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上学期单元测试试题及答案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检测卷(附答案)
课后•评价作业
答案8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2.下列对课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词写于辛弃疾 66 岁在江苏镇江任知府之时,登临所见,处处关合 古人古事,紧紧扣住题目中的“怀古”。 B.词人登上北固亭,想起历史上的一些人物、事迹,意在尽情讴歌古 人的丰功伟绩;全词大气磅礴,不愧为豪放派辛词代表之作。
道.不同不相为谋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3)堪小台堪.远望,独上清 秋时刘禹锡《酬乐天小台
晚坐见忆》
5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整体自探
课后•评价作业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4)尚廉礼颇尚.老往矣来, 尚.能饭否
答案 (1)登山祭天 书信 封闭 帝王授予臣子土地或封号 (2)说 道义 路途,道路 主张,思想,学说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舞榭.歌台(建在高台上的房子) 弦弦掩抑声声思.(深长的情思) B.元嘉草草,封.狼居胥(登山祭天,以纪功德)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哪堪,哪能忍受)
12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整体自探
课后•评价作业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C.赢得仓皇北顾.(回头看) 沉.吟.放拨插弦中(默默沉思的样子) D.烽火扬州路.(道路) 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京官往地方任职) 答案 D
解析 路:宋代行政区划,相当于今天省一级的行政区划。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整体自探
课后•评价作业
答案
解析13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赢.得.仓皇北顾 B.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C.凄凄不似向.前.声 D.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 答案 D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带答案解析)
15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整体自探
课后•评价作业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C.名字:名,一般是婴儿出生后由父亲命名;字,成年举行加冠仪式 时,由来宾中的尊长代取字,它与名有一定的联系。如陶潜,字渊明。
D.田园诗: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多以农村景物和农民、牧人、渔夫 等的生活为题材。东晋谢灵运是田园诗的开创者,他恬淡悠远的诗风对唐代 田园诗人有着深远影响。
3.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 A.误落尘网中 B.开荒南野际 C.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D.狗吠深巷中 答案 C
解析 C 项是宾语前置句,其他三项是省略句,省略了介词“于”。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整体自探
课后•评价作业
答案
解析14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4.有关古代文化(文学)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短歌行:行,古诗的一种体裁。常见的古体诗的体裁还有歌、吟、 引、曲等。 B.青衿:青色交领的长衫,周代学子之服,后因以称读书人。曹操《短 歌行》中“青青子衿”指代有学识的人。
亭记》中则以“
,
”两句,描写禽鸟之
乐的情状。
(2)《归园田居(其一)》中“
,
”两
句描写了绿树成荫的清幽环境,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17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整体自探
课后•评价作业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3)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
,
”
两句,借鸟写出早春的生机;《归园田居(其一)》中“
,
”
两句,用远镜头描绘出村庄的平静、朦胧、安详。
⑭(远处的村庄屋舍依稀可见,村落上方飘荡着袅袅炊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⑮(顶端,上端)。 户庭无尘杂,虚.室.⑯(空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高一语文上册单元测试试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上册单元测试试题及答案高一语文考试需要多做一些语文试题,这样才能在语文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以下是小编给你推荐的高一语文上册单元试题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高一语文上册单元测试试题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文,完成1—3题生物钟是一门跨学科科学。
生物钟学的中心概念是生物节律。
生物节律是一种十分奇特的机制。
它可以帮助生物体适应不断变化的情况。
每个器官和系统都有自己的节律,而它们之间又是互相衔接的。
譬如,心跳平均每分钟70次。
而晚上只有60至50次。
处于运动状态时,心跳则会加快。
呼吸和新陈代谢也如此。
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自然界就产生了生物节律。
生物节律是自然界产生的生物现象。
它存在于生命的各个阶段。
研究表明,生物节律对肌体适应不良生态因素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影响到疾病的治疗和预防。
生物钟医学中还有一个概念——非同步。
它犹如钟表中的尺寸不同的齿轮。
当齿轮相吻合时,就会不停地运动。
当齿轮出现故障时,肌体就有了毛病。
坐飞机到外地就是一个例子。
人已经习惯于晚上呆在某个地方,如果换了地方,肌体就需适应变化。
如果不适应,人就会懒洋洋、工作效率低下、头疼、精神紧张;自我感觉不佳等。
这一切都可称作非同步。
一昼夜中,人体的机能是不断变化的,病亦如此,而且是严格遵循规律的。
就拿高血压来说,早晨血压会升高,白天会下降并趋于正常,夜间又会升高。
借助血压计可以测量出血压在一天中的变化情况。
人可以根据血压升降的规律服药,而不是死板地一日三次。
也就是说,一天服一次药就可以达到稳定血压的目的。
少服药可以减少药物对人体的副作用,又可省钱。
同样,针灸和理疗也要选择最佳时刻。
选择的时间不当,也许还会造成不良后果。
科学家曾经做过实验。
他们给家鼠注射了增加肌肉收缩力的药物。
药量相同,注射时间不同,结果大相径庭。
早上注射,家鼠几乎全军覆没,而晚上注射则无一死亡。
现代生物钟医学的主要研究课题是,研究纠正人体生物节律的方法和药剂。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遇到困难、挫折,不称心、不顺利。
答案 (1)忸怩 (2)执拗 (3)虔诚 (4)局促不安 (5)磕磕绊绊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整体自探
课后•评价作业
