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镜成像知识点的例题及其解析
2024年初中物理同步8年级上册第15课平面镜成像(教师版含解析)
第15课 平面镜成像课程标准课标解读 1.理解平面镜成像规律;2.会通过实验验证平面镜成像;3.认识“虚像”;4.会利用平面镜成像规律解释现象;5.了解生活中利用平面镜成像的例子。
1.知道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2.通过光的反射作图解答平面镜成像规律;3.初步建立“虚像”的概念;4.会利用平面镜成像规律解答实际问题。
知识点01 平面镜成像1. 平面镜成像利用的是光的反射。
成像规律是:(1)像与物大小相等;(2)像到镜的距离与物到镜的距离相等;(3)像与物的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垂直;(4)像与物相对平面镜对称;(5)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实像、虚像)。
具体总结就是十个字:等大、等距、垂直、对称、虚像。
如图。
2.虚像是指射入眼睛的光线,其反向延长线的集合点形成的像,如上图所示;虚像能用眼睛直接观看,但不能用光屏接收;实像既可以用光屏承接,也可以用眼睛直接观看。
3.利用光的反射现象,反射面为平面的叫平面镜,反射面为球面一部分的叫球面镜。
4.利用球面的外表面作反射面的面镜叫做凸面镜;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常用作汽车观后镜来扩大视野。
5.利用球面的内表面作反射面的面镜叫做凹面镜;凹面镜对光有汇聚作用,常用作太阳灶、探照灯等。
【知识解析】平面镜成像原理1.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线射到镜面上发生反射,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在镜后相目标导航知识精讲交而形成的,如图所示。
点光源s在镜后的像s’并不是实际光线会聚形成的,而是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形成的,所以s’叫做s的虚像。
如果把光屏放在s’处,是接收不到这个像的,所以虚像只能用眼睛看到,而不能成在屏上。
2.解释:照镜子就是这样的原理。
可以说,只要利用到平面镜,就一定是反射。
平面镜中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光线的延长线的交点形成的,所以平面镜中的像是虚像;虚像与物体等大,距离相等。
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
所以像和物体对镜面来说是对称的;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和物的大小,总是相等的。
平面镜成像解析
平面镜成像解析知识点1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典例】1.小华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1)在竖直放置的茶色玻璃板前放棋子A,按照图甲中①(填“①”、“②”或“③”)的方式看到棋子A的像A′。
用茶色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应选择薄(选填“薄”或“厚”)玻璃板进行实验。
(2)把与A相同的棋子B放到玻璃板后,并移动直至棋子B与A的像A′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的方法是等效替代法(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3)移去玻璃板后面的棋子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一光屏,按照图甲中②(填“①”、“②”或“③”)的方式观察光屏,根据光屏上看不到棋子的像的现象说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4)改变A的位置,三次实验得到三组物、像位置点如图乙所示,由此可知初步结论是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到平面镜之间的距离相等(填“相等”或“不相等”)。
(5)用木板紧贴在玻璃板背面,挡住玻璃板后面的光,人眼在玻璃板前能(填“能”或“不能”)看见蜡烛A的像。
若玻璃板上端向左倾斜(如图丙),蜡烛A在玻璃板中成像的位置会偏高(选填“偏高”或“偏低”)。
(6)实验结束,小华离开实验室,走近自动感应玻璃门时,门自动平移打开,则她在玻璃门中的像将不随(填“随”或“不随”)门平移。
【解答】解:(1)实验时,将茶色玻璃板竖直放置在一张方格纸上,在玻璃板前放一个棋子A(如图所示),应透过玻璃板来观察这个棋子的像,故按照图甲中①的方式看到棋子A的像A′;用茶色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为了防止玻璃的两个面都能成像,影响实验效果,应选择薄玻璃板进行实验;(2)把与A的相同的棋子B放到镜后,并移动直至棋子B与A的像A′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等效替代法;(3)移去棋子B,在其原来的位置上放一光屏,为了区别所成的虚像应在②处观察,光屏上不能承接到棋子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4)根据图乙可知,A和A′、B和B′、C和C′都是关于玻璃板所在位置对称的,则可得到: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5)平面镜成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棋子发出的光线经玻璃板反射,被人眼接收,才能看到像,所以用木板紧贴玻璃板背面,挡住玻璃板后的光,人眼在玻璃板前能看见棋子A的像;由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像物关于镜面对称可知:玻璃板上端向左倾斜,蜡烛A在玻璃板中成像的位置会偏高;(6)玻璃门中的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虚像不在玻璃门上,所以门自动平移打开,她在玻璃门中的像不随门平移。
