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中最常引用的50个典故

合集下载

古诗词常用典故集锦~(收藏)

古诗词常用典故集锦~(收藏)

古诗词常用典故集锦~(收藏)古诗词常用典故琴瑟:(1)比喻夫妇感情和谐,亦作“瑟琴”.《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琴瑟.”(2)比喻兄弟朋友的情谊.陈子昂《春夜别友人诗》:“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出川.”尺素:书信的代称.如秦观《踏莎行》:“驿寄梅花,鱼传尺素……”投笔:指弃文从武.长城:指守边的将领.如陆游的《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楼兰:指边境之敌,用“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折腰:“折腰”意为躬身拜揖,后来喻指屈身事人,而诗人常反其义用之.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化碧:形容刚直中正的人为正义事业而蒙冤受屈.三径:指代隐士居住的地方.劳歌:送别歌的代称.阳关:送别时唱的歌曲称作“阳关”.风骚:泛指优秀的文学作品或指文采.雕虫:比喻微不足道的技术,多指文学技巧.黍离: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鸡黍:专指招待客人的饭菜.如孟浩然《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商女:指不顾国家存亡而醉生梦死.杜康:酒的代称.如曹操《短歌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行路难:指世路艰难及离别伤悲之情.如:“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李益《从军北征》).关山月:乐府曲调,多指征戍离别之情.如:“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王昌龄《从军行七首》之二)杨柳曲:乐府曲调“杨柳枝”,有时也作“折杨柳”,主要写军旅生活,从梁、陈到唐代,多为伤别之词,以怀念征人为多.击楫中流:也作中流击楫,借指决心报效祖国,收复失地.人杰:指才智突出的人物.涂鸦:比喻书画或文章不像样子.一般用于说话者自己对自己做的评价,是谦虚的说法.春秋:比喻年岁、岁月或借指古代史、历史.抱柱:比喻坚守信约.李白《长干行》:“常存抱住信,岂上望夫台.”还珠:比喻官吏为政清廉.白衣苍狗:亦叫白云苍狗,比喻世事变幻无常.出自杜甫诗《可叹》:“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古往今来共一时,人生万事无不有.”庄周梦蝶:后来文人用来借指迷惑的梦幻和变化无常的事物.如陆游《冬夜》诗云:“一杯罂粟蛮奴供,庄周蝴蝶两俱空.”怀桔:指孝顺双亲.昆山玉:比喻优秀人才.如刘禹锡《送李中丞赴楚州》:“忆君初得昆山玉,同向扬州携手行.”羌笛:征戍将士思乡和戍边幽怨的象征.吴钩:泛指宝刀、利剑.三尺:古代,剑约三尺长,故用为剑的代称.又因古代把法律刻在三尺长的竹筒或木板上,故又作法律的代称,也叫“三尺法”.南冠:指囚犯.如骆宾王《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亲.”神器:指帝位、政权.逐鹿:《汉书·蒯通传》:“且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颜师古注引张晏曰:“以鹿喻帝位.”后来用逐鹿比喻群雄并起,争夺天下.请缨:汉武帝派年轻的近臣终军到南越劝说南越王朝.终军说:“请给一根长缨,我一定把南越王抓来.”后以喻杀敌报国.凭栏:古人怀念远人,或心有所思,或抑郁愁苦,都习惯默默地凭栏对远.梅花落:曲调名,多以通感的方式描绘遭遇冷落的感觉.辞第:汉武帝要为大将霍去病修建府第,霍去病辞谢道:“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后以喻为国忘家.杜甫《奉和严中臣西城晚眺十韵》:“辞第输高义,观图忆古人.”巴歌:亦称巴唱、巴讴、巴人之曲.借指鄙俗之作,多作谦词.元人谢应芳《水调歌头·再和寄酬袁子英萧寺》:“多谢寄来双鲤,白雪阳春数曲,为我和巴讴.”多和“阳春白雪”比照着来写,表达自己的微不足道.其典出自战国楚玉《对楚王问》.。

语文古诗词:藏在古诗中的80个典故

语文古诗词:藏在古诗中的80个典故

语文古诗词:藏在古诗中的80个典故1、湘妃竹。

舜死后,舜的妃子娥皇和女英在湘水上啼哭,眼泪洒在竹子上,竹竿上都生了斑纹唐·刘禹锡《泰娘歌》——如何将此千行泪,更洒湘江斑竹枝。

2、传说中鹣鹣只有一只眼、一只翅膀,所以一定要两只鸟在一起才能飞,比喻夫妻。

唐·白居易《长恨歌》——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3、连生在一起的两个树枝,比如恩爱夫妻。

唐·白居易《长恨歌》——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4、常与“丹心”连用,歌颂为国捐躯者的忠贞。

元·郑元佑《张御史死节歌》——孤忠既是明丹心,三年犹须化碧血。

5、南宋将领檀道济自称为“万里长城”。

后以此称能抵御敌人入侵的英雄人物。

宋·陆游《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6、殷朝末年,周武王伐殷,孤竹国国君的儿子伯夷、叔齐认为这是以臣弑君,就拦马谏阻。

殷之后,两人不食周粟,隐居首阳山,采薇而食,终饿死。

后以此喻隐居避世。

唐·王绩《野望》——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7、古代驿站在路上约隔十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供游人休息送别。

后“长亭”成为送别之地的代称。

宋·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8、语出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后为书信代称。

宋·秦观《踏莎行》——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9、登高重阳有登高习俗。

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0、东山高卧东晋谢安辞官隐居东山。

后指隐居。

唐·李白《梁园吟》——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末应晚。

11、杜康传说杜康发明了酒。

后以此作为酒的代称。

三国魏·曹操《短歌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12、语出东晋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后多以“东篱”表现归隐之后的田园生活或闲雅的情致。

