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草房子》中桑桑的形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草房子》中桑桑的形象

摘要:桑桑是曹文轩代表作《草房子》中的灵魂人物,在这个人物身上,投射出作者对现实的关照,少年成长的印记在桑桑的身上得到了集中的体现。本文主要从桑桑在小说中的作用、桑桑的性格分析以及围绕桑桑人物形象的表现手法三个方面来论述桑桑形象,这个少年的形象是童年生活的精魂。

关键词:桑桑性格成长苦难悲悯情怀

一、桑桑在小说中的作用

1、《草房子》的结构是从桑桑的回忆出发的

《草房子》主要写男孩儿桑桑小学六年的经历,但是并没有按时间顺序从头到尾叙述,而是设计已经十四岁的男孩儿桑桑,因父亲被任命到县城边上一所中学当校长因而要随父亲远离油麻地去另一个陌生的地方读书,临行的前一天,他登上油麻地小学那一片草房子中间最高一幢的房顶,极目望去,油麻地小学第一次一下子尽收眼底,六年的小学生活也历历在目。“作品的叙述者都是原故事中的人物。他们在经历故事中一系列的事件以后,隔着一个或近或远的距离,回首眺望,往事历历呈现出来,作品就是站在这个事后的时间点上对过去的故事的回忆和叙述。”①《草房子》以全知视角,以桑桑为经,以桑桑经历的人物、事件,如秃鹤、杜小康、细马、纸月、秦大奶奶、蒋一轮、白雀为纬,不同的人物、事件之间没有承继关系,而是相当程度上的并置,全篇结构首尾相印成趣,作为一个带整体性的空间从容向前推进,也同时开启了桑桑的成长心路。

2、桑桑人物形象的存在对其他人物的性格起到了侧面衬托的作用

所谓侧面衬托,是指通过对周围人物的言谈反映,从侧面来衬托要写的人物的写作方法。其特点是,对人物不是从正面进行庄重严肃的描写,而是从侧面着笔,从旁入手,对人物进行多层次和多角度的映照的衬托,曲折生动地描写人物。恩格斯曾经倡导“把各个人物用更加对立的方式彼此区别的更加鲜明。”《草房子·红门(一)》章节,作者极尽笔墨写杜小康家境优越,前期杜小康心理上的骄傲、自信与傲慢,除了正面描写象征富足和荣耀的“大红门滋长并支撑起杜小康敢做敢当的傲慢”外,还通过桑桑得到了一个很好的衬托。杜小康和桑桑烤红薯导致草垛失火,事后校方追究责任查纵火者,文章大肆渲染事态的严重性,甚

至要实施包括“攻心战术”在内的方案查找纵火者。在全校大会上,桑桑一副慌慌张张畏畏缩缩的模样,而杜小康却走上了台子大大方方承认了这件事,一副平平常常的样子。这里对桑桑着笔很少,但桑桑的胆小鬼懦夫行为却从侧面衬托了杜小康的傲慢、敢做敢当的性格。正面描写与侧面衬托相结合,人物性格显得更加真实、客观、有层次。

3、桑桑人物形象的存在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在《草房子》中,人物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往往都通过桑桑的视角看出来,对人物的评价、感受,往往也通过桑桑表达出来。通过桑桑的见闻,把故事的情节自然融合在一起,从而推动情节的发展。如《秃鹤》章节,秃鹤对自己秃头的态度,介意还是不介意,从什么时候开始介意,介意之后的一些表现等,都是通过桑桑的耳闻目睹与感受表现出来。秃鹤性格中的倔强、执拗,秃鹤成长过程中的曲折和艰辛,桑桑则是最好的见证人。其中由桑桑主导的夺帽子大战,更加加剧了秃鹤和群体之间的尖锐的矛盾,给接下来在片区小学会操中,秃鹤以近乎恶作剧的方式使油麻地小学失去荣誉这件事埋下了伏笔。总之,桑桑在《草房子》中是个很重要的人物,总是在关键时刻出现,推波助澜,将事件推向高潮。

