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美术五年级上册《寓言、神话配画》教案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18寓言和神话 |苏少版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18寓言和神话 |苏少版](https://img.taocdn.com/s3/m/fe0d496752d380eb62946dd9.png)
《寓言和神话》泥塑美猴王教材分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的学习领域。
寓言随着孩子成长的每一天,它们是孩子成长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本课是让学生了解文学与美术两种艺术形式之间的联系。
为寓言配画能使学生更好地实现对情与美的理解,它集画、说、写、玩于一体,开发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由单一性发展向综合性发展转轨。
教学目标:1让学生欣赏了解猕猴的生活习性,学习制作方法。
2展开想象的翅膀,让学生尝试用泥塑的方式表现出猕猴。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善于发现,并能抓住猴子的主要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1能抓住猕猴的不同特征,并能表现也不同动作的猕猴。
2能用泥塑的形式表现出形态各异的猕猴教学设计:一、导入听声音猜朋友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神秘的嘉宾。
听,他来了……(播放西游记主题曲)大家说是谁?(孙悟空)孙悟空会七十二变,本领特别大,你能学学他的最经典的动作吗?二、了解美猴王1 猕猴的生活习性同学们学得真像,孙悟空的原型是我们生活中的哪只动物?(猴)猴子最喜欢做的事是什么?(爬树、在树间跳来跳去……)2猕猴的外形特征原来同学们对猴子这么了解,那老师要考考你们了,你知道猴子长什么样子吗?我们来看看同学们说得对不对?出示人和猴头像对比其实猴子是和我们人类是近亲,它们和我们一样有喜怒哀乐,它们的外貌特征也和我们相似。
同学们仔细看看,他们和我们的区别在哪里?(面部裸露无毛发,轮廓分明,眼眶突出,两眼向前,眼间的距离较窄,视觉发达,可以在树林之间活动时较准确地判定距离,判别色彩,但嗅觉退化;齿式为异齿型,四肢灵活,四趾有五指趾,可以灵活而稳定地抓握树枝,触觉灵敏,还有防止滑落的作用。
手脚的拇指和其余四指相对,可以握合)同学们猜猜这只猕猴在想什么?它们的腿和手臂几乎相同。
三、示范(1)老师今天也想尝试用泥塑的形式表现了一只猴子,我们一起来看看……步骤:1.先做头部(椭圆形)2.细刻面部(眼睛鼻子耳朵)3.做身体和四肢(身体和双腿一起塑型)4.用牙签连接身体和四肢。
寓言、神话配画精品教案
![寓言、神话配画精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4d09f5969eae009581becff.png)
寓言、神话配画精品教案一、教材分析:(一)综合分析本课与儿歌、童话配画为一个单元,也可以归属于《九年制义务教育国家美术课程标准》中的“综合探索”领域。
本课教学应着力于创造力及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赏析,使学生思路开阔,创作形式也可以丰富多彩,采用自己喜欢的手法配画或以寓言、神话为脚本,自制道具、布景,进行话剧等形式或木偶剧表演,尝试综合探究性活动。
苏教版第十一册美术教案(新)第二十课:寓言、神话配画寓言故事文字浅显易懂,幽默有趣,具有民族传统特色,并反映深刻的道理,读后耐人寻味。
如:龟兔赛跑、乌鸦喝水、坐井观天、拔苗助长等等。
神话故事美丽动人,充满神奇色彩,不仅可以丰富我们的历史知识、提高文化素养,而且可以让我们看到祖先们在征服大自然、与大自然抗争的历史长河中那种勤劳、智慧、勇敢的精神,如:西游记、嫦娥奔月、大禹治水等等。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通过这些故事的诱发、联想,使学生明辨是非,领悟中国传统文化所蕴涵的人文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同时营造良好的作画氛围,采用独幅或连环画的形式再现故事情节与场面。
通过给寓言、神话配画,不仅可以形成各学科间的知识交流,加强学科间的辐射,而且通过美术这一视觉形象,凝固艺术再现文学这一语言形象。
流动画面,做到图文并茂。
使学生从小受到各种艺术的熏陶,从而活跃思维,拓宽视野,提高表现力和创造力,同时也为儿童画创作开辟了另一新天地。
苏教版第十一册美术教案(新)第二十课:寓言、神话配画(二)教学目标情感领域:通过为寓言、神话配画,激发学生的艺术情感,领悟传统文化所蕴涵的人文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
认知领域:体会寓言、神话的内涵,了解配画、插图的画法风格,进一步了解文学与艺术形式的联系。
操作领域:用单幅(连环画)形式给寓言、神话配画或结合学校社区活动,与其他学科相联系进行策划、制作表演与展示,培养学生的理解力、创造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二、教学过程设计:(一)课前准备:教具:寓言、神话资料,范作,学生作品,实物投影仪等。
小学美术《寓言和神话》教案
![小学美术《寓言和神话》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413d250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1b.png)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寓言和神话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在你的生活中,有哪些类似寓言和神话的故事?”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绘画或剪贴活动。这个操作将演示如何运用美术手法表现寓言和神话故事情节和角色形象。
其次,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在绘画或剪贴寓言和神话故事时,表现出较高的创作热情。但同时,我也发现他们在表现故事情节和角色形象时,手法和技巧上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为此,我计划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加强对学生绘画、剪贴技巧的指导,让他们能够更加熟练地运用这些手法表现寓言和神话故事。
此外,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表现出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能够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与他人进行交流。但在讨论过程中,部分学生过于依赖他人意见,缺乏独立思考。针对这一问题,我将在后续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鼓励他们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
在课程总结环节,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有了较为全面的回顾,但仍有个别学生对某些知识点掌握不够牢固。为了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我计划在课后布置一些富有启发性的作业,如让学生编写一个寓言故事,或者分析一个神话故事的象征意义,以巩固课堂所学。
-通过分析经典寓言和神话故事,使学生掌握角色设定和情节发展的基本方法,如角色性格、关系、故事起承转合等;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出具有寓言和神话特色的美术作品,如《狐假虎威》、《精卫填海》等;
