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及其评价
为你解读内控、合规、风险管理三大体系及其融合的目标与方式
为你解读内控、合规、风险管理三⼤体系及其融合的⽬标与⽅式相关的专题内容,敬请留意公众号更新!01什么是“内控”、“合规”及“全⾯风险”?1、内部控制:根据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关于印发《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通知的规定,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标的过程。
内部控制的⽬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2、合规:根据国资委关于印发《中央企业合规管理指引(试⾏)》的通知的规定,合规,是指中央企业及其员⼯的经营管理⾏为符合法律法规、监管规定、⾏业准则和企业章程、规章制度以及国际条约、规则等要求。
3、全⾯风险:根据《中央企业全⾯风险管理指引》中定义的全⾯风险管理,是指企业围绕总体经营⽬标,通过在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和经营过程中执⾏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化,建⽴健全全⾯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理财措施、风险管理的组织职能体系、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和内部控制系统,从⽽为实现风险管理的总体⽬标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和⽅法。
02内控、合规、全⾯风险的主要法律依据是什么?1、《中央企业全⾯风险管理指引》2006年6⽉,国资委发布了《中央企业全⾯风险管理指引》,要求企业开展全⾯风险管理⼯作,注重防范和控制风险造成的损失和危害,通过有效的风险管理,为企业创造价值,促进经营⽬标的实现。
《中央企业全⾯风险管理指引》中对风险的分类是把风险分为战略风险、财务风险、市场风险、运营风险和法律风险。
(1)战略风险是指不确定因素对企业实现战略发展⽬标和实施发展规划的影响。
为减少这些影响,企业要结合市场情况保持企业的核⼼竞争优势,选择合适的产品组合,抓住发展机会,规避市场损失等⽅⾯的风险因素。
(2)财务风险包括利率和汇率的变动、原材料或产品价格波动、信⽤政策等不确定因素对企业现⾦流的影响,以及公司在理财⽅⾯的⾏为对企业财务⽬标的影响。
管理办法的风险评级
管理办法的风险评级一、管理办法的风险评级随着企业管理的复杂性增加,越来越多的公司意识到管理办法的重要性。
管理办法是一组规则和程序,用于确保组织运营的有效性和合规性。
然而,即使有了严格的管理办法,仍然存在各种风险。
为了评估这些风险的严重程度和潜在影响,风险评级是一种关键的管理工具。
风险评级是指对各种风险进行分类和评估的过程,从而确定风险的优先级和应对措施。
在管理办法的上下文中,风险评级帮助企业识别潜在的问题领域,并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来减少风险。
二、风险评级的步骤1. 风险识别:首先,需要对现有的管理办法进行全面审查,并识别潜在的风险。
这包括对公司内部和外部环境的评估,以及特定业务流程和关键职能的检查。
对于不同行业和组织来说,可能存在不同的风险,因此识别出最可能出现的风险非常重要。
2. 评估风险的影响:一旦风险被识别出来,就需要评估其可能的影响。
这包括对公司财务、声誉、法律责任和运营的潜在损失的估计。
对风险的影响评估有助于确定哪些风险是最重要的,并为制定应对策略提供依据。
3. 评估风险的概率:除了评估风险的影响之外,还需要评估其发生的概率。
这可以根据过去的经验数据、行业趋势、内部控制和外部环境等因素进行估计。
了解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有助于确定紧急性和优先级。
4. 确定风险优先级:通过综合影响和概率评估,可以为每个风险确定风险优先级。
可以使用数值或描述性标记来表示风险的优先级,如高、中、低或1至5等等。
这有助于管理人员理解哪些风险需要优先处理。
5. 采取风险管理措施:最后,根据风险优先级制定适当的应对策略。
这可能包括开发新的管理控制措施、修订现有的流程和策略,或加强培训和监督。
实施这些措施并定期进行检查和跟进是确保管理办法有效的关键。
三、风险评级的益处进行风险评级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它使企业能够识别和量化各种风险,从而能够更好地分配资源和优化风险管理策略。
其次,风险评级有助于提高公司的合规性,避免潜在的法律风险和处罚。
2023年初级银行从业资格之初级银行管理题库与答案
2023年初级银行从业资格之初级银行管理题库与答案单选题(共100题)1、()对董事会和审计委员会负责,制定内部审计程序,评价风险状况和管理情况,落实年度审计工作计划,开展后续审计,监督整改情况,对审计项目质量负责,做好档案管理。
A.审计委员会B.内部审计部门C.首席审计官D.内部审计人员【答案】 B2、关于人民币的法律地位和单位,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B.人民币的法律地位和人民币单位由《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C.人民币可支付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公共的和私人的债务D.人民币的单位为元、角、分【答案】 D3、(2018年真题)根据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贷款风险分类指引》的规定,下列不属于商业银行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的是()。
A.关注类贷款B.可疑类贷款C.逾期类贷款D.次级类贷款【答案】 C4、(2018年真题)根据《项目融资业务指引》的规定,商业银行可以根据需要,将()为贷款设定质押担保。
A.项目所投保的商业保险的第一顺位保险金请求权B.符合条件的项目资产C.项目发起人持有的项目公司股权D.项目批准文书【答案】 C5、汽车金融公司()是指将汽车金融公司流动性差但具有相对稳定的可预期现金收入的资产。
A.资产证券化B.同业拆入C.向金融机构借款D.发行金融债券【答案】 A6、( )指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根据市场原则购买转让方的不良资产,并通过资产转让、资产重组、追加投资等方式,对收购的债权资产进行经营、管理和处置,最终实现价值提升。
A.不良资产业务B.中间业务C.投资业务D.并购重组业务【答案】 A7、计算信用风险预期损失时,不涉及的参数是( )。
A.违约概率B.违约损失率C.有效期限D.违约损失暴露【答案】 C8、以下选项中,()是银行发生损失最频繁、最集中的领域。
A.关注贷款B.政策贷款C.不良贷款D.信用贷款9、( )主要是指通过互联网形式进行公开小额股权融资的活动。
公司风险管控学习体会3篇_学习培训风险管控感受
公司风险管控学习体会3篇_学习培训风险管控感受公司风险管控就是指公司为了更好地长久发展趋势,做到运营管理的预期目标及其因此而拟订的规章制度或程序流程可以得到完成,在企业内部执行的各种各样牵制和调整的机构、方案、方式和程序流程,其目地取决于避免总体目标的偏移或减少风险管控成本费。
今日我梳理了公司风险管控的范例,期待对您有协助。
