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课万人古对今林乐珍公开课课堂实录

合集下载

部编本一年级语文下册古对今优质课公开课教案课堂教学实录 (2)

部编本一年级语文下册古对今优质课公开课教案课堂教学实录 (2)

部编本一年级语文下册古对今优质课公开课教案课堂教学实录 (2)请删除此段,因为它没有完整的内容,不符合文章要求。

第一小节:我们通过朗读课文和观察图片,认识了“古对今”和“圆对方”这两组反义词,以及古代人对世界的认识。

同时,我们也了解了对子的知识和文化意义。

第二小节:我们研究了“古”的写法和读音,并通过多种方式巩固了生字。

第三小节:我们通过自由阅读和小游戏,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同时解决了一些疑难问题。

通过这节课的研究,我们不仅学会了一些汉字和词语,更重要的是了解了对子的文化意义和反义词的运用,增强了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和自豪感。

在冬天,当天气非常寒冷的时候,我们会看到“寒”下面有两个点,这个符号和两点水一样,代表着冰。

在第二幅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暑”的头上有一个大太阳,表示着炎热的天气,下面的“者”则代表着人。

这就是“酷暑”。

我们可以一起朗读“严寒”和“酷暑”。

教师展示春天和秋天的图片,然后问道:“除了这两种温度上的感受之外,还有XXX和XXX。

严寒酷暑,春暖秋凉这四个词语就表现了一年四季我们的感受。

大家想一想,春天的感受是怎样的?夏天呢?秋天呢?冬天呢?”让学生回答并一起朗读这四个词语。

让我们一起读第一小节。

男女生一起读,考验读书的能力。

教师指名学生领读第二小节的课文,然后问道:“那位同学能给我们介绍介绍你知道的词语呢?”学生回答:“雪对霜,雪和霜都是白色的,雪是冬天有的,霜是秋天的。

”教师展示图片,让学生明确雪和霜的颜色。

教师还出示“和风细雨”的图片,让学生理解XXX和细雨的意思。

教师出示朝霞对夕阳的图片,然后问道:“什么是朝霞?什么是夕阳?‘夕阳’是什么时候的太阳?”学生回答:“夕阳是黄昏或傍晚的太阳。

”教师解释晚霞和朝阳的意思,然后让学生一起朗读“朝霞对夕阳”。

在第三小节中,教师指出前四个红体字都有“木”字旁,代表着树。

然后教师展示桃子和XXX的图片,让学生明确XXX,还出示柳树和杨树的图片,让学生理解XXX。

一年级语文下册部编本古对今公开课教学实录优质教案(2)

一年级语文下册部编本古对今公开课教学实录优质教案(2)

一年级语文下册部编本古对今公开课教学实录优质教案(2)课程概述这堂公开课是一年级语文下册部编本的古对今教学实录。

本课旨在通过比较古代文学作品和现代文学作品,引导学生了解古代与现代的差异,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文学素养。

课程目标- 了解古代文学作品和现代文学作品的特点与差异- 掌握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常用词汇和表达方式-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思辨能力- 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教学内容1. 古代文学作品与现代文学作品的对比分析2. 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常用词汇和表达方式3. 古代文学作品的鉴赏与解读4. 学生创作与表达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通过展示古代文学作品和现代文学作品的图片或摘录,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对比古今的思考。

步骤二:对比分析以教师为主导,通过对比古代文学作品和现代文学作品的题材、表达方式、语言特点等方面的分析,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步骤三:词汇研究教师选取一些古代文学作品中常用的词汇,通过课堂互动的方式,让学生理解和记忆这些词汇的意义和用法。

步骤四:鉴赏与解读教师选取一篇古代文学作品,进行鉴赏和解读。

通过分析作品的主题、情感表达和修辞手法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

步骤五:学生创作与表达鼓励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主创作一篇与古代文学作品相关的短文或小诗,并在课堂上展示和分享。

教师提供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改进表达能力。

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度、表现和作品质量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评价内容包括对比分析的准确性、词汇运用的熟练程度、对古代文学作品的理解深度以及创作表达的创新性等。

课后延伸布置相关阅读任务,鼓励学生阅读更多的古代文学作品和现代文学作品,扩展他们的文学视野。

同时,鼓励学生写下对所读作品的感受和思考,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总结通过这堂公开课,学生能够了解和欣赏古代文学作品,对古代与现代的差异有更深入的认识。

同时,通过参与创作和表达,他们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这将对他们的语文研究和审美素养的培养产生积极影响。

