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复习教学案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期末总复习教案

高中语文期末总复习教案

高中语文期末总复习教案在制定总复习教案时,首先要确保教案的针对性和全面性。

高中语文涵盖了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默写、作文等多个方面,因此教案需要围绕这些核心内容进行设计。

文言文阅读是高中语文的重点之一。

在复习这一部分时,教案应包括对常见文言虚词的归纳总结、典型句式的解析,以及不同文体的阅读策略。

例如,通过精选的篇章练习,引导学生掌握如何快速捕捉文中的关键信息,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并能够对文中的修辞手法进行分析。

现代文阅读则更侧重于文章结构的理解和语篇分析能力的培养。

教案中应包含对不同类型文章结构的认识,如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等,并通过实例讲解如何捕捉中心论点、梳理文章脉络。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引导他们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文本,形成自己的见解。

古诗文默写部分,教案要结合教学大纲,精选必背诗文,制定合理的背诵计划。

可以通过分组竞赛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记忆效率。

教案还应包括对诗文中难点词汇和句子的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文含义,从而更好地记忆。

作文能力的提升是高中语文教学的另一项重要任务。

总复习教案中应包含对不同作文题型的写作技巧讲解,如材料作文、议论文、记叙文等。

通过分析优秀范文,提炼写作方法和技巧,让学生了解如何构思、如何布局、如何精炼语言。

同时,鼓励学生多写作、多修改,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除了上述内容,总复习教案还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不同,因此教案中可以设置一些选修模块,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差异化的复习材料和练习题。

这样既能保证所有学生都能跟上进度,又能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复习。

高三语文复习教案:病句修改4篇

高三语文复习教案:病句修改4篇

高三语文复习教案:病句修改高三语文复习教案:病句修改精选4篇(一)教案:高三语文复习——病句修改教学目标:1. 掌握常见的语法错误和病句表达方式;2. 能够分析病句所存在的问题;3. 学会通过修改病句来改正语法错误。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向学生介绍本课的学习内容和目标,说明病句修改的重要性和意义。

第二步:讲解病句的常见问题1. 逻辑关系混乱:如两个句子缺乏连接词、关键词等。

2. 主谓不一致:如主语和谓语之间的单复数、人称不一致。

3. 语序不当:如句子中词序颠倒、短语或分句位置不当等。

4. 语义不清:如词语搭配不合理、一词多义、歧义等。

第三步:举例分析病句1. 给学生准备一些典型的病句,并请学生自己找出其中的错误并尝试修改。

2. 教师对学生修改后的答案予以点评,并解释其中的语法问题和语义不清的原因。

第四步:学生自主修改1. 提供一些病句给学生进行修改。

2. 学生单独或小组合作进行修改,并互相交流讨论。

3. 教师在此过程中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第五步:讲解修改原则和策略1. 分析学生在修改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给予相关的解决方案。

2. 强调修改的原则是符合语法规则和表达准确清晰。

第六步:课堂练习1. 提供一些句子给学生修改,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修改。

2. 随堂检查学生的修改情况,并给予评价和建议。

第七步: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重申修改病句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温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参考:1. 《中学语文教学辅导与案例分析》2. 高中语文教师教学笔记3. 网上相关资料和练习题库。

高三语文复习教案:病句修改精选4篇(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语句复位的概念和作用;2. 掌握语句复位的常见方式和技巧;3. 进行实际应用,提高语文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导入 (5分钟)1. 出示几个语句,让学生发现其中存在的语句复位现象,并给予解释。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有时候需要进行语句复位?它的主要作用是什么?二、讲解 (10分钟)1. 介绍语句复位的定义和作用:语句复位是指把语句中的一个或多个成分从原来的位置移到其他位置,以改变语句的结构或表达方式,使其更加准确、流畅。

高三语文复习课教案5篇

高三语文复习课教案5篇

高三语文复习课教案5篇高三语文复习课教案1《红楼梦》1分析文中不同人物的不同表现及其性格特点,学习在比较中塑造人物的方法。

2理解“抄检”这一重大事件在整部小说中的作用和意义:是大观园、贾府及四大家族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3认识封建统治者的罪恶和封建社会的腐朽黑暗及必定走向崩溃的历史趋向。

1.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2.理解“抄检”在小说中的作用。

教学方法采用“阅读评点式”教学。

因课文较长,所以必需给学生充分“自主阅读”的时间;又由于《红楼梦》的“网状结构”,前后关联,交叉贯穿,严密有机,没有哪一章节可以完全从书中独立出来而不牵连四周筋络(从这个意义上讲《红楼梦》是难以节选的),所以学习本文(即第74回)应适当联系第73回、第75回、第77回、第92回等与课文前后有关联的情节内容,辅以精要的评点分析,帮忙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物形象及课文在全书中的作用。

媒体设计课前可以播放电视剧《红楼梦》的片头音乐,把学生带入《红楼梦》那特有的惆怅感人的氛围之中。

结课时再播放电视剧《抄检大观园》的情节、画面,与课文比较学习,以加深理解。

教学时数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语设计《红楼梦》是中国文学空前的,到目前为止也是绝后的文学奇迹,毛泽东把它与中国古代“四大创造”相提并论。

《红楼梦》问世二百多年来,人们对它阅读、探究的热忱经久不衰。

今天我们学习在全书中起重要作用的一个章节,也是情节发展中的一个大事件、大波澜——《抄检大观园》。

(解说:此导语旨在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兴趣和重视,以及对《红楼梦》的阅读兴趣。

)二、解题课文选自《红楼梦》第74回《惑奸谗抄检大观园》。

“抄检”,搜查并没收,是课文“文眼”所在,包含“抄检的起因”“谁抄检谁”“抄检什么”“抄检过程”“抄检结果”等问题。

“大观园”是曹雪芹融中国南北园林艺术之大成,在书中设计制造出的一座精美绝伦的园林艺术形象,是《红楼梦》里众多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是一片寄寓作家美好抱负、较少封建礼教束缚浸染的净土,是女孩子们(包括宝玉)栖息、成长的一方绿洲和乐园,是人间的桃园仙境。

