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三到的意思及故事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说课稿(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说课稿(优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6f30d6d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09.png)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说课稿(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说课稿第【1】篇〗设计说明本课由《论语》中的三句话和两则文言文组成,围绕读书方法进行阐述,给学生以启示。
本方案首先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把文言文读通顺,读正确,读懂内容。
然后抓住“古人如何读书”这一主题,借助自主阅读、讨论互动、总结拓展等方式,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体会古人读书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以及字卡、词卡。
学生准备:自学本课生字生词,初读课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引入新课1.导入:书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走进书就走进了一个丰富的世界。
那么,如何读书,才能与这位朋友心灵相通呢?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文,感受古人带来的启示。
2.教师板书课题:古人谈读书。
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明确主题,直接入课,让课堂教学变得简明而高效。
二、初读识字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圈画出不认识或者读不准的生字,再读一读生字上面的音节。
2.大声读一读圈出的生字,再大声读一读带有生字的句子,遇到不会断句的情况,向同伴求教。
3.展开小组合作学习,集中识记本课生字。
(1)组长利用生字卡片,逐一检测组员会认字的认读情况,要注意“耻”是翘舌音,“矣”和“岂”都是三声。
(2)组长组织小组成员仔细观察9个要求会写的字的字形,针对识记困难的字商讨识记方法。
4.集体汇报交流自己小组遇到了哪个识记困难的字,是怎样解决的。
教师相机帮助学生总结:比一比识记:缺——缸诲——悔形声字识记:谓——胃窥——规字谜识记:岂——大山压倒自己。
恒——太阳留在天地间,竖心留在左半边。
皆——比一比谁更白。
5.自由读文,了解大意。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把每一个生字的音都读正确,读准带有生字的词语。
(2)与组内同伴合作,轮读部分内容,相互纠正不正确的读音。
(3)选择自己读得不够流利、不够准确的语句,大声朗读,正确断句。
设计意图发挥学生自主性,引导学生主动识字,在合作交流中解决疑难点,让识字教学变成学生的自觉行为。
五年级语文上册课文内容填空及答案(完整版)
![五年级语文上册课文内容填空及答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b029a3ccaf45b307e971972a.png)
五年级语文上册课文内容填空及答案(完整版)一、根据课文理解填空。
1.《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描写的那些孩子们从小_____________,表现了农村儿童的_____________,也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氛。
《稚子弄冰》选取的是古代儿童有趣的生活片段,表达了孩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格特点。
《村晚》是一首描写农村晚景的诗,抒发了诗人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2.《祖父的园子》通过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3.《月是故乡明》通过讲季羡林小时候在家乡玩耍时所见美景,借离乡所见之月逊色于家乡之月来寄托作者_____________的情感。
4.《梅花魂》三次写到外祖父的眼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整篇文章通过赞美梅花来颂扬______________________,寄托了外祖父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二、按课文内容填空。
1.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______,它们联结着_____________,也联结着_____________的情感。
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____的手法,赞扬了搭石____________的精神和乡亲们_______________的美好品质。
2.《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这篇文章主要运用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介绍了____种事物的速度,告诉我们,在宇宙中,_____的速度更快。
3.《白鹭》描绘了三幅优美的图画,请你为每幅图画起一个名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人读书的故事100字
![名人读书的故事1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10833fef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42.png)
名人读书的故事100字篇一:名人读书小故事鲁迅嚼辣椒驱寒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
