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富贵不能淫》说课稿
九年级上册语文《富贵不能淫》教案
![九年级上册语文《富贵不能淫》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5904139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87.png)
九年级上册语文《富贵不能淫》教案九年级上册语文《富贵不能淫》教案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九年级上册语文《富贵不能淫》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九年级上册语文《富贵不能淫》教案篇1一、学前导引【预习目标指引】1、知识目标: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理解文意;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驳论文的写作能力。
3、情感目标: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拓展资料】二、作者作品简介: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国人(今山东邹县东南部人),距离孔子的故乡曲阜不远。
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
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
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
而他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并将其发展成为“仁政”思想,被称为“亚圣”。
《孟子》一书主要记录了孟子的语言和政治观点,是儒家的经典之作。
其文章气势充沛,说理畅达,并长于论辩。
孟子也终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富贵不能淫》知识点汇编(一)古今异义1是焉得为大丈夫乎2.母命之3.以顺为正者4.富贵不能淫(二)词类活用1.富贵不能淫2.贫贱不能移3.威武不能屈(三)特殊句式1.省略句戒之曰。
省去主语“母亲”2.判断句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者,……也”,表判断)“大丈夫”的标准。
(1)讲仁德,守礼法,做事合乎道义;(2)无论得志与否,都不能放弃自己的原则;(3)富贵、贫贱、威武这些外部施加因素都不能使之迷乱、动摇、屈服;主旨《富贵不能淫》通过景春与孟子对于“大丈夫”的不同解释,明确了孟子关于真正的“大丈夫”的标准。
激励人们要坚持正道、不畏强权。
第23课《富贵不能淫》教案
![第23课《富贵不能淫》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1a9e072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af.png)
-观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学生需要将作者的观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理解其现实意义,这对于他们来说是难点。
举例:
- “威武不能屈”中的“屈”字,不仅指屈服于外力,更指精神上的妥协,学生需要理解这种深层含义。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富贵”与“不能淫”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淫”字的深层含义,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富贵不能淫”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角色扮演活动,模拟在不同情境下如何坚守原则。
-文言文阅读技巧的运用:如何通过语境推断词义,如何理解古代汉语中的省略、倒装等句式特点。
举例:
- “富贵”在文中的含义不仅仅指财富和地位,更重要的是指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和处世态度。
2.教学难点
-文言文的断句与朗读节奏:学生往往难以掌握文言文的朗读节奏,影响对文章整体意义的理解。
-古代汉语的词义变化:如“淫”字在现代汉语中多含贬义,而在文中指的是过度、沉迷课的核心素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以下能力:提升文言文阅读素养,使学生掌握并运用文言文阅读技巧,提高对文言文语言美的感知与欣赏能力;强化语言构建与运用,通过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和论证方法,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与逻辑思维能力;深化思维发展与提升,引导学生从作者的角度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加强文化传承与理解,让学生了解古代仁人志士的高尚品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最新部编版人教语文八年级上册《21.孟子二章 富贵不能淫(第一课时)(说课稿)》
![最新部编版人教语文八年级上册《21.孟子二章 富贵不能淫(第一课时)(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6c3b475827d3240c8447ef89.png)
前言: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对教材有所了解,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晰明了的掌握,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样才能了解学生真正的学习需求,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
部编版人教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21.<孟子>二章富贵不能淫(第一课时)》说课稿(最新精品获奖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是今天的××号考生。
我说课的题目是部编版人教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21.<孟子>二章富贵不能淫(第一课时)》。
对于教材的深入解读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那么,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我要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一、说教材本文选自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孟子二章》。