部编本二年级语文上册古对今精选课公开课教案课堂教学实录(1)

部编本二年级语文上册古对今精选课公开课教案课堂教学实录(1)

部编本二年级语文上册古对今精选课公开课教案课堂教学实录(1)部编本二年级语文上册《古对今》精选课公开课教案课堂教学实录(1)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古、今”等8个生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2.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多种阅读形式,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及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

2. 学生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意思,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学生能够体会大自然的美好,增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2. 学生能够了解和感受古诗词的魅力,激发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认读生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 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体会古诗词的魅力。

教学难点1. 理解词语的意思,特别是“和、映、明”等词语。

2. 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出示课件,展示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引导学生欣赏,同时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2. 学习课文(1) 自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生词,理解课文内容。

(2) 认读生词教师出示生词,引导学生认读,理解词语的意思。

(3) 理解课文内容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如“古、今”等词语的意思。

(4) 学习诗句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诗句,感受诗句的节奏和韵律,同时解释诗句的意思。

3. 品析诗词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句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句的意境。

4. 朗读感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体会古诗词的魅力。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词。

2. 收集有关大自然的古诗词,下节课分享。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在理解词语意思方面还需要加强,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词语。

部编本五年级科学下册古对今优质课公开课教案课堂教学实录(5)

部编本五年级科学下册古对今优质课公开课教案课堂教学实录(5)

部编本五年级科学下册古对今优质课公开课教案课堂教学实录(5)部编本五年级科学下册《古对今》优质课公开课教案课堂教学实录(5)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古对今》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了解古代和现代的差异。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学生能够掌握《古对今》的基本知识点,了解古代和现代的差异。

难点理解古代文化和礼仪的重要性,并能够运用到现代生活中。

三、教学准备材料准备教材、PPT、黑板、粉笔、教学视频等。

环境准备教室环境布置,座位排列整齐,教学设备调试正常。

四、教学过程导入1. 开场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古代和现代吗?古代和现代有什么不同呢?2. 引入《古对今》的主题,展示PPT,让学生对《古对今》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课堂讲解1. 讲解《古对今》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包括古代的礼仪、文化、生活方式等。

2. 通过实例和案例,让学生了解古代和现代的差异,以及古代文化和礼仪在现代生活中的重要性。

课堂互动1.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古代和现代的差异,每组选择一个方面进行展示。

2. 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合作,设计一个古代生活的场景,包括人物、道具、背景等。

课堂总结1. 总结《古对今》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强调古代文化和礼仪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和理念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做一个有文化、有礼仪的人。

五、课后作业1. 复习《古对今》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整理笔记。

2. 思考如何将古代文化和礼仪应用到现代生活中,写一篇短文分享自己的思考和体会。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古对今》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有了深入的了解,能够理解古代和现代的差异,并认识到古代文化和礼仪的重要性。

在课堂互动环节,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实践活动,表现出较强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部编本六年级历史上册古对今优质课公开课教案课堂教学实录(6)

部编本六年级历史上册古对今优质课公开课教案课堂教学实录(6)

部编本六年级历史上册古对今优质课公开课教案课堂教学实录(6)部编本六年级历史上册《古对今》优质课公开课教案课堂教学实录(6)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古对今》。

2. 理解课文中的历史人物、事件和地理知识。

3. 学会通过比较、分析和综合的方法来理解历史。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 学会利用历史资料和参考书,提高学生的资料搜集和处理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 学会正确对待历史,尊重历史事实。

二、教学内容课文内容《古对今》是一篇描述古代与现代对比的诗歌,通过对比展现了我国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

教学重点1. 课文中的历史人物、事件和地理知识。

2. 学会通过比较、分析和综合的方法来理解历史。

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生僻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2. 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深度理解。

三、教学过程自主学习1. 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课文中的历史人物、事件和地理知识。

合作学习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历史变迁和社会进步。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分享和交流。

探究学习1. 学生针对课文内容提出问题,进行探究学习。

2.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解答,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历史,尊重历史事实。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中的表现。

3. 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运用和理解程度。

五、教学资源1. 课文原文。

2. 历史资料和参考书。

3. 多媒体教学设备。

六、教学时间1课时(40分钟)七、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口头表达能力。

3. 探究教学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进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部编本一年级语文下册古对今公开课优质教案教学实录(2)

部编本一年级语文下册古对今公开课优质教案教学实录(2)

部编本一年级语文下册古对今公开课优质教案教学实录(2)1.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生应能够掌握以下知识和能力:- 理解古文与现代文的差异和联系;- 分析古文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 运用古文知识进行写作和阅读理解。