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
学校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
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
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
由于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王亚南努力成为一名天才王亚南小时候胸有大志,酷爱读书。
他在读中学时,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读书,特意把自己睡的木板床的一条脚锯短半尺,成为三脚床。
每天读到深夜,疲劳时上床去睡一觉后迷糊中一翻身,床向短脚方向倾斜过去,他一下子被惊醒过来,便立刻下床,伏案夜读。
天天如此,从未间断。
结果他年年都取得优异的成绩,被誉为班内的三杰之一。
他由于少年时勤奋刻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杰出的经济学家。
郭沫若的阅读方法郭沫若曾写过一副读书联:“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
”意思是说,读书要靠平时下功夫,不能一心血来潮就加班加点搞突出。
要想获得成功,必须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决不能时而勤奋时而懈怠,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华罗庚的阅读方法华罗庚把读书过程归结为“由厚到薄”、“由薄到厚”两个阶段。
当你对书的内容真正有了透彻的了解,抓住了全书的要点,掌握了全书的精神实质后,读书就由厚变薄了,愈是懂得透彻,就愈有薄的感觉。
如果在读书过程中,你对各章节又作深入的探讨,在每页上加添注解,补充参考资料,那么,书又会愈读愈厚。
因此,读书就是由厚到薄,又由薄到厚的双向过程。
高尔基救援书世界文豪高尔基对书感情独深,爱书如命。
有一次,他的房间失火了,他首先抱起的是书籍,其它的任何东西他都不考虑。
为了抢救书籍,他险些被烧死。
他说:“书籍一面启示着我的智慧和心灵,一面帮助我在一片烂泥塘里站起来,如果不是书籍的话,我就沉没在这片泥塘里,我就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死。
”在墙上钻一个洞,以便从邻居家获得一些光线汉朝时,少年时的匡衡,非常勤奋好学。
古人谈读书(三)的注释,意思
![古人谈读书(三)的注释,意思](https://img.taocdn.com/s3/m/e3f74b20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77.png)
古人谈读书(三)的注释,意思
古人对于读书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独特的见解,他们的言论至今仍具有很高的价值。
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古人谈读书(三)”的注释及其深层含义。
一、原文
“古人谈读书(三)”的原文为:“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细则眼不看,眼不细则心不记,心眼既到,而口不晓,则无以记其精微。
是以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也。
”
二、注释
1.读书有三到:指读书要达到三个层面的到位,即心到、眼到、口到。
2.谓心到:指读书时心思要集中,全身心投入。
3.眼到:指用眼认真看,观察每一个字词,理解其意义。
4.口到:指读书时要口中念念有词,通过朗读加深记忆和理解。
三、意思解析
这段话强调了读书的三个重要环节:心到、眼到、口到。
1.心到:读书首先要做到心思集中,全神贯注。
只有心无旁骛,才能真正投入到书中的世界,领略其中的真谛。
2.眼到:在心思集中的基础上,用眼认真观察每一个字词,理解其含义。
这样才能把握住书中的细节,避免遗漏重要信息。
3.口到:口中念念有词,通过朗读的方式加深对书中内容的记忆和理解。
古人认为,口到是心到和眼到的巩固,只有三者相结合,才能真正领会书中的精微之处。
总之,“古人谈读书(三)”这段话告诉我们,读书不仅要用心去读,还要认真观察和朗读,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小学三年级上学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山东友谊出版社
![小学三年级上学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山东友谊出版社](https://img.taocdn.com/s3/m/8894f24a3169a4517623a328.png)
小学三年级上学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山东友谊出版社第一单元善学1 读书三到教学目标1.能准确、流畅、有节奏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了解读书“三到”。
2.通过阅读讨论,了解古人读书要求“心”“眼”“口”三到,其中“心到”最重要。
3.学习借鉴古人读书的方法,反思自己读书时是否做到了“三到”,,争取能熟练运用“三到”读书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出示例文范读,然后让学生朗读,边读边反思:我的读书姿势正确吗?平时读书有哪些好的方法?针对学生朗读情况,再让学生自由读、互读、接句式诵读,直至背诵。
二、探究学习,获取知识学生熟读成诵后,教师可以结合导入图,让学生观察图中哪个同学做得最好,然后引入课文学习,对课文做出简单梳理,帮助学生理解“眼到口到,还须心到,有此三到,易熟晓”。
通过对比诗文,让学生认真反省自己,制订改正措施,并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三、课堂活动,学以致用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了解成语故事的大意,也可以先给学生讲故事或播放成语故事音像资料,然后让学生谈感受。
要让学生明白,读书时同样不能生吞活剥,缺乏思考;含糊笼统地读书,是学不好的。