平面镜成像练习题
平面镜成像练习题一、单个物体的平面镜成像1. 物体放置在平面镜前,物体和物像的距离为10cm和25cm,求平面镜的焦距以及物像的放大倍数。
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公式1/f = 1/v + 1/u,其中v为像距,u为物距,f为焦距。
已知v=25cm,u=10cm,代入可得1/f = 1/25 + 1/10,求解可得f = 1/((1/25) + (1/10)) = 16.67cm。
物像的放大倍数可以通过m = v/u来计算,代入可得m = 25/10 = 2.5。
2. 物体放置在平面镜前,物体的高度为2cm,物像放大了1.5倍,求平面镜的高度和物像的高度。
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公式m = v/u,如果物像放大了1.5倍,则m = 1.5,物体的高度为2cm,代入可得1.5 = v/u = h'/h,其中h'为物像的高度,h为物体的高度。
解方程可得h' = 1.5 * 2 = 3cm。
3. 物体放置在距离平面镜10cm的地方,物体的高度为3cm,求物像的高度和像距。
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公式m = v/u,已知u = 10cm,h =3cm,代入可得m = v/10 = h'/h,解方程可得h' = m * h = 1 * 3 =3cm。
根据像距公式v = u,可得v = 10cm。
二、多个物体的平面镜成像1. 平面镜前依次放置两个物体,物体1放置在离平面镜10cm的地方,物体2放置在离平面镜30cm的地方,求物体1和物体2的像距和物像的放大倍数。
解析:物体1的物距u1 = 10cm,物体2的物距u2 = 30cm。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公式1/f = 1/v + 1/u,代入可得1/f = 1/v1 + 1/u1,1/f = 1/v2 + 1/u2。
根据像距公式v = u,可知v1 = u1 = 10cm,v2 = u2 = 30cm。
解方程可得1/f = 1/10 + 1/10 = 0.2,求解可得f = 5cm。
初中物理《平面镜成像》知识点归纳(附答案)
平面镜成像知识点一:平面镜成像特点1. 平面镜:表面平滑且能够反光的镜子2. 虚像:实际光线的____________线会聚成的像,_______成在光屏上。
3. 平面镜成像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像与物的大小_______。
(2)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到镜面的距离_______。
(3)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_______。
(4)像是_______。
请回顾实验,回答下列问题:a)为什么用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为什么不用厚玻璃板?b)如何确定像与物的大小相等?c)玻璃板未竖直放置时可能会有什么现象?d) 如何证明像是虚像?知识点二:平面镜成像作图要画_______、标清_______,平面镜的背面画上_______。
实际光线画_______,虚像、法线、光的反向延长线画_______。
知识点三:平面镜的利用(1)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附答案:知识点一:平面镜成像特点1. 平面镜:表面平滑且能够反光的镜子2. 虚像: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成的像,不能成在光屏上。
3. 平面镜成像特点:等大、等距、垂直、虚像(1)像与物的大小相等。
(2)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3)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4)像是虚像。
请回顾实验,回答下列问题:a) 为什么用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答: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确定像的位置】b) 为什么不用厚玻璃板?答:会出现重影,不利于测量物距与像距c) 如何确定像与物的大小相等?答:用完全相同的两个蜡烛或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确定像的位置,把完全相同的物体一个放在平面镜前,通过平面镜看镜前物体的像,把另一物体放在镜后像的位置。
d) 玻璃板未竖直放置时可能会有什么现象?答:未点燃的蜡烛无论怎样移动,始终无法与像重合,因为虚像钻进桌子里面或在空气中。
e) 如何证明像是虚像?答:将光屏放在虚像后面,然后眼睛要在玻璃板后侧观察像是否能呈在光屏上。
4.3平面镜成像(同步练习)(解析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光现象》第3节平面镜成像(同步基础练习)题型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计算题总计题数20 10 7 8 0 45 一、选择题(共20小题):1.演员站在平面镜前,在靠近平面镜的过程中,他的像()A.逐渐变大,逐渐靠近平面镜 B.逐渐变大,逐渐远离平面镜C.大小不变,逐渐靠近平面镜 D.大小不变,逐渐远离平面镜【答案】C【解析】解:人在平面镜中成像,人靠近平面镜时,人的大小不变,人在平面镜中成像大小不变;人靠近平面镜时,人到平面镜的距离减小,人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减小,逐渐靠近平面镜。
故选:C。
2.小明站在穿衣镜前3m处,小明在以1m/s的速度匀速靠近穿衣镜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穿衣镜中小明的像逐渐变小 B.小明的像逐渐远离平面镜C.穿衣镜中小明的像是虚像 D.2s后小明走的距离是1m【答案】C【解析】解:A、平面镜所成的像是与物体等大的,故A错误;B、由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所以小明靠近平面镜时,小明的像也靠近平面镜,故B错误;C、平面镜所成的像是与物体等大的虚像,故C正确;D、2s后小明走的距离:s=vt=1m/s×2s=2m,故D错误。
