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幼儿园课程中的游戏
幼儿园滚珠游戏课程设计
幼儿园滚珠游戏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滚珠游戏的基本概念,掌握游戏规则。
2. 学生能认知并描述滚珠游戏的器材名称及用途。
3. 学生能理解数字概念,进行简单的数数活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通过操作滚珠游戏器材,提升手眼协调能力和精细动作能力。
2. 学生能在游戏中学会合作与分享,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3. 学生能运用想象力,创新游戏玩法,发展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滚珠游戏产生兴趣,培养对游戏的热情和好奇心。
2. 学生在游戏中学会尊重他人,培养良好的竞争与合作意识。
3. 学生通过滚珠游戏,培养勇敢面对挑战、不怕困难的品质。
课程性质:本课程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依据,结合幼儿认知发展特点,设计具有趣味性、互动性和挑战性的滚珠游戏。
学生特点:幼儿园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动手操作,善于模仿,喜欢与同伴互动。
教学要求:教师需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为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方向。
二、教学内容1. 滚珠游戏基本知识:介绍滚珠游戏的起源、发展以及游戏规则,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滚珠游戏的基本概念。
教学内容:课本第二章《滚珠游戏概述》。
2. 滚珠游戏器材认知:认识并了解滚珠游戏器材的名称、用途及操作方法,提高学生对游戏器材的认知能力。
教学内容:课本第三章《滚珠游戏器材》。
3. 数字概念与数数活动:结合滚珠游戏,引导学生学习数字概念,进行简单的数数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教学内容:课本第四章《数字与数数》。
4. 滚珠游戏操作技巧:教授学生如何进行滚珠游戏,提高手眼协调能力和精细动作能力。
教学内容:课本第五章《滚珠游戏操作技巧》。
5. 合作与分享:在游戏中引导学生学会合作与分享,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内容:课本第六章《滚珠游戏与团队合作》。
6. 创新游戏玩法:鼓励学生运用想象力,创新游戏玩法,发展创新能力。
幼儿园游戏活动优质教案鑫心真探社的动态
幼儿园游戏活动优质教案鑫心真探社的动态一、教学内容本次教学活动选自鑫心真探社的动态教材,主要围绕幼儿园游戏活动展开,涉及第三章“游戏与幼儿发展”的第三节“游戏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具体内容包括:游戏活动的设计原则、游戏活动的基本类型、游戏活动在幼儿发展中的作用以及游戏活动的组织与指导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游戏活动在幼儿发展中的重要性,认识到游戏活动对幼儿身心发展的促进作用。
2. 掌握游戏活动的设计原则和基本类型,能独立设计并组织幼儿园游戏活动。
3. 学会观察和指导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表现,提高组织与实施游戏活动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游戏活动的设计原则和类型,以及如何在游戏中观察和指导幼儿。
教学重点:游戏活动在幼儿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如何组织与实施游戏活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卡片、挂图等。
2. 学具:笔记本、教材、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快乐成长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游戏活动的兴趣,导入新课。
2. 理论讲解:讲解游戏活动在幼儿发展中的作用,阐述游戏活动的设计原则和基本类型。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让学生设计一个具体的游戏活动,讨论并分享设计思路。
4. 例题讲解:以一个实际的游戏活动为例,讲解如何组织与实施游戏活动。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个简单的游戏活动,并在课堂上进行模拟演示。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所学知识,设计一个幼儿园游戏活动,包括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和活动评价。
2. 答案要求:内容完整,结构清晰,注重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相关书籍和资料,深入了解幼儿园游戏活动的理论与实践,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同时,组织学生参观幼儿园,观察和体验游戏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增强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3. 例题讲解的详细程度;4. 随堂练习的安排;5. 作业设计的要求;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践性。
第三章游戏在幼儿园中的地位
• 随着《规程》的颁布,这几十年幼教界对游戏的 研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 从政策法规上、观点上强调重视幼儿游戏权利的 保障
➢ 从理论上探讨游戏的功能及其在学前期的意义, 并试图建立自己的幼儿游戏理论
➢ 用科学的方法对游戏的问题进行研究,尤其是对 游戏现状的调查研究,探讨了游戏促进幼儿发展 的方法和影响因素
2024/3/14
(三)我国游戏与课程融合的几种形式
1.分离型——游戏和教学在时间上彼此分离 2.交叉型——教学的内容在游戏中得以运用, 或在游戏中发现问题又回到教学中解决 3.融合型——教学追随和支持着幼儿在游戏中 的学习,教学与游戏的关系表现为“以游戏 为中心的学习”
2024/3/14
• 案例:游戏与主题教育活动的融合 前期设想:主题活动开展的过程能否就是一个 主题游戏开展的过程? 一个春光明媚的早晨,几个孩子聚在一起看 冬冬带来的奥特曼的碟片。晨晨说:“我家也 有奥特曼的片子。”萧萧说:“我家还有恐龙 的片子呢。”孩子们开始讨论起动画片来,何 不就动画片开展一个主题呢?我们引导孩子们 开展讨论:你看过哪些动画片?你最喜欢哪一 部动画片?动画片是从哪里来的?等等。孩子 们各抒己见,很快就形成了一个中心问题—
第三章 游戏在幼儿园中的地位
2024/3/14
内容
2024/3/14
一、游戏在幼儿园中的法规地位
(一)“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首次提出
