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协议实验报告
协议设计开发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通信已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
在计算机网络领域,协议的设计与开发至关重要。
本实验旨在通过设计和开发一个简单的网络协议,加深对协议原理的理解,提高网络编程能力。
二、实验目的1. 理解网络协议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2. 掌握网络编程技术,提高编程能力;3. 熟悉常用网络编程库和工具的使用;4.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三、实验内容1. 设计网络协议;2. 编写协议实现代码;3. 测试协议功能;4. 分析实验结果。
四、实验步骤1. 设计网络协议(1)确定协议类型:选择应用层协议,如HTTP、FTP等;(2)定义协议格式:包括头部、数据体等部分;(3)设计数据传输方式:如TCP、UDP等;(4)考虑协议的安全性:如数据加密、认证等。
2. 编写协议实现代码(1)搭建开发环境:选择合适的编程语言和开发工具;(2)实现协议解析:解析接收到的数据包,提取头部、数据体等信息;(3)实现协议发送:封装数据包,发送至目标地址;(4)测试协议功能:编写测试代码,验证协议功能是否正常。
3. 测试协议功能(1)搭建测试环境:使用测试工具(如Wireshark、Burp Suite等);(2)发送测试数据:模拟实际应用场景,发送测试数据;(3)分析测试结果:观察数据包传输过程,验证协议功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4. 分析实验结果(1)总结协议设计中的优点和不足;(2)提出改进方案,优化协议性能;(3)总结实验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1)成功实现协议设计,满足设计要求;(2)协议功能测试通过,数据传输稳定;(3)测试过程中未发现严重错误。
2. 分析(1)协议设计合理,能够满足实际应用需求;(2)代码结构清晰,易于维护和扩展;(3)测试过程中,发现部分细节问题,已进行优化。
六、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网络协议的设计和开发方法;2. 提高了编程能力,熟悉了常用网络编程库和工具;3. 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主要协议分析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协议作为计算机网络通信的基础,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为了更好地理解网络协议的工作原理和功能,我们开展了主要协议分析实验。
本实验旨在通过分析常用网络协议的报文格式和工作机制,加深对网络协议的理解。
二、实验目的1. 熟悉常用网络协议的报文格式和工作机制。
2. 掌握网络协议分析工具的使用方法。
3. 培养网络故障排查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实验环境1. 实验设备:PC机、网线、Wireshark软件。
2. 实验网络:局域网环境,包括路由器、交换机、PC等设备。
四、实验内容本实验主要分析以下协议:1. IP协议2. TCP协议3. UDP协议4. HTTP协议5. FTP协议五、实验步骤1. IP协议分析(1)启动Wireshark软件,选择合适的抓包接口。
(2)观察并分析IP数据报的报文格式,包括版本、头部长度、服务类型、总长度、标识、标志、片偏移、生存时间、协议、头部校验和、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等字段。
(3)分析IP分片和重组过程,观察TTL值的变化。
2. TCP协议分析(1)观察TCP数据报的报文格式,包括源端口号、目的端口号、序号、确认号、数据偏移、标志、窗口、校验和、紧急指针等字段。
(2)分析TCP连接建立、数据传输、连接终止的过程。
(3)观察TCP的重传机制和流量控制机制。
3. UDP协议分析(1)观察UDP数据报的报文格式,包括源端口号、目的端口号、长度、校验和等字段。
(2)分析UDP的无连接特性,观察UDP报文的传输过程。
4. HTTP协议分析(1)观察HTTP请求报文和响应报文的格式,包括请求行、头部字段、实体等。
(2)分析HTTP协议的请求方法、状态码、缓存控制等特性。
(3)观察HTTPS协议的加密传输过程。
5. FTP协议分析(1)观察FTP数据报的报文格式,包括命令、响应等。
(2)分析FTP的文件传输过程,包括数据传输模式和端口映射。
网络协议安全性实验报告
网络协议安全性实验报告在当今数字化社会中,网络协议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负责在不同计算机之间传输数据的通信规则和约定。
然而,随着网络攻击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协议的安全性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次实验旨在深入探讨网络协议的安全性,并通过实验验证其安全性程度。
一、实验背景网络协议是指计算机之间进行通信所必须遵守的规则和约定。