高三语文复习教案

高三语文复习教案

高三语文复习教案高三语文复习教案1一、导读:初中阶段我们学过不少写景状物的诗作,想必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大家还记得吧,师生一起诵读: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挞送青来。

诗人描写景物时,毕其形传其神,一水多情地呵护着绿田,两山像从远处奔腾而来,来不及敲门便捧上一片青翠。

今日,我们学习的这篇文章,也摹景状物,但手法却独具匠心,言简而神具,这就是王羲之以书中神品称著于世的《兰亭集序》二、简介。

选一学生读注解。

老师略作补充:魏晋时期在中国抒发艺术的进展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王羲之书写的《乐毅论》《黄庭坚》等楷书作品称“书之圣”,行草《兰亭集序》被后世书法家誉为“行书第一”。

出示王羲之《兰亭集序》摹本,正如前人对他的评价“飘如游云,矫如惊龙”“天机流布,挺然秀出”。

三、放录音、正音。

学生听录音一遍。

老师强调一些字的读音。

投影:多音字:会稽(kuàijī)感慨系之(xì)曾不知老之将至(zēng)通假字:趣舍万殊(通“趋”)古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通“犹”)四、朗读课文。

体会本文句法骈散并行,以散为主的特征。

五、品读课文。

结合说明,熟识文意,并思索:本文和一般的书序有什么不同,找出与《兰亭集》有关的语句。

明确:一般的书序介绍成书的经过、出版意旨、编次体例或状况等,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探讨阐发。

作为书序,本文介绍了作诗缘由(因修禊而“群贤毕至”)、作诗情形(“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成书经过(“列序时人,录其所述”)、本书意义(“后之览者,亦将有敢于斯文”)。

本文由宴游活动谈到生死观,擅长借题发挥,论及人生的意义。

这便是《兰亭集序》与一般书序的不同之处。

六、布置作业:熟读全文,把握各段大意,完成思索练习一。

高三语文复习教案2教学重点1.了解诗人李白的生平和创作2.了解唐代诗歌进展历史3.体会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4.把握结构上回旋往复的特色教学难点分析李白诗歌中的浪漫主义风格教学过程唐代是我国诗歌进展的峰,唐诗是中华艺术园地的珍宝,历经朝朝代代,至今仍以她丰富而又深刻的内涵,绚丽多彩的艺术风格闪烁着不灭的光线。

语文高三期末复习教案

语文高三期末复习教案

语文高三期末复习教案语文作为一门母语教育课程,既是一种交际工具,也是一扇认识人类文明尤其是本民族精神发展的窗户。

为了大家学习方便,本店铺特地准备了语文高三期末复习教案5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欢迎借鉴学习!语文高三期末复习教案1【教学目的】1、学习运用历史资料提炼观点的方法。

2、了解本文的语言特色:排偶句的运用。

3、认识贾谊对秦代__的批判──“仁义不施”是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

【教学设想】1、教学重点和难点:本文是一篇史论,而大半篇幅用于叙述秦王朝兴亡的历史过程,实际上是以史实作论据,论证秦的迅速灭亡是由于“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因此,教学重点应是最后一段。

史论叙史不同于史传,它是高度概括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带有主观色彩;本文又是用骈体写的,这种色彩就表现得更为明显,要讲清这一点就很难。

此外,还要考虑到本文的背诵量较大,要使学生既能背得顺畅,又不增加他们的负担。

2、教学方法:课文练习只要求背诵最后三段,也是出于不增加学生负担的考虑,但从教学的需要来看,背诵全文是大有好处的。

为此,拟采用诵读教法。

背诵应有严格要求,但个别地方可以放宽。

如第2段列出九国的顺序是“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而第5段则是,“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

据此可以看出,作者的基本排列方法是以山东六大国置前,三小国置后,至于六大国中孰前孰后并无一定的准则。

背诵时就不一定非照原文顺序不可。

其次,第2段还列出20个人名,是举例性的,不过是作此随手拈出(例如乐毅是“制兵”的人,而被列入“通意”一类),背诵时不一定一一背出,也不必照原文的顺序。

总之,要从总体着眼,只要不违背作者本意,就可以不计较个别字眼,当然,关键的字眼决不容许出现错误,这是背诵长文(千字以上)的原则。

3、课时安排:本文拟用3课时诵读。

第一课时:简介作者及《过秦论》写作意图,分析全文布局,诵读第1、2两段。

第二课时:诵读第3、4段。

第三课时:诵读第5段。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系统复习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巩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

2. 深入理解语文知识的运用和应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运用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1)课文复习:选取高考中常出现的经典课文进行复习,包括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古文阅读等。

(2)篇章复习:通过对不同文体的篇章进行复习,提高学生的篇章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3)文言文复习:对高考文言文中的重点句式和词语进行复习,帮助学生掌握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技巧。

(4)修辞手法复习:通过选取经典的修辞手法进行复习,提高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2.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

(2)讨论法:通过学生的讨论和互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合作能力。

(3)阅读分析法: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和分析,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练习巩固法:通过大量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三、教学步骤与重点难点:1. 教学步骤:(1)课前导入:通过问答、图片或音频等形式,引导学生回忆已学过的知识,准备进入复习状态。

(2)知识点讲解:根据复习内容,逐个讲解重点知识点,解释说明相关概念和技巧。

(3)例题分析:选择一些经典例题进行分析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解题思路和方法。

(4)训练练习:提供一定数量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独立或集体完成,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5)学生互动:学生之间分享和讨论答案和解题方法,通过互动激发学习动力和思考能力。

(6)小结与反思: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小结,并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提出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2. 重点难点:(1)重点:课文理解和分析、篇章阅读与写作、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修辞手法的鉴赏和应用。