古诗词常用典故和意象

古诗词常用典故和意象

古诗词常用典故和意象意象月亮: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如“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望月思故国,表明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

明月、白云:望云思友,见月怀人,是诗词中常用手法。

杜甫诗《恨别》:“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借白云明月,寄托对友人的怀念。

蝉: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

虞世南《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用蝉喻指高洁的人品。

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希望荒凉偏僻伤春离恨身份、地位的卑微。

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如“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姜夔《扬州慢》)春风十里,十分繁华的扬州路,长满了青青荠麦,一片荒凉了。

南浦、柳岸、长亭:送别地的代名词。

芳草: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喻离恨。

乐府《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

”以“青青河边草”起兴,表达对远方伊人的思念。

芭蕉: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雨打芭蕉本来就够凄怆的,梦魂逐着芭蕉叶上的雨声追寻,更令人觉得凄恻。

柳树:以折柳表惜别。

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

《送别》诗: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梧桐: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和芭蕉差不多,大多表示一种凄苦之音。

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可见秋雨打梧桐,别有一分愁滋味。

松柏:人们常用松柏耐寒象征孤直坚强有生命力的品格。

刘禹锡:“后来富贵已凋落,岁寒松柏犹依然。

”桑榆:指日落时余光所照之处,后比喻垂老之年。

如王勃《滕王阁序》:“东榆已失,桑榆非晚”。

梅花:梅花是一种高洁人格的象征,拥有傲雪、逆境中坚强、不屈不挠的品格。

陆游:“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寄托了一种高洁的品格。

菊花:象征清高、隐逸、高洁、脱俗。

落花:伤春桃花:象征美人。

杨花:表飘零或离情之意。

莲花:“怜”谐音双关,借以表达爱情;保持气节的高洁之士的象征。

大量用典的诗

大量用典的诗

大量用典的诗1.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典故:庄生梦蝶(庄子.齐物论)“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

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

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

”杜鹃啼血(华阳国志.蜀志)“杜宇称帝,号曰望帝。

……其相开明,决玉垒山以除水害,帝遂委以政事,法尧舜禅授之义,遂禅位于开明。

帝升西山隐焉。

时适二月,子鹃鸟鸣,故蜀人悲子鹃鸟鸣也。

2.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典故:沧海泪珠(博物志)“南海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绩织,其眼泣则能出珠。

”良田生烟(元和郡县志)“关内道京兆府蓝田县:蓝田山,一名玉山,在县东二十八里。

”3.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撵辞金阙典故:王昭君嫁匈奴和亲(王明君辞)汉代王昭君出塞远嫁匈奴的故事,当时昭君出塞,送行的人怕她思国伤心,命乐师在路上弹琵琶,一直到关外汉武帝的皇后陈阿娇被打入长门这是武帝时期陈皇后失宠的故事,陈皇后失宠之后,被武帝打入长门宫,从此过着冷宫的生活,后又置千金令司马相如作《长门赋》试图从新得到皇帝的宠幸,到最后还是徒劳4.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典故:闻笛赋:晋代向秀去洛阳应试,途经被司马昭阴谋杀害的亡友嵇康、吕安的旧居,正是斜阳冉冉,传来了邻人凄清的笛声,故他以凄怆的心情,写了一篇《思旧赋》来悼念他的朋友。

烂柯人:烂掉了斧头柄的人,这里指离家日久刚回故乡的人。

据《述异记》载,晋代的王质上山砍柴,观看两童子对弈,观棋至终局,他发觉手中斧柄已经烂了。

回到家里,才知已过了百年,同辈的人都死了。

5.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李贺《雁门太守行》典故:易水:用了《史记·刺客列传》和《战国策·燕策三》里荆轲刺秦的典故。

太子丹送荆轲,荆轲唱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6.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典故:坐观垂钓者:诗人运用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西汉刘安《淮南子·说林训》)的典故。

诗词用典大全

诗词用典大全

诗词用典大全
诗词用典是一种常见的文学手法,通过引用历史事件、典故、传说等,来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或形容事物。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诗词用典示例:
1. 投笔:指班超投笔从戎的故事,形容文人弃文就武。

2. 长城:指古时修建的长城,常用来比喻国家的边防。

3. 折腰:出自陶渊明不肯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后比喻屈身事人。

4. 鸿雁:出自苏武鸿雁传书的故事,常用来指书信、音讯。

5. 折桂:指科举及第,常用来比喻考试成功。

6. 青云:指高远的云,常用来比喻高远的志向。

7. 青楼:指妓院,常用来比喻繁华喧嚣之地。

8. 青冢:指王昭君的墓,常用来比喻美女的坟墓。

9. 秋水:指清澈的秋水,常用来比喻明净的心境。

10. 桃花扇:指代才子佳人,源自唐伯虎点秋香的故事。

11. 梅花落:指代思念家乡,源自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12. 丁香结:指代愁思,源自李商隐的《代赠》。

