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四性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四性研究
系别:中药学
专业(方向)及班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中药四性研究
【摘要】中药四性理论是传统中医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中药作用性质和功效的概括。
在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背景下,中药四性理论的研究日益受到传统中医学者和科研工作者的重视,通过对历代医籍中的中药四性理论进行梳理和分析中药四性的药理及配伍研究,明确了中药四性理论的源流;揭示了中药四性理论的科学内涵;为提高中医药的临床疗效和中药新药的创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中药四性;寒热温凉;配伍
目录
1. 引言 (1)
2.中药四性源流的研究 (1)
2.1 中药四性理论的初步建立 (1)
2.2 中药四性理论的平稳发展 (2)
2.3 中药四性理论全面发展 (2)
2.4 中药四性理论的完善确立 (3)
3. 中药四性的药理研究 (4)
3.1 寒凉药物与抗菌、抗真菌、抗肿瘤作用的研究 (4)
3.2 寒凉药物与催眠作用研究 (5)
3.3 温热药物与镇痛作用研究 (5)
3.4 温热药物与平喘、祛痰作用的研究 (6)
4. 中药四性的配伍研究 (7)
4.1 温热相配,祛寒力强 (7)
4.2 寒凉相配物,清热力胜 (7)
4.3 寒热并举,互制为用 (8)
4.4 平性之配,应用灵活 (8)
5.讨论 (8)
5.1 中药四性理论的完善。
(8)
5.2 中药四性对于临床和基础研究的作用 (9)
5.3 中药四性对临床处方药的促进作用 (9)
5.4 中药四性用药机理 (9)
参考文献: (10)
致谢 (11)
中药四性研究
1.引言
中药四性就是指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它是传统中医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中药作用性质和功效的概括。
在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著作《神农本草经》中就提出了药物有寒、热、温、凉四性,在《本草衍义》中有“寒热温凉则是药之性”的说法,将“四性”定义为指寒、热、温、凉4种药性[1]。
四性又称四气,是指药物有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它反映了药物对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的作用倾向。
中药治疗疾病归根结地在于“以偏纠偏”[2],即用药物气味之性来纠正脏腑阴阳气血之偏,为临床基础研究提供有了依据。
四性的研究日益受到科研工作者的重视,通过对四性从源流的研究、中药四性药理研究、及中药四性配伍研究,加深对中药四性的认识,更好服务于临床和基础研究。
2.中药四性源流的研究
2.1 中药四性理论的初步建立
《黄帝内经》为中药四性理论的提出奠定了基础,《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寒者热之,熱者寒之,”这是四性理论对临床用药起到的指导作用,其中的寒与热是对病性与药性而言。
《神农本草经》正式提出四气之说,“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及有毒无毒。
”四气被应用于收载的药物之中,但对应性不足。
《神农本草经》虽然提“寒热温凉四气”,但是在其所收载药物首列性味,内容上有四气,在文字表达中没有提到凉,而是有平,它是寒热偏向不明显,药性平和,作用较缓的一类药。
尽管《神农本草经》对四性理论的论述仍然是提纲式的,但是站在中药四性理论形成发展的历史角度来看,其与《黄帝内经》一起已形成了较完善的理论体系。
