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城市和城市化》PPT课件

合集下载

(福建专用)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三节城市化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福建专用)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三节城市化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例题1】 德国是欧洲人口较稠密的国家,2016年德国人口总数 为8 200多万。下表是“德国不同规模城市个数统计表”,下图示意德 国不同规模城市及乡村人口比重。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城市人口规模
个数
>100 万的大城市 100 万~50 万的中等城市 50 万~10 万的小城市 <10 万的乡镇
国家




城市化水平/% 90
83
66
32
(1)甲、乙、丙、丁代表的国家依次是( )
A.日本、英国、泰国、沙特阿拉伯
B.日本、英国、沙特阿拉伯、泰国
C.英国、沙特阿拉伯、日本、泰国
D.英国、日本、沙特阿拉伯、泰国
(2)下列关于乙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出生率低
B.人口集中在东南沿海城市
C.人口集中在中部平原城市 D.人口集中在绿洲城市
一二三
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阶段 初期阶段 中期阶段
后期阶段
图示 A B
C
城市化特点
水平 发展特点
分布国家
较低 较高
发展较慢
推进很快,市区出现了 很多城市化问题
发展中 国家

城市人口比重增长趋 缓甚至停滞
发达国家
一二三
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表现 (1)生物多样性减少。 (2)水质、水量和地下水运动发生变化。 (3)废渣影响城市土地质量。 (4)出现城市“热岛”现象。 (5)影响日照、风速和风向。 2.城市化对城市环境的改变 (1)合理城市化可以改善环境。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解析:第(1)题,给出的四个国家中,英国城市化水平最高,因此排除 A、B两项;沙特阿拉伯虽然是发展中国家,但石油资源丰富,人口大 多从事与石油有关的行业,因此城市化水平高于日本。第(2)题,乙 国为沙特阿拉伯,属于热带沙漠气候,人口集中在绿洲城市;由于它 是发展中国家,因此人口出生率较高。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第3节《城市化》优质课件(共41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第3节《城市化》优质课件(共41张ppt)

深圳市工业化与城市化探索
下表为1980-2000年深圳市城市人口、城市用地
、三大产业产值资料,结合图表思考问题。
年份
城市 城市人 城市 一、二、三产业
人口 口比重 用地 (%) (平方公里)
产值比重
1980 0.7万 23.81 7.35 21.7:34.3:44.0
1996 181万 90.50 392.99 2.3:69.0:28.7
四、拓展应用:深圳市工业化与 城市化探索
少先队员在赤湾海滩玩耍( 1979 )
建市时期
过去的深圳
东梅莲门林塘工原(地貌1(9(71891)8918)3)
今天的深圳
深圳市工业化与城市化探索
下表为1980-2000年深圳市城市人口、城市用地 、三大产业产值资料,结合图表思考问题。
年份
城市 城市人 城市 一、二、三产业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课程标准]
以某经济发达地区为例,分析该区域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以及在此过 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了解解决这些问题 的对策和措施。
[学习目标]
1、说出工业化与城市化含义,并记住工业化和城 市化的主要指标。 2、知道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互关系,了解其对区域 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3、以珠三角洲为例分析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 推进过程。 4、归纳提炼分析某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一 般方法,学会知识迁移和灵活运用。
3)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进程表现在哪些方面?
第一,工业化加速了非农产业向城市的集中。 第二,工业化加速了人口向城市的集中。 第三,工业化加速了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总结:工业化作用与城市化过程表现一致
4)分析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二2.2《城市化》课件(共34张PPT)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二2.2《城市化》课件(共34张PPT)
3、 世界大城市数量增长很快—— 大城市化趋势明显 发展中国家特大城市数量多于发达国家
4、 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集中于特大城市的 现象更加明显……
思维扩展 1、 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比发达国家多, 但城市化水平又比发达国家低,为什么? 2、 近年来,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比发达国家 快,能说明经济发展速度更快、水平更高吗? 为什么?
2020/4/23
背景资料——深圳市城市面积与城市人口数量的变化
至1980年8月正式设立深圳经济特区,深圳在长达570年 的历史过程中,面积才仅仅发展到3.8平方公里,城里5层楼 房为最高建筑,建立深圳经济特区前,城市人口仅1万人,农 村人口为30万人
截至1996年底止,城区面积为101平方公里(包括宝城、 西乡及深圳机场一带建成区,面积则达130多平方公里),特 区内人口已达160.3万人(加上宝城、西乡和深圳机场附近人 口已近200万);