• 1989年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 第二十条首次明确提出:“以游戏为基本 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中”是幼儿园教 育工作的原则之一
2024/3/14
• 《规程》在二十四条对幼儿园游戏做了具 体的规定:“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 教育的重要形式。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 选择和指导游戏。应因地制宜地为幼儿创 设游戏条件(时间、空间、材料)。应充 分尊重幼儿选择游戏的意愿,鼓励幼儿制 作玩具,根据幼儿能力和个性的全面发展”
幼儿园中班综合优质教案棋类游戏
幼儿园中班综合优质教案棋类游戏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棋类游戏展开,选取教材《幼儿棋类游戏指导手册》中的第三章“趣味棋类”,详细内容为“小熊吃糖”和“青蛙过河”两款棋类游戏。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棋类游戏的规则,掌握基本的走棋方法。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力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两款棋类游戏的规则理解和运用。
教学重点:幼儿观察力、思维力和合作意识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棋盘、棋子、教学课件、计时器等。
2. 学具:每组一套棋盘、棋子、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以故事的形式,引入小熊吃糖和青蛙过河的情景,激发幼儿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教学课件,讲解两款棋类游戏的规则和走棋方法,引导幼儿观察棋盘,思考如何获胜。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两款棋类游戏的实战演练,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游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棋类游戏比赛(15分钟)组织幼儿进行棋类游戏比赛,培养幼儿的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
六、板书设计1. 棋类游戏2. 内容:(1)小熊吃糖(2)青蛙过河(3)游戏规则(4)走棋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回家后,向家人介绍两款棋类游戏的规则和走棋方法。
(2)与家人一起进行棋类游戏,记录比赛结果。
2. 答案:(1)小熊吃糖:双方轮流移动小熊,将棋盘上的糖果全部吃完的一方获胜。
(2)青蛙过河:双方轮流移动青蛙,先将青蛙全部移动到对方阵地的一方获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引导幼儿尝试设计自己的棋类游戏,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组织亲子棋类游戏活动,增进亲子关系,提高幼儿的棋艺水平。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取与安排2. 教学目标的制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5. 作业设计与课后反思一、教学内容的选取与安排棋类游戏的选择需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兴趣。
大班建构游戏教案及教学反思《长城》
大班建构游戏教案及教学反思《长城》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建构游戏课程,教材为《我们的世界》。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第三章“伟大的建筑”中的第一节“长城”,详细内容为介绍长城的历史、结构特点以及它在中华民族文化中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长城的历史背景和结构特点,培养幼儿对国家文化遗产的尊重和热爱。
2. 通过建构游戏,培养幼儿的空间想象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激发幼儿对建筑艺术的兴趣,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长城的结构特点和建构方法。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长城的历史背景,培养幼儿的空间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长城图片、长城模型、教学PPT、积木、插塑等。
学具:每组一套积木、插塑,每组一份长城图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通过展示长城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有什么特点?”(2)让幼儿分享对长城的了解,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10分钟)(1)介绍长城的历史背景、结构特点及文化意义。
(2)展示长城模型,让幼儿直观地了解长城的结构。
(3)讲解建构长城的方法和步骤。
3. 实践操作(10分钟)(1)将幼儿分组,每组按照长城图片和模型,使用积木、插塑等材料进行建构。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建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每组介绍自己的作品,分享建构经验和感受。
(2)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肯定。
5.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幼儿独立完成一座简易的长城模型。
(2)教师指导,帮助幼儿解决建构过程中的问题。
六、板书设计1. 长城的历史背景、结构特点、文化意义。
2. 建构长城的方法和步骤。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查阅资料,了解其他国家的著名建筑,并尝试用积木、插塑等材料进行建构。
2. 答案:根据查阅的资料,完成一座其他国家著名建筑的模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让幼儿建构长城,培养了他们的空间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中班稻草体育游戏教案
中班稻草体育游戏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依据幼儿园中班体育课程标准,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选择教材《快乐稻草》进行教学。
教材章节为第三章“有趣的农作物”,详细内容包括稻草的认识、稻草的基本玩法以及稻草体育游戏的创编。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稻草的基本特性,知道稻草可以用于体育游戏,培养幼儿对农作物的认识。
