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镜成像说课稿
平面镜成像说课稿范文(精选5篇)
平面镜成像说课稿范文(精选5篇)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平面镜成像说课稿范文(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平面镜成像说课稿1一、教材1、地位和作用从教材编排看:本节是在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与光的反射的基础上,学习认识平面镜成像,它是前两节课知识的应用;另外本节课学生将首次较完整的研究“像”这个概念,本节课的一些研究方法和思路,为后面一章研究凸透镜成像奠定了基础,所以,本节具有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
因此《平面镜成像》是这一章的重点内容之一,在整个几何光学中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本节教材主要安排了一个《平面镜成像》的探究实验,这是培养学生重视实验和归纳,提高学习能力的好素材。
为今后做光学实验作了必要的准备。
2、目标课标对本节的要求是: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对教材的理解。
我将此课教学目标定为:1、能说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知道平面镜成的是虚像3、通过探究物、像和镜面三者之间的关系,领略平面镜成像中的简洁对称之美,体会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喜悦,增进学生探索自然奥妙的好奇和欲望。
3、重点和难点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节课的重点是:探究并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难点有两个:知识方面虚像概念是一个难点,因为“虚像”比较抽象,本身“看得见,摸不着”,这构成了本节的一个难点;而在探究活动中由于学生缺乏经验,思维能力不强,预计对于采用两个相同的物体,并且用玻璃板替代平面镜的研究方法感到不易理解,这就构成了本节课的探究设计中的难点。
二、学情分析平面镜成像是学生在生活中接触非常多,也是他们容易发生兴趣的现象。
加之学生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时期,对身边的事物存在着好奇心,具有强烈的操作兴趣,这使本节课探究活动的实施具有了很好的基础。
另一方面学生对平面镜成像虽然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他们往往容易受生活经验的主观影响,得出一些错误的认识,例如:他们会认为物体离平面镜越近,物体的像就越大,这是教师在授课时要注意的。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平面镜成像说课课件
教材分析
教学重、难点
教法与学法
教学流程
板书设计
实验设计
01
提供多种相关的实验器材, 让学生自主选择,完成实验。
镜子、透光玻璃板、刻度尺、白纸、 方格纸、支架、两只完全相同的蜡烛、
平面镜、大头针
教材分析
教学重、难点 教法与学法
教学流程
板书设计
实验设计
启示学生
怎样利用像物找 到像的位置?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
2、了解虚像的概念
教学重点
1、掌握平面镜成像特点 2、知道平面镜成像原理
教材分析
教学重、难点
教法与学法
教学流程
板书设计
教法选择
探究实验分析法 :让学生亲自参与实验探
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循序渐进,使知识得以巩固和落实
启示式教育教学法:充分发挥学生
的自主性,极大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等大
等距
教材分析
教学重、难点
教法与学法
教学流程
板书设计
原虚
理像
揭
由于平面镜后并
秘
不存在光源S`,所
以把S`叫做虚像。
光的反射
物体
平面镜
虚像
教材分析
教学重、难点
教法与学法
教学流程
板书设计
3、平面镜成像应用 释疑 “蜡烛在玻璃板后的水杯中燃烧”
透光玻璃板后的蜡烛是虚像,水杯处 在透光玻璃板后虚像的位置,所以呈 现出“蜡烛在水中燃烧”的现象。
应用平面镜成像知识
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通过探究性物
通过“平面镜成 像特点”的探究, 经历物理过程, 学习对实验过程 中信息的记录和
理活动,使学 生获得成功的 体验,提高学 生的参与意识 和自信心。
平面镜成像说课稿
《平面镜成像》说课稿乳源民族实验学校陈丽燕一﹑教材分析:(一)教材旳地位和作用。
“平面镜成像”是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重点内容之一,是在学习了“光旳直线传播”和“光旳反射”旳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结识平面镜成像旳特点、原理和应用。
平面镜既与生活联系紧密,又是学生初次接触“像”概念,为“凸透镜成像”作了铺垫。
因此,它起着承上启下旳作用。
(二)教学目旳:根据课程原则旳规定和对教材旳理解,结合学生旳实际,拟定本课旳三维目旳如下:1、知识与技能:(1)理解平面镜成像旳特点。
(2)理解平面镜能成虚像,理解虚像是如何形成旳。
(3)理解平面镜在实际中旳应用。
(4)初步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
2、过程与措施:(1)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旳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旳记录。
(2)观测实验现象,感知虚像旳含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旳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旳喜悦。
(2)培养实事求是旳科学态度。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探究平面镜成像旳特点,感受探究旳各个环节。
(2)难点:平面镜成像旳原理、虚像旳概念。
课程原则提出了科学探究旳一般过程和环节,而八年级旳学生物理探究能力比较弱,因此让学生经历探究旳过程是本课旳重点。
虚像旳概念比较抽象,初中学生旳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因此,拟定为本课旳难点。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本课之前已经学习了光旳直线传播和光旳反射定律,已经具有前提知识。
在平常生活中常见平面镜成像现象,但不知其物理原理,物理探究爱好比较高。
三、教法学法分析:新旳课程理念觉得:在注重知识技能旳同步更应注意过程与措施。
教给学生措施比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
根据新旳课程理念,本课采用“科学探究”旳措施,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方案——实验探究——分析论证——交流评估——应用拓展等程序,使学生在自主探究旳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
具体旳措施:教师引导探究法,学生自主探究法,讨论法等.四、教学程序设计: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平面镜成像说课稿
探 究 过 程
进行猜想
