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教学设计_2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学设计(精选6篇)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学设计(精选6篇)《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1、学问目标(1)使同学理解民族精神的内涵以及意义(2)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民族精神的丰富与进展(3)明确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2、力量目标(1)能够从古典史籍、历史史实和现实生活中,体会中华民族精神的深刻内涵及其宏大作用。
体会中国共产党对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
(2)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力量。
使同学明确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培育同学擅长思索和勇于提问解答问题的力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同学懂得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要结合时代和社会进展的要求,不断为之增加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使之在保持优秀传统的同时更具现代气息和时代风貌,努力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二、教学设计思想1、教育理念:体验性学习是新课程的重要教学理念,《学校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思想品德的形成与进展需要同学的独立思索和生活体验;社会实践也只有通过自身的实践才能内化。
” 让同学在体验中学习,在体验中陶冶性情,升华人格,进展力量,提高觉悟是学校思品课新课程标准反复强调的基本理念。
这也是本课的教育理念。
2、教学原则:敏捷运用教材,因时因地制宜3、教学方法: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和体验法,情境教学法等三、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歌曲《中华民族》。
老师设疑:你认为“中华民族风吹雨打中,屹立五千年……中华民族千秋万世直到永久……” 最重要的缘由是什么?中华民族在面临种种巨大的困难,从不退缩,而是知难而进、百折不挠并最终在挫折中奋起的最重要缘由就是我们的宏大的民族精神。
(同学们对我们的民族精神又了解多少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学习其次节——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二)、讲授新课:一、小组协作,自主学习(10分钟)把同学分成8小组,每组必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对课文内容的自主学习,时间10分钟,依据问题提示,边学习边争论,问题提示如下:1、民族文化的精髓是什么?2、我国的民族精神是什么?3、当代中国,爱国主义有着什么样的时代特点?4、中华民族从来没有在困难困苦面前退缩过的主要缘由是什么?5、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民族精神又有哪些新的体现?6、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青少年又该怎么做?二、课堂争论,解答疑问(5分钟)宣布小组进入竞赛状态,以抢答形式回答提示中的问题,检查同学的自学效果。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说课稿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说课稿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一、说教材本节课的教材是《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该教材是针对中小学生编写的,旨在通过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
二、说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包括儒家思想、诗词歌赋、书画艺术等。
学生将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代表人物,如孔子、李白、王羲之等。
学生将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等。
2. 能力目标学生将通过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等形式,培养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学生将通过展示和分享等形式,培养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学生将通过参观和实践等形式,培养实践和创新的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
通过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代表人物,培养学生的崇尚英雄、追求卓越的情感。
通过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节日,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自觉和传承意识。
三、说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对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学生对中华民族的优秀代表人物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学生对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节日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2. 教学难点如何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如何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如何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图片和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给学生展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代表人物和传统节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学习活动2.1 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分小组进行讨论,让学生自主查询和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例如儒家思想、诗词歌赋、书画艺术等,并总结出关键词。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制作海报或PPT,展示自己所了解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2.2 学习优秀代表人物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和相关资料,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代表人物,如孔子、李白、王羲之等。
分小组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通过扮演这些代表人物,了解他们的生平和贡献,并展示自己的演绎。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教案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教案第七课2框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与发展;理解和分析说明今天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及重大意义。
2、能力目标:结合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提高辨证思维能力。
联系历史和现实,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及透过现象把握本质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提高对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的认识,做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重点、难点】1、重点:XXX对民族精神的丰富与发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
2、难点:结合新的实践,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
【教学方法】探究法、讨论法、讲授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上一节的研究,我们知道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这一节我们进一步探究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和意义。