公司风险管控学习体会篇一错过公司风险管控学习培训这一课很是缺憾,但是我觉得根据课后练习对教材的用心细读和对有关专业知识的查看,也可以填补一些遗憾吧。
如今的社会是个信息千变万化的社会发展,充满了猛烈的市场竞争,这在其中不仅有巨额盈利的引诱,也藏于着各种各样风险性的圈套。
因而各公司在追求完美盈利的利润最大化时,也遭遇着如何把风险性降到最低的挑戰。
因而我觉得能立即学习培训一些风险管控层面的专业知识,并掌握这些方面的一些实例,既有利又十分必需!公司风险管控就是指公司为了更好地长久发展趋势,做到运营管理的预期目标及其因此而拟订的规章制度或程序流程可以得到完成,在企业内部执行的各种各样牵制和调整的机构、方案、方式和程序流程,其目地取决于避免总体目标的偏移或减少风险管控成本费。
企业风险管理的定义看起来较为简洁明了,但內容却很丰富多彩。
每一个公司在运营上都有概率产生风险性,但怎样解决和降低风险性是企业管理者务必开展科学研究的,公司的风险管控是一项关键的工作中。
在创业者的大脑中最先要确立有哪些风险性,随后以问题为导向地采取一定的有效措施。
仅有提升危机意识,开展科学研究的管理方法和科学研究的管理决策,创建起相对应的规章制度才可以防止风险性的产生。
从现阶段市场环境看来大概有七种风险性,相对应采用的对策有:第一为经营风险。
它就是指因项目投资不合理导致建成投产企业运营的经济效益不太好,投资资本下挫。
公司对于此事应采用:在投资项目前,一定要各工作部门和新项目评审组一起开展严苛的、科学研究的核查和论述,不可以盲目跟风运行。
企业风险分类管理工作总结
企业风险分类管理工作总结
企业风险管理是企业经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应对
各种潜在风险,保障企业的稳定发展。
在进行风险管理工作时,对不同类型的风险进行分类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下面我们就来总结一下企业风险分类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方法。
首先,企业风险可以分为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两大类。
内部风险包括管理风险、人员风险、财务风险等,而外部风险则包括市场风险、政策风险、自然风险等。
对于这两类风险,企业需要分别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以降低其对企业经营的影响。
其次,对于不同类型的企业风险,可以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
比如对于市场风险,企业可以通过市场调研、产品创新等方式来应对;对于财务风险,企业可以通过加强财务监控、控制成本等方式来降低风险。
而对于自然灾害等外部风险,企业可以购买保险、做好应急预案等方式来应对。
最后,企业风险分类管理工作需要全员参与。
只有当企业的每个员工都意识到
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并且积极参与到风险管理工作中去,企业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风险。
因此,企业需要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发现和应对各种风险。
总之,企业风险分类管理工作是企业经营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只有通过对
不同类型风险的分类管理,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并且全员参与,企业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风险,保障企业的稳定发展。
希望企业能够重视风险管理工作,不断完善管理措施,提高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
内部控制复习思考题
内部控制复习思考题(应对简答题)——梦醒原创建议:按照题目的顺序去复习书上的内容,有些名词解释可以补充在简答题中。
第一章总论1。
内部控制的产生与发展历经几个阶段?每一阶段都有什么特点?(1)A。
内部牵制阶段;B.内部控制系统阶段;C。
内部控制结构阶段D。
内部控制整合框架阶段;E。
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阶段(2)特点:A。
内部牵制阶段:是起步阶段—-行为人层面的控制点。
B。
内部控制系统阶段:进化阶段—-组织层面的控制(面)C。
内部控制结构阶段:提高阶段——企业层面的控制D.内部控制整合框架阶段:演进阶段--基于企业风险的控制E。
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阶段:提升阶段--企业全面风险管理2.《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与《内部控制——整合框架》相比具有哪些进步?(1)内部控制涵盖在企业风险管理活动之中,是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2)拓展了所需实现目标的内容A。
首先,增加了战略目标;B。
其次,将财务报告扩展为企业编制的所有报告:C.最后,引入风险偏好和风险容忍度的概念.(3)引入风险组合观,从企业角度和业务单元两个角度以“组合”的方式考虑符合风险。
(4)更加强调风险评估在风险管理中的基础地位.(5)扩展了控制环境的内涵,强调风险管理概念和董事会的独立性.(6)扩展了信息与沟通要素,企业不仅要关注历史信息,还要关注现在和未来可能影响目标实现的各种事项的影响。
3。
简要概括我国新颁布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与1992年的框架相比,保持不变和发生变化的主要有哪些方面?(1)不变的内容包括:A.内部控制的核心定义;B。
内部控制仍然包括3个目标和5个要素;C。
有效的内部控制必须具备全部5个要素;D.在设计、执行内部控制和评价其有效性的过程中,判断仍然起重要作用.(2)变化的内容包括:A.关注的商业和经营环境发生了变化;B.扩充了经营和报告目标;C。
将支撑5个要素的基本概念提炼成原则;D.针对经营、合规和新增加的非财务报告目标提供了补充的方法和实例。
企业合规、内控、风险一体化管理体系的构建【最新版】
企业合规、内控、风险一体化管理体系的构建当今社会,正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企业身处其中,不可避免地要应对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
对风险的预防、控制与应对,已成为一项相对独立的企业管理职能。
随着一些监管文件的发布和推行,合规管理、内部控制、全面风险管理(以下简称为“合规、内控、风险“)等与风险密切相关的概念,逐渐进入企业高层的视野。
在最新的一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中,“防风险”已成为国有企业董事会的最重要职责之一。
但是,不管是企业内负责风险防控的专业部门和人员,还是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及经理层,对于合规、内控、风险管理三者边界的认知,仍是不清晰的,甚至存有不少的困惑。
源自不同背景、不同来源,不同要求的合规、内控、风险管理等职责,在中大型企业内的并存,已造成了一定的重复和冲突。
对于该问题,国企监管部门国资委已有所洞察。
在2015年12月发布的重磅文件《关于全面推进法治央企建设的意见》中,明确要求央企“探索建立法律、合规、风险、内控一体化管理平台”。