这是孟子的经典之作,它阐述了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提出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文章感情强烈、文采斐然、论述严密、思想深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说学情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接触过一些文言文,本文是文言文中的经典议论文,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结合教材和学生特点,适当引导,把重点放在“疏通文意,积累重点字词;反复品读,体会作者思想,把握主旨”上,熟读成诵。
三、说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2、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背诵并默写短文。
教学重难点: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背诵并默写短文。
教学方法:7·12模式。
(教师引导点拨,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交流讨论)四、说教学环节:德育专题:党的十九大报告开篇就有一句很精辟的话:“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
”报告还强调指出:“五年来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五年来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
”五年来,党风、政风、社会风气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党的面貌、国家面貌、军队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
”党心凝聚了,军心振奋了,民心昂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焕发出强大生机和活力。
2024年《孟子》三章富贵不能淫精彩教案
![2024年《孟子》三章富贵不能淫精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7e1689e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34.png)
2024年《孟子》三章富贵不能淫精彩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孟子》中的“富贵不能淫”三章,分别涉及《滕文公上》、《离娄上》和《尽心上》章节。
详细内容主要围绕孟子对于富贵与道德的关系,阐述富贵不能使人迷失自我,应秉持仁义道德的教诲。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孟子》中关于富贵与道德的论述。
2.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富贵不应成为道德沦丧的借口。
3. 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学会分析《孟子》中的论证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孟子论证思路的理解,文言文句式的分析。
教学重点:富贵不能淫的道理,道德观念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孟子》原文、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讨论现实生活中的富贵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富贵与道德的关系。
2. 讲解:详细讲解《孟子》三章原文,分析论证思路和句式结构。
3.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题,指导学生如何分析文言文,理解孟子观点。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教材,进行翻译和论述分析练习。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富贵不能淫的道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
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孟子》三章及重点词汇。
2. 黑板右侧:富贵不能淫的道理,道德观念的培养。
3. 中间区域:论证思路和句式结构分析。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翻译《孟子》三章原文,分析论证方法。
答案:见教材附录。
2. 作业题目: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对“富贵不能淫”的理解。
答案: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合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孟子》其他章节,深入了解孟子的思想。
组织相关活动,如辩论赛、讲座等,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论证思路和句式结构分析。
2. 教学目标的道德观念培养。
3. 教学过程的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富贵不能淫 说课稿
![富贵不能淫 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3338e2eaff00bed5b8f31dd6.png)
《繁华没有克没有及淫》第两课时道课稿之阳早格格创做FF即日尔主道的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1课《孟子》两章中的第一篇《繁华没有克没有及淫》的第两课时.文止文教教是初中语文教教的沉面,共时也是易面.通过第一课时的教习,教死已经掌握了原课文止真真词汇的意思用法以及文意,原课时的教教沉面正在于文章真质的分解战明白.雅话道书籍读百遍,其义自现.果此,尔将原节课目标定位为“四读”:译读课文,梳理止文思路;分角色课文,掘掘大丈妇内涵;分层读文,分解写做特性;诵读课文,感悟情怀.教教历程以“读”为主线,采与板块化的教教模式,沉面培植教死的听道读写本发,更加沉视培植教死读的本发,沉视教死语感的培植,每一读办法分歧,沉面各同,教教真质安排由浅进深,闭注教情.导进采用有闭“大丈妇”名止警句,闭注教死语文修养的普及,战知识的聚集.活动一译读课文,采与“独教—展示—评介”的办法,教死理浑了止文思路,明析了文章写做真质.活动两采与分角色朗读,盘绕“大丈妇”树坐了三个问题,“举人物真例阐释大丈妇”“枚举诗文阐释”“大丈妇之道的现真意思”,安排的三个问题超过了教教沉面,且真质由浅进深,环环相扣,好处教死知识系统化,共时培植了教死的分解观赏本发.