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视角下内控制度建设问题

合集下载

风险管理视角下国有企业内控制度建设思考

风险管理视角下国有企业内控制度建设思考

风险管理视角下国有企业内控制度建设思考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国有企业面临越来越大的市场竞争压力,在市场环境日益复杂的情况下,国有企业积极进行改革,但是在改革发展中,国有企业存在较大的风险,有必要加强国有企业的风险管理,根据风险管理的要求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通过内部控制工作预防风险。

一、国有企业加强内控制度建设的必要性国有企业在改革发展中积极创新内部管理模式,更加重视生产经营、财务审计、业务活动等方面的管理,国有企业的管理模式发生了一定变化,要想让新的管理模式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需要加大控制力度,通过内部控制建设加强控制和管理,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

内控制度建设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内部控制水平和风险管理水平,及时发现和防范风险,确保企业能够持续发展,具备更强的风险应对能力。

二、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关系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风险管理是内部控制的关键内容,内部控制工作能够帮助企业应对内外部风险,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促使企业稳定发展。

两者有着相同的目标,以预防风险和控制风险为主要目标,使各项工作更加规范。

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两者能够相互补充,有效控制企业各方面的风险。

两者在工作方法上存在一定差异,工作的侧重点也存在一定差异,通过不同的方法实现风险控制的目标。

三、国有企业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完善,很多内容与企业的实际情况并不相符,无法对企业风险进行有效管控。

内控制度的执行效果较差,各部门人员对内部控制工作缺少关注,没有严格按照内控制度的规定展开各项工作。

内控制度的内容比较有限,无法对企业各方面的风险进行控制,无法实现全面控制的目标。

国企缺少良好的内控环境,企业治理水平较低、沟通效率较低,工作环境不利于内控制度的实施。

各部门在内部控制中的权责比较模糊,各部门人员的内控意识和风险意识比较薄弱。

企业的内控方法比较落后,新的内控方法难以实施。

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风险内控管理体系,无法有效控制风险,各部门缺少沟通与联系,企业缺少专业的内控人才,无法有效防范和控制风险。

财务风险防范视角下的企业内控管理

财务风险防范视角下的企业内控管理

财务风险防范视角下的企业内控管理加强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是保证企业安全运行的重要举措。

在企业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时,容易受到各种风险因素的影响,导致财务风险问题频繁出现,不利于企业更好发展。

所以企业领导需要从内控管理角度出发,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加强财务风险优化防控,降低风险发生率,为企业长效发展保驾护航。

一、财务风险产生原因在当前社会快速发展的环境下,导致经济市场环境不断变化,这给各个企业经营发展提出一定考验,加剧财务风险发生。

总之,一旦出现财务风险,将会造成企业经营效益的减少,影响企业发展。

通过对财务风险产生原因调查分析,具体展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外部环境比较复杂,特别是在我国进入国际贸易组织后,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往来逐渐密切,在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外部经营环境也给我国社会建设发展造成一定影响,从而增加财务风险的出现。

其次,财务风险防范意识薄弱。

在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企业部分领导,对财务风险关注力度低,没有意识到财务风险防范对企业发展的影响,更不会在企业内部制定一套完善的风险防范体系,不利于风险防范工作的开展,从而引发各种风险问题。

最后,企业风险抵御能力差。

在当前市场发展环境下,金融市场风险发生率升高,我国为各个企业协同发展提供良好平台,使得部分企业为了长效发展,忽略内控管理,导致企业资金链条断裂,企业整体风险防范能力下降。

二、财务风险防范视角下企业内控管理存在的问题(一)风险防范意识薄弱从目前情况来看,大部分企业员工不具备较强的风险防范意识,缺少对内部控制管理工作价值的了解,使得在开展内部控制管理工作时,工作远期价值无法得到有效识别,不能为内部控制价值发挥提供指导。

在缺少外部因素支持的情况下,内控管理工作不能顺利落实到位,阻碍内控管理目标的完成。

大部分企业为了避免发生经营风险,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并且通过加强内部监管的方式,引导企业稳定运行。

但是部分企业规章制度制定主要是参考其他企业生搬硬套,缺乏可行性和专业性,在实际应用中容易产生各种问题,只是为了管理而管理。

风险管理视角下企业内部控制建设思考

风险管理视角下企业内部控制建设思考

风险管理视角下企业内部控制建设思考摘要:企业的合规经营与良性发展,内部控制体系发挥着至关重要作用,而内部控制通常以风险管理为导向,有效将企业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相融合,可以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重要抓手。

本文以企业风险管理为出发点,分析了当前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存在的缺陷,提出了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优化对策。

关键词: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建设优化当前迅猛发展的经济形势给企业提供了更好发展前景,同时也伴随着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更多风险威胁,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和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时时刻刻都置身在风险之中。

这就需要企业不断健全完善内部控制体系,识别企业存在的各种风险,通过内部控制这个抓手应对和化解重大风险,助推企业改革发展。

从内控测试结果看,部分企业的内控体系依然不能满足企业发展需求,特别是防范化解企业风险方面尤为明显。

因此,从风险管理角度分析探讨企业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对防范应对企业经营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一、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协调统一1.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目标一致内部控制是由企业“三会一层”及企业全体员工共同实施的,涉及经营管理的全领域和全过程,其目的是实现控制目标。