这对合规、内控、风险等进行一体化的管理,提出了初始的要求。
在2020年6月发布的《关于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的通知》中,提出央企要“构建全面、全员、全过程、全体系的风险防控机制“。
这为建立合规、内控、风险一体化管理体系,再次提出了新的期望。
一、合规、内控、风险进行一体化的动因要建立合规、内控、风险一体化管理体系,须先问为什么要进行合规、内控与风险的一体化管理?对央、国企来说,在合规管理方面,标志性的指引文件是2018年颁发的《中央企业合规管理指引(试行)》;在内部控制方面,权威文件是2008年颁发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在风险管理方面,标志性的指引文件是2006年颁发的《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
这三份文件,出台的时间和背景,各不相同,给企业风控等工作带来不同的视角。
但同时,对企业风控等工作从不同角度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企业为符合这些不尽一致的要求,分别进行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资源的投入,但取得的最终效果往往一般。
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及其评价方法
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的八个要素是相辅相成、相互关联的。其中 以内部环境 作为控制的基础、 目标的制定作为内部控 制的 目的,风 险应对 作为控制策略 ,风险评估和事项识别作为控制 的依据 ,信息 与沟通 作为控制的载体,控制活动作为控制的手段,监控作为控制
的保 障 。 3评价
一
对 企 业 内部 控 制 有 效 性 的评 价 是 通 过 评 价 主 体 对 企 业 现 有 的 内 部控制系统的设计和运行 的有效性和健全性进行测试、审查、评价 和 分 析 的活 动 。从 国 际上 最 新 的 内部 控 制 评 价 的研 究 成 果 可 以得 出 以下几方面结论 :对 内部控制评价重要性 的认识 、内部控制评价标 准 的变化 、评价方法 由详细评价法发展到风 险基础评价法 。 3 . 1对 内部 控 制 评 价 重 要 性 的 认 识 美国国会 于 2 0 0 2年 7月通过 的 《 萨班斯一 奥克斯法案》对 内部 控制有 效性 中的财务报告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内部控 制评价应 与上 市公司的财 务报告及 其审计都称 为法定事 项。该法案 的条款 1 0 3 、 3 0 2 、4 0 4分别对财 务报告 的内部控制做出了明确规定。 3 . 2 内部控制评价 标准 的变化 从1 9 9 2年,美国 以C O S O提 出的 《 企业 内部控制一 整体框架》中 的五要素和三个 目标作 为评价标准 ,发展到 2 0 0 4年 《 企业风险管理
Ma n a g e me n t &E c o n o mi c s
企业 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及其评价方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黄 娟
( 贵州开磷建设建材总公司 )
【 摘
要】 评价 企业 内部控 制的有效性 实质就是指为 内部控制
COSO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
• 风险容量 风险容量是一个主体在追求价值的过程中所愿意 承担的广泛意义上的风险的数量。它反映了企业 的风险管理理念,进而影响了主体的文化和经营 风格。
• 战略目标 是高层次的目标,它与主体的使命/愿景相协 调,并支持后者。战略目标反映了管理当局就 主体如何努力为它的利益相关者创造价值所作 出的选择。
• 经营目标 经营目标关系到主体的有效性和效率,主要反映 主体运营所处的特定的经营、行业和经济环境。
• 报告目标 可靠的报告目标为管理当局提供适合既定目的的 准确而完整的信息。它支持管理当局的决策和对 主体活动和业绩的监控。
十一、信息与沟通
每个企业都要识别和获取与管理该主体相关的设 计到外部和内部事项和活动的广泛的信息。这些 信息一保证员工能履行他们的企业风险管理和其 它职责的形式和时机传递给员工。
• 信息 来自内部的和外部来源的经营信息,包括财务的 和非财务的与多个经营目标相关。
设计和利用信息系统的目的是支持经营战略。
• 影响因素 管理当局需了解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以及由此可 能产生的事项的类型。 外部因素包括:经济因素、自然环境因素、政治 因素、社会因素、技术因素 内部因素包括:基础结构、人员、流程、技术
• 事项识别技术 主体的事项识别方法可能包含各种技术的组合, 以及支持性的工具。 事项识别既关注过去,也着眼于未来。
• 沟通
沟通渠道应该确保员工能够在各个业务单元、过 程或只能机构之间平行地以及向上沟通给予风险 的信息。
(精编)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
(精编)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第二章《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基本理论一、《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简称ERM框架)的颁布1992年COSO发布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虽然被许多企业采用,但理论界和实务界纷纷提出改进建议,认为其对风险强调不够,使得内部控制无法与企业风险管理相结合。
2001年,COSO委托普华永道开发一个对于管理层评价和改进他们所在组织的企业内部控制的简便易行的框架。
在此期间出现了安然公司破产事件、美国国会2002年出台了《2002公众公司会计改革和投资者保护法案》(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该法案是继美国《1933年证券法》、《1934年证券交易法》以来又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法律,该法案强调了公司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从管理层、内部审计以及外部审计等几个层面对公司内部控制做了具体规定,并设置了问责机制和相应的惩罚措施,成为继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危机以来,政府制定的涉及范围最广、处罚最严厉的公司法律。
2004年,Treadway 委员会下属的发起组织委员会(COSO)发布了《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ERM)①,该框架是在1992年COSO委员会颁布的内部控制框架基础上,吸收各方风险管理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的,是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延伸和扩展,一经推出,就迅速得到了推广。
这个框架的显著变化是将内部控制上升至全面风险管理的高度来认识。
