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理学基础》名解、简答、问答题

合集下载

毒理学基础整理(第一、二章)

毒理学基础整理(第一、二章)

第一章绪论《毒理学基础》第5版,供预防医学类专业用人民卫生出版社主编:王心如(一)概念毒理学(Toxicology):研究外源性化学物质对生物机体的损害作用的学科(传统定义) 。

现代毒理学(modern Toxicology ):研究所有外源因素(如化学、物理和生物因素)对生物系统(living systems)的损害作用、生物学机制(biologic mechanisms)、安全性评价(safty evaluation)与危险性分析(risk analysis)的科学。

(二)研究内容毒理学两个基本功能:检测理化因素产生的有害作用的性质(危害性鉴定功能)评价在特殊暴露条件下出现毒性的可能性(危险度评价功能)三大研究领域:描述毒理学(descriptive toxicology)机制毒理学(mechanistic toxicology)管理毒理学(regulatory toxicology)第一章1.现代毒理学定义:研究所有外源因素(如化学、物理和生物因素)对生物系统的损害作用、生物学机制、安全性评价/危险性分析的科学。

(现代定义)研究范围扩大2.毒理学的三大领域:描述毒理学,机制毒理学,管理毒理学3.描述毒理学:毒性鉴定研究化学物的毒性表现,对外源化学物的毒性做到“知其然”。

4.机制毒理学:机制研究,研究外源因素对生物系统产生损害作用的细胞、生化和分子机制。

对外源化学物的毒性做到“知其所以然”。

5.管理毒理学:将毒理学的原理、技术和研究结果应用于化学物管理,根据描述和机制毒理学研究资料进行科学决策,协助政府部门制订相关法规条例和管理措施并付诸实施,以确保化学物、药品、食品、化妆品、健康相关产品等进入市场后足够安全,达到保护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目的6. 毒理学发展的特点?高度综合到高度分化、动物实验到替代实验、阈剂量到基准计量、构效关系到定量构效关系7. 系统毒理学的概念?是将毒物基因组学、传统毒理学和生物信息学融合形成的一个新体系,即以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表型组学等为技术平台,在细胞、组织、器官和生物整体水平研究结构和功能各异的各种分子及其相互作用,并通过计算生物学定量描述和预测生物功能、表型和行为等毒理学基础习题集1 第一章绪论【A 型题】1. 经典的毒理学研究对象是A.核素B.细菌C.病毒D.各种化学物质2.外源化学物的概念A.存在于人类生活和外界环境中B.与人类接触并进入机体C.具有生物活性,并有损害作用D.以上都是【B 型题】【名词解释】1.毒理学2.现代毒理学3.卫生毒理学4.管理毒理学【问答题】1.毒理学、现代毒理学及卫生毒理学的任务和目的2.卫生毒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几种?3.描述毒理学、机制毒理学、管理毒理学研究内容及相互关系4.毒理学主要分支有哪些?【论述题】1. 试述毒理学发展趋势及有关进展。

毒理学基础整理(第一、二章)

毒理学基础整理(第一、二章)

第一章绪论《毒理学基础》第5版,供预防医学类专业用人民卫生出版社主编:王心如(一)概念毒理学(Toxicology):研究外源性化学物质对生物机体的损害作用的学科(传统定义) 。

现代毒理学(modern Toxicology ):研究所有外源因素(如化学、物理和生物因素)对生物系统(living systems)的损害作用、生物学机制(biologic mechanisms)、安全性评价(safty evaluation)与危险性分析(risk analysis)的科学。

(二)研究内容毒理学两个基本功能:检测理化因素产生的有害作用的性质(危害性鉴定功能)评价在特殊暴露条件下出现毒性的可能性(危险度评价功能)三大研究领域:描述毒理学(descriptive toxicology)机制毒理学(mechanistic toxicology)管理毒理学(regulatory toxicology)第一章1.现代毒理学定义:研究所有外源因素(如化学、物理和生物因素)对生物系统的损害作用、生物学机制、安全性评价/危险性分析的科学。

(现代定义)研究范围扩大2.毒理学的三大领域:描述毒理学,机制毒理学,管理毒理学3.描述毒理学:毒性鉴定研究化学物的毒性表现,对外源化学物的毒性做到“知其然”。

4.机制毒理学:机制研究,研究外源因素对生物系统产生损害作用的细胞、生化和分子机制。

对外源化学物的毒性做到“知其所以然”。

5.管理毒理学:将毒理学的原理、技术和研究结果应用于化学物管理,根据描述和机制毒理学研究资料进行科学决策,协助政府部门制订相关法规条例和管理措施并付诸实施,以确保化学物、药品、食品、化妆品、健康相关产品等进入市场后足够安全,达到保护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目的6. 毒理学发展的特点?高度综合到高度分化、动物实验到替代实验、阈剂量到基准计量、构效关系到定量构效关系7. 系统毒理学的概念?是将毒物基因组学、传统毒理学和生物信息学融合形成的一个新体系,即以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表型组学等为技术平台,在细胞、组织、器官和生物整体水平研究结构和功能各异的各种分子及其相互作用,并通过计算生物学定量描述和预测生物功能、表型和行为等毒理学基础习题集1 第一章绪论【A 型题】1. 经典的毒理学研究对象是A.核素B.细菌C.病毒D.各种化学物质2.外源化学物的概念A.存在于人类生活和外界环境中B.与人类接触并进入机体C.具有生物活性,并有损害作用D.以上都是【B 型题】【名词解释】1.毒理学2.现代毒理学3.卫生毒理学4.管理毒理学【问答题】1.毒理学、现代毒理学及卫生毒理学的任务和目的2.卫生毒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几种?3.描述毒理学、机制毒理学、管理毒理学研究内容及相互关系4.毒理学主要分支有哪些?【论述题】1. 试述毒理学发展趋势及有关进展。

毒理学基础名解汇总(公卫执业医师辅导)(2)

毒理学基础名解汇总(公卫执业医师辅导)(2)

毒理学基础名解汇总(公卫执业医师辅导)(2)19.蓄积作用(accumlation):外源化合物连续地、反复地进入机体,而且吸收速度或总量超过代谢转化排出速度或总量时,化学物质就有可能在体内逐渐增加或贮留,这种现象称为化学物质的蓄积作用。