《神农本草经》认为中药四性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受相应历史时期哲学,社会科学思想的影响,在认知上很大程度才用“援物比类”方法,将寒热温凉四季
气候的变化与药性相结合,形成四气学说。
并且受“一分为二”的先秦哲学思想影响,以阴阳为纲,将四性分为寒热、温凉两大类,以八纲辨证之寒热相对应。
这种药物四性认知思想,在中医学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均占主导地位,并沿用这种药物四性认知思想,在中医学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均占主导地位,并沿习使用至今。
中药四气学说在一系列理论构建和应用实践的基础上,已经初步形成,并用于指导实践。
因此,这一时期是中药四性理论的形成时期,为其后中药四性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2 中药四性理论的平稳发展
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众医家亦十分重视对中药四性理论的研究,虽然从理论层面未见重大创新性发明,但是在中药四性理论的深化性继承整理研究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中明确指出药物甘苦之味可略,唯冷热须明,较早强调了掌握寒热属性的重要性。
《名医别录》对于《神农本草经》而言,新增了大寒、大温、大热三类四性属性描述,并对于《神农本草经》未标明四性属性的药物予以补充说明,各药均记“有毒”、“无毒”,同时对药性认识进一步深入,在药性类别上,药物四性实际被划分为7类。
《名医别录》对《神农本草经》的厘定和补充,其重要意义不仅在于药性分类精细化,而是集中体现于对临床辩证用药的指导意义。
唐代陈藏器《本草拾遗》对寒性中药四性属性分析更加细化,出现了冷、凉两种新的描述。
《日华子本草》对其所载药物四性属性的分析,更多是不拘于古人,出现了冷、暖等描述。
《药性论》在《名医别录》的基础上,对《神农本草经》药性的追加修正,使单味药的药性研究更趋于理性化和规范化。
《药对》创新性地对《神农本草经》和《名医别录》中有争议的药物四性属性问题阐述了新的看法,这一研究成就,具有重要学术价值,书中关于部分中药四性属性的相关论述,对后世本草四性学术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3中药四性理论全面发展
宋代以后,包括中药药性理论在内的中医理论研究迅速发展。
至金元时期,
中药四性理论突破性的进入全面发展阶段,四性理论已经在中药药性理论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
宋代《本草衍义》中说:“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寒热温凉四气。
今详之:凡称气者,即香臭之气;其寒热温凉,则是药之性,论其四气,则香臭臊腥,故不可以寒热温凉配之。
其序列中气字,恐后世误书,当改为性字,则于义方允。
开始明确对四气,四性加以区别,认为寒热温凉应是指中药四性属性而言。
金元诸医家在论述药物药性各项时,开始将性味列于首位,为以后的本草著作以性味为首的药性描述体例开创了先河。
在针对中药四性理论的重要认识方面,《太平惠民合剂局方》曰:“药分三品七情,性有温平冷热,凡于行用,不得差殊,庶欲立方,便须凭据,疗之合理,病无不痊愈。
”王好古《汤液本草》说:“凡药之所用者,皆以气味为主。
”李东恒《脾胃论》云:“一物之内,凡药物之所用者,皆以气味为主。
”李东恒《脾胃论》云:“一物之内,气味兼有,一药之中,理性具焉,主对治疗,是而出。
”因此,机体发生病变时,中医的辩证需要辨别出寒证还是热证才能正确的诊断,中医的施治,需要明确中药的寒热药性才能针对的选用,然后依据“寒者热之,熱者寒之”的治疗原则遣方用药。