(一)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展示古代名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XXX)“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XXX)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先天下之忧而忧,”(XXX)“天下兴亡、”(XXX)老师:这说明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价值取向就已基本形成。
在以后的各个历史时期,不断地充实和发展。
1、民族精神是变化发展的老师:看课本上的解释,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
展现:XXX《七律长征》。
赤军不怕远征难,XXX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XXX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老师:这首诗反映了红军在长征过程中不怕困难、不怕牺牲、英勇顽强的伟大精神,体现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1展示:长征精神的内涵。
长征精神: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斗争,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重于求实,独立自立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
其主题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教学设计(吉林省县级优课)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一、教材分析(一)、教学理念本课教学遵循新课程“坚持学生发展为主体,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学理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师生互动中获取知识和体验情感的升华。
(二)、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框题《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高中思想政治课必修三第七课第二框,主要阐述党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以及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及做法,与第一框《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以及第三单元的综合探究《铸牢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是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分别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逻辑顺序,将本课的三大问题画上圆满句号。
本框题是第七课的重点内容,在这个知识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对接下来综合探究知识的学习具有指导作用。
(三)、教学目标本课教学我坚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为先导,以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为出发点,在大胆整合的基础上,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明确如何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运用多媒体现代技术手段展示文字、图片、史实等,使课堂内容更加丰富充实,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步骤进行教学,充分挖掘学生潜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形成强烈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以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努力书写中华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四)、教学重、难点根据我班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思维特点,我确定了如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确立依据:因为这一框题的内容思想教育性较强,因此把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思想教育作为重点。
2.教学难点:如何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确立依据:这是因为这个问题学生缺乏高度概括的能力,理解起来是有一定的难度。
二、学情分析1、我所教授的对象是高二文科普通班的学生,基础偏差,分析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还不强2、从知识基础来讲,通过上节课《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学习,学生对中华民族精神有了初步的理解,这有利于本课的教学。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教学设计
价值观
通过中美贸易战的背景下各方态度的认识及青年学生如何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体会,增强政治参与意识,增强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责任担当。
重点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及对青年学生的要求
难点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
课型
新授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播放“五四运动”电影片段。
概括五四精神的内涵
1919-1949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949-2019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时期
每四人一小组,分组选题,选择所在时期一个具体民族精神,讨论其历史背景及时代意义。
总结提升:1、这些具体民族精神的特点?
2、这些具体的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之间是什么关系?
3、弘扬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
【议题二】:从我做起,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建功新时代
设定情境:看中美贸易战各方态度的视频。
学习任务:中美贸易战背景下,政府、企业、民众各方是如何践行中华民族精神的?青年学生应如何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建功新时代?
总结提升: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提出对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六点要求。
观看视频
概括五四精神
明确学习任务
分组讨论,阐释观点
定了本节课的3个方面目标
1、通过对近10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全国各族人民奋斗历程中,所形成具体民族精神历史背景和时代价值的分析,认识具体民族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感知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
2、通过分组选题、合作讨论,总结提升等学习活动,增强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政治认同,增强民族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
三、重难点及学习方法:
本课知识上的重点是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情感态度上的重点是对青年学生弘扬的中华民族精神的要求;难点是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
7.2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议题式教学设计)高二政治特色备课(人教版必修3)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实际生活,分析弘扬民族精神在个人成长、社会进步等方面的具体体现,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将采用以下方法,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与技能:
1.议题式教学:通过设置具有争议性、挑战性的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与讨论,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议题进行讨论,如“如何在班级中弘扬集体主义精神?”