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
得出结论
交流合作、总结规律 平 面 镜 成 像 的 特 点
1.像与物的大小相等 2.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3.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4.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
第二步师生互动,行猜想
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
得出结论
即兴小品:照镜子
第一块 教材分析
《平面镜成像》是光现象这一章的重点 内容之一,是在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与光 的反射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认识平面镜 成像的特点、原理与应用。既与生活联系 紧密,又是学生首次接触“像”这个概念, 后面又将学到凸透镜成像。所以,它既是 重要的基础知识,又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1 引导发现法 2 实验探究法 3 理论联系实际法
1 实验探究法。 2 讨论归纳法。
第五块 教学程序
应用实践,拓展延伸
练习反馈,巩固新知
交流讨论,反思总结
师生互动,探索新知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第一步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 水中不灭的蜡烛
第二步师生互动,探索新知
提出问题 探 究 过 程
进行猜想
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 得出结论
第二步师生互动,探索新知
提出问题
探 究 过 程
进行猜想
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 得出结论
• 猜想与假设 (1)像和物大小可能相等 (2)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到平面镜的距 离可能相等 (3)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可能垂直 (4)可能是虚像 (5)像与物可能左右相反
第二步师生互动,探索新知
提出问题
探 究 过 程
进行猜想
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 得出结论
设计实验
1、为什么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 2、如何确定像的位置?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说课稿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说教材1、教材分析本节《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三节。
本节的主要内容实验探究平面镜的成像的特点,并运用其特点分析解释问题。
2、教学目标(1)能描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提高学生的观察、操作、交流的能力。
(3)能通过对平面镜的了解,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的喜悦。
3、教学重难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4、教学用具课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器、蜡烛、火柴。
说教法1、观察猜想培养学生观察想象的能力,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在平面镜的像,联想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关系,发展概括能力。
2、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鼓励学生大胆阐述自己的观点。
3、操作实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采用操作法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的要求。
4、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及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说学法教学过程是师生互相交流的动态过程,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充分发挥主体性作用。
从学生的认知特点来看,这一阶段的学生爱问好动、求知欲强,想象力丰富,对实际操作活动有着浓厚的兴趣,对直观的事物感知较强,是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逐步过渡的阶段,他们希望得到充分的展示和表现,因此,在学习方法上,应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采取让学生自己观察、大胆猜想、亲自动手操作、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师生共同归纳总结,体验学习的过程。
由于远程教育平台制作的课件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因此在教学时鼓励学生利用课件自主探索等方式,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
真正将课堂变为展示自我的舞台,感受成功。
说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图片欣赏2、照镜子二、新课学习(一)提出问题: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教师:同学们,我们经常使用平面镜,对平面镜成像问题有许多感性的认识,同学们能不能说一说平面镜成像有哪些特点呢?(教师不做任何暗示,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
初中物理说课稿平面镜成像
初中物理说课稿平面镜成像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要为大家说课的内容是初中物理中的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平面镜成像。
在本次说课中,我们将一起探讨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以及相关的实验操作。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平面镜成像。
平面镜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光学元件,它由透明的玻璃和反射层组成。
当光线照射到平面镜上时,会发生反射现象。
而当光线从物体反射到平面镜上,再反射回来时,人眼会根据光传播的路径逆向延长,感觉到光线好像是从镜子中的像点发出的。
这种现象,就是我们所说的平面镜成像。
接下来,我们将探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平面镜成像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1. 等大: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这是因为光线在镜面的反射是等角的,所以像的大小不会发生变化。