-指导学生从寓意和象征角度欣赏寓言和神话故事,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
2.教学难点
-理解并运用寓言和神话故事中的象征意义;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8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8](https://img.taocdn.com/s3/m/b1c998e3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33.png)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18. 寓言和神话苏少版 (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寓言和神话的基本概念,以及它们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培养学生欣赏和分析寓言、神话故事的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绘画表达对寓言和神话的理解和想象。
过程与方法采用讲述、讨论、展示等方式,激发学生对寓言和神话的兴趣。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想象、创作等环节,培养美术创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的团队精神。
培养学生勇于表达、创新的精神。
教学内容寓言故事介绍寓言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讲述经典的寓言故事,如《乌鸦喝水》、《狐狸和葡萄》等。
分析寓言故事中的寓意和象征意义。
神话故事介绍神话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讲述经典的神话故事,如《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等。
分析神话故事中的神祇、英雄形象及其象征意义。
寓言和神话的艺术表现欣赏寓言和神话相关的美术作品。
分析作品中的艺术表现手法和风格。
引导学生通过绘画表达对寓言和神话的理解和想象。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寓言和神话的基本概念及其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培养学生欣赏和分析寓言、神话故事的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绘画表达对寓言和神话的理解和想象。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寓言和神话的寓意和象征意义。
如何指导学生运用恰当的艺术表现手法进行绘画创作。
教具与学具准备寓言和神话故事的书籍或绘本。
相关的美术作品图片或幻灯片。
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材料。
教学过程导入讲述一个寓言或神话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
引导学生讨论寓言和神话的特点和意义。
讲解与示范讲解寓言和神话的基本概念。
展示相关的美术作品,分析艺术表现手法和风格。
示范绘画创作的过程和技巧。
学生创作引导学生选择一个寓言或神话故事进行绘画创作。
提供绘画材料,让学生自由发挥创意。
在创作过程中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和反馈。
展示与评价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创作思路和感受。
鼓励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作品。
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建议。
板书设计寓言和神话的基本概念。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18. 寓言和神话 苏少版 (1)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18. 寓言和神话 苏少版 (1)](https://img.taocdn.com/s3/m/2c6e3f53af45b307e871977d.png)
《寓言和神话》教学案例设计教材分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的学习领域。
寓言随着孩子成长的每一天,它们是孩子成长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本课是让学生了解文学与美术两种艺术形式之间的联系。
为寓言配画能使学生更好地实现对情与美的理解,它集画、说、写、玩于一体,开发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由单一性发展向综合性发展转轨。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寓言故事的基本情节、展现方法,以及各种表现形式,熟悉其配画、插图的画法风格,进一步了解文学与艺术形式的联系。
2.技能目标::用丰富的绘画手段表现单幅、连环画面和创编内容,用学到的寓言故事创作方法和艺术的表现手法来创作寓言故事插画作品,同时与其他学科结合开展相关活动。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寓言故事配画的绘画兴趣,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及艺术情感,体会寓言故事中蕴含的深刻道理,增强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习寓言故事配画的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使所创作的寓言故事角色形象、场面精彩。
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由中年段跨入高年段,正是童年期向少年期过渡的转型阶段。
他们对于寓言故事已有较深入的认识,除了自己的课外阅读,在语文学科的学习中也多次接触此内容。
但在如何将故事转化为图像插图方面的实践较少。
针对学生的这些特征,通过这些故事的诱发、联想,使学生明辨是非,领悟中国传统文化所蕴涵的人文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同时营造良好的作画氛围,加强学科间的辐射,而且通过美术这一视觉形象,凝固艺术再现文学这一语言形象。
流动画面,做到图文并茂。
使学生从小受到各种艺术的熏陶,从而活跃思维,拓宽视野,提高表现力和创造力,同时也为儿童创作开辟另一新景象。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泰微课视频、毛笔、墨汁、国画颜料、宣纸、不同表现形式的工具和作品等。
学生:画纸、绘画工具、手工制作材料、寓言故事插图等。
教学过程:一.寓言激趣,揭示课题教师播放视频《狐狸和葡萄》并绘声绘色的讲解,启发学生思考视频中讲的是什么寓言故事,问问学生他们还知道哪些寓言故事?布置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并发言。
苏教版美术五上教案寓言和神话
![苏教版美术五上教案寓言和神话](https://img.taocdn.com/s3/m/62b3ffc4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90.png)
苏教版美术五上教案寓言和神话第一篇:苏教版美术五上教案寓言和神话第18课寓言和神话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了解寓言故事的基本情节及其展现方法,熟悉其配画、插图的画法风格,进一步了解文学与艺术形式的联系。