-各小组展开讨论,要求每位同学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观点。
-每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教师给予反馈。
(四)课堂练习
1.教学内容:设计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过程:
-布置练习题目,如“简述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
1.知识与技能方面的重难点:
-深入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特点及其历史发展脉络,尤其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学会运用议题式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重难点: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社会的情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引导学生从个人成长、社会进步的角度,认识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并付诸实践。
二、学情分析
针对本章节“7.2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习内容,学情分析如下:
高二年级的学生在思想政治学科方面,已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他们对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有一定了解,但可能对民族精神的内涵和现实意义认识不够深刻。在此基础上,学生普遍具有较强的思维活跃性和探究欲望,善于表达个人观点,但团队协作能力尚需加强。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第二框《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冯入月一、教材分析1、本课时内容为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二课时的内容。
2、本课主要讲述民族精神的重要性,民族精神的丰富与发展,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等问题。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与发展;理解和分析说明今天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及重大意义。
2、能力目标:结合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提高辨证思维能力。
联系历史和现实,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及透过现象把握本质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提高对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的认识,做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①中国共产党对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②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2、难点: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四、学情分析同学们面对各种文化侵润,很难把握住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因此,加强青少年的道德修养,提升青少年的思想素质,都需要从民族精神中吸取有益的精华,这样对于培养同学们的爱国主义情操,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故本课的教学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
五、教学方法:1、合作探究法:通过创设情境等活动形式,,以学生为主,发挥学生的独立探究能力,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活动组织能力及团结合作精神。
2、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幻灯片等影音资料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兴趣。
3、案例分析法:通过一些具体案例,让学生讨论分析,结合课本,得出结论。
4、自主学习法:设立一些小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回答,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六、教学计划:(一课时)七、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引出新知(2分钟)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我是冯入月。
今天,我讲课的题目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七课第二框《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同学们,我们开始上课了。
上一节课呢,我们通过“一只手”来学习了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伸出右手)。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教案共3篇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教案共3篇《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教案1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和历史渊源;2. 掌握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价值观和基本特征;3. 培养学生爱国、团结、勇敢、自信、守纪律等优良品质;4. 感悟中华民族精神对于个人和社会的积极影响。
二、教学重点:1. 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核心价值观和基本特征;2. 培养学生爱国、团结、勇敢、自信、守纪律等优良品质。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中华民族精神;2. 如何帮助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精神对于个人和社会的积极影响。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模拟情境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和历史渊源;2.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展示,培养学生团结、勇敢和合作意识;3. 课堂讨论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价值观和基本特征。
五、教学步骤:Step 1:引入1. 小组合作:学生分成小组,通过讨论与分享,梳理中华民族精神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 教师引导:教师通过引导小组讨论,解释中华民族精神的概念和内涵,并介绍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渊源和发展历程。
Step 2:学习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价值观和基本特征1. 教师讲解:教师根据教材和课件,向学生讲解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价值观和基本特征。
2. 学生讨论: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或课堂讨论,深入掌握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价值观和基本特征。
Step 3:培养学生中华民族精神的优良品质1. 学生展示:学生通过小组展示,展示如何通过具体实践活动来培养自己中华民族精神的爱国、团结、勇敢、自信、守纪律等优良品质。
2. 教师点评:教师通过点评和评论,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中华民族精神对于个人和社会的积极影响。
Step 4:总结和反思1. 教师总结:教师对本堂课进行总结和回顾,并给予学生反馈和建议。
2. 学生反思: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进行总结和反思,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六、教学效果评估:1. 学生参与情况:教师通过课堂观察、口头提问等方式,了解学生对于中华民族精神的认识和理解情况。
2017高中教案-《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教学设计
2017高中教案-《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教学设计《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说明1、指导思想《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属于知识课型,又能渗透责任感和国情教育,因此教学中要以详实的历史史实、民族文化为依据,以社会现实和学生的生活为认识基础,通过感性材料的积累和历史典故、名言警句的收集归纳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及其伟大作用,使学生认识到当今时代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从而以实际行动传承民族精神。
据此,本课教学设计遵循新课程中“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教学理念。
2、整体思路根据“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指导思想和本课的特点,本课采用“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
