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工艺复习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源自文库
高温 熔体基本无聚合, 低温 聚合趋于完毕, bc 中温段 冷却时不断发生聚合,Du 随温度变化较大(增大),故此段为非线性关系。 3.影响粘度的因素
4.粘度的工艺意义 (1)熔化 石英砂的熔化包括表面溶解和扩散,粘度小利于扩散。 (2)澄清 气泡上升速度与粘度成反比。 (3)均化 实际是质点的扩散,粘度小有利。 (4)成形 料性短的玻璃可较快成形 (5)退火 在 h =1011.5~1013 帕·秒内通过粘滞流动消除应力,温度较低( h>1013 帕·秒)时有部分应力通过弹性松弛消除。 5.表面张力的意义及应用 第五章 1.强度 2.影响强度的因素 (1)表面状态 微裂纹使玻璃的抗张、抗折强度比抗压强度低 1/10~1/15。 (2)玻璃组成 键强大,结构紧密则强度高。可提高强度的有 CaO、BaO、B2O3 (<15%)、 Al2O3、ZnO 等。 (3)玻璃中的缺陷 宏观缺陷(气泡、结石、结瘤)、微观缺陷(分相、析晶、点缺陷 等) 界面处有应力。 (4)活性介质(极性物质如酸、碱)
第一章 1.玻璃的定义: 玻璃是熔融、冷却、固化的非结晶(在特定条件下也可能成为晶态)的无机物,是过冷的液 体。 2.玻璃的通性:①各向同性 ②介稳性(亚稳性) ③无固定熔点 ④ 性质变化的连续性(可变 性)⑤性质变化的可逆性 3.结构理论: (1)晶子学说:苏联学者列别捷夫提出的晶子假说,论点是玻璃是无数的高分散晶子的的 结合体,硅酸盐玻璃的晶子的化学性质取决于玻璃的化学组成,玻璃的结构特征是微不均匀 性和近程有序性。 论据是晶子学说为 X 射线衍射结构分析数据所证实。 晶子学说强调了玻璃结构的近程有序和远程无序的性、不均与和不连续性。 (2)无规则网络假说:论点是凡是成为玻璃态的物质和相应的晶体结构一样,也是由一个 三度空间网络所构成,这种网络是由离子多面体(三角体或四面体)构筑起来的。晶体结构 是由多面体无数次有规律重复构成,而玻璃中结构多面体的重复性没有规律性。 论据是查哈里阿森于 1932 年提出了无规则网络学说,他借助于哥斯密特的离子结晶化学的 一些原理,并参照玻璃的某些性质与相应的相似性而提出来的。 无规则网络学说的重点是说明了玻璃结构的连续性、统计性均匀性与无序性,可以解释玻璃 的各向异性、内部性质均匀性和随成分改变时玻璃性质变化的连续性等。 4.氧化物的分类及作用: (1)网络外体:单键强度小于 250KJ/mol,这类氧化物不能形成玻璃,但能改变网络结构, 从而使玻璃性质改变。 (2)网络形成体:单键强度大于 350KJ/mol,能单独形成玻璃。 (3)网络中间体:单键强度大于 250KJ/mol 小于 350KJ/mol,这类氧化物一般不能单独形 成玻璃,其作用介于网络外体和网络形成体之间。 第二章 1.玻璃形成规律 (1)形成玻璃的热力学条件:玻璃态与晶态的内能差越小越易形成玻璃 (2) 第三章 1.分相的种类:稳定分相和亚稳分相 第四章 1.粘度的定义:粘度指面积为 S 的两平行液层以一定的速度梯度(dv/dx)移动时需克服的 内摩擦阻力 f。 2.高低温特性
作用:①渗入裂纹使裂纹扩展②起化学反应使结构破坏。 水可大大降低σf。干空气、非极性物质、憎水性有机硅对σf 影响小。
高温 熔体基本无聚合, 低温 聚合趋于完毕, bc 中温段 冷却时不断发生聚合,Du 随温度变化较大(增大),故此段为非线性关系。 3.影响粘度的因素
4.粘度的工艺意义 (1)熔化 石英砂的熔化包括表面溶解和扩散,粘度小利于扩散。 (2)澄清 气泡上升速度与粘度成反比。 (3)均化 实际是质点的扩散,粘度小有利。 (4)成形 料性短的玻璃可较快成形 (5)退火 在 h =1011.5~1013 帕·秒内通过粘滞流动消除应力,温度较低( h>1013 帕·秒)时有部分应力通过弹性松弛消除。 5.表面张力的意义及应用 第五章 1.强度 2.影响强度的因素 (1)表面状态 微裂纹使玻璃的抗张、抗折强度比抗压强度低 1/10~1/15。 (2)玻璃组成 键强大,结构紧密则强度高。可提高强度的有 CaO、BaO、B2O3 (<15%)、 Al2O3、ZnO 等。 (3)玻璃中的缺陷 宏观缺陷(气泡、结石、结瘤)、微观缺陷(分相、析晶、点缺陷 等) 界面处有应力。 (4)活性介质(极性物质如酸、碱)
第一章 1.玻璃的定义: 玻璃是熔融、冷却、固化的非结晶(在特定条件下也可能成为晶态)的无机物,是过冷的液 体。 2.玻璃的通性:①各向同性 ②介稳性(亚稳性) ③无固定熔点 ④ 性质变化的连续性(可变 性)⑤性质变化的可逆性 3.结构理论: (1)晶子学说:苏联学者列别捷夫提出的晶子假说,论点是玻璃是无数的高分散晶子的的 结合体,硅酸盐玻璃的晶子的化学性质取决于玻璃的化学组成,玻璃的结构特征是微不均匀 性和近程有序性。 论据是晶子学说为 X 射线衍射结构分析数据所证实。 晶子学说强调了玻璃结构的近程有序和远程无序的性、不均与和不连续性。 (2)无规则网络假说:论点是凡是成为玻璃态的物质和相应的晶体结构一样,也是由一个 三度空间网络所构成,这种网络是由离子多面体(三角体或四面体)构筑起来的。晶体结构 是由多面体无数次有规律重复构成,而玻璃中结构多面体的重复性没有规律性。 论据是查哈里阿森于 1932 年提出了无规则网络学说,他借助于哥斯密特的离子结晶化学的 一些原理,并参照玻璃的某些性质与相应的相似性而提出来的。 无规则网络学说的重点是说明了玻璃结构的连续性、统计性均匀性与无序性,可以解释玻璃 的各向异性、内部性质均匀性和随成分改变时玻璃性质变化的连续性等。 4.氧化物的分类及作用: (1)网络外体:单键强度小于 250KJ/mol,这类氧化物不能形成玻璃,但能改变网络结构, 从而使玻璃性质改变。 (2)网络形成体:单键强度大于 350KJ/mol,能单独形成玻璃。 (3)网络中间体:单键强度大于 250KJ/mol 小于 350KJ/mol,这类氧化物一般不能单独形 成玻璃,其作用介于网络外体和网络形成体之间。 第二章 1.玻璃形成规律 (1)形成玻璃的热力学条件:玻璃态与晶态的内能差越小越易形成玻璃 (2) 第三章 1.分相的种类:稳定分相和亚稳分相 第四章 1.粘度的定义:粘度指面积为 S 的两平行液层以一定的速度梯度(dv/dx)移动时需克服的 内摩擦阻力 f。 2.高低温特性
作用:①渗入裂纹使裂纹扩展②起化学反应使结构破坏。 水可大大降低σf。干空气、非极性物质、憎水性有机硅对σf 影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