2. 通过稻草体育游戏,提高幼儿的协调性、灵活性,锻炼幼儿的身体素质。
3. 培养幼儿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稻草体育游戏的创编及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教学重点:稻草的基本玩法,以及如何在游戏中锻炼身体、培养协调性和灵活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稻草若干,绳子,音乐播放设备。
学具:每人一根稻草,若干绳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向学生展示稻草,引导幼儿观察稻草的外观、触感等,让幼儿对稻草有基本的了解。
(2)教师邀请幼儿用稻草进行自由探索,鼓励幼儿发现稻草的多种玩法。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示范稻草的基本玩法,如:跳绳、抛接、捆绑等。
(2)教师邀请几名幼儿上台演示,引导其他幼儿关注并学习。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幼儿分组进行稻草基本玩法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2)教师组织幼儿进行“稻草接力赛”,培养幼儿团队协作能力。
4. 稻草体育游戏创编(10分钟)(1)教师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用稻草创编新的体育游戏。
(2)幼儿分组展示创编的游戏,教师给予评价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稻草的基本特性2. 稻草的基本玩法3. 稻草体育游戏创编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与家长共同完成一个稻草体育游戏,并记录下来。
答案示例:我们玩了“稻草跳绳”游戏,家长和孩子轮流跳绳,锻炼了身体,增进了亲子关系。
2. 作业题目:用稻草创编一个新的体育游戏,并画下来。
答案示例:(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小班游戏教案建构游戏《幼儿园的房子》
小班游戏教案建构游戏《幼儿园的房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建构游戏《幼儿园的房子》展开,所选教材为《幼儿游戏设计与指导》第三章第二节,详细内容包括:了解建构游戏的基本概念、掌握建构游戏的设计方法、学习如何运用建构游戏促进幼儿发展、具体探讨幼儿园房子的建构方法及步骤。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和掌握建构游戏的基本概念和设计方法。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空间认知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运用建构游戏设计出具有创意的房子。
教学重点:掌握建构游戏的基本概念和设计方法,培养幼儿的空间认知能力和合作精神。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材、《幼儿游戏设计与指导》课件、示范用建构材料(如乐高积木、塑料积木等)。
2. 学具:每组一套建构材料(乐高积木、塑料积木等)、画纸、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组有趣的建构游戏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图片中的建构游戏特点,激发他们对建构游戏的兴趣。
2. 理论讲解(10分钟)(1)介绍建构游戏的基本概念、设计方法和作用。
(2)讲解建构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性。
3. 示范讲解(10分钟)(1)用示范材料展示如何建构一座幼儿园的房子。
(2)讲解建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如空间布局、颜色搭配等。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套建构材料。
(2)要求幼儿根据示范,小组合作设计出一座幼儿园的房子。
5. 小组展示与评价(10分钟)(1)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其他小组给予评价。
六、板书设计1. 建构游戏《幼儿园的房子》1.1 建构游戏基本概念1.2 建构游戏设计方法1.3 建构游戏作用2. 幼儿园房子建构方法及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座具有创意的幼儿园房子。
2. 答案:见附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建构游戏,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第三章 幼儿园课程中的游戏
儿童的自然发展 教师预定的教育任务 儿童的一般能力 学业知识和技能 o-----------------------------------------------o 游戏 游戏与教学不同程度的结合 完全结构化教学 <<--------对儿童自然发展的强调 --------->>对将儿 童发展纳入有目的有计划的过程的强调结果的强调从Fra bibliotek化的角度看儿童游戏
游戏作为一种分类框架 游戏的背景
二、游戏在学龄前儿童教育实践中的地位
三、 在教育实践中对游戏的界定
学龄前儿童游戏行为和活动不容易被定义或分类。学
者们建议在定义游戏时,应分析游戏活动的多种特征
或建立一系列标准来确定儿童的游戏行为,而不只是 去关注儿童游戏活动时的单一行为。
在幼儿园课程中你认为怎样处理教学不因漏斗会漏沙装丌满小孩子便把手指头塞到当外国的小孩子用小铲子把沙装在漏斗中漏斗底去堵住漏口当沙装满时便把它移到瓶子旁边把手指放开将沙漏放进瓶子中但是沙漏的速度很快从手指拿开到对准瓶口沙便漏的差丌多了这时孩子会锲而丌舍一点一点累积手指移开的速度也越来越快突然之间孩子开窍了他把漏斗口直接对准瓶口再倒沙瓶子很快的就满了这时孩子会发出胜利的笑声高兴的回头看妈妈妈妈会拍手以示鼓励
儿童在幼儿园活动中所产生的行为,并非可以简单地 区分为“游戏”和“非游戏”
四、游戏在幼儿园课程中的作用
1.游戏能促进儿童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的发展
2.游戏活动有益于儿童认知过程及其支持系统的进行
3.游戏有益于幼儿进行幼儿园课程各学科(领域)的 学习 4.游戏有益于幼儿园课程各学科的整合
第二节 游戏与教学的优化结合
《幼儿园游戏》课程标准(2)
《幼儿园游戏》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幼儿园游戏》课程编号:05132413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课程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幼儿游戏的相关理论学说,掌握游戏的本质特征,懂得游戏在教育教学和儿童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对幼儿游戏进行指导。
指导学生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把游戏作为幼儿园课程的基本组成部分,让幼儿通过游戏学习,在游戏中成长。
课程内容:第一章游戏概论本章教学主要内容:1、游戏的特征和功能2、游戏理论3、幼儿游戏的发展。