学习重在实践运用。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对读书姿势、读书方法有了深入认识,要让学生比比看谁的读书写字姿势最端正,谁读书能很好地做到“三到”。
四、课堂活动,拓展延伸1、学生回家要把这些知识讲给爸爸妈妈听,让爸爸妈妈监督执行。
2、建议学生查阅资料或请教长辈,了解古代私塾内读书的要求,说说这样做的好处,再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今后读书时的做法,了解一要意诚,二要身正,五、课后反思2 循序渐进教学目标1.能准确、流畅、有节奏地朗读课文,熟读背诵《弟子规》中的经典名句。
2.通过阅读讨论,了解古人读书做学问是如何循序渐进的,明白读书要有始有终。
3.学习借鉴古人的读书方法,总结反思自己的读书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可引导学生集体回忆《弟子规》的“余力学文”部分,指导学生熟读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综合素质达标试卷附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综合素质达标试卷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bd29ad0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6d.png)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综合素质评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积累与运用(44分)一、【立德树人】读拼音,写词语。
(6分)一百多年前,无数革命xiān bèi( )为了国家的独立与民族的解放奔走呼号,他们谨记心中的shì yán( ),即使献出自己的宝贵生命也wú yuàn wú huǐ( )。
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应当zhēn xī( )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牢记父母、老师的d īng níng( )和zhǔ tuō( ),好好学习,为建设更强大的祖国而发奋努力!二、选择题。
(18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衰.老(shuāi) 打瞌.睡(ké)B.节俭.(jiǎn) 拗不过(yòu)C.嫂.子(sǎo) 珊瑚礁.(jiāo)D.梭.子(shuō) 恳.求(kěn)2.下列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酬.谢酬:用财物报答。
B.崩塌.塌:倒,下陷。
C.酿.的葡萄酒酿:美酒。
D.无拘.无束拘:限,限制。
3.下面句子中应填入的标点符号是( )A.:“,! ”B.,“。
”C.,“,。
”D.:‘,!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不懂的问题要及时向别人请教,防止不要不懂装懂。
B.妈妈,看到您温暖的笑容和温柔的声音,我觉得特别幸福。
C.我国运动员在奥运会赛场上打破了一次又一次纪录。
D.华华非常喜欢读民间故事,她一拿起这类书就舍不得放下。
5.下列不属于中国民间故事的一项是( )A.《白蛇传》B.《列那狐的故事》C.《梁山伯与祝英台》D.《田螺姑娘》6.下列句子中,加点部分的意思与句尾括号里的四字词语表达不相同的一项是( )A.爸爸出差好久了,我每天盼星星盼月亮......地等着他回家。
(望眼欲穿)B.“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们从小就要学会感恩。
部编版五上语文24 古人谈读书】PPT课件
![部编版五上语文24 古人谈读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99ee92f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42.png)
读下面的长句子,说说为什么这样断句。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 不如学也。
作者简介
孔子,名丘,字仲
尼,春秋时期鲁国(今山 东曲阜)人。著名思想家、 政治家、教育家,儒家思 想创始人。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 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 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 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与《孟子》《大学》《中庸》 合称“四书”。
鲁迅先生能写出那么多不朽的作品,主要受益 于他的博读。他读书做到了“五到”:即心到、口 到、眼到、手到、脑到。“心到”是讲读书时要精 力集中,专心致志;“口到”就是读出声来,有些 文章还要有感情地大声朗读;“眼到”指目光专注, 善于观察、善于发现;“手到”指边读边做笔记; “脑到”指善于动脑筋,勤思考,多分析。
•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结构梳理
读书有三到
心到 眼到 口到
最重要
主题概括
这则文言文告诉我们读书 要 心想 、眼看、口诵。“ 心到”, 是“三到”中最重要的,用心思考 了,自然就会看得字,也会读得正 确并记忆犹新。
课堂小结
• 勤奋 + 三到 • 态度最重要
课堂演练
一、说说下面成语的意思。 不耻下问: 不以向地位、学问较自己低的
人请教为可耻,形容谦虚好学。
诲人不倦: 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
二、说一说,读书如何做到“心到”?
想要做到心到,先要放平心态,确定心无 杂念,没有别的事情困扰着自己,读进去即可。 可以用笔辅助读书,也可以在安静的地方读书, 读书时要做到心无杂念,自然会被书中的文字 吸引了。
语文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积累练习
![语文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积累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7a77c653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96.png)