2. 等距: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这是因为平面镜反射遵循光路可逆原理,光线从物体射到镜面,再反射回物体的观察者眼中,路径长度保持不变。
3. 正立:平面镜所成的像是正立的,即像的上下方向与物体一致,不会出现颠倒的现象。
4. 虚像:平面镜所成的像不能在屏幕上捕捉到,只能通过眼睛观察到,因此称为虚像。
在了解了平面镜成像的基本原理和特点后,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这些特点。
实验的步骤如下:实验准备:我们需要一块平面镜、一支蜡烛、一张白纸、一把刻度尺和一支笔。
实验步骤:1. 将白纸铺在桌面上,将平面镜竖直放置在白纸上。
2. 点燃蜡烛,将蜡烛放在平面镜的一侧,调整蜡烛的位置,直到在镜中看到清晰的烛焰。
3. 用笔在镜中烛焰的位置做一个标记,然后将另一支未点燃的蜡烛放在标记的位置,观察是否能够与镜中的烛焰完全重合。
4. 使用刻度尺测量蜡烛到镜面的距离,记录数据。
5. 改变蜡烛的位置,重复步骤3和4,观察像的大小是否发生变化。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发现,无论蜡烛如何移动,镜中的像始终与蜡烛大小相等,且位置关系保持不变。
这就验证了平面镜成像的等大、等距和正立的特点。
平面镜成像说课稿(通用6篇)
平面镜成像说课稿平面镜成像说课稿(通用6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
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平面镜成像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平面镜成像说课稿篇1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新教材初二物理第三章光现象第四节平面镜,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等八方面来说一说我这堂课的教学设想。
一、教材分析“平面镜”是本章《光现象》中的关键内容,是光传播过程中的普遍现象,是“光的传播”内容的延伸。
平面镜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学生以具备这方面的感性知识。
定性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过程,是下一节定量探索“光的反射”规律的基础,有铺垫作用。
教材这样编排,符合认识过程的发展规律。
正确处理好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探究过程是学好本节乃至本章知识的关键。
二、学生情况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学习物理,对物理知识的积累和对物理问题研究的方法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本节课的知识是平面镜的有关内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应该使学生经历基本的探索过程,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领略物理教学的特点与魅力,学生的收获不仅仅是学到了书本的知识和方法,更重要的是通过知识的学习和方法的掌握,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各种能力得到培养,多元智力得到充分发展。
根据以上两点的情况分析,特制定如下目标及教学的重点、难点。
三、教学目标1、知识探究点及其教学要求通过平面镜成像的边学边实验,指导学生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理解平面镜中像的主要特点,知道实像与虚像之间的区别,了解平面镜在实际中的应用。
2、能力训练点及其要求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过程,提高通过观察提出假设,制定探究计划,动手操作,收集证据和分析概括等多方面的研究能力。
3、德育渗透点及其要求在探究实验的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分享探究成果,领略平面镜成像中的简洁对称之美,感受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喜悦。
结合平面镜在日常生活、生产、科研方面的广泛应用,在教学中渗透热爱科学、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教育,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资料大全-平面镜成像说课稿 精品
平面镜成像说课稿平面镜成像说课稿一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我叫,来自市中学。
今天,我说课题目是《平面镜成像》。
以下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与学法分析、教学过程设计四大方面来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平面镜成像"是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重点内容之一,是在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认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和应用。
既与生活联系紧密,又是学生首次接触"像"这个新概念,后面又将学到凸透镜成像,所以,本节课既是对光的反射规律的一个延续,又为以下的知识埋下了伏笔,真正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确定本课的三维目标如下1、知识与技能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了解平面镜能成虚像。
3理解平面镜在实际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1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
2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
2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通过对平面镜的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水平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感受探究过程的各个环节。
2难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以及成虚像的初步概念。
课程标准提出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步骤,而八年级的学生物理探究能力比较弱,所以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是本课的重点。
虚像的概念比较抽象,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因此,确定为本课的难点。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本课之前已经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定律,已经具有前提知识。