常见的网络协议有TCP/IP协议、HTTP协议、FTP协议等。
然而,网络协议的不安全性给网络通信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如数据泄露、中间人攻击等。
因此,研究网络协议的安全性是至关重要的。
二、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探究网络协议的安全性问题,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分析常见的网络协议存在的安全隐患;2. 通过实验验证网络协议的安全性程度;3. 提出改进网络协议安全性的建议。
三、实验内容本次实验选择了TCP/IP协议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模拟实验来验证其安全性。
实验步骤如下:1. 利用Wireshark等网络分析工具监控TCP/IP协议的数据传输过程;2. 对数据包进行分析,查找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3. 通过数据篡改、重放攻击等手段测试TCP/IP协议的安全性;4. 提出改进方案,并验证其有效性。
四、实验结果经过实验验证,我们发现TCP/IP协议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存在一些潜在的安全隐患,如数据篡改、重放攻击等。
这些安全隐患可能会导致数据泄露、信息劫持等问题。
为了提高TCP/IP协议的安全性,我们建议在网络通信中加密数据、采用身份认证等手段。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研究了网络协议的安全性问题,并通过实验验证了TCP/IP协议存在的安全隐患。
网络安全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只有不断加强对网络协议的安全性研究,才能有效防范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
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研究者投入到网络安全领域,共同促进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
以上是本次网络协议安全性实验的报告内容,谢谢您的阅读。
网络层协议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网络层协议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掌握IP协议、ARP协议和RIP协议的基本原理和配置方法;3. 通过实验验证网络层协议在实际网络中的应用。
二、实验环境1. 实验设备:一台安装有Cisco Packet Tracer软件的PC机;2. 实验软件:Cisco Packet Tracer 7.3.1模拟器;3. 实验拓扑:实验拓扑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三台路由器(R1、R2、R3)和三台主机(H1、H2、H3)。
图1 实验拓扑结构图三、实验内容1. IP协议分析实验(1)实验目的:了解IP协议的基本原理和配置方法。
(2)实验步骤:① 在R1、R2、R3上配置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② 在H1、H2、H3上配置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③ 使用Ping命令测试H1与H2、H3之间的连通性;④ 分析实验结果,验证IP协议在网络层的作用。
(3)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验证了IP协议在网络层中实现数据包的传输和路由功能。
当H1与H2、H3之间进行通信时,数据包会按照IP地址进行路由,最终到达目标主机。
2. ARP协议分析实验(1)实验目的:了解ARP协议的基本原理和配置方法。
(2)实验步骤:① 在R1、R2、R3上配置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② 在H1、H2、H3上配置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③ 在H1上配置MAC地址与IP地址的静态映射;④ 使用Ping命令测试H1与H2、H3之间的连通性;⑤ 分析实验结果,验证ARP协议在网络层的作用。
(3)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验证了ARP协议在网络层中实现IP地址与MAC地址的映射功能。
当H1与H2、H3之间进行通信时,数据包会通过ARP协议获取目标主机的MAC地址,从而实现数据包的传输。
3. RIP协议分析实验(1)实验目的:了解RIP协议的基本原理和配置方法。
(2)实验步骤:① 在R1、R2、R3上配置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② 在R1、R2、R3上配置RIP协议,使其相互通告路由信息;③ 在H1、H2、H3上配置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④ 使用Ping命令测试H1与H2、H3之间的连通性;⑤ 分析实验结果,验证RIP协议在网络层的作用。