答案4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3.辨析词语
选择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1)松松爽爽·轻轻松松
他
地复习一个月,就顺利地通过了考试,接到通知后,便去梦
寐已久的西藏
9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整体自探
课后•评价作业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C.《百合花》中的英雄人物——通讯员,并不是一位“高、大、全”式 的完美英雄,也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和业绩,他更接近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 普通人。
D.写新媳妇,也是借“我”之眼来描写的:“这媳妇长得很好看,高 高的鼻梁,弯弯的眉,额前一溜蓬松松的刘海。”这段神态描写使得漂亮而 鲜活的年轻媳妇跃然纸上。
B.一开始他就把我撂.下几丈远。(口语,放,搁) C.他飞红了脸,更加忸.怩.起来。(形容难为情,不好意思) D.这一来,我倒有些尴.尬.了,下面的话怎么说呢!(指处境困难,不好处 理) 答案 B
解析 句中“撂”的意思应为“抛、扔”,口语。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整体自探
课后•评价作业
答案
解析12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事情节可分为四部分。
答案 清新 俊逸 时间 百合花被 □01 借被 □02 盖被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春天万物复苏,面对烂漫春光,有人在“红杏枝头”品味春意,于“拂堤杨柳”陶醉氤氲春雾,有人却语竭词穷、词不达意,停留在“哇”“超赞”的简单感叹。
尽管众人眼中的景色“远近高低各不同”,但网络语言风靡、文化内涵缺失的现象,不经意间影响着越来越多人的日常交流和情感表达。
汉语博大精深、自成一体,在表达上有简洁、生动、意蕴深长的特点。
不说古诗词,单说日常用语就是如此,比如,单就一个“笑”字,就有前仰后合的大笑、勉为其难的苦笑、忍俊不禁的微笑、尖酸刻薄的嘲笑等区分,仅形容笑声就有“哈哈”“嘻嘻”“嘿嘿”“咯咯”“呵呵”“扑嚇”等区别。
可以说,多样的表达折射出多重情感,反映着多彩生活。
而善用语言,不仅可以更好地说出个人的故事、自己的想法,而且能够以百花齐放的语言实践,营造丰富多元的文化氛围。
然而,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76.5%的受访者感觉自己的语言越来越贫乏,主要表现在不会用复杂、微妙且精确的修辞,以及基本不会引用乃至创作诗句。
正如网友所说,“有时候脑子里想一件事,无法很利索、饱满地说出来”,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使用一套固定句式或者很多夸张的语气词,看似个性实则雷同,既钝化了丰富多彩的表达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阻滞了吐故纳新的文化积累。
是我们的语言贫乏了吗?并不尽然。
从存量上来说,我们词汇、句子、典故等语料的多少,可能并没有太大变化。
从增量上说,网络语言等已有新的迅猛增加。
与其说语言贫乏,不如说是表达上的一种偏爱。
语言嬗变的风向,也是时代发展的走向。
互联网时代争分夺秒,自然要求更直接的信息、更简洁的表达,信息洪流的湍急,也让同质化信息唾手可得,随手复制粘贴称得上高效。
网络语言所创造的大量流行词、新句式、新修辞,在简化语言的同时也为其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和时代感,因此,古诗成语也好,网络用语也罢,都是表情达意的方式,都蕴含着语言的力量。
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一、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一、二单元测试题语文(测试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出题人:兰显耀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试卷自己保留。
第Ⅰ卷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笔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位置上,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第Ⅰ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项中字词的注意或释义有错误的一项是()A.百舸(gě)橘(jú)子洲遒劲(强劲有力)B.峥嵘(zhēng róng)携(xié)遏(è)制C.漫江(满)寥(liáo)廊挥斥(斥责)D.惆怅(chàng)稠(chóu)密辟谣(pì yáo)2.“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这个诗句的常序应当是()A.寒秋,湘江北去,独立橘子洲头。
B.湘江北去,独立寒秋,橘子洲去。
C.橘子洲头,寒秋独立,湘江北去。
D.寒秋,独立橘子洲头,湘江北去3.对《再别康桥》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人把自己对母校的深情融进了悄然别离时那富于特色的形象和想象中,形成了一种轻柔、明丽而又俊逸的格调。
B.诗人把潭水比作天上被揉碎了的彩虹,及浮在潭面上的水藻相杂,沉淀在潭水的深处,幽幽的、醇醇的,如梦一般。
C.诗中笼罩着一种宁静、安谧的氛围,水草、柔波、彩虹、星辉,恰当地衬托了诗人静默、悠然的心境。
D.诗人运用比喻、拟人、借代等修辞手法,写出康桥那特有的优美景色,表达了自己那追梦般的思念之情。
4.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躲在乡愁里,才发现______________①我不是无根浮萍②不是断线的风筝③不是世俗风雨中无处栖身的孤雁A.③②①B.①③②C.①②③D.②③①5.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说明错误的一项是( )A.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夸张)B.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反问)C.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对偶)D.粪土当年万户侯(比喻)二、(6分,每小题3分)(一)、阅读卞之琳的《断章》,完成6—7题。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附答案解析)
课堂•整体自探
课后•评价作业
答案
解析11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课后•评价作业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名句中加点的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契.阔.谈 B.何时可掇. C.枉.用相存 D.海不厌.深
契阔:久别重逢 掇:拾取、摘取 枉:枉驾 厌:讨厌
答案 D
解析 厌:嫌。
10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整体自探
课后•评价作业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C.五、六节承接上文,进一步抒发诗人渴望贤才的情怀,时忧时喜, 感情有起伏。
D.最后两节运用借代和用典的手法,深化诗人渴求贤才的热望和统一 天下的雄心。
答案 D 解析 “运用借代和用典的手法”错,应是运用比兴和用典的手法。
课前•自主梳理
鼓.瑟吹笙
(4)鼓一鼓.作气
钟鼓.之音
答案 (1)缘故,原因 老朋友 所以 (2)嫌 满足 讨厌 吃饱 (3) 使……归附 回家 归依 (4)弹奏 击鼓 指鼓这种乐器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整体自探