(2)难点:文言文的翻译和解析,篇章的整体理解和写作技巧。

四、教学评价与反馈:1. 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学生参与讨论和互动的积极性,对问题的回答和解决能力。

高三语文复习教学案——散文阅读

高三语文复习教学案——散文阅读

高三语文复习教学案——散文阅读一、教学目标1.了解散文的特点和阅读方法,掌握不同类型散文的阅读要点。

2.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在阅读中提高自我认知和思维深度。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速度,为高考做好准备。

二、教学内容1. 散文概述1.1 散文的定义与特点。

了解散文的来源、起源、定义、特点以及与其他文体的区别。

1.2 散文的发展历史。

教师介绍散文的发展历史,以及现代散文的发展状况,并带领学生阅读相关散文。

2. 散文阅读2.1 散文课外阅读。

要求学生阅读作者代表作品,了解散文的类型、特点及阅读方法。

2.2 散文课内阅读。

要求学生阅读课内提供的散文文本,并掌握阅读方法,注意深刻理解文本的内涵和作者的思想。

3. 散文写作3.1 散文写作基础。

教师讲解散文写作的基本方法,内容包括确定写作方向、构思、选题、思考和分析、写作技巧等方面,引导学生进行散文写作。

3.2 散文写作实践。

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和思考,选取一个主题进行散文写作,并在课堂上展示。

三、教学方法1.讲授与阅读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结合阅读教材,让学生了解散文的特点和相关知识点。

2.讨论式教学方法。

运用讨论式教学法,组织集体讨论、分组研讨活动,以促进学生对散文的深入思考。

3.写作实践式教学方法。

通过设定写作任务,引导学生进行散文写作,并在课堂上展示并互评。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散文的特点和阅读方法。

2.不同类型散文的阅读要点。

3.散文写作的方法和技巧。

五、教学评价1.阅读报告。

要求学生在课后写阅读报告,分析散文的阅读方法、阐述思想反应等方面。

2.散文写作。

要求学生按照教师要求进行写作实践,完成一篇散文,并进行课堂展示和互评。

3.课堂参与与表现。

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

六、教学资源1.讲义和教材。

提供散文阅读的基本概念、相关知识点以及散文选读材料。

2.电子屏幕和笔记本电脑。

用于呈现教材、辅助教学及作业展示。

七、小结本教学案重点培养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及提高其阅读速度,让学生了解散文的基本知识和阅读方法,掌握散文写作的技巧,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丰富自己的阅读素材和文学知识,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高中语文复习教案模板

高中语文复习教案模板

高中语文复习教案模板教学目标确立清晰的教学目标是制定教案的第一步。

在高中语文复习过程中,教学目标应围绕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文学素养、写作技巧和语言运用能力等几个维度展开。

具体到每一次复习课,目标需进一步细化为掌握特定知识点、技能点或解决某一学习难题。

教材分析透彻分析教材内容是高效复习的关键。

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大纲和历年高考真题,提炼出重点篇章、核心知识点和难点问题。

在此基础上,将教材内容划分为若干模块,如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训练等,并针对每个模块设定具体的复习策略。

教学方法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对提升复习效果至关重要。

在高中语文复习中,可以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

例如,在讲解文学作品时,通过讲授法明确作品背景及作者信息;在分析文章时,利用讨论法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其批判性思考能力。

学习活动设计设计富有成效的学习活动是吸引学生参与复习的重要环节。

活动设计应注重互动性和实践性,如分组讨论、角色扮演、模拟考试等。

这些活动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还能锻炼其语言表达和团队协作能力。

作业与评价合理的作业布置和及时的评价反馈对巩固复习成果至关重要。

作业应覆盖课堂所学知识点,并适当拓展,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评价则应客观公正,既要指出学生的进步,也要提出建设性的改进建议。

教学反思每次复习课后,教师需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本次课程的得失,以便不断优化教案设计。

反思内容包括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学生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等,通过这一过程,教师能够更加精准地把握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学进度。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教案5篇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教案5篇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教案5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教案1根据语文的学科特点,以集体备课组教研计划为基础,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特别针对上学年教与学的不足,形成了本学期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以语文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学校教学工作计划,高三年级部工作计划为参考,继续推进高中新课改,整体把握课程内容,从语文课程作为基础学科的特征出发,紧紧抓住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挖掘学生潜能,提高学生素质。

通过考点突破第一轮的复习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扎实、稳步地推进高中语文新课程的实施。

扎实打好基础,积极备考。

二、教学目标及工作任务(一)教学目标1.立足于把学生培养成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的人,引导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人格。

2.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能力、探究能力、知识视野和精神境界,引导学生热爱汉语,热爱中华文化。

3.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让他们掌握科学的语文学习方法,提升他们的语文能力,为考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主要的工作任务1.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继续规范学生的学习语文行为,促进学生快乐自觉地学习语文。

2.根据学生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工作,争取高效完成本期的教学任务,提升学生语文能力,增强他们的语文素养。

3.加强基础练习,改进练习方式,提高学生考试成绩。

三、教学工作(1)教学内容及时间安排:第1周: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重点讲成语第2周:辨析并修改病句第3周:扩展语句,压缩语段;选用、仿用、变换句式第4周: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第5周:阅读评价中外新闻、报告和科普文章第6周: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及虚词的用法第7、8周: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用法第9周:筛选文言文信息第10周: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第11周:半期考试,分析总结第12周:翻译文言句子及文言语段断句第13周:鉴赏诗歌形象第14周:鉴赏诗歌语言第15周: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第16周: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及作者观点态度第17周: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第18周:阅读鉴赏中外小说第19周:阅读鉴赏中外小说第20周:阅读鉴赏中外散文第21周:阅读评价中外传记第22、23周:作文专题训练及期终考试以上时间安排并非固定,在教学过程中可作适当调整。

高中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教学案3篇

高中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教学案3篇

高中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教学案高中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教学案精选3篇(一)教学目标:1. 复习高中语文知识,巩固基础;2. 提高学生语文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3. 引导学生进行文学鉴赏,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教学过程:一、活动导入(5分钟)1. 教师进行简单提问,复习学生上次所学内容。

