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取氧气教案

合集下载

初中化学氧气的制取教案15篇

初中化学氧气的制取教案15篇

初中化学氧气的制取教案15篇初中化学氧气的制取教案篇1教学案例氧气的制取教学重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教学难点:催化剂教学思路:创设情景,初识氧气,引出气体的制取→了解气体制取的一般步骤,探究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仪器装置和反应条件→制取并收集一瓶氧气→尝试设计其他的制氧装置。

教学用具:试管(3只)、酒精灯、锥形瓶、长径漏斗、带导管的橡皮塞、乳胶管、集气瓶、水槽、盖玻片;30%的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人造沸石、芹菜、火柴;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初识氧气设计意图:通过问题创设情景,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欲望。

[创设情景]在屏幕上循坏播放选取的与氧气有关的图片:运动会场上燃烧的火炬、火箭的发射、潜水员带着氧气瓶在潜水、抢救危急病人、光合作用、腐烂的葡萄,引导学生回答:氧气是我们身边熟悉的物质,它跟世间万物如影随形,你对它有哪些了解呢?[学生交流]氧气可供给呼吸,氧气可支持燃烧,氧气能使物品腐烂,氧气能发射火箭……[设问,引出下文]那你还想知道与氧气有关的什么知识呢?[生答]我想知道氧气是如何发射火箭的。

我想知道氧气怎么使食物腐烂的。

我想知道氧气还有什么用途。

……[过渡]看来同学们想知道得还很多,这节课我们先来看一看如何在实验室里制取一瓶氧气?然后引出本节课的课题————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二、如何制取氧气(核心部分)设计意图:通过试验,探究如何在试验室里制取氧气,并形成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让你到实验室制取一瓶氧气,你需要解决哪些问题?[师生共同分析]反仪器装置验满方法收集方法[师问]我们就按这四步学习如何制取氧气。

根据已有的知识,请你说出得到氧气的方法有哪些?[学生交流]电解水从空气中分离氧气光合作用我想知道氧气是如何制得的。

[师问]上述方法适合在实验室中制取氧气吗?为什么?[学生讨论]消耗电能;操作复杂;难于控制……不适合在实验室里制取氧气。

[老师总结,引出下文]在实验室里,通常采用30%的过氧化氢溶液来制取氧气。

初中化学氧气的制取教案6

初中化学氧气的制取教案6

初中化学氧气的制取教案6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氧气的性质及其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掌握用过氧化铁和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方法。

3. 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做好实验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二、教学重难点:
1. 掌握制取氧气的方法。

2. 理解氧气的性质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准备:
1. 实验器材:试管、试管夹、试管架、烧杯等。

2. 实验药品:过氧化氢、过氧化铁等。

3. 实验记录表。

4. 录音机、教学PPT等多媒体工具。

四、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氧气的性质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并提出问题“氧气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2. 实验:根据实验器材准备好实验所需的物品,并指导学生分组进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实验结果。

3. 总结:让学生汇总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学生进行讨论,总结出制取氧气的方法。

4. 巩固:运用PPT、课堂讲解等形式对制取氧气的方法进行复习,让学生掌握重点难点知识点。

5. 拓展:让学生自由发挥,探讨其他制取氧气的方法,拓展他们的化学思维。

六、教学反馈:
1.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报告,让他们进行交流,互相学习。

2.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他们在化学领域勇于创新。

七、作业布置:
1. 回家整理实验数据,完成实验报告。

2. 阅读相关化学知识,扩大学习范围,做好预习工作。

初中化学制取氧气教案教案

初中化学制取氧气教案教案

初中化学制取氧气教案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方法。

2. 掌握氯酸钾和过氧化铁粉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方法。

3. 能够分析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过程。

【教学重点】1. 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方法。

2. 氯酸钾和过氧化铁粉的氧气制取实验。

【教学难点】1. 分析氯酸钾和过氧化铁粉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过程。

【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烧杯、试管、玻璃棒、气球等。

2. 实验药品:氯酸钾、过氧化铁粉。

3. 实验步骤、操作示意图等教学辅助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向学生介绍氧气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引出制取氧气的实验。

二、实验操作1. 将氯酸钾和过氧化铁粉分别放入两个试管中。

2. 加入适量的水(HCl)溶液,然后用玻璃棒搅拌均匀。

3. 分别用气球盖住两个试管口,并挤压试管底部使得实验物质反应产生氧气。

4. 观察气球的膨胀情况,并用火柴点燃气球内的氧气。

三、实验分析1. 分析氯酸钾和过氧化铁粉分别与盐酸反应产生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 解释氧气可以燃烧的原因。