COSO发布《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的目的与当初发布风险管理框架的目的相似,是由于实务界存在对统一的概念性指南的需要。
COSO希望新框架能够成为组织董事会和管理者的一个有用工具,用来衡量组织的管理团队处理风险的能力,并希望该框架能够成为衡量企业风险管理是否有效的一个标准。
二、企业风险管理的定义《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简称ERM框架)指出,“全面风险管理是一个过程,它由一个主体的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人员实施,应用于战略制定并贯穿于企业之中,旨在识别可能会影响主体的潜在事项、管理风险,以使其在该主体的风险容量之内,并为主体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
COSO企业风险管理框架2017版发布!!看看有哪些变化
COSO企业风险管理框架2017版发布!!看看有哪些变化?2017-09-11中国管理会计网近期,COSO发布了新版(2017版)的企业风险管理框架:《企业风险管理—与战略和业绩的整合》。
相较于2004年发布的上一版框架《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新框架强调了制定战略和提升绩效过程中的风险。
该版本框架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提供了对当前和不断发展的企业风险管理概念和应用的看法。
第二部分为框架内容,由五种易于理解的部分构成,这五部分容纳了不同的观点和执行结构,并加强了战略和决策的制定。
2017版的框架在哪些方面做了更新呢?我们为大家做了简单的翻译整理COSO的新框架基于以下这样一个基本假设:即每个企业存在的目的均旨在为利益相关方提供价值,但在价值追求过程中会面临不确定性。
“不确定性”一词被定义为未知的事项,而“风险”则定义为,该等不确定性对制定和执行业务战略以及实现业务目标造成的影响。
因此,新的框架认为:管理层面临的一大挑战是确定企业准备接受和能够接受多少不确定性,亦即多少风险。
有效的“企业风险管理”能够使管理层在权衡风险和机遇的同时,提升企业创造、保护和最终实现价值的能力。
对风险与价值之间关系的着意强调亦体现于COSO对企业风险管理定义的简化和关注点的重新界定:企业赖以管理价值创造、保护和实现风险、且与战略制定及执行有机结合的文化、能力及实践。
新框架的标题便暗示了风险与战略以及企业绩效之间日益重要的连结关系。
COSO 表示新框架:✎更深入地探讨了战略以及企业风险管理在战略制定和执行中的角色;✎优化了企业绩效与企业风险管理之间的协调关系;✎涵盖了治理和监督预期;✎提及了市场和运营的持续全球化趋势,以及在不同地域采取通用(尽管亦有量体裁衣之考量)做法的必要性;✎提供了将风险置于更复杂商业环境下进行考量的新方法;✎将提升利益相关方透明度的预期纳入风险报告范围;✎涵盖了对决策起支持作用的科学技术进步及数据分析手段。
基于《企业风险管理——与战略和绩效的整合》(ERM2017)的风险管理持续审计评价模型
基于《企业风险管理——与战略和绩效的整合》(ERM 2017)的风险管理持续审计评价模型作者:张晓东邬奕强来源:《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年第17期[摘; ; 要] 风险管理审计评价是针对企业风险管理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进行评价。
本文以美国反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下属的发起人委员会(以下简称COSO)的2017新版《企业风险管理——与战略和绩效的整合》(ERM 2017)的要素、原则等为基础,建立了“目标层+要素层+指标层+评价层”的风险管理评价架构,提出了公司风险管理评价的方式方法,建立了风险管理评价模型。
[关键词] ERM 2017;风险管理;评价模型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9. 17. 007[中图分类号] F239; ; [文献标识码]; A; ; ;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9)17- 0017- 030; ; ; 引; ; 言2018年,审计署正式将风险管理列入内部审计职责范围。
风险管理审计是针对企业风险管理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进行审计,是参与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
孟焰和潘秀丽(2006)认为企业风险管理的有效性主要取决于风险管理的监督和评价,风险管理的审查和评价是内部审计的新领域。
刘李福和邓菊香(2014)认为,风险管理审计更注重对企业风险管理及其效率的评价,是现代审计的重要发展方向。
风险管理审计评价是企业风险管理的最后的环节,是实现企业风险管理闭环运行的关键。
在实践中,黄庆惠等(2016)基于ERM 框架,提出了持续审计为导向的内部控制审计模式;卢俊峰(2018)遵循ERM框架,构建了基层央行风险管理审计评价框架,建立了风险管理审计评价模型。
但是,上述企业风险管理实践多是基于COSO 2004版ERM框架开展的,ERM 2017在当前企业风险管理实践中应用不足。
本文在总结了公司风险管理持续审计实践的基础上,基于COSO 2017版ERM框架,提出企业风险管理评价的方式方法,建立风险管理审计评价模型。
内部控制五要素
内部控制五要素内部控制五要素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内部控制五要素—内部环境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机制、⼈⼒资源政策、企业⽂化(组织架构、发展战略、⼈⼒资源、社会责任、企业⽂化—配套指引)内部控制五要素—风险评估⽬标设定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应对内部控制五要素—控制活动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授权审批控制会计系统控制财产保护控制预算控制运营分析控制绩效考评控制重⼤风险预警机制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内部控制五要素—信息与沟通信息质量沟通制度信息系统反舞弊机制内部控制五要素—内部监督1.⽇常监督2.专项监督我要纠错| 计算器| 论坛课件形式:打印讲义前⾔内部控制不⼀定保证企业成功,但失败的企业⽆疑都有失控的印记。
内控不是万能的,但没有内控是万万不能的。
企业⽬标与经营风险企业⽬标⽣存发展获利经营风险经营环境的变化(市场/政策/竞争/技术)风险是两⾯性风险给企业带来了什么?Risk 与“危机”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的风险特征相爱容易相处难的尴尬。
做正确的事;把正确的事做好。
Do the right thing;Do the right things right.内部控制的意义风险存在的客观性与企业选择的主观性为了控制⽽控制 or 为了防范风险⽽控制?实施内部控制能带来什么?⼀个是提⾼企业的运⾏效率⼩企业管理靠⼈,⼤企业呢?制度经济学中的交易成本另⼀个是防范作弊作弊的防范是企业的底线舞弊的三⾓理论防范机制—职业道德教育防范机制—法律法规来硬的能解决⼀切吗?防范机制—内部控制案例—上课时⼿机管理求情式?抢⼿机?还有?。