2. 教学重点- 理解古文的含义和用法;- 运用古文知识进行写作和阅读理解。

3. 教学内容3.1 古对今- 师生共同探讨古文与现代文的差异和联系;- 分析古文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 学生演绎一段古文并进行讨论。

3.2 古文写作- 学生研究古文的写作技巧和常用表达方式;- 学生进行古文写作练;- 学生相互交流和评价写作成果。

3.3 古文阅读理解- 学生阅读一篇古文,并进行理解和分析;- 学生回答与古文相关的问题;- 学生展示并讨论答案。

4. 教学步骤4.1 导入老师通过提问和引入相关话题,激发学生对古文的兴趣和思考。

4.2 古对今老师与学生一起分析古文与现代文的差异和联系,引导学生发现古文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

4.3 古文写作老师讲解古文写作的技巧和常用表达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古文写作练,并相互交流和评价写作成果。

4.4 古文阅读理解老师指导学生阅读一篇古文,并进行理解和分析。

学生回答与古文相关的问题,并进行答案展示和讨论。

4.5 小结老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提醒学生复巩固所学知识。

5. 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度、表现和写作成果,评价学生对古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6. 教学反思针对学生在古文理解和运用方面可能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教学反思,并提出改进措施。

7. 教学资源- 部编本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材- 古文示例材料- 古文写作练题- 古文阅读理解题。

一年级下册语文部编本古对今教学实录公开课优质教案(2)

一年级下册语文部编本古对今教学实录公开课优质教案(2)

一年级下册语文部编本古对今教学实录公开课优质教案(2)一年级下册语文部编本《古对今》教学实录公开课优质教案(2)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还能够正确的认读“古、今”等8个生词。

2.能对的、流利、有感情地练习朗读,朗读背诵第2自然段。

过程与方法1.实际多种阅读什么形式特点,增加大声朗读自我感悟和语言积累的能力。

2.能学会联系上下文和生活求实际明白词语的意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知道一点天气与景物的关系,感觉到大自然的美好的感觉。

2.也能增强自己所了解到的天气知识,取自于第2自然段,和同学合作说一说。

二、教学重点生字词1.还能够正确的认读“古、今”等8个生词。

2.能够错误的抄写“和、风”等字。

课文明白1.对的、非常流利、有感情地练习朗读,读背第2自然段。

2.学会什么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中明白词语的意思。

情感态度1.知道一点天气与景物的关系,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和幸福。

2.还能够特点自己清楚到的天气知识,太阳与士兵第2自然段,和同学合作说一说。

三、教学难点生字词1.都能够错误的认读“古、今”等8个生词。

2.也能真确书写“和、风”等字。

课文解释1.错误的、很流利、有感情地练习朗读,朗读背诵第2自然段。

2.学会什么联系上下文和生活求实际再理解词语的意思。

情感态度1.知道一点天气与景物的关系,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如此美好。

2.能增强自己所了解到的天气知识,照样子第2自然段,和同学合作说一说。

四、教学过程1.导入-依靠课间时间,让学生自由发言,谈谈自己对天气的感受。

2.生字词去学习-约束学生认读“古、今”等8个生词。

-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到什么那些个生词,并回答它们的意思。

3.课文大声朗读-让学生跟读课文,注意停顿下来和语气。

-约束学生再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手法。

4.课文理解-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解课文中的句子。

-阻止学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求实际表述词语的意思。

5.情感态度培养-让学生好好谈谈自己对大自然美好事物的感受。

古对今优质公开课:一年级语文下册部编本教案教学实录(2)

古对今优质公开课:一年级语文下册部编本教案教学实录(2)

古对今优质公开课:一年级语文下册部编本教案教学实录(2)1. 课程概述本课程是一堂一年级语文下册的公开课,采用部编本教材。

课程的主题是“古对今”,通过对比古今事物的异同,让学生感受语文的魅力,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

2.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生词,掌握一些基本的语文知识。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研究、合作交流的方式,提高语文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感受语文的魅力,培养对语文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3. 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本节课主要研究课文《古对今》。

2. 生词研究:学生需要掌握的生词有:古今、对比、语文、素养等。

3. 语法知识:学生需要了解的语法知识有:古今对比的句式结构。

4. 教学步骤4.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古今事物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古今事物的异同,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4.2 自主研究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古对今》,理解课文内容,研究生词,并尝试回答以下问题:1. 课文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2. 课文中出现了哪些生词?3. 古今对比的句式结构是如何运用的?4.3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研究心得,互相解答疑惑。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反馈,进行课堂讲解,讲解重点包括:1. 课文内容的深入解析。