故选:C。
3.如图为玩具鸟在平面镜中的成像示意图,下列能改变玩具鸟成像位置的是()A.竖直上移玩具鸟B.竖直下移平面镜C.改变平面镜大小D.像与镜间放一小木板【答案】A【解析】解:A、竖直上移玩具鸟,成像位置相对原成像位置发生变化,故A正确;B、竖直下移平面镜,玩具鸟成像位置相对原成像位置不发生变化,故B错误;C、改变平面镜大小,玩具鸟成像位置相对原成像位置不发生变化,故C错误。
D、像与镜间放一木板,成像位置相对原成像位置不发生变化,故D错误。
故选:A。
4.如图为苍鹭从平静水面上飞离的瞬间。
苍鹭飞离水面的过程中,它在水中的像是()A.实像,逐渐变小B.虚像,逐渐变小C.实像,大小不变D.虚像,大小不变【答案】D【解析】解:苍鹭飞离水面的过程中,水中出现苍鹭的倒影就是苍鹭在湖水中所成的虚像;在苍鹭飞离水面的过程中,苍鹭到水面的距离变大,但苍鹭在水中所成像的大小始终不变,与苍鹭的大小相等。
平面镜成像典型例题解析
类型三:确定光源或物体位置
如图所示,两条光线是由同一点光源发出经 平面镜反射后形成的,请完成光路图,并确 定光源S的位置。
第一步:确定像点位置 分别延长两条入射光线,并相交于镜后一点(像点位置)
第二步:确定发光点位置 利用平面镜成像的轴对称性,根据像点确定光源S的位置 第三步:完成光路
给出一个点、一条线情况
2、添加平面镜作图 3、完成平面镜光路
1、光的反射规律 2、平面镜成体AB在平面 镜中的像A’B’。
类型二:添加平面镜作图
• 例:如图OB是入射光线OA经过平面镜后的 反射光线,请找出平面镜的位置。
第一步:确定法线的位置: 作出两条光线夹角的角平分线。 根据反射定律可以知道,角平分线实质就是法线的位置 (用虚线表示) 第二步:确定平面镜的位置: 过入射点,作出与法线垂直的线段,这条垂线的位置就 是平面镜所在位置。
作光路图注意五要: •一实虚要分明
•二光线箭头要指向
•三光线夹角要适当 •四成像大小高低要注意 5.五实像虚像两边倒
平面镜作图考点
作图理论依据
作图注意事项
1、平面镜所成的像 必须用虚线表示 2、法线、作图的辅 助线也应该用虚线表 示 3、光线应该标上箭 头,以表示光传播的 方向
1、平面镜成像作图
给出两个点情况
1.图中S是一个发光点,S '是它在平面镜中成的像,SA是S 发出的一条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和SA经平面 镜反射后的光线。
2.如图所示的AB、CD,是同一发光点S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的两 条反向光线,试根据光的反射规律用作图方法确定发光点S的位置。
3.如图所示,由发光点S发出的光射到水面上,发生反射,反射光线经 过A点,试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
4.2 平面镜成像(分层作业)【解析版】
第2节平面镜成像一、平面镜成像特点1.身高1.6米的人站在平面镜前1米处,若人向镜面前进0.5米,像的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像与人之间的距离为米。
若将一块和平面镜一样大小的木板放在平面镜后面0.3米处,如图所示,她(选填“能”或“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
【答案】不变 1 能【详解】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同,与他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像的大小不变。
当她向镜面前进0.5m后,距离镜面为0.5m,则像与镜面的距离也为0.5m,像与人之间的距离为0.5m+0.5m=1m由于成的像是虚像,在镜面后放置物体是不影响成像的,故在镜后放一物体并不妨碍光的反射,同时也不会妨碍成像,所以这时她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
2.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用作为平面镜,并将其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为确定像的位置,需移动未点燃的蜡烛,直到它看上去。
【答案】玻璃板竖直好像点燃【详解】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在物体一侧能看到物体的像,同时也能看到另一侧代替物体的另一个物体。
为了用蜡烛B准确确定A的像的位置,应将玻璃板竖直立在水平桌面上。
把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镜前,另外拿一只完全相同未点燃的蜡烛在镜后适当的移动,直到看上去跟像完全重合,即好像被点燃似的,可以确定像的位置,同时也可以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关系。
3. 如图所示,汽车驾驶员通过后视镜看到后方救护车的像,车头上有AMBULANCE。
的字样。
则该救护车车头上印有的字母图样是()A.AMBULANCE B.C.HONVT∩8WV D.AM8UJAИO3【答案】B【详解】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等大,又关于镜面对称,且看起来是左右相反的,所以看到车头上有AMBULANCE的字样,则该救护车车头上印有的字母图样应为,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 如图所示,飞天航天服有两个特别的设计:手腕上的小镜子和胸前反印的汉字。
航天员穿上舱外航天服后,在头盔里看不到航天服上的按钮及汉字。
八年级物理上册平面镜成像知识点精讲与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
平面镜成像知识点一: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其应用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和物体大小相等,物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物和像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