分为物质蓄积和损伤蓄积。

20.抑癌基因(anti-oncogen):指机体内正常细胞内所具有的能致癌的遗传信息,在DNA加合物的作用下原癌基因突变、激活成为癌基因而导致疾病发生。

21.管理毒理学(regulatory toxicology):是现代毒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毒理学包括收集、处理和评价流行病学和实验毒理学数据,以及基于毒理学针对化学物又害效应保护健康和环境的决策。

22阈值threshold:为一种物质使机体开始发生效应的剂量或浓度,即低于阈值时不发生,而达到阈值时效应将发生。

23.Ames实验:是利用突变体的测试菌株,观察受试动物的能否纠正或补偿突变体所携带的突变改变,判断其致突变性。

微核实验(micronuleus test,MNT):是观察动物是否产生微核的实验染色体畸变分析(chromosome aberration analysis):观察染色体形态结构和数目改变。

姐妹染色单体SCE:指染色体同源座位上DNA复制产物的相互交换,其频率与DNA断裂和修复有关。

24.遗传多态性(genetic polymorphism):是一个衡量遗传变异的数据,即群体中多态基因的比例。

25.发育毒理学(developmental toxicology):研究出生前暴露于环境有害因子导致的异常发育结局及有关的作用机制、发病原理、影响因素和毒物动力学等。

发育毒性(Developmental toxicity)指出生前经父体和母体接触外源性理化因素,引起的在子代到达成体之前内出现的有害作用,包括:结构畸形、生长迟缓、功能障碍及死亡。

26.实际安全剂量:指与可接受的危险度相对应的化学读物的接触剂量。

毒理学基础

毒理学基础

毒理学基础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 脂/水分配系数:化学物在含有脂和水的体系中,在分配达到平衡时在脂相和水相的溶解度比值。

2. LD50 :半数致死剂量,指引起一组受试实验动物半数死亡的剂量或浓度。

3.毒性:指毒物引起机体损害作用的固有能力。

4. 氧化应激:是指体内氧化与抗氧化作用失衡,倾向于氧化,导致中性粒细胞炎性浸润,蛋白酶分泌增加,产生大量氧化中间产物。

5. 毒物兴奋效应(hormesis)指毒物表现为在高剂量对生物体有害;低剂量对生物体有益,其剂量效应曲线的特征为低剂量具有刺激效应、高剂量具有抑制效应的现象。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40分,请将正确的答案填写在对应方格内)。

三、论述题(共20分)。

1. 16世纪的瑞士医生Paracelsus被认为是毒理学的先驱,他曾经说过:“ All substances are poisons, there is none which is not a poison. The right dose differentiates a poison from a remedy.”请说明这句话的含义,并运用毒理学知识围绕剂量、毒性、毒作用等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并举例说明。

(10分)所有的物质都是毒物,剂量将其分为毒物和药物。

可从剂量、毒性毒物兴奋效应,半数致死剂量(2)将名词解释清楚即可,或不列名词能阐述清楚,条理清晰亦可适当给分.剂量是指毒物引起损害作用的暴露剂量、吸收剂量和靶剂量。

因毒物进入机体的途径、方式不同,所以在暴露剂量相同情况下,最终进入机体内的吸收剂量和靶剂量有所不同。

而靶剂量是指到达作用部位产生损害作用的有效剂量。

毒物的化学结构是影响毒性的关键因素。

毒性是指毒物引起损害作用的固有能力。

通过LD50进行评价。

LD50是指半数致死剂量,即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剂量。

在高剂量下,毒物的损害作用往往表现为对机体的损害或抑制作用。

而低剂量时则表现为对机体的的兴奋效应,这称为毒物兴奋效应。

《毒理学基础》重点大全

《毒理学基础》重点大全

精心整理《毒理学基础》重点大全:先说一句,六,七,八,十二章是本书重点中的重点。

注意详细看课本。

一.名词解析:?13.遗传负荷(genetic?load):指一种物种的群体中每一个携带的可遗传给下一代的有害基因的平均水平。

?14.危险度评定(risk?assessment):指特定的靶机体、系统或(亚)认为群暴露于某一危害,考虑到有关因素固有特征和特定靶系统的特征,计算或估计预期的危险的过程,包括评定伴随的不确定性。

?15.外源化学物(xenobiotic):是在人类生活的外界环境中存在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在体内呈现一定生物学作用的化学物质。

?16.生物学标志(biomarker):是外源化学物通过生物学屏障进入组织或体液后对该外源化合物或其生物学后果的测定指标。

可分为暴露标志?效应标志?易感性标志?17.暴露生物学标志(biomarker?of?exposure):是测定组织体液或排泄物中吸收的外源化学物其代谢产物或与内源性物质的反应产物作为吸收剂量或靶剂量的指标,提供关于暴露于外源化学物的信息。

?18.效应生物学标志(biomarker?of?effect):机体中可测出的生化生理行为和其他改变的指标,包括反应早期的生物效应结构和功能改变及疾病的三类标志物,提示与不同靶剂量的外源化学物或其代谢物有关联的对健康有害效应的信息。

?19.蓄积作用(accumlation):外源化合物连续地、反复地进入机体,而且吸收速度或总量超过代谢转化排出速度或总量时,化学物质就有可能在体内逐渐增加或贮留,这种现象称为化学物质的蓄积作用。

分为物质蓄积和损伤蓄积。

?20.抑癌基因(anti-oncogen):指机体内正常细胞内所具有的能致癌的遗传信息,在DNA加合物的作用下原癌基因突变、激活成为癌基因而导致疾病发生。

?34.最小致死剂量或浓度:MLD,LD01或MLC:LC01指一组试验动物中仅引起个别动物死亡的最小剂量或浓度?35.最大非致死量或浓度:LD0或LC0:指在一组受试实验动物中,不引起动物死亡的最大剂量或浓度?36.观察到有害作用的最低水平LOAEL:?在规定的暴露条件下,通过实验和观察一种物质引起机体某种有害作用的最低剂量或浓度。

毒理学基础-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毒理学基础-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名词解释绪论1、毒理学(toxicology):毒理学的传统定义是研究外源化学物对生物体损害作用的学科。