网络协议原理实验报告
网络协议原理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和掌握网络协议的基本原理,包括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分段、封装和解封装等关键步骤,以及网络协议的工作方式和作用。
2. 实验环境- 操作系统:Windows 10- 软件工具:Wireshark、Tera Term3. 实验内容3.1 数据传输过程的分段和封装首先,我们需要进行数据传输过程的分段和封装操作。
为了简化实验,我们选取一个简单的应用场景:从计算机A向计算机B发送一段文字信息。
步骤如下:1. 打开Tera Term,分别在计算机A和计算机B上运行。
2. 在计算机A上输入文字信息,例如:“Hello World!”。
3. 在计算机A上使用Wireshark进行抓包操作,监听计算机A与计算机B之间的数据传输过程。
4. 在计算机A上点击发送按钮,将文字信息发送给计算机B。
3.2 网络协议的工作方式和作用在数据传输过程中,网络协议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具体来说,网络协议分为多个层次,每个层次都有自己的功能和任务。
其中,最为常见的是TCP/IP协议。
步骤如下:1. 在Wireshark抓包工具中,我们可以看到整个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分段、封装以及网络协议的工作方式。
2. 在Wireshark中,我们可以看到每个数据包的详细信息,包括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数据长度等。
3. 在Wireshark中,我们还可以追踪每个数据包的传输路径,以及每个路由器的IP地址和工作状态。
4. 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步骤,我们可以得出如下实验结果与分析:- 在计算机A上输入文字信息并发送后,Wireshark抓包工具会显示对应的发送数据包。
- 在Wireshark中,我们可以看到每个数据包的详细信息,包括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数据长度等。
- 在Wireshark中,我们还可以追踪每个数据包的传输路径,以及每个路由器的IP地址和工作状态。
通过实验结果与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数据被分成多个较小的分段,分别进行封装。
协议分析实验报告
协议分析实验报告篇一:实验七、UDP 协议分析实验报告实验七、UDP 协议分析实验报告序号:姓名:学号:成绩1.实验目的:分析UDP协议报文格式.2.实验环境:局域网环境,或者是联网的单机。
3.实验步骤:(1)启动ethereal软件,开始报文捕获。
(2)捕获UDP的数据包(3)停止捕获报文。
4.实验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请说明你是如何获得UDP的捕获文件,并附上捕获的截图。
答:①启动Etherel协议分析软件,并开始抓包。
②启动某个基于udp的应用程序,例如连接某个FTP站点,或通过浏览器访问某个网页。
③等出现浏览的网页后停止数据包的捕获。
④出现协议分析界面,将filter 一栏填入udp,则只显示udP协议信息信息。
(2)通过捕获的数据包分析UDP的报文结构,将UDP协议树中各名字字段,字段长度,(3)通过和实验六的结果比较,UDP报文和TCP报文结构有何区别?答:UDP报文由源端口号、目的端口号、长度、检验和、应用数据报文五个部分组成。
而TCP报文结构除此之外还有1)32比特的序号字段(2)32比特的确认号字段(3)16比特的接收窗口字段,用于流量控制(4)4比特的首部长度字段(5)可选与变长字段,用于发送方与接收方协商最大报文段长度(6)比特的标志字段,用于对已被成功接收报文段的确认。
(4)通过实验六和实验七,分析TCP协议和UDP协议的不同之处。
答:TCP协议是可靠的传输协议,具有流控制和拥塞控制,能够防止数据的丢失,还有确认重发机制保证数据的到达,应用于不允许数据丢失但对带宽无严格要求的服务。
UDP协议是不可靠的传输协议,无流控制和拥塞控制,是尽力服务机制,可最大程度的利用带宽,传输速率较快,应用于对带宽有严格要求但可以容忍数据丢失的服务。
篇二:实验三 IP协议分析实验实验报告班级: 0906401姓名:吴朋发学号:3 6 实验日期:评分:_____________1. 实验名称IP协议分析实验 2. 实验学时2学时 3. 实验类型设计型 4. 实验目的1、分析IP基本IP报头结构,给出每一个字段的值及其含义,加深对IP V4协议理解。
典型协议分析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网络协议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掌握Wireshark工具的使用方法,通过抓包分析网络协议数据包;3. 熟悉典型网络协议(如TCP/IP、HTTP、HTTPS等)的格式和特点;4. 分析典型网络协议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实验环境1. 操作系统:Windows 102. 网络设备:路由器、交换机、计算机3. 软件工具:Wireshark 3.6.3三、实验内容1. Wireshark软件安装与配置2. 抓取HTTP协议数据包3. 分析HTTP协议数据包4. 抓取HTTPS协议数据包5. 分析HTTPS协议数据包6. 分析TCP协议数据包7. 分析UDP协议数据包四、实验步骤1. Wireshark软件安装与配置(1)下载Wireshark软件:从官方网站下载最新版本的Wireshark软件。