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
问问 自己
伴随着世界经济发展的进程,世 界的城市化进程出现了哪些特点呢?
2020/4/23
2020/4/23
图2-2-3世界城市化发 展趋势柱状图
看看你绘图的本 领
城 50 市

口 40

亿 )
30
•世 界
•发展中国家 •
20
10 •
• •
1960
• • •
1980

•发达国家

年份 2000 2020
思考
世界城市人口增长加快
从上图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数量更多
2020/4/23
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增长更快
世 100


市 80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ppt本章整合课件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ppt本章整合课件
知识网络
核心归纳
知识网络
核心归纳
1
2
1.城市的合理规划 合理的城市规划,有利于保障城市的各项活动正常、有序地进行,并能
减少各种城市环境问题的出现。
(1)商业区。
原则 布局要求
市场最优 位于市中心或主干街道两侧,多位于人口密集的地方
交通最优 布局于交通便利处,如火车站、汽车站、港口
(2)住宅区开发需要考虑的因素。
使城市空气 污浊,危害人 体健康
合理布局有大气污染的 企业,实行集中供暖,扩 大绿化面积,建立绿化隔 离带
水污染
城市工业废水、居民生活 危害人体健 建立污水处理厂,实行污 污水、城市地面径流 康和环境 水达标排放
固体垃 工业生产和建设,居民生 危害人体健 及时清理,实行分类回
圾污染 活过程中产生的
康和环境 收、利用
影响人们休
噪声
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 息、工作和交 噪声大的工厂远离城市
污染
筑施工和社会活动
谈,甚至损害 布局,建立绿化隔离带 身体健康
1
2
知识网络
核心归纳
(2)社会问题。 主要表现 成因
交通拥挤, 居住条件 差
城市人口急剧膨胀,汽 车数量不断增加
就业困难, 失业队伍 增加
城市人口急剧增加,乡 村人口无序迁入
危害
整治措施
造成时间和能源的 控制城市人口增
严重浪费,影响城市 长;合理布局城市 环境质量;导致住房 道路;加快住房建 紧张,影响居住质量 设;优先发展公交
造成贫困问题、社会 加快经济发展、增
治安问题
加就业岗位
知识网络
核心归纳
1
2
典例 2 读城市区域景观结构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高中地理必修二人教版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 课件(共53张PPT)

高中地理必修二人教版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 课件(共53张PPT)

