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化(精)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24
第三章 中国工业化
旧中国工业发展状况 中国工业化起点 中国工业化基本历程 中国工业化的特定历史阶段
1、旧中国工业发展状况
①中国近代工业从诞生之日起,就具有明显的半封建、半殖 民性质和特征; ②在所有制结构上,先是帝国主义在华资本的控制,后是官 僚资本占统治地位,民族资本始终没有成为主导力量; ③从工业部门结构看,消费资料工业比重极高(70%以上),生 产资料工业比重极低,工业部门残缺不全,及其脆弱; ④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无论工业、农业产值与美国、印度 等国家相比,差距甚大; ⑤生产方式极为落后:建国前,机器大工业产值比重不足17%, 农业手工业占主要地位; ⑥人民生活水平极低:收入水平很低;就业压力巨大,居民 储蓄极少;受教育程度极低; ⑦工业基础体系尚未建立健全,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很 低,社会生产力水平不能满足社会的基本需要。
④1978-1980,解决文革遗留的经济困难,进行经济 调整;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中国工业化已经 处在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a.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 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改变生产力、生产关系以至于上层建筑间 的关系,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生产方式和思想;
2、中国工业化起点 ——“一五”计划的开始(1953)
理由:
①从工作重点看:1949-1952年间,主要是医治战争创伤、恢复 生产、建立经济体系(国营经济)、土地改革、三反五反等;
②从政府的愿望与目标看:1953年提出“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 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 ③从“一五”计划内容看:集中主要力量建设苏联援建的156个项 目,形成工业建设体系,基础建设投资巨大,占总支出55.8%;
a.工业、农业、文教卫生全面跃进——工业“以钢为纲”,农业 实行高争购政策、吃大锅饭;手工业、商业进行“升级过渡”, 国营化、集体化; b.1959-1961,发生三年自然灾害; c.苏联背信弃义,撤走专家,撕毁合同,逼迫还债; 结果:产业结构严重失调,工业经济效益很差,农产品产量大幅 下降,积累率过高,人民生活受到极大威胁; d. 1961年后,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压缩基本建设规模,调整方向; e.关、停、并、转一大批消耗大、效益差、成本高、质量低的企 业; f.在农业生产关系方面进行了大规模调整(以生产队为核算单位, 自负盈亏,自行组织生产),降低征购量、提高收购价格。 g.在企业中实施党委为核心的领导制度,废除一长制;
1949年中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与美国、印度之比较
产品名称 中国 单位 产量 0.32 12.0 43.0 15.8 25.0 66.0 4.0 8.8 1.5 0.16 32.7 18.9 672.0 299.0 20.0 160.0 产量 4.36 24892.0 3451.0 7074.0 4982.0 3594.0 1037.0 355.0 202.0 11.6 171.5 76.8 1413.0 199.0 770.0 美国 为中国的 倍数 产量 0.32 25 49 137 164 186 10 1.8 0.6 61.5 34.6 202 118 44 印度 为中国的 倍数 1 2.08 1.1 8.7 6.6 2.9 2.5 0.2 0.4 1.89 1.83 0.7 5.9 0.28
③1966-1977,全球经济发展黄金时期,中国发动十年文化大 革命,工业和经济濒临瘫痪;
a.文化大革命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了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经济发展成了可有可 无的事情; b.正常的工作秩序、生产秩序、社会秩序完全被打乱,经济指 挥和管理机构基本瘫痪;
c.经济效益明显下滑,甚至连续出现负增长;
d.工农业生产出现多次起落; e.工业继续以重工业为发展方向,内地工业和交通设施得到加 强; f.农业强调计划性,强调“以粮为纲”取消多种经营和家庭副 业、农副市场,核算单位由生产队转变为大队或公社。
第二阶段:1953-1957,一五 全面启动工业化进 程;
第三阶段:1958-1978,工业发展动荡曲折的过 程; 第四阶段:1978年至今,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 济,从封闭走向开放,工业得到全面恢复和迅速 发展。
4、中国工业化特定历史阶段
①1953-1957,制定一五计划,全面启动工业化建设进程; a.建立以重工业优先发展的工业体系(156个项目694个建 设单位为基础的工业化建设),主要包括:电力、煤炭、 石油、钢铁、有色金属、化学,并建立机床、发电设备、 冶金设备、采矿设备、汽车、拖拉机、飞机等制造工业;
b.在农业方面,开始了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和大规模的水 利基本建设,为农业机械化奠定基础;
c.发展交通运输、商业等第三产业;
d.高度集权计划管理体制初步形成:对国营企业和公私合 营企业实行直接计划,对农业、手工业、私营企业实行间 接计划,建立一系列计划管理体制。
②1958-1965,前三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后五年实施 二五计划,工业化和经济遭受第一次重大挫折;
原煤 原油 发电量 钢 生铁 水泥 硫酸 纯碱 烧碱 金属切削机 床 纱 布 火柴 盐 糖 卷烟
亿吨 万吨 亿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亿米 万件 万吨 万吨 万箱
13.6 274.3 80.3 447.7 199.3 54.5 259.3 40.3 134.7 7.3 5.2 4.1 4.73 9.9 4.8
b.调整轻重工业比例,加快发展轻工业;
c.调整农村政策,农、林、牧、副、渔五业并举,加快农业发 展;
④从生产方式变换看:建设项目的技术水平是当代先进的,工艺、 设备、生产规模等充分体现了现代机器大工业生产方式特征。开 始对农业、手工业生产方式进行改造,建立集体经济(合作社)。 ⑤“一五”初步在经济政策、发展规划、战略措施上体现了发展 工业经济的愿望和行动。
3、中国工业化基本历程
中国工业化进程可以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1952年,社会经济得到全面恢 复,工业化奠基(准备)阶段;