13. 湘妃竹:指代忠贞的爱情,源自娥皇女英投湘水自尽的故事。

14. 乌衣巷:指代旧时王谢堂前燕,源自刘禹锡的《乌衣巷》。

15. 西厢记:指代美好的爱情,源自王实甫的《西厢记》。

以上只是一部分常见的诗词用典示例,实际上还有很多其他的典故和传说可以在诗词中被引用。

积累:古诗文常用典故50例

积累:古诗文常用典故50例

古诗文常用典故50例1.斑竹 湘妃竹。

舜的妃子娥皇和女英,舜死后在湘水上啼哭,眼泪洒在竹子上,竹竿上都生了斑纹。

唐刘禹锡《泰娘歌》:“如何将此千行泪,更洒湘江斑竹枝。

”2.长城 南宋将领檀道济自称为“万里长城”,后以此称能抵御敌人入侵的英雄人物。

宋陆游《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3.献芹 《列子·杨朱》有一个故事说,从前有个人在乡里的豪绅面前大肆吹嘘芹菜如何好吃,豪绅尝了之后,竟“蜇于口,惨于腹”。

后来就用“献芹”谦称赠人的礼品菲薄、或所提的建议浅陋。

也说“芹献”。

高适《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尚有献芹心,无因见明主。

”4.尺素 语出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后为书信的代称。

宋秦观《踏莎行》:“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5.东山高卧 东晋谢安辞官隐居东山,后指隐居。

唐李白《梁园吟》:“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末应晚。

”6.汗青 古时字写在竹简上,先用火烧竹简,使其干燥,叫“杀青”;因烘时竹简出水如汗,故又叫“汗青”。

后指书稿、史书。

宋文天样《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7.画眉 西汉张敞夫妻恩爱,曾为其妻画眉。

后以此形容夫妻相爱。

唐朱庆馀《近试上张水部》:“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8.金乌 传说太阳里有三足乌。

后以“金乌”作为太阳的代称。

唐韩愈《李花赠张十一署》:“金乌海底初飞来,朱辉散射青霞开。

”9.劳歌 在劳劳亭送客时唱的歌。

劳劳亭旧址在南京,是古代著名的送别之地。

唐许浑《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10.梦蝶 也称“化蝶”。

战国时庄子有一次做梦,自己变成了蝴蝶。

后比喻做梦、梦幻。

宋陆游《闲游》之三:“困卧幽窗身化蝶,醉题素壁字栖鸦。

”李商隐《锦瑟》:“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11.射天狼 天狼,星名。

古人以为主侵掠。

唐诗典故应用

唐诗典故应用

唐诗典故应用
唐诗典故源于唐代诗人的诗作,其中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生智慧。

这些典故经常被引用,不仅可以赏析诗词的美感,还可以用于表达人生哲理、描绘景物、阐述情感等方面。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唐诗典故及其应用:
1. 《静夜思》- 李白:常用于表达思乡、寂寞、怀旧之情。

- 应用:夜晚独自凝望明月,唤起对远方家乡的思念之情。

2. 《将进酒》- 李白:代表豪放、豁达、豪情壮志。

- 应用:用来表达振奋壮志,豪迈奋发的情感。

3. 《登鹳雀楼》- 王之涣:描述远眺山水,表达远大抱负。

- 应用:比喻志向远大,视野开阔,有远大的抱负和目标。

4. 《送别》- 王维:表达离别之情、对友人的思念。

- 应用:表达对离别的惋惜、对友人的祝愿与思念之情。

这些唐诗典故不仅具有美感,还蕴含丰富的情感和哲理,适合用来丰富表达,传达出各种人生态度、情感、景象和抱负。

古诗中常见的典故

古诗中常见的典故

古诗中常见的典故有:
- 咏絮才:《世说新语》载,东晋谢道韫以“未若柳絮因风起”之句来比拟雪花飞舞,叔父谢安大为赞赏。

后以“咏絮”或“咏絮才”称赞女子善于吟咏。

- 比翼鸟、连理枝:传说中鹣鹣只有一只眼、一只翅膀,所以一定要两只鸟在一起才能飞,常用来比喻夫妻;连生在一起的两个树枝,比喻恩爱夫妻。

- 莼鲈:指家乡风味,典出《晋书》:“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蔬菜、莼羹、鲈鱼脍,……”后人将思念家乡、弃官归隐写作“莼鲈之思”。

- 桃源、武陵源、避秦: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文中武陵渔人寻找的桃花源是一个没有剥削压迫、和平安乐的理想之地。

后人常用此来指代与世隔绝的地方,或比喻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

- 云雨、巫山神女、阳台梦:出自宋玉的《高唐赋》,楚怀王在游览高唐时,曾梦到与巫山神女欢会。

神女走时对楚怀王说:“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

旦为朝云,暮为行雨。

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后人常用“云雨”、“巫山神女”、“阳台梦”等来表达男女欢会的意境。

除上述之外,古诗中常见的典故还有很多,如投笔、长城、楼兰、折腰、化碧、鸿雁、尺素、青鸾、双鲤等。

古诗词常用典故

古诗词常用典故

古诗词常用典故
1.庄生梦蝶:出自《庄子·齐物论》。

庄子曾经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变成
了一只蝴蝶,在梦中他感受到了自由和幸福。

但是当他醒来后,却不知道自己是庄子还是一只蝴蝶。

这个典故常常用来形容人生的虚幻和无常。

2.望梅止渴:出自《世说新语·假谲》。

讲的是曹操在行军途中,为了安慰
士兵,告诉他们前面有一片梅林,士兵们听到后口中生出唾液,不再口渴。

这个典故用来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

3.破釜沉舟: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讲的是项羽为了鼓舞士气,下令破
釜沉舟,让士兵们知道自己没有退路,只能前进。