B
2).右图中的四条曲线,能分别正确表示城市中心
商务区和住宅区人口数量一日变化特点的是(
A.④① B.②③ C.③②
A)
D.①④
15、若下图城市功能区分布合理。读图回答1)、2) 题。
P地带位于城市铁路两侧,而且靠近 市中心,最适宜布局中心商务区。
1).图中P地带适宜布局的城市功能区是( ) A.中心商务区 B.工业区 C.低级住宅区 D.城市绿地
例子:上海城市等级和服务范围变化的影响因素 [理解记忆] (1) 上海位于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点以及长江 的出海口 (2) 上海市有发达的铁路网,使得上海有充足 的原材料、劳动力、农产品以及巨大的市场 (3) 上海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形平坦开阔。
如何提高城市的等级?
20世纪60年代,我国西部某平原地区在各集镇形成周 期性集市。农历每月内,集市逢一、四、七在①地, 其余各天分别在周围六个集镇,知图 6 . 3 所示(初 一、十一、廿一均为逢一,其余类推)。回答下面 两题。 1、该地区 A .集镇等级分为两级 B .集市的周期为 3 天 C .① 地的服务范围比 ② 地小 D . ② 地的服务功能比 ① 地齐全
C
8.对大城市功能区中CBD(中心商务区)描述正 确的是 D A.应布置在居住区中心,靠近工业区 B.应布置在多种运输方式衔接地带 C.应布置在工业区 中心,靠近居住区 D.区内金融、邮电等服务机构集中3、城市功能分区的成因
历史因素 经济因素 成因
继承、保护、改变
社会因素
行政因素
距离、交通 收入、知名度、 种族、宗教、文化 制定政策、 城市规划、引导
3).宜在该地建立的优势产业是 A. 棉纺织工业 B.制茶厂 C. 橡胶加工厂 D.葡萄酒酿造厂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课件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课件PPT
服务范围通常不固定
特点
没有明确的界线 ②不同等级城市服务范围有何差异?
(1)小城市: 级别低,服务范围较小 (2)大城市: 级别高,服务范围较大
图示不同等级城市服务范围差异
种类少 级别低
小城市 范围小
百货公司 县医院 高级中学 汽车站
种类多 级别高
大城市 范围大
百货公司 大型专业商店 县医院 商品批发中心 高级中学 专业医院 汽车站 大专院校
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住宅区
城 市
商业区 各种功能区
工业区
分布和组合
内 部 空

………


同心圆模式
扇形模式
多核心模式
2.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 (1)经济因素(主要因素)
影响地租高低的主要因素:距市中心远近、交通便捷程度
地 租 水 平
工业区
住宅区 商O业区A
B

与市中心的距离
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
郫县 新都 青白江 温江 成都市 龙泉驿
双流 华阳
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措施之一 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
浦东新区
1个新区 10个卫星城
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措施之二 改善城市交通条件
下穿隧道 铺地铁
建立交桥
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措施之三 改善城市居住条件
1998年成都获得全世界作为一个城市的最高荣誉:联合国人居奖 2000年府南河获联合国“最佳范例奖” 2000年府南河获联合国“地方政府首创奖”
图212
活动:哪种方案更合理?为什么?
居住区四周被工业用地包围
工业“三废”污染严重;交 通拥堵
居住地较分散,降低 居住密度,缓解了交 通压力;污染相对较

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必修2-新课标(RJ)-地理 (1)完整版.ppt

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必修2-新课标(RJ)-地理 (1)完整版.ppt
物高大稠密(地价

坡、文化区

专业化程度高、协
相邻
作程度高导致集聚,
位于内城、 又因环保、地租、
高),内部存在着明显 的分区

工业区附近, 交通等因素而分散
级 与低地、工
业区相联系
课件
第一节 │ 要点探究
例1 图211示意东欧城市的典型空间结构。读图回答(1)~(2) 题。
图211
课件
第一节 │ 要点探究
课件
第一节 │ 三维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联系当地城市发展与工业区位置的变化,深刻领悟
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 (2)通过使学生参与教学探究活动,激发其探究地理问
题的兴趣和动机。 (3)学会收集、整理、分析城市资料,在此过程中,树
立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社会责任意识。
课件
第一节 │ 重点难点
(1)图中①②③代表的依次是( ) A.工业区、别墅区、绿化区 B.绿化区、工业区、别墅区 C.绿化区、别墅区、工业区 D.别墅区、绿化区、工业区 (2)该城市( ) A.老城区地租最高 B.中心向西南方向移动 C.空间形态变化受交通影响 D.仓储式购物中心地处中心商务区
区位特征
要求接近消费
者,多位于交通便 捷的市中心、交通 干线两侧或街角路