(2)安装Wireshark软件:双击下载的安装包,按照提示完成安装。
(3)配置Wireshark软件:打开Wireshark软件,选择“捕获”菜单下的“接口”,选择要抓取数据包的网络接口。
2. 抓取HTTP协议数据包(1)访问网页:在浏览器中输入一个网页地址,如。
(2)启动Wireshark抓包:在Wireshark中选择“捕获”菜单下的“开始”。
(3)观察HTTP协议数据包:在Wireshark的“显示过滤器”中输入“http”,查看抓取到的HTTP协议数据包。
3. 分析HTTP协议数据包(1)数据包结构:分析HTTP协议数据包的各个字段,如请求行、响应行、头部、主体等。
(2)请求与响应:观察HTTP请求与响应之间的关系,了解HTTP协议的工作流程。
4. 抓取HTTPS协议数据包(1)访问HTTPS网页:在浏览器中输入一个HTTPS网页地址,如https://。
(2)启动Wireshark抓包:在Wireshark中选择“捕获”菜单下的“开始”。
(3)观察HTTPS协议数据包:在Wireshark的“显示过滤器”中输入“ssl”,查看抓取到的HTTPS协议数据包。
网络解析协议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网络解析协议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
2. 掌握DNS、ARP等网络解析协议的报文格式和报文分析。
3. 学会使用抓包工具分析网络解析协议的报文传输过程。
4. 提高网络故障排查能力。
二、实验环境1. 硬件设备:PC机、网线、路由器。
2. 软件环境:Wireshark抓包软件、网络解析协议实验平台。
三、实验内容1. DNS协议分析(1)实验目的:了解DNS协议的工作原理,掌握DNS报文格式。
(2)实验步骤:① 在实验平台上配置好DNS服务器和客户端。
② 使用nslookup命令进行域名解析,并观察DNS服务器返回的结果。
③ 使用Wireshark抓包工具,捕获DNS查询和响应报文。
④ 分析DNS查询和响应报文的格式,包括报文类型、报文长度、域名、IP地址等信息。
2. ARP协议分析(1)实验目的:了解ARP协议的工作原理,掌握ARP报文格式。
(2)实验步骤:① 在实验平台上配置好主机A和主机B。
② 在主机A上使用ping命令ping主机B的IP地址,观察ARP请求和响应报文。
③ 使用Wireshark抓包工具,捕获ARP请求和响应报文。
④分析ARP请求和响应报文的格式,包括硬件类型、协议类型、硬件地址、协议地址等信息。
3. IP协议分析(1)实验目的:了解IP协议的工作原理,掌握IP数据报格式。
(2)实验步骤:① 在实验平台上配置好主机A和主机B。
② 在主机A上使用ping命令ping主机B的IP地址,观察IP数据报传输过程。
③ 使用Wireshark抓包工具,捕获IP数据报。
④ 分析IP数据报的格式,包括版本、头部长度、服务类型、总长度、生存时间、头部校验和、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等信息。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DNS协议分析结果:通过实验,我们了解到DNS协议在域名解析过程中的作用,以及DNS查询和响应报文的格式。
DNS协议通过查询和响应报文,实现域名到IP地址的转换,从而实现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
网络协议分析实验报告
网络协议分析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网络协议分析,深入了解常见的网络协议的工作原理和通信过程,加深对于网络通信的理解。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使用了Wireshark网络协议分析工具,实验环境为Windows 系统。
三、实验步骤1. 安装Wireshark2.抓包启动Wireshark,选择需要抓包的网络接口,开始进行抓包。
在抓包过程中,可以选择过滤器,只捕获特定协议或特定IP地址的数据包。
3.分析数据包通过Wireshark显示的数据包列表,可以查看抓取的所有数据包,每个数据包都包含了详细的协议信息。
可以通过点击数据包,查看每个数据包的详细信息,包括源IP地址、目标IP地址、协议类型等。
四、实验结果通过抓包和分析数据包,我们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结果。
1.ARP协议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是用于将IP地址解析为MAC地址的协议。
在数据包中,可以看到ARP请求(ARP Request)和ARP响应(ARP Reply)的过程。
当发送方需要向目标发送数据包时,会发送ARP请求来获取目标的MAC地址,然后通过ARP响应获取到目标的MAC地址,从而进行通信。
2.HTTP协议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是Web开发中常用的协议。
在数据包中,可以看到HTTP请求(HTTP Request)和HTTP响应(HTTP Response)的过程。