2. 生词的详细解释。

3. 语法知识的讲解。

4.5 课堂练学生进行课堂练,巩固所学知识。

练包括:1.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 用古今对比的句式结构造句。

4.6 总结反馈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总结,对学生的研究成果给予肯定,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反馈。

5. 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的研究过程进行评价,反思自己的研究成果和不足。

2. 同伴评价:学生互相评价,给出建议和意见。

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6. 教学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部编本一年级语文下册古对今教案公开课优质教学实录(2)

部编本一年级语文下册古对今教案公开课优质教学实录(2)

部编本一年级语文下册古对今教案公开课
优质教学实录(2)
课程概述
本节课是部编本一年级语文下册的古对今教案公开课。

通过本课的教学实录,可以展示优质的教学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技巧。

本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对比古代和现代的生活方式和食物,了解古代与现代的差异。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古代与现代的生活方式和食物,并能通过对比发现差异。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
1. 部编本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材。

2. PPT演示文稿。

3. 课堂练题。

教学过程
导入
通过展示古代和现代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古代与现代的生活方式和食物的思考。

比较
教师以对比的方式,让学生观察古代和现代的生活方式和食物的差异,并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发现差异。

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自由讨论古代和现代的差异,并写下自己的观察结果。

小组展示
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他们的观察结果,并与全班进行分享和讨论。

总结
教师对学生的观察结果进行总结,强调古代与现代的差异,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思考。

课堂练
教师出示几道与课堂内容相关的练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对比古代和现代的生活方式和食物,让学生发现差异,并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小组讨论和展示的环节增
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通过课堂练,学生进一步巩
固了所学内容。

整体而言,教学效果良好,学生积极参与,达到了
预期的教学目标。

部编本一年级语文下册古对今优质教案公开课教学实录(2)

部编本一年级语文下册古对今优质教案公开课教学实录(2)

部编本一年级语文下册古对今优质教案公
开课教学实录(2)
课程概述
本课程是部编本一年级语文下册的古对今优质教案公开课教学实录的第二节课。

本节课主要围绕古代与现代生活的对比展开,通过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古代人的生活方式和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并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比较能力。

教学目标
- 了解古代和现代的生活方式差异;
- 培养学生观察和比较的能力;
-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1. 课堂导入:通过展示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古代和现代的生活方式有哪些不同。

2. 研究课文:教师带领学生一起阅读课文,重点理解古代人的生活方式。

3. 学生小组活动: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古代生活方式
进行观察和比较,然后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出来。

4.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他们观察和比较的结果,并与全班共同讨论。

5. 拓展活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拓展活动,例如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亲自体验古代的生活方式。

6. 总结归纳: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古代和现代生活方
式的差异,并鼓励学生思考古代生活方式对现代生活的影响。

教学评价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度、观察和比较的能力以及语言
表达能力来评价学生的研究情况。

同时,可以采用课堂讨论、小组
展示和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古代与现代生活的方式,培养
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比较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表达能力
较差,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在后续的教学中,可以加强与学生
的互动和个别指导,帮助他们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古对今优质课公开课教案:一年级语文下册部编本教学实录(2)

古对今优质课公开课教案:一年级语文下册部编本教学实录(2)

古对今优质课公开课教案:一年级语文下册部编本教学实录(2)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生字词。

2. 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彼此的团队协作精神。

2. 学生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学生能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对生活的热爱。

2. 学生能够理解古诗中的意境,培养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教材分析《古对今》是一年级语文下册部编本的一篇课文,通过对比古今,让学生感受时间的变迁和生活的美好。

课文中有许多生字词,需要学生认读和理解。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但生字词的认读和理解仍是他们的研究难点。

此外,学生对于古诗的鉴赏能力较弱,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来培养。

教学重难点1. 生字词的认读和理解。

2. 对古诗意境的感悟。

三、教学过程课前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含课文内容、生字词、古诗等。

2. 学生预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课堂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课文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2.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主题。

课堂讲解(20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边读边解释生字词的含义。

2. 教师讲解课文中的古诗,引导学生感悟古诗的意境。

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课堂练(10分钟)1. 教师布置练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2.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朗读练,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研究内容,强调生字词的认读和理解。