在日常生活中常见平面镜成像现象,但不知其物理原理,因此物理探究兴趣比较高。
三、教法学法分析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4.3平面镜成像说课稿
5.适时给予积极反馈,鼓励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策略
我将采用以下主要教学方法:
1.情境导入法:通过设置生活情境,引发学生对平面镜成像现象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二)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包括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困难、实验操作的误差和学生的参与度不高。应对这些问题,我会通过举例说明、重复讲解和个别辅导来帮助学生理解;对实验操作进行详细指导,确保实验准确无误;通过设计互动环节和小组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课后,我将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小组讨论反馈来评估教学效果。具体的反思和改进措施包括:分析学生的作业和测试结果,找出教学中的不足;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调整教学策略;定期回顾教学内容和方法,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三)互动方式
我计划以下设计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环节:
1.师生互动: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现象,提问并解答学生的疑问;在讨论环节,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果,深入探讨平面镜成像的规律。
2.生生互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实验操作和讨论交流,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协作,共同解决问题;在小组报告环节,让每个小组分享自己的发现,接受其他小组的提问和建议。
(五)作业布置
课后作业将包括以下内容:
1.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2.观察生活中的平面镜成像现象,记录下来并分析其成像原理。
3.编写一篇关于平面镜成像的短文,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和应用实例。
作业的目的是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以及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
八年级物理上第四章光现象第3节平面镜成像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内容概述
本节课选自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第3节平面镜成像。在这一章中,我们主要研究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现象。平面镜成像是本章的重点内容,它不仅涉及到光的反射原理,还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密切相关。本节课主要围绕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和应用展开,为后续学习凸透镜成像打下基础。
(一)学生特点
本节课面向的是八年级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具有一定的探究精神。他们的认知水平逐渐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变,具备一定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兴趣方面,学生对物理实验和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有较高的兴趣,但可能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感到枯燥。此外,学生的学习习惯逐渐形成,但自觉性和自律性仍有待提高。
(2)学会运用平面镜成像的原理,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2)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体会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2.思考讨论:针对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思考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生活实例分析:让学生举例说明平面镜成像在生活中的应用,并解释其原理。
4.小组竞赛:开展小组间的平面镜成像知识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4.对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给予及时的指导和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5.课后布置与生活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学生的学习成就感。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3.科学探究:平面镜成像说课稿
(三)学习动机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我将采取以下策略或活动:
1.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如穿衣镜、潜望镜等,引入平面镜成像的概念,让学生感受物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设计有趣的实验,如使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成像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成像过程,增强直观感受。
(2)物距与像距关系的推导和建立。
(3)实验过程中对成像规律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察和记录。
二、学情分析
(一)学生特点
本节课所面向的学生为八年级学生,他们正处于青少年时期,具有以下特点:年龄特征上,他们具有较强的探索欲望和好奇心,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认知水平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能够理解较为复杂的物理现象;学习兴趣上,他们对实验和实际应用感兴趣,喜欢动手操作和探索;学习习惯上,他们习惯于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来学习新知识,但可能在理论推导和抽象概念的理解上存在一定困难。
4.在讲解过程中,我会结合数学知识,如几何作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成像规律。