四、小结对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方法进行总结,强调氧气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课堂练习】1. 氯酸钾和过氧化铁粉反应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什么?2. 解释氧气可以燃烧的原因是什么?【作业布置】1. 预习制取其他气体的实验方法。

2. 完成课堂练习中的题目。

【教学反思】制取氧气的实验内容生动直观,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氧气的制取原理和方法。

在教学中要注意安全操作,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制取氧气》教案设计

《制取氧气》教案设计

《制取氧气》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了解氧气的性质和制取方法。

学会使用实验室常用的制氧设备和技术。

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制氧实验。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掌握制取氧气的实验方法和技巧。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观察能力。

学会使用科学方法进行实验探究和问题解决。

1.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热爱。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实验安全意识。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注重实验过程中的废弃物处理。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学资源:实验室制氧设备:酒精灯、试管、导管、集气瓶等。

实验材料: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氯酸钾等。

教学课件和实验演示视频。

2.2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演示法、实验操作法、小组讨论法、问题解决法等。

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验演示视频辅助教学,增强学生的直观感知。

2.3 教学内容安排:氧气性质的介绍和制取方法的讨论。

实验室制氧设备的介绍和操作演示。

学生分组实验操作和观察结果的记录。

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通过引入氧气在自然界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出问题:“我们如何制取氧气?”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3.2 知识讲解:介绍氧气的性质和制取方法,如过氧化氢法、氯酸钾法等。

讲解实验室制氧设备的用途和操作方法,如酒精灯的使用、试管的加热等。

3.3 学生实验操作:分组进行实验操作,学生独立完成制氧实验。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和困惑。

3.4 实验结果展示与讨论:学生展示实验结果,分享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和体会。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解答学生的疑问。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实验操作的评价:评价学生的实验操作规范性和实验技能的掌握程度。

评价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观察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4.2 学生实验报告的评价:评价学生的实验报告的完整性、准确性和表达能力。

评价学生在实验报告中的数据分析能力和科学思维的运用。

初中化学氧气制取教案(6篇)

初中化学氧气制取教案(6篇)

初中化学氧气制取教案(6篇)初中化学氧气制取教案(精选6篇)教案是教师经验和智慧的结晶,能够为教学提供有力支持。

教案是教师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指导工具,能够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化学氧气制取教案,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初中化学氧气制取教案【篇1】九年级化学制取氧气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1.药品: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或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2.反应的原理:(1)过氧化氢水+氧气(2)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导管口要塞一团棉花)(3)氯酸钾氯化钾+氧气3.实验装置4.收集方法:密度比空气大——向上排空气法(导管口要伸到集气瓶底处,便于将集气瓶内的空气赶尽)难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反应——排水法(刚开始有气泡时,因容器内或导管内还有空气不能马上收集,当气泡连续、均匀逸出时才开始收集;当气泡从集气瓶口边缘冒出时,表明气体已收集满)。

本方法收集的气体较纯净。

5.操作步骤: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装:将药品装入试管,用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塞紧试管。

定: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点:点燃酒精灯,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后对准试管中药品部位加热。

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离:收集完毕后,先将导管撤离水槽。

熄:熄灭酒精灯。

6.检验方法: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如果木条复燃,说明该瓶内的气体是氧气。

7.验满方法:(1)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如果木条复燃,说明该瓶内的氧气已满。

(2)用排水法收集时:当气泡从集气瓶口边缘冒出时,说明该瓶内的氧气已满。

8.注意事项:(1)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固体药品加热时),防止药品中的水分受热后变成水蒸气,再冷凝成水珠倒流回试管底部,而使试管破裂。

(2)导管不能伸入试管太长,只需稍微露出橡皮塞既可,便于排出气体。

(3)试管内的药品要平铺试管底部,均匀受热。

(4)铁夹要夹在试管的中上部(离试管口约1/3处)。

(5)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对准药品的部位加热;加热时先将酒精灯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让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对准药品部位加热。

九年级化学《制取氧气》教案

九年级化学《制取氧气》教案

九年级化学《制取氧气》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掌握加热高锰酸钾、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以及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实验安全意识。

3. 通过对制取氧气实验的学习,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2)学会使用加热高锰酸钾、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以及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

2. 教学难点:(1)加热高锰酸钾、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2)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2. 采用分组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采用提问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酒精灯、试管、铁架台、导管、集气瓶、水槽等。

2. 实验试剂:高锰酸钾、氯酸钾、二氧化锰、过氧化氢溶液等。

3. 安全防护用品:防护眼镜、口罩、手套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气体的制取方法?今天我们将学习制取氧气的实验。