舞弊三⾓理论内部控制发展的⼏个⾥程碑1.早期的内部控制2.1992年COSO内部控制框架3.2002年美国萨班斯法案4.2004年COSO风险管理框架5.2008年中国内部控制基本规范6.2010年中国内部控制配套指引COSO是什么?内部控制框架1985年,由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美国会计学会(AAA)、财务执⾏官协会(FEI)、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管理会计师协会(IMA)共同赞助成⽴—反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Treadway 委员会)。
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及其评价方法分析
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及其评价方法分析企业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了达到经营目标,有效管理风险和确保运作效率而建立的一系列措施和程序。
它包括一系列管理活动、制度、规范和程序,以便能合理地实现企业目标、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合理使用资产、保障经济效益以及遵守各类法律法规。
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利润增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对其进行评价和监控显得尤为重要。
一、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1.1 风险管理企业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风险管理。
有效的内部控制能够帮助企业识别、评估和管理各种风险,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等。
通过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机制,企业可以提前预防潜在的风险,降低风险带来的损失,从而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1.2 资产保护企业内部控制还包括资产保护。
有效的内部控制能够保障企业的资产免受盗窃、损坏和浪费。
这包括对重要资产的保险、监控和保管,以及对员工和外部人员的资产管理和监督。
通过建立健全的资产保护机制,企业可以降低资产损失的可能性,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增加企业的利润。
1.3 财务报告准确性企业内部控制还包括财务报告准确性。
通过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程序和机制,企业可以确保其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及时性。
这包括对财务信息的收集、处理和报告过程进行监督和审核,以及对财务人员的监督和审计。
通过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企业可以防范财务造假和欺诈行为,提高财务报告的透明度和可信度。
1.4 合规性企业内部控制还包括合规性。
有效的内部控制能够帮助企业遵守各类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包括公司治理法规、会计法规、税收法规和劳动法规等。
通过建立健全的合规性机制,企业可以确保自身经营活动的合法性和合规性,避免法律风险和法律责任,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1 COSO框架COSO是美国内部控制综合评价架构委员会的缩写,是国际公认的内部控制评价框架。
该框架将企业内部控制定义为一个过程,以提供对实现企业目标的合理保证。
会计继续教育-企业内部控制试题
新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交互)一、单项选择题(共10题)1.()是直接运用定性术语描述风险发生可能性的高低以及其对目标的影响程度。
A。
分析方法B.比率分析方法C。
定性分析方法D。
定量分析方法【答案】C2.1999年修订的()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对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提出原则要求。
A.《会计法》B。
《注册会计师法》C。
《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D.《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答案】A3.()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
A.内部控制B.内部管理C。
内部监督D.内部会计控制【答案】A4。
下列有关内部控制制度评价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企业应当按照制定评价方案、实施评价活动、编制评价报告等程序开展内部控制评价B.内部控制有效性是企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能够为控制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的保证C.内部控制缺陷一般可分为设计缺陷和运行缺陷D。
企业实施内部控制评价,仅包括对内部控制设计有效性的评价,不包括运行有效性的评价【答案】D【解析】企业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包括对内部控制设计有效性和运行有效性的评价。
5.《法案》要求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对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宣誓,并就提供不实财务报告分别设定了刑事责任,规定销毁审计档案最高可判()年监禁、在联邦调查及破产事件中销毁档案最高可判()年监禁。
A。
15;20B。
20;15C。
10;20D.20;10【答案】C6。
PCAOB受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监管,但不属于政府机构,PCAOB的每个委员都是全职独立的服务人员,他们不能受雇于“PCAOB”以外的任何机构、个人或从事任何商业活动,且不能从公众会计公司获取任何好处与利益,任期()年,每人最多两任。
A.3B。
5C。
10D.12【答案】B7。
下面有关内部控制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内部控制的思想是以风险为导向的控制B。
内部控制是控制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需要全员的参与,包括董事会、管理层、监事会都需要参与进来,但不包括员工C.内部控制是一种管理,是对风险的管理D.内部控制是一种合理保证【答案】B【解析】内部控制是控制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需要全员的参与,上到董事会、管理层、监事会,下到各级员工,都需要参与进来。