课后•评价作业
答案7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来自课堂•整体自探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1.在结构框架图中的空缺处填入恰当的内容。
解析 A 项是宾语前置句,B、C、D 三项是省略句。B 项,省略“之”,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之)游”;C 项,省略“之”,“可以(之)一战”;D 项,省略“之”,“便要(之)还家”。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整体自探
课后•评价作业
解析17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5.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杜康:相传是最早造酒的人,后世将杜康尊为酒神,制酒业则奉杜 康为祖师爷,有“酒圣”之称。后世常以“杜康”代指酒。 B.子:对对方的尊称。衿:古式的衣领。青衿:是周代读书人的服装, 这里指代有学识的人。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带答案解析)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整体自探
课后•评价作业
答案14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
解析 A 项,“挥斥”的意思是“奔放”。“竞”,竞相。C 项,“万 户侯”在本词中借指大军阀、大官僚。D 项,“击水”在文中指“游泳”。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整体自探
课后•评价作业
解析15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
2.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整体自探
课后•评价作业
解析8
构框架图中的空缺处填上合适的内容,语言力求简洁。
答案 □01 独立寒秋图 □02 峥嵘岁月图 □03 中流击水图
□04 静 □05 动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整体自探
课后•评价作业
答案10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
D.“独立寒秋”中的“寒秋”一语双关,既指自然的秋天,也暗指当
时的政治气候,含义深刻。 答案 D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整体自探
课后•评价作业
答案11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
解析 结合所处开篇的位置和内容,“暗指当时的政治气候”说法牵强。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整体自探
课后•评价作业
解析12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
主观和偏激而产生的情绪,如“意气用事”“闹意气”。义气:①由于私人
关系而甘于承担风险或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概,如“讲义气”“义气凛然”;
②有这种气概或感情。“义气”往往适用于牺牲自己利益的场合,而“意气”
往往指精神状态。语境中有“昂扬”,故用“意气”。(3)辽阔:广阔,宽广。
新时期,新目标,广大干部要抵制腐败,发扬
的优良作风,切
实为人民群众谋福利。全国人民要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带答案)
课前•情境学习
课堂•素养落实
课后•评价作业
答案9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得体的能力。①主客体错位,应删去 “对”;②重复赘余,“大约”和“多”,删去其一;③搭配不当,应为“陶 冶性情”“放飞心灵”;④语气生硬,应将“要求”改为“诚邀”;⑤重复 赘余,删去“参加”或“加盟”。
3.下面是一则征稿启事,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加以改正。 说起李白,对同学们一定不会陌生,他一生留下大约 900 多首诗歌。本 小组拟将李白诗歌作为研究重点,以学习诗歌写作,陶冶心灵,放飞性情。
要求热爱诗歌并对李白有所了解的同学加盟参加。请于本月 15 日前,将自荐 信投入图书馆大厅里的“李白研究”信箱。
仿写:(读李白)
(读杜甫)
(读白居易)
5
课前•情境学习
课堂•素养落实
课后•评价作业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答案 (示例)(读李白)我懂得“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是一种不屈的傲骨 (读杜甫)我懂得“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 颜”是一种博大的胸怀 (读白居易)我懂得“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 相识”是一种心灵的共鸣
李白研究小组
答:
2019 年 7 月 5 日
8
课前•情境学习
课堂•素养落实
课后•评价作业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答案 ①“说起李白,对同学们一定不会陌生”删去“对”;②“他一 生留下大约 900 多首诗歌”删去“大约”或“多”;③“陶冶心灵,放飞性 情”改为“陶冶性情,放飞心灵”;④“要求”改为“诚邀”;⑤“加盟参 加”删去“参加”或“加盟”。
的富丽堂皇。
14
课前•情境学习
高一语文 必修一 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寥(liáo)廓方遒(qiú) 沁(qìn)园春百舸(gě)争流B、峥(zhēng)嵘(róng) 青荇(xìng) 橘(jú)子洲星辉斑斓(lán)C、下载(zǎi) 颓圮(pǐ) 大堰(yàn)河叱(chì)咤(zhà)风云D、冰屑(xiāo) 团箕(jī) 分(fēn)外香妄自菲(fěi)薄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沧茫萧瑟打渔船意气风发B、惆怅云彩万户候枯躁无味C、挑衅抱歉明信片貌和神离D、长篙伫立挖墙脚凄婉迷茫3、下列句子中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①没有深厚的生活积淀和艺术功底,是写不出高的诗歌作品的②戴望舒把对“丁香姑娘”深厚的感情在他的《雨巷》里,引起了读者强烈的共鸣③鉴赏诗歌时,要体会这些诗的章法、韵律及其他方面的特点,认真诗的意象。
A、品位灌注揣摩B、品位贯注揣测C、品味灌注揣测D、品味贯注揣摩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邵逸夫慈善为怀,历年来捐助社会公益、慈善事务超过100亿港元,这与国内许多富豪漠视慈善事业、细大不捐....的做法形成鲜明的对比。
B、歌德作《浮士德》延续六十年之久,曹雪芹写《红楼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一切优秀作品,都是创作者不辞艰辛惨淡经营....的成果。
C、有些“编剧”为自己的出名摇旗呐喊....,做一些突破道德底线的事,“裁缝”编剧满天飞,“抄袭之争”“改词风波”纷争不断。
D、人生道路的选择都只是在一念之差....的事,但结果却往往大相径庭。
要想将来不后悔,不怨恨,就要在那一瞬间慎重考虑,仔细思量。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党风中很多问题迟迟引不起警觉,都与这种见怪不怪的麻木心态和由此而来的失之以宽、失之以软有很大关系。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3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整体自探
课后•评价作业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二、解释下列多义词
故.垒西边 (1)故既 广克 故., 数言 公欲 问亡 其故 .