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
【例题1】小明站在竖直的平面镜前1m处他与镜中“自己“的距离是m,平面镜成的像是(选填“等大””放大“或“缩小“)的(选填“虚“或“实)像【答案】2;等大;虚。
【解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①所成的像是虚像;②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③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④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
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所以,由他到平面镜的距离为1m可得镜中所成的像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1m,小明站在竖直的平面镜前1m处他与镜中“自己“的距离是1m+1m=2m;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是由于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点,所以某同学在镜中的像是虚像;因为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所以是等大的虚像。
【例题2】如图,在舞蹈室的墙面上装有一块平面镜,王老师用一激光笔从S点照向镜面,在地面上P点看到一光斑,请用平面镜成像特点完成光路图。
【答案】如图所示:【解析】根据反射光线反向延长通过像点和像点与发光点关于平面镜对称,作出反射光线并完成光路图。
根据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先作出S的像点S',连接S'P,与平面镜的交点即为入射点,再连接A与入射点连线为入射光线,P与入射点连线为反射光线。
知识点二:平面镜成虚像1.原因:物体射到平面镜上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没有会聚而是发散的,这些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成的像,不是真正的物体,只能通过人眼观察到,故称为虚像;2.平面镜成正立的、等大的虚像。
3.实像和虚像的区别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只跟物体本身的大小有关,跟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平面镜成的像一定要画成虚线。
【例题3】关于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光屏用来验证像的虚实B. 玻璃板可以与纸面不垂直C. 蜡烛离玻璃板越近像越大D. 做多组数据可以减小实验误差【答案】A【解析】 A.光屏能承接实像,虚像不能承接在光屏上,使用光屏是为了验证平面镜所成像的虚实,故A正确;B.为了使蜡烛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玻璃板要与纸面垂直,故B错误;C.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有关,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故C错误。
中考物理复习《平面镜成像知识点及题型解读》
《平面镜成像》知识点及题型解读一、平面镜成像实验探究1.目的: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器材:玻璃板、两只完全相同的蜡烛、刻度尺、白纸。
注意:①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等效替代法(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②用薄的玻璃板:避免二次成像,使呈现的像不清晰。
(经过厚玻璃板的两个表面会成两次像)③玻璃板竖直放置:使像呈现在桌面上。
④完全相同的相同的蜡烛: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⑤刻度尺的作用:比较像距与物距之间的关系。
⑥多次改变蜡烛位置进行实验:多次实验,寻找普遍规律,避免偶然性。
⑦实验环境较暗:成像较清晰,便于观察到像。
⑧将蜡烛B换成光屏:验证像的虚实。
二、成像特点1.等大:像与物大小相等。
(误区:近大远小,视角问题)2.等距:像距与物距相等。
①物体靠近或远离平面镜,像随之靠近或远离,相对速度是两速度之和。
②沿平面镜水平方向移动,像与物相对速度为0。
3.垂垂:像与物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
4.虚像:没有实际光线,光屏上没有像(分辨虚像、实像)。
结论: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三、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光的反射。
1.根据原理作图(光的反射)。
2.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
作法线,补全光路图找对称,作平面镜垂线四、题型分类1.给出物,找镜中的像。
2.给出反射光线,找光源。
根据特点(对称)作图找到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作对称3.根据像与物,找平面镜。
4.根据反射光线经过的点,补全光路图。
找到像与物连接的中垂线作A的对称点A′,连接A′B,找到反射光线五、平面镜的应用1.潜望镜2.从镜子里看时间①在身前的镜子看背后的时间。
②在水平放置的镜子中看墙上的时间。
六、球面镜1.凸面镜:镜面中心部分向外凸出的反光镜。
平行光射入后光线发散。
作用:扩大视野凸面镜可以成正立缩小的虚像⇒相同条件,凸面镜可看到更大的视野。
2.凹面镜:镜面中心部分向内凹陷的反光镜。
平行光射入后反射光线会聚。
作用:放大细节凹面镜可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镜中像被放大,可以呈现更多的细节。
高考物理复习专题:有关平面镜成像的几个问题.
