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个常用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无机化学名词解释1、溶解度(solubility):在指定温度下,单位体积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的量(g or mol)。

2、稀溶液的依数性(colligative properties):稀溶液的仅由其中所含溶质分子的数目决定,而与溶质的本性无关的性质称作稀溶液的依数性。

136:溶液蒸汽压3、Raoul定律:在一定温度下,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蒸汽压下降与溶液的摩尔分数成正比,而与溶液的本性无关。

4、溶液渗透压(osmotic pressure):为维持只允许溶剂分子通过的膜所隔开的溶液与溶剂之间的渗透平衡而需要的额外的压力称作该溶液的渗透压。

5、敞开系统(open system):系统与环境之间既有物质交换又有能量交换。

6、封闭系统(closed system):系统与环境之间没有物质交换只有能量交换。

7、孤立系统(isolated system):亦称隔离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既没有物质交换又没有能量的交换。

8、等温过程(isothermal process):在环境温度恒定下,系统始、终态温度相同且等于环境的温度的过程。

9、等压过程(isobaric process):在环境压力恒定下,系统始、终态压力相同且等于环境压力的过程。

10、等容过程(isochoric process):系统的体积保持不变的过程。

11、绝热过程(adiabatic process):系统与环境之间没有热传递的过程。

12、Hess定律:一个化学反应,不论是一步完成的还是分几部完成的,其热效应总是相同的。

13、标准摩尔生成焓(standard molar enthalpy of formation):化学热力学规定,某温度下,由处于标准状态的各种元素的最稳定单质生成标准状态下的1mol某纯物质的热效应,称作该温度下这种纯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14、标准摩尔燃烧焓(standard molar enthalpy of combustion):在标准压力和指定温度下,1mol物质完全燃烧的恒压热效应称为该物质的标准摩尔燃烧焓。

50个最常用民法名词解释

50个最常用民法名词解释

50个最常用民法名词解释民法名词是指在民事法律领域中常常出现并具有重要意义的专业术语,这些名词的准确解释对于正确理解和适用法律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为您解释50个最常用民法名词,以帮助您更好地理解相关法律条文。

1. 财产:指一个人或法人所拥有的权益,可以是物质上可见的,也可以是无形的,如金钱、土地等。

2. 继承:指在遗产人去世后,将其财产权益移交给特定的继承人的过程。

3. 合同:指双方或多方之间达成的法律约定,约定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并具有法律约束力。

4. 民事责任:指违反法律规定而产生的法律后果,包括经济赔偿、精神赔偿等。

5. 名誉权:指个人或法人组织对自己名誉的保护权利。

6. 承诺:指一方向另一方作出的具有约束力的承诺或保证。

7. 侵权:指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包括侵犯财产权、人身权、名誉权等。

8. 过失:指因疏忽或疏漏造成的损害,而无意识违背法律义务。

9. 不正当竞争:指企业或个人通过不正当手段,损害他人利益,干扰正常市场秩序的行为。

10. 损害赔偿:违反法律规定造成他人损失后,需要向受损害方支付经济补偿的行为。

11. 报复性侵权:指个人或法人组织为报复他人而实施的侵权行为。

12. 知识产权:指人们在科学、技术、文化等领域创造的智力成果所享有的专有权益。

13. 遗嘱:指遗嘱人在生前依法对其财产进行分配和处置的意思表示。

14. 国际私法:指处理国际涉案事务时适用的法律规则。

15. 债权人:指向他人主张债权的个人或法人。

16. 定义权:指拥有在合同或法律文件中定义词语或术语的权力。

17. 不可抗力: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使合同当事人无法履行合同义务。

18. 损害赔偿责任:指违反合同或法律规定给他人造成损害后需要承担经济补偿的法律责任。

19. 民事诉讼:指通过诉讼程序解决民事争议的法律过程。

20. 代位权:指代理人或授权人的权利能力,代表他人行使权益。

21. 嫌疑人:指被怀疑参与犯罪活动的个人。

有关新闻的55个名词解释

有关新闻的55个名词解释

有关新闻的55个名词解释本文是关于有关新闻的55个名词解释,感谢您的阅读!1.新闻线索——也称采访线索、报道线索,是指为新闻采访报道提供有待证实、扩展和深化的讯息,给新闻记者提示新闻的所在,新闻采访的方向。

2.新闻与事实——新闻来自事实,由事实构成,是事实的记录和再现。

事实第一性,新闻第二性,一个是源,一个是流,先有事实后有新闻,再者的关系不容分离,更不容颠倒。

3.新闻采访——新闻采访是指记者和其他新闻工作者,为完成报道任务或了解某些情况,围绕采集新闻事实材料而进的一项特殊的调查究活动4.第一手材料——记者不经过任何中转环节直接从他要报道的事实那里得来的材料,包括记者的直接观察和物证材料。