此关节采与合做教习的办法,教死正在接流合做历程中,没有但是对于大丈妇的内涵明白深刻,且体验合做的快乐,有帮于教死竖坐合做意识,掌握教习沉面,坚韧教习真质,也活跃了课堂气氛,普及了教教效用.活动三分层读文,分解写做特性,好处教死语感的培植战观赏本发的普及.活动历程中,西席适时面拨,教死思维更活跃,明白更深进,课堂更下效.活动四诵读课文,指挥背诵本发,感悟大丈妇情怀.此为原节课的易面,果此,树坐采用题,让教死读文后,完毕采用题目“大丈妇该当具备()的情怀”,巧妙天将易度落矮,好处教死明白战担当.板书籍安排为人形的思维导图,既突隐教教沉面—“大丈妇”内涵,也是教死思维历程的再现,而且将各个教教板块融为一体,安排比较新颖新颖,好处激趣.课堂小结分离教习目标战思维导图,好处教死知识的系统化.检测真质紧扣教教沉面,沉视教科渗透,教死掌握情况较佳.所有一节课皆没有成预防天存留一些缺乏,严肃深思之后,尔感触有以下几圆里需要矫正:1.该当特天闭注教情举止教教安排,教教真质的采用上思量教死担当本发.2.更多天让教死展示,课堂死成力供粗彩纷呈.总之,尔的课堂的驾驭本发战教教艺术皆有待普及.以后,需真心请教,埋头教习,专心教研,经心教教,存心死计.开开大家,背大家教习,请诸位发袖、共事提出贵沉的意睹修议.。
《富贵不能淫》说课稿
![《富贵不能淫》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7d27090b2f60ddccda38a09a.png)
《富贵不能淫》说课稿
《富贵不能淫》一课是《孟子二章》中的第一章,这个章讲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
本篇文章篇幅短小,逻辑严密,思想深邃,观点鲜明,论证有力,气势充沛,感情洋溢,语言精辟,尤长于譬喻,用形象化的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
从本节课教学过程来看,有以下几方面优点:
1.本课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理解,学生思维活跃,冲破樊篱,充分解放了他们的思想,自己真正成了主宰自己学习的主人。
2.本节课还体现了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合作交流,使很多不能解答的问题得到了解答,使很多能解答的问题在头脑中愈发明朗。
3.“质疑──探疑──合作解疑”贯穿教学始终。
学生在学习中善于发现问题,积极探讨问题,真正感受到求知的乐趣。
4.在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的同时,还突出了文言文教学“以读为本”的教学宗旨,读贯穿整个教学中,且形式多样,有吟读、有研读、有赏读,还有范读、齐读、对读……在读中赏美点,在读中研难题,在读中获知识,在读中明道理。
5.本节课既教书、又育人,既重知识水平目标的落实,又重方法过程,还特别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存有不足的是:对学生的发言缺少鼓励、肯定,应给予适当的评价,让学生树立信心,使他们在课堂上乐于展示自我风采。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富贵不能淫说课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富贵不能淫说课稿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874798d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b0.png)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富贵不能淫说课稿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富贵不能淫说课稿第【1】篇〗说学习目标:1、熟读文本,背诵精彩片段。
2、小组互助学习,理解本文意思,感受大丈夫的英雄气度。
3、以客观的眼光看待经典,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说学习重点:目标1、目标2学习难点:目标2说教学过程:导语:人们经常说“大丈夫说到做到”、“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那么是不是只要是男人就可以是“大丈夫”呢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看看亚圣孟子对“大丈夫”的阐释。
我们已经学过孟子的哪些文章先请一位同学来介绍一下孟子。
(一)你读我读,疏通文意1、朗读课文。
注意读准字音、节奏。
2、翻译课文。
先对照课文及工具书自主学习,疑难之处做标记,然后组内交流,还有不明白的地方班内交流,互助学习。
(二)你思我想,理解精髓思考以下问题,小组交流后,班内展示1、孟子对大丈夫的阐释,哪三句话能概括其精髓2、怎样才能做到有大丈夫之道呢(三)你讲我讲,感受英雄思考: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自己大丈夫的标准,肯定珍藏着许多大丈夫的名字。
谈谈你所了解的大丈夫形象。
请举例说明。
(四)你说我说,畅谈理想“大丈夫”不在于性别,而在于他的高尚的道德品质。
结合自己的理想,说说你准备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五)你找我找,发现问题在我国星光灿烂的古代文化中,会不时隐藏着某些封建主义的糟粕,本文也不例外,请你把这些地方找出来,谈谈你的看法。
结束语:愿大丈夫的铿锵音韵永远萦绕在你我耳畔,愿大丈夫的高尚情操永远流淌在你我心间。
达标练习:1.请简要分析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形象。
2.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
3.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妾妇之道 ( ) ②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 ) ③居天下之广居( ) ④无违夫子( )说板书设计:富贵不能淫大丈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知识点梳理《富贵不能淫》1.文学常识孟子,名轲,字子舆。
战国人,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
《孟子》三章富贵不能淫优质教案
![《孟子》三章富贵不能淫优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5ebd642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df.png)
《孟子》三章富贵不能淫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孟子》中的“三章富贵不能淫”部分,详细内容涉及教材第二章第三节。
具体包括对孟子言论的解读,探讨富贵对个人品德的影响,以及如何在物质富裕的环境中保持精神纯洁。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孟子》中“三章富贵不能淫”的含义,领悟其现实意义。