4、游戏的影响因素教学重点:幼儿园游戏的特征和功能教学难点与关键:幼儿园游戏的概念、早期理论及代表人物知识拓展要求:能掌握幼儿游戏的本质和内涵以及其特点和分类第二章游戏的分类及教师在游戏中的角色定位本章教学主要内容:1、游戏的分类2、教师在游戏中的角色定位3、教师在游戏中的指导要点。
教学重点:教师在幼儿游戏中的角色和作用教学难点与关键:游戏的分类知识拓展要求:了解自主性游戏第三章角色游戏本章教学主要内容:1、角色游戏概述2、角色游戏的组织与指导。
教学重点:角色游戏的特点及结构、各年龄阶段游戏特点与指导要点教学难点与关键:角色游戏的产生和发展知识拓展要求:理解幼儿园角色游戏中常见的问题第四章表演游戏本章教学主要内容:1、表演游戏概述2、表演游戏的组织与指导。
教学重点:表演游戏的特点和教育作用、各年龄阶段游戏特点与指导要点教学难点与关键:各年龄阶段表演游戏的设计知识拓展要求:表演游戏与角色游戏的区别第五章结构游戏本章教学主要内容:1、结构游戏概述2、结构游戏的组织与指导。
教学重点:结构游戏的特点和教育作用教学难点与关键:各年龄阶段游戏特点与指导要点及方案设计知识拓展要求:幼儿结构游戏的发展阶段第六章规则游戏本章教学主要内容:1、规则游戏概述2、规则游戏的组织与指导3、规则游戏的编制。
教学重点:规则游戏的特点和教育作用教学难点与关键:规则游戏的特点和教育作用知识拓展要求:规则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价值第七章亲子游戏本章教学主要内容:1、亲子游戏概述2、家庭亲子游戏3、幼儿园亲子游戏。
2024年中班体育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教案[修改版]
2024年中班体育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教案[修改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中班体育游戏课程,教材为《幼儿园体育活动指导手册》第三章“跑跳投掷基本技能”,具体内容为“老狼老狼几点了”游戏。
该游戏通过模拟老狼抓小羊的情景,锻炼幼儿的奔跑、躲闪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掌握基本的跑、跳、躲闪动作,提高动作协调性和灵活性。
2.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3. 培养幼儿遵守游戏规则,提高安全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跑、跳、躲闪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教学重点:团队合作与竞争意识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计时器、口哨、老狼和小羊头饰。
学具:每组一条跳绳、若干个圈圈。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扮演老狼,幼儿扮演小羊,通过互动游戏引导幼儿进入游戏情景。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示范老狼老狼几点了游戏,讲解游戏规则,强调安全注意事项。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跑、跳、躲闪练习,教师指导并纠正动作。
4. 游戏环节(10分钟)分组进行老狼老狼几点了游戏,教师观察幼儿表现,及时给出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游戏名称:老狼老狼几点了2. 游戏规则:(1)幼儿分为两组,一组扮演小羊,一组扮演老狼。
(2)小羊在圈内跑跳,老狼在外围抓小羊。
(3)当老狼喊到“12点”时,小羊要迅速躲回圈内。
(4)被抓到的小羊要加入老狼队伍,游戏继续进行。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与家长一起玩老狼老狼几点了游戏,记录游戏过程中的趣事。
2. 答案:无标准答案,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思考如何改进游戏,增加趣味性和挑战性,激发幼儿的创新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实践情景引入的方式。
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清晰度。
4. 游戏环节的组织与指导。
5. 作业设计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6. 课后反思的内容与拓展延伸的深度。
7.“幼儿园课程的理论与实践”重点章节解读
《幼儿园课程的理论与实践》重点章节第二章幼儿园课程的基础一、了解心理学对幼儿园课程的影响,初步知道各种心理学流派(一)心理学对幼儿园课程的影响一般认为,影响幼儿园课程的基础是心理学、社会学和哲学,幼儿园课程与实践作为其基础的这些学科都存在着复杂的关系。
(二)各种心理学流派1.认知心理学(1)皮亚杰构建主义理论a.皮亚杰的儿童发展及阶段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b.以皮亚杰理论为基础的幼儿园课程和方案:High/Scope课程、凯米和德弗里斯的皮亚杰式早期教育方案、福门等人的建构游戏学校、发展适宜性课程、瑞吉欧教育。
c.心理工具:是指能扩展心里能力,帮助儿童记忆、注意和解决问题的内在工具,例如语言和其他媒体。
(2)维果茨基理论a.最近发展区:儿童实际心理年龄与其依靠帮助解决问题所能达到的水平中间的差异。
最近发展区内表达的技能和水平是动态的,是一直变化着的。
b.鹰架教学:是指为儿童提供教学,并逐步转化为提供外部支持的过程。
一个有能力的人为学习者提供一个在最近发展区内的鹰架,能够使学习者在一个更高的水平是行动。
使用鹰架,并没有使任务本身发生变化,但是学习者借助别人的帮助,使原先所要做的事情变得简单了。
逐渐地,给与的帮助减少了,而学习者的行为责任却增加了。
2.成熟理论(1)概述:成熟理论主张人类发展过程主要是由遗传决定的,人类的基因以系统的方式按一定的规律发展,虽然环境会影响自然的发展,但是不可能根本改变这些模式。
(2)对幼儿园课程的影响:根据成熟理论,教师应重视儿童学习的“准备状态”。
受成熟理论的影响,许多学前教育机构总是材料和活动的选择,而选择的主要依据是儿童的兴趣。
3.精神分析理论(1)创始人---弗洛伊德。
(2)弗洛伊德将人的心理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区域,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人格结构说。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构成。
其中,本我是潜意识的结构分部分,他急切地寻找出路;自我是意识的结构部分,对本我的控制和压抑;超我是人格的最高层,它知道自我,限制本我。
第三章幼儿园游戏活动观察教案
《幼儿园游戏与指导》课程教案编号:而帮助教师不断调整干预方式。
【交流讨论】请学生互相说一说,在幼儿园的实习过程中,你有没有通过观察幼儿游戏进行干预,你是怎么干预的?(三)观察游戏是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途径【教师讲解】通过游戏观察可以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幼儿观、教育观和游戏观,并以此指导自己的教育行为,提高自身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如何对游戏活动进行观察(一)游戏观察的准备1. 确定游戏观察目的所谓观察目的就是对我们为什么要进行观察的表述,即通过观察要了解什么现象或问题。