2、现代毒理学:它已发展为所有外源因素对生物系统的损害作用,生物学机制,安全性评价与危险性分析的学科。

2 3、替代法(alternatives):又称“3R”法,即优化试验方法和技术,减少受试动物数量痛苦,取代整体动物实验的方法。

一.毒理学基本概念1、易感生物学标志(biomarker of susceptibility):是关于个体对外源化学物的生物易感性的指标,即反应机体先天具有或后天获得的对暴露外源物质产生反应能力的指标。

2、外源化学物(xenobiotic):是在人类生活的外界环境中存在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在体内呈现一定生物学作用的化学物质,又称为“外源生物活性物质”。

3、生物学标志(biomarker):是指外源化学物通过生物学屏障进入组织或体液后,对该外源化合物或其生物学后果的测定指标,可分为暴露标志、效应标志、易感性标志。

4、暴露生物学标志(biomarker of exposure):是测定组织、体液或排泄物中吸收的外源化学物、其代谢物或与内源性物质的反应产物,作为吸收剂量或靶剂量的指标,提供关于暴露于外源化学物的信息。

5、效应生物学标志(biomarker of effect):机体中可测出的生化、生理、行为或其他改变的指标,包括反映早期的生物效应、结构和(或)功能改变、及疾病的三类标志物,提示与不同靶剂量的外源化学物或其代谢物有关联的对健康有害效应的信息。

6、阈值(threshold):为一种物质使机体开始发生效应的剂量或浓度,即低于阈值时效应不发生,而达到阈值时效应将发生。

7、致死剂量或浓度:指在急性毒性试验中外源化学物引起受实验动物死亡的剂量或浓度,通常按照引起动物不同死亡率所需剂量来表示。

8、生物有效剂量(biologically effictive dose)/ 靶剂量(target dose):是指送达剂量中到达毒作用部位的部分。

毒理学基础-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毒理学基础-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毒理学基础第五版,王心如名词解释一.绪论1、毒理学(toxicology):毒理学的传统定义是研究外源化学物对生物体损害作用的学科。

010012、现代毒理学:它已发展为所有外源因素对生物系统的损害作用,生物学机制,安全性评价与危险性分析的学科。

01001二.毒理学基本概念1、易感生物学标志(biomarker of susceptibility):是关于个体对外源化学物的生物易感性的指标,即反应机体先天具有或后天获得的对暴露外源物质产生反应能力的指标。

020202、外源化学物(xenobiotic):是在人类生活的外界环境中存在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在体内呈现一定生物学作用的化学物质,又称为“外源生物活性物质”。

020143、生物学标志(biomarker):是指外源化学物通过生物学屏障进入组织或体液后,对该外源化合物或其生物学后果的测定指标,可分为暴露标志效应标志易感性标志。

020194、暴露生物学标志(biomarker of exposure):是测定组织、体液或排泄物中吸收的外源化学物、其代谢物或与内源性物质的反应产物,作为吸收剂量或靶剂量的指标,提供关于暴露于外源化学物的信息。

020195、效应生物学标志(biomarker of effect):机体中可测出的生化、生理、行为或其他改变的指标,包括反映早期的生物效应、结构和(或)功能改变、及疾病的三类标志物,提示与不同靶剂量的外源化学物或其代谢物有关联的对健康有害效应的信息。

020206、阈值(threshold):为一种物质使机体开始发生效应的剂量或浓度,即低于阈值时效应不发生,而达到阈值时效应将发生。

020297、致死剂量或浓度:指在急性毒性试验中外源化学物引起受实验动物死亡的剂量或浓度,通常按照引起动物不同死亡率所需剂量来表示。

020288、生物有效剂量(biologically effictive dose)/ 靶剂量(target dose):是指送达剂量中到达毒作用部位的部分。

毒理学基础 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毒理学基础 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名词解释一.绪论1、毒理学(toxicology):毒理学的传统定义是研究外源化学物对生物体损害作用的学科。

010012、现代毒理学:它已发展为所有外源因素对生物系统的损害作用,生物学机制,安全性评价与危险性分析的学科。

01001二.毒理学基本概念1、易感生物学标志(biomarker of susceptibility):是关于个体对外源化学物的生物易感性的指标,即反应机体先天具有或后天获得的对暴露外源物质产生反应能力的指标。

020202、外源化学物(xenobiotic):是在人类生活的外界环境中存在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在体内呈现一定生物学作用的化学物质,又称为“外源生物活性物质”。

020143、生物学标志(biomarker):是指外源化学物通过生物学屏障进入组织或体液后,对该外源化合物或其生物学后果的测定指标,可分为暴露标志效应标志易感性标志。

020194、暴露生物学标志(biomarker of exposure):是测定组织、体液或排泄物中吸收的外源化学物、其代谢物或与内源性物质的反应产物,作为吸收剂量或靶剂量的指标,提供关于暴露于外源化学物的信息。

020195、效应生物学标志(biomarker of effect):机体中可测出的生化、生理、行为或其他改变的指标,包括反映早期的生物效应、结构和(或)功能改变、及疾病的三类标志物,提示与不同靶剂量的外源化学物或其代谢物有关联的对健康有害效应的信息。

020206、阈值(threshold):为一种物质使机体开始发生效应的剂量或浓度,即低于阈值时效应不发生,而达到阈值时效应将发生。

020297、致死剂量或浓度:指在急性毒性试验中外源化学物引起受实验动物死亡的剂量或浓度,通常按照引起动物不同死亡率所需剂量来表示。

020288、生物有效剂量(biologically effictive dose)/ 靶剂量(target dose):是指送达剂量中到达毒作用部位的部分。

毒理学基础名词解释与问答题

毒理学基础名词解释与问答题

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毒理学〔Toxicology〕:研究外源性化学物质对生物机体的损害作用的学科2、现代毒理学〔modern Toxicology〕:研究所有外源因素〔如化学、物理和生物因素〕对生物系统〔living systems〕和生态系统〔ecosystem〕的损害作用/有害效,〔adverse/harmful effects〕与机制以及中毒的预防,诊断和救治的科学。