4、桑桑是整部书的灵魂,是一个十足的象征物

象征是以具体的、有实体的事物表现抽象的、没有实体的对象。“主人公桑桑是个精灵的化身,他代表了作者童年生活的精魂,这个人物既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物,又是一个十足的象征物,是一种内涵丰富的童年精神(游戏、善良、好奇、懵懂、成长等等)的具体体现。”②

曹文轩一向强调“儿童文学要为儿童提供人性基础”,《草房子》中桑桑形象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出了作者所说的为儿童提供的“人性基础”的一些主要方面。

感受苦难。中华民族是一个苦难的民族,但却不是一个对苦难有极深领悟的民族,以至于很多学者认为中华民族是一个以乐感文化为主导的民族。在儿童文学中,更是回避苦难。但是曹文轩却不回避苦难,反而处处引导儿童正视苦难、尊敬困难,在《青铜葵花》代后记《美丽的痛苦》中,他更是直言“苦难几乎是永恒的。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的苦难。苦难绝非是从今天才开始的。”《药寮》章节中,桑桑得了鼠疮,这种疾病一下子将死亡推到了才十二三岁的桑桑面前,一个刚刚绽放的如喷勃的阳光般的男孩儿面临着死亡的考验。他受尽了病魔

的折磨,“两条腿细得麻杆一般,胸脯上是一根根分明的肋骨,眼窝深深,眼睛大得怕人。”他的父亲背着他四处寻医,希望却越来越渺茫。从个人来讲,个人遭遇的苦难具有一种偶然性,但是放到人生、人类的大背景上,苦难却是常态,苦难不是在这个时候出现就是在那个时候出现,不是以这种形式体现出来就是以那种形式体现出来,这是宿命。但也只有在苦难中,人才会得到磨练,才会变得强大,“人因感受苦难而接近生命的本质,也因体验苦难而趋近生活的深度。”③悲悯情怀。所谓的“悲悯”,这里的“悲”指慈悲,对人间的苦难有一种博大的爱。《圣经》上说:“你要向天观看,瞻望那高于你的穹苍。”曹文轩多次论及的悲悯,不是针对某个具体的有限的对象,特别是某种和自己的利益、欲望相关的对象表现出来的关爱,而是深沉博大,以人类苦难为对象的终极关怀。《草房子》中《白雀》章节,蒋一轮和白雀的恋爱,桑桑替他们传递书信,从而窥到成人世界的一角。最终,蒋一轮和白雀的恋爱以悲剧终结,他母亲一句玩笑的指责“都是你给闹的!”引得桑桑哇哇大哭,桑桑有一种说不清楚的委屈、忧伤,还有很多说不清楚的东西搅在一起。桑桑的忧伤在于在他的眼里,蒋一轮、白雀、蒋师母谁都没有错,包括他自己,但是结局却似乎每个人都错了,每个人都深受其伤,最终白雀远赴江南,蒋师母一病不起,蒋一轮的笛声偶有断裂、停顿或惶惶不安。成人的世界并不完美,在成人世界里,事物并不因为其美好就能免于被毁灭,成人世界有缺憾,桑桑为之伤心痛苦,便有了悲悯的性质。

引导儿童感悟、学习爱。爱是一种能力,同样需要学习。儿童成长的过程是一个感悟爱的过程。《草房子·药寮》章节中,桑桑罹患鼠疮,生命危在旦夕。父亲背着他到处寻医,周围的许许多多的人,认识的不认识的,都给予了桑桑挚诚的关怀,这时候人性中全部的善良与坚韧都被召唤出来与病魔抗争。他的语文老师温幼菊,自己就是个常年生病柔柔弱弱的人,她的房间一年四季总是飘着药香,但就是这样一个柔弱的女子,却给了桑桑以勇气,平静地面对这一切。她给桑桑讲自己小时候生病的故事,轻轻地告诉桑桑“别怕!”温幼菊给桑桑唱那首无字歌,“轻柔却又沉重,哀伤却又顽强”,在桑桑越来越绝望的求医过程中,这首歌曾无数次的飘荡在他的脑海中,鼓励着他别怕。桑桑就这样靠着自身的顽强、坚韧与许多人的关爱走过来了。另外,病中的桑桑对谁都比以往任何时候来的更加善良,他愿意为人做任何一件事,帮细马看羊,帮过路人端上一碗水等。他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