【师生讨论】最近班上的幼儿对搭建立交桥非常感兴趣,为了丰富幼儿经验,支持幼儿搭建,教师在建筑区的墙上贴了一些立交桥的图片。
现在教师想知道,建筑区墙饰对幼儿建构游戏有没有支持作用。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确定什么样的观察目的、观察目标和具体的观察内容?【总结】观察目的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由一定的观察动机引发的。
当观察者对某个现象感兴趣,但凭借自己已有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经验无法对其做出确切的解释或判断时,就产生了观察的动机和观察的需要,观察目的应运而生。
观察目的是观察活动的起点,有了观察目的就可以转化为具体可操作的问题,即观察目标和观察的内容。
2. 制订游戏观察计划(1)确定游戏观察的目标【注意事项】①一个观察目的需要多次观察才能完成,每次观察前要确定一个或以上观察目标。
【举例】要完成了解幼儿发展水平和游戏状况的观察目的,我们可以将之分解为如下的观察目标:★幼儿游戏中的兴趣点(幼儿喜欢的游戏主题、内容和玩具材料等)★幼儿的游戏行为类型(表征行为、构造行为、合作行为、规则行为)★幼儿游戏中的社会性(通常和谁一起玩,认识经验和社会性水平哪些方面有了进步;还存在。
2024年幼儿园中班体育《神奇的布》教案
2024年幼儿园中班体育《神奇的布》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幼儿园中班体育课程,教材为《幼儿体育活动指导手册》第三章第二节,详细内容为“神奇的布”。
通过运用布这一生活用品,设计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身体协调性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布的特性,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 培养幼儿在体育活动中遵守规则、听从指挥的良好习惯。
3. 提高幼儿的身体协调性、灵活性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掌握布的运用方法,提高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遵守活动规则。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布(红色、蓝色、绿色各一块)、音乐播放器、口哨、标志桶。
学具:无。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用红色布遮住眼睛,扮演“神秘人”,邀请幼儿猜一猜是谁。
通过互动,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神奇的布”。
2. 基本技能讲解与示范(10分钟)教师分别用红色、蓝色、绿色布进行示范,展示布的多种玩法,如:抖布、抛布、拉布等。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邀请一名幼儿上台,共同完成抖布游戏。
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引导幼儿注意安全事项。
4. 随堂练习(10分钟)将全班幼儿分成三个小组,每组使用一块不同颜色的布进行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
5. 团队合作游戏(10分钟)三个小组分别进行“布传球”游戏,教师计时,看哪个小组用布传球的次数最多。
教师对每个小组的表现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表扬。
六、板书设计1. 主题:神奇的布2. 布的玩法:抖布、抛布、拉布3. 游戏规则:布传球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与家长一起用布创作一个有趣的游戏,并分享给班级同学。
答案示例:我们可以用布制作一个简易的“布帐篷”,邀请小朋友一起玩“捉迷藏”。
2. 作业要求:完成作业后,向家长请教游戏规则,确保安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掌握了布的多种玩法,提高了他们的身体协调性和团队合作能力。
2024年幼儿园大班音乐《跷跷板》标准教案
2024年幼儿园大班音乐《跷跷板》标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幼儿园大班音乐课程,涉及教材第三章《音乐游戏》中第二节《跷跷板》。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跷跷板游戏,学习跷跷板歌曲,掌握歌曲中节奏,通过音乐游戏培养幼儿协调性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解跷跷板游戏乐趣,培养他们积极参与音乐游戏兴趣。
2. 学会演唱《跷跷板》歌曲,并能准确把握歌曲节奏。
3. 培养幼儿在音乐游戏中协调性和合作意识,提高他们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歌曲中节奏把握和跷跷板游戏协调性。
教学重点:学会演唱《跷跷板》歌曲,并能参与跷跷板游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音响设备、跷跷板模型、卡片。
2. 学具:每人一份歌词卡片、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幼儿玩跷跷板游戏,让他们在游戏中感受音乐节奏,引导幼儿关注跷跷板上下起伏节奏感。
2. 歌曲学习(15分钟)(1)播放《跷跷板》歌曲,让幼儿初步感受歌曲旋律和节奏。
(2)教唱歌曲,让幼儿跟唱,注意指导他们准确把握歌曲节奏。
(3)分小组进行歌词接龙游戏,巩固歌词记忆。
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卡片形式展示跷跷板节奏,让幼儿根据卡片上节奏进行演唱,讲解节奏规律。
4. 随堂练习(10分钟)组织幼儿进行跷跷板游戏,要求他们在游戏中演唱歌曲,注意节奏准确性。
六、板书设计1. 《跷跷板》2. 歌词卡片:彩色卡片,印有《跷跷板》歌曲歌词。
3. 节奏卡片:用不同颜色和形状表示不同节奏。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与家长一起玩跷跷板游戏,并演唱《跷跷板》歌曲。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表现,解他们在学习歌曲和游戏中困难,不断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开展家庭音乐活动,让家长参与幼儿音乐学习,增进亲子关系,提高幼儿音乐素养。
同时,可组织类似音乐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不断提高音乐技能。
幼儿园益智游戏《找不同》教案
(2)学生分享自己的发现,教师给予鼓励和肯定。
2.例题讲解(10分钟)
(1)教师展示幻灯片,讲解找不同的方法。
(2)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找不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随堂练习(10分钟)
(1)教师出示多组找不同图片,学生独立完成。