这充分表明了四性理论在指导临床用药的主导作用,由此可见,金元时期中药四性理论蓬勃发展,理论上有所图破,应用上更加广泛,已经成为中药药性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
2.4中药四性理论的完善确立
至明清时期,众医家充分继承前人经验和理论,在不断加深对中药四性理论重要性的认识基础上,进一步开展深化研究,最终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
许多医家还对《神农本草经》中的药物四性内容进行了重辑、考证、注释等。
可见明清时期,众医家对中药四性理论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十分注重四性属性的形成原理,起效机制,描述形成等方面开展研究工作,使中药四性理论在原有的基础上日渐完善,最终确立并不断地深化发展。
四性理论从最初提纲式提出到四性表达的细化与多元化,表明此期医家在充分继承的基础上,基于临床实践对中药四性理论的认识更加深入,以及其后的四性产生原理的探讨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最重要的中药理论与临床理论相结合[3]。
现代学者对四性理论进行整理和研究,以传统规范为基础和依据,运用现代语言和方法对中医药理论体系进行了阐释和研究,构建用现代语言描述的中医药理论体系。
有些学者对四性相关及文献进整理,对散在于各医家著作中的四性观点进行总结,阐释和发挥,并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3.中药四性的药理研究
中药四性,又称四气,就是寒凉温热四种药性。
此外,四性之外还有一类平性药,它是寒热偏向不明显,药性平和,作用较缓的一类药,即性平。
众所周知食物有酸、苦、甘、辛、咸五味,也有寒热之性。
同样药物也有各自性味,从而具有各自不同的治疗作用。
所以在使用药物之前,应先了解各种药材的性味,然后针对自己的体质来选择药材治病养生,这样才能使药材真正发挥的效能,达到治病养生的目的。
近年来的药理学研究表明,寒热温凉药具有退热、抗菌、中枢抑制作用,而大多数热性或温性药物具有兴奋中枢作用[4],寒凉药具有抑制中枢作用,寒热温凉四性药物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研究阐明。
3.1寒凉药物与抗菌、抗真菌、抗肿瘤作用的研究
能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即具有清热、凉血、泻火清虚热,滋阴等功效的药物,其药性属于寒性或凉性。
中药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它反映药物在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方面的作用趋向。
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急性感染,常有发热、疼痛等症状,根据其临床表现中医辨证,一般属热证,需要寒凉药为主的治疗。
清热药、辛凉解表药药性多属寒凉,是中医治疗湿热病广泛应用的药物,其中许多药都有一定的抗感染疗效。
例如清热药中的黄柏、黄连、金银花,辛凉解表药中的菊花、葛根、柴胡,桑叶、牛蒡子等除有程度不同的抗菌、抗病毒作用外,还分别具有抗毒素、抗炎、抗肿瘤等有关的多种药理作用。
特别是其中许多药物尚有提高机体功能,具有抗癌的作用,例如黄连、穿心莲、大青叶、野菊花、广豆根、白花蛇舌草等,能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5],能加速病原微生物和毒素的清除。
许多寒凉性的清热解毒药,对动物实验性肿瘤有抑制作用。
在临床治疗恶性肿瘤的中草药中,以寒凉性的清热解毒药所占的比例最大。
主要的中药及其有效
成分有;喜树(喜树碱、羟基喜树碱)、野百合(野百合碱)、鸦胆子(鸦胆子油乳)、三尖杉(三尖杉酯碱)等。
恶性肿瘤的发病与发展及手术后、放化疗等治疗后的体质变化,虚寒者多,虚热者少。
正虚邪实着多,单独邪实者少。
故而寒凉药的应用不可多,扶正温阳法在治疗恶性肿瘤中,应用及时恰当是提高治疗效果的有利保障。