二、问答题1、简述毒理学的基本功能以及三大领域。

⑴毒理学两个基本功能:①测理化因素产生的有害作用的性质〔危害性鉴定功能〕②评价在特殊暴露条件下出现毒性的可能性〔危险度评价功能〕;⑵三大研究领域:①描述毒理学〔descriptive toxicology②机制毒理学〔mechanistic toxicology〕③管理毒理学〔regulatory toxicology〕2.毒理学方法:体内试验〔整体动物试〕,体外试验,人体试验,流行病学研究原则:替代,减少,优化和改进第二章毒理学基本概念一、名词解释1、外源化学物〔Xenobiotics〕:是在人类生活的外界环境中存在、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在体内呈现一定的生物学作用的化学物质,又称为“外源生物活性物质”。

2、毒性〔toxicity〕:化学物引起有害作用的固有能力,毒性是一种内在的、不变的性质,取决于物质的化学结构。

3、毒物〔toxic substance,poison,toxicant〕:在较低的剂量下可导致机体损伤的物质。

4、损害作用〔adverse effect〕:指影响机体行为的生物化学改变,功能紊乱或病理损害,或者降低对外界环境应激的反应能力。

5.非损害作用〔non-adverse effect〕机体发生的生物学变化应在生物题适应代偿能力范围之内,生物体对其他外界不利因素影响的易感性也不应增高。

6、速发型毒作用〔immediate toxic effect〕某些外源化学物在一次暴露后的短时间内所引起的毒作用。

毒理学基础考试题库及答案

毒理学基础考试题库及答案

毒理学基础考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 毒理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A. 药物的疗效B. 药物的副作用C. 外来物质对生物体的有害影响D. 生物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毒理学研究的范畴?A. 毒性测试B. 毒物代谢C. 药物的合成D. 毒物的风险评估答案:C3. 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的区别是什么?A. 急性毒性是一次性暴露,慢性毒性是长期暴露B. 急性毒性是长期暴露,慢性毒性是一次性暴露C. 两者都是长期暴露D. 两者都是一次性暴露答案:A4. 半数致死剂量(LD50)是指:A. 50%的动物在暴露后存活B. 50%的动物在暴露后死亡C. 50%的动物在暴露后出现中毒症状D. 50%的动物在暴露后恢复健康答案:B5. 毒理学中的“剂量-反应关系”是指:A. 毒物剂量与生物体反应之间的关系B. 毒物剂量与生物体死亡之间的关系C. 毒物剂量与生物体恢复健康之间的关系D. 毒物剂量与生物体适应性之间的关系答案:A二、填空题6. 毒理学中的“四阶”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吸收、分布、代谢、排泄7. 毒理学中的“三R原则”是指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减少(Reduction)、替代(Replacement)、精炼(Refinement)8. 毒物的生物转化通常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________,第二阶段是________。

答案:Ⅰ相反应、Ⅱ相反应9. 毒理学中的“最大无作用剂量”是指________。

答案:在该剂量下,未观察到任何不良效应的剂量10. 毒理学中的“剂量-反应曲线”通常呈现为________型曲线。

答案:S型三、简答题11. 简述毒理学中“剂量-反应”关系的重要性。

答案:剂量-反应关系是毒理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它描述了毒物剂量与生物体反应之间的关系。

了解这一关系对于评估毒物的潜在风险、确定安全剂量以及制定相应的安全标准至关重要。

毒理学基础试题整理(全)附答案

毒理学基础试题整理(全)附答案

毒理学基础试题整理(全)附答案毒理学是研究毒物对生物体生物学、生化学及物理学等方面影响的科学。

毒物能够引起人体内部各个机体系统的损害,包括神经系统、生殖系统、免疫系统以及心血管系统等,这些公害因素会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毒理学试题复杂多样,下面整理了一些毒理学基础试题并附上答案供大家学习参考。

一、选择题1.下面哪个毒素可以通过皮肤和黏膜渗透进入人体内?A. 有机卤素B. 有机酸C. 胆碱酯酶抑制剂D. 重金属答案:A2.微量元素中被公认有毒性的是哪些?A. 钙、铁、锌等B. 铅、汞、锡等C. 铝、硒、钴等D. 钠、钾、氯等答案:B3.下面哪个毒素对皮肤有直接损害?A. 有机卤素B. 有机酸C. 胆碱酯酶抑制剂D. 苯及其衍生物答案:A4.下面哪一个器官是人体内毒性物质主要代谢和排泄的器官?A. 肝脏B. 肺C. 肾D. 胃肠道答案:C5.下面哪个毒类大都引起急性中毒?A. 有机氟化物B. 有机磷化合物C. 肝毒素D. 高锰酸盐答案:B二、判断题1.圆颅发育畸形是一种常见的胎儿引起的畸形,主要与化学物质和放射线等因素有关。

答案:对2.噻唑磷是一种常见的杀虫剂,它的主要作用是对昆虫的神经系统产生稳定的抑制。

答案:错3.人体毒物相互作用存在两种类型,一种是对抗作用,另一种是协同作用。

答案:对4.孕妇对毒物的毒性更敏感,因为毒物很容易穿过胎盘。

答案:对5.社区毒物事件管理的基本任务是保障人民群众的安全,防止次生灾害。

答案:对三、简答题1.何为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其主要表现是什么?答:急性中毒是指在较短时间内接触一定量的毒素,发生严重中毒反应。

主要表现为胃肠功能紊乱、神经系统毒性反应等。

慢性中毒是指长期低剂量接触毒物,毒素长期累积在人体内而引起的疾病,主要表现为体重减轻、体能下降和血象异常等。

2.何为毒物代谢?毒物在人体内主要有哪些代谢途径?答:毒物代谢是指毒物在人体内被吸收后,在体内代谢转化的过程。

毒物在人体内主要有生物转化和非生物转化两种代谢途径。

基础毒理学选择简答以及解析第六版王心如

基础毒理学选择简答以及解析第六版王心如

根底毒理学第六版单项选择,简答,名词解释单项选择题〔答案及分析〕第题:亚慢性毒性试验中一般化验指标有〔〕。

.血象、肝肾功能.病理学检查.灵敏指标的检查.特异指标的检查.特异基因的测试【答案】第题:接触化合物的途径不同,其毒性大小的顺序是〔〕。

.静脉注射>经呼吸道.静脉注射>腹腔注射.腹腔注射>经口.经口>经皮.以上都是【答案】拓展一般染毒途径经口经皮吸入注射〔静脉腹腔〕第题:目前常用的化学物质有〔〕。