有关平面镜成像的几个问题刘太平一. 像的亮度问题例1. 一点光源S经平面镜M成像于S’,人眼于P点可以观察到S’,如图所示,今在S、M间放一不太大的遮光板N,则:A. S不能在M中成像;B. S仍能在M中成像;C. 人眼观察到S’的亮度将变小;D. 人眼观察到S’的亮度将不变。
解析:在平面镜成像时,像点是由于物点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的反射而进入到人眼中形成像,故只要反射光线能进入视线,则观察者即可观察到其像点。
因遮光板N只是挡住部分光线,其余反射光线仍能通过平面镜成像,故S仍能在平面镜中成像,B正确;因为进入视线的那部分光线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像点的亮度不发生变化。
正确答案为:BD。
二. 像的方向问题例2. 如图所示是一架简易的潜望镜,由两个弯成直角的圆筒套住一起而成,E、F是安放在转角处的两块平面镜,与水平放向都成45°角,现使B段保持竖直方向,A段指向南方,转动C段使它水平指向东方,则在A处看到的东方站立的人像是:A. 竖直方向,头向上;B. 竖直方向,头向下;C. 水平方向,头向东;D. 水平方向,头向西。
解析:由空间立体观可知:从左向右观察,C圆筒处站立的人的左侧成像在平面镜E的内侧,右侧成像在平面镜的外侧,而内侧的反射光线到平面镜F的上端,外侧的反射光线则到达平面镜F的下端,故人通过平面E、F成像后,左侧在上,右侧在下,即所成的像为水平方向;另外人在平面镜成像时,人的上部在平面镜E上部,再通过平面镜F反射时,则反射光线在平面镜F的右侧,故人的上部通过两平面镜成像后向东。
正确答案为C。
三. 像的个数问题例3. 如图3所示,平面镜M以角速度ωπ=3rad s/绕垂直于纸面且过O点的轴顺时针转动,AB为一段圆弧屏幕,它的圆心在O点,张角为60°,现有一束来自频闪光源的细平行光线以一个固定方向射向平面镜M上的O点,光源每秒闪12次,则平面镜每转一周在屏幕AB上出现的亮点数最多可能是几个?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当平面镜以ω转动时,反射光线转动的角速度为2ω。
中考物理“平面镜成像”考点例析
中考物理“平面镜成像”考点例析考点一:平面镜成像原理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由于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像上每个与物体对应的点都是由物点上实际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
例1. 〔2019年桂林市中考题〕诗人的赞美桂林山水的诗篇中写道:群峰倒影山浮水,无山无水不入神。
那么诗中写的倒影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__现象形成的。
【解析】:湖面上的倒影,是群峰在平静的水面上所成的像,这是平面镜成像的一种现象,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又是光的反射,所以这是由于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
【答案】:反射考点二:平面镜成像特点平面镜成像特点是: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即像、物等大;像、物等距〔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
考点三:平面镜所成的是虚像〔虚像与实像的区别〕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形成的像,它既能够用光屏承接到,也能够用眼睛直接观看;虚像是由实际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形成的像,它不能用光屏承接到,但能用眼睛观看。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所以它不能用光屏承接到。
考点四:凸面镜与凹面镜凸面镜、凹面镜与平面镜不同,它们的面都不是平的,但它们对光都能起到反射作用,凸面镜对光具有发散作用,利用它可以扩大视野,使观察范围大大增加,如汽车上的观后镜、马路拐弯处的观察镜等;凹面镜对光具有会聚作用,利用它可以制成太阳灶、探照灯、车灯、手电筒等。
它们对同一束光反射后的结果虽然不一样,但它们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这两种面镜的光路都是可逆的。
例4. 某同学发现金属图钉的光亮表面可以看成是一种称作__________的光学镜子,于是他用多支激光手电筒正对着它的表面照射时,情况如图4所示,呆见它对光线有________〔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例题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例题
平面镜成像是初中物理及高中物理都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即像和物体在平面镜中所呈现的大小是一致的。
2.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意味着物体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相同的。
3.像与物体的连线垂直于镜面:像和物体之间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4.像与物左右相反:在平面镜中所形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因此左右方向是相反的。
例题一:
舞蹈演员站在平面镜前训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演员靠近平面镜时,像远离平面镜
B.演员远离平面镜时,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变小
C.演员在平面镜中成实像
D.演员以0.5m/s的速度运动时,像也以0.5m/s的速度运动
答案:D
例题二:
人站在竖直放置的穿衣镜前3m处,若人向镜移动1m,则此过程中像的大小变化及移动后人离像的距离为()
A.变大4m
B.变大 5m
C.不变 4m
D.变大 6m
答案:C
例题三:
如图所示,从光源S点发出的一条光线射向平面镜,经平面镜反射后射向墙上的P点处。
请你作出这条入射光线并完成光路图。
答案:
总之,掌握好平面镜成像特点,多加练习,最终都会很好的解决平面镜成像这类题目的。
在解决这类题目过程中一定要保证作图清晰规范。
平面镜成像---知识点、经典例题、习题
课题平面镜成像教学目标了解并能描述平面镜成像特点;初步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重点、难点平面镜成像特点教学内容一、知识点梳理复习1、光的反射类型:镜面反射(光滑表面、反光、刺眼) 、漫反射(粗糙表面、各个方向)注:1、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均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2、光反射时,光路可逆,如下图。