(2)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分享自己的答案。
1.反思:本节课通过找不同游戏,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和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找不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拓展延伸:
(1)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发现身边的“不同”。
(2)组织学生参加找不同比赛,提高他们的竞技水平。
(3)引导学生尝试设计自己的找不同游戏,激发创造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
1.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的设置。
3.小组合作的组织与实施。
4.作业设计中的题目难度和答案的详细程度。
5.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
详细补充和说明: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1)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找不同的方法,提高观察力和注意力。这是因为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力和注意力对于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课堂提问
1.提问时要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
2.针对不同学生的回答,给予积极的反馈,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
四、情景导入
1.选择具有趣味性和启发性的图片或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与学生互动,引导他们主动观察、找出不同之处,培养观察力。
教案反思:
一、教学内容的安排
(1)分组: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分组,确保每个小组的实力相当。
《幼儿园课程》第三章-幼儿园课程中的游戏
第三章幼儿园课程中的游戏目录结构:第一节游戏在学前教育课程中的地位 (2)一、对游戏在儿童发展和教育中作用的理论研究 (2)(一)从心理学角度看儿童游戏 (2)1.游戏是带有过去或未来倾向的现时行为 (2)(1)带有过去倾向 (2)(2)带有将来倾向 (2)2.游戏是实现的愿望和控制(优势) (2)(二)从文化的角度看儿童游戏 (2)1.游戏作为一种分类框架 (2)2.游戏的背景 (2)二、游戏在学龄前儿童教育实践中的地位 (2)三、在教育实践中对游戏的界定 (3)四、游戏在幼儿园课程中的作用 (3)(一)游戏被看作对“整个儿童”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3)(二)游戏活动有益于儿童认知过程及其支持系统的进行 (4)(三)游戏有益于幼儿进行幼儿园课程各学科(领域)的学习 (4)(四)游戏有益于幼儿园课程各学科的整合 (4)第二节游戏与教学的优化结合 (5)一、游戏与幼儿园课程的有机整合 (5)(一)教学在幼儿园课程中的作用 (5)(二)幼儿园游戏和教学的关系 (5)二、实现游戏与教学的最优化结合 (6)第一节游戏在学前教育课程中的地位一、对游戏在儿童发展和教育中作用的理论研究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立场阐述了游戏在儿童发展和教育中的作用。
(一)从心理学角度看儿童游戏1.游戏是带有过去或未来倾向的现时行为(1)带有过去倾向皮亚杰将游戏看作是同化大于顺应的活动,在游戏中儿童用过去的经验去“改变现实”。
(2)带有将来倾向维果茨基认定,游戏“创造了最近发展区”,是为导向儿童进一步发展的教学的背景。
2.游戏是实现的愿望和控制(优势)例如,儿童期的愿望之一就是做大人能做的事,有大人一般的本领,像大人一样生活,这种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实现的愿望,儿童通过想象,模仿大人的行为,扮演大人的角色,使在现实中不能得到满足的愿望在游戏中得到补偿。
(二)从文化的角度看儿童游戏文化的角度强调游戏的背景及其有关的方面。
有人认为,在一段时间和一个地方,什么可能是游戏,谁可能参与游戏,是由当地当时的文化背景所决定的。
幼儿园中班教案《投掷》体育活动教学设计
幼儿园中班教案《投掷》体育活动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投掷》体育活动教学设计基于幼儿园中班体育课程,主要涉及教材第三章《幼儿基本运动技能》的第二节“投掷动作要领”。
详细内容包括:投掷的基本动作,如摆臂、转身、投掷;投掷的安全注意事项;以及通过投掷游戏培养幼儿的空间判断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技能:幼儿能正确掌握投掷的基本动作,了解投掷活动的安全规则。
2. 过程方法:培养幼儿在投掷活动中的协调性和准确性,提高空间判断能力。
3. 情感态度:激发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积极进取的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投掷动作的连贯性和准确性。
教学重点:摆臂、转身、投掷动作的分解教学,以及安全规则的强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沙包、投掷圈、标志盘、口哨、音乐播放器。
学具:每组一个沙包,若干小圈作为投掷目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幼儿在操场上站好,以故事形式引入:“今天,我们要去森林里帮助小动物们把果实扔进篮子里。
”通过简单的热身运动,如跳绳、捉迷藏,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2. 例题讲解(10分钟)分步骤讲解摆臂、转身、投掷动作,并亲身示范。
强调安全规则,如投掷时要注意周围同学的安全。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投掷练习,教师在旁指导,纠正动作。
设置不同距离的投掷目标,让幼儿尝试并调整投掷力度和角度。
4. 游戏环节(10分钟)“果实投掷”游戏:幼儿分为两队,通过投掷沙包模拟给小动物送果实,投中目标次数多的一队获胜。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鼓励表现出色的幼儿。
通过轻松的音乐和简单的拉伸运动,帮助幼儿放松。
六、板书设计1. 投掷动作步骤:摆臂:两臂伸直,向前摆动。
转身:身体跟着手臂转动,面向投掷方向。
投掷:用力将沙包从头顶向前投出。
2. 安全规则:投掷时,注意周围同学的安全。
站稳后再投掷,防止跌倒。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与家长一起练习投掷动作,并记录投掷距离。
幼儿园音乐游戏教案《恰恰恰》
幼儿园音乐游戏教案《恰恰恰》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幼儿学会《恰恰恰》这首歌曲的歌词和节奏,了解恰恰舞的基本步法。