5.最后,我会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理解平面镜成像的应用,并探讨其在生活中的意义。
(三)巩固练习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应用能力,我计划设计以下巩固练习或实践活动:
1.设计一系列填空题和选择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他们对平面镜成像特点的理解。
3.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同时通过讨论和交流,激发思维碰撞。
4.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数据,通过数据分析来验证成像规律,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
5.设置悬念和挑战性问题,如“为什么平面镜中看到的物体是正立的?”“物距与像距有什么关系?”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平面镜成像》说课稿
《平面镜成像》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的内容结构本节教学内容包含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成像的原理和平面镜的应用,以实验为主体,通过真实情景再现,让学生感知平面镜成像特点,得出实验结论。
2.教材的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过程(2)教学难点:平面镜成虚像、像与物等大的认识二、说教学目标对《平面镜成像》教学内容的研究分析,以及《课程标准》确立以下教学目标:1.了解平面镜成像特点2.了解平面镜成像虚像、虚像是怎样形成的3.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三、说教学方法本节课平面镜成像采用的教学方式为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并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探究、分析与论证的探究式教学模式。
四、说学法指导平面镜成像的学习内容,在日常生活中学生非常熟悉,但是存在一些错误的认知,因此在学习中,让学生亲历实验过程,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得出成像规律和特点,在实验探索中得出正确的结论。
五、说教学过程教学板块一: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平面镜在日常生活中非常熟悉,那么实际成像有什么特点呢?(引发思考与讨论)2、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根据学生的讨论,列出待解决的问题,并制定实验计划设计实验方案,在讨论中确定以下的问题:(1)确定物体位置的平面镜,应该选用什么样的物体作为平面镜,玻璃板和平面镜对实验效果更好?(2)选用玻璃板作为平面镜,应该处于何种环境便于观察实验现象?(3)如何确定平面镜成像的像的虚实?3.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给出实验器材供同学们选用:同样大小(长短、粗细)的蜡烛两只,小蜡烛一只、大蜡烛一只,平面镜一面,平板玻璃一块,支架一幅,方格纸一张,同样大小的三角板一对、刻度尺一把4. 分析与论证实验结束,进行分析与论证探究结果是否正确,讲解探究结论中有哪些内容与猜想相符,有哪些不符。
(1)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2)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和物体的大小有什么关系?(3)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有什么关系?(4)当物体远离或靠近平面镜时物体的像的移动情况、像的大小、形状的变化情况是什么?5.评估与交流得出实验结论,总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教学板块二:平面镜成像原理利用图像分析平面镜成像的原理,边板画边讲解,这样既巩固了光的反射定律,又培养了学生研究新问题的能力。
平面镜成像说课稿3篇
平面镜成像说课稿3篇平面镜成像说课稿3篇平面镜成像说课稿(一)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我叫xx,来自xx市xx中学。
今天,我说课题目是《平面镜成像》。
以下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与学法分析、教学过程设计四大方面来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平面镜成像"是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重点内容之一,是在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认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和应用。
既与生活联系紧密,又是学生首次接触"像"这个新概念,后面又将学到凸透镜成像,所以,本节课既是对光的反射规律的一个延续,又为以下的知识埋下了伏笔,真正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确定本课的三维目标如下:1、知识与技能:(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了解平面镜能成虚像。
(3)理解平面镜在实际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1)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
(2)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
(2)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通过对平面镜的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水平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感受探究过程的各个环节。
(2)难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以及成虚像的初步概念。
课程标准提出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步骤,而八年级的学生物理探究能力比较弱,所以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是本课的重点。
虚像的概念比较抽象,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因此,确定为本课的难点。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本课之前已经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定律,已经具有前提知识。
在日常生活中常见平面镜成像现象,但不知其物理原理,因此物理探究兴趣比较高。
初中物理平面镜成像说课稿