语文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积累练习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文言文阅读理解1. 课内阅读。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宋朱熹)[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余尝谓___________ (2)心不在此________(3)却只漫浪通读_______ (4)心到最急____________[2]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1)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三到之中・心到最急”"的原因是:心到,眼、口才能到。
B.文段阐述了怎么读书的问题,其中心到最重要。
C.文段告诉我们读书要高度集中注意力,这样不仅能够加快阅读速度,还能提高阅读质量。
2. 古文阅读。
赵普读书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
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①,阖(hé)户②启箧(qiè)③取书,读之竟日④。
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既薨(hōnɡ)⑤,家人发箧视之,则⑥《论语》二十篇也。
(注释)①第:按一定等级建造的大宅院。
②阖户:关门。
③箧:小箱子。
④竟日:整天。
⑤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的死。
⑥则:乃,就是。
孙权劝学初,权谓①吕蒙曰:“卿今当涂②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③为博士邪(yé)!但当涉猎④,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⑤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注释)①谓:告诉。
②当涂:当道,当权。
名人小故事广播稿
![名人小故事广播稿](https://img.taocdn.com/s3/m/bde2f7e2aa00b52acfc7ca56.png)
名人小故事广播稿【篇一:名人故事广播稿】名人轶事广播稿永昌县城关二小六年级(7)班合: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a:红领巾广播又和你见面了!b:本期的节目由我们为大家主持,我是主持人***。
a:我是主持人***。
b:我们这期红领巾广播为大家准备的栏目有《名人读书故事》和《读书好方法》。
a:听一则故事,懂一个道理。
今天我们给大家带来了一则名人读书故事。
b:毛主席的读书的故事几十年来,毛主席一直很忙,可他总是挤出时间,哪怕是分分秒秒,也要用来看书学习。
他的中南海故居,简直是书天书地,卧室的书架上,办公桌、饭桌、茶几上,到处都是书,床上除一个人躺卧的位置外,也全都被书占领了。
a:为了读书,毛主席把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都用上了。
在游泳下水之前活动身体的几分钟里,有时还要看上几句名人的诗词。
游泳上来后,顾不上休息,就又捧起了书本。
连上厕所的几分钟时间,他也从不白白地浪费掉。
b:毛主席外出开会或视察工作,常常带一箱子书。
途中列车震荡颠簸,他全然不顾,总是一手拿着放大镜,一手按着书页,阅读不辍。
到了外地,同在北京一样,床上、办公桌上、茶几上、饭桌上都摆放着书,一有空闲就看起来。
a:毛主席晚年虽重病在身,仍不废阅读。
他重读了解放前出版的从延安带到北京的一套精装《鲁迅全集》及其他许多书刊。
有一次,毛主席发烧到39度多,医生不准他看书。
他难过地说,我一辈子爱读书,现在你们不让我看书,叫我躺在这里,整天就是吃饭、睡觉,你们知道我是多么地难受啊!工作人员不得已,只好把拿走的书又放在他身边,他这才高兴地笑了。
b:接下来为大家带来几招读书的好方法。
卢梭说:“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
”朱熹说:“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这些都是关于读书方法的名言,今天我们要教大家3个读书方法。
a:1.培养专心读书习惯专心致志,善始善终的坚强意志,是读书所必须要养成的。
开始,要求一字一句地阅读,真正做到眼看、心想。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https://img.taocdn.com/s3/m/cf7dd57b33687e21af45a96b.png)
翻
弹琴 声音
按啪
动 物
喷 动作
何首乌藤 木莲藤
缠络
木莲果 何首乌根
拔
像莲房 臃肿
覆盆子 摘 像小球
形状
又酸又甜 味道
中
间
结
合
叙
写
人
的
植 物
活 动
多感官描写
准确地形容,准确地表述动作。
颜色 碧绿、紫红
视觉
形状 光滑、高大、肥胖…… 视觉、触觉
声音 长吟、弹琴……
听觉
味道 又酸又甜
嗅觉
比喻、拟人、排比
阅读训练
园百 草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培养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认识自然, 并且能运用拟人等手法对所观察的事物 作细致生动的描述,进而热爱生活,对 周围事物充满爱心和兴趣。
3、通读全文,熟读课文第②段描写百草 园自然风貌和第⑦段描写“捕鸟”过程 的文字。
三味: 读经味如稻、粱,
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 百家,味如醯醢(xī hǎi,即醋和肉酱)。
作者从哪些方面写三味 书屋? 介绍了竹门、书房、匾、
画和鹿。
顺序:从大到小、由远 到近
文章中怎样写先生?
一是知识渊博,但拒绝回答“怪哉”一类 的问题。 二是教学认真,不断增加教学内容。学生 捧读“四书”“五经”之类的书。 三是不太束缚学生。
鲁迅的塾师寿镜吾
先生是一 位极方正、 质朴、博 学的人。
我和作者对话
你知道“我”采用何种修辞写油蛉蟋蟀 的吗?你知道“我”当时的心情吗?
拟人;喜悦的心情
你知道我在泥墙根一带做了几件事?