2. 知识讲解(1)讲解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包括加热高锰酸钾、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以及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的原理。

(2)讲解实验操作步骤、注意事项以及安全防护措施。

3. 实验演示(1)演示加热高锰酸钾、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的实验。

(2)演示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的实验。

4. 分组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制取氧气的实验。

5. 总结与拓展(1)总结制取氧气的实验原理、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2)提问:还有其他方法可以制取氧气吗?引导学生思考并拓展知识。

化学教学论实验氧气制备教案

化学教学论实验氧气制备教案

化学教学论实验氧气制备教案化学教学论实验氧气制备教案【7篇】作为一位不辞艰辛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作者精心整理的化学教学论实验氧气制备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化学教学论实验氧气制备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初步学会实验室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原理,2.练习连接仪器的基本操作。

过程与方法能够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制备气体的发生装置,根据生成物的性质选择收集气体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明确反应原理、确定反应装置、实验步骤,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点实验室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原理三、教学难点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选择和实验操作。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铁架台、大试管、带导管的胶塞、酒精灯、水槽、集气瓶、火柴高锰酸钾药匙棉花五、教学过程新课导入9月20日天舟三号载物飞船发射升空,你知道发船发射用的助燃剂一般用的是什么吗?空气行不行?而纯净的氧气又是如何制得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制取氧气。

合作探究(一)自主学习请同学们阅读黑板上的资料卡片,总结归纳出工业上制取氧气的方法。

(二)实验探究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探究(1)发生装置A固固加热型 B固液常温型(2)收集装置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密度大于空气的气体a排空气法: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b排水集气法:收集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2.高锰酸钾制取氧气(1)原理: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2)实验装置:发生装置:固固加热型收集装置:排水法(3)实验步骤:查装定点收离熄(4)实验现象:a导管口有气泡产生,集气瓶中的水逐渐减少,产生无色气体。

b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5)实验注意事项:A检查装置气密性b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c导管伸入试管内要稍微露出橡皮塞d试管口塞一团棉花e收集气体要等到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开始收集f实验结束时,先移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六、小结经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获得了哪些知识?七、课堂小测八、拓展板书设计:制取氧气一、工业制氧气:分离液态空气法(物理变化)富氧膜法二、实验室制取氧气原理: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步骤:查装定点收离熄化学教学论实验氧气制备教案篇2(第一课时)教材分析《制取氧气》课题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第二单元课题 3 的内容。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j教案(大全5篇)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j教案(大全5篇)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j教案(大全5篇)第一篇: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j教案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原理,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

2、练习连接仪器的基本操作,初步掌握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

过程与方法1、学习反应物的状态,反应的条件,反应的原理决定实验装置,气体的性质决定气体的收集和验满方法。

2、感悟通过实验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查阅资料—制定计划—进行实验—记录现象—解设与结论—反思与评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逐步认知用实验验证化学理论,从而进一步体会到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教学重点氧气的制法和实验操作教学难点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教学方法指导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提出问题—实验探究—分析总结—迁移创新仪器药品:高锰酸钾、大试管、酒精灯、棉花、橡皮塞(连导管)、集气瓶、毛玻璃片、水槽、铁架台、小烧杯、火柴等。

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再现【提问】【设问】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如何操作?【课件展示】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在试管中放入药品和一团棉花(3)将集气瓶装满水,盖好玻璃片(4)点燃酒精灯,先均匀加热,在对准药品加热(5)有气泡连续产生时收集氧气(6)把导管拿出水面(7)熄灭酒精灯【讨论】1、为什么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如何检查?2、为什么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3、为什么要先移动酒精灯使试管均匀受热?4、为什么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5、为什么要有连续气泡时才能收集?6、实验完毕为什么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相反操作会造成什么后果?【学生陈述】(口答上述问题,略)【讲述】你们想试试如何制取氧气吗?下面我们将亲自体验制取并收集氧气,再用收集到的氧气试验氧气的化学性质。

注意事项:1、操作顺序(1)检查气密性(2)装药棉花(3)倾斜固定试管(4)集气瓶盛水做准备(5)先预热再加热(6)连续气泡收集(7)先拿导管后熄灯3、实验完毕后整理仪器和桌面【学生实验】教师巡视发现学生操作中的错误及时纠正。

氧气的制取教案(通用11篇)

氧气的制取教案(通用11篇)

氧气的制取教案氧气的制取教案(通用11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氧气的制取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氧气的制取教案篇1教学目的知识:掌握实验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理解分解反应及其化合反应的区别;了解氧气的工业制法;了解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概念。