初中物理平面镜成像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理解平面镜成像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 学生能够掌握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包括像的位置、大小、正倒立等。
-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验证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分析的能力。
- 通过实验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
- 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和严谨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平面镜成像的基本原理。
-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其规律。
2. 教学难点:- 学生对平面镜成像原理的理解可能存在困难。
- 实验操作中可能出现的误差分析和解释。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 准备平面镜实验器材,包括平面镜、刻度尺、标记笔等。
- 准备多媒体课件,展示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和实验过程。
2. 学生准备:- 预习相关的物理知识,了解平面镜的基本概念。
- 准备实验记录本,用于记录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提问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镜子使用经验,引出平面镜成像的话题。
-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平面镜成像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平面镜成像原理- 介绍光的反射定律,解释入射角和反射角的概念。
- 通过图示和动画演示,让学生理解光线在平面镜上的反射过程。
3. 实验操作- 指导学生进行平面镜成像的实验,包括确定像的位置、测量像的大小等。
- 要求学生记录实验数据,观察并描述像的特点(正立、等大、虚像)。
4. 实验结果分析- 让学生分享实验结果,引导学生分析实验中可能出现的误差。
- 教师总结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
5. 拓展延伸- 讨论平面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潜望镜、穿衣镜等。
- 引导学生思考平面镜成像原理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光学仪器等。
五、课堂小结-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平面镜成像原理和特点。
- 强调实验操作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
《平面镜成像》说课稿(全国实验说课大赛获奖案例)
一.使用的教材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3节
二.实验器材
魔术杯、钥匙扣、ipad、模拟“全息投影”装置、全息视频源、深渊灯、牙齿模型、牙镜、救护车模型、电子蜡烛、亚克力板、坐标纸、彩色纸带、丝巾,平面镜、矿泉水瓶、纸盒。
三.实验创新点
1.利用平面镜和全息视频源,模拟全息投影,呈现一个360°的立体影像。
(四)布置作业
给学生布置一个趣味作业,如图16所示,这是一个空纸箱,现在把手机放进去,但是并没有看到箱子里有手机如图17所示,这是为什么呢?让学生课后查阅资料,了解“空箱藏物”的魔术原理,并动手制作一个魔术箱,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客精神。
七.实验效果评价
这节课体现了新方法、新技术和新材料与实验教学的融合,利用有趣的魔术和创新实验组织教学,结合创客教育理念,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在有趣创新的实验教学中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2.“隐身术”
利用平面镜成像还可以制作隐身装置,如图11所示,观察者可以从前方直接看到矿泉水瓶,感觉中间是透明的玻璃,但其实,这中间并不透明,换一个视角,如图12所示,发现这中间甚至还有一个不透明的纸盒,纸盒竟然被隐身了,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也利用了平面镜成像,矿泉水瓶通过几个平面镜多次次成像,观察者看到的其实是平面镜所成的虚像,并不是真实的矿泉水瓶。
2.理解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知道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
3.了解平面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探究,分析总结得出规律。
2.培养学生在观察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分析评估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获得成功的喜悦。
初二物理《平面镜成像》说课稿
初二物理《平面镜成像》说课稿初二物理《平面镜成像》说课稿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初二物理《平面镜成像》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初二物理《平面镜成像》说课稿1各位专家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的第三节《平面镜成像》。
下面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主要有三个内容:1、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2、虚像的概念;3、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它在光的直线传播与光的反射定律之后,学习、认识平面镜的成像,是前两节所学知识的应用;另外,学生将首次较完整的研究“像”这个新概念,为进一步学习凸透镜成像奠定基础。
同时,通过平面镜成像的探究活动,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增强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本节课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是这一章的重点内容之一。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重视过程与方法、重视科学探究的要求,结合教材的内容以及学生认知发展的水平,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能说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有用信息的记录;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探究过程中,领略平面镜成像现象中的对称之美,体会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喜悦。