故.人具鸡黍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2)道会得天道.大者雨多,助道.不通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4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整体自探
课后•评价作业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课前•自主梳理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一、解释诗歌中加点的词语,注意通假、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语言现 象。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①(今义:江河;古义:长江)东去,浪淘②(动词,冲洗,冲刷)尽, 千古风.流.③(有功绩而又有文采的,英俊杰出的)人物。故.垒.④(旧时军队营垒 的遗迹)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⑤(比 喻浪花)。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整体自探
课后•评价作业
答案
解析14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5.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A.本长安倡女 B.何以解忧
C.感斯人言
D.转徙于江湖间
答案 B
解析 B 项与例句都是宾语前置,正确语序为“应笑我多情”“以何解 忧”。A 项为省略句。C 项为被动句。D 项为状语后置句,“于江湖间转徙”。
解析 这里的“故国”指赤壁古战场。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整体自探
课后•评价作业
答案
解析11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2.下列句子中的“故”字,与其他三项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 A.故.步自封 B.暮去朝来颜色故. C.故.国神游 D.吐故.纳新 答案 B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检测卷(带答案解析)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整体自探
课后•评价作业
答案
解析13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4.下面是杜甫一首题为“宿江边阁”的小诗,中间两联语序已乱,排序
正确的一项是( )
暝色延山径,高斋次水门。
,
。
,
。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整体自探
课后•评价作业
答案
解析9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课后•评价作业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风疾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B.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C.万里悲秋长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D.艰难苦恨繁双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课堂•整体自探
课后•评价作业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二、解释下列多义词
艰难苦.恨繁霜鬓
(1)苦必 劳先 苦.苦 而.功 其高 心如 志此
越王苦.会稽之耻
4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整体自探
课后•评价作业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虎鼓瑟兮鸾回.车
(2)回渚梦清回.沙吹白角鸟连飞营回.
江城含变态,一上一回.新
①孤月浪中翻 ②鹳鹤追飞静 ③豺狼得食喧 ④薄云岩际宿
A.①④③② B.④①②③
C.②④①③ D.②③④①
答案 B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整体自探
课后•评价作业
答案14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解析 这是一首律诗,中间两联要对仗,最后一字要押韵,还要注意整 首诗的起承转合问题。①“翻”与③“喧”押韵,①③应是两联中的下句。 ④①对偶,②③也对偶,各自应分别归于同一联。“豺狼”象征发起战乱的 军阀,与尾联关系密切,故排序应为④①②③。故 B 项最恰当。
高一语文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踌躇(chóu chú)B. 筵席(yán xí)C. 蹉跎(cuō tuó)D. 踽踽独行(jǔ jǔ dú xíng)2.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出自以下哪部古代文学作品?A. 《诗经》B. 《楚辞》C. 《左传》D. 《论语》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人品也好。
B. 他虽然学习好,但是人品不好。
C. 他学习好,人品也好。
D. 他学习好,人品也好,但是不善于交际。
4.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体现了哪种人生态度?A. 悲观主义B. 乐观主义C. 现实主义D. 理想主义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借代”修辞手法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B. 桃花潭水深千尺C. 黄河远上白云间D. 独在异乡为异客6.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哪位诗人之手?A. 李白B. 杜甫C. 苏轼D. 王维7. “水调歌头”是一首什么体裁的诗歌?A. 五言绝句B. 七言律诗C. 词D. 散曲8.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描绘的是什么景象?A. 春日景色B. 夏日景色C. 秋日景色D. 冬日景色9.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是哪位诗人的诗句?A. 李白B. 杜甫C. 王之涣D. 李清照10.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月落乌啼霜满天B. 江枫渔火对愁眠C.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D. 独在异乡为异客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________”是《诗经》中的名句,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12. 《滕王阁序》是唐代文学家________的作品。