服用大剂量的苦寒解毒药,以毒攻毒药,或者应用解毒清热中药制剂静滴,皆会消耗体内阳气,另外还有一种冷冻治疗,即靶向针对局部的定位治疗,在直接杀伤癌细胞的同时也会杀伤正常的细胞而致阳虚。
故而有必要从理论到实践中去学习及应用非常必要,辩证的应用中医的基础理论来指导临床工作优为重要。
3.2寒凉药物与催眠作用研究
寒凉药物的主要化学成分有生物碱、苷类、黄酮类等。
寒凉药物所含的生物活性成分能够降低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减弱呼吸、循环、代谢即及肌肉活动功能,减弱机体对病原性刺激的反应力,从而显示药理作用。
有些学者从药效学角度对中药四性进行了一些现代研究,发现寒凉药可抑制儿茶酚胺的合成,抑制交感神经的合成与释放,降低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并对肾上腺皮质功能,代谢功能有抑制作用,从而达到抗惊厥,催眠作用。
耿群美等[6]在生物碱类物苦参中的苦参碱、氧化苦参碱给予小白鼠腹腔注射实验,以薄层扫描仪测定脑中递质r-氨基丁酸含量结果证实均增加脑中递质呈镇静作用。
此外还有萜类、黄酮类、皂苷类化合物发挥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7],化学活性物质具有镇静催眠抗惊厥的作用。
但《中药学》有关安眠类药物中,磁石、朱砂两味药材属寒凉性,其余药物皆性温平。
研究发现,在具有镇静作用的100种中药中,应用频繁的多属养心安神药物,多为温性或平性。
3.3温热药物与镇痛作用研究
镇痛作用是清热药重要的作用之一,其在临床作用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温热药物部分以生物碱类成分为主的,多具有较强止痛作用,甚至麻醉作用的药物。
疼痛是各种原因引起使患者感受痛苦不舒服的一种症状,常伴有情绪、心血管、呼吸等方面的变化,重者可以导致休克甚至死亡,所以及时缓解疼痛非常的必要。
温热药补火助阳、温里祛寒的药理学基础为强心、升高血压、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增强交感肾上腺系统功能。
抗炎、镇痛等又是其温中止痛的药理学基础;利用热板法、扭体法及电刺激测定法均证明,附子、乌头、肉桂、干姜、吴茱萸等有不同程度的镇痛作用。
主要从温中逐寒,引火归元这两方面治疗。
(1)温中逐寒,因受寒冷之气导致的心腹疼痛,少腹冷痛,寒疝、痛经等,可配用高良姜、香附、吴茱萸、小茴香、乌药、丁香等同用。
腹痛:伴有呕吐、泄泻、喜热喜按可用干姜温中散寒,常与党参、白术、甘草、吴茱萸茯苓陈皮等同用。
疝痛:因肝肾寒气而致的疝气疼痛、睾丸坠痛等,可以配乌药、青皮痛:因肝肾寒气而致的疝气痛、睾丸坠痛等,可以配川楝子、橘核、小茴香、肉桂、荔枝核等同用。
痛经:子宫寒冷而致月经延期,量少而黑,经行腹痛,可配用川芎、当归、红花、桃仁、香附、小茴香、牛膝、熟地等同用。
(2)引火归元:肾火上浮而出现上热(口干、喉痛、牙痛、不红不肿、夜间加重,痛连齿颊),下寒(腰痛,腿足发凉,便溏)之证,可配用元参、川断、牛膝、熟地、知母、桑寄生等同用。
温里药是中医临床常用的一类中药,附子、肉桂、干姜、高良姜、花椒、吴茱萸等,其中,温中止痛是最重要的功效之一,常用于治疗脘腹冷痛等中焦里寒症。
3.4温热药物与平喘、祛痰作用的研究
温热药具有温性或热性,是能够祛除寒邪的药物。
前人有“寒者温之”的经验,就是说用温热药以治疗寒证。
研究发现[8]哮喘的病理机制是痰饮,其病理特点是寒(即虚寒与寒邪),寒邪在表的用辛温解表药,寒邪在里的则需用温热药来治疗。
临床治疗多温阳抗寒,温肺祛寒,燥湿化痰,起到平喘祛痰的作用。
咳嗽是寒邪犯肺引起的,由于阳气虚,水湿不化,聚而为饮,水饮寒痰,上犯于肺可致咳嗽,吐白色稀水泡沫痰,气喘,畏冷,头晕等冬季易发症,可以配细辛,五味子,名“姜辛味”法,有温肺,开肺,合肺的作用常加入应证汤中使用,例如小青龙汤(麻黄、桂枝、白芍、甘草、半夏、干姜、细辛、五味子)等。
在化痰药中,药性辛而燥者,多有燥湿化痰、温化寒痰的作用。