2. 教师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培养对生活的热爱。

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家长辅导学生完成练题。

2. 学生背诵课文,加强语文素养。

四、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生字词,对古诗的鉴赏能力是否有所提高。

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研究情况,对研究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识字(二)《古对今》(课堂实录)

识字(二)《古对今》(课堂实录)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创作的小诗。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古对今》这首诗的基本内容、描绘四季的对比手法以及诗词创作。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古诗词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欣赏和创作美妙的诗句。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古对今》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过四季的变化?”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古人是如何描绘四季之美的。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古对今》这首诗的基本内容。这是一首描绘四季变化的古诗,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春、夏、秋、冬的不同景象。这种表达方式是古诗词中的一种特色,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人眼中的自然之美。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这首诗的具体内容。分析诗中的对比手法,如“春暖花开”与“夏日炎炎”等,了解作者如何通过这些描绘让我们感受到四季的鲜明特点。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诗词朗读、生字词学习和诗词理解这三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四季变化相关的实际问题,如“春天有哪些特点?”等。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诗词创作活动。学生可以尝试用对比手法创作一首描写四季的小诗。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创作的小诗。

一年级下册语文部编本:古对今优质课教学实录与教案(2)

一年级下册语文部编本:古对今优质课教学实录与教案(2)

一年级下册语文部编本:古对今优质课教学实录与教案(2)一、实录1. 课程概述这节课是一年级下册语文部编本中的“古对今”教学内容。

通过引入古代文学作品,让学生对古代文化有初步的了解,并与现代生活进行对比。

2.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特点和意义。

- 培养学生欣赏和感受文学作品的能力。

- 帮助学生理解古代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联系和差异。

3.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通过展示一幅古代文学作品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步骤二:讲解古代文学作品教师简要介绍古代文学作品的背景和作者,引导学生思考古代文学作品的特点和意义。

步骤三:小组合作探究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幅古代文学作品进行研究和讨论。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文学作品的摘录、查找相关资料等方式,深入了解文学作品的内容和背景。

步骤四:展示和分享每个小组派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选择的文学作品,并分享他们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步骤五:与现代生活对比通过与现代生活的对比,让学生思考古代文学作品与现代社会的联系和差异。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情节与现代社会中的人物、情节的异同。

步骤六:总结和评价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和收获,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

二、教案1.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特点和意义。

- 培养学生欣赏和感受文学作品的能力。

- 帮助学生理解古代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联系和差异。

2.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5分钟)- 展示一幅古代文学作品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步骤二:讲解古代文学作品(10分钟)- 教师简要介绍古代文学作品的背景和作者,引导学生思考古代文学作品的特点和意义。

步骤三:小组合作探究(1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幅古代文学作品进行研究和讨论。

-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文学作品的摘录、查找相关资料等方式,深入了解文学作品的内容和背景。

步骤四:展示和分享(10分钟)- 每个小组派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选择的文学作品,并分享他们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部编本一年级语文下册古对今教案公开课优质教学实录(2)

部编本一年级语文下册古对今教案公开课优质教学实录(2)

部编本一年级语文下册古对今教案公开课优质教学实录(2)部编本一年级语文下册《古对今》教案公开课优质教学实录(2)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古、今”等8个生词,理解字词含义。

2.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多种阅读形式结合,提高朗读感悟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2. 学生通过联系生活、想象等方法,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学生了解天气与季节的关系。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乐观向上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1. 学生正确认读生字,理解字词含义。

2. 学生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三、教学难点1. 学生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 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研究状态。

- 教师出示课题《古对今》,引导学生思考题目含义,激发研究兴趣。

2. 生字词研究- 教师带领学生认读生词,如“古、今”等,引导学生理解字词含义。

- 学生跟读,巩固记忆。

3. 课文朗读- 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 学生自主练朗读,教师适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4. 课文理解- 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课文结构,引导学生理解每句话的意思。

- 学生通过联系生活、想象等方法,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5. 情感教育-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如热爱大自然、乐观向上等。

-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6. 课堂小结-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研究内容,巩固知识点。

- 学生自主总结研究收获。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本节课研究的内容,巩固知识点。

2. 学生完成课后练题,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六、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如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学生研究效果如何等,以便于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质量。

{content}。

课堂实录《古对今》教学设计

课堂实录《古对今》教学设计

《古对今》——书写生字
学习目标:
1.正确、规范地书写“古、凉、细”等七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一、复习导入:
1.开展读(课文)字游戏:开火车读,再读;小老师领读,齐读。