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对整个企业的经营与发展影响重大,内部控制建设是现代企业管理和治理的重要抓手,通过开展各项服务于企业经营管理的控制活动,来堵塞管理漏洞、提升管理效率,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而风险管理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与管理过程中,通过对企业各种潜在风险的管控,把企业风险降到较低水平,为企业经营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风险管理存在的意义就在于控制风险发生程度,削弱甚至是消灭风险发生所形成的影响,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

2.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相互融合企业进行生产经营的目的是维护股东权益、顾全企业资产,创造企业价值,而这也是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实现目标。

在经营过程中每时每刻都可能面临着风险威胁,企业为了实现经营目标就必需及时识别、预防、控制、规避这些风险,在业务流程的各个方面尤其是较弱的环节加强管理和控制,及时化解风险。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控制度建设及风险防范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控制度建设及风险防范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控制度建设及风险防范引言内部财务控制、管理控制、业务控制,都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核心业务及主要控制内容,这部分工作完成效果与效率,直接影响大众对政府的满意度与信任度。

事业单位作为由国家政府机关直接领导的机构,必须积极和有效履行社会责任,在解决国计民生大小事务上充分发挥自身的功能与作用。

作为社会组织中的重要构成,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效果会对社会发展质量产生重要影响,决定国家的生产条件和文化教育成果。

为此,必须全面推进财务工作内控制度建设工作,在处理各项业务的所有环节中有效识别与防范风险。

事业单位要结合自身属性与性质,客观审视与分析管理问题及诱发原因,在财务管理工作上形成新的设想与建议。

一、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管理中的突出问题(一)内部控制体系有漏洞事业单位作为特殊的市场经济实体,需在开展具体经营和服务活动的过程中运用管理与会计手段有效控制。

从目前的内部控制及财务管理风险情况来看,因内部控制体系有漏洞,无法更加精准和有效地控制实物资产、货币资金、采购与付款等工作,在相关管理活动中,无法明确工作的具体内容和标准,继而会给资金的审批与运用等工作埋下安全隐患与风险。

成本控制与资金监管是财务管理的重点与难点,易于引发管理风险和问题。

而用于生产与经营的经费,大多情况下是由国家财政拨付,由此会弱化事业单位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和价值。

受本身内部控制机制的影响,财务管理人员无法精准防范与控制各类风险。

内部控制体系的不完善,不利于有效识别和规避财务风险,因此需在运行的过程中动态修复漏洞,并能在各个环节发挥突出的风险控制作用。

(二)财务管理不规范现代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生产与管理活动中,衍生区别于以往的非结构性数据。

而财务人员仍沿袭传统的工作理念和方式,无法更加科学和高效地处理虚拟资产,由此引发财务管理不规范问题。

尤其是部分事业单位存在账外设账的问题,很难对具体的工作过程进行质量监督与管理,由此引发相应的资金安全与管理风险。

内控制度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内控制度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内控制度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一、缺乏明确的内控目标和战略:在许多组织中,内控制度往往只是流于形式,没有清晰的目标和相应的战略规划。

不少企业仅仅为了满足监管要求而建立内控制度,而忽视了其对企业运营管理的重要性。

这样的情况下,内控制度就会变得僵化且无效,无法真正为组织提供有效的风险管理和运营优化。

二、弱化风险认识和评估:许多企业在建立内控制度时并未进行全面的风险认识和评估工作。

这导致企业无法准确地识别潜在风险,并相应地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预防和处理。

未能正确评估风险可能导致企业资金损失、信誉受损以及其他不可管理的后果。

三、缺乏明确的责任分工和权限设置:有效的内部控制需要明确定义每个人员在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和职责,并设定适当的权限。

然而,在实践中,许多公司未能做到明确责任分工,导致人员之间的职责模糊,权限混乱。

这种情况下,内控制度就无法正常运作,容易出现疏漏、错误和内部纠纷。

四、信息系统安全保护薄弱: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企业日常的运营活动都离不开信息系统。

然而,在许多组织中,信息系统安全保护还存在严重问题。

缺乏有效的安全策略和技术手段,容易导致数据泄露、网络攻击以及其他安全威胁。

这种情况下,企业内控制度在保护业务数据完整性和机密性方面显得力不从心。

五、培训和教育不足: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实施需要员工具备相应的知识和能力。

然而,在大多数组织中,对员工进行相关培训和教育还不够重视。

员工对于内控制度的了解有限,无法正确理解其重要性,并积极参与到内控活动中。

缺乏培训和教育也容易导致人员操作失误或者恶意行为增加,进一步降低企业内部控制效果。

六、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审计机制:在许多企业中,尽管建立了一套内控制度,但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审计机制。

