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城市管理学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 城市社会管理
第
2节
城市户籍制度
二、中国的城市户籍制度存在的弊端
1.二元户籍制度成为经济发展的障碍
1)削弱了经济要素的自由流动; 2)阻碍了城市化进程; 3)遏制了消费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4)加剧了城乡割裂,阻碍了城乡统筹,加剧了社会分化。
第十章 城市社会管理
第
2节
城市户籍制度
二、中国的城市户籍制度存在的弊端
第十章 城市社会管理
第
1节
城市人口管理
二、城市人口管理的内容
2.居民身份证管理
居民身份证管理是为了证明居民身份,便利公民 进行社会活动,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的合法 权益而进行的管理活动。 其基本内容包括六个方面;1.登记、制作和发放; 2.对身份证的效力和期限规定;3.挂失和补领,4. 到期换领;5.收缴旧证和错证,6.查验和扣留。
第十章 城市社会管理
第三节 城市社会保障管理
第十章 城市社会管理
第
3节
城市社会保障管理
一、社会保障的基本含义
定义
社会保障(social security)是指国家和社会通 过立法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对社会成员 特别是生活有特殊困难的人们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 保障的社会制度安排。 社会保障的本质是维护社会公平进而促进社会稳 定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 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 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第十章 城市社会管理
第
3节
城市社会保障管理
六、我国城市社会保障制度现状
1.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 2.养老金保险:
1984年试点。1997,8,《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
3.失业保险
1993,4,《国有企业职工待业保险规定》
4.医疗保险
1998,《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
一、城市人口构成
5.民族构成
– 在民族既定的情况下,人口的民族构成的变化主要决定于各 民族人口的增长水平。
除上述几个指标以外,城市人口构成还有职业 构成、家庭构成、文化程度构成等分类方式。
第十章 城市社会管理
第
1节
城市人口管理
二、城市人口管理的内容
1.户籍管理
户籍管理是指对城市常住人口或暂住人口进行户口 登记和变动管理,以确定管理对象的城乡身份以及 迁入、迁出的变动情况。
第十章 城市社会管理
第
3节
Baidu Nhomakorabea
城市社会保障管理
四、城市社会保障的主要模式
(二)城市社会救助
–它是指劳动者在不能维持其最低生活水平时,根据有关 法律规定,有权要求国家按照法定的程序和标准,向其 提供满足最低生活需求的资金和物质援助的保障制度。 –社会救助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其目标是通过救济克 服贫困。造成贫困的原因主要有自然灾害、职业竞争失 败、个体生理、个人能力等四个方面。与此相对应,社 会救助一般包括自然灾害救助、失业救助、孤寡病残救 助和城乡困难户救助等项目。 –社会救助强调国家和社会对个人的责任,它在权利义务 上具有单向性特点。
第十章 城市社会管理
第
3节
城市社会保障管理
八、我国城市社会保障的改革措施
4.严格社会保障资金的独立管理、把社会保 障的分配活动纳入国家预算,有利于加强保 障基金的收支管理,有利于贯彻国家的社会 保障政策。 5.适时开征社会保障税。 6.加强社会保障的宏观管理。
第十章 城市社会管理
Thank you Thank
2.二元户籍制度对公民权力的伤害
迁徙自由是现代社会公民应当享有的一项基本人权。 《世界人权宣言》规定“人人在各国境内有权自由迁徙 和居住”;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12条亦规定“合法 居住在一国领土内的每一个人在该领土内有权享受迁徙 自由和选择住所的自由。上述权利,除法律所规定并为 保护国家安全 、公共秩序、公共卫生或道德、或他人的 权利和自由所必需且与本公约所承认的其他权利不抵触 所限制外,应不受任何其他限制。”