这个典故用来比喻下定决心,不顾一切。

4.画龙点睛:出自《历代名画记》。

讲的是张僧繇在画龙时,在龙的眼上点
了睛,龙便腾空飞起。

这个典故用来比喻在关键处用一两句精彩的语言点明主旨。

5.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出自《史记·李将军列传》。

讲的是李广为人正直,
善待士兵,士兵们自觉地爱护他的住所。

这个典故用来比喻为人正直、真诚、善良,自然会受到人们的尊敬和爱戴。

古诗中的用典

古诗中的用典

古诗中的用典
1、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2、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3、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
4、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李贺《雁门太守行》
5、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杜牧《题乌江亭》
6、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绝句》
7、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崔灏《黄鹤楼》
8、楼船雪夜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陆游《书愤》
9、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0、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温廷筠《商山早行》
11、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12、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李商隐《无题》
13、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乌衣巷》
14、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李商隐《锦瑟》
15、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骆宾王《易水送别》。

运用典故的诗句

 运用典故的诗句

运用典故的诗句1.“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李商隐《锦瑟》(典故:庄周梦蝶、望帝化鹃)2.“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李白《行路难》(典故:吕尚垂钓、伊尹梦日)3.“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典故:向秀《思旧赋》、王质烂柯)4.“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典故:冯唐持节赦免魏尚)5.“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典故:宗悫愿乘长风破万里浪)6.“亲射虎,看孙郎。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典故:孙权射虎)7.“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典故:八百里驳、素女鼓五十弦瑟)8.“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典故:刘备的卢马)9.“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典故:蓬莱文章指汉代文章,建安骨指建安七子的诗风,小谢指谢朓)10.“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典故:临河羡鱼,不如退而结网)11.“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杜牧《题乌江亭》(典故:项羽乌江自刎)1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典故:丹心照汗青,指忠诚之心永载史册)13.“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杜甫《蜀相》(典故: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1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典故:落花化作春泥滋养新花,比喻奉献精神)15.“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典故:射天狼,借指抗击西夏军队)16.“楼兰日暮千帆过,谁人知是使君归。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典故:傅介子计斩楼兰王)17.“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70个古诗词中常见的文化典故

70个古诗词中常见的文化典故

70个古诗词中常见的文化典故1.斑竹湘妃竹。

舜死后,舜的妃子娥皇和女英在湘水上啼哭,眼泪酒在竹子上,竹上生了斑痕。

如何将此千行泪,更洒湘江斑竹技-----唐刘禹锡《泰娘歌》2.比翼鸟、连理枝传说中鹣鹅只有一只眼、一只翅膀,所以一定要两只鸟在一起才能飞,比喻夫妻。

连生在一起的两个树枝,比喻恩爱夫妻。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技。

----唐白居易《长恨歌》3.烂柯出自任昉《述异记》。

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几个童子下棋唱歌,过了一会儿,发现斧头柄全烂了回到家,同时代的人都不在世了。

比喻岁月流逝,人事变迁。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4.采薇周武王伐纣,伯夷、叔齐认为这是以臣弑君。

周朝建立后,两人不食周粟,隐居首阳山采薇而食,终饿死。

后以此比喻隐居不仕。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ー【唐】王绩《野望》古代驿站在路上约隔十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供游人休息送别。

后“长亭”成为送别之地的代称。

寒蝉淒切。

对长亭晚,骤兩初歇。

-----宋柳永《雨霖铃》6.尺素语出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后为书信代称。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宋秦观《踏莎行》7.登高九月九日为重阳节,历来有登高的习俗。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ー人。

----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8.东山高卧东晋谢安辞官隐居东山。

后泛指隐居。

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

---唐李白《梁园吟》9.杜康传说杜康发明了酒。

后以此作为酒的代称。

何以解忧? 唯有杜康。

----两汉曹操《短歌行》表现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闲雅情致。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宋】李清照《醉花阴》11.寒食节日名,清明节前一天或两天。

晋国介子推隐居山中,晋文公用烧山之法逼他出来做官,介子推不出被烧死。

晋文公下令在介子推忌日禁火,只吃冷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唐】韩朝《寒食》12.汗青古时写字用的竹简,需先用火烧使其干燥,叫“杀青;因烘时竹简出水如汗,故又叫“汗青”。

古诗词典故来源大全

古诗词典故来源大全

古诗词典故来源大全古代诗词中经常会用到一些典故,典故原指旧制、旧例,也是汉代掌管礼乐制度等史实者的官名。

后来一种常见的意义是指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等的故事或传说。

典故这个名称,由来已久。

最早可追溯到汉朝,《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

”1、冰雪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冰心: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

再如“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岭南一年的仕途生涯中,自己的人格品行像冰雪一样晶莹、高洁。

2、月亮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如“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望月思故国,表明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

如“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碛,沙漠,茫茫大漠中几十万战士一时间都抬头望着东升的月亮,抑制不住悲苦的思乡之情。

3、柳树以折柳表惜别。

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

如 1987年曾考过的《送别》诗: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

这一习俗始于汉而盛于唐,汉代就有《折杨柳》的曲子,以吹奏的形式表达惜别之情。

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如“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的诗。

后世就把“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典故的出处。

故温庭筠有“绿杨陌上多别离”的诗句。

柳永在《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说的是笛声中《折杨柳》的曲子倒是传播得很远,而杨柳青青的春色却从来不曾看见,以此来表达伤春叹别的感情。

88个诗词中常用的典故

88个诗词中常用的典故

88个诗词中常用的典故1、冰雪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冰心: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

再如“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岭南一年的仕途生涯中,自己的人格品行像冰雪一样晶莹、高洁。

2、月亮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如“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望月思故国,表明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

如“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碛,沙漠,茫茫大漠中几十万战士一时间都抬头望着东升的月亮,抑制不住悲苦的思乡之情。

3、柳树以折柳表惜别。

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

如1987年曾考过的《送别》诗: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

这一习俗始于汉而盛于唐,汉代就有《折杨柳》的曲子,以吹奏的形式表达惜别之情。

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如“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的诗。