2. 培养学生分析、解读文言文的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抵制物质诱惑,培养高尚的品德。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孟子》中“三章富贵不能淫”的含义,探讨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分析文言文,提高解读能力;培养学生抵制物质诱惑,树立正确价值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教材、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现实生活中的富贵诱惑案例,引发学生对本节课主题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孟子》及本节课内容,让学生对课程内容有初步了解。
3. 文本解读:详细讲解“三章富贵不能淫”的文言文,分析句式、词义,帮助学生理解文本。
4.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
5.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提高解题能力。
6. 讨论与分享:组织学生就“如何抵制物质诱惑,保持精神纯洁”进行讨论,分享心得体会。
六、板书设计1. 《孟子》三章富贵不能淫2. 主要内容:a. 文言文解读b. 富贵对个人品德的影响c. 抵制物质诱惑,保持精神纯洁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解释下列词语:富贵、淫、品德、精神纯洁。
b. 根据《孟子》的“三章富贵不能淫”,谈谈你对抵制物质诱惑的认识。
c. 举例说明现实生活中如何践行“三章富贵不能淫”。
2. 答案:a. 富贵:物质财富丰富;淫:沉迷、放纵;品德:道德品质;精神纯洁:心灵纯洁无污染。
b. 抵制物质诱惑,就是要坚定信念,保持精神纯洁,不为物质所动,追求更高尚的品德。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富贵不能淫》说课教学课件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富贵不能淫》说课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561d758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27.png)
威武:威胁暴力。
威武不能屈:威武不能使其意志 屈服。意思是:不屈从于威势的 镇慑之下。形容不畏强暴。
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 丈夫之道”的不同。
“妾妇之道”表现为顺从,其本质是在权 利面前无原则,如张仪之流,只是顺从秦王的 意思;“大丈夫之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 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其本质是对内心 的仁义礼的坚守,一如儒家所倡导的“穷则独 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母命之,表示往成送年。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 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 之道也。
孟子为什么认为公孙衍、张仪非大丈夫?
他们以自己的喜怒哀乐行事,挑起天 下战争,这是崇尚强权,极端的个人主义; 他们不以正义为标准不以天下太平为己任, 不以百姓幸福为理想。
居住。
住所。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
朱熹注释为:广居,仁也;正位,礼也;大道,义也。
道。得与志百,姓一与同民遵循由正之道而;行不。由得,志遵循,。独行其道。
得,实现。得志:得,实现。
独自走自己的道路。
孟子认为,大丈夫怎样才能做到“富贵不能 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试用自己 的话作答。
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 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 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能实现理想时, 就同人民一起走这条正道;不能实现理想时, 就独自行走在这条正道上。
21 富贵不能淫
部编本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字词注音
公孙衍( yǎn ) 妾妇之道( qiè ) 贫贱( jiàn )
丈夫之冠( ɡuàn ) 不能淫( yín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通假字
往之女家( 通“汝”,你 ) 戒之曰( 通“诫”,告诫 )
富贵不能淫(公开课)说课+教案+教学反思+点评
![富贵不能淫(公开课)说课+教案+教学反思+点评](https://img.taocdn.com/s3/m/71447355998fcc22bdd10d20.png)
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本文是历代传统的议论文名篇,讲的是孟子关于大丈夫的理解与阐释。
孟子认为只有具备了仁、礼、义这样高尚的品德,有坚定不移的志向,能不为外界诱惑考验所动的人才能称得上是大丈夫。
本文孟子先反驳了景春的观点,进而提出了妾妇之道的特点是“顺”,最后导出本文中心——“此之谓大丈夫”。
作者抓住论述的中心,以高度概括的语言作扼要的论证,观点鲜明突出,读后发人深思。
2.说教学目标(1)学习文言文要品读关键词句,深层挖掘作品内蕴这篇文章逻辑严密,观点鲜明,论证有力,气势充沛,语言精辟,读后发人深思,颇受启迪基于这两点,我设计的知识与技能目标是:○1理解课文阐述的道理――大丈夫之道。
○2理解课文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比喻论证、类比论证。
○3背诵课文。
(2)在读中品味文言韵味,在读中感知内容要点,在读中领悟文章内蕴,在读中鉴赏语言的精辟,在读中质疑探疑解疑,因此我设计的过程与方法目标是:读出节奏、读出积累、读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与感悟、读后拓展。
3.说教材的重、难点以及突破重难点的方法采用读——议——析相结合的方法来引导学生理清结构,把握作者是怎样用事实和事理论述观点的鼓励学生展开讨论,畅所欲言,教师适当点拨、分析。
二、说学生初二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年多的积累,具有了阅读文言文的基本能力,对于本文的学习应该说并不存在太大的困难,通过加强阅读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以大丈夫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三、说教法通过朗读法和合作探究法,理清文章的结构,学习作者如何层层深入论证论点的方法拓展阅读来领会什么是大丈夫之道。