通过分析HTTP的请求和响应,我们可以看到客户端发送了HTTP请求报文,包括请求的URL、请求的方法(GET、POST等)、请求头部和请求体等信息。
服务器收到请求后,发送HTTP响应,包括响应的状态码、响应头部和响应体等信息。
3.DNS协议DNS(Domain Name System)是用于将域名解析为IP地址的协议。
在数据包中,可以看到DNS请求(DNS Query)和DNS响应(DNS Response)的过程。
计算机网络ip协议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ip协议实验报告篇一:计算机网络网际协议IP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 掌握IP数据报的报文格式2. 掌握IP校验和计算方法3. 掌握子网掩码和路由转发4. 理解特殊IP地址的含义5. 理解IP分片过程6. 理解协议栈对IP协议的处理方法7. 理解IP路由表作用以及IP路由表的管理网络结构:共享模块主机B _1 _1交换模块共享模块共享模块主机A 主机C 主机D 主机E主机F_2 _3 _4 _2 _3练习1:实验名称:编辑并发送IP数据报实验内容:各主机打开协议分析器,进入相应的网络结构并验证网络拓扑的正确性,如果通过拓扑验证,关闭协议分析器继续进行实验,如果没有通过拓扑验证,请检查网络连接。
本练习将主机A、B、C、D、E、F作为一组进行实验。
1. 主机B在命令行方式下输入staticroute_config命令,开启静态路由服务。
2. 主机A启动协议编辑器,编辑一个IP数据报,其中:MAC层:目的MAC地址:主机B的MAC地址(对应于接口的MAC)。
源MAC地址:主机A的MAC地址。
协议类型或数据长度:0800。
IP层:总长度:IP层长度。
生存时间:128。
源IP地址:主机A的IP地址()。
目的IP地址:主机E的IP地址()。
校验和:在其它所有字段填充完毕后计算并填充。
自定义字段:数据:填入大于1字节的用户数据。
【说明】先使用协议编辑器的“手动计算”校验和,再使用协议编辑器的“自动计算”校验和,将两次计算结果相比较,若结果不一致,则重新计算。
● IP在计算校验和时包括哪些内容?3. 在主机B(两块网卡分别打开两个捕获窗口)、E 上启动协议分析器,设置过滤条件(提取IP协议),开始捕获数据。
4. 主机A发送第1步中编辑好的报文。
5. 主机B、E停止捕获数据,在捕获到的数据中查找主机A所发送的数据报,并回答以下问题:●第1步中主机A所编辑的报文,经过主机B到达主机E后,报文数据是否发生变化?若发生变化,记录变化的字段,并简述发生变化的原因。
网络协议分析实验报告
网络协议分析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对网络协议的分析,加深对计算机网络通信的原理和机制的理解,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和分析能力。
二、实验环境1. 实验平台:Wireshark2. 实验设备:笔记本电脑、路由器三、实验内容1. 抓包分析TCP协议数据包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首先通过Wireshark工具进行抓包,然后选择一个TCP协议的数据包进行分析。
通过分析数据包的各个字段,我们可以了解数据包的结构和传输过程,进一步理解TCP协议的工作原理。
2. 分析UDP协议数据包接着,我们选择了一个UDP协议的数据包进行分析。
UDP与TCP不同,是一种无连接的传输协议,具有数据传输快速、效率高的特点。
通过分析UDP数据包,我们可以看到其简单的数据包头格式和传输方式,了解UDP协议与TCP协议的区别和适用场景。
3. 检测网络攻击在实验中,我们还模拟了一些网络攻击行为,如ARP欺骗、SYN 洪水攻击等,通过Wireshark工具抓取攻击数据包,并分析攻击过程和特征。
这有助于我们了解网络安全威胁的种类和形式,提高网络安全防护意识。
四、实验结果通过分析TCP、UDP协议数据包和网络攻击数据包,我们深入了解了网络协议的工作原理和通信机制。
实验结果表明,Wireshark工具是一款强大的网络分析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研究网络通信过程,提高网络攻击检测和防护能力。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不仅对网络协议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而且增强了网络安全意识和分析能力。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网络协议,不断提升自己在网络领域的技术水平,为网络通信的安全和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
六、实验感想本次网络协议分析实验让我们受益匪浅,通过亲自动手抓包分析和检测网络攻击,我们对计算机网络的运行机制和安全防护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希望通过不断努力和学习,我们能在网络领域取得更大的成就,为网络安全做出更大的贡献。
七、参考文献暂无。
以上为网络协议分析实验报告,感谢您的阅读。
网络协议分析实验报告
网络协议分析实验报告网络协议分析实验报告引言: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协议成为了信息传输的重要基础。