2、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名称: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目的:探究物与像到镜面的距离, 物、像的大小关系实验器材:两支大小形状相同的的蜡烛、一块玻璃板、玻璃板支架、一个光屏、一把直尺、一张纸和火柴.实验步骤:参照如图2-3-1所示的步骤完成实验:(1)将玻璃板垂直架在纸上,在玻璃板前面立一支点燃的蜡烛,透过玻璃板观察其后面的蜡烛的像;(2)将另一未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后,前后左右移动,直到看上去这支蜡烛与前面蜡烛的像重合,此时后面的蜡烛就代替等同于前面蜡烛的像,此时对比物与像的大小关系;(3)用直尺量出此时蜡烛和像到玻璃板的距离,并记录;(4)改变燃着的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连做两次,分别观察蜡烛与像的大小关系,量出蜡烛与像到玻璃板的距离,分别记录下来;(5)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不透过玻璃板,直接观察光屏上有无像;(6)将玻璃板稍微倾斜一下,不再与桌面垂直,看一看像的变化,还能重合吗?(7)整理实验器材,结束实验.实验结果: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到平面镑的距离相等;平面镜成的是虚像,一句话概括:物与像关于镜面对称(距离相等、大小相等),成虚像.实验存在的问题分析:(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玻璃既能反光又能透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准确的找到像的位置,便于比较物与像的大小关系及测定物与像到镜面的距离.(2)实验时选用的玻璃板要薄些,如果用厚玻璃做这个实验,玻璃的两个表面都会发生反射,会看到两个不重合的像,不利于实验.(3)两只完全相同的蜡烛让没有点燃的蜡烛与像重合,这只蜡烛的位置也就是像的位置,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便于比较像和物的大小.(4)无论怎样移动物像都无法重合实验中使玻璃板与白纸垂直,否则,会出现玻璃板后的蜡烛无论怎样移动.都不能与前面蜡烛的像重合的现象(玻璃板倾斜时,像成在玻璃板的斜上方).平面镜成像特点:(1)平面镜成的像和物体等大。
专题07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题(解析版)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需要学通的基础知识
1.实验器材:薄玻璃板、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火柴、刻度尺、一张白纸、 笔。
2.操作步骤:实验时,将白纸铺在水平桌面上,将玻璃板竖直放在白纸上,点燃蜡烛法现玻璃板的后面有蜡烛的像,为了确定像的位置具体做法是移动另一侧未点燃的蜡烛,直至与像完全重合,用笔在白纸上做出标记。
(3)平面镜成像时,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4)实像和虚像的重要区别是实像能用光屏承接,虚像不能光屏承接。
【解答】(1)因为玻璃板既能让光透过也可以反射光,容易确定像的位置,而平面镜是不透明的,无法确定像的位置,所以选用玻璃板;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A侧)观察,直至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大小相等;
4..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
(2)如图甲所示,在竖直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将(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相同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发现蜡烛B可以与A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重合,此现象表明像与物的。
(3)经过多次实验,分别记录蜡烛A、蜡烛B在纸板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沿玻璃板在纸板上的位置将纸板对折,发现B1与A1、B2与A2、B3与A3、……位置重合,表明像与物到镜面的。
(2)平面镜成像 原理是:光的反射,蜡烛A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达到人的眼睛内,逆着反射光线看去,感觉光是由蜡烛A的像发出的,故在C一定能看见蜡烛A的像。
(3)过O点做法线,当光从空气中斜射入玻璃中时,入射角小于折射角,再过 点做法线,光线玻璃中斜射入空气中,此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如下图所示。
【答案】 (1)等于 (2)同一平面内 (3) 可逆 (4)漫反射
4.3《平面镜成像》知识点+练习-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4.3《平面镜成像》一、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是虚像,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①像和物的大小相等;②像和物对应点的连线和镜面垂直,到镜面的距离相等;③像和物上下相同,左右相反(镜中人的左手是人的右手,看镜子中的钟的时间要看纸张的反面,物体远离、靠近镜面像的大小不变,但亦要随着远离、靠近镜面相同的距离,对人是2倍距离)。
二、平面镜成虚像1、平面镜成虚像①作图法理解虚像和平面镜成像原理如图,平面镜前烛焰上的点S射向平面镜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进入眼睛,看起来就觉得这些光线好像是从它们在镜后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S’射出来的。
人们会感觉S’处真有一个光源一样,如图所示。
S’就是S在镜中的像,由于平面镜后并不存在光源S’,进入眼睛的光并非真正来自S’,所以把S’叫做虚像。
物体上每个点在镜子里都有一个像点,所有像点共同组成整个物体的虚像。
2、实像与虚像的区别特点实像虚像光线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成的,而是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承接可以用光屏承接不能用光屏承接是否能看到能用眼看到能用眼看到像的特点倒立的,如小孔成像正立的,如平面镜成像三、平面镜成像作图方法一: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图①从发光点S任意引两条光线射到平面镜上;②分别作出两条入射光线的法线;③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分别作出两条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④做出两条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较于点S’,S’即为发光点S的像。