.万种.万种.万种.万种.~万种【答案】第题:急性,亚慢性,慢性毒性试验分别选择动物年龄为〔〕。

.初成年,性刚成熟,初断乳.初断乳,性刚成熟,初成年.初断乳,初成年,性刚成熟.初成年,初断乳,性刚成熟.性刚成熟,初断乳,初成年【答案】第题:急性经口染毒,为了准确地将受试物染入消化道中,多采用〔〕。

.灌胃.喂饲.吞咽胶囊.鼻饲.饮水【答案】书籍中有,灌胃容易损伤胃肠道第题:最小有作用剂量是〔〕。

.一种化合物按一定方式及人接触,出现了亚临床病症的最小剂量.一种化合物按一定方式及人接触造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的损伤的最小剂量.一种化合物按一定方式及人接触引起免疫功能减低的最小剂量.大段损伤的最小剂量.一种化合物按一定时间内,按一定方式及机体接触,使某项指标开场出现异常变化的最低剂量【答案】分析定义第题:亚慢性毒性试验对动物的要求是〔〕。

.成年动物.大鼠左右,小鼠左右.大、小鼠,狗,家兔均可用.必须为啮齿类或非啮齿类动物.仅使用单一性别【答案】拓展刚性成熟体重第题:碱基转换的后果是出现〔〕。

.同义密码.错义密码.终止密码.氨基酸改变.以上都对【答案】解析碱基转换定义;嘧啶及嘧啶嘌呤及嘌呤密码子会错误第题:苯环上的一个氢被烷基取代,其毒性发生改变〔〕。

.苯对造血功能主要是抑制作用,而甲苯为麻醉作用.苯主要从呼吸道排泄,对呼吸系统有毒性作用,而甲苯没有.苯中毒产生过量的儿茶酚胺刺激心肌细胞发生心室颤抖,而甲苯没有.甲苯的肝脏中氧化,对肝有损害作用,而甲苯没有.苯为致癌物,甲苯为工业毒物【答案】解析;化学构造决定化学物的毒性第题:化学构造及毒效应〔〕。

毒理学基础名词解释与问答题

毒理学基础名词解释与问答题

毒理学基础名词解释与问答题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毒理学(Toxicology):研究外源性化学物质对生物机体的损害作用的学科2、现代毒理学(modern Toxicology ):研究所有外源因素(如化学、物理和生物因素)对生物系统(living systems)和生态系统(ecosystem)的损害作用/有害效,(adverse/harmful effects)与机制以及中毒的预防,诊断和救治的科学。

二、问答题1、简述毒理学的基本功能以及三大领域。

⑴毒理学两个基本功能:①测理化因素产生的有害作用的性质(危害性鉴定功能)②评价在特殊暴露条件下出现毒性的可能性(危险度评价功能);⑵三大研究领域:①描述毒理学(descriptive toxicology②机制毒理学(mechanistic toxicology)③管理毒理学(regulatory toxicology)2.毒理学方法:体内试验(整体动物试),体外试验,人体试验,流行病学研究3.3R原则:替代,减少,优化和改良第二章毒理学基本概念一、名词解释1、外源化学物(Xenobiotics):是在人类生活的外界环境中存在、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在体内呈现一定的生物学作用的化学物质,又称为“外源生物活性物质”。

2、毒性(toxicity):化学物引起有害作用的固有能力,毒性是一种内在的、不变的性质,取决于物质的化学结构。

3、毒物(toxic substance , poison,toxicant):在较低的剂量下可导致机体损伤的物质。

4、损害作用(adverse effect):指影响机体行为的生物化学改变,功能紊乱或病理损害,或者降低对外界环境应激的反应能力。

5.非损害作用(non-adverse effect)机体发生的生物学变化应在生物题适应代偿能力范围之内,生物体对其他外界不利因素影响的易感性也不应增高。

6、速发型毒作用(immediate toxic effect)某些外源化学物在一次暴露后的短时间内所引起的毒作用。

毒理学基础_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毒理学基础_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毒理学基础_名词解释和简答题名词解释绪论1、毒理学(toxicology):毒理学的传统定义是研究外源化学物对生物体损害作用的学科。

2、现代毒理学:它已发展为所有外源因素对生物系统的损害作用,生物学机制,安全性评价与危险性分析的学科。

2 3、替代法(alternatives):又称“3R”法,即优化试验方法和技术,减少受试动物数量痛苦,取代整体动物实验的方法。

一.毒理学基本概念1、易感生物学标志(biomarker of susceptibility):是关于个体对外源化学物的生物易感性的指标,即反应机体先天具有或后天获得的对暴露外源物质产生反应能力的指标。

2、外源化学物(xenobiotic):是在人类生活的外界环境中存在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在体内呈现一定生物学作用的化学物质,又称为“外源生物活性物质”。

3、生物学标志(biomarker):是指外源化学物通过生物学屏障进入组织或体液后,对该外源化合物或其生物学后果的测定指标,可分为暴露标志、效应标志、易感性标志。

4、暴露生物学标志(biomarker of exposure):是测定组织、体液或排泄物中吸收的外源化学物、其代谢物或与内源性物质的反应产物,作为吸收剂量或靶剂量的指标,提供关于暴露于外源化学物的信息。

5、效应生物学标志(biomarker of effect):机体中可测出的生化、生理、行为或其他改变的指标,包括反映早期的生物效应、结构和(或)功能改变、及疾病的三类标志物,提示与不同靶剂量的外源化学物或其代谢物有关联的对健康有害效应的信息。

6、阈值(threshold):为一种物质使机体开始发生效应的剂量或浓度,即低于阈值时效应不发生,而达到阈值时效应将发生。

7、致死剂量或浓度:指在急性毒性试验中外源化学物引起受实验动物死亡的剂量或浓度,通常按照引起动物不同死亡率所需剂量来表示。

8、生物有效剂量(biologically effictive dose)/ 靶剂量(target dose):是指送达剂量中到达毒作用部位的部分。

毒理学基础整理(第一、二章)