第一手材料具有实证性、生动性和可读性的优点。

5.吃透两头——吃透“上头”是指认真学习、领会中央和地方党委的政策指示精神;吃透“下头”是指掌握丰富的实际情况。

在采访实践中,既要吃透“上头”又要吃透“下头”,上情下达,下情上达。

6.“心入”与“身入”——就是采访既要形体深入,更要思想深入。

所谓“身入”,就是要到新闻现场去,到群众中去;所谓“心入”,就是要深入到事物内部去,弄清事物的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抓住事物的特点和本质,找出事物的规律性。

7.新闻记者——通称记者,指的是新闻传播机构专职采访报道人员。

同事泛指新闻工作者,包括总编辑、编辑、记者、播音员、通联工作人员等。

8.专业记者——专业记者是专门采访报道某一行业或某一战线的记者。

专业记者的最大特点是“专”。

他们在自己分工的那个方面掌握着较多的专业知识,并有一定的研究,有独到的见解。

9.特派记者——是新闻单位为某项重要的特别任务派遣的记者。

特派记者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往往要比一般记者高出一筹。

10.特约记者——是新闻单位为某项重要的采写任务约请外单位的同志来完成而给以的称号。

特约记者采写的稿件一般比较重要,且有特色。

11.新闻敏感——又称“新闻鼻”。

指记者敏锐识别和准确判断客观事物所蕴含的新闻价值的能力,它是一种职业敏感,是一种顿悟性的思维活动,是记者政治水平、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的综合表现。

十八大以来50个常用名词解释

十八大以来50个常用名词解释

十八大以来50个常用名词解释1.“五位一体”总布局答: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2“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3“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答: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4五大发展理念答: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5“五大思维”能力答: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

6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到2020年实现两个"翻一番”是什么?答:国内生产总值比二0一0年翻一番;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0一0年翻一番。

7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两个倍增”、“两个同步”答:“两个倍增”,一个就是国内生产总值的倍增,一个就是城乡居民收入的倍增。

两个同步,一个就是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要和经济增长同步,另一个就是劳动者报酬要和生产率提高同步。

8一带一路答: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9互联网+答:通俗来说,“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

10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答: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11两学一做答:“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

12合格党员的“四讲四有”答: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

13四个自信答: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14党面临的“四大危险”答: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

175个常用医学名词解释

175个常用医学名词解释

175个常用医学名词解释1.胃肠激素是由胃肠粘膜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

2.基础代谢率是指在基础状态下,清醒、安静、空腹时,单位时间内的能量代谢。

3.呆小症是幼儿时期甲状腺功能低下,导致生长缓慢、身体矮小,智力也较低的疾病。

4.兴奋性是指细胞在受到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

5.肺通气量是指每分钟进出肺的气体总量。

6.球-管平衡是指近球小管的重吸收率始终占肾小球滤过率的65%~70%。

7.激素是指由内分泌细胞分泌的高效能生物活性物质,用于在细胞之间传递信息。

8.胃容受性舒张是指在咀嚼吞咽时,食物刺激咽、食管感受器,通过迷走神经反射性地引起胃头区(胃底和胃体)肌肉舒张。

9.静息电位是指兴奋细胞处于安静状态下,在细胞内外所记录的电位差。

10.牵涉痛是指由于内脏疾病引起的体表部位疼痛或痛觉过敏。

11.内环境是指细胞生存的环境,指细胞外液。

12.射血分数是指搏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

安静状态健康成人的射血分数约为55%~65%。

13.血细胞比容是指红细胞占全血的容积百分比。

14.Hb氧饱和度是指Hb氧含量占Hb氧容量的百分比。

15.牵涉痛是指内脏疾病常引起体表部位发生疼痛,或者痛觉过敏。

16.容受性舒张是指食物刺激口、舌、咽和食道等处的感受器反射性经迷走神经引起胃底和胃体舒张。

17.近点是指眼尽最大能力调节后看清物体的最近距离。

18.肾小球滤过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两肾生成的超滤液总量。

19.阈电位是指在刺激作用下,静息电位从最大值降低到将能引起扩布性动作电位时的膜电位,或可兴奋组织受到刺激去极化过程中,能引起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水平。

20.肺泡通气/血流量比值是指肺泡通气量与每分钟肺血流量的比值。

21.平均动脉压是指一个心动周期中动脉压的平均值。

22.呼吸是指机体与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23.消化是指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可吸收物质的过程。