出现了中高级住 宅区和低级住宅区 的分化,并背向发 展;距离母城较远 的交通干线上出现
卫星城
市区外缘,交通 干线两侧
课件
第一节 │ 要点探究
位于城市的 中
外缘,与高
功能区 特点
中心商务区(CBD) 的特点:城市经济活 动最繁忙,人口数量 昼夜差别很大,建筑
政府机关用地、_____住__宅__用__地_______、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 用地和农业用地等不同类型。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2-1 城市发展与城市化》课件(共28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2-1 城市发展与城市化》课件(共28张PPT)
入、文化教育的差别不断缩小,价值观念和生活 方式等逐渐趋同。
世界城市化
• 世界城市化进程 • 世界城市化进程的三个阶段 • 世界城市化的特点
世界城市化进程
城市出现 18世纪中叶 二战结束 现在
缓慢发展
加速发展 空前发展
1990 41%
19 70% 340%
1750 1%——2%
呈城然受 低市经自 年水人济给 前平口的自 ,的和限足 。比缓人制的 重慢口。农 只增比世村 有长重界自
• 注意:城市化过程包括两个紧密联系且不可分割 的方面。①人口城市化:变农村人口为城市人口
②区域城市化:变农村地区为城市地区
人口 乡村地区
集聚 转变
城市 城市地区
城市化的主要标志
• 1、城市人口增加 • 2、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 • 3、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衡量城市化水平最重要的指标——城市人口占总人 口的百分比。
城市产生的前提
• 农业生产的发展,剩余农产品的出现 ,使一部分 人能够从事非农业劳动。
城市的发展史
• 18世纪产业革命以前,农业是社会经济的 基础,城市居于社会经济的从属地位。那 时城市数量少,规模较小,功能较单一, 多以政治职能为主,城市和乡村相对独立。
城市的发展史
• 产业革命以后,大机器工业逐步取代手工业,生 产力谁拼空前提高。工业发展促使人口和产业在 城市集中,城市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功能扩展。 城市成为区域经济的中心,城乡差距逐渐扩大。
②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逆城市化
(1)逆城市化不是城市化的衰退,而是城市化扩展的 一种新形式,它是建立在城乡差别近于消失,形成一 体化基础上。乡村、小城镇基础设施完善,再加上优 越的自然风光,吸引了久在城市中心面对混浊空气、 噪音的大城市居民,从而导致了逆城市化现象。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课件: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共52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课件: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共52张PPT)

招商 引资
北票工业园区
四、城市功能区的合理布局
(一)要有便捷的交通
原因:1、工业生产本身需要多种设 备和原材料,运费在生产成本中占 很大比重,就近沿公器、铁路、河 流等交通便捷的地方可降低成本。2、 工业区与生活居住区也要有方便的 联系。
(二)合理安排工业用地,减少 对生活居住区的污染
原则:
1、基本无污染的技术密集型和劳动 密集型行业如小型食品、轻纺、 服
不同的城市土地利用方式有着 各自的特点,而同一种土地利用方 式对用地空间和位置的需求往往是 相同的,这就会导致同一类活动在 城市空间上的集聚.把一些同类活 动集中在一个区域可以扩大影响、 提高知名度、获得规模效益 .
2、功能区
概念:城市中经济活动之间发生空间 竞争,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 高度聚集,就形成了功能区。
特点:没有明显界限、以某种功能 为主的多个实体,兼有其它 功能 。它是相对的而不是绝 对的.
提问:城市中一般常见 的功能区有那些?
住宅区、商业区、工 业区、行政区和文化 区等
1)住宅区 城市最广泛的一种土地利
用方式,占40%-60%。
从住宅区的建筑质量上和位置上,分析 住宅区的分化特点?
在建筑质量上出现了高级住 宅区和低级住宅区之分。高 级住宅区好一些,空间分布 合理一些、大一些,配套设 施完善一些。 在位置上,高级住宅区与低 级住宅区出现背向发展的状
(二)模式:
模式
同心圆 扇形
多核心
特点
成因
举例
城市形态集中紧 凑,功能区围绕市 中心呈同心圆状
功能区呈扇形或 楔形向外扩展
平原地形,经过不断 的侵入与迁移,呈同 心圆自核心向外扩展 而成。
交通,各功能区沿 交通线延伸。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ppt考点解析课件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ppt考点解析课件
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就是城市化。 城市化对一个城市而言,就是城镇等级升级的过程;城市化对一个
地区而言,就是城市等级体系的形成过程。 2、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由于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在不同地区和同一地区的不同时期,推力 和拉力的具体内容可能很不相同,其相互作用的结果也不一样。
3、城市化的意义: 城市是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能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城市化不仅带来
原因分析
以市场、交通 等优势吸引引起
扩大
分异明显
市区的工厂企 业纷纷外迁
为降低成本、 保护环境
能以某个区域内的城市(镇)为例,分析不同规模 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1)了解我国城市等级划分的标准,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城 市等级划分的标准是不同的。 (2)了解不同等级的城市提供的服务种类及其范围是不同的。
2019/10/18
教学资料精选
14
谢谢欣赏!
2019/10/18
教学资料精选
15
实地听完整堂课。