找蜈蚣、按斑蝥、拔何首乌、摘 覆盆子四件事
从我的描述中体会出我“追求 新奇、洒脱、喜悦的心情”了吧?!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教案(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教案(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889a752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82.png)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教案第【1】篇〗一、激趣导入1.谈话引入:行千里路,读万卷书。
读一本好书,就像是和一位高尚的人在说话。
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来进一步了解古人对读书的看法。
2.助读资料:(1)《论语》: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
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2)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文言文是古代用来写文章的一种文体,将日常说话的意思用简短的文字表现出来,意思比较丰富。
现代文是将日常我们说的话直接记录下来,直白干净,意思明确简单。
二、出示学习目标1.会认“耻”1个生字,认识多音字“识”,会写“耻、诲”等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背诵课文。
(重点)3.能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简单说出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
积累文中出现的精辟的句子。
(难点)三、初读感知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自读提示: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出示我会认,指导学生识记生字。
4.理解词语。
5.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6.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示例:本文讲了古人对读书的看法。
四、品读释疑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译文:聪敏而又喜好学习的人,不以向比自己地位低或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出处:《论语?公冶长》第五篇: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示例:真正的大学问家,在学术上都是精益求精,不断完善认知,有时甚至不耻下问,全方位地汲取营养。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三篇】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3f1762d5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01.png)
【导语】五年级的同学们知道第⼀单元的知识点都有哪些吗?整理了⼩学五年级上册语⽂第⼀单元知识点梳理【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第⼀课《窃读记》作者:林海⾳⼀、字⾳(窃)读qiè (腋)下 yè 贪(婪)lán (惧)怕 jù 饥肠(辘辘)lù lù⽀(撑)chēng (踮)起脚尖 diàn (依依)不舍yīyī⼆、字形辘(饥肠辘辘)檐(屋檐)腋(腋下)撑(⽀撑)漉(湿漉漉)瞻(瞻仰)液(液体)掌(⼿掌)三、词义1、重点词。
贪婪:贪⼼⽽不知满⾜饥肠辘辘:肚⼦饿得咕咕直响。
形容⼗分饥饿。
饥肠:饥饿的肚⼦;辘辘:车⾏声。
依依不舍:形容舍不得离开。
依依:依恋的样⼦;舍:放弃。
2、近义词/反义词近义词:担忧——担⼼贪婪——贪⼼惧怕——害怕适宜——适合反义词:担忧——放⼼贪婪——知⾜隐藏——公开暂时——长久四、课⽂主旨把握(中⼼思想)课⽂以“窃读”为线索,以放学后急匆匆地赶到书店,到晚上依依不舍离开的时间顺序和藏⾝于众多顾客、借⾬天读书两个场景的插⼊,细腻⽣动地描绘了“窃读”的独特感受与复杂滋味,表现了“我”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
五、品味语句1、急忙打开书,⼀页,两页,我像⼀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贪婪”:贪得⽆厌,没有满⾜的时候。
⽐喻句:将满怀读书渴望的“我”⽐作⼀匹饥饿的狼;⼀页页贪婪地阅读⽐作饿狼进⾷。
写出了“我”强烈的求知欲,对读书的渴望。
2、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这句话是课⽂的中⼼句。
“我”渴望读书,⽽⼜⽆⼒购买,因此只好“窃读”。
窃:在本⽂中指“只读不买。
”快乐:“我”可以读到⾃⼰喜欢的书。
惧怕:时刻害怕被店员或⽼板发现受到训斥和驱赶。
这种书中世界的吸引与沉迷,书外世界的担忧与紧张,使快乐与惧怕交织在⼀起,形成⼀种复杂的、难以⾔说的感受,正是窃读的滋味。
(作者在窃读中因学到了知识,获取了智慧,认识了书中的⼈物⽽感到快乐,惧怕的则是怕店员发现她只读书⽽不购买,⽽把她从书店⾥赶⾛,从此不让她来看书。
古人谈读书教案第一课时
![古人谈读书教案第一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03b9f03ada38376bae1faeca.png)
古人谈读书教案第一课时这是古人谈读书教案第一课时,是优秀的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古人谈读书教案第一课时第1篇教学目标1.把握重点字的读音和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疏通文意。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一、激趣导入。