24.牵张反射是指有神经支配的骨骼肌受到外力牵拉而伸长时,能反射性地引起受牵拉的同一块肌肉发生收缩。

常见名词解释

常见名词解释

常见名词解释:1.表面成型运动:为了获得所需要的工件表面形状,必须使刀具和工件按一定的方法完成一定的运动。

2.简单成形运动:成形运动是旋转运动或直线运动的运动。

3.复合成形运动:简单成形运动严格保持相对的运动关系符合形成的运动。

4.主运动:刀具与工件之间的主要相对运动,它使刀具切削部分切入工件表面,形成工件新的表面。

5.进给运动:配合主运动,使切削加工连续不断进行,形成具有所需几何形状的加工表面。

6.合成切削运动:由同时进行的主运动和进给运动合成的运动。

7.切削速度:切削刃上选定点相对工件的主运动的瞬时速度。

8.切削速度角:主运动方向和合成切削运动方向之间的夹角。

9.待加工表面:指加工时即将被切除的表面。

10.以加工表面:指被切去多余金属而形成符合要求的工件新表面。

11.过渡表面:指加工时,由主切削刃正在切削的那个表面。

12.进给量:指工件或刀具每回转一周二者沿进给方向的相对位移。

13.切削深度:工件上已加工表面和待加工表面的垂直距离。

14.刀具标注角度:在刀具标注角度参考系中确定的切削刃与各刀面的方位角。

15.切削层:在各种切屑加工中,刀具相对于工件沿进给方向每移动f之后,一个刀齿在切屑的金属层。

16.切削层参数:切屑层的尺寸。

17.切削厚度:垂直于过渡表面来度量的切削层尺寸。

18.切削宽度:沿过渡表面来度量的切削层尺寸。

19.切削面积:切削层在基面内的面积。

20.金属切除率:刀具在单位时间内从工件上切除的金属的体积。

21.积屑瘤:在金属切削过程中,有一些从切屑和工件上来的金属冷焊并层积在前刀面上,形成一个非常坚硬的金属堆积物,这种堆积物叫积屑瘤。

22.金属切削过程:工件被切金属层在刀具前刀面的推挤下,沿着剪切面产生剪切变形并转变为切屑的过程。

23.剪切角:剪切面和切削速度的夹角。

24.变形系数:在切削过程中,刀具切下的积屑厚度通常都大于工件的切削层厚度,而切屑长度却小于切削层长度,切屑厚度与切削层厚度之比称为厚度变形系数,切削层长度与切屑长度之比称为长度变形系数。

病理学名词解释

病理学名词解释

病理学常用名词解释(自行补充英文名称)1.萎缩(atrophy)发育正常的器官、组织或细胞体积缩小。

2.肥大(hypertrophy)细胞、组织或器官体积的增大。

3.增生(hyperplasia)由实质细胞数量增多而造成的组织、器官的体积增大。

4.化生(metaplasia)一种已分化组织转化为另一种相似性质的分化组织的过程。

5.变性(degeneration)由于物质代谢障碍,在细胞内或间质中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数量增多。

6.水变性(hydropicdegeneration)细胞内水分增多,造成细胞水肿。

7.脂肪变性(fattychangeORsteatosis)除脂肪细胞外细胞内出现脂滴或脂滴明显增多。

8.玻璃样变(hyalinization)细胞内或间质中出现均质红染、半透明的玻璃样物质。

(透明变性)9.纤维素样变(纤维素样坏死)(fibrinoidnecrosis)为间质胶元纤维及小血管壁的一种变性,病变处组织结构消失,成为一堆颗粒状、细丝状、红染无结构的物质,状似纤维素。

10.粘液样变性(mucoiddegernation)组织间质内出现类粘液的积聚。

11.坏死(necrosis)活体内局部组织、细胞的死亡。

12.干酪样坏死(caseousnecrosis)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凝固性坏死,由于坏死组织中含较多的脂质,外观呈淡黄色,松软,均匀细腻,似奶酪,称之。

常见于结核病。

13.坏疽(gangrene)肢体或与外界相通的内脏较大范围的坏死,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腐败菌感染,呈黑色改变。

14.机化(organization)由新生肉芽组织逐渐取代坏死组织(血栓、脓液或其它异物等)的过程。

15.完全再生:再生的细胞和组织完全保持原有的结构和功能。

16.不完全再生:组织损伤后,由肉芽组织增生所代替,最后形成疤痕。

17.充血(hyperemia)局部器官或组织的血液含量增多。

18.淤血(静脉性充血)(congestion)静脉回流受阻而发生的充血。

常用英语单词的名词解释

常用英语单词的名词解释

常用英语单词的名词解释英语作为一门全球通用的语言,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国际交流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学习英语过程中,了解和掌握常用单词的名词解释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英语单词的解释,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词汇。