2. 引导学生回忆高三语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二、知识讲解(20分钟)1. 分别进行相关语文知识的讲解,带领学生复习所学知识。

2. 整理知识总结,让学生掌握重点和难点。

三、综合练习(30分钟)1. 进行综合练习,包括语法、作文等方面的练习。

2. 针对学生的个别问题进行解答和讲解。

四、文学鉴赏(30分钟)1. 教师讲解一篇名篇或优秀作品的内容和背景知识。

2. 学生进行文学鉴赏,分析作品的结构和主题,并进行讨论。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2.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外阅读,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六、课堂总结(5分钟)1. 教师进行总结,强调重要知识点。

2. 学生提问和回答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复习教学,学生对高中语文知识有了较好的复习,对重点和难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同时,通过文学鉴赏的活动,学生对文学作品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提高了文学素养。

但是,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

下一步,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巩固复习,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思考能力的培养。

高中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教学案精选3篇(二)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蜀道难》这首古文诗,了解作者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下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2. 掌握古文诗的基本意义和诗歌形式,并能正确运用相关知识进行解读;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欣赏和品味能力。

教学重点:1. 学习《蜀道难》的基本内容和含义;2. 分析诗歌的结构、修辞手法和表达手法。

教学难点:1. 理解诗中的意境和抒发,把握作者表达的主题;2. 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解析诗歌。

高中语文课本同步复习教案

高中语文课本同步复习教案

高中语文课本同步复习教案一、复习目标1. 梳理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包括文学作品、文化知识点以及语言表达技巧。

2. 通过习题训练,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表达能力。

二、复习内容1. 文学知识回顾:重温本单元涉及的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的主旨、风格及其作者的生平与创作背景。

2. 语言知识梳理:整理本单元出现的重点词汇、成语、句式结构等,并通过例句加深理解。

3. 文化背景探索:探讨文学作品中反映的历史背景、社会风貌和文化传统。

4. 写作技巧提升:分析作品中的修辞手法、结构布局等,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复习方法1. 分组讨论:学生分小组,就某一文学作品或文化知识点进行深入讨论,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2.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的文学片段,让学生分析其语言特色和表达效果。

3. 模拟练习:设计模拟题,如文学作品赏析、文言文翻译等,检验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4. 自我检测:提供自测题目,鼓励学生自主复习,及时反馈复习效果。

四、复习进度安排1. 第一周:重点回顾第一单元的文学知识,每天至少一小时的专项复习。

2. 第二周:深入梳理语言知识点,每日进行词汇和句式的强化训练。

3. 第三周:探索文化背景,结合历史课程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4. 第四周:提升写作技巧,通过模仿经典作品来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

五、评价与反馈1. 同伴评价:学生相互检查作业,提出建设性意见。

2. 教师点评:教师对学生的复习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并提供专业的指导。

3. 自我反思:鼓励学生记录复习过程中的收获和困惑,以便更好地调整学习策略。

六、注意事项1. 复习时要注意知识点之间的联系,避免孤立记忆。

2. 重视基础知识的巩固,同时要敢于创新,尝试不同的学习方法。

3. 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遇到困难要及时寻求帮助。

高三语文总复习教学案

高三语文总复习教学案

高三语文总复习教学案高三语文总复习教学案第3课时(总第3课时)第二专题获得教养的途径现代文部分基础知识【知识梳理】一、语音吧台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狭隘跋涉沉溺慰藉麻痹戕害给予符箓钥匙炽热捏造甄别擅长时髦真知灼见二、字形超市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辉煌殿塘书藉闲遐出类拔萃三、词语网络(一)近义词辨析【积累/积聚】都有“(事物)逐渐聚集”的意思。

前者可用于资金、材料、经验等方面,如:在语文教学中,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积累词语的训练,让学生不断扩大自己的语汇量。

后者多用于钱财。

如:本书主要阐述了资本主义形成过程中财富积聚和过度消费现象。

【教养/修养】前者①指一般文化和品德的修养,②教育培养。

如:每位幼儿是独立的个体,他们先天的发展水平和家庭教养环境都是不一样的。

后者①指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的一定水平,②指养成的正确的待人处世的态度。

如:这人有修养,从不和别人争吵。

【灼见/卓见】灼见:透彻的见解。

如:真知灼见。

卓见:高明的见解。

如:您的卓见让我们茅塞顿开。

【精练/精炼】精练(文章或讲话)扼要,没有多余的词句。

如:语言精练。

精炼:①提炼精华,除去杂质。

②同“精练”。

如:原油送到炼油厂去精炼。

(二)熟语积累【望洋兴叹】本义指在伟大的事物前感到自己的藐小,今多比喻要做一件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

如:世界杯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但如果没有高科技的帮助,恐怕大多数观众面对足球赛只能“望洋兴叹”。

【气象万千】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非常壮观。

如:从最新的卡通造型到古典花木造型,从工笔画到夸张写意的山水画,指甲盖这么大的地方也气象万千。

【举一反三】从一类事情类推而知道许多事情。

如:一个人要学得快,就要懂得举一反三。

【想入非非】思想进入虚幻的境界,完全脱离实际;胡思乱想。

如:这满园春色,叫人情不自禁地想入非非!【大彻大悟】彻底明白、领悟。

如:每病一次都有大彻大悟的感觉,可是归结出来总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道理。

【了无一物】空洞,没有什么内容。

高三语文课程复习教案

高三语文课程复习教案

高三语文课程复习教案高三语文课程复习教案【篇1】教学目的1.学习本文从记游到议论,即事明理的写作手法。

2.认识作者“尽吾志”和“深思慎取”的思想。

3.掌握“以”“其”等虚词的用法,以及词类活用和一词多议的词语。

4.背诵全文,培养文言文阅读能力。

教学设想1.“即事明理”的写法学生比较陌生,这既是本文的难点,也是重点,指导学生理清记叙和议论的呼应关系,力求讲得透辟一点。

2.让学生利用课文注释,使用工具书自己串讲翻译,必要时教师进行点拨、解难,培养自学能力。

3.凡是要学生辨析、积累的实词和虚词,除弄清它在本文的含义和作用外,还要引导学生联系读过的文言思考一下曾经出现过的意义和用法,使之反复巩固,温故知新。

课时分配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初中时我们学过《醉翁亭记》,“记”即游记,代表一种文体。