温化寒痰药,药性温燥,主要用于寒痰犯肺所致的咳喘痰多,色白、质稀,口鼻气冷,或湿痰犯肺、咳嗽痰多、色白成块、舌苔白腻,以及痰湿阻滞经络所引起的痰核流注、
或痰浊上壅等证。
常用的药有半夏、天南星、白附子、白芥子、白前、桔梗、旋覆花等。
4.中药四性的配伍研究
中药四性配伍是依据病症的寒热性质及用药法度,将药性相同或相异的药合用,增强或抑制某种药性,使之更好地适应病情需要,提高疗效,降低或消除不良反应的配伍方法。
在几千年的临床实践中,四性的配伍逐渐发展并形成较系统的配伍方法。
4.1温热相配,祛寒力强
温性与热性合用,增强祛寒作用。
根据寒性病证轻重程度,通常选用温性、温热性、热性药相配三种类型。
(1)温性药物互配,适合于轻度的寒性病证。
例如温性药乌药、小茴香、荔枝核等同施,其温里散寒力增强,寒疝少腹痛者用之。
(2)热性药合用,回阳祛寒力倍增,宜用于亡阳或阴寒内盛之重证。
例如:热性的附子、干姜配伍,回阳救逆之效大增,是治亡阳证典型对药。
(3)温性与热性药配伍合用,是临床多选用的方法,以配伍灵活,适应面广为特点,多用于中度的寒性病证,例如温性的麻黄、炙甘草、人参等温性药与附子、干姜等热性药合用,加强益气温里散寒之效,脾肾阳虚者皆用之。
4.2寒凉相配物,清热力胜
凉性与寒性药配伍合用,增强清热泻火之力。
依据温热性病证的轻重程度,一般可分为凉性、寒凉性及寒性药互相配伍三种类型。
(1)凉性药合用,清热力较强,常用治疗轻度的温热性病证,比如用凉性之薄荷、葛根等同施,疏散风热力增强,风热外感或温病初期多用之。
(2)凉性与寒性药配伍,清热降火力增,具有配伍广,适应证多的特征,凡属中度温热病证宜用之。
凉性药女贞子与寒性药旱莲草共施,清热滋阴之效增加。
(3)寒性药物配伍,清热泻火力胜,凡实热证常用之。
寒性药生石膏与知母同用,宜用治热病或温热病之壮热、烦燥或神昏者皆用之。
4.3寒热并举,互制为用
寒性于热性药配伍同用之法,主要根据病情以寒热相兼或因为药物偏性过强而采用的特殊配伍。
虽然配伍方式不同,目的有异,但总以凉不损气,温不动血,寒不伤阳,热不耗阴为原则,突出寒热相互制约、对立统一的特性。
临床多用于气血阴阳并病或脏腑功能失调所致病证。
例如:温性药为人参、五味子与凉性药麦冬合用,可治疗气阴两伤症。
4.4平性之配,应用灵活
平性药多具有不温不凉,药性和缓之特性。
因此,常与寒热温凉四性药物相配,单纯平性药物相配伍者较少,平性药与其它四性药物相和,在药性上不会产生明显影响,故此平性药在配伍应用中具有灵活,适应范围广的特性。
例如:平性之甘草配温性之桂枝,功能温通心阳,治心阳虚证。
平性之蜂蜜与热性之乌头合用,有散寒止痛之效。
由此表明平性药物的性质可随所配伍寒热属性不同而改变,正如周氏[9]所指出“由于这类药物寒凉或温热之性不甚明显,作用比较平和,不论寒证、热证皆可配用。
”
由此可见,根据平性与他性药配伍灵活广泛及药性的可变性,说明前圣贤将中药定为寒、热、温、凉四种性质为主,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及科学性。
中药四性理论是中药药性的核心理论,是中医中药衔接的桥梁,是临床应用的纲领,是保持中医特色,发挥中医优势的关键环节。
自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四性的研究,日益受到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视。
目前,中药四性的研究出现了新的思路和方法,随着现代科学技术以及新的学说形成,中药四性的研究必将进入崭新的历史阶段。
5.讨论
5.1 中药四性的完善
《黄帝内经》为中药四性理论的提出奠定了基础,《神农本草经》正式提出
了“四气”之说,秦汉时期中药四性理论的发展初步形成,南北朝隋唐时期是中药四性理论的平稳发展阶段,宋金元时期是中药四性理论全面发展阶段,四性理论已经在中药药性理论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至明清时期,中药四性理论渐趋完善。
5.2 中药四性对于临床和基础研究的作用