2.重温识字方法:
减一减:多-夕=夕
加一加:十+口=古木+子=李禾+日=香丝+田=细冫+京=凉
3.识字游戏:点爆竹
二、生字书写:
1.出示生字:古、凉、细、夕、李、语、香
2.指导写字:
师范写,重点指导“古、凉、细、夕、李、语、香”并讲述、组词。

(1)上下结构:
古 gǔ:结构:上下;部首:十组词:古时、古人
李lǐ:结构:上下;部首:木组词:李子、姓李、行李
香xiāng:结构:上下;部首:禾组词:花香、真香、好香
(2)左右结构:
细xì:结构:左右;部首:红组词:细雨、细心
凉liáng:结构:左右;部首:冫组词:凉快、凉水
语yǔ:结构:左右;部首: 讠组词:语文手语
(3)独体字:
夕xī:结构:独体;部首:夕组词:夕阳七夕
3.老师范写,学生在语文课本上描红、临写生字。

4.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写字姿势,提出要求。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篇韵文其实是我国古代对子歌的一小部分,课下我们可以再搜集一些有关对子歌的其他内容,积累和背诵。

一年级语文下册部编本古对今优质课程教学实录公开课教案(2)

一年级语文下册部编本古对今优质课程教学实录公开课教案(2)

一年级语文下册部编本古对今优质课程教学实录公开课教案(2)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正确的认读和理解生字词。

2.学生能够流利地地学生朗读,解释课文大意。

3.学生能够掌握对偶的修辞手法。

过程与方法1.图片、实物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句子修辞小组合作、再讨论等,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3.引导出来学生通过大声朗读、表演等形式,增强口语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和训练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2.重视培养学生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能力。

3.培养和训练学生关爱和环境、好好珍惜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教材分析《古对今》是一篇一年级语文下册的课文,按结构部编本教材。

课文差不多古今事物,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注意培养学生的对仗意识和审美情趣。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具高浓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传统文化比较感兴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生字词的理解和认读存在困难,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认读和理解。

2.平仄修辞手法的掌握。

3.关怀环境、去珍惜资源的意识的培养。

三、教学过程课前准备1.打算课文相关图片、实物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教学活动和问题。

课堂导入到(5分钟)1.引导学生仔细课文图片,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内容,约束学生刚刚进入去学习状态。

课堂讲解时(15分钟)1.教师指挥学生逐句讲解课文,讲解生字词的含义。

2.强行学生是从小组合作、讨论等,表述平仄的修辞手法。

课堂互动(10分钟)1.教师设计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认真思索和回答。

2.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再体验对仗的韵味。

3.学生接受小组讨论,分享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实践环节(10分钟)1.学生分组进行课堂小游戏,形象的修辞工整对仗的修辞手法通过互动。

2.教师阻止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创作一首以自然景色为主题的对仗诗。

课堂小结(5分钟)1.教师系统的总结课堂内容,指出生字词和对仗修辞手法的重点。

2.强行学生反思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催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一年级语文下册部编本古对今公开课教学实录优质教案(2)

一年级语文下册部编本古对今公开课教学实录优质教案(2)

一年级语文下册部编本古对今公开课教学实录优质教案(2)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对的认读和理解“古对今”的生字词。

2.学生还能够非常流利地朗读课文,明白课文大意。

3.学生也能实际课文去学习,掌握平仄的修辞手法。

过程与方法1.学生是从小组合作,继续探讨课文中对偶的例子,能提高合作学习能力。

2.学生实际课文去学习,培养训练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生能感觉到古典文化的魅力,增加对语文学科的兴趣。

2.学生也能表述课文中的道德观念,培养训练良好的品德素质。

二、教学内容课文内容《古对今》是一篇描画古代与现代差不多的诗歌,按照差别不大的手法,展示出了古代的美丽的景色和在现代的变化。

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生字词,很流利地学生朗读,表述课文大意。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按照课文学,完全掌握平仄押韵的修辞手法,理解课文中的道德观念。

三、教学过程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课文课件和教学道具。

2.学生认真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课堂文件导入(5分钟)1.教师通过化入古代与现代的对比,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学生分享课前预习成果,可以介绍生字词。

课堂回答(15分钟)1.教师解释生字词,帮助学生真确认读和理解。

2.教师强行学生实际小组合作,研究和探讨课文中对仗的例子,注意培养合作学习能力。

3.教师解说课文中的道德观念,引导出来学生真确价值观。

课堂实践(10分钟)1.学生分组通过角色扮演,朗读课文,平定内乱学内容。

2.学生是从口语表达,解释课文中的对仗句子,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课堂总结(5分钟)1.教师强行学生重新回顾课文内容,学习总结工整对仗的修辞手法。