完整版)内部控制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内部控制试题及答案1、内部控制的基本概念是从早期的内部牵制思想逐步发展而来的,它源于科学管理和管理控制的基础。
2、企业内部控制是一个由企业的董事会和管理层实施的过程,它不仅仅是制度和手册,而是渗透到企业活动之中的一系列行为。
同时,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提供合理保证,但不能绝对保证控制目标的实现。
3、企业内部控制信息与沟通要素需要针对企业内部生成的信息进行沟通,并且需要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或平行地贯穿于企业之中。
此外,管理层与下属相处时的行为也可以成为有效的信息沟通方式。
4、导致内部控制固有局限原因包括:控制的有效性会受到决策过程中人为判断的影响;内部控制只能为控制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管理人员可能会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内部控制的设计与实施需要考虑成本与效益。
5、关于XXX(COSO)发布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1992)和《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2004)之间的关系,后者并没有取代前者,对于那些着眼于内部控制的主体,前者依旧有用。
后者增加了战略目标,并将报告目标扩大到非财务报告。
同时,后者延续了前者中有关主体风险偏好、风险容忍度和风险组合观等基本概念,将风险评估扩充为目标设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等四个要素。
6、与《内部控制--整合框架》(1992)相比,2013年5月,XXX(COSO)发布的修订后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主要变化表现在修改了内部控制核心定义,并概括了"对诚信和道德价值观的承诺"等17条原则。
同时,将报告的范围从对外财务报告目标扩展到内部和外部、财务和非财务的报告目标,并将目标设定作为内部控制的组成部分。
7、关于上市公司分类分批实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要求,正确的有以下几点:A.中央和地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应在2012年全面实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并在披露2012年公司年报的同时,披露董事会对公司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价报告以及注册会计师出具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报告;B.非国有控股主板上市公司,且于2011年12月31日公司总市值(证监会算法)在50亿元以上,同时2009年至2011年平均净利润在3000万元以上的,应在披露2013年公司年报的同时,披露董事会对公司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价报告以及注册会计师出具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报告;C.选项A、B范围之外的其他主板上市公司,应在披露2014年公司年报的同时,披露董事会对公司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价报告以及注册会计师出具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报告;D.新上市的主板上市公司应于上市当年开始建设内控体系,并在上市的下一年度年报披露的同时,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和审计报告。
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及其评价
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及其评价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及其评价在内部控制标准制定方面,美国发起人组织委员会(COSO)一直是国际公认的权威机构,自其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内部控制标准的制定,引导和代表着内部控制的发展趋势。
1992年,COSO提出了《内部控制——整合框架》,经过十多年的应用.已成为业界普遍认可的一个标准。
2004年9月,COSO又提出了《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它既是对《内部控制——整合框架》的超越,也标志着内部控制的转型,在内涵界定、目标体系、构成要素等方面都进行了拓展和延伸。
一、企业风险管理的性质(nature)与定位这些年来.一系列财务失败事件的发生以及对企业风险管理的关注,使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框架以便有效地识别、评估和控制风险。
2001年,COSO开展了一个项目,委托普华永道开发一个对于管理当局评价和改进他们所在组织的企业风险管理的框架。
但在开发这个框架期间,又发生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企业丑闻和失败事件,投资者、公司员工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因此而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随之而来的便是对采用新的法律、法规和上市准则来加强公司治理和风险管理的呼吁。
人们迫切需要一个能够提供关键原则和概念、共同的语言以及明晰的方向和指南的企业风险管理框架。
美国在2002年颁布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其他国家也已经通过或正在考虑类似的立法。
这部法律扩充了长期持续的对公众公司保持内部控制制度的规定,要求管理当局证实、并由独立审计师鉴证这些制度。
2004年9月,COSO发布了《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它拓展了内部控制框架,更关注于企业风险管理这一更加宽泛的领域。
按照COSO的设想,他们不打算、也的确没有用企业风险管理框架取代内部控制框架,而是将内部控制框架纳入其中,公司不仅可以借助这个企业风险管理框架来满足它们内部控制的需要,还可以借此转向一个更加全面的风险管理过程。
企业风险评估总结汇报
企业风险评估总结汇报
一、背景。
企业风险评估是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对企业内外部环境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可以及时发现和应对可能存在的风险,保障企业的持续稳健发展。
因此,对企业风险评估进行总结汇报,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
二、评估内容。