后世就把“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典故的出处。

故温庭筠有“绿杨陌上多别离”的诗句。

柳永在《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说的是笛声中《折杨柳》的曲子倒是传播得很远,而杨柳青青的春色却从来不曾看见,以此来表达伤春叹别的感情。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说的是今夜听到《折杨柳》的曲子,又有何人不引起思念故乡的感情呢?4、蝉以蝉品行高洁。

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

《唐诗别裁》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

【引用典故】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文学典故

【引用典故】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文学典故

【引用典故】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文学典故咏絮才《世说新语》载,东晋谢道韫以“未若柳絮因风起”之句来比拟雪花飞舞,叔父谢安大为赞赏。

后以“咏絮”或“咏絮才”称赞女子善于吟咏。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曹雪芹《红楼梦》比翼鸟、连理枝传说中鹣鹣只有一只眼、一只翅膀,所以一定要两只鸟在一起才能飞,比喻夫妻。

连生在一起的两个树枝,比喻恩爱夫妻。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白居易《长恨歌》莼鲈指家乡风味,典出《晋书》:“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蔬菜、莼羹、鲈鱼脍,……”后人将思念家乡、弃官归隐写作莼鲈之思。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采薇周武王伐纣,伯夷、叔齐认为这是以臣弑君。

周朝建立后,两人不食周粟,隐居首阳山采薇而食,终于饿死。

后以此比喻隐居不仕。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王绩《野望》长亭古代驿站在路上约十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供游人休息送别。

后“长亭”成为送别之地的代称。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柳永《雨霖铃》尺素语出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后为书信代称。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秦观《踏莎行》请缨汉武帝派终军到南越劝说南越王归顺。

终军说:“请给我一根长缨,我一定把南越王抓来。

”后比喻杀敌报国。

汉江山如故,千村寥落。

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岳飞《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东山高卧《晋书·谢安传》载,谢安早年曾辞官隐居会稽之东山,经朝廷屡次征聘,方从东山复出,官至司徒要职,成为东晋重臣。

后泛指隐居。

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

——李白《梁园吟》柳营指军营。

《史记》记载,汉文帝时,细柳营主将周亚夫纪律严明,军容整齐。

后也代称纪律严明的军营。

细柳连营石堑牢,平安狼火赤星高。

——鲍溶《赠李黯将军》烂柯出自任昉《述异记》。

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几个童子下棋唱歌,过了一会儿,发现斧头全烂了,同时代的人都不在世了。

古诗词中常见122典故大全

古诗词中常见122典故大全

高三语文导学材料古诗词中常用122个典故1、投笔:《后汉书》载:班超家境贫寒,靠为官府抄写文书来生活。

他曾投笔感叹,要效法傅介子、张骞立功边境,取爵封侯。

后来“投笔”就指弃文从武。

如:辛弃疾《水调歌头》: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

2、长城:《南史檀道济传》,檀道济是南朝宋的大将,权力很大,受到君臣猜忌。

后来宋文帝借机杀他时,檀道济大怒道:“乃坏汝万里长城!”后来就用“万里长城”指守边的将领。

如:陆游的《书愤》:“塞上长缄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3、楼兰:《汉书》载;楼兰国王贪财,多次杀害前往西域的汉使。

后来傅介子被派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为国立功。

以后诗人就常用“楼兰”代指边境之敌,用“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

如: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疆域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塞下曲》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苗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4、折腰:《宋书隐逸传》载,陶渊明曾作彭泽县令,因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而弃官归隐。

“折腰”意为躬身拜揖,后来喻指屈身事人,而诗人常反其义用之。

如:李白《梦游天姥岭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5、化碧、碧血:《庄子外物》载,苌弘是周朝的贤臣,无辜获罪而被流放蜀地。

他在蜀地自杀后,当地人用玉匣把他的血藏起来,三年后血变成了碧玉。

后来人们就常用“化碧”形容刚直中正的人为正义事业而蒙冤受屈。

6、鸿雁:《汉书•苏武传》,匈奴单于欺骗汉使,陈苏武已死,而汉使者故意说汉天子打猎时射下一只北方飞来的鸿雁,脚上拴着帛书,是苏武写的。

单于只好放了苏武。

后来就用“红雁”“雁书”“雁足”“鱼雁”等指书信、音讯。

如:晏殊《清贫乐》:“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

红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7、尺素: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诗词鉴赏—诗词常用典故总结

诗词鉴赏—诗词常用典故总结

诗词鉴赏—诗词常用典故总结1、冰雪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冰心: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

再如“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岭南一年的仕途生涯中,自己的人格品行像冰雪一样晶莹、高洁。

2、月亮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如“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望月思故国,表明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

如“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碛,沙漠,茫茫大漠中几十万战士一时间都抬头望着东升的月亮,抑制不住悲苦的思乡之情。

3、柳树以折柳表惜别。

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

如1987 年曾考过的《送别》诗: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

这一习俗始于汉而盛于唐,汉代就有《折杨柳》的曲子,以吹奏的形式表达惜别之情。

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如“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的诗。

后世就把“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典故的出处。

故温庭筠有“绿杨陌上多别离”的诗句。

柳永在《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说的是笛声中《折杨柳》的曲子倒是传播得很远,而杨柳青青的春色却从来不曾看见,以此来表达伤春叹别的感情。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说的是今夜听到《折杨柳》的曲子,又有何人不引起思念故乡的感情呢?4、蝉以蝉品行高洁。