管理层对于内部控制活动的监督不够严格,存在对常规操作的盲目信任。

没有独立于运营部门之外的审计部门进行全面审查,就无法及时发现和纠正潜在问题。

这种情况下,内控失效的风险会大大增加。

风险管理视角下国有企业内控制度建设策略探讨

风险管理视角下国有企业内控制度建设策略探讨

2021年4月第24卷第8期中国管理信息化China Management InformationizationApr.,2021Vol.24,No.80 引 言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国有企业将面临诸多不可控风险,进而对国有企业规范化运行与管理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在此背景下,国有企业要建设好内部控制制度,从企业管理经营方面下手,强化企业内部管理与监督力度,将潜在风险扼杀在摇篮里,推动国有企业稳健运行与发展。

1 国有企业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1.1 创新企业内部管理模式国有企业要从自身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入手,在经营成本、财务审计、项目管理等方面加大管理力度,创新原有产业结构与生产管理模式。

国有企业要清楚自身的生产经营情况,建立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在各个部门建立全责追问制,确保各项工作的实效性与衔接性,让各个岗位的管理人员与审计人员发挥好自身的岗位作用,集中管理企业业务与资金流动等方面内容,进而高效完成企业的发展目标。

1.2 加大对企业经营管理及财务风险的防范力度在国有企业日常运行与经营管理过程中,需要各个部门之间相互配合完成内部控制与风险防范工作,并对企业各项投融资、经营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的风险进行分析与判断。

其中,内部审计部门负责企业中各项风险的管控工作,综合分析企业每季度、年度的经营数据、人力资源及财务资金等方面内容,为企业高层领导出具最终的审计报告,根据这些数据信息最终对企业中潜在的运营风险进行判断,出具相应的风险防范办法与应对方案,提升企业的风险应对能力。

2 风险管理视角下国有企业建设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2.1 制度与实际脱节部分国有企业存在过度依赖发展规划的情况,在做出战略发展任务后未根据现实情况进行调整。

受内外环境变化影响,国有企业需要根据现实发展情况灵活应对,确保企业内部控制与实际情况相符,在制度方面进一步优化,加强企业内部控制。

2.2 各部门人员参与性不足在风险管理背景下,国有企业内部控制需要企业所有人员共同参与其中,单纯依靠监督管理部门或审计部门难以达到良好的控制效果。

财务风险管理背景下的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建设

财务风险管理背景下的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建设

论财务风险管理背景下的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建设摘要内部控制一直都是企业作为自我调节以及自行制约的一种内在机制,在企业中属于中枢神经系统。

健全而有效的内部机制,能够有效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的准确性,进行有效合法的财务支出,保证公司经营活动所能够达到预定的效率和效益,贯彻落实国家所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

本文主要通过对内部控制理论的研究,分析财务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制度之间的关系,构建在财务风险管理背景下的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建设。

关键词内部控制制度财务风险管理行政事业单位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内部控制是一种有着自我约束作用的内在机制,在企业当中所处的位置是极其重要的,企业有效实施内部控制,不仅能够使得自身的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得到保证,而且还能过对财务收支的合法性进行保证。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它在市场经济当中所处的地位是主要参与者,在保证我国国民经济适度增长,缓解我国就业压力以及优化我国经济结构进行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财务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制度的关系财务风险管理是属于风险管理的范畴的,行政事业单位实施财务风险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要把在预算执行过程当中存在的各种风险作出识别、进行度量、并分析和评价,在此基础上,采用及时且有效的方式,对其中的财务风险作出有效控制,同时采用切实可行的方法对其作出有效处理,最终对预算资金能够在不受到损失的情况下满足预期的绩效进行保证。

对于内部控制来讲,它主要是由行政事业单位的各个层级人员共同实施的,其目的是要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管理服务的水平风险防范的能力等等的提升,最终促使企业能够朝着健康且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基于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实际上是把风险评估纳入到了内部控制当中,使其成为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构成要素。

但是,目前全面风险管理在我们国家的应用仍然处在初级阶段,各种风险管理的方式仍然处于不断的探索当中,在这一阶段,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仍然需要继续进行。

站在应用的相对成熟的角度上来看,从一定程度上,内部控制仍然是具有效果的。

风险管理视角下的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策略

风险管理视角下的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策略

风险管理视角下的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策略国有企业在经营风险方面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风险,需要采取一定的内部控制策略来管理和规避这些风险。

以下是从风险管理的视角,提出的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策略:1.建立完整的内部控制制度针对国有企业的经济特点和法律法规,建立完整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国有企业有效管理风险的基础。

制度包括企业目标、责任体系、内部审计、风险评估、风险控制、资产管理、信息披露等方面,确保企业运作正常。

2. 分清权责国有企业的权责不明确、管理混乱,是导致企业经营风险增大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建立清晰的权责体系是必须的。

权责清晰包括企业领导责任、中层干部责任、基层员工责任,从而明确各层级的职责和管理制度,降低管理成本和风险。

3. 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建立企业信息化内部控制制度,能够提高国有企业运行的透明度和规范性。

利用电子化信息收集、处理、监测和反馈的手段,及时预警并管理企业风险,有效降低内控风险。

4. 加强内部审计内部审计是保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有效性的重要手段,国有企业应加强内部审计机制建设。