技能目标:用丰富的绘画手段表现单幅或者连环画,在合适的机会利用学生的寓言配画作品与其他学科结合开展相关活动。
情感目标: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体会寓言和神话故事中蕴涵的深刻道理,增强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参与游戏,导入课题1、学生参与游戏,边说边说故事:请一名同学说寓言故事,几位同学现场配画。
2、出示课题二、感受与体验,探究发现1、师:寓言和神话是人类最早的文化产物,是人类生活智慧和艺术想象力的结晶。
2、人类很早就会使用这种极古老的文学形式,欣赏古老的壁画、岩画、画像石,感受其独特的魅力。
3、介绍壁画是北魏,敦煌莫高窟第257窟,九色鹿本生故事,汉画像砖上画神话故事。
4、师:说说你在课外读物或语文课上学习过的寓言故事。
5、说说寓言的特点,你对寓言的认识6、总结:“寓言”是借一定的比喻寄托要表达的意思,用假托的故事和自然物的拟人手法说明某个道理,具有教育意义。
7、出示一些图片,进行看图猜成语的游戏8、欣赏各国的寓言插图,分析画面创作要素。
三、欣赏与研究,游戏试画1、参与合作游戏:你说我演他画2、试画:将这个角色画出来,教师提示要用夸张的手法去表现3、师评价学生的作品,表扬抓住了主要情节场景、主要特征,造型大胆夸张有趣的作品。
4、教师示范贴纸添画的方法:先画草图,再剪撕外形后添画表情细节,正反面各可画一个表情,并通过折叠(手脚变换动态)、撕剪刻结合,最后用筷子固定。
5、出示范作、不同角色6、欣赏学生作品,分析背景制作方法,用彩色纸通过剪贴、撕、画的形式,或用现成的媒体如树叶、树枝等粘贴组合。
四、合作与互助,创作表现1、小组讨论(1)选择哪一个或哪几个场景为创作内容?(2)如何分工?(3)绘制设计草图2、分小组创作五、表演与展示,快乐评价1、分组表演2、评选最佳表演奖六、拓展延伸,揭发兴趣。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8课寓言和神话|苏少版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8课寓言和神话|苏少版](https://img.taocdn.com/s3/m/134a4966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d0.png)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寓言和神话的概念,认识几位著名的神话和寓言故事,如盘古开天辟地、精卫填海、普罗米修斯等,学会欣赏这些故事中的美术作品,并能够用语言或绘画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法,提高学生对寓言和神话故事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文学,尤其是寓言和神话故事,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内容(一)寓言和神话的定义和区别。
(二)介绍几位著名的神话和寓言故事,如盘古开天辟地、精卫填海、普罗米修斯等。
(三)欣赏这些故事中的美术作品,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和特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寓言和神话的概念,认识几位著名的神话和寓言故事,学会欣赏这些故事中的美术作品。
(二)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并将自己的理解用语言或绘画表达出来。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一)教具:电脑、投影仪、幻灯片等。
(二)学具:笔记本、彩笔、画纸等。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寓言和神话故事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寓言和神话。
(二)讲解:通过幻灯片,详细介绍寓言和神话的定义和区别,以及几位著名的神话和寓言故事。
(三)欣赏:展示一些寓言和神话故事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分析和欣赏作品的表现手法和特点。
(四)实践: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寓言或神话故事,用语言或绘画表达出来。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寓言和神话1. 定义和区别2. 著名故事3. 美术作品欣赏七、作业设计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寓言或神话故事,用语言或绘画表达出来。
八、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寓言和神话的概念,认识几位著名的神话和寓言故事,学会欣赏这些故事中的美术作品。
同时,也要反思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并将自己的理解用语言或绘画表达出来。
(一)实践环节的设计意图:通过实践环节,让学生能够将课堂上所学的关于寓言和神话的知识,以及美术作品欣赏的方法,运用到自己选择的寓言或神话故事中。
第18课 寓言和神话-苏少2011版五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第18课 寓言和神话-苏少2011版五年级美术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121feb2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1e.png)
第18课寓言和神话-苏少2011版五年级美术上册教案一、课程背景和教学目标课程背景此节课程是苏少2011版五年级美术上册中的第18课,通过寓言和神话这两个话题,使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丰富性,拓展学生的艺术思维和审美素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目标1.了解寓言和神话的概念,掌握相关的基本知识;2.理解寓言和神话的一些特点,知晓其历史背景;3.从寓言和神话中引发思考,培养学生的艺术思维和审美素养;4.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加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其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包括:1.什么是寓言和神话的概念;2.寓言和神话的特点和历史背景;3.教师讲解寓言和神话的相关内容,并通过例子深入浅出地讲解。
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教师可以通过讲授一个寓言或神话来引入此节课的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
步骤二:讲授寓言和神话的相关内容1.教师以讲解的方式向学生介绍什么是寓言和神话。
例如,寓言是用动物或其他生物作为代言人,借以写作。
而神话是描述古代神灵的传说。
2.教师讲解寓言和神话的一些特点和历史背景,例如,寓言是比较短小的故事,并且有教育意义,而神话则是古代文化重要的一部分。
教师也可以分别讲解寓言和神话的特点和历史背景。
3.教师通过例子深入浅出地讲解寓言和神话的相关内容,例如,如何分析和理解寓言。
步骤三:活动实践1.学生可以通过选定一款寓言动物,画一幅寓言故事的插图。
2.学生可以通过制作神话卡片来体验制作一个神话。
步骤四: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程进行总结,让学生回顾和掌握本节课程的关键知识点。