作者一般借记游而进行议论,表达自己的观点。

像《醉翁亭记》,作者借写山水之景,而表现了“醉能同其乐”和“太守之乐其乐”的与民同乐的观点。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游褒禅山记》同样也借记游表达了自己的观点,那么,作者表述了怎样的观点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作家作品及文章写作背景。

1.关于王安石:王安石(1021~1089),字介甫,号半山,宋朝临川(现在江西省临川)人,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

后被封为“荆国公”,人称“王荆公”。

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又是一位诗文大家,散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诗长于说理,精于修辞,间有情韵深婉之作。

他的作品今存《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2.关于本文写作背景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品。

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

12年后(1070年)拜相。

他不顾保守派反对,积极推行新法。

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这与本文的观点也有相似的地方。

三、课内预习。

对照注释细读课文第1、2两段,借助工具书弄懂疑难字词。

四、讲读第1、2段:(一)指名朗读、口译。

高三语文专题复习(词类活用)教案教学设计

高三语文专题复习(词类活用)教案教学设计

高三语文专题复习(词类活用)教案教学设计高三语文专题复习(词类活用)教案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扩展语句的类型。

2.掌握扩展语句的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扩展语句的步骤和方法。

教学难点:加强扩展语句的能力。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了解扩展语句的类型,掌握扩展语句的步骤和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请用“银河”、“树影”、“蛙声”等词语写一段情景交融的文字。

要求想象合理,语言连贯,不少于40个字。

(江苏卷)【参考答案】静谧的夏夜,银河横空,群星璀璨。

灿烂的星光隐隐映出村庄周围婆娑的树影。

微风掠过树梢,树叶沙沙作响,伴着四周稻田里传来的阵阵蛙声,宛如一曲动听的田园交响乐,令人陶醉。

(情景演绎式)2.按要求把下面的句子扩写成一段话。

(7分)这个冬季,天气异常寒冷。

要求: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②至少运用两种不同的修辞方法。

③不少于80字。

【参考答案】正面:这是一个百年难遇的冬天,南方下起了大雪,大雪阻断了交通,使很多人陷入困境。

很多车被堵在路上,车连着车,犹如一条白色的长龙(比喻),这长龙在纷纷扬扬的大雪中颤抖着无奈的身躯(拟人)。

侧面:人们开始焦虑起来,疯狂起来。

(枝叶添加式)3.请以“和谐”为内容写三句话。

要求每句话都使用比喻,三句话构成排比。

(06全国卷Ⅰ)【参考答案】和谐是乐手演奏的动人旋律,和谐是画家创作的美丽画卷,和谐是设计师描绘的宏伟蓝图。

和谐是春风与细雨的默契,和谐是小桥与流水的融洽,和谐是蓝天和白云的辉映。

(中心阐发式)4.在下面一段话后续写。

要求:①先用一句话拟写出一种你自己不认同的看法,②然后写出自己的看法和充分的理由,③不超过100字。

(05北京卷)据报道,某位以独特的“搞笑”风格塑造了众多小人物的著名影星,被某大学聘为教授。

对于他能否胜任,人们有着不同的看法。

【参考答案】我坚决反对这种“圣者通吃”的荒唐做法。

教育界有教育界的尊严,不能说你在某一个领域干得好,就借此进入其他领域。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教案(古文)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教案(古文)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教案(古文)单元一:《左传》教学目标1. 熟悉《左传》的背景和作者;2. 了解《左传》的写作特点;3. 研究《左传》的文化内涵;4. 掌握《左传》的阅读方法和技巧;5. 能够理解并分析《左传》中的重要篇章。

教学内容1. 《左传》的概述;2. 《昭公元年》、《襄公元年》、《襄公二十一年》三篇篇章的研究。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1. 教师介绍《左传》的背景和作者,让学生对《左传》有初步的了解;2. 教师讲解《左传》的写作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左传》的语言风格、描写手法等;3. 学生自主阅读《左传》的概述,并在课堂上对不懂的地方进行讨论。

第二课时1. 学生报告自己对于《左传》的了解与看法;2. 教师讲解《昭公元年》篇章的文化内涵,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节气、祭祀等内容;3. 学生自主阅读《昭公元年》并做读书笔记,以便在下节课展开讨论。

第三课时1. 学生报告自己对《昭公元年》的理解与分析;2. 教师讲解《襄公元年》篇章的文化内涵,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礼乐、君臣关系等内容;3. 学生自主阅读《襄公元年》并做读书笔记,以便在下节课展开讨论。

第四课时1. 学生报告自己对《襄公元年》的理解与分析;2. 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襄公二十一年》篇章的文化内涵,让学生认识到《左传》的思想内涵;3. 学生自主阅读《襄公二十一年》并做读书笔记,以便在下节课展开讨论。

第五课时1. 学生报告自己对《襄公二十一年》的理解与分析;2.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全书的梳理和总结,让学生对《左传》的整体结构和文化内涵有更深的认识;3. 学生自主选择一篇喜欢的篇章进行深入研究,并在下节课展开讨论。

第六课时1. 学生报告自己对所选择篇章的理解与分析;2. 教师总结本单元教学内容,强调《左传》在古代文化传承和历史研究中的重要地位;3. 教师为学生展示《左传》的影视作品或相关文化艺术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教学重点1. 掌握《左传》的阅读方法和技巧;2. 能够理解并分析《左传》中的重要篇章;3. 了解《左传》的文化内涵。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全程教案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全程教案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全程教案目标本次一轮复的目标是帮助高三学生全面复语文知识,提高语文水平,为高考做好准备。