网络协议的设计和实现对于保障网络安全和提高网络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几种常见的网络协议进行分析,深入了解网络协议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
一、TCP/IP协议TCP/IP协议是当前互联网上使用最广泛的协议之一。
它是一个分层的协议栈,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和传输层。
其中,传输层的TCP协议和UDP 协议是最为重要的。
TCP协议提供可靠的、面向连接的数据传输服务,而UDP 协议则提供无连接的、不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
我们通过Wireshark工具对TCP/IP协议进行了抓包分析。
在抓包过程中,我们观察到TCP协议使用三次握手建立连接,并通过序列号和确认号来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
UDP协议则没有连接建立的过程,可以直接发送数据。
通过对抓包结果的分析,我们发现TCP协议适用于对数据传输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场景,而UDP协议适用于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场景。
二、HTTP协议HTTP协议是应用层的协议,用于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传输超文本。
它是一个无状态的协议,每次请求和响应都是独立的。
我们通过使用浏览器访问一个网页的过程,对HTTP协议进行了分析。
在抓包结果中,我们观察到HTTP协议的请求和响应分为多个字段,包括请求行、请求头、请求体、响应行、响应头和响应体。
通过分析请求头中的User-Agent字段,我们可以了解到客户端的信息,通过响应头中的Content-Type字段,我们可以了解到服务器返回的数据类型。
通过对HTTP协议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网页的加载过程,以及优化网页性能的方法。
三、DNS协议DNS协议是用于将域名解析为IP地址的协议。
在我们访问一个网站时,浏览器首先会向DNS服务器发送一个DNS查询请求,获取目标网站的IP地址。
我们通过Wireshark工具对DNS协议进行了抓包分析。
网络协议实践课程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了解系统漏洞, 学会发现系统漏洞。
二、实验内容:搭建一个实验环境, 使用namp工具对可能存在漏洞的开放端口进行扫描, 将结果保存在namp.cap文件里。
三、实验原理:缓冲区溢出攻击者必须非常熟悉服务器端运行的程序的特点。
他们必须知道服务器程序会分配多少空间用于接收到来的请求, 并准确知道将要插人的代码写到人何处。
攻击者可以很容易地获得服务器应用程序的代码拷贝, 并对其进行研究和攻击练习。
他们常常是对最流行的服务器软件包的默认设置进行研究, 因为大部分计算机都是在这些设置下运行的。
通常编写的恶意代码都会向其他有漏洞的主机进行打一散。
例如, 利用缓冲区溢出漏洞进人系统的恶意代码会对其他主机执行同样的攻击。
恶意代码也可能在计算机上搜索电子邮件地址, 并且把它自己的拷贝作为电子邮件的附件发送出去。
在本实验中, 我们将对一个用于探测网络中另一个系统的开放端口或漏洞的网络应用程序的跟踪结果进行观察分析。
我们也将对一个感染了冲击波蠕虫病毒的计算机的跟踪结果进行分析。
我们会看到它是如何通过试图在Windows分布式组件对象模型(DCOM)和远程过程调用(RPC)接口中发掘漏洞来传播自己的。
四、实验器材、环境配置操作及实验数据的产生:本实验的跟踪记录可在两个配置中捕获。
在第一个配置图中, 一个在防火墙后运行DHCP的PC机, 用于扫描防火墙下开放的端口。
在第二个配置图中, 我们在校园网环境中选择了一台感染冲击波蠕虫病毒的PC机进行网络行为跟踪。
配置图一配置图二在第一个实验中, 我们使用nmap工具来对另一台主机192.168.0.1的开放端口或可能的漏洞进行扫描。
我们识别到一个开放端口, HTTP端口, 将跟踪结果保存在nmap.cap文件中。
像nmap这样的端口扫描程序通过向许多常用端口发送SYN分组以检测开放端口(或漏洞)。
在本例中, SYN分组一共发送给了1658个端口。
如果服务器软件在这些端口上监听, 它就会返回一个SYNACK分组作为回应。
网络协议实验报告6
组号:3F 学号:53131016 姓名:杨灵实验7.1 FTP协议【实验目的】学习FTP协议的连接过程;理解FTP协议的工作原理。
一人一组,一组提交报告。
【实验环境】本实验采用网络结构一, 一定要设置DNS服务器,地址是:172.16.0.253 主机的IP地址使用172.16.0.0段。
掩码255.255.255.0.IP地址分配方法:172.16.0.组号、主机号例如:第2组的B主机的IP地址设置为172.16.0.22第5组的F主机的IP地址设置为172.16.0.56【实验内容】本实验要求:FTP服务器已经启动,并提供一个公共帐户,用户名是:anonymous,口令:无。
或用户名:group2_1,口令:group2_1 (可以上传数据)。
练习一FTP本实验学生独立完成,目的是了解FTP协议的端口和连接过程。