并要求学生在复习时需要加强学生对寓言和神话的理解和掌握。
三、课堂练习及作业课堂练习1.请简述什么是寓言和神话。
2.请总结寓言和神话中共同的特点是什么。
3.请用自己的话解释神话的含义,并举例说明。
作业1.画一幅寓言故事的插图。
2.制作神话卡片。
四、教学教具及参考资料教具1.讲台;2.电子白板或黑板;3.寓言和神话故事书籍。
第18课 寓言和神话-苏少2011版五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第18课 寓言和神话-苏少2011版五年级美术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a48b130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f3.png)
第18课寓言和神话-苏少2011版五年级美术上册教案课程背景本课以寓言和神话为主题,以苏少2011版五年级美术上册教材为主要参考教材,帮助学生了解寓言和神话的特点,学会欣赏寓言和神话作品,并通过绘画表现自己对寓言和神话的理解。
教学目标1.了解寓言和神话的特点;2.欣赏和理解多种寓言和神话作品;3.绘画表现自己对寓言和神话的理解。
教学内容1.寓言的特点和例子;2.神话的特点和例子;3.寓言和神话的区别和联系;4.绘画表现自己对寓言和神话的理解。
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1.展示一些寓言和神话的绘画作品,让学生猜猜它们的主题是什么;2.引领学生了解寓言和神话的含义和特点。
步骤二:学习1.介绍寓言的定义和特点,并给出例子;2.介绍神话的定义和特点,并给出例子;3.帮助学生理解寓言和神话的区别和联系。
步骤三:欣赏1.指导学生欣赏寓言和神话的作品;2.帮助学生理解并表达对作品的看法和感受。
步骤四:表现1.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爱的寓言或神话作品;2.帮助学生表现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3.鼓励学生尽可能完整地表达自己的表现意图。
步骤五:总结1.回顾本课的学习内容和绘画表现;2.点评学生的表现;3.鼓励学生继续欣赏、学习和表现寓言和神话。
达成评价通过本课的学习和表现,学生应该能够:1.借助老师的指导,理解和欣赏寓言和神话的特点和多种作品;2.能够在理解和欣赏的基础上,通过绘画表现自己对寓言和神话的理解和感悟。
教学反思本课旨在通过学习和表现寓言和神话,帮助学生提高美术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并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看法。
同时,老师也应该为学生创设一个富有启发性和鼓励性的环境,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得以自由地表达和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意。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8课 寓言和神话|苏少版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8课 寓言和神话|苏少版](https://img.taocdn.com/s3/m/cff33bca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b5.png)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8课寓言和神话|苏少版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什么是寓言和神话,并能说出两种表现方式的不同之处;2.能够借鉴寓言和神话的故事情节,创作自己的美术作品;3.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和表现。
教学内容1.讲解寓言和神话的概念,并举例说明;2.谈论寓言和神话的不同之处,强调对情境、故事情节和角色描写的重视;3.引导学生通过寓言和神话的故事情节,创作自己的美术作品;4.给学生展示苏少等画家的寓言和神话作品,讲解创作方法和技巧。
教学步骤1.导入环节首先,让学生看一些寓言和神话的图片,引导他们猜测这些图片的主题和情节,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想象力,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2.讲解寓言和神话的概念在介绍寓言和神话的定义之后,可以通过老师的讲解或者学生的小组研究,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这两个概念,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并且通过给予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如猫和老鼠、阿凡达等,帮助学生感知寓言和神话的表现方式及特点。
3.分析寓言和神话的不同之处让学生就寓言和神话在表达上的差异进行对比,并探究造成不同的原因。
在这个环节中,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关注故事情节、角色塑造、表现情感等方面,并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和体悟来表达思考。
4.创作自己的作品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寓言和神话主题,自由发挥进行创作。
老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着重突出故事的情感表现和思想含义,帮助学生通过艺术的创作来表达个人思考和情感。
5.展示苏少等画家的寓言和神话作品老师可以选取苏少等画家的寓言和神话作品,让学生研究这些画家的创作方法和技巧,并从中汲取营养,启示自己的创作思路。
同时,让学生彪悍金士杰艺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拓宽视野,加深自己对寓言和神话的理解。
6.总结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寓言和神话的特点,并能够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创作。
通过对学生的创作作品进行总结,老师可以全面了解学生在这方面的表现,制定下一步的教学和作品改进的方案。
教学评价1.学生的兴趣、思维发展和理解能力是评价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2.学生完成的作品的创意、表现和思想含义;3.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群体互动和个人表现;4.学生对美术材料的运用和技能的掌握;结束语寓言和神话的内涵丰富,是对人类价值观念和思想历程的反映。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8课,寓言和神话|苏少版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8课,寓言和神话|苏少版](https://img.taocdn.com/s3/m/dfdb4b1f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6c.png)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8课,寓言和神话|苏少版《寓言和神话》教学设计教材分析^p :《寓言和神话》为“综合· 探究”类的课程,寓言和神话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话题,同学们都乐于去学习和探究。