建立专业的内部审计团队,定期开展审计工作,发现和解决内控问题,为企业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5.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与企业有着密切的关系,人员素质和行为方式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完善的对人资源进行培训和管理,对企业的长远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6. 重视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是国有企业的一项重要任务,国有企业应从长远的战略角度出发,实现风险管理与企业战略相一致性,并思考如何将风险管理融入企业的经营管理之中。

结论国有企业需要确立一种全面的风险管理视角,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在内部控制策略的各个方面落实风险管理。

这样能够更好地降低企业内部控制风险、规避不确定性,提高企业内部管理的水平和效率,更好地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

企业内部控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措施

企业内部控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措施

企业内部控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措施1. 引言1.1 企业内部控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措施企业内部控制建设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运作和发展。

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内部控制建设中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及时加以解决和改进。

本文将主要探讨企业内部控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措施。

控制策略不完善是企业内部控制建设中的一个主要问题。

许多企业在制定内部控制措施时往往缺乏全面性和前瞻性,导致控制效果不理想。

为解决这一问题,企业可以加强对内部控制策略的研究和规划,确保控制策略能够全面覆盖各个环节。

内部流程不规范也是企业内部控制建设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企业内部流程不规范会造成信息传递不畅、决策延误等后果。

为改善这一情况,企业可以对内部流程进行全面梳理和优化,建立规范的流程标准和执行机制。

人员监督不到位是另一个影响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问题。

企业在人员监督方面存在不够严格的情况,易导致内部控制失控。

为加强人员监督,企业可以制定明确的考核制度和监督机制,确保人员履行职责。

信息系统安全隐患和风险评估不足也是企业内部控制建设中的问题之一。

企业应加强对信息系统安全的管理和风险评估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隐患,确保内部控制的顺畅运行。

要提升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化水平,加强内部员工培训,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机制是企业应对以上问题的重要措施。

通过以上的改进与完善,企业能够更好地保障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稳定性,实现持续发展和管理目标的实现。

2. 正文2.1 问题一:控制策略不完善在企业内部控制建设中,控制策略不完善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这一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部分企业在制定控制策略时存在侧重于表面形式而忽视实质内容的情况。

他们可能只是简单地复制其他企业的做法,而没有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调研,导致控制措施的实际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这种盲目跟风的做法容易让企业陷入控制的虚假安全感中。

一些企业在制定控制策略时存在短视和片面性的问题。

他们可能只注重眼前的利益和问题,而忽视了长远发展与持续改进的需要。

加强风险内控管理,有效防范经营风险

加强风险内控管理,有效防范经营风险

加强风险内控管理,有效防范经营风险摘要:随着全球经济发展出现新的变化,我国的市场经济运行也在不断的进行着调整和完善。

面对变化无常的市场经济形势,部分企业存在的自身内控管理和财务风险防控等能力的缺陷往往导致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陷入被动,特别是应对经济危机的能力更显得匮乏。

所以,企业要想实现自身健康长远的发展,取得更加丰厚的效益回报,就必须要立足于市场和自身的客观实际,逐步提高自身的内控管理工作水平以及财务风险防控能力,才能灵活有效地应对市场存在的各类风险问题,让企业在实现生存发展的同时,创造更大的效益空间。

因此文章重点就企业强化风险内控管理,有效防范经营风险方面展开相关论述。

关键词:经营风险;内控管理;防范措施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推进,对新形势下的企业内部管理及各方面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而如何识别和应对企业经营活动中的各种风险成为当前企业提升内部管理水平的关键问题。

当前,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项目管理越来越规范、生产净利越来越微薄、发展形势越来越严峻,企业应创新内部管理模式,通过将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内化为适合自身发展的管理方法,并优化配置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使其发挥出最大经济效用,帮助企业创造更高的经济收益和社会效益。

一、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定义与相关性(一)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定义内部控制一词最早出现在1929年美国会计师协会(AAA)与联邦储蓄委员会(FRB)所修订发布的《会计报表的验证》之中,但是直到1992年美国COSO委员会所颁布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之中才对内部控制做出了详细的定义,其将内部控制定义为企业为了提高自身工作运营效率,保证自身目标能够更好地实现而要求公司全体参与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求企业全体人员在依照公司各项规章制度的情况下,做好本职工作,以求实现公司的效益。

同时,在该项文件中,还提出了企业内部控制的五个要素,即控制环境、信息与沟通、控制活动以及风险评估和监督。

内控建设中存在问题及完善措施

内控建设中存在问题及完善措施

内控建设中存在问题及完善措施企业推进内控体系建设,实际就是加强风险管理,企业根据自身的实际经营状况制定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和流程,健全严格的资金使用制度,科学规划,加强全过程的风险管理与控制,引进先进的风险评估机制,科学防范和应对各项风险,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