在本次风险评估中,我们主要对企业经营环境、市场竞争、政策法规、人力资源、财务状况等方面进行了评估。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全面评估,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并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
三、评估结果。
在本次风险评估中,我们发现企业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市场竞争加剧、政策法规变化、人力资源流失、财务风险等。
这些风险对企业的发展都可能产生一定的影响,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及
时应对。
四、风险管理措施。
针对上述风险,我们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风险管理措施。
比如,我们将加强市场调研,提升产品竞争力;加强对政策法规的监测和
应对;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提升员工满意度和减少流失率;加强财
务管理,降低企业财务风险等。
五、总结。
企业风险评估是企业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对企业内外
部环境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可以及时发现和应对可能存在的风险,保障企业的持续稳健发展。
我们将继续加强风险评估工作,不
断完善风险管理体系,确保企业的稳健发展。
企业风险评估总结汇报
企业风险评估总结汇报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企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
包括市场风险、财务风险、运营风险等。
因此,对企业的风险进行
评估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对我们企业进行的风险评估进行总结汇报,以便更好地了解和管理我们所面临的风险。
首先,我们对市场风险进行了评估。
通过对市场趋势、竞争对手、客户需求等因素的分析,我们发现了市场风险可能带来的影响。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我们需要不断地调整市场策略,以应对
可能出现的市场风险。
其次,我们对财务风险进行了评估。
通过对财务报表、资金流
动性、成本结构等方面的分析,我们确定了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
并制定了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
在未来的经营过程中,我们将更加
密切地监控财务指标,以确保财务风险的可控性。
此外,我们还对运营风险进行了评估。
通过对供应链、生产流程、人力资源等方面的分析,我们发现了可能存在的运营风险,并
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来降低风险。
在未来的运营过程中,我们将更加
注重流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以降低运营风险的发生概率。
总的来说,通过对企业风险进行评估,我们更加清晰地了解了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并制定了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
在未来的经营过程中,我们将不断地对风险进行评估和管理,以确保企业的稳健发展。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取得更好的业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及其评价在内部控制标准制定方面,美国发起人组织委员会(COSO) 一直是国际公认的权威机构,自其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内部控制标准的制定,引导和代表着内部控制的发展趋势。
1992年,COSO提岀了《内部控制——整合框架》,经过十多年的应用.已成为业界普遍认可的一个标准。
2004 年9月,COSO又提岀了《企业风险管理一一整合框架》,它既是对《内部控制一一整合框架》的超越,也标志着内部控制的转型,在内涵界定、目标体系、构成要素等方面都进行了拓展和延伸。
一、企业风险管理的性质(n ature)与定位这些年来.一系列财务失败事件的发生以及对企业风险管理的关注,使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框架以便有效地识别、评估和控制风险。
2001年,COSO开展了一个项目,委托普华永道开发一个对于管理当局评价和改进他们所在组织的企业风险管理的框架。
但在开发这个框架期间,又发生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企业丑闻和失败事件,投资者、公司员工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因此而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随之而来的便是对采用新的法律、法规和上市准则来加强公司治理和风险管理的呼吁。
人们迫切需要一个能够提供关键原则和概念、共同的语言以及明晰的方向和指南的企业风险管理框架。
美国在2002 年颁布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其他国家也已经通过或正在考虑类似的立法。
这部法律扩充了长期持续的对公众公司保持内部控制制度的规定,要求管理当局证实、并由独立审计师鉴证这些制度。
2004 年9 月,COSO 发布了《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它拓展了内部控制框架,更关注于企业风险管理这一更加宽泛的领域。
按照COSO 的设想,他们不打算、也的确没有用企业风险管理框架取代内部控制框架,而是将内部控制框架纳入其中,公司不仅可以借助这个企业风险管理框架来满足它们内部控制的需要,还可以借此转向一个更加全面的风险管理过程。
(一)企业风险管理的性质COSO 在其报告中指出, 企业风险管理是一个过程,它由一个主体的董事会、管理当局和其他人员实施,应用于战略制定并贯穿于企业之中,旨在识别可能会影响主体的潜在事项,管理风险以使其限制在该主体的风险容量之内,并为主体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
与内部控制相比,企业风险管理补充了两个内容:一个是战略目标;一个是风险控制。
COSO 在对《企业风险管理》的界定中重点强调了七个属性和理念:(1) 企业风险管理是一个过程,它持续流动于企业之内:(2)企业风险管理是由组织中各个层级的人员来实施的;(3) 企业风险管理应用于战略制定的过程中;(4) 企业风险管理贯穿企业整体,在各个层级和单元应用,还包括采取企业整体层级的风险组合观;(5)企业风险管理旨在识别那些一旦发生将会影响企业的潜在事项并把风险控制在风险容量以内;(6)企业风险管理能够向一个企业的管理当局和董事会提供合理保证:(7) 企业风险管理力求实现一个或多个不同类型但相互交叉的目标。
COSO 秉承了其“整合”的思路,给出了企业风险管理的一个宽泛的定义,通过提炼对公司和其他组织风险管理的关键概念,为不同组织形式、行业和部门的应用提供了基础,另外,它直接关注特定主体既定目标的实现,并为界定企业风险管理的有效性提供了依据。