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初步培养学生分析、对比和迁移知识的能力。

思想教育: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

教学重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和操作方法。

教学难点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概念。

教学方法实验探索法。

教学用具药品:氯酸钾、二氧化锰。

仪器:铁架台(带铁夹)、试管、单孔橡皮塞、导管、水槽、集气瓶、酒精灯、试管夹、药匙。

其它:火柴。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问题引入】空气中含有哪些成分?能否从空气中获得氧气?【板书】一、氧气的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问题】这个变化属于什么变化?为什么?答: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

可以从空气中获得氧气。

答:工业制取氧气是物理变化。

因为没有新物质生成。

通过复习空气的组成,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分离空气制氧气。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设问】实验室用什么方法获得氧气?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

【实验】分别用酒精灯同时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片刻后用带火星木条伸入试管口,观察现象。

【小结】用酒精灯加热氯酸钾至较高温度时产生氧气。

加热二氧化锰不产生氧气。

观察记录:氯酸钾是白色固体,二氧化锰是黑色粉末。

氯酸钾加热至熔化后产生少量气体,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同时加热的二氧化锰不产生气体,带火星木条没有变化。

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指导学生观察实验和准确描述实验现象。

【实验】将试管内的二氧化锰迅速倒入热的氯酸钾中,把带火星木条伸到管口内观察现象。

氧气的制取教案初中

氧气的制取教案初中

氧气的制取教案初中
【篇一:氧气的制取教学设计】
(人教版)课题3 氧气的制取(第2课时)
柳州市第八中学李元红
学习目标:
制取氧气的方法、原理和实验装置。

2、初步学习自主设计装置制取
氧气。

3、通过氧气制法及性质的探究学习,培养学生辨证的观点和勇于创
新的科学精神,严谨求实、勤于思考的科学作风。

学习重点、难点:氧气的制法及实验操作。

实验准备:
酒精灯、大试管、铁架台(带铁夹)、导管(带胶塞)、集气瓶、
水槽、棉花、高锰酸钾、火柴、药匙、纸槽、小木条教学设计:
1
2
3
小组探究活动报告
探究活动1 探究实验室制氧气的发生装置和收集方法
活动内容:一、写出反应原理(用文字表达式)
过氧化氢高锰酸钾
氯酸钾
三、收集氧气的方法有
(1)选择该方法的理由是。

(2)选择该方法的理由是。

探究活动2 探究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注意
事项。

活动内容:一、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步骤
二、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一瓶氧气。

三、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

方法:
四、归纳用加热固体的方法制取气体的注意事项。

4
【篇二:《氧气的制取》教学设计】
【篇三:九年级化学氧气的制取-教案】
一对一个性化辅导教案
1 2 3 5。

《制取氧气》参考教案1

《制取氧气》参考教案1

课题3 制取氧气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得地位与作用:
本课题就是《课程标准•化学》九年级人教版上册第二单元课题3得教学内容。

第二单元作为教材得一个初步认识化学得篇章,就是学生具体地从化学得角度出发,学习与研究有关物质(包括组成、性质、用途、制法等)得开始。

本课题安排在“氧气性质”之后,为学生得进一步学习提供了相关得知识;同时本课题也就是初中阶段学生制备常见化学物质得开始,就是学生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得综合应用,能为今后“物质得制备”奠定基础。

因此,本课题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得作用。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得反应原理,记住实验室制取氧气得步骤,与收集氧气及验满得方法。

理解催化剂与分解反应等概念、培养学生得实验技能;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氧气得制法,让学生初步学习实验探究方法与运用比较学习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得兴趣与探究得欲望,培养学生得创新意识。

3、教学重难点
重点:氧气得制法与实验操作。

难点:催化剂得概念、作用与实验装置。

二、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实验器材: 试管、药匙、试管、酒精灯、铁架台、水槽、集气瓶、火柴、小木条;5%过氧化氢溶液、氯酸钾、高锰酸钾、二氧化锰等
三、教学过程。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教案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教案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教案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教案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学生能够了解氧气的制取方法、性质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氧气可以通过加热过氧化钾、过氧化铁等化合物产生。