1. Love(爱):这是一种强烈的情感,是人类最基本的情绪之一。

爱可以用于表达对家人、朋友和伴侣的深情,也可以用于描述对事物或活动的喜爱程度。

2. Friendship(友谊):这是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建立在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和互相支持的基础上。

朋友之间通常会分享快乐和悲伤,相互帮助和鼓励。

3. Happiness(幸福):这是一种情绪状态,通常是由于达到某种个人目标、实现内心渴望或经历积极的人际关系而引发的。

幸福是每个人追求的目标,它可以来源于物质和精神层面。

4. Success(成功):这是实现自己的目标、达到预期结果或在职业和个人生活中取得成就的状态。

成功是每个人都希望实现的,它需要勤奋、毅力和智慧。

5. Knowledge(知识):这是通过学习和经验获取的信息和理解。

知识可以来自于书籍、学校、导师、互联网等渠道,它扩展了人们的视野,提高了个人能力。

6. Education(教育):这是一种系统的学习和教导过程,旨在培养和发展人的认知能力、技能和价值观。

教育可以通过学校、大学、培训机构等途径进行,它是培养未来社会人才的重要手段。

7. Responsibility(责任):这是个体或组织应该承担的义务和责任,以确保他人的利益和社会的稳定。

责任包括遵守法律法规、履行合同、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等方面。

8. Freedom(自由):这是一种没有限制和束缚的状态,可以自由地表达意见、选择行为方式、追求个人理想。

自由是人权的核心之一,但也需要在法律框架下进行。

9. Communication(沟通):这是一种交流、传递信息和理解他人意图的过程。

沟通可以通过口语、书面、非语言等形式进行,它是人与人之间建立连接和理解的关键。

汉语言 名词解释50篇一

汉语言 名词解释50篇一

汉语言名词解释50篇一1、口语:口语是语言的有声客观存在形式,是书面语产生的基础,相对于书面语是第一性的。

2、书面语:书面语是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之一,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相对于口语是第二性的,是经过加工、提炼和发展了的口语的书面形式。

3、语言:语言是从言语中概括出来的,为社会所公认的词语和规则的总和。

4、言语:是个人说的行为(说话)和结果(所说的话)。

5、符号:是根据社会的约定俗成使用某种特定的物质实体来表示某种特定的意义而形成的这种实体和意义的结合体。

6、能指:是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

7、所指:是符号所指的意义内容。

8、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指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和意义内容之间没有必然的理据关系。

9、语言符号的强制性:指语言符号在同一社会、同一时代,对使用同一种语言的每一个社会成员来说,是不能任意改变的。

10、聚合关系:在同一个位置上可以互相替换出现的各个语言单位处在互相可以联想起来的关系中,因而聚合成为一个类。

11、组合关系:在语言结构的同一层级上组合起来的各个单位之间所形成的关系。

12、普通语言学:指从理论上研究人类各种语言所共有的规律以及各种语言在结构上的共同特点的一门语言学分支学科。

13、理论语言学:指从理论上研究人类语言的性质、功能、结构等的语言学分支学科。

以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个别语言学和一般语言学。

14、应用语言学:指运用语言学的理论知识来解决其他学科领域的各种问题的语言学分支学科,可分为狭义应用语言学和广义应用语言学。

15、传统语言学:一般泛指20世纪以前的语言学,特别是指索绪尔开创的结构主义语言学以前的语言学。

16、结构主义语言学:指索绪尔创立的语言学,它旨在语言系统本身的规律。

17、语音的生理属性:指发音器官发音动作、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18、语音的物理属性:指物体受外力的作用,发生振动,从而使周围的空气也发生震荡,形成一种音波。

音波传到人的耳朵里,使鼓膜发生相应的振动,刺激听觉神经,于是人们就产生了声音的感觉。

50个最常用民法名词解释

50个最常用民法名词解释

50个最常用民法名词解释50个最常用民法名词解释总结(希望能给点鼓励)1.民法,是指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2、财产关系,是指人们在产品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经济内容的关系。

3、人身关系,是指因民事主体的人格利益而发生的社会关系。

4、民法的基本原则,就是民法及其经济基础的本质和特征的集中体现,就是高度抽象化的、最通常的民事行为规范和价值推论准则。

5、自愿原则,法律确认民事主体得自由地基于其意志去进行民事活动的基本准则。

6、公平原则,就是指民事主体应当依据社会普遍认为的公平观念专门从事民事活动,以保持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平衡。

7、诚实信用原则,是市场经济活动中形成的,要求人们在市场活动中讲究信用、恪守诺言、诚实不欺,在不损害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前提下追求自己的利益。