(出示课件2)1.同学们,你知道哪些古人读书的故事?谁来给我们讲一讲?(生讲述故事,师加以引导和评价)古人喜欢读书,古人又经常会把自己的读书方法和学习态度写下来,供后世参考。
今天,我们就学习《古人谈读书》这篇文章,去看看古人是如何对待学习的。
板书:古人谈读书2.这课总共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出自《论语》,记录的孔子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第二部分的作者是朱熹;第三部分的作者是曾国藩。
今天,我们就去学习这三篇文章,从中获取营养。
(出示课件3)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出示课件4)1.师范读正音,把握重点词语的意思。
好学是知也识 2.读第一、二部分,根据注释,解决生字词。
3.大声朗读课文。
4.指名读。
5.全班同学大声、流利地朗读全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出示课件5)1.小组讨论,结合注释,试着用自己的话解释这两部分的意思。
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师指导学生翻译课文。
2.我们首先来看第一部分,齐读对这三句话的解释,思考:这三句话分别从哪方面介绍的?生总结,汇报板书:(一)1.谦虚 2.求实 3.勤奋3.读第二部分,试着根据注释翻译课文。
思考:朱熹对读书有什么独特方法?这样读书的好处是什么?生总结,汇报板书: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四、拓展。
(出示课件6)学习了这两部分,你有什么收获?生畅所欲言,师进行指导五、作业1.背诵这两部分。
2.掌握重点词语,理解整篇文章的意思。
古人谈读书教案第一课时第2篇教学目标1.会认“矣、耻”等3个生字,会写“耻、诲”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理解每句话的意思,弄懂每篇文章所表达的重点。
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过关专项练习
![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过关专项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9447c1a5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4a.png)
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过关专项练习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文言文阅读理解1. 文言文阅读。
墨鱼①自蔽②海有虫,拳然③而生者,谓之墨鱼。
其腹有墨,游于水,则以墨蔽其身,故捕者往往迹④墨而渔之。
噫!彼所自蔽者,乃所以⑤自祸⑥也欤?人有恃⑦智,亦足以鉴。
注释:①墨鱼:乌贼。
②蔽:隐蔽。
③拳然:屈曲成一团的样子。
④迹:循着踪迹,即跟踪。
⑤所以:……的原因。
⑥自祸:给自己带来祸患。
⑦恃:凭借,依仗。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故捕者往往迹墨而渔之。
(_________)(_________)(2)亦足以鉴。
(____________)[2]翻译下面的句子。
则以墨蔽其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为什么说“彼所自蔽者,乃所以自祸也欤”?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这个故事告诉人们的道理是()。
A.不要聪明反被聪明误B.只有掌握本领,才能保护自己C.遇到危险要保持冷静,不能慌张2. 默写《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并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前两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后两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本诗作者是_______朝的著名爱国诗人__________,他的字_________号_________。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2019)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本单元综合与测试-章节测试习题(3)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2019)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本单元综合与测试-章节测试习题(3)](https://img.taocdn.com/s3/m/d9d738de844769eae009edd2.png)
章节测试题1.【答题】选词填空。
继续陆续连续1.爸爸( )三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2.我每读完一个故事,都会( )把这个故事编下去。
3.受灾的群众已经被( )送到医院进行医治。
【答案】连续;继续;陆续【分析】本题考查词语辨析。
【解答】解答此题,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熟练掌握词语和词义。
要学会结合语境仔细辨析,选择合适的词语。
继续:连续下去,不中断进程。
陆续:表示有先有后,时断时续。
连续:一个接一个;一次连一次。