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

《唐诗别裁》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

【诗词文化】唐诗中最常引用的五十个典故

【诗词文化】唐诗中最常引用的五十个典故

【诗词文化】唐诗中最常引用的五十个典故【诗词文化】唐诗中最常引用的五十个典故1.【桃源】【武陵源】【避秦】【释义】晋陶潜作《桃花源记》,谓有渔人从桃花源入一山洞,见秦时避乱者的后裔居其间,“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渔人出洞归,后再往寻找,遂迷不复得路。

后遂用以指避世隐居的地方,亦指理想的境地。

【例句】缅思桃源内,益叹身世拙。

唐·杜甫北征桃源迷路竟茫茫,枣下悲歌徒纂纂。

唐·韩愈游青龙寺赠崔大补阙笑谢桃源人,花红复来觌。

唐·王维蓝田山石门精舍2.【云雨】【巫山神女】【阳台梦】【释义】《文选·宋玉〈高唐赋〉序》:“昔者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台,望高唐之观,其上独有云气……王问玉曰:‘此何气也?’玉对曰:‘所谓朝云者也。

’王曰:‘何谓朝云?’玉曰:‘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

王因幸之。

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岨,旦为朝云,暮为行雨。

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后因用“云雨”指男女欢会。

唐·刘禹锡《巫山神女庙》诗:“星河好夜闻清佩,云雨归时带异香。

”宋·晏几道《河满子》词:“眼底关山无奈,梦中云雨空休。

”《红楼梦》第六回:“说到云雨私情,羞得袭人掩面伏身而笑。

”【例句】离鸾别凤烟梧中,巫云蜀雨遥相通。

唐·李贺湘妃明年若更征边塞,愿作阳台一段云。

唐·李白捣衣篇云雨今归何处去,黄鹂飞上野棠花。

唐·窦巩宫人斜3.【秦楼】【弄玉】【萧史】【释义】秦穆公为其女弄玉所建之楼。

亦名凤楼。

相传秦穆公女弄玉,好乐。

萧史善吹箫作凤鸣。

秦穆公以弄玉妻之,为之作凤楼。

二人吹箫,凤凰来集,后乘凤,飞升而去。

事见汉·刘向《列仙传》。

南朝梁沉约《修竹弹甘蕉文》:“巫岫敛云,秦楼开照。

唐诗中的50个典故(下),典出知识!典出智慧!

唐诗中的50个典故(下),典出知识!典出智慧!

唐诗中的50个典故(下),典出知识!典出智慧!26.【乘槎】【浮槎】【八月查】【释义】亦作“浮查”。

传说天河与海通,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见有浮槎去来,不失期,遂立飞阁于查上,乘槎浮海而至天河,遇织女、牵牛。

此人问此是何处,答曰:“君还至蜀郡访严君平则知之。

”后至蜀,君平曰:“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牵牛宿。

”正是此人到天河时。

见晋张华《博物志》卷十。

《艺文类聚》卷八引“查”作“楂”。

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也载有类似的传说:汉张骞奉命出使西域等河源,乘槎经月,到一城市,见有一女在室内织布,又见一男子牵牛饮河,后带回织女送给他的支机石。

北周庾信《哀江南赋序》:“况复舟楫路穷,星汉非乘槎可上;风飙道阻,蓬莱无可到之期。

”宋·苏轼《次韵正辅同游白水山》:“岂知乘槎天女侧,独倚云机看织纱。

”清·孔尚任《岸桴记》:“予乘槎三年,江淮湖海,住若里巷。

”后用以比喻奉使。

唐·杜甫《有感》诗之一:“乘槎断消息,无处觅张骞。

”清·汪懋麟《得舟次二只琉球使还消息》诗之一:“闻道乘槎客,安流实快哉。

”清·黄遵宪《远归》诗:“且图傍岸牵舟住,竞说乘槎犯斗还。

”。

【例句】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查。

唐·杜甫秋兴八首莫怪恩波隔,乘槎与问津。

唐·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烟横博望乘槎水,日上文王避雨陵。

唐·唐彦谦蒲津河亭27.【斑竹】【湘妃泪】【湘女恨】【释义】晋·张华《博物志》卷八:“尧之二女,舜之二妃,曰湘夫人,帝崩,二妃啼,以涕挥竹,竹尽斑。

”唐·杜甫《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不见湘妃鼓瑟时,至今斑竹临江活。

”元·张可久《寨儿令·送别》曲:“白玉连环,斑竹阑干,回首泪偷弹。

”毛泽东《答友人》诗:“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

”【例句】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唐·李贺李凭箜篌引斑竹啼舜妇,清湘沈楚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桃源】【武陵源】【避秦】o释义晋陶潜作《桃花源记》,谓有渔人从桃花源入一山洞,见秦时避乱者的后裔居其间,“土地平旷,屋舍儼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黄髮垂髫,并怡然自乐。

”渔人出洞归,后再往寻找,遂迷不复得路。

后遂用以指避世隐居的地方,亦指理想的境地。

o例句缅思桃源内,益叹身世拙。

唐·杜甫北征桃源一向绝风尘,柳市南头访隐沦。

唐·王维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桃源迷路竟茫茫,枣下悲歌徒纂纂。

唐·韩愈游青龙寺赠崔大补阙笑谢桃源人,花红复来觌。

唐·王维蓝田山石门精舍若待功成拂衣去,武陵桃花笑杀人。

唐·李白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云雨】【巫山神女】【阳台梦】o释义《文选·宋玉〈高唐赋〉序》:“昔者楚襄王与宋玉游於云梦之臺,望高唐之观,其上独有云气……王问玉曰:‘此何气也?’ 玉对曰:‘所谓朝云者也。