过氧化物在高温下分解生成氧气。

三、实验器材和试剂1. 实验器材:燃烧瓶、烧杯、试管、烧杯夹、试管架、气水分离装置、酒精灯、火柴、试管钳、玻璃棒等。

2. 实验试剂:过氧化钾、过氧化铁、蒸馏水。

四、实验步骤1. 将燃烧瓶洗净并晾干。

2. 取适量过氧化钾溶解于蒸馏水中得到过氧化钾溶液。

3. 将过氧化钾溶液倒入燃烧瓶中,装好燃烧瓶塞。

4. 将燃烧瓶倒放于试管架上,将试管架放置在酒精灯上。

5. 点燃酒精灯,加热燃烧瓶底部,观察燃烧瓶内气体的变化。

6. 当燃烧瓶内气体排出时,用火柴点燃气体,观察气体燃烧现象。

7. 将试管放置于气水分离装置中,收集氧气。

8. 将试管中的氧气取出,进行性质和应用的进一步观察。

五、实验注意事项1. 加热时要小心操作,避免燃烧瓶破裂。

2. 燃烧瓶底部不能直接接触火焰,应该用试管架隔开。

3. 点燃气体时要注意安全,保持安全距离。

4. 实验后要及时清洗实验器材。

六、实验结果和分析1. 实验中观察到燃烧瓶内气体排出,点燃气体时会发生燃烧现象。

2. 实验结果表明,我们制取到了氧气。

3. 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能够支持燃烧。

七、实验拓展1. 可以将收集到的氧气进行实验,观察其对燃烧的影响。

2. 可以通过其他方法制取氧气,如电解水、超声波分解等。

八、实验延伸1. 可以进行氧气的性质研究,如氧气的密度、溶解性等。

2. 可以研究氧气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氧气的医学应用、工业应用等。

九、实验总结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制取到了氧气,并观察到了氧气的性质和应用。

通过实验,我们对氧气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培养了实验操作的能力和安全意识。

制取氧气优秀教案_2114

制取氧气优秀教案_2114

制取氧气优秀教案篇一:制取氧气教学设计《制取氧气》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思路分析:【内容分析】《制取氧气》是人教版化学教科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3的内容,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之一。

在历年中考化学实验加试中,也是重点内容。

本课题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实验室制备气体的课题,是学生具体地从化学的角度出发,学习和研究制备物质的开始,有利于进一步熟悉常见仪器的使用,教学中通过对气体制取一般方法予以介绍,让学生对制取气体的方法有一定的认识,为学习“二氧化碳的制取的研究”打下基础。

【课题分析】本课题内容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实验2-5】、【实验2-6】、【实验2-7】及学习另一种主要的化学反应———分解反应;另一部分是活动与探究,由学生制取并实验氧气的性质。

【学情分析】学生经过课题2的学习和活动,对氧气的性质及用途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对氧气产生了浓厚的探究欲望,加之知识和实验技能的储备,学生早已渴望制取一瓶纯净的氧气。

这是学生第一次学习气体的制备,没有头绪,需要教师加以引导。

本课题是气体制备的起始课,是学生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综合应用,为今后“物质的制备”奠定了基础。

二、教学设计方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理解催化剂和分解反应等概念、。

·能力目标:通过探究氧气的制法,让学生初步学习实验探究方法和运用比较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通过与同学合作、探究学习,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同时学会倾听、欣赏、分享,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氧气的制法和实验操作。

·教学难点:催化剂的概念、作用和实验装置。

【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根据本课题的内容特点,在教学中,采用复习提问→演示实验→讨论归纳→实验探究→对比总结→得出结论→拓展视野→提高兴趣。

制取氧气优秀教案

制取氧气优秀教案

制取氧气优秀教案篇一:制取氧气教学设计《制取氧气》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思路分析:【内容分析】《制取氧气》是人教版化学教科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3的内容,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之一。

在历年中考化学实验加试中,也是重点内容。

本课题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实验室制备气体的课题,是学生具体地从化学的角度出发,学习和研究制备物质的开始,有利于进一步熟悉常见仪器的使用,教学中通过对气体制取一般方法予以介绍,让学生对制取气体的方法有一定的认识,为学习“二氧化碳的制取的研究”打下基础。

【课题分析】本课题内容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实验2-5】、【实验2-6】、【实验2-7】及学习另一种主要的化学反应———分解反应;另一部分是活动与探究,由学生制取并实验氧气的性质。

【学情分析】学生经过课题2的学习和活动,对氧气的性质及用途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对氧气产生了浓厚的探究欲望,加之知识和实验技能的储备,学生早已渴望制取一瓶纯净的氧气。

这是学生第一次学习气体的制备,没有头绪,需要教师加以引导。

本课题是气体制备的起始课,是学生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综合应用,为今后“物质的制备”奠定了基础。

二、教学设计方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理解催化剂和分解反应等概念、。

·能力目标:通过探究氧气的制法,让学生初步学习实验探究方法和运用比较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通过与同学合作、探究学习,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同时学会倾听、欣赏、分享,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氧气的制法和实验操作。