教学设计一、新课导入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听到这样的话,“男子汉大丈夫要敢作敢当”,“男子汉大丈夫要说到做到”。
那么,是不是只要是男子汉就一定是大丈夫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富贵不能淫》,看看孟子对于大丈夫的理解。
二、检测预习1、知人论世名___,字_____。
_____时期邹国人。
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___家代表人物。
富贵不能淫说课稿(5篇范例)
![富贵不能淫说课稿(5篇范例)](https://img.taocdn.com/s3/m/a24cd363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c5.png)
富贵不能淫说课稿(5篇范例)第一篇:富贵不能淫说课稿《富贵不能淫》第二课时说课稿FF 今天我主讲的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1课《孟子》二章中的第一篇《富贵不能淫》的第二课时。
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
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本课文言实虚词的意义用法以及文意,本课时的教学重点在于文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因此,我将本节课目标定位为“四读”:译读课文,梳理行文思路;分角色课文,挖掘大丈夫内涵;分层读文,分析写作特色;诵读课文,感悟情怀。
教学过程以“读”为主线,采用板块化的教学模式,重点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尤其重视培养学生读的能力,重视学生语感的培养,每一读方式不同,重点各异,教学内容设计由浅入深,关注学情。
导入选用有关“大丈夫”名言警句,关注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和知识的积累。
活动一译读课文,采用“独学—展示—评价”的方式,学生理清了行文思路,明析了文章写作内容。
活动二采用分角色朗读,围绕“大丈夫”设置了三个问题,“举人物实例阐释大丈夫”“列举诗文阐释”“大丈夫之道的现实意义”,设计的三个问题突出了教学重点,且内容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利于学生知识系统化,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分析鉴赏能力。
此环节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学生在交流合作过程中,不仅对大丈夫的内涵理解深刻,且感受合作的快乐,有助于学生树立合作意识,掌握学习重点,巩固学习内容,也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教学效率。
活动三分层读文,分析写作特色,利于学生语感的培养和鉴赏能力的提高。
活动过程中,教师适时点拨,学生思维更活跃,理解更透彻,课堂更高效。
活动四诵读课文,指导背诵技巧,感悟大丈夫情怀。
此为本节课的难点,因此,设置选择题,让学生读文后,完成选择题目“大丈夫应该具备()的情怀”,巧妙地将难度降低,利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板书设计为人形的思维导图,既凸显教学重点—“大丈夫”内涵,也是学生思维过程的再现,并且将各个教学板块融为一体,设计比较新颖别致,利于激趣。
第23课《<孟子>三章》之《富贵不能淫》教案
![第23课《<孟子>三章》之《富贵不能淫》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f6165c7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27.png)
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尝试作为一个引导者,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学生思考。从成果分享来看,学生们对于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观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但我也发现,有些小组在讨论时稍显混乱,可能需要在以后的活动中加强对小组讨论的组织和引导。
1.对于重点难点内容,需要更加耐心细致地进行讲解,尽量用生活中的实例来进行解释,帮助学生更好地消化吸收。
2.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中,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参与情况,鼓励他们积极发言,提高课堂的互动性。
3.课后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4.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以便更好地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
(3)孟子思想:理解孟子关于富贵、贫贱、得志、失志等人生境遇的观点,把握其核心思想。
(4)修辞手法:分析孟子在文章中运用的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举例:如孟子在文章中提到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要求学生理解其意义,并学会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2.教学难点
(1)文本理解:对于文章中一些较为抽象的句子和观点,学生可能难以理解。
第23课《<孟子>三章》之《富贵不能淫》教案
一、教学内容
第23课《<孟子>三章》之《富贵不能淫》教案,教学内容依据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孟子>三章》之《富贵不能淫》章节。具体内容包括:
1.《富贵不能淫》原文阅读与理解;
2.掌握并运用生僻字词:淫、恃、距、辟、庖、脔、遗;
富贵不能淫 说课稿
![富贵不能淫 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78bbba33aa00b52acec7ca6d.png)