以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及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为主线,以“分析民族精神内涵和作用,增强青少年责任意识”为宗旨,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多媒体为主要教学方式,以质疑解疑衔接各个教学环节,师生互动,合作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完成教学目标。
二、教学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思想政治必修模块《文化生活》第三单元第七课。
本节课通过学习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及其重大作用,感悟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对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从而自觉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由于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本课成为第七课的重点内容。
2、教学对象分析从知识基础来讲,学生通过其他学科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些历史典故、历史事件和名言警句,有利于本课的教学。
从思想方面来说,学生面对的文化,有历史的和现实的、外来的和本土的,各种文化相激荡,一些中学生对中国文化、传统美德、中华民族精神的认同感有所减弱,而对西方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盲目认同。
如果不能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了解民族精神的伟大作用,就会导致一些学生盲目迷信外国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也就成了一句空话,所以,本节课具有现实教育意义。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教案1 (1)
第二框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教学目标】结合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感受中国共产党是民族精神的继承者和弘扬者。
【教学重难点】中国共产党对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
【教学方法】情景讨论法、小组探究法、分析讲授法、活动启发法。
【教学设计】一、薪火相传,越燃越旺1、民族精神是变化发展的从中国的历史来看,早在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中,民族精神的价值取向就已基本形成。
以后各个历史时期,不断地充实发展和创新,逐渐形成一种激励中华民族奋发向上的强大力量。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子)“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东林书院)这些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发展积淀的过程,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过程。
2、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民族精神的具体内涵和表现形式往往有差异,打上鲜明的时代烙印。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就已成为现代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具有深厚的民族性和鲜明的时代性、先进性。
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
2005年10月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胜利70周年。
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创造的英雄壮举,是人类历史战争史上的奇迹。
长征以世所罕见的艰难困苦铸造了举世闻名的长征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象征。
P77探究——联系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想一想,继承革命传统对民族精神的发展有何意义?(这些精神凝聚着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所形成的优良传统。
这些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是中国共产党对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年代,中国共产党继续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不断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新的时代内容,把中华民族精神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教学设计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教学设计《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教学设计[课标要求]理解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弘扬民族精神的意义。
长征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非典”精神等,显示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特点和伟大力量。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对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弘扬。
理解: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
分析:结合当今世界思想文化发展的实际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分析说明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人人都应该是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2、能力目标①结合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感受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最好继承者和弘扬者,从而更好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增强对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之情。
②结合当今国际形势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理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大意义,在实际行动中自觉弘扬和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①增强对社会主义祖国、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之情。
②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坚信在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的鼓舞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定能实现。
③具有民族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意识,保持民族气节,维护民族尊严,以实际行动报效祖国。
[重点]①中国共产党对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②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难点]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教学方法]启发式、探究式教学为主,计算机辅助教学[教学手段]以课件为链接形式。
[教学准备]课前,布置全班预习,并分成4个小组,分别探究4个主题,做到简明扼要,实事求是,用简易的课件形式汇报交流:①探究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的主要内容;②探究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大庆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的主要内容;③为什么必须大力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④中学生如何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教学设计
中全 会 ) 图 六 ( 雷 锋 ) 图 七 ( 原 子 弹试 验 ) 图 八
、 、 、
( 王 进 喜 ) 图九 ( 19 9 8 年抗洪 ) 图十 ( 宇航 员 在
、 、
际 行 动 中 自觉 弘 扬 和 培 育伟 大 的 民 族精 神
。
太空 )
情 感 态 度 价 值 观 目标
、
:
①增 强对社 会 主义
点是 十分错 误 的 。
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我们应如何对 待 中华 民族 精神 呢 ?
学生 回答 略 。
师 :我们立 足 于建设 中 国特色社 会 主义伟
播放视频《 亮剑》 主人公李云龙 阐释亮剑精 神的片断 , 让学生感受 民族精神 的作用。 师 :视 频 中主人 公是 谁 ,听 了他 的演讲 内
教 【 学过 程 】
.
就 长 征 精神说 明它 的 时 代 意 义 ?
。
师 :播 放 视 频 :《 国 表情 中
学 生 回答 略 年?