2.学生分享学收获,表达出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四、课后作业1.学生回家后,复习啊课文内容,巩固生字词。

2.学生中,选择一个对仗的句子,进行所创作练习,影像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因为学生的掌握情况,变动教学方法和策略,以增强教学效果。

部编本一年级语文下册古对今优质教案公开课教学实录(2)

部编本一年级语文下册古对今优质教案公开课教学实录(2)

部编本一年级语文下册古对今优质教案公开课教学实录(2)部编本一年级语文下册《古对今》优质教案公开课教学实录(2)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也能正确认读和理解“古、今、夜、时”等10个生词。

2.都能够对的、流利地、有感情地诵读课文,表述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1.多种阅读理解形式,增强学生的朗诵能力和理解能力。

2.凭借图片和动作,好处学生再理解词语的意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训练学生对自然景物的喜爱之情。

2.培养训练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认读生字,明白词语的意思。

2.对的、流利地、有感情地诵读课文。

教学难点1.理解“古、今、夜、时”等词语的意思。

2.培养学生对自然景物的喜爱之情。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引导出来学生回忆一下上节课去学习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用来图片和动作,约束学生明白“古、今、夜、时”等词语的意思。

2.生字认读1.让学生自读课文,特别注意读准字音,解释词语的意思。

2.教师重点解释生字,帮助学生认读和理解。

3.朗读课文1.让学生跟读模仿课文,再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2.教师约束学生并且角色扮演,提高课堂趣味性。

4.理解课文内容1.教师提问,阻止学生思考和问,好处学生解释课文内容。

2.通过商讨和分享,让学生表达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5.课堂练习1.让学生接受朗诵去练习,增加朗读文章能力。

2.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去后复习啊和巩固。

6.总结与反思1.教师约束学生系统的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指导学生巩固记忆。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受,教师给与安慰和鼓励和指导。

四、教学评价1.学生朗读能力1.实际课堂范读去练习,仔细学生的朗读文章流畅性和思想感情感情的能力。

2.评价学生在大声朗读过程中的语音语调和表情。

2.学生理解能力1.课堂提问和讨论,清楚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评价学生的思考和回答问题的能力。

3.学生学习态度1.远处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积极性。

一年级下册语文部编本古对今教学实录公开课优质教案(2)

一年级下册语文部编本古对今教学实录公开课优质教案(2)

一年级下册语文部编本古对今教学实录公开课优质教案(2)课程概述本节课是一年级下册语文部编本《古对今》的教学实录公开课,旨在通过对古代和现代文学作品的对比,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理解能力。

教学目标1. 了解古代和现代文学作品的差异和联系。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兴趣和了解。

教学重点1. 分辨古代和现代文学作品的特点。

2. 理解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意义和内涵。

3. 运用文学知识进行作品分析和解读。

教学内容1. 通过对比古代和现代文学作品的形式、题材、语言等方面的差异和联系,引导学生思考文学的发展和变化。

2. 选取一些经典的古代文学作品,如《论语》、《红楼梦》等,让学生了解并感受古代文学的魅力。

3. 选取一些现代文学作品,如《小王子》、《哈利·波特》等,与古代文学作品进行对比,让学生感受文学的多样性和时代的变迁。

4.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理解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意义和内涵,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方法1. 课堂讲授:通过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了解文学作品的特点和鉴赏方法。

2.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中互相研究和交流。

3. 阅读分析:指导学生阅读文学作品,并进行分析和解读。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包括积极回答问题、参与讨论等。

2. 书面作业:布置相关的书面作业,考察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课后测试:进行一次小测验,检验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录公开课,学生对古代和现代文学作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增强了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理解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的理解仍有困难,下一次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细节的讲解和引导。