8、民事法律关系,就是由民事法律规范调整所构成的以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为核心内容的社会关系。

9、财产法律关系,就是指因财产的所有和财产的确权所构成的、满足用户民事主体财产利益须要的民事法律关系。

10、人身关系,就是所指与民事主体的人身不容拆分、为满足用户民事主体的人身利益所构成的民事法律关系。

11、绝对法律关系,就是所指与权利人相对应当的义务人就是权利人以外的一切不特定人的民事法律关系。

12、相对法律关系,就是所指与权利人相对应当的义务人就是特定人的民事法律关系。

13、物权关系,指权利人可以直接支配物,不需要义务人实施某种积极行为予以配合即可行使并实现其权利的民事法律关系。

14、债权关系,是指权利人必须由义务人的一方行为相配合,才能行使和实现其权利的民事法律关系。

15、自然人,是基于出生而取得民事主体资格的人。

16、监护,就是所指对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展开监督和维护的一种民事法律制度。

17、宣告失踪,是指自然人离开自己的住所,下落不明达到法定期限,经利害关系人申请,由人民法院宣告其为失踪人的法律制度。

50个名词解释《国际商务》

50个名词解释《国际商务》

1、微观国际商务管理:是指某个企业或企业集团从自身利益角度出发,在从事国际商务活动过程中寻找、分析、评价有利的市场机会和不利的市场风险,做出相应决策并加以实施的一系列管理过程。

2、招标:指购买产品或(服务)发包工程的机构欲将购买商品(服务)的名称规格、数量等级等成交的条件、方式、要求或者发包工程项目的概况、数量、质量、工期要求等信息,提供给多家愿意提供产品(服务)或承包工程的机构,要求后者对提供产品和承包工作的价格和其他条件进行报价,然后从中选择与自己条件最接近、最优越的投标人达成交易的行为。

3、仲裁:又称公断,是指买卖双方在纠纷发生之前或发生之后,签订书面协议,自愿将纠纷提交双方所同意的第三者予以裁决,以解决纠纷的一种方式。

仲裁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双方必须遵照执行。

4、FOB:即装运港船上交货价,是国际贸易中常用的价格术语之一。

采用这一价格术语是指卖方在合同规定的装运港把货物装到买方指定的船上,并负责承担货物在装运港越过船舷前的一切费用和风险。

5、许可证贸易:又称许可贸易,是交易双方以签订技术使用许可协议的形式所进行的技术贸易,即通过签订许可证协议,许可人允许受许可人在一定条件下使用他的专利、商标或专有技术,而受许可人支付一定的报酬,作为取得此项使用权的价格的交易。

6、国民待遇原则:是指世界贸易组织的任一成员方在本国市场上对来自其他成员方的进口产品,在从其入境到被最终消费的整个过程中给予的一切待遇不应低于本国的同类产品。

7、自愿出口限制:是指出口国家或地区在进口国的压力下,自动规定在一定时期内特定商品对进口国的出口额度,超过额度即禁止出口。

8、信用证:是一种银行开立的有条件的承诺付款的书面文件,是一种银行信用,一经开出就是独立的完整的合同文件,在信用证方式下,实行的是凭单付款的原则。

信用证支付解决了汇付和托收中买卖双方风险承担责任严重不平衡的缺陷,使买卖双方的权利都得到了可靠的保障。

9、福费庭业务:是指在延期付款的大型设备贸易中,出口商把经进口商承兑的并经进口商往来银行担保的、期限在半年以上到5-6年的远期汇票无追索权地售予出口商所在地的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提前获得货款的一种资金融通形式。

一百个常用的名词解释英语

一百个常用的名词解释英语

一百个常用的名词解释英语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掌握常见的名词解释是至关重要的。