本课,通过展现寓言和神话故事,引导学生分析^p 故事情节、领会寓意的同时,培养和提升学生构思、取材、构图、配色等综合的艺术表现才能,引导学生积极创造表现自己感兴趣的故事情节,使得寓言或者神话故事的内容更加有趣。
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课前准备:老师准备:寓言、神话资料,课件,实物投影仪等。
学生准备:铅笔、颜料等绘画工具。
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目的:理解寓言和神话故事的根本情节及其表现方法,理解其配画、插图的画法风格。
过程与方法目的:让学生体会寓言和神话的内涵,并可以运用绘画手法表现单幅或者连环画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通过为寓言、神话配画,激发学生的艺术情感,领悟传统文化所蕴涵的人文精神。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寓言和神话故事的中心寓意,并选择恰当的情节把它表现出来。
教学难点:寓言和神话故事中最能表达寓意情节的选择以及如何用个性化的绘画方式把它表现出来。
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 1.播放《羿射九日》视频请同学们说一说刚刚视频里讲了什么的故事?生:后羿射日。
这个故事大家都非常熟悉,这是什么类型的故事呢?〔神话故事〕那么你们觉得后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具有什么精神?〔后羿是个大英雄,为人类谋生存、大无畏的精神、有正义感、不畏困难、机智、勇猛、技艺超人。
〕 2.我们再来看看这个图片,猜猜这是什么故事?〔画蛇添足〕这个寓言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的道理?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否那么就是多此一举,做了多余的事,反而得不偿失,弄巧成拙。
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
寓言其实就是用简短的故事,告诉我们重要的道理,具有教育意义。
许多寓言故事都早已被演绎成为一个个成语,一直流传至今。
师:请同学们再来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寓言故事?学生答复看来同学们对寓言故事都非常熟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寓言和神话。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18. 寓言和神话 苏少版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18. 寓言和神话 苏少版](https://img.taocdn.com/s3/m/b009c1a2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01.png)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18. 寓言和神话苏少版教学目标
1.了解寓言和神话的定义和分类;
2.了解苏少的绘画作品;
3.学习苏少绘画作品的创作方法。
教学重点
1.理解寓言和神话的含义;
2.熟悉苏少的绘画作品;
3.学习苏少绘画作品的创作方法。
教学难点
1.理解神话和寓言的深层含义;
2.学习苏少创作绘画作品的技巧。
教学过程
导入新知
1.老师通过图片或视频介绍寓言和神话,并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
2.老师介绍苏少的绘画作品,向学生展示苏少的几幅代表作。
学习新知
1.老师详细介绍寓言和神话的历史和定义,并分类讲解各种不同的寓言和神话故事;
2.老师详细介绍苏少的绘画作品,并对学生进行逐一点评。
拓展思路
1.学生回答老师有关寓言和神话的问题,进一步加深对寓言和神话的理解;
2.学生通过苏少作品的分析,分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见解,并尝试自己画一件类似的作品;
教学方式
1.组织课堂讲解;
2.演示实例。
教学工具
1.电脑;
2.幻灯片。
评价方式
1.作品评分;
2.课堂表现评分。
参考教材
1.美术教育-苏少;
2.学习宝典-寓言故事;
3.儿童文学-神话传说。
总结
通过本课对于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的学习,学生们进一步扩展了美术和文化知识面,同时也通过苏少的作品掌握了一些画画技巧。
这将有力促进学生们未来的艺术潜能的发掘和开发,从而为他们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8课,寓言和神话|苏少版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8课,寓言和神话|苏少版](https://img.taocdn.com/s3/m/207dc2d6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a8.png)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8课寓言和神话|苏少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寓言和神话故事的特点,培养他们对民间传统文化的兴趣。
2.引导学生运用绘画、剪贴等手段表现寓言和神话故事中的角色和场景。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寓言和神话故事的特点,运用绘画、剪贴等手段表现故事情节。
2.教学难点:如何将寓言和神话故事中的角色和场景生动地表现出来。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寓言?什么是神话?(2)学生分享自己对寓言和神话故事的了解。
2.课程讲解(1)教师讲解寓言和神话故事的特点,如寓意深刻、想象力丰富等。
(2)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经典的寓言和神话故事,如《狼和小羊》、《精卫填海》等,引导学生感受故事中的角色和场景。
3.创作指导(1)教师引导学生选择一个寓言或神话故事,进行绘画或剪贴创作。
(2)教师指导学生如何表现故事中的角色和场景,如人物形象、色彩搭配等。
(3)教师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富有创意的作品。
4.实践操作(1)学生根据创作指导,开始动手绘制或剪贴寓言和神话故事的作品。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成果展示(1)学生将作品展示在黑板上或课桌上。
(2)学生互相欣赏、评价作品,教师进行点评。
(2)学生分享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收获和感受。
一、寓言故事《狼和小羊》1.故事简介《狼和小羊》是一则经典的寓言故事,讲述了狼和小羊在河边喝水时,狼企图陷害小羊,但最终被小羊机智应对的故事。
2.创作指导(1)引导学生绘制狼和小羊的形象,注意表现狼的狡猾和小羊的善良。
(2)描绘故事中的场景,如河边、草丛等。
(3)运用色彩搭配,使画面更加生动。
二、神话故事《精卫填海》1.故事简介《精卫填海》是一则脍炙人口的神话故事,讲述了精卫鸟为了填海报仇,不懈努力,最终变成化石的故事。
2.创作指导(1)引导学生绘制精卫鸟的形象,注意表现其坚韧不拔的精神。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8课寓言和神话|苏少版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8课寓言和神话|苏少版](https://img.taocdn.com/s3/m/243dff31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c8.png)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8课寓言和神话|苏少版教学目标本节课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寓言和神话,了解其中所蕴含的道德观念和人生哲理,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察能力和创造能力。