3、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新课内容,找出不理解的地方标记下来。预习后尝试做课后练习题,不要怕出错,因为老师还没有讲,出错也是正常的。

关键是,出错了你就知道上课时应该重点听哪里,注意力自然就能集中了。

4、即便上课时不理解也不要放弃

有些同学觉得老师讲的听不懂,就干脆不再听讲,按照自己的方法去学习。其实这样做真的很傻,因为不听讲就非常容易和同学们的学习进度脱节,这就会直接导致考试时成绩下降。原因是,老师讲的内容不一定都在教材中体现,有相当一部分重点内容

认真听讲的第一个阶段就是上课时间无条件地“往前看”,上课的时候看书往往很容易开小差。摒除杂念,将视线从摊在眼前的书上移开。老师讲课的时候只看前面,集中注意力听老师嘴里说出来的话,那才是认真听讲的态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心商务区的特征:经济活 动最为繁忙;人口数量昼夜 差别大(白天多,夜晚 少);建筑物高大密集
工业区:分布在城市外缘,沿主要的交通干线分布
工业区:不断向城市外缘移动
一、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1.城市土地利用的分类: 2.城市地域功能分区:
(1)住宅区:占地最广,一般占据城市空间的40%-60% (2)商业区:占地较小,呈点状或带状分布,位于市中心城市 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
(3)工业区:分布在城市外缘,沿主要的交通干线分布
一、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1.城市土地利用的分类: 2.城市地域功能分区:
(1)住宅区:占地最广,一般占据城市空间的40%-60% (2)商业区:占地较小,呈点状或带状分布,位于市中心城市 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
(3)工业区:分布在城市外缘,沿主要的交通干线分布
一、城市的不同等级
1.城市等级的划分标准(依据)? 城市人口规模
2.城市等级从小到大一般分为?
3. 集我镇国、城城市市的、等大级城划市分、?特大城市等
特大城市——100万以上; 大城市——50万~100万; 中等城市——20万~50万; 小城市——20万人口以下
名称
枣强镇
衡水市
石家庄市
距离 0km
六边形理论应用的意义:
指导区域规划,城市建设,商业网点的布局。
成都她一直都是今天的样子吗? 她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第三节 城市化
配套公共设施 齐全(如学校、医院、不齐全 商店和绿地等)
商业区:占地较小,呈点状或带状分布,位于市中心城市交 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
中心商务区(CBD):指集中了大量金融、商业、贸易、信 息及中介服务结构,拥有大量商务办公、酒店、公寓等 配套设施,具备完善的市政交通与通讯条件,便于现代 商务活动的场所。
行政用地
行政区
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在城市里的集中,就形成 了不同的功能区。
文பைடு நூலகம்化 区 住宅区
商 业 区
工 业 区
住宅区:占地最广,一般占 据城市空间的40%-60%
高级住宅区
低级住宅区
低等住宅区图片欣赏
中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
布局区位
中高级住宅区
低级住宅区
城市的外缘
内城和工业区附近
环境
优美,宽敞舒适 较差,狭窄拥挤
居住区四周被工业用地包围
工业“三废”污染严重;交 通拥堵
居住地较分散,降低
居住密度,缓解了交
通压力;污染相对较
轻。 较为合理
你还有更好的修改意见吗?
第二节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图城通中市常城等的是市级等以分最级城为高是市几 的 按 人个 是 照 口等 哪 什 规级 个 么 模? 城 标 来市 准 划?划分分的的。?
B