·教学难点:催化剂的概念、作用和实验装置。

【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根据本课题的内容特点,在教学中,采用复习提问→演示实验→讨论归纳→实验探究→对比总结→得出结论→拓展视野→提高兴趣。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教案精选全文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教案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实验操作。

2.认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二)能力目标1.通过学生分组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及合作交流能力。

2.初步培养学生分析、对比和迁移知识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1.通过对催化剂的实验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及操作方法。

难点: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概念;使学生初步了解科学的探究方法。

教学方法本节课主要采用探究式实验教学法为主,综合运用互动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质疑释疑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1.教师的实验准备:二氧化锰、过氧化氢、锥形瓶、分液漏斗、导管、集气瓶、试管架、试管夹、试管、酒精灯、火柴、木条2.学生分组实验:(共十组,每组包括)5%的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试管架、试管夹、试管、铁架台(带铁夹)、带导管的单孔塞、酒精灯、火柴、水槽、集气瓶、玻璃片、木条教学过程根据本节课的特点,将教学过程设置为以下五个教学环节:引入新课→活动探究→归纳总结→课外拓展→练习巩固一、引入新课播放神州九号飞船升空时的视频,引出运载飞船的火箭的助燃剂是液氧。

在生活中登山,潜水,航空,医疗这些领域都用到了氧气,化学实验过程中也需要纯净的氧气,那么在实验室中怎样制取氧气呢?引出课题“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二、活动探究活动探究一:1、在实验室里制取一种气体时,首先要选择反应物。

(见课本P87活动天地)【分组讨论】你认为下列哪些物质不能作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物?依据是什么?水(H2O)二氧化碳(CO2)氯化钠(NaCl)高锰酸钾(KMnO4)双氧水(H2O2)甲烷(CH4)2、确定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化学反应时,还应考虑哪些因素?3、选择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依据分别是什么?活动探究二:[学生分组探究] 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见课本P88活动天地)[引导学生讨论]根据以上实验,同学们发现了什么?[设疑] 在此过程二氧化锰本身发生什么变化了吗?[讨论] 二氧化锰在反应中起什么作用?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有无变化?[设问] 实验2的反应结束后,再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反应能否继续进行?如果能进行,会观察到什么现象?活动探究三:[小结]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

制取氧气教案

制取氧气教案

制取氧气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氧气的性质和用途;2. 掌握制取氧气的方法及实验步骤;3. 理解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原理。

二、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分液漏斗、试管、漏斗、橡胶管等;2. 实验药品:过氧化锌和稀盐酸。

三、教学过程1. 理论讲解通过图片和文字介绍氧气的性质和用途,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实验操作1. 将过氧化锌粉末放入分液漏斗中,并用橡胶塞将漏斗封住。

2. 在试管中加入稀盐酸,并将分液漏斗倒置于试管中。

3. 缓慢旋转分液漏斗,观察倒置漏斗中的气体。

4. 将观察到的气体放入点燃的火柴或蜡烛旁,观察气体是否支持燃烧。

3. 理论解析1. 解释过氧化锌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讨论产生氧气的原理。

2. 引导学生思考反应中的氧气是如何制取出来的。

4. 实验探究1. 提问:是否有其他方法可以制取氧气?2. 引导学生尝试使用其他方法进行制取,如通过加热过氧化氢等方式。

5. 实验总结1. 收集学生们的实验结果和心得体会。

2. 引导学生总结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关键步骤。

四、教学延伸1. 分组讨论:除了实验中的方法外,还有哪些制取氧气的实验方法?2. 课外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利用实验室或家庭条件,尝试制取氧气的其他方法,并撰写实验报告。

五、板书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氧气的性质和用途;2. 掌握制取氧气的方法及实验步骤;3. 理解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原理。

二、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分液漏斗、试管、漏斗、橡胶管等;2. 实验药品:过氧化锌和稀盐酸。

三、教学过程1. 理论讲解-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2. 实验操作- 实验步骤及观察结果3. 理论解析- 反应原理讲解4. 实验探究- 探究其他制取氧气的方法5. 实验总结- 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关键步骤总结四、教学延伸1. 分组讨论- 制取氧气的其他方法2. 课外实践活动- 利用其他方法制取氧气,并撰写实验报告六、教学反思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们通过实际操作和讨论,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方法。

《制取氧气》教案设计

《制取氧气》教案设计

《制取氧气》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了解氧气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和重要性。