通过绘画、制作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深入理解寓言和神话的内涵,培养他们的艺术表现力和创新精神。
教学内容1. 学习寓言和神话的基本概念。
2. 分析寓言和神话中的道德观念和人生哲理。
3. 学习绘画和制作的基本技巧。
4. 创作一幅寓言或神话主题的画作。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理解寓言和神话的内涵。
2. 学会绘画和制作的基本技巧。
3. 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察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寓言和神话中的道德观念和人生哲理。
2. 如何在创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和创新精神。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寓言和神话故事的书籍或图片。
2. 准备绘画和制作的工具,如画纸、颜料、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寓言或神话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2. 知识讲解:讲解寓言和神话的基本概念,分析其中的道德观念和人生哲理。
3. 技能讲解:讲解绘画和制作的基本技巧,如线条的运用、色彩的搭配等。
4. 实践操作: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创作一幅寓言或神话主题的画作。
5. 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交流和学习。
板书设计1.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8课寓言和神话2. 教学目标3. 教学内容4. 教学重点与难点5. 教具与学具准备6. 教学过程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寓言或神话故事,用绘画或制作的方式表现出来。
2. 学生需要写一段文字,解释自己的作品是如何体现出寓言或神话中的道德观念和人生哲理的。
课后反思1. 教师需要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2. 教师需要思考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寓言和神话中的道德观念和人生哲理。
3. 教师需要思考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察能力和创造能力。
五年级美术上册《寓言和神话》教案、教学设计
![五年级美术上册《寓言和神话》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1ce919f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09.png)
3.课后研究:鼓励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寓言和神话故事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表现形式,拓宽知识视野。
4.家庭作业:请家长协助学生完成创作练习,关注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兴趣和需求,给予适当的指导和鼓励。同时,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分享寓言和神话故事,增进亲子关系。
b)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寓言和神话的艺术特点,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c)结合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相互交流、分享创作经验,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d)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寓言和神话作品,帮助学生直观地感受艺术风格,提高审美能力。
2.教学过程:
a)导入:通过讲述一个有趣的寓言故事,引发学生对寓言和神话的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五年级美术上册《寓言和神话》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了解寓言和神话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区别,掌握寓言和神话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
2.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想象、创作等途径,运用绘画、手工等技法表现寓言和神话故事的能力。
3.帮助学生了解我国及世界各地的寓言和神话故事,拓宽知识视野,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寓言和神话的兴趣和热爱,激发他们对美术创作的热情。
2.引导学生从寓言和神话故事中汲取智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3.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他们了解和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欣赏能力。
本章节教学设计以“寓言和神话”为主题,旨在让学生在掌握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通过实践创作,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审美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使他们成为具有人文素养和道德品质的新时代少年。
苏少版五年级上册美术《 18. 寓言和神话 》教学设计
![苏少版五年级上册美术《 18. 寓言和神话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01ce78d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a0.png)
苏少版五年级上册美术《 18. 寓言和神话》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寓言和神话》是苏少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材第18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寓言和神话的定义、特点以及它们在美术作品中的表现形式。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欣赏寓言和神话美术作品,理解作品的主题和寓意,并能够运用寓意和神话元素创作自己的美术作品。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美术基础,对寓言和神话故事有所了解。