《富贵不克不及淫》第二课时说课稿FF今天我主讲的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1课《孟子》二章中的第一篇《富贵不克不及淫》的第二课时.文言文教授教养是初中语文教授教养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经由过程第一课时的进修,学生已经控制了本课文言实虚词的意义用法以及辞意,本课时的教授教养重点在于文章内容的剖析和懂得.俗话评话读百遍,其义自现.是以,我将本节课目的定位为“四读”:译读课文,梳理行文思绪;分脚色课文,发掘大丈夫内在;分层读文,剖析写作特点;诵读课文,感悟情怀.教授教养进程以“读”为主线,采取板块化的教授教养模式,重点造就学生的据说读写才能,尤其看重造就学生读的才能,看重学生语感的造就,每一读方法不合,重点各别,教授教养内容设计由浅入深,存眷学情.导入选用有关“大丈夫”名言警语,存眷学生语文素养的进步,和常识的积聚.运动一译读课文,采取“独学—展现—评价”的方法,学心理清了行文思绪,明析了文章写作内容.运动二采取分脚色朗读,环绕“大丈夫”设置了三个问题,“举人物实例阐释大丈夫”“列举诗文阐释”“大丈夫之道的实际意义”,设计的三个问题凸起了教授教养重点,且内容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利于学生常识体系化,同时造就了学生的剖析鉴赏才能.此环节采取合作进修的方法,学生在交换合作进程中,不但对大丈夫的内在懂得深入,且感触感染合作的快活,有助于学生建立合作意识,控制进修重点,巩固进修内容,也活泼了教室氛围,进步了教授教养效力.运动三分层读文,剖析写作特点,利于学生语感的造就和鉴赏才能的进步.运动进程中,教师合时点拨,学生思维更活泼,懂得更透辟,教室更高效.运动四诵读课文,指点背诵技能,感悟大丈夫情怀.此为本节课的难点,是以,设置选择题,让学生读文后,完成选择标题“大丈夫应当具备()的情怀”,奇妙地将难度下降,利于学生懂得和接收.板书设计为人形的思维导图,既凸显教授教养重点—“大丈夫”内在,也是学生思维进程的再现,并且将各个教授教养板块融为一体,设计比较新鲜新鲜,利于激趣.教室小结联合进修目的和思维导图,利于学生常识的体系化.检测内容紧扣教授教养重点,看重学科渗入渗出,学生控制情形较好.任何一节课都不成防止地消失一些缺少,卖力反思之后,我认为有以下几方面须要改良:1.应当特殊存眷学情进行教授教养设计,教授教养内容的选择上斟酌学生接收才能.2.更多地让学生展现,教室生成力图出色纷呈.总之,我的教室的驾御才能和教授教养艺术都有待进步.往后,需虚心就教,静心进修,潜心教研,尽心教授教养,居心生涯.感谢大家,向大家进修,请列位引导.同事提出珍贵的看法建议.。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22《富贵不能淫》说课稿课件(附教学反思、板书)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22《富贵不能淫》说课稿课件(附教学反思、板书)](https://img.taocdn.com/s3/m/ad847141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eb.png)
根据课前确立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板书环绕文章的内容组织进行, 分清层次,对各部分的内容进行概括、提取板书。最后总结结论,引起 重视。整个板书内容紧紧环绕中心,突出结构层次,逐层概括推动,明 确主旨。
八、教学反思
文言文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因为文 言文的掌握是中考必考内容,更重要的是,文言文是中国几千 年古代文化一种特殊的语言表达情势,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积淀 和历史文明的结晶。选入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更是佳作名篇, 都是古代文化的精髓,学习文言文,不仅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审 美乐趣和文学鉴赏能力、使学生了解和传承中华传统的民族精 神,还应有教之以“为人”、“为学”之道。因此,文言文教 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教学难点
感受大丈夫的英雄气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五、说教法学法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 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惜学生的好奇心 、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 究的学习方式。结合学生实际,教师根据大纲和新课程标准,通过引导 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来提高语文素养,突出语文学科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教学时,可在疏通文句、理解文意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学习孟子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排比、对照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最后引导学生研讨先人哲思和文化。
孟子用古代父母对儿女的警告作类比说到大丈夫的行为标准,进而导 出本文中心观点——“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用有理有据的反驳语言,简明扼要充满气势的论证,驳斥了景春狭隘的 “唯权唯势”的大丈夫观点,其观点鲜明突出,读后发人寻思,颇受启 发。
二、说学情
初二的学生对文言文不陌生,个别学生学习习惯不是很好字迹潦草 、上课不注意听讲、不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等,已经能够初步感知 文章大意,但对文言文的语言特色、思想情感的分析能力较为薄弱,尤 其是对本文论证思路和论证方法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加以引 导。八年级学生绝大部分虽然能理解文意,但在文言实词虚词、词类活 用、一词多义等文言文知识方面,掌握得还不够扎实。
第23课《孟子·富贵不能淫》教案
![第23课《孟子·富贵不能淫》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e85e942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1d.png)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
1.文学素养:通过研读《孟子·富贵不能淫》篇章,提升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理解和鉴赏能力,培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2.思维品质: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孟子思想,学会从多角度Hale Waihona Puke 视问题,提高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