第十章 城市社会管理
第二节 城市户籍管理
第十章 城市社会管理
第
2节
城市户籍制度
一、中国的二元户籍制度
1.户籍制度是一项基本的国家行政制度。
户籍表明了自然人存在的合法性。是国家依法收集、确 认、登记公民出生、死亡、亲属关系、法定地址等公民 人口基本信息的法律制度,以保障公民在就业、教育、 社会福利等方面的权益。 我国长期以来实行二元户籍管理制度。
城市管理学
第10章 城市社会管理
第十章 城市社会管理
第十章 城市人口与社会管理
城市人口管理
城市户籍管理 城市社会保障管理
城市安全管理与社区管理
主要问题
第十章 城市社会管理
第一节 城市人口管理
第十章 城市社会管理
第
1节
城市人口管理
1 一、城市人口构成
城市人口的 界定
在我国,城市人口包括两个 含义,一是在城市居住并且 具有城市户籍的人口,另一 方面是居住在城市但没有城 市户籍的人口,也就是城市 的外来人口。
第十章 城市社会管理
第
3节
城市社会保障管理
八、我国城市社会保障的改革措施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关系,既要借鉴国 外的成功经验,又要立足于国情与民情,既要构建新体制, 又要化解历史包袱。考虑到现实国情因素,适宜建立集中决 策、统一立法、分类分级管理的社会保障制度。
1.扩大社会保障体制的覆盖面。 2.实现社会保障资金来源和投资方式的社会化。 3.建立多层次、多样化的社会保障模式。
3.阶层构成
– 阶层构成是指城市人口由于收入差距而形成不同经济 阶层分类。它反映了城市社会的贫富悬殊状况。
第十章 城市社会管理
第
1节
城市人口管理
一、城市人口构成
4.户籍构成
– 根据城市常住人口的户籍所在地状况进行分类。 是 我国二元户籍管理制度下的一种特殊的分类。
第十章 城市社会管理
第
1节
城市人口管理
第十章 城市社会管理
第
1节
城市人口管理
一、城市人口构成
人口构成是指按人口的自然、社会、经济、 民族、生理等特征划分后的各组成部分所占 的比重。
1.年龄构成 – 我国一般可以将城市人口分为四个年龄组:婴幼儿组 0-6岁,小学中学组:7-18岁,成年组:19-60岁,老年 组: 60岁以上。
第十章 城市社会管理
第十章 城市社会管理
第
2节
城市户籍制度
二、中国的城市户籍制度存在的弊端
3.二元户籍制度引发的社会不公
1)就业机会 2)受教育机会 3)社会保险 4)房屋所有 5)公用设施
第十章 城市社会管理
第
2节
城市户籍制度
三、中国户籍制度变迁
户籍管理制度变化三阶段
–属自由迁徙期,中国是允许人口的自由流动的。1954年, 中国颁布实施第一部宪法,其中规定公民有“迁徙和居 住的自由”。 –1958年1月,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为标志, 中国政府开始对人口自由流动实行严格限制和政府管制。 第一次明确将城乡居民区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 户口”两种不同户籍。在事实上废弃了1954年宪法关于 迁徙自由的规定。
第十章 城市社会管理
第十章 城市社会管理
第
3节
城市社会保障管理
四、城市社会保障的主要模式
(四)城市社会福利
–即由城市政府为保障辖区内所有公民维持一定生活水平 和尽可能提高生活质量,为辖区范围内所有公民普遍提 供一定的资金和服务的社会保障形式。 –社会福利偏重于提供福利设施和福利服务,它不带任何 附加前提条件地提供给符合规定的所村公民,囊括了除 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优抚之外的其他社会保障内 容。例如,我国城镇居民享受的物价补贴、交通补贴、 书报补贴等,就是一种社会福利。
第十章 城市社会管理
第
1节
城市人口管理
二、城市人口管理的内容
4.流动人口管理
城市流动人口是指非城市常住户口而暂停或滞留在 城市的人口。 流动人口问题,关系到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第十章 城市社会管理
第
1节
城市人口管理
二、城市人口管理的内容
5.计划生育管理
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是国 家的基本国策。
第十章 城市社会管理
第
3节
城市社会保障管理
四、城市社会保障的主要模式
城市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 福利和社会优抚四个部分:
(一)城市社会保险 – 它是指根据国家和城市立法,由城市劳动者、工作单位和政府共同 筹集资金,用以帮助劳动者及其亲属在遭遇年老、疾病、生育、工 伤、残疾、死亡、失业等风险时,为防止收入中断、减少和丧失, 而提供基本物质帮助的保障制度。社会保险主要包括:养老保险、 生育和疾病保险、失业保险。 – 社会保险是一种事先预防机制,参加保险的成员资格通过立法确定, 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个人都具有一定的强制性。