千课万人古对今林乐珍公开课课堂实录

千课万人古对今林乐珍公开课课堂实录

古对今温州市林乐珍课前准备分清左右同桌;拿出一支铅笔,铅笔盒收起来;师:孩子们,这段时间,老师发现大家都很喜欢玩一种游戏,是什么生:齐说魔方;师:这个魔方有一点点不一样,你注意到了吗生:每一面都有字;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做一做汉字魔方,玩一玩汉字魔方;汉字魔方需要法宝,请左边的同桌拿出第一个汉字法宝;请同桌两个人先认一认,如果都认识,请把它放回抽屉,如果都不认识,请放在桌上;如果一个认识一个不认识,怎么办生:教一教他;师:孩子们,你们不认识的字,老师都看清楚了,其实认识这些字是由办法的,仔细看这些字,有什么特点生:都有一个日;师:下面我们就请太阳公公来教我们认字;师:出示古文字:晨早晨,太阳公公出来,人们开始一天的劳作;生:晨师:太阳公公累了,躲到树丛中去了;师:这个字读什么生:暮;师:第二天,太阳公公又要出来了,和月亮姐姐打招呼;这个字读:生:朝指名读师:这样的太阳我们叫…生:朝阳师:拓展朝霞;师:太阳公公快落山了,这个字就是生:夕师:这是的太阳叫生:夕阳师:这个夕书写时要注意什么呢生:指名回答关键笔画的位置师:从竖中线起笔,第二笔…现在我们打开习字册,认认真真写一个; 生:书写师:提醒注意写字姿势;生:写好的同学请你同桌评价一下,再写第二个;师:太阳公公一帮忙,我们就认识了这么多字;板书:晨、暮朝霞、夕阳师:下面,我们继续请太阳公公帮忙;一年有几个季节生:春、夏、秋、冬师:春天的风不冷也不热,我们说这是怎样的风生:暖师:这样的风可真暖和呀,我们把这样的风叫做,和风细雨;生:齐读和风细雨;师:老师这里还有词语,你觉得应该放在哪个季节生:酷暑可以放在夏;师:其他几个词语怎么放生:把严寒放到冬天那个季节;师:冬天怎么样,我们来看;出示图注意期间补充中暑、暑假、酷爱等字词;师:正方体在数学上,是上面对下面,左面对…生:右面师:前面对生:后面师:如果我上面是大,下面是生:小师:下面,请听好要求,找到一组词,撕掉双面胶,先贴一面,再贴另一面; 生:自由讨论粘贴;师:玩魔方视频出示要求…..。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千课万人古对今林乐珍公
开课课堂实录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古对今》
温州市林乐珍
课前准备(分清左右同桌;拿出一支铅笔,铅笔盒收起来;)
师:孩子们,这段时间,老师发现大家都很喜欢玩一种游戏,是什么生:齐说魔方。

师:这个魔方有一点点不一样,你注意到了吗
生:每一面都有字。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做一做汉字魔方,玩一玩汉字魔方。

汉字魔方需要法宝,请左边的同桌拿出第一个汉字法宝。

请同桌两个人先认一认,如果都认识,请把它放回抽屉,如果都不认识,请放在桌上。

如果一个认识一个不认识,怎么办
生:教一教他。

师:孩子们,你们不认识的字,老师都看清楚了,其实认识这些字是由办法的,仔细看这些字,有什么特点
生:都有一个日。

师:下面我们就请太阳公公来教我们认字。

师:(出示古文字:晨)早晨,太阳公公出来,人们开始一天的劳作。

生:晨
师:太阳公公累了,躲到树丛中去了。

师:这个字读什么
生:暮。

师:第二天,太阳公公又要出来了,和月亮姐姐打招呼。

这个字读:
生:朝(指名读)
师:这样的太阳我们叫…
生:朝阳
师:拓展朝霞。

师:太阳公公快落山了,这个字就是
生:夕
师:这是的太阳叫
生:夕阳
师:这个夕书写时要注意什么呢
生:指名回答(关键笔画的位置)
师:从竖中线起笔,第二笔…现在我们打开习字册,认认真真写一个。

生:书写
师:提醒注意写字姿势。

生:写好的同学请你同桌评价一下,再写第二个。

师:太阳公公一帮忙,我们就认识了这么多字。

板书:
晨、暮
朝霞、夕阳
师:下面,我们继续请太阳公公帮忙。

一年有几个季节
生:春、夏、秋、冬
师:春天的风不冷也不热,我们说这是怎样的风
生:暖
师:这样的风可真暖和呀,我们把这样的风叫做,和风细雨。

生:齐读和风细雨。

师:老师这里还有词语,你觉得应该放在哪个季节
生:酷暑可以放在夏。

师:其他几个词语怎么放
生:把严寒放到冬天那个季节。

师:冬天怎么样,我们来看。

(出示图)
注意期间补充中暑、暑假、酷爱等字词。

师:正方体在数学上,是上面对下面,左面对…
生:右面
师:前面对
生:后面
师:如果我上面是大,下面是
生:小
师:下面,请听好要求,找到一组词,撕掉双面胶,先贴一面,再贴另一面。

生:自由讨论粘贴。

师:玩魔方(视频出示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