知识点概述- 课文分析与理解:对高中语文课本中的各篇课文进行深入分析和理解,包括主题、结构、情感和意义等方面。

- 文学常识与修辞手法:了解文学常识和修辞手法,能够运用于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和分析中。

- 阅读理解和应用: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并能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的文本中。

- 写作技巧与规范: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包括写作思路、结构、语言表达等方面,并严格遵守写作规范。

教学步骤1. 梳理课本知识点:对高中语文课本中的每篇课文进行梳理,明确主题和结构,分析情感和意义。

2. 细致讲解和讨论:通过课堂讲解和讨论,深入分析课文的细节和修辞手法,引导学生理解和体会课文的艺术性和意义。

3. 阅读理解训练:安排针对不同题型的阅读理解训练,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和应用能力。

4. 写作训练和批改:安排各类写作任务,包括议论文、应用文等,训练学生的写作技巧和语言表达能力,并及时批改并给出指导意见。

5. 测验和评估:定期进行课堂小测验和大测验,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并及时给予评估和反馈。

教学资源- 高中语文课本:作为教案编写和课堂讲解的主要参考资料。

- 文学作品:选取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作为课外阅读,扩大学生的文学视野。

- 阅读理解练册:提供丰富的阅读理解题目,帮助学生进行训练和巩固。

- 写作例文集:收集一些优秀的写作例文作为学生的参考和模仿对象。

教学评估-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参与度、提问能力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 作业评分:对学生的写作作业进行评分和批评,并给予具体的改进建议。

- 测验成绩:通过定期的测验和测试,评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和研究效果。

教学时间安排本次一轮复全程教案将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时间,确保学生能够充分掌握相关知识并进行适当的训练和巩固。

结束语通过本次一轮复习全程教案,相信高三学生能够系统地复习和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文水平,为高考取得好成绩奠定坚实基础。

高三语文的复习教案6篇

高三语文的复习教案6篇

高三语文的复习教案6篇高三语文的复习教案精选篇1一、学习目标1.能指出古诗词中常用的表现手法。

2.能分析古诗词中常用的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

3.能根据题目要求,用通顺的语言,规范答题。

二、知识梳理(一)古诗词表达技巧包括表现手法、修辞方法、表达方式等。

1.表现手法抒情类: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描写类:动静,虚实,侧面烘托,细节描写,白描,乐景衬哀情)其他:赋比兴,抑扬,对比,联想,衬托(正、反衬)2.修辞方法比喻比拟(拟人拟物)对偶夸张借代设问用典顶真等3.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二)常见修辞格表达效果比喻、比拟:描绘事物生动、形象、鲜明。

增强了感染力。

比喻用在议论中使深奥道理浅显化,易于理解接受。

借代: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

夸张:引起丰富的联想,突出了事物的本质和特征,便于抒发强烈的感情。

对偶:音节整齐匀称,节奏鲜明,有结构美和音乐美。

顶真:具有回环跌宕的旋律美。

用典:使语言精炼,内容丰富,表达委婉含蓄,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三、课前预习(一)说说下列诗句的主要表现手法:1.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用典)2.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直抒胸臆)3.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起兴)4.杨柳岸晓风残月。

(借景抒情)5.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互文)6.樯橹灰飞烟灭。

(借代)7.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白描)(二)判断下列诗句的修辞手法1.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借代,对比2.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借代,设问3.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

夸张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双关对偶拟人5.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夸张6.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设问7.荷花娇欲语,愁煞荡舟人。

拟人(三)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1.乌衣巷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问:诗中不作一句议论却是怎样怀古的?答:诗人只选取了野草、斜阳、飞燕三种景物进行描写,而把对历史盛衰兴亡的感慨,寓情于景,含蓄有味。

高三年级语文复习课教案

高三年级语文复习课教案

【导语】⾼三学⽣很快就会⾯临继续学业或事业的选择。

⾯对重要的⼈⽣选择,是否考虑清楚了?这对于没有社会经验的学⽣来说,⽆疑是个困难的想选择。

如何度过这重要⼜紧张的⼀年,我们可以从提⾼学习效率来着⼿!⽆忧考⾼三频道为各位同学整理了《⾼三年级语⽂复习课教案》,希望你努⼒学习,圆⾦⾊六⽉梦!【篇⼀】 ⼀、散⽂的定义 现代散⽂,是指与⼩说、诗歌、戏剧并列的⼀种⽂学体裁,对它⼜有⼴义和狭义两种理解。

⼴义的散⽂,是指诗歌、⼩说、戏剧以外的所有具有⽂学性的散⾏⽂章。

除以议论抒情为主的散⽂外,还包括通讯、报告⽂学、随笔杂⽂、回忆录、传记等⽂体。

随着写作学科的发展,许多⽂体⾃⽴门户,散⽂的范围⽇益缩⼩。

狭义的散⽂是指⽂艺性散⽂,它是⼀种以记叙或抒情为主,取材⼴泛、笔法灵活、篇幅短⼩、情⽂并茂的⽂学样式。

这是我们考试中所使⽤的概念。

⼆、散⽂的分类 散⽂具有记叙、议论、抒情三种功能,与此相应,散⽂可分为记叙性散⽂、抒情性散⽂和议论性散⽂三种。

1.记叙散⽂ 以记叙⼈物、事件、景物为主的散⽂,称为记叙散⽂。

记叙散⽂叙事较完整,写⼈⼈物形象鲜明,描写景物倾注作者的情感。

这类散⽂与短篇⼩说相似,但⼜有明显的区别。

就叙事⽽⾔,散⽂所述的事件不要求情节完整,更不追求曲折变化,⽽⼩说对叙事的要求要较散⽂⾼得多;另外,散⽂在叙事的时候需要饱蘸情感,⼩说的情感则主要由⼈物体现出来,不须作者明确抒发。