方法二: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图①过发光点S向平面镜引垂线,并延长;②在延长线上取一点,使这点到镜面的距离等于S到镜面的距离;③标出像点S’,即为发光点S的像,如图所示。
由于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图较为简单,所以作图时常用此方法,它是根据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的特点来完成光路图的。
四、水中倒影的形成的原因平静的水面就好像一个平面镜,它可以成像(水中月、镜中花);对实物的每一点来说,它在水中所成的像点都与物点“等距”,树木和房屋上各点与水面的距离不同,越接近水面的点,所成像亦距水面越近,无数个点组成的像在水面上看就是倒影了。
实验2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原卷版+答案解析)
实验2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识点一、平面镜成像规律2.平面镜成虚像: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在平面镜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在镜子中会出现一个正立蜡烛的像,但将光屏放在平面镜后蜡烛像的位置时,光屏上却没有出现蜡烛的像,可3.知识点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1.分析论证(1)未点燃的蜡烛可以与点燃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说明蜡烛的像的大小与蜡烛大小;(2)蜡烛和它的像的连线与镜面,蜡烛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2.实验中注意事项(1)为了使观察到的像更为清晰,实验最好在的环境中进行;(2)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并比较物像的大小关系,原因是玻璃板既能又能,即透过玻璃板能看到未点燃的蜡烛,也能看到点燃的蜡烛所成的;(3)实验应选用的玻璃板。
因为玻璃板的前后表面可以各成一个像,当玻璃板较厚时,两个像有较大的,难以确定像的;(4)实验中,玻璃板要立在水平桌面上。
若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则未点燃的蜡烛和点燃的蜡烛将不能完全;(5)实验中,使用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目的是比较像与物体的;(6)用点燃的蜡烛做实验的优点是所成的像比较亮,便于;(7)白纸用于标注玻璃板的位置、蜡烛以及蜡烛的像的位置,刻度尺用于蜡烛以及蜡烛的像到玻璃板的;(8)改变蜡烛与玻璃板的距离进行多次实验,是为了寻找。
3.考向点拨(1)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选择做为平面镜。
(2)为什么选玻璃板而不选镜子是为了准确确定。
(3)对实验中的两只蜡烛要求是完全。
(4)选择两只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5)实验中玻璃板于桌面。
(6)玻璃板没与桌面垂直对实验产生的影响事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会与前面蜡烛的像。
(7)蜡烛的像不能用接收到。
(8)像不能用光屏接收到,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
(9)实验时用另一只等大的蜡烛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目的是比较像与物的;确定像的。
(10)刻度尺在此实验中的作用是比较像与物到镜面的关系。
平面镜成像知识点例题和经典练习解析
平面镜成像【学习目标】1.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理解平面镜成像的原理;3.掌握平面镜成像的光路图,会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图;4.理解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及平面镜成像的应用;5.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
【要点梳理】要点一、平面镜1、平面镜:反射面是光滑平面的镜子。
如:平静的水面、抛光的金属面。
2、平面镜的符号:要点诠释:平面镜的作用:1、成像如:水中的倒影、练功房的镜子等。
2、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如:潜望镜要点二、平面镜成像1、平面镜成像特点:(1)像、物大小相等;(2)像、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3)像、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4)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虚像。
2、平面镜成像作图:OA,OA′为某一发光点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MN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如下图示。
利用平面镜成像,作出这两条反射光线的入射光线,并确定发光点S的位置。
第一步:先将两条反射光线反向延长,交点为S′;第二步:再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像点S′对应的发光点S;第三步:最后连接SO、SO′为两条反射光线的入射光线。
(注意反向延长线、辅助线用虚线)如图所示:要点诠释:1、站在平面镜前的人,向平面镜走近时,人们往往以为像“变大”了,其实改变的是视角,视角大感觉看到的物体就大。
如图:甲、乙中树是一样大的,但是甲图中的人感觉树更大些,这跟人看远处驶近的汽车感觉相似,这辆车的大小始终不变,但人以为汽车远小近大,驶近的汽车“变大”了。
2、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光的反射。
如下图所示,平面镜前的物体射到平面镜的光线,被平面镜反射,反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视觉会逆着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方向看,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就是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点。
3、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无论镜子大小,都能使物体形成一个完整的且与物体等大的像。
镜子的大小只能影响观察到的像的范围。