与市中心的距离
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
天安门广场位于市中心,交通便捷,为什么没有 形成商业区?
历 史 因 素
故宫位于市中心,交通便捷,为什么没有形成商 业区?
历史因素
2.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
(1)经济因素(主要因素) (2)其他因素
社会因素(收入、知名度、宗教与民族) 历史因素(早期土地利用、历史背景) 行政因素(引导或划分不同功能区)
重点:处理好居住区和工业区之间的关系。
1、便捷的交通联系 2、对大气产生污染的企业应布置在盛行风向的下风向或与 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 3、对产生废水污染的工厂应布置在河流下游的远郊区 4、居住区和工业区之间应布置卫生防护带
试评价我国北方某城市居住区和工业区布局的两种方案,哪种方案 较为合理,为什么?
25km
90km
人口规模 11万
29万
231万
前往该地 每周一两次 两三个月一次 每年一两次 的频率
寻求的服 (1) 务功能
(2)
(3)
从以上案例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不同等级的城市,提供的服务种类和服务 范围不同。
小城市提供的服务种类少、级别低,服务 范围比较小。
大城市提供的服务种类多、级别高,服务 范围相对较大。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城市是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聚 落,规模较大,是一定地域范 围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城市
乡村
乡村是以农业活动和农业 人口为主的聚落
阿姆斯特丹
巴黎
巴塞罗那
伯恩
德国某小城
迪拜
都灵
梵 蒂 冈
莫斯科
墨 西 哥
纽约
上海
威尼斯
温哥华
西雅图
悉尼
雅典
芝加哥
第一节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住宅区
城 市
商业区 各种功能区
工业区
分布和组合
内 部 空

………


同心圆模式
扇形模式
多核心模式
2.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 (1)经济因素(主要因素)
影响地租高低的主要因素:距市中心远近、交通便捷程度
地 租 水 平
工业区
住宅区 商O业区A
4.城市级别的发展变化:
4.城市级别的发展变化:
阅读教材第27页。
哪些条件促进了上海城市等级的提升?
地理位置优越 自然条件
交通发达 原料、市场、劳动力(腹地)
图 2.12
城市等级越1、高图:中的数城目镇共越有少几个,等距级?离越远; 城市等级越2、低不:同等数级目城镇越的多数目,与距城镇离级越别有近什;么关系?
3、不同等级城镇的分布与城镇级别有什么关系? 4、你能解释形成这种关系的原因吗?
①同级别城市,其服务范围围绕中 心地呈正六边形的分布趋势.(以距 离最近为原则),且相互排斥.
②高级城市服务范围大,包含多 个低级别城市服务范围.距离较远, 数目较少. ③就整个区域而言,不同等级城 市的服务范围是相互重叠、交错, 层层嵌套的。如同金字塔。
一、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1.城市土地利用的分类:
(1)商业用地 (2)工业用地 (3)政府机关用地 (4)住宅用地 (5)休憩及绿化用地 (6)交通用地 (7)农业用地
2.城市地域功能分区:
土地利用方式
集聚效应 住宅用地 商业用地 工业用地 文化用地
住宅区 商业区 工业区
文化区
功能区
……… ………
3.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变化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城市发展的初期 城市发展的中后 期
城市的地域范围
狭小
扩大
各类功能用地的 关系 工业发展方向
原因分析
混杂布置,无 明确功能分异
在市中心形成工 业的自然团聚
以市场、交通等 优势吸引引起
分异明显
市区的工厂企业 纷纷外迁 为降低成本、保 护环境
合理的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