, ,
思 考 : 为什 么 说 2 0 0 8 年 是 不 平 凡 的
上 述 精 神 的具 体 内涵 是 以 爱 国 主 义 为 核
心 体 现 团结统
一
如 果 要 同学 们 选 择 你 印 象 最 深 刻 的 两 件 事 你 会选择 哪两 件 呢 ? 学 生 :结 合 视 频 内容 回 答 师 :汶 川 大 地 震 和 留下 的 印象 太 深 刻 了
教 【 学 目标 】 知 识 目标 : 中华 民 族 精 神 的形 成 和 发 展 中 国 共 产 党 对 民 族精神 的继 承 和 弘 扬 理 解 弘 扬 和 培 育 中华 民 族精神 的重 要 意 义 结 合 当今 世
弘扬民族精神初中教案
教案主题:弘扬民族精神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高度爱国主义精神。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1. 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
2. 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2. 如何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教学材料,如PPT、视频、文章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以便记录学习内容。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播放一段关于中华民族的历史短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教师提问:“你们对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有什么了解?”,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知识和观点。
二、讲解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15分钟)1. 教师通过PPT或视频,介绍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如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文化等。
2. 教师讲解民族精神的含义和重要性,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等。
3. 教师举例说明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表现出的民族精神,如岳飞、林则徐、鲁迅等民族英雄的事迹。
三、小组讨论和分享(10分钟)1.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就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进行讨论。
2. 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分享自己的讨论成果和观点。
四、案例分析和思考(10分钟)1. 教师提供一个关于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案例,如奥运会上的中国代表团、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等。
2. 学生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这个案例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哪些民族精神?”,“这些民族精神对于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有什么意义?”。
五、总结和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课程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明确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2. 学生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践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教学设计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教学设计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临⾢⼀中⼀、课程分析本框题是⾼中思想政治课必修3第七课第⼆框,。
本框题主要阐述党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以及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原因,与第⼀框《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以及第三单元的综合探究《铸牢中华民族的精神⽀柱》是⼀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分别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本框题在这个知识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
(1)重点: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增强学⽣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认同感,使学⽣爱国主义情感得到升华。
确⽴依据:因为这⼀框题的内容思想教育性较强,因此把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思想教育作为重点。
(2)难点:将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确定为难点。
确⽴依据:这是因为这个问题有较强的理论性和概括性,学⽣缺乏⾼度概括的能⼒,理解起来是有⼀定的难度。
⼆、学情分析此前学⽣学习了第⼀框《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对于什么是中华民族精神有所了解,⽽对于为什么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怎样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理解的还不是很深,那么通过本课的学习将使学⽣对这个问题上升到⼀个更⾼的层⾯。
三、设计思路本课以诱思探究教学思想为指导,以学⽣为主体,教师为引导,打造⾼效课堂。
本课围绕着中华民族精神展开探究,运⽤多媒体辅助教学。
本节课的设计总体思路是:⾸先是“创设情境,探索感知”其中,在“情境创设”上,先让学⽣说出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以加深理解;然后让学⽣“⾃主阅读,整体感知”,先通过课件设影展⽰导向性问题,引导学⽣去⾃学课本,通过⾃学、探究、计论,得出结论,教师再总结归纳相关知识点,明确答案;再通过理论联系学⽣们所列举的事例引导学⽣去思考,掌握所学知识。
其次,“合作探究,突破重难点”,在学⽣对教材的整体内容有所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对教材内容进⼀步的解读,以便深⼊地理解教材的主旨。
最后是“迁移深化,有效训练”,在学⽣对教材基本知识有了较为深⼊的理解⼿基础上趁热打铁,精⼼设计迁移性的练习,通过迁移,使学⽣学会举⼀反三,触类旁通,使学⽣的思维得到锻炼,运⽤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得到进⼀步得提⾼,并增强竞争合作意识。
7.2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教学设计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
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针对以下话题展开讨论:
-话题一:如何在学习中弘扬民族精神?
-话题二:如何在生活中践行民族精神?
-话题三:你认为当前社会中存在哪些影响民族精神传承和发展的因素?