实验步骤:1、主机启动协议分析器,打开数据捕获窗口,设置过滤条件(提取FTP协议);2、主机登录FTP服务器:在仿真端的命令行提示符下运行:>ftp 172.16.0.253LOGIN:>group2_1PASS:>group2_1>dir>quit3、查看主机捕获的数据,在会话分析中,查看TCP会话中的21端口和20端口的会话情况,记录21端口和20端口的会话过程;●记录实验结果:①粘贴捕获包的截图;②是否可以捕获到用户名和密码?答:可以,在USER和PASS会话中。
③21端口和20端口分别传输什么内容?答:一个是数据端口,一个是控制端口,控制端口一般为21,而数据端口不一定是20,这和FTP的应用模式有关,如果是主动模式,应该为20,如果为被动模式,由服务器端和客户端协商而定。
练习二使用浏览器登入FTP1、主机启动协议分析器,打开数据捕获窗口;2、主机启动IE浏览器,在“地址”框中输入ftp://172.16.0.2533、查看主机捕获的数据,在会话分析中,查看TCP会话中的端口情况。
计算机网络协议配置与常用网络命令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协议配置与常用网络命令实验报告实验报告:计算机网络协议配置与常用网络命令一、实验目的:1.了解计算机网络协议配置的基本原理和步骤;2.学习使用常用的网络命令进行网络配置与管理;3.掌握网络协议配置和网络命令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设备和工具:1.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环境;2. Windows操作系统;3. Cisco Packet Tracer仿真软件。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1.实验1:计算机网络协议配置(1)打开计算机,进入控制面板;(2)选择“网络和Internet”,点击“网络连接”;(3)选择本地连接,右键点击属性;(4)选择“Internet 协议版本 4(TCP/IPv4)”,点击“属性”;(5)配置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6)点击“高级”按钮,配置DNS服务器地址;(7)点击“确定”保存配置。
2.实验2:常用网络命令(1)打开命令提示符窗口;(2)ipconfig命令:查看本机网络信息;(3)ping命令:测试与目标主机的连通性;(4)tracert命令:追踪数据包在网络中的传输路径;(5)nslookup命令:查询域名对应的IP地址;(6)ftp命令:用于文件传输;(7)telnet命令:用于远程登录主机。
四、实验结果分析:1.实验1:计算机网络协议配置通过上述步骤,成功进行了计算机网络协议的配置。
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的配置,确定了本机在网络中的身份和访问其他主机的路径。
DNS服务器地址的配置,保证了能够正常解析域名,访问互联网。
2.实验2:常用网络命令(1)ipconfig命令:通过该命令,我们可以查看本机的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和DNS服务器地址等网络配置信息,方便了网络故障排查和网络管理。
(2)ping命令:使用ping命令我们可以测试本机与目标主机之间的连通性,通过发送ICMPEcho Request包和接收Echo Reply包来判断网络连接是否正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CP/IP协议分析-阅读调式IP协议源代码
实验内容:阅读、调试IP协议源代码
姓名:陈春玮
学号:142050121
实验日期:2014.11.25
一、实验目的:
TCP/IP协议簇各功能函数之间的调用过程是协议簇运行的基础,查看TCP/IP协议簇各函数源代码实现及调用关系有助于整体理解协议簇。
实验要求阅读并调通IP协议源代码各函数的相互调用,理解网络报文转发功能这一TCP/IP核心功能的实现方式。
二、实验内容
(一)IP进程实现ipproc.c
structep*ipgetp()这个函数实现用循环法获取一个ip数据报。
if((pip->ip_verlen>>4)!=IP_VERSION)如果IP数据报的版本号不是4,则丢弃报文,接收下一个ip数据包;
if(IP_CLASSD(pip->ip_dst)||IP_CLASSE(pip->ip_dst))如果ip数据首部目的地址是一个E类地址,丢弃报文,接收下一个ip数据包;
if(ifnum!=NI_LOCAL)
if(cksum(pip,IP_HLEN(pip)>>1)) 如果ip数据报不是来自回环接口,则计算首部校验和,如有误,则丢弃报文,接收下一个ip数据包。
prt=rtget(pip->ip_dst,(ifnum==NI_LOCAL));if(prt==NULL){if(gateway)为该报文获取路由,判断该报文是否来自外部接口并要转发到外部接口,若是,则判断该主机是不是网关,不是则丢弃报文,接收下一个ip数据包。
iph2net()将报文首部字节序转换为网络字节序。
Ipdbc()这个函数查看报文是否是一个定向广播的报文,传入ip数据包的输入接口号,以太网帧,该数据包的路由。
Ipredirect()查看是否需要对该报文的路由进行重定向处理,传入ip数据包的输入接口号,以太网帧,该数据包的路由。
(二)IP输出处理ipputp.c
if(pni->ni_state==NIS_DOWN)如果IP数据报的网络接口没有打开,则丢弃该报文并返回syserr
Cksum()计算首部校验和。