而企业在实行内控管理的过程中,内控环境较差,也未加强内部资产管理,同时在投融资过程中未加强风险评估,给企业带来一定程度的经济损失,影响了企业正常经营秩序。

企业应树立内部控制管理的意识,建立全方位的控制体系,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

一、企业内控建设概述(一)内涵内控控制是指企业为了确保合法、合规经营,提高内部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增加企业的经济收益,实现整体的发展战略目标而建立的一种自我管理、约束的管理制度[1]。

企业推进内控体系建设就应当优化内部控制与管理流程,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并且加强风险管理,严格规范企业的各项经营管理活动,增强企业决策的合理性。

(二)要素企业内部控制包含五大要素,具体如下。

1.内部环境。

企业推行内部控制应当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提高全体员工对内部控制理念的思想认识,使员工可以严格规范自身的工作行为,遵守和落实相关的内部控制管理流程,有助于内部控制体系落地。

而且企业还应当设置合理的治理机构,制定各岗位职责说明书,确保权责清晰,为企业实行内部控制提供较好的环境。

2.风险评估。

农业科技企业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风险因素,如自然风险,企业的种植基地受台风、干旱以及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影响,造成农业种植产量较少,农产品品质较差,不利于企业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

而且企业还可能面临市场风险,除此之外农产品科技公司还可能面临制度风险和技术风险,导致企业可能会遭受经济损失。

因此企业应当加强风险分析和评估工作,对农业行业所面临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且制定科学的应对方案。

在企业遭受具体的风险威胁时,及时对风险产生的动因进行分析,科学评估风险对企业的影响程度和范围,有助于企业“对症下药”,有效解决各项风险,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减少企业的损失。

论财务风险管理背景下的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建设

论财务风险管理背景下的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建设




信 息化 在很 大 程度 上影 响 到 会 责任 、 人 力资源 、 资金管 理 、 企 业 文 化 响 第一 , 等 1 6个 方 面 对 可 能 产 生 的 风 险 做 了 进 行 政 事 业 单 位 的 具 体 控 制 点 和 业 务 流

步 的关注 和分 析 。2 0 0 9年 出 版 的 《 行 程 . 所 以 控 制活动 一 定会 受 到信 息 化 的
政 事 业 单 位 内 部 控 制 防 范 及 相 关 制 度 影 响 ; 第二, 信 息技 术 为 风险 评估 、 风 险
应 用指 南》 对 行 政 事 业 单 位 的 财 务 风 险 应 对 、 事件 识 别提 供 了控 制 工具 ; 第三 ,
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关注 显 然 少于 《 企 业 内部控 制 规范 》 及 信 息 技 术 加 强 了 监 督 管 理 的 效 率 和 效
核 心 内部 控 制制 度 有 效 性 的 途径
事 业 单 位 的 财 务 管 理 产 生 的 新 财 务 风
强 化 企 业 内 部 控 制 的 有 效 途 径 有 险 概 率 增 加 。
许 多 .不但 能 从预 算管 理 方面 来 提升 .
因此. 在 行 政 事 业 单 位 财 务 信 息 化
( 二) 建 设 将 财 务 风 险 管 理 作 为 基 础
标 而 制 定 的 程 序 和 政 策 。内 部 控 制 的 本 的 内控 信 息 化 平 台
信 息 技 术 的 普 遍 应 用 不 仅 对 会 计
其 当做 自身 的构成 要 素 。《 企 业 内 部 控 的 实 务 和 理 论 产 生 了 巨 大 影 响 . 同 时 也 制配套 指 引》 从发 展 战略 、 组 织构 架 、 社 对 内 控 制 的 工 作 环 境 产 生 了 极 大 的 影

内控制度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内控制度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内控制度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内控制度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内控制度是企业组织内部对企业活动进行控制和监督的制度安排,它对于企业的发展和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目前很多企业在内控制度的构建和管理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以下将从内控目标、内控流程、内控风险和内控监督四个方面来分析和探讨内控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内控目标方面存在的问题。

内控目标是指企业内部建立的一套制度和管理措施,旨在确保企业各项活动达到既定目标。

然而,目前企业内部制定的内控目标往往过于宽泛和笼统,缺乏明确性和可操作性。

例如,企业的内控目标通常包括提升企业经营效益、加强风险管理和保障财务报告的准确性等,但这些目标缺乏量化指标和具体操作方法,导致内控制度缺乏有效性和实用性。

其次,内控流程方面存在的问题。

内控流程是指企业通过内控制度对各项活动进行规范和管理的过程。

然而,目前很多企业的内控流程过于复杂和繁琐,流程环节繁多,导致内控制度难以执行和监督。

另外,企业内部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沟通不畅通,导致内控流程中的协同和互动问题,使得内控效果不佳。

此外,许多企业缺乏内控培训和沟通机制,使得员工对内控流程的理解和执行存在难度。

第三,内控风险方面存在的问题。

内控风险是指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和威胁。

然而,很多企业在内控风险的识别和管理方面存在薄弱环节。

首先,企业对潜在的风险认识不够全面和深入,对于一些新兴的风险或者非传统风险的识别和应对措施不足。

其次,企业在内控风险管理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反馈机制,导致风险管理结果不够及时和精准。