2.各小组代表发言,分享本组的讨论成果。
2.案例分析:选择一位你认为具有代表性的民族英雄,分析其事迹中所体现的民族精神。要求结合课本知识,对英雄事迹进行详细阐述,并谈谈自己的感悟。
3.小组讨论报告:以小组为单位,针对本节课讨论的话题,整理一份讨论报告。报告应包括:话题背景、讨论过程、主要观点、结论及建议。
4.课堂练习巩固: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要求同学们认真作答,对于疑难问题,可于课后向老师请教或与同学探讨。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生动的故事、典型的事例,引导学生感受中华民族精神的伟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多媒体展示中华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英雄人物和感人事迹,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民族精神的内涵。
-组织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民族精神事迹,增强课堂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民族精神。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实际生活,对弘扬民族精神的具体做法进行思考与探讨。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将通过以下方法提升能力:
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中华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典型事迹,感受民族精神的伟大。
2.讨论与交流:分组讨论如何在学习、生活中弘扬民族精神,分享自己的心得与体会。
3.实践活动:组织参与志愿服务、社会调查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传承民族精神。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3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教学设计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3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教学设计一、说教材1.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课是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 3 第三单元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中的第二框。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因此本课在教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理解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和途径。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提高学生对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的认识,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为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扬贡献自己的力量。
3.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途径。
依据:民族精神的力量必须通过人的弘扬才能显现,因此如何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就成为本课的落脚点。
【难点】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
依据:民族精神的力量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往往让人难以直接感受到它的威力,因此学生不易理解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
二、说学生高二学生抽象思维正不断形成和发展,形象思维仍占一定比重,对事物充满好奇,思维活跃,更喜欢形式灵活的教学方式。
所以我利用多媒体教学,插入形象的视频、图片,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其掌握知识。
三、说教法本课采用直观教学法、情境教学法,问题探究法、活动探究法让学生归纳采集信息。
四、说学法在教法的指导下,学生主要采用自主探究法、活动探究法、合作学习法,获取所学知识。
五、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大约2分钟)观看2010年广州亚运会女排决赛的视频。
设计意图:此环节采用直观教学法,用这段振奋人心的视频做导入,可以让学生直接感受到强大的女排精神。
只需稍做引导,就能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大约32分钟)过度:近百年来,我国的民族精神有哪些呢?让我们进入活动一:重温历史,追寻民族精神。
教学设计9:7.2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一、教学设计说明1、指导思想《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属于知识课型,又能渗透责任感和国情教育,因此教学中要以详实的历史史实、民族文化为依据,以社会现实和学生的生活为认识基础,通过感性材料的积累和历史典故、名言警句的收集归纳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及其伟大作用,使学生认识到当今时代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从而以实际行动传承民族精神。
据此,本课教学设计遵循新课程中“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教学理念。
2、整体思路根据“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指导思想和本课的特点,本课采用“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
以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及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为主线,以“分析民族精神内涵和作用,增强青少年责任意识”为宗旨,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多媒体为主要教学方式,以质疑解疑衔接各个教学环节,师生互动,合作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完成教学目标。
二、教学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思想政治必修模块《文化生活》第三单元第七课。
本节课通过学习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及其重大作用,感悟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对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从而自觉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由于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本课成为第七课的重点内容。
2、教学对象分析从知识基础来讲,学生通过其他学科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些历史典故、历史事件和名言警句,有利于本课的教学。
从思想方面来说,学生面对的文化,有历史的和现实的、外来的和本土的,各种文化相激荡,一些中学生对中国文化、传统美德、中华民族精神的认同感有所减弱,而对西方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盲目认同。
如果不能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了解民族精神的伟大作用,就会导致一些学生盲目迷信外国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也就成了一句空话,所以,本节课具有现实教育意义。
三、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对本节的要求以及教材内容的特点,同时为了体现新课标对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三位一体的要求,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确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了解民族精神对于我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大作用。
教学设计2:7.3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教学目标:明确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和重要意义;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教学重难点:重点: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难点: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这样伟大的人民,有这样伟大的民族,有这样的伟大民族精神,是我们的骄傲……也是我们风雨无阻、高歌行进的根本力量!”二、讲授新课议题一: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探究活动一:阅读与思考材料一老子说: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材料二雕刻艺术在创新的过程中发展,不仅表现为雕刻技艺更加纯熟、表现力日益突出,而且体现在用于雕刻的材质范围日益扩大,有石雕、玉雕、竹雕、木雕、沙雕、果核雕刻……甚至还有在头发丝上进行的雕刻。