第三章 中国工业化
旧中国工业发展状况 中国工业化起点 中国工业化基本历程 中国工业化的特定历史阶段
1、旧中国工业发展状况
①中国近代工业从诞生之日起,就具有明显的半封建、半殖 民性质和特征; ②在所有制结构上,先是帝国主义在华资本的控制,后是官 僚资本占统治地位,民族资本始终没有成为主导力量; ③从工业部门结构看,消费资料工业比重极高(70%以上),生 产资料工业比重极低,工业部门残缺不全,及其脆弱; ④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无论工业、农业产值与美国、印度 等国家相比,差距甚大; ⑤生产方式极为落后:建国前,机器大工业产值比重不足17%, 农业手工业占主要地位; ⑥人民生活水平极低:收入水平很低;就业压力巨大,居民 储蓄极少;受教育程度极低; ⑦工业基础体系尚未建立健全,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很 低,社会生产力水平不能满足社会的基本需要。
④1978-1980,解决文革遗留的经济困难,进行经济 调整;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中国工业化已经 处在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a.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 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改变生产力、生产关系以至于上层建筑间 的关系,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生产方式和思想;
2、中国工业化起点 ——“一五”计划的开始(1953)
理由:
①从工作重点看:1949-1952年间,主要是医治战争创伤、恢复 生产、建立经济体系(国营经济)、土地改革、三反五反等;
②从政府的愿望与目标看:1953年提出“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 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 ③从“一五”计划内容看:集中主要力量建设苏联援建的156个项 目,形成工业建设体系,基础建设投资巨大,占总支出55.8%;
a.工业、农业、文教卫生全面跃进——工业“以钢为纲”,农业 实行高争购政策、吃大锅饭;手工业、商业进行“升级过渡”, 国营化、集体化; b.1959-1961,发生三年自然灾害; c.苏联背信弃义,撤走专家,撕毁合同,逼迫还债; 结果:产业结构严重失调,工业经济效益很差,农产品产量大幅 下降,积累率过高,人民生活受到极大威胁; d. 1961年后,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压缩基本建设规模,调整方向; e.关、停、并、转一大批消耗大、效益差、成本高、质量低的企 业; f.在农业生产关系方面进行了大规模调整(以生产队为核算单位, 自负盈亏,自行组织生产),降低征购量、提高收购价格。 g.在企业中实施党委为核心的领导制度,废除一长制;
1949年中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与美国、印度之比较
产品名称 中国 单位 产量 0.32 12.0 43.0 15.8 25.0 66.0 4.0 8.8 1.5 0.16 32.7 18.9 672.0 299.0 20.0 160.0 产量 4.36 24892.0 3451.0 7074.0 4982.0 3594.0 1037.0 355.0 202.0 11.6 171.5 76.8 1413.0 199.0 770.0 美国 为中国的 倍数 产量 0.32 25 49 137 164 186 10 1.8 0.6 61.5 34.6 202 118 44 印度 为中国的 倍数 1 2.08 1.1 8.7 6.6 2.9 2.5 0.2 0.4 1.89 1.83 0.7 5.9 0.28
③1966-1977,全球经济发展黄金时期,中国发动十年文化大 革命,工业和经济濒临瘫痪;
a.文化大革命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了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经济发展成了可有可 无的事情; b.正常的工作秩序、生产秩序、社会秩序完全被打乱,经济指 挥和管理机构基本瘫痪;
c.经济效益明显下滑,甚至连续出现负增长;
d.工农业生产出现多次起落; e.工业继续以重工业为发展方向,内地工业和交通设施得到加 强; f.农业强调计划性,强调“以粮为纲”取消多种经营和家庭副 业、农副市场,核算单位由生产队转变为大队或公社。
第二阶段:1953-1957,一五 全面启动工业化进 程;
第三阶段:1958-1978,工业发展动荡曲折的过 程; 第四阶段:1978年至今,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 济,从封闭走向开放,工业得到全面恢复和迅速 发展。
4、中国工业化特定历史阶段
①1953-1957,制定一五计划,全面启动工业化建设进程; a.建立以重工业优先发展的工业体系(156个项目694个建 设单位为基础的工业化建设),主要包括:电力、煤炭、 石油、钢铁、有色金属、化学,并建立机床、发电设备、 冶金设备、采矿设备、汽车、拖拉机、飞机等制造工业;
b.在农业方面,开始了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和大规模的水 利基本建设,为农业机械化奠定基础;
c.发展交通运输、商业等第三产业;
d.高度集权计划管理体制初步形成:对国营企业和公私合 营企业实行直接计划,对农业、手工业、私营企业实行间 接计划,建立一系列计划管理体制。
②1958-1965,前三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后五年实施 二五计划,工业化和经济遭受第一次重大挫折;
原煤 原油 发电量 钢 生铁 水泥 硫酸 纯碱 烧碱 金属切削机 床 纱 布 火柴 盐 糖 卷烟
亿吨 万吨 亿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亿米 万件 万吨 万吨 万箱
13.6 274.3 80.3 447.7 199.3 54.5 259.3 40.3 134.7 7.3 5.2 4.1 4.73 9.9 4.8
b.调整轻重工业比例,加快发展轻工业;
c.调整农村政策,农、林、牧、副、渔五业并举,加快农业发 展;
④从生产方式变换看:建设项目的技术水平是当代先进的,工艺、 设备、生产规模等充分体现了现代机器大工业生产方式特征。开 始对农业、手工业生产方式进行改造,建立集体经济(合作社)。 ⑤“一五”初步在经济政策、发展规划、战略措施上体现了发展 工业经济的愿望和行动。
3、中国工业化基本历程
中国工业化进程可以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1952年,社会经济得到全面恢 复,工业化奠基(准备)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