毒理学基础整理(第一、二章)
(5)毒作用分类:
第二章毒理学基本概念

1.毒物是
A.对大鼠经口LD50>500mg/kg体重的物质
B.凡引起机体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物质
C.具有致癌作用的物质
D.在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即能对机体发生损害作用的物质
2.LD50的概念是
A.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最大剂量
B.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最小剂量
C.出现半数动物死亡的该试验组的剂量
第一章绪论
《毒理学基础》第5版,供预防医学类专业用人民卫生出版社主编:
xx
(一)概念
毒理学(Toxicology):
研究外源性化学物质对生物机体的损害作用的学科(传统定义)。
现代毒理学(modernToxicology ):
研究所有外源因素(如化学、物理和生物因素)对生物系统(living systems)的损害作用、生物学机制(biologicmechanisms)、安全性评价(saftyevaluation)与危险性分析(risk analysis)的科学。
通常把生物学标志分为暴露标志、效应标志和易感性标志。
量反应(graded response),属于计量资料,有强度和性质的差别,可用某种测量数值表示。
质反应(quantal response),属于计数资料,没有强度的差别,不能以具体的数值表示,而只能以“阴性或阳性”、“有或无”来表示。
剂量-效应关系(dose-effect relationship),现称剂量-量反应关系(graded dose-response relationship):
生相互作用在人群中测定反应能评价宿主持征的可进行某些深入的测定在人群的作用对某组人群(如哮作用(如:
性别、年研究(如:

《毒理学基础》重点大全

《毒理学基础》重点大全

《毒理学基础》重点大全:先说一句,六,七,八,十二章是本书重点中的重点。

注意详细看课本。

一名词解析:1•毒理学(toxicology):的传统定义是研究外源化学物对生物体损害作用的学科,现代毒理学已发展为所有外源因素对生物系统的损害作用,生物学机制,安全性评价与危险性分析的学科。

2•最大耐受剂量(maximal toleranee dose):指化学物质不引起受试对象出现死亡的最高剂量3•自由基(free radical):是独立游离存在的带有不成对电子的分子、原子和离子,它主要由化合物的共价键发生均裂而产生。

4.易感生物学标志(biomarker of susceptibility ):是关于个体对外源化学物的生物易感性的指标即反应机体先天具有或后天获得的对暴露外源物质产生反应能力的指标。

5.半减期(half life):外源化学物的血浆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它是衡量机体消除化学物能力的一个重要参数。

6.癌基因(Oncogene): 一类在自然或试验条件下,具有诱发恶性转化的潜在基因。

7.急性毒性(acute toxicity):是指机体(实验动物或人)一次或24小时内接触多次一定剂量外源化合物后在短期内所产生的毒作用及死亡。

包括一般行为、大体形态变化及死亡效应。

8.基准剂量BMD\benchmark dose :是依据动物试验剂量-反应关系的结果,用一定的统计学模式求得的引起一定比例动物出现阳性反应剂量的95%可信限区间的下限值。

9.生物转化(Biotransformation ):又称代谢转化,指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经历酶促反应或非酶促反应而形成的代谢产物的过程。

10.代谢酶遗传多态性:不同种属,不同个体内的同一种代谢酶的基因编码不同,从而导致了其功能的不同,这就是代谢酶遗传多态性11.危险度(risk):又称危险或危险性,指在特定条件下,因接触某种水平的化学毒物而造成机体损伤、发生疾病,甚至死亡的预期概率。

毒理学基础名解简答

毒理学基础名解简答

毒理学基础名解简答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毒理学基础》重点大全先说一句,六,七,八,十二章是本书重点中的重点。

注意详细看课本。

一.名词解析:1.毒理学(toxicology):的传统定义是研究外源化学物对生物体损害作用的学科,现代毒理学已发展为所有外源因素对生物系统的损害作用,生物学机制,安全性评价与危险性分析的学科。

2.最大耐受剂量(maximal tolerance dose):指化学物质不引起受试对象出现死亡的最高剂量3.自由基(free radical):是独立游离存在的带有不成对电子的分子、原子和离子,它主要由化合物的共价键发生均裂而产生。

4.易感生物学标志(biomarker of susceptibility):是关于个体对外源化学物的生物易感性的指标即反应机体先天具有或后天获得的对暴露外源物质产生反应能力的指标。

5.半减期(half life):外源化学物的血浆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它是衡量机体消除化学物能力的一个重要参数。

6.癌基因(Oncogene):一类在自然或试验条件下,具有诱发恶性转化的潜在基因。

7.急性毒性(acute toxicity):是指机体(实验动物或人)一次或24小时内接触多次一定剂量外源化合物后在短期内所产生的毒作用及死亡。

包括一般行为、大体形态变化及死亡效应。

8.基准剂量BMD\benchmark dose:是依据动物试验剂量-反应关系的结果,用一定的统计学模式求得的引起一定比例动物出现阳性反应剂量的95%可信限区间的下限值。

9.生物转化(Biotransformation):又称代谢转化,指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经历酶促反应或非酶促反应而形成的代谢产物的过程。

10.代谢酶遗传多态性:不同种属,不同个体内的同一种代谢酶的基因编码不同,从而导致了其功能的不同,这就是代谢酶遗传多态性11.危险度(risk):又称危险或危险性,指在特定条件下,因接触某种水平的化学毒物而造成机体损伤、发生疾病,甚至死亡的预期概率。

《毒理学基础》名解、简答、问答题

《毒理学基础》名解、简答、问答题

《毒理学基础》名解、简答、问答题《毒理学基础》名解、简答、问答题一.名词解析:1.毒理学(toxicology):的传统定义是研究外源化学物对生物体损害作用的学科,现代毒理学已发展为所有外源因素对生物系统的损害作用,生物学机制,安全性评价与危险性分析的学科。

2.最大耐受剂量(maximal tolerance dose):指化学物质不引起受试对象出现死亡的最高剂量。

3.联合作用:同时或先后接触两种或两种以上外源化学物对机体产生的毒性效应被称为联合作用4.致死剂量或浓度:指在急性毒性试验中外源化学物引起受实验动物死亡的剂量或浓度,通常按照引起动物不同死亡率所需剂量赖表示5.半数致死剂量或浓度:LD50或LC50:指引起一组受试验动物半数死亡的剂量或浓度。

