章表达了作者热爱春天,更热爱为开创春天而辛勤劳动的人们的思想感情。
解析:无论是哪类写景的文章,都不是单纯的为写景而写景,而是借助对景物的描写,通过比喻、夸张、拟人等方法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或对大自然的赞美,或对生活的热爱,或对祖国秀丽山川的赞叹。
本文主要是通过对“开春”景色和人民劳动生活的描述,字里行间透漏着对春天的热爱和对劳动人民的赞美。
巫峡赏雾巫山多雾。
因而有人叫它巫峡。
巫峡的雾,像巫峡一样俊秀迷人。
巫峡赏雾,如同欣赏一幅幅绘画珍品,人不知不觉便进入了那种如梦如幻的境界。
山帽子雾,大而圆。
处在同一水平线上的山峰,都美美地戴上了一顶。
巫峡由此更添几分秀色。
太阳出来了,山帽子雾银光闪闪,璀璨夺目。
这时,不由得让人想到《昭君出塞》那幅画。
头戴绒帽、身穿绒衣的王昭君,骑着马一步步朝草原深处走去。
半山雾,又叫遮山雾。
犹如一道幕从空中垂下来,将山峰拦腰隔断。
一座座农家小院,一片片田园果林,便严严实隔在了这道天幕后面。
就那小路倔强得很,硬左拐右拐从雾中一头伸了出来。
一时让人想起恶劣贺敬之先生写的那首诗:“半山的云彩,半山的雾。
深山力量的人家,云雾里的路……”此情此景,这是活画出了。
一阵铃铛声传来,雾中走出一头头黄牛。
那是地道的巴山牛。
盘着绳子叉角上,似乎还粘着许多雾絮。
走在后面的放牛人连声吆喝,却只闻其声,不见其人。
轻纱雾,丝丝缕缕,看上去如同落地纱帘。
如此珍品,非织女那一双巧手不能完成。
微风轻拂,轻纱雾慢慢走动起来;于是,雾中的山峰也跟着走动,农舍也跟着走动,牛群羊群也跟着走动;神女峰上的“神女”也苏醒了,拖着长裙,一步一步……好心的“神女”哟,你是不是又要去盗父王的宝剑斩杀搅乱峡江水道的恶龙?跑马雾,气势好生得了!初夏雨后放晴,峡谷中涨满了雾。
那雾看上去如同关在圈栏中的马群,你挤我,我挤你,显得浮躁不安。
这时,从峡口子吹来一阵风,浮躁不安的马群便借助风力,冲破圈栏,撒蹄在巫峡中狂奔起来;窄窄的峡谷,哪经得起如此之多的马驰骋?一时间马群拥挤不堪。
有的挤得仰起头,有的挤得翘起尾,有是挤得竖起鬃毛,有的挤得腾起四蹄。
呼啸的风中,那嘶鸣声、马蹄声、碰上石壁的撞击声,声震峡谷。
听来让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身上禁不住沁出粒粒汗珠来。
好厉害的跑马雾!巫峡的雾,迷人的雾。
每次赏雾前我一再提醒自己:千万不要被那雾所迷惑。
千万千万。
却每次都不争气,一赏便痴迷在雾中。
1、短文采用的抒情方式是()A、写景抒情B、叙事抒情答案:A解析:写景抒情是通过写景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叙事抒情是借事情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本文很明显只写了巫峡的雾,是借景抒情。
2、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答案:表达了作者对巫峡雾的赞美之情,从而寄托了对祖国美丽山河的赞美之情。
解析:本文都是在描写的巫峡的雾,而且用了各种修辞手法将巫峡雾的美丽描绘的淋漓尽致。
写景是为了抒情,对巫峡的雾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春天的阳光特别的温暖,天地间的万物都苏醒过来了。
天刚亮,树林里就传出了鸟儿的欢叫声。
傍晚,青蛙都从冬眠中走了出来,在田野里叫个不停。
昆虫们都纷纷地行动起来了。
春来了,花园里的花开得更加(娇矫)艳。
山上山下的桃花,千树万枝就像火焰一般地怒放了。
小区里弯弯曲曲的小路旁,也开出了野花,小野菊也一丛丛由草堆里攒出头来,有白的、有红的、有黄的、还有紫的……它们都在竞相开放,争妍斗艳。
春来了,青青的小草长得也很特别。
在阳光下,草儿快乐地挺直了腰(杆秆)。
分布在广州市区的绿地上,像一块块柔软的地毡,郊外绿油油的一大片,一眼望不到边。
小区的墙角下也长出了小草,新生的绿草笑目般地站立在地上。
像是在和低着头的薄公英说着绵绵的情话。
春来了,树木长得更加茂盛了,枝头上也吐出了细姨的叶子。
连一片黄叶都看不见了,风雨吹洗过的莽莽林海翠浪翻卷,千枝万叶洁净无尘。
春来了,火车站里人山人海。
他们提着旅行袋、背着行装、(川穿)流不息,原来是南来北往的打工族,他们一个个精神饱满,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学生们都背着书包上学去了,他们穿上了色彩鲜艳的校服,一个个兴高采烈走进鲜花盛开的校园。
春来了,面对着这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我(豪毫)情满怀。
情不自禁地挥笔疾书“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1、请给短文加个恰当的题目。
2、我会划去文段中不正确的字。
3、照样子,写词语。
人山人海绿油油4、按照短文内容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的地毡()的校园()的校服()的打工族()的叶子()的树木()的小草()的火车站5、在短文中,作者主要描写了等景物。
6、写出文中的一句格言:我喜欢的另一句格言是:7、短文中第三段话运用了_____ 和______ 修辞手法,描写了春来时的小草。
8、同学们你知道春来了,给天地间带来了一派什么的景象?用文中的一个词语表述。
答案:1、春来了(意思答对便可)2、不正确的字:矫秆穿毫3、若隐若现十全十美无缘无故白花花金灿灿黑乎乎4、柔软鲜花盛开色彩鲜艳南来北往或精神饱满细姨茂盛青青人山人海5、花园小草树木火车站6、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略(意思答对便可)7、拟人比喻8、生机勃勃我爱水,所以我爱大海,爱长江,也爱小溪流。
但是我最爱的还是湖。
静静的湖,像是一块无暇的翡翠,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美丽的光泽。
我喜欢独自一个人坐在湖畔,看着平静的湖面幻想。
我想,湖中一定有一个明亮的水晶宫,那是鱼儿的家园,不然它们为什么会整天那么欢快?水晶宫里一定有一块巨大、发光的翡翠,不然湖水为什么会绿得这样美?我凝视湖面,偶尔投一枚石子,让它激起一道道波纹,或是放一只纸船,让它随着湖波飘荡。
静静的湖是可爱的,但雨中的湖更动人。
细丝般的春雨飘下来,不停地织啊织,织出湖——这块绿色的“锦”。
“锦”上无穷无尽的圆环,像美丽的姑娘绣出的朵朵鲜花。
雷雨到来时的湖真热闹。
你看,天空中一道亮光,那是开幕的礼花上了天。
你听,“轰隆”,礼炮响了,大会就要开始了。
等大雨落下,联欢会立刻开始。
你看到湖面上朵朵竞相开放的雨花了吗?那是正在翩翩起舞的金鱼姑娘头上的玉花。
你想知道节目是否精彩吗?那“哗哗”的雷鸣般的“掌声”会把一切都告诉你……湖是美的……(1)“畔”字用音序查字法查字母_____,它在短文的意思是____(①田地的界限②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