13. “________”是《岳阳楼记》中的名句,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14. “________”是《出师表》中的名句,表达了诸葛亮对国家忠诚的决心。
人教版高一语文上册必修1第一单元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一语文上册必修1第一单元试题及答案一、基础测试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百舸(gě) 佝偻(gōu1óu)荡漾(yàng)橘子洲(jú)B.笑涡(wō) 纤绳(qiàn)深邃(suì)岁月稠(chóu)C.屏息(bǐng) 眷属(juàn)青荇(xìng)怅寥廓(liáo)D.漪沦(yī) 火钵(bō)竞自由(jìng)答案:B2.下列诗句节拍停顿不恰当的一项是( )A.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B.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C.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D.我/有/年轻的/舵手的/忧怀答案:D3.下列对《沁园春·长沙》一诗的分析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A.上阕“立”以下三句点明了时间、地点和特定的环境。
B.上阕一个“看”字,总领七句,描绘了独立橘子洲头所见到的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
为下面的抒情烘托了背景,铺垫了气氛。
然后,诗人激昂慷慨地提出了“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问题。
C.下阕先用“携”“忆”两字过渡,由描绘旧地重游,转入对想象中生活的回忆。
而一个“忆”字又引起下文八句的铺叙。
D.最后“记”以下三句,同上阕一样,是以设问句结尾,但实际上是对“谁主沉浮”的巧妙回答,表示要像当年中流击水那样,勇敢地投身于革命风浪中,急流勇进,担负起主宰国家命运前途的大任。
答案:C4.对《再别康桥》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诗的第三节“招摇”二字写出青荇为引人注意而极力向人展示美丽的神态,“甘心”两字写出诗人对康桥的永久恋情。
B.诗的第一节,告别的是“西天的云彩”,告别对象由人间向天空转移,给人清新飘逸之感。
C.诗歌选择了“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富有特点的意象,避开了俗世的一切,造出一种清新感。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检测卷(附答案解析)
活的基本走向。天空和土地日益被拥挤的高楼遮蔽的时代,他们怀着忧虑之
心守卫土地,仰望天空,他们守的是人类
的生命之土,望的是人类
的精神之天。
3
课前•情境学习
课堂•素养落实
课后•评价作业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二单元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赴汤蹈火 指点江山 安居乐业 超世绝伦 B.冲锋陷阵 指点江山 安身立命 超凡脱俗 C.赴汤蹈火 高谈阔论 安身立命 超世绝伦 D.冲锋陷阵 高谈阔论 安居乐业 超凡脱俗
一切潮流保持着一个距离,但他们也不是旁观者,相反对于潮流的来路和去
向始终怀着深深的关切。他们关心精神价值甚于关心物质价值,在他们看来,
无论个人还是人类,物质再繁荣,生活再舒适,(
)。所以,他们虔
诚地守护着他们心灵中那一块精神的园地,其中珍藏着他们所看重的人生最
基本的精神价值,同时警惕地瞭望着人类前方的地平线,注视着人类精神生
上
,发号施令。你不妨投身到任何一种潮流中去,去经商,去从政,
去称霸学术,统帅文化,叱咤风云,
,去充当各种名目的当代英雄。
但是,在所有这些显赫活跃的身影之外,还应该有守望者的寂寞的身影。
2
课前•情境学习
课堂•素养落实
课后•评价作业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二单元
守望者是这样一种人,他们并不直接投身于时代的潮流,毋宁说往往与
课后•评价作业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二单元
答案 《喜看稻菽千重浪》一文通过具体事例主要展现了科学家袁隆平 重视实践、实事求是、敢于向权威宣战、大胆创新的精神,也表现了他引领 “绿色革命”的宏愿。
《“探界者”钟扬》一文主要从五个方面体现科学家钟扬的高贵品质: ①对国家,拯救国家、造福苍生;②对事业,无限热爱、执着追求;③对自 己,俭朴将就、甘于奉献;④对学生,愿意教人、热爱学生;⑤对生命,探 索意义、甘当先锋。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检测卷(带答案解析)
洞等细节描写,极生动地反映了人物的神态和心理,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
猎》中通过“
,
”两句细节描写,写出随从将士们
围猎时的装束和盛况,也反映了人物的神态和心理。
10
课前•情境学习
课堂•素养落实
课后•评价作业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答案 (1)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 (2)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 (3)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4)锦帽貂裘 千骑卷平冈
6
课前•情境学习
课堂•素养落实
课后•评价作业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C.挣脱狭隘的民族观念束缚,是考察作品有没有具备现代思想、现代 精神的一个标志。
D.能不能挣脱狭隘的民族观念束缚,是考察作品具备有没有现代精神、 现代思想的一个标志。
答案 B