激发学生对制取氧气的兴趣和好奇心。

1.2 教学内容:介绍氧气的基本性质和用途。

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氧气的应用场景。

1.3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展示资料,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

提问学生关于氧气的知识和经验。

1.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程度。

收集学生的提问和回答。

第二章:理论讲解2.1 教学目标:理解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方法。

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常用方法。

2.2 教学内容:讲解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原理。

介绍实验室中常用的制氧方法,如分解过氧化氢、加热高锰酸钾等。

2.3 教学方法:使用PPT和实验演示来讲解制氧原理和方法。

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练习。

2.4 教学评估:检查学生的笔记和理解程度。

观察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表现。

第三章:实验操作3.1 教学目标:学会正确操作实验室制氧设备。

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制氧实验。

3.2 教学内容:介绍实验室制氧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进行分解过氧化氢和加热高锰酸钾的制氧实验。

3.3 教学方法:演示实验操作,讲解注意事项。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4 教学评估:检查学生的实验报告和操作准确性。

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安全意识和合作能力。

第四章:实验结果分析4.1 教学目标:能够分析实验结果,验证制氧原理。

学会记录和表达实验结果。

分析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和数据。

验证制氧原理的正确性。

4.3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实验结果的讨论和分析。

4.4 教学评估:评估学生的实验分析和报告质量。

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主动性和表达能力。

第五章:安全注意事项5.1 教学目标:了解实验室制氧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能够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保证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5.2 教学内容:讲解实验室制氧时的安全注意事项,如穿戴防护用具、避免吸入有毒气体等。

介绍实验室安全设备和应急处理方法。

5.3 教学方法:展示实验室安全标志和设备。

氧气的制取教案

氧气的制取教案

氧气的制取教案氧气的制取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氧气的性质和应用。

2.掌握制取氧气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理解氧气的制取原理。

2.熟悉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步骤。

三、教学准备:1.氧气制配仪、锌粉、硫酸。

2.燃烧瓶、斜板、草木灰。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先用火柴点燃一个蜡烛,然后把燃烧的蜡烛放入一个燃烧瓶中,鼓励学生观察并描述观察结果。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蜡烛燃烧需要氧气,并提出探究氧气制取的问题。

2.学习氧气的性质和应用教师通过讲解和讨论,帮助学生了解氧气的性质(无色、无味、无臭、不可溶于水)和氧气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学生可以参考教材或互联网上的资料进行查找。

3.学习制取氧气的方法(1)铁粉与硫酸法教师向学生介绍铁粉与硫酸的反应原理:Fe + H2SO4 ->FeSO4 + H2。

然后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步骤一:取一个试管,加入适量的教师提前准备好的铁粉。

步骤二:再向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硫酸。

步骤三:立即将试管的口用试管架接住,并用适当长度的输气管将试管与水封瓶连接。

步骤四:在水封瓶下方的斜板上放上一小撮草木灰,用以吸收封闭管内的二氧化碳。

步骤五:观察试管内的反应,观察到有气泡产生时,说明反应开始生成氧气。

通过实验操作,学生可以观察到气泡产生,并且可以通过试纸测试气泡中是否有氧气。

(2)锌粉与硫酸法教师向学生介绍锌粉与硫酸的反应原理:Zn + H2SO4 -> ZnSO4 + H2。

然后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步骤一:取一个试管,加入适量的教师提前准备好的锌粉。

步骤二:再向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硫酸。

步骤三:立即将试管的口用试管架接住,并用适当长度的输气管将试管与水封瓶连接。

步骤四:在水封瓶下方的斜板上放上一小撮草木灰,用以吸收封闭管内的二氧化碳。

步骤五:观察试管内的反应,观察到有气泡产生时,说明反应开始生成氧气。

通过实验操作,学生可以观察到气泡产生,并且可以通过试纸测试气泡中是否有氧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3 制取氧气
第1课时
一、教学设计思路:
“制取氧气”课题是是学生练习了实验基本操作后接触到的第一个气体制取实验,本课题的编写意图是让学生能够自己动手探究,综合练习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变演示实验为随堂探究实验。

我们在教学中拟引导学生从生活体验出发,通过具体的实验探究得出制取氧气的原理,理解催化剂和分解反应的概念,了解催化剂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让学生在相互合作、交流的环境中去学习新知识,掌握运用新知识,更为今后学习其他气体的制取打下良好的基础。