名词不仅仅是一种词类,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用到的事物的表示。

以下是一百个常用的名词解释,希望对你的英语学习有所帮助。

1. Apple(苹果)- 一种红色或绿色的水果。

2. Book(书)- 纸质或电子形式的写作材料。

3. Chair(椅子)- 一种坐具,通常有四条腿和一个靠背。

4. Dog(狗)- 一种常见的宠物,通常具有四条腿。

5. Elephant(大象)- 一种巨大的陆地动物,它有长长的鼻子。

6. Friend(朋友)- 一个和你有密切关系的人。

7. Guitar(吉他)- 一种弦乐器,通常用于演奏音乐。

8. Hat(帽子)- 一种在头顶上戴的饰物,用于遮阳或保暖。

9. Internet(互联网)- 一个全球性的计算机网络系统。

10. Juice(果汁)- 从水果中榨取的液体。

11. Key(钥匙)- 用于打开或关闭锁的工具。

12. Lamp(灯)- 一种发光的装置,用于照明。

13. Money(钱)- 一种用于交换商品和服务的货币。

14. Nose(鼻子)- 位于人类或动物脸上的器官,用于嗅觉和呼吸。

15. Orange(橙子)- 一种橙色的水果。

16. Pen(钢笔)- 一种用于写字或绘画的工具。

17. Queen(女王)- 一个国家的女性统治者。

18. Rain(雨)- 从云朵中降下的水滴。

19. Shoes(鞋子)- 用于保护脚部的物品。

20. Table(桌子)- 一种用于放置物体的家具。

21. Umbrella(雨伞)- 一种用于遮阳或遮雨的装置。

22. Van(货车)- 一种用于运输货物的汽车。

23. Water(水)- 透明的液体,用于饮用和洗涤。

24. Xylophone(木琴)- 一种打击乐器,由一排平行排列的木槌构成。

25. Year(年份)- 一年的时间单位。

26. Zoo(动物园)- 一个设有动物展示的公共场所。

乐理基本知识-100个名词解释

乐理基本知识-100个名词解释

1: 音(Tone)是一种物理现象。

物体振动时产生音波, 通过空气传到耳膜, 经过大脑的反射被感知为声音。

人所能听到的声音在每秒振动数为16-2000次左右, 而使用到音乐中的音(不含音), 一般只限于每秒振动27-4100次的范围内。

音的高低、强弱、长短、音色取决于物体的振动。

2: 音色(Tone-color)指音的感觉特性。

发音体的振动是由多种谐音组成的, 包括基音和泛音, 音色是由泛音的多少及泛音之间的相对强度决定的。

人们区分音色的能力是天生的, 音乐的颜色分为人声音色和器乐音色。

人声音色分高、中、低音, 并有男女之分;器乐音色中主要分弦乐器和管乐器, 各种打击乐器的音色是不同的。

3: 共鸣(Resonance)共鸣指的是一种振动。

当一个发音体振动时, 引起了其它物体的振动, 并发出了声音, 产生了共鸣。

4: 基音(Fundamental tone)物体振动时所发出的频率最低的音是基音, 其余的为泛音。

基音决定音高。

5: 泛音(Harmonic overtone)除了发音体整体振动产生的最低的音是基音, 以基音为标准, 其余1/2.1/3.1/4等各部分也是同时振动, 是泛音。

泛音的组合决定了特定的音色, 并能使人明确地感到基音的响度。

乐器和自然界里所有的音都有泛音。

6: 音高(Pitch)音高是用一秒钟的振动的次数来表示的。

频率多则音高, 频率少则音低。

目前国际通用的标准音"a", 是每秒振动440次的声音。

7: 音名(Pitch name)音名指西洋乐制中代表固定音高的名称。

这些名称没有统一, 在各个国家是不同的。

被广泛采用的是:C D E F G A B。

8: 唱名(Syllable names)唱名是指音阶上各音的名称。

通常使用1do、2re、3mi、4fa、5sol、6la、7si。

大调的主音用1do, 小调的主音用6la。

9: 音域(Compass)人声或乐器所能达到的最低音和最高音之间的范围就叫音域。

50个名词解释《国际商务》知识分享

50个名词解释《国际商务》知识分享

50个名词解释《国际商务》1、微观国际商务管理:是指某个企业或企业集团从自身利益角度出发,在从事国际商务活动过程中寻找、分析、评价有利的市场机会和不利的市场风险,做出相应决策并加以实施的一系列管理过程。

2、招标:指购买产品或(服务)发包工程的机构欲将购买商品(服务)的名称规格、数量等级等成交的条件、方式、要求或者发包工程项目的概况、数量、质量、工期要求等信息,提供给多家愿意提供产品(服务)或承包工程的机构,要求后者对提供产品和承包工作的价格和其他条件进行报价,然后从中选择与自己条件最接近、最优越的投标人达成交易的行为。

3、仲裁:又称公断,是指买卖双方在纠纷发生之前或发生之后,签订书面协议,自愿将纠纷提交双方所同意的第三者予以裁决,以解决纠纷的一种方式。

仲裁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双方必须遵照执行。

4、FOB:即装运港船上交货价,是国际贸易中常用的价格术语之一。

采用这一价格术语是指卖方在合同规定的装运港把货物装到买方指定的船上,并负责承担货物在装运港越过船舷前的一切费用和风险。

5、许可证贸易:又称许可贸易,是交易双方以签订技术使用许可协议的形式所进行的技术贸易,即通过签订许可证协议,许可人允许受许可人在一定条件下使用他的专利、商标或专有技术,而受许可人支付一定的报酬,作为取得此项使用权的价格的交易。