但学生在欣赏和分析美术作品方面还有待提高,因此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深入观察、思考和讨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寓言和神话的定义、特点及其在美术作品中的表现形式;学会欣赏寓言和神话美术作品,理解作品的主题和寓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分析,提高学生欣赏和分析美术作品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寓言和神话故事的喜爱,激发学生创作欲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寓言和神话的定义、特点及其在美术作品中的表现形式;学会欣赏寓言和神话美术作品,理解作品的主题和寓意。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观察、分析美术作品,提高学生欣赏和分析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寓言和神话的定义、特点及在美术作品中的表现形式。
2.引导法: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和分析美术作品,提高学生欣赏和分析的能力。
3.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创作,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苏少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材第18课《寓言和神话》。
2.教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画作、画纸、画笔等。
3.素材:寓言和神话相关的美术作品图片、视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寓言和神话相关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作品有什么共同特点?它们分别是哪种故事类型?2.呈现(10分钟)讲解寓言和神话的定义、特点及其在美术作品中的表现形式。
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和分析美术作品,提高学生欣赏和分析的能力。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幅寓言和神话美术作品进行分析。
小学美术苏少版 五年级上册 第18课《寓言和神话》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美术苏少版 五年级上册 第18课《寓言和神话》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16809e00242a8956bece45a.png)
小学美术苏少版五年级上册第18课《寓言和神话》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寓言故事的基本情节及其表现方法,熟悉其配画、插图的画法风格,进一步了解文学与艺术形式的联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用丰富的绘画手段表现单幅或者连环画面,在合适的机会利用学生的寓言配画作品与其他学科结合开展相关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体会寓言和神话故事中蕴含的深刻道理,增强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2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由中年段跨入高年段,正是童年期向少年期过渡的转型阶段。
他们对于寓言和神话故事已有较深入的认识,除了自己的课外阅读,在语文学科的学习中也多次接触此内容。
但在如何将故事转化为图像插图方面的实践较少。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学习寓言故事配画的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使所创作的寓言故事角色形象、场面精彩。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1【导入】一、感受与体验探究发现欣赏图片,猜故事名(出示寓言和神话的插图若干)生:《盲人摸象》、《小马过河》、《八仙过海》师:你知道他们都是什么故事吗?生:寓言、神话师:这节课我们就来画一画《寓言和神话》。
(出示课题)2【讲授】二、欣赏与研究游戏体验1、欣赏壁画、石画(出示古老的石画)师:寓言和神话是人类最早的文化产物之一,是人类生活智慧和艺术想象力的结晶。
人类很早就会使用这种极古老的文学形式,欣赏古老的壁画. 岩画. 画像石,特别是北魏敦煌莫高窟第257窟九色鹿本生故事;汉画像砖上画神话故事。
2、介绍寓言故事师:说说你都知道哪些寓言故事。
生:……师:你能说说自己寓言的认识吗?寓言有什么特点?生1:我在网上查到“寓言”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寓言》:“寓言十九,藉外论之。
”后人理解为“寄寓之言”,是用假托的故事或拟人手法来说明某种道理,达到劝诫、教育或讽刺的文学体裁。
有着很深的教育意义。
生2:寓言原来是民间口头创作。
我国古代寓言语言精练,故事短小,许多寓言故事都早已被演绎成为一个个成语,一直被流传、运用着。
【教育学习文章】苏教版第十一册美术教案(新) 第二十课:寓言、神话配画
![【教育学习文章】苏教版第十一册美术教案(新) 第二十课:寓言、神话配画](https://img.taocdn.com/s3/m/ca299a3b79563c1ec5da71c6.png)
苏教版第十一册美术教案(新) 第二十课:寓言、神话配画课件www.5y苏教版第十一册美术教案第二十课:寓言、神话配画一、教材分析:苏教版第十一册美术教案第二十课:寓言、神话配画(一)综合分析本课与儿歌、童话配画为一个单元,也可以归属于《九年制义务教育国家美术课程标准》中的“综合•探索”领域。
本课教学应着力于创造力及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赏析,使学生思路开阔,创作形式也可以丰富多彩,采用自己喜欢的手法配画或以寓言、神话为脚本,自制道具、布景,进行话剧等形式或木偶剧表演,尝试综合探究性活动。
苏教版第十一册美术教案第二十课:寓言、神话配画寓言故事文字浅显易懂,幽默有趣,具有民族传统特色,并反映深刻的道理,读后耐人寻味。
如:龟兔赛跑、乌鸦喝水、坐井观天、拔苗助长等等。
神话故事美丽动人,充满神奇色彩,不仅可以丰富我们的历史知识、提高文化素养,而且可以让我们看到祖先们在征服大自然、与大自然抗争的历史长河中那种勤劳、智慧、勇敢的精神,如:西游记、嫦娥奔月、大禹治水等等。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通过这些故事的诱发、联想,使学生明辨是非,领悟中国传统文化所蕴涵的人文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同时营造良好的作画氛围,采用独幅或连环画的形式再现故事情节与场面。
通过给寓言、神话配画,不仅可以形成各学科间的知识交流,加强学科间的辐射,而且通过美术这一视觉形象,凝固艺术再现文学这一语言形象。
流动画面,做到图文并茂。
使学生从小受到各种艺术的熏陶,从而活跃思维,拓宽视野,提高表现力和创造力,同时也为儿童画创作开辟了另一新天地。
苏教版第十一册美术教案第二十课:寓言、神话配画(二)教学目标情感领域:通过为寓言、神话配画,激发学生的艺术情感,领悟传统文化所蕴涵的人文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
认知领域:体会寓言、神话的内涵,了解配画、插图的画法风格,进一步了解文学与艺术形式的联系。