’王曰:‘何谓朝云?’ 玉曰:‘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

王因幸之。

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岨,旦为朝云,暮为行雨。

朝朝暮暮,阳臺之下。

’”后因用“云雨”指男女欢会。

唐刘禹锡《巫山神女庙》诗:“星河好夜闻清珮,云雨归时带异香。

”宋晏几道《河满子》词:“眼底关山无奈,梦中云雨空休。

”《红楼梦》第六回:“説到云雨私情,羞得袭人掩面伏身而笑。

”o例句倾国倾城汉武帝,为云为雨楚襄王。

古来容光人所羡,况复今日遥相见。

唐·刘希夷公子行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唐·李白清平调词三首离鸾别凤烟梧中,巫云蜀雨遥相通。

唐·李贺湘妃明年若更征边塞,愿作阳台一段云。

唐·李白捣衣篇云雨今归何处去,黄鹂飞上野棠花。

唐·窦巩宫人斜【秦楼】【弄玉】【蕭史】o释义秦穆公为其女弄玉所建之楼。

亦名凤楼。

相传秦穆公女弄玉,好乐。

萧史善吹箫作凤鸣。

秦穆公以弄玉妻之,为之作凤楼。

二人吹箫,凤凰来集,后乘凤,飞升而去。

事见汉刘向《列仙传》。

南朝梁沉约《修竹弹甘蕉文》:“ 巫岫敛云,秦楼开照。

” 唐杜甫《郑驸马宅宴洞中》诗:“自是秦楼压郑谷,时闻杂佩声珊珊。

” 南唐李煜《谢新恩》词:“ 秦楼不见吹簫女,空餘上苑风光。

”《二刻拍案惊奇》卷九:“ 凤生以为可动,朗吟一诗道:‘几回空度可怜宵,谁道秦楼有玉簫?’” 郑泽《横塘》诗:“江渚琵琶音已断,秦楼簫凤去无端。

”o例句鸾辂已辞乌鹊渚,箫声犹绕凤皇台。

唐·李峤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复道斜通鳷鹊观,交衢直指凤皇台。

唐·骆宾王帝京篇丹凤朱城白日暮,青牛绀幰红尘度。

唐·骆宾王帝京篇秦妃卷帘北窗晓,窗前植桐青凤小。

唐·李贺天上谣行云无处所,萧史在楼中。

唐·元稹会真诗三十韵【阳春白雪】【下里巴人】【寡和】o释义下里,乡里;巴,古国名,地在今川东、鄂西一带。

《文选·宋玉〈对楚王问〉》:“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数十人。

” 李周翰注:“《下里》《巴人》,下曲名也。

《阳春》《白雪》,高曲名也。

”后以阳春白雪泛指高雅的曲子,而下里巴人泛指俗调。

o例句独有凤皇池上客,阳春一曲和皆难。

唐·岑参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闻道仙郎歌白雪,由来此曲和人稀。

唐·岑参和祠部王员外雪后早朝即事青蝇易相点,白雪难同调。

唐·李白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诸学士可怜白雪曲,未遇知音人。

唐·韦应物简卢陟铮鏦闻郢唱,次第发巴音。

唐·韦庄三用韵【蓬莱】【三山】【瀛洲】o释义古代传说中的神山名。

亦常泛指仙境。

《史记·封禅书》:“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傅在勃海中。

” 宋陈师道《晁无咎张文潜见过》诗:“功名付公等,归路在蓬莱。

” 明王錂《春芜记·说剑》:“他本蓬莱仙种,偶然寄跡人间。

”o例句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唐·李商隐无题蓬莱织女回云车,指点虚无是征路。

唐·杜甫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唐·李商隐无题四首之一云涛烟浪最深处,人传中有三神山。

唐·白居易海漫漫闻有三山未知处,茂陵松柏满西风。

唐·许浑学仙二首【商山】【四皓】【紫芝歌】o释义商山在今陕西商县东。

亦名商岭、商阪、地肺山、楚山。

地形险阻,景色幽胜。

秦末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甪里先生,避秦乱,隐商山,年皆八十有馀,须眉皓白,时称商山四皓。

作歌曰:“漠漠商洛,深谷威夷。

曄曄紫芝,可以疗飢。

皇农邈远,余将安归?駟马高盖,其忧甚大。

富贵而畏人,不若贫贱而轻世。

” 晋陶潜《桃花源诗》:“ 黄綺之商山,伊人亦云逝。

”唐王湋《送王闰》诗:“ 江芜连梦泽,楚雪入商山。

”o例句隐士休歌紫芝曲,词人解撰河清颂。

唐·杜甫洗兵马空闻紫芝歌,不见杏坛丈。

唐·杜甫八哀诗故著作郎贬台州司户荥阳郑公虔翻嫌四皓曾多事,出为储皇定是非。

唐·张志和渔父商山议得失,蜀主脱嫌猜。

唐·杜甫昔游却思黄绶事,辜负紫芝心。

唐·钱起题玉山村叟屋壁【折桂】【丹桂】【郤诜第】o释义《晋书·郤诜传》:“﹝武帝﹞问詵曰:‘卿自以为何如?’ 詵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崑山之片玉。

