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消毒隔离制度2018word精品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消毒隔离制度

隔离预防制度

为严格控制传染病的扩散,进一步落实传染病、多重耐药菌感染等病例的隔离工作,预防相关疾病的医院感染,经医院研究,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等法律法规,并结合本院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隔离的管理

1. 各科室应严格执行国家卫生行业标准《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的规定,落实相关疾病

的隔离工作。

2. 在新建、改建或扩建时,医院感染委员会应对建筑布局进行审查,使其符合医院卫

生学要求,具备隔离预防的功能,分区明确,标识清楚。

3. 科室应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基于疾病传播途径的预防措施。

4. 各科室应加强医务人员隔离与防护知识的培训,使其掌握常见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隔离方式和防护技术。

5. 各科室建立并保持科室个人防护用品的基数,随时补充,随时可取。

6. 科室应加强传染病患者的管理,严格执行探视制度。

二、患者的隔离

1. 针对所有的患者,采取标准预防措施。

2. 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疾病的传播途径(接触传播、飞沫传播、空气传播和其

他途径传播),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3. 感染性疾病和非感染性疾病的病人应分开安置。条件受限时,同种感染性疾病、同

种病原体感染患者可安置于一室。

4. 隔离病室应悬挂相应的隔离标识,并限制人员出入。

5. 常见传染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和隔离预防措施(见附表)。

三、医务人员个人防护

1. 医务人员在接诊所有患者时,应按照标准预防的原则,依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风险选用手套、隔离衣、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罩。

2. 已知患者所患感染性疾病时,应根据该感染性疾病传播的途径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防护用品的选择和使用方法参照《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的要求。

附件各种传播途径的隔离预防措施

附件

消毒灭菌制度

为保障我院医疗器械及环境的清洁、消毒、灭菌质量,预防因消毒不规范导致的医院感

染事件的发生,根据《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等文件精神,并结合本院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总体要求

1. 采用集中管理的方式,对所有需要消毒或灭菌后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均由消毒供应室回收,集中清洗、消毒、灭菌。内镜器械的清洗消毒,可以根据国家有关的

规定进行处理。

2. 可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后应先清洁,再进行消毒或灭菌。

3. 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腔隙,或接触人体破损皮肤、黏膜、组织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灭菌。

4. 接触完整皮肤、完整黏膜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消毒。

5. 不与病人直接接触的物品(输液网兜、换药盘等)应保持清洁干燥,定期清洗,如遇污染及时消毒。

6. 诊疗环境表面保持清洁与干燥,遇污染应及时进行有效的消毒。

7. 感染或疑似感染朊病毒患者宜选用一次性使用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后应用

双层医疗垃圾袋盛装,并贴上标签,按感染性废物处理。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按照《消毒技术规范》处理。

8. 手部皮肤的清洁和消毒应按照《攀枝花市妇幼保健手卫生制度》执行。

9. 科室提供相应的防护用品,保障从事消毒灭菌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

二、日常管理细则

1. 消毒、灭菌方法的选择原则:根据物品污染后导致感染的风险高低选择相应的消毒或灭菌的方法:

1.1高度危险性物品,应采用灭菌方法处理;

1.2中度危险性物品,应采用达到中水平消毒以上效果的消毒方法;

1.3低度危险性物品,宜采用低水平消毒方法,或做清洁处理;遇有病原微生物污染时,针对所污染病原微生物的种类选择有效的消毒方法。

2. 常见诊疗用品的清洁与消毒

2.1可重复使用的低度危险性物品,如听诊器、血压计袖带等应保持清洁,遇有污染应先及时清洁,然后采用中、低效消毒齐U进行消毒。

2.2地面无明显污染时,采用湿式清洁;当地面受到患者血液、体液等明显污染时,先用吸湿材料去除可见的污染物,再清洁和消毒。

2.3室内用品如桌子、椅子、凳子、床头柜等的表面无明显污染时,采用湿式清洁。当受到明显

污染时,先用吸湿材料去除可见的污染物,然后再清洁和消毒。

2.4直接接触患者的床上用品如床单、被套、枕套等,应一人一更换;患者住院时间长时,应每周更换;遇污染应及时更换。

2.5病人出院、转科、死亡后进行床单元终末消毒。

2.6感染高风险的部门如手术室、产房、新生儿科、重症监护室、羊水穿刺室、检验

科等科室地面与物体表面,应保持清洁、干燥,每天进行消毒,遇明显污染随时去污、清洁与消毒。地面消毒采用500 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擦拭,作用30 min ;物体表面消毒方

法同地面或采用1000 mg/L-2000 mg/L 季铵盐类消毒液擦拭。

3. 使用中消毒剂和消毒用品的管理

3.1各科室使用的消毒剂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不得擅自使用未经医院相关职能部门审

核的消毒产品。

3.2临床科室常用消毒制剂的使用应遵循产品的使用说明。科室自配消毒剂,如用于物体表面消毒的含氯消毒制剂,应现配现用,使用时限应=24小时。

3.3保洁使用的擦拭巾使用后应由保洁公司进行统一清洗和消毒;各科室自己使用的擦拭巾,使用后应清洗干净,在250 mg/L有效氯消毒剂中浸泡30 min,冲净消毒液,干燥备

用。

3.4拖布使用后立即清洗干净,在500 mg/L有效氯消毒剂中浸泡30 min,冲净消毒液,

干燥备用。

三、监测

医院清洁、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应遵循《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的相关要求,各项物理监测、化学监测、生物监测、B-D测试由相关科室按要求定期完成,医院感染管理科每

季度进行督导。同时,医院感染管理科应按相关规范的要求,开展针对空气、物体表面、手、

暖箱(湿化瓶)用水等的卫生学监测。

四、术语与定义

1. 高度危险性物品: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脉管系统,或有无菌体液从中流过的

物品或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物品,一旦被微生物污染,具有极高感染风险,如手术器

械、穿刺针、腹腔镜、活检钳、植入物等。

2. 中度危险性物品:与完整黏膜相接触,而不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和血流,也不

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物品,如胃肠道内镜、气管镜、喉镜、肛表、口表、呼吸机管道、麻醉机管道、压舌板、等。

3. 低度危险性物品:与完整皮肤接触而不与黏膜接触的器材,如听诊器、血压计袖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