就写⼈⽽⾔,⼩说要求努⼒塑造典型⼈物形象,典型⼈物是作者虚构出来的。

⽽散⽂中的⼈物则是在真⼈真事的基础上,进⾏某些剪裁加⼯,注重对⼈物进⾏写意式的描绘。

根据该类散⽂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可将它区分为记事散⽂和写⼈散⽂。

偏重于记事的散⽂以事件发展为线索,偏重对事件的叙述。

它可以是⼀个有头有尾的故事,如许地⼭的《落花⽣》,也可以是⼏个⽚断的剪辑,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在叙事中倾注作者真挚的感情,这是与⼩说叙事最显著的区别。

偏重于记⼈的散⽂,全篇以⼈物为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语文复习教学案——标点符号设计人:李宗敏教学目标:1、了解考纲对标点符号的考查要求。

2、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及常见易错点。

3、结合高考试题探索高考命题规律。

教学重点、难点:牢固掌握常见易错的标点符号用法。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教学安排:6课时(3课时讲解+3课时练习)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考点分析能力层级:D级——表达应用“标点符号”的考查在隐身5年(99~03)之后,2004年又重新走上高考“舞台”。

2004年十七套高考题全部考查标点,2005年五套高考题考查标点。

94年至98年及2004、2005年主要考查了问号、句号、叹号、逗号、分号、顿号、冒号七种点号的用法,标号只考查了引号、书名号和括号三种。

二、考查方式有两种题型:(1)选择题,出现在第1卷(2)改错题,安排在第Ⅱ卷三、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及注意事项:(一).点号:分句末点号(句号、问号和叹号)、句中点号(逗号、分号、顿号和冒号),表停顿、语气。

1.问号:一句话末尾,表疑问语气。

可询问、责问、反问、设问、商量、猜测。

⑴选择问只在最后用一个问号:明天是你去监考呢,还是我去监考?⑵各个独立的连续问分别用问号:他是谁?从什么地方来?来干什么?⑶主谓倒装问或问号中含有称呼语的,问号放在句末:怎么了,你?老师,明天您会来吗?⑷非疑问句不用问号。

要在城西修建立交桥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这座立交桥将怎么建?那里的近千株树木将怎么办?⑸反问句和设问句都是无疑而问,也要用问号。

难道不是你干的吗?难道你还不了解我吗?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劳动群众。

2.叹号:感情强烈句末。

注意:倒装句叹号放在句末。

多美啊,黄山的风景!歌唱吧,为迎接这辉煌的胜利!再见吧,亲爱的妈妈!3.顿号:句内最小的停顿,用在并列词或词组之间。

⑴并列词作谓语、补语,变顿号为逗号。

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这个故事讲得真实,动人。

⑵表示约数的并列词语间不能加顿号。

她是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

⑶成语、集合词语内部不能加顿号。

例:这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

公安干警,中小学生,大中专院校,指战员,司乘人员⑷并列词语间带有语气词(啊、呀等)时,不用顿号用逗号。

例:书啊,笔啊,零散的堆在桌子上。

⑸并列词语间如果结构不一致,不用顿号用逗号。

例:铅笔,橡皮,电子计算器,各市圆规,大大小小的塑料三角板,占据了半张办公桌。

⑹并列词语间还有并列词,大的并列词之间用逗号,小的并列词之间用顿号。

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回收,标志着我国科技发展达到新水平。

(7)、书名号或引号中间不能顿开。

例:《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都是文人采用民间创作进行再创作的。

“真”“善”“美”在这里是一体。

4.冒号:⑴表示提起下文。

总括上文。

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

老师爱护学生,学生尊敬老师:师生关系融洽。

⑵和引号的配合使用。

①xx说:“。

”他十分惊讶地说:“啊,原来是你!”②“”xx说,“”“快走,”他说,“不然,我们迟到了。

”③“”xx说。

“真不好意思!”她略带歉意地说。

⑶冒号管到句末(!?。

):参加国庆献礼的影片:《青春之歌》《林则徐》等,也将在各大城市放映。

(x)(二)标号: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

1.引号:表示文中引用的部分。

引号有双引号和单引号两种。

一般用双引号,引文内还有引文,就用单引号。

直接引用别人的话,用引号;间接引用别人的话,不用引号。

⑴引号的几种特殊作用:强调: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点好。

讽刺:几个“慈祥”的老板到菜市场去收集一些菜叶,用盐一浸,就是她们难得的佳肴。

特称:“六·一”“左联”⑵引文完整独立,句末点号放在引号里面。

我想起了贾岛的诗:“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⑶引文不完整或者说引文作为自己话的一部分,句末点号(问号叹号除外)放在引号的外面。

写文章要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到今天至少有两千年了。

他把“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两句反复吟诵了好几遍。

(一般来讲,冒号可以作为引文完整独立的标志。

)2.括号:注释词语或句子。

(不是正文的一部分,不需要读出来。

)⑴句内括号:a注释词语,紧跟所注词后。

b它的后边如果要用点号,点号应放在括号外。

一个“东洋婆”(日本女人)走来了。

我们到了绍兴(鲁迅的故乡)。

⑵句外括号:注释整个句子。

句外括号应放在句末的点号之后。

他培育了许多花,喂养和训练了许多小动物。

(他后来还曾照顾一只乳虎,每天用牛奶喂。

)逗号、分号、句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等用法见《与名师对话》62—67页。

四、随堂演练。

在横线上加上标点符号(1)水陆方便呢__还是陆路方便___请你打听一下哪条路最好走___(2)直到十几天之后,这才知道她家里还有严厉的婆婆____一个小叔子___十多岁___能打柴了____她是春天没了丈夫的____他本来也以打柴为生___比她小十岁:大家知道的就是这些。