2.【答题】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①______光溢______②呐喊____________③云______日______④囫____________枣⑤____________心裁⑥心______理______⑦大____________手⑧牵______挂______⑨如______如______⑩呕______沥______⑪____________不忘⑫____________联翩1.写出与词语①意思相近的两个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与词语⑪结构一样的两个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词语⑫中“联翩”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流;彩;助;威;淡;丽;囵;吞;别;出;安;得;显;身;肠;肚;醉;痴;心;血;念;念;浮;想1.光彩夺目;熠熠生辉2.翩翩起舞;栩栩如生3.鸟飞的样子,形容连续不断。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积累与运用。
【解答】这类题需要学生大量的词汇量,才能迅速快捷地完成填空。
我们不仅要会认会读会写,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只有这样才能正确运用词语。
3.【答题】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
不管都不仅而且如果就我们()要学习写好读书笔记,()要学会保存。
()用什么形式写的,()应该将它们分类保存好,以备日后查询之用。
()随手写随手扔,()失去了读书积累的意义。
弟子规全文及故事
![弟子规全文及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8b02fd04763231126edb11dc.png)
弟子规全文〈总叙〉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入则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出则弟〉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近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谨〉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信〉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泛爱众〉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扬人恶既是恶疾之甚祸且作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亲仁〉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余力学文〉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非圣书屏勿视敝聪明坏心志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弟子规故事“有余力则学文”讲的是董遇巧用三余:三国时期,魏国有一个人叫董遇。
《谈读书》教学设计
![《谈读书》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3abfe33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ac.png)
《谈读书》教学设计优秀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谈读书》教学设计优秀,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谈读书》教学设计优秀1一、课文内容分析《古人谈读书》由三则文言文组成,记录了古人有关读书、学习的言论。
第一则选自《论语》,是孔子关于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三句话。
第一句写要聪敏勤学,不以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第二句写要以诚实的态度对待学习,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智慧。
第三句是说孔子自己读书的时候多记多背,学习不知满足,教诲他人不知疲倦。
第二则选自朱熹《童蒙须知》(一作《训学斋规》),告诉我们读书要心想、眼看、口诵。
“心到”,是“三到”中最重要的,用心思考了,自然就会看得仔细,也会读得正确并记忆犹新。
文中“常”和“急”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的常用义不太一样,“常”是曾经的意思,“急”是重要、要紧的意思。
第三则选自《曾国藩家书致诸弟》,告诉我们:读书首先要立下志向,这样才能不甘落后;其次要有见识、有见地,知道学海无涯,才不会容易满足;最后还要有恒心,只要持之以恒,就没有完不成的事。
这三方面缺一不可,都做到了,才能学有所成。
“盖”是用在句首的语气词,“断”在这里是“一定、绝对”的意思。
“河伯观海”的典故出自《庄子秋水》,说的是河神河伯从自以为了不得,到认识到自己目光短浅、缺乏见识的故事。
这里用河伯观海和井蛙窥天比喻见识短浅的人。
课文配有古人席地而坐,手执竹简展卷苦读的插图,和文章主题相互呼应。
二、学情分析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对于读书的好处已经有所体会,能对“读书明智”达成共识。
对于文言文的学习,学生已经学得了一些阅读方法,具备了一定的理解文意的能力,但在文言文的学习中,理解句意仍然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所以引导学生恰当使用借助工具书、借助注解、通过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等方法,关注古今异义,来理解文意。
(完整word版)小古文100篇+注释
![(完整word版)小古文100篇+注释](https://img.taocdn.com/s3/m/bacdf8f6eff9aef8951e06ef.png)
经典诵读小古文一百篇上册第一组乡村即景1、放风筝青草地,放风筝。
汝前行,我后行。
2、乡村乡间农家,竹篱茅屋,临水成村。
水边杨柳数株,中夹桃李,飞燕一双,忽高忽低,来去甚捷。
3、芦花水滨多芦荻dí。
秋日开花,一片白色,西风吹来,花飞如雪。
译文:水边有很多芦苇。
秋天开的芦花,一片白颜色。
当西风吹来的时候,芦花就像雪一样飘起来。
4、荷池中种荷,夏日开花,或红或白.荷梗直立。
荷叶形圆。
茎横泥中,其名曰藕。
藕有节,中有孔,断之有丝.译文:池塘种着荷花,夏天有的开白花,有的开红花。
荷叶的茎挺立在水中。