’”后以“丹桂”比喻秀拔的人才。

以“桂林一枝”喻登科及第。

《宋史·窦禹钧传》:“﹝竇仪﹞弟儼、侃、偁、僖,皆相继登科。

冯道与禹钧有旧,尝赠诗,有‘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之句。

”o例句年年为献东堂策,长是芦花别钓矶。

唐·韦庄鄠杜旧居二首名登郤诜第,身着老莱衣。

唐·岑参送薛彦伟擢第东归手中已有新春桂,多谢烟香更入衣。

唐·郑谷擢第后入蜀经罗村路见海棠盛开偶有题咏应观法界莲千叶,肯折人间桂一枝。

唐·罗隐和禅月大师见赠红尘偶别迷前事,丹桂相倾愧后徒。

唐·罗隐寄徐济进士【谢朓】【小谢】【谢宣城】o释义南朝齐谢朓,字玄晖,曾任宣城太守。

善为诗,后常以指有文才的人。

o例句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唐·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钱别校书叔云刘琨坐啸风清塞,谢朓题诗月满楼。

唐·武元衡酬严司空荆南见寄陵阳佳地昔年游,谢朓青山李白楼。

唐·陆龟蒙怀宛陵旧游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

唐·李白金陵城西楼月下吟【沧浪】【濯足】【濯缨】o释义《孟子·离娄上》:“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后遂以“沧浪”指此歌。

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明诗》:“孺子‘沧浪’,亦有全曲。

” 清陈梦雷《寄答李厚庵百韵》:“君节诚不亏,鼓枻歌‘沧浪’。

”o例句今朝不用临河别,垂泪千行便濯缨。

唐·柳宗元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沧浪吾有曲,寄入棹歌声。

唐·李白送储邕之武昌之推避赏从,渔父濯沧浪。

唐·杜甫北游色阻金印大,兴含沧浪清。

唐·杜甫同元使君舂陵行沧浪有钓叟,吾与尔同归。

唐·李白沐浴子【渊明】【陶令】【靖节】o释义陶潜一名渊明,东晋大诗人。

字元亮,私谥靖节徵士。

渊明为彭泽令时,因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弃官归隐。

后遂借指欲作归隐之计的县令。

o例句优游谢康乐,放浪陶彭泽。

吾衰未自安,谢尔性所适。

唐·杜甫石柜阁可惜陶潜无限酒,不逢篱菊正开花。

唐·崔峒题桐庐李明府官舍借问陶渊明,何物号忘忧。

唐·李群玉雨夜呈长官吾爱崔秋浦,宛然陶令风。

唐·李白赠崔秋浦三首之一稍觉渊明归思远,东皋月出片云还。

唐·钱起题张蓝田讼堂【莼羹鲈脍】【思鲈】【季鹰鱼】o释义典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 张季鹰( 张翰),辟齐王东曹掾,在洛。

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羹、鱸鱼膾,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羈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

” 唐杜牧《许七侍御弃官东归潇洒江南颇闻自适高秋企望题诗寄赠十韵》:“冻醪元亮秫,寒鱠季鹰鱼。

” 前蜀韦庄《桐庐县作》诗:“白羽鸟飞严子瀨,緑蓑人钓季鹰鱼。

”o例句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唐·赵嘏长安晚秋东走无复忆鲈鱼,南飞觉有安巢鸟。

唐·杜甫洗兵马此行不为鲈鱼鲙,自爱名山入剡中。

唐·李白秋下荆门已被秋风教忆鲙,更闻寒雨劝飞觞。

唐·张南史陆胜宅秋暮雨中探韵同作闻说故园香稻熟,片帆归去就鲈鱼。

唐·赵嘏江亭晚望【三径】【蒋诩径】【二仲】o释义晋赵岐《三辅决录·逃名》:“ 蒋詡归乡里,荆棘塞门,舍中有三径,不出,唯求仲、羊仲从之游。

”后因以“三径”指归隐者的家园。

晋陶潜《归去来辞》:“三径就荒,松竹犹存。

” 唐蒋防《题杜宾客新丰里幽居》诗:“退跡依三逕,辞荣继二疏。

”宋苏轼《次韵周邠》:“南迁欲举力田科,三径初成乐事多。

”o例句元卿谢免开三径,平仲朝归卧一裘。

唐·温庭筠题韦筹博士草堂一丘常欲卧,三径苦无资。

唐·孟浩然秦中感秋寄远上人徒闻蒋生径,尔去谁相携。

唐·岑参沣头送蒋侯云抱四山终日在,草荒三径几时归。

唐·杜牧冬日五湖馆水亭怀别瓢饮唯三径,岩栖在百层。

唐·杜甫赠特进汝阳王二十韵【三献】【怀玉】【卞和】o释义春秋楚人卞和得璞玉,献之厉王,王以为诳,刖其左足;复献武王,又刖其右足;后献文王,王理璞,果得玉,名之曰和氏璧。

事见《韩非子·和氏》。

后用为怀才难遇知音的典实。

唐刘长卿《落第赠杨侍御赴范阳》诗:“泣连三献玉,疮惧再伤弓。

” 唐贾岛《古意》诗:“眼中两行泪,曾弔三献玉。

” 宋曾巩《送程殿丞还朝》诗:“自重肯悲三献玉,不欺常慎四知金。

”o例句莫将和氏泪,滴著老莱衣。

唐·殷遥送友人下第归省穷途行泣玉,愤路未藏金。

唐·骆宾王畴昔篇眼中两行泪,曾吊三献玉。

唐·贾岛古意抱玉三朝楚,怀书十上秦。

唐·卢僎途中口号勿信玉工言,徒悲荆国人。

唐·陈子昂观荆玉篇【鹤归华表】【辽东鹤】【丁令威】o释义晋陶潜《搜神后记·丁令威》:“ 丁令威,本辽东人,学道于灵虚山。

后化鹤归辽,集城门华表柱。

时有少年,举弓欲射之。

鹤乃飞,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

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垒垒。

’遂高上冲天。

” 唐白居易《池鹤》诗之二:“池中此鹤鹤中稀,恐是辽东老令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