从我国先秦时期的诗经、楚辞到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及明清小说,从古希腊神话、罗马史诗到欧洲中世纪的十四行诗、文艺复兴时期的名作,以及18世纪、19世纪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作品,都体现着一种不断创新的精神。
问题:1、查阅资料,品读老子这句话,谈谈为什么在今天发展文化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2、从上述雕刻、文学等发展的事例来看,你认为该如何实现文化创新?教师总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我们要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阅读与思考材料一“实事求是”这个词源自汉代史学家班固所撰《汉书》,本意是指对待儒家经典的一种严谨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
毛泽东将其加以改造,把它变成一个意义重大的哲学命题,成为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为人们打开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新境界。
材料二张继刚执导的大型新编史诗京剧《赤壁》,除了精彩的故事、凝练而纯粹的京剧表演,观众还深刻感受到了新编京剧令人震撼的华丽舞美,“体内流淌着纯正的京剧血脉,外表却堪比雄浑壮阔的电影大片”,得到了各个年龄段观众的一致好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说明
、指导思想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属于知识课型,又能渗透责任感和国情教育,因此教学中要以详实的历史史实、民族文化为依据,以社会现实和学生的生活为认识基础,通过感性材料的积累和历史典故、名言警句的收集归纳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及其伟大作用,使学生认识到当今时代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从而以实际行动传承民族精神。
据此,本课教学设计遵循新课程中“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教学理念。
2、整体思路
根据“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指导思想和本课的特点,本课采用“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
以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及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为主线,以“分析民族精神内涵和作用,增强青少年责任意识”为宗旨,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多媒体为主要教学方式,以质疑解疑衔接各个教学环节,师生互动,合作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完成教学目标。
二、教学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
《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思想政治必修模块《文化生活》第三单元第七课。
本节课通过学习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及其重大作用,感悟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对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从而自觉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由于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本课成为第七课的重点内容。
2、教学对象分析
从知识基础来讲,学生通过其他学科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些历史典故、历史事件和名言警句,有利于本课的教学。
从思想方面来说,学生面对的文化,有历史的和现实的、外来的和本土的,各种文化相激荡,一些中学生对中国文化、传统美德、中华民族精神的认同感有所减弱,而对西方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盲目认同。
如果不能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了解民族精神的伟大作用,就会导致一些学生盲目迷信外国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也就成了一句空话,所以,本节课具有现实教育意义。
三、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对本节的要求以及教材内容的特点,同时为了体现新课标对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三位一体的要求,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确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了解民族
精神对于我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大作用。
明确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2、能力目标
(1)能够从古典史籍、历史史实和现实生活中,体会中华民族精神的深刻内涵及其伟大作用。
体会中国共产党对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
(2)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验中华民族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所具有的重大作用。
以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四、教学重点难点
中华民族精神的重大作用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这是由它在本节课的地位决定的。
只有深刻理解民族精神在我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所起的支撑性作用,才能体会到中华民族精神对于现代化建设中的国家的重大现实意义,才能激励青年一代肩负使命,传承民族精神,其历史和现实意义决定其成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同时,由于“民族精神的作用”这一问题的理论性强,距离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与现实生活水平较远,使其又成为本节课的难点内容。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将在指导学生搜集资料基础
上采用研究式学习方法。
五、教学媒体的选择和使用
为了体现教学内容与呈现方式的多样化,采用现代教学媒体辅助教学。
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创设教学情境,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知识的整合。
六、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
设计备注
活动一:观看的感悟
欣赏《嫦娥一号发射》视频,思考问题,从中感悟民族精神。
认识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核心内容。
民族精神是战胜困难,永往直前的不竭动力。
民族精神生生不息。
(教师点拨)知道民族精神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
活动二:请老师讲过去的故事
例举所知道当代能体现民族精神的人物和所体现的民族精神的内容。
听老师说心目中英雄的故事,加深认识和理解。
让学生认识民族精神在新时期的一些具体表现。
能自己举出事例。
在老师点拨后认识普通人也可以是中国的脊梁。
活动三:寻找英雄
加深对上一环节的理解。
会发现身边的人和事。
并为下一内容做铺垫
懂得民族精神需要与时俱进。
学会感受新时期民族精神的表现。
努力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活动四:我的领悟和创造
由学生谈谈自身是否具备民族精神所要求的品质。
从他人及自身,进行反思和体会。
活动五:设问导思
如果各个时期缺乏民族精神我们的社会国家会变成什么样子?
学生讨论反思,由此强化对教材“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的认知。
活动六:学以致用
仿写的校园八荣八耻。
制定“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一周行动计划。
通过这一评价内容的设置,使教学内容延伸到课外,将责任教育、民族精神的传承真正落实到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去,使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结合,培养青少年的责任感。
结语:提出希望
让学生回顾
总结内容,并提出希望。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将“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
这一指导思想贯穿于每个设计环节,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改变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真正达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的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的要求,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