最后,内控监督方面存在的问题。

内控监督是指对企业内控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的过程。

然而,目前企业内部在内控监督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企业内部缺乏独立、客观的监督机制,监督者和被监督者之间存在利益冲突和角色混淆。

其次,很多企业在内控监督过程中过于注重形式,忽视实际效果,导致监督结果可操作性不强。

针对内控制度存在的上述问题,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加以解决。

风险管理视角下加强内控建设的对策

风险管理视角下加强内控建设的对策

风险管理视角下加强内控建设的对策一、风险管理视角下企业内部控制行为上的问题(一)企业对内部控制认识不够深入绝大多数企业风险意识淡薄,没有相应的风险容忍度,欠缺行之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

管理者对间接产生回报的支出不感兴趣,风险评估不到位,反应相对滞后,事后控制发生几率较大。

尤其是经营管理者在企业中所处的绝对地位,加上决策者的主观臆断,使管理风险加大,造成企业的筹资、投资和资产处置等,不能进行可行性分析,重要经济事项决策过于随意。

加上企业员工素质有限,没有专业化的风险防范机制来防控风险使得经营风险加大。

(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由于不够重视内部控制,导致内部控制的制度建设较薄弱,对具体业务的关键点内部控制较弱,具体表现在:没有做到制定授权批准制度并严格执行,不相容职务分离,规范的资产管理,全面预算制定的完善和严格执行,业务运行的跟踪监督与及时反馈,应急事故管理机制等等。

总之既缺乏制度,又没有严格贯彻实施。

(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弱化很多企业内审部门没有设置,或者依附于财务部门,级别和权力都满足不了内部控制监管的需要,无法起到正确考核自身运营和财务信息的需要。

这导致各个部门对内部控制的严格执行要求,落实程度不够。

另外,企业往往权力过分集中,也不利于各业务部门的相互牵制,相互制约的状态形成。

(四)风险评估体系非常薄弱我国最新颁布的内控规范中,也规定经济体应当根据设置的控制目标,全方位系统地搜集有关信息,并基于实际情况及时做好风险评估工作。

1. 管理层对环境风险的分析工作不足战略风险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大量的市场调查、论证、计划、方案设计和对比,计算市场供求发展趋势及容量,分析竞争对手的策略,辨别国内外经济形势等。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多数企业会忽视这些工作,而是采用大量的估算,把制定发展战略的长期步伐变为老板"排版"的瞬间行动;或是采取盲目"跟风"办法,招办成功企业的案例,做出短期内追逐利益的决定。

企业内控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企业内控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现代营销中旬刊一整套体系清晰、设计科学、运行灵活有效的管理制度是企业高效运作、风险可控的根本保障,其中内控制度建设是企业稳定健康发展所必不可少的一环。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

内控制度作为企业内部管理的有效工具和重要手段,不仅能提高企业的价值和经济效益,还能促使企业完善管理体系,稳定内外环境,帮助企业及时发现并规避风险因素,找出企业的发展阻力问题,从而提升企业的市场地位,为企业的健康、长远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我国大部分企业在内控制度建设上还存在一些缺陷,虽然近年来很多企业积极开展了内控制度探索,但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

结合实际调研可以发现,风险意识缺失、内部审计缺失、内控制度体系欠完善等问题仍广泛存在。

一、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概述(一)内部控制制度的定义从定义的角度来看,内部控制制度指企事业单位内部建立的各项业务活动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措施、方法和规程。

最基本的目标是确保企业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保障财务资产安全,最终确保企业的相关管理工作能够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

它包含六个基本要素,分别是:.明确合理的职责分工制度、严格的审批检查制度、健全的会计制度和企业管理制度、严密的保管保卫制度、有效的内部审计制度、胜任的工作人员。

从实践的角度来看,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管理经济活动时所采用的一种管理手段,也是现代企业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按其控制的目的不同,内部控制可以被划分为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前者侧重于财务资产的安全性和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如核查会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后者则强调经营活动目标的实现,保证经营方针、决策的贯彻执行,典型的管理控制范畴包括内部的人事管理和技术管理。

(二)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重要意义完善合理的内控制度体系,对现代企业的良好运作和提升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第一,从风险控制的角度来看,健全的内控制度可以增强企业对财务工作的控制,保障企业物资和财产的完整性及会计信息的准确性,规范企业的会计行为,并防范资产风险和业务差错的发生。

风险管理视角下的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方式

风险管理视角下的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方式

ACCOUNTING LEARNING237风险管理视角下的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方式刘勤娜 威海宾馆有限公司摘要:随着时代和经济的飞速发展和进步,使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经济环境变得更加复杂与多变,在这一情况下,也使企业的内部受到了影响。

作为一个国有企业,只有处理好来自外部和内部的变化对本企业的影响,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和进步。

因而,对现存风险管理不足之处和相应内部控制制度措施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就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价值。

关键词:风险管理视角;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方式一、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关联研究(一)主要目标方面达成防范与控制风险是国有企业进行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工作的主要目的,可以看出风险管理的目的也是如此。