荷叶的形状圆圆的。
荷花的横卧在泥土中,它的茎就是我们叫的“藕”。
藕有节,藕的内部有很多孔,把藕掰断会看到藕丝。
5、菊菊花盛开,清香四溢。
其瓣如丝,如爪。
其色或黄、或白、或赭、或红.种类繁多。
性耐寒,严霜既降,百花零落,惟菊独盛。
注释:①溢(yì):原义是水漫出来,这里是流出、散发出的意思。
②其:它的.③或:有的.④惟:只有。
⑤赭zhě:红褐色译文:菊花盛开,清香四溢,它的花瓣有的像丝、有的像爪。
它的颜色有黄的、白的、赭的、还有红色的,种类繁多。
菊花很耐严寒,当严霜降临的时候,其他的花都凋谢了,唯有菊花依然盛开.第二组天的魔术6、雨今日天阴,晓雾渐浓,细雨如丝.天晚雨止,风吹云散,明月初出。
译文:今天天空阴沉,清晨的雾渐渐变浓。
细密的雨如丝般落下,待到天黑雨就停了.微风吹散了云,明亮皎洁的月亮开始显露出来。
7、雪冬日严寒,木叶尽脱,阴云四布,弥漫天空,飞鸦千百成群,未暮归林。
夜半,北风起,大雪飞。
清晨,登楼远望,山林屋宇,一白无际,顿为银世界,真奇观也.译文:这个冬日非常寒冷,山上的树叶全都落了.天上布满了乌云,阴沉沉的笼罩住了天空。
天上飞着成百上千的乌鸦,还没有天黑就回到栖息的树林。
半夜的时候,刮起了北风,大雪纷纷扬扬的下了起来。
第二天的早晨起来后,登上楼台向远处眺望,远处的树林和房屋,白茫茫的一片,就仿佛银装素裹的世界,真是好看极了! 8、日月星日则有日,夜则有月,夜又有星。
五年级我的读书故事作文500字10篇
![五年级我的读书故事作文500字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ed04fd16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d9.png)
【导语】书,这个词承载的是我童年的记忆。
它对我来说,是一个神奇好玩的世界,也是一位教会我成长的良师益友;更是一颗散发出神秘美艳光芒的宝石,有无限的价值和财富。
为大家提供《五年级我的读书故事作文500字10篇》,欢迎阅读。
1.五年级我的读书故事作文500字记得颜真卿说过一句话:"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所以我喜欢读书。
我很喜欢看课外书,记得上次在课堂上看课外书,被老师抓到了,老师还告诉了爸爸,回到家,我被爸爸狠狠地骂了一顿。
之后,我就只能偷偷地看书了。
晚上,我一写完作业,就赶紧拿出数学课本,把课外书夹在课本里,假装要预习。
妈妈过来,以为我在预习,微笑着点点头,满意地说:"嗯,我的儿子真积极向上。
"妈妈走后,我一脸坏笑,心想:这招可真管用。
到了该睡觉的时候。
我把一本课外书书和一个手电筒藏在被子里,等爸爸妈妈睡着了,我就打开手电筒,藏在被子里看。
在被子待了一会,我已经汗流浃背了,可我不想出来透气,因为我舍不得放下书。
半夜,爸爸起床上厕所,顺便来看我睡觉有没有盖好被子,我听到脚步声,就毫不犹豫地把灯关了,把书藏在被子里,假装睡着了。
爸爸探出头来看了看,以为我已经睡着,就走了。
我想:还好,有惊无险。
最令我高兴的还是下雨天。
我平常都是自己走回家的,下雨时,我可以在学校等雨小了再回家,这样我就可以拿出课外书,一边看一边等了。
凡是下雨天,我都是在学校看书到六、七点钟才回家的。
这就是我的读书故事。
书,是我们的启蒙老师,它让我们初次尝到了读书的乐趣,并愿意一辈子以它为师。
2.五年级我的读书故事作文500字在我们的生活中,事事都离不开书,无聊的时候,烦闷的时候,书是我们的伙伴,它能逗我们开心,它会陪我们度过快乐的童年。
我是一个爱读书的孩子,每当我放学回来的时候,我会先写完作业,然后再看一会儿书,常常会被书中的故事所迷,也常常废寝忘食。
一次中午,爸爸妈妈下班回来了,我在房间静静地看书,妈妈在厨房做饭,爸爸在沙发上看电视,妈妈做好饭叫我,我被书迷住了,根本没有听见,妈妈只好去吃饭,爸爸妈妈吃完饭去休息时,我感到有点儿饿,便去找妈妈。
古人谈读书 (3)
![古人谈读书 (3)](https://img.taocdn.com/s3/m/45ac5b4c7fd5360cba1adb4e.png)
古人谈读书
作者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子 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生于春秋时期鲁国 陬邑。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与弟子周 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 《礼》《乐》《易》《春秋》。
近义词 反义词
敏--- 聪 谓--- 说
好--- 恶 漫浪--- 正规
好--- 喜 厌--- 足
耻--- 荣 下流--- 上等
近义词辨析
相同点
不同点
谓
谓——(古文)说。
都是说,阐述
说
表达的意思
说——(现代文)语言表达。
1.余尝( 谓 ),读书有三到。 2.妈妈( 说 ),我们现在的生活很美好。
词语积累
嫦娥
嫦娥,在神话传说中,嫦娥因偷食后羿自 西王母处所求得的不死药而奔月成仙,居
住在月亮上面的广寒宫之中。
会认字
qiǎo
léi niǎo chánɡ é jí dù cí
悄 累累 袅袅 嫦 娥 嫉妒 瓷
我会读
悄
累
嫦
娥
嫉
袅 妒
瓷
léi chánɡ
qiǎo niǎo
é
jí
dù
cí
多音字
累
lěi (积累) lèi (劳累) léi (累累)
助读资料
同学们,你们 知道关于论语的 知识吗?
《论语》:是一本以记录春秋时思想家兼教 育家孔子和其弟子及再传弟子言行为主的汇编, 又被简称为论、语、传、记,是儒家重要的经典 之一。
会认字
敏
诲人
qǐ
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书三到的意思及故事
导读:【成语】:
读书三到
【拼音】:
[dúshūsāndào]
【解释】:
形容读书十分认真。
【出处】:
南宋·朱熹《训学斋规》“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举例造句】:
三到之中,心到最为重要。
思想集中了,眼会看不仔细,嘴会读不正确吗?
【成语典故】:
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那就是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课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看仔细,思想要是不集中,就只能随随便便地诵读,那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