[名师导学]
1.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
变化的物质叫催化剂。

所起作用叫催化作用。

催化剂是反应条件,要求“一变二不变”。

2.氧气有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物理变化)。

实验室制法: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加热氯酸钾或加热高锰酸钾,(化学变化)
①、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氧气+水 (二氧化锰是催化剂) ②、氯酸钾−−−→−二氧化锰
氯化钾+氧气 (二氧化锰是催化剂) ③、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二氧化锰是生成物) 3.化学反应中,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叫做分解反应
[梯度导练]
1.下列与催化剂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加热
A.在化学反应中质量发生了变化
B.在化学反应中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C.能加快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
D.在化学反应中,不是旁观者,而是参与者
2.“神舟6号”太空舱利用NiFe2O4将航天员呼出的CO2转化为O2,而NiFe2O4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

则NiFe2O4在该过程中是()
A.反应物 B.生成物 C.催化剂 D.消毒剂
3.加热氯酸钾能缓慢地放出氧气,二氧化锰可作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在两支试管中分别装有等量的氯酸钾固体,其中向b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同时加热,能正确表示两管放出氧气的量(纵坐标)与反应时间(横坐标)关系的图示是()
4.用二氧化锰和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时,所用二氧化锰的量偏多,所制得的氧气质量。

5.实验室中常采用常温下分解或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⑵;
在这两个反应中都有二氧化锰,在反应⑴中,它是,其质量,在反应⑵中,它是,其质量。

[能力提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高锰酸钾是一种白色固体
B.为了便于运输和保存,把氧气液化贮存在蓝色钢瓶中
C.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属于分解反应
D.对过氧化氢的分解具有催化作用的物质只有二氧化锰
2.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A.必须使用催化剂 B.必须用含氧元素的物质作反应物
C.必须用排水法收集 D.必须用燃着的木条检验是否收集满
3.下列变化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 B.加热高锰酸钾 C.用液态空气制取氧气 D.蜡烛燃烧4.研究表明,许多金属氧化物对氯酸钾的分解有催化作用。

下表是不同金属氧化物作催化剂时氯酸钾剧烈反应的温度。

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如果不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最好选用()
A.氧化铁 B.氧化铝 C.氧化铜 D.氧化镁
5.下列制取氧气的方法,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加热氧化汞制氧气 B.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C.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D.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6.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是()
A.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B.使生成物质量增加
C.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D.减慢化学反应速率
7.暗紫色固体A受热分解可生产固体B、C和无色气体D,其中D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淡黄色固体E在D中燃烧可产生蓝紫色火焰,同时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F;固体C与另一种白色固体G混合加热,也可以产生气体D。

试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
A B C D
E D G
写出C 和G 混合加热发过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8.为了保证能长时间潜航,在潜水艇里要配置氧气再生装置,有以下几种制取氧气的方法: ①加热分解高锰酸钾
②加热分解氧化汞:氧化汞 —→ 汞+氧气
③在常温下用过氧化钠固体与二氧化碳反应:过氧化钠+二氧化碳—→碳酸钠+氧气
④电解水:水 —→ 氢气+氧气。

⑴你认为最适合潜水艇里制氧气的方法是 ;(填序号) ⑵与其他三种方法相比,这种最适合的方法显着的优点是:
① ② 。

9.某学生学习了双氧水制氧气的实验后,想起自己家里也有一瓶消毒用双氧水,由于标签已部分受损无法判断其是否变质,所以他将该瓶溶液带到学校,取少量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进行研究。

试回答:
⑴放入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

⑵如果该溶液未变质,应该观察到的现象是 ,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若不能观察到上述现象,说明该瓶双氧水已经变质成 。

⑶将未过期的这种双氧水滴在伤口上,会迅速出沉大量气泡,你认为该气体可能是 。

10.制备气体,首先要检查装置的 ,操作步骤是:先把导管一端 ,用手掌紧握 ,如果导管口有 ,再把手移开,过一会儿导管内形成 说明此装置不漏气。

[科 学 探 究]?
请你运用学到的化学知识,试从操作的方法,产生的现象,实验的结论说说如何来区别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教学反思:
1. 本节课在教学中带着学生做实验,依据探究模式帮助他们理清思路,虽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探究,但是将探究理念渗透到教学中。

变部分演示实验为学生探究实验,学生兴趣很大,积极主动参与,使学生在体验探究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基本达成学习目标。

2. 学生刚接触化学,实验的探究意识还未建立,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记录现象、发现提出问题等能力都不具备,分组独立探究条件还不具备,但为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生成过程,我在实验探究过程中采取教师示范、学生模仿,侧重训练学生观察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使学生感知化学实验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方法,初步体验探究过程,为今后的探究学习打下基础。

3.因为是第一课时,学生动手实践不多,在第二课时补充。

加热
通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