从长远来看,内部控制工作与风险管理的目标都是本企业经济效益提升和迅速发展。

(二)内涵和外延方面通过对制度的运用,达成控制企业内部所有工作运转的目的就是内部控制,其主要有内部的监督、评估以及信息控制这几大构成环节。

可以看出其构成要素呈现出单一化的特点,且其管理重点就是对环境的管理。

而风险管理则比较侧重于评估和识别风险,从其广义概念来看,其早已上升到国有企业的经营风险战略这一层面,使内部控制得到了更深层次的延伸[1]。

(三)互相补充方面基于风险管理视角,开展的内部控制的制度建立工作针对性更强,能够给后续开展防范与规避风险的工作提供了一个制度方面的有力保障,最终使国有企业实现风险管理的流程化管理、标准化管理以及制度化管理目标。

所以说,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之间属于一个互相补充的紧密关系。

二、现存风险管理不足之处研究(一)风险管理意识太过淡薄问题通过大量的观察和研究,可以看出很多国有企业的管理者和内部工作人员所形成的风险管理意识都太过淡薄、不够强烈,这是对企业开展和推进风险管理工作造成严重影响的重要因素。

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人力资源是标志当代企业竞争力强弱的一个核心因素,企业中上到工作计划的制定,下到工作的具体执行都离不开人,因而应该对这一人为因素给予高度重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风险管理视角下的内控制度建设问题
【摘要】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自我调节和自我约束的内在机制,在企业管理制度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世界经济环境的变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我国企业面临着复杂快变的竞争压力和挑战。

本文基于风险管理的视角,分析了企业普遍存在的内控问题,提出应从内部控制环境的完善、优化业务流程以及完善信息系统等几个方面来降低企业风险,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

【关键词】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制度业务流程信息系统
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

不断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对于防范舞弊,减少损失,提高资本的获利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

内部控制的理论是随着内部控制思想和内部控制实践经验的丰富而不断得到创新、发展和完善的。

按照发展历程来看,内部控制走过了内部牵制理论阶段、内部控制系统理论阶段、内部控制结构理论阶段、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理论阶段和全面风险管理框架等五个阶段。

它从最初消极狭隘的以查错防弊为导向发展到今天的从整个企业角度看风险,即要实行“全面风险管理(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简称erm)”下的内部控制。

一、基于风险管理视角看企业普遍存在的内控问题
(一) 管理者风险意识不够,对内部控制认识片面。

企业对于内部控制首先是认识问题。

多数企业重经营轻管理,风险意识薄弱,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存在着不少误区。

公司面临的风险主
要有市场风险、信贷风险、营运风险、法律风险、管制风险等。

在众多风险中,最主要的风险是营运风险。

企业应当建立可以辨认、分析和管理风险的机制,并确认高风险领域,以加强管理。

但公司企业缺乏的就是这种机制,对于风险的管理十分薄弱,缺乏有效的风险识别、评价和反应机制。

公司管理层还未认识到风险事项识别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在实践工作中进行全盘综合考虑。

其中有些人认为内部控制仅仅就是内部会计控制,缺乏全面风险管理意识。

(二)缺乏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

从防范机制的设立来看,内控不足主要体现在:其一,缺乏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对风险评估不足。

其二,缺少内审机构,难以形成有效的监督。

虽然在有效资本市场的条件下,风险和收益是对称的,低风险低收益,高风险高回报。

但是从内部控制的角度看,企业应在认知和分析风险后,采取积极、创新的风险管理措施,把风险控制在企业可接受的范围内。

在缺乏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和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下,公司高管为了追求高收益,过度冒险,违规经营,敞开风险防范的大门,将负债风险和破产风险交由股东承担,致使风险资产加大,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增加,最终导致公司和股东的利益受到损害。

(三)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不力。

虽然企业有许多看似完备的内部控制制度,但执行力度并不大。

(四)风险的应对机制落后。

一方面,由于公司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还处于“出现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的事后被动弥补状态,
对于风险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往往没有进行深入的分析评估和报告,进而也没有对之前的内部控制制度加以修正,因此经常会发现很多原因类似却屡屡难以解决的老问题;另一方面,内部控制制度缺乏持续的更新和完善。

二、建立全面风险管理导向的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途径
(一)完善健全内部控制环境。

1、优化公司治理结构。

完善的法人治理是风险管理重要的内部环境,也是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起点和保障。

企业应进一步晚上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及经营者的管理规则,明确各自职责真正发挥独立董事的监督作用,优化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

2、建立健全风险防范体系。

变化莫测的资本市场,需要对企业战略做出快速响应。

企业应加强风险意识,建立风险预警和分析机制。

只有对风险进行客观分析,对可能导致或引起的风险事故以及所应采取的应变措施做出必要准备,才以避免在风险事故出现以后一筹莫展。

3、重视内部审计的作用。

一流的企业需要一流的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对于健全内部控制的监督与评审保证制度的有效执行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内部审计应立足于对控制系统的这样一种整体思考,按照体现企业管理要求的各个环节建立控制点;审计人员以业务流为基础,以资金流和物流为主线,“三流”合一,齐头并进,相互验证;在日常审计活动中,关注企业市场变化、政策变化、技
术飞跃、供应渠道改变、业务流程再造中易发的突变现象及风险,从而发挥控制系统的协同效应。