6、国民待遇原则:是指世界贸易组织的任一成员方在本国市场上对来自其他成员方的进口产品,在从其入境到被最终消费的整个过程中给予的一切待遇不应低于本国的同类产品。

7、自愿出口限制:是指出口国家或地区在进口国的压力下,自动规定在一定时期内特定商品对进口国的出口额度,超过额度即禁止出口。

8、信用证:是一种银行开立的有条件的承诺付款的书面文件,是一种银行信用,一经开出就是独立的完整的合同文件,在信用证方式下,实行的是凭单付款的原则。

信用证支付解决了汇付和托收中买卖双方风险承担责任严重不平衡的缺陷,使买卖双方的权利都得到了可靠的保障。

50个常用名词解释

50个常用名词解释

十八大以来常用的50个名词及解释1.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答: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2“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3“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答: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4五大发展理念答: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5五种重要的思维方式答: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和底线思维。

6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到2020年实现两个"翻一番”是什么?答:国内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7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两个倍增”、“两个同步”答:“两个倍增”,一个就是国内生产总值的倍增,一个就是城乡居民收入的倍增。

两个同步,一个就是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要和经济增长同步,另一个就是劳动者报酬要和生产率提高同步。

8一带一路答: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9互联网+答:通俗来说,“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

10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答: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11两学一做答:“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

12合格党员的“四讲四有”答: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

13四个自信答: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14党面临的“四大危险”答: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

常用医学名词解释

常用医学名词解释

常用医学名词解释175个常用医学名词解释1.胃肠激素:由胃肠粘膜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

2.基础代谢率:在基础状态下,清醒、安静、空腹时,单位时间的能量代谢。

3.呆小症:幼儿时期甲状腺功能低下,生长缓慢、身体矮小,而且智力低下,称呆小症。

4.兴奋性:细胞在受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即兴奋)的能力。

5.肺通气量:每分钟进或出肺的气体总量。

6.球-管平衡:近球小管的重吸收率始终占肾小球滤过率的65%~70%。

7.激素:由内分泌细胞分泌的在细胞之间传递息的高效能生物活性物质。

8.胃容受性舒张:咀嚼吞咽时,食物刺激咽、食管感受器,通过迷走N反射性地引起胃头区(胃底和胃体)肌肉舒张。

9.静息电位:兴奋细胞处于安静状态下,在细胞内外所记录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

10.牵涉痛:由于内脏疾病引起的体表部位疼痛或痛觉过敏。

11.内环境:是细胞生存的环境,指细胞外液。

12.射血分数:搏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

安静状态健康成人的射血分数约为55%~65%。

13.血细胞比容:红细胞占全血的容积百分比。

14.Hb氧饱和度:Hb氧含量占Hb氧容量的百分比。

15.牵涉痛:内脏疾病常引起体表部位发生疼痛,或者痛觉过敏。

16.容受性舒张:食物刺激口、舌、咽和食道等处的感受器反射性经迷走神经引起胃底和胃体舒张。

17.近点:眼尽最大能力调节后看清物体的最近距离。

18.肾小球滤过率:单位时间内两肾生成的超滤液总量。

19.阈电位:在刺激作用下,静息电位从最大值降低到将能引起扩布性动作电位时的膜电位或可兴奋组织受到刺激去极化过程中,能引起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水平。

20.肺泡通气/血流量比值:肺泡通气量与每分钟肺血流量的比值。

21.均匀动脉压:一个心动周期中动脉压的均匀值。

22.呼吸:机体与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23.消化: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可吸收物质的过程。

24.牵张反射:有神经支配的骨骼肌受到外力牵拉而伸长时,能反射性地引起受牵拉的同一块肌肉发生收缩。

护理_常用名词解释

护理_常用名词解释

护理常用名词解释1. 呼吸衰竭: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肺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不能进行有效气体交换,导致缺氧伴和(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动脉氧分压低于60mmHg和(或)二氧化碳分压高于50mmHg而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紊乱的临床综合症。

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指具有气流阻塞的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

3. 慢性支气管炎:指气管、支气管粘膜与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炎症。

表现为咳嗽、咳痰伴喘息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以上连续2年或以上并排除其他心肺疾患。