5.最低生活保障
1999,9,《城市居民生活最低保障条例》
第十章 城市社会管理
第
3节
城市社会保障管理
七、我国城市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
我国城市社会保障改革取得了明显进展, 但也存在许多问题:
1.社会保障覆盖面过于狭窄。 2. 社会保障结构不合理,对弱势群体保障不足。 3.社会保障改革方案缺乏统一论证。 4.社会保障运行机制尚不完善。 5.社会保障管理政出多门、效率低下。
第十章 城市社会管理
第
3节
城市社会保障管理
二、社会保障的特征
1.保障性 2.强制性 3.互济性 4.福利性 5.社会性
第十章 城市社会管理
第
3节
城市社会保障管理
三、社会保障的作用
(1)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2)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平。 (3)有利于保障基本需求,促进社会发展。
第十章 城市社会管理
第
1节
城市人口管理
二、城市人口管理的内容
3.人口普查和预测
人口普查是在某一时点内对一个国家人口情况的普 遍调查,人口普查的目的在于掌握人口的职业构成、 文化构成、年龄构成、民族人口构成及分布情况、 城乡人口结构、地区人口分布及人口迁移情况。 人口预测又称城市人口发展现状的预测,就是根据 城镇人口的现状和发展特点,运用科学方法,推测 若干年后城市人口的状况。
第十章 城市社会管理
第
2节
城市户籍制度
四、中国的城市户籍制度改革
1)逐步降低城市户籍的“含金量”,剥离附加在城 市户籍之上的就业、住房、医疗和教育等社会福利, 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差别; 2)弱化人口迁徙的制度壁垒,对于那些具有合法职 业、收入稳定、固定住房的外地劳动力进城落户。 3)取消二元户籍制度,建立一元户籍制度。
第
1节
城市人口管理
一、城市人口构成
2.性别构成
– 性别构成是男性与女性人口数量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关系。通常有 两种表示法: – ①分别计算男、女人口各自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 ②国际上一般以100个女性所对应的男性的比值来检视一个国家或 一个民族的性别比。
第十章 城市社会管理
第
1节
城市人口管理
一、城市人口构成
第十章 城市社会管理
第
2节
城市户籍制度
一、中国的二元户籍制度
2. 中国实行二元户籍制度。
所谓二元化户籍体制,就是将户口分为农业和非农业进行登记,农 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享有不同的社会和经济待遇。 这种制度存在很多弊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划 分“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实行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二元 结构,已经越来越阻碍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地区间的合理流动, 越来越不利于城市化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不适应形势发 展的要求。
第一阶段,1958年以前;
第二阶段,1958~1978年,为严格控制期; 第三阶段,1978年以后,半开放期。
第十章 城市社会管理
第
2节
城市户籍制度
三、中国户籍制度变迁
二元户籍制度的由来
新中国成立之后,政府之所以要建立严格的户籍管 理制度,是基于三个方面的原因: –1. 经济原因。 –2. 为了稳固新生的共和国政权。 –3. 毛泽东“赶英超美”、“跑步进入共产主义” 的乌托邦梦想。 当然,不可否认户籍制度曾经发挥过重要的历史 作用。
第十章 城市社会管理
第
3节
城市社会保障管理
四、城市社会保障的主要模式
(三)城市社会优抚 –它是指城市政府依照法律规定,对为保卫国家安全而做 出贡献的特殊公民所给予的优待和抚恤。社会优抚兼有 物质保障和精神鼓励的性质。社会优抚的对象属于有选 择性的特殊群体,主要是针对现役军人及其家属优抚、 烈属和残废军人抚恤、军人退休生活保障;退伍和转业 军人的就业安置等。 –在我国城市社会保障体系中,社会优抚常常被独立出来, 由专门机构负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