(二)优化业务流程,加强关键点的风险控制
1、建立集中资金管理模式。

目前,许多企业集团资金并不充裕,但子公司资金分散,成为躺在母公司身上的出血点,造成集团公司责任和风险上移,权力和利益下沉,这也是国有集团公司的共性问题。

健全的货币资金内控系统,既能保证货币资金合法、真实、安全和完整,又使其真正成为防范会计工作的“人工屏障”。

2、规范采购流程,提升采购及生产过程的整合效率。

一般而言,在采购流程中,采购和付款环节是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企业经营风险较大的环节,为了规范采购和付款环节的行为,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采购和付款环节过程中的差错和舞弊,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内部控制的管理:(1)采购部在寻找供应商中,必须要了解该公司的设备、制造能力、配合度等;(2)采购部门必须会同质检部、技术部等相关部门对候选供应商做出评价;(3)在对候选供应商评价时,必须依据公司供应商评审考查表进行考核;(4)判定合格的供应商,采购部列入合格供应商名录,并开始按照供应商管理办法执行;(5)采购部必须随时寻求新的供应商,以利于公司的运作以及降低公司的成本;(6)通过内部牵制、严格的授权审批以及关键岗位的人员轮换杜绝供应环节中的舞弊
行为;(7)整合采购与生产流程,提高整体效率。

3、加强销售内部控制和货币资金管理。

为保证企业销售业务顺
利进行,对销售活动进行有效控制十分必要。

有效的销售内部控制目标是确保单位经营活动的效率性和效果性、资产的安全性、经济信息和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的保障。

其中,货币流程中的结算,信息流程中的记账,实物流程中的核发,分别决定着钱、账、物的控制成效,它们是产品销售控制系统中的关键控制点。

销售与收款业务紧密相连,加强企业销售内部控制的同时,必须要加强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

4、加强成本管控,形成全员参与的成本管理。

过去有些人认为,成本管理仅仅就是财务部门的事情,和其他部门无关。

站在全面风险管理的角度来看,这显然是种误解。

其实,成本管控需要各相关部门相互配合,成本的管理必须是依靠业务部门来进行,将各项业务与成本相衔接,财务部门仅仅是体现这种管理的结果而已。

从整个企业战略管理的角度分析,成本管理必须从全局出发,使之成为整个企业科学、持续发展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下转第17页)(上接第56页)加强成本控制可以从实行全员成本管理、加强成本管理的基础工作、完善成本管理组织的经济责任制、采用现代科学的成本管理方法和手段、整合工作流程减少不必要分工等几方面着手,从而从根本上避免成本的浪费,保证必要环节运作的畅通和有效,为企业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三)完善信息系统,实现有效的内外信息与沟通
1、完善组织结构设置。

由于企业中的经营和业务情况各不相同,标准系统套件无法完全满足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的各种业务需要,一
般企业中可能同时运行一套标准erp系统与其他各种专业系统并存的情况。

为使这些系统正常有效的运行,设立以cio为首的系统管理机构是必不可少的。

cio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责任就是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所需的切实可靠的信息,有效地帮助企业制订长期发展战略;
2、改善信息系统环境。

随着企业规模不断发展壮大、业务范围不扩展,企业中正在运行的系统也越来越专业化、智能化,意味着对it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很多时候企业没有必要为系统的开发、实施、运维进行投资,此时采用it外包就可以达到企业核心竞争力、获取最好最新的技术、提高信息技术服务效率的目的;
3、提高信息环境的安全性。

企业的信息化程度越高,信息系统本身和信息系统产生的数据的重要性就越高,通过信息系统泄露企业机密的可能性就越大,企业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提高系统安全性、加强员工的诚信和道德价值观、建立反舞弊机制和投诉机制等手段,来维护信息信息系统的安全性。

4、实现企业有效的内外信息沟通。

完备的信息处理系统是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的重要保障。

信息系统不仅处理内部资料,而且还处理形成企业决策和外部报告所必须的外部事件、行为和条件的信息。

为了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企业可以从这两方面着手:第一,要在企业内部各管理级次、责任单位、业务环节之间进行内部信息传递。

内部信息传递一方面要完善信息向下传递机制,使企业内部参与经营活动各个方面和全体人员了解企业实现经营目标方面的
信息,明确各自职责,了解自身在内部控制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另一方面要完善信息向上传递机制,使企业员工能够及时将其在企业经营活动中所了解的重要信息向管理层及董事会等方面传递。

此外,还须建立信息横向传递机制,特别是要使信息在管理层与企业董事会及其委员会之间进行沟通。

第二,要建立良好的外部沟通渠道,以供应链为核心,整合企业上下游的信息资源。

企业应加强与外部投资者、客户、供应商、中介机构和监管部门等有关方面之间的沟通和反馈。

作者简介:徐冰,(1979-)女,汉族,讲师,会计师,工商管理硕士;湖北鄂州职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研究方向:财务管理,内部控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