(3)鲁迅先生连忙掉转话头,亲切地问___“你真个姓唐吗?”“真个姓唐,”我说___“哦,哦,”他看定我,似乎十分高兴___“我也姓过一回唐的。

”五、课后作业:《与名师对话》优化设计55页1---10题。

第二课时高考常见考查点、易错点(第一部分)一、问号误用1.非疑问句用句号。

旅游景点大都承担着对广大群众进行历史文化教育的责任,景区门票价格由谁定、如何定、定多少?都需要充分论证。

(05江西卷A.)2。

选择问与连续问混淆姚明在整个NBA赛季中都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成为关注的目标。

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是他的体型?他的亲切?还是他的什么?(05山东卷A.)“是谁找我们来凿墙的?是您老人家吧?先凿哪面墙呀,是都凿了哇还是留下一面啊?”(05湖北卷C.)3. 倒装句中间符号错用“到底去不去呀?我的小祖宗!”妈妈“咚咚咚”地敲着我的房门,“人家来电话催好几趟了,你倒是给人家一个回话呀!”(04浙江卷第6题D项)(凡是倒装问句,问号应置于句未,才能准确表达出疑问或反问的语气。

)二、引号与点号配合错误1.引号与句末点号错位。

“留住济南”图片展深深吸引了观众。

那小巷,那泉水,那绿草青苔,已经成了难以寻觅的影子——真可谓“梦忆深深深几许,一街一巷总关情。

”(05山东卷C.)李老教导他的学生说:“一定要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要强不知以为知”。

(05江西卷B.)2.引文中间“某某说”后应用逗号而误用了冒号或句号。

(1)“学习就怕‘认真’二字。

”张老师说:“‘态度决定一切’,确实很有道理。

”(04天津卷第6题A项)(2)“还愣着干嘛?”妈妈大声地训斥我:“还不快去把房间收拾收拾,等会儿老师来了,看你怎么办……”(04广东卷第3题D项)三、书名号和引号功用混淆。

如:(1)以《健康秩序、健康生活》为主题的中央电视台2004年“3.15”电视宣传活动将由央视经济频道的11个栏目共同组织完成。

[04全国卷第5题B项](2)对于《雅思(IELTS)考试》人们已耳熟能详,如今一个全新的同样来自英国的职业外语水平测试—《博思BULATS》考试>>,也已由国家人事部考试中心推出。

(04全国卷第5题A项).(3)19岁的女大学生在《幸运52》节目中连续七次夺魁引起了媒体的好奇。

有的请她讲:“如何多才多艺”;有的追问她:“怎样身兼数职”;还有的让她讲什么都行……[全国卷第5题C项]注意:丛书或栏目名不能用书名号。

如“数理化复习丛书”“激流三步曲”“焦点访谈”课堂练习1.使用标点符号有错误的是A.“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

”B.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

C.“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他惊讶地叫道。

D.哪一种办法省时间,我们能一眼看出第一种办法好,后两种办法都“窝了工”。

2.标点使用无误的是A.今年4月7日,中外联合科考队开始对“天坑博物馆”——广西乐业天坑群进行大规模的科学考察。

B.读了拜伦的诗,就想到西班牙去,想看看西班牙女郎的头发是黑的,还是金黄的?C.为了对演出市场及演员进行规范管理,文化部近日发出了“演员个人营业演出活动管理暂行办法”。

D.人总是要死的,就看怎样死法,是屈辱而死呢,还是为民族利益而死?3.标点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去年一年,日本广岛县为了笼络中央内阁官员,竟举办了474次所谓的非正式联谊会。

B.你是坐汽车来呢,还是坐火车来呢,或者索性坐飞机呢?赶快给我个准信儿。

C.我托他买《青年自学丛书》——《环境保护》和《人体卫生》,他满口答应了。

D.洪武二年,朱元璋开始读《孟子》,发现书中有不少忤触皇权的话,大为恼怒,对人说,“这个老头子要是活到今天,非严办不可。

”课后作业: 《与名师对话》优化设计56页11---20题。

第三课时高考常见考查点、易错点(第二部分)四、括号的使用误区1.句内括号与被注词语离位。

例:我们在田间,可以看到有些瓜果、蔬菜的叶子(如丝瓜、番茄)是平伸的,有些作物的叶子(如水稻、小麦)是直立的。

(04重庆卷第6题D项)2。

括号和点号连用的错误(1)句内括号误置点号后。

例:避讳之风可谓源远流长,“其俗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其历史垂二千年”。

(陈垣《史讳举例·序》)(2)句外括号误置点号前。

出版社在1997年第一季度社科新书征订单上提醒邮购者:务必在汇款单上写清姓名及详细地址(汇款单附言栏内注明所购的书名、册数)。

五、标点多余(与功能相同的文字并用)。

1.省略号与“等”“等等”并用。

例:第二代无绳电话采用了数字技术,主要有泛欧数字无绳电话、个人便携式电话、个人接入通信系统……等,具有双向互呼和越区切换功能。

(04湖南卷第6题A项) 2.破折号与括号或“即”“就是”等词语并用。

例:有关专家指出,白开水是最符合人体需要的“天然饮料”。

它既洁净,又能使硬度过大的水变得适中——(因为过多的矿物质煮沸后会沉淀),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

(04浙江卷第6题B项)例:船上的人告诉他船所经过的海槽——就是“中外之界”。

3. 连词前面用顿号。

并列词语中如果有连词“和”“与”“或”“或者”“甚至”等,就不必再用顿号。

例:观众长时间地等待,只为一睹她的风采、或签上一个名。

大院里五十多岁、甚至六十多岁的老年人也参加了植树活动。

六、层次不清(顿号、逗号、分号的误用)一个句子内部用上了不同级的点号,就可以清楚地显示出语意表述的层次来。

否则,就会导致句内层次不清。

1.顿号与逗号混用(1)上海的越剧、沪剧、淮剧、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在这次会演中,都带来了新剧目。

(2)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扩大,人口的猛增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城市垃圾不断增加,“城市垃圾处理”已成为环境保护的一大难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