6.毒性(toxicity):是指化学物引起有害作用的固有能力。

7.中毒(poisoning):是生物体受到毒物作用而引起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后出现的疾病状态。

8.毒物(poison):是指在较低的剂量下可导致机体损伤的物质。

9.效应和反应:在毒理学研究中根据所测定的有害作用的生物学和统计学特点,将终点分为效应和反应两类。

效应effect是量反应:表示暴露一定剂量外源化学物后所引起的一个生物个体,器官或组织的生物学改变。

反应response是质反应:指暴露某一化学物的群体中出现某种效应的个体在群体中所占比率。

10、皮肤致敏试验2 阶段:诱导接触和激发接触。

11.急性毒性(acute toxicity):是指机体(实验动物或人)一次或24小时接触多次一定剂量外源化合物后在短期所产生的毒作用及死亡。

包括一般行为、大体形态变化及死亡效应。

12. chronic toxicity:慢性毒性。

是指人或实验动物长期(甚至终生)反复接触低剂量的化学毒物所产生的毒性效应。

13. 血/气分配系数:当化学物质在血液和肺泡空气之间的分配达到平衡时,其在血液中浓度和肺泡气中浓度的比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毒理学基础》名解、简答、问答题一.名词解析:1.毒理学(toxicology):的传统定义是研究外源化学物对生物体损害作用的学科,现代毒理学已发展为所有外源因素对生物系统的损害作用,生物学机制,安全性评价与危险性分析的学科。

2.最大耐受剂量(maximal tolerance dose):指化学物质不引起受试对象出现死亡的最高剂量。

3.联合作用:同时或先后接触两种或两种以上外源化学物对机体产生的毒性效应被称为联合作用4.致死剂量或浓度:指在急性毒性试验中外源化学物引起受实验动物死亡的剂量或浓度,通常按照引起动物不同死亡率所需剂量赖表示5.半数致死剂量或浓度:LD50或LC50:指引起一组受试验动物半数死亡的剂量或浓度。

6.毒性(toxicity):是指化学物引起有害作用的固有能力。

7.中毒(poisoning):是生物体受到毒物作用而引起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后出现的疾病状态。

8.毒物(poison):是指在较低的剂量下可导致机体损伤的物质。

9.效应和反应:在毒理学研究中根据所测定的有害作用的生物学和统计学特点,将终点分为效应和反应两类。

效应effect是量反应:表示暴露一定剂量外源化学物后所引起的一个生物个体,器官或组织的生物学改变。

反应response是质反应:指暴露某一化学物的群体中出现某种效应的个体在群体中所占比率。

10、皮肤致敏试验2 阶段:诱导接触和激发接触。

11.急性毒性(acute toxicity):是指机体(实验动物或人)一次或24小时内接触多次一定剂量外源化合物后在短期内所产生的毒作用及死亡。

包括一般行为、大体形态变化及死亡效应。

12. chronic toxicity:慢性毒性。

是指人或实验动物长期(甚至终生)反复接触低剂量的化学毒物所产生的毒性效应。

13. 血/气分配系数:当化学物质在血液和肺泡空气之间的分配达到平衡时,其在血液中浓度和肺泡气中浓度的比值。

14.生物转化(Biotransformation):又称代谢转化,指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经历酶促反应或非酶促反应而形成的代谢产物的过程。

115.危险度(risk):又称危险或危险性,指在特定条件下,因接触某种水平的化学毒物而造成机体损伤、发生疾病,甚至死亡的预期概率。

16.可接受的危险度:可接受的危险度系指公众和社会在精神、心理等各方面均能承受的危险度。

17.细胞凋亡(apoptosis):是指细胞在一定的生理或病理条件下,受内在遗传机制的控制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是一种自然的生理过程。

18.外源化学物(xenobiotic):是在人类生活的外界环境中存在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在体内呈现一定生物学作用的化学物质。

19.生物学标志(biomarker):是外源化学物通过生物学屏障进入组织或体液后对该外源化合物或其生物学后果的测定指标。

可分为暴露标志、效应标志、易感性标志20.蓄积作用(accumlation):外源化合物连续地、反复地进入机体,而且吸收速度或总量超过代谢转化排出速度或总量时,化学物质就有可能在体内逐渐增加或贮留,这种现象称为化学物质的蓄积作用。

分为物质蓄积和损伤蓄积。

21.癌基因(Oncogene):一类在自然或试验条件下,具有诱发恶性转化的潜在基因。

22.抑癌基因(anti-oncogen):指机体内正常细胞内所具有的能致癌的遗传信息,在DNA加合物的作用下原癌基因突变、激活成为癌基因而导致疾病发生。

23.促癌剂:促癌剂单独不致癌,却可促进亚致癌剂量的致癌物与机体接触后启动致癌,与致癌物起协同作用。

24.safety evaluation:安全性评价,利用规定的毒理学程序和方法评价化学物对机体产生有害效应(损伤、疾病或死亡),并外推和评价在规定条件下化学物暴露对人体和人群的健康是否安全。

25.阈值threshold:为一种物质使机体开始发生效应的剂量或浓度,即低于阈值时不发生,而达到阈值时效应将发生。

25.染色体畸变分析(chromosome aberration analysis):观察染色体形态结构和数目改变。

26.发育毒性(Developmental toxicity)指出生前经父体和母体接触外源性理化因素,引起的在子代到达成体之前内出现的有害作用,包括:结构畸形、生长迟缓、功能障碍及死亡。

27.母体毒性:指化学毒物对妊娠母体的有害影响,表现为增重减慢、功能异常、临床症状甚至死亡。

28.遗传毒性致癌物:指进入细胞后与DNA共价结合,引起机体遗传物质改变,导致癌变的化学物质。

29.epigenetics:表观遗传学改变则是指基于非基因序列改变所致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

二.简答、问答题01、发育毒性表现为:发育生物体死亡、生长改变、结构异常、功能缺陷。

02、化学致癌的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引发阶段、促长阶段、进展阶段。

03、化学致癌物根据作用机制不同,可以分为:遗传毒性致癌物、非遗传毒性致癌物。

04、危险度评价由四个因素组成:危害识别、危害表征、暴露评定、危险度表征。

05、I相反应主要包括: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水解反应。

06、危险性分析包括三部分:危险度评定、危险性管理、危险性交流。

07、终毒物可以分为以下四类:亲电子剂、自由基、亲核物、氧化还原性反应物。

08、常用的致突变试验:细菌回复突变试验(Ames试验)、微核试验、姐妹染色单体交换试验、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