传入IP数据报和分片长度,之后计算分片相关信息,ipfsend ()函数发送相应的分片,传入发送IP数据包的接口结构,以太网帧,已通过分片发送的数据量,每个分片包含的数据长度,下一个要发送的分片的分片的偏移量。
Ipfhcopy()函数复制原报文的首部,之后处理最后一个分片,调用netwrite()函数发送最后一个分片,传入,ip数据包的接口结构,需要发送的帧,偏移。
(三)IP数据报分片ipfhcopy.用于将原来的数据包首部拷贝到分片数据包上。
offindg 为0表示该分片是第一个分片,blkcopy()函数复制报文首部的所有部分。
之后复制报文首部和基本首部,计算原IP数据包的首部长度并获取第一个选项的位置i=hlen。
之后对原IP数据包的首部选项选择性的复制,otype 获取选项类型,olen获取选项长度。
(四)IP数据报重组处理分片ipreass.c
信号量ipfmutex保证之后的操作是原子操作,firstfree指向空闲分片队列的序号,函数收到一个分片时,遍历分片队列,如果分片队列中分片的描述符与当前分片的描述符不同,则继续遍历,若分片队列中分片的源地址与当前分片的源地址不同,也继续遍历。
之后合适的分片入队列。
Ipfjoin()函数用于查看队列中的分片是否到齐。
若没有找到合适的分片队列,则为到来的ip分片创建新的分片队列。
(五)IP数据报分片重组ipfcons.c
pep=(structep*)getbuf(Net.lrgpool);为重组报文分配缓冲区,peptmp指向第一个分片,pip指向分片中的每个分片。
blkcopy复制报文首部,若分片队列非空则重组分片,dlen,doff分别表示重组时从分片中复制数据的长度和需要复制的数据在分片中的偏移。
最后重组完成,释放分片队列。
(六)路由选择rtget.c
Prt指向相关路由表,hv储存目的ip地址的散列值。
rtinit()函数用于初始化路由表,信号量Route.ri_mutex保证之后的操作时原子操作,rthash()函数用于计算ip地址的散列值。
之后遍历具有相同散列值的链表,查找路由项。
并跳过超时的路由,若路由距离可达则找到匹配路由,否则使用默认路由。
由于在选择路由时,路由表可能被刷新,所以之后再判断一次路由是否到达。
若获得合适的路由则释放信号量,返回路由表的地址。
TCP/IP协议分析-ARP协议源代码修改重编译
实验内容:改进ARP协议源代码并重新编译运行
(一)Arp输入函数arp_in.c
函数首先将首部中的硬件地址类型,协议地址类型和操作字段的字节序转换为本机字节序,然后检查硬件地址类型与接口层定义的硬件地址类型匹不匹配,或协议地址类型是不是ipv4,不是则丢弃;之后查看缓冲区中是否有发送方ip地址的缓冲区表项,有则刷新发送ip对应的硬件地址。
Arpadd()用于添加缓冲区中没有的表项,arpqsend()用于发送rap 报文,参数为缓冲区表项。
若收到arp请求报文,则构造相应的请求报文,将请求报文中的IP地址作为应答报文中的IP地址,将请求报文中的硬件地址作为应答报文中的目的硬件地址,将本机硬件地址作为应答报文中发送目的硬件地址,转换字节序为网络字节序,计算发送的报文长度,最后发送。
(二)Arp缓冲区维护函数arptimer.c
函数传入时间间隔为参数,为保证数据的一致性,设置disable中断许可标志位,之后遍历表项,当表象是空表项或者其生存时间是永久时,忽略表项。
当表项状态为as_pending 时,arp请求报文重传次数加1,若没超过规定的最大重传次数,则设置生存时间为arp_reseng,再次发送。
刷新下一个表项。
(三)关于arp攻击
arp_in.c函数中
if(pae=arpfind(SPA(parp),parp->ar_prtype,pni)){
blkcopy(pae->ae_hwa,SHA(parp),pae->ae_hwlen);
pae->ae_ttl=ARP_TIMEOUT;
}
用于判断arp缓冲区中是否存在目的ip地址的缓冲区表项,若不存在则添加相应的缓冲区表项,arp欺骗攻击则是攻击者构造一个合法的arp请求报文,将接收方协议地址填写被攻击的主机的协议地址,物理地址填写攻击者的物理地址,则网络中其他主机的arp缓冲区中都有了一个攻击者物理地址的表项,所有发送给被攻击者的报文都会发给攻击者。
或采用arp缓冲区溢出攻击,即构造大量的填有无效地址的arp请求报文,使得一段时间内真正的地址转换表项无法记录在缓冲区内,造成ip无法获得解析。
防止ARP攻击可以采用以下的一些方法:
1.减少过期时间#ndd–set/dev/arp arp_cleanup_interval 60000 #ndd -set /dev/ip ip_ire_flush_interval60000 60000=60000毫秒默认是300000 加快过期时间,并不能避免攻击,但是使得攻击更加困难,带来的影响是在网络中会大量的出现ARP请求和回复。
2.建立静态ARP表这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而且对系统影响不大。
缺点是破坏了动态ARP协议。
可以建立 08:00:20:ba:a1:f2 08:00:20:ee:de:1f使用arp–ffilename加载进去,这样的ARP映射将不会过期和被新的ARP数据刷新,除非使用arp–d 才能删除。
但是一旦合法主机的网卡硬件地址改变,就必须手工刷新这个arp文件。
这个方
法,不适合于经常变动的网络环境。
3禁止ARP可以通过ipconfiginterface –arp 完全禁止ARP,这样,网卡不会发送ARP和接受ARP包。
但是使用前提是使用静态的ARP表,如果不在ARP表中的计算机,将不能通信。
这个方法不适用与大多数网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