COSO 认为,企业风险管理应发挥以下作用:(1) 衔接风险容量(riskappetite) 与战略。
管理当局在评价战略方案、设定相关目标和建立相关风险的管理机制的过程中,需要考虑所在主体的风险容量。
(2) 增进风险应对决策。
企业风险管理应能提高企业选择风险应对策略的准确性。
(3) 抑减经营意外和损失。
主体识别潜在事项和实施应对的能力得以增强,抑减了意外情况以及伴随而来的成本或损失。
(4) 识别和管理贯穿于企业的多重风险。
每一家企业都面临影响自身不同组成部分的一系列风险,企业风险管理有助于有效地应对交互影响,以及整合式地应对多重风险(5) 抓住机会。
通过全面考虑潜在事项,促使管理当局识别并积极地把握机会。
(6) 改善资本配置。
获取强有力的风险信息,以使管理当局能够有效地评估总体资本需求,并改进资本配置。
(二)企业风险管理的定位COSO 在界定企业风险管理时,明确了两个所属关系:(1) 内部控制是企业风险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2)企业风险管理是管理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
企业风险管理框架的要素都是管理层经营一个企业所做的事情。
但是,并非管理层做的事情都是企业风险管理的组成部分。
在管理层的决策与相关管理行为中应用的许多判断,尽管是管理过程的组成部分,但不是企业风险管理的组成部分。
例如,确保有一个适当的目标设定过程是企业风险管理的一个关键组成要素.而管理层选择的特定目标不是企业风险管理的组成部分:在适当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对风险做出反应是企业风险管理的组成部分。
而所选择的特定风险应对策略和相关的资源配置不是企业风险管理的组成部分确定和实施控制活动以确保管理层选择的风险应对策略得到有效的实施是企业风险管理的组成部分,而所选择的特定控制活动不是企业风险管理的组成部分。
COSO在2003年10月发布的《企业风险管理框架(草稿)》中列示了一般管理行为。
并指出哪些构成了企业风险管理。
企业风险管理包括那些能够使管理层依据可靠信息做出风险基础决策的管理过程.但是.从一系列适当的选择中选出的特定决策不会决定企业风险管理是否有效。
另外,普华在最近的一份报告中提出了一个GRC(Governance,Risk,Compliance) 模型。
该报告认为,组织可以通过把GRC 战略性地整合进它们的经营中,以形成一个可以对企业进行管理的道德和经营框架。
这个框架包括治理(Governance) 、企业风险管理(EnterpriseRiskManagement) 和遵风险,企业风险管理有助于有效地应对交互影响,以及整合式地应对多重风险守(Comphanee)三个组成部分,从中可以看岀企业风险管理的定位。
在这个框架中,治理活动包括设定经营战略和目标,确定风险偏好,建立文化和价值观。
制定内部政策和监督绩效;风险管理活动包括识别和评价那些可能会影响目标实现能力的风险,应用风险管理来获得竞争优势和确定风险应对策略和控制活动;遵守活动包括遵照目标经营,确保遵守法律和法规、内部政策与程序以及利益相关者的委托。
二、企业风险管理的目标体系企业风险管理框架提出了四类目标:(1)战略(Stntegic)目标,即高层次目标,与使命相关联并支撑使命;(2)经营(operations)目标,高效率地利用资源;(3)报告(reporting)目标,报告的可靠性;(4)合规(complianee)目标,符合适用的法律和法规。
在这个目标体系中,增加了内部控制整合框架中所没有的一类目标:战略目标。
虽然是平行的方式列示,但是,战略目标在这个目标体系中是最高层次的,其他三类目标都应当从属于战略目标。
都是在为战略目标服务。
此外。
企业风险管理框架的报告目标也有所拓展。
在内部控制框架中,报告指的是公布的财务报表.报告目标主要关注公布的财务报表的可靠性,而在企业风险管理框架中,报告包括由企业编制、向内部和外部散发的所有报告。
而且,范围也从财务报表的财务信息扩展到了更广泛的非财务信息。
尽管在企业风险管理框架中,并没有明确表示其遵守目标与内部控制的遵守目标有什么不同,但是,负责拟定企业风险管理框架的普华在其2004年的一份名为《整合——驱动绩效》(Integrity-DrivenPeformanee)的报告中认为:主要关注遵守法律、法规的传统合规方法是不充分的,遵守内部治理、道德与风险标准和政策在防止遭受与声誉相关的风险方面更有效。
”该报告对“遵守”的内涵进行了拓展,提出了一个新视角的“遵守”给,出了一个遵守风险的新定义。
遵守风险是指“由于没有能够遵守法律法规、内部规则和政策以及顾客、雇员和社会等主要利益相关者的期望而导致对组织的经营模式、声誉和财务状况产生损害的风险”。
此外。
内部控制整合框架1994年补充的“保护资产”目标在企业风险管理框架中并没有单列,因为COSO认为,这个目标的内容已经分别包含在了上述几类目标之中。
对于目标的实现,企业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一样.只能提供合理的保证,而且, 对于不同的目标所提供合理保证的内容也不尽相同。
对于报告目标和合规目标而言,因为有关报告的可靠性和符合法律、法规的目标在主体的控制范围之内,所以可以期望企业风险管理为实现这些目标提供合理保证。
但是,对于战略目标和经营目标而言,由于这些目标的实现还取决于一些不在主体控制范围之内的外部事项,所以,企业风险管理可以提供合理保证的是对目标的实现过程进行有效的信息沟通,即管理当局以及承担监督职能的董事会能够及时地了解企业目标实现的进展情况。
三、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的构成企业风险管理包括八个相互关联的构成要素,它们源自管理当局的经营方式, 并与管理过程整合在一起。
(1) 内部环境。
管理当局确立关于风险的理念,并确定风险容量。
所有企业的核心都是人(他们的个人品性。
包括诚信、道德价值观和胜任能力)以及经营所处的环境, 内部环境为主体中的人们如何看待风险和着手控制风险确立了基础。
(2) 目标设定。
必须先有目标,管理当局才能识别影响目标实现的潜在事项企业风险管理确保管理当局采取恰当的程序去设定目标,并保证选定的目标支持主体的使命并与其相衔接,以及与它的风险容量相适应。
(3) 事项识别。
必须识别可能对主体产生影响的潜在事项。
它包括表示风险的事项和表示机会的事项,以及可能二者兼有的事项。
机会被追溯到管理当局的战略或目标制定过程。
(4) 风险评估。
要对识别的风险进行分析,以便确定管理的依据。
风险与可能被影响的目标相关联。
既要对固有风险进行评估,也要对剩余风险进行评估,评估要考虑到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
(5) 风险应对。
员工识别和评价可能的风险应对措施,包括回避、承担、降低和分担风险。
管理当局选择一系列措施使风险与主体的风险容限和风险容量相适应。
(6) 控制活动。
制定和实施政策与程序以确保管理当局所选择的风险应对策略得以有效实施。
(7) 信息与沟通。
主体的各个层级都需要借助信息来识别、评估和应对风险。
广泛意义的有效沟通包括信息在主体中向下、平行和向上流动。
(8) 监控。
整个企业风险管理处于监控之下,必要时还会进行修正。
这种方式能够动态地反应风险管理状况,并使之根据条件的要求而变化。
监控通过持续的管理活动、对企业风险管理的单独评价或者两者的结合来完成。
企业风险管理框架与内部控制框架相比,在要素构成上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变化:一是以“内部环境”取代“控制环境”在,“内部环境”中引入了风险管理理念、风险偏好两个概念。
风险管理理念是一套共享的观念和态度,它标志着企业考虑风险时的特征,反映了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