3.道德素养:深化对“富贵不能淫”这一道德准则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自我修养。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孟子·富贵不能淫》的基本观点。孟子认为,无论身处富贵或贫贱,人都应坚守仁义道德。这一观点强调了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孟子思想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道德困境。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富贵不能淫”和“道德修养”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1)篇章内容理解:《孟子·富贵不能淫》篇章的字词解释、句子翻译和文章主旨的把握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重点讲解如“富贵”、“淫”、“仁义”等关键词汇的含义,以及孟子如何通过对比论证来表达道德观念。
举例:分析“富贵而不能淫,贫贱而不能移,威武而不能屈”这一句的深层含义,强调在不同境遇下坚守道德原则的重要性。
4.文化认同:了解孟子及其儒家思想的历史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促进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5.表达交流:通过课堂讨论和课后作业,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提升合作学习的效果。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与新教材要求相符,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四、教学流程
《富贵不能淫》教案
![《富贵不能淫》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f20e446bb68a98270fefa2c.png)
《富贵不能淫》教案《富贵不能淫》教案范文一1、知识与技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大致读懂课文,了解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观点和思路;积累课文中的名言警句,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诵读,体会孟子说理的特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同学们,在你们的心目中,你认为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为大丈夫?那我们今天就随着孟子的脚步,看看亚圣心中的大丈夫是什么样的。
二、审题辩题请学生看看标题,重点看“淫”的解释。
点拨学生本文的文体,只做一般性了解即可。
三、了解作者作者孟子的介绍,师可适当补充。
四、读文识字诵读课文,对准字音,把握节奏采取全班齐读、小组读、个人读等方式,重点对停顿、重音、语气进行指导。
五、理解内容借助注释、工具书对课文进行疏通文意,个别不理解之处教师给予适当点拨。
六、探求中心(1)从景春的话中看出他对公孙衍、张仪的态度?是如何看出来的?(2)孟子对景春的观点是否赞同?原因有哪些?(3)孟子对大丈夫的阐释,哪三句话能概括其精髓?(4)怎样才能做到有大丈夫之道呢?(5)谈谈自己心中的大丈夫?1、孟子不认同景春的观点,那他的反驳分为哪几个步骤呢?第一段写景春的论述用反问句表述论点,然后概述现象作为论据。
第二段孟子的辩驳,先是反对景春的观点,然后运用举例论证和类比论证从反面论述,接着运用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从正面阐述自己的观点,最后得出结论。
树靶子景春的观点后批男子加冠顺妾妇之道女子出嫁富贵不能淫再立大丈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范文二教学目标:诵读课文,理解文意。
感受和培养大丈夫的英雄气概。
教学重点:诵读课文,理解文意。
教学难点:感受和培养大丈夫的英雄气概。
教学方法:1、诵读法 2、启发法 3、讨论法授课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俗话说“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那么,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之为大丈夫呢?是否男子和大丈夫之间可以划等号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富贵不能淫》,看看孟子心中何谓大丈夫。
《孟子》三章-富贵不能淫教案
![《孟子》三章-富贵不能淫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7f929de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25.png)
23 《孟子》三章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大致读懂课文,了解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观点和思路。
2.通过反复诵读,体会孟子说理的特点。
3.背诵课文,积累课文中的名言警句。
4.体会孟子的思想及社会意义。
第2课时《富贵不能淫》一、新课导入大丈夫处世,不能立功建业,几与草木同腐乎?——罗贯中磊磊落落,独往独来,大丈夫之志也,大丈夫之行也。
——梁启超小人谋身,君子谋国,大丈夫谋天下。
——王诩结合上面的句子和自己的理解,同学们可以说说自己对“大丈夫”的理解吗?二、新课教学目标导学一:朗读课文,疏通文意1.自读课文,划分节奏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2.听课文范读3.疏通文意(1)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明确:重点词语:①诚:真正,确实②大丈夫:指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
③天下熄:指战争停息,天下太平。
译文: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他们一发怒,诸侯们就都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天下便平安无事。