操作领域:用单幅(连环画)形式给寓言、神话配画或结合学校社区活动,与其他学科相联系进行策划、制作表演与展示,培养学生的理解力、创造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寓言神话配画精品教案
![寓言神话配画精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8d66f3880eb6294dc886caa.png)
一、教材分析:
(一)综合分析
本课与儿歌、童话配画为一个单元,也可以归属于《九年制义务教育国家美术课程标准》中的“综合探索”领域。
本课教学应着力于创造力及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赏析,使学生思路开阔,创作形式也可以丰富多彩,采用自己喜欢的手法配画或以寓言、神话为脚本,自制道具、布景,进行话剧等形式或木偶剧表演,尝试综合探究性活动。
苏教版第十一册美术教案(新) 第二十课:寓言、神话配画
寓言故事文字浅显易懂,幽默有趣,具有民族传统特色,并反映深刻的道理,读后耐人寻味。
如:龟兔赛跑、乌鸦喝水、坐井观天、拔苗助长等等。
神话故事美丽动人,充满神奇色彩,不仅可以丰富我们的历史知识、提高文化素养,而且可以让我们看到祖先们在征服大自然、与大自然抗争的历史长河中那种勤劳、智慧、勇敢的精神,如:西游记、嫦娥奔月、大禹治水等等。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通过这些故事的诱发、联想,使学生明辨是非,领悟中国传统文化所蕴涵的人文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同时营造良好的作画氛围,采用独幅或连环画的形式再现故事情节与场面。
通过给寓言、神话配画,不仅可以形成各学科间的知识交流,加强学科间的辐射,而且通过美术这一视觉形象,凝固艺术再现文学这一语言形象。
流动画面,做到图文并茂。
使学生从小受到各种艺术的熏陶,从而活跃思维,拓宽视野,提高表现力和创造力,同时也为儿童画创作开辟了另一新天地。
苏教版第十一册美术教案(新) 第二十课:寓言、神话配画
(二)教学目标
情感领域:通过为寓言、神话配画,激发学生的艺术情感,领悟传统文化所蕴涵的人文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十课:寓言、神话配画
一、教材分析:
(一)综合分析
本课与儿歌、童话配画为一个单元,也可以归属于《九年制义务教育国家美术课程标准》中的“综合•探索”领域。
本课教学应着力于创造力及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赏析,使学生思路开阔,创作形式也可以丰富多彩,采用自己喜欢的手法配画或以寓言、神话为脚本,自制道具、布景,进行话剧等形式或木偶剧表演,尝试综合探究性活动。
寓言故事文字浅显易懂,幽默有趣,具有民族传统特色,并反映深刻的道理,读后耐人寻味。
如:龟兔赛跑、乌鸦喝水、坐井观天、拔苗助长等等。
神话故事美丽动人,充满神奇色彩,不仅可以丰富我们的历史知识、提高文化素养,而且可以让我们看到祖先们在征服大自然、与大自然抗争的历史长河中那种勤劳、智慧、勇敢的精神,如:西游记、嫦娥奔月、大禹治水等等。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通过这些故事的诱发、联想,使学生明辨是非,领悟中国传统文化所蕴涵的人文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同时营造良好的作画氛围,采用独幅或连环画的形式再现故事情节与场面。
通过给寓言、神话配画,不仅可以形成各学科间的知识交流,加强学科间的辐射,而且通过美术这一视觉形象,凝固艺术再现文学这一语言形象。
流动画面,做到图文并茂。
使学生从小受到各种艺术的熏陶,从而活跃思维,拓宽视野,提高表现力和创造力,同时也为儿童画创作开辟了另一新天地。
(二)教学目标
情感领域:通过为寓言、神话配画,激发学生的艺术情感,领悟传统文化所蕴涵的人文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
认知领域:体会寓言、神话的内涵,了解配画、插图的画法风格,进一步了解文学与艺术形式的联系。
操作领域:用单幅(连环画)形式给寓言、神话配画或结合学校社区活动,与其他学科相联系进行策划、制作表演与展示,培养学生的理解力、创造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二、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准备:
教具:寓言、神话资料,范作,学生作品,实物投影仪等。
学具:寓言、神话资料及颜料、彩纸等绘画工具。
课时:2课时。
(二)设计方案
●教学导入:(第一课时)
教师用优美的语言绘声绘色地讲述神话故事——羿射九日。
故事大意:在尧帝的时候,10个太阳一起出现在天空中,土地烤得直冒烟,禾苗都枯干了,铜铁砂石也软软地快熔化了,人民更是不好受,一些猛禽怪兽也出来作乱,人民苦上加苦。
羿带着天帝御赐的红色的弓、白色的箭去解放受苦的人民。
他弯弓搭箭,一会儿满天流火,一团红红亮亮的东西坠落地面上,就成了三足乌鸦,那是太阳精魂的化身。
羿射下九个太阳,留下一个给人们照亮,他又除掉了怪禽猛兽,创造出一个美好的人类家园。
教学设想:优美动听的配乐故事,使学生很快进入故事中的角色,并创设了特定的审美
情景,渲染了良好的教学氛围,为后面的启发创作作好铺垫。
●了解故事内涵,启发联想创作。
①想一想,说一说“羿射九日”中最动人的情节,最精彩的场面是什么?
教学意图:通过想一想,说一说,让学生对故事进行取舍,提炼其中最精彩的部分,为后面有意思的配画作好伏笔。
②引导学生讨论: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具有什么精神?(为人类谋生存、大无畏的精神、有正义感、不畏艰难、机智、勇猛、技艺超人。
)具有这种品质的人怎样呢?有什么明显的特点(包括发型、服装、武器等),设计时也可加入现代科技因素。
教学意图:通过羿这一人物形象的分析、刻画,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故事内涵、人文精神。
③羿是怎样射日的?
(1)“射”,怎样?用何种不同的弓箭?在什么位置射?射时的动作姿态怎样?是准备射?射箭中?还是已射下?(学生可模仿动作)
(2)“日”:构思不同寻常的10个太阳,使它们人性化,围绕一个主题来设计10种面貌,如:热得发烧的10个顽童,像宇宙星体外形的10个妖怪,像森林猛兽的10个兽头,注意射中时的样子。
教学意图:一连串的问题设计,将怎样给“羿射九日”配画具体化,极大地活跃了学生的形象思维,激发强烈的创作欲望。
●学生作业:用自己喜欢的形式为“羿射九日”配画。
●学生作业交流:说说你画面的羿是怎样射九日的?评评你最喜欢谁配的画?
教学意图:作业交流,一方面能让学生体验成功后的喜悦感;另一方面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科渗透、互相作用。
教学设想:第一课时通过给予羿射九日配画,让学生了解配画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它提倡的不是临摹插图,而是标新立异,也可变化其中的某一情节,使这故事中融入自己的思想,渗进自己的主见,为第二课时给自己喜欢的寓言、神话配画作了一个很好的典范。
第二课时:
1、教学导入:
老师:上节课我们为“羿射九日”配了画,我们都画了自己心中的羿射九日,作品很有创意。
希望今天你们也能用这种方法来给自己喜欢的寓言、神话配画。
2、比一比:谁知道的多。
老师出示一些寓言、神话的插图,让学生猜一猜:这幅画是为哪则寓言、神话配的画?
3、说一说:你要给哪则寓言、神话配画?选其中哪一精彩部分来配画?
4、画一画:我最喜欢的寓言、神话。
5、评一评:谁的配画最棒。
三、学习评价建议:
●是否能说出一些寓言、神话故事的梗概。
●是否积极地参与讨论,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
●是否积极动脑、动手,以自己喜欢的手法表现寓言、神话,做到画面的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是否在配画过程中表现创意,表达个人的思想和情感?
●是否积极地参与探究性活动?
●是否能与同学进行良好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