1.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唱歌能力和协调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1.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音乐的热爱,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合作意识。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歌曲《恰恰恰》:让幼儿学习歌曲的歌词和节奏,掌握基本的唱歌技巧。
2.2 恰恰舞:教授幼儿恰恰舞的基本步法,让他们在舞蹈中体验音乐的魅力。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热身活动: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身体运动,活跃气氛,提高他们的注意力。
3.2 唱歌教学:教唱《恰恰恰》歌曲,让幼儿熟悉歌词和节奏,注意音准和节奏的准确性。
3.3 舞蹈教学:教授恰恰舞的基本步法,让幼儿分组练习,互相纠正和鼓励。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歌曲演唱评价:检查幼儿对歌曲歌词和节奏的掌握程度,鼓励他们大胆表现自己。
4.2 舞蹈表演评价:观察幼儿跳舞时的动作、节奏和协调性,给予积极的评价和指导。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学课件:制作歌曲和舞蹈的教学课件,帮助幼儿更好地学习和理解。
5.2 音响设备:准备音响设备,播放《恰恰恰》歌曲,确保音质清晰。
5.3 舞蹈道具:准备恰恰舞的道具,如手巾、帽子等,增加舞蹈的趣味性。
第六章:教学准备6.1 环境布置:将活动室布置得活泼有趣,可以使用色彩鲜艳的气球、彩带等装饰。
6.2 材料准备:准备《恰恰恰》歌曲的播放设备、歌词卡片、舞蹈动作图示等教学材料。
6.3 教学服装:为幼儿准备适合舞蹈的服装,如色彩鲜艳的裙子、裤子等。
第七章:教学方法7.1 示范法:教师亲自示范歌曲演唱和舞蹈动作,让幼儿跟随模仿。
7.2 互动教学法:通过提问、回答的方式,激发幼儿的参与意识和学习兴趣。
7.3 小组合作法:将幼儿分成小组,进行舞蹈练习和歌曲演唱,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第八章:教学步骤8.1 歌曲教学步骤:1. 教师播放《恰恰恰》歌曲,让幼儿聆听并感受节奏。
幼儿园音乐小手拍拍教案
幼儿园音乐小手拍拍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音乐课程教材第三章《快乐小手》,详细内容包括:认识简单乐谱,学习用手拍打节奏,通过音乐游戏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协作能力。
重点学习歌曲《小手拍拍》。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和掌握基本的音乐节奏,能够用手拍打出简单的节奏。
2. 通过音乐游戏,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感知能力。
3.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激发他们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的热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掌握基本的音乐节奏,学会用手拍打节奏。
教学重点:歌曲《小手拍拍》的学习,以及音乐游戏的开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音乐播放器、歌词卡片、节奏卡片。
学具:小手拍(每个幼儿一份)、彩色笔、白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小手拍拍”的热身运动,让幼儿感受到音乐的快乐。
2. 歌曲学习(10分钟)(1)教师播放歌曲《小手拍拍》,让幼儿跟随音乐节奏拍手。
(2)教师出示歌词卡片,带领幼儿一起学唱歌曲。
(3)教师用钢琴伴奏,让幼儿尝试独立演唱歌曲。
3. 节奏训练(10分钟)(1)教师出示节奏卡片,讲解基本节奏。
(2)教师示范用手拍打节奏,让幼儿模仿。
(3)幼儿分组进行节奏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音乐游戏(10分钟)(1)教师介绍游戏规则,强调团队协作。
(2)幼儿分成两个小组,进行“小手拍拍”音乐游戏。
(3)教师评价游戏表现,给予鼓励。
5. 随堂练习(10分钟)(1)幼儿独立完成歌词演唱。
(2)幼儿用手拍打出所学节奏。
(3)教师选取部分幼儿进行展示,给予表扬。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称:《小手拍拍》2. 歌词卡片:展示歌曲歌词,方便幼儿学唱。
3. 节奏卡片:展示基本节奏,帮助幼儿掌握。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向家长展示所学歌曲《小手拍拍》,并用手拍打出基本节奏。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歌曲学习、节奏训练、音乐游戏等形式,让幼儿掌握了基本的音乐节奏,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词
游戏 教学 活动的结构化程度 游戏和教学的最优化结合 分离式 插入式 整合式
第一节
游戏在学前教育课程中的地位
一、对游戏在儿童发展 和教育中作用的理论研究
从较为宏观的角度看,站在心理学立场和文化 学立场的学者们以不同的方式看待儿童的游戏; 从较为微观的角度看,即使在同样持心理学立 场或文化学立场,不同的学者在看待儿童的游 戏时仍有很大的差别。
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已经越来越多地关注到在教师和儿童双边活动 中充分发挥儿童的主体精神的问题,摒弃了让儿童处于被动、盲从地 位的做法。
(二)幼儿园游戏与教学的关系
纳入合乎社会要求的轨道
顺应儿童的自然发展
学前教育的两难问题
(二)幼儿园游戏与教学的关系
在幼儿园教育中,有两类活动分别强调顺应儿童发展和 将儿童的发展纳入合乎社会要求的轨道这两个侧面,它们 就是游戏和教学。在幼儿园课程中,处理好游戏和教学之 间的关系,是解决学龄前儿童教育中的这一两难问题的关 键。 ▲ 教学: 教学主要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由教师对儿童施加影 响的活动,它承担着文化传递的任务,它更多强调的是教 师的作用。 ▲ 游戏: 游戏是没有社会功利目的的,它强调的是"过程"、"表现" 和儿童自主的活动,它能够在最大程度上顺应儿童的自然
第二节
游戏与教学的优化结合
一、游戏与幼儿园课程的有机整合
(一)教学在幼儿园课程中的作用
对于教学与儿童的发展,各种理论有不同的观 点,从而会导致在编制幼儿园课程时有所不同。
– 皮亚杰 – 维果茨基 – 行为主义理论
皮亚杰 维果茨基 行为主义理论
1.皮亚杰认为儿童的知识不是刺激-强化-反应的过程,反对通过灌输 式的教学,让儿童获得知识。
2.游戏者更多考虑的是活动本身,而不是目的。目的是自己 的,游戏者的行为是自发的;
3.游戏发生在游戏者熟悉的对象上,或发生在对不熟悉的对 象进行探索以后,儿童给以游戏他们自己的意义,并由自己控制 游戏;
4.游戏可以是不实在的; 5.游戏不受外界规则的约束,若有规则存在,可由游戏者加 以修改; 6.游戏需要游戏者的积极参与。
学龄前儿童游戏行为和活动不容易被定义或分类。学 者们建议在定义游戏时,应分析游戏活动的多种特征 或建立一系列标准来确定儿童的游戏行为,而不只是 去关注儿童游戏活动时的单一行为。