”(2)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明确:重点词语:①焉:怎么,哪里②冠:行冠礼③命:教导、训诲④戒:告诫⑤夫子:指丈夫⑥正:准则,标准译文:孟子说:“这怎么能算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成年举行冠礼时,父亲教导他;女子出嫁时,母亲教导她,送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的夫家,一定要恭敬、小心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准则的,是妇女之道。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富贵不能淫说课稿推荐(3)篇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富贵不能淫说课稿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7bcc8a0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ec.png)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富贵不能淫说课稿推荐(3)篇〖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富贵不能淫说课稿第【1】篇〗【导学目标】1.积累文言实词(诚熄命戒正由道淫移屈)、虚词(焉),并背诵名句。
2.借助注释,了解大意。
3.了解孟子其人和他所处的时代,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说学习重点:目标1、目标2学习难点:目标3学法指导齐读导学目标,圈点关键词,做到对学习任务心中有数。
指导背诵。
说教学流程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作者简介 ppt3-4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邹(现在山东邹城)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
他是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儒家大师,被推尊为“亚圣”,后世常以“孔孟”并称他主张实行“仁政”,反对诸侯的武力兼并,反对暴政害民。
2.学生结合注释读课文圈点出不会读的字及不会解释的词,生成问题。
3.解决学生存在的读音识字问题。
教师展示ppt5—9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给加点的字注音。
公孙衍(yǎn) 丈夫之冠(guàn) 女家(rǔ) 富贵不能淫(yín)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字词。
诚:真正,确实。
大丈夫:指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
天下熄:指战争停息,天下太平。
焉:怎么,哪里。
丈夫之冠: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
命:教导、训诲。
戒之:告诫。
女家:指夫家。
夫子:指丈夫。
正:准则,标准。
由:遵循。
独行其道:独自走自己的道路。
淫:惑乱,迷惑。
移:动摇。
屈:使屈服。
古今异义父命之(古义:教导、训诲;今义:命令,命运)以顺为正者(古义:准则,标准;今义:正面)词类活用威武不能屈:使动用法,使……屈服通假字女家:女同“汝”,你。
4.学生齐读课文,教师稍作朗读指导。
【交流点拨】注意排比句的节奏,如: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教师播放示范朗读录音,学生听读,注意把握字音,停顿,重音。
Ppt104.翻译重点句子。
(1)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富贵不能淫》说课稿
今天我主讲的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1课《孟子》二章中的第一篇《富贵不能淫》的第二课时。
一.说教材
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
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本课文言实虚词的意义用法以及文意,本课时的教学重点在于文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因此,我将本节课目标定位为“四读”:译读课文,梳理行文思路;分角色课文,挖掘大丈夫内涵;分层读文,分析写作特色;诵读课文,感悟情怀。
二.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熟读文本,识记重点字词,背诵精彩片段。
过程与方法:1.理清文章观点和思路。
2.通过反复诵读,大致读懂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丈夫的英雄气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说教学重难点
理解并恰当运用“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气概。
四.说教法学法
本课时我将采用诵读法、讨论法等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
五.说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以“读”为主线,采用板块化的教学模式,重点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尤其重视培养学生读的能力,重视学生语感的培养,每一读方式不同,重点各异,教学内容设计由浅入深,关注学情。
导入选用有关“大丈夫”名言警句,关注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和知识的积累。
活动一:译读课文,采用“独学—展示—评价”的方式,学生理清了行文思路,明析了文章写作内容。
活动二:采用分角色朗读,围绕“大丈夫”设置了三个问题,“举人物实例阐释大丈夫”“列举诗文阐释”“大丈夫之道的现实意义”,设计的三个问题突出了教学重点,且内容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利于学生知识系统化,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分析鉴赏能力。
此环节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学生在交流合作过程中,不仅对大丈夫的内涵理解深刻,且感受合作的快乐,有助于学生树立合作意识,掌握学习重点,巩固学习内容,也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教学效率。
活动三:分层读文,分析写作特色,利于学生语感的培养和鉴赏能力的提高。
活动过程中,教师适时点拨,学生思维更活跃,理解更透彻,课堂更高效。
活动四:诵读课文,指导背诵技巧,感悟大丈夫情怀。
此为本节课的难点,因此,设置选择题,让学生读文后,完成选择题目“大丈夫应该具备( )的情怀”,巧妙地将难度降低,利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六.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为人形的思维导图,既凸显教学重点—“大丈夫”内涵,也是学生思维过程的再现,并且将各个教学板块融为一体,设计比较新颖别致,利于激趣。
谢谢大家,向大家学习,请各位领导、同事提出宝贵的意见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