解析 A、C 两项都犯了一面对两面的错误,且 C 项还有“具备”与“有 没有”语意重复的问题;D 项“具备”与“有没有”语意重复,且“思想” 与“精神”的语序不当。
出中华文化的内在精神,又借传统文化学理来阐释武功修养乃至人生哲理,
做到互为启发,
。与这种对传统文化的浸润、萃取相交织的,却是
金庸小说的现代精神。这也是金庸小说超越于传统武侠小说、赢得一代一代
新读者的地方。比如,对于旧式武侠小说“快意恩仇”的普遍观念,金庸小
2
课前•情境学习
课堂•素养落实
课后•评价作业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课前•情境学习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金庸小说蕴含着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他的小说武侠其表,世情
其实,透过众多武林人物的描绘,深入写出历史和社会的人生百态,体现出
第三单元 测试卷(含解析)高一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上册
材料二 古古希希腊腊的的柏柏拉拉图图曾曾试试图图给给“"美美”"下下一一个个永永恒恒完完整整的定义: ““美是有用的的””“"美美是是恰恰当当的的"”““美美乃乃视视觉觉和和听听觉觉所所生生的的快感”等。。一一 次次对美的概念的界定,乍看恰当,再品又觉片面,经反复推敲又一 再推翻翻,,周周而而复复始始,,最最终终柏柏拉拉图图找找不不出出准准确确的的语语言言定定义义“"美美”",只能 无奈奈地地概概括括为为::“"美美是是难难的的。。”"
第三单元 测测试试卷卷((含含解解析析))高高一一语语文文人人教教统统编 编版必修
上册
分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5题。
材料一 — “ "袅袅袅袅兮兮秋秋风风,,洞洞庭庭波波兮兮木木叶叶下下。。”"(《九歌》)自从屈
再至至所所传传达达的的主主观观“"意意”"。
将“"意意象象"”引引进进文文学学领领域域并并实实现现其其根根本本性性语语义义转转换换的的是是晋晋代代的挚
虞,而南朝朝梁梁代代的的刘刘勰勰在在《《文文心心雕雕龙龙··神神思思》》中中则则第第一一次次将将“"意意象象”" 合为一词并引进文学理论,使它具有了美学意义。实际上,刘勰是将 营构 构“"意意象象"”作作为为艺艺术术构构思思的的首首要要任任务务来来看 看待的。 。从从此此以以后后,,对对“"意 象"的认识及“意象” "在在文文艺艺美美学学上上的的地地位位就就确确定定了了下下来来。 。在 在文 文艺 艺创 创 作中,审美意象的营营构构是是艺艺术术家家们们必必须须经经过过的的一一个个步步骤骤,,是是“"眼中竹 "至"“胸胸中中竹竹””的的中中间间环环节节,,即 即"“意意象象""成成为为现现实实生生活活向向艺艺术术作品转化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课前•情境学习
课堂•素养落实
课后•评价作业
解析7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一个从湖南农村走出的农民的儿子,到是一位“问苍茫大地,谁主 沉浮”的负重之人,再到“埋骨何须桑梓地”的有志之士,最后能够“指点 江山,激扬文字”的血性青年。 B.从湖南农村走出的一个农民的儿子,到是一位“问苍茫大地,谁主 沉浮”的负重之人,再到“埋骨何须桑梓地”的有志之士,最后成为能够“指 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血性青年。
课前•情境学习
课堂•素养落实
课后•评价作业
得到充分抒发。语段强调“表达得十分透彻、充分”,故用“淋漓尽致”。
课前•情境学习
课堂•素养落实
课后•评价作业
解析5
部编版高一2语.文下上册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正是需要千千万万个这样胸怀崇高理想肩负
起主宰大地的重任的热血青年
B.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正是需要千千万万个这样胸怀崇高理想的热
8
课前•情境学习
课堂•素养落实
课后•评价作业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
C.一个从湖南农村走出的农民的儿子,到能够“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的血性青年,再到“埋骨何须桑梓地”的有志之士,最后成为“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的负重之人。
D.从湖南农村走出的一个农民的儿子,到能够“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的血性青年,再到“埋骨何须桑梓地”的有志之士,最后是一位“问苍茫大 地,谁主沉浮”的负重之人。
火热”。③字里行间:指文章的某种思想感情没有直接说出来,而是通过全
篇或全段文字透露出来。弦外之音:比喻言外之意,即在话里间接透露而没
有明说的意思。根据语境“充分显露”可知,应选“字里行间”。④淋漓尽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1-3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1-3单元测试题(含答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1-3单元考试试卷第I卷(共40分)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舸(gě)舰遒(qiú)劲罅(xià)隙忖(cǔn)度B、贬谪(zhé)渌(lù)水倡(chāng)女贾(gǔ)人C、樯(qiáng)橹霓裳(sháng)羽扇纶(guān)巾兜鍪(móu)D、讪讪(shàn)峥嵘(róng)薄言掇(duō)之乍暖还(huán)寒2、下列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A、左迁(降职)挥斥方遒(强劲有力)鼓(敲鼓)瑟吹笙B、对酒当(对)歌羁(约束)鸟周公吐哺(吐出嘴里的食物)C、琵琶行(古诗的一种体裁)青青子(您)衿摧眉(低眉)折腰D、浪遏(阻止)飞舟少无适俗韵(气质)却(退回)坐促弦3、指出下列各组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项()A、风华正茂蜡炬成灰青云梯蹂躏B、穿流不息酣畅淋漓荧火虫遐想C、食野之苹杜鹃啼血怅辽廓倦怠D、萍水相逢云蒸霞蔚虾蟆陵憔悴4、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A、你上吊,你跳河,你卖儿卖女,你饿死冻死,他都不动声色,他只管自己的腰包有没有塞满,哪管你的死活。
B、在雄辩的事实面前,他们捏造事实、混淆视听的伎俩一览无余。
C、看到那些洋字码登堂入室的夹在方块字中间,老祖宗仓颉会作何感想。
D、如果离开自己的轨道,人们的努力不但会事倍功半,而且会弄得南辕北辙。