09、机体对外源化学物的处置包括四个过程:吸收、分布、代谢、排泄。

10、毒理学安全性评价程序的基本内容为:毒理学试验前的准备、四个不同阶段的毒理学试验项目、人群接触资料。

11、毒理学主要分为三个研究领域:描述毒理学,机制毒理学和管理毒理学。

12、书写LD50值时要标明:动物的物种和品系、染毒途径、性别、时间。

13、基因突变分为:碱基置换、移码突变;染色体突变分为:染色体畸变、染色体数目异常。

14、生物标记物的可以分为三类:接触生物学标志、效应生物学标志、易感生物学标志。

15、一般情况下剂量效应或剂量反应曲线有三种类型:S形曲线、直线、抛物线形16. 现代毒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有三大研究领域:(1)描述毒理学:研究外源性物质的毒性鉴定,以期为安全性评价和管理法规与措施的制订提供基础资料。

(2)机制毒理学:识别和了解外源和内源因素对生物系统产生损害作用的细胞、生化和分子机制。

(3)管理毒理学:根据前两者提供的研究资料进行科学决策,协助政府部门制订相关法规条例和管理措施,以确保化学品、药品、食品等进入市场足够安全。

17.毒理学研究剂量-反应关系的前提和意义:前提:①所研究的反应是由化学物接触引起的;②反应的强度与剂量有关;③要有定量测定毒性的方法和准确表示毒性大小的手段意义:有助于发现化学物的毒效应性质;所得到的有关参数可用于比较不同化学物的毒性;有助于确定机体易感性分布;是判断某种化学物与机体出现某种损害作用存在因果关系的重要依据;是安全性评价和危险性评价的重要内容。

18.什么是肠肝循环?有何意义?肠肝循环(enterohepatic circulation):是指有些脂溶性的、易被吸收的外源化学物或其代谢产物可在小肠内重新被吸收,再经门静脉系统返回肝脏,并随同胆汁排泄。

如葡萄糖醛酸结合物可被肠道菌群水解,脂溶性增强后被重吸收入肝,形成肠肝循环。

意义:需要的化合物被重新利用,例如各种胆汁酸平均有95%被小肠壁重吸收,并被再利用。

毒理学方面,可使毒物的生物半减期延长,在体内停留时间延长,排泄减慢,因而毒作用增强。

19.简述LD50 概念、毒理学意义。

答:⑴LD50:引起一组收拾试验动物半数死亡的剂量或浓度⑵意义:①标准化药物毒作用强度,评价药物对机体毒性的大小;②计算药物的治疗指数,药效剂量和毒性剂量的距离;治疗指数=半数致死量(LD50)/半数有效量(ED50)。

③为后续的重复给药毒理学试验剂量的选择提供参考;④通过比较不同途径的LD50 值,获得生物利用度的信息;⑤试验结果推测人类的致死剂量以及中毒后的体征,为临床毒副反应提供监测参考。

20.简述生殖细胞突变和体细胞突变的后果。

答:突变的后果取决于化学毒物所作用的靶细胞。

⑴生殖细胞:①致死性突变(显性致死:杂合子就引起胚胎死亡;隐性致死:需纯合子或半合子才引起胚胎死亡);②非致死性突变(显性遗传:杂合子就出现疾病;隐性遗传:纯合子或半合子才出现疾病)。

⑵体细胞:①癌变(体细胞突变是细胞癌变的重要基础);②致畸胎;③其他不良后果。

21.发育毒性有哪些主要表现?答:发育毒性的主要表现有:⑴发育生物体死亡:受精卵未发育即死亡或胚泡未着床即死亡,或着床后发育到某一阶段死亡。

⑵生长改变:生长迟缓,胎儿生长发育指标低于正常对照均值2 个标准差。

⑶结构异常:胎儿形态结构异常,即畸形。

⑷功能缺陷:生理、生化、免疫、行为、智力等方面的异常。

22.剂量效应关系曲线主要有哪几种类型?有何意义?①直线型效应或反应强度与剂量呈直线关系;随着剂量的增加,效应或反应的强度也随着增加,并成正比关系。

但在生物机体内,此种直线关系较少出现,仅在某些体外实验中,在一定的剂量范围内存在。

②抛物线型剂量与效应或反应呈非线性关系,即随着剂量的增加,效应或反应的强度也增加,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但最初增高急速,然后变为缓慢,以致曲线先陡峭,然后平缓,成抛物线型。

如将剂量换成对数值,则成直线。

剂量与效应或反应关系,换成直线,可便于在低剂量与高剂量,或低反应强度与高反应强度之间进行互相推算。

③S-状曲线此种曲线的特点是在低剂量范围内,随着剂量增加,反应或效应强度增高较为缓慢,然后剂量较高时,反应或效应强度也随之急速增加,但当剂量继续增加时,反应或效应强度增高又趋向缓慢。

曲线开始平缓,继之陡嵴,然后又趋平缓,成不甚规则的S -状。

曲线的中间部分,即反应率50%左右,斜率最大,剂量略有变动,反应即有较大增减。

在剂量与反应关系中较为常见,一部分剂量与效应关系也有出现。

S-状曲线分为对称或非对称两种。

非对称S-状曲线两端不对称,一端较长,另一端较短。

如将非对称S-状曲线横座标(剂量)以对数表示,则成为一对称S-状曲线;如再将反应率换成概率单位,即成一直线。

23.选择性毒性有哪些不同的水平?其原因是什么?有何意义:选择性毒性分别表现在器官水平和个体水平上。

一、器官水平:某个特定的器官成为毒物的靶器官可能与毒动学(生物转化)和毒效学等多种原因有关:1)器官的解剖位置和功能,毒物吸收和排泄器官2)该器官的血液供应3)具有特殊的摄入系统4)代谢毒物的能力和活化/解毒系统平衡5)存在特殊的酶或生化途径6)毒物与特殊的生物大分子结合7)对损伤的修复能力8)对特异性损伤的易感性等。

意义:有针对性的缓解和治疗疾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