四性理论从最初提纲式提出到四性理论表达的细化与多元,以及其后的四性产生原理的探讨,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最重要的中药理论与临床理论相结合,加深对中药四性的认识,更好服务于临床和基础研究。
5.3 中药四性对临床处方药的促进作用
《本草衍义》中提出“寒热温凉则是药之性”的说法,将“四性”定义为寒、热、温、凉4种药性。
中药治疗疾病归根结底在于“以偏纠偏”,即用药物气味之性来纠正脏腑阴阳气血之偏,通过对四性从源流、配伍及药理研究,加深了四性的认识,为临床处方用药提供一定的依据。
5.4 中药四性用药机理
中药四性配伍是依据病症的寒热性质及用药法度,将药性相同或相异的药物合用,增强或制约某种药性,使之更好的适应病情需要,提高疗效。
由此可见,药性可随所配伍药物寒热属性的不同而改变,从而达到药性治病的整体调节作用。
以中药四性理论为切入点,综合分析药性系统各层次生物活性物质基础,寻找多层次药性效应的信息表达规律,挖掘符合中医药理论特色的各信息特征,最终回归到中药药性理论,以期揭示中药药性理论的科学内涵。
参考文献
[1]赵琰,屈会化,王庆国. 性味理论在组方配伍中的意义[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02):13-15.
[2]杨波,周扬,王振国. 中药四性与物质成分相关性的研究现状[J]. 辽宁中医杂志,2009,36(11):1878-1880.
[3]戴璐. 寒性中药对实热证疗效的表述及大黄、黄连对实热证大鼠效应的实验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
[4]梁月华,王晶,谢竹藩. 寒凉药与温热药对交感神经肾上腺及代谢机能的影响[J].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87,(01):54-56.
[5]刘中景, 崔爱玲, 庄华. 中西医结合药理学[M].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13.
[6]耿群美,李兰城,贾晓英. 苦参碱、氧化苦参碱对小鼠脑中递质γ-氨基丁酸和甘氨酸含量的影响[J]. 内蒙古医学院学报,1992,(01):8-9+12.
[7]沈连生. 中药四性的探讨(一)——温热药兴奋机体的机能活动与寒凉药降低机体的机能活动[J]. 中成药研究,1981,(02):42-44.
[8]祁俊生,徐辉碧,周井炎,陆晓华,杨祥良,管竞环. 中药方剂中微量元素与四性关系的研究[J]. 分析科学学报,1998,(04):19-23.
[9]周凤桐. 实用中医学[M]. 山东: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1981.
致谢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两年半的时间一晃而过。
在这段对人生有着深远影响的求学生涯里,首先感谢的是,山东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中药系的领导和各位答辩组的老师们。
在*********的学习生活中,有太多让我感动的人和事。
在即将离开母校之际,我要向你们表达我最诚挚的谢意,感谢你们的善良、你们的真诚、你们的博学、你们努力奋进的学习精神,这些都将成为我今后学习和工作的动力和源泉,我会常怀感恩之心,用你们教会我的去帮助别人,回报社会。
特别感谢我的导师王海纳老师,感谢他在论文写作过程中给予我的指导和对论文写作提出的宝贵意见,使我的论文更加完善。
王老师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的时间指导我的毕业论文,这篇论文从选题、立意到框架的确定以至论文最后的审阅修改都倾注了他大量的心血。
导师宽宏的气度、严谨治学的精神,深深地激励着我,尤其是在敬业、治学、为人诸多方面的教诲,让我受益终身。
感谢我的家人、朋友和朝夕相处的同学们,是你们给了我前进的动力,让我在遭遇困难的时候,能够得到关心和帮助,使我在学习和生活中享受了快乐与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