5、下面句子无语病、语意明确的一项()A、由于游泳技术的提高,为广泛深入的开展群众性游泳活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B、身体瘦弱的水生的祖父已经七十岁了。
C、机遇是位美丽聪颖的姑娘,她只垂青于懂得如何追求她的小伙子。
D、王羲之的书法作品被冠以书法家的最高称谓:“书圣”。
6、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学习就怕‘认真’二字。
高一语文上学期单元测试试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上学期单元测试一试题及答案高一语文上学期单元测试一试题一、现代文阅读 (9 分,每题 3 分)阅读下文,达成1—3 题长尾理论与网络百科全书“长尾理论”是网络时代光起的一种新理论。
“长尾理论”认为,因为成本和效率的要素,过去人们只能关着重要的人或重要的事,假如用正态散布曲线来描述这些人或事,人们只能关注曲线的“头部”,而将处于曲线“尾部”、需要更多的精力和成本才能关注到的大部分人或事忽视。
而在网络时代,因为关注的成本大大降低,人们有可能以很低的的成本关注正态散布曲线的“尾部”,关注“尾部”产生的整体效益甚至会超出“头部”。
“长尾理论”在百科全书编著领域的意义,就是让每一个人都成为网络百科全书的编撰者,将存在每一个人大脑中的知识累积起来,聚沙成塔,聚沙成塔。
在过去,只有顶级专家才能参加百科全书的编撰。
所以,百科全书的编撰往常旷日长久,耗费巨大,并且一旦编成,很难进行订正。
假如将知识当作一个会合,顶级专家只据有此中的一部分,更多的知识掌握在其余专家和一般人手中,从百科全书编撰的要求来说,需要掌握尽可能多的知识,并随时进行更新,但是在过去,因为人力、物力的各种限制,没法动员全部的专家都参加编撰工作,更没法动员全社会都来参加,也没法进行实时更新。
互联网的普及为全社会都参加百科全书的编撰供给了可能。
维基百科网站的他建者建立了一套开放式词条编撰规则,使得这种可能变为了现实。
依据维基百科的商定,任何人都能够参加编撰工作。
这项工作没有任何酬劳,但好多人——包含许多顶级专家,愿意做这件没有酬劳的事。
正是有了千万网民的自发参加,到2007年 5月底,维基百科的词条数量已达到180 多万个,比百科全书的始祖《大英百科全书》的词条多得多。
维基百科上的词条是开放式的,读者假如发现错误,随时能够提出建议并进行改正。
这样的规则设计,使得词条的作者不得不放弃偏颇的看法,因为只有客观的词条解说才能长时间保持下来,而这自己就是百科全书的重要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语文上学期单元测试试题及答案高一语文上学期单元测试试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文,完成1—3题长尾理论与网络百科全书“长尾理论”是网络时代光起的一种新理论。
“长尾理论”认为,由于成本和效率的因素,过去人们只能关注重要的人或重要的事,如果用正态分布曲线来描绘这些人或事,人们只能关注曲线的“头部”,而将处于曲线“尾部”、需要更多的精力和成本才能关注到的大多数人或事忽略。
而在网络时代,由于关注的成本大大降低,人们有可能以很低的的成本关注正态分布曲线的“尾部”,关注“尾部”产生的总体效益甚至会超过“头部”。
“长尾理论”在百科全书编缉领域的意义,就是让每个人都成为网络百科全书的编撰者,将存在每个人大脑中的知识积累起来,聚沙成塔,集腋成裘。
在过去,只有顶级专家才能参与百科全书的编撰。
因此,百科全书的编撰通常旷日持久,耗资巨大,而且一旦编成,很难进行修订。
如果将知识看成一个集合,顶级专家只占有其中的一部分,更多的知识掌握在其他专家和普通人手中,从百科全书编撰的要求来说,需要掌握尽可能多的知识,并随时进行更新,但是在过去,由于人力、物力的种种限制,无法动员所有的专家都参与编撰工作,更无法动员全社会都来参与,也无法进行及时更新。
互联网的普及为全社会都参与百科全书的编撰提供了可能。
维基百科网站的他建者设立了一套开放式词条编撰规则,使得这种可能变成了现实。
按照维基百科的约定,任何人都可以参与编撰工作。
这项工作没有任何报酬,但很多人——包括不少顶级专家,愿意做这件没有报酬的事。
正是有了千万网民的自愿参与,到2007年5月底,维基百科的词条数目已达到180多万个,比百科全书的鼻祖《大英百科全书》的词条多得多。
维基百科上的词条是开放式的,读者如果发现错误,随时可以提出意见并进行修改。
这样的规则设计,使得词条的作者不得不放弃偏颇的观点,因为只有客观的词条解释才能长时间保持下来,而这本身就是百科全书的重要要求。
据美国《自然》杂志统计,维基百科的科学类条目的错误率与《大英百科全书》不相上下。
任何人都可以参与维基百科词条的编撰,还带来了另一个好处——更新速度的提高。
在知识爆炸的当今社会,知识的更新速度也非常快,一个词条完成的同时,就时刻面临着过去时的危险。
任何人随时可以将最新的知识附加到维基百科的相应词条上,因此维基百科也是当今世界更新速度最快的百科全书。
在我国,百度网和新浪网借鉴维基百科的思想,创造了更加贴近普通人生活需要的新形式的网络百科全书。
“百度知道”和“新浪爱问”都是开放的知识平台,并且均采用了口语化的问题输入机制,通过后台的搜索引擎技术,将口语化的问题自动转化为对应的知识需求。
在“百度知道”的首面,显示着“已解决问题”为1600多万个,“等解决问题”为55万多个,超过维基百科的词条数目,可见其受欢迎程度。
在“百度知道”网站注册后就可以提问或解答问题,提问者可以悬赏积分,回答问题便能赢得积分,通过这样的激励措施,知识的搜索与分离变得饶有趣味。
在网络时代,当我们用“长尾理论”的观点重新审视每一个领域时,几乎都发现过去被忽视的“长尾”。
在最适宜通过互联网表现和传播的文化领域。
“长尾”更是随处可见,网络歌曲、手机短信等的流行和市场上的成功,靠的就是网络聚沙成塔的巨大作用。
随着信息化的深入和互联网、手机的继续普及,“长尾理论”的影响还在进一步发展。
1.下列关于“长尾理论”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长尾理论是网络时代兴起的一种新理论,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长尾理论的影响还将进一步扩大。
B.长尾理论意在提醒人们不能只关注曲线的“头部”,而需要用更多的精力和成本去关注处于曲线“尾部”的大多数人或事。
C.长尾理论认为,在网络时代,由于关注成本降低,人们关注正态分布曲线的“尾部”所产生的总体效益甚至会超过“头部”。
D.长尾理论应用于适宜通过互联网表现和传播的文化领域,以往被忽视的“长尾”很可能靠网络聚沙成塔的力量取得成功。
2.下列说法不属于“长尾理论”对编撰百科全书的意义的一项是()A.可以的破传统编撰方式在人力和物力方面的局限,使得更多的人都可以参与与编撰工作,让更多的人成为网络百科全书的编撰者。
B.将存在于每个人大脑中的知识积累起来,集腋成裘,解决只有顶级专家才能参与百科全书的编撰带来的旷日持久、耗资巨大的问题。
C.适应百科全书编撰需要提供尽可能多的知识并随时进行更新的要求,可以动员所有的专家甚至全社会都来参与,并及时进行更新。