儿童在幼儿园活动中所产生的行为,并非可以简单地 区分为“游戏”和“非游戏”。
鲁宾等人曾根据以下标准确定儿童的游戏
1.游戏是孕育在活动中能引起满意的个人动机而发起的,而 不是由基本需要和动机,或者社会要求所控制的;
(三)游戏有益于幼儿进行幼儿园课程 各学科(领域)的学习
许多研究已经证明,学龄前儿童的游戏能力与其阅读 能力有关,例如,戏剧性游戏就如同阅读,是一种象征 性活动。在游戏过程中,儿童以物体和人物表征其他事 物,就如同成人用声音或文字表达他们的思想一样,儿 童在游戏中所获得的符号意义,会增加他们口语或书面 语言的能力。
—————————»
对将儿童发展纳入有目的有计划的过程的强调
幼儿园活动性质向度图(2)
儿童的自然发展
教师预定的教育任务
儿童的一般能力
学业知识和技能
o------------0--------------------0-------------o
无结构 低结构 高结构 完全结构
游戏 低结构化教学 高结构化教学 完全结构化教学
二、游戏在学龄前儿童教育实践中的地位
一方面,人们在观念形态上对游戏给以极高的 希冀,教育家和心理学家们对儿童游戏赋予极高 的价值。
另一方面,在许多学前教育机构中,儿童游 戏的权利并没有普遍受到尊重,在课程编制和实 施过程中,游戏在实际上尚缺少其应有的地位。
原因1:
与观念形态、文化传统、社会价值观和教育传统等许多因素有 关系。 早期的教育家和哲学家们的工作被看作是儿童教育传 统的基础。现代社会,当用于公共教育事业上的投资增加时, 人们往往会对能获取投资有效性和价值的证据有太强烈的需要。 强调功利主义的早期教育课程建立在训练、死记硬背、循序渐 进的练习等基础之上,更多注重知识的传递和技能的获得,忽 视游戏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学习语言文字和数学等作为 教育机构主要的任务。
二、从文化的角度看儿童游戏
1、游戏作为一种分类框架
有人区分了游戏框架、背景及其与之有关的方面等概念, 他们认为,文化让人们懂得去期待些什么以及如何去区分 现实和假装的游戏。儿童通过其行为表明,当他们进入或 没有进入游戏情景时,他们能够区分游戏和非游戏。
2、游戏的背景
在儿童游戏能力方面,情景能使之产生差别。如奥若利等 人认为,儿童熟悉的和私密性的环境似乎更有益于儿童发 生具有创造性的和表现其能力的游戏。这些发现都建议人 们可以联系背景去期待儿童的行为。
尽管难以精确界定游戏,但是对于游戏的这些含义相对广 泛的标准能够较好地鉴别儿童在活动中复杂的行为。事实 上,儿童在幼儿园的活动中所产生的行为,并非可以简单 地区分为“游戏”,“非游戏”。
裴雷格勒尼 格莱维 撒拉库
裴雷格勒尼认为,可以将儿童的活动分为“更多的游戏,更少的游戏” 而非极端地界定为“游戏”,“非游戏”,儿童的行为有较少这样的成 分,可以定为“较少纯游戏”。简而言之,儿童的行为不应该被界定为 “游戏,非游戏”,而应被看作是与一个从“纯游戏”到“非游戏”的 连续体相关联的位置。 格莱维认为,有不同行动、交互作用方式和交流方式的不同活动似乎是 在一个从“游戏”到“非游戏”的一个连续体上来回移动,儿童在其游 戏和非游戏的活动状态中经常变化着他们自己活动的目的和目标。 撒拉库认为,这些含义相对广泛的标准应被用于对儿童复杂的活动进行 区分,而这样的标准也有益于把教师从可能存在的将教学和游戏加以区 分而带来的为难中解脱出来,因为他们也许太强烈地感到游戏对儿童成 长的益处。
如果将幼儿园课程都能看成“游戏”和“非游戏(教 学)”的不同程度的结合,那么就不难去理解游戏在 幼儿园课程中的地位以及如何将游戏整合到幼儿园课 程中去的问题了。
四、游戏在幼儿园课程中的作用
在编制幼儿园课程时,至少能够在三个不同的 层次去理解游戏、学习与发展之间的关系,从 而在此基础上去产生课程计划。
(二)幼儿园游戏与教学的关系
▲ 二者联系:
游戏和教学是有内在联系的。在幼儿园课程中,运用游戏和教 学这两种形式的活动,其目的都是为了完成学龄前儿童教育所要 达成的目标,都是为了促进儿童的发展。然而,游戏和教学又是 两种有本质区别的活动,两者不可相互替代。作为儿童自发产生 的游戏,与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永远不可能是同一的, 或者是相互平行的。 针对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游戏的概念被泛化,甚至被异 化,而教学的概念被混淆,甚至被否定的倾向,朱家雄等人提出 ,在理论上先将游戏和教学加以区分,在实践中实现游戏和教学 的最优化结合的主张。
(四)游戏有益于幼儿园课程的整合
例如,在海伊斯科普(High/Scope)方案中,儿童的主 动活动被看成是课程设计的重要思想,在此课程中,学习的 发起者往往是儿童而不是教师,课程计划围绕儿童的兴趣和 他们所关心的认知方面,考虑如何适合不同年龄、有不同需 要的儿童。
又如,上海市上钢新村幼儿园在对幼儿园课程十年实践 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游戏与教学的最优化结合”的思想。
原因2
与理论本身跟教育实践之间存在距离也有关联。尽管在 理论上,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赋予了游戏很高的价值。 但是,在教育实践中,儿童的游戏并非他们推断的那么 理想。赫特等人认为,游戏是一个混杂的范畴,它包含 多样的活动,有些活动会导致学习,而许多活动则不会。 例如,对许多儿童而言,户外游戏活动令人讨厌,它为 儿童提供了冲突、攻击、争斗和其他不可接受行为的机 会。
第三章 幼儿园课程中的游戏
学习目标
◆了解儿童游戏的各种心理学观点以及从文化角度看游戏 的各种观点,了解游戏在学龄前儿童教育实践中的地位。
◆深入理解游戏和教学的含义、游戏和教学在幼儿园课程 的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深入理解低结构化教学和高结构化教学的主要特征,能 分析和区别教学的结构化程度。
◆牢固掌握游戏和教学的三种结合方式(分离式、插入式 和整合式),能举例说明或运用对这三种方式的理解去 分析幼儿园课程中的活动。
幼儿园活动性质向度图(1)
儿童的自然发展
教师预定的教育任务
儿童的一般能力
学业知识和技能
o------------------------------------------------------------o
游戏 游戏与教学不同程度的结合 完全结构化教学
‹‹—————————
对儿童自然发展的强调
(二)游戏活动有益于儿童认知过程及其支持系统的进行
学习和发展依赖于认知结构,而认知结构的本身和 连续发展的过程是极为复杂的,游戏能被看作儿童在完 成任务的过程中试图运用某些结构或组织系统,对其所 处的世界产生感觉,并能持续不断地进行这样的认知过 程。
认知过程和技能包括:参与、理解、观察、认识、辨 别、模仿、探索、研究、归纳、记忆、知识和经验的整 合、分类、做出选择、决策、想象、创造、假设,等等。
2.持行为主义观点的学者们对皮亚杰的学习受一般逻辑结构限制的观 点提出了批评。为了探讨经验对儿童守恒概念发展的影响,他们安排 了训练程序,对尚未建立守恒概念的儿童进行训练,其中部分的研究 证实了训练是有效的。
3.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交往和它的最有计划性、系统性的 形式,即教学,造就了发展,创造着新的心理形成物,发展着心理生 活的高级过程,因此,教学是发展的决定性动力。
原因3
在哲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等层面上对游戏缺乏清晰的 理论论述和对教育实践的具体指导,也不失为一个重 要原因。如没有清晰地说明诸如游戏对教育和发展究 竟有何特别的作用;在儿童生活的不同年龄期,游戏 究竟用于什么教育目的;什么形式的游戏对不同年龄 的儿童才是适合的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