3、重点和难点科学探究活动,有利于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学习、体验科学方法,因此,“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本节课的重点。
由于“虚像”比较抽象,“看得见”,却“摸不着”,因此,虚像的概念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由于学生缺乏经验,思维能力不强,很难提出确定虚像位置的方法,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是探究活动中的又一个难点。
二、说教法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对身边的事物充满好奇心,具有强烈的操作兴趣。
物理平面镜成像说课稿
物理平面镜成像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物理平面镜成像》。
本节课是初中物理课程中关于光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旨在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平面镜成像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包括像的位置、大小、正倒立等,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成像实验。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观察和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实事求是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包括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像与物体大小相等等。
2. 教学难点:理解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别是像的位置如何确定。
三、教学方法本节课我将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和实验教学法相结合的方式,通过问题引导、实验操作和讨论交流,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深化理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首先,我会通过一个生活中的例子来引起学生的兴趣,比如提问:“当我们站在镜子前,镜子里会出现什么?”通过这个简单的问题,引导学生进入平面镜成像的主题。
2. 知识讲解接着,我会讲解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平面镜成像是基于光的反射原理,当光线从物体反射到平面镜上,再反射回来时,我们看到的就是物体的像。
我会用图示和动画来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这一过程。
3. 实验操作在理论知识讲解之后,我会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实验材料包括平面镜、蜡烛、白纸和尺子。
学生需要按照指导步骤,测量并记录像的位置和大小,观察像与物体的正倒立关系。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4. 讨论交流实验结束后,我会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
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实验结果,讨论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我会适时给予指导和总结,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5. 知识应用最后,我会设计一些与生活相关的平面镜成像问题,让学生尝试解答。
这样可以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面镜成像》说课稿
乳源民族实验学校陈丽燕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平面镜成像”是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重点内容之一,是在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认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和应用。
平面镜既与生活联系紧密,又是学生首次接触“像”概念,为“凸透镜成像”作了铺垫。
所以,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确定本课的三维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了解平面镜能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3)理解平面镜在实际中的应用。
(4)初步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
(2)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
(2)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感受探究的各个环节。
(2)难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虚像的概念。
课程标准提出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步骤,而八年级的学生物理探究能力比较弱,所以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是本课的重点。
虚像的概念比较抽象,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因此,确定为本课的难点。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本课之前已经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定律,已经具有前提知识。
在日常生活中常见平面镜成像现象,但不知其物理原理,物理探究兴趣比较高。
三、教法学法分析:
新的课程理念认为:在注重知识技能的同时更应注意过程与方法。
教给学生方法比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
根据新的课程理念,本课采用“科学探究”的方法,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方案——实验探究——分析论证——交流评估——应用拓展等程序,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
具体的方法:教师引导探究法,学生自主探究法,讨论法等.
四、教学程序设计:
教学程序教学内容设计意图及依据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1.小魔术:空箱变物。
2.揭密魔术,引出平面镜。
通过魔术表演,将学生带到创设
的问题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
1.提出问题
学生利用课桌上的平面镜自我观察,观察
后提出与平面镜有关的问题。
可能的问题: 教学理论认为:问题是思维的动因,是探究的起点,人们只有发现和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