D.使提问或解答问题变得饶有趣味,因此很多人——包括不少顶级专家在内的千万网民自愿参与这件没有报酬的事。
3.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传统编撰百科全书走精英路线是完全错误的,不符合百科全书编撰的要求,因为更多的知识不是掌握在顶级专家而是其他专家和普通人手中。
B.维基百科网站词条编撰模式具有开放性和开创性,词条数目已达到180多万个,与百科全书的鼻祖《大曲百科全书》的编撰水平不相上下。
C.维基百科无偿对公众开放,读者可以通过搜索引擎,输入口语化的指令,即可调出所需的相关知识,使用起来方便快捷。
D.网络的普及难文化产品的形成和传播带来了深刻的变化,也使文化产品更加贴近普通人的生活实际,更加容易受到普通人群的关注。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苏廷评行状苏轼公讳序,字仲先,眉州眉山人。
公幼疏达不羁,读书,略知其大义,即弃去。
谦而好施,急人患难,甚于为己。
衣食稍有余,辄费用,或以予人,立尽。
以此穷困厄于饥寒者数矣,然终不悔。
旋复有余,则曰:“吾固知此不能果困人也。
”益不复爱惜。
凶年鬻其田以济饥者,既丰,人将偿之,公曰:“吾固自有以鬻之,非尔故也。
”人不问知与不知,径与欢笑造极,输发府藏。
小人或侮欺之,公卒不惩,人亦莫能测也。
李顺反,攻围眉州。
公年二十有二,日操兵乘城。
会皇考病没,而贼围愈急,居人相视涕泣,无复生意。
而公独治丧执礼,尽哀如平日。
太夫人忧甚,公强施施解之曰:“朝廷终不弃,蜀贼行破矣。
”庆历中,始有诏州郡立学,士欢言,朝廷且以此取人,争愿效职学中。
公笑曰:“此好事,卿相以为美观耳。
”戒子孙,无与人争入学。
郡吏素暴苛,缘是大扰,公作诗并讥之。
庆历七年五月十一日终于家,享年七十有五。
闻之,自五代崩乱,蜀之学者衰少,又皆怀慕亲戚乡党,不肯出仕。
唯公命其子涣就学,所以劝导成就者,无所不至。
及涣以进士得官西归,父老纵观以为荣,教其子孙者皆法苏氏。
自是眉之学者,日益至千余人。
然轼之先人少时独不学,已壮,犹不知书。
公未尝问。
或以为言,公不答,久之,曰:“吾儿当忧其不学耶?”既而,果自愤发力学,卒显于世。
公之精识远量,施于家、闻于乡闾者如此。
使少获从事于世者,其功名岂少哉!不幸汩没,老死无闻于时。
然古之贤人君子,亦有无功名而传者,特以世有知之者耳。
公之无传,非独其自放终身,亦其子孙不以告人之过也。
故条录其始终行事大略,以告当世之君子。
谨状。
(节选自《苏轼文集•卷十六》,有删节)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日操兵乘城乘:登B.公独治丧执礼执礼:遵奉礼制C.又皆怀慕亲戚乡党慕:贪恋D.居人相视涕泣,无复生意生意:做买卖5.下列句子中,表现苏序有见识或有雅量的一组是(3分)()①吾固知此不能果困人也②小人或侮欺之,公卒不惩③朝廷终不弃,蜀贼行破矣④戒子孙,无与人争入学⑤公始命其子涣就学⑥果自愤发力学,卒显于世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④⑤D.②③⑥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苏序自幼性格豁达开朗,不拘礼法。
他读书只求大体了解重要意旨就弃书而去,正因如此,成年之后还不能熟知诗书。
B.苏序只要衣食上稍有盈余,就增加日常支出或者把它赠与他人,即使因为这样而使自己在生活上屡次陷入困顿,他也始终不悔。
C.苏序尽管身份卑微,但目光长远,为把儿子苏涣培养成才,他极尽劝导之能事。
苏涣的学有所成,深深影响了眉州人的思想观念。
D.苏序一生都没有功名,这与他的个性不无关系。
苏轼为他写作这篇“行状”,目的是让当世君子借此了解苏序为人行事的大致情况。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吾固自有以鬻之,非尔故也。
(3分)(2)郡吏素暴苛,缘是大扰,公作诗并讥之。
(3分)(3)公之无传,非独其自放终身,亦其子孙不以告人之过也。
(4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闽中秋思杜荀鹤[注]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
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图画不堪行。
【注】杜荀鹤:晚唐诗人。
此诗是作者客居福建时所作,后人对其评价极高。
8.后人评说本诗工于炼字,请以“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一联为例,试作简析。
(4分)9.“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是诗人表情达意的最高境界。
本诗在抒情方面即有此特点,试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7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面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句1分)(1)我寄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际,遥有此寄》)(2)此情可待成追忆?。
(李商隐《锦瑟》)(3),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4)人生如梦,。
(《念奴娇•赤壁怀古》)(5)君子生非异也,。
(荀子《劝学》)(6)问君能有几多愁?。
(李煜《虞美人》)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溪水李汉荣①一条大河有确切的源头,一条小溪是找不到源头的,你看见某块石头下面在渗水,你以为这就是溪的源头,而在近处和稍远处,有许多石头下面、树丛下面也在渗水,你就找那最先渗水的地方,认它就是源头,可是那最先渗水的地方只是潜流乍现,不知道在距它多远的地方,又有哪块石头下面或哪丛野薄荷附近,也眨着亮晶晶的眸子。
于是,你不再寻找溪的源头了。
你认定每一颗露珠都是源头,如果你此刻莫名其妙流下几滴忧伤或喜悦的泪水,那你的眼睛、你的心,也是源头之一了。
尤其是在一场雨后,天刚放晴,每一片草叶,每一片树叶,每一朵花上,都滴着雨水,这晶莹、细密的源头,谁能数得清呢?②溪水是很会走路的,哪里直走,哪里转弯,哪里急行,哪里迂回,哪里挂一道小瀑,哪里漾一个小潭,乍看潦草随意,细察都有章法。
我曾试着为一条小溪改道,不仅破坏了美感,而且要么流得太快,水上气不接下气似在逃命,要么滞塞不畅,好像对前路失去了信心。
只好让它复走原路,果然又听见纯真喜悦的足音。
别小看这小溪,它比我更有智慧,它遵循的就是自然的智慧,是大智慧。
它走的路就是它该走的路,它不会错走一步路;它说的话就是它该说的话,它不会多说一句话。
你见过小溪吗?你见过令你讨厌的小溪吗?比起我,小溪可能不识字,也没有文化,也没学过美学,在字之外、文化之外、美学之外,溪水流淌着多么清澈的情感和思想,创造了多么生动的美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