4. 心力衰竭:因心肌收缩力和(或)舒功能障碍不能将静脉回流血量充分排出心脏,造成静脉系统淤血和动脉系统灌注量不足而出现的综合征。

5.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一种继发的以急性呼吸窘迫和低氧血症为特征的综合征。

6. 肺性脑病:二氧化碳正常值的两倍以上而出现的一系列精神神经症状。

7. 高血压危象:指高血压病人在短期血压明显升高并出现头痛、躁动、心悸、多汗、恶心呕吐,面色潮红或苍白,视力模糊等征象,血压高达260/120mmHg。

8. 心律失常:指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和激动次序出现异常。

9. 心绞痛: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暂时性的缺血与缺氧引起的临床综合征。

10. 心悸:病人自觉心跳或心慌伴有心前区不适的主管感觉,自述心跳加速或停跳感。

11. 阿-斯综合征:指因心排血量骤减、中断或严重低血压而引起的一过性脑缺血缺氧。

12. 心肌梗死:冠状动脉在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的缺血。

13. 上消化道出血: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胰腺和胆道等部位疾病引起的出血。

14. 肝硬化:慢性进行性肝病引起的病理上以肝细胞广泛变性坏死,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假小叶形成使肝脏变形变硬。

15. 白血病:起源于造血干细胞克隆性恶性疾病,其特征为造血细胞数量和质量改变。

16. 早搏:(期前收缩):指异位起搏点兴奋性增高,过早发出冲动引起心脏搏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八大以来常用的50个名词及解释
1.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答: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2“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3“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答: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4五大发展理念
答: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5五种重要的思维方式
答: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和底线思维。

6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到2020年实现两个"翻一番”是什么?
答:国内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7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两个倍增”、“两个同步”
答:“两个倍增”,一个就是国内生产总值的倍增,一个就是城乡居民收入的倍增。

两个同步,一个就是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要和经济增长同步,另一个就是劳动者报酬要和生产率提高同步。

8一带一路
答: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9互联网+
答:通俗来说,“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
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

10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答: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11两学一做
答:“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

12合格党员的“四讲四有”
答: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

13四个自信
答: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14党面临的“四大危险”
答: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

15党面临的“四大考验”
答: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

16八项规定
答: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规定,强调要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活动、精简文件简报、规范出访活动、改进警卫工作、改进新闻报道、严格文稿发表、厉行勤俭节约。

17中央政治局强调的“四种意识”
答: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18“四风”
答: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19三严三实
答: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20四个“铁一般”
答: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

21“三型”政党
答: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

22党的民主集中制“四个服从”
答: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

23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
答: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

24监督执纪"四种形态"
答:一、党内关系要正常化,批评和自我批评要经常开展,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
二、党纪轻处分和组织处理要成为大多数;三、对严重违纪的重处分、作出重大职务调整应当是少数;四、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立案审查的只能是极极少数。

25党委主体责任的具体表现?
答:表现在五个方面内容:加强领导,选好用好干部;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从源头上防治腐败;领导和支持执纪执法机关查处违纪违法问题;党委主要负责同志要管好班子、带好队伍,当好廉洁从政的表率等。

26纪委的监督责任包括哪些?
答:根据《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各级纪委的监督职责主要包括:协助同级党委组织协调党内监督工作,组织开展对党内监督工作的督促检查;对党员领导干部履行职责和行使权力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处理党的组织和党员违反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的比较重要或复杂的案件;向同级党委和上一级纪委报告党内监督工作情况,提出建议,依照权限组织起草、制定有关规定和制度,作出关于维护党纪的决定;受理对党组织和党员违犯党纪行为的检举和党员的控告、申诉,保障党员的权利等。

27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
答:各级干部在履行本职岗位管理职责的同时,还要对所在单位和分管工作领域的党风廉政建设负责。

通俗地说,就是“一个岗位,两种责任”,每位干部既要干事,还不能出事,一手抓发展,一手抓廉政,“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28一案双查
答:在查办违纪违法案件的同时,一并调查发案单位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是否落实到位,做到有错必究、有责必问。

29党的“四条路线”
答: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群众路线。

30“四个自我”
答: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31党的“六大纪律”
答: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

32好干部“五条标准”
答: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

33心中“四有”
答: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

34“六有”政治局面
答: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35“三会一课制度”
答:“三会”是:定期召开支部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一课”是:按时上好党课。

36领导干部“四讲”
答:讲修养、讲道德、讲诚信、讲廉耻。

37党的领导主要是什么?
答: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的领导。

38党内政治生活“四性”
答: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

39党支部七项组织生活制度
答:会议制度、党日制度、党课制度、报告工作制度、民主生活制度、党员汇报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

40党的三大作风
答: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

42党的四项基本原则
答: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43党的思想路线
答:基本内容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其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其实质和核心是,实事求是。

44党内政治生活基本规范的主要内容
答:以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民主集中制、严明党的纪律等为主要内容。

45我国基本国情
答: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6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答: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概括起来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4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答: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48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
答:努力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

49军队好干部标准
答:对党忠诚、善谋打仗、敢于担当、实绩突出、清正廉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