要点三、虚像平面镜成的像是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线射到平面镜上发生反射,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形成的。
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旋转例题
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旋转例题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平面镜成像的基本原理
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3.平面镜成像的旋转问题
4.实例解析:物体围绕平面镜旋转
5.结论
正文
一、平面镜成像的基本原理
平面镜成像是指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影像形成过程。
根据光学原理,当光线照射到平面镜上时,会被平面镜反射,并按照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于一点,这个点就是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
二、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平面镜成像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物像等距: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2.物像等大:物体与像的大小相等。
3.物像关于镜面对称:物体与像关于平面镜成轴对称。
三、平面镜成像的旋转问题
当物体围绕平面镜旋转时,其像也会随之旋转。
根据平面镜成像原理,物体旋转的角度与像旋转的角度相等。
物体与像关于平面镜成轴对称,因此,当物体旋转 180°时,像也会旋转 180°。
四、实例解析:物体围绕平面镜旋转
假设有一个物体 A 放在平面镜前,物体 A 的像是 A"。
当物体 A 围绕平面镜顺时针旋转 90°时,物体 A"也会顺时针旋转 90°。
这是因为物体 A 与像 A"关于平面镜成轴对称。
五、结论
总之,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物像等距、物像等大、物像关于镜面对称。
当物体围绕平面镜旋转时,其像也会随之旋转,且旋转角度相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面镜成像知识点的例题及其解析
【例题1】请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作出AB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保留作图痕迹。
答案如图所示:
解析:先作出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物体AB 的像,如图所示。
【例题2】如图是验证“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其中A为玻璃板前点燃的蜡烛,B 为玻璃板后未点燃的蜡烛。
有关本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玻璃板应该与桌面垂直
B.实验宜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C.眼睛应从B一侧观察成像情况
D.蜡烛燃烧较长时间后像物不再重合
答案:C
解析:解答此题从以下知识点入手:
①实验中玻璃板如果不垂直于桌面,后面的蜡烛无法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
②眼睛在A的一侧观察。
③物体射出的光线对人眼刺激越强,人眼感觉物体越亮,物体经过平面镜反射,反射光线进入人眼的光线越多,人眼感到物体的像越亮。
在比较亮的环境中,很多物体射出光都对眼睛有刺激,干扰人的视线;
④平面镜成像特点之一:物像等大。
A.实验时玻璃板如果不竖直,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可能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就无法验证像的位置和大小,所以玻璃板应与水平桌面垂直放置。
故A正确;
B.在比较明亮的环境中,很多物体都在射出光线,干扰人的视线,在较黑暗的环境中,蜡烛是最亮的,蜡烛射向平面镜的光线最多,反射光线最多,进入人眼的光线最多,感觉蜡烛的像最亮。
所以在比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故B正确;
C.寻找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在蜡烛A一侧观察,在蜡烛B的一侧不能看到蜡烛A 的像;故C错误;
D.平面镜所成的像,物像等大,蜡烛燃烧较长时间后像物不再重合,故D正确。
【例题3】小明身高1.6m,站在距平面镜3m处,能够看到自己的全身像。
则他的像高m,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m。
答案:1.6;3
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①所成的像是虚像;②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
③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④像和物体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来解答此题。
(1)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所以身高1.6m的小明同学她在镜中的像高仍然为1.6m;
(2)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像和物体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当人到镜面的距离3m时,像到镜面的距离也为3m。
【例题4】如图,A、B两地相距4km,MN是与AB连线平行的一条小河的河岸,AB到河岸的垂直距离为3km,小军要从A处走到河岸取水然后送到B处,他先沿着垂直于河岸的方向到D点取水,再沿直线DB到B处。
若小军的速度大小恒为5km/h,不考虑取水停留的时间。
(1)求小军完成这次取水和送水任务所需的时间。
(2)为了找到一条最短的路线(即从A到河岸和从河岸到B的总路程最短),可以将MN看成一个平面镜,从A点作出一条光线经MN反射后恰能通过B点,请你证明入射点O即为最短路线的取水点。
答案:(1)总路程 s=AD+DB=(3+5)km=8km
总时间 t=s/t=8/5h=1.6h
(2)如图,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A点关于MN所成的虚像A′连接A′D和A′O,AO=A′O,且A′、O、B在一条直线上,故取水点为O时的路线长度s=AO+OB=A′O+OB= A′B,在O点以外的河岸上任取一点P,路线的长度s′=AP+PB= A′P+PB
由三角形知识得A′B<A′P+PB,即s<s′
故入射点O为最短路线的取水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